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博弈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7:13:50

点击下载

作者:连山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博弈论

图解博弈论试读:

前言

无论小孩子之间的游戏,还是大人们之间的谋略,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解释。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博弈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原是数学运筹中的一个支系,用来处理博弈各方参与者最理想的决策和行为的均衡,或帮助具有理性的竞赛者找到他们应采用的最佳策略。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在特定条件下争取其最大利益。博弈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某个参与者的行动,还取决于其他参与者的行动。

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知不觉中运用着博弈论,因此无论大人少年,懂得必要的策略知识将在方方面面更胜一筹。当下社会,人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越来越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彼此的关系日益博弈化了。不管懂不懂博弈论,你都处在这世事的弈局之中,都在不断地博弈着。

其实,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就是不停地博弈决策的过程。我们每天都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各种选择中进行适当的决策。在单位工作,关注领导、同事,据此自己采取适当的对策。平日生活里,结交哪些人当朋友,选择谁做伴侣,其实都在博弈之中。这样看来,仿佛人生很累,但事实就是如此,博弈就是无处不在的真实策略“游戏”。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儿,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在社会人生的博弈中,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斗争会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博弈论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其通过规则、身份、信息、行动、效用、平衡等各种量化概念对人情世事进行了精妙的分析,清晰地揭示了当下社会中人们的各种互动行为、互动关系,为人们正确决策提供了指导。如果将博弈论与下围棋联系在一起,那么博弈论就是研究棋手们出棋时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

目前,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商战中被频繁地运用。此外,它在国际关系、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各个方面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人际关系的互动、夫妻关系的协调、职场关系的争夺、商场关系的出招、股市基金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的思维加以解决。总之,博弈无处不在,自古至今,从战场到商场、从政治到管理、从恋爱到婚姻、从生活到工作……几乎每一个人类行为都离不开博弈。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你能够掌握博弈智慧,就会发现身边的每一件让你头痛的小事,从夫妻吵架到要求加薪都能够借用博弈智慧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一旦你能够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博弈智慧运用得游刃有余,成功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了。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真正全面学通悟透博弈论固然困难,但掌握博弈论的精髓,理解其深刻主旨,具备博弈的意识,无疑对人们适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在人与人的博弈中,应该意识到你的对手是聪明且有主见的主体,是关心自己利益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和中立的角色。他们的目标往往会与你的目标发生冲突,但他们与你也包含着潜在的合作的因素。你作出抉择之时,应当考虑这些冲突的因素,更应当注意发挥合作因素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不懂得博弈论,就像夜晚走在陌生的道路上,永远不知道前方哪里有障碍、有沟壑,只能一路靠自己摸索下去,将成功、不跌倒、不受挫的希望寄托在幸运、猜测上。而懂得博弈论并能将这种理论娴熟运用的人,就仿佛同时获得了一盏明灯和一张地图,能够同时看清脚下和未来的路,必定畅行无阻。

博弈是智慧的较量,互为攻守但却又相互制约。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就有博弈。人生充满博弈,若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强者,就必须懂得博弈的运用。

博弈论的理论虽然深邃,但是表现形式还是浅显易懂的,本书致力于让大家都能读懂博弈论,图文并茂地对博弈论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详细介绍了纳什均衡、囚徒困境、智猪博弈、猎鹿博弈、路径依赖博弈等博弈模型的内涵、适用范围、作用形式,将原本深奥的博弈论通俗化、简单化、清晰化。同时对博弈论在政治、管理、营销、信息战及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作了详尽而深入的剖析。

通过这本图解书,读者可以更加轻松地了解博弈论的来龙去脉,应用右脑图示法快速地掌握博弈论的精义,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博弈水平和决策能力,将博弈论的原理和规则运用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中,面对问题作出理性选择,避免盲目行动,在人生博弈的大棋局中占据优势,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

第一章 博弈论入门

什么是博弈论:从“囚徒困境”说起

一天,警局接到报案,一位富翁被杀死在自己的别墅中,家中的财物也被洗劫一空。经过多方调查,警方最终将嫌疑人锁定在杰克和亚当身上,因为事发当晚有人看到他们两个神色慌张地从被害人的家中跑出来。警方到两人的家中进行搜查,结果发现了一部分被害人家中失窃的财物,于是将二人作为谋杀和盗窃嫌疑人拘留。

但是到了拘留所里面,两人都矢口否认自己杀过人,他们辩称自己只是路过那里,想进去偷点东西,结果进去的时候发现主人已经被人杀死了,于是他们便随便拿了点东西就走了。这样的解释不能让人信服,再说,谁都知道在判刑方面杀人要比盗窃严重得多。警察决定将两人隔离审讯。

隔离审讯的时候,警察告诉杰克:“尽管你们不承认,但是我知道人就是你们两个杀的,事情早晚会水落石出的。现在我给你一个坦白的机会,如果你坦白了,亚当拒不承认,那你就是主动自首,同时协助警方破案,你将被立即释放,亚当则要坐10年牢;如果你们都坦白了,每人坐8年牢;都不坦白的话,可能以入室盗窃罪判你们每人1年,如何选择你自己想一想吧。”同样的话,警察也说给了亚当。

一般人可能认为杰克和亚当都会选择不坦白,这样他们只能以入室盗窃的罪名被判刑,每人只需坐1年牢。这对于两人来说是最好的一种结局。可结果会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两人都选择了招供,结果每人各被判了8年。

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杰克和亚当为什么会作出这样“不理智”的选择呢?其实这种结果正是两人的理智造成的。我们先看一下两人坦白与否及其结局的矩阵图:

当警察把坦白与否的后果告诉杰克的时候,杰克心中就会开始盘算坦白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坦白对自己有利。杰克会想,如果选择坦白,要么当即释放,要么同亚当一起坐8年牢;要是选择不坦白,虽然可能只坐1年牢,但也可能坐10年牢。虽然(1,1)对两人而言是最好的一种结局,但是由于是被分开审讯,信息不通,所以谁也没法保证对方是否会选择坦白。选择坦白的结局是8年或者0年,选择不坦白的结局是10年或者1年,在不知道对方选择的情况下,选择坦白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优势策略。于是,杰克会选择坦白。同时,亚当也会这样想。最终的结局便是两个人都选择坦白,每人都要坐8年牢。

上面这个案例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模式,是博弈论中最出名的一个模式。为什么杰克和亚当每个人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最后得到的却是最差的结果呢?这其中便蕴涵着博弈论的道理。

博弈论是指双方或者多方在竞争、合作、冲突等情况下,充分了解各方信息,并依此选择一种能为本方争取最大利益的最优决策的理论。博弈论的概念中显示了博弈必须拥有的四个要素,即至少两个参与者、利益、策略和信息。按照博弈的结果来分,博弈分为负和博弈、零和博弈与正和博弈。“囚徒困境”中杰克和亚当便是参与博弈的双方,也称为博弈参与者。两人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对两人来说最优的决策,也就是同时不坦白。而根本原因则是两人被隔离审讯,无法掌握对方的信息。所以,看似每个人都作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结果却是两败俱伤。

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和典故中也有博弈论的应用,我们就用大家比较熟悉的“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博弈论。

齐国大将田忌,平日里喜欢与贵族赛马赌钱。

当时赛马的规矩是每一方出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各一匹,共赛三场,三局两胜制。由于田忌的马比贵族们的马略逊一筹,所以十赌九输。当时孙膑在田忌的府中做客,经常见田忌同贵族们赛马,对赛马的比赛规则和双方马的实力差距都比较了解。这天田忌赛马又输了,非常沮丧地回到府中。孙膑见状,便对田忌说:“明天你尽管同那些贵族们下大赌注,我保证让你把以前输的全赢回来。”田忌相信了孙膑,第二天约贵族赛马,并下了千金赌注。

孙膑为什么敢打保证呢?因为他对这场赛马的博弈做了分析,并制定了必胜的策略。赛前孙膑对田忌说:“你用自己的下等马去对阵他的上等马,然后用上等马去对阵他的中等马,最后用中等马去对阵他的下等马。”比赛结束之后,田忌三局两胜,赢得了比赛。田忌从此对孙膑刮目相看,并将他推荐给了齐威王。

一个能争取最大利益的策略,也就是最优策略。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博弈论在实际中应用的例子。

在这里还要区分一下博弈与博弈论的概念,以免搞混。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很大的差别。“博弈”的字面意思是指赌博和下围棋,用来比喻为了利益进行竞争。自从人类存在的那一天开始,博弈便存在,我们身边也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一场场博弈。而博弈论则是一种系统的理论,属于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可以说博弈中体现着博弈论的思想,是博弈论在现实中的体现。

博弈作为一种争取利益的竞争,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但是博弈论作为一门科学理论,是1928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建立起来的。他同时也是计算机的发明者,计算机在发明最初不过是庞大、笨重的算数器,但是今天已经深深影响到了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博弈论也是如此,最初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基本原理的时候,它只不过是一个数学理论,对现实生活影响甚微,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直到1944年,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发行出版。这本书的面世意义重大,先前冯·诺依曼的博弈理论主要研究二人博弈,这本书将研究范围推广到多人博弈;同时,还将博弈论从一种单纯的理论应用于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博弈论发展为一门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

谈到博弈论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约翰·福布斯·纳什。这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于1950年写出了论文《n人博弈中的均衡点》,当时年仅22岁。第二年他又发表了另外一篇论文《非合作博弈》。这两篇论文将博弈论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大大推广。论文中提出的“纳什均衡”已经成为博弈论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理论。他也因此成为一代大师,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面我们还会详细介绍纳什其人与“纳什均衡”理论。田忌赛马的制胜策略田忌赛马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博弈中获胜的事例。孙膑通过对赛马的博弈分析,为田忌制订了唯一制胜的博弈策略,同样的马,只是调整了不同的出场顺序,便起到了不同的效果。博弈论的发展历程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发展到今天,博弈论已经成了一门比较完善的学科,并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经济学史上有三次伟大的革命,它们是“边际分析革命”“凯恩斯革命”和“博弈论革命”。博弈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博弈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一门比较完善的学科,应用范围也涉及各个领域。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比例是最高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博弈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200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又一次颁发给了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给出的授奖理由是“他们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合作和冲突的理解”。

那么博弈论对我们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这种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

假设,你去酒店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聚会,当天晚上他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去了很多人,大家都玩得很高兴。可就在这时,外面突然失火,并且火势很大,无法扑灭,只能逃生。酒店里面人很多,但是安全出口只有两个。一个安全出口距离较近,但是人特别多,大家都在拥挤;另外一个安全出口人很少,但是距离相对远。如果抛开道德因素来考虑,这时你该如何选择?

这便是一个博弈论的问题。我们知道,博弈论就是在一定情况下,充分了解各方面信息,并作出最优决策的一种理论。在这个例子里,你身处火灾之中,了解到的信息就是远近共有两个安全门,以及这两个门的拥挤程度。在这里,你需要作出最优决策,也就是最有可能逃生的选择。那应该如何选择呢?

你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尽快从酒店的安全门出去,也就是说,走哪个门出去花费的时间最短,就应该走哪个门。这个时候,你要迅速地估算一下到两个门之间的距离,以及人流通过的速度,算出走哪个门逃生会用更短的时间。估算的这个结果便是你的最优策略。

为什么赌场上输多赢少

零和博弈中一方有收益,另一方肯定有损失,并且各方的收益和损失之和永远为零。赌博是帮助人们理解零和博弈最通俗易懂的例子。

赌场上,有人赢钱就肯定有人输钱,而且赢的钱数和输的钱数相等。就跟质量守恒定律一样,每个赌徒手中的钱在不停地变,但是赌桌上总的钱数是不变的。负和博弈也是如此,博弈双方之间的利益有增有减,但是总的利益是不变的。

我们说的只是理论形式上的赌博,现实中有庄家坐庄的赌博并不是这样。庄家是要赢利的,他们不可能看着钱在赌徒之间流转,他们也要分一杯羹。拿赌球来说,庄家会在胜负赔率上动一点手脚。例如,周末英超上演豪门对决,曼联主场对阵切尔西,庄家开出的赔率是1:9,曼联让半球。也就是说,如果曼联取胜,你下100元赌注,便会赢取90元。但是如果结局是双方打平,或者曼联输给了切尔西,那么你将输掉100元。曼联赢球和不赢球的比率各占50%,所以赌曼联赢的和赌曼联不赢的人各占一半。假设100个人投注,每人下注100元,50个人赌曼联赢,50个人赌曼联不赢。无论比赛最后结果如何,庄家都将付给赌赢的50个人每人90元,共计4500元;而赌输的50个人则将每人付给庄家100元,共计5000元,庄家赚500元。

由此可知,有庄家的赌博赢得少,输得多,所以有句话叫“赌场上十赌九输”。

其实零和博弈不仅体现在赌场上,期货交易、股票交易、各类智力游戏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

零和博弈的特点在于参与者之间的利益是存在冲突的,那么我们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种结局吗?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来看一下电影《美丽心灵》中的一个情景。

一个炎热的下午,纳什教授到教室去给学生们上课。窗外楼下有工人正在施工,机器产生的噪声传到了教室中。不得已,纳什教授将教室的窗户都关上,以阻止这刺耳的噪声。但是关上窗户之后就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太热了。学生们开始抗议,要求打开窗户。纳什对这个要求断然拒绝,他认为教室的安静比天气热带来的不舒服重要得多。赌场的零和游戏零和博弈犹如跷跷板,一方的得利来自另一方的损失,得与失相抵为零。赌场是标准的零和博弈,对赌双方在作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是利益对抗性最高的游戏,对参赌者来说,有人赢钱就有人输钱,但是赌桌上的总钱数是不变的。赌场中,即使庄家不取抽头,不搞别的花样,赌博也只是毫无益处地把金钱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手里。赌博并不创造价值,却要耗费时间和资源。其实,赌博是一场必输的游戏!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场博弈,假设打开窗户,同学们得到清凉,解除炎热,他们得到的利益为1,但是开窗就不能保证教室安静,纳什得到的利益就是-1;如果关上窗户,学生们会感觉闷热、不舒服,得到的利益为-1,而纳什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安静,得到的利益为1。总之,无论开窗还是不开窗,双方的利益之和均为0,说明这是一场零和博弈。

难道这个问题就没有解决方法吗?我们继续看剧情。

当大家准备忍受纳什的选择的时候,一个漂亮的女同学站了起来,她走到窗边打开了窗户。纳什显然对此不满,想打断她,这其实是博弈中参与者对自己利益的保护。但是这位女同学打开窗户后对在楼下施工的工人们说:“嗨!不好意思,我们现在有点小问题,关上窗子屋里太热,打开窗子又太吵,你们能不能先到别的地方施工,一会儿再回来?大约45分钟。”楼下的工人说没问题,便选择了停止施工。问题解决了,纳什用赞许的眼光看着这位女同学。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此时外面的工人已经停止了施工,如果选择开窗,大家将既享受到清凉,又不会影响安静;如果选择关窗,大家只能得到安静,得不到清凉。这个时候纳什与学生们都会选择开窗,因为他们此时的利益不再冲突,而是相同,所以他们之间已经不存在博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解决负和博弈的关键在于消除双方之间关于利益的冲突。

最理想的结局:双赢

博弈的三种分类中,正和博弈是最理想的结局。

正和博弈就是参与各方本着相互合作、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原则来分配利益,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合作共赢的模式在古代战争期间经常被小国家采用,当他们自己无力抵抗强国时,便联合其他与自己处境相似的国家,结成联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连年征战,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国,苏秦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六国结盟,采取“合纵”策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是这个结盟使得强大的秦国不敢轻易出兵,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

从古代回到现代,中国与美国是世界上两个大国,我们从两国的经济结构和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来谈一下竞争与合作。

中国经济近些年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是同美国相比,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经济中,第三产业的贡献达到GDP总量的75.3%,而中国只有40%多一点。进出口方面,中国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比较大,进出口贸易额已经占到GDP总量的66%。美国随着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减弱。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由于中国现在的很多加工制造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生产出的产品物美价廉,深受美国人民喜欢。这也是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原因。

中国对进出口贸易过于依赖的缺点是需要看别人脸色,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中。2008年掀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中,中国沿海的制造业便受到重创,很多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制造企业纷纷倒闭。同时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并不一定是件好事,顺差越多,美国就会制定越多的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的产业。

由此可见,中国首先应该改善本国的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减少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时,根据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清除贸易壁垒,互惠互利,不能只追求一时的高顺差,要注意可持续发展。也就是竞争的同时不要忘了合作,双赢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追求。全局最优的正和博弈女孩需要橙子果肉,回家做鲜榨橙汁;男孩需要果皮,回家用来做蛋糕。当博弈中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可以充分了解对方、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往往会使双方走出负和博弈或者零和博弈,实现合作共赢。

经济发展离不开博弈论

博弈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经济学,“博弈论革命”被称为经济学史上除了“边际分析革命”“凯恩斯革命”之外的第三次伟大革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新方法。由于贡献突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分别于1994年、1996年和2005年颁发给博弈论学者。这也都说明了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博弈论是如何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

有市场就少不了竞争,而竞争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双方都陷入“囚徒困境”,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价格大战。当一方选择降价的时候,另一方只能选择降价,不降价将失去市场,而降价则会降低收益。这种困境便是“囚徒困境”。这个问题反映在社会中各个方面,不过最多的还是体现在商家之间的竞争中,导致的结果多为两败俱伤。

经过博弈论分析,这个问题的解决途径便是双方进行合作。这也是双方走出恶性竞争最有效的方式。当然,合作即意味着双方都选择让步。因此,合作既能带来收益,又面临着被对方背叛的危险。合作的达成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个人道德是一方面,法律保障的合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有共同利益。此外,合作还需要组织者,世界经济贸易组织(WTO)、石油合作组织(OPEC)等都是这类组织。

凡是事物都有两方面,既然陷入“囚徒困境”是痛苦的,那我们可以将这种痛苦施加到对手身上。假设你的工厂有两个主要供货商,你可以对一方承诺如果他降价,则将订单全部给他;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供货商便会选择降价,以保住自己的订单。这样,两个对手便陷入了一场价格战中,受益一方则是你。

上面仅是博弈论中“囚徒困境”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一些体现和应用。除了竞争与合作以外,获得第一手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商场如战场,商场上决定博弈胜负的是作出的决策,而制定决策的依据是信息。因此,收集和分析对方信息便显得格外重要。掌握信息越多越全面的人,往往能制定出制胜的决策。这就好比打牌一样,如果你知道了对方手中的牌,即使你手中的牌不如对方的牌好,你照样可以战胜他。商战中也是如此,注意收集对手的信息,注意掌握自己的信息,注意关注市场的信息,做到知彼知己,方可百战不殆。很多商家不惜派出商业间谍去收集情报,以期望能占领信息高地。收集的信息需要分析,并以此制定出策略。信息好比是火药,而策略便是子弹,火药越多,其杀伤力便越大。

信息还可以分为私有信息和公共信息,当你掌握的信息属于私有信息的时候你该作出什么样的决策?当你掌握的信息属于公共信息的时候,又该作出什么样的决策?这都是商战中经常会面临的问题。如果你有一个策略,无论对手选择什么样的策略,这个策略都会给你带来最大收益,那你就应该选择这一策略,不用去考虑对手的选择。这是一种优势策略。如果你的策略需要参照对方的策略来制定的话,你需要推测对方的选择,然后据此制定自己的策略。

上面列举的是博弈论在经济方面的一些体现和应用,这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可以说,经济领域涉及的任何问题都能在博弈论中找到相对应的模式和解答。博弈论的核心是参与者通过制定策略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战争在今天已不是主题,现在世界上也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在进行。所以纵观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当前博弈论应用最广泛的便是经济领域。经济领域中每个人都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策略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小到个人的薪水,大到国际间的货币、能源战争,其中的核心思想同博弈论是相通的。因此,掌握好博弈论对于解决经济问题非常有帮助。博弈论在经济中的应用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一定是博弈论的高手,因为博弈论会教你如何利用别人的优势来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中国古代的说法叫“借势”。小企业只需要跟在大企业后面走就行。等市场打开了,小企业需要做的只是将同类型产品在商场中和大公司的品牌放到一起。这个时候大企业有品牌优势,小企业有价格优势。因为小企业没有付出广告费,价格里面没有广告成本,所以价格会相对便宜。这便是博弈论中典型的“搭便车”。博弈论中还会涉及到公平分配、讨价还价等问题,都与经济和市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学些博弈论是尤为重要的。

博弈论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你是一名学子,想要追求好的学习成绩,该怎样保持同学之间的关系呢?应该是既要互帮互助,又要有竞争意识;如果你是一名上班族,想要有一份好的待遇,那你应该如何保持同同事和老板之间的关系呢?这都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博弈,有时候是同别人,有时候是同自己,既有利益上的,也有思想上的。

博弈论的关键在于最优决策的选择,这种选择时时刻刻存在着:上大学选择哪个职业,毕业后选择哪家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爱人,等等。博弈论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个影响便是教会你如何选择。

一个小女孩的房间里有两扇窗户,每天她都会打开窗户看一下外面的风景。这天早上她又打开了窗户,看见邻居家的猫从墙上跳了下去。就在这时,外面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把猫撞死了。小女孩见到这一幕,发出了一声尖叫。这只猫以前经常陪她玩,没想到眼睁睁地看着它死去。从此之后,每当打开这扇窗户,这个小女孩都会想起这只猫,就会很伤心。有一次在她伤心的时候,她的爷爷走过来关上了这扇窗户,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窗外是一个公园,草坪上很多小朋友和小狗跑来跑去,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看到这些,小女孩笑了。

爷爷对她说:“孩子,你不高兴是因为选择错了窗户,以后开这扇窗你就不会伤心了。”

正确与错误、快乐与忧伤、善良与邪恶、振作与颓废,往往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有的人在不经意间作出了一个错误的、被动的选择,这个时候只要转过身去,就会发现自己的路应该怎么走。选择和作出改变,往往是相辅相成的。选择不仅是选这个还是选那个的问题,我们还要明白什么时候作出选择会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怎样选择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利益。

这就是博弈论在生活中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要会选择。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博弈论的分类,按照最后博弈的结果来看,无非是负和、零和和正和三种。其中,负和也就是两败俱伤,是最不可取的,正和也就是双赢,是最优的。无论是想避免两败俱伤,还是想双赢,合作都是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同样的事情,选择不同的策略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

最优策略并不是不让对方占自己一点便宜,而是需要综合眼前和将来的一系列因素,考虑到实际情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红楼梦》中对四大家族的评语,四大家族有各自的利益,也有共同的利益。帮助别人的时候看似是在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和钱财,但是他们明白这是一种投资,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因为自己也会有用到别人的那一天。如果其中一家高高挂起,不与其他三家往来,表面上看省去了许多开支,但从总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来看,是把自己的发展之路变窄了。失去的将比省下的多得多。

这便是博弈论在生活中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合作才能双赢。

公元前203年,楚军和汉军在广武对峙,当时已经是楚汉相争的第三个年头了,项羽粮草储备已经不多,所以他希望这场战争能够速战速决,不希望变成持久战、拉锯战。一天项羽冲着刘邦军中喊话:“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意思是:天下百姓这些年来饱受战乱之苦,原因就是我们两人相争,我希望能与你决斗,一比高下,不要让天下百姓再跟着受苦了。刘邦是这样回应的,他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意思是:我跟你比的是策略,不是力气。博弈论带给我们的启示博弈与生活关系密切,它可以解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朋友、婚姻、工作等,即使是身边的琐事都是博弈论的应用。

这里我们要表达对项羽心系天下百姓的敬意,但是刘邦的想法更符合博弈论的策略。我们生活里的冲突和对抗中,有一个好的策略远比有一个好的身体起作用。也就是说“斗智”要比“斗勇”管用。

这便是博弈论在生活中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善用策略。

培养博弈思维

博弈是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策略的互动,我们时刻处于这种互动之中,制定一个策略往往需要参考对方的策略。

博弈中策略选择的标准是能为我们带来最大利益,这同时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通过理性的分析,分析自己所有策略可能带来的利益,分析对方所有策略可能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分析所有策略组合可能被选中的概率,从而选择出一种能帮助自己获取最大利益的策略。这个理性分析和选择的过程就是博弈思维。

博弈思维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里面有强大的逻辑支撑,认为所有博弈结果均是参与者行动和决策决定的。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如何种便是行动和决策,而“得瓜”和“得豆”便是结果。只有依靠理性和科学的博弈思维,我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思维方式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是宿命论,相信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安排的,自己的努力不过是次要因素。这样的人不太喜欢积极进取。而具有博弈思维的人则相信命运就在自己手中,相对于“成事在天”更相信“谋事在人”。他们往往积极进取,不怨天,不放弃,能很清醒地认识自己。有的人没有人生目标,他们大都悲观厌世,没有目标就更不用谈如何制定策略去实现目标了;有的人总是有奋斗目标,他们是积极进取,不信天命的人,他们会不断制定目标,然后选择策略去实现这些目标。在拥有博弈思维的人眼中,机会主义不可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通过努力、行动和策略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人类时刻面临着挑战,无论是在政治、战争、商战中,还是在生活、工作中。这种生活状态决定了人们的策略选择和博弈思维时刻在发挥作用。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就需要将博弈思维发挥到极致。

成功与否取决于你是否是一个优秀的策略使用者,能否灵活地运用策略。优秀的策略使用者会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博弈思维,所以他们往往会取得成功;还有一些人也会使用策略,但是他们不懂博弈思维,选择和使用的很多策略都是不理性,不合理的,这就导致他们的人生是失意和平庸的。

有的人性格中带有先天性的成分,但是博弈思维不是。有人喜欢夸人说“天生就聪明”,这不过是一些奉承的话,后天的积累对一个人的影响远大于先天的遗传。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如何选择策略和如何运用博弈思维都是可以学习的。下面就是关于博弈思维应用时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第一,做到理性分析,选择正确策略。一个人的感觉有时候会很准,但是真正起作用和有保证的还是理性思维。做到理性思维除了要有逻辑判断能力以外,还要控制自己,切忌冲动,遇事三思而后行。不过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还是要当机立断的,以免延误战机。这种情况在战争和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经常出现。商业中的博弈策略同行之间为了争取市场,采取恶性的降价竞争,得到的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如果无法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占得便宜,创新是另外一种有效的手段。商场是一场博弈,有失败、困难、挫折,这都是成功之前的需要跨过的障碍。只有战胜它们,战胜商场,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第二,从对方的角度来想问题。很多时候,在问题找不到突破口的时候,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便会找到新的解决方法。比如,我们要求自己要理性的时候,最怕自己出现不理性的行为,对方也是如此,因此,扰乱对方的理性也是一种策略。有时候,战胜对方不一定要把自己变得比对方更强大,只需要把对方变得比自己更弱便可以了。

第三,重视信息。信息是作出决策的依据,往往谁掌握的信息更全面谁的胜算就会更大。也可以将信息作为一种策略来使用,比如“声东击西”、“空城计”都是典型的向对方传达错误信息,以此来迷惑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信息问题涉及信息的收集、信息的甄别、信息的传递等几个方面。后面会有专门章节来阐述信息的问题。

人人都能成为博弈高手

博弈论属于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最精准的表达方式是用函数和集合的形式来表达。因此,如果你懂数学的话,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博弈论。这样说的话,是不是没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就无法掌握博弈论呢?是不是学习博弈论之前还要先补习一下数学知识呢?答案是否定的。博弈论并不是数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专利。不懂编程的人,照样可以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同样,不懂专业的数学知识,我们照样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博弈高手。就像孙膑一样,他并不是数学家,但他是一位博弈高手,他在田忌赛马中运用的便是博弈论的知识,最优策略的选择。

数学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博弈论的障碍。博弈论首先是一套逻辑,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其次才是数学,数学是博弈论最严谨的表达方式。博弈论最关键的在于策略化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不在于用何种形式表现。简单地说,博弈论最关键的是教你如何想问题,而不是如何描述这个问题。

赌场中的赌徒不一定懂博弈论,但是他们善于运用博弈论。他们会根据自己手中的牌推测对方手中的牌,会根据对方的一个小动作、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推测对方下一步出什么样的牌,甚至能推测对方的这些动作是不是用来迷惑自己的假象。当每一次出牌都是经过了思考和计算之后,赢牌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唐朝诗人柳宗元曾经记述了一个故事,主人公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但他却运用博弈的智慧,屡屡躲避过坏人的残害,并最终战胜了坏人。

故事是这样的,柳州有一个放牛的小孩名叫区寄,一天他在放牛的时候被两个强盗绑架了。这两个强盗想把他带到远处的市场上卖掉。他们怕区寄在路上哭闹,便将他双手反绑,并用布堵住了他的嘴。区寄心想,我要是哭闹,他们便对我看管更严,我若是装作害怕,他们便会对我放松警惕。于是他假装哭哭啼啼,身体瑟瑟发抖。果然,强盗见他这样,便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天中午,一个强盗去前面探路,另一个强盗躺在墙边睡着了,他的刀就插在离区寄很近的地上。区寄心想机会来了,便悄悄地将捆手的绳子在刀刃上磨断了。绳子断了,区寄用这把刀把睡熟的强盗杀了,拔腿便跑。

就在这时,去前面探路的那个强盗刚好回来,并看到了这一幕。他将区寄抓了回来,并要将他杀死。区寄连忙说:“给两个主子当仆人,哪有伺候一个主子好呢?这个人待我不好,所以我将他杀了,你如果待我好,我什么事情都听你的。”区寄这样说是为了稳住这个强盗的情绪,让他冷静下来。他想这个强盗不可能杀自己,因为他若是杀了自己将两手空空,既损失了一个同伴,也损失了一笔钱财;他若是不杀自己,而是把自己卖了,那样的话他虽然损失了一个伙伴,但是原本两个人分的钱,现在他一个人独享了。不杀自己比杀了自己对这个强盗更有利。果然,强盗也是这么想的。

这个强盗掩埋了同伙的尸体,带着区寄继续上路,并对他看管得更严。这天他们来到了市场上,夜里强盗在专门的藏匿窝点住下了。区寄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因为明天一早,强盗就会把自己卖掉。于是他慢慢翻过身,一步步挪向火炉旁,用炉火把自己手上的绳子烧断,又抽出强盗的刀,将熟睡中的强盗杀死。扔下刀他就跑到了大街上,大声啼哭,惊醒了附近的人家。他告诉别人自己名叫区寄,被两个强盗抓到准备卖掉,希望好心人能报告官府。

不一会儿,负责市场治安的小吏就赶来了,他把这件事情报告了太府,太府召见了区寄,并对他的机智勇敢赞赏有加,最后派小吏将他送回了家。

尽管区寄不懂博弈,但是他知道如何运用博弈智慧。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我们身上都有博弈的智慧,只是并不完备,或者不是我们处理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方法。学习博弈论就是为了一方面学习,一方面挖掘出自身的博弈智慧,遇到困难首先想到要策略性地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这样,我们都能成为生活中的博弈高手。

很多了解博弈论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中国人学习博弈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中国文化中有很浓的博弈色彩,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魏蜀吴相互讨伐,其中都充满了双方的对抗和博弈。另外,无论是《三国演义》《孙子兵法》,还是近代的《厚黑学》,都在教你与别人的博弈中如何作最优决策,取得最后胜利。只不过其中没有提到“博弈”二字。无论是围魏救赵、暗度陈仓,还是釜底抽薪、欲擒故纵,我们今天用博弈论来分析这些策略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策略都是博弈论在实战中的经典应用。

学习博弈论之后,再用博弈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事情,从夫妻吵架、要求加薪到国际局势,博弈论的身影无处不在。如果你掌握了博弈论的智慧,成为了一个博弈高手,那么成功就离你不远了。怎样成为博弈高手

做到理性分析,选择正确策略。做到理性思维除了要有逻辑判断能力以外,还要控制自己,切忌冲动,遇事三思而后行。

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很多时候,在问题找不到突破口的时候,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便会找到新的解决方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才会作出真正理性的策略。

重视信息。信息是做出决策的依据,往往谁掌握的信息更全面谁的胜算就会更大。“声东击西”、“空城计”都是利用向对方传达错误信息这一策略,以此来迷惑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很多人认为博弈论总是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不是这样。“博弈论”的英文名字叫“Game Theory”,直译的话就是“游戏理论”。英语中的Game同汉语中的“游戏”意思有所不同,汉语中的“游戏”参与者一般是抱着消遣和娱乐的目的参与的,有时还会恶搞一下,不是那么正式,更谈不上认真。英语中的Game除了有这一层意思之外,还有“竞争”的意思,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文中的表达为“Olympic Games”,竞争的参与者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Game Theory”也可以理解为教你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玩好“游戏”不简单

博弈论最早是从游戏中而来。20世纪初,数学家们对国际象棋、扑克、赌博这一类竞技游戏详加观察,试图总结出一套模式,能够对这些竞技游戏的结果进行推测。当他们用超越游戏高度的科学态度去观察和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便产生了高于游戏,适用于众多领域的博弈论。可以说,游戏是抽象的博弈论,也是抽象的人生,游戏可以让我们认识博弈论,认识这个世界。

游戏都有相应的规则,游戏玩家需要遵循游戏规则,采取策略和行动,以争取获胜。这一点上博弈论与竞争游戏有相似之处。博弈论是以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为目的,这个过程中会考虑对手的策略,游戏也是如此,自己要出什么牌往往需要考虑对方手中还有什么牌。可以说,智力竞争游戏是一个抽象的模式,这个模式放大后可以适用到经济、政治、军事、管理等各个领域。因此我们可以说,博弈论就是研究怎么玩好游戏的理论。

现实社会错综复杂,人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现象蒙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但是游戏是现实的抽象表达,我们可以只考虑问题的关键因素,将容易迷惑自己的干扰因素全部去掉,或者降至最低。这样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一下子发现问题所在。博弈、游戏和战争

错综复杂的战争到了游戏中就被简化成了一盘棋,棋类游戏多是源自战争,围棋、象棋、军棋等,都是如此。围棋是中国最古老的智力游戏之一,最早也是模拟战争形态而来,虽然只有黑白两种棋子,但是其中包含的博弈内涵却非常深厚。下面我们就以围棋模拟战争为例,介绍一下游戏与博弈之间巧妙的关系。

博弈的目的是争取最大利益,围棋也是如此,围棋中“生死为上,夺利为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获取最大利益是博弈、战争、围棋游戏的共同目的。围棋的游戏规则非常简单,双方分别用黑色和白色的棋子在格状的棋盘上“抢地盘”,最后根据双方地盘大小决定胜负。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古老的游戏能反映当今最为流行的博弈论吗?这也是可能的。我们知道历来战争的作战思想都是如何消耗、破坏、摧毁对方,这种作战思想被称为“重在摧毁”。近些年西方国家提出的最新战争指导思想是“重在效果”,区别于以前的“重在过程”。“重在效果”指导思想是指作战中重在控制住对方的整个作战体系,以解除对方的作战能力为主。包括率先摧毁敌人的机场、电台等交通和信息枢纽。“基于效果”这种理念强调的是全局的整体利益,不纠缠于局部的蝇头小利。围棋中也有这样的作战思想,那就是摒弃一些虚的棋风、棋道,着眼于全局,让每一步棋子都发挥自己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以赢棋为目标,每一步都扎实可行。这种棋风的棋手往往都很厉害,最好的例子便是韩国棋手李昌镐。

小小的智力游戏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制定策略能力,这一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很多大公司都将一些智力题作为招聘时的面试考题,以此来考察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来看这样一道智力题,它是著名的微软公司招聘时的一道考题:

四个人进城,路上经过一座桥。当他们到达桥头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们需要打着手电筒过桥,一次最多只能由两个人过桥,但是他们只有一个手电筒。并且手电的传递只能手手相传,不能抛扔。这四个人的过桥速度各不相同,若两人同时过桥,走得快的要照顾走得慢的,以走得慢的那个人的过桥时间为准。甲过桥需要1分钟,乙过桥需要2分钟,丙过桥需要5分钟,丁过桥需要10分钟。问题是,他们四个人能不能在17分钟之内全部过桥?

这种题目不是简单的加减运算,重在考察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从多种可能中找出最优策略。就拿这道题来说,看似非常复杂,其实不然。我们可以这样考虑一下,根据游戏规则,手电只能手手相传,也就是说先过桥的两个人中必须有一个要回来送手电,然后桥这边的三个人中只能过去两个,剩下一个,然后再有一个人回来送手电,最后这两个人一块过桥。这样的话,两个人一组过桥要过三次,而且要回来送手电送两次。过桥时间是以两个人中走得慢的为准,丙和丁分别需要5分钟和10分钟,他们两个搭档最为合算。返回送手电只需要一个人,走得快的人是最优选择,也就是甲和乙。这样分析的话,这个问题就简单了,丙和丁要一起过桥,而且回来送手电的应该是甲和乙。我们看一下答案:从博弈论的角度谈高薪养廉

甲和乙先过桥,共用2分钟,然后甲回来送手电,需要1分钟,丙和丁拿着手电过桥需要10分钟,乙再回来送手电,需要2分钟,最后甲和乙一块过桥需要2分钟。这样算下来,总共需要2+1+10+2+2=17(分钟)。

这其中第一次回来送手电的是甲,第二次是乙,也可以把他们调过来,第一次让乙送,第二次让甲送,结果是一样的。

这种智力游戏同棋类游戏一样,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决策的选择。在游戏中,博弈论已经简化到只需要选择出最优决策。刚开始学习围棋的小朋友同围棋九段大师之间的区别也只是决策高低的问题。游戏的初级玩家只懂得一些小策略,或者可以称为小技巧,等他们水平高了,便会制定出一些复杂的决策,或者破解对方圈套的同时给对方设置上圈套,这时他们已经成为博弈高手。

游戏中对手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你作出决策的依据是对方的决策,胜败不仅取决于你的决策是否够好,还取决于对手的策略是否比你技高一筹。这也是博弈论同游戏之间的相似之处。

比的就是策略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个帝王,他在两千多年前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并将中国建造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在统一之前,秦国在国内进行了商鞅变法,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方面,都实力大增。但是与其他六国的实力总和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其余六国都已经感受到秦国崛起带来的威胁,怎样处理与秦国的关系,已经成了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

在当时的局势下,六国可以采取的策略有两种。第一种是六国结成军事联盟,共同应对秦国崛起带来的威胁。如果秦国侵犯六国中任何一个国家,其他盟国必须要出兵相助,这种策略被称为“合纵”;第二种策略是“连横”,就是六个国家分别同秦国交好,签订互不侵犯、友好往来的协议。

当时六国中,齐国是与秦国实力最接近的一个国家,也是对秦国威胁最大的一个国家。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都将是秦国的主要对手。

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秦国默许六国结盟,那么也就无法完成统一大业。而且,齐国凭借自己的实力,定会成为同盟的核心,势力得以扩张。如果秦国采取“连横”策略,分别同六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同时六国之间依旧结盟,那么秦国将同六国形成对峙局面,依然无法完成统一大业。最后一种策略是,秦国同六国“连横”,并设法将六国之间的结盟拆散。那样的话,秦国就有机会将六国一一消灭。最终的历史真相是,秦国与齐国“连横”,从齐国开始下手破坏六国之间的结盟关系。策略决定成败秦始皇统一六国,名垂史册,但当时秦国虽强大,却比不上六国共同的实力,倘若六国结盟。秦国必定不是对手。面对六国,秦国有三个策略可以选择,而秦始皇正是选择了最优策略,才完成了统一大业。秦国采取第三种策略,逐个征服,在吞并齐国后,终于取得成功。可见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最优的策略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成功。

公元前230年起,秦始皇从邻国开始下手,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等手段,拆散六国结盟,并将六国逐个击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吞并齐国,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秦始皇得以名垂千古。齐国也承受了策略失败带来的亡国之痛。

首先,这是一场博弈。博弈的参与者是秦国和其余六个国家,秦国的利益是争取更多的领土,统一中国;而其余六国的利益是保卫国土不受侵犯。在这场博弈中,各方的信息都是对等的,胜负的关键在于策略的制定。秦国制定了最优的策略,同时齐国制定了一个失败的策略。最终秦国的策略为他们带来了成功。

既然我们身边充满着博弈,那么,随时都需要对自己身处的博弈制定一个策略。同样的情况下,一个小策略可能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收获。下面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今天是情人节,晚上男朋友拉着小丽去逛商场,说是要她自己选择一样东西,作为送她的情人节礼物。不过事先已经说好了,这样东西的价格不能超过800元。

两个人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商场,逛了一段时间之后,小丽看中了一款皮包,不过标价是1500元。小丽心想这个价位有点高,如果自己贸然提出来要买的话,男朋友肯定不乐意。于是她先将这个包放下,一边看其他东西,一边想怎样能让男朋友心甘情愿地主动给自己买这个包。

想了一会儿之后,她有了主意。

那天晚上,他们逛遍了整座商厦,一件东西也没看中。男朋友不停地帮她挑衣服挑鞋子,但是哪一件她都看不上;男朋友又带她去看化妆品,试了几种之后,她表示没兴趣;男朋友又带她去看首饰,试来试去,总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不管是什么,她都不去主动看,反而是男朋友越挑越急,帮着她挑这挑那。无论是什么,她都只回复“不好看”、“不喜欢”或者是“不感兴趣”。

就这样,从晚上七点一直逛到九点多,眼看商场都要关门了。今天买不上的话,到了明天就过了情人节了。男朋友此时已经由着急变成了泄气,他细数了一下,衣服不喜欢,鞋子也不喜欢,化妆品也不喜欢,首饰也不喜欢。那买个包怎么样?

这正是小丽心中想要的,便说:“好吧!”

男朋友看到终于找到了女朋友喜欢的礼物,再加上前面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已经筋疲力尽,也就不再讨价还价,很高兴地给小丽买了那个1500元的皮包。

这件事情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她的策略。如果直接提出来买,男朋友可能会不答应,或者即使买了也是很勉强。现在她不断地对男朋友说“不”,对他挑选的礼品进行否决。一个人屡屡被否决之后就会泄气,这个时候,你的一个肯定带给他的满足感会让他不再去考虑那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从而变得兴奋。

良好的策略能让一个国家完成统一大业,也能让一个女孩子争取到自己想要的礼品,这都说明博弈无处不在。职场中也是如此。

职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公司与职员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同事之间,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都是博弈,都需要策略。

孙阳是一家公司的老总,最近公司人事调动,一名部门经理退休,需要提拔一名新的部门经理。经过筛选,孙阳认为现在公司里符合标准的有两个人:小张和小王。两人都是原先部门经理手下的副经理。小张因为工作时间长一些,业务要比小王熟练,被视为最有可能接替经理职位的人。小王虽然业务熟练程度稍逊一筹,但是办事细心,为人真诚。

选谁呢?孙阳认为业务能力只是工作能力的一部分,只要给予机会和时间,大部分人都能熟练掌握。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则更重要,这一点上,他更欣赏小王。在任命部门经理的方式上,他有两个选择,也可以说是两个策略:

一是直接宣布任命小王为部门经理,小张继续担任副经理。

二是发布一个虚假消息,假传公司要招聘经理,看看两人的反应,再作决定。

第一个策略是大家常见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导致的后果便是小张满腹牢骚,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与新上司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样的结局对公司和员工个人来说都不利,是一种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决策。

第二个策略可以将两个人对待工作、对待公司的态度展现出来,到时候再宣布任命人选,输的一方就会心服口服。

最终孙阳选择了第二个策略。在公司开会的时候,他故意透漏了公司准备对外招聘经理的信息。果然不出所料,小张得知自己这次升迁的机会泡汤之后,虽然不敢对高层抱怨,在私底下却是满腹牢骚,工作积极性大减,这一切都被公司高层看在眼里。反观小王,他一如既往地工作,办事认真,待人诚恳,丝毫没有受到这个消息的影响,这也更坚定了孙阳任命他为部门经理的决心。

半个月之后,公司宣布不再对外招聘经理,而是内部提升。这个时候,公司高层在对两位人选的综合评定中,考虑了近半个月内两人的表现,最终决定让小王担任部门经理一职。这个结果也在小张的意料之中,他输得心服口服。

同样一件事情,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得到的结果便不同。这就是策略的作用,也是策略的魅力所在。博弈论的核心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本书中会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分别给出相对应的最优策略。

神奇的“测谎仪”

不仅仅是在经济、政治方面,社会治安中也充斥着大量的冲突,因此博弈论在维护治安中也可以应用。尤其是在审讯犯人的时候,运用博弈论斗智斗勇,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前面讲的“囚徒困境”的案例中,就是博弈论在这方面成功运用的一个例子。

审讯犯人主要运用的是心理战,找到突破口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罪犯往往就会将犯罪经过和盘托出。用心理干预来破案,这样的事情古代就有。

明朝万历年间,一位知县在路过一家客栈的时候,正巧碰上有一位住店的人盘缠被偷,被偷的人非常焦急。知县问他知不知道是被谁偷走的,这个人肯定自己的盘缠是被住在同一家客栈的人拿走了,但是在这里住宿的人多达十几个,他不能确定是谁。知县了解情况后,让老板把住宿的人全部找齐,然后找来一口大锅、一只公鸡,并将公鸡反扣在锅底下。知县对众人说,这只公鸡十分神奇,只要你用手摸一下锅,它就能感知到你是不是在说谎,如果你在说谎它便会啼叫。说完之后让人将窗帘放下,屋内顿时就黑了下来,每个住宿的客户包括客栈内的伙计、老板都围着锅转了一圈。但奇怪的是,等众人摸了一圈之后,公鸡并没有啼叫。大家都在怀疑可能小偷并不在这里住店,也有人说可能这个人根本就没有丢钱,是想讹诈店主。丢钱的这个人看到自己丢的钱追不回来了,急得号啕大哭。这时县令让人打开窗帘,说不要急,他已经找到偷钱的凶手了。大家都很好奇,一起去看锅底下的那只鸡,但是并没有听见它啼叫。这时县令走到一个人面前,抓住他的手便说,钱就是被这个人偷了。

这时县令解释说:“这不过是一只普通的公鸡,并不能识别谎言,但是却能吓退小偷。我让大家摸铁锅只是想看看有没有人做贼心虚,堂堂正正的人是不怕这只公鸡的,只有那些真正的贼才有所顾忌,不敢去摸。现在大家手上都是锅灰,而唯有这个人的手是干净的,一点灰也没有。所以说,他就是偷钱的人。”最后真相果然同县令推测的一样,这个人就是小偷。

在这里,县令设下了一计,用铁锅和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谎仪”,利用了小偷做贼心虚的心理,将偷钱的人从一群人中甄别了出来。“铁锅扣鸡”作为测谎仪显然是有点不太严谨,真实的测谎仪是通过仪器检测对方在交代供词的时候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来判断对方是否说谎。

测谎仪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人在说谎的时候,外表、心理、生理上都会有异于常态的反应,一般是眼神东躲西藏,不敢看别人的眼睛,有时候会下意识地挠头、摸鼻子、抓耳挠腮,有的还会呼吸急促、出急汗、不断地咽唾沫、抖腿,这都是人潜意识中的异常行为,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除了外部的异常之外,人在说谎的时候生理也有反应,不过这就要靠测谎仪来检测了。脉搏、呼吸频率、皮肤电阻,都是鉴定对方是否说谎的依据。

我们知道,审讯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让犯人交代问题,再就是辨别犯人交代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这就需要选择最好的一种审讯方式,不给犯人说假话的空间。下面这个例子,将会给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从前有两个村庄,村庄离得不远,但是村子里的人却截然不同。其中一个村庄中的人喜欢说谎,这个村庄也被称为“说谎村”;另一个村庄的人非常诚实,从不说谎,这个村庄被人们称为“诚实村”。假设你要去诚实村,但是你之前没有去过,不知道哪个村是诚实村。你在村外的路口上犹豫该往哪边走的时候,从其中一个村庄走出一个人,你该如何利用这个人来帮你找到诚实村呢?

一般人会选择上前问路,但是这个人可能是诚实村的人,也可能是说谎村的人;他走出的这个村庄可能是诚实村,也可能是说谎村。这样,我们上前问他:你走出的这个村子是诚实村吗?我们可能会得到四种回答:

第一种:这是诚实村,这个人是诚实村的人,他会回答“是”。

第二种:这是诚实村,这个人是说谎村的人,他会回答“不是”。

第三种:这是说谎村,这个人是诚实村的人,他会回答“不是”。

第四种:这是说谎村,这个人是说谎村的人,他会回答“是”。

由此可知,我们根据这个人的回答是无法推测出哪个村是诚实村的。这里有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能帮你辨别出诚实村。那就是让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