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妈妈宝典:好习惯是这样养成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17:26:48

点击下载

作者:李艾书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艾妈妈宝典:好习惯是这样养成的

艾妈妈宝典:好习惯是这样养成的试读:

前言

那天,有个武汉的朋友来找艾书(作者自称,全书同),谈起为了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他夫人足足耗了3年时间从重庆调动到了武汉。没想到,刚调过去,因为这位朋友自己单位面临变更,可能又会举家搬回重庆。艾书曾经在武汉上学,在那里生活了不短的一段时间,感觉重庆比武汉更舒适,所以打趣他说:“这样挺好啊,重庆生活比武汉好啊!”没想到朋友说:“在武汉住惯了,觉得挺好,哪里都不想去。”艾书回头一想,自己不也是因为在重庆住习惯了,觉得重庆比哪里都好么!

这就是习惯!习惯无处不在,但真要寻其踪影,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艾书把习惯看得很重,在艾书看来,往大了说,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成败;说小一点,习惯影响着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习惯如此重要,但习惯的培养却让人很伤脑筋。教育本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习惯的手段,但无奈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重压之下,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孩子们的悲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有什么办法呢?只能适应啊!”适应对不对?肯定对!如果不去适应环境,会被淘汰得尸骨无存。但适应有很多种方式,有消极适应,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能不能挤上独木桥,看运气!还有积极适应,找规律、找特点,在努力挤的过程中先人一步。在这本书里,艾书将自己育儿以及创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找到了一套入手简单、操作性很强的儿童习惯培养方法,对孩子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均有裨益,既为家长减负,也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艾书将这本书定义为工具书,原因是这本书的操作性非常强,可以放在父母的床头、手边,当孩子出现书中谈到的问题时,父母可以采取书中提到的方法来应对。教育是个大课题,许多教育专家都有独特的见解,谈教育理论的书很多,谈习惯理论的书也很多。艾书的书不谈理论,只谈可以真正一步一步操作的方法,希望这本书能够为父母们解决一些问题,减轻一些烦恼。当然,无论是阅读这本书,还是按照书中所教方法实际操作,艾书希望父母们一定要有“耐心”!

导语

隔壁老章家的闺女离婚了,原因是夫妻双方生活习惯完全不同。这个理由让很多人大跌眼镜,怎么可能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就离婚呢?生活习惯不是可以相互包容么?在一起久了,习惯就相同了呀!因此,人们对小章夫妻的评价是“太矫情!”但……真的是太矫情吗?这个故事很有代表性,容我慢慢道来。

老章是某医院普外科主任,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闺女小章是独生女,在老章夫妇的细心呵护下,品貌俱佳。因为在医院长大,见着长辈习惯问好,左邻右舍都很喜欢她。由于家庭条件较好,父母对她的期望值并不高,只希望她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长大,对她没有学业上的要求。小章也还算争气,成长过程一帆风顺。高中毕业后,小章上了护校,毕业回老章所在的医院做了护士。女婿小郭从小在农村长大,是家里的长子,知道不努力就出不了农门,上学期间,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某名牌医科大学,接连把本科、硕士、博士一口气读完,成为老章的学生,留在了医院。老章对这个学生十分器重,看好这个年轻人的发展前程,自然想到把宝贝女儿许配给他。两个年轻人一见面,彼此倾慕。小章看上了小郭的敦厚上进,虽然小郭不善言辞,更不会甜言蜜语,但小章觉得跟着这样的老公心里踏实。木讷就木讷点呗,少说几句话对生活又不会有本质的影响;不会哄人就不会哄人呗,家家不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么!小郭看上了小章的家庭出身,觉得找这样的老婆,以后家庭没什么负担,再说老丈人在事业上还可以帮扶自己一把,对自己的未来帮助很大。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在长辈们的祝福声中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婚后第一年的生活满是甜蜜。小郭想着,章家的大小姐从小养尊处优,没吃过太多苦,即使有些小任性,也可容忍,自然事事都顺着她;小章自小受仁爱孝悌、谦和礼让、崇德重义等传统文化的熏陶,除了有些小个性,品行方面自然无可挑剔,尽显大家闺秀之风范。这小两口郎才女貌,是所有人艳羡的对象,本应该和和美美地生活下去,谁想到,第二年开始,习惯的冲突就凸显了出来。

晚上6:30,老章一家等着女婿回来吃饭。两个年轻人刚工作没有钱买房,都住在老章家。老章夫妇也乐意小两口住在家里,家里房子大,小章又是独生女,在身边有个照应。平时女婿6:00下班,6:30也该进门了,今天左等右等,他不仅没回来,也没来个电话。老章一家继续等着,家里的规矩是人齐了才动筷子,让晚到的人吃剩的不礼貌。转眼7:00了,女婿还是没回来,小章想打个电话,老章说,别急,说不定他正在急诊手术,接不了电话,大不了等会儿把饭热热。7:30,小郭还没回来,小章按捺不住,给小郭打了个电话。小郭接到电话很吃惊地说:“啊,你们还没吃饭啊,我今晚要加会儿班,刚才科里送晚饭,我已经吃过了。”小章说:“你就不知道打个电话告诉家里别等你吗?”小郭说:“吃饭哪用得着等啊,到点儿就吃,晚回来的热热再吃就可以了。”小章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挂上电话,小章不敢把实情告诉父母,只说:“小郭在手术室回不来,让我们先吃,不用等他。”8:00,老章一家才开始吃晚饭。从这一次开始,每个月总有2—3次这样的情况发生。小章也跟小郭沟通过,让他遇到这样的情况打个电话。但小郭嘴上答应着,一到跟前,就忘了。两个人也因为这类事件的频繁发生而摩擦不断。

两年后,小郭和小章有了爱情的结晶,小小郭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喜悦和甜蜜,但也让摩擦进一步升级。

小章的父母因为还在工作,没有办法照顾小小郭,于是把小郭的父母请到了家里。小郭的父母非常高兴地答应了,照顾孙子理所应当,更何况按照家里的习惯,这可是这一辈第一个男孩儿,地位不一般。小郭父母给小小郭带来了大人用过的棉布条,在他们眼里,这是最好的尿布,柔软敦实,浆洗干净后,给小孩作尿布,最合适不过了。

然而刚来了3天,问题就来了。小小郭用尿不湿,不用棉布条;小章没有奶水,小小郭喝奶粉,必须按照标准冲兑,不能随意兑;小小郭睡觉要自己睡,不能抱着哄……孩子再大一些,小小郭吃东西自己嚼,不能大人嚼碎了再让他吃;小小郭吃饭要坐在自己的凳子上与大家同吃,不能单独追着喂;小小郭与其他孩子闹了矛盾,要进行思想沟通,不能训斥其他孩子出气……吃东西,小小郭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不能吃独食;小小郭见人要问候,不能装作看不见;小小郭要学会做家务,不能只会学习……这一切的一切把小郭的父母难住了。他们寻思着:以前带小郭没那么难啊,不也一样长大了么?小郭以前在家,只管自己的学习,学习好了才能有好前程,我们保证他吃好穿暖,其他啥也不要他操心。家里4个孩子,都是这么带大的!

矛盾继续升级中……现在除了夫妻之间的摩擦,还加上了两个家庭教育观念的冲突。

7月,医院进入淡季,小郭请了几天假,收拾了行李,准备出去旅行。小章跟他说:“你的行程能不能往后推推,放假了,先带孩子出去玩吧。”小郭不是不想带孩子出去玩,但长期独立的生活方式,让他觉得在家庭以外应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不想所有的时间都与家庭捆绑在一起。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说:“跟人约好的事儿,要是爽约了,下次就不好约了。”小章说:“你还答应了孩子带他出去呢,这不也是爽约?”“自己家的事儿,晚两天又没关系,我跟驴友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凑到一块儿的!”“你的驴友比我们娘儿俩重要是吧?”话说到这里,已经火药味十足了,但小郭并没有因为小章生气而留下来,反而认为是小章耍小姐脾气,不理解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出门。这次,风暴不可避免地来临了。

看到这里,估计大部分读者会觉得,这么小的事儿也能导致离婚,太不可思议了,编的吧!这还真不是编的,是我身边发生的事儿。但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

在这样的摩擦中,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小章突然发现,小郭最近总是找各种借口外出不归,以前每年也就是旅行2—3次,现在几乎每周都有2天因为加班或是陪朋友打麻将不回家。小章隐隐觉得不对。在一个周五的晚上,小郭说有急诊手术要去医院,小章像平常一样同意了,去里屋哄孩子睡觉。等小郭出门,小章把孩子拜托给了父母,跟了出去。果然,小郭并没有去医院,而是来到了医院附近的一个小区,径直去了其中一个单元楼的7楼,开门进屋了。小章想,看来他平时不回家,都是来这里了。小章贴着门隐约听到里面有女人说话的声音,她愣住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老实的丈夫会在外面还有一个家,而且看样子时间不短了。她该怎么办?她心里很慌,她不敢告诉父母,父母年龄大了,一气一急怕出问题;也不敢告诉朋友,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张扬出去,影响太坏;她也不敢敲门,她不想知道里面的情况。就这样,在痛苦、绝望、不知所措中,她在门外守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早晨,门开了。

小郭开门出来,看到门外的小章,脸色立刻变了,反身立即把门关上,什么话也没说,往外就走,他怕小章在楼里闹起来,不好收场。小章站起来,没有跟着,只问了一句:“她是谁?”小郭站住了,他不想回答,也没法回答。小章接着说:“如果你不说,我就打110。”小郭站在原地,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回去再说。”小章没有要走的意思,小郭过来想把她拉走。小章使尽全力把小郭推开,并要求小郭开门。小郭坚决不开。小章在那一刻突然意识到,这件事必须有个了断了。她迅速给闺蜜和小郭的朋友打了电话,请求他们过来一趟。小郭一看,纸包不住火了,只能面对。一群人赶到后,小章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请大家过来,只是想请大家作个见证,我跟这个男人已经没有关系了。”小郭在大家的要求下,只能打开了房门,房内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躲在卧室门后不敢出来。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知道结局了,小郭与小章离了婚,孩子归了小章。但真正让我觉得这故事有代表性的,不是这个恶俗的第三者插足事件,而是小郭和小章离婚前,我与他俩的一次交谈。

咖啡厅里,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小郭坐在我面前一言不发。常言道,劝合不劝离,我跟小郭,是多年熟识的朋友;跟小章,是一个大院儿里长大的发小,应该说,我对他俩都知根知底。“咋啦,没话说么,大男人要敢做敢当。”“不知道该说啥,是我的错,但我也有苦衷。”“好啊,说说你的苦衷。”“小章的家庭让我喘不过来气,我没办法融入他们。比如,以前在我家里,吃饭是很随便的事情,哪个孩子先上桌,就谁先吃,父母也不会说什么,回来晚了,就自己去灶上热热再吃。在小章家里,每次吃饭,要大家都到齐了再吃,晚辈要等长辈先动筷。小章家里来了客人,要陪着客人聊天,而且要大家都在场,我有时候就想去书房看看自己的东西。还有,在外面碰到小章家的熟人,小章总是要我打招呼,那些人我也不认识,都是小章父母的同事同学。假期出去玩,总是整个家庭一起出去,为啥我和小章的家一定要加上小章的父母?我自己的家离得远,我也就是过年回去一趟,看看父母就走了,父母对我要求也不高,我每年给他们寄些钱就行了。”

听到这里,我有些明白了,其实拆散他们的不是第三者,而是习惯。小郭接着说:“刚开始,我尽量去适应他们,但时间一长,我就觉得很难受,就好像自己是个木偶,一举一动都被无形的线拴着。在家里不能抽烟,不能大声说话,不能骂孩子,吃饭不能出声……太多了,我觉得压抑,我怎么把生活过成了这样。我开始有意识地逃离这个家庭,找借口不再跟他们一起吃饭,不跟他们一起出去度假,总之就是想逃离。”

我没有说话,一直听他说。在我的印象里,小郭是个寡言的男人,一口气听他说这么多话,还真是第一次。沉默了一会儿,小郭又开口了:“小兰是我们科的实习护士。”

我现在才知道那个姑娘叫小兰。“小兰的家庭条件不好,也是只身打拼,工作很努力。跟她在一起,我觉得很轻松。那套房子是我买给小兰的,她跟了我后,就没再住宿舍了。平时她对我也没有要求,在那个家里,我想抽烟就抽烟,想几点睡觉就几点睡觉,想打游戏就打游戏,想让家里怎么乱就让家里怎么乱。小兰从来不说什么,她觉得这样挺好,她说这个家比她之前那个家好太多了。就拿旅行来说,每次我跟小章说要出去,她虽然也不阻拦我,但在她面前,我总觉得自己像做错了事。但在小兰这里,我就觉得心安理得,我做什么,小兰都支持我。所以慢慢地,我在小兰这边的时间越来越多,最终被小章发现了。”“如果这次没被小章发现,你会跟小章离婚,追求你的自由么?”“我不知道,至少现在不会,毕竟小章的家庭对我有帮助。我跟小兰在一起,也没想过要跟她结婚,只是觉得在她这里很舒坦。但未来不好说,也许终究会走到离婚那一步。”“那现在你准备怎么办,跟小章离婚后,跟小兰结婚吗?”“没想过,自己先待一段时间吧,单位肯定待不下去了,边走边看吧。”

跟小郭的交谈就这么结束了,本来想好的话,艾书一句也没说出来,因为艾书知道小郭和小章两个人不可能走得下去,不是谁比谁好,不是谁甩了谁,而是他们在两个世界里隔空喊话,这样的联系是如此的微弱,指不定哪天就失了踪迹,我又何必增加他们的痛苦呢?

另一天,同样的咖啡厅,同样的香气,小章坐在我对面,不停地用勺子搅动咖啡。她比我略长两岁,但岁月没有给她留下什么痕迹。她不开口,我也不敢开口,艾书来就是准备听她诉苦的。“艾书,我知道你今天找我来干什么,其实我没有什么要倾诉的,我很好。”

但我知道她很不好,我印象中的小章知书达理、温柔可人、干净利落,如果没有重大的事情发生,她不会是现在坐在我面前的样子。她脸色苍白,眼皮微肿,眼睛布满血丝,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着装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她不愿意说,我也不问,陪她一起沉默。终于,她还是开口了:“艾书,你说,我和小郭是一个世界的人吗?”

我没想到,小章一开口就直切主题。“我觉得不是,从他来我们家开始,我就觉得他跟我们家格格不入,我也不知道哪里不对,就是能感觉到他很压抑。”小章自问自答地说。“他和我住在我父母家,我觉得既然在父母家,就应该为父母多分担些事情,比如吃完饭,洗碗、收拾桌子什么的,但他不会,他一吃完就到书房去了,好像家里人跟他没有关系似的。他吃饭吧唧嘴,我提醒他,他不以为然。我家喝水杯是各人用各人的,他喝水,随意拿个杯子就喝,我给他准备了他自己的杯子,他也不改。他把穿过和没穿过的衣服堆在一起,我要洗都不知道拿哪件。家里请了保姆,他觉得没必要,家务都应该我这个当老婆的来做。带孩子出去玩,我说订好一点的酒店,他舍不得,说他去旅行都住帐篷……”

小章的话匣子打开后,就一直不停地说,但却一直没有提小兰的事儿。“艾书,你说说,无论我怎么努力,感觉都跟他合不到一块。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觉得家庭背景这么重要过。以前觉得他很老实本分,很努力很上进,品行不错,就觉得嫁人不就得找这样的么,其他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是可以克服的。不都说婚姻就是要互相包容么,时间长了就好了。但结婚都8年了,孩子也6岁了,很多东西不习惯就是不习惯,没有办法装着习惯。”“那天我一进门,看见那个姑娘的神态、动作,举手投足真的和他很像,她不用说话,我就知道他们是一个世界的人。其实我难过的不是离婚这件事,我难过的是从一开始这就是个错误,而我竟然没发现。他走到这一步,其实想想是可以预料的。在我家,他的习惯与我们格格不入,我都能感觉到他的异样,他自己肯定也很不舒服。但我们不可能为了他一个人把全家的习惯都改了呀!”

说到这里,我知道,小章把心底真正的东西说出来了。

习惯!习惯是什么鬼?竟有如此大的破坏力!用这个真实的故事开场,我是想提醒大家,看似细微的事情,所爆发的力量是如此的惊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种力量有可能是破坏性的,也有可能是建设性的,关键在于怎么控制这股力量,让它为自己所用。第一章习惯是个什么鬼

习惯是个什么鬼?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比如北方人喜食面,南方人喜食米;北方人喜豪饮,南方人喜小酌;北方人喜吃肉,南方人喜吃菜,这是地域造成的习惯差异。还有城乡的习惯差异,如一个网上流传很广的段子:居住在乡村的对城里人说:俺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俺们刚娶上媳妇,你们就开始忙着离婚了;俺们刚用白纸擦屁股,你们又用它擦嘴了;俺们刚能歇会不用擦汗,你们又去健身房、桑拿房流汗了;俺们刚吃饱穿暖,你们又开始减肥了;俺们都想往城里跑,你们却到乡下来建度假村了;俺们刚把青菜上的虫子灭掉,你们又爱吃虫子啃过的青菜了;俺们刚把破裤子扔掉,你们又开始在裤子上剪洞了。还有不同家庭背景造成的生活习惯的差异,就比如导语中那个故事里面提到的女孩一家注重家庭的一致性,做什么事情都要一起,彼此之间的联系很紧密;男孩更注重自己的独立空间,自己计划,自己打拼,与他人的联系很薄弱。在男孩和女孩共同生活的8年里,女孩也试图让男孩的想法和做法与自己更接近一些,但都是徒劳的。由此可以看出习惯如天性,一旦养成,非常难以改变。《大戴礼记·保傅》里有这样的记载:“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会非常牢固,就如天性一般,习惯成自然了。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作为家长,我们就经常听到老师反复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上小学后,老师又会再次强调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学习习惯好了,孩子才会学得轻松、学得好。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的习惯很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道哪些是好习惯,好习惯又该怎么养成。我们先来看看哪些可以称为习惯。(一)常见的习惯

有家长跟我抱怨,孩子早上起不来,叫一遍、两遍、三遍都不管用,最后还要大人去抱起来穿衣服,穿衣服的时候眼睛还闭着。每天早上因为起床的事情双方都会产生不愉快,美好的一天因为这个早晨全毁了。

另一位家长跟我说,孩子晚上不睡觉,一定要玩过11点,上了床还又蹦又跳,安静不下来,家长别的事都做不了,时间全花在“威逼利诱”孩子睡觉上了。

还有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迷上了日本动画片,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看视频,只要不让他看,就又哭又闹,家长无奈,只能依了孩子。时间一长,变成了只要看动画片,孩子就会很安静,家长也可以做自己的事。最后发展成无论是在外出聚会时,还是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想让孩子安静,就必须让孩子看动画片。家长虽然知道视频看多了不好,却毫无办法。

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告诉我,孩子回家从不先做作业,一定要玩到吃完晚饭。现在孩子作业又很多,等做完作业就已经9点多了,大人连跟孩子交流的时间都没有,就得急急忙忙催他上床睡觉。每天周而复始,大人觉得累,孩子也觉得累,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类现象很多,不胜枚举,家长们苦于找不到解决之法。孩子的这些问题对家长而言,很容易被界定为不良习惯。还有一些现象,家长们没有意识到,但在我看来,同样也是习惯。(二)不是习惯的习惯

一天,我的朋友圈里有家长发了一张图片,一个大约7岁的孩子坐在马桶上,面前放了一张凳子,孩子在上面做作业,家长配了一句话“提高效率的办法”。这位家长要么觉得孩子的表现可圈可点,知道抓紧时间;要么觉得好玩,这么小的孩子能想出这个法子。但我认为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这会让孩子注意力分散,养成不专注的坏习惯。而更糟糕的是,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等孩子再大些,家长发现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时,就会感到束手无策了。

春节前的一天,我的朋友过生日,盛情邀请我参加生日PARTY,晚饭后又去KTV唱歌。其间,朋友一直带着自己不到9岁的孩子。晚上9:00的时候,我提醒朋友,应该送孩子回家了。朋友说,放假嘛,让孩子多玩会儿,没事儿的,平时很累的。晚上10:00,我再次提醒,朋友依然回答偶尔一次无所谓。那天晚上,聚会到12点才结束,回家的时候,那个小朋友依然十分兴奋,当晚至少是1点才睡的觉。在我看来,这种情况会使这个小朋友养成非常糟糕的习惯。家长们总认为偶尔几次没有关系,殊不知,正是这个偶尔可能把前面培养了很久的好习惯毁于一旦!

再说个发生在幼儿园的事情。安琪最近很头疼,因为老师反映,儿子小安连续三天在幼儿园打了其他小朋友,安琪不得不天天带着小安上门道歉,还要每天提醒儿子不要打小朋友。可第二天,儿子依然如此。这三天安琪陪儿子说话的时间比往常一个月都多。安琪是销售主管,工作非常忙,每周只能休息一天。平时儿子都跟着爷爷奶奶,安琪一周中只有休息的那天才能陪伴孩子。因为打小朋友的事情,安琪不得不请假陪儿子。然而事情并没有像安琪期望的那样,反复的引导没有改善小安的行为,小安反而把打小朋友变成了常态。安琪发怒了,虽然她一直奉行不打骂孩子的原则,但这一次,她完全无计可施,只能用棍棒说话了。小安的行为在家长看来是偶发事件,还算不上习惯,但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个不好的习惯,而且“培养”这个不好习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安琪自己。为什么是安琪造成了这个后果,第六章我们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上文提到的现象,对家长而言都是不经意间的偶发事件,似乎与孩子的习惯没有多大关系,但正是这些不经意和忽略,“造就”了孩子的不良习惯。还有一类习惯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大人身上,家长们注意到了吗?(三)看不见的习惯

童童爸爸是家私企的老总,童童从小家庭条件很好,要啥有啥。为了把童童培养成才,童童妈妈成为专职的家庭主妇,让童童从小学习音乐,立志要打破富家子一事无成的魔咒。童童也很争气,钢琴一路过关考过十级,并在全国大赛上获奖;声乐得到名师指点,在同龄的孩子中出类拔萃。为了让童童考上好的大学,童童爸爸给童童请了私教,坚持艺术和学业双修。临近高考,童童凭着音乐特长到多家名校参加艺术类考试,专业考试成绩都很不错,但最终还是没有收到各个高校的offer。童童爸爸认为不是童童不优秀,而是高校有猫腻。童童爸爸把这事跟我说了,并感叹在中国就没有公平的考场。我给童童爸建议:“童童这么优秀,干嘛非局限在中国的高校,你们家经济条件不错,可以让孩子试试国外的高校啊!”童童爸犹豫了一会儿才说:“艾书,不瞒你说,童童这孩子是很优秀,但生活自理能力不太强,童童妈妈的意见是在国内念完大学,考上研究生再出去。”听到这里,我心里一声叹息,一个快19岁的孩子居然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确实让人匪夷所思。这样我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童童屡屡在高校的面试中碰壁了。

再来看看小天的故事。小天爸爸因车祸英年早逝,小天妈妈为了生计,长年在外地打工,小天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爷爷奶奶开了个麻将馆,平时小天就在麻将馆做作业,时间一长,小天随手一摸,就能摸出任何一张麻将牌的点子。小天很聪明,学什么都很快,为了鼓励他学习,爷爷奶奶很舍得花钱让他去上各种兴趣班。但小天的脾气特别大,一不顺心就会发脾气,每次爷爷奶奶总是通过买东西哄他开心。一次,小天看上了兴趣班的彩胶,要求老师给他一块,老师没有同意,小天非常不高兴,在兴趣班发脾气。爷爷来接小天回家,小天说:“不给我彩胶我就不走!”爷爷没辙,问老师:“老师,这彩胶多少钱,我出双倍价钱买。”老师温和地说:“小天爷爷,这彩胶不值钱,但孩子不能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现在只是一块彩胶,如果以后他要房子要车,您也给买吗?就算您能买得起,需求是无穷无尽的,您都能满足吗?不是已经出现了卖肾买苹果手机的事儿了吗?”小天爷爷一时语塞。我觉得这位老师说得很对,孩子不能纵容,这看不见的坏习惯就是家长给惯的。

那天,我带孩子去书店,看见一家三代人在书店给孩子买书,有奶奶、妈妈和一名约10岁的男孩。不知道奶奶说了什么,男孩厉声呵斥奶奶:“你什么都不懂,说什么说,我就要这个!”旁边站着的妈妈自顾自地挑选着孩子的参考书,似乎没听到孩子和老人的对话。老人没有再说话。过了一会儿,奶奶对妈妈嘀咕了一句:“家里书那么多了,看完了再买吧,买多了,孩子不看,都成废纸了。”妈妈很不耐烦地说:“又没要你出钱,至少要给孩子创造个读书的环境啊,又不是玩具,书多碍着你了吗?”一听这个妈妈的说话方式,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个小男孩会那样对他奶奶说话了。老人从那之后再也没有说过什么。我觉得悲哀,总有一天,这个妈妈也会被孩子不尊重。

王子是个12岁的孩子,他的父母白手起家,从做杂货铺开始,慢慢做成了连锁超市。因为平时很忙,王子的父母没有时间看书,家里自然也没有书。夫妻俩每天很晚才回家,平时王子和保姆待在一起。一次,夫妻俩就王子学习不努力的事情教育王子:“平时做完作业,就多看看书,多读多看,总是有用的。看看你,没事就看视频、玩手机,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学习成绩也不会这样了!”王子反问道:“你们看书了吗?你们为什么可以不看书?”王子爸爸说:“我们是大人了,要工作赚钱,哪有时间看书!”王子说:“我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有个好工作,以后能赚钱吗?你们不读书不也能赚到钱,多读书有什么用?”王子爸爸被王子说得哑口无言,只能说:“我们当时是没有条件读书,不是不想读书,你多读书,就比我们知道得多,以后比我们做得更好!”王子继续反驳道:“现在那么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哪里比你们好了?”王子爸爸词穷,不知道该怎么引导孩子,只能用爸爸的权威吼道:“你不读书就是不行!而且你这是什么态度,不知道尊重长辈吗?”王子很不屑地说:“你们是长辈,我必须尊重你们,但除此以外,你们有什么值得我尊重的?是能够给我知识,还是给我技能?是能够引导我发展得更好,还是能让我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我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能教我新的东西,对我有帮助,你们有什么?”听了这些话,王子爸爸一下愣在当场,半天说不出来话。对于这个案例,我首先想恭喜这位家长,虽然孩子存在一些问题,但思维非常清晰,是非判断非常明确,可塑性很强,稍加引导,进步的幅度会非常大。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应该反省一下自身,在孩子的眼里,我们是什么样的形象?要想得到孩子的敬重,除了长辈的身份之外,我们还应该具备些什么?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在有意无意地模仿我们,在我们要求孩子的时候,要先审视一下自己是否能做到。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是孩子形成恶习的罪魁祸首。那我们怎么去发现这些小事儿,并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呢?我们先仔细梳理一下在生活中,家长和孩子应该注意的习惯。第二章习惯的表现形式——习惯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

习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渗透进工作的方方面面,哪怕只是一举手一投足,其中都有习惯的影子。前段时间,香港人集体反对大陆人到香港旅游,据说是因为嫌大陆人缺乏素养。香港的博客大V们纷纷对大陆人“有知识无文化”现象进行抨击,各媒体也对大陆人在香港公共轨道交通内一些不文明现象给予了报道。我们撇开这些报道的真实性不说,仅就文化和素养进行解读,不难发现,文化、素养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习惯。然而,好习惯是装不出来的。比方说,一个人去谈笔生意,他平时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为了显得有素养,就忍着……但能忍多久呢?或许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就忘了“忍”这回事儿了,“啪”地一声吐地上了,反应过来已经晚了。生意伙伴当时不说啥,回去肯定会想,这哥们儿这素养,跟他做这么大单生意靠不靠谱啊!再比如,一小伙平时说话带脏字,去跟客户推销产品,开始还能谦谦有礼,说着说着就忘了,因为脏字对他来说只是说话的习惯,并不是对客户不尊重。一不留神,不雅之词就脱口而出,一出口就后悔不已。但怎么办呢?习惯成自然了。所以,习惯虽然无形无色无味,但却对人极其重要。英国作家查·艾霍尔在作品中对习惯的力量进行了阐释:“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在这里,查·艾霍尔把习惯与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习惯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最初级的表现形式就是衣、食、住、行,稍高级一点的表现形式是接人待物、学习状态和工作能力,最高级的表现形式是集哲学思维、经济思想、政治素养和宏观思考、微观观察为一体的综合素养。一个拥有最高级好习惯的人,正所谓,宽厚能容人,学识需车载,智慧似深潭,谈吐若君子。这里对于习惯表现形式的初、中、高三级的划分,依据的是习惯的驱动因素显性还是内隐。

我们来看看习惯的各种表现形式都体现在什么地方:(一)初级表现形式1.该如何教孩子学穿衣服(关于衣)

这是个傻瓜问题,是不是?孩子最开始学的就是穿衣服。父母觉得孩子的衣着不是大事,更不是难事,完全不必放在心上,只要不傻不笨,谁还不会穿衣服啊!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衣着上多花了心思,学习成绩肯定上不去。殊不知,衣着是审美最直接的体现,孩子审美能力强不强,直接就反映在着装上。好的着装能够帮助孩子学习美、认识美、创造美。这种美由外在浸润心灵,当孩子衣着得体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昂起头颈,因为觉得更加自信。衣着不必华丽,但需注意搭配和谐。什么年龄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要让孩子从小在心中形成明确的概念。在大街上,如果看见一些十六七岁的孩子衣着怪异,男生染发、戴耳钉、纹身,女生画着浓浓的烟熏妆、染着血色指甲、袒胸露背,大家一定觉得他们是不良少年,甚至会感叹什么样的家庭会教出这样的孩子。但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这就是时尚,是大人们不懂的时尚。他们用标新立异的衣着区别自我与他人,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特别”。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所有人,我是特别的,这样的特别不仅表现在我的衣着上,更表现在我的思想上,衣着只是思想的表现形式。还有一些孩子,从小只注重努力学习,不重视外表,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后,发现自己是如此的不时髦,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在同学的眼里都很“土”,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患上抑郁症,无法继续学业。这都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引导孩子了解什么是美,怎么认识美,怎么创造美。孩子没有形成对美的认识,那么在日后穿得怪异和不协调,也就不难理解了。2.该如何让孩子乖乖吃饭(关于食)

吃饭是日常生活中最基础的事情,孩子一生下来没人教也会吃奶。吃饭能对习惯起到多么大的作用呢?大家的印象里是不是有这样的画面:奶奶拿着碗追着孩子喂,边追还边说:“宝宝,再吃一口就不吃了,好不,就吃一口!”而孩子自顾自玩手里的玩具,等着勺子放到嘴边,条件反射式地张嘴,刚吃到嘴里,又吐了出来。还有这样的画面:饭桌上,孩子数着饭粒吃,吃一口,嚼上一分钟还是吞不进去。爸爸看着火了,说:“你要不吃完,就别想下桌子。”孩子惊恐地看着爸爸,低头使劲扒饭,但还是嚼半天吞不进去,一顿饭吃了一小时。我们再看一个画面:几个家庭一起聚会,孩子们一上桌,看见好吃的就拿到自己面前,也不管大人们上没上桌,遇到自己想吃的就扒了很多在自己的碗里,遇到“不好吃”的菜就用筷子在盘里随意翻扒。大人们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不禁皱起眉头。大人们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孩子们自觉地在桌边吃饭,不但吃得快,而且懂规矩有礼仪,不浪费不自私,懂得分享。这就是吃的习惯,它直接影响大家对一个人素养的判断。3.天啊,宿舍简直让人难以忍受(关于住)

我们再来看看住。住的习惯更多,突出表现在学生宿舍里。孩子们小的时候住在家里,家长们还不能完全感知到孩子住的习惯,一旦孩子离开父母,住进集体宿舍,住的习惯就体现了出来。有的孩子生活习惯差,三天不刷牙,一周不洗脚。自己的衣服乱扔,脏的和净的混在一起,自己都不知道第二天应该穿哪件。鞋可以臭得把室友“清空”,床单被罩一学期不换。有这些习惯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大家可能觉得我说的是个例,但还真不是。我上小学、中学、大学的时候,身边都有这样的舍友存在,我也只能对其敬而远之了。对学习而言,这样的习惯也是灾难。书籍不整理、不归类,到处乱放,真正用的时候,却到处找不着。有时候可能一共只有四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找书就找了一个小时。《后汉·陈王列传》中有个典故: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丈夫扫天下应始于足下。小事不做,安能成大事?一个生活都没有条理的人,我们怎么指望他能把学习和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我身边有条理的孩子,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都优于同龄人;而没有条理的孩子,就算靠着聪明成绩很好,但生活各方面却不尽如人意。4.我该送什么样礼物?——关于“行”

这里的“行”是狭义的行,不是指“行为”,而是指“出行”,是相较于“住”的“行”。出行的习惯主要体现在尊重当地的风俗礼仪及文化传统上,这样的“尊重”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养。之前,媒体上批评过国内游客在历史文物上留“到此一游”现象、小孩公共场所便溺现象以及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现象,每个人都认为这是很没有素质的表现。但实施这些行为的人,是因为不知道这样是错误的行为才这样做的吗?其实不是,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当时的需要让他们忘记了维护自身尊严和恪守社会规范,他们只不过是习以为常的做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怕就怕“自然”二字,如果这些成为一种自然,那么举止文雅、谈吐得体、行为得当将成为稀有物品,消失在大众视线中。心理学上有两个词能够解释这样的现象——“主动注意”与“被动注意”。我们注意一个东西,如果是因为那个东西本身的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原因刺激去注意它,那么这属于“被动注意”,比如电子游戏。哪怕是个静态的东西,如果我们是有意识地去接近它,去感受它,去激活它,让它活起来跟你一起玩,这就是“主动注意”,比如学习。“被动注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行为,“主动注意”却是需要后天训练的行为。我们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思想,就是在学习“主动注意”。记得艾书跟随我国青年代表团去日本访学的时候,被告之要随身携带小礼物,因为随时会交换礼物。艾书想啊,谭木匠能够代表重庆本土企业,这个品牌/企业的梳子作为礼物非常精美,于是很精心地挑选了10把梳子作为礼物。在临走之前,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艾书上网查了一下日本的文化和礼节,才惊讶地发现,梳子在日本是不能作为礼物送的。梳子在日语里的发音与日语死亡的发音一样,所以送梳子是送礼的大忌。如果当时他没有认真地去查阅当地的礼仪和文化,那么,把梳子送出去就不仅是尴尬的问题了。“行”的习惯所体现的内容除了社会共同认知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外,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哪怕这种文化和民俗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觉得很奇怪,甚至不能接受。这就是我们需要训练的“主动注意”的原因,也是提高我们综合素养的好办法。

总之,衣、食、住、行中无不渗透着习惯。(二)中级表现形式1.哎呀!我又说错了(关于接人待物)

现代社会动辄讲情商,接人待物的能力成为判断情商高低最直接的标准。接人待物,就是说话的方式、做事的方式、处理关系的方式和运用工具的方式。简单举几个例子。小夏被朋友们称为“乌鸦嘴”,原因是小夏说话从来不注意场合。比如同学聚会上,大家都带着自己的另一半参加,在饭桌上兴高采烈地回忆学生时代的糗事。小夏突然说:“小亮,你小子当年追小曼可是追得全校皆知啊,小曼你说是吧,说说他当年怎么追你的?”这话一说完,桌上突然安静了,小曼不知所措,小亮不停地看旁边的老婆。大伙也都提不起兴致再说以前的趣事,草草吃完收场。再举另一个例子,小朋刚处了个女朋友,正逢中秋佳节,小朋的女朋友买了月饼去小朋家,小朋见女朋友买了这么多,就说:“这么多哪吃得完啊!”小朋的女朋友开玩笑说:“你吃不完我吃得完。”这时,小朋的妈妈出来看见桌上的月饼,问:“哟,谁买的这么多月饼啊!”小朋接过话,指着女朋友说:“这是她买的,她自己吃的!”小朋的女朋友在旁边非常尴尬,心里直叫苦:“怎么遇到这么不会说话的主儿啊!”一句话说得好,会赢得满堂喝彩,活跃气氛;一句话说得不好,会输掉面子里子,败了兴致。以上两个例子中,从表面看是两人不会说话,其实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果能够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说话之前先对环境做一个判断,也就是俗话说的“三思而后行”,说出的话自然不会不合常理,甚至令人尴尬难堪。2.该死的物理,今天我跟你没完(关于学习习惯)

在班级里,学生一般分为三个类型。有的学生是“尖子生”,这个类型的学生在班里占20%左右,他们在成绩上你追我赶,不放过任何一个拿分的机会,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艾书曾经见过一个孩子,长期保持班级前两位,有一次考了班级第二,她硬是把第一的试卷拿过来做分析,看自己差距在哪里,下次一定超过对方。每逢考试,坚决不出门,口里喃喃自语:“我不能出去,出去的这个时间,同学又多做了多少题,考试就会超过我!”她父母担心她出问题,来询问艾书她需不需要看心理医生。第二个类型是中等生,这部分学生是班里的大多数,大约占到60%左右。这些孩子一般又会分为两类,一类比较偏科,在自己喜欢的学科上面探索较深,不喜欢的学科只求过得去;另一类成绩比较均衡,但每科都处于中游。前一类孩子目标很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按照自己的方向迈进,但也绝不给自己多余的压力;后一类孩子属于天资稍弱,但笨鸟先飞,勤来补拙,非常努力,然而他们与第一类型的孩子可能还是有些差距。还有一种孩子,有的要么在思想上觉得学习太辛苦,不愿学;要么觉得学习无用,对未来完全没有思考;要么学习方法不对,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行,自信心受到严重影响。无论是哪一种,在行为上的表现方式是上课睡觉,下课打架,每天神游天外,一到游戏厅就精神百倍。最后这种类型的学生,家长自然是最头疼的,也很清楚地知道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出了问题。相较而言,家长们是不是更喜欢第一种类型的学生呢?因为他们学习非常自觉,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对艾书而言,我更偏爱第二种类型的第一类孩子。他们更符合现代教育中“长板理论”的教育模式。传统教育信奉“木桶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发展程度取决于自身最欠缺的限制性因素。根据这一理论,在80—90年代的时候,无论是教育学家还是家长们,都努力地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偏科,要每一科均衡发展,偏科成为了孩子的缺点。但从现代教育理论来看,每一名孩子的天赋都是不一样的,强行让孩子均衡发展无异于“让鱼上树”。现行的教育更加提倡个性化发展,依据孩子的天赋进行培养,让长处更长,从而提振孩子的自信心。第二种类型中第一类的孩子相较于其他孩子更加清楚学习的目的以及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该学的学,不该学的不浪费时间。无论他们天资是否聪颖,他们学习的动力都很充足,态度都很积极。正因为如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除了极个别天资超群的孩子在相应领域的表现让人难望其项背外(这毕竟是个别现象),大部分在学校成绩中等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成就高于第一种类型的学生。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收集了100多家高校的数据,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高校的教学质量出现了问题。但在艾书看来,仅把问题原因归结为高校的教学质量是不全面的,原因应该出现得更早,是思维习惯的培训出了问题。简言之,中等成绩的孩子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在学习,所有学习的内容都与实现目标密切相关,不在“没有必要”的地方浪费精力,成绩当然不会特别出色(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是这样,也有天资特别聪颖,不用费太多力就成绩很好的孩子,这里谈的是普遍现象,不包含个例)。大部分成绩拔尖的孩子习惯于为学习而学习,更进一步说是为了追求分数而学习,沉迷于在分数上超越别人的成就感。进入大学或者参加工作后,学习成绩不再是竞争的唯一因素,成绩上的优越感因为竞争的激烈而逐渐丧失,要么由“失落感”代替,要么迷失了目标和方向,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会降低。3.我都这么努力了,你怎么忍心辞退我(关于工作能力)

很多时候,工作能力是职业素养的表现,但职业素养的修炼并不是从职业生涯起步才开始的,而是从我们一出生就开始了。小青和小雨都是某广告公司的新人,刚进公司,不能单独承接设计任务,所以做些校对、复印以及打杂的工作。小青在工作中,表现得热情积极,乐于助人,但校对样稿总是出错,复印资料总会少页或多页,按照老板的吩咐处理事情时总会有疏漏,试用期还没结束,就被公司辞退了。小青觉得很委屈,认为自己没少干,跟同事关系也处得不错,公司怎么能开除自己呢?出了错改不就行了吗?与小青不同,小雨从进公司开始,并没有急着做事,而是仔细观察,虚心请教,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比如,让她复印资料,她会仔细校对,装订工整后交给主管;让她去给客户送文件,她一定会在公司把客户的资料找出来,认真阅读,了解客户的喜好和工作规律,并在恰当的时间段给客户打电话,确定文件送达的时间和地点;让她做会议准备,她一定会先拟出计划,把与会议相关的工作按照紧急程度列表安排,确保不漏项。试用不到一个月,公司就与她签订了转正合同。在这两个员工之中,任何一个老板都会选择小雨,因为这样的员工是真正有执行力的员工,虽然做的都是小事,但以小窥大,小事情都能做得这么用心,大事情才可以放心地交给她。反观小青,虽然工作积极性很高,但不细心、不耐心、不用心,这样的员工给公司创造的是负效能。好的做事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岁月积淀和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后的自然结果。如果了解小青和小雨的成长过程,我们就能看到,小青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有这样的结果。小青是个外向、聪明的孩子,做事情比较冲动,学东西很快。在父母的引导下,她先后学习了舞蹈、声乐、美术、羽毛球等,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没能坚持到底。在学业上,小青常因粗心造成小失误,但因为聪明,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列。小青父母认为孩子的失误不是因为没学懂,仅仅是因为粗心,所以对小青的失误也没太放在心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青养成了大大咧咧的毛病,凡事只求过得去。而恰恰是粗心这个“小毛病”,成为她事业路上的绊脚石。小青就算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不经历痛苦的习惯改正过程,也是不可能转变的。如果不加以改正,她即使去了另一家公司,依然会因为同样的问题而遭到解聘。至于习惯的改变是怎样痛苦的过程,我会在后文中提到。反观小雨,小雨的成长过程可谓是平平淡淡。受家庭条件所限,小雨没有那么多机会学习各类特长,但小雨父母很注重对小雨的细节培养。每次小雨在生活或学业上出现了问题,小雨父母总是很耐心地帮助小雨找出原因,并及时修正。小雨在成长中养成了思维缜密、考虑周全、全方位观察的好习惯,这无疑成为她职业道路上的助力。

从习惯的中级表现形式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出,习惯的培养不仅仅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更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习惯的高级表现形式。(三)高级表现形式1.美好的世界与丑陋的世界

世界是什么样?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充满着惊奇与喜悦。如果看见一个人凭空飘浮于空中,大人们会觉得是魔术,如果发现不是魔术,一定会惊慌失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在孩子的眼里,这太正常了,他们会想:我也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飘浮于空中。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一种是被各种认知左右了的固定思维模式——人是不会飞的;另一种是还来不及被传统认知禁锢的自然思维模式——人当然会飞,只是我不知道怎么飞。我们怎么看这个世界,取决于我们有怎样的思维习惯。我的朋友可以分为两类人。这两类人都是优秀的人,都具备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成熟的经验,但他们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一类人习惯于发现世界的美好,他们觉得未来充满希望,认为自己的人生充满无限可能,无论是工作还是交往中,他们都能让其他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在他们的字典里,挑战、创新、改进是主要词汇,当面临挫折时,他们能够冷静下来,从自身查问题、找原因,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寻求解决方法。情绪低落对他们来说只是“调味剂”,他们的生活总是充满阳光和希望。另一类人习惯于看到世界的丑陋,他们觉得世界充满各种弊端和问题,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的可能,未来会越来越糟糕,现在所处的世界是最坏的世界,未来只可能更坏;他们对人生挫折总是印象深刻,当好事降临时,却又认为这只是一时的运气,坏趋势并没有改变;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习惯于从自身以外找原因,认为是社会的错、政府的错、国家的错、世界的错;在他们的概念里,所有人都“不清醒”,只有他们能一针见血地看到这个世界的不可救药;他们的人生毫无幸福感可言,生活中充斥着抱怨,他们沉甸甸的负能量让身边的朋友唯恐避之不及。

表面上看,这两类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同,一类人积极乐观,敢于迎难而上;另一类人消极悲观,缩在自己的角落里躲避伤害。我认为,实质上,这仍然是习惯的不同。

前一类人从小养成了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习惯,他们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能用平和的心态看待问题,把问题当作人生的挑战,完成一个又一个挑战后,自己的人生就会越来越丰富,而自己也会越来越强大。这样的习惯不是偶然形成的,他们一定有一个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的导师,这个导师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老师,抑或是一个亦师亦友的长者,他们是幸运的。

后一类人的成长过程中要么由父母包办所有事情,要么在遇到逆境时没有得到有益的引导,要么被压抑得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不够自信,不敢独立解决问题,习惯于依附他人。他们的世界是灰色的,是不被理解的,是不被认同的。在艾书看来,后一类人无论坐拥怎样的权力和财富,他们的人生都是孤独的、失落的、不快乐的,也是可悲的。2.宽容的人生与挑剔的人生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说得很准确。但从某种角度仔细分析幸与不幸的根源,艾书发现,幸福源自宽容,不幸源自挑剔。当我们学会用包容的眼光看世界时,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和谐的世界。法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在宽容里,我们变得温和、柔软,我们温和与柔软的能量辐射出去,也会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温和与柔软,周围的世界给我们的反馈也必然是温和与柔软的,幸福由此而生。如果我们是挑剔的,那么可挑剔的范围无比宽广!在婚姻中,我们挑剔的要么是对方不够浪漫,要么是对方不会做家务;要么是对方没有主见,要么是对方强词夺理;要么是对方缺乏责任感,要么是对方不能提供安全感;要么是对方没有经济基础,要么是对方没有事业基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挑剔导致的不满意各不相同,于是不幸福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艾书的一个朋友跟艾书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与先生曾经经历过很痛苦的过程,那时候先生没有收入,全靠我每月不到3000元的工资生活。我们经常因为交不起房租,被迫搬家。在我的记忆里,两年内大约搬了30次家。有一个月,到25日的时候,确实没钱了。那天晚上,我们没有钱吃饭,正准备早早睡觉熬过那个痛苦的晚上时,我突然想起前几个月发工资后,我好像在床垫下压了20元钱。我立刻翻起床垫,果然翻出了20元,我和先生开心地大叫。”艾书的这个朋友和她的先生现在创立了一个很不错的企业,早已进入富裕阶层,但真正触动艾书心底的是她对生活的乐观和对先生的宽容。如果没有那样的乐观和宽容,她和先生很难走到今天。可能有人会说,她只是运气比较好,先生能干,很快就发家致富了。但艾书觉得,她的幸福是她自己创造的,与他人无关。她可以选择挑剔,选择经济基础和事业基础更好的男人,但她没有。她觉得跟自己最初选择的人在一起是理所应当的,无论是吃苦还是享乐,都应该与他共同面对。日子好了,跟对方一起享受富裕的物质条件,她觉得幸福;日子不好,跟对方一起喝粥吃咸菜,她也觉得幸福。这样的坚强与坚定来自哪里?来自她“宽容”的习惯。在艾书看来,这个朋友内心世界非常强大,因为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会如此宽容。内心的强大又来源于对世界的信任和对生活的乐观。剖析到最后,大家会发现,一切的根源还是习惯。生活其实充满着意外和变数,如果我们不能够宽容对待它,那么生活会成为一座大山,压得我们不得翻身;如果我们能够宽容对待它,生活将会成为托举我们前进的臂膀,让我们可以凌绝顶而一览众山小。

既然习惯这么重要,那么习惯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呢?第三章孩子的习惯真的需要从小培养吗

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3岁看大,7岁看老。意思是说,根据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从7岁孩子身上,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无独有偶,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说过,人生的头3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3岁和7岁在这里只是一个约数,而后续研究者运用科学论证和研究方法也证明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一)看看来自英国的研究怎么说

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做过这样一份报告,报告称,3岁幼童的言行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并根据面试结果将这些幼儿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五大类。2003年,当那些孩子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这些人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如下: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被认定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良好适应”类的幼儿(占40%),当年他们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当年还有10%的幼儿被列入“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的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基本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孩子7岁时的数学和阅读技能会影响他们今后事业的成功。研究者选取了1.7万余人为对象,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孩子7岁左右时在数学和阅读技能方面非常出众,那么他们在成年后拥有较高的收入、较好的住房条件和较好的工作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如果儿童在7岁时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那么他们在42岁时的收入就会增加5000英镑。即使将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考虑进来,这样的关联依然存在。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也表明,3岁时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到32岁时更有可能出现健康和财务问题,甚至会有犯罪记录。而上述推论并不考虑孩子的家庭背景和情商情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