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热线和你在一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13:51:59

点击下载

作者:骞军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都市热线和你在一起

都市热线和你在一起试读:

序言

创新年代的创新思维

和历史的车轮相比,什么样的东西可以不朽?

我想,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物质层面的东西全部可以朽坏。唯一让我们惊叹和不朽的,走那些个穿越了数千年,依旧闪耀着光芒的人类智慧。当然,创新思维是每个时代都必须具备的基础。但对于人类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来说,这种创新思维尤为重要。

2001年,我们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民生新闻节目《都市快报》。当年,这个节目就成为西部地区的一张王牌,跻身全国百强民生新闻节目。

5年的发展让《都市快报》成为都市青春频道的孵化器。也就在2005年末,我们提出了“手机记者”的概念。区别于《都市快报》的大民生,我们想把眼界放得再低一些,姿态再低一些,更加亲民一些。《都市热线》在这样的要求下应运而生。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预料到今天,手机将占据人们生活当中很大的一部分。尽管在当时,很多人还觉得我们的采访工具如此不堪。现在他们也更能体会到,我们的节目为何走得如此之远。感谢当时西安电信的张永辉副总,张总提供的十部手机让我们倍感鼓舞。

当然,创新才刚刚开始,“手机记者”的背后,是迅速孵化而出的《小民话题》《周姐帮忙》《RAP资讯》《百姓报天气》,这些新样态的开发让我们走在了全中国民生新闻的前列。

可是,新样态不见得会被观众所接受,只有得到了市场的考验才是好节目。《都市热线》初创的艰难对于创业者来说都是痛苦和漫长的。收视不高,样态太前卫,宣传不够都困扰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台里的压力也非常大,节目做不过“餐厅剧场”,广告大受影响,频道收入降低。

我们的节目和能力受到极大质疑,很多同志灰心丧气。但是我想,只要路子没错,剩下的就只有坚持,一个节目的成熟期是18个月,我们都有耐心。

结果,没有等到18个月,节目在15个月之后就实现了腾飞,并且从此牢牢占领了六点档的制高点。所有的新样态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壮大,并且来这里参观学习的兄弟台同仁络绎不绝。

这一天,《都市热线》八年了。

八年的成绩已经成为过去,面对新媒体的挑战,《都市热线》成为民生新闻节目当中最抗压的栏目。可是,我想告诉大家的,创新才是我们这个节目组不断发展的法宝,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我们的智慧才能通过节目展现出来,只有智慧,才能让我们战无不胜。陕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胡劲涛和你在一起让我更年轻

我常常为这一群年轻人而感动。

为一对在风雪黄昏中背着摄像机匆匆出发的背影,为那种在车河里不顾危险死命奔跑追赶嫌犯的骁勇,为卧底匪巢揭开黑幕时令人钦佩的机智和冷静,为帮助弱者奔走呼告时的热切与执着。也为屏幕上时不时展现的令人眼前一亮的小创意,为寂静的楼道里突然爆发的一阵毫无顾忌的嬉笑声,为他们办公桌上一个精致的小花盆里盛开的一朵不知名的小草花,为他们微博里晒出的一张略显矫情的苦逼囧相……

这是我们频道最年轻的一支队伍,年轻的活力让他们真实而生动。《都市热线》诞生于2006年,这是中国民生新闻进入模式化的阶段。《都市热线》站在对民生新闻本源深刻理解的坐标点,打破了一切固有模型,把自己锻造成最能体现我们频道“青春之我,都市之鲜”理念,也是中国最忒色、最另类的电视黑马。八年来,这里一直是我们频道的创新孵化器:小民话题、大民大声说、周姐帮忙、3G连线、RAP资讯、百姓报天气、娱乐时间、皮皮爱生活、亢凯情报站、亮出真相、谝闲传……她的每一个足迹都让喜爱她的观众如数家珍。

栏目的编辑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现在留下来的初创时的“元老”不到三分之一,但令人感动的是,这支队伍时刻都像八年前那样年轻。

年轻,是因为他们的不羁。面对邪恶,无所顾忌;面对陈旧,不受藩篱所困。

年轻,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陕西愣娃的二劲。初生牛犊,毫不妥协。

年轻,是因为他们的另类。一切不落俗套,出手必求人无我有。

年轻,是因为他们的纯洁。胸怀纯朴的新闻理想,不为俗利所动。

年轻,让他们更显汪洋恣肆。因为血液里流淌着新闻人的担当与理性,所以他们可以面对一切困难与挫折。

每一天,透过一条条新闻,一幅幅画面,一句句解说,我和《都市热线》的观众们追随这群年轻的生命,享受青券的律动。《都市热线》,和你在一起,让我更年轻。陕西广播电视台 都市青春频道总监 骞军守望都市打造新闻立方体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行业出现了一位代表性人物——西尔维斯特·韦沃(Sylvester W aver),在他NBC电视网担任副总裁的短短6年里,开创了一系列的经典电视节目样态,其中“杂志型节目”(the m agazine form at)最为著名,它是指在一个栏目内以数个独立单元为组合,经过有机拼接融为一体,后来更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有效组织形式。至今仍有许多名牌电视新闻节目采用这种方式,比如美国的《60分钟》、中国的《东方时空》等。乔布斯说,在生产出创新产品前,消费者根本不清楚他们需要什么。韦沃正是这样的对创新有绝对自信的人,他不赞同那种认为要绝对尊重观众收视习惯的传统说法。他打破常规,创立一个名为“景观”(spectacular)的长达1小时30分的电视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现在去查词典,Spectacular的释义也因为韦沃的创举而增添了一个新意思:播出时间在一小时半以上的场面富丽宏大的电视节目。

2006年1月1号,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推出《都市热线》时,并未意识在此后的数年里,这档民生新闻节目始终有意或者无意在向电视先驱韦沃先生致敬。这是一档不折不扣的“杂志型节目”,每期节目中有数十个版块组合而成,节目融合访谈、话题、专题、直播等多种样态,题材涵盖时政、民生、体育、娱乐等众多门类。

八年前,20多名刚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强训,就拿起摄像机,以剪辑室为家,硬是撑起了60多分钟的直播节目。之后不断地扩版升级,在2008年已经达到90分钟的节目体量,成为全国体量是大的电视新闻栏目之一,虽然距离真正的Spectacular有不小距离,但是栏目收视从八年前的“0”起步,现在跃居同时段收视第一位,这档节目已经成为西安市民每天下午6点档必看的收视正餐。《都市热线》由弱至强,并非一蹴而就,是不断自我否定、去粗取精的过程。

通过在节目组工作的几年,我总结有三点成功经验。

经验之一是坚持创新。《都市热线》自开播起始终遵循着不断创新的制作理念,原创多个节目样态。《小民话题》把社会热点进行多元解读,开创国内主待人“现场斗嘴”形态的先河,为观众津津乐道,《周姐帮忙》深度介入社会事件,扶危济困,于求助者一帮到底,成为“帮忙类”民生新闻标杆,《亢凯情报站》主打深度硬断闻,记者型主持人亢凯多次出现在新闻现场,对线人爆料缜密推敲层层跟进,开启“大片式”新闻调查模式。另外,以RA P说唱播报世界奇闻趣事的《R A P资讯》、深入社区展示居民才艺的《百姓报天气》等版块均是国内电视界首创。节目开播八年,节目始终处在边播出、边研发、边修正的螺旋上升状态中。

经验之二是直播常态化。《都市热线》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档直播电视新闻节目,为了追求新闻报道的现场感,节目组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前,就用彩信传输新闻照片的方式打造了一批“手机记者”,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之后又在3G刚刚开通之际,联合通讯制造商研发EVDO直播设备,成为全国最早不使用卫星转播车就能进行视频直播的电视媒体。

除了技术革新,直播常态化更是一种理念或者说是信念。

2012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陕西广电编播大楼剧烈摇晃,一度停电、播出信号中断。《都市热线》节目组迅速集结,第一时间进入大楼恢复工作,在距离地震3个多小时后即播山《汶川地震特别报道》,成为在震区首家进行全时段直播的电视媒体。对直播始终不渝的迫求也成为节目的一大特征,正是由于所采编的新闻总是比同时段其他媒体快一步,所以《都市热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使观众总有期待。

经验之三是贴近受众。《都市热线》的节目气质具有很明显的低角度、平民化的倾向。首先节目的线索大部分来源于观众热线,其次节目培养了大批专业拍客,他们自己拍报图片、视频,每天给节目组提供大量素材,另外讨论话题时接入观众热线电话,屏幕下方游飞观众短信、微博留言等,可以说观众自己也是节目内容的生产者。

在形式上,主持人采用轻松播报状态说新闻,所播放的内容又是非常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民生新闻,版块设置虽然风格各异,但是都围绕速度、力度、温度影显媒体的核心价值。同时,节目以家喻户晓的明星记者、明星主持人为轴心,通过线上节目播出,线下活动推广等多元方式让节目入户、入目、入心,每年陕西“3·15”晚会成为栏目专属品牌节目,主播组织砍价团、观影团、旅游团等,让节目的粉丝深度参与节目互动,不断延展节目的影响力。

2013年,当《都市热线》开播到第8年的时候,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研判当下这个节点,遇到的是前未有的挑战。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科技对于新闻的传播渠道和方式进行了颠覆性的冲击,从博客到微博、微信,一系列以“微”字当头的A PP“大”行其道,民众借助移动互联网从传媒生态圈的下游末端,一跃而上,成为掌握信息源的自媒体。

新媒体异军突起,受众群数量呈几何式递增,省级卫视综艺大片轮番进行视觉轰炸,挤占地面频道收视份额。民生新闻从兴起到现在十余年,观众难免审美疲劳等等,这些都是亟须找出对策的难解之题。不过,不同介质媒体竞争也带来利好,比如传统电视媒体受到冲击分流后,也在调整定位,越来越多地扮演着纷繁复杂信源的收集、归纳、调查、分析的角色,从追求有冲击力的画面和猛料,到深入采访、个性解读,新闻在回归理性。又比如新媒体带来的是线索源的极大丰富,直播设备质量越来越好,互动手段越来越多样,节目的可视性和交互性因此更强。作为品牌民生新闻节目,《都市热线》与时俱进,又研发出一批像《微信留言板》这样融合创新的电视产品,努力在把年轻受众留在电视荧幕前。

王牌主播丹·拉瑟曾说过:电视新闻需要“瞬间”(momen t),“瞬间”是指电视观众看到新闻事件的同时,能感觉到它,嗅到它,知道它。作为贴地飞行的人气电视节目,《都市热线》每天大体量的直播内容给观众营造一个又一个值得记忆的“瞬间”,正是这些瞬间构建出都市色彩斑斓的景象。《都市热线》始终追随都市跳动的脉搏,可以说是城市忠诚的守望者。同时,节目通过精巧构思的议程设置、多媒体复合传播构建出的新闻立方体,也让《都市热线》在众多同质化民生新闻中特立独行。

与都市一同前行,传播媒体正能量,《都市热线》八岁了,生快!褪掉稚气,走向成熟,《都市热线》值得继续期待,祝好!原都市热线制片人 现陕西卫视副总监 杨文萌如果不能热泪盈眶那些日子就算白活

纪伯伦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一是创造,一是传播。”所幸,记者在同时做这两件伟大的事。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一提”。所幸,记者是这样一个审视者。

想来想去,对于我,还是用“峰回路转”来描述这6年多的新闻工作吧,路径曲折复杂,但总会出现转机。·峰·

为什么当记者?张泉灵说,“最初的原因是,因为只有记者才能去别人去不了的地方,见别人见不了的人,经历别人经历不了的事情。记者的一辈子就像别人的几辈子,于是,走不开了。”学新闻的人都是这么想的吧。但对我来说,进入这个行当纯属巧合,一开始甚至并没有什么高远的“新闻理想”。

2007年的夏天,作为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一名毕业生,对于未来、对于工作,一片迷茫。那一天,愣头愣脑地陪姐妹参加了事业单位招考,考试那天她没去,我去了,结果阴差阳错进入了陕西电视台。就这样,怀揣着律师梦却闯入了电视新闻行当。也许是因为做记者必须是一名“杂家”,所以我这个门外汉暂且找到了一口饭碗。

走进都市青春频道,当时《都市热线》和《都市快报》还属于一拨人马、两个栏目,报道部工作量排名前十的基本全是热线的记者。不是说谁比其他人干得好,而是因为他们“愣”,愣得一直往前冲,愣得不计个人得失,愣得义无反顾!虽然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但我相信只要融入这些“愣头”中,我也可以迅速转型——从象牙塔直接迈入令外人艳羡的电视台。

是的,在我眼里,那就是一座峰,一个我从来没有攀爬的陌生的峰。不过做新闻和做律师一样,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可以衡量善与恶。·回·

进入角色是一个令人感到灰暗的过程,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从基本的写作、基本的构图、基本的剪辑开始,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迎难而上,这个过程只有自己体会得到。我甚至一度怀疑,这条路是不是走错了?扎着马尾,背着摄像机,踩着球鞋,举着话筒,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风吹雨打。2007年年底西安的雪异常地大,弱小的身子背着摄像机踩着竹梯子爬楼顶,积雪已经没过了我的小腿,只为了拍一个关键镜头,扶梯子的老人说:“如果我有女儿,绝对不让她干你们这一行。”这话我能记一辈子。

5·12地震时,冲破警戒线,背着摄像机奔跑在10楼和4楼之间,通信全无只能靠喊,只为了赶第一时间的直播。

有时候问自己,这么坚持为什么?回头想想,如果我们的生命不能为自己留下一些热泪盈眶的日子,那么这段日子就算白活!

·路·最初几年,带着激情坚定地认为,记者虽不能代替警察或者政府工作者,但是却能看到不一样的人生和风景,也让自己学会担当,总希望为社会进步尽一些微薄之力。

萤火虫的光芒,虽微弱却也是光。

民生新闻看似都很琐碎,但很多报道都不局限于简单的呈现,而是致力于推动事件的解决。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笔,记录社会的点滴进程,更希望,能够通过一篇篇的报道,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仅此而已。最爱美的女人

那是个50多岁依然风采依旧的母亲,婚姻虽不幸但好在有3个儿女陪在身边,把他们辛苦拉扯大本可以享受晚年儿孙绕膝,不过她却并不满足于此,从40岁开始就不断地整容,十年来大大小小做了近10次美容手术,拉皮、文眉、隆鼻、丰胸……看到皱纹就寝食不安。最大的心愿就是当演员,能够出演《都市碎戏》。找到我们就是因为一个自称专拍《都市碎戏》的导演,骗走了她几万元的出资。因为太急于成功,就会背负更多的挫折。最执拗的男人

因为一场意外,东凹里村里死了一名陌生人,就在我拿着摄像机远远拍摄时,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男人溜着墙边过来了,他手里拎着一块砖头。当那块砖头举起来时,目标不是别人,正是我。幸亏一旁的民警看到,我才躲过一劫。间起原因是,男人坚定地说,她一拍就影响我们村招商引资了!当时觉得好气又可笑,可如今想想,每个人都有他认真想维护的感情。我们也是如此维护着自己的职业尊严。最坚强的动物

曾经有一只断腿小狗经常出现在八里村口,开始它只能拖着两条萎缩的后腿爬行,不知道是不是流浪狗,但是经过的人都会给它喂点吃的,随着它一天天长大,还学会了用右后腿支撑着走路。虽然求生存是狗的本能,但从这条狗身上,能看到它的生命的力量。感动,正是因为它的坚强。最可怜的亲情

那个叫琳琳的姑娘当时是上三年级的年龄,开学时她没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走进教室,因为学校让她开具一份智商证明,当拿到85分的智商证明时,老师告诉她,只有改到70分以下,才能上学。很奇怪吧?因为她是“差生”,如果智商结果不及格,她的考试成绩就不参与老师的测评。琳琳的家长本可以像其他家长一样站出来指出那些恶劣的行径,但是他们没有。老两口都是环卫工人,儿子也是个环卫工人,娶了个俊媳妇,琳琳是他们工作时从街上捡来的,只要孩子能上学,改不改智商都无所谓了,尽管她热爱写作、热爱唱歌、热爱诗词。

记录中,让我成长,也让我看到城市的角落里,总有一双眼睛苦苦期待着帮助。常怀感恩之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因为我们不能解救每个向我伸出求助之手的人!

·转·女记者,在民生新闻这条线跑多了,就可能变得相当强势。在工作时,除了拍摄时可能会遇到被人骂或驱赶外,有的市民对你做报道也不理解,为了拍摄现场画面经常和保安斗智斗勇,时间长了,脾气就上来了。我们经常在办公室里打趣地说,现在留在这儿的都是一群“女汉子”。

加上长期不规律的生活,屈指可数的假期,身体告急开始走下坡路,而我也开始转型,2012年成为改版后的《都市热线》栏目编辑。

有人说,不干记者了就不用愁选题,不用忙采访,不用东奔西跑,但是做编辑就要承担“起大早”和“晚下班”,关于直播的任何细节都不能错过。以前是独自作战,现在得装下40人的工作进程,脑容量瞬间变得巨大,心思变得细腻,稍有差池,就会拉一帮人下水。每一天平淡无奇,却充实得一塌糊涂。

6年间,发过很多于事无补的牢骚,闹过很多莫名其妙的脾气,下过很多口是心非的决定,开过很多无伤大雅的玩笑,但我从来没有放下过做一个好的编辑记者的信念。这看似虚无缥缈,却成为每次坚持不住要放弃时的强心剂,让我整装待发,随时准备重新开始。都市热线编辑 田甜八年纪八年祭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时光飞逝”是个残酷的词语,曾经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翩翩少年,衣袂飘飘,孑世而独立,为了配合那个“飞”字,甚至凭空想象出了一对五光十色看得到却摸不着的翅膀,一张一翕之间,倏忽光年。《都市热线》八岁了,2006年的元旦,我作为编辑,出了《都市热线》第一张流程单。此后的一年里,奔波于记者和演播室之间,催片子,排单子,算时间,每天脚不沽地从早忙到晚。这是我从业经历中最热血的年代,也是最艰苦的岁月,收视率有半年都徘徊在0.5左右,面临着节目被取消的危险。

现在想想,那时还真勇敢。放弃了已经风生水起的运营部工作,转投一穷二白的新节目。从零开始,那样的选择,换了任何时候,都不会重现,也就是激情,也就是青春。

那年的阳光怎么回忆都是灿烂的,空气都透着丝甜。狗熊、鳄鱼、鹰隼、变脸人、天仙妹妹,还有大雁塔,风靡一时的女骑警都受邀来到节目里,当然,没忘了她们的白龙马。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法家茹桂老师也参加了访谈,事后在我的流程单背面给签了个名儿。我猜,那是他老人家签过最乱的一张纸,我也成了最不知天高地厚的求字者。

既如此,有容人雅量,所谓大家风范,显露无遗。

年轻的团队总有跳跃的想法,今天亢凯穿越塔克拉玛干,明天孙雪娇就去探访猴山,做天气的王娜总是能在社区里发掘出各种搞怪耍宝达人,王永生采编的秦岭野生动物园的大象京生,也不知道现在生了没有,唱RAP的车虎,一直都很好奇他怎么把那些天南海北的事儿和到一个旋律里,各种匪夷所思。我只能说,每一天都直冲面门而来,应接不暇。

不过,成长的阵痛,免不了挫折和眼泪,尽心去做的一件事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向来微笑示人的我,也有坚持不了的时候。在出去拍片时,就因过度暴晒得了光敏感,脸上红肿灼热,越挠越疼,从此一辈子见不得紫外线,活在防晒霜和太阳伞下。

出师未捷身先死,何况之前放弃了小有所成的岗位,前路渺茫,整个人陷入无助和悲观的情绪中不能自拔。那时有个很信任的朋友,可可,就在压力大得无处发泄时,抱着伊人坐在南门外花坛边哭啊哭。在生日或者有需要庆祝的节日时,我都要可可送我盒糖果,伊人不解,我说:没什么特别的用意,就是在生活太苦时,提醒自己还有一点甜。

到今天,我也很佩服自己,怎么顺口就说出这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来。现在,我不再哭鼻子,可可也不再倾听,人生的某个路口,我们像两列火车,各奔东西。

有一句话这么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虽则伤感,却也无可奈何。然而身处变革处的人,往往在当时并没有意识,当新时代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时,回望来路,看看那些有用的或徒劳的挣扎时,总是欷歔不已。

开播《都市热线》的初衷,一则开荒垃圾时段,向盐碱地要效益;二则顺应了自媒体时代用户“发声”的需求,将手机作为互动利器,彩信图片加电话连线,随时随地参与新闻播报中,由此也产生了新闻发展史上颇有意味的一个称谓“手机记者”。

与现在人人微博的局面不同的是,那时的“手机记者”,大多是受过新闻及相关专业培训过,采集的新闻也是经过有意识的专业筛选,属于建设兵团性质,正规军搞生产,依然带有了浓厚的学院气息。

不过即便如此,手机记者的快捷、移动性、和现场的带入感,将节目带入了另一个层面。当时为手机记者的定位是,“我们关注的,就是正在发生的”,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为了和精良直播车竞争无奈的小米加步枪式的创新,居然把乔布斯和新浪微博甩出了一条街,成了自媒体的先驱,让手机真正开始与摄像机和直播车抗衡。好玩的是,作为新时代的开创者,我们当时对此一无所知。

当手机已经发展到可以拍摄视频,且视频达到播出标准时,事发当时没有赶到现场的记者们也可以嘘一口气了。围观群众必然有手机视频可供使用,当农民工兄弟手里的山寨手机,拉根天线出来可以在线收看带广告的中央一、中央五时,电视人压力山大。

当时尚达人身份标志的苹果成为街机,捆绑着自称“一枚幸福的卤蛋”的微博女王姚晨横空出世,自媒体正式粉墨登场,一夜之间,人人都有了话语权,每个人都能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那么,还需要正规军么?电视媒体的出路又在哪?

好在,我迷茫的时候,《都市热线》并不迷茫,一个原则:大道化简。不管什么样的载体,什么样的技术,受众获取资讯的热情一如既往,甚至在资讯的沙漠里,变成了对直击心灵的一口甘泉的饥渴,内容为王,永不过时。都市联盟的创立解决了部分片源间题,各种别出心裁小版块,都吸引了不同阶层的关注,大小民的耍贫斗嘴,周姐的古道热肠,无一不透出亲民味儿。在微博如日中天时,开设官微和观众互动,在微信兴起时,又开辟热线留声机小版块,永不完结的技术革新,永不止步的节目创新,吐故纳新,兼容并包,向这个勤奋的团队致敬,向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天天向上的精神头儿致敬。

然而,这一仗却没有完结,八年间,观众的格局已经慢慢发生了改变,年轻一代并不依赖电视,手机和W IFI是生活两大必备。甚至有媒体戏称,中国人已经有了W IFI焦虑症,在迫不及待地对生活展示和被生活展示。这是一个寻求认知感的年代,旧的观众群体正在老去,新的收视人群还未形成,虽然有了微博微信辅助,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影响力,优势并不明显。究竟是内容提供商,还是电视和手机结合的跨界平台,另一个八年,对《都市热线》来说,挑战依然惊心动魄。

信马由缰写到这里,似乎有些跑题了,说好的回顾八年的点滴,却忍不住回忆中夹杂了期待,从她诞生之日起,她就是我们这群人的孩子,你盼着她好,盼着她茁壮,盼着她一天天长大,盼着她拥有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看着她,你就看见曾经的自己,和不灭的热情。这是《都市热线》的八年纪,这是青春的八年祭。原都市热线编辑 现编播办编辑 张甜甜不是意外实习生养成计划

大概那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的一天吧——2010年9月17日。

在那之前一周,因为一些大概“不好说”也“不能播”的原因,我离开了某电台的某频率,结束了短暂的主持人、记者工作。

觉得满世界暗淡的我,即将灰头土脸地踏上归乡的路途。买火车票的前一天,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正在电视台实习的学妹邀我到她所在的栏目,接受一个女记者的话题采访。离开西安之前见一眼电视台的美女,何乐而不为呢?而在与美女记者的闲谈中,“失业”的我又意外得到了一个“上岗”的机会。于是,我知道了,眼前的那位名叫魏尤佳的记者,将会成为我的老师,而我,在工作一年半以后,将再次成为一名实习生。

2010年9月17日上午9点半,我第一次走进《都市热线》办公室的大门。“各位老师,早上好。”

这样矫情的话,我是决计不会说的。当然,在我踏进那间办公室后,我也明白了,说了也未必有人搭理。9点30分,对于一档新闻直播节目来说,并不是一个很悠闲的时间。目之所及的各位记者们已经处在了“准备发射”的极度亢奋状态。从这一天,我知道了,在这个时间段,九成九的热线记者打电话的问候语是“您好,我是陕西二套的记者,您刚才给我们的热线打电话了吗?”接下来是“喂喂喂,你甭急,把事情给我说一下”“哦哦哦,您现在在哪?成!我马上到,您电话保持畅通啊”。然后,拿了摄像机就往外冲……我寻思,敢情这是110还是119啊?后来我发现,这还真有点110、119的意思——我的实习,开始了。

我的实习生涯并不开始于简单的帮老师背机器,上学时在校电视台工作的三年里,让我对摄像机和非线编软件并不陌生。于是我自然而然地被归于实习生中的“熟练工”,直接与出镜记者搭班拍新闻,这让我有点沾沽自喜的感觉。直到我看到线编机房里一台台我从没接触过的笨重老式剪辑机,记者们凝视着监视器,转着上面的飞轮,我知道,其实我还是个碎娃。

说起我的热线,不得不提一位老领导——杨主任。30岁出头,一个文雅书生,如果不说,相信大家更容易把他当作一个编辑,或者……策划之类吧,总之没有什么领导的架子。每天爱低着头,看书、研究新媒体,不过,这个年轻主任,似乎比刚毕业的年轻人更有想法——貌似在微博这玩意儿还不太火的时候,他就要求记者每天把有意思的事情和新闻现场第一时间发布,也正是他,让在热线初出茅庐的我,找到了那么几分存在感。

在实习的几个月里,我被安排做美食和生活妙招版块中的前期摄像和后期剪辑包装工作。每天都在拼命赶直播的记者老师们,不可能像我一样“闲”,坐在电脑前捣鼓音效、包装、特技之类的。我姑且自恋地认为,这算展示了一把我的特长吧。

就这样,日子跟流水一样波澜不惊地过着。不过我还是知道了,什么才是播出标准的“景别”,明白了采访时固定镜头终究要比花里胡哨的镜头实用得多,记住了采访前就要想好稿子的结构,清楚了每次采访究竟要用什么类型的同期才会出彩,学会了使用那些笨重的对编机,再加上我的那点算不上特长的特长。让我既顺利又幸运地,在都市青春频道的聘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嗯,这是一个在我即将要放弃时的意外。新闻民工上道了

签了合同的第二天,值班主任张老师走进办公室,隔着两张办公桌,一脸严肃地告诉我:“小王啊,从今天起,你就单飞了, 自己独立拍片子。”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走了。剩我傻坐在那,跟我的尤佳老师对视了3秒钟。我哦了一声,声音小得连我都不知道是在给谁说。但我却清楚地记得,当时尤佳瞪大眼睛笑着对我说:“恭喜你,开始正式挣工资了!”

我怀着无比激动和略显忐忑的心情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线索。第一条片子,采访目的地是西安北郊,事件是现在想想都会会心一笑的民生新闻——马路的污水井盖不见了。我的天!这么严重!会不会有人掉下去?会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会不会引起几车连撞?!一路上我边催出租车司机开快点,却又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我强迫自己思考,如何采访路人,如何询间司机,甚至想到了我该如何参与救援……算了,还是催司机师傅开快点吧。

就这样,司机拉着神经质一样的我到了目的地。一切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的正常。窄窄的马路上汽车行驶自如,似乎除了我,没有人会因为一个井盖的不翼而飞变得那么紧张。据说一辆刚刚卡进去的车已经由司机自行处理完毕,离开现场。顿了顿神,我拿起摄像机,站着、蹲着,对着一个浅井拍了N组镜头,然后四处打听目击者、联系市政将新井盖送来。我依稀还记得,这样的一条新闻,我耗了近3个小时,用了近50分钟的素材带。这估计算是个奇葩的数字了。什么概念呢?后来我知道了,同样类型的新闻,我在任何一项指标上,都高出别人两倍之多,而且也没拍出一朵花来,当然,不能用的废镜头和后期剪辑时间也多高出别人两倍多。

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条不到1分15秒的片子剪完时,我长舒了一口气。那一天一切的一切我都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一个井盖,将我积累了许久的自信心近乎磨灭干净。我忘了片子最后的打分,忘了领导对我第一条新闻是否曾有过评价。关于这次采访,印象深刻的是,当时一个老人在走过我身边时,操着浓郁的陕西话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唉,当个记者不容易啊,趴到个臭井边边摄啊摄,站远点不也能拍得到么?娃太实诚咧。”

不知哪一年蹦出来“新闻民工”这个词,大伙都用来自嘲。扎根在民生新闻的队伍中,只能说“深深浅浅,冷暖自知”了。起初我困惑于每天下班后都不知道第二天将要到达的地方在哪,将要面对的人是谁,将要遇到的事是什么,所有的不确定因素,让我没有安全感,无所适从。这样的确像是在用蛮力干活——那是一种不管喜欢与否,总之要硬着头皮把它做完的感觉。十次的采访中,总会有七八次被人笑着拒绝的尴尬,当然,偶尔还会遭遇毫不客气的推操,哦,还有一些压根不相干的路人说着不咸不淡的话……

曾经张三李四口中的“白领”生活,对于已经垂头丧气的我来说,已经烟消云散。当初我甚至不明白,每天在这个城市中,明天的天气如何,张奶奶家的狗不见了,李大爷的房子漏水了,王阿姨和刘大婶又因为门前的垃圾吵起来了,诸如此类的事情拍给谁看,

究竟有没有人会看,每天走出广电中心大门时就会多积累一个问号。当时我心里说,拍这样新闻的记者,注定只能是“新闻民工”,我要做的是大事件!

于是,在我将拍摄、写稿、剪辑摸索得滚瓜烂熟之后,接下来长达多半年的日子里,我拍摄过惨不忍睹的车祸,曝光过黑心商家,采访过命案嫌疑人,跟着警察抓捕过逃犯,帮助过可怜的孤儿,直播连线过爆炸现场……我几乎告别了井盖、寻人、天气、柴米油盐,我的新闻生活的分量似乎一下子重了很多。我特别自豪地认为,作为不算太新的新人来说,我已经是在拍大新闻了。只是,每当我拿出摄像机,露出红色的话筒罩之后,还会有人问我,记者同志,我们小区的物业如何如何不负责任,能不能解决一下?记者同志,我在哪买了个什么东西,质量有间题,我给你反映一下。记者同志,某个工地施工,路都堵严实了,上班出门都是个麻烦事,能不能给咱帮个忙么?……其实我一直想告诉他们,大爷大妈大哥大姐们,我们拍的都是大事件,这些问题我们也管不了啊。可是,

我终究没有勇气说出口。

嗯,大事件,究竟什么才是大事件呢?中美元首会见,朝核间题,房价涨跌,惩治腐败……貌似这些“真正”的大事件总出现在《新闻联播》里,离我们很近,也很远。老百姓们像读教科书一般仰望着它们,关心,但似乎并不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关注。我没有办法说这些大爷大妈大哥大姐们太小市民,他们需要生活的舒适,他们需要出行的顺畅,他们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需要维护好自己的一切利益。这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这才是一个正常人必须拥有的生活。而扛起摄像机的我,总希望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俯视着记录事件的发生,而这样俯视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实物在我的眼里我的摄像机里都严重的失真、变形,以至于连自己都忘了,其实我也仅仅是他们其中最普通的一分子。

应该沉淀下来了。

我又扛着摄像机,来到了张大妈李阿姨的身边,我把镜头端得平平的,不再俯拍。同样的邻里纠纷、家长里短,同样的百姓维权、分忧解难,但人物的轮廓清晰了,形象饱满了,或许他们的言语里还是有些“市井”,可谁又敢说,自己不生活在市井之中呢?

已经记不得,那是工作了多久后采访的一位75岁的老大爷,热心市民提供线索,老大爷的子女因为各种原因,不再照料他,他租住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破屋里,靠检垃圾和邻居接济勉强生活。那是个雨天,由于我的突然造访,面对镜头,他羞涩、无助、落寞,但不悲凉。他躲避摄像机,但从不逃避我的眼睛。索性,我随意地举着摄像机,不再顾及镜头是否歪斜,也不再盯着寻像器,而是寻着老人的眼睛。

子女不孝,几乎能够刺痛每一个传统中国人的内心。这样的选题,也会让很多记者两眼放光——镜头里老人与子女之间要么相互斥责,要么痛哭流涕,似乎是这类新闻永远的卖点。“我有三个孩子,他们现在都挺好挺争气,就是不来看我啊。”老人拿着照片给我一一指道。在说起孩子们时,老人眉目里有些怨气,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寂寞,或许,还有些为他们目前的成就感到自豪。“谁都不容易,我现在老了,其实也不需要他们老来看我,年轻人嘛,赚钱都忙,这些我能体谅。”

孩子不来看他的原因有很多,我并不便多问。这次采访拍摄的素材有50多分钟,几乎用掉了整盘带子,我没有让他的子女来到老人的住处,让我问出个一二三。在后期剪辑时,也并没有用慢放加音乐的方式来煽情,甚至没有用老人擦拭眼泪的镜头。只是把老人为了接受采访,专门穿的那件已经压得有褶子的外套拍了又拍。我知道,他穿这件看上去新一些的衣服,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其实他过得不算差。“你不用来采访,我不要求啥,你看我这身子其实还可以,他们好着呢,就行了,呵呵……”

这是采访结束,老人跟我回首告别时说的话,由于事发突然,我的镜头拍得歪七扭八,但我仍将它小心翼翼地用作片子最后的同期。

审片结束,主任按下剪辑机的STO P键。“没把他的儿女叫来?”“我觉得,做出来的冲突好看,但太锋利,对于老人太锋利。”我支支吾吾“没打算用音乐包装一下?”领导笑眯眯看着我。“其实老爷子的语言还有动作都有内在语,他强装着自己很好,不更让人心里酸酸的吗?这比加音乐的效果好。也能让人读得更清楚。”我提起声音。“算是上道了。”主任头也不回,继续审下一条片子。好吧,就这样,因为一次意外的固执,我上道了。新闻无间道“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没暗访过的记者不是完整的记者人生。”

这话是我自己编的,权当自我安慰了。

从小到大看了20多年电视,反正会议新闻一直没法吸引我的目光。看到暗访的、偷拍的、有监控的、有冲突的、有人拍打镜头的新闻,有人推搡记者的,那劲头便足得很。自己当了记者,没有机会跟着时政报道采访领导开会,心里倒是一阵暗爽。于是,就想着什么时候咱也暗访一次?这不,机会来了。

那次主任神神秘秘地问我,小王,会用偷拍机吗?我瞪大了眼睛,特真诚地告诉他,这个真不会。这答案绝对正中领导下怀,“没事,试一次就会了。”

说实话,我算不上是个极度认真的人,但更不是一个能糊弄就糊弄的人。既然已经开始起程,那么就把每一步走好,我是狮子座,这是我性格当中唯一一点像狮子座的地方了。第一次在西安市某客运站暗访非法营运的黑出租,在极度恐慌、紧张、无助、尴尬、手足无措的情形下,就这么完成了。

天知道当时我有多么不敢与人对视。

或许是我打小话就多,也可能由于大学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话痨的性格,让暗访的内容很充实。任何事的第一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座里程碑。而我的这座里程碑预示着,自此之后的大多数时间,我的工作装备变得轻便起来,告别了摄像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想象不到的暗访设备。而我出入的场所,变得鱼龙混杂起来。黑网吧、赌博厅、黑作坊、KTV、洗头房……我充当过学生、无业游民、赌徒、黑心老板、甚至是嫖客。在你放下镜头隐蔽记者的身份时,你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一定会是你想象不到的。那真的不仅仅是惊险和刺激,而是无限的震惊,还有无声的愤怒。这让我想到《无间道》里每每见证着犯罪行为却又只能不动声色的梁朝伟。而记者能做的,同样是收集证据,然后再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在西安南郊一家规模不小的游戏厅,门口蹲着几个打手,屋内的暗阁中隐藏着数十台赌博机,“上分”“下分”的喊声不绝于耳,几十个男男女女在烟雾缭绕中挥金如土。我亲眼见到一个40多岁的男人在短短10分钟内,乖乖地将身上带着的一本儿人民币交给收银员。我跟着灰头土脸的他走出游戏厅,又看着他走向附近的银行,取钱,再返回游戏厅……他穿得并不体面,抽的是不到10块钱的烟,我不知道他是否仅仅是为人低调,但我知道,那些机器足以在不长的时间内吸光他所有的积蓄,足以毁掉他的家庭和他的人生。

我默默地离开了游戏厅。在返回单位的路上耳边响起的是爆料人的哭声——她是一个女孩,父亲因为赌博输掉了家里所有的钱,扔下了她和母亲。片子播出的第二天,那家游戏厅门前斜着贴上了“封条”,而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直到今天,那家游戏厅依然没有再开门。

这是我能做到的,也是我乐意去做的。

世界如此复杂,拨开迷雾找到真相,自然不是每次都那么容易。但在我看来,记者唯一的职责就是“求真相”,越是难求,那真相就越是触目惊心。那条让全城震惊的新闻中,我进入了污秽不堪的洗头房。那是个我站在那里四处不碰都会觉得满是污浊的狭小的屋子,空气中弥漫着怪异的味道,茶几上满是烟灰,还有一个安全套的包装盒。所谓的按摩间,小的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一个床头柜,当然,这对她们就足够了。

我不敢想象床下还会散落着什么东西。两个谨慎的“美女”熟练地用言语挑逗,那是一种令人作呕的感觉。在这种新闻里常常会出现诸如“随后,记者以不安全为由离开了这里”这样的语句,而我清晰地记得,那次我几乎是憋着气逃出去的。当然,色情交易,只是我们取证的冰山一角,我们的目标是按摩女背后的那些人。

两周的时间,跟踪、追车、监控、守候,这些词貌似都与记者不沽边,但在那次的暗访中却通通实现。那些失足妇女背后的利益链条大得惊人,并不仅仅是开店招嫖那么简单,用一位律师的话说,已经碰触到了民众对于社会公信力方面所能承受的底线。节目播出后,相关违法犯罪人员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事过许久,一同采访的同事和我都很少再提及这件事,除了有些隐隐的后怕,更不愿这样的事情再一次如此清晰而深刻地再发生在身边。

舆论监督,少不了明察暗访,但这必须不是民生新闻的全部。惊现刺激的画面好看,但看多了估计观众的神经也扛不住,关键是,拍得多了,记者的神经更扛不住……

所以,偶尔换换脑筋,也是极好的。

做直播节目,高效率、低失误才是王道。可每每谈到速度,就跟戮在我心窝里一样,我想,我的慢,似乎还是蛮出名的?呵呵,请允许我无奈的苦笑。在我看来,心惊胆战的感觉不是出现在偷拍暗访中,而是节目已经直播,片子还在剪辑,最后用逃命一样的速度拿着审过的带子交到直播室。虽然那一段距离并不长,但毫无例外,每一次奔跑过后,满身的汗,然后,就是虚脱、无奈、愤怒、自责,还有,累。有一段时间,“赶直播”这三个字就像梦魇一样笼罩着我。这真的可能跟性格有关,之前就说过,我不像个狮子座的人,也并不能算是个特别干练的人吧。我记得,有一次因为采访的内容复杂,回到台里已经下午4点多,写的稿子又长,越急越慢,越慢越急。得,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等我一路飞奔把播出带送到直播室,已经7点17分,离节目结束还有11分钟,其中还要插3分钟的广告,严格意义来讲,已经来不及播出了……我没敢看主任,我打赌,那会儿主任更顾不上看我,冲着放像喊“别卡时间了,这条完了不接主持人,直接播他的片子!”……我才不会告诉你,那会儿我的腿都吓软了!

事后我把自己恨得要死,我明白主任甚至是在冒着风险把我的片子播出去的,一旦片子的时间没卡好,就可能发生播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而在直播结束后,领导没有发火,而是一字一句地告诉我,做记者,特别是直播节目的记者,速度与质量要兼顾,有时,速度甚至更重要。因为一个新闻事件,你能把它做出一朵花,可到头来没有播出,这不仅仅是做了无用功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信息爆棚的时代,你的迟到就等于向其他所有媒体认输。我明白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慢,是致命伤。

我必须承认,直到现在,我做片子的速度依然算不上快。每次当着一些圈外的朋友的面,痛斥和抱怨直播前的那种抓狂的状态会把人逼死时,他们都会劝我,算了吧,民生新闻嘛,大方向对了就行了呗。可是我知道,快,也依然要有足够的营养,因为新闻并不是快餐加白水。当然,我在保证不耽误播出的前提下,依然会执拗地在采访时多收集受访者的同期,写稿时再细细筛选,剪辑时会对画面较真,我不怕麻烦,我就是觉得,做出一条看了跟没看一样的新闻,特别对不起电视上出现的我的名字。

我还会时常拿着播出带,冲刺般地奔跑在通往演播室的楼梯间——这么自虐的感觉,我承认,我一点都不喜欢。不过一个人偶尔待在吸烟室,安静下来想想这份工作……其实连我自己都很意外,我这性格居然也当了这么久直播节目的记者,我有这样的意外,蛮好。“女汉子”收服计划“缘,妙不可言。”这话,挺有意思。

言下之意,开始八卦了。所以,请小伙伴们竖起耳朵。

革命战友之间的感情是最亲密无间的,这话绝对不假。在热线的日子里,但凡跟我一起厮混过战斗过的同事搭档,关系那叫一个铁!和男同胞们一起出去采访,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暗访,俩人好有个照应。跟我搭班的女同事,都是出像记者, 自然个顶个的漂亮。不过掰掰指头,一个是我的老师,一个基本步入婚姻殿堂,一个有男友,还剩下一个。这个呢,倒是挺漂亮,做事也麻利,就是性格泼辣,个头虽小,嗓门挺大,别看是一姑娘,出门采访,那绝对不会让自个儿吃半点亏。每次一起出门,必须是她一马当先,于是我心里暗暗打鼓,呃……这家伙……不好惹啊……究竟是男人婆,还是孙二娘?得,花花肠子我还是歇了吧,跟她当兄弟比较靠谱。

第一次合作是某个冬天,拍供暖。拍的间隙才知道工作经验已算丰富的她,居然比我还小那么几天,唉……似乎还叫了几天姐来着……得,吃亏就吃亏吧,谁让她总是霸气外露呢。这姑娘嘴上一天到晚地嫌工作又苦又累,本来么,电视台的女人都当男人用,抱怨两下再正常不过。可是进入工作状态后,她就处于满血复活的极度亢奋状态,连走路都比平常快上一倍,语速比平时快1.2倍。这在对付一些蛮横不讲理的受访对象时极为管用,说妙语连珠吧有点赞美她的意思,但有时的确能轰得对方木在那里,还没等反应过来,该拍的该问的都已经搞定。这一点在下实在是佩服——男人婆好样的!

我是个慢性子,不知道怎么的就跟这个极其效率至上的人成了最佳搭档。从最平常的突发新闻,到深度调查;从明拍到暗访,我们俩算是颠覆了大家眼里的男女搭配形象,背后缜密盘算细心策划的是男人,而冲锋在前杀出一条血路的确是个女汉子。几个月的配合下来,一快一慢的搭档越来越默契。拍片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知道对方要做什么,报道的不少新闻也得到了认可,后来我们再一起出去拍片子,我们的小伙伴们都会心地笑了——唉,俩人就这么“没羞没臊”地在一起了。工作中的好战友,生活中的好伴侣——得,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自己俗了。希望这么互补的俩人,不管是为了新闻事业,还是为了其他什么“事业”,都一路走好吧。(此处应有掌声)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大步迈向前。没病没痛,生活还算无忧虑,工资基本过得去,对于一个异乡人来说,还能要求什么呢?而且我还算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不过,我觉得,人这一辈子,要过一成不变的日子基本不可能,因为,不论从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还是其他什么学来讲,这都不科学。2012年7月,广播电台与电视台合并后,颇道大调整,我进入了一档全新的栏目。尽管依然是记者,可涉及的领域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得承认,离开的时候真心舍不得,依稀记得在竞岗的时候,大伙都在展望未来。除此之外,我还认认真真回忆了在热线的日子,认认真真地感谢了那段岁月。

不得不说,其实那些每天相同又不同的经历,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个记录者应该保持的沉默,以及作为一个传播者应该发出的声音。

新栏目组做的是专题,采访用的话筒罩自然得换,但依旧是我喜欢的红色。告别了街采,告别了暗访,告别了负面报道。工作顺畅,相处融洽,生活滋润,心情愉悦。

…  …

兜兜转转整一年,我又拿起摄像机回到路边街采、暗访、曝光……没错,我又回到了《都市热线》的办公室。我记得当时有人逗我说,绕了一圈又回到起点从零开始,我说不能够吧,这哪叫从零开始啊,这叫满怀革命斗志,整理行囊继续上路!在某一天的上午9点,我睡眼惺松地走进办公室,大伙说,哟!回来啦?意外啊!我说,嗨!缘分呐!

看吧,未来的生活,谁都说不定,但只要自己不迷失方向,一切都会朝好的方向走。我们总会经历一些十字路口,也经历很多意想不到,就像我和《都市热线》,似乎充满了各种意外,或者,这一切,都是冥冥中的注定。都市热线记者 王毅小民,你给我听好了

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说说小民,顺便可以吐吐往日被欺负的怨气,我才不傻呢,这是给我下套呢。

这歪女子,现在可是我的顶头上司,收拾我那是顺理成章,为了生计,我得给自己留条路。不过搭档七年,我对她还是有些“看法”的。

小民太认真。

节目里的事,她会真激动,真流泪,真生气,闹得我心情也跟着起起伏伏。

小民太两面。

私低下文文静静,和工作时截然相反,好得一塌糊涂,让我想找个反击的理由都没有。

小民太细密。

我的好多优缺点她都清楚,好像最了解我的人不是我自己,这事我很苦恼。

小民太敬业。

有了病也坚待上节目,她一个弱女子都这样,让我这大老爷们儿因此很苦闷,怎么偷懒啊?

节目里小民欺负我,那是工作需要,我认了。

私底下小民也欺负我,那是女孩子耍小性子,我也认了。这种状态对我来说成了习惯,如果哪一天没有听到小民机关枪似的质间,我倒觉得这世界安静得不正常。

总之,搭档七年,她在我心中好得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莲花,无论她怎么欺压我,我都欣然接受。

谁让我是新新好男人呢!

谢谢小民惦记我的终身大事,不过有一点可以让她绝对放心,我未来的老婆不会和她是一个风格的。

如果,真那样,我就真活不成了!都市热线主播 邓少阳(大民)“冤家”大民

要说和“热线”的情缘,不得不说我的“家人”大民。我和他的关系很奇妙,非亲非故,非敌非友,非情侣非爱人,那是什么呢,反正说不清道不明。

生活中的大民不像节目中那样皮笑肉不笑,装得假正经的样子。其实他是个生动有趣真实的“小”人,这“小”指:身材小、花钱小、算计小。呵呵,生活中他的趣事还真不少,来说几桩。大民之趣事一

中午叫他吃饭大民:不去,不去,不去……小民:去吧,又不让你请客……

大民:不去,不去,不去……

小民:去呗,去呗,真不让你请,有亢师傅呢。

大民:不去不去不去,这次不让我请,我不还得回请吗???小民、亢师傅:???……!!!

小民:求你了,行不????

大民:……嗯……好吧~~真的啊……下回也不让我请啊????

小民、亢师傅:(此时哭笑不得)!大民之趣事二

今天化完妆,大民说昨天真背,我忙问怎么了?

大民:昨天下班在门口碰到石头,聊了几句,因为天晚了,就想打车,远远地看着有个灯过来了,忙招手,离我五米时,我一看是个大车,以为是桑塔纳3000,两米时看清了,居然是辆别克,说时迟,那时快,我忙甩手,不想坐,结果这时人家开过了半个车身,又倒了回来,我看看石头,看看这辆车,为了我的面子,上吧,一公里两块四啊,坐到高新,花了我22个大元,现在提起来还肉疼,小民,你以后打车可看清了啊!

我无语,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似的……大民之趣事三

今儿我正化妆时,大民兴高采烈地进来,很兴奋地说:“哎,一会儿给你看看我喝水的东东。”我正纳闷间,以为大民终于舍得买个好杯子了,要不成天端个不锈钢茶缸子,跟话剧团的演员似的,没承想我看到什么?一个茶壶!到底怎么回事?听我道来。

大民:今儿中午请几个朋友去千岛喝茶,结果没喝两口都有事要急着走,我一看这58块钱一壶的极品雀舌,怪可惜的,这怎么办呢?

小民:你怎么办的????

大民:简单啊,我就说,给你们押50块钱我把这壶茶拿走了啊……

小民:啊??

大民:这不,我都喝一下午了~~还是比白开水好喝啊……

我目瞪口呆后,爆笑……连喝茶都可以打包的,只有大民了~!

后记:后来大民去给人家还壶时,就在他把壶递给老板娘的瞬间,手臂迅速收回,一仰脖又狠狠地喝了一大口,这时老板娘尴尬的笑笑说:“大民跟个小孩似的。”大民很受用地扬长而去!大民之趣事四

一日,大民去办事,要从西华门到北门,本想溜达溜达也算是免费健身了,但这时,突然有一出租车停在面前,挡住了他的脚步。

司机:哎,走不?

大民:不走~!

司机:咳,去哪儿吗?大民:北门~

司机:走!

大民:(捂着鼓囊囊的钱包说)嗯,我么带钱~~!

司机:身上有多少吗?

大民:$$$$@@#@一块钱!

司机:(顿了三秒)走嘛!!!!!!

大民:走!(暗自窃喜中)

我晕,一块钱能打上车的,只有大民。大民之趣事五

一日,我到文具店买笔记,本本八元,

但大民不知道哪根筋犯轴了,居然抢着掏钱,我想了想,也没多少钱,行,难得大方一回,就成全他吧。大民掏出八元后,就对售货员说:不打折?不送点啥?我们以后还会来买的,给你带客人来,给你宣传咋样?便宜点?

售货员最后捂着耳朵说,得了得了,给你再送三支笔吧,就这,大民小民亢师傅又多了一支崭新的笔装备。(据调查,该笔市场价每支元1)大民之趣事六

一日,我和大民、亢师傅吃过饭饭正往单位走时,一辆疾驰的摩托突然停在大民面前。

摩的司机:哎,你说打娃不?

大民:啥?

摩的司机:,你话题讨论地,你说到底打娃不吗?

大民:恩,不是你娃你就打,要是你娃,

就让你媳妇打!

这时,我和亢师傅已快笑得趴在地上了。

几则大民趣事说明,大民是个特别牛掰的人吧,他自己都说,靠着自己这点聪明劲,稳坐陕二第一男播宝座。

大民是个特别细心的人,每当我看到节目中的动情事不能自已鼻涕快流到嘴里时,大民都会第一时间把纸巾递过来,不过如果递的是自己的手绢就更完美了;大民是个特别疼老婆的人,抠门的钱都给老婆留着,老婆随便花,只是现在那个想随便花的人在哪还不知道。

作为他的“对头”,我就想让大民早点找到那个帮他花钱的人,别再让广大中老年妇女们惦记着了!都市热线主持人 刘晓明(小民)欢喜冤家大小民

大民小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热线》栏目的一对搭档主持人。之所以说他们俩是欢喜冤家,则是缘于《都市热线》中的《小民话题》。《小民话题》在观众中很受欢迎。虽然在《都市热线》90钟的节目中只占几分钟,但只要说到《都市热线》,许多观众都会首先想到在电视里唇枪舌剑吵翻天的大民小民。记得有一年临近春节的一期话题是《大年三十回婆家还是回娘家》,大民小民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在电视里吵的是天翻地覆,而看电视的观众也纷纷加入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据说有的家庭,其争论的激烈程度比电视里的大民小民还要厉害。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小民话题通过大民小民的争论以及观众的参与,使大家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记得2005年《都市热线》初创时,《小民话题》并非现在的节目形态。对某一个社会热点话题的观点与态度,大民小民是一致的。不好的社会现象和行为,大民小民历数弊端,口诛笔伐,相互之间是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