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宝宝辅食添加与乳牙发育全方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21:48:35

点击下载

作者:蒋竞雄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聪明宝宝辅食添加与乳牙发育全方案

聪明宝宝辅食添加与乳牙发育全方案试读:

前言

无论你是纵横业界的女强人,还是仍像个大孩子的80后,当那团粉红色的小身体静静躺在你的臂弯中,任谁都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心底最真实的柔软和温情。看着那小小的手、粉嘟嘟的嘴和仿佛一碰就会受伤的皮肤,从未有过的强烈保护欲会让你想要拼尽全力保护怀中的小生命不受一丝伤害。

而在照顾宝宝这个问题上,每一个新手妈妈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喂奶”。既担心自己的奶水不足,又担心宝宝只吃母乳营养不够;宝宝吃得少、宝宝漾奶、宝宝怎么吃等问题都会令妈妈们费心,可以说从宝宝降生的那一刻起,妈妈们就和“喂奶”展开了无声的战役。

等到宝宝长到四五个月,看起来终于不那么脆弱,小身子也逐渐结实起来时,妈妈们又迎来了第二场战役——辅食添加。宝宝来到人世间除了母乳之外,第一次尝试的食物该是什么?怎么添加辅食才能平稳又健康?宝宝开始吃辅食就不爱喝奶了,怎么办?无数的难题困扰着妈妈们。能否顺利帮助宝宝完成从“喝奶”到“断奶”的过程,也决定着宝宝的健康。

与此同时,宝宝乳牙的健康发育也是不可忽视的大事情。妈妈们一定要知道,乳牙会直接影响宝宝牙齿一生的健康,甚至还会影响宝宝的面容!所以,帮助宝宝保护乳牙非常重要。乳牙的健康发育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对于还不懂事的宝宝来说,断奶餐的搭配、平时漱口习惯的养成都需要父母亲力亲为,这样才能让宝宝从小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乳牙。

本书正是针对了妈妈们最关注的这三大问题,即喂奶问题、辅食添加问题、乳牙发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知识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妈妈养育出健康又聪明的好宝宝。

爱之泉

香甜的奶水助宝宝健康成长!

无论是最健康的母乳喂养,

还是母亲无奈之下选择的人工喂养,

对于宝宝来说,

这些甘甜的奶水都如同爱的甘泉一般,

带着母亲满满的爱,

助宝宝健康茁壮成长。

Part 1 多种喂养方式送给宝宝爱的初体验

CHAPTER 1 母乳喂养 母婴交流最关键

母乳是世界公认最具营养价值的初生宝宝的天然食物,特别是在现今奶粉问题较多的情况下,坚持母乳喂养是对宝宝尽到的最大一份责任。

CHAPTER 2 人工喂养 妈妈无奈的选择

因各种原因而不能实现母乳喂养的妈妈,只要精心选对适合宝宝的奶粉,善于观察宝宝的状态,一样可以让宝宝茁壮成长。

CHAPTER 3混合喂养 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宝宝逐渐脱离奶水,开始尝试多种食物的过程是美好的。如何根据宝宝月龄的发展正确而科学地添加辅食,成了妈妈们的重要课题。

多种喂养方式 送给宝宝爱的初体验

奶水是每个小宝宝人生中尝到的第一种食物,也是维系宝宝最初几个月生命的唯一食物。作为弱小生命的唯一营养源泉,奶水的质量至关重要。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母亲们都应谨慎应对,即使到了需要添加辅食的年龄,母亲也不可以忽略奶水的质量。CHAPTER 1 母乳喂养 母婴交流最关键母乳是世界公认最具营养价值的初生宝宝的天然食物,特别是在现今奶粉问题较多的情况下,坚持母乳喂养是对宝宝尽到的最大一份责任。母乳价值百万

母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维生素、水及酶等,是宝宝成长最安全、最营养的天然食物。虽然奶粉厂商利用先进工艺在配方奶中添加了钙、锌、DHA等营养物质,却很难添加母乳中自带的免疫物质,所以母乳的价值比任何配方奶粉都要高。据统计,吃母乳的宝宝患感染性疾病和过敏的概率较低。●母乳的六大营养优势

1.更易吸收的蛋白质

蛋白质对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虽然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远不及牛乳高,但母乳中乳白蛋白含量高,约占蛋白总量的60%以上,而酪蛋白只占30%。而牛乳成分中70%以上为酪蛋白,乳白蛋白低于30%。乳白蛋白遇胃酸生成的凝块较小,更利于宝宝消化吸收。母乳还含有免疫球蛋白,它能与肠内细菌及病毒结合,可有效预防疾病。

2.促进大脑发育的氨基酸

母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且以谷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最高,它们是宝宝能量的来源,也是脑介质的组成成分,还能促进肠道发育。在游离氨基酸中,母乳中牛磺酸的含量要比牛乳高10倍。牛磺酸可促进宝宝脑和视网膜的发育。

3.更优质的脂肪

母乳中脂肪的含量虽与牛乳持平,但母乳脂肪球直径为0.9~22微米,比牛乳脂肪球小得多,更利于消化吸收。母乳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高于牛乳4~5倍。母乳中还含有帮助食物消化的酶,如脂肪酶、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等,其中脂肪酶含量较多,可促进宝宝对母乳内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4.更丰富的乳糖

母乳中所含的糖主要是乳糖,它完全溶解于乳液中,消化吸收率很高。乳糖在肠中能促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对宝宝腹泻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乳糖还能促进钙在肠道内的吸收,对宝宝大脑的发育也十分有益。

5.全面丰富的矿物质

母乳中矿物质含有量虽不算高,但利用率却很可观。如母乳中锌的含量与牛乳相当,但宝宝对母乳中锌的吸收率可达59.2%,而对牛乳中锌的吸收率仅为42%;宝宝对母乳中铁的吸收率可达45%~75%,而对牛乳中铁的吸收率仅有10%~30%;母乳中钙含量丰富,且钙和磷的比例十分恰当,比牛乳的钙更易被宝宝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患佝偻病的概率很小;母乳中还含有丰富的铜,对保护宝宝的心血管有很大作用;母乳中磷、钠的含量较少,可减轻宝宝的肾脏负担。

6.更多的免疫因子

母乳含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溶菌酶、乳铁蛋白等免疫因子,可大大减少宝宝的患病概率。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可附着于肠黏膜上,当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到达肠道时就会吸附于SIgA上,避免伤害肠黏膜,减少肠炎或腹泻的发生概率。SIgA在产后5天内的初乳中含量最多;溶菌酶则是一种能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细菌的细胞壁被溶解后,就不能再起致病作用;乳铁蛋白可预防宝宝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它能抑制细菌的活动;母乳内还含有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巨噬细胞可抑制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中性粒细胞可吞噬细菌;B淋巴细胞则可产生免疫球蛋白A(SIgA)。

母乳与牛乳成分对比●不同时期母乳的营养成分

母乳的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营养成分也不同。

初乳色黄白,质稠厚,蛋白质丰富,脂肪含量较少,含有大量分泌型IgA及白细胞,可为宝宝提供被动免疫,提高宝宝的抗感染能力。初乳有助于宝宝胎便的排出,可预防病理性黄疸。初乳含有生长因子,有助于宝宝肠腔发育,预防宝宝发生过敏或不耐受。初乳富含维生素A,可以减少宝宝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

过渡乳脂肪含量较高,且奶汁分泌量逐渐增多,可以满足宝宝迅速成长的需要。

成熟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约为1∶3∶6,这种营养比例最适合宝宝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晚乳的成分与成熟期乳相差不大,但这一时期乳汁已有所减少,必须搭配一定辅食来满足宝宝营养需求。总体来说,母乳各个时期的营养分配合理科学,可充分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不同时期母乳成分表●如何提升母乳品质

母乳是由母体营养转化而成,所以哺乳期妈妈应摄取充足的营养,多摄取富含脂肪、蛋白质的食物,同时注意补充钙、铁、维生素B和维生素C,这样不仅可满足自身需要,也能保证母乳品质。若母1乳品质较低,可在饮食上做调整。

1.保证摄取足够的脂肪

宝宝出生后便进入脑细胞分裂、增殖的关键时期,对脂肪需求十分迫切。刚出生的宝宝每天从母乳中汲取的脂肪约占总热量的40%。所以哺乳期妈妈必须保证脂肪的充分摄取,适当食用玉米油、坚果、瘦肉等食物,提高母乳中的脂肪比例。有些母亲在哺乳期节食减肥,这很不可取。母乳喂养本身就是能量消耗的过程,有很好的瘦身作用,若能搭配适当运动,便可轻松达到减肥效果,并能增强体质,有利于母婴健康。

2.适当提高钙含量

我国妈妈母乳中的钙含量不高,每100毫升约含钙34毫克,而0~6个月宝宝每天钙的摄取量应达500毫克。所以,哺乳期妈妈要加强钙质摄取,多补充牛奶和豆制品,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加强对钙质的吸收利用,这对提升母乳品质十分必要。

3.控制盐的摄入

受饮食习惯影响,我国妈妈母乳中氯和钠的含量普遍偏高。由于宝宝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过多的氯和钠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所以,哺乳期妈妈应控制盐的摄入。

4.补充DHA

DHA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宝宝的脑发育、提高智力及视网膜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不过,我国妈妈深海鱼类摄入较少,乳汁中DHA的含量也普遍低于国外水平。所以,哺乳期妈妈应适当补充些海产品,尤其是深海鱼类、海藻、贝类等,不仅能加强DHA摄取,还可补充优质蛋白及饱和脂肪酸,食用起来也比较安全。母乳喂养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宝宝出生后要尽早开奶(产后半小时到1小时内),如果宝宝此时没有得到吸吮体验,将会影响以后的吸吮能力。开始母乳喂养后,还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掌握好哺乳次数和时间

宝宝的哺乳次数和时间可依据宝宝的饥饱和母亲乳房的饱胀感来决定。宝宝出生头两周里不宜规定时间和次数,应视实际情况进行哺乳。因为新生儿胃小,每次吸入的奶量不多,按需哺乳才能够确保新生儿吃饱喝足。这一时期哺乳时间也较长,最开始可维持在每次15~20分钟,以后逐步缩减,控制在每次8~10分钟。

宝宝出生15天后,可考虑逐步固定哺乳时间,使宝宝养成定时定量吃奶的习惯。详细的月龄与哺乳次数对照请参考下表。

如宝宝每次吃奶量较多,可酌量每天少喂一次;若吃奶量较少,饿得较快,可酌情加喂1~2次。另外,夜里0:00~6:00点若宝宝没有饥饿反应,就不要把宝宝叫醒喂奶。●注意乳头的卫生和保养

每次哺乳前,先用手按压乳头挤出几滴乳汁,再把整个乳头和乳晕放进宝宝嘴里。哺乳后,不可用棉签或纱布擦宝宝口腔黏膜。

哺乳期,很多母亲会出现乳头皲裂问题,这时要注意调整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先用乳头轻触宝宝的嘴唇,这样可以引起宝宝的觅食反射。当宝宝的口张大后,立即将乳头和乳晕放入,必须确保宝宝的嘴唇盖住大部分的乳晕,宝宝的舌头在乳头的下方,如果只吸吮乳头会压住乳腺管道使出奶量减少,也容易导致乳头受伤。如果已经出现乳头皲裂,母亲可在每次哺乳后挤出几滴乳汁涂抹于乳头上,可有效促进皲裂的愈合。如果宝宝吮吸时母亲感到乳头疼痛,可以把手指放在宝宝的嘴角,帮宝宝把嘴巴张大一些,含住乳晕以缓解疼痛,这可能需要两三次的反复尝试才会有效果。●采用正确的方法储存奶水

很多母亲在上班后,可采用储存奶水的方法继续母乳喂养。早晚可以正常哺乳,上班期间则把奶水挤出来存放在冰箱里,宝宝吃之前用热水浸泡加热。需要注意的是,储存奶水应选择消毒过的塑胶筒、奶瓶、塑胶奶袋等作为容器,每次不要挤太满,以防冷冻结冰而胀破。为了方便食用,可分成60~120毫升的小份,方便根据宝宝食量喂食且不浪费,并且在每一小份母乳上贴上标签并记上日期。

在家给宝宝喂母乳的妈妈若母乳分泌量大,也可适当储存奶水供给宝宝以后食用。但是,不可每顿都把奶水挤到奶瓶中哺乳。因为直接哺乳时奶量更丰富,宝宝的吸吮力度比任何吸乳器都大,可把乳房中的奶水吸得更空。直接哺乳还能使母亲乳头受到刺激,促进奶水分泌,使乳量随着宝宝胃口增减,不易发生过度喂养或奶水不足的情况。哺乳时的母婴交流也可给宝宝愉悦轻松的感受。

母乳储存时间表宝宝最爱的哺乳姿势

正确的哺乳姿势是成功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母亲哺乳时抱宝宝的方法是,宝宝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宝宝身体贴近母亲,宝宝头和颈得到支撑,宝宝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不要让宝宝扭着脑袋吸吮,宝宝的嘴和乳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这样才更容易吞咽。母乳喂养时要特别注意宝宝嘴和母亲乳房的含接,确保宝宝口腔上方露出的乳晕比下方多、口张大、下唇朝外突出、下颌接触乳房。宝宝有效吸吮时可见慢而深的吸吮,并可听到吞咽声。

母亲哺喂时可以采取不同的姿势和体位,侧位、仰卧位和坐位都可以。舒服的哺喂姿势可以让母婴感觉舒适、心情愉快;哺乳时应以全身肌肉放松为原则,不仅让宝宝能舒适进食,还能避免母亲产生肩胛和脊柱疼痛等症状。这里为大家介绍4种正确的哺乳姿势,妈妈们可试着变换,寻找适合自己和宝宝的最佳哺乳姿势。●摇篮抱法

选择一张有扶手的椅子,椅子不宜太软,靠背不宜后倾,椅子高度以母亲坐在椅子上两脚能平落在地面上为宜。母亲在椅子上坐直,将宝宝抱在怀里,用前臂和手掌托着宝宝的身体和头部。哺乳一侧的脚下可放一小凳子,便于母亲抱宝宝,也可使母亲身体放松,保持舒适,便于乳汁排出。用一手托住乳房,将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哺喂。喂右侧时用左手托,喂左侧时用右手托。放在乳房下的手呈U形,不要弯腰,也不要探身,而是让宝宝贴近乳房。这是早期喂奶的理想方式。●交叉摇篮抱法

这种姿势与摇篮抱法相似。坐位,将宝宝抱在怀里,用前臂和手掌托着宝宝的身体和头部,一手托住乳房哺喂。唯一的不同是,喂右侧时用右手托,喂左侧时用左手托。●足球抱法

这种姿势适合乳房较大或者是剖宫产的母亲。将宝宝抱在身体一侧,胳膊肘弯曲,手掌伸开,托住宝宝的头,让宝宝面对乳房,让宝宝的后背靠着母亲的前臂。在腿上放个垫子可以增加母婴舒适度。●侧卧抱法

夜里哺乳或者疲倦时可采取侧卧哺乳。侧身躺在床上,让宝宝面对乳房,用一只手揽着宝宝身体,另一只手将乳头送到宝宝嘴里。需要注意的是,侧卧抱法不适合未满3个月的宝宝,因为这时宝宝头、颈部力量弱,若母亲哺乳时不小心睡着,乳房可能会堵住宝宝的口鼻,而宝宝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避开,从而引发窒息危险。一般来说,4个月以上的宝宝才具备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

无论采用坐姿还是卧姿哺乳,在宝宝吃饱后,都应等宝宝主动松开乳头或用食指轻压其下颌,将乳头轻轻拔出,不可强行用力拉出乳头,否则会引起疼痛和皮肤损伤。拔出乳头后应将宝宝直立抱起,使宝宝伏在母亲肩头,然后轻轻拍背,以便把吃奶时吞咽下去的空气排出来,防止吐奶。哺乳后的宝宝体位最好不要采取仰卧,采取右侧卧是防止吐奶的最佳卧姿。细数哺乳常犯的5个错误

宝宝刚出生的那几天,每个新妈妈都会感到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常常担心宝宝吃不饱、睡不好。下面就让我们从几个新妈妈最常见的喂养误区入手,掌握了正确的哺乳方式,自然可以从容地让自己的宝宝健康茁壮成长。

哺乳常犯的5个错误错误1:宝宝哭闹就是没吃饱

有些母亲遇到宝宝哭闹、睡眠不安,就认为是宝宝饿了,频繁哺喂,给宝宝肠道带来负担,影响宝宝睡眠,哭闹问题却仍未解决。于是,母亲们认为自己奶水差或者奶不好,从而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反而出现了哺喂障碍。其实,哺乳后宝宝哭闹或者睡不好,不一定就是没有吃饱。衣服过紧、被子太厚、吃得过饱,都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宝宝不会表达,只能靠哭闹不睡来引起父母注意。此外,蚊虫叮咬、湿疹、腹部着凉出现腹痛、屋内的空气干燥引起宝宝上呼吸道不适等,都会导致宝宝哭闹不止。错误2:让宝宝一边吃一边睡

有些母亲习惯一边喂宝宝,一边哄宝宝睡觉,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进食是一种愉快的行为,借助哺乳的机会能够使宝宝对食物产生兴趣。进餐时,一定要让宝宝五官齐用,眼手协调,主动进食。宝宝在清醒状态下,才能吃得香,吃得有味道,感到满足。此外,边吃边睡会影响宝宝的正常睡眠质量。通常,宝宝晚间会醒来多次,如果宝宝已经养成边吃边睡的习惯,每次醒来后都需要同样的方式才能再次入睡,这会给宝宝及母亲的睡眠带来很大影响。

为了避免宝宝在吃奶时睡着,母亲可以边喂边摸宝宝的小手、小脚,唱唱儿歌,柔声讲话,尽量不让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睡着。错误3:清亮的奶水营养差

有些母亲的奶水清清亮亮,看起来像水一样,就自认为营养差,动手把初乳挤出扔掉,甚至早早地给宝宝断奶。其实,清亮的奶水营养不一定比浓稠的奶水差,初乳看起来清淡,但所含营养却十分丰富。因此不能通过奶水的浓稠度来判断奶的质量,通常只要哺乳的母亲能够保证饮食营养,奶水质量就有保证。当然,哺乳早期和晚期的奶水不同,每天早、晚的奶水也会有一些变化,每次喂奶开始时分泌的奶水和快吸空时的奶水也不一样,但这些乳汁的变化对宝宝的影响不大。错误4:喝奶属于吃饭,平时宝宝还要多喝水

母乳中水占90%左右,宝宝可以从乳汁中获取充足的液体量,因此一些妈妈在哺乳时还给宝宝喝水,这是错误的。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宝宝的胃只有宝宝自己的拳头大小,额外给宝宝喂水不仅会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占据奶水的位置,导致宝宝喝不下母乳,造成营养不良。如果天气炎热,宝宝口唇干燥,可以用水湿润宝宝的嘴唇。只有宝宝出现尿少、尿的颜色深时,才需要给宝宝适当喝水。

另外,不要给6个月内的宝宝喂果汁。果汁太甜,宝宝喝了以后会不爱喝白开水,对宝宝的牙齿发育也不利。错误5:奶水多就不需添加辅食

一些母亲认为,只要自己的奶水足够宝宝吃,就不用另外添加辅食,这是错误的。宝宝从纯母乳喂养过渡到混合喂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6个月起就要让宝贝尝试其他食物,如米糊、菜泥、鸡蛋、牛奶、豆腐等,学习用嘴咬切和在口腔内搅拌,吞咽较硬和较粗的食物,从而学会自己吃饭的本领。这种食物接受的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若母亲们固执己见,错过了添加辅食的时机,会给宝宝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冷静应对暂时性母乳不足●正确看待暂时性母乳不足

母乳不足是母乳喂养中最常见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非常多。新妈妈信心不足、心情紧张、焦虑、疲劳都会对乳汁分泌产生影响;产后月经恢复也会导致乳汁暂时性减少。产后没有尽早喂母乳或产后喂奶的频率低于8次、宝宝因生病吸吮次数减少、宝宝含接乳房的姿势不正确等都会引发乳汁分泌不足。此外,出生2周、6周和3个月左右的宝宝体重增长相对较快,对乳汁的需求量增多,但乳汁分泌在几天后才能相应增加,此时也会出现暂时性母乳不足。

母乳不足在宝宝方面的表现为:新生儿满月体重增长少于600克;尿量少且浓,每天少于6次;宝宝在哺乳后不满足,经常哭闹;每次哺乳持续时间过长;宝宝拒吃母乳;宝宝大便干硬、不经常排便且排便量少等。

新妈妈不必过于担心母乳不足的问题,调查显示,哺乳期间真正母乳不足的发生率约在5%以下,绝大多数母乳不足都是暂时性的,只要科学应对就能从容度过暂时性哺乳危机。●缓解暂时性母乳不足的调理方法

1.保证睡眠,减少焦虑

乳汁分泌与大脑关系密切,母亲要注意放松身心,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母婴同步休息法。听轻松愉快的音乐,看健康有趣的书画,可帮助母亲调节心理,保持心情舒畅。

2.坚持勤哺喂,并适当增加哺乳次数

有些母亲把乳房当作“银行”,认为乳汁整天都在分泌,只要不喂就会越积越多。但乳房泌乳机制并非如此,只有乳房吸空了才能刺激大脑产生催乳素,由血液带到乳腺,促进乳汁分泌。如果经常把奶水存在乳房,只会使奶量越来越少。所以,奶水少时,一定要坚持勤哺喂,宝宝有力地吸吮会把乳房吸得空空的,使奶水越来越多。吸吮次数越多,乳汁分泌量就越多。切不可盲目添加牛奶、奶粉或其他辅食,这样做只会形成恶性循环使乳汁分泌越来越少。

3.注意喂养技巧

哺乳时,至少让宝宝吸吮每侧乳房10分钟以上,两侧乳房均应吸吮并排空,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乳汁分泌,还能让宝宝吸到含蛋白质和乳糖较多的前奶和含脂肪较高的后奶。哺乳时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衣服,否则宝宝容易入睡,打乱母乳喂养节奏。要坚持夜间哺乳,夜间睡眠时泌乳素水平比白天高,可增加乳汁分泌量。若经期乳汁减少,可在经期每天多喂2次奶,经期过后乳汁量将恢复如前。宝宝生病暂时不能吸吮时,应将奶挤出,用杯和汤匙喂宝宝;如果母亲生病不能喂奶时,应按给宝宝哺乳的频率挤奶,这样可保证病愈后继续正常哺乳。

4.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可有效改善母乳分泌不足的问题。母亲可适当增加汤类等液体的摄入,并增强豆制品、丝瓜、黄花菜、核桃仁、芝麻等食物的摄取,促进乳汁分泌。哺乳期间不宜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孕激素类避孕药物,以免影响乳汁分泌。若确实发生母乳不足而影响宝宝生长,妈妈应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适当添加配方奶。CHAPTER 2 人工喂养 妈妈无奈的选择因各种原因而不能实现母乳喂养的妈妈,只要精心选对适合宝宝的奶粉,善于观察宝宝的状态,一样可以让宝宝茁壮成长。人工喂养需做哪些准备

母乳喂养是最健康营养的喂养方式,但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能采取母乳喂养时,就必须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人工喂养需要购买很多器具,没有母乳喂养那么便利,还可能因消毒不严格,导致宝宝腹泻等疾病。●人工喂养需要准备的用具

1.奶瓶的选择

奶瓶的种类、材料、功能很多,应根据宝宝的需求慎重选择。

容积上,奶瓶一般分为120毫升、160毫升、200毫升、240毫升4种容量,可根据宝宝的食量挑选。一般说来,刚出生的宝宝每次喝奶为100~120毫升,满月后为120~200毫升。

材料上,奶瓶主要分玻璃和塑料两大类,另有少数品牌有硅胶等材质的奶瓶。简单来说,玻璃奶瓶安全性、耐热性都比较好,缺点是较重易损耗。新生儿最好选用玻璃质地的奶瓶,不仅材质安全第一,更适合开水锅煮沸消毒。而且这个时期不能让宝宝自己手握奶瓶,摔碎的不安全因素就可以忽略。塑料材质的奶瓶又分PPSU(聚亚苯基砜树脂)、PES(聚醚砜树脂)、PP(聚丙烯)三大类,这几种奶瓶透明度佳、重量轻、落下时不易破裂。

在外观上,奶瓶必须标注容积。不同品牌的标刻会有一点出入,但影响不大。有些奶瓶在瓶身表面设计了颗粒,方便宝宝手拿时稳固。还有些奶瓶会另外配套手柄,适合较大些的宝宝,可以锻炼宝宝手拿物体的感觉。注意,奶瓶上尽量不要有印花,越简洁越好,以避免化学污染。

在整个哺乳期,一个宝宝通常需要3~5个大小不等的奶瓶。

2.奶嘴的选择

奶嘴有橡胶和硅胶两种。

橡胶奶嘴是一种天然柔软的材料,富有弹性,质感近似妈妈的乳头,能让宝宝感觉到奶的温度。橡胶奶嘴在使用4~6周后,颜色会变成暗褐色,并带黏性,这表明橡胶已经老化,应及时更换。

硅胶奶嘴不易变形、不易受潮、抗热、抗腐蚀、易于清洗,缺点是不易传热。在型号上,奶嘴有大、中、小三个型号。(1)圆孔小号(S号):适合0~2个月的新生儿使用。(2)圆孔中号(M号):中号奶嘴吸奶量与吸母亲乳房出奶量非常接近,适合2~3个月的宝宝使用。若2个月以下宝宝使用S号吸奶费时太长,也可尝试中号。(3)圆孔大号(L号):适合于用以上两种奶嘴喂奶时间太长的宝宝。

除了圆孔,奶嘴还有Y字形孔和十字形孔。Y字形孔适合可以自我控制吸奶量的宝宝;十字形孔相对于Y字形来说,宝宝吸吮更加容易,一般多用于添加了米汤或米糊的液体。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应挑选不同规格的奶嘴。不要认为洞孔大宝宝吃起来省力,洞孔过大,奶流量过快,宝宝来不及吞咽容易吃呛。

3.其他用具

奶瓶刷:专用奶瓶刷是必备品,需要大小两个。大的用来刷瓶身,小的用来刷奶瓶的“螺丝口”部位和奶嘴。

奶瓶冷却器:可以选择专门用来冷却奶瓶的袋子,也可以选择标准的野餐冷却袋。通常在夜间或外出需要时使用。

奶瓶加热器:可以控制奶瓶温度,能加热冲调好且放置不久的牛奶。

奶粉储藏罐:小型的奶粉储藏容器,外出或特别需要时可以储藏奶粉。奶瓶消毒锅:专门用于消毒奶瓶和宝宝其他用品的锅具。●要掌握几种奶具消毒方法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被细菌感染,奶瓶、奶嘴等必须严格消毒。正常情况下,每天需消毒两次,早晚各一次。常见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煮沸消毒这种消毒方法很适合新生儿,消毒干净彻底。把奶瓶、奶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沸25分钟即可。注意,要将每一样物品完全浸没在水中,并避免物品沾到锅缘,从而融化。

2.微波炉消毒

将喂奶用具放入专用的微波炉消毒盒中进行消毒。这种消毒方法清洁、快速,十分简便;清洗后的奶瓶盛上清水也可直接放入微波炉消毒,但必须取下奶嘴和连接盖,以免奶嘴变形、损坏。

3.蒸汽消毒

需采用专门的电子蒸汽消毒器。机器操作简单,几分钟便可以为一组奶瓶消毒,消毒完毕会自动关闭。若于消毒24小时后没有使用奶瓶,需重新进行一次消毒工作,以免细菌滋生。且要保证奶瓶刷洗干净,避免残留奶渍。如何冲调配方奶

配方奶粉都有冲调说明书,家长在为宝宝冲奶粉之前仔细阅读即可。在具体操作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白开水的温度要适宜

冲奶粉最好使用自来水。目前家庭用自来水都经过了科学的处理,质量符合标准,煮沸后一般可直接饮用。不要用纯净水或矿泉水冲奶粉。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中的矿物元素;矿泉水由于本身矿物质含量多且复杂,不适合宝宝饮用。

冲奶粉的水温最好控制在40℃左右。若水温过高,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另外,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配方奶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等也会被破坏。●正确估算宝宝每天所需奶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1岁以内的宝宝每天的能量供给为95千卡/千克(1千卡约等于4185.9焦耳)。我们根据宝宝体重及100毫升配方奶所含的热量,可粗略计算出宝宝1天的奶量。一般来说,6个月以内宝宝每天约需160毫升配方奶。若宝宝体重2.7千克,每天所需配方奶约为426毫升;若宝宝体重4.5千克,每天所需配方奶就是710毫升。

宝宝每天奶量与月龄对照表

6个月以后,宝宝每顿奶量有所增加,但随着辅食的添加,宝宝喝奶次数逐渐减少,每天摄取奶量基本维持在900毫升左右。至1周岁时,宝宝已能吃很多辅食,每天喝配方奶的量下降至700毫升左右。1岁以后,宝宝每天的喝奶量应逐渐降低到500毫升左右。

如果担心宝宝吃得不够,可以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宝宝身高、体重及年龄判断食量是否合适,并针对宝宝个体需求给出正确指导,帮助妈妈做出适当调整。●采用正确的冲调步骤

冲调配方奶时,应先倒水再加入奶粉,以保证比例恰当。

1.倒水

把奶瓶放在桌子上,目光应与奶瓶刻度保持平行,以准确确认是否达到水位线。俯视通常有偏差。

2.加入奶粉

使用专门的奶粉勺量取奶粉,用抹平工具把勺上的奶粉刮平,但不要压实奶粉。加入奶粉的勺数一定要准确。

3.拧上瓶盖,充分转匀

不要用筷子搅拌,把奶瓶放在两手中间,然后两只手不停地搓转奶瓶,动作类似揉橡皮泥,这样转匀的奶粉不易起泡沫。

4.试奶的温度

将奶液滴至手腕内侧,感觉与体温差不多即可。如果温度稍高,可以握住奶瓶,用瓶盖盖住奶嘴,在自来水下冲一冲。●配方奶的存放及加热方法

冲调好的奶粉若来不及吃,可在常温下存放2小时。若放冰箱冷藏,则不能超过24小时。从冰箱取出后,放在热水杯中加温到适宜的温度。可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合适的奶温应和体温相当。

注意,不要用微波炉加热配方奶。微波炉热奶受热不均匀,部分加热的奶会特别热,部分又太凉。且微波炉加热会破坏配方奶的营养素。

冲调好的配方奶也不能煮沸加热,煮沸后其营养价值大打折扣。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虽然没有母乳喂养安全、经济、便利,但只要掌握正确方法,避免误区,宝宝也能健康成长。下面介绍几种人工喂养需注意的事项。●哺乳次数、间隔和每次哺乳量

每个宝宝的食量因个体差异会有较大区别,但只要身长和体重增长正常,就不用担心。一般来说,新生宝宝一昼夜喂奶7~8次,时间间隔约2小时一次。每次喂奶30~70毫升;满月后每天5~6次,每次100~120毫升;2~3个月每天6次,每次120~150毫升,间隔延长到3.5~4小时;4~5个月,每天喂奶5~6次,每次150~200毫升,后半夜持续睡6~7小时,不需要喂奶;5~6个月起,每天喂奶4~5次,每次200~250毫升,此时添加辅食,奶量不宜再增加;7~8个月后,每天喂奶减至3~4次,并可用杯子喝奶,逐渐不用奶瓶。1岁左右,每天饭食3餐,喂奶2~3次。●用正确姿势喂奶

在安静的环境下将宝宝抱起放在双膝上取半坐位,让宝宝斜靠在自己的臂弯中,用奶嘴轻轻触碰宝宝的嘴角,当奶嘴进入宝宝嘴中时要扶起奶瓶成不高于40°的角度(如果喂奶姿势不当,长久下去会引起牙齿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反咬合现象,影响上颌骨的发育和面部美观)。同时奶瓶要始终保持倾斜,保证奶嘴充满奶液,以免宝宝吸入过多的空气,引起哺乳后溢乳。每次哺喂的时间约20分钟为宜,不应超过30分钟。喂完后,竖抱宝宝、拍背,让宝宝打嗝排气。

宝宝10个月左右时,可用杯子喂奶。可让宝宝坐在膝上保持直立位或半坐位,要确保支撑和控制宝宝的头部。喂奶时,倾斜杯子使奶刚好能碰触至宝宝的嘴唇,宝宝会将奶舔进口中,或吸吮使奶液流入口中,切记不要将奶倒入宝宝口中。●哺乳用具的消毒

奶瓶尽量选择大口直立式玻璃制品,以便于清刷消毒。新生宝宝哺乳所用奶瓶的奶嘴要较柔软而孔径小,新奶瓶的奶嘴可先煮沸几次使之变软。奶具要洗刷干净,可放大锅内煮沸消毒,奶嘴等水烧开后再放入。奶瓶、奶嘴、盆、杯和匙等用具都应置于水面下煮沸5分钟。另备竹筷一双也需消毒,用来钳夹已经消毒的奶瓶和奶嘴。总之,人工喂养一定要树立消毒观念,防止食具污染。●适当给宝宝喝水

人工喂养可适当让宝宝稍微喝水。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70%以上是酪蛋白,分子量大,不易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含量较人乳少,这些容易导致便秘,给宝宝补充水分有利于缓解便秘。另外,牛奶中含钙、磷等矿物盐较多,大约是人乳的2倍,适量的水可以帮助矿物盐和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从肾脏排出体外。

至于每天给宝宝喝多少水合适,这要根据宝宝的年龄、气候及饮食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每次可给宝宝喝水30~50毫升。宝宝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喝水量各不相同,不喜欢喝水或喝得少都不必强迫。喝水时间在两次喂奶之间较合适,否则影响奶量。喝水次数也要根据宝宝的需要来决定,一次或数次不等。

要注意的是,晚上尽量不要喂水,以免影响宝宝的睡眠。宝宝喝白开水最好,不要以果汁饮料代替水。饮料中含糖量较多,有些还含有色素和防腐剂,影响宝宝的味觉,也对宝宝的健康不利。●不要过早添加辅食

人工喂养要按需进行,不要过早添加辅食,有些妈妈总想早一点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样对宝宝非常不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在宝宝满6个月时再添加辅食,这是因为肠黏膜屏障包括它的物理性保护机制(如胃酸、黏液、蛋白水解酶、肠蠕动和黏膜表皮)以及肠淋巴组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细胞免疫的免疫性保护机制,要到宝宝6个月时才能发育完善。但个体也有差异,一般来说宝宝在5~6个月时可以尝试逐步添加辅食。

过早添加辅食会造成过度喂养,使宝宝的胃容量扩大,给宝宝造成很多健康隐患,如体重超标、龋齿率上升、儿童性早熟等。彻底揭开配方奶粉的面纱●什么是配方奶粉

大多数的配方奶粉是以牛奶为基础生产出来,以无限接近母乳为原则。可以这样说,配方奶粉是宝宝除母乳以外最营养、最安全的食物。

在奶粉生产过程中,选择了基础物质(牛奶、羊奶或者骆驼奶)之后,就要按照配方奶粉的成分表将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加入其中,使得各种营养素的最终比例符合配方要求。当这些原料调配好之后,经过巴氏消毒、浓缩,最后通过喷雾干燥,就变成了奶粉。

简单说来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原料混合、加热杀菌、均化、标准化、包装、消毒杀菌。●配方奶粉比母乳多了什么?

配方奶粉中除了必须有的成分之外,还有一些母乳中没有的添加物。

宝宝的奶粉里有哪些添加成分?可选成分

提到可选成分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熟知的脑黄金DHA、有利于调节宝宝肠道系统发育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等都属于此类。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在婴幼儿的配方奶粉中添加这些成分确实不会对宝宝健康构成风险,但是结果却也未必像商家宣传的那样神乎其神,家长们需理性对待。特殊配方成分

有些宝宝因为先天特殊体质或者其他原因只能选择特殊配方奶粉,如蛋白质过敏、严重胃食管反流的宝宝等。常见的特殊配方奶粉包括适度或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无乳糖配方奶粉、稠化奶粉等,这些配方奶粉中将易致过敏的蛋白质分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水解,添加了淀粉、麦芽糖精等特殊成分。这些成分对宝宝不造成伤害,是针对特殊需求而提出的个性化方案。工艺所需要的添加物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一种非常典型的添加物就是乳化剂,这是因为水和油很难融合,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能让脂肪成分和水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乳浊液,就需要加入乳化剂。一般奶粉中使用的乳化剂是对人体无害的卵磷脂。除此之外,在包装环节会用氮气填充;为防止DHA变质而加入一些抗氧化剂等。污染物残留

污染物残留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添加物,它往往取决于奶源地的环境好坏。环境污染越严重,奶粉中的残留相对也越严重,例如铅、汞等重金属残留等。对于这些残留,我们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来规范,只能根据动物毒性试验结果给出一个上限,不超过上限即视为对健康没有影响。配方奶粉营养须知

宝宝配方奶粉是以牛或其他动物的乳汁或经证实适用于宝宝喂养的其他成分为原料的产品。宝宝配方奶粉在营养学上的安全性和充足性经过科学的证明,证实它能支持宝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按照生产厂商的说明进行配制的宝宝配方产品中,其100毫升奶液中所含的能量应不低于60千卡(相当于250千焦),不高于70千卡(相当于295千焦)。每100千卡(kcal)中所含营养素的最低限量和最高限量见下表。

宝宝配方奶粉成分的推荐含量(N.S.=未说明)※本表的注释:1.1千卡(kcal)≈4186焦耳。2.蛋白质含量在1.8~2.0克/100千卡、以牛乳非水解蛋白为原料的配方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应根据真实蛋白的测量值([总氮-NPN]×6.25)。3.蛋白质含量少于2.25克/100千卡、以水解牛乳蛋白为原料的配方奶应通过临床试验推算。4.除了表中所列出的成分外,也可在配方粉中添加其他成分以确保这一配方适合作为宝宝唯一的营养来源,或产生与母乳喂养相似的其他益处。不能仅根据母乳中本身存在某种物质作为在配方奶粉中添加这种物质的依据,还应证实添加后可产生的益处。

CHAPTER 3 混合喂养 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

宝宝逐渐脱离奶水,开始尝试多种食物的过程是美好的。如何根据宝宝月龄的发展正确而科学地添加辅食,成了妈妈们的重要课题。宝宝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宝宝出生的第一年称为宝宝期阶段。宝宝期是宝宝出生后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身长在一年中增加50%,体重增加200%,其中前6个月最为迅速。这一时期也是宝宝大脑飞速发展的时期。宝宝在4个月以前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4个月以后可逐渐添加辅食且宝宝的辅食应由泥糊状逐渐过渡到半固体。

由于宝宝的消化道黏膜薄嫩,胃容量小,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也还未发育成熟,很容易发生营养紊乱和腹泻。而宝宝期阶段的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量又很高,如果宝宝在这一段时期内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就会受限,结果不仅会影响宝宝健康,还因此可能错过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段。

那么,爸爸妈妈在喂养宝宝期的宝宝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1)蛋白质:宝宝对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量高于成人。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需要蛋白质2克/千克(体重),牛乳喂养的宝宝则需3.5克/千克(体重)。倘若蛋白质摄入不足,宝宝就会出现营养不良、虚胖和水肿等问题。(2)脂肪: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推荐量规定,宝宝摄入的脂肪供能要占每天总能量的45%~50%,脂肪对于宝宝的身体发育十分有益。脂肪补充在开始添加辅食后,越早开始越好。因为宝宝出生后第三个月,脑细胞数目增长达到第二个高峰,之后增加的速度就会逐渐趋于缓慢,宝宝1岁半后脑细胞数几乎不再增长。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适宜的脂肪摄入,就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30%~60%。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应该多吃些米、面、杂粮、土豆、番薯等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宝宝提供足够能量。宝宝6个月大时可以消化淀粉食品,妈妈们可在这个时候适当添加米粉等食物,为宝宝提供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能太多,否则会导致产酸、产气并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4)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辅食添加前,母乳喂养的妈妈可多吃些瘦肉、血豆腐、动物肝脏等含铁的食物,可以预防乳母贫血;多吃些牛奶、豆类、芝麻酱等含钙食物,则有助于宝宝骨骼生长发育;适当吃些海带、紫菜,则可以帮助宝宝补碘。当然,水果和蔬菜也不可缺少,这些食物可以通过母乳为宝宝提供足够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多吃些瘦肉、动物肝脏、粗粮、蘑菇等,则有助于提供维生素B;要想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是最简便的方法。(5)水分:在正常情况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4个月内无须添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研究证实,即使在炎热的夏天里,母乳内所含的水分对宝宝也是足够的,只要妈妈的母乳充足,就没有必要额外给宝宝补充水分。但是,宝宝6个月后,活动量增加,生长发育加速,热能消耗大。同时,宝宝对母乳的摄取量下降,且辅食中的蛋白质和纤维需要额外的水分参与消化,妈妈要按规律给宝宝喂水。如果宝宝有呕吐或者腹泻等病症,容易发生脱水问题,就更要注意及时补水。

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个宝宝期宝宝生长发育标准一览表,爸爸妈妈们不妨做个参照。

宝宝期宝宝生长发育标准一览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重要信号

宝宝首次引入其他非乳类食物的月龄一般为4~6个月,不能早于4个月,也不宜迟于7个月。过早添加辅食(在4个月前)可能会发生辅食取代母乳,导致宝宝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后果,也可能发生过度喂养,宝宝出现体重超重的情况;过晚添加辅食,会导致宝宝得不到所需营养,阻碍生长发育,导致营养不良和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后果。

由于每个宝宝有各自的生长发育特点,添加泥糊状食物的时间早晚也有差异。有些宝宝生长较快、发育超前,需要添加泥糊状食物的时间就会稍早一些。家长也可根据以下征象来判断宝宝是否需要添加泥糊状食物。(1)体重达到6.5~7千克,坐姿正确时能抬起头。(2)伸舌反射(指将非液体物品放到嘴前时,宝宝张嘴并将舌头向上向前伸出的本能)消失。(3)看到碗里的食物时,头向前靠,流口水,甚至张开嘴巴,表明宝宝对半固体食物感兴趣。(4)在两次喂奶之间频繁啼哭,说明单纯的喂奶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5)体重增长不良,6个月内每月体重增长少于600克,7~12个月每月体重增长少于300克。(6)每天吃奶量达到或超过1000毫升。

宝宝出现上述现象时,可以考虑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家长要注意,添加辅食最晚不要超过7个月,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宝宝口腔的神经和肌肉发育趋向成熟,能较好地控制舌的运动,开始咀嚼活动和长出牙齿,肠道消化酶分泌增加,有较好的消化能力,喜欢新的口感和味道。这时添加辅食,可以让宝宝在味觉敏感期尝试不同的口味,将来对食物的接受程度会增高。

宝宝在添加辅食的同时,应该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宝宝也应该维持原有的奶量。宝宝之所以需要添加辅食主要是因为单纯乳类喂养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必须补充其他食物,而不是用泥糊状食物来替代乳类。辅食添加的作用和原则

辅食添加也称断奶餐或离奶食品,虽然称之为“断奶”并不科学,因为人的一生都需要适量喝牛奶,但是用来形容宝宝辅食添加的过程,“断奶”一词倒也比较生动形象。辅食添加是宝宝由哺乳过渡到普通食物的饮食,之所以要添加辅食,最重要的原因是单纯乳类喂养已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需要补充其他食物。但这个阶段宝宝的牙齿和消化系统尚没有发育完全,无法立即由母乳过渡到普通食物,所以要以柔软、泥糊状的食物来进行过渡。●辅食添加的作用

1.辅食可以提升宝宝的进食能力

宝宝一般在4~6个月大时开始添加辅食。这个时期,宝宝的唾液分泌增多,开始渐渐地学习咀嚼动作,添加辅食可以帮助宝宝摆脱吮吸动作,学会咀嚼和吞咽。

2.辅食是母乳或配方奶的营养补给

虽然母乳是最佳的营养美食,但随着宝宝的发育,母乳中的铁、钙及维生素含量已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为了让快速成长期的宝宝营养摄入均衡,添加辅食很重要。但是,在添加辅食时,要注意适时、适量、适材,什么时候该为宝宝选用何种食材,爸爸妈妈们可参照下面的表格。

辅食食材适龄表注:上表中“○”表示可以选用,“△”表示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选用,“×”表示不能选用。●辅食添加的原则

1.食物种类逐渐增加

一般来说,宝宝食用的第一类理想辅食应为单一谷物食品,如铁强化纯米粉、麦粉等。添加辅食前,宝宝所需营养来源主要来自母乳,添加辅食后,要从各种辅食中汲取营养成分,辅食的添加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食物的样式。

2.食用量由少到多

每次给宝宝添加新辅食时,应该遵循从少到多的原则,不要一次性喂入太多。一般来说,宝宝完全适应一种新的食物需要一周时间。断奶餐开始后,也最好保持这种进度。如果宝宝在食用期间出现拒吃或消化不良的状况,不要强迫宝宝继续食用,可以过一段时间再尝试添加。

3.食物质地的选择

刚刚添加辅食时,食物应尽量细滑,便于吞咽和消化。慢慢可尝试添加半固态或粗颗粒、末状的固体食物,如此一来可以锻炼舌头的运动能力和吞咽功能,促进消化器官的发展。1岁左右的宝宝一般只有6~8颗牙,肠胃功能尚未健全,食物添加仍应以软、烂的质地为主,逐渐添加固体。辅食添加期各月龄的喂养建议

宝宝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理需求,尤其是在母乳、配方奶、辅食混合喂养期,家长应根据宝宝所需调整喂养方法。●6~7个月宝宝喂养建议

这一时期宝宝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逐渐添加泥糊状辅食,如米粉、菜泥、果泥、肉泥、肝泥、蛋羹、鱼泥等。辅食应按照上述顺序添加,食物品种越丰富越好。开始添加辅食时,每次1~2勺,每天1~2次,逐渐加量。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从少到多、从稀到干、从细到粗、从一次到多次、从一种到多种。添加新辅食期间,应注意观察宝宝皮肤是否出疹、是否腹泻和睡眠情况、精神状况等,如果2~3天内宝宝适应良好,可添加新的品种。如果宝宝不爱吃某种食物,要反复让其尝试,除非对食物过敏,一般宝宝经过尝试都会接受新食物。

6~7个月宝宝一天食谱举例●8~9个月宝宝喂养建议

这一时期宝宝可减少哺乳次数1~2次,但奶量每天最好保证800毫升。母乳或配方奶是很好的蛋白质和钙质来源,不要因为增加其他食物的餐次而减少奶的摄入。

通常,每天进餐5~6次,包括4~5次奶和1~2次辅食。哺乳的量和进食的量有个体差异,可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调节喂养量和喂养次数。身长、体重增加不佳的宝宝,应适当增加进餐次数或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体重超重的宝宝,可适当减少食物喂入量,避免过度喂养。

这时的宝宝可接受粗糙一点的辅食,如肉末、稠粥、菜末、馒头,或者磨牙饼干等需要咀嚼的食物,可锻炼咀嚼、吞咽能力,宝宝消化、吸收等胃肠生理功能也能通过“吃”来培养和提高。

若宝宝有暂时性食欲不佳,如某一餐或某一天进食量少,家长不必担心,可在下一餐或第二天适当增加喂养量。

8~9个月宝宝一天食谱举例●10~12个月宝宝喂养建议

这一阶段宝宝喂养不仅辅食添加更丰富,宝宝“自食”能力也逐步增强。通过“自食”可以锻炼宝宝手眼协调及精细动作能力,促进宝宝智力的发育,该过程还可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和培养自立精神。不过,食物的体积是家长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给宝宝吃的蔬菜和其他食物,要切得比成人吃的食物体积小。很多宝宝不爱吃蔬菜,就是因为蔬菜纤维太长容易塞牙,给宝宝带来困扰。这时,家长可以把大体积的蔬菜、肉类等食物切成小块、薄片等,也可以用剪刀将食物剪碎至适宜体积。用开水把剪刀烫一下,或者把剪过的食物放到微波炉加热一会儿,就能达到消毒的目的。带宝宝去餐馆吃饭,最好也随身带上剪刀,把食物剪到宝宝适宜吃的体积。肉类食品最好与纤维走向垂直剪,这样宝宝进食会更容易。家长也可准备条状食物,让宝宝自己用手抓着吃,帮助宝宝更好地进食、增加进食兴趣。

有些地区的家长习惯给宝宝吃汤泡饭,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因为汤所含的营养素较低,且容易占据胃容量,减少宝宝的摄食量。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如果宝宝口渴,可以让宝宝用杯子喝少量白开水,以锻炼宝宝用杯子喝水的能力。尽量给宝宝吃水果,而不要喝果汁。另外,不要给宝宝吃果冻、葡萄、花生等食品,以免发生食物窒息。

1 0~1 2个月宝宝一天食谱举例●1~2岁幼儿的喂养建议

如果可能,提倡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若不能继续喂母乳,则应保证每天500毫升的配方奶。食欲不佳且体格生长不良的儿童,可适当增加配方奶的摄入量。

这一阶段的宝宝可以和家人一起围坐就餐,但宝宝吃的饭菜一定要注意体积适宜,口感松软,并尽量清淡少盐。膳食品种要多样化,可每天安排两餐主食、2~3次乳类与营养点心,餐间控制零食。幼儿可以每周吃1~2次动物肝脏或动物血,吃1~2次鱼虾或鸡鸭,吃3~4次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每天吃肉的量为50克左右,另外最好保证每天吃一个鸡蛋。

良好的进食习惯对宝宝的胃口和营养吸收至关重要。让宝宝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就餐、进食时不玩耍不看电视、不在嘈杂的环境下就餐、不在吃饭时训斥打骂宝宝、不强迫宝宝多进食、让宝宝在心情愉悦时进餐等,都可以为宝宝建立良好进食习惯。另外,在进餐过程中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给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

1 ~2岁幼儿应分餐进食,鼓励宝宝自己进食;2岁后的幼儿应独立进食。

1~2岁宝宝一天食谱举例辅食喂养易引发的宝宝不适及对策

宝宝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较少,且消化酶的活性低,很难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加之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较差,免疫功能欠佳,很容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尤其在混合喂养期,从乳类喂养到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宝宝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会发出种种不适信号,如吐奶、过敏、厌食、腹泻、便秘等,家长一定要认真应对。下面我们就对这些不适症状作一一介绍。●吐奶

宝宝对食物一般都有“适口性”,如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添加配方奶粉或者辅食时,很可能会对新食物不适应。人工喂养的宝宝在添加辅食时也常发生这种状况,如食物转换过快过急,就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发生吐奶现象。

要解决宝宝“适口性”问题,关键是要做到循序渐进,任何新食物的添加都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少量多餐。为了不给宝宝的肠胃增加负担,每餐只添加一种新食物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第一次使用奶瓶哺乳,有可能会因为奶瓶使用不当造成空气吸入。可以在哺乳后把宝宝竖直抱起拍背,促进打嗝后排除空气,吐奶现象即可缓解。

如果宝宝吐奶较剧烈且量多,或有时呈喷射状,则应找医生诊治,查看是否为其他胃肠疾病导致。●过敏

在添加富含蛋白质辅食的过程中,有些宝宝会出现过敏现象,如脸上、前胸、后背出现红斑,有些呕吐、腹泻也是由于过敏引起的。有家族过敏史的宝宝,这些情况可能会更明显。

为预防过敏,宝宝在添加鸡蛋、花生、大豆、鱼等富含蛋白质的辅食时,过程一定要慢,添加量一定要少,以查看宝宝的过敏情况。若一切无恙可继续添加,若出现过敏情况则应立即停止。

若为从母乳转配方奶时发生过敏,应该去医院检查宝宝是否对牛奶过敏。如果是,应立即停用,继续母乳喂养,或用适度水解蛋白奶粉哺喂;当宝宝接受一种配方奶粉后,转换到同一品牌的下一阶段奶粉相对容易。●厌食一些家长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并未适当减少母乳或配方奶的奶量,把辅食纯粹当作是加餐,这是不恰当的。宝宝都很“诚实”,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饱了奶,不饿了自然对辅食兴趣不高。如果这时家长强迫宝宝吃辅食,时间长了就可能使宝宝从单纯的反抗进食发展为心理上反感进食,即厌食。所以,给宝宝添加食物时,应考虑宝宝到底能吃多少,不能一味地“塞”,那样不仅达不到增加营养的目的,反而会给宝宝在心理上造成障碍。宝宝在辅食添加开始阶段也有可能出现生理性厌奶,即宝宝发育正常,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暂时减少,通常持续一周左右便会恢复正常。从母乳转为配方奶的宝宝,常常会发生不肯吸奶嘴,甚至“罢奶”拒食的情况。对于拒绝奶瓶的宝宝,开始喂配方奶时可先用小勺、小杯,以后再改用奶瓶,让宝宝逐步接触并习惯配方奶的味道;对于拒绝奶嘴的宝宝,可选在宝宝将睡未睡着、将醒没全醒、迷迷糊糊而胃内已排空的时间来喂哺,这样宝宝对奶嘴的接受度会大大增加。●腹泻

在换奶及辅食添加过程中,很多宝宝会出现腹泻问题。如不严重,可口服补液盐,以补充因腹泻所丢失的电解质及体液,但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及时去医院诊治。宝宝的病情好转后,母乳喂养的宝宝要继续母乳喂养,非母乳喂养的宝宝也可继续食用平时的奶粉或奶制品。同时,母亲要做好消毒工作,餐具、水杯、奶瓶要经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晒。

腹泻好转后一周,可以尝试再次少量添加辅食,添加时间可较原来延长。添加辅食时,可以适当加入胡萝卜泥。胡萝卜泥富含果胶,有使大便成形及吸附细菌的作用,对腹泻也有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过量、长期营养不足或不平衡、天气太热或太凉、细菌或病毒感染等也会导致腹泻,家长应加以区分。

宝宝如有高热,或大量水泻,或便中带血,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便秘

混合喂养的宝宝便秘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添加配方奶粉过程中发生的便秘。这是因为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宝宝难以消化,以至于大便干燥坚硬,无法顺利排出。出现这种情况可减少配方奶量,增加饮水。宝宝已满6个月,可适当增加菜泥,蔬菜中的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若无法改善,可尝试更换配方奶品牌。仍然没有效果的话,还可在宝宝饮食中加入益生菌缓解便秘或去医院诊治。

另一种发生便秘的情况是因为辅食添加过量和食物搭配不当导致的。一些家长一味地增加宝宝的营养,尤其是最初进行辅食添加时,各种果泥、菜泥、肉泥、鱼泥都会轮番登场,不给宝宝适应新食物的机会。这时应注意减少辅食品种,以免造成宝宝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若宝宝易患便秘,可以每天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10~20分钟,每天3次,有较好的效果。从粪便入手,密切关注宝宝肠胃健康

在混合喂养期,由于膳食结构和食物成分时常会有变化,宝宝肠道菌群也随着发生相应改变,对入侵致病微生物的拮抗作用有所降低,发生肠道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宝宝消化吸收是否正常和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宝宝的大便就能观察出来。下面就宝宝几种不同的大便类型加以分析,借此判断宝宝的消化吸收情况。●从大便看宝宝胃肠健康

1.纯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

未添加辅食的纯母乳喂养的健康宝宝,其大便应为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类似药膏,或有颗粒。有些时候,宝宝大便会呈稀薄的微绿色糊状,有酸味但不臭,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作用将胆红素变为胆绿素,因而略呈绿色。当母乳喂养不足时,大便色绿、量少且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这种情况只要给予足量喂养后,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若宝宝大便有硬结块,有臭鸡蛋味,可能是因为母乳中脂肪含量过多,粪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宝宝吃前半部分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营养丰富,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另外,妈妈应该适当少吃鸡蛋、瘦肉、豆制品、奶类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

一般宝宝每天排便2~4次,如果宝宝排便次数过少,或者一天增加至5~6次,应考虑是否患了便秘或腹泻。也有些宝宝大便次数较多,但宝宝身体状况良好,体重不减轻而是按照标准逐渐增加,这也是正常的。宝宝添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可以减少,一般1周岁以上宝宝每天大便次数维持在一天一次。

2.人工喂养宝宝的大便

一般来说,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或土灰色,质较硬,呈中性或碱性反应。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多,大便常有明显的蛋白分解后的臭味,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这时可尝试将配方奶冲调得稍微稀一点,待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按照说明进行冲调。需要注意的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呈现绿色是不正常的,这可能意味着宝宝肠道蠕动加速或肠道有炎症,必须及时去医院诊治。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大便发绿是受到某种惊吓,这是错误的。

人工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1~2次,如宝宝糖分摄入较多,排便次数也会增加,便质柔软。在排便次数上,家长不要和其他宝宝做比较,因为每个宝宝体质不同,胃容量不同,每天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不能强求一致。若宝宝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3.添加辅食后宝宝的大便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若添加含淀粉类食物的辅食,大便量都会增多,硬度比单纯牛奶喂养稍减,呈暗褐色,臭味增加。如果粪便中泡沫较多,说明宝宝存在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的问题,必须少吃淀粉类食物,甚至停止吃淀粉类食物;若宝宝大便外观呈奶油状,则显示脂肪消化不良,应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若宝宝大便与成人类似,说明其蔬菜、水果等辅食添加较多,应适当加以控制。

宝宝在初加菜泥时,大便可能会出现少量的绿色菜泥,很多家长误以为是宝宝消化不良。其实,这是健康宝宝添加辅食常会出现的现象,只要宝宝没腹泻,可照常添加,待宝宝的肠胃习惯后绿色粪便会自然消失。●从大便看出的其他疾病

有些疾病可以从宝宝的粪便中反映出特点,若宝宝大便的颜色、味道、性状出现如下改变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若宝宝大便呈灰白色,则有发生小儿胆道梗阻的可能;若宝宝排出黑色大便(不包括胎便),看起来像柏油样,则有发生胃肠道上部出血的可能,有时宝宝服用铁剂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若宝宝大便中带有血丝,则有可能是因为直肠息肉、结肠息肉,或者就是简单的肛裂,应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宝宝大便中不仅有血丝,还含有大量的黏液而粪质较少,若同时出现阵发性腹痛,则有可能是肠套叠;若宝宝大便带有脓血并有腥臭味,则可能患有痢疾。

总之,通过大便家长可以及时发现宝宝健康问题。若只是胃肠消化吸收较差,可通过饮食调整,使异常的大便得到纠正。但如果粪便异常不属于一般消化不良情况,且合并有全身症状,应立即送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免延误。如何进行科学地断奶

如果妈妈的身体状况较好,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小,宝宝1岁以后母乳仍然很有营养,能够满足宝宝每天总能量需求的1/3到1/2。所以,宝宝断奶不必过急,可以继续喂母乳至2岁,这样更符合宝宝的营养要求。

断奶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增加喂奶粉的次数。宝宝的味觉很敏锐,而且对饮食非常挑剔,尤其是习惯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常常拒绝其他奶类的诱惑。因此,宝宝换奶,速度一定要放缓,即便是到了换奶的年龄,也应为宝宝创造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千万不可勉为其难。如果突然中断母乳喂养,会对宝宝产生心理伤害,失去安全感,引起吮手指、咬被角、啃毛巾等不良行为。

停止母乳喂养最好避开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这一季节宝宝容易出现食欲不佳,也容易患消化道疾病,最好不要在这一时期给宝宝断奶。另外,不要在宝宝生病或疾病恢复期间断奶,应该在宝宝身体状况较好的时期逐渐停止母乳喂养,以便让宝宝更好地适应不同奶类喂养的过渡。断奶前可以有意识地减少与宝宝相处的时间,让其他家人多陪伴、照顾,给宝宝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断奶最迟不应超过2周岁。如果宝宝断奶后出现生长发育异常的现象,应及时就医。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母亲采用民间流传的“土方法”断奶,如往乳头上涂辣椒水、风油精等刺激物,这是错误的。对宝宝来说,乳头上有刺激物会大大降低其进食欲,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也有些母亲会干脆把宝宝交给老人看管,几天几夜不见宝宝,让宝宝忘记母乳。但这样的母子分离会使宝宝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母乳依赖较强的宝宝,因看不到妈妈而产生焦虑情绪,不愿吃东西,烦躁不安,哭闹剧烈,甚至还会引发疾病。这样一来不仅奶没断好,还影响了宝宝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得不偿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