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同步提升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7:16:23

点击下载

作者:曾显荣,吴正俊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同步提升研究

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同步提升研究试读:

前言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当今世界产业竞争的热点,在吸收就业和维持国民经济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与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多个产业相关,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但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结构不尽合理、水平不太高,未能有效发挥这一产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而传统产业目前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有限,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愈演愈烈。这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

我们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做出了部署,并将其与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充分发挥其就业效应,增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201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导和推进这一产业的发展。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行动纲领,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激发内需潜力、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作为西部工业重镇的重庆,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压力,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促进具有知识经济性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这一产业在重庆的总体发展规模偏小,产业融合度较低,专业化、集约化、信息化程度不高,整体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较为突出。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还不能适应生产现代化和自身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亟须重构,结构档次亟待优化提升,外向型和知识性服务业发展有待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吸纳空间,增强就业吸纳能力,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这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相关理论工作者等社会力量的协同努力。

在高校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以及学生工作管理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领域的研究动态,了解实践成果,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思考。《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同步提升研究》一书,是我们承担的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是我们近年来研究和思考的总结。该书从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以及人口学交叉学科的视角,探讨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同步提高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新业态下就业形态、价值链上工薪水平差异、技能与岗位的动态匹配、劳动关系改善等的影响,研究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路径。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作为有关部门或高校制定发展规划的参考资料,也可供教育工作者或从事经济工作的读者朋友学习参考。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就业问题涉及范围广,有不少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相关成果丰富。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了他们的成果,也参考了他们积累的材料,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部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关心!

由于我们才疏学浅,在相关领域里所做的研究中,难免存在很多不足,甚至不乏错讹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海涵,并不吝赐教。曾显荣 吴正俊2017年3月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外部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这就促使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得以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细化和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扩大就业和维持国民经济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定位由“骄子”向“劳动者”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即使有比较高的就业率,也不能从根本上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好坏。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劳动报酬、福利、个人发展前景和工作满意度等就业质量指标水平普遍不高。重庆市与全国一样,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重庆市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与传统商业模式、生产模式、消费模式等相互融合渗透,现代物流、城市配送、电子商务、另类金融、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2015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 7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 150.1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 071.8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7 497.75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 45.0∶ 47.7。第三产业占比超过工业,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优化为“三二一”。

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当地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有什么影响?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之间耦合机制是怎样的?如何通过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本书从产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分析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同步提高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书主要分为导论和九大章节两部分内容。

导论概述了本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及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文献综述。本章分别从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效应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三个维度,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的研究现状,并对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不足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提出作者应努力探索的方向。

第二章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本章首先从整体上描述了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中各行业增加值及构成概况,尤其重点介绍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几种新业态如服务外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业、电子认证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第三章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本章介绍目前重庆市不同层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渠道、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自主创业的比例等情况。

第四章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宽。本章运用较充分的材料、数据和科学的计量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中各行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吸纳弹性、偏差系数进行分析,说明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高于其他行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拓宽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扩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自主权。

第五章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的提高。本章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效率工资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升级与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提高的内在机理。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技术化、信息化升级逐步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产品新价值增加,薪酬水平显著提高。把大学毕业生在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各行业的薪酬水平与其他行业和整个社会平均水平作比较,说明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著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薪酬水平。

第六章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入职匹配度的增强。相较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既存在“教育过度”,也存在教育不足。本章主要说明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使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增强,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过度”问题。但是由于就业技能结构与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结构的非匹配性,目前大学毕业生仍然面临较严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应从劳动力市场供求两侧进行改革。

第七章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平台的构建。互联网作为技术平台支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和灵活就业形态,创业带动就业成为目前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常态。

第八章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本章首先说明了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大学毕业生职业稳定性机理,其次探讨了部分大学毕业生离职和转换工作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增强生产性服务业中大学毕业生职业稳定性对策。

第九章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大学生就业质量协同优化的对策。本章主要探讨如何通过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协同优化机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政府优惠政策支持,这是产品市场的供给侧改革,也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侧改革。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专业和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的变革、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本书知识框架(二)研究方法

1.比较制度分析法

在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把中国与发达国家、东亚新型工业国、其他金砖国家进行比较。比较中外在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升级、调结构促就业的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可以借鉴外国调结构促就业获得的成功经验,吸取经验教训。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调结构促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实现我国调结构与促就业有机统一的发展路径。

2.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对就业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而不能仅仅依靠主观判断妄下结论。因此,我们在分析我国现阶段就业的现状和成因时,既根据经济学的就业理论进行了定性分析,又根据《重庆统计年鉴》《重庆经济年鉴》、重庆市统计局网站、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重庆市教委网站、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及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近两年年终发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等有关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3.抽象与具体相统一

在分析问题时首先运用经济学有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的基本理论。有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的基本理论主要有新古典经济学的增长与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理论。这些理论是分析重庆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协同变动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有效工具。但这些理论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运用时必须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运用理论分析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效应问题时,与重庆市的三次产业的大量的经济现实相联系,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理论分析遵循的是逻辑的分析方法,对事实的描述遵循的是历史的分析方法。在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时,本书做到了逻辑与历史分析方法有机统一。在分析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时,与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实际相结合,探讨重庆市各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创新与不足

(一)观点创新

1.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对低端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高端劳动力吸纳能力强。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的就业占比上升,并不能说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就提高了。只有大学毕业生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上的就业比重上升,才意味着就业质量的改善。

2.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派生出多种灵活的就业形态,既创造了隐性就业,又导致了隐性失业。因此,必须完善对劳动力市场这两种情况的监测体系,加强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3.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在短期内使技能与岗位的匹配度下降,而在长期内使技能与岗位匹配度上升。因此,要解决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必须从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入手以市场定产业,以产业定专业设置,根据专业设置确定人才培养计划。

4.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劳动者职业稳定性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待遇,也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性;另一方面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风险会导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出现,从而使劳动者在行业内的岗位流动性增强。(二)存在的问题

1.采集数据不全面,相关数据尚需补充

在对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各行业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由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在外延上存在交叉,有关新兴服务业态和新就业形态的统计指标体系与监测体系不够健全,所以根据现有的重庆统计年鉴、重庆经济年鉴、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及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等途径很难查到各新业态和新就业形态精确与权威的数据。

2.统计描述较多,计量模型偏少

本书研究问题主要侧重于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纵向采取历史分析法,横向采取比较分析法,而对计量经济模型的运用较少。第一章文献综述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稳固。在服务业的带动下,全球产业结构开始出现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成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外部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这就促使以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服务业的核心,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愈演愈烈,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服务业对经济的影响巨大,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增长尤其重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细化和深化专业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吸收就业和维持国民经济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扶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市场上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运作更加全面,呈现出“骄子”向“劳动者”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率却不断下降,劳动力供求性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各高校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加剧,新增专业和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就业质量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这一新的理念,要求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就业质量反映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状况,包括工作的性质(是否为自由、自愿的选择就业)、聘用条件、工资水平、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社会保险和劳动关系等主要内容。与就业数量不同,就业质量关注工作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由这种差异性给劳动者带来的主观和客观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劳动报酬、福利、个人发展前景和工作满意度等涉及就业质量的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普遍关注,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尤其是专业型院校的非特色热门专业,虽然有着比较高的就业率,但就业率的高低不能从根本上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加之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够清晰,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定位存在一定的误差,就业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一节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一、国外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

国外对于就业质量的研究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反向研究工人就业质量,即如何在企业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工人对工作的满意度,使得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早在20世纪初,就业质量的雏形开始形成,学者主要是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研究就业问题,即合理配置从业人员与工作岗位,使得从业人员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如1903年泰罗出版的《工场管理》和《商店管理》里面就提出了对于工人的选择、开发和培训等问题。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提出,要使得组织良好地运行,必须以合理合法的权利为基础,不仅要依靠其英雄人物的“超凡卓识”,也要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其公正地识人、用人和尽人的原则体系。这里强调的是岗位的匹配度。

20世纪70年代,国外对于就业质量的研究开始兴起。70年代末,美国职业培训和开发委员会提出了“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它强调工会和管理部门要共同合作提高员工生活福利和改善工作环境,使人与技术,人与岗位协调一致。这强调的是员工的满意度。Beatson(2000)通过反映劳动、回报关系的经济契约内容和反映雇主、雇员关系的心理契约内容来衡量就业质量。Brisbois(2003)运用与欧洲基金会相似的就业质量指标(健康与福利、技能开发、职业及就业安全、工作满意度等)对美国、加拿大及欧盟国家的宏观就业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Morton(2004)运用10个指标对加纳的微型和小型企业的就业质量进行研究,指标包括安全和健康、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劳资关系、学徒剥削、保税和童工、薪酬、工作时间和休假、男女机会均等、职业安全、社会保险等。由此可见,国外这些对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多数偏向于“人本关怀”,大部分指标倾向于测量工作单位对职工的福利、安全与待遇情况。史洛德(Schroeder,2007)认为,高质量就业是指个人在其认为既具有挑战性和又能获得满意感的工作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收入的就业。这强调的是收入。

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强调的是有持续性的工作,工人权利受保护,有足够的工资,享受社会保险,可实现劳工、雇主和政府之间的有效对话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含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方面的内容,是研究就业质量的基础。此后,国外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对就业质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侧重点主要是关注对一个经济体就业质量的整体性评价。如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提出了“就业质量指数”指标,欧盟委员会提出“工作质量”指标,欧洲基金会提出“工作和就业质量”指标。2010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整合国际劳工组织、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基金委员会的指标,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有国别的“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西方国家主要参照国际劳工组织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或者其延伸的体系来构建本国的具体的评价体系。国际劳工组织设定的指标体系包括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时间、工作的稳定性、社会公平待遇、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工作与家庭生活、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经济和社会因素11个方面的指标。欧洲基金会认为对就业质量的评价应包含职业和就业安全、健康和福利、工作和非工作生活的和谐、技术发展四个方面。二、国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效应的研究(一)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重的研究

Scharpf(1990)将服务业细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测算了二者的就业比重,发现大多数发达国家消费性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差异明显,但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却非常的接近。Castells(1996)研究发现,德国和意大利在服务运输型就业比率方面高于其他就业类型,而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法国趋向于信息处理型经济,信息处理型就业比率较高。Chang等(2006)认为城市化通过服务业部门的扩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生产性服务业较制造业具有更强的就业拉动作用。(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增长率的研究

Linda Juleff(1993)发现英国1971—1989年的服务业增长了30%,其中服务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增长了75.9%。Glasmeier等(1995)对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表明1969—1976年的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增长非常迅速,非大都市的就业增长率高于大都市的就业增长率。Beyers(1999)对美国与加拿大的就业增长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1975—1995年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分别占美国新增就业的25%,占加拿大新增就业的33%。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美国和加拿大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部门。(三)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增长原因的分析

二战以后,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对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以知识和人力资本作为主要投入,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便捷了专业化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因而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远远超过了其他部门。John(1987)通过实证方法分析了导致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与就业增长关联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的松绑。Beyers(1999)分析了加拿大的情况后得出了与John(1987)一致的结论,即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快速增长并不是制造业规模缩减和外包的附带结果。(四)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集聚效应研究

Harrington等(1997)研究了华盛顿地区1982—1997年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数据后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不仅限于核心区域而且出现了郊区化进程,增强了其在全国的就业独立性。Tompson(2004)对美国Kentucky州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集中在城市,并且是大中型城市,加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占社会总就业比重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国外从经济学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文献尚不多,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也处于比较新的阶段。第二节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一、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现状

我们以前对就业的考察基本上都是通过就业率来反映的,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毕业生收入水平持续下降,专业对口率不断下降,就业质量问题越来越凸显。为了研究就业质量,构建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成为必然要求。国内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其定义,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就业质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程蹊和尹宁波(2003)指出质量的层次可从就业环境、生产效率、经济生活三方面来界定,着眼点是劳动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将就业质量的微观表现与宏观表现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了就业质量的宏观层面内涵。

从职业发展角度,马庆发(2004)认为,所谓“就业质量”,一般概括为职业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发展空间四大方面,具体体现在职业声望、职业期望满足程度、职业成就、专业方向与职业的适应性、入职匹配等方面。从个体就业状况角度,高灵芝、张银(2004)认为,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劳动者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反映了劳动者在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的满意程度。从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角度,刘素华(2005)认为,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李颖、刘善仕、翁赛珠(2005)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工资福利、工作兴趣、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等因素出发,调查得出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是正相关的关系。魏明凯(2006)认为,就业质量是指在就业活动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收入情况的优劣程度,主要包括工作质量、就业稳定性、劳资关系、福利和社会保障状况四个方面的内容。叶金珠(2006)将就业质量具体化为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两类。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就业情况和工作收入,主要反映就业者现在是否在业和目前的月收入情况;主观评价指标包括工作满意度和才能发挥程度,主要反映就业者对工作收入、工作单位人际关系、所干工种的满意度及其对自身才智发挥程度的评价。柯羽(2007)在评价高校毕业就业质量时,考虑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认可度等多方面的指标。

从就业层面角度,苏士尚(2007)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对就业质量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描述了就业质量内涵演变的过程。就业质量在微观角度上,采用了张银的观点;在中观角度上,它反映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况;在宏观角度上,它反映个人和市场协调发展的状况。沈诣(2007)从个人和高校两个角度出发,论证择业效能感和个人背景两个方面均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产生影响,然后探讨高校通过职业辅导增强择业效能感,进而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具体途径。周少斌(2008)认为就业质量的内容包括薪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专业对口度、岗位适应度和发展前景、福利和社会保障状况以及劳资关系等。因此,国内学者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更加灵活,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研究内容和需要做出调整,适用性较强。

从就业方式角度,代锋、吴克明(2009)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大学生通过合理均衡的行业或地域流动,凭借人力资源市场或人才中介组织平台,在自由、安全、公平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适宜和灵活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从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就此获得收入和发展的优化程度。李斌(2009)基于就业满意度,建立了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旨在通过提高专业对口性、工作稳定性、劳动关系和谐性、职业发展前景、福利和社会保障来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从毕业生素质角度,曾向昌(2009)根据ISO 9000标准从“质量”的定义拓展、应用到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大学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与自身所学专业、学历水平以及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并且工作符合本人的就业愿望。从工作满意度角度出发,秦建国(2007)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大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特征满足大学生要求的程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2011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劳动报告》首次提出我国的就业质量系数等。陈曦(2011)认为大学生的初次就业质量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个体特征、社会资本、专业技能、实践活动和能力以及职业认知水平,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或人才中介组织平台,在自由、公平和安全等条件下获得相对满意的工作,从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就此获得收入和发展机会的优化程度。重庆大学的颜军,采取模糊评价方法提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有4个一级因素和19个二级因素构成。一级因素包括工作环境、雇佣条件、劳动关系。二级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安全环境、企业文化、晋升空间(归属工作环境),就业地区、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作稳定、职业培训(归属雇佣条件),劳动时间、民主管理、工会组织、社会对话(归属劳动关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作保险、住房公积金(归属劳动保障),并按照专家评分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高兴艺(2012)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就业质量按层次分为基本质量、安全质量、归属感、受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就业质量研究的对象是有劳动能力的并且愿意从事劳动工作的人的就业质量问题,而大学毕业生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高知识的青年劳动力,更想通过劳动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角度,李巧巧(2012)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反映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

因此,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一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从微观角度审视,大学生就业质量包括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即从数量上衡量的大学生就业率;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即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间、工作环境;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即工作的稳定性专业的对口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发展前景和社会保障的完整性。从宏观层次上探析,大学生就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只是个体奋斗的结果,更是政府和社会努力的目标。

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策略建议;其次,大部分都是围绕其自身理解的就业质量的概念,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指标体系,得出建议等;最后,评价主体主要是从学校、毕业生、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五个主体出发的。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一是还处于探索阶段关于评价的主体、评价内容、各评价项目的权重等都存在不同的定义与设计;二是还停留在就业质量这一范围上,没有细化到去研究某一类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三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还是在收入上,忽视了大学生求职者的价值取向;四是研究方法单一,多采用问卷调查法,缺乏理论支撑;五是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主观臆断和经验主义都是广泛存在的,缺乏可量化测量工具。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效应的研究

许多学者认为第三产业是未来中国就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夏杰长(2004)首先总结了服务业在劳动就业结构中贡献的国际经验,其次对服务业在我国劳动就业中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就业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基本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循环转移。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推动劳动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下降较快。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的绝对人数迅猛增加,但就业份额基本稳定。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的份额仍然偏低,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他提出发展服务业的对策是:①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明确服务业发展的目标,调整服务业的内部结构。②从财税政策上为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③在金融信贷政策上加大扶持服务业的力度特别是社区服务业的发展。④加快城市化进程,鼓励中小城市适度扩容。⑤抓住当前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机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使生产性服务业吸纳更多的人就业。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降低服务业进入门槛与成本,消除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障碍。李江帆(2003)对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和投入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了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的结构缺陷及优化的政策选择,阐述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战略地位。魏作磊(2007)对第三产业发展是否带动就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今后中国劳动力将主要转向第三产业,而传统的商贸餐饮业和新兴服务业将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汤琼峰(2011)设立一个有内生技术进步服务部门的经济模型时发现,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初始时期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后期转型中,失业水平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初期所有工人都在制造业就业,后期一部分固定比例的工人离开现有传统服务业,在新兴的服务业厂商中寻找工作。在这个转型中,失业水平将超过均衡水平,而制造业的工人也重新配置到了新兴服务业和创新部门中去。

国内学者多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从而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意见。刘辉煌、刘小芳(2008)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研究中,运用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方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和综合就业效应高,就业吸纳空间大,就业吸纳能力强。胡艳(2009)在生产性服务业对武汉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中,利用就业弹性和非线性模型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要高于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这说明非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弹性相对较低,在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在拉动就业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李彬(2009)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大多数是依赖人力资本投入作为知识产出的方式,具有知识密集型产业特征,知识产出的效率取决于从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孔令峰(2011)在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研究中,运用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方法对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估算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非常明显,但内部各行业对就业贡献的特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孙凤和谢维和(2011)通过投入产出计算结果显示,第三产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对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和间接吸纳能力较强。朱相宇、乔小勇(2014)通过与国际标准模式和日本东京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北京第三产业偏离度较高,就业潜力较小。为此,应发挥二产的带动作用,创造新需求,带动服务业新供给;发挥三产的引导作用,引导工业新需求;强化服务贸易,推动第二、第三产互动升级和就业扩大;提高就业人员素质,依托首都人才优势,支撑第三产业向高端升级。

在生产性服务业中,服务外包业将会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也是将来能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产业。高校更应积极主动地认识和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增进对企业人力资本要素配置结构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