国学经典:百喻经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04:59:55

点击下载

作者:(古印度)伽斯那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学经典:百喻经全集

国学经典:百喻经全集试读:

前言

《百喻经》,又叫《百句譬喻经》,是古印度高僧伽斯那从《修多罗藏十二部佛经中撷取素材编撰而成的一部教诫类经书。南朝萧齐永明年间,来华人求那毗地把《百喻经》译成汉文,其后该经便列入了汉文“大藏经”之中。

据传,求那毗地是僧伽斯那的弟子,自小聪慧强记,能诵大小乘经十余言。僧伽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诵习,并深明其意义旨趣,求那毗地于南齐建元(479)抵达建业(今江苏南京),住毗离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译出书,并聚徒讲学,因此该书的翻译当别无阙漏,这也是后人称道它的原因之一。

另据学者考证,伽斯那写成该书时,正是印度寓言文学方兴未艾之时,也著名的《五卷书》(婆罗门学者所撰用来教授贵族子弟的一部梵文寓言集)流的时代,因此此书可谓是一部应时之作。不过,直到现在,在印度也没有发现的梵文版本,故此尤显汉译本之珍贵。《百喻经》号称“百喻”,其实只有九十八篇譬喻故事。之所以称之“百”,有两种解释:一是取其整数而言,二是本经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好百篇,故称为“百喻经”。该书九十八篇,每篇都有喻和法两部分组成。喻一篇简短的寓言,法是寓言所证悟的教诫。这些寓言主要描写幽默可笑的事情文笔犀利,极具讽刺性,因此也可以作笑话集来看。

僧伽斯那在跋颂中说:本书以嬉笑的方法来阐明佛法,如以苦药和石蜜,损蜜味,但主要是为了治病。先讲笑话,后讲佛法,如先服吐下药,后以酥滋身体。笑话里包含佛法,如树叶裹阿伽陀药,希望读者但取佛法的阿伽陀药,抛弃嬉笑的树叶。《百喻经》正是通过这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幽默的故事,把佛教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作者用了熟稔的白描手法,使得情节人物传神,巧妙的譬喻,直截了当地说破人心憾。每一则诙谐风趣的譬喻都能使人从中得到反省与启示。因此它可以说是一典型的佛经寓言,而且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

另外,本经各篇所述的寓言,可能都是从前在印度民间广为流传的,后为佛教学者采取应用,因此有极强的感染力,也容易引起我国读者共鸣。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读者作为为人处世的经典读物而广泛流传,并受到现代读者的欢迎。《百喻经》曾经是鲁迅先生最为喜欢的一部佛经。鲁迅曾说:“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唯《百喻经》最有条贯。”因此,鲁迅非常推崇此书,对其评价也很高。他不仅出资刻印,还为它做了题记。这样《百喻经》才有了单刻本出现。这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

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阅读起来有些难度。为了让读者有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本书采用五步走体例,即原文、注释、译文、评析与诸多蕴涵哲理的故事相结合,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图片来加以深化,力图使读者过目不忘。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一些近年来出版的有关《百喻经》的编著资料,谨向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限于笔者水平,书中难免有许多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愚人食盐喻【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②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③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④口爽,此亦复尔。【注释】

①更为益盐:再往菜里加一些盐。②口爽:味觉被破坏。爽,败坏、伤害。③断食:又称辟谷,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断绝饮食,是一种苦行僧似的修道方法。④复尔:同样如此。【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中做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清淡无味。主人得知以后,便往菜里又加了一点盐。加盐后的饭菜变得美味可口了,于是那个愚人自言自语道:“饭菜之所以变得好吃了,是因为加了盐的缘故,只加了一点点盐菜就如此好吃,何况再多加一些呢?”那个愚人愚蠢无知,便空口只吃起盐来。由于一下子吃盐太多,他的味觉被破坏,便失去了味觉,这才感受到多吃的痛苦。

这就像那些外道中人,听说节制饮食能够帮助修行,于是就拒绝进食。他们中有人禁食七天,有人禁食十五天,可是那只是让自己白白的忍受饥饿之苦,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好处。这就像那个愚笨的人,因为盐可以使饭菜好吃美味的缘故,就一味地只吃盐,最终破坏了自己的正常味觉,而那些没有正确思想的人所采取的方法也同样如此。【评析】

文中的这个愚人以其荒谬的逻辑,付诸于极端的行为,以至于自身也深受其害。很明显,他不知道,世间万物皆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老子就曾说过: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招致危险。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好好把握,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灾祸,才能长久快乐。

故事征引凡事适可而行适可而止

有一天,佛下山去游说佛法。在路途中,他看到一家店铺里置放着一尊佛像,还散发着金光,于是他便凑上前去细瞧:原来这是一尊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的释迦牟尼像,佛顿时心中一乐,自言自语道:“如果我能把它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并祭祀供奉,这会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佛在那儿转悠着看了半天,最后忍不住打问老板此物的价钱,店主看到此人爱不释手的样子,便要价200两银子,还说这是稀有宝物,分文也不能少的。佛听后,没有言语就走开了。

佛回到寺里,便召集众僧谈论此事,众僧问佛:“您打算花多少钱买下它?”佛说:“50两足矣。”众僧欷歔不止:“那怎么可能呢?”佛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啊,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就应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两!”

众僧听了,不解地问:“怎样普度他呢?”“让他忏悔。”佛笑着说道。众僧更加不解了。佛说:“你们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于是,佛便先派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跟老板谈价,弟子咬定就45两成交,店主说什么也不答应,弟子便回山了。

第二天,佛又派第二个弟子下山去跟老板谈价,弟子咬定40两不放,店主还是没答应,弟子回山。

就这样,到了第九天,佛派最后一个弟子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两。店主眼见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地离去,而给的价也一个比一个低,便开始着急了。而在这之前的每一天他都后悔没有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心里也在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婪。等到第十天时,他便告诉自己:“今天如果还有人来买,无论他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佛便亲自下山了。对店主说要出50两买下它,店主一听,高兴极了,心想:“这没过几天,竟然能反弹到50两!”他便立即出手,高兴之余还要另赠佛一具龛台。

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说:“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善哉,善哉……”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从前有一位老樵夫,到山上去砍柴。那时正是酷暑的季节,所以他走了没多久就感觉口干舌燥,于是便遍寻山野,想找点儿水喝。幸运的是他竟然在山上发现了一眼清澈的泉水,边上还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一行字:此处的泉水可以让人变年轻。老樵夫一看高兴极了,急忙喝了一口,果然一下子就变回了年轻力壮的青年。

变回青年的樵夫甚是高兴,蹲在水边看啊看的,心想:自己年轻的样子又回来了,妻子看到了一定会很高兴的。如果让苍老的妻子也能喝上一口这里的泉水,便也会像他一样,重新拥有年轻的容貌。想到这儿,变年轻的樵夫立即奔跑回家。

他刚一进门,老迈的妻子看见重回年轻样子的丈夫,先是惊慌失措,不敢相认。当丈夫把自己变年轻的秘密告诉了妻子后,妻子欣喜若狂,盘问清楚后便急忙跑到泉边去喝水。

樵夫在家中边等着妻子回家,边想象着妻子变回少女后那娇美可人的模样儿,心里既焦急又欢喜。可是左等右等总不见妻子回来的踪影。最后樵夫等不及了,便上山去寻找妻子。

樵夫来到泉边,那儿的泉水依然清冽,却没有看到年轻貌美的妻子,只见一女婴躺在妻子的衣服旁号啕大哭。樵夫这下明白了:原来妻子为了不想让更多的人再喝到这儿的泉水,想把泉水据为己有,于是就拼命地喝,想把泉水全部喝光。

樵夫越想越伤心,本来妻子是想把自己变成青春靓丽的少女,因为不知道适可而止,最后变成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愚人集牛乳喻【原文】①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俟供设。而作是念:“我②③④今若豫于日日中搆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⑤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搆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

却后一月,尔乃设会,延置宾客,方牵牛来,欲搆取乳,而此牛⑦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瞋嗔或笑。⑧⑨

愚人亦尔。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注释】

①以俟供设:以便届时供应、款待客人。:俟,等待。②搆(gòu)取:挤取。搆,挤动物乳汁。③卒:终于。④酢(cù)败:指酒、乳汁等饮料变质、发酵。酢,同“醋”。⑤当顿:当场,当时。⑥牸(zì)牛:母牛。牸,泛指雌性牲畜。⑦瞋嗔:发怒、生气。⑧布施:佛教用语,指把恩惠施与他人。⑨顿施:一齐把以前的恩惠布施掉。【译文】

以前有个很蠢的人,准备在家款待亲朋好友,他便想积攒收集一些牛奶,以备招待客人时用。然而他这样认为:“我现在如果每天把挤出的牛奶储存起来,那么牛奶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又没有地方可以存放,或许还会变质腐坏。不如就让牛奶先在牛肚子里存着,等到宴请宾客时再一起把牛奶挤出来。”他有了这样的念头,于是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

过了一个月,他准备设宴迎接宾客,此时他才牵出牛来,想要挤牛奶,但此时牛的奶已经干瘪得挤不出来牛奶了。当时在场的客人,有的责怪他,有的嘲笑他。

愚蠢的人就是这样的。想要通过施恩惠于他人的方式来为自己修行,却又说:等我拥有大笔财富时,然后再一齐布施。可还没有等到把财富聚集起来,有的便被官吏、水火、盗贼洗劫一空;有的又突然离世,来不及做布施,这就和故事中的那个蠢人的做法一样了。【评析】

故事中的这个人,在该挤牛奶的时候不挤奶,等哺乳期过了又要去挤奶,结果一无所获,最后还又被人耻笑。这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不要坐失时机,当时机把有头发的脑袋伸出来你没有去抓时,回头它便会伸出一个秃头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把握时机,并充分利用时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做了适当的事情,我们才不会后悔,才不会对稍纵即逝的机遇感到惋惜。另外,文中的那个愚人,以为只要现在不挤牛奶,牛奶就会在牛肚子里越积越多,这种想法是何等的荒谬。所以,我们做事之前定要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对、做好一切事情。

故事征引吃梨的学问

在一个中秋佳节,老方丈举行完祭祀大礼后,随即从供品中挑了两兜梨,分别发给他的两个小徒弟。

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这些梨还不太熟,你回去放个十天半月的再吃吧。”接着又对另一个徒弟说:“这些梨在供桌上放了好多天了,已经熟透了,不能再放了,你回去就赶紧吃了吧。”

可是第一个徒弟还没等回去,在半路上就把梨给吃了,结果是生涩难忍。

另一个徒弟却把已经熟透了的梨放了半个月,当他想起吃时,却发现梨已经全部烂掉了。

后来老方丈问询徒弟二人梨的口味时,二人就把各自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老方丈。

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时间也许更好些。”

老方丈又对另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不能放置的,哪怕有些生涩,也得及时享用,不然的话,后悔晚矣。”

两个徒弟听了师父的话,不禁有些感触。同样的梨,在老方丈的特意安排下却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禅的智慧啊。多一份犹豫,失去一个机会

有一位虔诚的信徒,很不幸地遭遇到一次水灾。情急之下,他为了逃避灾难,就爬到了屋顶上面,想要等到水退了再下去。可是没想到的是,洪水却越涨越高,没有丝毫下降的趋势。眼看着洪水都要淹到脚下了,周围有没有其他人,于是他急忙祈求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救我啊!”

过了没多久,就来了一艘独木舟,船上的那个人要救信徒,可他却说:“不!我不要你来救我,我相信佛祖会来救我的,我一定要等他来。”

那人自讨没趣,驾着独木舟走了。可是大水还在继续上涨,很快涨到他腰部那儿了。信徒害怕极了,立即又向佛祖发出祈求。

这时候,又来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带,可是他再次拒绝了,并且说道:“我不喜欢这艘船,你走吧,我要等佛祖来救我。”

那小船只好抛下信徒离开了。没一会儿,水已经涨到信徒的胸部。信徒还是继续大声地向佛祖祈求着。

可是这一次,没有人来救他了。随着洪水的上涨,信徒的全身已经被洪水淹没,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就在这时候,一位禅师驾船赶来救起了他。得救的他看到救他的人仍然不是佛祖,马上露出一副不开心的表情,向禅师埋怨说:“我信佛是如此的虔诚,但是在我遇难之时佛祖却对我不管不顾,甚至在我有性命之忧时他还是不肯来救我。”

禅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真是冤枉了佛祖,佛祖曾经几次化作船来救你,而你却嫌这嫌那,一次一次地拒绝被救,看来你与佛祖是真的无缘啊!”信徒这才恍然大悟。以梨打头破喻【原文】①

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梨打头,乃至二三,悉皆伤破。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何②③不避去?乃住受打,致使头破”愚人答言:“如彼人者,骄慢恃力,痴无智慧,见我头上,无有发毛,谓为是石,以梨打我,头破乃尔。”傍人语言:“汝自愚痴,云何名彼,以为痴也?汝若不痴,为他所打,④⑤乃至头破,不知逃避?”比丘亦尔,不能具修信戒闻慧,但整威⑥⑦仪,以招利养。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此比丘者,亦复如是。【注释】

①悉:副词,全,都。②住:停住,停止。③骄慢恃力:骄傲自大,依仗蛮力。④比丘:梵语,译为乞者。佛教中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的男僧。⑤信戒闻慧:信,信仰佛法;戒,守持戒律;慧,观照常理的智慧。⑥威仪:指起居动静均须有威德有仪则,即习惯所说的行、坐、住、卧四种威仪。⑦利养:即供养,这里指布施带来的利益。【译文】

从前有个呆子,头上没有头发。有一次,一个人用梨打他的头,打了两三下,他的头都被打破了。可是这个呆子只是默默地忍受,却不知道躲避。旁边的人看见了,就对他说:“你为什么不避开呢?还在这里默默地挨打不停,你头都被打破了。”那个呆子回答说:“像他那样的人,骄傲自大,依仗蛮力,没有一点智慧,看见我头上没有头发,就以为是石头,所以才用梨打我,以致头破血流。””旁边的那些人接着说道:“是你自己愚昧,还说别人蠢笨无知?你如果不是无知,怎么会被别人打得头破血流时,还不知道躲避一下呢?”有些出家的僧人也一样。不能领会佛教教义中的精神所在,只是徒有表面的威仪,并以此享有布施带来的各种利益。就好像那个呆子,被别人打了头,都不知道躲开,才会被打得头破血流,却又反过来说他人愚笨。这样的信徒与那个呆子是一样的。【评析】

故事中的这个呆子,被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的打头,竟不知躲避。在弄得头破血流的情况下,为了给自己解嘲,竟反过来讥笑别人愚笨。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自欺欺人的事例数不胜数。大家都知道,物质财富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就是有一些人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终究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欺人者未必真能欺骗他人,到头来也只会让自己遭到他人的耻笑。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莫让自欺蒙蔽了双眼,扭曲了心灵,耽误了我们的人生。

故事征引自己挠痒自己笑

从前有一个穷人,就因为衣着褴褛,所以总是遭到周围人的排斥。于是这个人便独来独往,久而久之,他便得了抑郁症。别人看他一副呆样儿,便想从他身上找点乐子,专挑一些幼稚的问题问他,他便沉默不说话。后来人们发现他竟然分不清喜怒哀乐,不知道什么是高兴,什么是痛苦。

有一个好心的老人注意他好久了,看他孤苦伶仃的,于是有了同情心,想给他指条明路。让他上山去找一位叫弘一的大师,说这位大师可以帮他解决一切问题。

这个人来到山上,很快就找到了弘一大师,刚一见面他就问道:“大师,你觉得什么时候才是你最高兴时候的呢?”

大师回答:“每当我有新收获的时候,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这个人又问:“那么,什么时候又是你最痛苦的时候呢?”

大师说:“每当我一无所得的时候,我就会痛不欲生。”

这个人接着问:“可是大师,你又是如何对待你的高兴与痛苦的呢?”

大师回答:“高兴的时候,我会时刻节制自己;痛苦的时候,我会自己挠痒自己笑。”

这个人听后,很是不解。

弘一大师解释道:“高兴与痛苦,是每个人都有的。在高兴的时候,我们能心平气和地去欣赏它,而在痛苦的时候,我们又能平平静静地去回味它。我不承认高兴与痛苦有什么不同。其实,我觉得它们是一样的。”

这个人好像有点懂了。死要面子的猫

有一只猫,自身的本领并不怎么样,却又很好面子,总是在一些事情上自欺欺人,掩饰自己的弱点。

有一天,这只猫正在苦苦地捉一只老鼠,一不小心竟然让老鼠给逃掉了。这一举动让它的同伴看见了,猫便急忙解释说:“我是看它长得太瘦小,所以有意要放它走的,等我把它养肥了,再抓住它岂不更好。”它的同伴们听了,无奈地笑了笑。

又有一次,它到河边去捉鱼,不想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猫顿时疼得龇牙咧嘴,可它却强忍着疼痛说:“我并不是真想捉它,我就是想利用它的尾巴洗洗脸,你们看现在我的脸是不是更干净了呀?”同伴们再次无语地走开了。

还有一次,这只猫不慎掉进了泥坑,浑身沾满了污泥。这时候,它看到同伴们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她,它便解释道:“最近我身上跳蚤太多了,用这办法治它们是最有效的了!”

后来,它掉进了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出来,可它却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这是在游泳……”话还没来得及说完,猫就沉入河底了。妇诈称死喻【原文】①

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无贞信,后于中间,共他②交往。邪淫心盛,欲逐傍夫,舍离己婿。于是密语一老母言:“我③去之后,汝可赍一死妇女尸,安著屋中。语我夫言,云我已死。”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汝妇已死。”夫即往视,信是己妇,哀哭懊恼。大积薪油,④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⑤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如彼外道,闻他邪说,心生惑著,谓⑥是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信受持。【注释】

①贞信:坦白诚实,这里指贞操。②己婿:古代女子称夫为婿,即自己的丈夫。③赍(jī):拿东西给人,携带。④怀挟:藏在怀里。⑤惑著:迷惑执著。⑥受持:接受、奉行。【译文】

从前有个愚人,他的妻子端庄秀丽,两个人感情深厚。可是后来他的妻子不守妇道,中途有了外遇。她内心不安分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便想要追随情夫而去,抛弃自己的丈夫。于是,她私下里托付一个老太婆说:“我离开以后,你替我找一具女人的尸体安放在我家里,然后告诉我的丈夫,就说我已经死掉了。”在这之后,老太婆便趁那个男人不在家的时候,将一具尸体放到他的家中。等到那个男人回来后,老太婆说:“你的妻子已经死了。”那个男人立即跑过去查看,误以为那就是自己的妻子,于是痛哭流涕、悲伤不已。他赶着办了大量的柴草和油料,将那尸体烧成骨灰,用袋子装起来,日夜带在身边。那个女人后来对情夫心生厌恶,于是又就回到家中,告诉她的丈夫说:“我是你的妻子。”她的丈夫回答说:“我的妻子早已经死了,你是谁啊?竟胡说是我的妻子。”那女人又再三解释,他还是不相信。这就像那些外道的修行者,听到其他的邪说,就心生疑惑动摇起来,以为这就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即使听到了合乎真理的佛法道理,也不能从内心接受并奉行。【评析】

故事中的这个人,可悲到连与自己朝夕相伴、感情融洽的妻子都不能辨别。别人随便弄了具女尸,他便信以为真,认定那是他的妻子。然而在面对自己真实的妻子时,却再三否认,真是愚昧可笑。一个人如果连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妻子都不能辨别,那也确实有些可悲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让自己变聪明,就必须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错误的东西要有清醒的认识,绝不可听信谗言、刚愎自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另外,故事中的这个人的妻子也实在令人气愤,机关算尽,到最后却误了自己,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她咎由自取。

故事征引好处算尽还是空

从前有两个穷人,都靠卖酪为生,他们每天都是头顶着酪瓶,四处叫卖。那天正好天下着大雨,道路泥泞湿滑,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摔跤。

其中有一个人有点儿小聪明,心里暗自思量:“今天外面这么大雨,路上又是泥泞不堪,万一跌倒,岂不是瓶破酪泄?到时候连本带利全都没有了,以后我还靠什么为生呢?”想到这儿,他便先从酪浆中提炼出酥油,单放在一边,这样就算是跌倒的话,损失也不会很大。

而另外一个人呢,因为缺少未雨绸缪的智慧,所以不管天气有多么恶劣,他还是把所有的酪浆全都顶在头上,到市场上去卖。

不幸的是,因为道路泥泞,两个人都滑倒了。其中一个人在地上号啕大哭,而另一个人的神情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街上的行人看见此景,便问道:“你们两个不是都摔倒了吗?你们头上顶着的酪瓶也都摔碎了,看上去你们俩的损失不相上下呀,为什么一个痛哭流涕、悔恨不已,而另一个却好像没有太大损失的样子呢?”

一个人说:“我顶着的这瓶酪浆,还没有出酥油呢!今天这一跤摔得把我的本全搭进去了,我怎么能不哭呢?”而另一个则说:“我的这瓶酪浆,我已经事先把酥油都提出来了,所以这样的损失还是可以承受的,所以我也就有没太多懊恼。”渴见水喻【原文】①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②逐走,至辛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③

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将④来无得道分,流转生死。若彼愚人,见水不饮,为时所笑,亦复如是。【注释】

①热时焰:此处指河水在日照下蒸腾的水汽。②辛头河:印度河的古称,《大唐西域记》中曾作“信度河”。③僻取其理:指偏执于事理的某一方面。④道分:指领悟佛理的缘分。【译文】

从前过去有个人愚昧无知。他口渴极了,急着需要喝水。远远的,看见田野间远处蒸腾的水汽,以为那就是水,于是就追随那水汽而去,一直追到辛头河边。来到河边以后,却只是傻傻地望着河水,并不去取水喝。旁边的人问他:“你如此口渴,又一直在追寻水源,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去喝水呢?”愚人回答说:“如果能够把这些水喝完的话,我自然早就喝了。可是这里的水这么多,我是不可能全部喝光的,所以我干脆不喝了。”当时很多人听了他的这番话,都大声地讥笑他。

这就如同外道中人一样,偏执于事理的某一个方面,认为自己不能完全秉持佛教的戒律,便不去接受佛法,以至于后来也无法得到领悟佛理的缘分,长期流转于生死苦海之中。这就像那个愚人,口渴而不饮水,受到别人的耻笑,这些外道也是如此。【评析】

这个故事本是劝诫人们:接受佛陀戒律精神,能接受多少算多少,切不可因为自己不能完全领悟其精髓而自暴自弃,从而无缘领受佛理,流转生死。同样,它也折射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故事中的愚人,因为河水太多,即使口渴难忍,也不敢去喝上一口。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看到眼前的事情有点困难、任务有点艰巨,就对此望而却步,甚至都不敢于去尝试。他们从未想过:面对困难或许不会成功,但只要我们敢于尝试,脚踏实地的积极去做,相信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故事征引尝试出来的才是正果

古时候,日本有一个叫柳生的人,对剑术没有什么兴趣,天赋也一般。但是他的父亲却很善于剑术,也一直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为家族争气。可是,无论父亲怎么教,柳生就是不开窍,进步甚微,后来父亲在一气之下,就把他赶出了家门。

柳生跟父亲一样,也是个很好强的人,他心中暗想:“哼,父亲不愿意再教我,对我失去了信心,我偏要练出来个名堂来不可!”下定决心后,柳生就千里迢迢投奔宫本武藏了,想要拜宫本为师。

刚刚行完拜师礼,柳生就迫不及待地问:“师父,你看以我的根基,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练成一名一流剑客呢?”

宫本想了想,然后郑重其事地说:“嗯……大概需要10年时间。”“啊!10年,这也太久了吧!”急于成名的柳生失望地说:“师父,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如果我从今天开始,加倍努力地修行苦练呢?”“那么需要20年。”宫本不假思索地说了句。

柳生听后,大惑不解,继续追问道:“那如果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刻也不停地用功呢?”“那么,你30年也不会成功。”宫本很肯定地说。

柳生有点打退堂鼓了,心想:“是不是越学到后面越难了呢?我啥时候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呢?”

他有点不安,又有点不甘心,于是又接着问师父:“怎么会这样呢,越努力反而成功得越缓慢呢,您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吗?是不是后面的剑术越发难学了呢?”

宫本说:“不是难学,关键就在于你敢不敢去尝试,只要你肯用一颗真心踏实地去做,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成功,来满足你的愿望。”

柳生听了这一席话,惊得满头大汗,恍然大悟。

后来,他就抱着一颗平常心努力地去练剑,不到一年就成了一名绝顶剑客。要有抬腿的勇气

有一天,几个和尚聚到了一起,商量着要去郊外去拜访禅师。拜访结束后,天已经快黑了,他们必须得赶快下山。但是如果按照来时的路返回,至少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才能下山,那时候天都漆黑了。和尚们焦急万分,于是互相讨论到底该怎么办?

这时候,有一个和尚提议说他知道另外一条捷径,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下山,但是这条路要跨过一条小沟才能走过去。

望着越来越低的太阳,他们一致同意走近路。和尚们凑到跟前一看:那小沟大概有几米深,沟里是潺潺的溪水,在四月的黄昏里发出响亮而空洞的声音,那种声音让人想到不慎掉下去的惨烈……前进还是后退?他们在沟前犹豫了很久。天也一点一点暗了下来。

等了好久,一个年轻的和尚站了出来。他拿着一根树枝在沟之间比划了一下。然后放在地上,说:“沟就是这么宽的距离,大家跳跳试试看。”大家很轻易就在平地上跳过了那个和沟差不多的距离。但是面对溪水哗哗的小沟,有人还是犹豫。年轻的和尚第一个跳过去了。大家互相鼓励着,一个个也都跳过去了,就连平时胆小的帕梅拉在大家不断的鼓励下也跳过去了。

那天傍晚,他们很快就下山了。在那条新路上,他们还发现了一大片一大片粉红嫩白的桃花。就是在这样一个时节,那绚烂的色彩难道还不能算是一道令人惊喜的风景吗?他们开心极了,一边闲聊,一边还可以观看一路的美景。

就这样,他们很快就下山了。没过多久,天居然下起雨来了,雨点是那么的大,那么的急。这时候,大家都笑着说:“哈哈!其实那条小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心中的想象。只要我们一抬腿,不就过来了吗?而世事难料,安全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我们当时选择熟悉的那条路回来,说不定现在一个个都成落汤鸡了。”大家都笑着点点头。子死欲停置家中喻【原文】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①置于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②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③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④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⑤⑥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或有知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注释】

①已:语气词,相当于“矣”。②庄严:这里指按葬礼装殓整齐。③停:停放,放置。④胜致:达到平衡,胜利到达。⑤情惮改悔:指内心害怕改正悔过。惮,害怕。⑥清净:佛教用语,指修行之后,脱离种种染恶行为和烦恼的状态。【译文】

从前有个愚昧的人,养育了七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死掉了。当时这个愚人看到孩子已经死了,便想把他的尸体停放在家中,自己带着家眷离家到别的地方去。别人看到这种情况就对他说:“生与死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应当赶快把他的尸体装殓整齐,送到远处去下葬。你怎么能够把尸体停留在家里,自己却要离开呢?”当时,愚人听了这些话,心里思量道:“如果不能把孩子的尸体放在家里,而一定要安葬,那就要再杀一个孩子,安放在担子的两头,以保持担子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到达墓地。”于是,那个愚人便杀了自己的另一个孩子,一并挑在担子的两头,将他们送到远处林野安葬。当时人们看到这种行为,纷纷耻笑他,认为这样的怪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就如同修行的人,自己犯了一条戒律,内心害怕承认错误,便将错误偷偷的隐藏起来不肯忏悔,只说自己持戒清净。有智慧知情的人就对他说:“出家修行的人,遵守清规,守持戒律要像守护明珠一样,不能使它缺失、受损。你现在犯了戒律,怎么能不忏悔呢?”犯戒者说:“如果需要忏悔,等我下次犯戒之后,再一起忏悔改过。”于是犯戒的人便破戒犯错,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这时才顿悟思悔,要求改过。这正像上面讲到的那个蠢人,一个儿子死了,又去杀另一个儿子。【评析】

文中的愚人为了掩盖子死欲停置家中的错误,而杀害另一个孩子以凑成一担,这种荒诞愚昧的行为怎能不让人嗤之以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圣人在几千年前就对此作出了精辟的阐释。然而时至今日,抱有这样荒谬想法的人仍然很多。自己犯错之后,不仅不去改正,还妄想掩盖错误,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着同样的错误,以致毁掉自己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像那个愚人一样被人耻笑,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错误。对待错误就要不卑、不藏,要勇于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不会一错再错,才能回归自信,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

故事征引罪责是别人担当不了的

求那跋摩是刹帝利武士贵族,在古印度国家是世俗的统治阶级。他的家族世代为王。他的父亲迦阿难,潜身销迹,隐居于山泽。而跋摩从小就很懂事,更可贵的是他有一副慈善心肠,仁义待人,乐善好施。

有一次,他母亲想吃野味,就让他上山打猎。他心里十分为难:遵从了吧,他不忍心杀生,不遵从吧,又违背了母亲的命令。于是他鼓起勇气对母亲说:“这世间有生命的东西,都想享受生命的快乐,您为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而杀死那些小生命,这是罪过啊,这也不是仁慈人所做的事情啊。”

他母亲一听,以为他是在故意托词,觉得小孩子家还说这些没头没脑的话,于是就斥责他说:“你小小年纪就跟我这样贫嘴。你赶快去!如果真招来什么罪过,我替你承担!”母亲看儿子这样不听话,气得脸色发白。

但是,求那跋摩磨磨蹭蹭,最终也没去。为此,他心里总是念念不忘,总想找个机会说服母亲。

有一天,跋摩的手指不小心被热油烫伤了,他咧着嘴、举着手对母亲说:“我的手好痛啊,请母亲替儿子受痛。”母亲看见儿子的手被热油烫得起了泡,心疼得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跋摩看到母亲满脸无助的样子,又继续央求母亲说:“妈妈,你快救救我吧!你快替我减少一点痛苦吧!”

母亲说:“孩子啊,别说傻话了,我很心疼你,可是我怎能代替你受疼呀!”

跋摩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开导母亲说:“妈妈,您连这点小事都不能替我承受,那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打死猎物了,杀生的罪过您怎么能替我承担啊?”

这时候,母亲被儿子说得哑口无言,默默地望着儿子,若有所悟了。

跋摩接着说:“妈妈,您想过没有,我上山去打猎,万一被虎狼撕咬,丢了性命,您会不会心痛呢?”

母亲抚摸着跋摩的肩膀,爱惜地说:“我当然非常心痛,我心疼你都来不及,更何况我只有你一个儿子啊,!”

跋摩说:“妈妈,那您要我打的野物,它们一个个也都是有父母子女的呀,杀了一个,活着的也会痛不欲生啊!”

听完跋摩的这一番话,母亲彻底被说服了。从此以后,她再也没叫儿子上山打猎。

再后来,求那跋摩因为道行很深,最终成了一位得道高僧,并到世界各地弘扬佛法。认人为兄喻【原文】①②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③不称叹。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傍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及其债时,则称非兄。”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犹彼外道,闻佛善语,盗窃而用,以为己有。乃至傍人教使修行,④不肯修行,而作是言:“为利养故,取彼佛语化导众生,而无实⑤事,云何修行?”犹向愚人,为得财故,言是我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此亦如是。【注释】

①形容:指形体和容貌。②具足:充分。③尔:这样。④化导众生:指教化众生修行善法。化导,教化引导。⑤向:刚才那个。【译文】

从前有个人,长得端正俊朗,很有智慧,而且家境殷实,世上所有知道的人,没有不对他称赞羡慕的。当时也有一个愚人,看到他如此富有,便对别人说那个人是他的哥哥。愚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很有钱,需要钱的时候就可以用到他,所以称他为哥哥。后来,看到那人有债务需要偿还时,愚人又对别人说那不是他的哥哥。周围的人对他说:“你这人真是愚蠢的人,怎么能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就称他为哥哥;等到他有欠债要还时,你又说他不是你的哥哥呢?”愚人回答说:“我原来想得到他的钱财,所以认他为哥哥,但事实上他并不是我真正的哥哥。如果他背负了债务,那他就不再是我的哥哥了。”周围的人听了这些话,没有不笑话他的。

这就如同那些外道的人,听到佛教中有益的道理后,就窃为己用,充当自己的言论。等到别人要求让他身体力行、行善布施时,他却又不愿亲身亲为,还说这样的话:“因为有利可图,所以才选用佛的教义来教化众生,但并没有实质的东西,又如何去修行践履呢?”就好像那个愚人,为了得到钱财,就说“他是我的哥哥”,等到那人有了负债,又说“他不是我的哥哥”。这些外道人跟他是一样的。【评析】

文中的这个愚人是被“利”字迷了心窍,到头来利益没得到,人格也一并尽失。像这样见利忘义的人遍地皆是,料想他们在落难的时候,会有谁肯帮他一下呢?这样的人总想着凭借自己所谓的“智慧”,为自己谋取更多常人望尘莫及的利益,想要不费吹灰之力就平步青云,结果利益没得到,却背上了背信弃义的罪名,使自己受到了巨大的损伤。要知道人与人的相处,是心与心的碰撞。所以我们必须对利益有所警惕,切不可成为一个只求利益不求人心的人。

故事征引莫让名利成为你的束缚品

从前,有一个单身汉,没有工作,整日待在家里觉得很是无聊。

有一天,一个好心人告诉他,让他到寺庙去祈求菩萨,说不定菩萨会开恩,给他指一条明路。第二天他便来到寺院祈求菩萨:“慈悲的佛陀,请保佑我有事业可做,赐我财产,赐我名位,因为我是单身汉,如果再能施给我一个妻子和两三个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佛陀看他褴褛的样子,十分同情他,便告诉他说:“你现在回去看吧,你所希望的东西统统有了!”单身汉赶快跑回家一看,果然在自己家后面不知什么时候已建立起了一所大工厂,里面还有好多工人在干活。他又看见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正在缝衣服,旁边还有三个跟自己长得很像的孩子在玩耍着。

他看到这些情形,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心里祈祷:“谢谢佛陀,现在我才像个人了,从明天起我要很早起来工作!”

那天晚上他很兴奋,早早地就上了床:他在幻想着将来的幸福,想就这样美美地睡一觉。可能是兴奋过了头,他很想睡,却怎么睡也睡不着,翻来覆去折腾好久才昏睡了一下。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早上,公鸡的鸣啼声叫醒了他,但无论他怎样挣扎,却再也起不来了,他的手脚也都不会动了。

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昨天佛陀施给他的事业、财产、名位和妻子、儿女等,而这些东西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束缚他的绳子,将他的身体牢牢地捆缚住,永远也不能获得自由了。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

有一天,年事已高的洞山禅师感觉自己不久将要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派人来了。

洞山禅师拖着漫步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子的僧众,大声地说:“我在世间枉沾了一点闲名,如今我的躯壳也即将散坏,所以我的闲名也该去除了。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大家听了洞山禅师的话,一时也不懂禅师究竟是何意。霎时间,殿前一片寂静,都觉得束手无策,所以都默然不语。

忽然,一个小沙弥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施礼之后,高声说道:“我可以替您。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周围所有的人都向他投来吃惊和愤怒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沙弥,说他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还有的人埋怨小沙弥无知愚昧。

可是谁知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我没有闲名了,还是你聪明呀。”说完。便坐下来闭目合十,微笑着圆寂了。

小沙弥伏地而拜,泪流满面。这时候,周围的人立刻将小沙弥围了起来,责问道:“你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还在这里胡闹什么?”

小沙弥看着他们,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怎么能不知道呢?”“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那样问呢?”有人追问。

小沙弥含泪答道:“我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完成师父的心愿,替他除去他的闲名。”这时候,周围的人才若有所悟。山羌偷官库喻【原文】①

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遣人②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责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王遣著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著之,应在③手者,著于脚上。应在腰者,返著头上。王见贼已,集诸臣等共详此事而语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来所有衣者,应当解著,云何颠倒,用上为下?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汝旧物。”④

借以为譬:王者如佛,宝藏如法。愚痴羌者犹如外道,窃听佛⑤法,著已法中,以为自有。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⑥法相。如彼山羌,得王宝衣,不识次第,颠倒而著,亦复如是。【注释】

①山羌:居住在山林之中,以猎、牧为生的人。羌,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名称。②将:带到。③详:指详细商量讨论。④法:在佛教中指佛教的真理、义理。⑤解:懂得。⑥次第:等次、位次,本文指使用的方法。【译文】

很久以前,有一个山羌人,偷了国王仓库中的珍贵衣物后逃到了远方。那时国王派了许多人四处追查寻找,终于把他抓住了,并把他带到了国王面前。国王责问他的衣物是从哪里来的。山羌人回答说:“我的衣物是我祖父留给我的。”于是,国王就让他把衣服穿上,由于确实不是山羌人的,所以他不知道如何穿戴,以至于应该戴在手上的,他却套在了脚上,应该围在腰上的,他却系在了头上。国王见此情况,肯定了他就是那个盗贼,便召集大臣来共同商讨这件事,然后质问那人说:“如果衣服是你祖父留给你的,那你应该知道怎么穿戴,你又为什么穿颠倒了,本应该穿在上面的,你把他穿到下面去了?正因为你不知道怎么穿戴,就可以知道你的衣服必定是偷来的,绝不是你原来就有的东西。”

借这个故事作比喻:国王就像是佛陀,国库的宝藏就像是佛法真理。愚蠢无知的山羌人,就像是外道之人,窃取了一些佛教的教义,就认为已经掌握了佛法真理,自以为是自己的所有。然而因为不能理解它的实质,就妄加断言,思维逻辑颠倒,完全不认识一切事物的真实形态、相状。这就如同那个山羌人,偷了国王的衣物,却不懂怎么使用,上下颠倒着穿在身上,那些外道也和这个山羌人一样。【评析】

故事中的山羌人,偷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还拼命地为自己圆谎。殊不知,“偷”来的东西早晚会露出破绽的。常言道:“砍的总归没有旋的圆。”是自己的别人抢不走,不是自己的装也装不成,假的东西永远真不了。类似于这样的事生活中实在太多了,把别人的功劳归功于自己,把别人的思想说成是自己的,这样的人就是一时逞能,等到要他们把自己的东西用于实践时,他们要么不会实施,要么做得一塌糊涂,最终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与其被人在人格上轻视甚至践踏,还不如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故事征引不属于你的抢也抢不来

从前,有三个人合伙做买卖,各分得五千钱。有一钱无法均分,如果分给一人,则不公平;如果破开,则不可能。这一钱如何处置呢?

这时,有一僧人路过此地,他们便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将这一钱布施沙门。他们知道布施可以破除贪欲,还可以获得福报。于是,三人异口同声地说:“将这一钱布施沙门是最好的方法。”说完,便一同把这一钱恭敬地布施沙门。沙门领受一钱,并说:“祝三人今世后世同得布施之福报!”

打这以后,三人共同谋生,又一同来到罗阅国,各自都成了富豪。一人主山中采金矿,所采金皆为纯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一人主耕田地,地里挖出黄金,锄头所耕之处,皆出黄金;第三人主水中捞金,入水必得金。

这三人拥有黄金累累,仍广行布施,救济贫苦之人,并不断地布施沙门。因前生、今生布施之恩,三人所得黄金无量。

如此奇异之事,经过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贪心顿起,心想:我乃一国之主,我国所有的人、财物都应该归我一人所有。于是,他便命令数百兵将去抢夺黄金。那数百兵将个个贪婪无知,都想捞得金钱。可奇怪的是,士兵到山中采金,金子都变成了顽石,一无所获;又到田地里挖黄金,结果挖出来的都是沙土;再到水中捞月,金子都变成了瓦石。那些兵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半点儿黄金也没有取到,最后狼狈而归。

国王听说此事后,大为恼火,便来到慈悲的佛陀那里请求为他开示。他问佛陀:“这三人的金子应该属于我,可为什么我派兵去取却一无所获呢?”

佛听了国王的诉说,只是微笑着,随即闭上了智慧的双目。过了一会儿,他才用宁静的声音回答说:“这是三人前世布施沙门所得功德,而不是国王你自己的金银,你不应该强取豪夺啊!”国王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离开了佛。本来就不是自己的

太平洋海有一个布拉特岛,听人们说在这个岛的水域中,有一种有着特殊本领的鱼叫王鱼。这种王鱼分为两种,一种没有鳞,一种有鳞,其实有没有鳞全看它们自己的选择。

有意思的是,这种王鱼如果从小到大都没有鳞,就会生活好点儿,因为没有鳞片它们就会比较自然,自然了也就与外界更加融洽了。但是有的王鱼,却还是会选择另一条道路,就是让自己慢慢地有鳞。王鱼就会使出自己的特殊本领,而去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然后贴附在自己的身上,最后慢慢地吸收成为自己身上的一种鳞片。其实那也不算是鳞,只是一种附属物而已。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后,就会比没那些没有鳞的王鱼至少大出4倍。

而那些没有做吸附的王鱼呢,还会是老样子,看起来是那么渺小。所以大多时候王鱼为了让自己壮观雄伟,就会选择让自己有鳞。可怜的是,那些吸附了外界物质的王鱼到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这种附属物会慢慢脱离它的身体,使它重新回到原来那个较小的外形。被剥夺了鳞的王鱼,自然是非常痛苦不堪的。它无法再适应这个世界,游动得也很不自然,觉得干什么都不像它自己了,所以它们就会绝望地挣扎,不断地跟自己过不去,最后去自残,往岩石上猛撞,挣扎数日之后便死去了。

那些凡是看过王鱼惨死的人,都觉得王鱼死得太惨,也都认为,它们不该选择附属物作为自身的鳞片,因为那原本就不是自己的。叹父德行喻【原文】①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②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言:③“我父德行,复过汝父。”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道其事。”愚人④⑤答曰:“我父小来,断绝婬欲,初无染污。众人语言:“若断婬欲,云何生汝?”深为时人之所怪笑。⑥

犹如世间无智之流,欲赞人德,不识其实。反至毁訾。如彼愚者,意好叹父,言成过失,此亦如是。【注释】

①叹:赞叹。②直作实语:行为正直,说话诚实。③复:压倒。此指超过之意。④小来:自小以来。⑤初无染污:这里指从未与异性有过接触。⑥毁訾:诋毁、污蔑别人。【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当着众人面称赞他父亲的品德,他这样说道:“我父亲慈祥仁爱,从来不伤害别人,也不偷窃,从来不说假话,还时常关心和帮助别人。”当时有一个愚人,听到他说的这番话,便也这样讲:“我父亲的品德更胜你父亲一筹。”大家就问他:“你父亲的品德高在哪里,请你说说他做过的事情。”愚人回答说:“我父亲从小就断绝了淫欲,从来没有与异性接触,从来不做不干净的事。”大家听了都哄笑起来,反问他:“你父亲要是断绝了淫欲,又怎么会有你呢?”这种与事实相矛盾的话,成为当时在场人的笑柄。

这就像世界上那些没有智慧的人,有心想称赞别人的德行,但是好话说过了头,反倒弄成了诋毁他人。就好像这个愚人,本来是想称赞他父亲,结果却说得言过其实,反而招来人们的诋毁和议论,世上无知的人往往就是这样。【评析】

其实这个愚人傻得挺可爱的,他听见别人在夸自己的父亲,也为了维护自己的父亲,便也想夸自己的父亲一番。或许他真的不知道所谓的“淫念”为何物,只是随便那么一说,便使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佛家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佛教之所以禁止妄语,就是因为他有害无益。有的时候,有的场合,我们不得不说一些赞美或恭维的话,但一定要符合实际,要发自真心地赞美别人,不要只是为了赞美别人而赞美别人。否则,让人一眼就看出你内心的虚伪,这样的赞美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我们要注意:赞美或恭维绝对不可过分,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尽量做到恰到好处。

故事征引适度赞美,一切才会更美

有一对夫妇,被好多人称为是郎才女貌,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中的模范夫妇。妻子贤惠漂亮,丈夫精明能干,还是一个美食主义者呢!

丈夫平时最大的兴趣就是尝尽天下的美味佳肴。他尤其偏嗜鸭腿。妻子呢,心里深爱着自己的丈夫,所以她时常陪着丈夫去各地的烤鸭店。每次开吃之前,丈夫总会在那里讲讲鸭腿的各种好处:说鸭子仅靠两条腿下水能游,上岸能行,肌肉矫健,所以鸭腿才是鸭子全身质感最好的地方。妻子呢,每次为了陪他吃烤鸭,总是弄得一身疲惫。

于是,妻子下定决心自己研究烤鸭的技艺,准备亲自当炉,让丈夫不用总是跑出去吃烤鸭,想要他在家里就可以吃上美味的烤鸭,说行动就行动!

终于有一天,妻子经过用心地烹调,居然也能色香味俱佳,而且觉得自己的手艺也不亚于专业的厨师。从那以后,丈夫再也不用拉着妻子去餐厅吃烤鸭,他每天回家都能够享受到妻子充满爱心的美食。

刚开始,丈夫对妻子的烹饪工夫还赞不绝口,每次都吃个精光,让妻子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可是时间一长,渐渐地丈夫的赞美没有了。他每天只是按时回家吃饭,妻子呢也本分地端上一盘烤鸭,满足丈夫的口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