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黄帝内经养生手册: 精华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0:19:08

点击下载

作者:田元祥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黄帝内经养生手册:  精华版

图解黄帝内经养生手册: 精华版试读:

前言

《黄帝内经》是一部常用常新的养生宝典,不仅讲到了如何治病救人,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在不用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健康长寿的思想,其中的养生之道、养生原则和方法都蕴藏着深刻的大智慧。

作为中医之源,《黄帝内经》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古典医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达所有知识领域的哲学思想巨著。它以天人相应的观念和阴阳五行的理论为基础,指导人们走向人类养生长寿的最高境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谈论的内容都是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如春夏秋冬,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所以,它是指导我们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的健康法则。领悟《黄帝内经》所蕴含的养生智慧,按照古人的指点去挖掘我们身体的奥妙与潜能,将会使我们对健康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知与感悟。

本书通过对《黄帝内经》原文的提炼与整合,从解密《黄帝内经》生命观开始,到四季和十二时辰养生法,日常生活的饮食养生,五脏六腑和经络养生等,都配以简洁明了的图解,把十分深奥、艰涩难懂的古文转化成人人可懂的养生真经,帮助读者朋友轻松读懂这部伟大的经典。

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

Part 01 解密《黄帝内经》生命观;人人可懂的养生真经

《黄帝内经》总结生命智慧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这本经典之作的魅力主要在于对生命智慧的总结,它将人与自然和谐为一体,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养生方面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理论与原则。《黄帝内经》托黄帝之名,记录黄帝与其臣雷公、子岐伯、伯高等人论医之书,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各卷81篇。

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贯穿得很透彻。“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人的生命与自然界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生生不息。这是对生命境界的最高阐释。《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生命智慧可以帮助人提高对自我生命本体的认知,帮助人建立符合人类生命本性及大自然属性的生活习性,这也可以说是养生的最高境界。《黄帝内经》是几千年中医养生的源头,作为医学类巨著,它没有对疾病进行机械性的治疗,而是引导人类顺应自然,告诉人类如何依照生命的本性去生活,去发掘人的潜在生命力。因此,它更是一部包罗宇宙万象与生命智慧的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的医道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中体现,蕴含了如阴阳五行学说、天人感应原理、中庸等各种观念,其中道学文化更为深厚。道学文化将宇宙看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道学是一种“生道合一”的学说,认为“生命”本身就是道的体现,并将“养生”视作“修道”。道学中蕴含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各种医疗方术,如养生、益寿、预防疫病等等,给《黄帝内经》提供了较为直接的医学思想渊源。

从天地宇宙到个体生命,天与人相融合。领悟《黄帝内经》所蕴含的生命智慧,按照古人的指点去挖掘我们身体的潜能,将会使我们对生命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知与感悟。

中国的“三大奇书”之一

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易经》,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这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的关注,也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黄帝内经》又简称《内经》,是以黄帝和岐伯等人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专家认为,《黄帝内经》的神奇之处可以用三个“第一”来概括。《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在《黄帝内经》中讲到了如何治病救人,但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在不用吃药的情况下能健康长寿的思想。《黄帝内经》中说:“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话确立了治病的极高境界,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是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身体不得病,将治未病界定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认为前者更接近于养生的真谛,这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是中医养生理论的精华所在,对后世养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病因病机学说《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中医理论经典。人的身体会产生各种疾病,有了疾病就必然会产生各种治疗的方法。虽然很多治病的技术都早于《黄帝内经》,但是从《黄帝内经》开始才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问题为中心,讲述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等。我们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

黄帝经历了完美一生

有关《黄帝内经》的著作时代和作者说法各一,至今还没有定论。从书籍的内容上来分析,《黄帝内经》并不是一个人所著,也不是在同一时期所著。一般认为,《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医学理论水平,所以断定,其基本定稿时期大约在战国,但其中有些内容有可能是由后人所著。《黄帝内经》对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作了总结,同时吸收、融合了秦汉以前的各种学科理论,如天文学、生物学、人类学、阴阳五行学等,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至今为止一直是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它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养生学、五运六气等学说,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黄帝内经》中所引用的古医籍很丰富,有线索查证的就有《上经》、《下经》、《阴阳》、《奇恒》、《揆度》、《经脉》、《脉经》、《五色》等等。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初完成,可能有20余种单行本,如《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到西汉后期,刘歆父子对其进行校正;到东汉初班固撰写《汉书》时,将这些仍然保存完整的医籍载于《汉书·艺文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时及魏晋时期皇甫谧撰写《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的十八卷本《黄帝内经》的传本已被分割为《素问》、《九卷》(或《针经》)两书,而且有部分内容可能丢失。

今天所见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在各朝代都具有不同的传本。主要有唐朝王冰的注本;到北宋时期,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其校勘本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由于长期抄传,因此出现了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如《针经》、《九卷》、《九灵》、《九墟》等。其实《灵枢》和《针经》、《九卷》、《九灵》、《九墟》是对一本书的不同称呼方法,内容大致相同。王冰所引用的古本《针经》的传本与古本《灵枢》的传本基本相同,但与现存《灵枢》传本(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

在《黄帝内经》中经络与针灸居于主体地位,在针刺治疗上很有突破,远比《史记·扁鹊传》中所记载的治疗经验更加系统。《灵枢》对经络学、针灸器材的制备、持针法则、及针刺禁忌等有完整系统的论述。《素问》对腧穴分布、针刺的补泻方法、针刺禁忌及各种疾病的针刺疗法有完整系统的论述。《黄帝内经》在矛盾观、整体观、藏象学、经络学、养生和预防医学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影响深远,对历代著名医家理论和实践经验影响很深。《黄帝内经》不仅在中国受到广泛推崇,在国外的影响也不容低估,部分内容先后被译成法、英、德等等国家的文字。在日本、朝鲜等国家,曾都将其列为医生必读课本。《黄帝内经》对针刺疗法有完整系统的论述。

科学养生观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命养生之意。自古至今,长寿、健康一直是人们的理想。人类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但是,中医可以指导人们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从而使人的身体处于最佳的健康状态,延缓衰老的进程。《黄帝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同时,它也是一部养生的宝典。经历两千多年之后,它的养生理念一直流传至今。科学的养生观包括以下原则:协调阴阳、顺应自然、怡情易性、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房事有度、药食同源、舒筋活络。

协调阴阳

人体内的阴阳总是处于不断消长中。《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种生理性阴阳消长,需要通过养生保健和饮食来协调,使其保持相对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

阴阳调和之人为平人,即健康之人。而一旦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疾病。当阳胜过阴的时候,会使血脉流动急迫,甚至令人发狂;当阴胜过阳的时候,会使五脏不和,九窍不畅,进而出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由于疾病之因在于阴阳失调,因此补偏救弊,调整阴阳,以恢复阴阳平衡,就是中医治疗和养生的基本原则,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当阴邪之气侵害阳气之时,阴精就化为阳气,补充阳气;当阳邪之气侵害阴精之时,阳气又会起卫固阴精的作用。如果病邪使阴阳某一方面过旺,那么另一方会起抵消其偏盛的作用。

如果人体经常保持“阴平阳秘”的良好状态,那么阴阳自和的机制就会增强,机体的秩序水平和维持秩序的能力就会提高,机体整体就越趋于稳定。相反,如果阴阳和谐遭到破坏,则需要尽快修复,机体中枢调节系统开始调动全身的潜能,以使阴阳重新持平,这样代谢就加快了,能量耗散了,寿命自然也就减少了。所以,养生重在调和阴阳。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

顺应自然,做到天人相应,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故《灵枢》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要做到天人相应,就要起居行动均以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为准则,使自己的日常生活符合养生要求。自然界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季节变化,人体要使自己的身体和四季的变化相适应。例如从穿衣上讲,热则减衣,冷则加衣,适当春捂秋冻;从饮食上讲,夏季药食性勿过热,冬季药食性勿过寒。

怡情易性“乐恬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这就是说,人要安常处顺,有乐观愉快的情绪,常使自己心旷神怡,心绪不受外界、气候和诸多因素的影响,保持清静的生活,使自己的身心处于社会和谐之中,顺和于“八方之理”,使自己毫无恼、怒、怨、忿之情,行为不脱离社会,举止不受世俗所牵制。从而,保持“身无奇痛,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身体各脏器之间以及身心之间和谐相处,各种营养元素、能量等则能均匀、协调分配。研究表明,人体有自我平衡、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协调等医疗功能。人体的这种自我协调功能,是天生的、主动的、条件反射式的客观行为,是大脑、神经、经络、血管等组织器官本能的行为。五志与五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机体某些器官的器质或功能性破坏,在能量代谢方面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器官也会向大脑皮层发放恶性信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某些生理疾病,会合并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失调;某些所谓身心疾病往往伴随抑郁症状,如溃疡性和痉挛性结肠炎患者总是灰心丧气、愁眉不展。

饮食有节

民以食为天。《黄帝内经》提倡饮食有节。饮食要识度、守度、适度,“饥中饱,饱中饥”,维持脾胃之源。如果饮食无度,则脾胃乃伤。“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意思是说,要合理膳食,调和五味,不可偏嗜。饮食的甘、酸、苦、辛、咸五味,“藏于肠胃,以养五气,滋养五脏”。如果调和适度,会使骨骼强健,筋脉舒柔,气血通畅,腠理周密,周身骨气、五脏六腑强健有力。如果偏食,则损伤五脏,易生百病。

因此,《黄帝内经》强调应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才可“长有天命”。

起居有常

所谓起居,其实主要就是指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居有常,就是指生活的规律化。古人认为,保健延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日常生活要有一定的规律;如果生活无规律,不善于保养,就会伤身损寿。《黄帝内经》中指出:“饮食有节,不妄作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管子·形势》篇中也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体利而寿命长益。”

古代名医张隐庵曾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作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人得死,能调养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年也。”说明“起居有常”非常重要,它是调养神气的重要法则。

因此,有规律的生活,既合乎人体生理活动的内在必要性,也有利于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体的新陈代谢正常,人的精神和身体就能循其道而长盛不衰。

房事有度

房事有度,中医指房事需节欲保精,既不是禁欲,也不是纵欲,而是要求不恣意行房耗损肾精。肾精乃先天之本,肾精充足则五脏六腑皆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老益寿。所以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协调体内的各种生理功能,促进性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防止衰老。

药食同源“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而且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所以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了食物之中。为了达到健康之道,除了须注意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外,饮食的调整也可达到养生。

舒筋活络

舒筋活络,不仅是通过药物的帮助,还可以通过运动、按摩、针灸等方式,达到经络畅通。现在通过正确的自我保健或医者运用中医按摩、针灸等手法,在人体的适当部位进行操作所产生的刺激信息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整功能施以影响,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调节体内信息,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整体生命观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吟至微,秋毫在目。”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人体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与外界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也相互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病变的局部而不看整体,也不能只看整体而不见局部,忽视对局部病变的特殊性认识和处理。

同时,中医认为,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黄帝内经》提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生命之气通于天,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神的活动相互协调也是一个整体,从而构成有序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等所有的领域。因此,中医的养生理论建立在这种人与自然相应的思想基础之上,强调人必须遵循天时变化调养精神,谨慎饮食起居、衣着,以适宜四时的变化,以保养精神和元气,避免病邪侵害,从而得以健康长寿。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肝、心、脾、肺、肾五脏,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胆六腑,皮、脉、肉、筋、骨五体,以及眼、耳、鼻、口、舌、前阴(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外口的总称)和肛门等诸窍共同组成的。其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器官。但是,所有的器官都是通过全身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的,而且这种联系有其独特的规律。

人体则由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皆以脏为首领,故五大系统以五脏为中心。五脏当中,又以心为最高统帅,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因此,在整个人体中,心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

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同时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各部分的影响,以预测病情的演变。五脏中某脏有病,常会影响到其他脏器。

在五大系统的各个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也相互影响。例如,肾虚则不但肾本身的功能减退,同时也影响到耳,出现听力差、耳鸣、耳聋;影响膀胱,使膀胱固摄无力,而见遗尿,甚至小便失禁;还可影响骨骼,小儿多见骨软无力,易于变形;老人则多见骨质变脆,容易骨折。

因此,中医的养生理念十分注意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有密切的关系

生命的构成和整个宇宙、整个大自然密切相关。人是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的,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不仅给人类提供营养、水分、空气、阳光等,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同时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不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人体相应地出现各种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应。人体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与外界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们必须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且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这样才能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的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

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人们要顺应阳气发泄的趋势,早些起床到室外活动,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气候转凉,阴气收敛,人们又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而养阴养阳的道理,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养生原则的具体体现。

形神合一“形神合一”也可称为“形与神俱”、“形神兼备”。中医学中的形与神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所谓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它们是物质基础,是有形的物质。所谓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是无形的物质。

■神为生命之主

神是生命的主宰。人的生命活动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性活动;另一类是精神性活动。在人体统一的整体中,起统率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

人的精神活动是相当复杂的,中医用“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怒、喜、思、忧、恐)等概念加以概括,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用“五行学说”与五脏联系起来,认为这些精神活动是脏腑的功能表现,而且都是在“心神”的主宰下进行的。

人体不但自身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的关系,而且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协调,也是靠“神”来实现的,“神”在机体内外抗邪中起着主导作用。

人体不但自身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的关系,而且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协调,也是靠“神”来实现的,“神”在机体内外抗邪中起着主导作用。

■形为生命之基

神以形为物质基础,“形具”才能“神生”。《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这不仅阐明了精、气、营、血、脉是“五神”的物质基础,而且说明了“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五神”活动的关系。五脏藏精化气生神,神接受外界刺激而生情,神活动于内,情表现于外,这就是五脏与神、情的密切关系。

中医养生学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精的盈亏关系到神的盛衰,而血气精微是神活动的基础。人体的物质基础丰富,人之精神旺盛,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因为精神思维活动需要大量的气血精微来供应,所以临床上认为劳神太过,则心血暗耗;心血亏虚,则神志不宁。神志不宁,则表现出各种心理活动异常。

现代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并不是人类情绪变化的唯一刺激因素,自然现象的变化同样可以引起情绪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四时更迭、月廓圆缺、颜色、声音、气味、食物等,都可作用于人体,使之发生情绪改变,进而影响人体生理活动。这说明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是随时随地互相转化、相互影响,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

■形神共养,益寿延年

形神共养,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中医养生学主张动以养形,以形劳而不倦为度,用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摩等,以运动形体,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

生命的动力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素问·生气通天论》

天癸和肾阳是生命的动力

天癸和肾阳使生命得以存在与繁衍,同时两者的多少,又决定着人寿命的长短,这两种物质在人体中的变化规律,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阐述。

■天癸

天癸一词最早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人体的阶段性发育时曾被提及,后人根据《黄帝内经》所记载,大都随文衍义,对天癸究竟是什么东西,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天癸是女精,有人认为天癸是精血……

那么,天癸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男女生殖功能的物质。它来源于先天之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盛。当人体发育到青春期时,由于肾的精气进一步充盛,体内便产生了天癸,于是男子能产生精子,并能排精、育子,女性出现月经周期,并能排卵、妊娠。天癸是肾气的产物,肾气盛,天癸至;肾气衰,则天癸竭,天癸与肾气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肾气盛了,就可以有性的周期性变化;肾气衰了,性功能亦随之减弱或衰退,说明天癸是肾气的产物,而天癸的产生又必须以肾气充盈为先决条件。

■肾阳

一般地讲,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素问·生气通天论》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身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决定着人的寿命。而真正决定着人的寿命这个阳气,其实是肾的阳气,因此肾阳又叫做元阳。通常人一出生就决定了每个人肾阳的多少。

人在婴幼时期长得非常快,这就是能量在迅速地积累,同时肾阳也在变盛,所以中医称小儿为纯阳之体。到了成年,人体发育完全,能量的积累达到了极限,肾阳也达到了最强盛的时期。之后,肾阳渐渐衰减,直到老年肾阳耗尽,生命也就随之终结了。天癸的产生,标志着女性功能发育成熟,并有生殖能力。

肾阳的盛衰决定着生命的进程,肾阳的有无,决定着人的生死。肾阳主宰着人的寿命,目前还没有办法让人的肾阳永保强盛。生命其实是能量的一种聚集形态,这个聚集的能量是有一个限度的,这个限度由肾阳的最大值决定。人的身体一般长到30岁就长到头了,能量积聚到了尽头,肾阳也增长到了极限。30岁后,肾阳就开始逐渐减少,无法阻止。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好的生活态度,可以让自己的肾阳消耗得慢一些,而延年益寿。

生命动力的维持: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相辅相成。

先天之气对人的健康成长非常的重要。如果父母多病虚弱,孩子就会先天真气不足,体虚多病。如果后天的培养再不精心,孩子就很容易夭折。人活着就是不断消耗人体真气的过程,真气耗尽,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后天之气就是指天地之气,如氧气、谷气等。我们时刻离不开的氧气,是从我们周围的气场中获得的,由此可见人所处环境以及气场的重要性。谷气则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所化生的精气,即水谷精微,也就是我们平常所吃的食物。《黄帝内经·素问·脏象论》中说:“人禀气而生,由气而化形。”庄子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些都说明人是靠气来维持生命活动的。

先天真气的充足与否,并不能决定人的寿命长短,后天的养护也非常重要。有的人虽然先天不足,但是后天很注意养生,讲究居住的环境,每天呼吸新鲜空气,吃得也很讲究,也可能长寿;有的人先天真气是很充足的,但后天不注意保养,每天熬夜透支身体,也可能很早就去世了。

人体的生命周期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这段经文表明,人从幼年开始,随着肾中精气的逐渐充盛,出现“齿更”和“发长”等迅速生长的现象。以后,又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盈,而产生“天癸”。所谓天癸,是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当人到了14~16岁时,肾中精气已充盛到一定程度,于是产生了天癸。天癸促进人体的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而进入青春期。这时,女子出现按期排卵,“月事以时下”;男子则出现“精气溢泻”的排精现象,说明性器官已经成熟,已经具备了生殖功能。此后,由于肾中精气充盛,不断产生天癸,起着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人至中年以后,肾中精气逐渐衰少,天癸亦随之衰减,以至停止产生。由于没有天癸的维持作用,人体的生殖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日趋萎缩,最丧失生殖功能而进入老年期。

精——生命之本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灵枢·经脉》

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中,精、气、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代医学家和养生家往往把它们与自然界万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共同比喻为“三宝”,即“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风、火、水;人有三宝,精、气、神。”

什么是“精”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生命之本”。它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根据精的来源和功能可以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又叫做“元精”,它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藏于肾,是人类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故《黄帝内经》称:“人始生,先成精。”指的就是这种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它主要来源于后天水谷精微,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肺的呼吸调节,产生精微物质,藏于五脏,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可见,后天之精具有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总之,在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精不断地被消耗,也不断地得到水谷精微的补充。所以,“精”不仅是人体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密切关系着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精,人的生命起源。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精”尽管存在“先天”、“后天”之别,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先天之精”要依靠“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后天之精”则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而且它们还共同储存于人的两肾之中,形成所谓的“肾精”。

五脏之精充盛,注入于肾,通过肾气的作用与先天之精结合转化为肾精。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肾精又能转化为生殖之精。“肾精”的作用肾精化生元气,运行全身,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并且推动和调节全身的生理活动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同时,在生殖过程中,男女之精交合,则产生新的生命。故此精对于每个人本身及其种族的繁衍都至关重要,所以必须珍惜。

气——生命的基础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素问·六节藏象论》

中医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哲学的气论,并使之系统化,建立了中医学的气论,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构成万物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从人的生理、病理,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保健,无不用气予以说明。因此,气的概念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气的内涵《黄帝内经》中气的内涵基本上是指“有别于液体、固体的流动而细微的存在”。例如:将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形容为苍天之气、天气、地气、风气、雷气、谷气、雨气、寒气、春气、夏气、秋气、冬气、芳草之气、石药之气等。把人体生命运动中,超出肉眼直观范围而又是客观存在的生命物质,也称作气或精气。如:心气、肺气、肝气、肾气、五脏六腑之气、胃气、经气,脉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血气、筋膜之气、清气、浊气等。生理物质为精或精气;病理物质则为邪气。生命源于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而人体又要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生存。

此外,《黄帝内经》开始用“阴气”、“阳气”对物质的属性进行分析,使得理性思维层次超越了单纯物质观念,也超越了战国至汉初时期中国哲学界“气”的内涵。所以《黄帝内经》中气概念的含义,是基于先秦、汉初的哲学“气”的内涵,又有超出其理性含义的地方。《黄帝内经》中气范畴的含义,孕育着现代中医理论气的概念,即既指客观物质,又指物质存在的现象。《黄帝内经》用气来解释在当时无法认识的物质存在,把一切既不是液体又不是固体的流动着的细微物质都称为气。这是一种跨越,使中医理论跨越了物质是什么的问题,直接进入到物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的研究探索中。

■气是阴阳交感的产物

人既然生活在气交之中,就必须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阴阳交感的产物,禀天地之气而生,依四时之法而成,是物质世界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的结果。所以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原始材料。人和自然万物一样,因此,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要探讨人的起源和本质,就要研究人的生存场所和与人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素问·六微旨大论》说:“言人者求之气交……”,“何谓气交……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下降的天气和上升的地气相互交汇的地方。自然界由于阴阳的运动变化,有四季之分,寒暑之别,既有天之六气的影响,又有地之五行生化的作用。人与天地相应,人体与自然界不仅共同受阴阳五行之气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许多具体的运动规律也是相通的。天地之气有阴阳之分,人体之气亦有阴阳之分。人体之气和自然之气的运动变化服从统一的规律,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气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胃为水谷之海,脾升胃降,纳运相得,将饮食水谷化生为水谷精气,靠脾之转输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气上输于肺,再由肺通过经脉而布散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和全身,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机能来源于人的形体,人的形体又依靠摄取自然界的一定物质才能生存。生命活动是物质世界的产物,人类必须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气与味(味由气化生,味亦是气),即空气、水、食物经口鼻进入人体后,经过一定的气化过程转化为机体各部分的生命物质,即五脏六腑之精气。人体一方面依靠生命机能不断地摄取自然物质并使之转变为机体的组成部分,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发挥生命机能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消耗自己,产生废物,通过汗、尿、便等形式排出体外。“气一元论"思想

荀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用气的观点阐明整个物质世界统一性的,而《黄帝内经》从自然到人体,从生理到病理,贯串着“气一元论”观点。

首先,《黄帝内经》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体)都是由气构成的。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素问·宝命全形》载“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其次,《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黄帝内经》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而且也是维持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物质。

再次,《黄帝内经》认为同样的气,其盛衰、逆乱变化也可以导致身体出现疾病,致病的物质被称为“邪气”。

最后,《黄帝内经》通过精明、五色、脉象、形体等来了解、把握体内气的运动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真气《黄帝内经》所言“真气”表明了和“元气”同样的含义。《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真气在循行过程中,外达肌肤腠理,内至五脏六腑,无处不到。经过人体各脏腑、经络及体表组织,以发挥其生理功能。真气的生理功能作用,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真气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肾精的盛衰密切相关;能推动、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宗气

宗气又名大气,是聚于胸中之气,为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宗气对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具有推动作用,故《灵枢·邪客》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贯注入心脉之中,帮助心脏推动血液循行,即“助心行血”。所以气血的运行与宗气盛衰有关。《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所以临床上常常以“虚里”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测知宗气的旺盛与衰少。宗气不足,不能助心行血,就会引起血行淤滞,所以《灵枢·刺节真邪》说:“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

■营气

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因其富于营养,故称为营气。由于营气行于脉中,化生为血,营气与血可分而不可离,故常称“营血”。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在外者属于阳,在内者属于阴,故又称“营阴”。营气注入脉中,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组成成分之一。故《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气循经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营运全身上下内外,流乎于中而滋养五脏六腑,布散于外而灌溉皮毛筋骨。

总之,营气是由脾胃中水谷之气所化生,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营运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

■卫气卫有“卫护”、“保卫”之义。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行于脉内的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又称“卫阳”。其活动力强,流动迅速,故《素问·痹论》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卫气由水谷精微化生,运行于脉外。《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气与卫气运行路径和分布部位不尽一致,一般而言,其运行路径,即营气运行于脉内,卫气运行于脉外。

〔卫气循行〕“营卫相随,同周共度。”卫气与营气并行,阴阳相随,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二十五度”,内外相贯通,就像环一样。“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在正常情况下,卫气在白天沿六腑体表的经脉外,循行25周,夜晚沿五脏循行25周。每天从黎明开始,当眼睛睁开的时候,卫气从眼睛内毗上行至头部,经过手足太阳、手足少阳和手足阳明经,至四肢末端,再通过四肢的阴面上行至眼睛,即为一周。每一白天,卫气环行阳分二十五周次。从入夜到黎明,则从肾开始,依次由肾、心、肺、肝、脾五脏,又返回于肾,一夜之中,卫气往复环转行于阴分,亦二十五周次,昼夜合为五十周次。

散行全身:卫气除上述两种有规律的循行外,部分卫气散布于全身,外达皮肤之中,筋、骨、分肉之间,内至胸、腹、脏腑、肓膜等处,无处不至。如《素问·痹论》所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卫气生理功能〕《灵枢·本藏》所谓:“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温养、调节、防御作用。

〔卫气病理变化〕

邪气入侵,客于经络,卫气正常的循经运行受阻,这是卫气升降失常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几乎涉及临床每一种疾病的病理机转。如《灵枢·口问》所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决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络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就采用了“卫气稽留”的说法。当卫气不足时,人体肌表便失于固护,防御功能低下,易被外邪侵袭,且病后难愈,体温偏低,汗孔开合失去控制,则易汗出(自汗)。

卫气循行与人的睡眠也有密切关系。当卫气行于体内时,人便入睡;当卫气自睛明出于体表时,人便醒来。若卫气循行异常,则可表现寤寐异常。卫气行于阳分时间长则少寐,行于阴分时间长则多寐。卫气具有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的功能。但在锻炼身体时,应避免过多地出汗,防止卫气外泄。

神——生命的灵魂

“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素问·移精变气论》

什么是神

在传统养生理论中,“神”是生命的灵魂。它通常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了在大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狭义的“神”为心神,藏于心;广义的“神”,为脑神,藏于脑。

广义的“神”,既包括心神,还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内容。脑神是各神之首,精神、意识、思维、知觉都是在脑神的作用下产生;心神、肝魂、肺魄、肾志、脾意亦在脑神的作用下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关节的活动、皮肤的感觉、眼、耳、鼻、舌的作用同样都离不开脑神。

神的功能

中医认为,“神”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上。人的整个机体,从大脑到内脏,从五官七窍到经络、气血、精、津液,以至肢体的活动,都无一不是依赖“神”作为维持其正常运转的内在活力。正因为“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得神者昌,失神者死”的重要论断,逐步形成了“形神兼养,养神为先”的养生理念。

中医没有解剖学基础,因此,中医对神经的作用与分布只能作出概略性的说明与推测。比如,中医认为“神”可以调节人体形体的动与静,精神的兴奋和抑制,情绪的喜、怒、哀、乐、爱、恶,个性的刚与柔、静与躁,身体的屈与伸等,这都是“神”的调节与控制功能。此外,中医还认为“神”可调节阴阳,而阴、阳在生命物质运动稳定平衡态理论中,被看做是生命物质运动对稳定平衡态的偏离。调节阴阳,即调节生命物质运动对平衡态的偏离,这刚好也正是神经系统的功能。

气功中的“调神”即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让生命物质运动处于稳定平衡态,保证身体的健康。所以,气功家认为养神才能养形,调神是练功的核心。

神的物质基础

中医认为神的物质基础是“精”。“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的精气为补养培育而成。所以,“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只有作为生命物质要素的精气充足,作为生命活动功能外在表现的“神”才可能旺盛。

总之,“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神”则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三者之间具有互相资滋生的内在联系:精充气足则神全,神躁不安则伤精耗气;精气不足,神也易浮躁不宁;只有精、气、神充盈,机体的生命活动才可能在健康的状态中运行。

Part 02 理解中医养生的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哲学基础

“道无鬼神,独来独往……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素问·宝命全形论》《黄帝内经》在传统医学的地位

世界上并不仅仅只在中国有传统医学,与中医一样,古老的传统医学还有古埃及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希腊医学。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四大传统医学。曾经,它们都有过辉煌与灿烂,3500年前,古印度医学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2300多年前,古埃及医学开始衰败;古希腊医学在现代医学萌芽后也被遗弃。唯独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不但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还在继续为人们的健康作贡献。

中医学之所以得以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首,真正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它的医疗实用价值,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是它具有一整套独特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自《黄帝内经》之后,中医学术虽然各代有发展、流派纷呈,医学著作汗牛充栋,然而追溯这些学说、流派、著作的根源,无一不是源于《黄帝内经》。把脉又称为切脉,是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黄帝内经》不像西医书籍那样总在解析生理、病理等专业词汇,更多的是帮助人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的养生之道。“阴阳五行”走进中医

中医以“阴阳五行”为其哲学基础,以“天人合一”的中和境界为其理想的追求目标,以“精、气、神学说”为其根本,以“经络学说”为其特色,既可防病治病,又可养生保健。

中医在“阴阳五行”的指导下,认识疾病着重从整体上去把握,执简驭繁。健康的基础和标志就是“阴阳平衡”。疾病的产生就是因为阴阳失衡,如阳盛则热、阳虚则寒、阴盛则寒、阴虚则热。

中医认识疾病的方式比较全面,治疗疾病的方式和工具也十分丰富多样,这些都决定了中医必然有着神奇的疗效。借助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疾病信息,判断病性寒热、病势缓急以及病变脏腑等,从而确定疾病的证型以及病变本质,然后治病求本、对证下药。

中医治疗疾病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原则,即“平衡阴阳”,阴阳失调导致病性寒热,因此,中医也确立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治则。二是基本的方式和工具,主要有内服外用中药、针灸推拿和穴位敷贴等。

此外,中医以五行学说为基础,还创立了“以情胜情”的情志治疗方法。

所以,学习中医要懂得传统文化,要参悟养生精髓的根本所在。简而言之,道以医显,即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习医者而言,从医入道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

阴阳五行的基本原理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素问·阴阳离合论》

阴阳学说

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的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因此,单一事物就无法定阴阳,总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相比较而确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更而发生改变,即随着划分前提和依据的改变,事物的阴阳属性可随之变化。

■阴阳对立、消长和转化

阴阳二者的性质是对立的,比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水与火、寒与热,等等。阴阳消长是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阴阳消长大体可概括为四种类型: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阴阳互含互藏

阴阳互含互藏不仅是阴阳依存、互用、消长、转化的内在基础和根据,也是阴阳二气氤氲交感的内在动力机制,由于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因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氤氲交合,而万物化生。

■阴阳相互依存

对立的阴阳双方彼此依存。《灵枢·五变》云:“夫柔弱者,必有刚强。”柔为阴,刚为阳。柔与刚、弱与强,相反相对,又相互依存。阴阳属性双方,既对立又彼此依赖,最为关键的是要达成一种稳定平衡状态,才能维持事物正常的发生、发展、变化。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从“五方说”和“五材说”等演化而来。“五方说”源于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地理观,即天圆地方,方就有中心和四个方向,这5个方位分别与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按“天干”顺序排序,得出5个方位的相应镇物,保证各方安宁。在此基础上,古人又发展为“元素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乃是五种物质元素,是构成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物质来源。“五材说”的出现,说明了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元素的结构关系上来把握一切有形事物的整体联系,这是五行学说很大的发展。

■天人相应《黄帝内经》吸纳五行说的理论根据即是“天人相应”论,它认为人的形体生命源于自然界,其生存活力也取自自然界的养育。

■五行与四时《黄帝内经》中,对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虽按常规仍称四时,但从一年中气象与物候变化的实际情况,把一年分为五个气候节段,即在春夏与秋冬之间,加一长夏(亦名季夏,即阴历六月),这五个季节的气候特点是,春为风,夏为热,长夏为湿,秋为燥,冬为寒。

■五行与阴阳《黄帝内经》中直指五行之阴阳属性者,唯《素问》运气诸篇之天元纪大论云:“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指五运所主,亦主五时,应生长化收藏,故按五时之阴阳属性,亦即五行之阴阳属性。

阴阳平衡是养生的核心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万物产生和变化的基础

阴阳属性双方既对立又彼此依赖,最为关键的是要达成一种稳定平衡状态,才能维持事物正常的发生、发展、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和,唱和、调和之义。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如果阴阳二气在运动中不能交合感应,新事物和新个体就不会产生。故《易传·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氤氲”是指天地阴阳二气缠绵交合,即交感。“醇”在此为凝厚之义,是指阴阳二气相互交感渐生凝固而成有形之万物。“男女构精”是指阴阳二性之精气的交合。此处之“男女”并不是单指人类的男女二性,而是泛指生物界的雌雄二类。正是由于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或雌雄二性之精的构合,有形的万物才能产生,新的个体才能诞生。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相摩相荡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本源,也是人体生化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人体阴阳与自然界阴阳的运动变化

人体阴阳是随着自然界阴阳的运动而变化的,并且总是处于不断消长中。《黄帝内经》中说:“人身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逐渐减少,汗孔也开始闭合;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敛聚守于内,这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夜间阴盛,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所以人们生活、工作要有规律。

阴阳平衡,人才健康《黄帝内经》认为,阴阳是宇宙万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总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动态平衡是健康的基础,是生命、生理活动正常的保障,此时体内正气是充足的。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是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导致容易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治疗疾病就是纠正阴阳不平衡的状态,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平衡。

健康的人体处于一种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身体可以自动地调节不平衡之处,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后天不做损害它的事,身体的这个系统就能很正常地运转,人就不会生病,所以法于阴阳、顺应自然非常关键。“阴阳”有非常深刻的内涵,不仅反映了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反映了个体生命的本质和规律。阴阳概念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法于阴阳,实际上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把握生命的本质及顺应生命的规律。中医养生说简单点就是对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长寿,阴阳不平衡身体会生病,一切生病的根源都是体内阴阳不协调的外在表现。《黄帝内经》中处处体现着阴阳思想。无论是人体的生理变化还是组织结构,或者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体现出阴阳观念,而养生中的阴阳思想则处于统领地位。传统的中医学完整而全面的体现着调节动态平衡的思想和观念,其思想认识方法和实践都注重人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各自的阴阳平衡关系,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和谐关系,也包括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等。

养生首先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自然界的阴阳。要按照四季的轮回、月的阴晴圆缺、白天和黑夜的变化来调整生活,呵护生命。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月圆时为阳,月没有时叫阴等等。养生就要效法季节变化、日月的变化,如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养生还要效法内在的阴阳。每一个人体内都有阴阳,体内的寒气、浊气下沉,为阴,体内的热气、清气上升,为阳,火为阳,寒为阴。养生要仔细感觉体内的阴阳变化,并进行调节,不仅要让体内的阴阳平衡,而且使体内的阴阳和自然界的阴阳相符合,这样便会健康长寿。

阴阳调和的关键在于阳气致密而能护卫于外,阴气固守于内而不失其位。阴阳二者若不平衡协调,就会出现阳盛阴衰或者阴盛阳衰现象。人的阳气过于亢盛,阴气就会竭绝;阴气平和,阳气固密,二者必须平衡协调,人的生命才会健康。在人体内的阴阳就像一个跷跷板,双方实力相当,则跷跷板平衡,人就健康;若任何一方实力过强或过弱,就会导致跷跷板倾斜,人就会生病。

阴阳平衡不是静止的,而是相对的。阴阳之间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长;阳主热,阴主寒;阳主动,阴主静。自古以来中医治病就是通过辨证施治,纠正人体阴阳盛衰,使阴阳达到平衡而治愈疾病的。

阴阳失衡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就会产生种种疾病。阴阳轻度失衡可导致长期亚健康状态,阴阳中度失衡导致疾病、早衰,阴阳重度失衡导致重病,阴阳离决则生命终止,即死亡。由此可见,阴阳必须维持平衡,所以养生的核心就是阴阳平衡。

怎样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养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人们选择养生方法的空间很大,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这就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要因人、因病、因时而选择,特别是疾病缠身的人,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养生方法,如饮食养生、休闲养生、运动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经络养生等。

■从改变饮食结构入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一些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中医指出“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平衡饮食阴阳,也能减少疾病促进健康。必须从改变饮食结构入手,因人、因病、因时并根据食物的平、寒、凉、温、热这五性,调节平衡饮食,一日三餐合理搭配,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从修身养性、适量运动入手

修身养性是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内容非常的丰富。可以练习健身气功或练太极拳、剑或游览山水、研习书画、欣赏音乐等等来陶冶情操,养心、养神、养气,调节心理,从而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保持身心健康。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通过运动来调控自身的阴阳平衡,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坐地铁的时间可以用来走路,吃饭不要吃太饱。平时坚持跑步,周末去游泳,偶尔也应当去大自然中放松自己。“生命在于运动”,做到适量运动,还可以坚持徒步旅行、练健身操等。

人体内的阴阳奥秘

“生之本,本于阴阳”,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也就是阴阳二气相媾,形成了生命体。生命体形成之后,阴阳二气存在于其中,相互滋生、相互转化,又相互斗争。人体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黄帝内经》不仅将人体看成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还将每一个脏腑再分出阴阳,从而使阴阳的对立统一体现在人体内的每一个层次。《黄帝内经》中的五脏实际上是指以心、肝、脾、肺、肾为核心的五大系统,这五大系统通过经络气血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体,又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相互协调、抑制,在相对稳态的情况下,各系统按其固有的规律从事各种生命活动。

阴和阳是相和的,二者之间无限可分,可互相转换化、互根互用、消长平衡,这说明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比如白天阳盛阴衰,人体的生理功能也表现为“阳”,主要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阳衰,机体的生理功能也相应变化,主要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种转变就是所谓的“阴阳消长”。

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之间只有相互制约、相互消长才能达到动态平衡,如果任何一方过盛或过弱都会破坏这种平衡,那么身体就会出现不适。

就人体部位而言,有无数对“阴阳”。如: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六腑不藏为阳,五脏不泻为阴;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阴等等。

阴阳要平衡,防止两者的偏盛和偏衰

由于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一般来说,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所以阳偏胜必然会耗阴,从而导致阴液不足;阴偏盛也必然会损阳,从而导致阳气虚损。

阳偏盛时多见机体的机能亢奋、代谢旺盛,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阳气亢盛而阴液未虚的实热证进一步发展,可成为阳盛阴虚之证。阴偏盛时多见机体的机能代谢低下,热量不足。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阳虚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阳虚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最为常见,这是由于肾阳为诸阳之本。阴偏衰即阴虚,是指机体的精、血、津液等阴液亏耗,不能很好地滋养、安抚人体。阴虚一般以肺、肝、肾之阴虚为主。

如果阴阳中的某一方极为旺盛,就会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如体内阳气太盛,就会将阴气拒于体外,阴气不能入内,在体表形成“假寒”的现象,这种寒其实是内热表寒,热是根本,寒是表象而已;如果体内阴气太盛,就会将阳气拒于体外,导致阳气不能入体内而在体表形成“假热”,这种热的本质是寒,热也只是表象而已。现在许多老人对自己身体的寒热感觉比较敏感,但这种感觉不能只依靠表面现象来断定,否则可能被“假热”、“假寒”所迷惑,从而用错调理方法,适得其反。

阴阳之间也会互相损伤,如阴液(精、血、津液)亏损,会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状态;如阳气虚损,那么阴液机会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状态。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阴阳两者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但在正常情况下又维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协调。

认识阴阳体质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黄帝内经》的这些观点被作为体质划分的依据,进而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阴阳体质划分法。《黄帝内经》的阴阳思想不仅能够说明人的身体结构,更可指导养生保健,但要充分利用阴阳思想进行养生保健,必须先研究清楚自己的体质是属阴还是属阳,才能心中有数,方法得当。阴阳体质不同的人在形态、性格、气质等方面都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外形和神态看体质

阳性体质:性格比较急,也就是脾气大,容易发火;说话声音洪亮、清脆;气色较好,脸色红润有光泽,舌苔颜色鲜红;体型一般比较清瘦,但是精力旺盛,骨架偏小,实际体重要比看起来重,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身体很“实”。阴性体质:面色比较苍白,说话细声细气,声音有时候含糊不清楚;一般看起来偏胖,但实际体重要比看上去轻,也就是经常所说的“虚重”;动作比较缓慢,容易感觉到疲惫等。

从寒热性来看体质

一般热性体质的人属阳性,寒性体质的人属阴性。热性体质的人手心保持热暖,喜欢喝冷饮,容易出汗,怕热,稍微有热感就脸颊发红,不喜欢穿太厚。寒性体质的人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四肢容易冰冷,手脚四季发凉,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

从性格看体质

一般性格外向的人大都属于阳性体质,开朗乐观,善于交际,做事干练,不拘小节,具有领导气质,团队合作能力强。阴性体质的人多沉默寡言,不大爱说话,性格沉稳,做事有板有眼、不急不慢,与阳性体质的人相比脾气较小,不容易激动上火。

从其他方面也能看体质

阳性体质的人唾液分泌旺盛,经常会不自觉地睁大眼睛;一般坐姿不固定,身体爱摇来摇去,安静不下来。阴性体质的人不喜欢空调房间,即便是夏日吹空调也会觉得不适。“女人多热,男人多寒”主要是指老年男女体质的大致情况,这里的“热”或“寒”都是“虚热”与“虚寒”。虚热并非真正的热,而是由于阴气不足而导致阳气无处附着,从而浮于表面形成虚热;同理,虚寒是由于阳气不足而导致的。

老年女性一般虚热多,主要表现为汗多、怕热、容易烦燥等,而老年男性虚寒多,主要表现为怕冷畏寒、腰酸等,此外阳痿也很常见。

人体体质的特性

■体质具有个体差异性

体质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体质的特征之一表现为个体差异性,人们对某些疾病和病因的易感性,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体质的特点隐隐约约地体现在疾病和健康过程之中。

■体质具有可调性

体质的可调性,让调整体质、防病治病变成可能,实际上辨证治病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为了改变患者的病理体质。调整和改善体质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生活指导,通过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使人们的体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改善。适宜的药食是调整体质的重要方法,合理运用药食的升降浮沉、四气五味等功能,可以有效地纠正体质的偏颇。虚寒之人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

Part 03 巧用人体生物钟为健康加分:天人合一时令养生

四季养生的原则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素问·宝命全形论》

遵天地运动变化之法《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整体观,其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论述了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人是大自然中生物的一种,故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大自然按照自己的规律不断地运动变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人类长期地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生活,也就形成了体内气血盛衰、阴阳消长的相应性变化。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活动应该遵循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这样人自身也会得到天地的恩赐,健康长寿;如果逆天地之道而行,必然会疾病缠身。人是吸收天地日月的精华,按四时运转规律而生的。先秦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人体的气血盛衰与四时气候变化非常密切。《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因天时而调气血也”,就是说要根据天地阴阳的变化,结合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来调人体的气血,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从之则生,逆之则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春夏要保养生气与长气(即阳气),以适应自然界阳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阳气潜藏、阴气渐盛打基础,不应该宣泄太过或内寒太甚,而伤阳气;秋冬则应该保养收气与藏气(即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下基础,而不应该耗精而伤阴气。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如果人体是阴阳偏盛偏衰体质的人则应该分别对待。阳虚,则要“冬病夏养”,于春夏之时注意调养阳气,给予培补,而且不可食冷食凉,较于冬季病发再用热药效果好。阴虚,则要“夏病冬养”,于秋冬时滋补肝肾,可减轻春夏发病程度。

后世医家也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了进一步阐发。王冰从饮食养生角度出发,认为春夏寒凉食物以制阳气之盛,从而保养阳气;秋冬宜食温热之品以制阴气之盛,从而保养阴气。张介宾从阴阳互根关系出发解释,认为阳为阴之根,阴为阳之基,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

春季怎么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天的特点

春季的特点:“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归大地,阳气升发,蛰虫苏醒,万物始生。自然界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按五行学说,春应五脏之肝,属木。

春季养生方法

■精神调养

戒怒:春应肝。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春天容易肝火旺,应制怒,以顺肝调达舒泄之气。应“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适应自然界勃勃生气,以利春阳生发之机。可登山踏青,赏花嬉戏,陶冶性情。

■起居调养

春天白天渐长,人应晚睡早起,以适应自然界生发之气。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醒。所以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即少睡多醒,使人体的阳气升发于外。

春天衣服不可骤减。春季乍暖还寒,应春捂秋冻,以免受寒,克伐人体的阳气。衣着宜“下厚上薄”,以养阳之生气。中医认为,脚是人体的根,护住脚不受寒,就是护住了人体阳气升发之根。

■饮食调养

辛温升散之品,以助阳气升发,如麦(甘)、枣(甘)、豉(能升能散)、茼蒿、葱、香菜等。

肝过旺。肝气过盛,在饮食上有几种调理方法,一是少食酸味食物,因为酸味应肝木,少食酸味以防助长肝气;二是多食甘味食物,因为甘味应脾土,多食以防肝乘脾而致病;三是多食辛味食物,因为辛味应肺金,多食辛味以防肝木侮肺金。

■防病保健

选用薄荷、荆芥等以顺春升之气。春夏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逐渐阳盛于外,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用药以辛温为主。

夏季怎么养生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夏季的特点

夏季万物生长,郁郁葱葱,万物华实;天地气交,阳极阴生,夏至一阴生。夏属火,应五脏之心;长夏(小暑、大暑即“三伏天”,湿热最盛)属土,应五脏之脾。夏季心旺肾衰:外热内寒,伏阴在内。

夏季养生的方法

■精神调养

心主神志,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调吸静心,神清气和。戒大喜,夏应心,大喜可致心气涣散不收。夏日炎炎,往往令人心烦,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机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症状。特别是在气温高、无风、早晚温差变化不明显时,更易使人心胸憋闷,产生焦躁和厌烦的情绪,从而引发病症。所以,夏天要心静。如何做到心静呢?一是要清心寡欲,少一分贪念,就会少一分心烦,善于调节心情,尤其不能大喜大悲;二是要多闭目养神,多静坐,可以排除心中的杂念。

■起居调养

晚睡早起,午睡,以适应生长之气,所以应“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季昼长夜短,人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应该晚些入睡,早点起床。因为天气炎热,人晚上不易入睡,而天亮得早,人也醒得早,所以容易造成睡眠不足,容易“夏打盹儿”。因此,有条件的要增加午休时间,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上班族每天要保证6~8小时的睡眠,否则身体会吃不消的。中医所指的虚寒性疾病都可采用艾灸的方式,用“冬病夏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饮食调养

夏季的饮食较其他季节更为重要。因为夏季阳气盛于外,而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故夏季应该饮食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吃绿叶菜和瓜类等水量多的蔬菜水果,如苦瓜、丝瓜、南瓜、黄瓜等。饮食不要过咸、过甜,少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猪肉、辣椒、葱等,以免发生内热而诱发其他疾病。另外,在早、晚餐时喝点粥和汤大有好处,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能补养身体。

■防病保健

苦夏:有些人夏季会有胸闷不适、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大便稀薄等症状,上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病变。苦夏是夏季常发生的一种病症,在治疗上主要是减少食量、清淡饮食、少吃油腻,以使脾健胃和。

冬病夏治:三伏天,阳气最盛,可以使患者的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在冬天发作时治疗,在夏天未发病时“培本”以扶助正气。人体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在春夏治疗都会比其他季节治疗效果好。这几类疾病具体表现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炎、冻疮、胃痛、颈椎病、慢性腹泻等。

秋季怎么养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神,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秋季的特点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也开始阳消阴长。秋属金,内应于肺,在志为悲忧。

秋季养生的方法

■精神调养

登高远眺,心旷神怡,“使志安宁,以缓秋刑,以敛神奇,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季要注意养肺,精神情志方面的养生也非常重要,要保持内心宁静,培养乐观情绪,要注意休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参加一些登高赏红叶等有意义的活动,登高远眺,饱览奇景,有心旷神怡之感,可以使一切忧郁、惆怅顿然消失。

■起居调养

早睡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过,以应“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冻”是秋天的穿衣原则。秋天衣服不要一下穿太多,使机体逐渐适应转冷的天气,增强抵抗力。特别是早秋,更要冻一冻。正如民间流传的谚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黄帝内经》也提到了“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

■运动调养

叩齿吐纳。清晨,静坐,叩齿36次(门牙健脾胃,磨牙补肾),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中满津液,分3次咽下,意送至丹田,稍停,做腹式呼吸。吸气时,舌抵上颚,用鼻息气,意送丹田。呼气时,默念“审”音,但不出声。腹式呼吸30次。秋季时还要坚持锻炼,如每天早、晚到室外散步、慢跑等,每次5千米为好,以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秋天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

■饮食调养

秋季多燥,若燥气过盛,应少食辛味食物,因辛味应肺,以免助长肺气;应多食酸味食物,因酸味应肝,多食酸味可以防止肺金乘肝木;应多食柔和、滋阴润燥之品,以防秋燥伤肺。具体食物如下:燥金之气过旺,减辛(散),酸(收):番茄、马齿苋、柿子、李子、杨梅、山楂、橘子、橙子、梨、桃、柠檬、橄榄、葡萄、枇杷、石榴、猕猴桃。

滋阴润燥:芝麻、牛奶、蜂蜜、核桃、藕、梨、山药、萝卜等。适当喝粥,能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在煮粥时,适当加入梨、萝卜、芝麻等药食俱佳的食物,更具有益肺润燥之功效。要多饮水,饮水要少量、多次,慢慢饮,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每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异,一般一天2000毫升。但要忌寒凉之饮,吃得太凉容易伤胃。秋季气候干燥,要少食辛辣的食物。

冬季怎么养生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冬季的特点

冬季的特点:阳气潜藏,阴气盛于外,草木凋零,蛰虫伏藏,冬主闭藏。

冬季养生的方法

■精神调养

神静是指精神情志安静平和,做到“无扰乎阳”,令阳气伏藏,即,“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要保持情绪的宁静,避免烦扰妄动,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起居调养

早睡晚起,必待日光: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以应“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中医认为人体的卫气司开阂,出汗是阴精和阳气协调作用的产物。冬天天地气闭,血气伏藏,出汗会发泄阳气。所以不应出汗,而要养精蓄锐,使阳气内藏。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同理,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

■运动调养

适当运动,冬至后更要增加运动。户外运动可以促进热量的产生,调节新陈代谢的机能,可以增强大脑皮质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之前的热身活动非常重要,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原则。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以滋阴潜阳为主,以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冬季严寒,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要食用一些滋阴潜阳之物,要选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物,但不宜燥热,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特别注意先要弄清楚自己的体质,如果属于寒热性质的,一般不应该热补,而胃肠不好的人,也要调节好胃后才能进补。

十二时辰养生

一天中的24小时在中国古时的计时中是十二个时辰,从半夜子时(23时)算起,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我们的生命活动应符合这种自然规律。只要顺应天时养生祛病,就相当于掌握了健康长寿的一大秘诀!

子时养护胆经

在夜里23点到次日凌晨1点,在这个时间段,胆经当令,阳气开始生发,最重要的是好好睡觉、养阳气。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五脏六腑皆受其益。对于习惯熬夜的人们来说,照顾好胆经才是最好的进补。有一种敲胆经的方法非常奏效,沿大腿外侧中线从屁股一直敲到膝盖,两条腿都要敲,每日每条腿敲3~5分钟,无论是站是坐,都可以方便地操作。两鬓斑白、腿部臃肿之人也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丑时养护肝经

在凌晨1点到3点,此时肝经当令。肝主目,和人体的眼睛联系密切,“卧则血归于肝”,这个时候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睡眠,保持熟睡是对肝最好的关怀。同时,“肝主藏血”,人的生发之机全都仰赖肝的疏泄功能。不要为了应酬大量喝酒,那样只会增加肝疏泄毒素的工作量,使肝脏功能越来越糟。也不能为了白天的不愉快而生气郁闷,那样只会抑制肝的疏泄、生发功能,容易导致气郁。“肝之液为泪”,眼泪是上天赐予每个人的自然解毒法,流流眼泪可以迅速化解肝毒,将体内的郁结及时疏解。

寅时养护肺经

在凌晨3点到5点。人体气血在这个时候开始冲击肺经,而肺经是“主一身之气”的,人们一定要处在深度睡眠当中才能完成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让人体的气血好好地来分配。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睡的人在夜间3~4点会那么难熬,因为这个时候为肃降之气运行的阶段,要是继续熬夜,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对于正常人来说,如果这个时候醒了,或是大汗淋漓,都是身体不好的信号,要尽快去看医生。

卯时养护大肠经

在早晨5点到7点,此时大肠经当令。大肠经的功能是转化糟粕,及时将人体的垃圾清理出体外。每天按时排便可以减轻大肠经的负担,达到润肠排毒的养生效果。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白开水不仅能让大肠蠕动旺盛,还能将唾液中的消化酶带进肠胃,吃东西时,可以更充分地分解食物。不过喝水之前,应该先刷牙,以免形成菌斑及牙石。大肠经还是一条非常有效的美容经,因为这条经直通面部两颊和鼻翼,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部位长斑、生痘。方法是右手攥空拳敲打左臂大肠经(左手自然下垂,右手从上臂敲打到手腕),再左手攥空拳敲打右臂大肠经,每边各敲打约1分钟。敲大肠经

辰时养护胃经

在早晨7点到9点,这时太阳升起,正是胃经当令,人体需要补充一些阴的东西,水分多、味道淡的食物就属于阴。这个时候应该吃早饭,补充营养。它们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是人体最好的保养。如果没有吃早饭,到了9点的时候就会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低,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大。

巳时养护脾经

在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脾经当令。脾经是主消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这样大脑才有能量应付日常的运转。不过这也有赖于脾运化水谷精微之物的功能,这是因为脾主一身肌肉,如果脾的功能很好,我们的肌肉就会很发达,嘴唇就很滋润、很丰满,反之,嘴唇就会发瘪、干枯。这时不妨多吃具有补脾气作用的食物,少吃寒凉、油腻的食物。对于现代上班族还要避免久坐,因为长时间坐着不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脾的功能容易受到影响。养生健脾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动”,即使没有时间去健身房,也要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做做简单的伸展运动。另外,还不能过度思虑,因为脾在志为思,一旦脾胃受到伤害,吃饭也不会有胃口,人就会消瘦。

午时养护心经

在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心经当令。此时是午餐时间,吃饭要注意营养丰富,荤素搭配,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吃八分饱就足已,建议多喝点汤,菜要少放盐,饭后用茶水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再进行午休。一个上午运化的全是阳气,这个时候是阴生,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睡子午觉是最好的选择,哪怕是闭一会儿眼睛对身体也有好处,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午休最有补益。当然,午睡时间不要太长,最多也不要超过1小时。

未时养护小肠经

在下午13点到15点,此时小肠经当令。它的作用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的精华,分配到身体的各个脏器。午饭一定要吃得营养、全面,这样才能保证下午的精力充沛。当然,这也不是说吃了好东西就能“补”什么,也不是要吃很多,这还与身体吸收功能的好坏有关,如果吸收功能较差,即使吃再好的东西,体内不能消化吸收,也照样会堆积成垃圾,人体还得调出元气来消化它,反而会使身体变得更虚弱。所以,膳食搭配还得根据个人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申时养护小肠经

在下午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当令的时候。膀胱经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如果此时特别犯困、健忘,平时睡眠是又较规律的,就可能是膀胱经出了问题,是阳虚的毛病。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膀胱经方法:面对墙壁,做下蹲起立的练习。初练时离墙壁稍远点,随着腰背力量的增加,逐渐缩短足尖与墙的距离,直至练到足尖抵住墙壁时,仍然能蹲起自如,每天坚持做10分钟便可。有些老年人,口唇一干燥就认为是肾阴虚,往往越补越口干。其实,人体的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就像太阳一样,能够把精液气化,如果膀胱经的气化功能好,嘴里就会有唾液,反之,就会口唇干燥。所以,遇到这种干燥症患者,要先从肾阳和膀胱经的气化功能两方面来考虑。

酉时养护肾经

在下午17点到19点,此时肾经当令。肾是先天之本,是一个人生命的本钱,大多来自父母的遗传,先天不足则要靠后天的培补。中国人讲究补肾,而身体经脉如果不通畅,吃多少补品都没用,不是想补就能补进去。涌泉穴直通肾经,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此穴可以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肾经上的太溪穴也是一个大补穴,凡是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头晕、耳鸣、腰酸、脱发、牙齿松动、哮喘、男人性功能减退、女性习惯性流产都可以通过刺激这个穴位缓解病症。

戌时养护心包经

在晚上19点到21点,此时恰是心包经当令。中国古代认为,此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男人与女人要保持心情舒畅,从内心深处来愉悦自己,为亥时进行性生活做好准备。心经是君主之官,是不受邪的,而是由心包经“代君受过”。每天应该抽出10分钟,去拍打心包经,这可以让身体得到全方位的休息。心包经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膻中穴,这个穴位于两乳的正中线,是解郁、解压的大穴。当人被气着时,会不由自主地拍打自己的胸膛,实际上这就是在拍打膻中穴。对患有失眠症的人来说,拍打心包经也是消除失眠的好方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