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还在相信的历史谣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11:33:45

点击下载

作者:韩明辉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这些年,我们还在相信的历史谣言

这些年,我们还在相信的历史谣言试读:

先秦篇:千年误读

尧是禅位,还是被舜夺位?

尧禅位于舜,结束了上古政治中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首领世袭制,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被后世视作明君圣主的典范。然而,关于“禅位”一事在春秋战国时期便遭到质疑。韩非子等人认为,舜的王位并非来自尧的禅让,而是通过武力夺取的。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

禅位说

关于“禅位说”最详细的记载来自《史记·五帝本纪》。《史记·五帝本纪》中是这么记载的:

尧晚年时,问大臣说:“谁可以继承我的事业?”

大臣放齐回答说:“您的长子丹朱通达事理,可以继承您的事业!”

尧摇了摇头,说:“丹朱个性顽劣凶恶,难堪大任!”

大臣(huān)兜接着说:“共工广聚民众,功不可没,可以继承您的事业!”

尧又摇了摇头,说:“共工心术不正,貌似恭敬,实则傲慢,虽有大才,但不可大用!”

尧见大臣们沉默不语,便问四岳(《史记》认为四岳为四位大臣)说:“四岳啊,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荡荡,民众苦不堪言,谁可以替我治理水患呢?”

四岳一致推荐鲧(gǔn)。尧说:“鲧违背天命,破坏同族之情,不可重用。”众人认为,不妨一试,实在不行,再将鲧撤职也不晚。于是,尧听从大臣的意见,命鲧治理水患。但鲧花费九年的时间,却毫无成效。

于是,尧再一次问四岳说:“我在位将近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继承我的帝位?”

四岳纷纷表示:“臣等德行浅薄,不敢玷污帝位!”

尧说:“那就从所有的同姓、异姓大臣以及隐居者中推举吧!”

大臣们便向尧推荐舜,并说:“民间有一个叫舜的人非常贤明。他的父亲是一个愚昧的盲人,母亲冥顽不化,弟弟傲慢无礼,但舜却可以与他们和睦共处,并且能够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路!”

尧说:“那就试试吧!”随后,尧将自己的女儿娥皇与女英都嫁给了舜,想通过女儿来考察舜的德行。

舜担任司徒期间,在家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参与百官事务时,将国事处理得有条不紊;接待外宾时,远方诸侯都表现得恭恭敬敬。

经过一番考察,尧认为舜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于是便对舜说:“三年来,你言出必行,做事一丝不苟,可以继承帝位!我决定把帝位禅让给你!”随后,尧让舜代行天子之政,自己则退居二线并巡视四方。八年后,尧去世,将帝位彻底禅让给了舜。

篡位说

最早记载舜篡位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以及战国时期魏国史官合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中曾提到: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王位。

舜放尧于平阳。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此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在《韩非子·说疑》篇中也曾提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而天下誉之。”

如果根据这些史籍记载来看,舜能够继位并非来自尧的禅让,而是通过武力夺取的。舜继位后,还将尧囚禁于平阳,并幽禁其子丹朱,不让他们父子相见。

到底是尧禅位,还是舜夺位呢?《竹书纪年》中说“舜放尧于平阳”,而东汉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载说:“尧初封唐……及为天子居平阳。”如果尧建都平阳,那么舜就没有必要再将尧流放到平阳了。

韩非子虽然曾在《说疑》篇中说“舜逼尧,禹逼舜”,但却又在《忠孝》篇中说:“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所谓“尧为人君而君其臣”,意思是说尧原本是君主却禅位让舜当君主,自己则俯首称臣,这无疑又肯定了尧的禅位之举。韩非子在《说疑》篇与《忠孝》篇中的话自相矛盾,因此,他所说的“舜逼尧”一事不足采信。

整体来看,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舜是篡位的。那么,会不会是尧禅让呢?

事实上,尧一直都存在禅位的思想。早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就曾在《庄子·逍遥游》中提到“尧让天下于许由”一事:起初,尧原本想将王位禅让给许由,但许由听说后,认为这是一种侮辱,便到颍水旁清洗自己的耳朵,然后隐居山林,再也不出来了。

此外,1993年出土的战国中期的《郭店楚墓竹简》中不但记载了尧禅位于舜,还记载了尧为什么要禅位于舜:“古者尧之与舜也,闻舜孝,知其能养天下之老也;闻舜弟,知其能事天下之长也;闻舜慈乎弟……为民主也。故其为瞽盲子也,甚孝;及其为尧臣也,甚忠;尧禅天下而授之,南面而王天下,而甚君。故尧之禅乎舜也,如此也。”

由此可见,尧的确曾禅位于舜而非舜夺位。

会不会是推举或民主选举呢?

国学大师钱穆曾在《国史大纲》中说:“大抵尧、舜、禹之禅让,只是古代一种君位推选制,经后人之传述而理想化。”也有学者认为,禅位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选举制。推选制通常是指在帝王死后由大臣推选出继位者,而民主选举制则是由全国民众共同选举出继位者。那么,会不会有这两种可能呢?

在弄清事实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从黄帝到尧期间,君位是如何传下去的。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黄帝去世,其孙颛顼继位。颛顼去世后,由颛顼的堂兄弟帝喾继位。帝喾死后,其子挚继位。挚残暴,被其弟尧流放到外地,尧继承其位。由此来看,从黄帝到尧期间,实行的都是家族内部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袭制。《史记·五帝本纪》也曾记载“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还说“(舜)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去世,舜将王位让给了尧的儿子。舜去世后,禹又将王位让给了舜的儿子。如果实施的不是世袭制,尧、舜为什么一定要将王位让给前任继承者的儿子而不是其他有能力的人呢?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当时实行的确实是世袭制。

从黄帝到尧一直实行的是世袭制,并且在尧、舜、禹之后的夏朝也仍旧实行世袭制,在尧、舜、禹三朝突然变成推选制或民主选举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说,舜继位并非来自推选或民选。

周幽王会不会为褒姒“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不惜导演一出“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大戏,最终导致身死国灭,成为千古笑谈。然而,周幽王虽然昏庸,但他会昏庸到为一个女人而“烽火戏诸侯”吗?再者说,“烽火戏诸侯”真的有那么好笑吗?

周幽王为什么会“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三川发生地震,岐山崩塌。尽管灾情十分严重,周幽王并未组织群众抗震救灾,而是整天不思国政,沉湎于女色而无法自拔。

不久,褒国人犯下重罪,为赎罪便将褒国的绝世美女褒姒进献给了周幽王。关于褒姒的身世,《史记》中有一段荒诞的记载:

早在夏朝末年,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中,并自称是褒国的两位先君。夏帝命人占卜吉凶,发现无论是将二龙捕捉,还是将其赶走,甚至杀死都不吉祥,而最为吉祥的莫过于将龙涎封藏起来。于是,夏帝命人将龙涎装进匣子并封藏进密室。

夏朝灭亡,匣子传到商朝。商朝灭亡,匣子又传到了周朝,虽然历经三朝,但从未有人敢擅自打开。当匣子传到周厉王时,好奇心极强的周厉王不顾群臣反对,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匣子。匣子在被打开的一刹那,龙涎溢出,流满宫廷,难以清除。

当时,周厉王被吓得一脸死色,在他反应过来之后,立刻命宫女们赤身裸体对着龙涎大声喊叫。龙涎似乎惧怕裸女,瞬间变成黑色蜥蜴,窜入后宫。后宫有一位婢女不小心踩到蜥蜴爬过的地方,到了十五岁,在没有与男子交合的情况下竟然意外怀孕并生下一女。婢女非常害怕,于是便偷偷将女婴抛弃在野外。

当时,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刚继位不久,民间便开始有女童唱歌谣说:“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意思是说,卖山桑木制作的弓与箕木制作的箭袋的人会使周朝灭亡。周宣王听说有一对夫妇开了一家用山桑木和箕木制作弓和箭袋的专卖店,于是便派人追杀这对夫妇。夫妇二人在逃往褒国的途中,遇到被婢女抛弃的女婴,见她可怜,便收养了她。而这个女婴就是褒姒。

周幽王得到褒姒,如获至宝,对她宠爱有加。褒姒这人什么都好,但就是太过冷淡,不爱笑。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可谓是煞费苦心。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最终想出了一个馊主意:点燃烽火台。烽火台是周天子遇到紧急情况时召集四方诸侯进京勤王的信号。当周幽王点燃烽火台后,诸侯们率兵从四面八方风尘仆仆地赶来,褒姒见他们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周幽王见褒姒难得一笑,就隔三岔五地点燃烽火台。

周幽王在点燃烽火台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同时也点燃了诸侯们的怒火。遭到戏弄的诸侯们知道真相后,一次比一次来得少了,最后干脆就没有人再来了。诸侯们不陪周幽王玩,周幽王决定自己再玩一把大的。不过,他却不知道自己这是在玩火自焚。

为了让褒姒做梦都能笑出声,周幽王废掉了申后以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申国国君申侯见周幽王废掉了自己的女儿与外孙,不禁勃然大怒。他恨不得立刻攻进镐京,杀掉周幽王,活捉褒姒。但他知道仅凭他一人之力根本就无法攻破镐京,于是他便联合了缯国、西戎一起攻打镐京。

周幽王见申侯一伙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就命人再次点燃烽火台,召集四方诸侯前来勤王,但他却发现没有一个诸侯前来营救。联军顺利攻破镐京,并在骊山下杀死了周幽王。周幽王死后,西周灭亡。申侯立外孙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历史进入东周。“烽火戏诸侯”一事可靠吗?《史记》记载的是“烽火戏诸侯”,但比《史记》成书更早且由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却是“击鼓戏诸侯”:“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褒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无论是《史记》还是《吕氏春秋》,它们所记载的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申侯一伙率先攻打周幽王。但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却认为,并非是申侯率先攻打周幽王,而是周幽王率先攻打申侯,“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此外,近年来出土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上的记载与钱穆先生的推测不谋而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上明确记载道:“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伯服)。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由“幽王起师,回平王于西申”来看,是周幽王率先发兵攻打申国的,申侯才会联合缯国、西戎反击周幽王。既然如此,周幽王就没有必要点燃烽火台召集诸侯前来勤王,也不会有“烽火戏弄诸侯”之事。由此可以断定,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事纯属误传。

伍子胥有没有对楚平王鞭尸或鞭墓?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伍子胥为复仇曾掘开楚平王的坟墓并鞭尸三百。也有学者认为,伍子胥并未鞭尸而是鞭墓。关于鞭尸与鞭墓之说,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那么,伍子胥到底是鞭尸了,还是鞭墓了?抑或是另有真相呢?

伍子胥与楚平王有何不共戴天之仇?

伍子胥,楚国人,父亲伍奢是太子建的太傅,而费无忌则是太子建的少傅。伍奢为人正直,而费无忌却非常奸猾,所以太子建十分宠信伍奢而厌恶费无忌。

楚平王二年(公元前527年),楚平王派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建娶妻。费无忌见秦女长得倾国倾城貌,便劝楚平王说:“大王,小人阅尽列国女子,深知赵女能歌善舞,晋女秀外慧中,吴女卓越多姿,越女妖娆魅惑……尽管她们各有千秋,但臣敢保证,这秦女绝对会让大王销魂蚀骨!不如大王您自己留着享用吧!”楚平王一向是下半身控制上半身的动物,所以便采纳了费无忌的建议,将秦女收入后宫,然后为太子建另娶了一位女子。

对于太子建而言,媳妇变成了后妈,这让他十分恼怒。费无忌担心楚平王百年之后,太子建一旦继位就会杀他泄愤,于是日夜在楚平王面前诋毁太子建。再加上太子建的母亲是蔡国人,平时不受宠幸,所以楚平王就把太子建打发到楚国边境的城父去戍守边疆了。

不久,费无忌就对楚平王说:“太子因为秦女的事儿对大王心怀怨恨,希望大王早做准备。臣听说,自从太子驻守城父以来,独揽大权,暗通诸侯,准备引兵作乱呢!”

楚平王认为太子已是储君,根本就没有必要弑父篡位,但心中仍有忌惮,于是便将伍奢从城父召回郢都,进行拷问。

伍奢知道是费无忌故意陷害太子建的,因此对楚平王说:“大王为什么要听信小人谗言而疏远骨肉至亲呢?”

费无忌劝楚平王说:“大王倘若不先发制人,等到太子谋反成功,恐怕大王就会成为他的俘虏!”

楚平王大怒,立刻囚禁伍奢,并派司马奋扬赶往城父诛杀太子建。奋扬知道太子建是无辜的,在出发前便派人事先通知太子建,太子建得到消息后仓皇逃出了楚国。

费无忌见太子建潜逃,便向楚平王建议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是贤能之辈,如果不斩草除根,迟早会成为楚国的祸患。不如把伍奢当成人质,将二人招来,然后将他们父子三人一并杀掉,以绝后患!”

于是,楚平王派人对伍奢说:“如果你能把你的两个儿子招来,我就饶你一命!如若不然,你就等着让你的儿子给你收尸吧!”

伍奢仰天大笑道:“我大儿子伍尚为人宽厚孝顺,召他,他一定会来;而我小儿子伍子胥文能治邦国,武能定天下,纵使蒙垢受耻,也能忍辱负重,他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他深知来了必死,肯定不会来!”

楚平王不听,于是派遣使者赶往城父,对伍尚、伍子胥传达王命说:“你们的父亲犯有谋反罪,如果你们肯回郢都,寡人就饶他一命;倘若不来,立刻将他处死!”

伍子胥知道父亲已被扣押,即便他们回去了,楚平王也一定会将他们处死。当伍尚准备动身返回郢都时,伍子胥劝他说:“大王召我们兄弟二人回去,并非是真心想要放过我们的父亲,只是担心我们逃脱后会生出后患,所以才会以父亲为人质,召我们回去。我们一旦回去了,必定与父亲一道被杀,是为不智!我们死不足惜,但冤仇不除,是为不孝!不如我们一起逃走,另寻时机,替父报仇!”

伍尚感叹说:“大王召见,不去,是为不忠;父亲召见,不去,是为不孝。我不愿背负不忠不孝的恶名,更不愿因为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断绝父亲求生的欲望!你能为父亲报仇,赶快逃走吧,就让我陪父亲一起去死!”

使者逮捕伍尚后,又准备去逮捕伍子胥,伍子胥拿起弓箭射向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趁机逃走。伍尚被抓进郢都后,与伍奢一道被杀掉了。

伍子胥为复仇做了哪些准备?

面对父兄之仇,伍子胥曾对刎颈之交申包胥说:“他日我一定要覆灭楚国!”

伍子胥从楚国逃出后,便去宋国投奔太子建。后来,宋国发生叛乱,伍子胥又追随太子建逃往郑国。尽管郑国将太子建与伍子胥奉为座上宾,太子建却想与晋国里应外合灭掉郑国,然后在郑国称王。不料事情败露,太子建被杀,伍子胥一路乞讨,逃到了吴国。吴王僚知道伍子胥很贤能,便重用了伍子胥。

没过多久,吴楚两国边境的女子因为争采桑叶而大打出手,最终发展成了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吴王僚派堂兄公子光攻打楚国,攻破楚国的两座城池后,撤兵而回。此时,伍子胥向吴王僚建议说:“楚国可以攻破,恳请大王再派公子光继续攻打楚国!”

公子光认为,伍子胥建议讨伐楚国是为了报父兄之仇。吴楚交战多年,却始终未见大胜,一时半会儿又怎么可能攻破楚国呢?如果发兵攻楚,无异于是在替伍子胥报仇。倘若战胜,伍子胥大可泄其私愤。倘若不胜,吴国就会举国蒙羞。因此,公子光极力反对吴王僚伐楚。吴王僚也因此放弃了伐楚的决定。

伍子胥知道自己无功于吴王僚,吴王僚也一定不会轻易替他报仇。当他得知公子光有篡位之心后,他决定帮助公子光夺位。一旦事成,公子光也一定会替他报仇。于是,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了刺客专诸。专诸杀掉吴王僚后,公子光顺利继位,史称吴王阖闾。

伍子胥还没有来得及报仇,楚平王便去世了。尽管楚平王去世了,伍子胥始终没有忘记父兄被冤杀的仇恨。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与“兵圣”孙武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楚平王与秦女所生的儿子楚昭王逃出了楚国。

伍子胥有没有鞭尸或鞭墓?

攻占郢都后,伍子胥完全有能力可以报仇了!那么,伍子胥有没有对楚平王鞭尸或鞭墓呢?

人们之所以认定伍子胥曾经鞭打楚平王的尸体三百次,是因为对后世影响至深的《史记·伍子胥列传》上记载说:“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然而,当我们再来看《史记·楚世家》时,上面却记载说:“(楚昭王)十年冬,吴王阖闾、伍子胥、伯嚭与唐、蔡俱伐楚,楚大败,吴兵遂入郢,辱平王之墓,以伍子胥故也。”

同样出自《史记》,一个说是鞭尸,一个说是辱墓。司马迁作为一个严谨的史学家,习惯把存疑的地方分别记载在不同的地方,供后人自鉴真伪。既然我们不能从《史记》上断定伍子胥是鞭尸还是鞭墓,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有关伍子胥鞭尸和鞭墓的记载。

事实上,与伍子胥(公元前559—公元前484年)出生在同一个时代的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在其所著的《春秋》一书上,并没有任何关于伍子胥鞭尸或鞭墓的记载,而是仅仅记载了五个字“庚辰,吴入郢。”

孟子曾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即便伍子胥替父兄报仇有理,但如果他不顾君臣大义对楚平王鞭尸或鞭墓,《春秋》上恐怕不会不记载。

由春秋末年鲁国人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而著的《左传》上也未记载伍子胥有鞭尸或鞭墓的行为,只是说:“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子山处令尹之宫,夫概王(吴王阖闾的弟弟)欲攻之,惧而去之,夫概王入之。”

此外,生活在战国中期的作为楚王宗亲的屈原曾在《楚辞·九章·悲回风》中自比伍子胥,还说:“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意思是说,“我想投入江中,追随伍子胥而去(伍子胥晚年因被诬陷谋反,被吴王夫差逼杀后,尸体被沉入江中)”。如果伍子胥曾经鞭打过他先人的尸体或坟墓,屈原还会这么做吗?

实际上,“伍子胥鞭墓”之说先于“伍子胥鞭尸”之说出现,并且前者比后者早出现了几百年。“伍子胥鞭墓”之说最先出现在《穀梁传》中。《穀梁传》是由孔子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穀梁俶所著。起初,《穀梁传》只是通过口耳相传而流传下来,真正成书的时间是在西汉。

同样记载“伍子胥鞭墓”之说的还有《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上说:“(楚昭王)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楚平王)之坟三百。”

到了西汉年间,司马迁的《史记》上同时出现了伍子胥鞭尸与近似鞭墓的辱墓的行为。对于伍子胥鞭尸的理由,《史记》有详细记载:申包胥听说伍子胥鞭打楚平王的尸体,就斥责伍子胥说,你曾经身为楚平王的大臣,如此对待楚平王,有失天道。而伍子胥却回答说:“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意思是说,我已经老了,实在是等不起了,所以才会倒行逆施。

事实上,楚平王于公元前516年去世,伍子胥于公元前506年攻破郢都,时间相差整整十年,等伍子胥掘开坟墓,看到的恐怕只有一堆白骨,他又如何鞭尸呢?难不成是“鞭骨”?

到了东汉初年,由袁康与吴平共同编著的《越绝书》上认为是鞭墓。《越绝书》上记载说:“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曰:‘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

而由东汉人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则认为是鞭尸,还添油加醋地写道:“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左足践腹,右手抉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即令阖闾妻昭王夫人,伍胥、孙武、白喜亦妻子常、司马成之妻,以辱楚之君臣也。”

鞭打一代君王的尸体或坟墓绝非小事,然而综观先秦时期的《春秋》、《左传》等诸多史籍,对此均无记载,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伍子胥并没有做过鞭尸与鞭墓的行为。至于先秦以后的史籍所记载的伍子胥鞭墓不过是后人的误传而已,而鞭尸则是在伍子胥鞭墓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勾践有没有做过夫差的奴仆?有没有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发兵攻打越国。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中。相传,勾践为求和,甚至不惜带着夫人到吴国为奴,并为夫差喂马驾车。两年后,夫差放勾践归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借以提醒自己不忘前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勾践最终大败吴军并逼杀夫差,灭掉吴国,为后世所称颂。然而,勾践真的做过夫差的奴仆和卧薪尝胆之事吗?

越王勾践为何与吴王夫差结仇?

吴国与越国接壤,多年来两国为争夺地盘而攻伐不止,结怨可谓甚深。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听说越王允常去世,想趁越国发丧之际发兵攻打越国。刚刚继位的越王勾践想出一个阴招,命罪犯向吴军挑战,罪犯排成三行,冲进吴军阵地后,高呼数声,然后自刎而死。吴军看得傻了眼。正当吴军一头雾水时,越军突然向吴军发起冲锋,结果,大败吴军,吴王阖闾亦被射伤。

阖闾回国不久,便因伤势过重去地下见列祖列宗了。临终前,他交代儿子夫差说:“孩儿啊,千万不要忘了替你老子报仇!”夫差继位后,日夜练兵,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报复勾践。

勾践听说夫差想要寻仇,便想先发制人。大夫范蠡劝谏说:“兵器是凶器。率先发动战争有违道德,而且是最下等的事。通过阴谋去做有违道德的事,并且喜欢使用凶器,亲自参与下等事,一定会遭到上天的惩罚!”任范蠡说得口吐白沫,勾践就是油盐不进。

一听勾践亲率大军攻打吴国,夫差立刻炸了。他没想到自己还没动手报仇,仇人却杀上门来。夫差心想,勾践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啊?于是,他立刻征调吴国的精锐之师迎战越军。几战下来,越军败得一塌糊涂,勾践与五千残余士兵最终被吴军包了饺子,围困在会稽山中。

在走投无路之际,勾践问范蠡说:“只因寡人当初没有听从先生的建议才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范蠡建议说:“能保全功业的人,必先效法天道圆满而不过分;能转危为安的人,一定懂得人道而谦卑恭敬;能节制事理的人,一定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如果您能态度谦卑地派人给吴王送去大礼,或许吴王会放过我们。如果不行,您就亲自到吴国去侍奉吴王。”

于是,勾践派大夫文种携带珍宝、美女出使吴国。文种对吴王夫差说:“越国的亡国之君勾践派我告诉大王,勾践斗胆请求做大王的奴仆,并让妻子做大王的奴婢!”

夫差原本想答应,但遭到伍子胥的强烈反对。文种回到越国后,向勾践据实禀报。勾践见求和无望,便想杀掉妻儿,烧掉金银宝器,率领五千越军与吴军拼死一战。

文种阻止说:“吴国的太宰伯嚭贪财好色,我们可以用金钱、美女贿赂他!”于是,勾践派文种到吴国贿赂伯嚭。伯嚭收到金钱、美女后,将文种引荐给了夫差。文种对夫差说:“只要大王肯开恩赦免勾践的罪过,越国愿意将珍宝悉数献给大王。倘若不能侥幸得到赦免,勾践将会残杀妻儿,烧毁珍宝,与吴国拼死一战。”

正在夫差犹豫之际,伯嚭趁机劝说道:“勾践已经臣服于大王,如果赦免了他,这对国家来说绝对是有利的!”夫差耳根子软,所以最终还是下令赦免了勾践。

伍子胥听说后,立刻进宫觐见夫差,并劝谏说:“勾践乃一代贤君,而文种、范蠡也是一代良臣,如果现在不趁机灭掉他们,日后一定还会生出祸乱!”

夫差说:“你怎么会把越国看得如此强大呢?越国难道还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吗?如果越国灭亡,今后再举行国庆大阅兵的时候,寡人向谁炫耀军威呢?”夫差执意赦免了勾践并撤回了大军。

勾践有没有做过夫差的奴仆?

东汉人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中曾有记载:“吴灭越,越王勾践入臣于吴。吴王病,勾践用范蠡计,入宫问疾,尝吴王粪以诊病情,吴王喜,勾践遂得赦归越。”意思是说,勾践战败后,亲自到吴国并做了吴王夫差的奴仆。为了获得夫差的信任并早日归国,勾践听从范蠡的建议,在夫差生病期间,甚至不惜以尝夫差粪便的方式来替夫差诊断病情。粪便那酸爽恐怕任谁都很难下得了嘴,但勾践不但要下得了嘴,还得吧唧嘴表现出很享受的样子。没办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了生存只能接受屈辱。

然而,真相真如《吴越春秋》等史籍上所记载的那样,勾践曾经到吴国做过夫差的奴仆吗?

据《国语·吴语》中记载,勾践派人向夫差求和说:“勾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帚以畡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意思是说,勾践愿意率领几位重臣,并亲自承认犯下的重罪,到吴越两国的边境磕头谢罪;如果吴国愿意签订盟约,勾践不但会派嫡长女拿着笤帚到吴国侍奉夫差,还会派嫡长子捧着盘子侍奉在夫差左右。夫差口头答应签订盟约,但在没有举行正式盟誓之前便撤军了。

事实上,就连《史记》也未记载勾践到吴国做人质,而真正去吴国做人质的是范蠡与大夫柘。《史记》上说:“(勾践)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吴越春秋》所记载之事大多是小说家之言,所以不足为信。由此可见,勾践从来没有到吴国侍奉过夫差,更不可能尝夫差的粪便。

勾践有没有卧薪尝胆?

所谓“薪”就是指柴草,而“卧薪”就是指躺在柴草上。《史记》上明确记载了勾践曾经“坐卧”尝胆,但并没有记载“卧薪”尝胆:“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意思是说,勾践把苦胆悬挂在座位上,无论是坐下,还是躺下,甚至吃饭的时候都会尝尝苦胆,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忘雪耻。

其实,历史上第一位将“卧薪”与“尝胆”结合在一起使用的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轼。苏轼曾经以孙权的口吻写了一篇名叫《拟孙权答曹操书》的文章,文中写道:“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意思是说,我孙权自从接受父兄的遗志以来,卧薪尝胆,感叹光阴似箭,功名未立,对上辜负先祖未报的忠诚,对下愧对兄长的知人之明。而此时的“卧薪尝胆”并非是说勾践,而是说孙权。

不过,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的《左氏传说》以及明朝张溥的《春秋列国论》中却提到过吴王夫差“坐薪尝胆”报仇的故事。

再后来的历史小说中都曾多次描写过勾践卧薪尝胆,甚至连清代小说家蒲松龄都曾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本来“卧薪”与勾践无关,但经过后人的渲染,“卧薪尝胆”这番壮举就逐渐被强加到了勾践的身上。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断定勾践并未到吴国做过人质,也从来没有“卧薪”。至于“尝胆”之事,先秦时期的史籍《国语》、《左传》上虽然详细地记载了勾践与夫差的众多事件,但从未记载过勾践“尝胆”,仅有《史记》一书记载,只能作为孤证,由于没有其他可信史籍互证,只能存疑。

孟姜女有没有哭过长城?

千百年来,“孟姜女哭长城”的爱情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有人认为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有人认为孟姜女哭的是秦长城,还有人认为孟姜女从来没有哭过长城,甚至有人认为孟姜女压根就没有哭过。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孟姜女哭长城”在不同时期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

最先记载“孟姜女哭长城”的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左传》。

公元前550年,齐庄公派大将杞梁、华周攻打苢国。杞梁、华周与莒国国君在蒲侯氏相遇,莒国国君想策反二人,便用重金贿赂他们并请求结盟。杞梁、华周表示:“贪图私利,违抗君令,这是君主所不齿的!早晨接受命令,中午便弃之不顾,今后又有何颜面侍奉君主呢?”于是,二人与莒人大战于蒲侯氏。莒国国君亲自击鼓迎战齐军,结果,齐军战败,杞梁被杀。齐庄公被迫与莒国讲和,然后撤军而归。

据《左传》记载:“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意思是说,齐庄公回国后,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便派人向她吊唁。杞梁妻辞谢说:“杞梁有罪,岂敢劳烦国君吊唁?倘若免罪,还有先人给他留下的旧宅在,民妇不能在郊外接受吊唁!”杞梁妻的言外之意是说,她不接受齐庄公在郊外吊唁自己的丈夫。于是,齐庄公又亲自到杞梁的家中去吊唁。

此时,杞梁妻还没有成为大家所熟知的“孟姜女”,而《左传》中也没有提及“哭”和“长城”。

随后的《礼记·檀弓》记载说:“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此时,才出现了杞梁妻“哭”的场景。

不久,杞梁妻“哭”丈夫一事逐渐在齐国传扬开来,它甚至改变了齐国的风俗。对此,《孟子》一书中曾记载道:“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沤,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汉朝时期

到了西汉时期,开始出现杞梁妻“哭城”的故事,但此时的城并非是指长城,而是城邑。

最先记载杞梁妻“哭城”一事的是《战国策》的整理者刘向。他在《说苑·善说篇》中说:“昔华周、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厄。”此时,书中不但出现了“哭城”的情节,还出现了“崩城”的情节。“哭城”的情节尽管生动形象,但与《左传》、《礼记》记载杞梁妻在郊外“知礼”的行为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紧接着,刘向又在《列女传》中加入了杞梁妻“投淄水”而死的情节:“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吾何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立吾节。吾岂能更二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靠近齐国都城临淄)而死。”

刘向仅仅记载了杞梁妻“哭城”一事,但并未记载杞梁妻哭的是哪一座城。到了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变动篇》中说杞梁妻哭的是杞国的杞城,还提到杞城被哭崩五丈,“或时杞国且圮,而杞梁之妻适哭城下……又城老墙朽,犹有崩坏。一妇之哭,崩五丈之城……”

此外,东汉末年的文学家邯郸淳在《曹娥碑》也说“杞崩城隅”,西晋时期的经学博士崔豹的《古今注》也说“杞都城感之而颓”。

事实上,无论是杞国还是杞城,都与杞梁以及其死亡之地无关,或许正是因为杞梁的名字中带有“杞”字,所以才出现了杞梁妻哭崩杞城的传说。

三国时期

哭是断然不会使城墙崩塌的,因此,王充在《论衡·变动篇》中质疑说:“哭能崩城,复能坏山乎?”意思是说,如果哭能够使城墙崩塌,那么它不会使山崩塌吗?

到三国时期,便出现了杞梁妻“哭崩山”的传说,并且说被哭崩的山就是梁山(今山西西南部和陕西东部)。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杞妻哭梁,山为之崩”,又在《精微》篇中说“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

春秋时期,梁山的确曾经发生过一次巨大的崩塌事件,或许正是因为有了王充的“崩山说”,再加上杞梁的名字中带有“梁”字,所以才会有杞梁妻哭崩梁山的传说。

针对杞梁妻哭崩梁山的传说,李白还曾在《东海有勇妇》一诗中写道:“梁山感杞妻,怮哭为之倾。”

南北朝时期

郦道元认为,杞梁妻哭的是莒城。他在《水经注·沭水》中记载说:“齐人杞梁殖袭莒,战死……妻乃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即是城也。其城三重,并悉崇峻,惟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许里。”大意是说,杞梁在莒国战死后,其妻在莒城痛哭了七天七夜,致使莒城崩塌。

杞梁死于莒国,在莒城哭泣,也在情理之中,但由于是郦道元的一家之言,又没有与之对应的传说作为背景,因此并未广为流传。

唐朝时期

由唐朝人撰写的《同贤记》记载了另一个版本的“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秦始皇征发劳役修建长城,燕人杞良为躲避劳役,跳进了孟超家的后园。当时,孟超的女儿孟仲姿正在后园中的水池里洗澡,不小心被杞良看了个精光。古代女性比较注重个人名节,所以孟仲姿就请求杞良娶她为妻。

杞良虽然不是那种提上裤子就不认账的男人,但也不是那种看了一眼就非得买账的男人,所以他再三推辞,不肯迎娶。

然而,孟仲姿却说道:“女人的身体一辈子都不能再被第二个男人看到!你既然看了我的身体,就应该对我负责!”

杞良感觉很无奈,但最终还是迎娶了孟仲姿。成亲后,杞良返回家中,但不幸被主管征发劳役事务的官员发现。官员对杞良的逃走耿耿于怀,便打死了杞良,还将其尸骨筑进了长城的城墙内。

孟仲姿听说后,赶到长城下号啕大哭,致使长城崩塌。在倒塌的废墟上,露出很多尸骨,并且互相交错。孟仲姿分辨不出哪具才是杞良的,所以就刺破手指,将血滴在尸骨上,并说:“如果是杞良的尸骨,血液就流进去吧!”通过“滴血认骨”,孟仲姿终于找到了杞良的尸骨,然后将其带回家安葬了。《同贤记》的记载与先前的史籍记载有五处不同:一、故事的主人公由“杞梁”变成了“杞良”;二、主人公由春秋时期的齐国人变成了秦朝时的燕地人;三、之前,杞梁的妻子由于没有留下姓名而被称为杞梁妻,现在变成了有名有姓的“孟仲姿”;四、杞梁原本是在与莒国国君作战时被杀,在此处变成了被官员打杀的;五、多出了一段孟仲姿通过“滴血认骨”找到杞良尸骨的情节。

孟姜女或许正是由“孟仲姿”演化而来,而杞梁由齐人变成燕人或许是因为这个传说起于燕地,也或许是因为燕地靠近秦长城,但“滴血认骨”始于三国,兴盛于六朝,比秦朝晚了近四五百年。“滴血认骨”虽然不科学,但古人仅仅使用于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之间,绝不会用于夫妻之间,所以孟仲姿“滴血认夫”显得极为荒诞。

比《同贤记》稍晚的《文选集注》与《同贤记》内容大致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一位叫孟姿的女子居住在长城附近。有一天,她正在后园的水池中玩耍,恰巧看到了为躲避徭役而逃入她家后园的杞梁。孟姿请求杞梁娶自己为妻,杞梁谢绝,但孟姿执意要嫁给杞梁,于是两人开始交往。后来,孟姿听说杞梁去世,尸体被筑进长城,于是向城而哭,长城为之崩塌。由于尸骨太多,难以辨认,孟姿变泪为血,然后“滴血认骨”,找到了杞梁。《文选集注》并未说杞梁是哪里人,也没说杞梁是如何去世的,仅仅把《同贤记》中的“杞良”又改为了“杞梁”,而“孟仲姿”也变成了“孟姿”,似乎与孟姜女的“孟姜”更为接近了,因为“姿”与“姜”都带有“女”字旁,并且字形也有些相似。“孟姜女”这个名字最早见于《敦煌曲子词》中的《捣练子》一诗,诗中写道:“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此时,由“夫死哭城”变成了“寻夫送衣”。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边塞战争不断,男子多被派往边塞戍边,因此,“寻夫送衣”的诗歌在唐朝颇为常见。杞梁妻虽然与“寻夫送衣”毫无关系,但诗人们却将它们联系到了一起。例如皮日休,他曾在《卒妻悲》中写道:“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处处鲁人髽,家家杞妇哀。”这类诗歌不过是想借杞梁妻的悲惨境遇来表达对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

宋朝时期

到了宋朝,孟姜女的故事越来越流行。为歌颂孟姜女对丈夫的忠贞不渝,各地纷纷为孟姜女建起了庙。目前,已知最早的孟姜女庙在安肃(河北徐水县),碑文《姜女庙记》则由北宋祥符年间的王梦征所作。

到了南宋时期,《孟子疏》一书中记载说:“或云,齐庄公袭莒,战而死;其妻孟姜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此书记载的杞梁妻名为孟姜。

南宋学者周辉在《北辕录》中记载说:“八日,至雍丘县(今河南杞县),县故杞国……次过范郎庙,其地名孟庄,庙塑孟姜女,偶坐配享者,蒙恬将军也。”此书将杞梁记为“范郎”,或许是因为其他书籍称“杞梁”为“犯梁”的缘故,最后将“犯”讹传成“范”的缘故。此外,此书还说孟姜女来自杞国孟家庄。

元朝时期

到了元朝,人们开始将孟姜女写进戏曲。其中,最早写孟姜女的是陶宗仪的《辍耕录》。《辍耕录》所载院本“打略拴搐”类有《孟姜女》。

诗人马致远在《任风子》中曾提到“想当时范杞良筑在长城内”,戏曲家武汉臣在《生金阁》也曾提到“杀坏了范杞梁”。马致远记载的是“范杞良”,而武汉臣记载的是“范杞梁”,两人的记载都带有“范”“杞”二字,但后来在各地所流传的名字又有所不同,其中包括范希郎、范喜郎、范杞良、范纪良、万喜良等。

明朝时期

根据1461年编撰完成的《大明一统志》记载:“孟姜女本陕之同官人,秦时以夫死长城,自负遗骨以葬于县北三里许,死石穴中”。同官(今陕西铜川)在春秋战国时期隶属于秦国,如果孟姜女来自同官,那么她便成了秦人。

1519年,安肃知县张镇作在宋朝时期建造的孟姜女庙的古迹上重新修建了孟姜女庙,并在石碑中说孟姜女是燕人,安肃就是孟姜女的故乡。

到了1534年,湖南巡抚林大格修建了澧州孟姜女祠。澧州人李如圭在祠记中说孟姜女出生在秦国的澧州,去世时却是在同官。陕西人马理所著《同官孟姜庙碑记》、《孟姜女补传》及《孟姜女集》都继承了这种说法。

1594年,山海关尹张栋在山海关为孟姜女立祠,碑文上说,孟姜女姓许,名叫许孟姜,丈夫范郎筑城而死,许孟姜得知后,去寻找其夫,最后痛哭而亡。黄世康作的碑文也说孟姜女姓许,嫁给了秦人范植。范植去世后,许姜女在城下痛哭三日而亡。主持修建长城的大将军蒙恬大为感动,便将二人合葬在山海关。

此时,孟姜女的墓地已经有四处:临淄(《列女传》中说其投淄水而死的地方)、同官、安肃和山海关。

清朝期间

清朝人对于“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的看法较为理智,大致可以分为四派:

第一派:只相信《左传》,他们认为杞梁妻并未哭,更没有哭城以及长城,如顾炎武的《日知录》和朱书的《游历记存》等。因为杞梁妻既然可以在郊外吊唁,不至于会在路上不顾礼仪地恸哭,而齐庄公既然派人去吊唁杞梁,也不至于使杞梁暴尸荒野,所以杞梁妻也就没有必要到城下或长城下哭。

第二派:认为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如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和梁玉绳的《瞥记》等。

第三派:认为杞梁妻哭崩的是齐长城,如《职方典·山海关》中说“不知其谓长城者,乃泰山之下长城,非辽东之长城”。

第四派:认为孟姜女并不是杞梁妻,而是《汉书·匈奴传》中修筑长城的汉将之妻范夫人,范夫人曾在丈夫死后,将城修建完成。如俞樾的《小浮梅闲话》和何出光的《木兰祠赛神曲》。

到了1910年,在上海老北门城墙挖出一口石棺,石棺中横卧着一尊三尺长的石像,石像上刻着“万杞梁”三个字。此城为1553年建造,而石像也正是当时所埋。

筑城为何要埋石像呢?这还要提到《孟姜仙女宝卷》一书。书中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太白星降下童谣,说:“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万里长城永坚刚。”于是,秦始皇将万喜良筑进了城墙里。这个传说来源于江苏,当时江苏人“范”与“万”不分,便把“范”误记为“万”了。之所以将万喜良埋进长城,是因为埋万喜良一人可以拯救一万人,并且能使长城永远坚固。上海城墙下之所以埋万杞梁的石像,也正是因为想使城墙坚固。不过,这个传说却说万喜良是江苏苏州人,孟姜女是上海松江人。

孟姜女到底有没有哭过长城呢?

从不同时期的时势和风俗来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以至于礼崩乐坏,儒家推崇礼仪,所以才会盛赞杞梁妻“知礼”。丈夫去世,作为妻子理应“哭之哀”。

到了汉朝,天人感应成为一种信仰,便出现了诸如荆轲刺秦王时白虹贯日、东海孝妇冤死时大旱三年的现象。杞梁妻哭崩城墙或梁山的传说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唐朝时,边塞战争不断,大批民众被征发戍边,而长城又是边疆的屏障,因此才会出现杞梁躲避徭役,死后而被埋进长城里的传说。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孟姜女哭长城以及送寒衣的传说。

宋朝以后,各地开始兴建孟姜女庙,并演化出了各种与本地息息相关并且具有本地特色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如果从“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迁移的地域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是在随着历朝历代的文化中心的迁移而改变。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的文化最高,所以此事起于齐地。西汉定都长安,长安位于齐国西部,因此故事向西迁移,才有了哭崩梁山和长城的传说。随后,沿着长城迁移。长城东至辽左,《同贤记》中便有了杞梁为燕人之说;长城西至临洮,《敦煌曲子词》中便有了孟姜寻夫之说。北宋定都汴梁(河南开封),传说又从西部来到中部,因此才有雍丘县的范郎庙。湖南受到陕西的影响,所有才有澧州的孟姜山。广东、广西一方面受到北方的影响,一方面又继续往东影响福建、浙江,而浙江又向江苏传播。江浙一带是南宋时期的文化胜地,虽然受到传说影响较晚,但对全国的影响却非常大。封建王朝从辽到清朝一直建都于北京,因此北方逐渐成为传说的后起之秀,并有了孟姜女与夫合葬山海关的传说。

综合上述,我们不难发现,“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每一个时代都会被改编成具有当时时代特色的传说,并且传说的发生地还会随着文化中心的迁移而转移,但这些传说已经完全掩盖了“杞梁妻吊唁”的历史真相。事实上,杞梁妻,也就是今天被我们称之为孟姜女的人,其实在吊唁期间并未哭泣,更不用说“哭长城”和“哭崩长城”了。

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原本是吕不韦的小妾,后来又阴差阳错地做了秦庄襄王的夫人,正是由于赵姬身份的特殊性才让秦始皇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有人认为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也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甚至有人认为连赵姬都不知道秦始皇到底是谁的种!难道秦始皇的身世只能成为一个永远无法揭开的谜吗?

吕不韦的爱妾为何会成为秦庄襄王的夫人?

公元前265年,大商人吕不韦来到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子楚,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一见到子楚,吕不韦便盛赞道:“此奇货可居!”

吕不韦开门见山地对子楚说:“我能光大你的门庭!”

子楚虽贵为秦国太子之子,但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他排行居中,由于不受宠,所以才被送到赵国做人质。“人质外交”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间颇为盛行,其目的无怪乎是一国向另一国表示愿意和睦共处。然而,诸侯国之间常常互相兼并,你攻我伐,以致战争频发。双方一旦开战,质子就像待宰的羔羊,随时成为祭旗的牺牲品,所以诸侯们常常将最不受宠爱的公子送到另一个国家。哪知秦国屡屡侵犯赵国,赵国又屡屡战败,赵国人苦于无处泄愤,便将对秦国的所有仇恨都加诸子楚身上,于是子楚就成了赵国人的出气筒。子楚以前在秦国是备受冷落,现在在赵国又备受欺凌,以眼下情况来看,想光大门庭简直是天方夜谭。听完吕不韦的一番话,子楚冷冷地揶揄道:“你还是先回去光大你自己的门庭,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

吕不韦非但不生气,反而还纵声大笑道:“公子有所不知,我的门庭得靠你的门庭光大之后才能光大!”

子楚愣怔片刻,尽管猜不透吕不韦的话中之话,但他却一改先前的傲慢无礼,连忙请吕不韦入座,并对吕不韦深鞠一躬,说:“子楚愚钝,还请先生赐教!”

吕不韦解释说:“秦王已经年迈,是个有早晨没晚上的人。你父亲安国君身为太子,迟早要继承王位。而你有二十多个兄弟,你又排行居中,并且长年在外做人质。倘若秦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你恐怕没有机会同你那些朝夕陪伴在你父亲身边的兄弟争夺太子之位!”

子楚低头叹息数声,然后抱着一丝希望问吕不韦说:“不知道先生可有妙计?”“列国都知道安国君宠幸华阳夫人,能立太子者恐怕莫过于华阳夫人。你虽然贫困,又常年客居赵国,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孝敬你的父母并且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也不富裕,但愿意散尽千金替你到秦国做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的思想工作。”

听完吕不韦之言,子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吕不韦深深一拜,说:“倘若他日我子楚有幸继承王位,愿与先生平分秦国。”

在动身前往秦国之前,吕不韦拿出五百金赠予子楚,一部分作为子楚的生活开支,另一部分作为子楚结交宾客之用。然后,他又花掉自己仅剩的五百金购买了一批奇珍异宝,然后动身前往秦国。

想要搞定一个高不可攀的人,最好的办法是从他最亲近的人下手。吕不韦一到秦国,便先买通华阳夫人的姐姐,然后托她将奇珍异宝献给华阳夫人,并告诉华阳夫人的姐姐说:“子楚经常对别人说,他爱戴华阳夫人就像爱戴上天一样,每每思念华阳夫人的时候,还会偷偷抹眼泪。”

华阳夫人的姐姐见到华阳夫人后,首先献上吕不韦送来的奇珍异宝,然后将吕不韦托她转达给华阳夫人的话告诉华阳夫人说:“我听说,凭借美貌侍奉他人的人,等到美貌消失之后就会失宠。现在太子虽然宠爱您,但您没有儿子,以后无论哪位公子继位,您都无法再享受到现在的富贵了!如果您此时在太子的诸位公子中挑选一位贤能孝顺的,把他认作儿子并立为接班人,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此一来,您的丈夫在世时,您的地位可以更加尊贵;您的丈夫去世后,是您所认的儿子继位,您的权势也同样不会消失。现在您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得到永久的利益。如果您不趁着风华正茂的时候为自己打下根基,等到年老失宠的时候,即使再想说话,恐怕也没有人再愿意听了。子楚为人孝顺,自己又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也轮不到他继承王位,他的母亲夏姬也不受宠幸,所以才愿意归附您。如果您能趁此时机认他为子,立他为接班人,他又怎会不将您当成亲生母亲一样侍奉呢?子楚一旦继位,您还担心一辈子不能在秦国受宠吗?”

此时,尽管华阳夫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膝下无子是她最大的遗憾。吕不韦的一番话让她喜出望外。她立刻面见安国君,并对安国君说:“我听说子楚非常贤明孝顺,往来于秦赵两国之间的人都称赞他的为人!”“子楚?哦,我想起来了!没看出来他还这么受欢迎呢!”如果不是华阳夫人提起子楚,恐怕安国君早已将他这个做人质的儿子给遗忘了。

华阳夫人哭哭啼啼地对安国君说:“我很幸运能够进入您的后宫,但很不幸未能替您生下一儿半女。我现在想将子楚认作儿子,让他做您的接班人,这样也可以让我终身有所依靠!”

安国君看到爱妾哭成泪人,连忙安慰说:“不就是认个儿子吗?我答应便是了!”为了让华阳夫人放心,他还与华阳夫人刻下玉符,约定将子楚立为接班人。随后,华阳夫人与安国君派人送给子楚很多东西,并请吕不韦回到赵国辅佐子楚。不久,子楚便显名于诸侯。

有一天,子楚到吕不韦家喝酒,在酒宴上邂逅一位长得楚楚动人的舞女,非常喜欢,便请求吕不韦将舞女赏给他。事实上,这位舞女是吕不韦的爱妾赵姬。吕不韦见子楚竟然敢横刀夺爱,不禁大怒,但想到自己已经为他倾家荡产了,也不在乎再多送他一个女人,于是便将赵姬拱手让给了子楚。就这样,赵姬就成了子楚的夫人。

哪些史料在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

最先早记载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大意是说,子楚在与吕不韦喝酒期间,见到吕不韦的爱妾赵姬貌美,在不知赵姬已怀有身孕的情况下,恳请吕不韦将赵姬送给他。吕不韦大怒,但想到已经为子楚倾家荡产,又想放长线钓大鱼,索性就将赵姬一并送给了子楚。后来,赵姬便生下了秦始皇。

有人认为,这场酒宴是吕不韦故意设的局,目的就是为了让子楚迎娶已经怀有身孕的赵姬,等子楚百年之后,让自己与赵姬所生的孩子继承王位。事实上,这种观点有四处疑点:

第一,吕不韦怎么就能断定子楚一定会看上赵姬?即便子楚好色看上了赵姬,吕不韦怎么就能断定子楚一定会在酒宴上索要赵姬呢?

第二,当子楚向吕不韦索要赵姬时,吕不韦的第一反应是大怒,证明他起初并不想将赵姬送给子楚。

第三,吕不韦怎么就能断定赵姬一定会生儿子呢?当时的医疗水平根本无法检测出赵姬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如果生女,吕不韦的良苦用心岂不是功亏一篑了?

第四,在古代,扰乱王室血统是灭族之罪。无论赵姬生男生女,一旦事情败露,吕不韦必定会遭到灭族之祸。如此巨大的风险,又岂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乐意去做的买卖呢?“设局”之说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以及巨大风险,吕不韦恐怕不会这样做。

除了《史记·吕不韦列传》明确记载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外,班固的《汉书·王商传》也同样记载说:“臣闻秦丞相吕不韦见王无子,意欲有秦国,即求好女以为妻,阴知其有身而献之王,产始皇帝。”班固还曾在《上明帝表》中称呼秦始皇嬴政为“吕政”:“周历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吕政残虐。”

此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继承了《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说法,并说:“吕不韦娶邯郸姬绝美者与居,知其有娠,异人从不韦饮,见而请之,不韦佯怒,既而献之,孕期年而生子政,异人遂以为夫人。”

哪些史料说秦始皇是子楚的儿子呢?

司马迁虽然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但却又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说秦始皇是子楚的儿子:“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司马迁之所以在《史记》中记载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应当是司马迁看到了两种材料,但又无法确定孰是孰非,所以才会分别记载在不同的地方。

此外,司马迁还在《史记·楚世家》中称秦始皇为“赵政”而非“吕政”,“十二年,秦昭王卒,楚王使春申君吊祠于秦。十六年,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立。”

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所编的《淮南子·人间》中说“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淮南子·泰族》中又说“赵政昼决狱而夜理书”,他与司马迁属于同时代的人,他称秦始皇为“赵政”,也足以说明他并不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

整体来看,汉朝人还是有一部分认为秦始皇是子楚的儿子。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揭开秦始皇生父之谜?

根据史籍记载,我们只能凭借猜测,并不能完全确定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但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证明。《史记》说赵姬“至大期时,生子政”,也就是说,秦始皇是到“大期”时才出生的。所谓“大期”,是指妇女足月分娩的日期。一般来说,大期是指10个月。

妊娠期(受孕后至分娩前的生理时期)一般为266天左右。为便于计算,妊娠通常是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足月妊娠约为280天。预产期的月份是末次月经所在的月份再加上9个月,预产期的日子是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再加上7天。

过期妊娠是指妊娠期超过预产期14天(即妊娠期达到或超过294天)还没有生产。过期妊娠对婴儿有很大危害:

其一,死胎。胎盘具有一定的寿命期限,其作用是负责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直到婴儿发育成熟。超过胎盘的寿命期限,胎盘的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