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3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2:48:5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3小时高清视频】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3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陈丽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对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参与编写了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教材。长期在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授德育原理、艺术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同时编写过多本教育学考研和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书,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授课特点:该教师授课思路清晰,善于化繁为简,通俗易懂,在紧扣考纲的基础上,还注意补充相关知识,有助于学习者完整知识体系的建构。

樊燕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专业硕士,曾在多家教育辅导机构讲授教育学考研、教师资格证课程。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熟悉教育学类考试的知识体系和命题规律。曾参与开发中小学课程,编写数本考试教材,并参与教育学考试的阅卷工作。

讲课特点:擅长理论联系实践,能将考点深入浅出,易于考生理解和掌握。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教材精讲部分[视频讲解]

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视频讲解]

考试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要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了解发育迟缓的概念及发育迟缓幼儿的特征;了解肥胖症的概念及肥胖儿童的成因和防治办法;了解语言障碍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语言障碍儿童的识别方法;了解自闭症的含义及自闭症儿童的识别方法;了解多动症儿童的概念和行为特征。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要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掌握多动症儿童的识别方法。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考纲提要

1.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2.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一、学前儿童发展的涵义

二、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学前儿童发展的涵义

学前儿童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之前的0~6岁的儿童,可分为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两个阶段。

学前儿童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发展。学前儿童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儿童年龄愈小,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互相影响愈大。

二、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发展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遗传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特点,如体貌、身体内部结构等方面。遗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前提条件。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构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的因素之一。(二)环境

环境是指学前儿童接触到的周围人和物的总和。广义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前教育环境三大类。一般将托幼机构对学前儿童的影响称为“学前教育”,将家庭和社会对学前儿童的影响称为“环境”。

1.环境是学前儿童生存的物质基础。

2.环境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三)教育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教育是指学前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1.通过学前教育可以发展优良的遗传素质,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并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

2.学前教育可以对环境加以取舍,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发展。(四)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学前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也包括其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映能力。

1.学前儿童对外界信息具有主动反映的能力。

2.学前儿童能对外界信息作出创造性的反映。

综上所述,遗传、环境、教育和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学前儿童的发展。学前儿童发展是这四个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第二节 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

一、成熟学说

二、精神分析学说

三、行为主义学说

四、认知发展学说

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一、成熟学说

成熟学说是强调基因顺序规定着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1880~1961)。(一)影响发展的因素

格塞尔认为支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和学习,但他更着重于“成熟”,特别强调生物遗传因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身心发展过程是有规律、有顺序的,这种规律、顺序受有机体内部的因素即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制约,外部环境只是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条件,但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成熟程序。(二)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格塞尔认为,父母和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学前儿童成长规律,根据学前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去养育他们。

二、精神分析学说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分析理论。(一)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由遗传的本能、欲望组成,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处在意识层面,代表理性与正确的判断,按现实原则行事。超我则是意识层面中的道德成分,体现在根据情境对自我进行约束和决策选择,按理想原则行事。(二)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能力,把儿童发展划分为由高到低的五个渐次阶段,分别是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1.口腔期(出生~1岁)。需要满足婴儿吮吸乳房和奶瓶的行为,如果口腔的需要未能得到适当满足,将来可能形成诸如吮吸手指、咬手指甲、暴食和成年以后抽烟的习惯。

2.肛门期(1~3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受到大小便训练,在这一时期父母要注意对儿童大小便训练不宜过早、过严,否则成年后可能会形成肮脏、浪费或洁癖、强迫等特征。

3.性器期(3~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依恋异性父母,即男孩产生恋母情结女孩产生恋父情结。这个时期儿童发展起来的对异性的态度将影响他成年后与异性成员的关系。

4.潜伏期(6~11岁)。儿童的超我进一步发展,从家庭以外的成人和~起玩耍的同性伙伴那里获得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念。男孩和女孩开始各自以同性父母为榜样来行事。

5.生殖期(11、12岁以后)。如果前面的阶段发展得顺利的话,那么儿童就会顺利过渡到结婚、生育后代的阶段。(三)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本能欲望如被压抑,会造成心理问题及教育失败。因此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前儿童表达自身的情绪,重视通过艺术、游戏等活动来作为消除精神压抑的手段。

三、行为主义学说

行为主义发展观认为儿童发展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学说在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1878~1958)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环境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他认为成人能通过控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塑造儿童的行为。(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1904~1990)继承了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一类是操作性行为。(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1925年~)强调模仿,即观察学习。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这就是替代强化。除了观察学习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外,个体还存在自我强化。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儿童就会用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应,所以完成拼图游戏的幼儿会为自己拍手叫好。(四)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1.重视及时强化。强化不及时不利于儿童行为发展,教育者应及时强化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行为。

2.行为矫正。行为主义提出可以用“消退”的方式替代惩罚,来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

四、认知发展学说

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896~1980)毕生研究儿童认知的发生、发展,创立了著名的儿童认知发展学说。(一)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及结构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基本概念。皮亚杰认为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图式最初来自遗传,之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建构出新的图式。同化是数量上的变化,不引起图式的改变;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的图式。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平衡是暂时的,不断发展着的平衡-不平衡状态,就是心理发展的过程。(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由一系列不变的阶段组成的,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儿童尚未掌握语言,学习限于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和感官知觉方面。

2.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儿童语言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出现直觉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靠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二是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缺乏概念守恒结构,如液体守恒、数量守恒、面积守恒等;三是自我中心性,具体表现为自我中心思维,儿童认识周围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中心,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能借助具体实物支持进行运算,思维获得了可逆性、守恒性,但还不能对假设性命题进行逻辑思考。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具体实物的束缚,能进行抽象的假设-演绎推理,达到了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成熟的成年人的思维能力相当。(三)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1.教育应配合儿童认知发展顺序。

2.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五、社会文化一历史学派

苏联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1896~1934)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成人或年长伙伴来习得和掌握的。(一)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他人的帮助所能达到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动态的,是由教学决定的。教学决定着发展的水平与速度,因此,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二)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学活动首先必须建立在儿童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又要考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要让儿童“跳起来摘苹果”。第三节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0~1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二、1~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三、3~4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四、4~5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五、5~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六、儿童身心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0~1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特征

1.生理发展。在第一年里儿童身长和体重增长最快,同时各器官构造和机能也处于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身体渐渐强壮,但仍然十分嫩弱。对儿童进行护理时,要注意卫生,动作轻柔,合理喂养。

2.心理发展(1)感知觉的发展:儿童一生下来就具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和视觉,出生后视觉、听觉发展迅速。(2)动作发展:儿童身体动作发展迅速,先后学会抬头、俯撑、翻身和爬等基本动作。手眼协调动作得到发展,能够按眼睛的视线去抓住所见物体。(3)认知发展:言语得到发展,一岁时有的儿童能说少量单词或能听懂但不会说。(二)教育要领

1.成人应给儿童以身体和精神上的满足。

2.动作训练方面不宜过早,应在四五个月时开始练习爬,六七个月时练习坐。

3.提供适当适量的玩具。玩具不宜同时拿出,应轮换提供,每次仅出现一两种。

二、1~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特征

1.动作发展。一岁后儿童学会了自由地独立行走,扩大了他的生活范围。儿童手眼协调和双手协调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

2.认知发展。一岁后儿童的语言迅速发展,不但能听懂成人对他说的话,还能用语言和成人交流。

3.游戏活动。一岁后的儿童可以从事最初的游戏活动。

4.直觉行动思维。儿童对事物的感知、注意、记忆及思维活动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的接触或是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具体事物、具体活动,儿童便不能进行认识。(二)教育要领

成人应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与学,多进行户外活动。要重视习惯的养成,活动积极性的培养,发展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及进行动作练习。

三、3~4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特征

1.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该阶段的儿童总是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而不能做到想好再做。

2.思维缺乏可逆性和相对性。该阶段儿童不会逻辑推理,不能理解反话。

3.行为受情绪支配。该阶段儿童在活动中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很强的情绪色彩。

4.喜爱模仿。儿童喜欢模仿一些具体的外部的活动或动作,通过模仿来学习。(二)教育要领

1.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

2.发展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4.正确对待儿童的“反抗行为”。3~4岁的儿童总想寻找机会来表现自己的身心能力,不是成人说什么就去做什么,出现“反抗行为”。这种情况下成人不能急躁,更不要和儿童对抗,要耐心询问,设法创造条件去满足。

四、4~5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特征

1.活泼好动。不再像幼儿初期儿童那样听话,顺从,有了自己的主意,敢于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大胆的探索。

2.具体形象思维。4~5岁儿童在活动中很少依靠行动来进行思维,他们的整个思维过程要依靠实物的具体形象作支柱。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用直观教具,创设教育情境,运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教学。

3.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该阶段的儿童能听得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能听懂一些道理,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二)教育要领

1.引导儿童观察生活。

2.培养儿童的同情心。

3.发展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4.用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五、5~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特征

1.好问、好学。儿童不再满足于通过直接的感知和具体的操作去了解事物的外部特征与联系,开始尝试探索事物的内部联系,并表现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上。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总是追根问底,提出一连串的为什么。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2.抽象思维能力发展。5~6岁儿童的思维虽然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开始萌芽。主要表现在儿童对熟悉的物体能进行简单分类,这个时期在教育内容上要增加科学性的知识,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

3.语言能力明显提高。儿童能用清楚连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是和他人用言语交流,词汇量明显增加。

4.有意行为增多。儿童可以有意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活动。

5.个性初步形成。5~6岁儿童对事物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个人的兴趣、爱好有所显露,对人对事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二)教育要领

1.采用游戏的方法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让儿童懂得更多的事理。

3.提供条件让儿童做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

4.提供运动机会,让儿童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

5.做好幼小衔接准备。

六、儿童身心发展的总体趋势(一)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完备到完备。儿童各种心理出现和形成的秩序,服从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复杂规律。

2.从不分化到分化。儿童最初的活动,既是简单和单一的,又是笼统而不分化的,随着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逐渐复杂和多样化。(二)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是从反应事物的外部现象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儿童刚开始时对事物的认识与判断是根据具体事物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特征进行的,后来能够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即从感觉、知觉、表象再到思维的过程。(三)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到有意。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年龄越小,无意注意、无意识记、无意想象较之有意注意、有意识记、有意想象,所占据的地位就越重要,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不断丰富,儿童对自身的调控能力有了提高,有意注意、有意识记和有意想象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儿童年龄越小,生理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就越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有意注意开始增强,主动调节自己的能力也随之增强,生理制约作用也就减弱。(四)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

最初,儿童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是零散的,心理活动很容易受情境的影响而改变,之后儿童在各种活动中心理活动逐渐地组织起来,形成了一定的系统,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伴随着相应环境作用,更具适应性、组织性、有效性和复杂性。

第二章 幼儿身体的发展

考纲提要

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第一节 幼儿身体的发育

一、幼儿身体的发育的基本规律

二、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一、幼儿身体的发育的基本规律

幼儿身体发育普遍遵循以下规律:(一)头尾原则

幼儿身体的发育严格服从由头至尾的原则,即身体各部分的发育是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次序为头部-颈部-躯干-下肢,如头部的发育早于颈部,颈部的发育早于胸部,上肢的发育早于下肢。(二)远近原则

幼儿身体发育是由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如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上的大肌肉比手指、脚趾的小肌肉先发育。

二、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一)体形的变化

幼儿的身体发育速度比婴儿有所减慢,但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身高和体重是幼儿身体发育的重要指标。在整个幼儿期,幼儿身高每年平均增加5~7.5厘米,体重每年平均增加2~3千克。同时幼儿的体形发生急剧变化,“婴儿肥”逐渐消失,体形逐渐细长,头部比例虽然还是相当大,但躯干和腿部的生长速度增快,到6岁时,幼儿身体各部分比例越来越接近成人。(二)骨骼和肌肉的变化

幼儿的肌肉组织发展迅速。首先发育的是大肌肉群,所以幼儿喜欢不停地活动,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他们的肌肉组织纤维在长度和力量上日益增长、增强。五六岁时幼儿的小肌肉群才开始发展,所以幼儿虽然能从事一些精细动作,如手工制作、画画等,但因手腕、手指部位肌肉的精细动作协调能力较差,且容易疲劳,因而他们的精细动作水平较低。在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加强体育锻炼,充分发展幼儿的大肌肉群,适当发展锻炼小肌肉群,但不可过早学习写字等。

同时幼儿骨骼也在快速发展,软骨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骨头,骨骼逐渐坚硬起来,但骨化在幼儿阶段还未完成,因此,幼儿的骨骼容易变形。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防止骨骼变形。(三)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

儿童在出生后,身体各系统的发展速度是不同步的。儿童身体外部构造及内部器官的发展均遵循相同的方式——婴儿期发育很快,幼儿期发育较缓慢,在青春期发育再次快起来。其中,身体各个部位发育也是有快有慢,它们都有自己惟一的、独特的发育曲线。

三、影响幼儿身体发育的因素

幼儿身体发育是个体在遗传与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除遗传和环境外,情感、生活制度、营养、体育运动、疾病和受伤都对学前期儿童身体发育产生影响。第二节 幼儿动作的发展

一、大动作的发展

二、精细动作的发展

在幼儿期,幼儿动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力量、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协调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幼儿动作的发展同样遵循头尾原则,如头、颈、上肢的动作要先于下肢动作的发展。同时,幼儿动作发展也遵循远近原则,躯干和肩膀的动作发展先于手和手指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发展通常分为两大类:大动作的发展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无论是大动作还是精细动作,都是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如表2-1所示)。表2-1 幼儿早期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技能的变化年大动作技能精细动作技能龄2走路节奏均匀;后退、侧行;穿或脱简单的衣物,穿~跑;跳跃,单足跳;投掷或抓取鞋、袜,拉拉链;熟练使3时身体生硬;用脚去推玩具;拣用汤匙,转门把,拧开瓶岁起物体而不摔倒盖,模仿画直线3扣纽扣,倒牛奶,可以自~能够走直线,投掷时上身弯曲,己吃饭,使用剪刀,涂4骑脚踏车,单腿站数秒画,画垂直线和圆圈岁4下楼梯换脚;跑步平稳协调;单用筷子,沿着线用剪刀剪~足跳;投掷时身体转动,双手接下东西,粗略地画人、图5球案,简单地折纸岁5跑步速度加快,喜欢蹦蹦跳跳;系鞋带,熟练地串珠子,~投掷和抓取动作熟练;换脚跳;握笔,临摹一些图案和字6学习骑自行车、溜冰、游泳母,出现用手偏好岁

一、大动作的发展

大动作指的是牵动大肌肉和大部分身体的动作,如奔跑、骑脚踏车、单足跳等。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幼儿大动作发展规律,根据幼儿的天性为其提供各种自然安全的环境和器具,让幼儿自由操作、玩耍各种物体,多让幼儿进行游戏和户外活动。在自然的游戏和户外环境下,幼儿可以获得丰富的感知运动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复杂的动作技能和提高运动协调能力,促进大动作的发展。

二、精细动作的发展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涉及手的使用的动作或者双手动作的灵活程度,如描圆圈、扣纽扣、系鞋带等。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和开始会画画和写字但是在教育活动中成人要有耐心,要关注幼儿在动作练习过程中情绪。

第三章 幼儿认知和言语的发展

考纲提要

1.掌握幼儿注意、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言语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2.探讨幼儿各认知因素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了解和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3.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第一节 幼儿注意与感知觉的发展

一、幼儿注意的发展

二、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幼儿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概述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2.注意对幼儿的活动和心理发展的意义(二)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基本形式,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其发展表现为: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与兴趣和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要表现在幼儿能自己控制自己的注意,其特点是有目的和需要意志努力。但幼儿的有意注意还处于初步的发展之中,而且幼儿有意注意的目的性和自我控制力主要还依赖于成人的组织与提醒。(三)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生活

1.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生活

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这就是注意的选择性。幼儿注意选择行动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律: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的,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

2.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生活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注意的稳定性是幼儿游戏、学习等活动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有如下几个特点:(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2)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活动的游戏化,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幼儿的身体状况。(3)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3.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生活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上。幼儿注意的分配能力比较差。发展注意的分配能力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对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比较熟悉,或者对其中一种活动掌握得非常熟练,甚至接近于自动化的程度。(2)使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在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

4.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生活

注意的广度也称为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根据注意广度的规律以及幼儿注意广度的特点,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组织活动时应向幼儿提出明确的任务,而且任务具体,不能同时提太多的任务,以免影响幼儿对某一活动任务的注意范围;在活动中所使用的教具或所出现的事物一次不能呈现太多;要考虑到注意对象的特点;为幼儿提供的活动一定是幼儿知识经验范围以内的。(四)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过多的无关刺激,疲劳,缺乏兴趣,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

2.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并用,合理的组织教育活动。

二、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一)感知觉的概述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属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包括视、听、嗅、触、动与平衡觉等。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反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在感知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对客观事物作更进一步的认识。(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1.视觉

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视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视敏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2)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规律: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颜色数,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因年龄班级不同、颜色不同、辨认方式不同而有差异;幼儿辨认颜色主要在于能否掌握颜色名称,如果混合色有明确的名称,如“淡棕”、“橘黄”,幼儿同样可以掌握;幼儿对某些颜色,如“藏青”、“天蓝”、“古铜”等所以不能辨认或不善辨认,并非完全缺乏辨色能力,主要是由于生活中接触的机会少,成人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指导。(3)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幼儿视力受遗传和环境影响。视觉经验是促进视觉发展的必要因素。光线照明较差、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较少、坐姿不良等都会造成视力减退。

2.听觉(1)听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最小差别的能力。(2)言语听觉:幼儿辨别语音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幼儿中期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到幼儿晚期,几乎可以毫无困难地辨明本民族语言包含的各种语音。(3)听力的保护和培养:幼儿园在创设环境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噪声污染,通过绿化与美化净化环境,也可以通过轻松的音乐来发展幼儿听觉,通过学习语言训练幼儿的听力辨别力。

3.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1)视触觉的协调: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2)动觉:幼儿动觉的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具体表现为幼儿初期对物体的大小、轻重和形状等属性的感知错误率高、精确性差。

4.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是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形状知觉是对物体轮廓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的知觉,如对几何图形的辨别等;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和中的知觉。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

5.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人总是通过某种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反映时间的。任何变化速度均匀的现象都可以作为时间的标尺。(三)感受性与幼儿的活动

1.适应:感受性可因刺激的持续时间而降低或提高。

2.对比:同一分析器和各种感觉可以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就是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有两种,即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

3.个体经验对感受性的影响:提高感知的效果,不仅有赖于当前的刺激,同时也有赖于个体已有的感知经验。

4.教育和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感受性:教师应当利用幼儿感受性的各种规律,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感受性。(四)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活动中的运用

1.知觉特性与幼儿的活动(1)知觉的选择性与幼儿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同一时间内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而人总是有选择地以个别或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知觉得格外清晰。幼儿在集体活动时,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是很多的,但是,幼儿往往把老师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其他事物,虽然有的也感受到了,但是印象不清晰。(2)知觉的整体性与幼儿活动

知觉对象由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但人并不认为它是许多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即使是不完整的斑点图,幼儿也能将其知觉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3)知觉的理解性与幼儿活动

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幼儿对事物理解了,知觉就会更快、更深刻、更精确。知觉的理解性有赖于幼儿过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4)知觉的恒常性与幼儿活动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知觉的恒常性中最主要的是视觉的恒常性。视觉恒常性包括亮度、大小和形状的恒常性。其中,亮度恒常性研究甚少。亮度恒常性是指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视觉亮度保持不变。大小恒常性是指对远处的一个客体尽管它明显地变小,但在知觉中仍然保持原有的大小。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就是形状恒常性。幼儿在活动中,也具备这些知觉的恒常性。(5)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与幼儿活动

在知觉过程中,要把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受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和教师的言语指导等条件影响。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1)幼儿观察的发展

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以及观察方法等方面。观察的目的性,从无意向有意性发展,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意性随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而逐渐发展;观察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从短向长发展;观察的细致性,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准确的知觉发展;观察的概括性,从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向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观察方法的形成。(2)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并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概括,并启发幼儿用多种感官方式参与观察。此外,还可以教给幼儿有顺序的观察方法。

3.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1)适应现象:适应现象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2)对比现象:对比现象是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官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感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下列因素影响: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第二节 幼儿记忆与想象的发展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

二、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一)记忆概述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视角看,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与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具有表面性和直观性,而记忆是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具有内隐性和概括性。记忆不是一瞬间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

识记:对信息编码的过程。

保持:是将编码过的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储存在头脑中的过程。

回忆:提取和输出信息的过程,分为再认和再现。

再认: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每次出现的时候能够认识。

再现: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也能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

识记、保持、回忆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没用信息的存储输入就谈不上保持,没用保持更没有提取。所以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记忆是识记和保持的证明。所以记忆是对信息输入、储存、提取的过程。(二)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的储存的时间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3.根据记忆是否被意识分类:外显记忆、内隐记忆。(三)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表象:指头脑中保持客观对象形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我们通常所说的表象是记忆表象。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形象性:构成表象的材料都来自于感知觉过的内容,因此表象是直观的感性反映,与原来的有相似之处,但和感知觉相比,表象中的形象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完整性。

概括性:表象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它具有感知的原型,却不限于某个具体的原型,这就是表象的概括性。表象和思维都具有概括性,表象概括用的是形象,思维概括用的是词语,表象概括既有事物的本质属性,又有非本质属性。而思维概括的都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可以把表象看做是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四)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1)幼儿既不善于有意地完成向他们提出的设计任务,更不善于在自己面前提出设计某种东西的专门目的,他们的记忆决定于:客观对象的性质,客观对象与主体的关系。(2)他们不会自觉地用反复设计的办法来记住某件事情。

有意记忆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小班所获得的知识多半是自然而然记住的,中大班开始领会成人向他们提出的识记要求,大班能努力记住所要记的东西,并能运用一些简单的记忆方法。

2.记忆具有明显的直觉形象性,形象记忆效果高于语词记忆效果

幼儿对于直观材料要比抽象的词的材料容易记忆,而在词的材料中,形象化描述比抽象的概念容易记忆,形象记忆效果高于语词记忆。随着年龄增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能力均有提高,并且语词记忆效果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

3.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

幼儿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幼儿期中无论是机械识记或意义识记的能力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其中机械识记的效果总是低于意义识记。

4.幼儿记忆逐年迅速发展,但并非每年等速发展。

5.记忆的精确性较差

回忆时识记材料大量遗漏,回忆错误率高,时常有歪曲事实的现象。

由于幼儿记忆存在正确性差的特点,容易把现象和想象混淆,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的部分,把主观想象的事情当做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回忆。教师应该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能随便指责幼儿不诚实,而是耐心的帮助孩子将事实弄清楚,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五)幼儿记忆发展的策略

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要提高幼儿的记忆效果,可采取以下措施:为幼儿提供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识记材料;经常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记忆任务,对记忆结果给予正确评价,激发幼儿有意识记的积极性;帮助幼儿理解识记的材料,提高幼儿意义识记的水平和认识能力;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记忆;帮助幼儿进行合理的复习,以增强记忆;科学安排识记材料,排除学习材料的干扰,排除疲劳干扰。

二、幼儿想象的发展(一)想象的概述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下,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在儿童1~2岁开始萌芽,主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幼儿的想象有两个特征:形象性和新颖性。

2.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有计划的想象(如小说中人物)。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目的的、不自觉的想象某种形象的过程。实际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有意志努力,意识水平很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象。(2)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特性、新颖性等特点。创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3.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幼儿一切活动中,想象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①想象在学习中的作用。想象能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②想象在游戏中的作用。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在角色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游戏材料的使用,游戏的整个过程都依靠想象。(2)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方面。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直觉、灵感和想象三个方面。想象是创造思维的一个主要方面,对于幼儿而言,想象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丰富的想象是幼儿创造思维的表现。(二)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1.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容易将想象和现实混淆。(三)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开展多种艺术活动,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来保证幼儿自由创造。第三节 幼儿思维与言语的发展

一、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幼儿思维的发展(一)思维的概述

1.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2.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3.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

幼儿在生活中同其他人交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离不开思维活动。只有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幼儿才能很好地认识他所处的环境,认识他周围的事物,对各种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和推理,从而把握事物。(2)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

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停留在认识事物的表面特征上,而能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3)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思维水平能提高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使幼儿知道自我,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二)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1.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1)直觉行动思维: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并且依赖于一定的情境;是在实际中进行的,离不开幼儿的自身行动。这类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2)具体形象思维:2至六七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3)抽象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幼儿末期即幼儿6~8岁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性思维,并且思维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化;开始能够同时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属性,并开始认识到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幼儿开始使用逻辑原则。

2.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思维的抽象逻辑开始萌芽。

3.幼儿概念、判断与推理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1)幼儿对概念的掌握

幼儿对概念的掌握分为三个阶段。幼儿初期:幼儿所掌握的事物概念主要是他们熟悉的事物。幼儿中期:幼儿已能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由此获得事物的概念。幼儿晚期: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实物的较为本质的特征。幼儿对概念的掌握具有内涵不精确、外延不适当的特点。(2)幼儿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概念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其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幼儿的判断和推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从依据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到依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判断和推理,从按自身的生活经验到事物的客观逻辑进行判断和推理,常常使用的是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3)幼儿理解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以后逐渐出现间接理解,通过一系列较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进行。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趋势包括:从个别事物到事物关系,从具体形象到语词,从简单、表面到复杂、深刻,从情绪性到客观性,逐渐理解相对性。(三)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1.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1)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

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和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具、教具;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2)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一定要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教师要通过活动,使用具体的、直观的教具,激发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2.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策略(1)引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和探索。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充分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是养成积极思维习惯的有效手段。(2)通过活动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包括概括能力训练、分类能力训练和推理能力训练三个方面。

二、幼儿言语的发展(一)言语的概述

1.言语和语言的概念

言语是个体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

2.言语和语言的关系

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每种语言都有其发音、语法、句法方面确定的规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言语和语言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言语活动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儿童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学会和进行言语活动。另一方面,语言是在具体的言语交往情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某种语言不再被人们的言语活动所使用,它就会从社会中消失,儿童如果没有言语活动的机会,也就不能掌握语言。(二)幼儿口语的发展

1.语音的发展(1)逐渐掌握了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1~1.5岁的儿童开始发出第一个类似成人说话时用词的音,4岁的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到6岁时,儿童已经能够辨别绝大部分母语中的发音,也基本上能发准母语的绝大部分语音。其中,3~4岁是儿童语音发展的飞跃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很容易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发音。(2)韵母的正确率高于声母。(3)语音的发展受生理因素和语言环境的影响。随着幼儿发音器官的完善,语音听觉系统以及大脑机能的发展,幼儿的发音正确率逐渐提高。同时,幼儿的发音正确率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主要表现在不同方言地区的儿童发音正确率存在差异,同一方言地区,城乡儿童发音正确率也有较大差异。(4)语音意识的发生。儿童要学会正确发音,不仅要有精确的语音辨别能力,而且要能控制和调节自身发音器官的活动。儿童开始能自觉地辨别他人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纠正错误的发音,就说明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了。幼儿期,主要是在4岁左右,语音意识明显地发展起来。幼儿语音意识形成主要表现在能够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和能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

2.词汇的发展(1)词汇数量的增加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1岁左右,儿童才开始说出词,到入学前,儿童已能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2)词类范围的扩大

词的类型逐渐增加:幼儿掌握词的类别顺序是先掌握实词,其次掌握动词和形容词,再次掌握数量词和其他实词,后掌握虚词。幼儿掌握虚词不仅时间较晚,且比例也很小。

各类词的内容不断扩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掌握同一类词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大。他们先掌握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词,再掌握与日常生活较远的词。(3)词义的理解逐渐确切和深化

幼儿最初掌握词时,对词的理解不够确切,随着词汇数量的增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幼儿对词义的理解逐渐确切和深化。幼儿对词义理解的加深不仅表现在从对词理解的扩张或缩小到正确理解词的意思,还表现在从能正确理解词的一种意思到理解词的多种意思,以及从理解词的表面意义到理解词的转义。

3.语法的发展

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则,通过句子的发展状况可以反映对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幼儿句子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句子由短到长。

4.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三)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儿童掌握书面言语一般要经过识字、阅读和写作三个阶段。幼儿期处在书面言语的准备阶段,即前阅读或早期阅读阶段。早期阅读是指婴幼儿凭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读物的活动。幼儿言语、感知和思维的发展为早期阅读提供了前提。幼儿阅读的内容主要是画报,幼儿的前阅读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他们对图画的理解常常是单个的、局部的。他们对图画内容的表达常常处在“给事物命名”阶段,即说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第二阶段:综合阶段。儿童开始能够把图画上的内容经过组织后表达出来。表达的内容不再是对事物进行命名,而是能够表达图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表达开始带有情境性。但这一阶段的表达还不连贯,他们对看到的东西还不能准确而迅速地表达出来。

第三阶段:分析综合阶段。儿童阅读画报时,开始能完整地理解画面的内容,能够把看到的和说出的统一起来,从而达到把看到并理解了的图画内容准确而迅速地用语句说出的程度。表达不仅具有情境性,而且具有连贯性。(四)幼儿的言语与幼儿的活动

1.活动中儿童言语的特点

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表现为:讲话时不考虑自己在和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幼儿或是自言自语,或是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社会化言语:社会化言语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社会化言语是幼儿在与周围人群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

2.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的策略(1)倾听能力的培养:倾听是指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地听。养成倾听的习惯和能力,是幼儿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的前提。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以各种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倾听的乐趣,培养倾听的能力。(2)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敢于表达。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丰富幼儿知识和经验,使幼儿善于表达。(3)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选择适龄的读物,采用正确的指导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