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19:23:32

点击下载

作者:张涵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试读:

前言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涉及一些古代人名姓氏、地名称谓、古音今变、古义今用等,也从古为今用的角度进行了必要的诠释。

本书对于一些字词的读音,有的直接采用字词典的标定,有的采用历届普通话审音的结论,还有的是根据字词典给出的释义,合理辨析推及后的结果。第三种结论的或然性很大,作为一家之言,实际运用中仁智各见,欢迎同界诸君关注研讨、批评指正。

A

阿(ā)斗

三国时蜀主刘备之子、后主刘禅的小名,糜夫人所生。公元219年立为太子。公元223年刘备死,袭位于成都。公元263年,弃位降魏,受封为安乐公。刘禅为人昏聩庸碌、胸无大志,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后世泛称懦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人为“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成语“乐不思蜀”即是指阿斗。“阿斗”一词里的“阿”字要读ā,不取ē音。“阿”字,作为词头或前缀,一般还加在排行、小名或姓氏及某些亲属称谓的前头,表示亲昵,后面的语素一般为单音节。吴、粤、闽方言区用得较多。如“阿大”、“阿发”、“阿舅”等。

腌臜(āzā)

北方官话形容肮脏或不干净、不清洁。也引申为窝囊、心里别扭、不痛快,或糟践别人,使难堪。如“屋子里很腌臜”、“一想起那件事来,心里总觉得挺腌臜的”、“你别腌臜我了”。“臜”字,在口语中也可以读作轻声。

挨(ái)打

遭受、忍受的意思。另外“挨说”、“挨饿”、“挨揍”、“挨骂”、“挨呲儿”、“挨批”、“挨冻”、“挨日子”(艰难地度日)、“难挨”、“挨时间”(拖延)等词里的“挨”字也读阳平音。在“挨个儿”、“挨边儿”、“挨号儿”、“挨近”、“挨次”、“挨家挨户”等词里的“挨”字要读阴平,表示顺着次序或靠近的意思。

嫪毐(làoǎi)

战国末秦国人,时相吕不韦的舍人。经吕不韦推荐,拔须眉为宦,后受太后宠幸,权势盛极,门下食客千余,家僮数千。公元前239年,被封为长信侯。次年,秦王政至雍(今陕西凤翔)举行冠礼,准备亲政。他乘机矫诏叛乱,与秦军战于咸阳,后被捕受诛。“嫪”为传统姓氏,“毐”字旧时指品行不端的人。《说文·毋部》载:“毐,士之无行者。”注意与“毒”字在字形上的区别。

嗳(ǎi)气

胃肠道的气体从嘴里排出并发出声音,通称“打嗝儿”。“嗳酸”是胃酸从胃里涌到了嘴里,俗称“吐酸水”。常见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暮霭(ǎi)

指傍晚的云气或轻雾。如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词的上阕:“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霭”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ǎi。汉语里另有“烟霭”、“雾霭”、“云霭”、“青霭”等词,均不取去声。

关隘(ài)

“隘”字,指险要之处。另有“要隘”、“险隘”、“斩关夺隘”等词。“隘”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ài。

狭隘(ài)

“隘”字,指狭窄之处。如“隘口”、“隘巷”、“隘路”等。如毛泽东于1930年初红四军在古田会议后由古田向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进发途中写的《如梦令·元旦》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后用“狭隘”比喻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不宽广,欠大度。

碍(ài)口

因难为情或碍于情面,话不便或难于说出口。

令嫒(ài)

书面语中的敬辞,尊称对方的女儿。今也可写作“令爱”。注意在字形上与“媛”字相区别。“令”字,在古代表示“善”、“美”的意思,因用为敬辞。如:“令名”,表示好的名声;“令尊”,敬称对方的父亲;“令堂”,敬称对方的母亲;“令郎”,敬称对方的儿子;“令兄”,敬称对方的哥哥;“令弟”,敬称对方的弟弟;“令坦”,敬称对方的女婿,或称“东床”,取王羲之闻人觅婿,坦腹东床的典故(见《晋书·王羲之传》)。

叆叇(àidài)

形容浓云蔽日的样子。黄庭坚《醉蓬莱》:“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另有“阴霾叆叇”、“暮云叆叇”等词。

暧昧(àimèi)

原指昏暗或幽暗。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后来“暧”引申为(态度或用意)不明朗、模糊不清,或有不便公开示人的隐私。如“态度暧昧”、“关系暧昧”等。

庵(ān)堂

指小寺庙,多为尼姑所住,如“尼姑庵”。有时也指圆顶小草屋,如“茅庵”、“村庵”、“稻草庵”、“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多称为“庵”,如陆游的“老学庵”、冒襄的“影梅庵”,他们的著作也各自取名为《老学庵笔记》和《影梅庵忆语》。明代张岱所著的小品文集名曰《陶庵梦忆》,被后世誉为笔记中的神品。

谙(ān)熟

指相当熟悉、知晓。另有“谙达”(蒙古语、满语中指“朋友”)、“谙练”、“谙识”、“不谙水性”、“不谙世故”等。如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宋代词人晏殊《蝶恋花》:“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谙”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ān。容易误读成去声。

鹌鹑(ānchún)

鹌鹑,鸟的一种,也称“鹑”,鸟纲,雉科。身大头小尾短,赤黑羽毛,不善飞,体形酷似鸡雏,雄性好斗,是鸡形目中最小的种类。在我国东北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繁殖,迁徙和越冬时遍布于我国东部地区,以谷类和杂草种子为食。现我国各地均有饲养。鹌鹑的肉、卵均可食用,鹌鹑蛋亦为高蛋白食品。元曲《正宫·醉太平》以一连串通俗而又形象的比喻,尖刻地揭露了贪鄙小人的丑恶面目:“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音kú,剜、挖)脂油。亏老先生下手。”“鹑”字,一般轻读,间或重读。

埯(ǎn)子

北方方言中指在点种瓜、豆时所挖的小坑。“埯”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ǎn。

铵(ǎn)根

从氨衍生所得到的带阳电荷的复根,也叫“铵离子”,在化合物中的地位与金属离子相当。化肥硫铵和碳酸铵中的分子均含铵根。铵态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磷酸铵、碳酸氢铵、液铵、硫酸亚铁铵等。《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辞海》等工具书均有上声的标注。

甲胺(àn)

在有机化学中,氨分子中全部或部分氢原子被烃基取代所生成的碱性物质。另有“苯胺”、“组胺”、“磺胺”等词。

铵、胺和氨是三种不同的化学物质,胺和氨是化合物体,而铵只是化合物中的一个正一价的复根。读音时不能将这三个字一概读为阴平音。按义符辨读,可记住口诀:“气ān—金ǎn—月àn”。

盎(àng)然

古代一种腹大口小的盛器,与缶类似。东汉王充《论衡·论死》中有“取水实于大盎中,盎破水流地,地水能异于盎中之水乎”句。后引申为洋溢、充盈。朱熹注:“盎,丰厚盈溢之意。”现代汉语有“春意盎然”、“兴趣盎然”、“诗意盎然”等词。“盎”字,容易误读成阳平。

凹(āo)地

“凹”字,原为象形文字,指与“凸”字相对应的低于四周的某一块地方,与“洼地”差不多。1959年第二次审音时将其审定为āo音,包括单音字和“凹透镜”中的“凹”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又审“凹”字“统读”为āo。相关汉语词还有“凹版”、“凹陷”、“凹下”、“凹面镜”、“凹透镜”、“凹心砚”、“凹凸不平”等。《广韵》中,凹是“乌洽切”,现代某些方言仍在沿用中古读音,读作wā。我国山陕一带的某些地名,如“核桃凹”中的“凹”即读wā。这种国家规定与方言相冲突的现象,在其他地方也不鲜见。过去一般采取“名从主人”的原则,尊重个人选择。但前提是,此字必须是两读的。既然国家已经有了统一的读音,原则上还是应读标准音。1985年,由当时的国家普通话审音委员会修订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人名、地名的异读审订,除原表(1963年《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已涉及的少量词条外,留待以后再审。”

熬(āo)心

北方方言里形容心里不痛快或烦闷。另外“熬白菜”、“熬萝卜”、“熬豆腐”里的“熬”也读阴平。“熬”也可读阳平áo,多指在火上长时间慢慢地煮,或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如“熬药”、“熬夜”、“煎熬”、“熬磨”等。

遨(áo)游

指漫游、游历、游逛。杜甫诗《遣兴五首》之五有“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句。现代汉语有“遨游世界”、“遨游太空”等词。“遨”字,极容易误读成去声。

嗷嗷(áoáo)待哺

象声词。形容哀号或喊叫的声音。如《诗经》中表现劳动人民服徭役时唱的歌《小雅·鸿雁》云:“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指饿了哭着要奶吃的婴儿。“嗷嗷”极易误读成阴平。

老媪(ǎo)

古代指年老的妇人。公元前265年,秦攻赵,赵求救于齐,齐以赵太后之子长安君做人质为条件,赵太后犹豫不决。左师触龙力说太后联齐抗秦:“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见《战国策·赵策四》)

还有“翁媪”、“媪妪”(音yù)等词。另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拗(ào)口

意为说起来很别扭、不顺口。我国有一种民间语言游戏,叫“绕口令”,又称“拗口令”或“急口令”。就是把声、韵、调容易相混的字词编成反复、重叠、绕口的段子,训练口齿灵活性,要求用一口气念下来,说起来很别嘴,说快了又极易出错,惹人发笑,有矫正口音的作用。

违拗(wéiào)

指对上级或长辈的意见或主意有意违背、不依顺。“违拗”容易误读成wěiniù。“拗”字在“执拗”、“拗不过”等词里读niù,表示固执、不随和。在方言里表示“使折、断或使弯曲”义时,“拗”字读ǎo。如“他一生气把铅笔给拗断了”。

鏊(ào)子

一种铁制的、平底圆形、中间稍凸,用作摊面食的炊具,可以摊煎饼、烙饼等。

B

跋扈(báhù)

指专横暴戾、傲慢无理、欺上压下。汉语中还有“飞扬跋扈”。“跋”字,原指在山路上行走、翻山越岭,如“跋山涉水”。后指附在文章或书籍(著译)、书画后面的说明、评介、考释、鉴定、鉴赏性的短文,如“序跋”、“题跋”、“跋语”、“跋文”等。

靠把(bǎ)

也叫“靠背”,戏剧舞台上饰演古代武将演员所穿的铠甲。如“靠把戏”、“靠把武生”等。

拜把(bǎ)子

旧时指要好的朋友通过一定的盟誓结为异姓兄弟,甘苦共尝,生死相伴。“拜把子”应读“中重轻”格式。

鲅(bà)鱼

海洋鱼类的一种,也称“蓝点鲅”。体长,侧扁,口大,鳞细,呈纺锤形,背部黑蓝色,腹部两侧银灰色。供鲜食,也可制成罐头。肝可制鱼肝油。

瞎掰(bāi)

有分析、说明的意思。“瞎掰”,方言里指胡乱分析和解释,用于贬义和嘲讽。

百(bǎi)色

“百”字,音bǎi,从《广韵》博陌切,中古入声字。地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邻接云南。清朝设百色厅,1912年改厅为府,1913年改为百色县。今为百色市。1929年冬,中国共产党指派邓小平、张云逸在百色发动了中国农民和士兵的武装起义,史称“百色起义”。

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百色”为bósè。但是近来国内广播电视媒体一律读为bǎisè,虽尚未得到语言权威部门的正式认可,却也几乎约定俗成。

大伯(bǎi)子

过去称丈夫的哥哥为大伯子。“大伯子”应读“中重轻”格式。如“大伯子哥”。

纵横捭阖(bǎihé)

指在政治、外交领域运用手段对有关方面进行拉拢联合或分化瓦解。“纵横”,指用游说来联合;“捭阖”,指开合。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大都豢养了一批专门的策士,这些靠游说诸侯的政治主张和方法来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策士叫做“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如苏秦、张仪等。

稗(bài)子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似稻,果实像黍米而细小,是稻田或低湿处的主要害草。果实可以酿酒或做饲料,因而有的地方把稗子当做一种作物来栽培。

稗(bài)官野史

记载历史上逸闻琐事的非正史类书籍。一般比喻微小的、不正规的、非正式的。稗官是古代专门给帝王讲述街谈巷议、风俗故事的小官。野史,指民间私家写的史书。明代有《稗海》,计七十四种、四百四十八卷,选录的大部分是唐宋人的笔记小说。清朝的《清稗类钞》是一部有关清代史实的笔记集,也是清朝逸闻琐事的分类汇编。清代还有《宋稗类钞》,三十六卷,是宋人野史笔记和诗话等。

蛤蚌(gébàng)

生活在淡水中的软体动物。用鳃呼吸,无头,有两个椭圆形的坚硬的石灰质介壳,壳表面呈黑绿色,有环行纹,可以开闭,足的形状像斧头能挖掘泥沙,里面有珍珠层,肉可食。有的种类可以产珍珠。蚌器与石器、骨器一样是夏商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

另有“河蚌”、“珍珠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语词。

牛蒡(bàng)

两年生草本植物,根和嫩叶可做蔬菜,种子和根可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炮(bāo)羊肉

“炮”,一种烹饪方法。即将牛羊肉片等在旺火上急炒、迅速搅拌,或把带毛的肉用泥裹起来在火上炙烤。另有“炮牛肉”等词。

剥(bāo)皮儿

用手或工具去掉物品外面的皮、壳或包装等。又如“剥蒜”、“剥花生”、“剥糖纸”、“剥豆子”、“剥橘子”、“剥栗子”等词。

龅(bāo)牙

指音突露在唇外的牙齿。“龅”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bāo。极易误读成去声。

煲(bāo)饭

粤语里指将食物和水放入煲内,用文火烧煮或熬的方法做饭,如“煲汤”、“煲粥”等。也指壁较陡直的圆桶状的锅,有“瓦煲”、“沙煲”、“铜煲”、“电饭煲”等。“煲”字,极易误读成上声。

褒(bāo)奖

表扬、奖励的意思。中古平声字,从《广韵》博毛切。有两种解释:一、本义指古时儒生们的装束宽袍大带,历史上曾有“褒衣博带”的典故。二、《说文解字》有“奖饰”、“赞美”、“光大”的讲法。《盐铁论·论儒》开篇曰:“御史曰: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音kún)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学生千有余人。”现代汉语里的“褒”可以理解为赞扬、夸奖,跟“贬”相对。还有“褒扬”、“褒勉”、“褒贬”、“褒义词”、“褒贬与夺”等。“褒”字,普通话异读词的四次审音都未审及此字,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辞海》中均有阴平bāo的标定。极易误读成上声。

薄(báo)饼

一种面食,是烤鸭店特有的配合吃烤鸭的很薄的饼。“薄”字,指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很小。还有“薄脆”、“薄板”、“薄雾”、“薄云”、“薄片”、“薄田”、“薄地”、“厚薄”、“薄被”、“薄薄的一层”、“情谊很薄”、“脸皮很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等。

老鸨(bǎo)

原指比雁略大、头小颈大、能涉水、不善飞而善走的一类鸟,常群栖于草原地带,是我国重点保护动物。“老鸨”即“鸨母”或“鸨儿”,旧时指开妓院的女老板。

刨(bào)冰

将冰刨碎后掺入果汁等现做现吃的一种冷食。“刨”字,既读bào,也读páo。读bào时,指与刨子、刨床相关的一些器物,如“刨子”、“刨床”、“刨刀”、“刨工”、“刨花”、“刨花板”、“龙门刨”、“牛头刨”等。

读páo时,指挖掘,如“刨土”、“土里刨食”、“刨坑儿”、“刨地”、“刨花生”、“刨根问底儿”等。

曝(bào)光

摄影行业用语。本指照相胶片或感光纸在一定条件下感光。如“曝光速度”、“曝光表”等。也用以比喻将隐秘的事情公开出来,让大家都知道。过去“曝”字只有一个音,无论是“曝光”、“曝晒”、“一曝十寒”等都要读作pù。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尊重大多数群众的语言习惯,将作为摄影术语的“曝光”中的“曝”字审定为bào,与“暴光”通用。但在“曝晒”和“一曝十寒”中,“曝”读音为pù。

陂(bēi)塘

指池塘、水塘,也指水边或山坡。王安石《北山》诗云:“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前两句描写了春天来临,山水浓绿欲滴,波光山影的景象。后两句则通过“数花”、“寻草”写自己的情感,写得平静,意境却相当深远。

在“陂池”、“陂泽”、“塘陂”、“山陂”等词里,也读作bēi。在地名“黄陂”中,读作pí。在“陂陀”中读作pō。

背(bēi)负

用脊背驮着的意思。引申为担负、承担。如“背负着重任”、“背负着人民的希望”等。另外,“背包袱”、“背黑锅”、“背饥荒”、“背债”、“背带”等词里的“背”字也读阴平。

背(bēi)包

这一类词还有“背篓”、“背搭子”、“背篼”、“背筐”等。

背静(bèijing)

指偏僻、清静、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悖(bèi)论

指相反、违反、相抵触。“悖论”,指某些语义模糊、是非

难定、真伪难分的说法。还有“悖理”、“悖逆”、“悖谬”、“悖乱”、“有悖于”、“并行不悖”等。

焙(bèi)干

指把东西放在锅、瓦片等上面用微火烘烤,所焙之物多是茶叶、烟叶、食品、药材等。唐·许浑《村舍》诗云:“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野碓舂秔(音jīng,‘粳’的异体字)滑,山厨焙名香。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汉语里另有“烘焙”、“焙烧”、“焙烤”等词。“焙”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bèi。

鐾(bèi)刀

将刀在布、皮、石头上反复摩擦,使其锋利。如“刀不快,该鐾一鐾了”。

胳臂(gēbei)

即胳膊。

奔命(bēn/bèn)

“奔”字,自中古以来有两读,一个是古平声字,从《广韵》博昆切,今读bēn,一般多用于书面语的合成词中,表示“急走”、“快跑”、“追逐”、“逃亡”等义,如“奔跑”、“奔驰”、“奔流”、“奔忙”、“奔腾”、“奔走”、“奔突”、“奔泻”、“私奔”、“出奔”等。另一个是古去声字,从《广韵》甫闷切,今读bèn。

现代汉语除了沿袭了古义“投靠”、“将近”外,又有了“直向目的地奔去”、“为了某事奔走”两层意思,作介词用,表示“朝”、“向”等义,强调动作的趋向。这一类的常用词有“投奔”、“直奔”、“逃奔”、“奔头儿”、“往前奔”、“奔日子”、“奔小康”、“奔口饭吃”、“年奔六十”、“指哪儿奔哪儿”、“奔向新的征程”等。

贲(bēn)门

医学名词,指与食管相连的胃上口,食管中的食物通过贲门进入胃内。《医宗必读》曰:“胃之上口,名曰贲门。”中医理论认为,贲门为“七冲门之一”。以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和上腹部不适为表征的食管神经肌肉功能性障碍疾病叫“贲门痉挛”。贲门部位发生癌变,称之为“贲门癌”。“贲”字,极易误读成阴平的pēn。

虎贲(bēn)

“贲”字,音bēn从《广韵》的博昆切,中古平声字。古代一指像虎一样奔走逐兽的勇士或武士。如《尚书·牧誓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辆),虎贲三百(千)人,与受(商纣王)战于牧野,作《牧誓》。”战国时秦武王有武士孟贲和夏育,史称“贲育”。二为官名,指皇宫中卫戍部队的将领。夏官之属有虎贲氏,汉朝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历代沿用,至唐始废。

锛(bēn)子

一种砍削木料的平头斧子,柄与刃具垂直呈丁字形,刃具又扁又宽,使用时向下向里用力。另外,刀刃出现了缺口也称“锛”,如“这把刀使锛了”。

苯酚(běn)

又名“石炭酸”,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和燃烧,可用作燃料、香料、溶剂等。另有“甲苯”、“五氯硝基苯”、“苯乙烯”等词。

绷(běng)脸

“绷”字,音běng,极易误读成阴平。不高兴地板着脸。如“他始终绷着脸一言不发”。用于“紧绷绷”、“绷带”、“绷簧”、“绷紧”等词时,读阴平bēng。

蚌(bèng)埠

“蚌”字,音bèng。只用于“蚌埠”。蚌埠,在安徽省北部,淮河南岸,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交会处,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南可至合肥、芜湖、黄山,向东过南京至上海,是皖北工业中心之一。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蚌埠”为bèngbù,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又重新加以确认。

绷(bèng)脆

“绷”字,音bèng。用在“硬、亮、直、粗、细、脆”等形容词前,表示程度很深。如“绷亮”、“绷直”、“绷硬”等。也当“裂开”讲,表面上的釉层有不规则碎纹的瓷器叫“绷瓷”。

荸荠(bíqí)

生在池沼里或栽培在水田里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球状,成熟后皮呈深栗色或枣红色,肉白色,可吃,亦可制成淀粉。有的地方叫“地梨”或“马蹄儿”。

匕首(bǐ)

“匕”字,极易误读成去声。“匕”字,指古代舀取食物的用具,类似现代的羹匙。又指短剑或狭长短刀,因其头像匕,所以叫匕首。如战国时著名刺客荆轲在燕国向秦降将樊於期表达自己欲赴秦刺杀秦王以报樊於期之仇的计略后,樊於期当即自刭以头为质。燕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之”。易水相送后,荆轲奉樊於期人头及燕督亢图于咸阳宫见秦王。当秦王展开地图时,“图穷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音zhèn,刺也)之”。一片混乱之中,秦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摭(音zhí,通“掷”)秦王,不中,中桐柱”。(见《史记·刺客列传》)

考妣(kǎobǐ)

已故去的父亲和母亲。旧时父死曰“考”,母死曰“妣”。汉语里另有“先妣”、“如丧考妣”等词。在墓碑上常能见到“显考”、“显妣”之称。

秕(bǐ)糠

又叫“糠秕”,指秕子和糠,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物,引申为糟粕的、琐碎无用的、没有价值的东西。陆游《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有诗句:“心空物莫挠,气老笔愈纵。秕糠郊祀歌,远友清庙颂。我生虽后公,妙句得吟讽。整衣拜遗像,千古尊正统。”还有“秕谷”、“秕粒”、“秕子”等词。

俾(bǐ)斯麦

19世纪中叶普鲁士王国首相,德意志帝国宰相。任首相时推行铁血政策,发动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1871年,帮助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任宰相期间,确立了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在非洲、大洋洲掠扩殖民地。现西南太平洋上还有“俾斯麦群岛”。“俾斯麦”还曾经是二战时期德国海军的战列舰的名称,被希特勒视为秘密武器。“俾”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上声bǐ。

俾(bǐ)众周知

“俾”字,使也,使之达到某种效果,使大家都知道。《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十八年五月,曹操率兵征讨孙权时,汉献帝派御使大夫持节策命曹操为魏公。昭曰:“俾我国家拯于危坠,此又君之功也。”汉献帝一共连用了七个“此又君之功也”,以彰曹操抚四海、定天下的功勋。

卑鄙(bǐ)

“鄙”字,极易误读成去声。表示品质低劣、粗俗的意思。古代也作自谦词,或含轻视、低下的意思。另有“可鄙”、“鄙陋”、“鄙视”、“鄙弃”、“鄙俗”、“鄙俚”、“粗鄙”、“鄙夷”、“鄙薄”、“鄙人”、“鄙见”、“鄙意”、“肉食者鄙”等词。

包庇(bì)

“庇”字,音bì,从《广韵》必至切,中古去声字。意为遮蔽、掩护、保护。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名句。另有“庇佑”、“庇护”、“托庇”、“荫庇”等词。极易误读成去声的pì。

泌(bì)阳

“泌”字,音bì,从《广韵》兵媚切,中古去声字。古县名,汉置比阳县,唐末称泌州,明初改泌阳。因源出铜山的唐河支流泌水而得名。今泌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泌阳河北岸,驻马店市所辖。“泌”字,用于“分泌”、“泌尿”等词时读mì。

贲(bì)临

“贲”字,音bì,从《广韵》彼义切,中古去声字。客套语,意为光临。“贲”字,形容装饰得很美的样子。

敝(bì)人

“敝”字,极易误读成上声。对别人谦称自己。原意是破烂、破旧。如“敝屣”、“敝衣”、“敝帚自珍”等。旧时也作谦辞,指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既可指自己,也可指他物。如“敝舍”、“敝姓”、“敝处”、“敝校”、“敝邑”、“敝国”等。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载,汉文景帝时,面对晁错的削夺诸侯封地的政策,吴王刘濞乘机举兵发动吴楚七国之乱,他在致送汉朝诸王子的书信中煽动说:“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虽少,可具五十万。”

奴婢(bì)

“婢”字,极易误读成上声。旧时指被迫供有钱人家雇用役使的女孩子,如“婢女”。“奴婢”,指男女奴仆。有时宫中太监对皇上和后妃也自称奴婢。

赑屃(bìxì)

蠵(音xī)龟的别称,产于海中,体长一米多,很有力量,以鱼、虾、蟹为食。《本草纲目·介部一》解释为:“蠵龟,赑屃。赑屃者,有力貌,今碑趺(音fú)象之。”碑趺,即碑下的石座,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就是取其力大能负重的意思。

麻痹(bì)

“痹”字,音bì,从《广韵》必至切,中古去声字。病名。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身体某一部分知觉能力丧失和运动机能障碍称为“麻痹”。如“神经麻痹”、“小儿麻痹症”等。中医通常把由风、寒、湿等侵犯肌体引起的关节或肢体肿大疼痛、麻木叫“痹症”。还有“风痹”、“湿痹”、“寒痹”等词。常引申为失去警惕、疏忽大意,如“麻痹大意”、“麻痹敌人”等。“痹”字,异体字也常写作“痺”。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麻痹”为mábì。1985年又重新确认“痹”字“统读”为bì。极易误读成pì。

刚愎(bì)自用

“愎”字,音bì,从《广韵》符逼切,中古入声字。意为“乖戾”、“固执”、“任性”、“执拗”。在古汉语里,“刚”与“愎”常常连用。刘鹗《老残游记》语:“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成语“刚愎自用”是指倔强固执,不接受意见、独断专行的行为。

辅弼(bì)

原意是指矫正弓弩的器具,引申为匡正、辅佐。辅弼,即辅助。

裨(bì)益

“裨”字,极易误读成pì。原意为增添、补凑,引申为补益、益处。另有“裨补”、“裨补阙漏”等词。“裨补缺漏”一词,见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裨”字在“裨将”中读pí。

箅(bì)子

一种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既能通气又能漏水的片状器具。过去蒸食物时用的是竹箅子(竹屉),今多为铝箅子或钢精箅子。煤炉子有炉箅子,下水道口的是铁箅子,过滤沉淀物用的是沙箅子。

薜荔(bìlì)

我国中南部生长的一种蔓生桑科植物,又叫“山麻”或“木莲”,常绿藤本,含乳汁,夏秋开花,果实球形,富含果胶,可制成凉粉。茎、叶、果可供药用,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解毒、补肾通乳等作用。《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音ē),被薜荔兮带女萝(植物名)。”

便嬖(piánbì)

“嬖”,意为宠爱、宠幸。如《史记·殷本纪》列数商纣王的劣政:“[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便嬖”指国君左右受宠信、善于阿谀逢迎的小臣或近臣。另有“嬖臣”、“嬖人”、“嬖妾”、“嬖女”、“嬖爱”、“嬖昵”等词。

髀(bì)骨

“髀”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bì。指大腿或大腿骨。《淮南子·人间训·塞翁失马》中有“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还有“抚髀长叹”、“髀肉复生”等词。

皱襞(bì)

衣服上的皱褶。钟嵘在《诗品》中谈到诗的声律音调时说:王融倡导于前,谢朓、沈约推波助澜于后,“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

砭(biān)石

“砭”字,音biān。《广韵》作府廉切,《集韵》作悲廉切,中古平声字。极易误读成上声。古代治病用的经磨制而成的石针或石片,可刺激体表某些部位以解除疾病痛苦,或刺破皮下浅表血管放血及切开脓包排脓等,是华夏最古老的医疗用具。今已改进为用金属针治病。另有“砭骨”、“砭针”、“痛砭腐政”、“针砭时弊”等词。

针砭(biān)时弊

发现、指出或深刻地批评当下社会的弊端。“针砭”,中国古代以石针刺穴治病的方法。“砭”是华夏最古老的医疗用具,即“石针”,后改用金属为针治病。宋人祖士衡的《西斋话记》有“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的记载。后来也比喻为规诫过失。宋人范成大有诗云:“时时苦语见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现代汉语以“针砭”比喻发现和指正错误,力求改正。普通话的几次审音都未审及“砭”字,但《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的标音都是阴平,应该读biān。

煸(biān)锅

北方话指将葱、姜、蒜等调料和菜、肉等放在热油锅里煸炒至半熟。

蝙(biān)蝠

“蝙”字,音biān,从《广韵》布玄切,中古平声字。一种具有夜间飞翔能力,形似老鼠,视力低弱,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引导飞行,以蚊、蛾等昆虫为捕食对象的哺乳动物。1959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二次审音时审“蝙蝠”为biānfú。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又重新加以确认,“蝙”字“统读”为biān。容易误读成上声。

褊(biǎn)狭

原指衣服狭小,后指狭小、狭隘。

马弁(biàn)

“弁”字,本义是指帽子,古时吉礼之服戴冕,常礼之服戴弁。二十岁的男子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人,称作“弁”。另外,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言或引言叫“弁言”,意为“放在前面”,如龚自珍《送徐铁孙序》:“乃书是言,以弁君之诗之端”。“马弁”指军阀时代军官的护兵,也指低职或打杂务的武官,因武官头戴皮弁得名。有“武弁”、“将弁”、“皮弁”、“爵弁”、“卑弁”等。《儒林外史》三十九回写平少保得圣旨后星飞离京,出师松潘卫。待“各路粮饷俱已调齐,少保升帐,传下将令,叫各弁在辕门听候。”

苄(biàn)甲基

又称“苄基”或“苯甲基”。碳氢化合物的一种,是含芳香环的甲苯分子中失去一个氢原子所成的有机基团,有机化学常将它当做一个化合单位。

汴(biàn)梁

金元以后合称“汴梁”。旧时对开封府的别称,也称“汴京”。开封在战国时为魏都大梁,后世简称“梁”。隋、唐在此置州,因临汴水,故称“汴州”,简称“汴”。北宋时称“汴京”。

黄骠(biāo)马

一种全身淡黄栗色而鬃、尾等处夹杂着白斑的马,今名“银河马”。杜甫《徒步归行》诗云:“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蹲膘(biāo)

“骠”,指肥肉。“蹲膘”即牲畜养长肥肉。汉语另有“膘情”、“长膘”、“上膘”、“抓膘”、“保膘”、“跌膘”、“膘肥体壮”等词。“膘”字在某些方言里(如山东方言)作形容词用于人时,多含贬义或戏谑义。

飙(biāo)车

“飙”字,又作“飚”,原指风暴,如“狂飙”。毛泽东1930年7月写的《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中就有“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句。“飙”字,古代指驾风而行的车。李白《古风》之四有“羽驾灭去影,飙车绝回轮”句。今指开快车。

摽(biào)劲儿

双方因赌气或竞赛憋着劲儿比着干,也可不加儿化。“摽”还有其他三种解释:(1)捆绑物体使相连结,如“木梯松动了,用铁丝把它摽紧”。(2)北方话里指以手或胳膊紧紧地勾住,如“两个人摽着膀子走”。(3)北方话里指由于利害关系而相互亲近、依附或纠结,如“这伙人整天摽在一块儿”。

鱼鳔(biào)

某些鱼类腹内可以胀缩的白色气囊,里面充满氮、氧、二氧化碳等混合气体,通称“鱼泡儿”。收缩时鱼下沉,膨胀时鱼上浮。有些鱼类的鳔有辅助听觉或呼吸等作用。用鱼鳔或猪皮等熬制的胶叫“鳔胶”,黏性很大,多用来粘木器。

瘪(biē)三

“瘪”字,极易误读成上声。损人的话,新中国成立前上海人称城市中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或干瘪瘦小、举止猥琐的人。口语里“三”字可儿化。

蹩(bié)脚

“蹩”字,极易误读成去声。崴了脚腕子。方言里称不顺畅、挺别扭叫“蹩脚”。吴方言里还将质量不好、本领不强的货物叫蹩脚货。

别(biè)嘴

绕嘴,说起来不顺畅。汉语词“别扭”、“别不过”中的“别”字也读去声。

傧(bīn)相

古代指替主人接引宾客或主持礼赞的人。《周礼·秋官·司仪》中规定:“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郑玄注:“出接宾曰摈,入赞礼曰相。”宋以后婚礼中的赞礼者亦称傧相。现多指举行婚礼时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分为男傧和女傧。

槟(bīn)子

“槟”字,音bīn,从《广韵》必邻切,中古平声字。槟子树结的果实,比苹果小,红色,熟后转紫色,味酸甜带涩。槟子树,是苹果树与沙果树杂交的树种,落叶乔木。另外,“槟”字用于“香槟酒”、“槟椥”(越南地名)时,也应读bīn。

摈(bìn)弃

“摈”字,极易误读成阴平。指抛弃、排除。汉语另有“摈除”、“摈斥”、“摈却”、“摈黜”等词。

殡(bìn)葬

“殡”字,极易误读成阴平。出殡和埋葬。指停放灵柩或将灵柩送到墓地去。《淮南子·氾论》中有“夏后氏殡于阼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西阶之上,此礼之不同者也”句。汉语里另有“出殡”、“送殡”、“殡车”、“殡礼”、“殡殓”、“殡仪馆”等词。

髌(bìn)骨

膝盖部位的一块骨头,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也叫“膝盖骨”。夏商时期有“髌刑”,是削去人的膝盖骨的一种酷刑。到了周、秦、汉时,发展为砍削掉人的脚或脚趾,又叫“刖(音yuè)刑”。载:《史记·太史公自序》。“髌”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bìn。容易误读成阴平。

鬓(bìn)发

“鬓”字,极易误读成阴平。脸两侧靠近耳朵的头发。还有“鬓角”、“两鬓”、“双鬓”、“云鬓”等词。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上阕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木兰辞》写女扮男装的木兰女关山万里、征战疆场还故乡后的情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装。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并(bīng)州

太原市的别称。相传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即为古“九州”之一。汉置并州,治所在晋阳;隋朝改称太原,宋时升为太原府。读阴平音bīng的“并”字,只在“并州”一词里用,其余一律读作去声的bìng。

槟榔(bīngláng)

果木名,常绿乔木,树干高且直。果实叫“槟榔子”,可食用亦可入药,有帮助消化和驱除绦虫等作用。原产于东南亚,自古我国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地(热带或亚热带)均有栽植。左思《吴都赋》中有“槟榔无柯,椰叶无阴”的记载。湖南民歌《采槟榔》词曰:“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马来西亚北部的华侨聚居地———槟榔屿州(1910年孙中山曾在此召集会议,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及首府槟城和亚洲最长的公路桥———槟城大桥中的“槟”字都与“槟榔”有关,因此都应读作后鼻音的bīng。

屏(bǐng)除

除去、排除的意思。还有“屏弃”、“屏绝”、“屏退”等词。“屏”还有抑制、收敛的意思,如“屏气”、“屏息”、“屏住呼吸”等。“屏”字在“屏风”、“屏障”、“围屏”、“屏蔽”、“荧光屏”、“孔雀开屏”等词里,要读píng。

摒(bìng)除

排除。与“屏除”意同字不同,音亦不同。另有“摒弃”、“摒绝”等词。

钵盂(bōyú)

“钵”是梵语“钵多罗”的省称。这里指古代僧徒用的食器,多为陶制,比盆小,平底,口小,形稍扁。唐诗僧贯休《陈情献蜀皇帝》:“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盂”是指敞口的盛液体的器皿,如“水盂”、“痰盂”等。

般若(bōrě)

佛教名词,为六波罗蜜之一。意译“智慧”或曰脱离妄想,归于清净。佛教用来指如实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东晋佛法兴盛,当时社会上玄学风行,佛教也借用老庄玄学来解释佛教思想。老庄的玄学讲无,大乘佛教般若学讲空,两者以此相得益彰,因此当时的佛教般若空宗思想得到了极大发展,并出现了所谓般若学的“六家七宗”。到了姚秦时代,龟兹国佛学大师鸠摩罗什于公元401年到达长安,佛教般若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翻译的印度佛教哲学著作,号称“三论”,对我国内地佛学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弟子还写有《般若无知论》等论文。

吐蕃(tǔbō)

公元7到9世纪青藏高原上由雅隆农业部落为首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藏族奴隶制地方政权名。计传九代,历时200余年。其间,赞普松赞干布时定都拉萨,松赞干布和弃隶缩赞先后与大唐文成公主、金成公主联姻,唐、蕃通使频繁,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拉萨大昭寺门前立有“唐蕃会盟碑”,碑文中的彝泰年号是目前仅知的唯一的吐蕃年号。吐蕃政权崩溃后,宋、元、明史籍仍沿用旧称。“吐蕃”,音转为“土伯特”。“吐蕃”中的蕃字不取fān或fán音。

伯仲(bózhòng)

原指哥哥和弟弟,老大和老二。后多用于评价人物的次第,比喻不相上下、等量齐观的人和事。有“伯仲之间”、“难分伯仲”、“伯仲叔季”等词。陆游《书愤》一诗盛赞诸葛亮的《出师表》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句。另外“伯父”一词里的“伯”字也读bó,指父亲的哥哥或称呼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大的男子。

布帛(bó)

丝织物的总称。《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向齐宣王阐释自己“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时,将其理想述之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隋唐五代时期,妇女们在娱乐、出行、家居、劳作时常披一以纱罗织成的长条巾,上有印花和绘画,或披于肩,或挽于臂,行走时随风飘动,名曰“披帛”。汉语里另有“财帛”、“玉帛”、“竹帛”、“缣帛”、“帛画”、“帛书”等词。

古代人们在还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最早是将字写在竹片上。春秋战国以后,人们开始渐渐地在丝织品“帛”上写字作画,即为“帛书”。帛质地轻薄柔软,易书写绘画,易携带,易收藏;又可随文字的短长裁断,用轴卷成一束,便于阅读。“帛书”有两种形式,一是卷轴式,二是折叠式。1949年湖南发掘出土的战国时代楚墓里就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绘画作品之一“人物龙凤帛画”,1973年又发掘出土了“人物御龙帛画”。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丁字形彩绘帛画”,被认为是上古绘画最精美、最完整的作品。出土的帛医书中有《五十二病方》,记载了二百四十多种药物,并有药物炮制和饮服的方法。

柏(bó)拉图

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其《理想国》《法律篇》等著作,集中表现了他的道德、政治和教育理论,

古“柏”字,从《广韵》博陌切,中古入声字。读bó的古语词有“柏舟”(《诗经·柏舟》篇)、“柏人”(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隆尧县)、“柏梁体”(汉武帝时的七言诗体)、“柏台”(御史台)、“柏府”(御史府)、“柏海”(古湖泊名,即今青海鄂陵湖)。

古“柏”字发展至今,分为两支:(1)仍读bó音,多用于音译字。除了“柏拉图”外,还有“柏林”(民主德国首都,东、西德统一后仍为首都)、“柏辽兹”(19世纪法国音乐家)、“柏崎”(日本中北部工商业北部城市)、“柏培拉”(索马里北部城市)等。(2)变读为上声音bǎi。现代汉语有“柏树”、“柏木”、“柏油路”、“侧柏”、“桧柏”、“翠柏”、“松柏”等树木及木制品名称。作地名用字,如河北省的柏乡县、河南省的桐柏县、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等。姓氏用字,《百家姓》收。相传古帝柏皇氏的后裔有柏氏(见《姓觿(音xī》)。复姓“柏常”、“柏侯”中的“柏”字都读上声。“柏”字,只在“黄柏”一词里读去声的bò。

亳(bó)州

旧名亳县,今在安徽省西北端,涡河上游,邻接河南省,为新增地级市。秦置谯县,北周为亳州治。1912年改为亳县。“亳”又是古都邑名,为商汤最初在山东曹县一带建立的都城,后几经迁徙,数易其都,最终商王盘庚在河南安阳(小屯附近)定都。古时建国先立社,所以当时还有“亳社”,以祭祀土地神。“亳”字,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审为bó音。注意与“毫”字相区别,容易误读成háozhōu。

鹁鸪(bógū)

黑褐色羽毛的一种鸟,天将下雨或刚晴时,常在树上咕咕地急叫,也叫“水鹁鸪”。其名类似于其鸣。陆游《东园晚兴》诗云:“竹鸡群号似知雨,鹁鸪相唤还疑晴。”

锡箔(bó)

指涂过金属粉或裱上金属薄片的纸,旧时做冥锭用。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箔”字为“统读”bó。“箔”字还有其他三种解释:(1)用竹子或秫秸织成的帘子,如“苇箔”、“席箔”;(2)养蚕用的竹筛子或竹席,如“蚕箔”;(3)一般的金属薄片,如“金箔”、“铜箔”等。

浇薄(jiāobó)

书面语中指人情或风俗的刻薄、不淳厚。如“世风浇薄”、“人情浇薄”等。古“浇”字本身即有“薄”的意思,如“浇风”、“浇末”、“浇季”。

跛(bǒ)子

指腿、脚有毛病的人,行走时不能保持身体平衡,向两边摇晃。汉语里另有“跛脚”、“跛行”、“跛足”、“跛鳖千里”等词。

颠簸(bǒ)

“簸”字,极易误读成阴平。上上下下地摇摆震荡。“颠簸”,古时也写作“颠播”,“播”字通“簸”,都是“摇晃”的意思,也与“簸”同音。《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凤雏先生庞统给曹操献连环计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搭配,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薄荷(bòhe)

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方茎,叶对生,秋季开唇形花。茎叶有清香味,可提取薄荷油、薄荷脑,供医药、食品和化妆品工业用。汉语词有“薄荷油”、“薄荷糖”、“凉薄荷”、“薄荷烟”等。

黄檗(bò)

又叫“黄柏”。“柏”是“檗”的异体字,音bò。“黄檗”,属芸香科,落叶乔木为长白山及小兴安岭林区主要阔叶树种之一。枝茎可提制黄色染料。皮根均可入药。《本草纲目》三五“木”二有“檗木”条。

擘(bò)画

“擘”字,极易误读成阳平。书面语中指筹划、安排,也写作“擘划”。《淮南子·要略》将《齐俗》篇概略解释为:“齐俗者,所以一群生之短修,同九夷之风气,通古今之论,贯万物之理,财制礼义之宜,擘画人事之始终者也。”

巨擘(bò)

“擘”字,本义是大拇指。在一个领域里有能力、有威望的杰出人物或居于首位的人物被称作“巨擘”。如《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对匡章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音wú,叹词,何言也)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还有“商界巨擘”、“学界巨擘”、“医界巨擘”等。

簸箕(bòji)

用竹篾(音miè)或柳条编织的三面有边儿、一面敞口的器具,用来扬弃粮食中的杂物。也有用铁皮和塑料制成的,多用来撮垃圾。另外,人的指纹有一种类似于簸箕形的,跟“斗”相对。“箕”字,极易误读成轻读的qi。

逋(bū)留

原意是逃亡、拖延,在这里是逗留、稽留的意思。汉语词还有“逋逃”、“逋客”、“逋亡”、“逋欠”、“逋租”等。

汉语里另有“逋慢”一词,意为有意规避,不遵守法令。如李密在《陈情表》中表明自己家有老母、不愿出仕为官的心情时表述曰:“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北宋有“梅妻鹤子”处士林逋,不娶无子,刚正直谏,三次遭贬。终孤身一人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以植梅放鹤自娱自乐,死后被宋仁宗谥为“和靖先生”。

白醭(bú)儿

酒、酱、醋及部分食物或蔬菜闷捂久了变质后在其表面生出的白霉。白居易《卧急来早晚》诗云:“酒瓮全生醭,歌筵半委尘。”也泛指一切东西受潮而生的霉斑。杨万里《风雨》诗云:“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懒拂尘。”“醭”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bú。

反哺(bǔ)

“哺”字,义为喂养、哺育。传说雏乌长大以后,衔食喂母乌。《本草纲目·禽部》释曰:“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反哺”的“反”作“返”。今常比喻子女长大后奉养父母,如“反哺之情”。另外“哺”字还有“嘴里嚼着食物”的意思,如《汉书·高帝纪上》载:当年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欲答应策士郦食其立六国,“以问张良,良发八难。汉王辍饭吐哺,曰‘竖儒几败乃公事!’”曹操《短歌行》结尾云:“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哺”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bǔ。容易误读成pǔ。汉语里另有“哺乳”、“哺育”等词。

大埔(bù)

在广东省东北部,梅州正东,韩江中游,邻接福建。晋置义招县,隋改万川县,唐为海阳县地,明始置大埔县。现为梅州市所辖县。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时审定“大埔”里的“埔”字读为bù。“埔”字用于“黄埔军校”、“中法黄埔条约”时,音pǔ。

安瓿(bù)

在商代至战国时指盛水或酒的器皿,圆形、深腹,有的有两耳,像后代的小瓮子或小瓦器。汉代的“瓿”也用以盛酱、醋等物。“安瓿”指装注射剂用的密封的小玻璃瓶,用药时须将瓶颈的上端弄破,英文形式为ampoule。

C

礤(cǎ)床儿

将瓜、土豆、萝卜等擦成丝儿的工具,通常是在一块木板或竹板的中间抠出一个洞,钉上一块金属片,片上凿开许多小窟窿眼儿,使翘起的鳞状部分成为薄刃片。

采(cài)邑

“采”字,只在用于“采邑”时读去声,其余均读上声。“采邑”也叫“食邑”或“封地”。中国古代诸侯赐给卿大夫作为世代俸禄的封地(包括耕种的土地和耕种土地的奴隶)。采邑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此项制度最为盛行,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到战国时开始衰落,秦汉以后则按户口封邑。《礼记·礼运》曰:“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参禅(cānchán)

佛教名词。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即习禅者为求开悟向各处禅师参学。有时也指佛教徒们静坐冥想(依教坐禅)领悟佛理。佛教教义说:“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即“禅定”。“禅定”是佛教徒的中心任务。

凡是与佛教有关的“禅”字,都读chán。如“禅定”、“禅师”、“禅杖”、“禅房”、“禅机”、“禅理”、“禅林”、“禅门”、“禅堂”、“禅学”、“禅院”、“禅宗”、“禅坐”、“参禅”、“禅椅”、“禅心”、“禅悟”、“野狐禅”等。“口头禅”原本也是佛教用语,原意指有的和尚只空谈佛教理义而不去具体实行,后来即泛指某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

孱头(càntou)

吴方言里指那些软弱无能、怯懦之人。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中说:“今谓下劣怯弱为孱头。”

粲(càn)然

形容鲜亮光华或笑时露出牙齿的美好样子。魏晋时有善五言律诗的王粲,写有著名的《七哀诗》。

伧(cāng)俗

古代讥讽人的粗俗、粗野、鄙贱。魏晋南北朝时,文人士大夫常讥骂人为“伧”或“伧夫”。汉语里还有“伧楚”、“伧父”、“伧荒”等词。

粗糙(cāo)

“糙”字,音cāo,从《广韵》七到切,中古去声字。原指脱壳未舂的米或舂得不精熟的粗米,即“糙米”,后引申为物体表面不光滑、不细腻。清人洪昇在《长生殿·窥浴》中写道:“春纤十个擂槌,玉体浑身糙漆。”汉语词还有“糙米”、“糙汉”、“糙人”、“糙粮”、“糙纸”、“毛糙”、“毛里毛糙”等。1959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二次审音时审“糙”为cāo,1985年又做了“统读”的规定。极易误读成去声的zào。

嘈(cáo)杂

形容声音的喧嚣杂乱。“嘈”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cáo。极易误读成cāo或zāo。

参差(cēncī)

指长短、大小、高低不相一致。《诗经·周南·关雎》篇里有“参差荇(音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音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诗句。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参差”中的“差”字读cī。

岑(cén)寂

冷清、寂寞。唐初边塞诗派重要代表人物岑参(音cénshēn),天宝年间进士,长于七言歌行,与高适齐名。其诗作多写塞上风光和军旅生活,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著名诗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

偏差(chā)

“差”字,音chā,从《广韵》初牙切,中古平声字。在书面语合成词里多作名词,指不相同、差异、差别或错误。相关汉语词还有“公差”、“色差”、“误差”、“等差”、“差距”、“差异”、“差别”、“差错”、“差额”、“差价”、“反差”、“时差”、“视差”、“温差”、“落差”、“剪刀差”、“一球之差”、“一念之差”、“一分之差”、“一秒之差”、“差强人意”、“一差二错”、“阴差阳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等。在“偏差”、“一念之差”、“一差二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等词里的“差”字,极易误读成去声。

据《汉语大字典》,“差”字古时至少有七种读音,演变至今仍有四种读法。除了读cī和chā外,还读chà和chāi。做口语词单念时的“差”字,多读作去声chà,从《广韵》楚嫁切,中古去声字,并可在其前面加“太”、“很”等副词的修饰,既可是动词,也可以做形容词用,还可以是名词。如“质量太差”、“很差劲”、“听差了”、“差不多”、“最差的一个”、“差两毛钱”、“相差无几”、“少慢差费”等。读chāi的“差”字,当“派遣”、“差役”讲,从《广韵》楚加切,中古平声字。如“出差”、“美差”、“公差”、“差旅费”、“差使”、“差役”、“差事”、“差遣”、“苦差”、“邮差”、“当差”、“开小差儿”、“钦差大臣”等。

古代的“差”也做姓氏用字。《中国姓氏集》的标注为chā。《集韵》和《新编千家姓》的标注为chāi。一说夏朝有夏后氏部落,其后姓“差”;一说古代有差车之官,其后以“差”为姓。

打喳喳(chāchā)

“打喳喳”应读“中重轻”格式。方言指小声说话、耳语。

喀嚓(kāchā)

象声词。形容物体断裂的声音。“嚓”字,容易误读为cā。

搽(chá)粉

“搽”字,音chá。从《广韵》宅加切,中古平声字。往脸上或手上敷或涂抹粉、油一类的东西。如“搽点儿紫药水”、“搽雪花膏”等。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写道:“将两叶赛宫样儿眉儿画,把一个宜梳裹脸儿搽。”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搽”为chá音,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又做了“统读”chá的规定。极易误读成阴平。

浮槎(chá)

“槎”字,指竹木筏子。另有“乘槎”一词。元代白贲《百字折桂令》:“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杆钓槎。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伤感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描写的是一位旅人在萧瑟秋风中单骑独行的孤凄形象及悲凉心境。

侘傺(chàchì)

不得志、无所依、失意的样子。《楚辞·九章·哀郢》中有“惨郁郁而不通兮,蹇(音jiǎn)侘傺而含戚”句。

古刹(chà)

见诸文献典籍的“刹”字,读音为chà,从《广韵》作鎋切,中古入声字。梵语刹多罗(ks-etra)的译音省称。原指土地、疆土或世界,转指佛寺或佛塔。相关汉语词还有“宝刹”、“名刹”、“什刹海”等。河南嵩山少林寺因僧徒曾助秦王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有功,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南宋宁宗年间,曾制定过禅院等级,有“五山十刹”的规定,成为禅徒游方学道、寻师访友的集中之地。“刹”字,不取shā音。

刹那(chànà)

梵语(ksana)的译音。原指古印度最小的计时单位。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载:“时极短者,谓之刹那。”后比喻一念之间、一瞬间或最短暂的时间。佛教著作中有说,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有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又有九百生灭;也有说,刹那就是算术譬喻所不能表达的短暂时间。一般多用于口语中。“刹”字,在现代又派生出“制止”、“阻止”义,读作shā。如“刹车”、“刹把”、“刹住歪风”、“刹刹锐气”等。

惊诧(chà)

惊讶、诧异。

裙钗(qúnchāi)

“裙”,指下衣、裙子;“钗”,是古代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裙钗”合指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如《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侪(chái)辈

同辈、朋辈、同一类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写曹操与其手下大将韩遂的关系:“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于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汉语词另有“侪流”、“侪伦”、“同侪”、“吾侪”等。

蜂虿(chài)

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论衡·物势》载曰:“则生虎、狼、蝮蛇及蜂、虿之虫,皆贼害人。”

觇(chān)标

“觇”字,原义为窥视、察看。“觇标”是一种测量标志,用木材或钢材制成几米或几十米的标架,架设在控制点上作为被瞄准的目标,在高觇标上设有仪器观测台,以便瞄准其他目标。红色的金属测量觇标是峰顶最重要的测量标志,是提高交会测量精度的照准参照物。

单(chán)于

“单”字,音chán,从《广韵》市连切,中古平声字。“单于”是古代匈奴族最高首领(君主)的称号,全称“撑犁孤涂单于”。在匈奴语中,“单于”意为“广大”、“天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赵国名将李牧与匈奴作战:“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历史上知名的有“冒顿(音mòdú)单于”、“呼韩邪单于”、“车犁单于”、“屠耆单于”等。与之相关的汉语词还有:“小单于”(古时的曲调名。秦观《阮郎归》词上阕云:“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单于台”(唐时距云中县西北百余里,今山西大同境内)、“单桓”(汉时城国名,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域传》载:“去长安八千八百七十里”)、“单于都护府”(唐高宗永徽元年置)等。

谗(chán)言

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离骚》写楚怀王轻信谗言,拒忠而不察:“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汉语里另有“谗害”、“谗佞”、“谗间”、“谗口”、“谗谀”、“进谗”等词。

婵娟(chánjuān)

指形态美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美女或月亮。如李商隐的《霜月》诗:“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指美好)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指月亮)

孱弱(chánruò)

瘦弱、羸弱,多指身体。也可引申为一个人软弱无能。

蝉蜕(chántuì)

蚱蝉的幼虫向成虫转化时蜕下的壳儿,又叫“蝉衣”。中医可入药,主治感冒发热、咳嗽、音哑、小儿麻痹等症。也比喻解脱。如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评价《离骚》云:“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濯淖汙(音yú)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音jiào,洁白、干净)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蝉”,又名“知了”,昆虫的一种。今有“蝉联”(连续相承某个职务或称号)、“蝉翼”(比喻微薄的事物)等词。

蟾蜍(chánchú)

两栖纲蟾蜍科动物的通称,最常见的是大蟾蜍,又名“癞蛤蟆”或“疥蛤蟆”。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泌黏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对农作物有益。“蟾酥”指蟾蜍表皮腺体和耳后腺的分泌物,白色黏液,有毒,中医可入药。古代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里常用来指月亮,有“蟾宫”、“蟾光”等词。如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皎洁轻冰,对蟾光而写镜。”另外古代科举时一举登科被称作“蟾宫折桂”。

巉峻(chánjùn)

指山势高而险峻。另有“巉岩”(指险峭的岩壁)一词。

谄谀(chǎnyú)

为了讨好而卑贱、谄媚地巴结、奉承别人。《荀子·不苟》曰:“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汉语里还有“谄笑”、“谄媚”等词。

阐(chǎn)述

申说、论述。汉语词还有“阐发”、“阐释”、“阐明”、“阐扬”等。“阐”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统读”为chǎn。容易误读成shàn。

盘缠(chan)

又叫“盘川”,元明以后出现的词,指旅资、路费。刘鹗在《老残游记》第一回中记述老残的身世写道:“其先,他的父亲原也是个三四品的官,因性情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回家仍是卖了袍褂做的盘川。你想,可有余资给他儿子应用呢?”

羼(chàn)杂

原指羊杂处在一起,引申为“掺杂”、“搀入”。如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载:“史之阙文,为日久矣;加复秦人灭学,董卓焚书,典籍错乱,非止于此。……皆由后人所羼,非本文也。”“羼”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chàn。

伥(chāng)鬼

亦称“虎伥”。古时传说人被老虎咬死后,鬼魂仍为虎驱役,老虎出行求食,伥必为虎前做帮凶。成语“为虎作伥”意为助纣为虐。“伥”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chāng。

倡(chāng)优

也叫“俳优”,是古代贵族豢养的专供他们声色之乐的职业人,即以乐舞、戏谑为生的艺人。《汉书·灌夫传》载,汉武帝时,大将军灌夫因喝酒得罪了丞相武安侯田蚡(音fén),被诬有罪。田蚡盛毁灌夫所为横恣,罪逆不道。曰:“天下幸而安乐无事,蚡得为肺腑,所好音乐、狗马、田宅。蚡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议论,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睨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臣乃不如魏其等所为。”“倡优”后来成为“娼妓”和“优伶”的合称,因为旧时轻视戏曲艺人,所以将之与娼妓并称。

场院(cháng)

“场”字,音cháng,从《广韵》直良切,中古平声字。农村收打庄稼、翻晒粮食的平坦空地,一般有篱笆或围墙环绕。《诗经·豳风·七月》有“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句。相关汉语词还有“扬场”、“麦场”、“场屋”、“晒场”、“翻场”、“轧场”、“打场”、“起场”、“看场”、“护场”、“登场”等,都读阳平音。用于事情经过的量词“场”,义同“阵”字,也读阳平,如“一场透雨”、“一场轩然大波”、“大干一场”、“得了一场病”等。

作量词用的“场”字读作上声chǎng,一般仅限于文娱活动,如“看了一场电影”、“连续演了四场戏”、“本周有三场比赛”。另外,指适应某种需要的比较大的地方,有“会场”、“广场”、“操场”、“商场”、“战场”、“市场”、“散场”、“场地”、“场合”、“场外”等汉语词。又指与舞台表演有关的,如“上场”、“下场”、“进场”、“退场”、“冷场”、“捧场”、“晕场”、“场次”、“开场”、“终场”、“粉墨登场”等汉语词。

徜徉(chángyáng)

也作“倘佯”。指逍遥、安闲自在地步行、游逛。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有“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身以徜徉”句。有时也指徘徊、彷徨。

霓裳(cháng)

一指以虹霓制作的衣裳(“霓”是虹的外环,颜色较淡)。古人认为仙人着此裳,故常以此喻指仙人。特指唐代乐曲《霓裳羽衣曲》。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描写唐明皇日夜笙歌、轻歌曼舞的景象,有“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名句。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写琵琶女在千呼万唤中出场后:“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裳”字,单独使用时读cháng,从《广韵》市羊切,中古平声字。中国古代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一种是上衣下裳制。《释名·释衣服》里说:“凡服上曰衣,……下曰裳。”即上衣为衣,下衣为裳;衣在上,裳在下;衣在表,裳在内;衣在裳外,衣短裳长。另一种是把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的长衫(长袍),可称作衣裳连属制。古代男女皆可穿“裳”,“裳”就是一种裙子,但与现代妇女穿的裙子不同。《诗经·邶风·绿衣》中有“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句。李白《清平调》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现代汉语词“衣裳”是“衣”与“裳”合用,即可表上衣又可表下衣。不仅词义发生改变,读音也发生改变,“裳”字轻读为shang。相关汉语词还有“罗裳”、“云裳”、“黄裳”等。

大氅(chǎng)

“氅”字,原指鹙(音qiú)鸟的羽毛。也引申为用羽毛制成的外衣。汉晋间用以制衣服,叫“鹤氅”。民国时期北方人泛称长大衣或长外套为“大氅”,今多称之为“大衣”。

怅惘(chàngwǎng)

惆怅、迷惘、失意或无精打采的样子。汉语词还有“惆怅”、“怅怅”、“怅恨”、“怅然”、“怅惋”等。

焯(chāo)菠菜

指将蔬菜放在热水里稍微一煮就捞出来,既保持了其营养、色泽,又增强了口感。

剿(chāo)说

指抄袭、抄取。《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剿说”意为窃取或因袭、套用别人的言论或文章作为自己的说法。汉语还有“剿袭”一词,义同“抄袭”。在“围剿”等词里,“剿”字要读作jiǎo。

工尺(chě)谱

“尺”字在中古时代就有chǐ和chě两读,均为古入声字。读chě音的“尺”字系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大致相当于现今简谱的“2”。“工尺谱”是音乐十二律的简称,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有此称谓。它是我国传统记谱法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最迟在晚唐五代就已开始使用了。明清时更加盛行。宋代《扬州慢》歌词旁即有宋人标记的工尺谱,被视为考察宋词音乐的有力佐证。有人考证是宋代著名词人、《扬州慢》作者姜夔的自注。京剧无定谱,而昆曲则有明显的工尺谱的限制,正如梅兰芳先生所言:“皮黄要唱稳固,昆曲要唱活”。

坼裂(chèliè)

义为裂开、分裂。《淮南子·本经训》描写天地衰时的景象有“是以松柏菌露夏槁,江河三川绝而不流,夷羊在牧,飞蛩(音qióng,指蟋蟀)满野,天旱地坼,凤皇(通“凰”)不下”句。

掣(chè)电

“掣”字,音chè,从《广韵》昌列切,中古入声字。犹言像闪电、刮风一样迅疾而过。如杜甫当年困守长安,借骢(音cōng,青白毛相间的马)马寄托感叹的《高都护骢马行》诗,后四句为:“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也形容短暂,如电光一闪。如苏轼的《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我为乃翁留十日,掣电一欢何足恃。”汉语里另有成语“风驰电掣”。“掣”字,极易误读成zhì。

掣(chè)肘

“掣”字,原义是“牵引”、“拉拽”、“抽取”。《晋书·王献之传》有“[献之]工草隶,善丹青。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的记载。“掣肘”,比喻在别人做事时故意从旁留难牵制,以阻挠其成功。汉语另有“掣襟肘见(音xiàn)”一词。

抻(chēn)面

用手将和好的面团抻拉成面条儿,也指它的制成品。另外“抻”也作“拉”、“扯”讲,如“抻拉”、“抻拽”、“帮我把洗好的床单抻一抻”、“抻长脖子使劲看”等。

郴(chēn)州

湖南省地级市,旧名郴县,位于南岭北麓、湘江上游,邻接广东。隋开皇九年置州,元朝时改为路,明朝改作府,清为直隶州。1913年又改为郴县。郴州有“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宋代词人秦观、苏轼都曾在此作词题跋。秦观在谪居郴州期间,就曾写有一首《踏莎行·雾失楼台》词,表达他被贬谪的怨恨和远在他乡的孤独之感,词的最后两句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郴”字,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为chēn。

嗔(chēn)怪

“嗔”字,音chēn,从《广韵》昌真切,中古平声字。意谓生气、动怒、责怪、埋怨,对别人的言行表示不满。《世说新语·德行》载:“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相关汉语词还有“嗔怒”、“嗔责”、“嗔色”等。

瞋(chēn)目

惊诧或发怒时睁大眼睛。如《战国策·燕策三》写为刺秦王,燕太子丹在易水边为荆轲壮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唱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复为忼(音kāng,‘慷’的异体字)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

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谌(chén/shèn)

作为姓氏用字,读chén或shèn音。《广韵》作氏任切,中古平声字。“谌”是罕见姓,其姓氏源自春秋时郑国大夫裨谌后人,江西南昌一带多此姓。东汉有荆州刺史谌仲,东晋陶侃之母即姓谌,宋代有谌贲。“谌”的姓氏读音因地而异。

牙碜(chen)

食物中夹杂着土或沙子,嚼起来硌牙。

寒碜(chen)

也可写作“寒伧(chen)”。北方方言里指丢人、不体面或丑陋难看,有时也指讥笑别人、揭人短处。

龀(chèn)牙

小孩换牙,乳齿脱落,长出恒牙。因以指童年时期,即七八岁的年纪,也称“龆(音tiáo)龀”。《汉书·刑法志》中谈及周朝的法律时曰:“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

称(chèn)职

“称”字,音chèn,从《广韵》昌孕切,中古去声字。适合、相当、符合的意思。相关汉语词还有“相称”、“称心”、“对称”、“匀称”、“称身”、“称心如意”等词。北京地区的人多读成后鼻音的chèng,这是普通话词汇的异读现象。1959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二次审音时将这一类词中“称”字的读音审定为前鼻音chèn。1985年新审音表又进一步确定。

读chēng音的“称”字,从《广韵》处陵切,中古平声字。意为衡量、号称、声称、名称、赞扬。如“号称”、“名称”、“自称”、“声称”、“称道”、“称呼”、“称颂”、“称号”、“称赞”、“称许”、“称雄”、“称霸”、“职称”、“别称”、“简称”、“全称”、“称谓”、“著称”、“拍手称快”等。

读chèng音的“称”字,与“秤”互为异体字。(1)作名词,指测量物体轻重的器具,唐代以后专指提系杆秤。(2)量词,古时15斤为一秤。

谶(chèn)语

迷信的人指将来或事后要应验的话(预言、预兆)。“谶”是编造、假托神意(隐语)来预言吉凶,常有附图,故又有“图谶”一说;“纬”是用神学迷信来妄解经典。“谶纬”在西汉末开始盛行,到东汉大盛。反对谶纬迷信的代表人物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代表作是《论衡》。

柽(chēng)柳

也叫“红柳”或“三春柳”、“河柳”。落叶小乔木,老枝红色,叶子似鳞片,夏秋两季开花,能耐碱抗旱,是盐土地区造林防沙的重要树种。在黄河入海口的广袤河滩上,生长着成片成片的柽柳,有多枝柽柳、短穗柽柳、长穗柽柳、密花柽柳、毛柽柳、多花柽柳等。柽柳的枝叶可供药用。

琤瑽(chēngcōng)

象声词。形容玉石撞击声或琴声、水流声。义同“琤琤(chēngchēng)”或“琮(音cóng)琤”。

蛏(chēng)子

又称“竹蛏”,一种穴居在沿海泥沙中的淡褐色的、两片贝壳狭长的软体动物,肉可食用。相关汉语词还有“蛏干”、“蛏田”等。

饼铛(chēng)

烙饼用的铁制或铝制的平底浅锅。《世说新语·德行·四十五》载:“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音wèi,赠与)母。”后来陈遗携数斗焦饭从军,兵败后于山泽间多数士兵皆受饿而死,唯陈遗以其所带的焦饭充饥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除了“饼铛”中的“铛”字读chēng外,其余的“铛”字均读作dāng,作金属撞击的象声词,如“铃铛”、“锒铛入狱”等。

瞠(chēng)目结舌

直瞪着眼睛的意思。如《庄子·田子方》中颜渊对孔子说:“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瞠目结舌”指因受窘或惊呆而直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瞠”字,容易误读成táng。

枨(chéng)触

触动、感触。如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诗:“君时卧枨触,劝客白玉杯。”

乘(chéng)客

读阳平的汉语词还有“乘机”、“乘隙”、“乘便”、“加减乘除”、“乘法”、“乘方”、“乘警”、“搭乘”、“上乘”、“出乘”、“乘员”、“乘凉”、“乘势而上”、“乘务员”、“包乘组”、“乘风破浪”、“乘兴”、“乘虚而入”、“乘坐”、“乘人之危”等。

大乘(chéng)

公元一二世纪流行的佛教派别。认为人皆可以成佛,强调解救他人,自以为可以普度众生,所以自命为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大乘”。另有“小乘”佛教,强调自我解脱,现主要流传于南亚及东南亚各国,自称上座部佛教。中国云南也有部分小乘佛教徒。“乘”字在“大乘”或“小乘”里均读作chéng。

惩罚(chéng)

惩戒与处罚。相关汉语词还有“惩戒”、“惩办”、“惩治”、“惩处”、“严惩”、“奖惩”、“惩前毖后”等。“惩”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读音审定为“统读”阳平chéng。极易误读成上声。

田塍(chéng)

吴方言指田畦、田间的界路或土埂子。

澄清(chéngqīng/dèngqīng)

两读。(1)读chéngqīng。作形容词,指水质清澈明净。如毛泽东1961年11月17日写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诗的下阕:“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作动词时,指廓清世乱或将浑浊复杂的事情弄清楚、搞明白。如“一定要澄清事实的真相”。相关汉语词还有“澄澈”、“澄碧”、“澄莹”、“澄清天下”等。

(2)读dèngqīng。指使液体的杂质下沉分离,从而使液体清澈纯净。如《三国志·吴志·孙静传》载:孙静跟随孙策起兵破王朗,孙静献计,乍令军中曰:“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俱罂(yīng)缶(fǒu)数百口澄水。”后分军夜袭,破之。现代汉语词还有“澄泥浆”、“澄沙子”等。1959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二次审音时,将这个义项里的“澄”字审定为dèng。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又重新确定。

驰骋(chíchěng)

纵马奔驰。《老子·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音tián,打猎)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另外“骋”字也作“放开”、“展开”讲,汉语有“骋目”、“骋怀”等词。

王禹偁(chèng)

“偁”字,为“称”的本音,古代“称誉”、“称举”、“称谓”中的“称”均写作“偁”。从《广韵》处陵切,中古平声字,今读去声后鼻音的chèng。王禹偁是北宋文学家,以刚直敢言被称为“直臣”,因而屡遭贬官。曾上《御戎十策》,提出“合兵势而重将权”等防辽方案。王禹偁是北宋倡导诗文革新,横扫唐末五代以来文坛颓靡浮艳文风的擎旗者,同时他在政治上开北宋改革之先河,是敢于直面批判社会腐败之风的勇士。王禹偁于诗至推杜甫、白居易,于文至推韩愈、柳宗元。著有《小畜集》。

蚩尤(chīyóu)

神话传说中东方九黎族部落首领,其活动中心在今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地带。据传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兽身人语,铜头铁额,以金作兵器,并勇猛善战,能呼风唤雨,常兴风作乱。后黄帝联合炎帝出师征讨,与之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战时能兴大雾,后黄帝借助军师风伯设计的指南车走出大雾,最终蚩尤兵败被杀。“尤”字,容易误读成阴平。

鸱鸮(chīxiāo)

鸟类一科,眼睛大而圆,昼伏夜出,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作物有益。“鸱”,即鹞鹰;“鸮”,指猫头鹰。《诗经·豳风·鸱鸮》中有“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句。文中假托鸟的口气,诉说其处境的困难,应有寄托。“鸱鸮”在古代书面语中也比喻奸邪之人。汉语词另有“鸱尾”和“鸱吻”,指古建筑屋脊两端的装饰物,其初外形略像鸱尾,后来式样有所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而称“鸱吻”。“鸮”在商代被视为神鸟,为人们所喜爱,其形象作为一定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故在商代青铜器中能见到多种类型的“鸮鸟”形象。著名的有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后期的“鸮尊”。“鸱鸮”也作“鸱枭”。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在谈到读书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关系时说:“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眼眵(chī)

人的眼睑分泌出的黄色液体,北方话里叫“眼屎”或“眵目糊”。

鞭笞(chī)

“笞”字,音chī,从《广韵》丑之切,中古平声字。原指用鞭、杖或竹板子打人。《说文解字·竹部》的解释是“击也”。如《墨子·鲁问》载:“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笞刑”,即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的脊背或臀腿,隋代定为五刑之一。“笞”字,容易误读成tái。

嗤(chī)之以鼻

“嗤”字,极易误读成去声。从鼻子里发出冷笑的声音,表示讥笑、嘲笑或蔑视。“嗤”的字义有别于“斥”。“嗤”是因轻蔑、鄙视而冷笑,是从鼻孔里发出的;“斥”则是斥责、呵斥,是从嘴里说出来的语言。

痴(chī)子

北方方言称傻子或疯子。相关汉语词还有“痴呆”、“痴话”、“痴梦”、“痴迷”、“痴说”、“痴情”、“白痴”、“发痴”、“痴狂”、“痴想”、“痴笑”、“痴心”、“痴长”、“痴醉”、“书痴”、“痴心妄想”、“痴人说梦”、“痴男怨女”等。“痴”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确定为“统读”阴平音chī。容易误读成阳平。

魑魅魍魉(chīmèiwǎngliǎng)

“魑魅”指传说中躲在深山密林中害人的精怪。“魍魉”指传说中的水鬼。今“魑魅魍魉”连用为成语,专门指危害人类的各种各样的坏人。

羹匙(gēngchí)

舀汤用的小勺子,又叫“调羹”或“汤匙”。

丹墀(chí)

“墀”字,古代指大殿前面的台阶或阶面。“丹墀”,即以红漆涂饰的台阶。张衡《西京赋》中有“青琐丹墀”句。

踟躇(chíchú)

心里犹豫、徘徊不进的样子。古书上也作“踟蹰”。《诗经·邶风·静女》中有“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句。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有“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躇。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句。现代有成语“踟躇不前”。“踟躇”,容易误读成zhīzhù。

侈谈(chǐ)

“侈”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chǐ。指夸大、过分而又不切实际的言论,形容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

豆豉(chǐ)

又称“盐豉”,指将泡透、煮熟的大豆或黑豆发酵后制成的食品。有咸淡两种,均可放入菜中调味。有的也可单独食用,淡豆豉还可入药。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豆豉”为dòuchǐ,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豉”字为“统读”chǐ。

褫(chǐ)夺

指剥夺。原指剥去衣服,引申为革除、剥夺。“褫革”,即开除、撤职。“褫夺公权”是旧时的一种惩罚,指剥夺犯罪人的政治权利。现行刑法已改称“剥夺政治权利”。“褫”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上声chǐ。

彳亍(chìchù)

徘徊或时走时停的样子。柳宗元《答周君巢书》有“彳亍而无所趋,拳拘(局促不得伸展)而不能肆”句。

叱咤(chìzhà)

发怒吆喝。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有“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句。《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评价项羽其人:“项王喑噁(音wú,‘恶’的繁体字,)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后以“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巨大。相关汉语词还有“叱呵”、“叱喝”、“叱令”、“叱骂”、“叱问”、“叱责”、“叱怒”等。“叱咤”,极易误读成chìchà。

整饬(chì)

整顿、整治,使有条理。旧时公文中上级对下级的训示叫“饬令”,这里的“饬”字通“敕”,是命令、告诫的意思。如“饬其遵办”、“饬令查办”等。

炽(chì)热

原指燃烧,后比喻为情绪或态度的旺盛热烈。相关汉语词还有“炽烈”、“炽情”、“炽盛”、“火炽”、“白炽灯”等。“炽”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chì。极易误读成zhì。

敕(chì)封

指朝廷以饬令封赏各类大小官员(多指称号和爵位)。历史上凡是与皇帝有关的,都冠以“敕”字,如“敕令”、“敕命”、“敕书”、“宣敕”、“敕使”、“奉敕”、“敕撰”等。

何啻(chì)

义为仅、止。“何啻”即用反问的语气表“何止”义;“不啻”,为不仅仅、不止、不但。如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第十三》载:“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谦虚冲损,可以免害。……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

忧心忡忡(chōngchōng)

忧愁、忧虑不安的样子。《楚辞·九歌·云中君》中有“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句。极易误读成“重重”(chóngchóng)。“重重”指的是一层一层的意思。

舂(chōng)米

将谷类的东西放入石臼里用杵捣去皮壳或捣碎。西汉《乐府诗集·淮南王歌》云:“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古代女犯人所服的刑役中有一种就是舂刑(以舂米服刑)。一般是在施以黥、劓等肉刑后押送官府或边境军营,服晒谷、舂米之劳役。“舂”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chōng。

憧憧(chōngchōng)

指往来不定或摇曳不定。如“人影憧憧”、“灯影憧憧”。

艨艟(méngchōng)

古代指战船。也作“艨冲”或“艟艨”。《释名·释船》曰:“外狭而长曰艨冲,以冲突敌船也。”自西汉以后,战船有了进一步发展,其功能的划分也更加具体。例如,“先登”用于冲锋,“艨艟”用于快速攻击,“斗舰”用于近战格斗,“斥候”用于侦察,“赤马”用于机动灵活作战等。如朱熹阐述自己读书心得的《泛舟》诗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种(chóng/zhǒng)

“种”字作姓氏用字时,有两种读音:读chóng音的“种”字,《集韵》作傅容切,中古平声字,《百家姓》收。一说源自战国时齐国大臣田种之后,另一说是东汉时种羌的后人。东汉有司徒种暠,北宋有终南山隐士种放、抗击金兵将领种师中等。读zhǒng音的“种”字,与“種”异字。传说周代仲山甫之后,因避仇而改“仲”作“種”。

宠幸(chǒng)

“宠”字,极易误读成阳平。专指帝王对后妃、臣下的宠爱。《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宠”,旧时亦作“妾”的代称,如“纳宠”。白居易《长恨歌》中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爱有加:“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相关汉语词还有“宠爱”、“宠妾”、“宠信”、“宠物”、“宠儿”、“宠用”、“失宠”、“得宠”、“受宠”、“受宠若惊”、“宠辱不惊”等。

冲(chòng)床

指冲压使金属板成型或在金属板上钻孔的机器,一般压力较小、冲程较短,主要用于板料的冲压。汽车外壳等就是用冲床加工制成的。也叫“冲压机”或“压力机”。相关汉语词还有“冲压”、“冲床”、“冲模”、“冲子”等。“冲”字,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和1985年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都审为去声。

另外“冲”字读去声的,还有其他几种情况:(1)形容劲头充足、猛烈。如“说话太冲”、“干活儿挺冲”等。(2)作介词,表示凭借、根据,如“我就是冲着你来的”。(3)表示朝着、对着,如“大门冲南”、“冲他一笑”。(4)指气味儿浓烈刺鼻,如“这种酒味儿太冲”。

读阴平chōng的“冲”字,是主要读音。从《广韵》尺容切,中古平声字。表示“大路”、“交叉路口”、“冲击”、“碰撞”等义。相关汉语词有“冲击”、“冲锋”、“冲洗”、“要冲”、“脉冲”、“冲犯”、“冲撞”、“冲刺”、“俯冲”、“缓冲”、“冲决”、“冲茶”、“冲喜”、“冲毁”、“冲服”、“冲泡”、“冲突”等。另外在某些地方的词语里,还指三面环山的狭长平地,如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

铳(chòng)子

旧时指枪一类的、装上火药或铁砂弹丸等发射的管形火器,有“火铳”、“鸟铳”等。如戚继光《纪效新书·原授器》载:“一手托铳,一手点火。”后指用金属做成的一种打眼儿的工具,也可写作“冲子”。

铀绎(chōuyì)

原指抽引、理出丝缕的头绪,也作“抽绎”。后引申为寻找出事情的端绪,寻究事物的原因。

俦(chóu)类

同类、同辈,也作“畴类”。如《晋书·吕光载记》所载苻坚太尉吕光少时事情:“[光]年十岁,与诸童儿游戏邑里。为战阵之法,俦类咸推为主。”相关汉语词还有“俦侣”(指朋辈、伴侣)、“良俦”、“俦伴”、“俦列”、“比俦”等词。

惆怅(chóuchàng)

指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楚辞·九辩》中有“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句。又如陆游《观长安城图》诗:“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绸缪(chóumóu)

古代一指缠绕。卢谌《赠刘琨》诗曰:“绸缪之旨,有同骨肉。”成语“未雨绸缪”意为趁着天还没下雨,先修好门窗,做好准备。这里的“绸缪”意思是用绳索紧紧地缠捆,引申为修补,使其牢固。语出《诗经·豳风·鸱鸮》:“迨(音dài,趁着)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牖,音yǒu,指窗户)。”二指情意缠绵。如胡寅在谈及词风时说:“词曲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

畴(chóu)昔

书面语中指从前、往昔。如欧阳修《祭石曼卿文》:“感念畴昔,悲凉悽怆,不觉临风而陨(音yǔn,落)涕者,有媿(‘愧’的异体字,读kuì)乎太上之忘情。”

踌躇(chóuchú)

(1)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或徘徊不前。曹丕《出妇赋》有“马踌躇而回顾,野鸟翩而高飞”句。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现代汉语词有“踌躇不前”、“踌躇不决”、“颇费踌躇”等词。(2)从容自得的样子。如庄子《内篇·养生主》中描述庖丁解牛的场景,“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音huò,牛体解开的声音)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踌躇满志”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由于“踌躇满志”中的“满”字是上声,按上声的变读规则即便它前面的字是上声也要变读成近似阳平,所以这个现今不常单用的“躇”字极易被误解为是由上声变读而来的,被误读成chóuchǔ。

樗蒲(chūpú)

亦作“摴蒲”。古代的一种博戏,类似后来的掷色子。古代博具有子、马、五木等。人执六马,用五木掷采;采有十种,以卢、雉、犊、白为贵采,余为杂采。此种博戏盛行于汉魏。后则专以五木为戏,并作为赌博的通称。《世说新语·方正·五十九》:“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刍议(chúyì)

谦辞,指自己粗浅、鄙陋的建议或议论。如张说的《谏避暑三阳宫疏》:“臣自度刍议,十不一从。”古代的“刍”字指喂牲口的草料,常作谦辞用。如“刍言”、“刍见”、“刍荛”(在向别人提供意见时将自己比作草野鄙陋之人,荛,音ráo)等。“反刍”指的是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地咀嚼,然后再咽下去,也称“倒嚼”(dǎojiào)。“刍”字,极易误读成zōu。

处(chǔ)理

相关汉语词还有“处置”、“处于”、“处女”、“处罚”、“相处”、“处方”、“处分”、“处境”、“共处”、“论处”、“相处”、“调处”、“处决”、“处世”、“处死”、“处子”、“处女地”、“处理品”、“处心积虑”、“设身处地”、“处之泰然”、“处变不惊”等。

处(chǔ)暑

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大致在公历8月23日左右,立秋之后,白露之前。每年的这个时间,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解释是:“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减少,标志着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

杵臼(chǔjiù)

“杵”,指捣米、捶衣、筑土用的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槌。有“木杵”、“铁杵”、“砧杵”等。“杵臼之交”指的是交友不嫌贫贱。《后汉书·吴佑传》载:“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在台湾高山族有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叫“杵乐”或“杵舞”,每当夜晚,三五成群的妇女环立于石臼周围,每人手执一人多高的长杵,一边捣臼,一边歌唱。佤族群众亦有此习俗。

楮(chǔ)墨

指纸和墨,借指书画或诗文。“楮”,是楮树。楮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因以为纸的代称。

褚(chǔ)

姓氏读音chǔ,从《广韵》丑吕切,中古上声字。单姓,《百家姓》收。“褚”姓,原姓姬,一说春秋宋公子段为褚师官,后人以官为氏;另一说是周代有褚地,居者以地为姓。西汉时有增补《史记》的史学家褚少孙,唐初有四大书法家之一、碑刻《圣教序》的作者褚遂良,清代有天文历算学家褚寅亮等。

相形见绌(chù)

“绌”字,音chù,《广韵》从竹律切,中古入声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规定“统读”为chù。原指绛红色、深红色,后又派生出“不足”、“短缺”等义。现代成语“相形见绌”是指同类事物相比之下其中的一方显露出不足或欠缺。“左支右绌”形容应付了这方,那方又出了问题,顾此失彼。“绌”的含义是“不足”,并非是指“拙劣”或“笨拙”。有人读“绌”为zhuō,是将“绌”字与“拙”字混为一谈了。

俶(chù)尔

倏尔、忽然的意思。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音yǐ)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句。

保俶(chù)塔

“俶”字,音chù,从《广韵》昌六切,中古入声字。塔名。在今杭州西湖北岸宝石山上,五代时吴越王钱俶的宰相吴延爽所建,共九级。相传,钱俶降宋入朝,恐被宋所拘,因命建塔祈神保佑,故名“保俶塔”。但该塔不久倒塌。宋咸平年间,僧人永保又募捐重修,减为七级。现存之塔为1933年新建,高45.3米。

畜(chù)肥

用作肥料的牲畜粪尿。相关汉语词还有“畜力”、“畜类”、“畜疫”、“畜生”、“子畜”、“公畜”、“幼畜”、“母畜”、“家畜”、“肉畜”、“役畜”、“六畜”、“种畜”、“牲畜”、“耕畜”、“林畜间作”等。“畜”字读xù音的汉语词仅有“畜牧”、“畜产”和“畜养”三个。

抽搐(chù)

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搐”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规定“统读”为chù。另有“搐动”、“搐缩”等词。

憷(chù)头

同“怵头”,遇事胆怯畏缩,不敢出头。另有“憷场”(同“怵场”)、“发憷”等词。

罢黜(chù)

贬斥、废除。西汉时思想家董仲舒创立“三纲五常”体系,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二千余年统治阶级以儒学为正统之局面。“黜”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chù。相关汉语词还有“贬黜”、“黜免”、“黜退”、“废黜”等。

欻(chuā)拉

象声词。形容摩擦或凉物接触热体时发出的声音。如“只见他欻拉一声抽出佩剑”、“欻拉一声把菜倒进热油锅里”。“欻”字,作为象声词也常单用或叠用,如形容仪仗队的脚步声等。

搋(chuāi)子

一般家庭用的、用长柄和胶皮碗作为吸盘制成的疏通下水道的工具。“搋”,也指用手使劲儿地压揉,如“搋面”、“搋衣服”等。

揣(chuǎi)测

推测、猜测。读上声chuǎi的“揣”字,本义是估计、忖度。相关汉语词还有“揣摩”、“揣度”、“揣想”等。另外“揣”字还读阴平的chuāi,如“揣手”、“怀揣”、“把钱揣在兜里”、“老母猪又揣上崽儿了”。在“挣揣”(音zhèngchuài)一词里读去声chuài,指尽力挣扎或摆脱。

囊揣(nāngchuài)

虚弱、懦弱无能。多见于早期白话文或近代小说、戏曲。如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所写:“俺如今鬓发苍白,身体囊揣,则恁(nèn)的东倒西歪。”“囊揣”音义皆同“囊膪”。“囊膪”指猪胸腰部的肥而松软的肉。

遄(chuán)往

迅速地往返。“遄”字,迅速貌。如《诗经·鄘风·相鼠》诗云:“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汉语词“遄飞”,指疾速飞扬。王勃《滕王阁序》:“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椽(chuán)子

屋顶结构中放在檩子上承托屋面板和瓦片的木条,横断面有圆的,有方的。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椽笔”,有典。据《晋书·王珣传》载:“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音yù,动词,告诉)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事本无稽,后用以称颂他人的文章或写作才能,犹言大笔。如“如椽大笔”。

舛(chuǎn)误

差错、谬误、错乱。如《宋史·张举传》有载:“闭户读书四十年,手校数万卷,无一字舛。”相关汉语词还有“乖舛”、“舛谬”、“舛讹”、“舛错”等。另外“舛”字也指相悖逆,引申为不幸或不顺遂。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慨叹:“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舛”字极易误读成“桀(jié)”。

玉钏(chuàn)

指腕环,俗称镯子。《正字通·金部》的解释是:“古男女同用,今为惟女饰有之。”所谓“玉钏”就是用玉石或珠子串制的手镯。

创(chuāng)伤

“创”字,从《广韵》初良切,中古平声字。指身体所受的外伤(伴有体表组织破裂的损伤),多为名词,分刀伤、枪伤、割伤、刺伤等。常比喻物质或精神遭受的破坏或损伤,如战争创伤、精神创伤。相关汉语词还有“创面”、“创痕”、“创口”、“创痛”、“刀创”、“创痍”、“金疮药”、“创可贴”、“创巨痛深”等。在“重创”一词里作动词,也读阴平chuāng。

读去声chuàng的“创”字,多为动词。指开始或初次做某件事情。如“创业”、“创始”、“开创”、“创举”、“创意”、“创作”、“首创”、“创建”、“创立”、“创新”等。

幢幢(chuángchuáng)

“幢”字的本义是指旧时仪仗用的一种旗帜或刻着佛号、经咒的石柱。如“经幢”、“石幢”等(见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幢幢”指影子晃动、摇动。如“人影幢幢”、“灯影幢幢”(见《现代汉语词典》)。

读zhuàng音的“幢”字,作量词,多形容高大的建筑,一座楼也叫一幢楼。

闯(chuǎng)荡

“闯”字在中古时只有chèn音一读,表示马出门的样子或出头貌,音义今已转失。其后发展为chuǎng、chuàng两支。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时将“闯荡”审为chuàngdàng。但考虑到字音从俗的因素,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将“闯”字确定为“统读”上声chuǎng。

怆(chuàng)然

悲伤的样子。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相关汉语词还有“凄怆”、“悲怆”、“怆痛”等。

椎(chuí)心泣血

“椎”字,义同“捶”,意思是捶打自己的胸膛,哭泣得眼中出血,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李商隐《祭裴氏姨文》中有“椎心泣血,孰知所诉”句。

棒槌(chui)

洗衣时捶打衣物用的木棒。戏曲界也指外行为棒槌。承德有棒槌峰山。

淳于(chúnyú)

(1)古国、古邑、古县名。一说指春秋时的淳于国,周武王封淳于公,其后因以为姓。另一说是杞国的都城淳于邑。汉曾置淳于县,北齐废。故址在今山东安丘东北,一名杞城,居者以地名为姓。(2)复姓。战国时有齐国大臣淳于髡,曾用隐语讽齐威王亲理政事,又与邹忌论政,支持其法制改革。

鹑(chún)衣

因鹌鹑尾秃,羽毛又短又花,像古时敝衣短结,故用以形容破烂不堪、打着许多补丁的旧衣服。汉语有“鹑衣百结”词。如杜甫的绝笔之作《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中有“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句,表现作者晚年生活的艰辛困厄。

踔(chuō)厉

腾跃的样子,书面语中形容人精神焕发、议论纵横、见识高远。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一文中评价柳宗元时说:“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啜(chuò)泣

“啜”,在古代指食或饮。如“啜茗”(喝茶)等。“啜泣”是指饮泣、抽噎。《诗经·王风·中谷有蓷(音tuī,药草名,即益母草)》中有“有女仳(音pǐ)离(夫妻离散),啜其泣矣”句。

风姿绰(chuò)约

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的样子。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有“若夫青琴宓(mì)妃之徒,绝殊离俗,娇冶娴都,靓庄刻饬,便嬛绰约”句。

刺啦(cīlā)

象声词。形容撕裂声、迅速划动声。汉语里另有“刺棱”、“刺溜”等词。

挨呲儿(cīr)

遭到申斥、斥责。“呲”字在“挨呲儿”一词里一般要儿化。

吹毛求疵(cī)

“疵”字,极易误读成pī或pì。把皮上的毛吹开寻找疵点,指刻意挑剔别人的毛病和差错。《韩非子·大体》中有“不吹毛而求小疵”句,意思是不吹开毛来挑人家的小毛病。古代汉语里省略作“吹毛”。

鸬鹚(lúcí)

一种水鸟,俗称“鱼鹰”。羽毛全黑,能游泳,善捕鱼,飞行时直线前进,用树叶、海藻等筑巢,喉下的皮肤扩大成囊状,捕得鱼就放入囊中。我国南方多饲养此鸟用以帮助捕鱼。

糍粑(cíbā)

用糯米(江米)蒸熟捣碎后做成的饼状食品。另有“糍团”一词。

刺挠(cìnao)

北方口语里指身体某部分皮肤发痒。

枞(cōng)树

即冷杉树。一种树皮呈灰色、茎干高大的常绿乔木。果实呈椭圆形,暗紫色。木材可制器具。广东、湖南一带的方言将“松”读如“枞”,故有一种说法“枞树”就是“松树”。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枞树”中的“枞”字为cōng,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又重新加以确认。

青骢(cōng)马

“骢”字,极易误读成zōng。青骢马即毛色青白相间的马,借指骏马。如晏几道写闺思的《生查子》词的上阕:“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马鬃”指长在马颈上的长毛,与马匹全身的毛色并无关系。

从(cóng)容

意为不慌不忙、沉着镇静。1985年之前,“从容”一词中的“从”字读作阴平cōng。考虑到“从”字的这种阴平读法在实际语言的运用中使用频率太低,所以1985年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取消了这个阴平读音,规定“从”字“统读”为阳平cóng。与之相关的词还有“从容不迫”、“从容就义”、“举止从容”等。

淙淙(cóngcóng)

“淙”字,音cóng,从《广韵》藏宗切,中古平声字。象声词。形容水流的声音。如“流水淙淙”、“淙淙的小溪”等。《说文解字》曰:“淙,水声也。”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现代汉语里只有两个“淙”字连用的情况。极易误读成zōng。

辐辏(còu)

车轮的辐集中到毂(音gǔ)上。引申为人或物聚集一处,如“辏集”。陆机《辨亡论》中有“异人辐辏,猛士如林”句。《五代史补》中写五代时南方各地商业的繁荣,如钱塘:“时潮水初满,舟楫辐辏,望之不见首尾”。

腠(còu)理

中医指皮肤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过齐,在朝见齐桓公时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公不听。后来齐桓公又多次拒绝扁鹊的忠告和医治,结果不久病死。

殂(cú)谢

指死亡。如诸葛亮《出师表》开篇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陈亮《中兴论》有“又况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谢”句。汉语里另有“殂逝”、“崩殂”、“殂亡”等词。

猝(cù)死

突然死亡、急死。表象健康的人,因体内潜在的进行性疾病,可在某些外因(如激动、疲劳等)的作用下或没有外因,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死亡。最常发生猝死的原因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汉语词还有“猝尔”、“猝发”、“匆猝”、“仓猝”、“猝然”、“猝不及防”等。

蚕蔟(cù)

指用稻秆、麦秸等扎成的供蚕吐丝作茧的设备,有圆锥形、蛛网形等式样。“上蔟”,指的是蚕发育到一定时期,就停止吃东西,爬到蔟上去吐丝作茧。

蹙(cù)眉

“蹙”字,紧迫、紧缩。“蹙眉”指皱起眉头,一副愁苦的样子,与“蹙额”义近。元代白朴《墙头马上》写尚书之子裴少俊与总管之女李千金一见钟情,夤(音yín,深)夜私奔,终成眷属。其第一折《那吒令》中,写情窦初开的少女李千金:“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鸣环珮,转过那曲槛之西。”

一蹴(cù)而就

“蹴”字,踩、踏义。成语“一蹴而就”指只要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办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蹴”字,容易误读成jiù。

汆(cuān)汤

烹调方法的一种,即把食物放在沸水中稍煮一下,捞出待用。又如“汆丸子”、“汆肉片儿”等。

撺掇(cuānduo)

指从旁鼓动、怂恿或劝诱别人去做某件事情。义与“撺弄”相近。

攒(cuán)聚

聚拢、拼凑的意思。如“他用零件攒了一辆自行车”、“攒了一台电脑”。“攒聚”,意为紧紧地聚集在一起。汉语词另有“攒集”、“攒射”、“攒三聚五”、“人头攒动”、“万箭攒心”等。“攒钱”有两读:(1)读cuánqián,指将分散、零散的钱款拼凑、聚拢到一起来,用于同一个目的。(2)读zǎnqián,即积蓄、储蓄。如“攒钱买房子”。另外“攒”字还可以组合成“积攒”、“攒邮票”、“攒打火机”、“攒点儿劲儿”等词。

分爨(cuàn)

“爨”字,旧时指锅灶,也指烧火煮饭。《世说新语·德行·二十六》载:“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分爨”旧时指兄弟分家、另起炉灶过日子。

璀(cuǐ)璨

“璀”字,极易误读成阴平。形容珠宝、玉石等光彩明艳。

淬(cuì)火

金属或玻璃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把合金制品的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水、油或空气中,急速冷却,以增加其硬度和强度。古代在铸造刀剑时,将烧红的刀剑浸入水和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使之坚硬。汉语词“淬砺”指刻苦进修磨砺以期提高。

毳(cuì)毛

原指鸟兽的细毛。当代医学上指除了头发、腋毛、阴毛以外的其他部位表面所生的细毛或绒毛为“毳毛”,也可以理解为“寒毛”。

皴(cūn)裂

皮肤因受冻或受风吹而裂开。如“天冷了,手都皴了”。杜甫在《乾员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中写因受安史之乱,携家逃难、流离他乡的窘况时道:“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北方方言里也指皮肤上积存的泥垢和脱落的表皮,如“瞧他那脏样儿,一脖子皴”。

思忖(cǔn)

细想、思量、揣度的意思。相关汉语词还有“自忖”、“忖量”、“忖摸”、“忖度”等。长沙岳麓书院楹联有“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的名句。

蹉跎(cuōtuó)

古时一指失足、颠蹶。如《楚辞·九怀·株昭》中有“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句。亦比喻为失意,经历坎坷。又如白居易《答故人》诗云:“见我昔荣遇,念我今蹉跎。”二指失时、光阴虚度。晋人周处年少时作恶乡里,后知自己已为人情所患,有意改之,又担心自己“年已蹉跎,恐将无及”。朋友对他说:“古人贵朝闻夕死,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见《晋书·周处传》)现有“岁月蹉跎”、“人生蹉跎”等词。

嵯峨(cuóé)

指山势高峻,而且呈有棱有角像锯齿的形状。《后汉书·冯衍传》有“瞰太行之嵯峨兮,观壶口之峥嵘”句。容易误读成cuōé或chāé。

矬(cuó)子

方言中指个子矮小的人,如“矬子里拔将军”。

痤疮(cuóchuāng)

通称“粉刺”。一种多生于年轻人面部的常见皮肤病,重的可累及胸及肩背部,通常是圆锥形的黑头儿小红疙瘩,多由皮脂腺分泌过多、消化不良、便秘等引起。“痤疮”,容易误读成zuòchuāng。

安厝(cuò)

“厝”字,安置、放置的意思。“安厝”指停放灵柩或暂时浅埋以等待正式安葬。《列子·愚公移山》写天帝被北山愚公率领子孙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动,“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太行、王屋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厝(cuò)火积薪

“厝”字,放置的意思。“积薪”指柴堆。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极大的危机。《汉书·贾谊传》载:汉初,匈奴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贾谊多次上疏文帝,陈述政事。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事,何以异此!”

挫(cuò)折

指办事情失利或失败。相关汉语词还有“挫伤”、“受挫”等。“挫”字,极易误读成阴平。

D

耷拉(dāla)

下垂义。多用于人或动物。如耷拉着脑袋、耳朵、脸、头、尾巴等。

褡裢(dālian)

一种中间开口,两头各成一个袋子,装东西(钱物)用的长口袋。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缠在腰间。古人多用。如《红楼梦》第一回写甄士隐为疯跛足道人解注《好了歌》后,“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今也指摔跤运动员穿在外面由多层布制成的背心式的特制比赛服。自清代开始,摔跤者穿着这种短上衣,系腰带,穿长裤,抓衣带角逐。

妲己(dájǐ)

商纣王的宠妃。姓己,名妲,有苏氏之女。《国语·晋语一》载:“殷辛(商纣王,字辛)伐有苏(己姓之国),有苏氏以妲己女(音nǜ,动词,嫁也)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gé)比而亡殷。”据史书载,商纣王自有了妲己后,言听计从,更加荒淫无度。妲己曾怂恿纣王用炮烙等手段残害宗室大臣和百姓,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牧野溃败后,纣王奔鹿台自焚,妲己亦自缢而死。文艺作品里多以她为妖媚惑主、祸国殃民的坏女人的典型。

鞑靼(dádá)

古民族名,始见于唐代记载。先为突厥统治下的一个部落,突厥衰亡后,渐次发展成为强大独立的部落,即“靺鞨”族的别称。宋、辽、金时,除了鞑靼本部外,又把漠北的蒙古部称为黑鞑靼,漠南的称为白鞑靼。蒙古兴起后,鞑靼部为蒙古所灭,但西方通常仍将蒙古泛称为鞑靼。元亡后,明代又将东部蒙古成吉思汗走漠北的后裔各部称为鞑靼。此外,在广义上,鞑靼是古时汉族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今俄罗斯有“鞑靼”人,主要聚居在鞑靼自治共和国境内。今独联体萨哈林岛(库页岛)与俄大陆之间的海峡叫“鞑靼海峡”。

打扮(dǎban)

《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辞海》等工具书均有“打”字上声的标注。“打”字读阳平dá时,只做量词,是英语dozen音译的缩写,十二个为一打。另有“纯碱”的英译词“苏打”(soda)中的“打”字也读dá。如“小苏打”、“大苏打”。见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大夫(dàifu)

通称医院里给病人看病的医务人员,“大夫”在古代有两种读音。读音dàfu。(1)古官职名。古代统治阶级在国君之下一般都设有卿、大夫、士三个等级。(2)爵位名称。“大夫”读作dàifu,是宋代开始实行的医官们的别设官阶。有大夫、医效、祗候等。沿袭今日即为医生。

大(dà)黄

大黄又称“四川大黄”、“川军”,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花黄,根茎入药。性寒,味苦,可攻积导滞、泻火解毒、行瘀通经,并能消炎健胃,外敷可治烫伤。炮制后称“熟大黄”或“将军”。多分布在湖北、云南、陕西、四川等省。“大黄”里的“大”字,旧读dài,1959年和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将其审为dài。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均标注为dà音。应以此为准。

呆(dāi)板

音指言谈举止、表情、为人处世的刻板、不活泛、不自如。1985年以前,“呆板”的正确读音是áibǎn。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定为dāibǎn。随着近三十年普通话正音工作的开展和深入,“áibǎn”的读法已近消失。

大(dài)城

“大城”,地名,西汉置县,五代改为今名。在河北中部京津走廊,廊坊所辖,距天津70公里。“大城”,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为dàichéng,1985年又重新加以确认。

山大(dài)王

我国近代戏曲或小说中对山寨强盗首领、妖魔鬼怪的称呼。如《水浒传》第五回,写鲁智深离了五台山,取道投奔东京,夜宿桃花村时,刘太公对鲁智深说:“近来山上有两个大王,扎了寨栅,聚集者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此间青州官军捕盗,禁他不得。”“山大王”中的“大”字,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定为dài,“王”字要轻读为wang;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再次加以确认。另外,“大王”也读dàwáng。(1)是春秋战国时对国王或诸侯王的尊称。(2)现代汉语中指垄断某种事业或长于某种事情的人,如“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爆破大王”、“蔬菜大王”等。

骀(dài)荡

使人舒畅貌(多形容春天的景物)。如“春风骀荡”。

玳瑁(dàimào)

生活在我国黄海、东海、南海或热带、亚热带沿海中的一种形似龟的动物,体长约1.6米左右,甲壳光滑,有褐色与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其卵可食,甲壳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有清肺解毒、定惊等作用。

殆(dài)尽

古“殆”字发展至今,有两个义项:(1)表示危险、不安。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见《孙子·谋攻》)。《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表示几乎、差不多。如“伤亡殆尽”、“消耗殆尽”等。

怠惰(dàiduò)

意为懒惰、懈怠。《荀子·礼论》中说:“苟怠惰偷懦之为安,若者必危。”在工作时间内有意识地不积极做事,消极地降低生产效率,叫“怠工”。

逮捕(dàibǔ)

指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剥夺其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刑事强制措施。汉语口语里单用“逮”字时,读上声的dǎi,如“逮老鼠”、“狗逮耗子”。“逮捕”容易误读成dǎibǔ、dēibǔ或dǐbǔ。

耽搁(dānge)

停留或拖延的意思。

老聃(dān)

“聃”字,本指耳朵大又长者。老子以为字。一说,老子姓李,名耳,“聃”是谥号。老子,春秋末思想家、哲学家,道教创始人。老子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隐居,躬耕授徒,讲经论道,孔子曾问礼于他。著有《道德经》,即今本《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应是当时的传抄本。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极大影响。

殚精竭虑(dān)

“殚”字,容易误读成去声。指用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殚”字,是用尽、竭尽的意思。

箪食(dānsì)壶浆

“箪”字,指盛饭的容器,多用竹子制成。“食”字,名词用如动词,当盛(chéng)讲。《孟子·告子上》载,孟子对诸子曰:“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成语“箪食壶浆”指的是用箪盛饭,用壶盛汤,多为劳军之辞。《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与之纵论天下大势,向刘备力荐荆州和益州:“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儋(dān)州

旧名儋县,海南省县级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北门江流域,是历史文化名城。汉武帝时(公元前110年)置县,古称儋耳。唐高祖时改郡为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儋县。苏东坡曾谪居儋州三年,讲学明道,教化日兴,以至于后来“书声琅琅,弦歌四起”,儋州从此有了“诗乡歌海”之称。今有“东坡书院”等遗址。“儋”字,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审定为dān音。

黄疸(dǎn)

某些肝病病人体内由于血液中胆红素超过正常值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或其他组织发黄的一种症状,也称“黄病”。

掸(dǎn)子

家庭中拂除床、家具、墙壁上灰尘的用鸡毛或布条等绑扎起来的用具,也可掸衣服上的尘土或落雪等。有“鸡毛掸子”一词。

啖(dàn)饭

“啖”字,义为吃或给别人吃。《史记·项羽本纪》里写樊哙为救沛公刘邦怒闯鸿门宴后,项羽先赐之酒喝,然后又赐一块猪腿,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音zhì,猪)肩上,拔剑切而啖之。”苏东坡《惠州一绝》诗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肆无忌惮(dàn)

“惮”字,义为怕、畏惧。“肆无忌惮”比喻任意放肆妄为,无所顾忌和畏惧。朱熹《四书集注·中庸》中有“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句。

当时(dāngshí/dàngshí)

两读两义。(1)读dāng shí。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当其时”也,回忆语态。如“当时大厦还没盖好,大家就在几排平房里办公。”(2)读dàngshí。指的是“即时”、“立马”、“即刻”、“当下”的意思,进行语态。如“一听这话,他当时就抓起电话催办”。

正当(zhèngdāng/zhèngdàng)

两读两义。(1)读zhèng dāng。指正处于某个阶段或时刻。如“正当施工紧张的时候,老王却病倒了”。(2)读zhèng dàng。指合法、合理的举止言行。如“正当理由”、“正当防卫”、“正当权益”等。

当年(dāngnián/dàngnián)

两读两义。(1)读dāng nián。指过去的某一时间,即“往年”、“昔年”,过去语态。如“好汉不提当年勇”、“想当年”等。也指身强体健之时,即壮年时期。如“他现在正当年,不知啥叫累”。(2)读dàngnián,特指本年、同一年,正在进行时。如“新引进的项目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当(dāng)地

“当”字,指人物所在的地方或事情发生的地方。如“我是当地人”、“与当地的干部群众亲切交谈”等。这个词里的“当”字,不取去声的dàng。

谠(dǎng)论

正直、公正的言论或话语。

当(dàng)天

指“本天”、“同一天”,没有过去语态。与此相类似的汉语词还有“当月”、“当日”、“当晚”三个,一律应将“当”字读成去声。在新闻稿件中经常有“当地时间”、“当天早上”等词语,容易误读为阴平。

适当(dàng)

“合适”、“妥当”的意思。如“适当的人选”、“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机会”等。

凼(dàng)肥

粤方言里指南方田地里沤肥的小水坑。将垃圾、杂草、树叶、粪尿等放进坑里沤制成的肥料叫“凼肥”。汉语里另有“粪凼”、“水凼”等词。“凼仔岛”读dàngzǎidǎo,在澳门。

砀(dàng)山

(1)县名。安徽最北端宿州市所辖县,与山东、江苏、河南邻接。秦置县,隋改置砀山。《史记·高祖本纪》载,当年项羽和刘邦联手抗秦,与秦将章邯对峙:“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1955年“砀山”由江苏划归安徽。特产有“砀山梨”。(2)山名。在河南永城县境内,其北八里为芒山,即今“芒砀山”。《汉书·高祖纪》载:刘邦起兵前曾“隐于芒、砀山泽间”。“砀山”,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审定为dàngshān。

跌宕(dàng)

指文章情节的设计发展或曲调节奏的抑扬顿挫、起伏有致。一般与“起伏”连用。

档(dàng)次

按照一定标准分成的不同等级和次序。“档”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dàng。北京人多读成上声。与此类似词的还有“档案”、“高档”、“低档”、“中档”、“归档”、“入档”、“存档”、“分档”、“调档”等,其中的“档”字也应读成dàng。

叨唠(dāolao)

话多、话密,为了一点小事就不厌其烦地翻来覆去地将相似的话说个没完没了。相关汉语词还有“叨念”、“叨叨”(轻读)、“念叨”(轻读)、“唠叨”(轻读)、“絮叨”(轻读)、“数叨”(轻读)、“磨(音mò)叨(轻读)”等。

叨咕(dáogu)

小声地絮叨、说私话。东北、河北、山东一带的方言。1959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二次审音时审“叨咕”为dáogu。

捯饬(dáochi)

北京话里指修饰、打扮。如“他这么一捯饬还挺受看的”。

倒腾(dǎoteng)

“倒”字,极易误读成阳平。(1)指翻腾、挪动。(2)指调换、调配。(3)指买进卖出。

倒嚼(dǎojiào)

反刍的通称。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时审“倒嚼”为dǎojiào。

祷(dǎo)告

宗教徒向神祈求保佑的一种形式,一般是两眼闭合,双手合十或右手在胸前画十字。另有“祈祷”、“祷祝”、“默祷”等汉语词。

蹈袭(dǎoxí)

沿袭、因袭,走别人已走过的老路。《宋史·米芾传》评价米芾曰:“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

悼(dào)词

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汉语里另有“追悼会”、“哀悼”、“悼念”、“悼亡”等词。“悼”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规定“统读”为去声dào。极易误读成上声。

得劲儿(déjìnr)

舒服、合适,称心合意。如“这把椅子坐着真得劲儿”、“浑身不得劲儿”、“这把钳子使着得劲儿”等。北京人习惯读作děijìnr。汉语里另有“得空儿”、“得手”、“得当”、“得力”、“得用”等词。

得(děi)亏

北京话中表示“幸亏”、“多亏”的意思。

非得(děi)

“得”字,音děi。必须的意思。相关汉语词还有“总得”、“必得”。

黄澄澄(dēngdēng)

“澄”字,极易误读成chéng。金黄鲜明的样子。

氐(dī)族

又称西戎,殷周至南北朝时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从事畜牧和农业。魏晋时大量接受汉族的文化和技术,说汉话,穿汉服,习农耕,从汉姓。两晋年间,前秦、后凉等皆为氐人所建政权。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审“氐”字为dī,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又加以确认。

羝(dī)羊

“羝羊”指公羊,即牡羊也。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审“羝羊”为dīyáng,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再次确认“羝”字“统读”阴平dī。《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中将郎苏武受武帝之遣出使匈奴。单于曾屡次派人劝其归降,苏武皆不屈其名节。于是单于“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苏武于北海“杖汉节牧羊”,凡十九年。归汉时须发皆白矣。汉语里还有“羝羊触藩”的成语,意思是公羊的角钩缠在篱笆上,伸不进也抽不出,比喻进退两难。

提(dī)防

小心防备。1959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二次审音时审为dīfang,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再次确认。极易误读成tí fang。

提(dī)溜

北方方言中指垂手拿着或悬着。如“老刘手里提溜着两瓶酒”。1959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二次审音审为dīliu。极易误读成tíliu。

金日磾(mìdī)

西汉大臣。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司职马监,年仅十四。昭帝时与霍光、桑弘羊等同受遗昭辅政,为五位顾命大臣之一。

的卢(dílú)

也写作“的颅”。“的”为白色,“卢”通“颅”,古时指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的卢马”,虽是骏马,也常因乘者而不吉。伯乐《相马经》中曰:“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输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世说新语·三十一》载:“庾公(亮)乘马有的卢,或语(音yù,动词,告诉)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后人也将的卢马比喻为名马或快马。如辛弃疾《破阵子》词的下阕:“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此句易误读成“马作的(de)卢飞快”。“的”字读阳平dí的汉语词还有“的确”、“的当”、“的确良(dacron的译音)”等,表“确实”、“实在”义。

觌(dí)面

相见、探访。《荀子·大略》载:“聘,问也。享,献也。私觌,私见也。”现代汉语只有“觌面”一词,不常用。

嘀咕(dígu)

“嘀”字,容易误读成阴平的dī。(1)小声说,私下里说。(2)心里犯猜疑或犹疑。

墨翟(dí)

墨子的名字。墨子,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居住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繁琐之“礼”,而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学派的主要反对学派。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现存《墨子》五十三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翟”字,从《广韵》徒历切,中古入声字,仅在这个词里读dí。作单姓用时要读zhái。

锋镝(dí)

指箭头或箭。如《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载:“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鉏(音chú,‘锄’的异体字)豪杰,维万世之安。”又如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上阕结尾句:“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一种带声音的响箭)。”

骶(dǐ)骨

人腰部与尾骨之间的骨头,上部连着第五腰椎,下部与尾骨相接。

标的(dì)

指在经济活动中,双方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如货物、劳务、工程项目等。“标的额”,指的是招投标时标书中所预定的招标工程的价目,也叫“标底”。“的”,本指箭靶的中心。《玉篇·白部》:“的,射质也。”《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写周王朝贵族们饮酒射箭取乐时的场景,有“发彼有的,以祈尔爵”句。后引申为目的或标准。现代词有“目的”、“鹄的”、“有的放矢”、“无的放矢”、“众矢之的”、“一语中的”等。

娣姒(dìsì)

(1)古代妾与妾之间的互称,年长者为姒,年幼者为娣。(2)指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颜氏家训·兄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镜花缘》四十回中有“姒娣和睦,妯娌同心”句。

谛(dì)听

“谛”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dì。注意地、仔细地倾听。相关汉语词还有“谛视”、“谛观”等。另外,在佛教中“谛”字指真实无谬的道理,“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佛教有四种真理: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这是圣者所见的神圣真理,所以也叫“四圣谛”。汉语里有“真谛”、“妙谛”等词。“谛”字,容易误读成tì。

睇眄(dìmiǎn)

斜着眼睛看,也指泛看或流盼、环视。王勃《滕王阁序》有“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句。汉语词还有“凝睇”、“含睇”等词。

棠棣(dì)

又称“唐棣”或“棣棠”。(1)指古书中的一种植物。(2)指“山樱桃”。一种黄花,黑果,叶子略成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重锯齿的观赏性蔷薇科落叶灌木。我国和日本等地均有栽植。棠棣花可入药。郭沫若有戏剧作品《棠棣之花》。

发嗲(diǎ)

吴方言里指撒娇的声音或举止态度。如“嗲声嗲气”。“嗲”字,容易误读成diē。

掂掇(diānduo)

原指用手称量物品的轻重,现指斟酌、估量。如“这事儿你掂掇着办吧!”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审“掂掇”为diānduo,容易误读成diānzhui。

滇(diān)池

即昆明湖、昆明池。在昆明西南,面积约340平方千米,为地壳断层陷落所成。“滇”是云南的简称,因省境东北部在战国至汉武帝以前为滇国地而得名。相关汉语词还有“滇剧”、“滇南”(云南省别称,因在国土之南得名)、“滇军”(旧时云南境内的子弟兵)、“滇红”(云南红茶)、“滇西山地”、“滇桂军阀”、“滇缅公路”、“滇藏公路”、“川滇公路”等。

碘酊(diǎndīng)

俗称“碘酒”,是碘和碘化钾的稀酒精溶液,能渗入人的皮肤杀灭细菌和真菌,主要用于皮肤消毒。

踮(diǎn)脚

指将脚跟提起,用脚尖着地。如“他踮起脚来才能看见”。方言里“垫脚儿”指的是一只脚有毛病(跛足),走路时用脚尖点地。“踮”字,极易误读成阴平。

佃(diàn)户

也叫“佃农”,旧时指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地为生的农民。今另有“佃农”、“佃租”等词。

玷污(diànwū)

“玷”字,意为白玉上的斑点或污点,比喻人的缺点或过失。“玷污”,指沾辱、污损,使之有污点,多指声誉、名节受损。相关汉语词还有“玷辱”、“白圭之玷”等。“玷污”极易误读为zhānwú。

靛(diàn)蓝

“靛”字,容易误读成dìng。又叫“靛青”,一种深蓝色的有机染料,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或人工合成,用来染布。

蚁垤(dié)

“垤”字,指小土堆。“蚁垤”,是指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又叫“蚁冢”或“丘垤”。“垤”字,容易误读成zhì。

日昳(dié)

太阳偏西,即日落的意思。

堞(dié)墙

城墙上呈齿状的矮墙,又叫“女墙”,泛指城墙。《墨子·备梯》中说:“行城之法,高城二十尺,上加堞,广十尺。”汉语里还有“城堞”、“雉堞”等词。

喋血(diéxuè)

“喋”,通“蹀”,指踏、顿。“喋血”,即踏血而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流血满地污足下也”。形容激战时杀伤很多,血流遍地。

史牒(dié)

古代指前世传下来的文书或书籍、簿册一类的东西。另有“通牒”、“名牒”等词。

蹀躞(diéxiè)

指小步走路。如《古乐府·白头吟》诗一:“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疔(dīng)毒

又称“疔疮”,毒疮的一种。中医指病理变化迅速并伴有全身症状的小疮,面部和手足最常见,坚硬而根深,其状如钉,故名。

靪(dīng)前掌

“靪”字,原指鞋袜衣服上的补缀处,以状如钉头而名。“靪前掌”,即补鞋底。“靪”字,不读去声。

订(dìng)正

“订”字,音dìng,从《广韵》丁定切,中古去声字。改正、核定文字材料中的错误,使之正确,即勘误。相关汉语词还有“修订”、“校订”、“审订”、“考订”、“装订”、“增订”、“订书机”等。从古至今,“订”字就没有阴平音。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将其审为“统读”去声。在“装订”和“订书机”里,极易误读为阴平。

钉(dìng)扣子

“钉”字,动词,指用针线将扣子缝合在衣服上。也指将钉子、楔子等尖细的物件借助于外力打进另一物体中,或用钉子把东西固定、组合起来。如“钉钉子”、“钉合叶”、“板上钉钉”、“将镜框钉在墙上”等。“钉”字容易误读成阴平。

侗(dòng)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交界地区,有本民族语言。建有黔东南侗族自治州等各级自治政府。与之相关的汉语词还有“侗乡”、“侗语”、“侗戏”、“侗笛”等。

胴(dòng)体

“胴”字,极易误读为tóng。又称“屠体”,原指家畜屠宰后的躯干部分,商业上猪的屠体指除去猪毛、内脏、血、头、尾及四肢后的整个躯干。后也指泛人的躯体。在美术界,胴体指人的裸体。

句读(dòu)

也叫“句逗”。其中“读”字从《集韵》大透切,中古去声字。“句读”,指诵读文章时句中短暂的停顿,今以逗号标记。古代诵读文章时,文辞语句已绝处为句,因语意完整,停顿可稍长;文辞语句未尽处为读(音dòu),停顿极短。书面上用圈(句号)和点(读号)标记。一句一停,叫“一句一读”。韩愈《师说》中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现代所用的逗号和句号就是承袭了古句读的用法,但分别句号和逗号的标准有所改变。

买椟(dú)还珠

“椟”字,指柜子、木匣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有个楚国人,把珍珠放在装潢华丽的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郑国人买下了匣子,却退还了珍珠。比喻不识货,没有眼光,取舍失当或舍本逐末。

文牍(dú)

“牍”字,古代指写字用的狭长小竹木片儿,有误则可刮去重写。后来称公文为文牍,放在案子的公文叫案牍;称书信为尺牍。其后,一切公文书信皆被统称为文牍。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第十九》中有“真草书迹,微须留意。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句。汉语里另有“连篇累牍”等词。

黩(dú)武

“黩”字,指轻率,滥用武力、好战。《三国志·蜀书·张翼传》载,诸葛亮死后,姜维统兵。后主刘禅延熙十八年(公元257年),广汉太守张翼与卫将军姜维兵还成都,准备再次兵讨魏将、雍州刺史王经把守的狄道城:“[姜]维议复出军,唯翼廷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将翼等行,进翼位镇南大将军。”汉语另有“穷兵黩武”一词。

爆肚(dǔ)儿

“爆”,是爆炒的意思;“肚儿”,指可供人食用的某些动物的胃。有“猪肚儿”、“牛肚儿”、“羊肚儿”、“肚丝儿”等。以上词里的“肚”字均读作上声的dǔ,并应加上儿尾。

肚子(dùzi/dǔzi)

两读两义。(1)读dùzi。“肚”字,从《广韵》徒古切,中古上声字。是人或动物腹部的通称,如“大肚子”、“小肚子”、“拉肚子”、“肚皮”、“肚量”、“肚脐”、“鱼肚白”、“牵肠挂肚”、“小肚鸡肠”等。也指物体圆得像凸起的肚子的部分,如“腿肚子”、“手指肚儿”等。(2)读音dǔzi,从《广韵》当古切。指供人食用的动物的胃脏,《广雅·释亲》的解释是“胃谓之肚”。

笃(dǔ)志

“笃”字,忠实、诚笃,专心一意,立志不变。如《荀子·修身》里曰:“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怅怅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也;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汉语里另有“笃信”、“笃学”、“笃实”、“笃好”、“情深意笃”等词。

蠹(dù)虫

原指专门噬咬木器、书籍或衣物的蛀虫。汉语另有“木蠹”、“书蠹”、“鱼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词。后比喻危害公益的坏人。

碓(duì)房

“碓”字,指舂米的设备,是在杵臼的基础上用木或石做成的。一般是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杠,杠端装杵或缚石,用两脚踏动木杠,利用杠杆原理使杵或石起落,脱去谷粒的皮或舂成粉,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东汉时经多年战乱之后,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水利设施及工具的运用上也发明了水排、翻车、水碓、霹雳车等,显示了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其中“水碓”是利用水利舂米的农具,动力机械为立式水轮,流水冲击水轮使之转动,轴上的拨板就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进行舂米。设置两个碓以上的还有“连机碓”,是晋代杜预发明的。

敦(dūn)聘

诚恳地、诚心诚意地聘请。另有“敦厚”、“敦请”、“敦促”、“敦睦”等汉语词。

趸(dǔn)批

“趸”字,指整数。整批,多指货物买卖。另有“趸售”、“趸货”、“趸买趸卖”、“趸进趸出”、“现趸现卖”等词。“拥趸”指演员、运动员或运动队等的支持者。如“足球拥趸”等。“趸船”指的是匣形平底的无动力装置的非自航船,最常见的是固定在码头边上的“浮码头”,用以供船舶停靠,上下旅客,装卸货物。一船约三百趸,每趸约一千六百公斤,故名“趸船”。另有汉语词“油趸”。

混沌(hùndùn)

同音两义。(1)古代传说中天地未开时模糊一团的状态。《白虎通·天地》中载:“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2)指糊里糊涂、无知少识的样子。

咄咄(duōduō)怪事

“咄咄”,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时审为duōduō,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审“咄”字“统读”为duō。《广韵》作当没切,中古入声字。古“咄”字,一作叹词,表“惊讶”、“诧异”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为:“谓欲相语而先惊之之词”。成语“咄咄怪事”即表惊诧。晋时,“殷中军(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桓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事见《世说新语·黜免》)

咄咄(duōduō)逼人

“咄咄”,使人惊惧、惊叹的声音,象声词。晋时,“咄咄逼人”乃文人们的口头常用语。《法书要录·卷十》载,王右军与司空郗公书曰:“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今成语“咄咄逼人”指势头迅猛,给人以压力。其中的“咄咄”,极易误读成阳平。

掇(duō)拾

拾取、采取、搜集。如“掇拾旧闻”。

揣度(chuǎiduó)

推测、估计、谋虑的意思。古汉语以单字“度”用。汉语词还有“测度”、“猜度”、“忖度”、“审度”、“自度”、“裁度”、“臆度”、“揆度”、“以己度人”、“审时度势”、“度德量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度”字,从《广韵》徒落切,中古入声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duó。极易误读成dù。

踱(duó)步

“踱”字,从《广韵》徒落切,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时审为duó,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重新确定为“统读”。极易误读成dù。“踱步”原指赤足踏地,后转指慢步行走。如《水浒》第四回写鲁智深“离了僧房,信步踱出山门外立地,看着五台山,喝采一回”。相关汉语词还有“踱来踱去”、“踱着四方步”等。

驮(duò)子

指牲口负载着的成捆的货物,名词。“驮”字当动词用时读tuó。

E

阿(ē)附

曲从、逢迎、附和、偏袒的意思。相关汉语词还有“阿谀”、“阿私”、“阿党”、“刚直不阿”、“阿谀逢迎”等。“阿附”、“阿谀”中的“阿”字,读音均为ē(见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容易误读成ā。

阿(ē)胶

“阿”字,音ē,从《广韵》乌何切。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阿胶”中的“阿”字为ē。极易误读成ā。阿胶也叫驴皮胶,是用驴皮熬制的胶块。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有滋补功用,可强身治病。产自黄河南岸支流狼溪河畔山东平阴县的东阿镇(古名阿城镇),因而叫“阿胶”。

阿(ē)弥陀佛

“阿”字,音ē,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有此审定。容易误读成ā。梵语音译词,即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是大乘佛教信奉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信佛的人将此用作口头诵念的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现被借用为生活的口头禅,有多种含义,随具体语境而定。

阿房(ēpáng)宫

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始皇三十五年)所建的举世闻名的宫殿名。故址位于西安西郊的赵家堡、大古村之间。全部工程至秦亡时犹未完成,故未及正式命名。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为阿房,即称之为“阿房宫”。该宫规模极为宏大,绵延300余里。项羽灭秦主力后,拥四十万大军入咸阳,将其焚毁,大火三月不灭。“阿”字,音ē,从《广韵》乌何切;“房”字,旧读páng,从《广韵》步光切。因“古无轻唇音”(汉语音韵学学者钱大昕观点),现代声母f是中古以后才从唇音b、p、m中分化、渐变而成的,所以,凡以声母f开头的字,在上古时一部分要读作p。由于“阿房宫”已成为历史陈迹,因此在阅读古文时应该将“阿房宫”读作ēpánggōng。晚唐诗人杜牧有著名的《阿房宫赋》。

婀娜(ēnuó)

又可写作“阿那”。形容姿态轻盈、柔媚的样子。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有“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句。汉语词有“婀娜多姿”、“体态婀娜”等。“婀娜”,1959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二次审音审为ēnuó,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又重新加以确定。极易误读成ānà。

讹(é)传

错误的传说或谣言。相关汉语词还有“讹误”、“错讹”、“讹夺”、“讹舛”、“讹谬”、“讹人”、“讹诈”、“讹钱”、“以讹传讹”等。“讹”字容易误读成去声。

峨(é)冠博带

“峨”字,高也。“峨冠博带”意为高高的帽子和宽大的衣带,形容古代士大夫或儒生的服饰。后比喻穿着礼服。《三国演义》三十七回载:刘备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拜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刘备遂整衣出迎,原来却是隐居贤士司马徽。司马徽向刘备详荐诸葛孔明之雄才大略,飘然而去。后引出刘、关、张寻访孔明,三顾茅庐之事。

呃逆(ènì)

通称“打嗝儿”。是由人的膈肌不自主地间歇性或痉挛性收缩引起的动作。当空气突然进入呼吸道后,通过关闭的声门裂产生急促的声音。吃饱撑得可以打嗝儿,气逆上冲也会打嗝儿。

摁(èn)扣儿

用手按压的意思。“摁扣儿”指子母扣儿。另有“摁门铃儿”、“摁手印儿”、“摁钉儿”、“摁快门儿”、“将他摁在地上”等词。

迩(ěr)来

意为“近”。“迩尔”即“近来”。如《论语·阳货》中记载孔子在向弟子们传授“诗教”时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汉语里另有“闻名遐迩”一词。

F

法(fǎ)子

“法”字,古今只有一读,《广韵》作方乏切,中古入声字,今读上声fǎ。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将“法子”、“法儿”中的“法”审为fǎ。与此相关的词还有“好法子”、“变着法儿”、“戏法儿”、“没法儿”、“没法儿子”等。北京话里读“法子”为fázi,属于方音现象。“想办法”在口语里常被省略为“想法”,如“想法解决了”、“想法处理掉”、“想法弄到”等,不能读成xiǎngfá或xiǎngfā。为了与重轻格式的“想法”(思索后得到的结果或意见)相区别,还必须按“中重”格式称读。

令人发(fà)指

古文中作“髮”,指头发。“发指”,意谓因愤怒而使头发都直竖了起来,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史记·项羽本纪》中写刘邦参乘樊哙带剑闯入鸿门宴,卫兵挡其不许入,樊哙怒将卫兵撞倒在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zì)尽裂。”“发”,中古入声字,中古音均为方伐切(见《广韵》),但却有“發”、“髮”两字之别,词义也不相同。古“發”字,演变至今读阴平,如“发射”、“发达”、“发奋”、“出发”、“发生”、“发展”、“发布”、“发放”等。古“髮”字,演变至今读去声,指与人的头发及与之相关的某些事物,同时也做长度单位。贾谊《新书·六术》中说:“十毫为发,十发为厘。”现代汉语有“毛发”、“理发”、“结发”、“发乳”、“长发”、“剪发”、“染发”、“白发”、“华发”、“脱发”、“烫发”、“发廊”、“发卡”、“怒发冲冠”、“鹤发童颜”、“间不容发”、“一发千钧”、“不差毫发”、“擢发难数”等。

珐琅(fàláng)

读音fàláng,1959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二次审音时审定。珐琅是覆盖在金属制品表面不透明的玻璃质材料,具有防锈和装饰的作用。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可制造搪瓷、景泰蓝、证章纪念章等。

藩(fān)篱

(1)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围栅,作为房舍的围墙。如杜甫《四松》诗:“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2)比喻为国家的门户或屏障。如《史记·陈涉世家》载:“[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亦不敢贯弓而抱怨。”(3)代表封建王朝所封的诸侯国。有“藩国”、“藩镇”、“削藩”、“藩属”、“藩镇割据”等词。“藩”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fān。极易误读成阳平。

樊(fán)笼

意为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拘束或处于不自由的境地。如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樊”字不读阴平。

樊(fán)篱

指篱笆,比喻对事物的限制。如“思想的樊篱”、“世俗的樊篱”等。“樊”字不读阴平。

梵(fàn)文

古印度的语言文字。另有“梵语”、“梵书”等词。梵文,原是古印度的书面语,故在中国古代以“梵”表示与古印度有关的一切事物,以示与中华相区别。如沈约《均圣论》曰:“虽叶书横字,华梵不同。”另外与佛教有关的事物也称“梵”,如“梵宫”、“梵天”、“梵宇”、“梵刹”、“梵钟”、“梵音”、“梵行”、“梵学”、“梵家”、“梵声”、“梵呗”、“梵净山”(贵州境内第一高峰,佛教圣地之一)等。译音词里的“梵”字,也应读去声。如“梵蒂冈”(天主教的世界中心,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罗马教廷所在地,是政教合一的国中之国)、“梵亚铃”(小提琴)等。“梵”字,从《广韵》扶泛切,中古去声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去声fàn。极易误读成阳平。

不妨(fáng)

可以如此、没有什么妨碍的意思。1985年之前将“不妨”中的“妨”字读成阴平音,是根据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的规定。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将阴平fāng并入阳平fáng。这样两音合一音、化繁为简的“统读”,符合语言发展规律。

游舫(fǎng)

指游船,一般由两只船或多只船相并而成,也泛指船。由于这种合并起来的舫船宽度是原来船体的一倍以上,稳定性好,载重量大,战国和秦汉时常被用作运送军队和粮食等物资。也因其驾驶和操作不便,晋以后逐渐被弃用。如《战国策·楚策一》载,张仪为了秦国破从(音zòng,通“纵”)而游说楚怀王连横。极力吹嘘秦军可“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相关汉语词还有“画舫”、“石舫”、“舫船”、“舫屋”等。北京颐和园内有著名的石舫,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品。

绯(fēi)闻

指有关男女关系方面的新闻,即桃色新闻。“绯”,指大红色。汉语里另有“绯红”一词。“绯”字,极易误读成上声。

蜚(fēi)声

“蜚”字,容易误读成上声。指扬名,有声誉。汉语里还有“蜚声海外”等词。另外,读阴平“蜚”字,通“飞”,“流言蜚语”通“流言飞语”,“蜚短流长”通“飞短流长”。汉语里只有“蜚蠊”中的“蜚”字读上声fěi。“蜚蠊”,即蟑螂一类的昆虫。

腓(féi)骨

“腓”字,容易误读成阴平。人和脊椎动物(四腿)的小腿两骨头之一,在小腿外侧,比胫骨稍微细小。人的腓骨上端仅与胫骨相连,不参与膝关节的组成,下端形成的突起为外踝,参与踝关节的组成。

获益匪(fěi)浅

“匪”字,副词,意通“非”、“不”。“获益匪浅”指从中获得不少好处或益处。《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氓》的开句即为:“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成语“夙夜匪懈”,指从早到晚一点儿也不懈怠。“匪夷所思”,指言行怪诞,不是一般人依据常情常理所能想象到的。

菲薄(fěibó)

(1)指微薄、量小质差的。汉语里还有“菲礼”、“菲材”等,多作谦辞。(2)小看、轻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劝后主刘禅:“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指不要毫无根据地自轻自贱、自暴自弃。“菲”字,在这个词里从《广韵》敷尾切,中古上声字。极易误读成阴平。“菲”字,读阴平音fēi时,除了指花草美艳、香味浓烈或碳氢化合物外,还常作译音字,如“菲律宾”、“菲力普”、“菲亚特”、“卡扎菲”、“菲尔丁”等。

悱恻(fěi)

想说而又说不出来。《论语·述而》有载:“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论语集注·述而》曰:“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悱恻”,形容内心悲苦、凄切。汉语词还有“情词悱恻”、“缠绵悱恻”等。

斐(fěi)然

“斐”字,极易误读成阴平。很有文采的样子。如《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在陈国推荐自己的弟子厓(音yá,通“崖”)求去鲁国做官,厓求即将赴行之际,孔子夸奖道:“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现也指做事情效果显著,有“成绩斐然”等词。南太平洋有“斐济群岛”,由840多个小岛组成。“斐济共和国”原为英国殖民地,1970年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由于地处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一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见到阳光的国家。

香榧(fěi)

“榧”字,容易误读成阴平。即榧子树,因有香气,故称。常绿乔木,树皮灰绿色,叶子呈针形,种子叫榧子,硬壳,仁可吃,可榨油,可入药。木质坚硬、耐潮,可做造船、建筑材料。

氛(fēn)围

“氛”字,容易误读成去声。“氛围”指笼罩在某种场合周围的特殊气氛和情调。至于“气氛”一词,在政治性很强的文体里,如新闻联播节目,一般是要读为qìfēn的。但在口语里可以将“氛”字读作轻声。

汾(fén)河

“汾”字,音fén,《广韵》作符分切,中古平声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为阳平。极易误读成阴平。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源于管涔山,经太原南流到新绛,西折后在河津西汇入黄河。相关汉语词还有“汾水”、“汾州”、“汾阳”、“汾酒”、“临汾”、“临汾旅”、“汾河湾”、“汾河谷地”等。

忿詈(fènlì)

意思是因愤怒而责骂。另有“詈辞”一词。《战国策·秦策二》载,张仪归秦后,齐秦暗中交好。张仪至楚,楚怀王不满张仪称病不朝,于是“乃使勇士往詈齐王”。

偾(fèn)事

败事,败坏。《礼记·大学》中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趺(fū)坐

佛教徒盘腿打坐,即双足交叠而坐。分单盘和双盘两种。据佛经说,这样的坐法可以减少妄想,集中精力。王维《登辨觉寺》诗云:“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跗(fū)骨

指构成足的后半部(脚跟和脚面)的七块软骨,介于跖(音zhí)骨和胫骨之间,相当于手的腕骨。

敷(fū)衍

表示做事不认真或待人不诚恳,只做表面上的应付。“敷”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审为“统读”为阴平fú。极易误读成阳平。另外,“敷”还表示(1)“涂上”、“搽上”,有“热敷”、“冷敷”、“外敷”等词;(2)“铺设”,如“敷设”。

逝者如斯夫(fú)

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在河边感叹说:已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夫”字中古时即有两音,在《广韵》里一作甫无切,合今音fú;二作防无切,合今音fú。读阳平音fú的“夫”字,古汉语里有三种指代:一作指示代词,指“彼(那)”、“此(这)”。二犹言“凡”。三作语助词。置于句首时,表示发表议论。如《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置于句中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论语·阳货》孔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置于句尾时,常表感叹或疑问。如“人定胜天,信夫?”

凫(fú)水

“凫”字,原指野鸭子,由于凫善游水,故称游泳为凫水。义与“浮水”、“泅水”同。如宋徽宗赵佶的中国画———《芙蓉锦鸡图》上的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鹝(音yì,同鷁,古书上指的一种水鸟)”。

芙蕖(fúqú)

书面语中指荷花,也叫“芙蓉”。郑玄笺注:荷花“未开曰菡萏(音hàndàn),已开曰芙蕖”。

米芾(fú)

“芾”字,同“黻”字,音fǔ,从《广韵》分物切,中古入声字。北宋时著名书画家,行草得王献之笔意,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其山水人物画自成一家,史称“米派”。又喜蓄金石古玩,世有“元章拜石”之誉。

芣苢(fúyǐ)

古书上指车前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和种子可入药,古人认为它的子实可治疗妇女不孕。《诗经·周南·芣苢》篇,写三三五五的田家妇女采集芣苢、群歌互答的情景,与后世的山歌相似。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佛戾(fúlì)

指悖逆、违反。读fú的“佛”字,通“拂”。如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有“夫谈者有悖于目而拂于耳”句。

仿佛(fú)

“佛”字,极易误读成fó。似乎、好像、类似的意思。“佛”字只有在表示与“佛”或“佛教”、“佛事”有关的事物时才读作fó。

拂(fú)晓

接近天明天亮的时候。王安石《春寒》诗曰:“春风满地月如霜,拂晓钟声到景阳。”汉语词另有“拂面”、“吹拂”、“轻拂”、“拂拭”、“拂尘”、“拂煦”、“飘拂”、“微拂”、“拂煦”等。“拂”字,从《广韵》敷勿切,中古入声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定“统读”为fú。容易误读成fó。

祓(fú)除

(1)古代习俗,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祭祀仪式。各地祓除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有所不同,通常于岁首在宗庙、社坛中举行。民间也有于阴历三月上巳日在水边进行的。还有的举火、熏香沐浴、用牲血涂身等。《史记·封禅书》曾载:“天子祓,然后入。”(2)指扫除、清除,目的是使之纯洁。“祓”字,容易误读成bá。

涪(fú)陵

重庆区名。长江及其支流乌江在其境内会合。秦置县,隋始称涪陵,元入涪州,1913年复改涪陵县。盛产榨菜,并产广柑和红橘。相关汉语词还有“涪州”、“涪江”、“涪县”等。“涪陵”中的“涪”字,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为fú,容易误读成péi。

幞(fú)头

又名“软裹”和“折上巾”,古人用的一种头巾,贵贱通服,男子多用,宫中女官及女乐亦用之。“幞头”,始于北周。宋代涂漆于表皮,成为帽子,并定为官服。

田父(fǔ)

古代指在田里耕作的男性年长者。如《尹文子》寓言“田父得玉”中有“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的记述。另有“渔父”一词。“父”字,音fǔ,从《广韵》方矩切,中古上声字,不取去声。在古代,“父”的本义不是父亲,而是父系氏族社会中司火的长者,后常用来指代男子的美称,泛称“老者”、“野老”。另外某些帝王对德高望重的大臣也称为“父”,如西周的吕尚(姜子牙),春秋时齐相管仲,战国时的范雎、吕不韦,楚汉相争时的范增等,都被尊称为“尚父”、“仲父”、“亚父”。

皇甫(fǔ)

复姓。一说源自西周太师皇甫的后代;一说源自周宋戴公子允石(字皇父)后人,取父字为姓,秦时改作“皇甫”(见《姓考》)。“皇甫”,极易误读成huángpǔ。

开张甫(fǔ)及

刚刚开张。“甫”字,是“刚刚”、“始”、“才”的意思。有“皇甫”(复姓)、“台甫”(尊称人的表字)、“神甫”(又叫“神父”,职位在主教之下、在天主或东正教堂里管理主持宗教活动的人)、“喘息甫定”、“行装甫卸”等汉语词。另外“甫”字还是分布较广的姓氏,据说出自炎帝裔孙伯夷,封其后为甫侯,子孙以国为氏。“甫”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统读”为上声fǔ,容易误读成pǔ,如小说《红岩》中的叛徒甫志高,经常有人误读为pǔzhìgāo。

拊膺(fǔyīng)

指拍着胸脯,以示悲痛。“拊”字,也作“抚”,指拍、击;“膺”,指胸脯。汉语有“拊膺长叹”、“拊膺顿足”、“拊掌”、“拊髀”等词。如诸葛亮《后出师表》的结尾:“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果脯(fǔ)

指肉干、熟肉或干燥脱水的(用蜜渍成的)干果。《礼记·内则》中有“牛修、鹿脯”句。今有“桃脯”、“杏脯”、“枣脯”、“梨脯”等词。“脯”字,音fǔ,从《广韵》方矩切,中古上声字。北京人习惯读成上声的pǔ。“脯”字在“胸脯”、“鸡脯”、“鸭脯”等词里读阳平的pú,从《广韵》蒲胡切,中古平声字。

讣(fù)告

指报丧的书面通知,又称“讣闻”或“讣文”。

复(fù)杂

北京人习惯读成上声。指事物的种类或头绪多而杂。

洑(fù)水

“洑”字,容易误读成阳平。指在水里游。

G

旮旯儿(gālár)

北京话里指角落或偏僻的地方。如“犄角旮旯儿”、“墙旮旯儿”、“山旮旯儿”等。“旯”字,容易误读成上声的lǎr。

胳肢窝(gāzhiwō)

指人腋下呈窝状的地方,即“腋窝”,也作“夹肢窝”。“胳”字,读阴平音gā,见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的规定。容易误读成阳平。

伽(gā)马射线

指丙种射线。是镭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的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其穿透力比爱克斯射线更强,能穿透几十厘米厚的钢板。工业上用来探矿,医学上常用来放疗。

咖喱(gālí)

英语译音词。咖喱是用胡椒、姜黄、番椒、陈皮、茴香等的粉末儿合成的调味品,色黄味辣而香。如“咖喱鸡”等。“咖”字在这个词里不读kā(在“咖啡”里读kā),更不读jiā。见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的规定。

轧(gá)朋友

“轧”字,不读yà,也不读zhá。吴语里是“结交”的意思。

嘎(gá)调

在京剧唱腔里,用特别拔高的一个音唱某一个字。如现代京剧《沙家浜》里郭建光的唱腔“此一去呀,捣敌巢”中的“呀”字。

噶伦(gálún)

藏语中又叫“噶布伦”,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依清官制为三品,多由大贵族充任,职权甚重。

噶厦(gáxià)

在藏语中意为“发布命令的机关”,旧译“噶厦公所”,指的是旧时的西藏政府。除了译音字外,与西藏有关的汉语词还有“噶乌”、“噶尔县”、“噶尔雅沙”、“噶尔河”、“噶尔丹”、“噶尔穆”、“噶当派”、“噶举派”等。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噶”字为“统读”阳平gá。包括“准噶尔盆地”中的“噶”字也应读gá。

嘎古(gǎgu)

“嘎”通“玍”。方言里指性情古怪、调皮。如“这个人挺嘎古”。有的地方称小男孩儿叫“嘎子”。如电影《小兵张嘎》。

垓(gāi)下

古地名,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公元前202年,汉、楚两军在此进行最后决战,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合兵,将项羽围困于此。项羽粮尽援绝,又听见四面楚歌,因突围南走,至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自刎身亡,汉王刘邦一统天下。《垓下歌》是古歌名。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汉军围困,兵少粮尽,夜饮帐中。自知败局已定,因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音zhuī,项羽所骑骏马名)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项羽的美姬)兮虞兮奈若何?”

赅博(gāibó)

书面语中也作“该博”,指博学多闻。“赅”是兼备、完具的意思。另有成语“言简意赅”,意谓语言简练,意思却相当完备。

盖(gài/gě)

单姓。《百家姓》收。古“盖”字,在历史上有两种读音:读gài音的“盖”,从《广韵》古太切,中古去声字;读gě音的“盖”,从《广韵》古盍切,中古入声字。盖姓,传说周齐大夫食采于盖地(今山东沂水),祖孙以邑为姓(可见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又传历史上由代北地区的“盖楼氏”而来(可见《魏书·官氏志》)。

关于“盖”姓的读音,可稽考的各种工具书甚至一些专门的姓氏辞著均莫衷一是。某某人姓“盖”,可能读gài,也可能读gě。原则上还是名从主人,悉听人便。

干系(gānxì)

也叫“干连”,指牵涉到责任或能引起纠纷的关系。如“干系重大”、“难脱干系”等。“干”字,从《广韵》古寒切,中古平声字,繁体字写作“亁”。“干”字在三音节以上的词里(表人名、地名、国家名称时)的读法,现代词典鲜有标识,只能按习惯读音。如“乌干(gān)达”、“塔什干(gān)”、“长干(gān)行”、“松赞干(gān)布”、“巴尔干(gàn)半岛”、“塔克拉玛干(gān)。”

射干(shègān)

“射”字的古音读yè。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根茎入药。功能泻火散结,清热解毒。《本草纲目》十七有“射干”条目。

干将(gānjiāng/gànjiàng)

(1)读音gānjiāng。古代人名,转指宝剑名,常跟“莫邪”并称。一说相传春秋时吴人干将与其妻莫邪皆善铸剑,铸成雌雄两剑,一曰干将,一曰莫邪,献给吴王阖闾,阖闾得而宝之(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地记》等)。后人以干将泛指宝剑。一说干将和莫邪为夫妇。楚王命干将铸造宝剑,三年成雌雄两剑,雄名干将,雌名莫邪。干将自知楚王必将怒其造剑迟缓而被杀,故藏其雌剑不献,留给其子,希望父仇子报。后其子终于为父报仇(事见《搜神记》或《列异传》)。(2)读音gànjiàng。指能干的、敢干的将才。读去声的“干”字,从《广韵》古案切,中古去声字,繁体字写作“幹”。

坩埚(gānguō)

用来熔化金属或其他物质的器皿,多用黏土、石墨等耐火材料制成,能耐高热。

糖苷(gān)

又名“甙”(音dài)。一种有机化合物,由糖通过它的还原性基团与某些有机化合物缩合而成,多为白色晶体,广泛存于植物中。

矸(gān)石

指在采矿过程中从井下或露天矿采出混杂在煤里的不易燃烧的黑灰色岩石块,又叫“煤矸石”。堆起来像座小山,俗称“矸石山”,目前我国有1500多座,累计堆存30多亿吨。“矸石”容易误读成qiānshí。

泔(gān)水

淘米、洗菜、刷锅碗等用过的水叫“泔水”。泛指用作饲料的带汤儿的剩饭菜。

尴尬(gāngà)

指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不好处理。也指表情、态度不自然。《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写金桂过继兄弟夏三到大观园探视姐姐,前来给薛姨妈请安,“薛姨妈看那人不尴尬,于是略坐坐儿,便起身道:‘舅爷坐着罢。’回头向金桂道:‘舅爷头上末下的来,留在咱们这里吃了饭再去罢。’金桂答应着,薛姨妈自去了。”今有“处境尴尬”、“表情尴尬”、“令人尴尬”等词。

杆菌(gǎnjūn)

读音gǎnjún。见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的规定。在显微镜下的杆状或近似杆状一类细菌的通称。呈革兰氏阳性或革兰氏阴性。大多单独存在,少数连合成双杆菌或链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腐生或寄生,可引起白喉、麻风、破伤风等疾病。如“大肠杆菌”、“布氏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幽门螺杆菌”等。

杆秤(gǎnchèng)

秤杆是用木头制成并带有秤星的一种秤。称东西时,移动秤锤,秤杆平衡后可从秤星的位置得知物体的重量。与台秤相比,杆秤的精确性较差,已逐渐被淘汰。

擀毡(gǎnzhān)

(1)指用羊毛或驼毛等擀制(用木棍形的工具来回碾压)成的毡子。(2)指本来蓬松的毛发黏结在一起,成为片状。如“头发都擀毡了,快洗洗吧。”

宵衣旰(gàn)食

“旰”字,指日落或晚上。成语“宵衣旰食”意思是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忙碌到天黑了才吃饭。旧时多形容帝王勤于政务。《新唐书·郭子仪传》载:郭子仪平叛“安史之乱”的首领史思明,出兵不利,“故帝召子仪还,更以赵王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副之,代子仪领朔方兵。……思明再陷河、洛,西戎逼扰京辅,天子旰食。”

绀(gàn)青

深青带红的颜色。《论语·乡党》有“君子不以绀緅(音zōu)饰,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指日常家居穿的衣服,与‘朝服’相对。‘亵’,音xiè)”句。

力能扛(gāng)鼎

古代指用两手将重物举起来,也称“举鼎”。汉代盛行于民间。据《史记·项羽本纪》载,当初,“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项梁,项羽叔父)与籍(项羽)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后用以形容孔武有力之人。在此“扛”字不读káng。

天罡(gāng)

星官名。古人指北斗星,也指北斗七星的柄。《抱朴子·杂应》曰:“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

罡(gāng)风

罡风也作“刚风”,道家语。指高空强劲的风。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音hún)。”

岗(gàng)尖儿

北京话里指“极满”或“极好”。如“大娘端来一碗岗尖儿的米饭”、“这批货的质量是岗尖儿的”。

钢(gàng/gāng)刀

两读两义。(1)“钢”字读去声gàng,指把刀放在布、皮或石头上磨,使之锋利。也指在刀口上加点儿钢,重新打造。(2)“钢”字读阴平gāng,指用钢板打制成的刀具。

睾(gāo)丸

“睾”字,容易误读成上声。睾丸又叫“外肾”,男人或某些雄性哺乳动物的生殖腺。在阴囊内,卵圆形,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

杲杲(gǎogǎo)

形容太阳的明亮、光泽。如表现女子思怀远方丈夫的《诗经·卫风·伯兮》,其中就有“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两句,用盼望下雨来刻画对丈夫的相思。

缟(gǎo)素

白衣服,指丧服。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有“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句。

枯槁(gǎo)

原指草木失去水分或生机,引申为干枯、枯竭、瘦瘠、贫困或憔悴。《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诰(gào)命

皇帝赐官或封爵或贬谪的诏书。在古代,上告下曰“诰”,下告上曰“告”。明清制度规定,一品至五品官的封任以“诰命”形式授予。五品以上的叫“诰封”。又指代文体名称,是训诫或封赠的文告,如《尚书》里就有《康诰》《酒诰》。《三字经》中载:“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同时也指受过皇帝封号的贵妇。《红楼梦》第十三回中写道:秦可卿死,各方前来上祭。贾珍心满意足,但里面尤氏又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因此心中不自在。”

膏(gào)油

动词。指在轴承或机器等经常转动、发生摩擦的部位加注润滑油。成语“膏车秣马”就是指把车轴润滑好,把马喂好,准备起程上路。毛笔蘸上墨后,在砚台边上掭匀,以便写字作画,叫“膏笔”。

仡佬(gēlǎo)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在贵州的黔西、遵义、仁怀和广西、云南等地。语言属于汉藏语系。

疙疤(gēba)

方言里指“痂”,即疮疤愈合后留在皮肤上的由脓、细菌、血、上皮细胞和灰尘等结合而成的皮物。

疙瘩(gēda)

(1)指皮肤上突起的颗粒或肌肉上结成的小硬块儿,如“鸡皮疙瘩”、“他起了一脸疙瘩”;(2)球形或块状的东西,如“面疙瘩”、“线疙瘩”、“土疙瘩”、“疙瘩汤”、“疙瘩菜”、“疙瘩话”等;(3)指郁结在心里的苦闷或想不通的问题,如“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

袼褙(gēbei)

用碎布或旧布加衬纸一层一层地粘在一起裱糊成的厚片,多用来制作布鞋、纸盒、书套等物。如“打袼褙”、“纸袼褙”。

胳肢(gézhi)

动词。北方方言里指用手在别人身上抓挠,使其发痒。

瓜葛(gé)

瓜和葛原本指缠绕或攀附在别的物体上的蔓生植物。比喻为两个人或两件事有着相互辗转牵连的亲戚关系或社会关系。如蔡邕《独断》:“四姓小侯,诸侯家妇,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会。”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规定,在“瓜葛”、“纠葛”、“葛藤”、“葛布”、“葛根”等词里读阳平的gé。

搁(gé)不住

“搁”字,禁受、承受的意思。“搁不住”即禁受不住,读“中轻重”格式。类似汉语词还有“搁得住”。除此之外,在其他词里,“搁”字都要读阴平音的gē,如“搁下”、“搁浅”、“搁置”、“搁笔”、“汤里搁点味精”等。

蛤蜊(gélí)

“文蛤”的通称,是一种生活在浅海泥沙中长约3厘米的有壳软体动物。贝壳呈卵圆形、三角形或长椭圆形。我国沿海约产6种,为常见的经济海产之一。“蜊”字,一般轻读,间或重读。

蛤蚧(géjiè)

比壁虎大的一种蜥蜴类爬行动物,身长可达34厘米,头大,背部灰色有红点儿,尾部有七条环节状的斑纹,吃小鸟、蚊、蝇等小虫。分布在我国南方及印度、东南亚等地。可入药,中医做强壮剂。

自个儿(zìgěr)

自己。“个”字只在此词中独用为上声,其余一律读去声。

诸葛(zhūgě)

复姓。《百家姓》收。其来源,一说是诸葛氏的先祖本姓“葛”,夏商诸侯葛伯氏后人,早居琅琊郡诸县(在今山东诸城西南),后迁至阳都(山东沂南),因其当地原有葛姓,时人谓后迁来的为诸葛氏(见《世说新语》)。一说秦朝末年农民起义时,葛婴为陈涉的大将,屡建战功,后无罪被杀。西汉初年封其孙为诸县侯,遂以诸葛为姓。历史上有三国时蜀相诸葛亮、诸葛瑾(诸葛亮兄)、诸葛瞻(诸葛亮子)、诸葛巾(诸葛亮戴过的头巾,又叫“纶巾”)、诸葛庐(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内)等。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里有著名人物“二诸葛”。这些词里的“葛”字都不读阳平。

虼蚤(gèzao)

口语里指跳蚤。元杂剧《盆儿鬼》第三折有台词:“这羊皮袄上不知是虱子还是虼蚤。”

膈应(gèying)

北方方言里指讨厌、恶心。如“一见毛毛虫,心里就膈应得慌。”

硌(gè)牙

“硌”字,指碰到突起的硬东西后,感到不舒服或受到损伤。如“饭里有沙子,把牙硌了一下”、“椅子太硬,硌屁股”。

逗哏(gén)

滑稽、有趣的意思,有时在后面加上“儿尾”,读gér。天津话里指一个人很滑稽,叫“很哏儿”。一般认为相声是清同治年间由民间笑话演变而来的。对口相声又分“捧哏”和“逗哏”两种。以“逗哏”者为主说,“捧哏”者为附应。

发艮(gěn)

北方官话。(1)指瓜果萝卜等坚韧而不松脆。(2)形容人的性子执拗。(3)生硬、不自然。如“小刘的口音有点发艮”、“萝卜艮了不好吃”。

亘(gèn)古

“亘”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为“统读”去声gèn。“亘古”,指整个古代、终古或自古以来、从古到今。如“亘古未有”、“亘古奇闻”、“亘古至今”等。“亘”字是“延续”、“连绵”、“横贯”的意思。如“横亘”、“绵亘”、“盘亘”等。

年庚(gēng)

“庚”,古代指年龄。“同龄”又叫“同庚”。“贵庚”是委婉地询问人年纪的敬辞。“庚甲”指的是“年岁”。古人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的帖子,叫“庚帖”,上面写有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等。

绠短(gěngjí)汲深

“绠”字,指汲水器上的绳子;“汲”字,指深水井。成语“绠短汲深”意谓井绳短,不可以打深井之泉。语出《荀子·荣辱》:“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比喻能力薄弱而任务艰巨,不能胜任。

脖(gěng)颈子

也作“脖颈儿”或“脖梗儿”。指脖子的后面部位。“脖颈子”,应读“中重轻”格式,见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如鲠(gěng)在喉

“鲠”字,指鱼骨、鱼刺。“如鲠在喉”是指鱼骨或鱼刺卡在喉咙里。如“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女红(gōng)

“红”字,通“工”,音gōng,从《集韵》沽红切。旧时指女子纺织、缝纫、刺绣一类的活计,从事这些活计的妇女叫“红女”或“工女”。如《淮南子·齐俗训》中说:“而欲民之去末反本,由是发其原而壅其流也。夫雕琢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农事废,女工伤,则饥之本而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能不犯法干诛者,古今未闻也。”《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薛宝钗曰:“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种。”除此之外,“红”字一律读作hóng。

供应(gōngyìng)

指供给或提供。相关汉语词还有“提供”、“供稿”、“供养”、“仅供参考”、“供销”、“供销社”、“供不应求”、“供需”、“供求”、“供血不足”、“供水”、“供电”、“供暖”、“保障供给”、“供给制”、“供给舰”等。北京人将上述词里的“供”字一律读成去声,与普通话审音的规定和汉语工具书上的标定不符。“供”字读去声gòng,往往与祭祀和审判活动相关。汉语里有“上供”、“供品”、“供奉”、“供具”、“供桌”、“供事”、“供职”、“口供”、“供认”、“供词”、“供状”、“逼供”、“诱供”、“招供”、“翻供”、“串供”、“笔供”等。

肱(gōng)骨

“肱”字,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也泛指人的手臂。“肱骨”指人和脊椎动物的上臂骨。

股肱(gǔgōng)

指大腿和胳膊的上部。古时比喻为辅佐帝王的得力之臣,如“股肱之臣”。《史记·孝文本纪》载,汉孝文帝刘恒在反省自己的政绩时曰:“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理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

觥筹(gōngchóu)交错

“觥”字,古代盛酒或饮酒的器具,即酒杯。一般由青铜制成,腹呈椭圆形或方形,圆足或四足,盖子做成带角的兽头形或长鼻的象头形。主要盛行于商代或西周前期。陕西扶风曾出土西周早期的酒器“折觥”。“筹”字,指喝酒时行酒令用的筹子,用以计算饮酒的数量。成语“觥筹交错”是说觥筹错杂相交,形容许多人相聚宴饮的热闹场面。欧阳修《醉翁亭记》写太守引众宾朋于醉翁亭下溪水边饮宴作乐的场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拱(gǒng)手

“拱”字,容易误读成阴平。两手相合于胸前,以示敬意或无所事事的样子;也表示不费力气,很轻易地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礼记·曲礼上》在述及如何对待先生的态度时写道:“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今有“拱手相让”一词。

勾(gōu)践

“勾”字的本字为“句”,很多古籍上也都写作“句”。勾字,音gōu,从《广韵》古侯切,中古平声字。(1)指弯曲。(2)姓氏用字,《百家姓》收。其源:一说有困民之国,句姓,为此姓之始(见《山海经》);一说是古代传说中主木官句芒(少暤氏之子重)的后代,以官为姓;一说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名讳,改“勾”为“句”。“勾践”,有的史书上也写作“句践”,春秋末期越国国君,公元前497—公元前465年在位。曾在夫椒一战中被吴王夫差大败,他卧薪尝胆,自励图强,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整顿国政,终于灭掉吴国。继而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建都琅琊(今山东琅琊山西北),成为一代霸主。

高句丽(gāogōulí)

“句”字,音gōu,从《广韵》故侯切,中古平声字;“丽”字,音lí,从《广韵》吕支切,中古平声字。容易误读成gāojùlì。

古国名。《汉书》作“高句骊”或省作“句骊”。(1)约公元1世纪中原割据混乱时,朱蒙在浑江一带建立的封建王朝,活动区域在今辽宁新宾县东、吉林长白山、浑江中下游一带,今吉林集安即汉魏高句丽故都。集安成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425年。唐时为卫氏朝鲜并灭。集安的洞沟古墓群,存有上万座高句丽古墓。高句丽使用汉字,盛传佛道,提倡儒学,普遍接受了中原文化。高句丽人以能歌善舞著称,中原乐器很早就传入高句丽,逐渐发展为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高句丽乐。2004年,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3项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其主项目就是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2)公元1世纪后,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古国。公元7世纪中叶,新罗在朝鲜半岛占据统治地位。公元10世纪初,高丽取代新罗。14世纪末,李氏王朝取代高丽,定国号为朝鲜。“句骊”,又称“句丽”,此称始见于公元6世纪初,此后我国史书多用之,如《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即有“高句骊”一章。朝鲜史书则仍通用为“高句丽”。

佝偻(gōulóu)

指脊背向前弯曲的人。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因缺乏维生素D多患佝偻病,也叫“软骨病”,是一种钙、磷代谢障碍病。病状为头大、腹大、鸡胸、下肢弯曲畸形、发育迟缓等。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佝”字为“统读”gōu音。

枸橘(gōujú)

一种茎上有刺的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叫“枳”(音zhǐ)。浆果球形,黄绿色,味酸苦。常栽作绿篱。果实可入药,未成熟的叫“枳实”,已成熟的叫“枳壳”。北自山东,南至广东均有分布。“枸橘”容易误读成gǒujú。

篝(gōu)火

“篝”字,音gōu,从《广韵》古侯切,中古平声字。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史记·陈涉世家》中写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时,陈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世以“篝火狐鸣”形容密谋策划起事。中古以后也泛指在空旷地区或野外架起由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如“篝火晚会”、“熊熊篝火”等。

苟(gǒu)安

指处世态度马虎随便,不严肃认真。“苟安”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暂且偷安。相关汉语词还有“苟且”、“苟同”、“苟合”、“苟全”、“苟活”等。另外,“苟”字还有“随便”、“假如”、“假使”的意思。如“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苟富贵,毋相忘”等。据说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在洗澡时,外洗身,内洗心,并在其澡盆上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九个字,意思是,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用以激励人弃旧图新。

勾当(gòudang)

原指一般的事情。现专指坏事情或秘密的事情。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即审为gòudang(轻读),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又重新加以确认。容易误读成gōu dang。“当”字,一般轻读,间或重读。

诟(gòu)骂

辱骂、指责。鲁迅先生曾评价章太炎先生:“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不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彀(gòu)中

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有效范围。后用以比喻掌握之中或圈套。另有“入彀”一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晋身的最高期望,统治者对科举选拔人才极为重视。据五代王定保的《唐摭(音zhí,拾取)言·述进士》载,唐太宗李世民曾私自在宫门(端门)口看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媾(gòu)和

指交战国之间为结束战争状态、寻求和平而进行的如达成协议、缔结和约等一系列活动,即讲和、谋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战国时秦国与赵国战于长平,赵败。赵王召来将军楼昌和说客虞卿,商议对策。楼昌曰:“不如发重使为媾。”虞卿曰:“昌言媾者,以为不媾军必破也。而制媾者在秦。”虞卿劝赵王送重宝给楚、魏两国,以笼络之,让秦国怀疑恐惧天下合纵对秦,“如此,则媾乃可为也。”但赵王不听虞卿的建议,发平阳君赵豹为媾,秦果纳之。结果,秦昭襄王知若攻赵天下皆不救赵也,始终不与赵国媾和。另外,“媾”也指结亲或交配,如“婚媾”、“交媾”等。

呱呱(gūgū)坠地

古“呱”字,《广韵》作古胡切,中古平声字,象声词。指婴儿的哭泣声。如《诗经·大雅·生民》写周始祖后稷出生后被弃不死的神异:其母姜嫄将其“诞寘(音zhì,‘置’的异体字)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现有成语“呱呱而泣”。另外,“呱”字在现代汉语里还读guā和guǎ。在“呱唧”、“呱嗒”、“叽里呱啦”、“呱呱叫”等词里读阴平guā。在“拉呱儿”里读上声guǎ。

曹(gū)大家

名班昭,东汉博学高才的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固死时所撰《汉书》的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零,并未完成。她奉昭帝命与马续共同续撰之。《汉书》初问世时,读者多未能通,她又亲授同郡马融等诵读。和帝时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因以其夫曹世叔之故,被世人称之为“曹大姑”。年七十余卒。今存《东征赋》《女诫》等书。“家”字,从《集韵》古胡切,义与“姑”同。“大家(音gú)”者,古时人们对有成就的妇女的敬称。如同近代以来,学术界亦尊称有学问、有地位、有影响的女性为“先生”一样。

轱辘(gūlu)

北方官话叫车轮子。“轱”字,极易误读成阳平。

骨朵(gūduo)

尚未开放的花苞或花蕾。读阴平的“骨”字组成的汉语词还有“骨碌”。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将“骨朵儿”、“骨碌”里的“骨”字审为阴平音。

汩没(gǔmò)

“汩”,本表水流声、急流貌。如“水流汩汩”。“汩没”指沉沦、埋没、淹没。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有“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句。注意:“汩没”的“汩”字与“汨罗江”的“汨”字在写法上的区别。

训诂(xùngǔ)

解释古书中词语文义的意思。古代有专门的训诂学,研读古籍应通音韵学、文字学和训诂学。《汉书·扬雄传上》写扬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音wú,通‘无’)为,少耆(音shì,通‘嗜’)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音jiǎo,求)名当世。”

骨头(gǔtou)

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规定:除了“骨朵儿”、“骨碌”里的“骨”外,其余的“骨”字一律读上声gǔ。

牯(gǔ)牛

古代指母牛或被阉割过的公牛。今转指公牛。

商贾(gǔ)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贾,市也,一曰坐卖售也。”古时“贾”字的第一义项即读为gǔ,从《广韵》公户切。在古代文献中,“商”与“贾”同义,泛指商人。郑玄认为,古文中的“商”指的是行商,“贾”指的是坐商,即行为商,处为贾。《周礼·天官·太宰》云:“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贾”即“卖”、“出售”的意思。今有成语“商贾云集”。

羖(gǔ)羊

指黑色的公羊。《说文解字·羊部》曰:“夏羊牡曰羖。”《史记·秦本纪》载,战国时,晋献公用白璧和良马事先贿赂虞国国君,从而一举灭之,掳虞君及其大夫百里奚。后将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奴仆送到秦国。百里奚从秦国逃至宛城,被楚国抓住。秦穆公听说百里奚的才干后,欲将其赎回,又怕楚国不肯,便心生一计,派人对楚人说:“吾媵(音yìng,陪嫁的仆人)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于是楚人便将其交还秦国。时百里奚年逾七十,秦穆公与之相谈三天三夜,把国家政事托付与他,封其为“五羖大夫”。

鹄的(gǔdì)

箭靶子的中心,射箭的目标。《礼记·射义》在解释古代诸侯举行射礼仪式时曰:“故射者各射己之鹄。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孙希旦集解:“鹄者,侯之中,射之的也。”后也喻指目的、目标。

车毂(gǔ)

车轮的中心圆木,外沿与车辐相接,中有插轴的圆孔。后引申为车轮或车的代称。《老子·十一章》有“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的记载。

瞽(gǔ)言

“瞽”字,原指瞎眼睛、瞎子。《庄子·逍遥游》中载:“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音rǔ,通‘汝’)也。”后引申指无见识的话或不合事理的言论,多用作谦辞。相关汉语词还有“瞽议”、“瞽说”等。

估衣(gù)

“估”字,音gù,见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旧时称出售的旧衣服或廉价的衣服。贩卖旧衣的行业叫“估衣业”。老北京话“估衣”里的“衣”字要轻读。汉语另有“估铺”一词。

桎梏(zhìgù)

“桎”指古代木制的手铐,“梏”指束缚犯人双脚的刑具。“桎梏”泛指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枷锁。容易误读成zhìkù。

呱唧(guāji)

象声词。多用来形容鼓掌的声音。为群众口头语言。

拉呱儿(lāguǎr)

北方官话指闲谈、闲聊。“拉”字,极易误读为阳平。

剐(guǎ)刑

又叫“凌迟”。中国古代的一种极端残忍的酷刑。将人的皮肉一块块割下来,要割一千刀。一般是先分割肢体,最后割断喉管,使人致死。据载,明末抗清将领、民族英雄袁崇焕即被明朝廷施以剐刑。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写,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对窦娥婆婆蔡婆婆下断:“张驴儿毒杀亲爷,奸占寡妇。合拟凌迟,押赴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今有“千刀万剐”一词。“剐”字,指用尖锐的东西割破,如“一不小心,衣服剐了个口子”。

老鸹(gua)

北方方言口语里指乌鸦。

诖(guà)误

也称“罣误”。指被别人牵连而遭受处罚或损害。《史记·孝文本纪》载:西汉文帝二年,济北王刘兴居闻知文帝欲亲往代地反击匈奴,乘机反叛。文帝率十万大军前去平叛,下诏书给有关大臣曰:“济北王背德反上,诖误吏民,为大逆。济北吏民兵未至先自定,及以军地邑降者,皆赦之,复官爵。与王兴居去来,亦赦之。”一月后,文帝破叛军,虏济北王。后也引申为被撤职、去官。

纶(guān)巾

指古代配有青丝带的一种头巾,多为儒将的装束。《晋书·谢万传》中写东晋简文帝闻弱冠之年的谢万之大名,“召为抚军从事中郎,万著(通‘着’,音zhuó)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平素好戴纶巾,身穿八卦衣,手摇羽扇,指挥作战。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描写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纶”字容易误读成lún。

桂(guān)冠

指用桂树叶编成的帽子。古希腊人把它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优胜者。后来欧洲以至全世界通常以桂冠为光荣称号。

从字义上分析,“冠”字大致有五个义项:(1)帽子的总称。如“桂冠”、“免冠”、“皇冠”、“衣冠冢”、“衣冠楚楚”、“怒发冲冠”、“冠冕堂皇”、“弹冠相庆”、“冠盖如云”、“冠盖相望”等。杜甫在《梦李白》诗里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句。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云:“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2)形状如帽子的东西。如“花冠”、“鸡冠花”、“冠子”、“树冠”、“冠状动脉硬化”、“冠周炎”、“冠心病”、“冠状病毒”等。(3)把帽子加在头上,戴帽子。中国古代男子年满二十结发加冠,以示成人。在施行冠礼时,由赞礼者主持仪式,冠者在筵席前接受长者所加给他的冠,首先是缁布冠,然后加皮冠,最后加爵冠。如“冠礼”、“加冠”、“弱冠”、“沐猴而冠”等。(4)超出众人,位居第一。如“冠军”、“夺冠”、“勇冠三军”等。(5)在人或名物上加上某种名号,如“冠名权”、“冠以称号”、山东曲阜孔庙的门坊“道冠古今”等。综观以上五个义项,第(1)、(2)项中的“冠”字都是名词,表名物义,应读为阴平的guān,从《广韵》古丸切,中古平声字。第(3)、(4)、(5)项中的“冠”字均为动词,表动作义,应读为去声的guàn,从《广韵》古玩切,中古去声字。1985年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此有专门的规定。在“冠心病”、“皇冠”、“免冠”三个词里最容易将“冠”字误读成去声。

冠(guān)县

地名。在今山东西部,邻接河北。春秋时为冠氏邑,汉时为馆陶县地,隋置冠氏县,元代升为冠州,明又改为冠县。“冠”字在“冠县”里应从《广韵》古丸切,今读阴平的guān。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冠县”为guānxiàn。

鳏(guān)夫

指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孟子·梁惠王下》载,齐宣王向孟子请教王政。孟子以当初周文王治理岐周对田赋、对官员俸禄、湖泽捕渔、犯人刑罚等的一系列仁政予以告劝,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今有“鳏寡孤独”一词,泛指社会上没有劳动能力又无人供养的人。

东莞(guǎn)

“莞”字,音guǎn,从《广韵》古凡切,中古平声字。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审“东莞”中的“莞”字为guǎn。不取wǎn音。地名。中国历史上曾有两个东莞县。其一,山东境内的东莞县西汉置县,隋初改名东安,今已改为沂水县。其二,广东珠江三角洲东部、东江下游的东莞市。唐始命名为东莞。东莞境内的虎门为珠江口要塞。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在此销烟。

毌(guàn)丘俭

“毌丘”,复姓。“毌”字,音guàn,从《广韵》古玩切,中古去声字。毌丘俭,三国时魏国将领,魏明帝时为幽州刺史。正始年中,出兵讨平高句丽侵叛有功,迁左将军,转镇南将军,都督扬州。正元二年,因不满司马氏专朝,发兵讨伐司马师,兵败被杀。后来“毌丘”才分化为“毌”和“丘”两个单姓。“毌丘”作为地名,为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曹县南,居者以地名为氏。

道观(guàn)

“观”字,音guàn,从《广韵》古玩切,中古去声字。(1)指古代宫外高楼上的望楼,即“阙”也。(2)指高大的建筑物,如“京观”、“楼观”。(3)特指道教庙宇。现代汉语读去声的“观”字,仅指道教供仙之所。有“道观”、“观主”、“寺观”、“白云观”(在北京西便门外,是供奉老子之所,为道教全真派的著名道观之一,也是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道长仙逝之处,现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址)、“回龙观”、“合龙观”、“玉台观”(在四川阆州,唐高祖子滕王李元婴造)等。中国古代的观、寺、庙、庵,既相近又有区别。观,指的是道教的供仙之所;寺,指的是佛寺;庙,指的是神庙;庵,指的是尼姑居所。

盥(guàn)洗

洗手的意思,在古代专指洗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礼记·内则》云:‘请沃盥。’沃者,自上浇之;盥者,手受之而下流于盘盘。”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云:“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后来才扩而大之,指洗手、洗脸、洗涤等。今宾馆洗手间或卫生间一般都称作“盥洗间”。

白鹳(guàn)

“鹳”字,不取huān音。形状像鹤或鹭的一种鹳科鸟类,头、颈、背部皆为白色,嘴长直,翼大尾圆短,飞翔轻快,常活动在溪流近水,夜宿高树,食鱼、虾、蛙、蛇等。在我国北方地区繁殖,至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鹳(guàn)雀楼

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西南角的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年),废毁于元初。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

粗犷(guǎng)

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审为cúguǎng,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又确定“犷”字“统读”为guǎng。古“犷”字,应从《广韵》居住切,中古上声字。本指兽类的猛而不驯,引申为凶悍蛮横。如《汉书·叙传下》班固叙第五十八篇有:“犷犷亡秦,灭我圣文,汉存其业,六学析分。是综是理,是纲是纪,师徒弥散,著其终始,述《儒林传》第五十八”句。现代汉语的“粗犷”,(1)指粗野;(2)指粗豪、强悍、豪放。另有“犷悍”、“犷俗”等词。“犷”字虽与“矿”、“旷”等字同以“广”为声符,却不读kuàng。

桄(guàng)子

一种用竹木制成的绕线工具。如“把线绕在桄子上”。“桄”有时也作量词用,如“买了一桄毛线”。

皈依(guīyī)

也作“归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也称“三皈依”。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瑰(guī)丽

“瑰”字,音guī,从《广韵》公回切,中古平声字。指极其华丽、美丽、美好。相关汉语词还有“瑰宝”、“瑰奇”、“瑰玮”、“瑰异”等。以上词里的“瑰”字容易误读成去声。“瑰”字自古就没有去声。

玫瑰(gui)

蔷薇科落叶灌木,可栽植,供观赏。茎干直,刺密,有香气,夏季开紫红色或白色花,花瓣可熏茶,做香料等。“玫瑰”中的“瑰”字为轻读,不取阴平音,也不读去声。

奸宄(guǐ)

原指窃宝者。《晋语六》曰:“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载,汉建安五年,孙策死。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庋(guǐ)藏

“庋”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为“统读”上声。放置、保存、收藏的意思。

日晷(guǐ)

一指太阳的影子,引申为时光。二指利用日影以测定时间的仪器。一般是在有刻度的盘中央装一根与盘垂直的金属棍儿,也叫“日规”。中国古代的“晷漏”,为历法测算的内容。

刽(guì)子手

也称“刽子”,古代指在刑场上执行斩刑的人。如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有“因召刽子,令每日执剑待命于庭下”句。后比喻镇压、屠杀革命者或人民群众的凶手。“刽”字,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定为“统读”guì。极易误读成kuài。

桧(guì)柏

树名,也叫“刺柏”,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幼树的叶子像针,大树的叶子像鳞片,雌雄异株,雄花鲜黄色,果实球形。我国栽植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中心,对土质要求不严,树龄可长达几百年。木材供建筑、家具、绘图板等用。

衮(gǔn)服

又叫“衮衣”,常与“绣服”连用。古代帝王或公侯、高官们上朝等正式场合穿的绣着龙的礼服。《诗经·豳(音bīn)风·九罭(音yù)》中有“九罭之鱼,鳟鲂。我觏(音gòu,看见、遇到)之子,衮衣绣裳”句。“衮衮”,形容连绵不断或众多的样子。如指有权位而又无所作为的官僚们叫“衮衮诸公”。

聒(guō)噪

声音嘈杂、吵闹,使人烦躁的意思。元代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描写雨滴梧桐的声音:“一会儿价紧呵,似玉盘中万颗珍珠落;一会价响呵,似玳筵前几簇笙歌闹;一会价清呵,似翠岩头一派寒泉瀑;一会价猛呵,似绣旗下数面征鼙操。兀的不恼杀人也幺哥,兀的不恼杀人也幺哥!则被他诸般儿雨声相聒噪。”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定“聒”字“统读”guō。

虢(guó)国

“虢”字,音guó,从《广韵》古伯切,中古入声字。周朝的分封诸侯国名。源自周成王的叔父虢叔受封于西虢,虢仲受封于东虢,子孙皆以国为姓。虢国在春秋时有东、西、北虢之分。《吕氏春秋·权勋》载: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大夫宫子奇向国君力陈唇亡齿寒之利害,遂有“唇亡齿寒”的典故。这里的“虢国”指的是北虢国,故址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南,假道于晋的虞国后终被晋所灭。另有一说是“虢”与“郭”同源。虢仲、虢叔之后改作“郭”姓。但现代的“虢”与“郭”不同音。

馃(guǒ)子

北方群众做早点吃的一种油炸面食。有些地方称“油条”为“馃子”。

棺椁(guǒ)

棺材和外棺。古代“棺”指内棺;“椁”指外棺,即套在棺材外面起保护作用的部分。有的时候是有棺无椁,有时是棺椁齐备。也有的奴隶主死后在其椁上画上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即《礼记·檀弓上》所载的“加斧于椁上”。

H

哈喇(hāla)

指食油或含油的食物日久变坏出现了异味儿。

哈喇子(hālázi)

方言里指流出的口水。有时是馋得流哈喇子,有时是因为口腔机能失控所致。

蛤蟆(háma)

青蛙和蟾蜍的统称。也写作“虾蟆”。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在弹奏完琵琶曲后,叙说自己的身世:“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相关汉语词还有“癞蛤蟆”、“蛤蟆夯”、“蛤蟆镜”等。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时审“蛤蟆”的读音为há ma(轻读),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又重新加以确认。“蛤蟆”里的“虾”字不读xiā。

哈(hǎ)达

藏语译音。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在迎送、馈赠、敬神及日常交往中用来表示敬意或祝贺所使用的一种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长短不一。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哈达”为hǎdá,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又重新加以确认。这个词里的“哈”字极易误读成阴平。

哈巴狗(hǎbagǒu)

也叫“狮子狗”或“叭儿狗”。体小腿短毛长,供玩赏。比喻为专讨主人喜欢的驯服奴才。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文中说:“广州的一种期刊上说我只打叭儿狗,不骂军阀。殊不知我正因为骂了叭儿狗,这才有逃出北京的命运。泛骂军阀,谁来管呢?军阀是不看杂志的,就靠叭儿狗嗅,候补叭儿狗吠。阿,说下去又不好了,赶快带住。”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哈巴狗”中的“哈”字读上声hǎ。极易误读成阴平或去声。“哈巴狗”要读成“中轻重”格式。

哈(hà)巴

“哈”字,读去声hà,从《广韵》五合切。北京话里指站立或走路时两膝盖向外弯曲。

哈什蚂(hàshimǎ)

满语的音译词。又称“中国林蛙”,也写作“哈什玛”或“哈士蟆”,多产于东北各省,是我国特产之一。“哈什蚂”是蛤蟆的一种,雌性的腹内有保护卵子的胶质块,叫“哈什蚂油”,中医上用为养阴补药,性平,味甘腥,主治虚劳咳嗽等症。1962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三次审音时审定“哈什蚂”为hàshi mǎ,应读“中轻重”格式。这里的“哈”字,容易误读成阴平。

注意:“哈”字作为译音字,一般要读阴平hā。如“美国哈佛大学”、“古巴首都哈瓦那”、“哈雷彗星”、“哈里·波特”、“艾哈迈德”、“哈巴涅拉舞曲”、“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等。

骸(hái)骨

指完整的或比较完整的尸骨。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和范增引兵急围荥阳,汉王刘邦用陈平的离间计,“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今有汉语词“病骸”、“尸骸”、“遗骸”、“残骸”、“放浪形骸”等。现代的“残骸”不仅仅指人的尸体,也扩展为毁坏以后所剩的残缺的物体,如“飞机残骸”、“汽车残骸”等。

骇(hài)然

“骇”字,原义指马受惊。《汉书·枚乘传》载:吴王刘濞欲反汉,希望自己的郎中枚乘与之谋。枚乘奏书谏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音xuán,通‘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对(通‘坠’,音zhuì)入深渊难以复出。”后引申为使人诧异、令人害怕、吃惊的样子。相关汉语词有“骇怕”、“骇异”、“骇愕”、“骇然失色”、“骇人听闻”、“惊世骇俗”、“惊涛骇浪”等。

蚶(hān)子

一种软体动物,产于浅海泥沙或岩礁缝隙中,肉味鲜美可食,有两扇厚介壳,上有瓦楞状物突起,可供药用。我国沿海约有十种,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地均有养殖,其中泥蚶、毛蚶最为普遍,是著名的食用贝类。沿海地区养殖蚶子的水域叫“蚶田”。“蚶菜”,即海菜,赤贝的一种。

酣(hān)战

“酣”字,本指饮酒尽量。“酣战”指紧张、激烈的战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蔺相如陪同赵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后泛指尽兴、畅快、痛快。如“酣饮”、“酣睡”、“酣快”、“酣畅”、“酣歌”、“酒酣耳热”等。

憨(hān)直

原指愚笨或痴呆。如“憨子”、“憨吃”、“憨笑”、“憨气十足”、“憨头憨脑”等。“憨直”指朴实直爽。汉语里还有“憨厚”、“憨实”、“憨态可掬”等词。

打鼾(hān)

指熟睡时粗重的鼻息声,即“打呼噜”。汉语里还有“鼾声如雷”、“鼾睡”等词。

邗(hán)江

江苏扬州的古称。在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境内大运河斜贯。“邗”为春秋古国名,也称“干”。公元前486年为吴国所灭,吴筑邗城,人工开邗沟,连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后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广陵城。秦统一后,置广陵县。北周时改广陵为吴州,隋文帝改为扬州。历唐宋元明清繁盛至极。扬州高邮人秦观描写其家乡秋色的组诗《秋日三首》曰:“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现扬州市仍有邗江区。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我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邗”字为阳平的hán音。

罕(hǎn)见

稀有,少见。相关汉语词还有“奇罕”、“罕有”、“纳罕”、“罕闻”、“举世罕匹”、“人迹罕至”等。“罕”字,容易误读成阴平的hān。

扞(hàn)格不入

“扞格”,指相互抵触,格格不入。《礼记·学记》在阐述君子教育失败的缘由时说:“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菡萏(hàndàn)

荷花的另一种称呼。《尔雅·释草》解释为:“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音huā,通‘花’)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如《诗经·陈风·泽陂》的结尾句:“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颔(hàn)首

“颔”字,指下巴颏。白居易《东南行》有“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音zī,指胡子)须”句。“颔首”是点头的意思。古代格律诗的第二联又叫“颔联”,即第三、四两句,一般要求相互对仗。如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的颔联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夯(hāng)实

指众人齐举齐放以砸实地基的工具。也指用夯将地基砸结实。如“打夯”、“木夯”、“石夯”、“铁夯”、“夯歌”、“夯地”、“夯土”等。北京话里“打了他一拳”叫“夯了他一拳”。

巷(hàng)道

为勘探、采矿、运输、通风、排水、人员通行或战备等需要,在地下开凿的通道,横断面多呈梯形或拱形。巷道的轴线近于水平的叫“水平巷道”,同水平面斜交的叫“倾斜巷道”。“巷道”,1957年普通话异读词第一次审音时审为hàngdào,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又重新加以确认。极易误读成xiàngdào。

蒿(hāo)子

草名,指某些开小花、叶子作羽状分裂、茎叶有某种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有“青蒿”、“白蒿”、“艾蒿”等多种。《诗经·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句。

茼蒿(tónghāo)

菊科,一年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性喜冷凉,春秋皆可栽培,开白花或黄花,色淡绿,茎叶嫩时有香气,可食。凉拌或热炒均可。

薅(hāo)草

指用手除去田中农作物周围的杂草。也泛指“拔去”、“揪”。如“薅了一根头发”。

嚆矢(hāoshǐ)

指带有响声的箭,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因以比喻事物的开端、先声或先行者。《庄子·在宥(音yòu)》中有“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句。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学生爱国运动,6月3日上海、唐山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声援学生运动。6月12日的《北京晨报》这样写道:“工界罢工实为我国破天荒之事件,又为工人参与政治问题之嚆矢,足见我国工界业已觉醒,且有相当团结力,此诚最近所可注意最可特笔之事实也。政界当局对此潮流若不因势利导,则不足与言今后之政治也。”

号丧(háosāng)

指发丧时悲痛得大声哭叫。读阳平音的“号”字,从《广韵》胡刀切,中古平声字。指拖长或放大声音地叫唤或哭叫(动物、风、人皆可)。《说文解字·号部》曰:“号,痛声也。”古籍中也写作“嚎”。《论衡·本性》曰:“一岁婴儿,无推让之心,见食,号欲食之,睹好,啼欲玩之。”范仲淹《岳阳楼记》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相关汉语词还有“哭号”、“哀号”、“号叫”、“号啕”、“狂号”、“长号”、“寒号虫”、“北风怒号”等。

蚝(háo)油

“蚝”字,容易误读成máo。用软体动物牡蛎的肉煮成汁后浓缩制成的一种调味品,含有牡蛎肌肉浸出物中的各种呈味成分,具有浓郁的鲜味儿,是我国广东等地的特产。另有广东海味“蚝豉”,是牡蛎的干制品,经煮熟后晒干或烘干而成。

貉(háo)子

“貉”,也叫“狸”。一种栖息在山林中昼伏夜出的小型哺乳动物,吃鱼虾和鼠兔等更小的动物。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兽,貉皮可制成“貉皮大衣”。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貉子”中的“貉”字读阳平háo。

貉(háo)绒

指拔去硬毛的貉子皮,质地轻软。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时审“貉绒”中的“貉”字读阳平háo。

同好(hào)

指有共同爱好的人。“好”字,指爱好。“同好”,容易误读成tónghǎo。“同好”不是指好朋友,主要是指具有同一喜好和志向的人。

镐(hào)京

“镐”字,音hào,从《广韵》胡老切,中古上声字。西周初年国都,周武王灭商后所建。周初,文王作丰,武王作镐,丰镐两京相传在沣水两岸。灭商之后,周曾屡次迁都,最后定都于此,历史文献又称“镐”或“西都”。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史称“丰镐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