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23:00:54

点击下载

作者:王峰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试读:

前言

家有宝贝女儿,父母都希望她成为清新脱俗的小公主,端庄出众的女神,聪敏睿智的才女。然而,再美的鲜花也需要园丁辛勤的栽培,再上品的美玉也需要工匠耐心的打磨,优秀的女孩则需要父母精心的培育。

家庭是女孩最初的教育场所,父母是女孩第一位教师,教育的根本就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优秀的女儿,是父母的美好心愿,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人们常说:“少年若天成。”要想培养优秀的女孩,就要从小抓起,培养良好的性格、心态和生活习惯,才能让“小苗”在阳光和雨露下茁壮成长。

本书结合女孩的特性,依据现代社会教育的现状,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详尽地阐述了培养优秀女孩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为父母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教育方案。它涉及了女孩生活和成长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

第一,俗话说:“人生如四季,有风有雨也有晴。”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要想让女孩从容应对生活中的波澜,就必须培养她乐观向上的性格,让她成为一个心中充满阳光的快乐女孩。

第二,要养成女儿热爱生活的习惯:只有热爱生活才会充满希望,才会对未来充满期待。

第三,女孩子爱美,这没错,但是,父母要引导女儿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一个真正懂得美的女孩,才会受人尊重,这将是女孩子一生的财富。

第四,女孩子也要自立自强,人生不会平平坦坦,只有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才能应对人生的各种挫折。

第五,健康乐观的心态是女儿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父母应该注意培养女儿乐观的习惯,让女儿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父母不能只是满足女儿物质上的需求,更要给予女儿心灵方面的关爱。

第六,学习是女儿一生的大事,所以,父母要帮助女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七,女儿在成长,家长也在成长,没有谁一开始就懂得教育,正确的教育方式也是在慢慢地摸索与借鉴中形成的。家长应该让这个过程尽量缩短,以减少教育的失误。

……

教育界有句经典的话:“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父母。”其实,每个女孩的前途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那么,为了让女儿成为一个优秀的女孩,请翻开这本书吧,提前给自己打预防针,避免因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第一章培养女孩积极向上的习惯

积极向上的女孩子心里充满阳光,对未来充满希望,遇到困难,也能沉稳冷静地去对待。良好的性格和心态能帮助女孩子渡过人生的难关,因为积极的情绪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使人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1.自信的女孩最可爱

自信心就像生活中的阳光,它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精神动力,它能让女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它能让人精神振奋,以前没有勇气去做的事,因为有了自信心的支持,便有了为之一搏的决心。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只要家长的教育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栋梁。而孩子的自信心就来自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他的肯定和赞赏,这也是孩子树立自信心最直接和最简单的途径。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女孩子的自信呢?

家长要引导女儿以自然、大方为原则来展示真实的自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女孩就应该像一朵出水的芙蓉,清雅、高洁。女孩子要学会微笑,自然而有度的笑容也应该是女孩子必修的课程,这是一种交际的语言,也是女孩子内心世界的闪耀。这种大方、真诚、乐观、自信的性格,展示了女孩心中快乐的元素、清新的元素、向上的元素,这些宝贵的心态在她的成长中弥足珍贵,所以家长要及时培养孩子这种良好的生活和思维习惯。

平时在生活中,父母要适度地多表扬少批评,积极地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自信心是孩子人生路上必备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孩子是否能树立自信心和父母教育方法的正确与否密切相关。

所以,在女儿遇到挫折时,父母要及时地鼓励她“相信自己,你一定行”,这样会让孩子战胜困难,重新振作起来。对于孩子来说,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一声赞叹、一个肯定都会激起女孩子强烈的自信,从而扬起希望的风帆。

事实上,每一个女孩子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能不能成就自己的一生,关键是她对自己有没有信心。信心是能够传递的,只有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有信心,孩子对自己才会有信心,才能在通向理想的路上一往无前。

自信是个人对自己实力的正确客观的评估,而不是盲目的自以为是,不切实际的自信只是骄傲自大的表现。成功的前提是自信,一切的失败都源于恐惧。

女孩子如果能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就可以让她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难;相反,如果女孩子存在着消极的心理,就会阻碍她成长的脚步。

其实,每个女孩子都有自己优秀的一面,只要我们有耐心去用良好的心态去观察,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就能帮她们树立起自信心。

那么,您的女儿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呢?

请让她们快速作一下下面的测试,答案很快就能揭晓了:

如果你下定决心做某一件事,即使没有人赞同,你仍然会坚持做到底吗?

你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吗?

有人批评你时,你会觉得很难过吗?

你平时很少对人说出自己真正的意见吗?

对于别人的赞美,你认为是在恭维你吗?

你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吗?

你对自己的外表满意吗?

在聚会上,你经常等别人先跟你打招呼吗?

你每天照镜子超过三次吗?

你的个性很强吗?

你能成为团队优秀的领导者吗?

你的记忆力很好吗?

买衣服前,你通常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吗?

你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吗?

你认为自己是个受欢迎的人吗?

你有幽默感吗?

目前所学的功课都是你所喜欢的吗?

你懂得搭配衣服吗?

危急时,你能做到冷静吗?

你与别人合作时,有团队精神吗?

你认为自己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人吗?

你经常希望自己以后有所建树吗?

你经常羡慕别人的成就吗?

你会为了讨好别人而打扮吗?

你任由他人来支配你的生活吗?

你认为你的优点比缺点多吗?

你希望自己具备更多的才能和天赋吗?

你的缺点在哪里?你能改正吗?

如果孩子的答案大部分都是积极的,能积极客观地判断自己,比如孩子认为自己有团队精神,认为自己以后可以有所成就,就说明孩子对自己信心十足,明白自己的优点,同时清楚自己的缺点。不过家长要告诫孩子注意拿捏好分寸,要让孩子谦虚一点,这样才会有好人缘。

如果孩子的回答大部分是消极的,比如认为自己将来一无所成,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就说明孩子对自己显然缺乏信心。此时家长就要教孩子从现在起,尽量不要去想自己的弱点,多往好的方面去做,要让孩子先学会看重自己,别人才会真正看重你。

知道孩子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信以后,父母们就要着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信了,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父母们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参考运用:

(1)学会倾听女孩子的心声

女孩子一般心思比较细腻,她愿意和家长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是父母应该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要耐心去倾听她内心的声音。当我们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孩子时,她会觉得我们是在乎她的。倾听时的态度要和蔼,只有敢于在父母面前表述自己想法的孩子,才是拥有自信的。

(2)表扬就是给女儿信心

即使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只要孩子能认真地完成,就算结果我们并不满意,也要及时地给孩子表扬与鼓励,因为适当的称赞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3)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忘记留出小部分时间来陪孩子玩耍。只有父母的关爱才能让孩子变得开朗,而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往往显示出自卑的情绪。

(4)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

每当学校有活动或者演出时,爸爸妈妈要尽量参加,你的出现会让孩子信心倍增,而此时此刻,孩子也最能感受到父母给自己的关爱。

(5)与孩子协作,共同完成家庭活动

比如让孩子参加有趣的游戏或者家务劳动等。在实践中既可以增加孩子的见识,也能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父母的表扬是孩子自信心萌发的基础。

(6)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给孩子分派任务,比如打扫他自己的小房间。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被需要,小小的成就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7)与孩子一起阅读

挑选优秀的青少年读物,与孩子一起阅读。然后,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尽情发表自己的言论。只有敢说出看法的孩子,才是自信的孩子。

(8)做自信的父母

孩子常常在我们不经意之间模仿大人的言谈举止,所以,父母们自己首先要充满自信。如果作为成人都不能对事物作出自己的肯定与判断,又怎么去要求孩子呢?

家长要培养女孩子的乐观心态,女孩子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心态,就能自觉地去理解别人、支持别人、谅解别人、宽容别人。“好心态好人生”,“心态改变一切”,好的心态能够使复杂的事情变简单,能够使棘手的事情变容易。要让女孩子学会笑对人生,笑对生活,有开朗、豁达、活泼的性格,每天开心地学习和生活,使自己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中。

总之,作为父母,一定要努力把自己的女儿打造成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让她在阳光铺就的道路上一往无前,走向明天,迈向成功。2.引导女孩热爱户外运动

金榜题名、拥有一份好工作、开拓自己的事业、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为了实现这些梦想,女孩子们每天埋头苦读,却忽略了一件更重要的事:坚持锻炼身体。因为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无从谈起。

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坚持去户外锻炼身体,做一些适合女孩的轻度的运动,长期坚持,就能达到强健体魄、促进心智的目的。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不仅是在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同时也能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一向重视锻炼身体,从十几岁开始,直到百岁高龄,从未间断。他一生坎坷,却奇迹般地突破了百岁大关。

坚持锻炼身体,能够使女孩获益匪浅:

(1)增强体质,保证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人一生的财富,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却忽视了。一个身体孱弱的人,如果锻炼方法得宜,又能每天坚持,健康也会自己送上门来。《读懂人生》中讲述了吴图南的故事:

武术大师吴图南小的时候体弱多病,曾患过肺结核、黄疸肝炎,还因癫痫抽风,致使右腿比左腿短约两厘米。家里人都以为他活不成了。九岁时,幸遇清朝太医李学裕为他诊治。李太医说:“你这病光吃药不容易好,最好要配合习武练功。”于是他拜名家为师,学习武艺。练了一年多,他脸色红润,身体也逐渐结实起来了。经过十多年的刻苦磨炼,他学会了太极拳和刀、枪、剑、棍等各种技艺。从此,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

进入晚年,吴图南每天早晚坚持练太极拳,每次都练得很认真,还请别人将其每个动作都拍了片,多达四百多张。他自己从透视片上看每个姿势,遇有不符解剖之处,便逐一校正动作,使运动更为有益于生理活动。

由于坚持练拳,吴图南在百岁之龄,仍然健康如昔,精力充沛,记忆力不减。他晚年仍坚持从事武术史和太极拳的研究,出版多种著作,并在“国际太极拳表演观摩会”上,以其炉火纯青的拳术,荣获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牌。

由此可见,锻炼身体益处多多。适当地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障骨、脑细胞充分的营养,尤其对正在长身高的孩子来说,能促进长高激素分泌及肌肉、韧带和软骨的生长。

(2)激活思维,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

每天锻炼身体,坚持运动,看起来只是强健了体魄,灵活了肢体,跟智力水平的发展没什么关系。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一个行为迟钝的人很难学习超群。因为大脑思维的灵活与肢体的灵活是相联系的。

关于这一点,《好父母》一书进行过详细的阐述:

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有学习问题的孩子,他们的视觉跟踪力差,阅读计算时常常出现丢字、串行、看错数,这和他们的眼肌控制能力差有关。而大脑对眼肌的控制,必须是在充分的活动中展开,像一些有追踪目标的运动和投掷运动都对眼肌的发展有直接作用。

很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经测查,他们的内耳前庭发展不平衡。这导致孩子处于情绪不安稳的状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上课听讲和做作业。内耳前庭的发展,正是在运动中实现的。

锻炼身体对智力水平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证,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曾讲过康健父子的故事:

康康出生时才五斤二两,这让身为体育老师的父亲康健感到很失望。康老师开始实施他独特的健康第一、体育为主的家教方针。从康康会走路到他初中毕业十多年的时间里,康老师每天都带孩子进行至少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从未间断。康康大一些时,周围许多父母都带孩子去学习各种特长,康老师经过思考,觉得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比学习美术、钢琴更重要。于是,当别人家孩子都去参加特长班学习的时候,康老师却带着孩子到各种体育场所去,观看其他人的锻炼活动,让孩子感受到运动给人带来的活力,使孩子受到熏陶。

运动对智力大有好处。虽然康康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比较少,但他的学习成绩却名列前茅。因为康康经过体育锻炼之后,精力比别的同学旺盛,上课能够专心听讲,作业完成速度快。而且,康康抗挫折的能力也较强,如果偶尔成绩不理想,康康也不会垂头丧气,而是依旧对自己充满信心。

很多孩子,为了学习,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锻炼身体,这是很不明智的。不锻炼身体的人常感觉四肢乏力,打不起精神做事情或学习。身体健康是保障,只有身体好了,学习起来才会更轻松。

(3)磨炼意志,塑造女孩良好的个性心理

参加体育运动,经常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遵守规则、调节和控制某些不良的个性品质,因此能帮助孩子培养坚强的意志、勇敢、果断、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罗伯特安德罗米利肯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他毕生努力奋斗,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与他幼时受到的锻炼是分不开的:

米利肯是个穷孩子。他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二。父亲是个公理会的穷传教士,收入有限,加上孩子多,家境相当拮据。可父亲常常对孩子们说:“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这句话深深扎根在小米利肯的心中。

父亲还指导他进行体育锻炼,游泳、打球、骑马,他都很喜爱。因此他的体魄比起一些蜜罐里长大的孩子要强健得多,精力十分旺盛,这为他以后长期从事艰巨繁重的学习和研究创造了良好的身体条件。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乐观和热情。因为体育能增进快乐,帮助人调节情绪。一些研究证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做内腓肽的物质,科学家称之为快乐素,它就是能使人愉悦的秘密。

(4)提高生命质量,为奋斗提供资粮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人一生中学习、生活的有力保障,有健康就有希望,有健康才会有一切。

此外,运动中需要与伙伴互动,女孩子在运动中能学会与他人沟通和相处。据研究结果表明,凡运动能力发展迟缓的儿童,其依赖性强,社会活动性也比较欠缺。

所以,家长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帮助女儿养成热爱户外运动的良好习惯,这会使她受益一生。3.帮助女儿克服自卑

自卑是一个教育的悲剧,有的女孩从懂事起就严重地自卑,这种自卑感让她们有了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她们的世界仿佛是灰色的,没有一丝阳光。自卑的孩子沉默、胆小,没有想过自己会有美好的前途。家长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女儿这种不良的性格,尽最大的努力让她告别自卑,走向自信。

自卑是一种灰色的、消极的心理,时间长了就会成为性格的缺陷,而一个女孩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童年如果总是遭到父母的批评甚至是讽刺,就会感到自卑。自卑的女孩子在说话时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表达自己的意愿时也是含含糊糊。

在人多的环境中,她们总喜欢躲在冷清的角落。她们害怕自己微小的举动引来别人的哄堂大笑,更害怕与人沟通,自信心的完全丧失和自卑让她们错过了人生许多宝贵的机会。

自卑的坏习惯会危害孩子的一生。家长要及早纠正孩子的自卑心理,让她们成为阳光下自信的孩子,乐观地去面对每一天。

小玲聪明可爱,小时候特别开朗,见到她的人都夸她招人喜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沉默寡言,似乎总是郁郁寡欢,长长的头发几乎遮住了她半个脸。妈妈总是不解:小玲到底哪里不对,在烦恼些什么?

直到有一天母亲抽出时间通过沟通才得知,原来小玲进入青春期,发现自己眉间有块疤痕。这小小的疤痕虽然长在小玲的眉间,却深深地烙进了她的心里。这块疤痕成了她自卑的最终原因,惹得小玲整日愁容满面。

虽然长发已经遮盖了眉间的疤痕,但是小玲仍旧害怕别人看见自己的脸。自卑深深地伤害了她,甚至改变了她的整个生活。其实一个小小的疤痕并不至于如此,但是在小玲内心却足以致命。

自卑如此可怕,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击垮一个人的意志。其实,只要有决心战胜自卑,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不会产生自卑。那些残奥会上的运动员,个个身残志坚,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或许他们也曾自卑,但是当他们战胜自卑时,荣耀也就随之而来了。

许多家长为自己的女儿自卑,而心中暗暗焦急。家长猜测着,这种自卑心理会不会在孩子心中造成阴影,会不会影响到她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伴随孩子一生呢?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才,但很多女孩子的自卑往往是由于家庭环境及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我们认为,生活在以下家庭中的孩子较易出现自卑感:

(1)生活在父母离异家庭中的孩子。

(2)生活在父母要求苛刻家庭中的孩子。

(3)生活在不和睦家庭中的孩子。

(4)生活在暴力教育家庭中的孩子。

家长确实应该观察一下自己的女儿,她们是否已有自卑情结。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苗头,就要尽早帮助孩子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自卑的孩子往往会胆怯、怕羞、独来独往、猜疑心重、有自虐倾向、承受能力差。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1)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

父母要引导和教育孩子对自己进行积极、正确、客观地评价,并且认识到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短处或不足。要相信并发扬自己的长处,尽量弥补自己的短处。

(2)他人的批评是自己进步的动力

告诉孩子,有时社会评价一个人,不一定是正确的,但需要个人正确对待。比如牛顿、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他们小时候都曾被人们称为笨孩子,但是他们后来都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3)让孩子多一些成功的体验

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就会越强。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往往认识不足,有时可能会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因而导致失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父母要引导孩子量力而行,对孩子的要求也应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

(4)消除自卑,培养自信

既要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失败和挫折变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让孩子具备别人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5)父母的鼓励,要伴随孩子的左右

有的孩子之所以变得越来越自卑,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使孩子时时处处被批评与指责。长此以往,孩子每做一件事,他在潜意识中总会对自己做出否定的结论。

父母不要奢求孩子能完美地做好每一件事,而应该首先鼓励孩子去做,然后努力发现孩子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值得肯定的方面并进行及时地表扬,从而慢慢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要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努力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

(6)只要肯定自己,就能赶走自卑

许多自卑的孩子心中的自我往往是脆弱、飘摇不定的,他们没有对自己的确凿定论。这时,就需要父母给孩子以鼓励及确凿的定论。当孩子做出了一点点成绩或做了一件令他感到自豪的事,他就该获得父母的认可与表扬。

当女孩子遇到困难且踌躇畏缩时,家长们应该为她加油鼓劲。当然,对于孩子的自卑情结,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避免因望子成龙而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或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同别家孩子的长处相比,从而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4.帮助女儿消除抑郁

一般女孩子在未踏入校门之前,就已经具有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是乐观还是悲观,这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事实上,很多悲观的孩子,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不当,导致孩子对人生的理念产生了偏差。这种情绪如果蔓延下去,就会成为抑郁的性格,家长不可不慎,不可不防。

很多女孩子都多愁善感,有人以为这是女孩们先天注定的性格,其实不是,这和孩子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接受的教育息息相关。

鑫鑫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都是机关干部,对她有很高的期望。鑫鑫从小接受的教育要比普通人家多,学习成绩也很好。

但是,在一次考试中,鑫鑫发烧了,考试没有发挥好。

从那以后,她变得沉默寡言,再不像以前那样活泼可爱了。有时,上课也没有精神,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

妈妈很是不明白,于是她去学校咨询鑫鑫的班主任赵老师。赵老师说自从那次考试以后,鑫鑫就变了,经常走神,也不和同学们玩儿了。

赵老师告诉鑫鑫妈妈,在女孩子眼里世界是陌生的,每天都会有很多新的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事情在发生。由于鑫鑫上次没有考好,内心产生了自责、内疚的情绪,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孩子在童年就遇到了感情上的重大打击,如亲人去世、父母离异等,她们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的剧烈反应。

此外,学习成绩不好、长相不出众、总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不受老师重视等,都会使女孩子产生失落感。而且由于女孩子不会排解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很可能由于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长而严重地损害她们的身心健康。

抑郁的孩子会觉得孤独、恐惧和不快乐。那么,要使孩子健康成长,作为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扫除心中的阴云呢?

(1)要为女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女孩子幼小的心里,家就是她的全部。一个温馨的家可以培养一个快乐的孩子。因此,作为父母,要营造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幸福和温暖中成长。

即使平时工作很忙,父母也要留出时间陪孩子,和女儿一起做游戏,带她们去野外,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2)父母要做女儿的好榜样

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做到乐观面对人生,这是可以感染孩子的。在早期教育中,如果父母平时就很抑郁,经常闷闷不乐,孩子也无法在家庭中快乐地成长。

保持乐观态度的人,感到生活幸福的比例会比较高;那些因感到不幸而终日抱怨的人,往往也是人生的悲观者。孩子的乐观态度,直接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我们遇事能够乐观处理,孩子就会模仿我们的处理方式。

(3)做女儿的大朋友

家长就是孩子的大朋友,尤其是女孩子,更需要父母关爱。孩子只有与家人相处好之后,才能与其他小朋友和谐共处。应该怎样待人接物,都是我们教给孩子的,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社会,也是家长教会孩子的。

(4)让女儿自己来决策

从小过于拘束的女孩子,总是处在自卑的情绪中。而将决策权还给孩子,能使她们开始重视自己的想法,只有善于思考的孩子,才能在遇到困难时作出正确的选择。

(5)为女儿调理心态

每个女孩子都有开心与失落的时候。当她们开心时,我们可以分享她们的快乐;当孩子失落时,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给予她们正确的心理辅导,从而帮助她们走出痛苦,只有心里充满阳光的孩子才是乐观的孩子。

(6)让女儿消除过多的“贪念”

大部分女孩子拥有太多的物质占有欲,比如看到喜欢的玩具就想要,得到了就满足,得不到就失落。这一切会让孩子认为幸福就是得到喜欢的玩具,使她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要适时提醒孩子:不要过于要求父母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

(7)真诚地鼓励女儿

在孩子看来,没有什么能比父母真诚的鼓励更能激励她们去热爱生活和追求成功的了。家长对于孩子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缺点,要耐心地帮助他们纠正。

(8)要学会倾听

·家长要留出时间倾听女儿的心声,这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所以,家长应该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好朋友。当家长懂得了怎么去做的时候,教育就变成了一件简单、富有意义的事情,这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当女孩子心中的阴云一扫而光的时候,她会变成一个乐观自信、充满阳光、热爱生活的快乐之人。她所到之处,人们都会感受到快乐的氛围,都会赞叹她是个优秀的女孩。5.培养女儿乐观的生活态度

曾经很流行一句话:“快乐是一种习惯。”说得很精辟,也很有道理。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女孩子快乐的性格,这是一种优秀的习惯,也将成为她们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事实上,思想的方向盘在自己的手中,倾向烦恼还是快乐,就在于自己的心态。谁的天空也不可能永远阳光灿烂,积极的思考造就积极人生,消极的思考造就消极人生。要想教育女孩子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就首先要让她们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人心理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积极快乐的心理态度能激励人去取得成功,消极的心理态度会使人自我限制、自我挫败。

作为家长,我们要使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女儿的乐观心态,帮助她们获得成功、健康和幸福。

那么,应该怎样远离或避免消极心态呢?

(1)父母要为女孩子营造快乐的生活环境

父母要多关注生活有趣的一面,留意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并把愉快的情绪传达给孩子。凡事都有好的一面,积极地将其发掘出来,当生活中处处充满笑声,那么想不快乐都难。父母可以找一些让女儿欢笑的活动和场合,如观看优秀喜剧电影。

作为父母,一定要积极营造一个乐观和谐的家庭氛围,多关心孩子,多鼓励孩子,多和孩子一起体验快乐,让女儿在乐观中逐渐找到生活的自信,面对阴云,也敢于用阳光将其驱散。

(2)引导女儿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看开了,就是快乐,如果看不开,就是烦恼。因此,父母要经常用积极的一面来鼓励孩子,让孩子形成正向的思维方式。

(3)父母要用积极的生活态度来培养女儿

俗话说,只有乐观的父母能造就乐观的女儿,父母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培养女儿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一直在看着父母,如果父母在处理自身问题和家庭问题时表现出乐观的态度,那么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就会逐渐养成乐观品质。

当孩子遇事不顺而悲观时,父母应带领她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衡量,并让孩子明白她的思想中存在的逻辑错误。

(4)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女儿

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如果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女儿的生活,比如,给她买贵的玩具,不让她玩儿水、玩儿泥巴,很可能让女儿感受到压抑,并扼杀孩子对快乐的感觉。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女儿做她喜欢的事情。

(5)对于特殊成长时期的女儿要多关心

青春期的少女如含苞欲放的花蕾,心理正处于变化时期,不仅敏感,还比较脆弱,需要父母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父母的鼓励会让她尽快走出迷茫的状态,父母的关爱可以让她灰暗的心情迅速布满阳光。相反,如果父母每天埋怨孩子,责备孩子,就会让她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快乐更无从谈起。

(6)改正女儿抱怨的毛病

现实社会中那些抱怨个不停的人,生活往往也是一团糟。因为抱怨于事无补,浪费人的精力,还让人永远找不到方向,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形成抱怨的习惯。

(7)让女儿远离特别悲观和喜欢抱怨的人

悲观的情绪容易传染,抱怨也容易传染,要尽量避免让女儿跟有这两种心理倾向的人接触,他们只会带给女儿糟糕的心境。但是有时候不与之接触好像不太现实,比如,这个人是家人,或是同学,那就要留意不要让他人的消极颓废影响到女儿,让女儿也变得心灰意冷,悲观消极。

这时,家长就要经常引导女儿,告诉她们悲观的情绪的坏处,让她们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消极的氛围。虽然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但只要家长有耐心和恒心,女儿的性格一定会慢慢改变,一定会成为一个阳光、快乐的优秀女孩。6.让女儿懂得用心欣赏生活之美

生活从来都不缺乏美,只是人们缺乏美好的心灵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境遇,不同心态的女孩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女孩会觉得生活没有一丝亮彩,有的女孩纵使身处黑暗也能感受到光明和希望。

著名的雕刻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处处都是美,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让女孩子发现美,就等于给了她们生活的信心和积极上进的勇气。

孩子年幼,需要父母的引导,作为父母,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女儿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女儿感受生活的美好,进而创造美好的生活。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感受不到生活的阳光的人会生活得轻松愉快,更不要说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了。

女孩子们之所以看不到生活的美好,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1)没有发现美的意识

家长要告诉女儿,要经常带着发现的眼睛和感恩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世界,要培养女儿的这种意识。

(2)没有激发自己的感受

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地引导女儿对生活的感受。

(3)用消极的思维去看待周围的生活

用灰暗的眼光去感受世界就无法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因此,父母要帮助女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女儿多走出小屋

家长要留出时间让女儿去爬山,观看河池泉流,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制造了它们,也修饰了它们,这种质朴自然是比任何的雕琢都更能打动人心。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从小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朝阳、日暮、松鼠、野鸟,它们仿佛是孩子们的伙伴。每一时,每一刻,都能让女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情趣。

当然,城市也有城市的美,比如,寺院的庄严、水立方的华丽唯美、万里长城的巍峨雄壮都可以影响孩子对生活的感受。

(2)让女儿学会接受

人对外界的感受其实是有选择性的,外界的事物无所谓美丑,美丑只是人自身的感受。作为父母,就要让女儿积极地、能动地观察生活,将对外物的观察深化为内心情感上的正面的体验。

父母要引导孩子把每天的生活进行梳理,把自己的心情进行疏通,及时清理掉不良的信息和垃圾。时刻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相信以后人生路上也会轻松许多。

(3)让女儿用正确的思维去思考生活

让孩子在生活中培养哲思,帮助她们学会思考生活。思考生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做出理性的判断。不但可以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还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加睿智,这对于孩子的想象和思维能力都是一种有益的训练。

生活是复杂的,生活的思考,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对生活的历练,不能一蹴而就,作为父母,需要有耐心。

(4)帮助女儿去创造美

往往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人,都热衷创造生活的美好。女孩子天生心灵手巧,帮妈妈缝缝衣服,刷刷盘碗,这都是在创造美,都是在创造人间的温暖和关爱。

(5)让女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要引导女孩子自然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不要让她们走向自我封闭。让她们学会向父母表达感恩,向师长表达尊敬,对生活表示热爱。

总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培养女儿发现美好、感受美好、思考生活的能力,有了这些意识,她才能发现生活的精彩,从而去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7.帮助女儿克服贪婪的毛病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满足,就会陷入不安、焦虑的心境中,人生的路就不会从容轻松。一个孩子,如果永远不知道满足就会不珍惜身边的美好,也不会真正地享受快乐的人生,知足的女孩子心态最美。

贪婪有时就是真正的贫穷,满足就是真实的财富。家长给孩子财富,不如给孩子一颗知足的心。女孩子有了知足的心态,在面对生活时就显得从容许多了,也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相反,贪婪的女孩子只会抱怨,拼命去争取更高的成绩,而失去人生的许多美好体验。

人最贵知足,所谓“知足者常乐”。可是现代社会,人们普遍浮躁,女孩子的心也变得漂浮不定,总想要得到更多。

事实上,孩子的不知足往往都是受家长影响的,如果父母对女儿总是有求必应,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贪得无厌;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不知足,欲望没有止境,那么孩子自然就难以知足。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时要能够给孩子传达“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不要让孩子形成不知足的坏毛病。

秦琴只有五岁,晚上必须听着妈妈讲的故事才能入睡。一天,妈妈讲故事接近尾声,这时秦琴忽然模仿妈妈的声音说:“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童话故事里最常用的结尾,因此,小女孩学完之后,母女俩都笑了。

笑过之后,秦琴问道:“妈妈,幸福是什么?”

这是个需要智慧才能解答的问题,妈妈想了想,巧妙地回答道:“幸福就是不愁吃穿,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没想到,秦琴又接着问:“那漂亮阿姨穿得比你漂亮,住的房子比我们大,每天都在饭店吃饭,为什么她总是跟你说:烦死了!没意思!她为什么不幸福?”

秦琴口中的漂亮阿姨是妈妈的一位朋友,嫁了个有钱的老公,虽然衣食无忧,却总是觉得还不够,每天埋怨丈夫,抱怨身边的人。

还没等妈妈想好怎样回答,这个小女孩又连珠炮似的继续提问:“前楼的哥哥,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那么喜欢他,为什么他还离家出走,不让人找到他呢?”女孩口中的哥哥是院内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因不能容忍爸爸高声地教训而离家出走,这也是一个不知满足的例子。

于是,妈妈简短地对女儿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就在幸福之中。”“妈妈,我知道了,我很幸福,因为每天我都高高兴兴的,妈妈给我讲故事,爸爸带我去玩耍。”

妈妈不失时机地跟女儿说:“对了,人贵知足,知足常乐!”

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是非常容易知足的,但是他们往往受成人的影响。成人,有钱的想要得到真爱,有家的又要追求辉煌,得不到就痛苦万分;上班嫌累,赚钱嫌少,与朋友一起斤斤计较,这样的状态怎么会感到幸福呢?在家中怨气冲冲,一旦把这样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就会让孩子走进浮躁的深渊,心里眼里都是无法达到的目标,弄得生活也沉重不堪。

下面为父母们提供了一些让女儿知足的方法,仅供参考。

(1)让女儿知道生活的艰辛

父母要让孩子看到还有很多人挣扎在贫困线上,而自己则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有一些专家给出了意见,就是让孩子接触“贫穷”、体验“贫穷”。

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平日花钱如流水,小小年纪就好吃懒做、贪图安逸,在穿戴上和女同学互相攀比。父亲对此忧心如焚,于是就安排女儿到一个山里的朋友家去做调查,让她观察缺衣少食的人的日常生活。在山里,女孩第一次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也知道了自己生活的优越,更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2)在平时生活中,父母不要样样都满足孩子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不知足都是大人传递给她的,娇生惯养的孩子一般更容易形成不知足的个性。而“延迟满足”则是一个让孩子改变的不错方法。

家长要有智慧去分辩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除非急需,否则不一定全部立刻满足,要延缓时间,让孩子等着、盼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有些家长把孩子惯得要吃什么立刻就得吃到口,要玩儿什么马上就得拿到手,成了丝毫不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任性公主”。

父母要知道,女儿不可能在将来的人生中处处都满足,如果她不能学会满足,那么她在别的地方就会受挫。她可能会变得依赖性非常强,也可能变得心理极为阴暗,只要是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即使不择手段也要得到,这样一来,“小公主”就会变成了“小魔女”。

因此,面对孩子的要求,父母要智慧地处理。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正所谓知足者常乐,过分苛求自己或者过分苛求别人,都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不负责任。作为父母,我们要让女儿看到人生的美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懂得取舍,懂得放弃,懂得适可而止。

让女儿学会知足,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如果父母整天回家抱怨,觉得工作不如意,生活不舒心,天天羡慕他人,觉得自己所得太少,那么,孩子又怎能不模仿家长呢?假如孩子能把这种不满足化作奋斗的动力还好,但如果把这种不满足转化为负面心态,去嫉妒别人,阻碍他人,整天心里阴云笼罩,这样就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不利的影响。8.帮女儿纠正遇事悲观的人生态度

优秀的女孩必然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对生活没有热情的女孩心里一定死气沉沉,很难想象这样的人生会达到成功的境界,很难想象这样的女孩会营造幸福的人生。家长在女儿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她对前途的希望。

同样一件事,在有激情的人眼里,一定是信心十足,而且勇于去承担;而对于没有激情的人来说,任何事情都不能引起他的兴趣。一个女孩,如果对生活有激情,就会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家庭,时刻充满爱心和活力。

激情能创造奇迹,激情是成功的原动力。要完成宏伟的理想,没有激情就容易半途而废,因此,家长要让自己的女儿永远对人生充满激情。

有一个女孩,出生于瑞典一个富有的人家,可是她很不幸,到了该走路的年龄,她却没办法站立起来,原来,她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失去了走路的能力。这样的结果让全家人都十分沮丧,他们难以相信送样一个聪明美丽的小女孩不会走路。然而,四处求医也没有带来任何希望和转机。女孩的父母痛哭流涕:“如果说财富能换来健康,我们愿意倾尽所有让爱女学会自己走路。”

但是她的父母没有放弃她,为了避免小女孩产生悲观的情绪,他们平时非常注重对孩子的精神抚慰,同时,他们还特意按照正常人的方式来要求女儿。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小女孩显得无忧无虑,她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自己的残疾。相反,她对人生满怀激情,她经常跟父母谈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在父母的鼓励下,脚踏实地行动着。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去旅行。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女孩显得非常激动,她极目远眺,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船长的太太很喜欢这个小女孩——那么可爱的孩子谁能拒绝呢——当女孩让船长太太给自己讲有趣的故事时,她给孩子讲道: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天堂鸟似乎就是来自天堂的地方,美丽无比带着幸运。这个女孩一下子就被这只鸟迷住了,她很想亲自看一看,可是船长太太说鸟在船长那里。于是女孩央求船长家的保姆带她去看一看,保姆经不住孩子的央求,就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

这时候,船长的太太有事走了,甲板上只剩下小女孩一个人,她非常渴望早一点见到那只天堂鸟,恰在这个时候,船上的服务生穿过甲板,女孩微笑着向服务生请求道:“先生,您能带我去找船长,带我去看天堂鸟吗?”服务生并不知道这个孩子身体瘫痪,他很高兴地答应了这个请求:“好的,小姐,你跟我来吧!”说完他很有礼貌地浅浅鞠了一躬,伸出手来准备在前面带路。

这时候,奇迹发生了!这个小女孩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此时,连她自己也忘记了自己不能走路。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她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茜尔玛拉格萝夫。

时刻期待,永不放弃,想要不成功都难。这就是生活的真谛,这就是人生的哲理。人生需要有一种忘我的激情,只有在这种境况中,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充满激情有时候并不难,只要对某个目标满怀期待,并且对于手中的事情非常感兴趣,那么,人就会激情十足。可是激情一时容易,保持一生的激情很难。与男孩子相比,女孩子虽然有一定的韧度,但同样会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那么,父母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一直充满激情呢?

(1)培养女儿做事情的兴趣

生活中,女孩们经常因各种事情激情澎湃,比如芭蕾、动物、影视明星、音乐、网络及其他感兴趣的事。一提到这些事,女孩子们就会很激动,同时,面对这方面的信息,女孩子也会表现得记忆力非常强,发现能力和推理能力也变得非比寻常,这就是兴趣在起作用。因此,如果要激发孩子的热情,首先要让女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某些事情不得不做,那么就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因为只有带着兴趣去做,才能做得好。

(2)让女儿把激情当成一种习惯

一个有创意和奇思妙想的人,会永远对自己做的事情充满激情。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不断开拓思路,保护孩子做事的兴趣,慢慢让孩子形成自己培养激情的习惯。

总之,生活得过且过,热情度不高,没有激情的人生势必要暗淡无光,成功和幸福都将大打折扣。因此,父母要告诉女儿积极生活,不要只是活着,而是要全力以赴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可以瞬间激情澎湃,也可能瞬间跌入情感的低谷,还可能在三分钟热度过后,再也提不起精神来,孩子的未来不能用这样的消极来限定,我们必须让孩子在现在就学会对人生充满激情,把激情作为一种能力。9.女儿有了挫折,父母要耐心引导

女孩子成长路上的挫折,是她们人生重要的一课,家长一定要站在教育的高度耐心地去引导。有的父母心疼女儿,很少让她面对现实。女孩子相对于男孩子来说,承受力稍弱。但如果女孩一味地低头、退缩、回避,以后当她需要独自立足社会时将不能适应。所以,聪明的家长当女儿遇到挫折时,应该巧妙地引导和帮助她渡过难关。

疼爱女儿并不代表不让她面对困难和挫折,一般父母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女儿在人生路上遇到挫折时,他们常常一手遮天代替孩子去解决问题,让女儿避免受到这些难题的困扰。事实上,给孩子多多提供尝试机会也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迈向成功之路。

父母不舍得让女儿面对挫折,常常想方设法解救孩子,以帮助她“脱困”。这些父母常介入到女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替她处理日常事情,不管事小事大。

当家长们一次次把女儿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时,女孩子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和独立性,看起来好像在“搭救”女儿,其实在起相反的作用,让她永远不能面对挫折,永远不能学会自救。

父母只能帮助孩子一时,却无法帮助她一生。因此,如果父母真的心疼女儿,眼光就要放长远,让她适当地面对困难和挫折,自己站在背后引导和观察女儿,让女儿获得真正的成长。

一般的女孩子承受能力比较弱,如果再加上父母的溺爱,女孩就更没有机会面对挫折,她抗挫折的能力就更低一筹了。时间长了,面对挫折,女孩只会一味低头、一味服输。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能够从容面对挫折的女孩,就显得极为可贵,成了女孩子中的“极品”,这样的优秀女孩都有一颗勇于承担的心。

其实,挫折对于女孩的成长来说,未必是件不好的事。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因此,父母可以疼女儿,但不能代替她解决和处理生活中的一切,父母只能帮一时不能帮一世。父母要让女儿勇敢地面对挫折,当她遭受挫折时,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指导她进行人生的抉择,告诉她只要能及时地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就能反败为胜。

李佳升三年级了,有一次考试,许多同学语文和数学都考了双百,而她数学却只考了80多分。自尊心严重受挫的李佳回到家里委屈地哭道:“许多同学都笑话我,说我是大笨蛋……”

妈妈学过教育心理学,她连忙把女儿搂在怀里,一边给女儿抹眼泪,一边安慰女儿:“我们佳佳根本就不笨啊,不用哭。哭有什么用?只要有志气就能赶上去。妈妈刚上学时也不如别人,好多孩子都比妈妈学得快。妈妈暗中咬牙努力,老师上课我注意听,早上我比别人早起……后来,我终于成了优等生。你不要胆怯,要有信心。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赶上去!”

佳佳听了妈妈的话,心中的阴影一扫而光,此后,佳佳开始发奋努力学习,到三年级下学期,成绩终于上去了。

许多女孩都会碰到考试不理想的情况,这时候父母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佳佳的妈妈就做得很好,她及时对女儿进行心理疏导,从尊重、关心女儿的角度出发,同情、理解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她,让她从挫折中站起来,重新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如果确实是女儿略动脑筋就能克服的困难,父母就不要急躁,要耐心地观察女儿怎样思考,怎样去解决。如果她自己解决了,就要及时地表扬,帮她分析哪一步做得好、想得好,以后遇到相同的事情可以借鉴,她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如果女儿受挫,父母要采用适当的形式,对她进行心理的疏导,让她宣泄受挫的苦闷心情,不要让她把苦闷压在心里。父母也可以用交谈或书信方式提醒女儿,她可以向亲人、老师、同学或朋友倾吐内心的压抑之情,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以缓解心理压力。也可以鼓励她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心中的不快宣泄出来,从而稳定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一般女孩子受挫后情绪容易不稳定,常常不易摆脱其困扰,或是急躁易怒,或是闷闷不乐。父母应该引导女儿转移注意目标,以此来消解她的紧张心理。如陪她外出散步游玩儿,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她的注意力,稳定她的情绪,抵消她心中的烦恼,减轻甚至消除她的挫败感。

家长应该培养女儿在挫折面前不逃避、不抱怨、不服输,以坦然、积极、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的习惯。

让女孩面对挫折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让她尝试。父母要鼓励女孩大胆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包办代替,是对是错,是甜是苦,让她自己去尝。

女孩遭到失败或挫折,父母不应一味地抱怨她,而是要鼓励孩子,让孩子重新站起来。

孩子遭到失败或挫折,情绪波动,父母要及时地引导她,让她明白勇敢的人应该懂得从失败中学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失败走向成功。10.勤沟通,别让压力压垮女儿

现代社会,压力重重,即使是上学的孩子也避免不了。当女孩子面临成长的压力时,父母怎样做才算是智慧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呢?显然这里有很大的学问。

有的父母简单地认为,只有成人才有压力,小孩子不会有什么压力。但事实上,压力不仅仅困扰着成人,也困扰着未成年的女孩。事实上,女孩还面临着双重的压力:一方面,她要承受来自生活中的事件,比如学业压力和交友问题的压力;另一方面,她还受到心事重重、缺乏忍耐的父母所面临压力的间接影响。此外,女孩对生活和现实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并藉此相信事情会回复到“正常状态”,因而,面对压力,她们可能比成年人更加迷茫和不知所措。

当生活的挫折来临时,即便女孩能够勇敢面对,有时也难免面临压力。当然,适度的压力会成为女孩克服困难的动力,但压力过度却有可能成为她战胜挫折的阻力,这时,就需要父母站出来做女儿坚强的后盾了。

现代社会,孩子们的承受能力普遍低下,特别是女孩子,一遇到什么事情就完全失去方向了,根本无力面对。这就需要父母在女儿遭遇压力情境时,予以支持,帮她提高压力承受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锻炼女孩的心理素质,使她能够战胜人生中的挫折和风雨。

韩丽云的父母都是残疾人,生活非常艰难。从小,爸爸妈妈没有条件抱她,就让她自己学走路,小丽云摔得鼻青脸肿,爸爸妈妈看着,心疼,可是一点儿忙也帮不上。

三岁起,小丽云就会自己照看自己了;到了五岁时,她就能帮爸爸做饭了。但是爸爸的身体太差了,不久就病逝了。妈妈一方面思念丈夫,一方面看着可怜的女儿,不忍心成为她的负累,就不吃饭、不起床,企图绝食而亡。小丽云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能死!你死了,我就成了孤儿了。你好好地活着,我一定能养活你!”听了女儿的话,妈妈虽然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已,但还是决定活下来陪伴女儿。

从那以后,丽云每天早早起来给妈妈做饭、熬药,帮妈妈套上假肢后,自己再吃饭上学。一次,丽云肚子痛极了,她咬着牙挣扎着走下楼时,昏倒在地上,被过路的市民送进医院,她才知道自己患了十二指肠溃疡,面临着危险。医生告诉她要住院治疗时,小丽云哭了:“我住了院,谁来照顾我妈呢?”一句话让在场的医务人员感动不已。

有一些好心的记者通过报纸报道了小丽云的事迹,很多爱心人士都被她感动了,他们为她捐了钱,有的还亲自跑来帮助她。

当然,现实中像韩丽云这样的女孩子可能不多。但是我们也相信,她所面临的这份生存压力,将会锻炼她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将来面临更大的坎坷与挫折,她也能够承受得起。

生活中,普通女孩的压力往往要比韩丽云小得多,所以父母决不能忽视这个问题,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女儿相应的帮助。如果你的女儿长时间地难过或者郁郁寡欢,超出了你的预期;或者变得富有攻击性,离群索居;或者不愿与人交往,睡眠不安,出现胃疼或者其他症状,比如特别口渴、体重减轻、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过分依附他人,那么,她可能正面临某种压力,需要你采取一些行动,以支持她、帮助她。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供参考:

(1)留出时间和女儿沟通

当女儿面临压力时,父母应认真倾听女儿的心声,了解女儿心理上有什么压力,以及压力的起因是什么。只有这样,女儿才能说出真心话,把自己的心交给父母;父母也才能了解到女儿真实的心理现状,从而针对问题帮助她。

(2)和女儿一起分享自己应对压力的经验

当女儿面临压力时,父母还可以和她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给她一些建议。父母不妨给她讲讲自己儿时的故事,说说自己当时遇到这样的“难题”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让她知道原来父母也有面临压力和烦恼的时候。而且此时父母的话,最容易被女儿所接受。父母在为女儿树立榜样的同时,也增强了她克服压力的勇气和信心。

当压力降临在孩子身上时,父母要给予及时的支持与帮助,让她积极应对,同时也是给她上了一堂很好的挫折教育课。

事实上,许多时候,女孩的大部分压力主要来自父母。因此需要父母首先给自己减压,并且尽量不要把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女儿。做到这点,本身就已经是对面临压力的女孩的最大的支持。

此外,父母还可以教给女孩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比如,让她多笑一笑,陪她每天散步,每天留一点儿时间和孩子沟通等。第二章培养女孩热爱生活的习惯

人一定要热爱生活,热爱生活才会充满希望,才会对未来充满期待。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是热爱生活的阳光女孩,但是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需要父母的精心培养。1.帮女儿改掉任性的习惯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拥有良好的性格,但令父母无奈的是,很多孩子却成了刁蛮的公主。什么原因呢?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天起,爸爸妈妈就将爱化为“蜜汁”,让自己心爱的宝贝沉浸其中,但如果这种爱成了溺爱,就可能引发孩子内心的“变质”。

很多家长感叹现在的女孩子任性妄为,一个个都像刁蛮的小公主。任性也已经成为当代少年儿童不良习惯之一。孩子们放任自己的性情,没有控制情绪的能力,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对自己不加约束,凭着自己的喜好行事,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分是非且固执己见,明明知道自己不对还要继续做下去。

女孩子们常常用哭闹和眼泪来威胁自己的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爸爸妈妈们通常会心软,一切听从了孩子的安排。可是,当孩子独立涉足社会的时候,谁又会对她心软呢?如此四处碰壁,总有一天,她们会为自己的任性付出惨痛的代价。

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过分溺爱”这一倾向是很令人担忧的。现在的孩子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这是一种通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教子做人,首先要把握好爱的尺度,不溺爱孩子。

近年来,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许多父母溺爱孩子,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反而会害了孩子,让一个个本该天真无邪的孩子变得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粗暴且不尊重人。

正是父母的“极度溺爱”、“过分宠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不少家长认为,如今条件好多了,孩子又是“独根独苗”,因此,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这是极不正确的观点。

孩子的生活道路被铺得如此平坦,似乎这样就能让孩子一生无阻。但事实上,这种错误的幸福观才是孩子最终的“灾难”。很多父母却不知道这种教育方式的潜在的隐患。

所以,父母要注意区分正确的爱与溺爱,两者之间离得并不是太远。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情,爱多爱少,爸爸妈妈们很难界定。溺爱只能换到孩子的自私与无情!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溺爱在父母眼里是为孩子好,但这却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孩子的父母没有把握好疼爱孩子的尺度,一味地无原则地给予,放任年幼的孩子随意行事,超过限度的关爱让孩子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而且,被溺爱的孩子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想到自己,从不为别人考虑。父母的溺爱使孩子们只知道享受别人的爱,最终成了冷酷、无情,甚至伤害别人的“坏孩子”。

事实上,父母爱孩子,可以用慈爱来取代溺爱,这样会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要用温和的态度讲明是非与道理,纠正孩子的错误,最后不要忘记补充一句安慰的话语,使孩子感到爸爸妈妈的爱仍然存在。

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孩子的任性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的孩子任性是为了满足某种物质的要求;有的孩子任性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有的孩子任性是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

那么,如何防止和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呢?家长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不要“硬碰硬”,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任性时,家长们要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谁也不让着谁。当然,父母的忍让是有限度的,过度忍让又会变化成溺爱。所以,我们要很好地把握住这个尺度。

(2)让孩子学会冷静处理

家长和孩子都要时刻保持冷静。如果说孩子的哭闹解决不了问题,那么暴力也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父母们冷静分析一下,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合理,合理的应予承认,并尽可能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千万不能迁就姑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