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4(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4:51:02

点击下载

作者:周连科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辽宁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4

辽宁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4试读:

引言

明朝建立后,中央政权再一次对辽宁地区实行了有效管辖。元末红巾军横扫东北大部,辽阳行省地方政权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但元之残余极其顽固,女真各部又僻处边远地区,明朝采取招抚和军事并进的策略,历经洪武、永乐两代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努力,明王朝才完成了对辽宁地区的军事与政治的统一。在明初统一辽东政策的招抚下,洪武四年(1371),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献辽东州郡地区和兵马钱粮册籍,归降明朝。接着,明置辽东卫于得利嬴城(今辽宁大连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其后,明朝又于辽阳设立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辽东都司设立后积极推行卫所屯田制,兴修水利,修建城镇,开放马市贸易等。一批新兴的城镇在辽东大地出现,商品贸易使城镇经济日益发展,农业点出现在松辽平原,各民族间不断融合,形成了15世纪明代辽东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局面。

明代辽东范围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口,北至开原,与今天辽宁省省境大体相当。辽东是明朝九边重镇之首,“为京师左臂,所系尤重”,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正统至万历年间,明王朝在这里兴筑边墙,广设城堡,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北控蒙古,东御女真,确保了辽东作为“京师左臂”二百余年的稳定与繁荣。

明初,辽东民众积极抗击倭寇,捍卫辽东海疆。为防止倭寇侵扰及保护海上交通安全,明王朝自山海关外的广宁前屯卫(今绥中)芝麻湾至丹东鸭绿江长甸河口的苏城子的海岸线上,筑烽燧,建城堡,通过望海埚战役等,打击了倭寇的势力,保卫了海疆的安宁。辽东地区汉、蒙古、女真、高丽等民族在反侵略的自卫斗争中,增强了中华民族意识。

辽东是满族的龙兴之地。明朝末年,居住在辽东的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联姻于北方的蒙古,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并逐步形成与明王朝的抗衡之势,通过以“萨尔浒之战”为典范的一系列战役,把明朝的地盘逼迫到锦州至山海关一线。清统治者最终于1644年挥师进关,入主中原,建立起以满族为主体的统治全国的政权。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它不仅将中国的专制制度推向顶峰,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领土广阔、高度统一的帝国,它的实际统治能力为汉唐所不及,奠定了中国今天版图的基础。它在行政建制上,虽然多承明制,但更有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历代王朝所面临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如国内的民族关系问题、与外国的领土纷争问题等。在清朝267年的统治期间,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东三省特别是辽宁地区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故东北的行政建制与关内18省不同,除盛京为陪都、建奉天府为京府外,在东北地区,还在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处置八旗驻防官兵,成为清王朝统治之下的特别地区,类似于当今所谓特别行政区。东北地区还设将军、副都统以下八旗武官,驻防各地,实行军政。所不同者,盛京又设五部衙门,总辖八旗事务。奉天府尹,领道、府、州、县,统治一般民人。有清一代,东北,尤其是盛京地区,一直作为清朝统治者巩固后方和民族归属的精神家园。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辽宁迈入了饱含屈辱又奋力抗争的近代历史门槛。牛庄开埠、旅顺强租,辽宁门户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中日甲午战争后,辽东半岛被迫割让,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地盘的战场之一。日本帝国主义取代沙俄后,开始了对辽宁的殖民统治。直至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族日渐觉醒,辽宁人民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线,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辽宁省明长城资源点分布图第十编九边首镇——明代的辽宁

元朝末年,统治者实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将东北地区的契丹、女真、渤海等少数民族划归“汉人八种”,一时间,民族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统治中国北部的民族——女真人,在蒙古贵族统治下的近百年间,一部分加入了蒙古族籍,一部分已和汉族融合,还有一部分退回白山黑水之间与留在原地的部落形成了新的女真民族。元朝统治时期各族人民大量沦为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各族人民不懈地进行反抗斗争。元末红巾军横扫东北大部,辽阳行省地方政权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但元之残余极其顽固,女真各部又僻处边远地区,因此历经洪武、永乐两代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努力,明王朝才完成了对辽宁地区的军事与政治统一。这也是继汉代以后,汉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再一次对辽东地区实现直接管辖。

鉴于辽东地区较为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及少数民族状况,明王朝在辽东实行有别于中原地区的卫所制度,设立了辽东都指挥使司以统辖辽东地区。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是军政合一的管理机构,其在行政上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军事上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作为统治管理地方的辅助工具,明王朝在辽东广辟交通驿路,沟通区内各地,作为从政治上、军事上传达中央政令,联络、管理地方的交通手段;同时又大体就汉、蒙古、女真各族居住区域,修筑了辽东边墙,作为三个民族的行政区划界限,以及从政治上、军事上控制与防御蒙古和女真两族的重要工事。随着明朝在辽东统治的稳固,辽宁地区经济随之发展,各族交往日益频繁,商品交换不断,辽宁逐渐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交通枢纽。明朝统治者坚持“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多种宗教在辽宁均可自由活动,宗教开始走向世俗化,融入边疆人民的日常生活。明朝推崇儒家思想,程朱理学取得统治地位,辽东地方政府大力倡导文化教育,尊礼循风,为辽宁多元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气象。历经两百多年的经营,辽宁地区逐渐呈现出经济发展、宗教兴旺、文化多元的态势,辽宁成为明政府控制东北亚的经略中心。▲明九镇长城图第一章辽东边疆的地方机构

明政府极为重视北疆的防御,成祖迁都后,逐渐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军事防线,沿长城一线设置了九座都指挥使司(亦称边镇)分守各地。辽东都指挥使司,亦称辽东镇,地处东陲,长城东端地点所在,故有“九边之首”之称。辽东镇北控朔漠,南枕沧溟,东有女真部落,东南有朝鲜属国,西有蒙古部落,堪称京师左臂。明朝在辽东实行有别于中原地区的卫所制度,设立了辽东都指挥使司以统辖辽东地区。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是军政合一的管理机构,其在行政上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军事上隶属于五军都督府。第一节辽东都司的设立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便着手统一辽东。但是,建国之初,明朝统治基础并不稳固。当时辽宁形势对明朝的统治颇为不利。元的余部在辽东尚有哈剌张“屯驻沈阳古城”,高家奴“固守辽阳山寨”,也先不花“驻兵开原”,洪保保“据守辽阳”,刘益集兵“得利嬴城”(今辽宁省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尤其元丞相纳哈出拥兵数十万,盘踞金山(今开原市西北),“彼此相依,互为声援”,严重威胁着刚刚建立的明王朝。朱元璋统一辽宁采取了招抚和用兵相结合,以军事作为强大后盾的策略。先后消灭了盘踞在辽西地区的也速残余势力,以及辽南地区的刘益、高家奴、洪保保等残余势力,并迫使力量最强的故元势力纳哈出归降,扫清了统一的阻力。

明肃清故元残余势力后,便开启了经营辽东的步伐。对于如何经营辽东,朱元璋有着清晰的战略构想,他曾说:“沧海之东,辽为首疆,天下既宁,斯必戍守”。考虑到辽东边陲重要的地理位置,结合辽东地区的“土旷人稀”、“鞠为榛莽”的实际情况,以及北部地区少数民族杂居的局面,明朝认为要“控制诸夷”,“非兵不能守国”。因此,明政府实行因地因势而置、因民因俗而治的政策,在行政建制设置方面不同于历朝,设置了地方军政合一的都司卫所统治机构,这也是区别内地都司卫所纯属军事机构的显著特征。

辽东是边疆地区,事务繁多,情况复杂,很难治理。在洪武年间,其主要担负军事镇戍(辽东常年保持驻军十万人以上,防御任务繁重)、军食供应、民族和睦、联系朝鲜和行政管理职能。辽东都司对辽东境内的各卫所直接管理。都司一般设都指挥一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其属下内设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司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吏目各一人,司狱司司狱(从九品)、仓库草场大使、副使各一人。▲辽东都指挥使司经历司之印

辽东都司治所在今天的辽阳市,是当时辽阳城内最大,也是设置最早的军政机构。其院内有正堂、抱厦、左右镇胡厅、东西吏房、仪门、廊房、断事司、经历司、榜房等计二百余房间。另外还有掌印都司和佥书都司住宅、断事司和经历司内宅。除此之外,在都司前面还竖立三个牌坊:南为全辽阃寄,东为振武,西为扬威。还设有僧纲司、医学及预备总仓等。▲辽东镇城图(《全辽志》)▲辽阳老城东门、北门

明代辽宁不是独立设置的行省级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所以行政、刑狱事宜隶山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管理。山东布政使司在辽宁的派出机构叫分守道,由山东布政司任命参议一员充任,管理辽东粮储事务,常驻于广宁。成化二十一年(1485),移驻辽阳。山东按察使司派设在辽东的机构为辽海东宁道,管理辽东都司司法事务。后在辽阳增设一个辽东按察分司,又称分巡道,由山东按察司副使或佥事一员常驻辽阳,专理词讼。成化二十三年(1487),分巡道又移驻广宁。

明朝统治者对地方自始至终充满着猜疑与防范,导致中央对地方监督从未放松。尤其是辽东“为京师左臂”,所以明在都司及卫所之上,又置总管辽东地方的最高军政机构,总管辽东军务、边务和夷务。这个最高军政机构的官员是由钦差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钦差镇守辽东太监、钦差巡抚辽东地方都察院御史组成的。这三大官员,是总管东北地方的最高官员,共同治理辽东地区军务、边务、夷务和民政等事务。其中,钦差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总管辽东兵权,镇守辽东地区。洪武七年(1374),总兵官府初设于广宁,隆庆元年(1567)移驻辽阳。钦差镇守辽东太监的太监府,设于广宁,嘉靖八年(1529)在辽阳设行府,主要负责推荐审查官员、报告边情及处理民族事务,是皇帝在辽东的化身和代言人。钦差巡抚辽东地方都察院御史,其负责范围很广,包括管理民政和巡抚夷务、监察军务等,对所有重大决策都有参与权,甚至有决策权。

由于中央政权的经常干预,致使辽东都司在不同的时期其职权大小有别。洪武年间,辽东都司行使军事镇戍与行政管理双重职能。永乐年间,专门执行军事镇戍的总兵体制形成,都司只剩下行政管理一种职能并受制于总兵体制。洪熙宣德以后,行政监察体制形成,逐渐侵夺都司的行政管理权和总兵的军事指挥权,在监督和决策中起着决定作用。

从上述军政机构治所设置及变迁来看,辽阳和广宁无疑是明代辽宁最重要的两座城池。明初,明在辽东的控制范围仅限于辽河流域,辽河流域分为辽东和辽西,东部有辽东平原和辽南丘陵,西部则是辽西走廊和辽西丘陵,而且辽东平原和辽西走廊聚居了辽东大部分人口,所以,辽东都司在战略布局方面经过充分考虑,最终形成能够自成系统的辽东和辽西两大防御区域。一、辽东重镇——辽阳

除辽东都司首府外,辽阳城还是副总兵驻地,辽东副总兵常驻于此,屯兵六卫,兵员有三万三千余名。明初,在元朝的基础上又对辽阳城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基本奠定了辽阳城的整体格局。城似方形,南北长约1760米,东西长约2100米。分南北二城,平面呈“曰”字形,城墙皆以砖包夯土砌筑,其中南城为主城,设城门6座,城墙四角皆有角楼,还建有钟楼和鼓楼。城墙为砖石包砌,高约11米,底基宽6米余。现已几乎全部拆除,只在北门处尚存有墙基,长约72米,高9米,底基宽6米。2011年,在辽阳文圣区东大街东段发现明代辽阳城东门(平夷门)敌楼及瓮城遗址。▲辽阳护城河▲李成梁石牌坊

从《全辽志·辽东镇城图》来看,城内以六门为轴的“井”字干道,把城市划为三个大区,即东区、中区、西区。主要衙署都设在中心区,总兵府设在东区,并设置有六卫,分布于城的四周。各卫的粮仓建于卫治所在地。儒学、文庙、上帝庙都建于东南隅。神机库、军器库,则设于西南隅。城外的护城池,大部存在。辽阳城防线主要是东西两线,西线从海州至铁岭,东线从抚顺到宽甸。二、辽西重镇——广宁

广宁城在明代是辽东的军事重镇,即广宁卫,位于今北镇市。虽不是都司治所,但辽东巡抚、总兵和镇守太监驻守在这里,足以体现其重要。因为广宁背靠医巫闾山、面向辽河平原,是辽西通往辽东的交通要道。正统年间,蒙古各部南下,辽东边疆危机严重,而广宁处于辽河以西,首当其冲,所以明廷自然很重视。大家熟知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就带兵驻扎于此,并与后金政权多次征战,争夺辽东统治权。为表彰李成梁驻守辽东有功,明王朝特修石牌坊一座,高9米、宽13米,精雕有鲤鱼跳龙门、二龙戏珠、四季花卉等浮雕,如今依然屹立在北镇城内鼓楼南。

广宁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据记载,广宁城平面略成长方形,南宽北窄,南北长2公里,东西最窄处1.6公里,周长7公里。城墙平均高11.7米,基宽6米,顶宽5米,以条石作基,内石外砖,砌体以石灰、糯米汁加桐油黏接,中填夯土,以三合土铺砖封顶,从老照片得悉,墙顶原设有女儿墙及垛口。现城墙大部被毁,仅保留西北部驻军营房西侧一段378米的砖墙和北部一段1250米的土墙。明初所建广宁城南城墙南城门楼正处于今之北镇鼓楼位置。后来城池向南扩展,明代南城门楼遂成为今之鼓楼。砖砌台基,长24米、宽20米、高8米。楼台上有女墙。台上两层楼阁有民国十八年(1929)书“幽州重镇”、“冀北严疆”八个大字。▲广宁城墙▲北镇鼓楼第二节二十五卫相继组建

明朝在统一辽东地区过程中,先后设立了二十五卫。卫的设置,是配合明军的向前推进,自南而北,由东向西,逐渐展开的。洪武四年(1371),首先设置了盖州卫,继置定辽都卫,翌年即设金、复、海、盖四州。洪武二十年(1387),平定海西地区纳哈出之后,又设置了辽北及辽西各卫。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共设二十四卫,基本完成了辽东都司各卫的布局。宣德五年(1430)又增设宁远一卫。当时的各卫现在依旧有迹可寻,但是保存好的已为数不多。▲辽东都司卫所分布图一、辽南四卫先置

辽南为明军首先到达之地,先后设了四卫。洪武八年(1375),明改全国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定辽都卫遂改称辽东都指挥使司。同年十月,将辽东卫改名定辽后卫,移治于辽阳城。翌年九月,因定辽卫北移,遂于盖州设盖州卫。洪武八年在辽南要冲独立设置了金州卫,以原袁州卫指挥同知韦福、赣州卫指挥佥事王胜领兵屯守。洪武九年(1376)设海州卫,刘成为指挥,并主持修筑了海州卫城。辽南地区最后一卫是洪武十四年(1381)设置的复州卫。辽南四卫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盖州卫(今营口盖州古城)。

盖州古城位于盖州市鼓楼办事处北关社区与东市社区交界处,东距财神庙30米。原址为明洪武五年(1372)指挥吴玉在旧土城上砖筑而成。《奉天通志》、《全辽志》、《方舆纪要》、《盖平县志》均有该城记载。此城基本为正南正北走向,原城开三门,东城门名“顺清”,西城门名“宁海”,南城门名“广恩”,阙北门。古城原有的雉堞、魁星楼、门楼、马道、瓮城皆已不存。

全城略呈方形,经实测,城南北长880米,东西宽750米,周长为3260米,占地面积为660000平方米。城墙及城门等逐渐遭到破坏被毁,仅存东城区南北二段残墙约350米,其中,北段残存城墙长约200米,残高约10.5米,被当地居民砌于房墙内;南段城墙残存约有150米,可见青砖构筑的墙体,最高残存约8.5米,部分墙体被当地居民利用成为房屋的山墙;其余城墙均已不存。城墙为大条石基础,上砌筑青砖,为内外青砖中间黄土、碎砖、白灰等三合土充填的标准明代砌法。城墙宽8.5米,残存最高处约10.5米。白灰口抹缝,灰口厚约2厘米,青砖的规格约为长40厘米、宽19厘米、厚10厘米。▲盖州钟鼓楼二、辽沈七卫

辽沈处于辽东腹地,辽阳为辽东重镇之一,因此两城先后设置了七个卫。自洪武四年置定辽都卫于辽阳城,辽阳就成了辽东地区的军事中心。

除辽东都司外,辽阳城还是六卫卫治所在。洪武六年(1373),以定辽都卫左千户所青州土军5600人建定辽左卫,右千户所莱州土军等5794人建定辽右卫。洪武八年(1375)在辽阳增设了定辽前卫,并将辽东卫迁于辽阳,改称定辽后卫。洪武十七年(1384),又在辽阳增设了定辽中卫。

比较特殊的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组成的东宁卫。为了诏谕、安置东部地区的元朝遗民,洪武十三年(1380)以辽阳高丽、女真来归官民每五丁抽一人为军,设置了东宁、南京、海洋、草河、女直五个千户所。洪武十九年(1386)七月,合并原东宁等五个千户所的王氏高丽、女真官兵建为右左前后四个千户所,增设了一个汉军的中所,共同组成东宁卫,设治于辽阳北城。▲定辽中卫指挥使司等模印

洪武十九年八月,在沈阳城同时设置了沈阳中、左、右三卫。沈阳左卫与沈阳右卫,建文年间一度废去,永乐年间复置,永乐十八年两卫一并调至北京,直属左军赵督府,因而沈阳只剩下了沈阳中卫一卫。安定门的门楣上,嵌有一块石刻门额。阔1.25米,高0.68米。在石门额上横阴刻“镇边门”三个大字。另石门额右上角,竖阴刻“钦依备御总督委官李新芳”,“万历二十六年题”。“镇边门”石刻门额的发现,说明明初建的沈阳中卫城的北门——安定门,至少在明万历年间就已改名为“镇边门”了。▲沈阳中卫中左千户所百户印三、辽北三卫

为完善辽东北部的防御体系,开拓、经营奴尔干广大地区,明朝又在辽北地区设三卫。由于各种因素,辽北三卫建卫过程较为曲折。

为了向东部女真地区发展,洪武十九年(1386)明廷以元降将史家奴为指挥、玄城毛怜女真杨哈喇等为百户,开始筹建三万卫。洪武二十年置三万卫于土门江以东之幹朵里(今朝鲜咸镜北道会宁)。洪武二十一年(1388)退师,置三万卫于开元(今开原市)。

由于朝鲜半岛地区元之遗民不断来归,洪武二十一年(1388)初,明廷决定收复元代双城总管府地区,并在其南界铁岭立卫。因为高丽对这一地区的主权领属有争议,明军遂于洪武二十年(1387)暂设铁岭卫于奉集县(今沈阳市奉集堡)。洪武二十六年(1393)五月,迁于今辽宁铁岭市。▲辽海卫中千户所百户印

早在洪武十一年(1378),明军试图向辽北发展,在牛家庄(昌图县昌图镇)设置了辽海卫。在三万卫西迁开原之后,为了加强北部地区的防御力量,洪武二十三年(1390)二月,迁辽海卫至三万卫北城,并调定辽卫指挥张复等领兵戍守。“辽海卫中千户所百户印”已发现,印面正方形,为阳铸九叠篆文。同时,辽海卫古碑现已出土,古碑上镌刻“辽海卫永乐□年”,该碑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四、辽西十一卫

洪武二十年,为配合北征纳哈出,明廷调辽南金、复、盖三卫五个千户所的军马前往辽河以西十三山(葫芦岛市石山)一带“屯种守御”。平定纳哈出后,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即以上述五个千户所移于义州(今锦州义县)建立了义州卫。这是辽西地区设置的第一个卫所。

洪武二十三年(1390),在明辽东首府广宁(锦州北镇市)设置了广宁卫,以王雄为指挥佥事。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又在广宁同时设置了广宁中、广宁左、广宁右、广宁前、广宁后五卫,其中广宁前、后两卫后来废置。四卫卫治均在广宁一城,“以其窄狭”,遂在“城东南二面增筑土城,以居官军”。▲义县城门

继广宁城诸卫以后,又以锦州为中心,在义州至瑞州(绥中县前卫镇)之间陆续设置了广宁五屯卫。洪武二十四年(1391),设置了广宁左屯卫和广宁中屯卫。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又设置了广宁右屯卫、广宁前屯卫、广宁后屯卫。

宣德五年(1430)正月,在汤池(今辽宁兴城)设置了宁远卫(兴城古城)。兴城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也是唯一一座方形卫城。明宣德三年(1428)明政府在此设卫建城,赐名“宁远”,古城背倚辽西丘陵,南临渤海,雄踞辽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天启六年(1626)和明天启七年(1627),明守将袁崇焕以不足两万人兵力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两次进攻,史称“宁远大捷”。▲广宁卫指挥使司经历司之印▲广宁左卫指挥使司印

兴城古城略呈正方形,城的四面正中皆有城门,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基砌青色条石,外砌大块青砖,内垒巨型块石,中间夹夯黄土。城上各有两层楼阁、围廊式箭楼,分别各有坡形砌登道。以前分外城和内城,外城已倒。四角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设红夷大炮。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盛京之后不久身亡。东南角建魁星楼一座。城内东、西、南、北大街呈十字形相交,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它凌空飞架,与四座城门箭楼遥相对应,显得威严壮观,气势巍峨。

宁远卫设立后,辽东都司各卫部署格局已基本完成,只是到了嘉靖四十五年(1566),鉴于辽东东南山区,逃军聚居日多,“势难控制”;当地“险山新军多逃伍,勾补不便”;加上“朝鲜贡道实从此入,人烟荒凉”,很不安全。为此,“将定辽右改卫于凤凰城堡(丹东凤城)”,以原险山参将所辖营兵设左、右、中三所守之,对于东部地区长期没有卫所设置,是一个重要的调整。▲兴城古城城墙▲兴城古城东门第三节基层组织——千户所

千户所是卫的下属机构,一般设置于镇城和卫城内,但也在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设千户所,建筑独立的所城,以与卫城相互呼应。明朝一共在辽东设立了十座独立屯兵所城,分别为中前所城(今绥中县前所镇),中后所城(今绥中县绥中镇),塔山中左千户所城(今葫芦岛市连山区),沙河中右所城(今兴城市沙后所),松山中左千户所城(今锦州市),大凌河中左千户所城(今凌海市),蒲河中左千户所城(今沈阳市),懿路中左左千户所城(今铁岭市新台子镇),汎河中左千户所城(今铁岭市铁岭县),抚顺千户所城(今抚顺市)。

与卫城相比,所城的容积小于卫城,建筑形式与卫城相似,但只有三门,无北门,北门的位置修建上帝庙,这是所城的定制。城内布局也有一定的特点,城内有以门为轴修筑干道,在城中作“十字形”相交,把城划为四区,然后再分设巷道。沿城墙的内侧还有“环涂”。主要衙署设于东南和西北二区。千户所公署、备御公署、仓库、军机库等,都设立在主轴的二侧。屯兵所城一般可容兵千一百余人,只占卫城的二分之一。目前,十座所城中只有中前所城保存至今。“中前所”是明清时前所城的称谓,是全国现存较完整的明代所城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城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前所镇。前所城在明代属广宁前屯卫所辖,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现存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528米,南北宽521米,占地面积275088平方米,东西南三面辟门,门外置瓮城。▲中前所城瓮城

北墙正中为高大城台,台上原建有贞武庙,现已不存。城四隅有角台,角台突出墙体。城内东门南侧、西门北侧及四隅的南北向设有马道。城墙外皮均以条石为基础,砌七层,最底一层为土衬石,拔出金边。七层条石以上砖筑青砖。墙芯为夯土,内皮墙已全部倒塌,不见砖石遗迹,只有裸露夯土。墙体顶部为三合土封顶,上砌砖二层至海墁。城墙、城台收分在14%—18%之间。

东门置于东墙正中,平面呈凸形,宽3.5米,门洞进深4.13米,上砌三幅三券非同心圆券顶。拱脚起于七层条石之上,高2.11米,外门洞深3.7米,内城门洞高5.5米,门洞内条石墁地,正当中置将军石。原设有向内开启的城门两扇,现已无存。正面门楣之上以枭混砖砌出匾框,内嵌青石门匾,门匾字迹不清。城门敌台上原建有城门楼,现已不存,但柱础石保存整齐,地面砖保存较好,城台内南侧筑有斜坡马道,为南北走向,现已复修。东城门外南侧约20米,城墙顶端嵌有灰褐石匾一块,字迹不可辨认。东墙南部距东南角台33.5米处有一排水沟,排水沟沿墙底斜向砌筑,沟底、沟壁、沟顶均为石条砌成,高0.7米、宽0.7米。

北墙正中有城台一座,平面呈凸形,城台东西宽16.6米(腰部测),南北宽14.4米(顶部测)。北墙不设城门而建城台的格局,当为明代所营造特点。

明代辽东都司、卫、所的设置,军政合一,机构完善,政令相通,指挥自如,对于抗击倭寇,威吓海疆,招抚东疆,安抚东北西部,特别是在经略明代辽东及北部疆域奴儿干地区,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前所城西门马道第二章陆海防御的军事体系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不会相信辽宁境内还有明长城存在。正如《辞海》对长城的解释,它“始建于秦,盛于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号称万里长城。”这句话一直误导人们,说辽宁境内是没有明长城存在的。其实则不然,辽宁境内的明辽东镇长城是明王朝最早设立的九边之一,更是九边之首。另外,在绥中县境内还有蓟镇长城存在,与辽东镇长城一起守卫明王朝的东北边陲。

公元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攻克了元大都(今北京),推翻了元朝政府,元顺帝被迫退回“塞北”。但元顺帝手中仍然把握着完整的政治机构和较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占有东至呼伦贝尔湖,西至天山,北抵额尔齐斯河及叶尼塞河上游,南到现在长城一线的地域。在陕西和甘肃的部分地区还有河南王扩廓帖木尔的18万人马,在辽东方面有右尉纳哈出指挥下的20万军队,实际和朱明王朝形成了北南对峙的局面。元顺帝时刻都想收复失地,重主中原。《明史·兵志(三)》“边防”条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明建国之初,为防御被推翻的蒙古贵族卷土重来,开始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明中叶以后,随着北方蒙古族势力的再起与东北地区女真族的兴起,为了巩固北方边防的安全,明王朝更加紧了长城的修筑步伐。直到明王朝被推翻的1644年,长城的修建仍未结束。在明王朝200多年的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长城的修建工程,其修筑时间之长,也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与之相比的。第一节蓟镇城关

蓟镇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拱卫京师,是明代万里长城九镇中最重要的一镇,也是建筑最坚固、最雄伟的一镇。据《明史·兵志》载:“蓟之称镇,自(嘉靖)二十七年(1548)始。”但蓟州境内长城防务的建立,则始于洪武初年。辽宁境内的蓟镇长城主要分布在绥中县境内,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巍然成为自然与人文结合的神作。墙体基本为砖筑,砌筑于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颇为壮观。九门口、小河口、西沟段长城至今依然保存较好。▲九门口长城近景一、京东首关——九门口

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乡新台子村境内,西南距山海关15公里。其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与自山海关方向而来的长城相接。这样,长城沿山脊向北一直延伸到当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宽达百米的九江河上,筑起规模巨大的过河城桥,又继续向北逶迤于群山之间。关城由长城墙体、关城及关前九门河上护城泄水城门三部分构成。内城周长1公里,墙高8.3米,因其关门有九,故称“九门口”。“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便是人们对九门口长城的形象描述。

九门口关城,修在两山对峙的峡谷之中,位于背靠高山,面临山谷的平缓之地。九门河从关城北面流过,自然环境极为优越。九门口长城是以城墙、敌楼、战台、边台、围城、过河城桥、关城、哨楼、拦马沟、拦马墙、烽火台、炮台等一系列军事防御工事以及其他附属设施构成。该段长城现存墙体保存完整,全部青砖包砌,条石基础,墙体宽4.8米,高8米,总长1980米,占地面积近10000平方米,它南接老牛山北侧山崖,北至20号敌楼止,共有9座敌楼和1座战台;在城桥的两端建有2座边台,桥身长110米,宽13米,高8米,共有8个梭形桥墩,九道水门,水门宽5米,高7米。九门口长城过河城桥下的宽阔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石块铺成,石与石间用铁腰咬合,形成规整的石铺河床,望去犹如一片石,所以九门口长城又被称为“一片石关”。此外城桥两端外侧增筑两座围城,这些建筑结构,形成了一个攻可进,退可守,纵深数里的军事防御体系。它西南接山海关,北连义院口,而且是山海关的羽翼,号称“京东首关”。据文献记载,九门口长城始建于北齐(479—502),现存的九门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其后又进行多次修复。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发掘,出土了铁炮、石炮、青花瓷碗、大缸等大批文物,反映了明代军事防御情况和军士驻守长城的生活。▲九门口长城敌台

值得称颂的是,这里不但有长城,而且还有山有水。九门河绕谷闯关,在山间迂回流淌,弯弯曲曲流出山外,伫立在山顶,俯瞰着巍巍的群山,衬托着势若游龙的长城,顿使人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城外山头上有座烽火台,当地称之为“望海楼”,若天气晴朗,极目向南远眺,可望见浩渺无际的渤海。其上蓝天白云,远处茫茫大海,近处长城、山水,构成一幅绮丽的风景画卷,“此景只应这里有,他处难得有见闻。”这里不但山势险要,而且群峰叠翠,风景优美。明代诗人王致中有诗云:“东望峦青列堠峰,秦城汉壁几重重。增无日午三家市,空有风涛万壑松。桥隐断虹秋水涨,拆沈斜日石门封。疆场此日还多事,好向天山豫挽弓。”

九门口长城是明代长城建筑的突出典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2002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二、第三八达岭——小河口长城

小河口长城坐落在绥中县永安堡乡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由于雄踞于险峻的山岭,所以又有“第三八达岭”之称,是辽宁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

小河口长城是用青砖修建的,城墙上的石头长满了青苔,书写着久远的历史。这段大约长8.9公里的长城至今依旧砖石坚牢,有31座敌楼、18座战台、14座烽火台。据史料记载,小河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

小河口地势险要,两山夹一沟,长城扼守水关,这里的原始森林景观自然和谐,长城被森林掩映,敌楼上长着百年青松,气势雄伟,令人叫绝。更令人赞叹的是,这里的敌楼门窗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具有独特的阴柔之美,被专家学者称为“女性长城”。▲小河口长城远景三、西沟长城

西沟长城的墙体十分完整漂亮,绝大部分为砖砌城墙。千斤条石基础,青砖包砌,墙顶上面平铺方砖,白灰勾缝。墙体平均高七八米,山势陡峭处稍矮些,山势平缓处高一些。条石至今完好如初,青砖敲起来还铮铮作响。其实西沟长城不仅以险峻而号称一绝,而且城上的敌楼建筑也是别出心裁的。根据地形和功用的不同,造型也不同。有的呈方形,有的呈扁形,有的全部砖石结构,有的砖石木材混合结构。有五眼敌楼、六眼敌楼,有哨楼、库房楼、铺房楼等等,使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西沟长城敌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