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读完的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04:30:39

点击下载

作者:聂震宁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舍不得读完的书

舍不得读完的书试读:

前 言

近几年来,阅读问题渐渐成了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为此,一些报刊约我就阅读问题写过一些随笔,其中《人民政协报》的文化周刊两周来取一篇,竟也坚持了两年多,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邀我去做过一些演讲。本书除少数几篇是本人的旧作外,绝大多数都是近几年来本人所写的阅读随笔和演讲访谈录选编。那少数几篇旧作也是谈阅读的,考虑到内容非常适合编入本书,也就不惮与自己别的集子有少量重复之虞而收入,算是敝帚自珍吧。

全书共编成五辑。第一辑题为“阅读的动力”,主要收入讨论当代阅读现象,尤其是全民阅读的随笔,第二辑题为“读书的所在”,主要收入阅读文化方面的随笔,第三辑题为“冒险的阅读”,主要收入评析阅读内容的随笔,第四辑题为“阅读与出版”,主要收入讨论与阅读紧密相关的出版业问题的随笔,第五辑题为“阅读讲坛录”,则是关于阅读的演讲访谈稿。文章编成五辑实际上是一个大体的分类,许多情况下一篇文章可能会同时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分类难免有所牵强。反正,文章一篇是一篇,全都可以分开来读,相信读者不会过于穿凿于分类的。

早年间我只是一个文学作者,后来为职业故成为一个出版人。三年前职业生涯完成,为个人兴趣使然,也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需要,竟然成为一个全民阅读推广人。用一个媒体介绍我时概括的说法,那就是“从写书人、出书人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荐书人”。媒体的这一概括,很让我有“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感觉。回望人生来路,三重身份都与书相连,看来此生也就是为书籍的人生了。这本集子就是不才以第三重身份做出来的一点文字。这些文字可能没法与我在写书、出书方面的些微实绩相媲美,然而毕竟是出于个人意趣,或也堪可自慰。其实所谓与书籍相关的三重身份,终归还是归于一种身份,那就是读书人。在民间传统中,人们对于一切与读书相关的人士,有一个统称,即“读书人”。通常情况下,在中国被人称作“读书人”,那是比较高的褒奖。有时候我也被人当面这样称呼过,心里就觉得好。特别是在一些有陌生人参加的聚会上,有人这样介绍我,会觉得受到了尊重,少了一些世俗中的虚张声势,多了些自在和 轻松。

书名《舍不得读完的书》,取自于书中一篇随笔的篇名。这是作品集起名的常用办法。之所以用它来命名全书,我是有一点想法的。那篇随笔主要说的是舍不得读完一本好书的感受和好书要使人舍不得读完的意思。现在取来用作书名,事实上是有所升华。在我的读书生涯里,有五种书可以好好说道,第一种是急着要读的书,第二种是急着要读完的书,第三种是需要熟读的书,第四种是值得重复读的书,第五种就是舍不得读完的书。当一本书让我们读到舍不得读完的时候,可以相信这是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了,当然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希望大家都能寻找到自己舍不得读完的书。在一个阅读社会里,舍不得读完的书越多,则流连忘返的读者越多,阅读的氛围也就越温馨浓郁,书香也将越发沁人心脾。我想这是所有有责任感和进取心的写书人、出书人和读书人的共同愿景吧。作 者2015年1月于沙滩后街

第一辑阅读的动力

阅读的好时代和坏时代

浏览了一遍中国历朝历代阅读史,包括1949年以前的民国在内,均没有发现史上有过全民阅读的理念提出。新世纪以来,开展全民阅读的呼声,不断出现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言中,渐成媒体热词。终于,2012年在十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开展全民阅读”,可以看成这是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正式提出。

自此,中国开始进入全民阅读的时代。

一个提出全民阅读的时代,应当是一个阅读的好时代。国家领导人热情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社会各界热切呼吁全民阅读。全国400多个城市开展了读书日、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乃至阅读季活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步伐加快,60万个农家书屋提前建成,职工书屋、社区书屋渐次铺开。全民阅读立法已经纳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国家读书节(我更希望称之为全民阅读节)呼之欲出。各级政府正在设计如何把包括全民阅读在内的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纳入考评体系。为了读书大众的需要,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出台扶持实体书店的政策,其目的就在于营造读书环境,养成阅读的风气。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这当然是一个阅读的好时代。

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新书出版发行空前提速,数字出版、网络传播乃至云出版之神奇更是匪夷所思。年出纸书已逾40万种,年出长篇小说书籍已达4000部,网络长篇小说年上传更是数以万计。畅销书推广手法不断出新,与国际畅销书同步出版的故事已经司空见惯。按需印刷使得小众阅读得到贴身服务,网店售书使得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心仪之书,全国书博会“读者大会”不断掀起读者嘉年华的欢声。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作家学者和出版业全面服务的对象,这当然是一个阅读的好时代。

阅读的好时代应当是一个民间写作热情高涨的时代。现在应该说是各路写手大显神通的时代。一个网络作家创作长篇小说,一天写万字以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然,质量问题我们可以另做讨论。毕竟这个写作井喷时代的到来,是创作界过去不可想象的事情。这些作者或者在校园,或者在工棚,或者在北漂一族的小平房里。民间写作造就了若干天才型的作家,年收入上千万的作家涌现出来。民间写作消减了写作的神秘感,民间写作极大地影响着主流写作和学院式写作的发展取向。学院式写作、主流写作也在不断地调整策略、改变路数、放低身段,社会的写作风气由此得到很大改观。写作界的发展使得广大读者能够不断读到新的东西,不断受到新的因素刺激阅读,推动阅读。写作界的空前繁荣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广大读者,势必推动全民阅读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这当然是一个阅读的好时代。

阅读的好时代还应当是一个宽松阅读的时代。赶考式阅读、专业化阅读、格物致知阅读、经典阅读、快乐阅读、娱乐阅读、怡情阅读、为读而读、散漫阅读乃至今日之微博阅读、微信阅读、碎片化阅读、浏览式阅读,总之,有用和无用的阅读,如今都可以堂而皇之去读。改革开放之初需要足够勇气和智慧才喊出的“读书无禁区”,如今已经是隔年皇历,老挂在嘴边就有点儿“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

阅读的好时代是一个以读书为荣、以不读书为耻的时代。阅读的好时代是一个能够与世界各国比较国民阅读率且敢于承认不足的时代。阅读的好时代更是一个时时自省,永不满足既有阅读状况的时代。

然而,现在也是阅读的坏时代。

一个有GDP崇拜的时代将是阅读的坏时代。

社会忙于炫富、耽于比富,连作家也都在争取稿酬跃升财富榜,这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

反腐败屡反屡腐,奢靡之风遏而不止,这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

青少年学习,普遍深陷应试教育,快乐学习成了一个传说,这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

阅读是一个人学以致用、探究求知的人生大事,阅读是一个人寄情高山流水、临窗浮想联翩的情感私事,甚至还可能是一个人“做梦中梦、见身外身”的白日梦、黄粱梦。阅读的最佳境界是养成良好习惯,阅读的理想境界是出于个人真切求知追求、愉悦性情需要。阅读一旦出自于被动从众,就有外力强加之虞,就有“悬梁刺股”的痛苦,更有可能“陪太子读书”的笑话和遗憾。以至于近来有专业人士对此表示担心和不解:“将阅读定义为全民运动,请求国家行政部门出面支持。作为出版界的一员,我们自然乐观其成。但内心深处也不免担心,读书这种相当私人化的事情,如何由行政机关来推动?毕竟,读书的乐趣,在于精神层面的享受和内在修养的提升,也依赖于潜移默化养成的习惯。”想必这种担心主要来自于对我们社会曾经有过的许多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倘若开展全民阅读仅止于行政力量,仅止于运动式的发动,仅止于外力强加,则阅读的习惯难以养成,其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倘若各级政府又要用统计之法来壮大全民阅读的业绩,形成虚假繁荣,那么,这将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

阅读,首先要有可读之书。而每年出书数十万种,多如过江之鲫,可读之书何从找寻?按说出版人、评论家、媒体总要做些导读导购方面的事情,然而,大体情形是来自这些方面的信息评价常常并不可靠。出版社但凡出书,均称优秀;倘若策划案确定是畅销书运作,则必定高调推崇为海内奇书。作家学者出书,评论会总是要开的,与会红包伺候下的评论发言难得见到真知灼见。至于媒体,还是要看作者、出版社的面子,有好说好,有不好也说好,让你无从信他。于此情势下,出版社的营销、网络的造势、优惠的网购,并不能保证读者找到所需之书,更不必说内容精当、编校上乘之书,如今已几成万里挑一。当书业失去基本诚信时,这将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

阅读,总需要有所沉静,有所沉思,有所完整理解,有所反复咀嚼。然而,而今神奇的数字网络技术对读者既有广泛崭新服务也有无穷侵扰,开机就有无关猛男猛女明星酷照跳出弃你去者,阅读中总有八卦新闻闪出请你点击扰你心者,网络阅读的海量信息往往催你匆匆浏览而过,便捷的专业搜索无形中在消解你阅读的全面乐趣。久而久之,禁不住好奇心驱使,开机先看八卦新闻半小时,阅读往往耽于网络移动至为杂乱趣闻轶事。消遣和娱乐渐渐成为阅读的基本追求。尤其是在年轻的阅读群体中,把玩的仅限只言片语和道听途说,追求的是离奇与刺激,享受的只是感官方面的愉悦。一切竟然来得如此容易,至于作品的内容、艺术、审美等是全然顾不上的了,更不要问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修辞是否优雅。总之,许多读者已经失去读完一本书的耐心。传播技术失控的时代,一定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

当出版社都偷着搞销售收入重复计算、以文化地产之名大发其财时,这肯定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

当严肃的作家学者开始从过去的“十年磨一剑”变脸为“一年出十书”,都愿意到富豪榜上比拼排位时,这肯定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

当许多读者疯狂追捧张悟本,转身又去追随某神医时,这肯定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

当许多出版社在为各式各样盲目而愚笨的从众阅读推波助澜,数着钞票偷乐时,这肯定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

人类社会从来就在悖论的密林里择路前行,何况内涵至为广博复杂的全民阅读,必定面临种种悖论。任何一个时代,都可能同时是阅读的好时代和坏时代,这是一大把永远纠缠在一起的悖论。我们要做的只是择路前行——趋利避害,有所作为。

认清阅读的好时代和坏时代,目的是认清开展全民阅读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为的是把全民阅读活动导入正确的轨道。我们现在需要在大力发动开展全民阅读的同时,还要明确建设阅读文化的任务。要强调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和阅读的目的、阅读的方式,当然也包括阅读的技术,这些都是建设阅读文化的应有之义。我们要更加强调阅读的人文精神意义,需要从政府倡导全民阅读的实际工作中,对阅读意义给予正面的提倡和支持,提倡阅读的正确价值取向。希望与阅读有关的各个方面更加切实地负起责任来。希望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捧起书来。2013年6月

阅读的动力

我原先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些朋友会对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提议不以为然。他们有的还公开撰文,认为名人劝读、名人荐书、阅读交流以及组织中小学生集体诵书之类活动,“不只推动不了阅读风气,还会把人推下海去”。总之是不太开心的样子。而这些朋友又都是读书的人,甚至有的还是写书给人读的作家或饱学之士。倘若大众都不感兴趣读书或者读书人越来越少,对他们也是很不利的。

后来对这些高见有了一些理解。持此类看法的人大体是阅读方面的精英主义者。精英主义者是比较非功利的。在阅读方面,他们往往认为读书乃个人事情,不赞成裹挟别人读书,不赞成在闹腾中读书,更不希望把读书变成闹腾。此外,他们还有潜藏着的一个担心,认为如此这般开展活动,会把阅读也搞成“运动”。

这些意见和担忧当然是有道理的。尽管我极力提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但也不赞成闹腾着阅读,也坚持自由阅读的原则,主张“不静无以为学”的道理。特别是阅读一旦被弄成“运动”,往往流于庸俗。有过深刻历史经验教训的国人,对“运动”一直有着很深的集体记忆和反感。

不过,似乎没人一定要把阅读搞成当年的“运动”。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为有组织的社会性专项活动,主办单位不免会有一些计划安排,但也只是提倡和感召之类,决无强制之举,更不会像当年那样军事化地早读晚课,全社会只读一本或几本神圣的书。这正是反对读书被“运动”者最为关心的焦点。

事实表明,在提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若干年后,社会上读书的氛围很是浓郁了起来,而强制性的事情大体上没有发生。虽然阅读状况的改善与人们物质生活相对丰富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相应提升有关,但也要承认社会各个方面几年来对于阅读活动持续的提倡是发挥了作用的。在如此这般“读书好、读好书”的热烈推动下,不用怀疑,不少人还是较之以往多读了一些书的。全民阅读活动,只要能对人们的阅读起到好的推动而非“推下海”的作用,就算达到目的,就算取得了好的效果。

一个人的阅读总归需要内在或外在的动力来推动。传统中,比较世俗、功利的动力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价值导向明显低俗,却也自有其推动作用。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社会精英们,为了“读书学为圣贤”,为了“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们读书的价值追求十分高蹈,内生动力也就十分充足。还有,很多读书人是为着学以致用,以读书改变命运,推动也就十分给力。对于他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直接的训诫,“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则是成功人生的召唤。还有更多的年轻人,为了成为一个有修养、有文化的人,虔诚地接受阅读的推动和感召。“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名句令人肃然起敬。“小子何莫学诗?诗可以兴、观、群、怨,近之事父,迩之事君。”孔子之语令人豁然开朗。孔子还极而言之:“不学诗,无以立。”阅读事关安身立命。

上述种种读书人,阅读的动力已然十分强劲,自然用不着全民阅读活动来推动了的。然而,如果这当中有人因此认为不需要对普通大众的阅读状况给予关心,更不需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来推动大众阅读,则就有一点儿精神贵族俯瞰芸芸众生,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意思了。饱学之士不能一面自己饱读诗书,一面却去鄙夷他人劝读,这终归不大公平厚道。

古往今来,劝读都是至善之事。“天下无如读书乐”,“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以读书为荣,以不读书为耻。当全社会都说读书好、读书乐的时候,大众就会形成集体意识、广场效应和共同的价值追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社会就会有许多热爱读书的“知之者”“好之者”乃至“乐之者”,也就达到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主要目的。至于在全民阅读活动中,人们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网媒好还是读纸媒好,有关部门少不了会做推介,各界专家少不了会有说道,读者群更会有交流评价。只要社会有好书,口口有相传,开卷便有益,阅读活动就不会跑偏到哪儿去的。如果要问参加阅读活动最终有些什么收获,则尽可以五花八门、各取所需。在千人万众里,人们相约着读书,有的养怡了性情和心智,有的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的成为读书达人而收获荣誉,有的结识书友收获友谊乃至更多,有的以此为休闲方式而坐游全世界,有的只是不甘落于人后而收获了面子,有的只是为了“百战归来再读书”(曾国藩),有的则只是消磨时光,快乐度日,不觉老之将至……凡此种种都很正当不过,而且也都可以反过来成为阅读的 动力。2012年4月

苦读、乐读与爱读

说到读书,国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苦读。眼下,几乎所有上过学的人都能说出一连串的苦读故事:韦编三绝,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匡衡凿壁,车胤囊萤,刘绮燃荻,李密挂角,孙康映雪,江泌追月,宋濂借书,十年寒窗,铁杵磨针……还有就是颜真卿的名作:“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无数苦读故事,无不是主人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成为国之栋梁、经天纬地之才而成历代学人楷模。凡此种种,切实印证了孟子的著名论断,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苦读并非中华民族独有。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巨擘艰难跋涉在科学崎岖小道上的故事同样十分感人。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马克思当年刻苦阅读写作的经历至今仍然是那里的导游员熟练讲述的故事,因为不少中老年的中国游客,一直记得曾经在中学课文里读过的这个苦读故事。只是,我们民族似乎对苦读的要求来得更加普遍,更加不容置疑。在我们的阅读价值评价里,仿佛只有刻苦才是正途。凡谈论读书成才者,不苦不算事,不苦不算精彩,不苦媒体与受众都不快。

奉行苦读,并非我们有自虐心理。有专家指出,这是我们社会历来有过于强调实用和功利的毛病所致。寻根索源,也许与汉代独尊儒术有关,与隋朝以来开科取士有关,与数千年社会优秀人才擢拔以做官为唯一正途,人才价值观过于狭隘有关。到了改革开放的当代,人才观念虽然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成长,可是,万千学子最终还是要在高考的指挥棒前苦读应试,千万父母还是决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苦读从娃娃抓起。苦读仍然是国人的思维定式。

于是,在倡导全民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希望社会把既有的阅读习惯稍作改变,更多强调乐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确立世界读书日时发表的宣言说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不乐读何以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汉语言里,乐读一词确实较少见到,然而,古今名人主张乐读者还是不乏其人。《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陶渊明洒脱宣布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自然是乐在其中。苏东坡主张“腹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指出 “三日不读书,则语言乏味,面目可憎”,讲的是学以修为。欧阳修读书写作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之说,含有休闲阅读、率性写作的意思。陆游更是只以读书为人生乐趣,有名句:“天下无如读书乐”,“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郑板桥干脆宣称“难得糊涂”,直接对抗僵化呆板的做派。鲁迅说下很坦诚的话,说读书有“职业的”,也有“嗜好的”,许多时候自己也只是“随便翻翻”。还是《论语》中孔子说得彻底,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读的境界其实很高。

我有两位在教育界相当成功的朋友,一位是某大学实验小学的校长,另一位是某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两位都分别与我谈过自己的办学理念。小学校长宣称要努力让学生“快乐学习”,中学校长对此就不以为然,认为快乐学习是不可能的,只有刻苦学习之后才能快乐。中学校长说,从古到今只有苦读,哪里有过乐读?

显然,二位校长各执一端,但都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小学校长朋友的小学一直是许多家长打破头也要让孩子挤进去的宝贵福地,中学校长朋友的中学在中考高考中从来就傲视群校。可见,苦读、乐读,都能各得其所。

古来读书,既有学以致用的苦读精神,也有学以修为的乐读传统,只不过长期以来过于奉行前者,冷落了后者。学以致用固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学以修为则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更高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就个人而言,还有人各有志的选择,一个人要在专业上高举高打,要他不苦读都不可能;一个人喜欢休闲阅读,要他不乐读也是不可能的。看来,问题不在苦读还是乐读,关键要爱读。

全民阅读,特别需要提倡全民爱读——让更多的人热爱读书。

爱读,就是希望苦读成功者依然以读为快,希望乐读名士更加读有所得。苦读者必定取得专业精进,可以成为有志者的榜样。乐读名士必定能影响周边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应当在全民阅读活动中成为楷模。

爱读,就是要让七八十岁的白发老人乐在读中,让辛劳的上班族从阅读中汲取精神养分,让山村里的男女老幼有书可读,让正在成长的学子们能够读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外书籍。爱读,就是让我们在长假、小长假甚至是周末优哉游哉捧起久违的心爱之书来读,有“如见故人”之慨。爱读,就是要让我们躲开无聊应酬,远离声色犬马,安心闭门读书,有“既见君子”之感。

爱读,爱在读有所得,爱在读后明心智、长见识、增气质、升境界,从而谈吐更高雅,往来无白丁。爱读,爱在各有所好,好诗词者诵诗词怡兴,善小说者读小说怡情,爱散文者以美文怡性。爱读,就是要让各人有各人爱读之书,无人强求一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读者乐读,全民都爱读,这才是文化强国发展的更高境界。2014年11月

闲谈休闲阅读

一个社会,普通大众休闲时间的多寡,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反映出经济繁荣和文明程度。这应当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因而,有专家就社会休闲时间的变化规律开展专题研究,给出了一些答案,测算出未来我国国民休闲时间将占到一般国民活动的50%,空间占50%,生产占全部GDP的50%,而国民消费占全国消费的50%以上。于是,休闲问题很快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热门话题,引起了产经人士、政府官员、文化专家等方面的强烈兴趣。几年前就举办过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记得有一次论坛的主题就是“休闲消费与城市竞争力”。经济发展一旦发现了休闲时间,立刻就要把它拽上GDP之车。这符合我们社会发展在一个时期里不无偏颇的价值选择惯性。

讨论通过休闲消费发展经济,完全正当且相当必要。但是,人类的休闲时间不仅会发生物质消费,还蕴含着大量的精神需求,过于看重其经济的贡献率,这就不免有舍本求末之虞。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正确使用休闲是我们生活的基础。” 他认为,要获得休闲,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具备生活必需品外,“智慧为闲暇活动所需的品德”。闲暇与知识密不可分,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进行“自由选择”。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强化,也就越来越证明了研究休闲理论及实践的重要性。现在,休闲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专业。国际社会学协会成立了休闲研究会,世界休闲科学院、美国休闲科学院等相继诞生。自2000年起,我国的出版社陆续出版了马惠娣研究员主持翻译的“西方休闲研究译丛”。此外,马惠娣研究员还以《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等题目出版过若干专著。显然,她是将休闲上升到文化的范畴来研究,认为休闲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它使人在精神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它是非功利性的,因而,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状态,是灵魂存在的条件”,“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进程具有校正、平衡、弥补功能的文化精神力量”。我尤其欣赏马惠娣对于休闲时间的价值描述: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

许多中外哲人诗人相当重视人类的休闲状况和感受。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一切事务环绕的中心,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马克思说得更为深刻,提出了“自由时间”的概念,指出可以支配的时间就是财富本身。德国诗人席勒说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有游戏时,他才是人。孔子讲“依于仁,游于艺”。陶渊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写下过震撼人心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也有“忙时山看我,闲时我看山”的优雅诗句令人难忘。胡适对于闲暇也讲过比较有意思的看法。他认为,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考察三件事,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就是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他这见解倒也小中见大、微言大义。

我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曾深入研究休闲理论和实践。近来为了提倡全民阅读,偶有涉足阅读传统的理解。发现人类阅读,随着社会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两个比较明显的传统,一是学以致用,一是学以修为;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实用性阅读和休闲性阅读。前者强调得最为直接的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后者最直接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天下无如读书乐”“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全在阅读本身的快乐,并非直接为了实用。

为了实用的阅读,古人演绎出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许多勤学苦读故事,发人深省,鼓舞精神。而休闲性阅读,人们看重的是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三日不读书,则语言乏味,面目可憎”的个人修养的需要,是清末大儒曾国藩“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的人生况味。实用性阅读的传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取发展的动力,休闲性阅读传统是人类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都一样正当,缺一不可。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要把实用性摆在首位,本也无可非议,正如我们常说的:一要生存,二要发展。问题是,一个社会过于强调实用而轻视休闲,在一定阶段则可能出现义利观的失衡,精神追求的委顿,道德伦理的失范,社会的发展极有可能走向其反面,使得人被异化为物质的奴隶。为此,休闲理论通常把社会的良性发展主要目标确定在休闲的时空考量上。在我们看来,阅读的价值选择也应当作如是观。当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在忙于实用的阅读,少年忙于升学,青年忙于考工,中年忙于考级,而且经常是一考定终身,这时的社会阅读风气肯定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用性阅读的价值主要在于实用,其本质上与人的心灵、精神关系并不直接有关。如果社会的阅读风气都在追求实用,那么,可以说,实用性阅读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大敌。借用休闲理论,也可以说,社会阅读的良性状态也要在休闲阅读的时空考量上来进行评价。就拿中小学生来说,如果学生全部时间都是用来阅读教科书,那么,这个学生的精神发育、智力发育、素质养成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更不要说由此会造成一个人未能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终身之误。更不要说大学生。当我们知道美国的大学规定大学生通常情况下一周的阅读量不能低于500页时,我们不由得对我国大学生的质量发生强烈担忧。大学生的阅读量无疑并不只是功课,而更多地是由专业而拓展出去的相关性阅读,介于实用和休闲之间,但对于一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就实用性阅读和休闲性阅读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些思考。

我们还要从休闲理论出发,对全民阅读的内涵和现状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在休闲的社会管理实践中如果过于强调休闲消费,这将很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希望使得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无论贫富,无论老幼,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全民阅读主体上就是休闲性阅读。要让每一个人享受阅读的乐趣,可以以购书而读为乐,也可以借书而读为趣,还可以获公益赠书而读为幸福,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个人以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为乐。这样的活动不一定会给社会消费带来大幅度的增长,可能不如休闲的物质产品那样挣得盆满钵满,可能不如某些休闲的文化消费来得那样热火朝天,但它静水流深,润物无声乃至影响一个人的终身,但阅读状态却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精神发展状态的主要指标,那么,休闲消费理论和实践是否会对全民阅读予以轻视乃至放弃呢?回想起一些出版社只认银子不认作品,一些地方关书店而开时装铺,一些城市为美化环境而拆报刊亭(而不是美化报刊亭),我们知道,轻视乃至放弃全民阅读的事情在今天并不是不会发生的。

我们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国民休闲比重越来越大的发展阶段。如果说休闲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的话,那么,就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里阅读吧。2014年11月

竹间老人不读书

本文的题目取自北宋大文人苏东坡诗《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中的名句“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诗中不读书的竹间老人是一个人,而眼下,公园里竹间树下不读书的老人则比比皆是。在许多公园里,我们能听到老年合唱团相当优美抒情雄壮的歌曲,能看到一拨又一拨伴着高分贝音响跳着欢快健身操的老年人,而在稍稍静谧一点的去处,我们还能遇上几位老人正随着幽咽舒缓的民族音乐打太极拳舞太极剑,气氛肃穆。然而,唯独难得遇上安静读书的老人。

自然,有人要说,读书不一定去公园读,公园本来就是公众游玩休闲的地方,何必计较公园老人读不读书。

但是,我们要说的是,当今老年人在哪里读书呢?或者换一种说法,哪里有老年人读书呢?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老干部活动中心?似乎也都难得见到老年读者。至于是不是在家里读,也不好说。在寻常人家,看到最多的景象还是老年人督促晚辈读书,而且,多为言教,少有身教。老人最重要的是晚上要看三集连播的电视连续剧。

老人读不读书,本来不应当拿出来说三道四。辛苦一辈子,进入人生养老阶段,老有所乐最重要。可是,记得是去年8月,在广州南国书香节上,著名演员蒋雯丽“压轴”登场。谈到阅读,她说做父母的应该多读书,给孩子做榜样。接着,她话锋一转,说起一则国际观感。她说,由于经常受邀参加国际电影节,对于国外浓厚的阅读氛围感受很深。“我记得有一年去俄罗斯参加电影节,我发现在莫斯科的公园里,老人们都坐在那儿一人拿一本书看。在中国,老人们在公园里都是跳舞、玩乐,很少看到一个人静静坐在那儿看书,但是在莫斯科,他们有阅读的习惯。” 蒋女士说得很平和,然而,现场的效果却出奇的好,原本有些噪音的会场顿时静肃下来。显然,她说出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现象和问题。我相信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受到了触动。

前面说过,我是不太愿意就老人问题做什么文章的——因为明天我也将衰老。对于中国老人们的生活方式,我是没有什么要多说的,跳舞、唱歌、玩乐、锻炼,都是老人最为自主的权利。只要不是闹到去纽约时代广场扭秧歌被人家制止的地步,倒也无伤大雅。何况读书是多么费劲的事情,现在的图书字号都那么小,读书不免伤眼伤神。只是听了蒋雯丽这番话,遂想起在国外看到的人无分老少皆能安静读书的景象,还想起在国内很少见到最有闲暇的老年人捧书而读,更想到了我国全民阅读状况不佳的问题。

我国全民阅读状况不佳,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说是“竹间老人不读书”,难道满街青年就读书吗?学校学生就读书吗?在我们的传统中,读书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为了修身养性,一类是为了功名成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差不多都集中到了功名成就上来了。青年读书为就业,学生读书为升学,义务教育成了应试教育,继续学习成了成功学指南。即便社会号召全民阅读,也还要拿“读书改变命运”来做召唤,就像挂在拉车的小毛驴眼前的一束苜蓿草,引诱着青年前行。那么,好了,人老了,用过去的一句名言来说,“退出历史舞台了”,通常情况下,既不用升学也不用成功了,再读书也改变不了命运,难道还要老年人为社会全民阅读状况不佳负什么责任吗?

我们只是希望老年人能够在娱乐健身之后,也能捧起一些书本来享受一番阅读的乐趣。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口超过4亿大关,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对社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4亿老年人中有不少是具备读书能力的,老年人阅读不仅能够使得国民阅读率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对于社会,特别是对于家庭可以发挥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数百年旧家靠的是积德,读书还是第一件好事。通常一个人家,老年人在读书,儿孙们肯定会受到良好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不读书的问题,折射出全民阅读的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国民尚未养成阅读的习惯,还没有使得阅读成为普通国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的全民阅读活动,最需要着力的就在于帮助全体国民,无论年老还是年轻、贫穷还是富有、患病还是健康、当官还是不当官、成功者还是不成功者,倘若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都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如能是,当一个人的暮年来临时,读书对于他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一种放不下的生活习惯,那时,不是“竹间老人不读书”,而是“竹间老人皆读书”,将是一幅何等高雅、祥和的文明景象!2014年11月

从大学生阅读状况谈起

大学应当是与阅读最为接近甚至是融为一体的地方。旧时老百姓称上过学的人为“读书人”,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此,近来有人说现在大学生阅读问题很多,不少学生干脆就不读课外专业书,很是让我们吃惊。

最近有专项调查人士到一所著名大学去看,尽管有许多学生在读书,但是,在图书馆、自修教室里,大学生们一摞摞堆着、捧着的大都是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考研者更是背着一大包英语、政治辅导书。这些都是为了文凭的应试性阅读。偶尔,也有学生在读课外书,不时见到《向左走,向右走》《布瓜世界》《摇摆涩女郎》等一类插图配以简洁纯美文字的书,似乎大学生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而像20世纪80年代在图书馆里抢借、争读经典名著的现象已经很难寻觅。

这是一项就大学生阅读与思想状态等问题而对一所著名大学不同年级、专业的数百名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大学生对校园文学、休闲杂志、娱乐类报刊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几乎每个大学生都看过一两本那种通俗图文书。更多的人则对考研、英语、计算机类的工具书情有独钟,却很少有人经常性地阅读本专业的学术期刊和经典学术著作,学术类书刊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到冷落,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经常阅读各类经典和专业读物的学生比例分别是:本专业经典著作的为15.2%,人文社会科学典籍的为22.8%,专业学术期刊的为9.3%,外文学术文献的为5.2%;经常或偶尔阅读通俗文学读物、时尚报刊、外文报刊的比例则高达88.5%、86.4%、73.9%。上网阅读的比例则肯定是100%。调查的基本结论是:急功近利应付考试的阅读占主流,学专业不爱看专业书籍,“浅阅读”越来越时髦。至于网络阅读,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那些八卦新闻里,在那些街谈巷议、聚众起哄式的跟帖群中徘徊。也不知道浏览这种鸡零狗碎的文字算不算阅读。据知,现在每年都在进行的国民阅读率调查是算的,所以每年都有增长。 

如今的大学生阅读状况何至于到了这种地步?调查指出主要原因是社会风气的影响,其他原因并没有明确提供。其实,在我看来,阅读文化问题也是相当主要的原因。

尽管大学生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但据我所知,现在学生们的专业论文发表率、学位论文的通过率却不降反增。这不免令人心生疑惑。请一位对阅读很有研究的资深教授为我释疑解惑,答案是:学生可以不通过对专业经典著作和期刊论文的阅读来做专业论文、学位论文,只要上网检索,特别是花一点小钱到专业数据库里检索,输入关键词,资料纷纷来。论文开篇必备的同类研究情况列举有了,论文后面开列的参考书目自然也就有了,论文中需要引用的著名观点、论断、论据也就差不多够了。倘若要做具有较高层次的学位论文,学生英语比较好的(一般都会比较好),还可以多花一点钱,到国外的专业网站寻求“核心内容解决方案”,那就连论文的逻辑和对策、提纲也都有了。

经过资深教授如此这般的一番解释,恍然大悟,原来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的关系已经到了如此这般的地步。这就是说,而今眼目下,不用亲自去读那些经典著作,都可以达到学富五车的境界。旧时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现在可以改成“秀才不读书,能写天下文”,更牛。或者也可以把一句俗话改一改,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今则可以是“网络一检索,胜读十年书”,不可谓不牛。

于是有人笑指当今许多大学生乃至许多读书人已经不再“亲自读书”了。生活中人们常互相开的玩笑,诸如“亲自吃饭”、“亲自喝水”、“亲自上厕所”、“亲自谈恋爱”等等,令彼此莞尔一笑。而所谓之大学生不“亲自读书”,却让人们难以笑得起来,要笑也就是苦恼人的笑。 

不亲自读书,谁来替大学生读呢?旧时富家公子有书童陪读,公子不读书童读。现在则就是数字技术帮着读了。有人说数字出版就是必然趋势。但倘若数字出版总是如此这般改变人类的阅读,那也是要大受质疑的。

我们先得承认,数字技术极大提高了人类的知识传播能力、检索能力、整合能力。这是人类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一次转型。但人类的阅读是否从此转成了不再需要完整阅读,这是打死我也不相信的。我曾经就这一转型有过一篇拙文《出版转型与阅读文化重建》,就数字出版与阅读关系发表过一些浅见。主要是:(1)数字化的专业出版最为令人心仪的是其为读者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效出版与阅读的神话。然而,专业阅读并不仅仅要解决阅读速度和效率提高的问题,也不只是需要解决检索需求问题。在专业阅读过程中,还有相当多元价值的东西将在阅读中获得。当我们在快速获得解决方案的同时,极有可能同时失去了一系列完整的专业阅读的机会。如果人们把专业出版和专业阅读仅仅看成是知识处理过程,那么,人类社会将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淖,思维科学将遭到弱化,必然包含于专业研究中的人文精神必将受到损失。(2)数字化的教育出版的阅读问题与专业出版比较类似,而特别应当引起重视的现代教育事业更为需要弘扬人文精神,需要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需要更多的人与人的交流,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升学。数字化的教育出版在这方面有可能造成阅读上的很大损失。快速的数字读物有可能把学习简单化,把阅读简单化。(3)目前对于大众阅读影响最大的是移动网络阅读。移动网络阅读包括移动阅读碎片式信息、原创园地的海量文字以及视频、读图、播客、微博、微信,凡此种种的数字出版物,充斥大众阅读的时空。现在手持手机、平板电脑的人真正读书的到底有几个?我看大都是看视频、读八卦、聊大天。大众阅读最为关系到国民素质的养成,绝非无可无不可之事。如果大多数国民总是处于道听途说、街谈巷议、污言秽语张口就来的阅读和交流状态,缺少必要的完整性,缺乏高雅的文化气质,无意于深致的体验,潜心阅读者越来越少,阅读修养出来的性情渐成浮躁之势,作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大众阅读则可能南其辕而北其辙,积重难返。

要改变数字时代人们不再亲自读书的问题,一方面,人们有理由要求数字出版不断改进技术。正如美国《华尔街日报》运营副总裁潘瑟艾罗所说:“内容是最重要的……因为互联网,我们需要做得更多。” 人们有理由要求数字技术做得更好,更好地为真正健康、科学、理性的阅读服务。另一方面,要改善我们的阅读文化,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这不仅是大学生们的事情,更应当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应当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自觉。2013年8月

大学生要不要强制读经典

记得前些时读报,看到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1月1日公布了一份由96种经典作品组成的推荐书单,该校宣布,以此书单公布为标志,“经典悦读”活动正式开启。校长要求,每一个走进西南交大的学子,四年学习期间应当完成96种人文思想著作的阅读,其计算方法是,一年12个月,四年48个月,平均每个月读两本,4年正好96本。校长力主此事、亲推此事,强调“通识教育应特别提倡学生自觉阅读经典”,把阅读经典作为通识教育深化的基本要求,力度不可谓不大。也许正因为校长力主并督战,此项活动已经在西南交大校园里蓬勃开展,一年即将过去,据说热度未减,令人感到欣慰。

大学推荐读经典,此事已觉不新鲜,但效果似乎大体不彰。记得北京大学曾经组织过60多位教授讨论推荐大学生必读经典,精心列出了一个《北京大学必读书目》。事后,北大研究阅读学的王余光教授在学生中做调查,问学生们是否知道这个书目——还不是问是否读过书目中的这些书,结果没有多少学生知道此事。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等学校也都开列过学生必读书目,似乎都有虎头蛇尾的感觉。武汉大学将必读书安排成必修课,强制学生看了书才能得到学分,却招致不少负面评价。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学生们总归接触到了一些必读的经典,开启了自己阅读经典的历程,总比不读有益。

关于大学生阅读,一直都有比较对立的两种观点:一是自由阅读,认为阅读是个性化很强的事情,不宜做硬性规定,即便按照硬性规定去阅读经典效果也不一定好;另一个观点则是强制阅读,要把经典阅读安排为所有大学的必修课,否则阅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姑且不论。可近些时候,似乎主张自由阅读的观点颇占上风。有人拿全民阅读的理念来说事,认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全民阅读的宣言里,明确提出“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可见阅读乃是享受乐趣之事,何况,全民阅读原则上也应当是自由阅读。我曾经一再解读全民阅读的内涵乃是“享受阅读的乐趣”,赞成全民阅读要把“开卷有益”和“开卷有趣”结合起来的,可是,学生阅读,特别是大学生阅读并非全民阅读的全部,只是其中特殊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阅读不良状况会影响到全民阅读的整体水准,但解决的办法却需要特殊的针对性。学生的在校学习,无论中外,无论大中小学,无论宽严,总会有其一定之规,既然如此,阅读为什么就不能有所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一直也都是有其明确规定的,为什么就不能把阅读当做一门课程来做出规定和安排呢?

我是相当怀疑一个时期来“娱乐至死”的风气对全民阅读特别是对大学生阅读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娱乐至死”是美国人尼尔·波兹曼提出来的,1984年他出版了专著《娱乐至死》,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现在,“娱乐至死”业已成为全球相当一部分传媒业的重点追求,受众对传媒娱乐含量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攀升。这一理念影响到阅读界,也渐渐演化成希望阅读带来娱乐快感或者只求快乐阅读、开心阅读、轻松阅读、不费劲阅读,大众争看畅销书,争睹热点书,争传厚黑学,就俗不就雅。譬如,就说好好的“阅读”两个汉字,现在到处都改成“悦读”,好像是不悦不读,非取悦于读不可。仅此一点也可窥见“娱乐至死”风气的影响。

对于全民阅读,我们提倡让全民享受阅读的乐趣;可对于大学生阅读,我们却以为有强制阅读经典的必要性。

如果以为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人阶段,阅读应当成为自主阶段,那就有些想当然了。早些时,一些高校图书馆公布的借阅排行榜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警觉。有专家在武汉、上海两地高校做过调查。在武汉,网络小说《步步惊心》《美女图》在短短几个月里就跃进了很多高校图书借阅排行榜前列;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引进的网络小说《极品戒指》,一个月内就被借了61次,成为借阅冠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图书馆里借阅高峰品种是电视剧《裸婚时代》的原著小说《裸婚》。在上海,2010—2011年度复旦大学图书馆单册借阅排行榜上,文学类图书中借阅最多的是东野圭吾的《宿命》等推理悬疑小说;上海交通大学的某单月单册排行前三名则分别是《明朝那些事儿》《大唐双龙传》和《苍龙转生》。可是那些人文思想类的经典和文学经典作品,问津者却寥若晨星。这样的图书借阅现状,无疑暴露出大学生目前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一项通过对大学生“床头书”种类的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看的书除了专业课本外,就只是外语、电脑、经济类书籍和如何面试、如何社交等方面的书,人文思想类著作可谓凤毛麟角。

有的专家撰文指出,有的学生热衷于社会活动,大学期间从没进过图书馆。有的学生热衷于玩游戏,无心学业。有的学生即便从图书馆借回书来,往床头一扔,读与不读姑且不论,可单从对待书本的行为来看,就明白他对待阅读的态度。

说到大学生阅读问题,忽然想起最叫人不忍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学生林森浩。央视记者采访他。问他等待宣判的十个月是怎么过来的,他回答:“一直在看书,然后跟人沟通。”记者问他读什么书,他说主要看一些文学经典。记者问:“为什么选择这方面的书?”林森浩回答:“因为我觉得我以前读专业书,以前读那些理工科的太多,这方面(文学经典书)读的太少。”这位大学生不无忏悔的回答想必对大学生阅读问题能起到一种警示性。

我们知道,许多国际著名大学是十分重视大学生人文思想著作阅读的。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早在20世纪初就开设人文经典阅读必修课,如哥伦比亚大学就有“文学人文”经典阅读和“当代文明”经典阅读等。哥伦比亚大学的经典阅读课很有影响力,曾经有一位哥大毕业的记者过了40岁还重回校园上经典阅读课,写了一本阅读随笔《伟大的书》,我国出版了此书的简体字版。美国许多大学对大学生阅读都有明确的基本要求,规定学生平均一周阅读量不低于500页。我们的大学好像没有这方面的规定。现在,有西南交大大力开展“经典悦读”活动,尽管非常善意地把阅读改成“悦读”,但这个活动已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也还是让我们赏心悦目的。2014年12月

首都大学生读书节寄语[1]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应当从大学生做起。没有比大学生不爱读书更让人感到全民阅读没希望的事情了。

大学生读书,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负有天经地义的责任,本来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然而,现在却要大力地去倡导、推动,社会阅读风气不振由此可见。

眼下,导致人们不读书或者阅读注意力分散的因素太多。社会传播中娱乐性、新闻性、功利性,阅读的碎片化、瞬间化、广场化,都是其中重要因素。然而,看影视很娱乐,但不能替代读原著,无论看什么版的影视《红楼梦》都替代不了读曹雪芹著的《红楼梦》。上网浏览碎片,大体是听取了许多街谈巷议,那也代替不了读书。读新闻还是不能算读书——这是现代作家林语堂的观点,我以为颇有道理。为应付考试的读书不能算是全民阅读,这是我的浅见。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要提倡的全民阅读和大学生读书生活呢?

2010首都大学生读书节的宗旨对此已经作了很好的说明,那就是“博览群书、养德励志、弘扬经典、享受阅读”。窃以为,博览者乃勤读多读以开阔视野和胸襟,养德者系读书以修养身心和激励精神,弘扬者为的是选择可靠好书来读,享受者便是要让读书成为健康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科学进步的新阅读观,讲求的是以读者为本,以人为本,收获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宗旨,便要问责于出版人。究竟有无或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好书,究竟能不能不断奉献这样的新书。把书出版好、推广好乃是出版人的天职,为广大读者特别是为大学生服务当然是出版人的本分。社会阅读风气不好,很大程度上也要问责于出版人的。[1] 此文系应邀为2010年首都大学生读书节发表的寄语。

青年日新从晨读做起

2007年3月,我和30位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提案,一时引起媒体舆论热议。出版界、读书界都有程度不同的热烈反响。

2008年3月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我和若干委员又提出提案,建议由团中央、全国青年联合会等部门组织,力倡高校青年开展晨读活动。提案一出,又有不少记者前来采访。

全民阅读,当从青年做起。青年最能体现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风貌。高校青年更是肩负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而目前我们高校一些青年的状况却是:全国人民都能早起,只有一些青年人很难早起,晚睡晚起、生活作息无规律是普遍的;生活态度上缺少刚健振作、积极有为,相反,还存在一些消极的和无作为的颓靡情绪;时代担当和社会责任的现实感、使命感还不十分清晰;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少,中文水准普遍比较低;群体生活的氛围和校园人文精神有待加强。

我们迫切需要这样一种振作精神的有效形式,一方面可以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实行,从而培养有激情、有力量、求进步的人格;另一方面,把生活养成和母语学习、文化传承、青年建设等结合起来,实现青年人的为学与为人、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生活实践与文化创新的统一。继而发挥高校青年的先锋作用,增强社会信心,为国民生活注入朝气与活力。

晨读就是这样的一种形式。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里,大家都把早起读书理解为一种寄寓了“勤俭、刻苦、自强、进取”等等对于美德、健康与智慧美好期望的一系列具体展示。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种文化是反对或者不喜欢早起读书学习的。从2002年起,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团队一耽学堂在全国各大专院校中组织和推动开展题为“人文日新从青年起,青年日新从晨读起”的早起早读书活动。至今已有北京、广东、湖北、湖南、河北、河南、江苏、甘肃、四川、陕西、吉林等省市的六十余所高校先后加入晨读。

可以想见,通过晨读,高校青年的生活习惯、品格、母语语感、人生修养和境界等将得到明显的进步和提升,有利于高校青年振作民族精神、加强道德修养和提高文化自觉,从而形成高校乃至全社会高清新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对提高国民素质总归是有推动的吧。2008年3月

一位患渐冻人症的阅读者

前些时,参加一次权威机构的荐书活动,读到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我被这部书极大震撼。

作者程浩,他曾被网络上许多网友称为牛人。具体地说,在这部书出版前的2013年3月,有人在知乎网问答社区上发了一道“调查类问题”:“你觉得自己牛在哪儿?为什么会这样觉得?请认真回答。”近三百条回答自然是五花八门,譬如,有人说,“谈个恋爱,在家人反对了十年,周围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今年终于要走进婚姻的殿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以上回答全都弱爆了,还是看看我的吧!我自1993年出生后便没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五岁。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用淘宝给自己挑选二十岁的生日礼物。”网友程浩做了这样的回答。

程浩是位自幼饱受病痛折磨又无法治愈的网友。他平静地写道:“在同龄人还在幼儿园时,我已经去过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在同龄人还在玩跷跷板、跳皮筋的时候,我正在体验着价值百万的医疗仪器在我身上四处游走……二十年间,我母亲不知道收到过多少张医生下给我的病危通知单。”

程浩的回答很快感染了很多网友。成为一天内获支持票最高的回答,有近万票赞成,评论近2000人次。

读《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一书,知道程浩患的重症是“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人症”,与英国著名的科学巨匠、宇宙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患的是同类型的病。可是,霍金好在是20岁到剑桥大学读博士时发病,在与病魔的斗争中拿下了剑桥大学的博士,顽强地继续着自己的宇宙物理学研究,至今还顽强地活着。而程浩则是2岁多的时候家里就接到了医院的通知,说5岁是这孩子的大限。从此,他没有上过一天学,全靠在家认字读书,每年至少接到两三张病危通知单,就这样,他竟然就顽强地活到了20岁。20岁的时候,在知乎网上他的个人主页显示:程浩,住在新疆石河子,职业病人、业余书虫、爱好姑娘、特长吹牛。其新浪微博的标签则是:资深小书虫、伪文青、三国控、分类强迫症、电影爱好者……此外,网上还有他个人发布的一张打吊针照片和一张童年照片。

一夜之间,程浩成了网上人气最高的牛人。网友问他“你觉得自己牛在哪”,他回答道:“真正牛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程浩随后发布在网上的一些日记和专栏文章,被很多网友认为是最能带给人正能量的文字。2013年8月16日,程浩在知乎网上发表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