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疆山地区域新农村建设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19:59:22

点击下载

作者:农伟,王智慧,崔木扬(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云南边疆山地区域新农村建设实践

云南边疆山地区域新农村建设实践试读:

前言

2011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云南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并重,以滇西边境片区、乌蒙山片区、迪庆藏区和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区域为主战场,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大扶贫力度,相继在91个县(区)实施大批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能力提升等工程建设。

云南地区边境线长,山地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集位于边境和多民族等特点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战场,是边境县数量和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包括10个州、市60余个县、区以及各族群众4700万人。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从地理上讲,该地地处边远高寒山区,山地、丘陵占土地面积的绝大部分,坝区面积较小。

从社会发育程度上讲,多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总体滞后,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从经济发展情况上讲,该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农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人均值偏低。

从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上讲,这些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民族团结,而且影响边疆稳定和边防巩固。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众所周知,农村发展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它包含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含义,如今农村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要求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农村住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粗放式、低水平的建造模式,建造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在“禁砖”的背景下,就要以此为契机,加快集约化、绿色的建造体系的研究,改变农村住宅目前的粗放式、低水平的建设模式,跟上农村发展的时代步伐,使住宅建设走上一条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此外,新农村建设不但要提升农民的住房环境,还要坚持“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于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因此,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精准扶贫开发新格局。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攻坚战略的提出,云南边疆山地农村发展进入一个特殊的时期。国家对于农村振兴建设的重视,使关注、研究、谈论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也包括了对云南边疆山地农村环境问题的关注、研究与讨论。一方面,云南边疆山地农村的环境设计问题切实关系着当地村民的人居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云南边疆山地村镇环境建设的质量从根本上影响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急需全新的设计理念来指导云南边疆山地农村的环境设计,创造独具特色的村镇居住环境。

然而,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活动的城市化倾向使很多设计人员对农村的地方特色文化、农民的生活习惯等都不甚了了,“送别墅到乡村”等类似的设计方案并不符合农村居民生活的要求。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立足于农民切身利益和迫切的需求,找到一套适合农村的住宅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015年11月,云南财经大学“挂包帮”活动转战马关。在云南财经大学党政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云南财经大学钟正山美术馆、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整合社会资源,联合云南强瑞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曲靖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昆明民用建筑设计院组成设计研发团队,选派优秀师生进驻马关坡角镇,结合当地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仔细思考该如何解决人畜粪便问题、提高乡村空间品质、引导生活方式、树立乡村特色,为新农村打造样板。

团队着力打造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能够显著提高社会效益的试点村落,为试点村居民营造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环境。通过就业培训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运用新技术、高科技来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钢结构、高压生土卯隼砖、CIGS薄膜玻璃光伏发电、秸秆有机肥、中科纳米节能灯系统、道路固化剂等技术的引入,能有效地降低农村住房改建成本,特别是在农村建筑新材料应用、成本控制和社区治理方面做了有意义的探索。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和农村自助建房的实践,建筑成本有效地控制在500元左右,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结合乡村污水分散处理的现状,采用一些相对简单的生态化污水处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等对垃圾、污水等进行生物技术处理,生产有机农业肥料,增加农户收入。经有效处理后,人畜粪便变成有机肥,不仅在根本上改变了脏乱差的村庄样貌,还有效地解决了试点村村民的生活生产问题。本书旨在将云南财经大学新农村建设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整理成册,抛砖引玉,为云南山地农村建设出点微薄之力。  第一章 国家战略下山地农村精准扶贫第一节新时期山地农村贫困问题及扶贫可持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全国范围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超过6亿人摆脱了贫困。2011年,中国实施新的扶贫开发纲要,截至2014年底,在新的扶贫标准下,减贫人口总量达到9550万,贫困发生率从17.2%降至7.2%,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所取得的扶贫成绩,既得益于专门设计的各项扶贫政策和项目、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也得益于长期的、广泛的、全面的宏观经济增长。在农村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宏观经济增长为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带来了非农就业的机会。中国政府通过出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通过采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形式,实施了产业支持、贫困劳动力转移与培训、以工代赈、扶贫贴息贷款和扶贫小额贷款、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改造和综合开发等具体扶贫措施,经过大规模贫困区域开发、整村推进和到户扶贫等几个历史阶段,中国在扶贫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乡、不同地区和群体间是不平衡的,绝对贫困现象在当前仍是一个社会顽疾。2014年底,全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2.8万个贫困村、7017万贫困人口。这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重点分布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有西藏、甘肃、新疆、贵州和云南,贫困人口数量超过500万的有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和四川。从“八七”扶贫起,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已经从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实施以整村推进为主体、以产业化扶贫和“雨露计划”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扶贫战略。但是在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乡村空心化、社会原子化问题严重,村中缺乏年富力强的项目参与者,开发式扶贫的项目组织难度逐渐加大。总体来看,减贫效益递减问题开始突出,减贫幅度从2010的26.1%下降至2014年的14.9%,要如期实现2020年前每年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一 农村贫困问题的多样性

构建科学合理的扶贫攻坚战略,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本质。从理论的高度把握贫困这一社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切中问题的要害,找到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扶贫政策和措施。

从表面上看,贫困问题似乎是一样的,那就是贫困人口穷苦与窘迫的生活状态。从本质上看,贫困问题其实是一种复杂的、多样的社会问题。如果我们把贫困问题仅理解为贫穷的生活、很低的收入,那么只要向贫困者提供经济援助、把他们的收入补贴到贫困线之上,就能解决贫困问题了。事实上,贫困问题的解决并非如此简单。

正确认识农村贫困问题,需要了解这一社会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农村贫困问题的复杂多样性是针对贫困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机制而言的,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条件禀赋性贫困

我国农村地区占地面积广,一些偏僻山区的可用资源贫乏,与外界的交通和联系十分不便。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农民,主要依靠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成果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这些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的脆弱性非常大,生活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的人们容易陷入贫困。此类贫困问题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受生存的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资源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二是难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这两种因素的影响相互关联,共同起作用,使贫困人口难以从居住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活动中得到有效的生产和生活资源。2.生态环境相关贫困

在一些农村贫困地区,贫困问题的产生与区域性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为保护生态实施的政策有关。由于传统农业对自然资源有较大程度的依赖,农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如一些地区出现的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水位下降等现象,直接损害了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基础,由此产生了一批农村贫困人口。3.与不均衡发展相关的相对贫困

生态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贫困人口的产生,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也可能导致贫困人口的产生。在社会经济快速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机会在区域、社会群体之间的配置难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获得较少发展机会的区域和社会群体,实际上陷入欠发展的贫困境地。与发展不均衡相关的贫困问题的形成机制主要是发展机会配置的不均衡,其中主要是人的发展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发展机会需要得到相对均衡的增长,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与发展不均衡相关的贫困问题。4.社会经济结构性贫困

我国贫困人口和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这与社会经济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所谓结构性因素,指的是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相关联的因素。结构性贫困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由社会经济结构性要素决定的贫困问题。在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难以获得理想的市场机会、分享城镇发展的成果。一旦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冲击,他们就容易陷入贫困。所以,农村结构性贫困的形成机制就是传统小农生产在市场经济大势中的劣势地位和脆弱性。5.特殊个体性贫困

如果说结构性贫困问题是片区的、局部性的问题,那么特殊个体性贫困则是偶发的、个体性的问题。在任何社会系统中,都会存在个体性的差异问题,有些个体因为各种特殊情况,生活陷入贫困状态,如家庭缺乏劳动力、疾病、突遭变故等。特殊贫困问题不仅存在于农村地区,城镇里也会存在。特殊贫困的形成机制是由各种偶发的、特殊的困难造成的。6.因知识贫乏、个性懒惰、不思进取、自我放弃产生的意识性贫困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大规模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有些扶贫救助对象在政府帮扶下脱贫后再次返贫,政府帮扶只是外在因素,其自身不给后劲,吃救济、吃社保,不思进取,缺乏竞争意识,不珍惜政府给他们安排的就业机会。他们安于现状,受长期形成的落后的传统和文化观念的影响,男人虽然身体强壮,但是不干活,靠女人家里家外操劳,有人甚至把扶贫资金和物资用来抽烟喝酒。这种情况,给多少资助,进行多少次帮扶,也是“烂泥扶不上墙”。7.因建房导致的贫困

目前,国家加大力度解决农村居住环境的问题,各级政府推出一系列的建房扶持政策。一些村庄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村民建起新房后家徒四壁,又陷入贫困的境地,因房致贫。

认识和理解农村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其主要表现,旨在为探寻有效的扶贫战略与策略提供一种逻辑框架,使扶贫政策措施的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加精确,让精准扶贫形成长效机制。二 新时期的贫困问题及其表现

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地区差异和个人条件、发展机会等的差别逐渐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一问题愈加严重。农村贫困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变化。一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下,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催生大量的贫困人口,从贫困特性上看,可将这种贫困称为转型贫困,或短期性贫困、过渡性贫困。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会在经济发展中获得机会走出贫困,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会随着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善而保持在贫困线以上;还有一部分人会落入贫困的陷阱,这部分人构成了所谓的贫困的增量。二是一直没有摆脱贫困,而且处于贫困代际传递状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深陷贫困之中的人口,这些人处于我们说的绝对贫困的状态,这个群体因陷入长期性的贫困而构成贫困的存量。

由于经济增长的主要领域离贫困人口所能从事的产业越来越远,经济增长的直接减贫效应越来越弱。一直具有很强的减贫效应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因此,除拥有相当大的资源规模之外,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小规模的)基于农业开发的扶贫措施,很难解决尚存的农村贫困问题。近几年贫困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主要就在于贫困存量减少的速度在下降,也就是说,在现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贫困人口似乎很难走出贫困。事实上,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已经落入结构性贫困的陷阱,这是新时期扶贫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就云南而言,除了上述问题外,新时期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特征还突出表现在贫困程度深、灾害频发、返贫人口不断增加、贫困人口分布区域相对集中等几个方面。

从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总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也远远高于同期全国贫困发生率。新时期民族自治地方面临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深的难题,使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成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综合来看,新时期云南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差、自身发展能力弱的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且呈现连片的分布格局。三 扶贫与脱贫的可持续性

精准扶贫不仅不能局限于对现有的绝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和脱贫,而且不能将精准扶贫的意义理解为只是为了完成阶段性的扶贫开发目标。扶贫开发工作的本质意义在于消除社会中的贫困问题。帮助农村现有的绝对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第一步。要让农村告别贫困,迈入小康,还需要保障扶贫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说,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之后,还要尽可能防止部分贫困人口返贫以及新的贫困人口产生,同时还要为弱势群体继续提供帮扶和社会支持。因此,精准扶贫战略也应是可持续扶贫战略。可持续扶贫战略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扶贫机制的可持续性原则

所谓扶贫机制,是指由“谁是扶贫对象”“由谁去扶贫”“怎样去扶贫”组成的确定机制。保证扶贫机制的可持续性,并非建立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或是增设一些常设机构,而是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必须有相应的扶贫确定机制。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均要有一套机制来确定哪些人是贫困人口、由哪些力量去帮扶他们以及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可持续扶贫机制将会弥补以往项目制扶贫的局限性,因为在扶贫项目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虽然能对贫困地区的贫困者起到一定的帮扶和脱贫作用,但是,由于扶贫项目一般都是周期性的、选择性的,形成的扶贫效果具有阶段性和局部性,只有在项目期和项目地区,才能达到解决贫困问题的效果。2.可持续扶贫资源的保障制度

扶贫资源是扶贫开发工作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预防和消除贫困的前提条件。要实现扶贫资源的可持续这一目标,必须在制度与政策安排上构建一套保障体系。在以往的片区扶贫开发体系中,采用贫困地区申请与评定的办法,被评定为“贫困地区”,就能享受到扶贫开发的支持和优待政策。如果没有被评定为“贫困地区”,往往难以得到扶贫资源,或得到很少的扶贫资源。这套行政评估体系虽能确立扶贫开发的大方向,但缺乏扶贫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使一些农村的贫困户特别是那些特困户得不到集中、有效的帮扶和支持,使扶贫的实际效率大大降低。脱贫地区的扶贫措施停止后,出现部分贫困户在缺少扶贫优惠政策支持的情况下重新返贫的问题,有些贫困地区为了“留住”扶贫优惠政策,选择“谨慎的”发展策略。因此,要保障扶贫有实际效果和具有可持续性,就需要从制度层面安排,确保有可持续的扶贫资源。3.扶贫措施与行动的可持续性

目前,一些精准扶贫工作是以对口、驻村扶贫的方式进行的。这一扶贫策略虽明确了扶贫的责任单位和扶贫对象,但是,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扶贫措施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驻村扶贫工作者的能动性。驻村工作者能力越强,扶贫效果就会越好。对口扶贫单位派驻的扶贫工作者并非专门性、长期性的,所以扶贫措施和行动通常是阶段性的,不具有可持续的特点。要推进可持续的精准扶贫,就必须针对扶贫对象的特点和需求,确立能够持续下去的扶贫行动计划。也就是说,不论对口扶贫责任单位是谁、不论对口扶贫单位派谁去扶贫,都要按照计划有效地推进扶贫措施。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既要面对长期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又要面临诸多新任务和新挑战。“十三五”时期,农村扶贫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破解扶贫开发中的难题,夺取农村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就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扶贫新战略,通过精准、综合和可持续的扶贫战略的实施,调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扶贫行动,让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实现真正脱贫,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节精准与综合扶贫战略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世纪上半叶,一位名叫托尼的外国社会学学者将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比喻为:站在齐脖子深的湍急的水流之中,只要涌来一股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费孝通等老一辈社会学家在对当时农村进行调查后,也总结出中国基层社会的根本问题就是农民的温饱问题。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农民的温饱问题得以快速、有效的解决。尽管目前农村贫困人口仍有7000万左右,但他们的温饱实际上已经有了基本的保障。

要实现新时期的农村扶贫战略目标,需要在已有的扶贫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扶贫开发新战略。基于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农村扶贫开发新战略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精准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精准扶贫战略就是把农村地区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户列为明确的扶贫对象,并在2020年让这一部分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一 精准扶贫战略包含三个基本要件1.精确的农村贫困“瞄准”机制

建立精确的贫困“瞄准”机制,就是在扶贫开发之前及扶贫过程中,精确地掌握扶贫对象及具体贫困状况的基本信息,同时又有即时的跟踪和反馈系统。

贫困的“瞄准”机制是推进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准确地把握农村贫困人口的出现原因,才能真正达到扶贫到户、扶贫到人的目的,才能准确把握扶贫的真正效果。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需要在对已有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结合基层申报和基线调查,把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建成可操控的扶贫开发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握农村贫困人口的状况、扶贫责任方、扶贫进展、面临问题、扶贫效果等信息。2.精细的扶贫脱贫计划

在明确需要扶贫的对象及其具体信息之后,就需要针对贫困对象的特征和致贫原因,制订出详细、可行的扶贫方案或计划。

具体的扶贫方案需要落实扶贫责任者、必要的扶贫资源、扶贫资源的供给者、扶贫脱贫的措施和阶段等。此外,精细的扶贫脱贫计划还要精确到贫困户,即针对每一个农村贫困户都有具体的扶贫脱贫方案,方案的内容在扶贫开发GIS系统中可以追踪到。3.有效的扶贫脱贫行动

精准的扶贫战略需要有效的扶贫脱贫行动作为支撑。与以往的片区扶贫开发战略不同,精准扶贫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消除现有的7000万左右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也就是要让这些贫困人口的生活得以改善,年收入高于2300元。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具体的、切实有效的扶贫脱贫行动,也就是要针对那些已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施对应的具体帮扶、支持、救助和保障行动,让这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确实能在限定的期限内摆脱贫困的生活状态。

精准扶贫不等于驻村或驻户扶贫。将精准扶贫视为驻村扶贫或驻户扶贫,其实是一种认识的误区。在目前的一些驻村扶贫的实践中,一些扶贫方式确实能达到理想的精准扶贫效果,但扶贫效果往往取决于派出单位和驻村人员能够利用的资源,由于某些驻村扶贫人员难以协调和调动必要的扶贫资源,一些驻村扶贫也会流于形式。所以要使精准扶贫的行动达到实际效果,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扶贫资源的协调和调用机制,让扶贫行动的实施者能有效调动扶贫资源。

农村贫困问题属于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扶贫战略与策略需要避免单一性、专项性,应具有综合性。综合性扶贫战略在一定意义上是相对于以往通行的项目制扶贫策略而言的。一些扶贫项目或专项扶贫措施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是:一是大量的扶贫资源耗损在项目的推进与实施过程之中,大大降低了扶贫的效率;二是扶贫项目有着明显的选择性,大大限制了扶贫对象的范围。

在扶贫开发攻坚的新时期,需要出台颇具创新性的扶贫开发政策措施,而不是仍局限于项目扶贫的老办法。精准地让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脱贫,对构建综合扶贫新战略有重大意义。二 构建综合扶贫战略关键需要建立和完善三种机制1.将政府、市场、社会和社区的扶贫力量综合起来的机制

扶贫开发工作虽然要以政府为主导,但并不意味着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所有的贫困问题。政府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通过建立一种扶贫综合机制和平台,将政府、市场、社会乃至社区的扶贫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中央政府的政策措施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外部支援力量与农村社区内部的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扶贫脱贫的合力,这样的综合机制将会大大提高扶贫开发的力度,改善扶贫脱贫的实际效果。2.将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扶贫措施综合起来的机制

农村贫困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依靠单一性的措施和办法,农村扶贫脱贫工作需要坚持综合性原则,将各种不同的扶贫措施综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户制宜,采取灵活多变且又符合农村贫困人口实际需要的扶贫脱贫措施。农村扶贫脱贫工作并不存在理想主义的模式和方法,需要在扶贫实践中综合多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措施。例如,一些生活在偏僻山区的贫困人口,理论上,整体迁移是理想的扶贫脱贫途径。但在实践中,有些少数民族的农民因受其文化传统的影响并不一定乐意整体搬迁。因此扶贫脱贫工作的推进还需要尊重当地文化传统,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推进综合性扶贫。3.扶贫与发展的综合机制

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发展,区域贫困问题是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个体贫困则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解决贫困问题,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必须解决与发展相关的问题。扶贫开发工作本质上就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扶贫帮贫,协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另一方面开启发展之路,在发展的过程中预防和解决贫困这一社会问题。综合的扶贫战略需要把扶贫工作与促进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巧妙地结合起来:针对区域不均衡发展诱发的贫困问题,需要将扶贫脱贫政策与均衡发展政策结合起来;针对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导致的结构性贫困问题,需要把扶贫与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及优惠扶持政策结合起来;针对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贫困,将扶贫工作与社会保障体制完善等和谐社会的建设结合起来。

精准扶贫与综合性扶贫是相互统一的。综合性扶贫并非指笼统的、庞杂的扶贫措施,而是要求建立能够把多种力量、多种资源、多个主体、多种措施以及多种目的综合起来的有效扶贫机制。其根本目的仍在于能够更加有效地、更加精准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让农村贫困人口真正实现脱贫奔小康。同样,精准扶贫并非指单一的扶贫措施,而是指要达到切切实实地解决每一个农村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这一目标。帮助和扶持每一个农村贫困户真正摆脱贫困,简单的扶贫办法和机制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构建新的、综合的扶贫机制。三 理解精准扶贫战略应着眼于三个层面

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精准扶贫战略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习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的扶贫要求。精准扶贫战略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现阶段贫困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特色扶贫体系的特征提出的,其核心要义是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和各种资源,正视贫困问题,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改善和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益和质量,顺利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理解精准扶贫战略的深意,应同时着眼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1.宏观层面:认识精准、重心精准

宏观层面上,精准扶贫战略的核心是贫困地区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工作重心和注意力要“精准”,聚焦在扶贫工作和贫困人口上。过去一个阶段,一些地区(包括贫困地区)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主观上存在“只要宏观经济发展好了,贫困问题自然就得到解决了”的错误认识,客观上存在“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的错误认识。尽管扶贫工作在各地不断开展,但是资金投入、组织保障和工作重心等方面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

习总书记提出两个“重中之重”,指出“‘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以两个“重中之重”思想为指导,贫困问题突出地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理应当好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

精准扶贫战略要求,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要强化贫困地区各级特别是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职能。“十三五”期间,党政主要领导应担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负责人。此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是跨部门和主流化的核心枢纽,能够整合各方面资源。在这一框架下,省、市两级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宏观统筹,做到决不让一个地区掉队;县、乡两级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扶贫和民政、人保、教育等部门的制度政策的衔接,对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排查,保证“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2.中观层面:措施精准、管理精准

中观层面上,精准扶贫战略的重点之一是做好扶贫项目设计、创新扶贫方式方法,提高扶贫项目的针对性、适应性,帮扶措施要精准。我国目前大部分的贫困地区都存在着自然条件恶劣、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短缺的情况,在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下,普通农产品的利润空间缩小、优质农产品的经营难度加大,产业化扶贫的项目识别难度和运行风险都很高。农村劳动力的外出造成了很多发展项目无法得到落实,一些贫困村的干部因自身能力较弱,无力开展项目实施方案。即使一些扶贫项目得到了实施,也因劳动力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又外出务工,导致这些项目缺少后续的管理和维护,造成了扶贫行为的短期性和扶贫资源的浪费。而且,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外出,也给公平公正地分配扶贫资源造成很多问题,一些贫困农村地区,村里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都比较困难,即使是通过民主程序来识别贫困户和分配扶贫资源,也很难得到落实。这就需要在把扶贫资源这块蛋糕做大的同时,增加蛋糕的种类,使不同种类的项目能够对应不同的贫困地区和群体。

中观层面上,精准扶贫战略的另一重点是做好贫困村庄的组织建设和帮助支持工作,这要求做到因村派人和管理精准。扶贫到户工作对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具有很高的要求,从目前的政策实践来看,乡、村两级是很多到户项目实施的关键,其不仅要开展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工作,还承担着设计扶贫项目和监督扶贫资金使用的任务。尽管很多乡镇实行了干部包村制(担任第一书记),但因乡、村两级往往面临非常复杂的农村社会环境,这就对乡、村两级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在包村干部办事能力和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方面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3.微观层面:识别精准、帮扶精准

微观层面上,精准扶贫战略的重点之一是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由于贫困村庄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贫困(线)标准设定也不高,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过程应被视为识别村情的过程。目前贫困村应该包括四种人群:具有发展潜力的贫困群体;缺少发展能力的特殊贫困群体;收入略高于贫困线或刚刚脱贫的群体;非贫困群体。从精准扶贫角度来讲,目前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对象是第一类群体。对于第二类群体,要重点做好扶贫与社会救助政策的衔接工作,发挥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的托底作用。第三类群体实际上也属于脆弱人群,在风险和灾害面前容易返贫,因此要协调好信贷、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对于第四类群体,要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机遇和国民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条件,激发他们“能人”的带动效应,使他们既为村庄减贫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巩固和扩大扶贫工作成效,又使其走上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微观层面上,精准扶贫战略的另一个重点是向精准扶贫识别出的贫困人口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菜单式扶贫,即精准帮扶。即使在一个村庄内部,不同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往往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实践中要做到精准帮扶,需要以“户”为项目单元,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四 乡镇精准扶贫问题与反思

脱贫是个世界性难题,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有共性的问题。换个角度认真思考,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校正目标。1.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云南很多地方政府在制定精准扶贫的专项贷款、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等输血造血的措施方面,出发点是好的,但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原因是政府的初衷和农户的打算难以“情投意合”。政府让农户建房,农户非但不积极而且嫌山区条件艰苦,不愿回到山区居住;政府想发展养殖业,农户不愿意,因为市场经济萧条有投入亏本的前车之鉴;政府想搞种植业,农户没有技术也缺劳动力;政府要异地搬迁,由于政策资金投入不足、条件不成熟无法实施。政府有美好的愿望,农户有难言之隐。许多扶贫政策的实施,看似“天上掉下个大元宝”,农户却没有能力把它捡起来。“扶上马送一程”的帮扶措施成了农民难以完成的考题。“挂包帮”“驻村工作队”,本来是政府扶贫的措施,由于缺少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路径,实际执行的效果不太令人满意。最后往往是“挂包帮”责任人给贫困人口几百元钱草草了事,“驻村工作队”大多也是流于形式,驻村后往往无所事事或是找各种理由回城(责任单位派驻年轻人驻村锻炼,年轻人不了解农村农民的生活,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又缺少社会资源)。给村民留下了政府和“挂包帮”责任人工作落不到实处,没有其他有效的扶贫措施,只给金钱补贴的印象。扶贫的特惠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村民好逸恶劳的依赖心理,他们躺在救助的温床上不思进取,却又因贫困户的特殊身份获得扶贫补贴,使一些处于贫困边缘但没能得到救助的农户心理失衡,为了讨个说法,这些人到处上访,使新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反思这些现象,原因是执政者人为地拔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忽视了农民内因的决定因素和其所处地理位置的客观局限性。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实际上云南很多山地农村和少数民族,由于传统意识和后天学习能力等问题,政府和“挂包帮”责任人无法对其进行永久性的扶贫。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政府大包大揽、一厢情愿地按自己的主观意志为农民设计发展蓝图,甚至追求整齐划一、一步到位,反而捆绑了农民的手脚、限制了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让农民们自己“量体裁衣”、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在发展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快。2.繁文缛节,形式主义泛滥

政府精准扶贫过于理想化,造成实际工作中的扶贫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政府的大量的表册(每户涉及表册几十种)发到基层,想要把涉及扶贫的信息都搜集齐全,但由于农户的素质和意识的问题,加上政府工作过程中找不到重点,工作精力平均分配,导致重要信息因精力投入不足而被平庸化。

很多地方在执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具体落实不到位,精准扶贫的信息采集、任务分配常流于形式。虽然要求每个信息都必须进村入户进行采集,但实际情况是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编造信息采集的结果。这种上级发命令,下级闭门造车、缺乏深入实际的“纸”上扶贫现象仍然存在。3.朝令夕改、无所适从

当然,精准扶贫还处在探索和试点的阶段,管理部门缺乏经验,处理具体问题思路不清、举棋不定。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4.准备不充分,豢养违规

政府在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时,只设立了人均纯收入这一条准入门槛,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约束措施;动态管理时提倡民主评议,农户虚报乱报,导致收集不到真实的信息。因为测算人均纯收入,农民不可能把一些自己的隐性收入和盘托出。银行存款等是个人隐私,政府没有权力到银行查询。还有就是一些地方势力为评上贫困户反复缠访,部分基层干部也因种种原因对这种行为进行放任。基层管理者多是邻里街坊,在评议贫困户之前,加之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和严明的制度约束,对评议的事项态度模糊、三缄其口。等评议有了结果,具体措施落实了,矛盾出现了,有些基层管理者又像小孩变脸,理由是贫困户评判不准,给出的措施和优惠要收回。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往往调查研究不深入、事前准备不充分、具体措施不明确,在矛盾出现之后,再定新规,造成实践过程中出现盲动主义和“豢养违规”的现象。  第二章 云南山地农村致贫原因探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关乎党和国家的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工作,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时期扶贫工作指导思想,吹响了扶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十三五”时期,破解扶贫开发中的难题,夺取农村脱贫攻坚战的胜利,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扶贫新战略,通过实施精准、综合和可持续的扶贫战略,调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扶贫行动,让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实现真正地脱贫,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贫困是世界难题,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省份,贫困人口的数量居中国第二位,片区县和重点县的数量居中国第一位,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这一绝对贫困线来推算,云南还有贫困人口574万人、片区县91个、重点县73个,仍然是全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2020年,要基本解决云南574万贫困人口的问题,走向共同富裕,意味着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将进入攻坚期,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扶贫攻坚战略。第一节云南山地农村贫困的客观原因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扶贫攻坚战略,首先需要正确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当前云南山地农村贫困问题的本质。从理论的高度把握贫困这一社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切中问题的要害,找到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扶贫政策和措施。

正确认识农村贫困问题,需要认识这一社会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农村贫困问题的复杂多样性从贫困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机制上来说,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恶劣的自然环境客观上导致了农村贫困的发生

一般来说,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无法脱贫的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一些偏僻山区,可利用资源贫乏,与外界的联系十分困难。

云南山区的地貌特征是多山地、丘陵,且山高坡陡。“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对山喊得应,走路要一天”,这首民谣形象地描述了云南山区的地貌形态。自然资源相较于平原地区具有分散性、石漠化严重的特点,土地限制因素较多,如坡度大、土层薄、缺水、土质差等,人口承载力极低。据估计,山区人口承载力只及平原地区的1/100~1/10。据统计,在云南的耕地面积中,山区耕地占67%,坡度为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16.2%,缺磷的土地占53.6%、缺钾的土地占38.6%、缺有机质的土地占19.6%、缺氧的土地占18.2%,土壤耕层浅薄的土地占38.6%,土质黏重、板结的土地占22.4%,干旱缺水的土地占44.6%。以高山峡谷为特征的怒江州,陡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70%以上。全省的高产、稳产田仅占13.5%,中低产田地占86.5%。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农民,只能依靠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成果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同时,这些地区往往生态环境脆弱,灾害多发,农业产量难以稳定,生产和生活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很小。生活在这种自然条件里,人们容易陷入贫困。这种先天的地理条件往往也难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吸引投资,改变命运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山区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制约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二 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低及产业结构不合理

交通建设是缩短县域与大中城市空间距离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县域经济赶超,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云南地形复杂,公路等级低、路网密度小,加之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县级财力又十分匮乏,突破交通建设的瓶颈异常艰难。这些年,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云南山区贫困农户生活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但仍相对落后。山区自然村落往往远离公共服务机构,获得公共服务相对较难,大多数自然村落距离县城或乡镇的距离较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差。这不仅影响了贫困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制约了当地的脱贫发展。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种植业是山地居民生活的基本来源,广大云南山地农村仍然以个体经济为主。此外,云南山地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难以形成居住规模。农产品的生产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农产品的生产信息滞后,农业科技水平低、落后于社会发展,再加上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造成人力不足等,都是造成云南山地农村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三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很多贫困地区仍然存在非常严重的小农意识,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在传统习惯的影响下,云南很多地方的农民仍然坚持一门一户闭目塞耳式的生产、生活格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仍主要以情感为纽带;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合作相对较少,缺乏竞争意识;人们利用血缘和亲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延伸半径小,通婚圈狭小,人们的活动范围因此受到很大限制。此外,这种圈子阻隔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社会的有效联系,弱化甚至阻断了外界社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对贫困农村冲击的势头,更加强了贫困地区的社会贫困性和贫困落后的现实状态。四 生态环境相关的贫困

云南位于云贵高原西部,是长江、珠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六大江河水系的源头和上游,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云南全省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沙化速度快,也是石漠化分布集中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导致云南山地农村贫困的主要问题之一。另外,国家对江河上游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一些农村地区推进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等政策。这些政策在短期内会让一部分农牧户的农业生产规模降低,收入减少,相应的补偿措施却不足以改变生产和生活的困境,由此也导致了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的产生。第二节云南山地农村贫困的主观原因一 教育问题导致的贫困

云南的许多偏远山区由于地理、交通的限制,与外界社会疏远,物质的缺乏固然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但精神和文化的苍白才是造成物质贫困的深层次原因。近几十年,在我们专注经济建设的时候,以往可以安顿身心的乡土农村,正日益变成一种突出消费的物化社会。农村的年轻人外流,造成乡村的凋敝。固有的文化在销蚀,农村人容易接受的新的文化又被外来文化异化,面对新的变革,没有文化又不愿继续学习的农村人无所适从。作家贾平凹在其长篇小说《秦腔》的后记中写下了对家乡衰落的困惑,“农村在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后,国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城市,农村又怎么办呢?农民不仅仅是吃饱肚子”。时下,云南农村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精神荒芜”的现象,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娱乐荒芜”,农民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一,主要的娱乐活动基本就是打牌、喝酒;二是“亲情荒芜”,由于长期外出务工,产生很多留守老人及儿童,亲友间的情谊逐渐被金钱取代;三是“道德荒芜”,有的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有的兄弟之间为争遗产大打出手,有的婚外情泛滥;四是“思想荒芜”,有些地方不信科学信鬼神,大搞封建迷信活动,互相攀比的风气日益严重。

此外教育制度不尽合理。教育投入有限,导致农村地区教育成果不明显,云南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多种因素的制约,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低,办学规模呈滑坡趋势。这不仅表现为文盲、半文盲的比例较大,而且表现在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等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43%,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08%,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300%,可见教育和收入及劳动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劳动者素质如此重要,但我国贫困农户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现状不容乐观。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低素质劳动力既难以接受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也难以适应非农产业的要求。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既不懂某些行业的技术要求,也无法快速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无法适应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农民自身素质无法满足城市的需要,只能从事最辛苦且报酬很低的工作,生活质量差,家庭收入增加无望,摆脱贫困遥遥无期。可见,教育问题不解决,不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整体素质,一个地区的脱贫将会很难实现。二 政策导致的贫困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贫困极易发生

在所有保障制度中,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缺乏和不完善成为贫困产生的主要诱因。中国的二元经济体制决定了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不可能对城市、农村一视同仁,这就造成城市与农村在居民医疗投资、国家政策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果集中分析众多贫困农民无钱看病的原因,那么不难发现其贫困根源之一在于疾病,这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贫困地区屡见不鲜。2.地域政策差异导致农村贫困

以东西部经济发展为例,东部经济高速发展,西部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东部,西部地区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尤为严重。在西部大开发之前,经济政策一直都向东部及沿海地区倾斜。这种方式给东部及沿海地区提供了引进外资、进出口配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金融信贷政策上,向东部及沿海地区倾斜,既限制了西部地区的本地融资,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本地资金外流,进一步影响了西部的脱贫和发展。另外,国家更注重东部地区的基建投资,把很多基础建设投资分配到了东部地区。还有,我国一直以来的“剪刀差”(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进行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现象造成了东西部经济差距愈来愈大。西部以生产原材料、农产品为主,在现行的价格体系下,原材料、农产品价格较低,东部地区生产的产品价格较高。西部地区想脱贫,就要输出更多的原料和产品,用获得的收入购买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这种循环持续的时间越久,经济差距就越大,当地农民就越容易陷入贫困。三 与不均衡发展相关的相对贫困

生态环境的变化能导致贫困人口的产生,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也会导致贫困人口的产生。在社会经济快速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机会在区域、社会群体之间的配置难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云南因为地理环境、交通、教育等因素的制约,获得发展的机会比其他地区少,陷入欠发展的贫困境地。发展机会配置的不均衡是贫困问题的主要形成机制,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的发展机会也需要得到相对均衡的增长,这样才能避免与发展不均衡相关的贫困问题的产生。四 社会经济结构性贫困

云南贫困人口和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山地农村地区,这与社会经济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有密切关系。所谓结构性因素,指的是与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关联的因素,结构性贫困在一定意义上是由社会经济结构性要素决定的。在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难以获得理想的市场机会、分享城镇发展的成果。一旦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冲击,他们就容易陷入贫困境地。因此,农村结构性贫困的形成机制就是传统小农生产在市场经济中的劣势地位和脆弱性。五 特殊个体性贫困

云南山地农村除了片区的、局部的结构性贫困问题,还有偶发的特殊个体性贫困问题。在任何社会系统中,都会存在个体性差异的问题,有些个体因为各种特殊情况,生活陷入贫困的状态,如家庭缺乏劳动力、疾病、突遭变故等。特殊贫困问题不仅在农村地区存在,城镇也存在。特殊贫困的形成机制是由各种偶发的、特殊的困难造成的。

认识和理解农村贫困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及其主要表现,有利于为探寻有效的扶贫战略与策略提供一种逻辑框架,使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加精确。  第三章 改善云南山地农村人居环境第一节新时期山地农村规划研究

社会责任感让我们重视和关注乡村规划和设计,保护乡村独有的风貌格局,避免乡村同很多城市一般日渐趋同化,避免规划的新农村就是一个个别墅区的翻版,或是一个个兵营式的多层小区。对于云南这样一个山地省份,村庄规划更应该尊重当地村落的自然环境和老百姓的智慧,在这个基础上融入现代技术与空间设计,体现山地农村独有的魅力,展现山地农村独有的大地景观艺术。

云南省自然条件复杂,是一个低纬度的高原山区省份,西部为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东部为云贵高原,南部为中低山宽谷盆地区。全省以山原地形为主,山地、高原占全省总面积的94%。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全省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但各地海拔高度相差很大,最高点(滇西北的太子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与最低点(滇东南国境线上的河口县,海拔76.4米)仅相距850公里,高差却达6663.6米。山地高原间分布着众多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山区、半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4%,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1557个,总面积为2.51万平方公里,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375个,总面积为2.2万平方公里。

从城镇的数量看,建制镇和建制市分别仅占全国总数的2.89%和2.96%。从城镇规模看,大部分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的常住人口仅为10万至30万人,县城大多为2万至5万人,建制镇的人口大多为1万人以下,城镇规模小、综合实力低、辐射带动能力弱。从城镇化质量看,发展过程中“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突出,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协调,城市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2012年,全省城市发展到19个(包括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10个小城市)、建制镇发展到583个(包括118个城关镇),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45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831.5万人,城镇化率达39.3%,基本形成以昆明特大城市为依托,以玉溪、曲靖、大理、红河区域中心城市,州(市)政府所在地和设市的城市、县城、中心集镇、边境口岸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城镇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人居环境、发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围绕“两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一堡(面向西南的桥头堡)”建设,按照“做强大城市、做大区域中心城市、做优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做精县城、做活边境口岸城镇、做特小城镇、做美乡村”和“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突出以建设山地城镇为特色、以发展中小城镇为亮点、以片区式发展为方式、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在“建得起、建得好、建得美、建出特色”上下功夫,努力走出一条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乡村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功的村庄规划不仅能为当地村民带来生活条件的改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村庄带来经济效益。从2005年开始就有规划方面的学者关注新农村建设带来的问题,多年过去了,村庄规划的地位已有所提高,但是很多问题仍没能得到重视。一 留住乡愁记忆

随着国家对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新农村建设正逐步展开,但大量各具特色的村落正在消失,许多传统乡村文化逐渐流失。专家、学者、机构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设计研究严重滞后,结合地域和人文特点,解决人、畜粪便问题、提高乡村空间品质、引导生活方式、树立乡村特色,是当务之急。各级政府缺少解决思路,粗暴拆建,规划设计部门只是简单地用城市的惯性思维套编村庄设计,使村庄规划出现二维化、批量化、盲目复制城市规划和特色丧失等问题。设计师和规划师不了解农村实际,特别是对农村的生活不了解,对于乡村规划设计仅停留在简单的文化符号的拼贴和“穿衣戴帽”上,规划设计的方案连满足农村基本生活的需要这一最低要求都达不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这个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软肋。尤其是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消失了。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压力下,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变成各级政府的主要政务,大量的原始自然村落被粗暴规划,“乡愁”变成“乡痛”,农村的传统建筑和生活方式正在经历着不可逆转的浩劫,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是当下专家、学者研究的主要问题。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乡村记忆一方面是物质文化与风貌景观,如日常生活物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物质的“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实际上,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只有留住这些乡村记忆,才能留住乡愁,这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应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留住乡愁,保护传统村落这一“活态文化”已刻不容缓。

如果仅仅留住乡村记忆但缺少系统的维护,那么乡村记忆也会逐渐失去原有的魅力。维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有系统的设计。围绕非物质的地方特色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技艺传承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例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系统等有意识地进行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进行强化、维护。不能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进行定期维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近年来,云南省很多县、乡在搞新农村建设示范。房还是原来的房,就是按要求统一实行了“穿衣戴帽”,即在平顶之上再加盖一层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的瓦皮尖顶,外墙刷上一层乳白色涂料,或者是在墙壁上画一些莫名其妙的画。这一做法在云南广大农村非常不可取。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投入的地方很多,有限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首先要考虑的是将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解决农村最迫切的问题,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等,而不是忙着给现有的农房搞并无实际意义的“穿衣戴帽”工程。特别重要的是,统一的“穿衣戴帽”工程是有违农民意愿的。为迅速推动这项工作,不少当地政府不仅统一安排了施工,而且指定了用材、价格、期限等。有农民反映,政府的定价比市场价高出了近20%,施工过程中部分农房已出现了因偷工减料带来的脱漆、雨水渗漏等问题,还会给腐败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很多所谓的示范户(村)其实仅有一个华丽的外表,室内生活设施依旧简陋不堪,用水、饮食也谈不上安全、卫生。这种只图“面子”、不讲“里子”的做法,一方面反映出基层政府管理人员品位低、办法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在农村扶贫建设上追求表面“政绩”和“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

总之,只是简单地保留所谓文化“穿衣戴帽”,是留不住乡愁的。如果说“穿衣戴帽”和呵护乡村记忆元素,是一种被动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产”与“社区管理”融合在一起,使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真正活起来,形成社区人日常生活的自觉,充满生机活力。乡村记忆的整体活化,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社区治理模式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具有新的内涵、产生新的凝聚力。

留住乡村记忆、呵护乡村记忆、活化乡村记忆,将乡村从物质空间到生活行为均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消除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的变化与人的文化情感之间的冲突,最大限度地避免父老乡亲虽然搬进了新楼房,但是因环境的改变未能留住传统邻里关系和生活方式造成的情感伤痛,既实现物质空间的现代化,又让人的情感得以安放,使乡村空间具有高度的人文品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二 山地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1.村庄规划二维化

曾有人将云南省的地理条件总结为“九分山一分水和田”,云南省大量的土地是山地,省内的村庄很大一部分分布于山地。因此云南的村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因素,依山就势进行规划设计。但是现实是,大量的设计规划部门在进行设计规划时,一方面是现行的设计收费不符合农村设计建设的实际,农村和基层政府无力支付巨额的测量、设计费用,导致设计团队工作不尽责,甚至在没有提前设计和规划的情况下,仅凭包工头的经验就把房子盖了。另一方面,由于村庄分散、交通不便、房屋体量小且多数是低层建筑,设计人员大多在没有现场测量数据的情况下,简单地套用图例,将实际情况处理成场地平整后的二维平面进行规划,规划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2.村庄规划批量化,盲目复制城市规划

由于设计费用的问题,现实情况是,村庄规划中多个村庄打包一起设计,一个项目里可能包含几个到十几个村庄的规划,时间和经费有限,不可能安排太多的人手,更不可能逐个村庄现场踏勘,实际的设计基本上是一个方案简单改改就套用了。即使有了逐个村庄的现场踏勘,但批量化“生产”出来的村庄规划就如同城市别墅区或者居住小区的规划一般。虽然,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一批批“新农村”建设完成,但是多数村庄的规划简单粗暴,盲目复制城市的模式。新农村最终呈现的都是联排别墅区、兵营式多层小区或城市居住区的布局模式,完全失去了乡村原有的特色与性格。现在我们应该反思这样的村庄规划是否缺少了内涵。很多设计师没有去过现场,就完成了村庄规划,造成村庄原有的文化和内涵在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中逐渐消亡。3.村庄规划缺乏对特色的挖掘

现在的很多村庄的规划都只是按照人口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以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为标准。设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的问题,很少考虑农村产业结构及在产业驱动下的农村生活方式对建筑和环境的功能需求,还有村庄的独特性和人文保护的价值,他们缺少对产业结构、社区后续治理、生活方式、历史和特色的回应,也忽略了文化的价值。即便是打着民族文化的招牌做出来的村庄规划,也只是粗糙的粘贴文化图腾和简单的“穿衣戴帽”。这样的规划不但没有价值,而且造成资源浪费,不过是打着文化的牌子进行新一轮的批量套图复制而已。三 规划山地村庄注意的几个问题1.山地村庄规划需要关注整体景观风貌

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城市与地区在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文化的同时,开始注重基于地域的不同以及自然、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探索科学的地域发展观,对地区特色加以继承与保护,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人居环境。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农民居住的中心,因此民居也就成为新农村改造与建设的重点组成部分,它的改造直接关系到村落的整体景观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以及人居环境的质量。

长期以来,农村规划因缺乏系统的方向引导,要么简单照搬发达地区的经验,要么忽视农村村民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具体情况,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压力下粗暴建设。这种盲目规划造成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传承的中断。

村庄规划应该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关注当地自然环境的三维空间景观,特别是山地村庄。传统上,山地村庄是村民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依山就势建造的独有景观,这部分住宅以其独立的发展体系,走出了一条与城市住宅同等辉煌的道路。我国传统民居,无论是平面布局、结构构造,还是建筑造型,都凝聚着先人在顺应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的风格独特的文化特征,如云南的傣族竹屋、“一颗印”民居,大理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丽江的明楼、两步厦,香格里拉的藏族石砌、羌族碉楼房等,都颇具神韵,各具特色。今天,山地村庄的居民仍然以自己的智慧及对本地区文化的独特理解,在提高居住水平和坚持乡土文化上进行着积极探索。2.加速城市化与现有城乡二元制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社会形态使城乡发展呈现双轨制的形态。城乡长期处于割裂状态,形成城市发展十分迅速、乡村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在建筑上,尤其是住宅上也出现城乡两种相互独立的发展体系及特点。这种割裂也养成了在看待农村与城市问题上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观念,形成了城市住宅与农村住宅的刻板印象。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辐射力的增强,城乡互补性的增大,城乡界限也逐渐模糊,居住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往是农村看城郊接合部,城郊接合部看城市,城市的生活方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农村人的观念,外出务工人员,也把在城市感受到的生活方式带回农村。农村居民在逐渐提升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思想的混乱,农村优秀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慢慢淡忘。外界信息的入侵,打破了原先乡村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同时也打破了乡村的封闭性和脆弱性,使城乡之间的互补变得更加紧密,农村可以在更大的区域内共享资源。在农村住宅建设方面,乡村的封闭性被打破,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资讯和物美价廉的建筑材料被引入农村。但是,城市信息的入侵同时也使农村住宅设计在更大的区域内趋同、雷同或是重复的现象更加严重。3.产业调整对农村住宅规划的影响

农村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将种植业作为收入主要来源的空间有限,农村长期以来作为城市的工业原料供应产地及粮食作物产地,处在整个产业较低端的位置,获得的利润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富余劳动涌入城市,为城市创造财富。同时,各地农村也在积极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如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生产,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有的县区创办了大量的村镇企业,农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此外,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依托自己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三十多年中,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的社会、经济同样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改变不仅体现为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且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也发生着重大转变。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把赚到的钱和学到的城市的生活方式带回农村,农村住宅模式越来越向城郊接合部靠拢。4.山地村庄规划需要保护传统特色提升环境品质

20世纪,大部分自然村肌理保存完好、建筑风貌统一且具有特色,但由于信息交流的增加,村民的思想意识还有待提高,加上缺少专业的规划和指导,村民单纯地认为城市的就是先进的。村内新建的房屋基本都遗弃了村里原有的建筑形式,成为一栋栋造型不佳的“小洋楼”,乡村中原有的、极富特色的建筑模式被逐渐取代。村民自觉意识的碎片化拼凑形成的“小洋楼”正在形成农村的社会肌理。乡村传统的“乡愁”正在消失。

经济的发展使现在乡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应该在满足乡村基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乡村的形象建设。乡村建设同样需要特色,同样需要风貌和三维空间建设,同样需要公共空间设计。对于云南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地省份,村庄规划更应融入乡村空间景观设计的内容,挖掘山地乡村的独有特色、特有魅力,体现山地乡村独有的大地景观艺术。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本土特色的保护和塑造,从长远看,只有本土的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新农村的建设更需要保留原有的建筑形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这里不是说要维持农村的居住条件不加以改善,而是应该了解和掌握乡村的特质以及一些不应该改变的要素,并加以保护和发扬,同时满足乡村居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向往,对建筑的内部进行现代化装修。四 农村住房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力量基本都集中在城市,建设经验主要来自城镇,云南也不例外。因此,在农村住房设计上会存在设计与实际脱离的情况。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一是对农村住宅建设的经济性需求认识不足,二是没有很好地针对农民的生活习惯,没有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问题。“送城市别墅到农村”的做法,表面上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但实际上难以满足农村生活模式的要求。此外,乡村住宅的设计人员在设计上由于水平的限制,设计的住宅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设计的住宅户型单一、功能结构不合理,忽略环境、功能、质量等因素,不注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多数房屋的建设仍处于低层次、低技术含量的简单再生产状态。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设计脱离实际

无论是将城市住宅模式照搬到农村,还是对城市住宅的盲目模仿,都是农村设计不合理的根源,都是因为对农村生活、生产的不了解或忽略。

现在村镇建设中,由政府主导的村镇社区规划建设不断增加,但实施的规划建设经常会套用城市模式,与当地农民的经济水平及产业情况脱节。尽管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造成农民的经济负担。一些规划中的配套设施,如道路、绿化等,由于后续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完成。再加上设计师对农村生活缺乏了解,其设计的房屋在使用上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由于农户基本的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很多农户就又开始按自己意愿搭建。2.功能设计不合理

农民建房大多没有正规图纸,或者根本就看不懂正规图纸。即便有提供正规的图纸,农民也未必能买得起;即使各地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下发标准的建设图纸,很多情况下,农民也会因该图纸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参考。建房的施工人员所依据的也仅仅只是一份提纲,一张由泥瓦匠或包工头与房主口头商定的简图。依据这个方法建造出来的住宅,除了简陋外,还造成诸多功能上的不合理,不是空间尺度不正确,卧室偏狭长、采光差,就是平面布局盲目追求大开间、房间多,没有配套的厨房、卫生间,居住起来很不方便。房间内部结构设置不恰当,土地和空间利用不充分,没有设计贮藏室,导致物品放置混乱,甚至卧室变成粮食仓库,要不就是三间正房呈“一字型”布局,中间无分隔,老少几代分不开,分开就得分户,既浪费土地,又不利于照顾老人。还有的房屋设计的层高空旷高大,有的层高可以达到4米,盲目增加了建筑材料的用量。3.农村建筑立面单调或者杂乱不协调

城镇风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与历史发展分不开的,它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化,是不同历史阶段的街道形态的叠加,因此,它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持街道风貌的可持续的特色,城市的建筑在这个过程中尚且混乱不堪,更不要说农村了。近几十年,农村建房也逐渐由砖混结构代替了传统的土木结构,城市的住房样式冲击着农村的建房观念,传统的建筑制式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被遗忘。农村建筑没有系统的规范和引导,农户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建房屋,粗放的建房形式决定了农村建筑不可能有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农户根据自己的想法,贴瓷砖、加罗马柱、大落地玻璃,建筑方式毫无章法可言,住宅立面设计随意,不考虑整个立面的协调性。以此建成的建筑物外观造型单调平庸,色彩以及形式缺乏整体性,村庄景观极不协调。4.房屋结构不合理,抗灾能力差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城镇低,山区农村经济水平更低,很多农户无力建设抗震性能好的房屋。农村的多数建筑依旧为传统的土木砖石结构。云南省大姚县在2003年7月和10月曾经发生过两次6级左右的地震,这两次灾害充分暴露出农村民房建设中的问题。据统计,地震导致3700余户受损,2万余间民房倒塌,因受地震损坏变成危房的住房达10万户,仅民房损失损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了3亿元。地震中重伤的56人和死亡的19人全部居住在土木结构的房屋里。

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住房多是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由农户私人建造,缺乏具有抗震知识的专业设计、施工人员,工程建设缺乏管理,造成农村房屋在建造的过程中材料强度低、结构整体性差,房屋的抗震能力普遍较低的问题。在农村,烈度为6度的地震就可以对住宅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烈度为7度的地震就会对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倒塌,烈度为8度的地震就会对建筑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另外,在农村,村民的抗震设防意识淡薄,农民缺少进行抗震建设的技术知识,建房随意性大,不知道在地震区对房屋建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抗震设防措施。即使少数人稍微具备抗震知识,也受到经济水平、传统习惯等原因的影响,采取的抗震措施不到位。农村建房,片面追求大空间、大开窗,造成窗间宽度明显不足,抗震能力下降。即使农民有意识地想建造抗震强度高一些的房屋,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施工单位,城镇地区有资质、有技术实力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愿意到农村地区承建工程,而农村地区又缺乏掌握规范施工的工匠。5.农村住宅热舒适状况差

农村住宅体型规则比较少,基本没有保温隔热措施,新材料的运用也不充分。住宅基本以砖混结构为主,外围护墙多采用厚的黏土砖,内外抹面,护墙绝大多数无保温隔热层,窗户多采用木窗、铝合金窗,气密性和水密性差,普遍采用单层玻璃,住宅外层遮阳措施很少。这些材料的热工特性导致住宅内夏季闷热,再加上平屋顶住宅的顶层防水措施处理不到位,造成夏季的时候,顶层房间里白天温度过高;冬季的时候,室内温度很低,室内墙角及外墙表面结霜引发室内潮湿、室内物品发霉变质等问题。6.自然资源丰富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缺少规划使建设用地的使用存在随意性,宅基地管理不到位,胡乱占用集体用地作为自家建设用地成为普遍的现象。同时,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并且这些建筑垃圾任意堆放的现象严重。这些行为不但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且这种破坏往往是不可逆的。五 村庄住宅区环境差,气味难闻、垃圾乱飞等现象严重

农村环境脏乱差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畜禽散养、畜禽粪便乱堆、乱放。特别是随着饲养业的发展,一些村庄畜禽粪便堆满街、铺满路。夏季,粪便散发的气味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空气,同时,粪便夹稀泥混合严重影响了村民出行。二是生活资料摆放无序,随意性强,十分杂乱。玉米秸秆在街道旁和庭院里随意堆放,十分邋遢、混乱不堪。三是农村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功能差。特别是农村道路标准低、质量差,大多数村与村之间的道路没有铺柏油和砂石,完全是土路,可谓“晴天扬灰路,雨天泥水路”。四是饮水安全难以保证。旱厕、猪圈、水井共处一个庭院,距离较近,容易互相渗透,对饮用水造成污染。五是农民的环境意识差,缺乏营造优美环境的习惯。近年来,农村的经济虽然得到长足发展,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没有形成讲卫生、讲文明的社会氛围和良好风尚。

厕所的建设方面,目前农民建房大都会建造设备良好的卫生间,但是一些地方由于缺水和排污系统的落后,使抽水马桶无法使用,成为摆设。村庄的环境卫生差,气味难闻、垃圾乱飞的现象很严重。村内街巷一般都很狭窄,且多为自然形成的土路,交混穿行、崎岖曲折。此外,很多农村都缺乏必需的公共活动场所和购物场所。六 传统农村人、畜粪便处理与农村环境

目前,农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乱排放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现在全国农村的生活垃圾每年的排放量为1.5亿吨,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110亿吨。110亿吨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是什么概念呢?这种程度的排放量相当于城市和县城排放量的一半,但是城市排污水管网都已建起来,污水会被处理掉了;农村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没有经过处理,任意排放,所以对环境的影响更大,也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因此,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必须处理好农村的人、畜粪便问题。事实上,在传统模式的粪便处理中,粪便不是排放出去,而是回到田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制,但是我们需要用更现代化的方式让农民更干净地做这件事,用更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做这件事。这是当下新农村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农村大规模推进污水处理系统之前,我们要重点把这个问题解决好。第二节云南山地新农村住宅设计思考一 山地新农村住宅设计原则1.坚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云南是一个拥有26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省份,各民族的风俗由于地域的不同呈现不尽相同的形态,这也就形成了云南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文化类型和模式的不同使一个地域的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外来文化融合,表现出包容性;另一方面又会与外来文化存在冲突和竞争,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延续性。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就是文化整合的过程。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契合点,用丰富的传统内涵赋予它新的形式。在进行新农村环境设计的同时,更应注重民俗文化和地域传统文化对环境的影响与渗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正经历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景观呈现无序性、低品位、低质量、审美倒退等现象。曾经以江南水乡、中原村落和塞外游牧生活为代表的风格各异的中国乡村,现在几乎被清一色、缺乏个性的水泥建筑所覆盖,房屋缺乏文化内涵,丧失了广大乡村依顺自然、具有地方个性的传统建筑风格,破坏了经过千百年保留下来的乡土景观和文化风貌,乡村美好的田园风光仅成为存留在人们脑海里的美学印象。

随着云南地区经济越来越快地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农民逐渐形成了“存钱不如盖房”的理念,农村出现了随处可见的小洋楼。农民们争相盖起了独栋小楼,楼越盖越高,地域特色逐渐丧失。新农村环境设计中出现的这种趋同性情况,以及云南山地农村所存在的种种文化缺失问题,总体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缺乏地域特色文化的整体性。客观来讲,每个地域个性的形成都是因为受到历史、地理等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正是这些文化特征,使该地域形成了独特的景观环境。提到北京,人们就会想到四合院;提到威尼斯,人们会想到著名的水上城市;提到地中海,人们会想到蓝白相间装饰的建筑,这些都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影响地域环境的结果。相反,如果丧失了地域特色,就如同割裂了民族传统,使地域环境变成无本之源。正如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所说,“一座失忆的乡村就和一个失忆的人一样,很难被硬说成是健康的”。如今面对千村一面、千楼一面的局面,我们更应该发掘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保护和发展地域特色。

二是不具备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现今国内新农村设计更多的是盲目的复制,缺少对各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示。对于地域文化差异性的挖掘和研究,不但要对文物古迹、地域风貌和当地环境特征进行研究,还要透过这些文化表象归纳本土文化的地域特质,利用地域自身的优势,综合构筑出云南山地新农村本土环境建设的艺术肌理。2.山地村庄规划应该引入“乡村设计”的内容

结合前文的分析,山地村庄规划有必要引入空间景观设计的内容,但目前中国的规划体系中并没有要求村庄做空间景观设计,这是规划体系中一个缺失的部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告诉规划从业者这一问题。为了便于论述,这里暂且称这种在村庄规划中引入空间景观设计的规划为“乡村设计”。“乡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设计和乡村设计的定义。现在普遍接受的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相对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云南这样的山地省份,“乡村设计”应该是一种关注乡村与周边山地环境、乡村风貌和尺度的保护、乡村公共空间的一种空间景观设计,它是区别于城市设计的一种回归自然的空间形象设计。(2)城市设计与乡村空间景观设计的联系与区别。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城市五要素:路径、节点、地标、区域、边界。这五要素是城市设计的关注重点。“乡村设计”也可以从这五方面考虑,不过定义的内容有所差别。

乡村景观有着区别于城市地域的很多特征。乡村是指非城市化区域,严格地讲是指城镇规划区以外的人类居住区域,是一个空间地域和人类社会的综合体。美丽乡村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具体内容有:自然生态之美、历史人文之美、现代文明之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乡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变,在乡村地域的具体建设和设计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景观设计没有地域特色,过度宣传与开发,一味复制城市建设模式,忽略乡村传统历史文化,固定僵化地模仿城市发展方式,使很多乡村失去了生态质朴的特色。乡村与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于乡村的形成并不只是一种阶级权势的体现,更多的是顺应地形、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经过经验总结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建筑布局模式和建筑形制。因此“乡村设计”应该尊重这一特点,而不是将城市的特征强加给乡村,乡村也不应该把城市的风格当作流行、前沿。只有延续历史,历史才会成为你的财富。当然这并不是说乡村人民的生活方式不能改善,而是指乡村的特征、风貌不要改变,延续历史的习惯。

乡村与城市特征的差异决定了“乡村设计”也应该与城市设计有所差别。首先,乡村所处的环境与城市不同,乡村与农田的关系又极为密切,因此“乡村设计”的考虑范围应该包括农田,这是使设计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一种方式。其次,乡村的空间形态设计应该尊重原有的街巷模式,不要大肆拆建。乡村的发展更多是其自身的生长,没有更多的外部因素影响其发展,所以对于乡村的空间形态更多是延续原有的传统,对局部进行改善和调整。最后,“乡村设计”给乡村形象带来改善的根本目的是引入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3)“乡村设计”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空间规划。《设计城市》的作者亚历山大·R.卡斯伯特曾经这样形容空间,他说,“空间不是社会的反应,而是社会的基本物质要素之一,脱离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思考空间,也就将自然与文化分离。空间形式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取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表达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现在的城市建设可以说就是科技的一种实体体现,人们将房子盖得越来越高,城市的行政中心越来越宏伟,这些现象都使建筑逐渐脱离人的感受。人只是城市业绩的一颗螺丝钉,人不再是城市的主人,只是城市的“雇佣工”。正如亚历山大.R.卡斯伯特在《设计城市——城市设计的批判性导读》中所说的,自工业革命至 20世纪的城市设计,受科学发展成功的激发下,机械的一致性成为20世纪大部分城市设计的标准。城市设计也忠诚地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乡村设计”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空间规划。它源于自然生长而高于自然生长;它更强调空间与人类行为的联系,关注的重点是乡村与山地的融合、乡村风貌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乡村公共空间的梳理。云南的山地乡村,建筑与地形结合的意义不仅是降低成本,而且是顺应大自然,减少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重要措施。例如,山地建筑独特的吊脚楼形式就是顺应自然的结果,这种历经风雨的设计有着它特有的生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是我们现在许多设计学习的榜样。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自然的破坏,所以自然灾害频发。因此“回归”才是人们经历各种经验教训后得到的真谛。二 不同地貌类型的山地乡村设计要点

地貌是生命活动的舞台,地貌上的自然生态元素——光、风、水、土等是孕育生命的基本条件。地貌景观是由与地貌相关联的气候、土壤、植被等地表生态要素组成的自然地域综合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貌景观能够孕育不同的聚落景观。山地新农村的建设活动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尤为密切,山地新农村的分布与建设,能否适应地貌景观环境,是山地新农村生态化建设成功与否的最直接体现。云南乡村有着丰富的山地景观资源,由于地处高原山区,山地农村景观的要素构成、景观格局、景观功能及景观生态环境都独具特点。由于特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这些地方多具有秀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农田景观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高差上的变化带来了视觉上的趣味,民居建筑沿地形起伏灵活分布,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锦屏,作为背景,丰富了乡村的空间层次。与此同时,由于山地地形的起伏,使景观视点更加多样,山地乡村的视域景观在广度和深度上变得异常丰富。由于山地高度的依托,人的视点较平原地区高,这就使人们看到的景观更加具有层次性。因此,通过“乡村设计”的方法,优化凸显云南山地农村特有的景观资源,为山地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山地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山地乡村景观整治,改善山地乡村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云南乡村景观风貌主要的构成要素为山、水、田。结合空间形态的类型,主要可以将云南山地农村划分为四种类型:缓坡型山地乡村、平坝型山地乡村、滨水型山地乡村和复合型山地乡村。1.缓坡型山地乡村

低丘缓坡,一般是指没有明显的地形变化的山丘,顶部浑圆,相对高差较小的地带。缓坡型村庄依山就势垂直分布,形成以山体为背景的高低错落的台地景观空间。例如,泸西县城南 25 公里处的城子村,古村的民居依山顺势,呈梯形,向上分布,大多数房屋屋顶相接,层层而上的土库房形成台阶,最多的台阶有 17层,一般的也在 10层以上,不少土库房顶连缀在一起,形成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全村1000多间土库房首尾相连,与山坡融为一体。村寨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被誉[1]为泸西的“布达拉宫”(见图3-1),该景观是民族建筑史上的活化石,是集喀斯特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与少数民族风情筑于一体的胜地。图3-1 泸西县城子村

诺邓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千年来,村名从未更改,沿袭至今,古镇的民居建筑均依山而建,多为明清时期修建。向上望去,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依次有龙王庙、古江西会馆、万寿宫、古榕树、黄姓家族的“题名坊”和玉皇阁前的“棂星门”等古建筑群、古牌坊,古镇内的牌坊是滇西现存最大的古木牌坊。村中的古黄连木,树高达三四十米,其中最古老的树木的树龄已有800多年(如图3-2)。图3-2 诺邓村

这类乡村的设计主要通过视线的控制、地块限高的手段体现乡村风貌,组织有山地特色的景观秩序,景观优美、富有情趣的视线通廊,打造视线开阔的观景平台及公共活动空间,划分扇面视线控制范围区,严格控制范围内各地块的标高,强化地形的层次感和丰富的纵深感。2.平坝型山地乡村

云南的平坝多为山中坝,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平坝型乡村多建在平坝或小盆地之中,这些地区大多土地肥沃,适宜人居和劳作。村庄依山而建,地形变化较小,具备丰富的农田景观基质和山地景观基质。例如,丘北县的部分村寨,坝区内丘陵起伏、土地肥沃,为避让优质农田,村庄均围绕坝区耕地依山而建(如图3-3)。图3-3 丘北山地村寨

罗平县的山村,此类乡村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农田景观的资源优势,背山面田而建,形成开敞的“山—村—田”的景观。村落间结合自然条件,形成山体向农田自然过渡的生态廊道,使自然景观渗透于乡村之中,既能使乡村与自然环境更好地有机融合,又形成了各个村落间的天然屏障(如图3-4)。图3-4 罗平县的山村3.滨水型山地乡村

滨水型乡村有些是沿河流的两岸而建的,与水体有着很好的交融关系,村落建设的空间形态多呈狭长形,典型的例子有宜良县南盘江边的古城村;有些背山面水而建,空间形态具有良好的山水特质,典型的例子有玉溪江川县星云湖畔的大凹村。此类乡村在设计中应强化重点景观,通过控制高度来构建“显山露水”的视觉景观,充分“借山用水”,形成变化有序、层次清晰的景观序列(如图3-5)。图3-5 星云湖畔大凹村4.复合型山地乡村

复合型乡村为山、水、田,各景观要素交融型村落。云南省内的农田多分布在河流冲击形成的坝区之中,较为典型的有红河州元阳县山地村落。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代留下的杰作。元阳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而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元阳梯田呈现以下特点。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提供村落水源、木材、薪炭,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这里提供着哈尼族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资料——粮食。中间的村寨由一座座宅舍组合而成,形成哈尼族人安居乐业的居所。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元阳梯田有四绝:一绝面积大,形状各异的梯田连绵成片,每片面积多达上千亩;二绝地势陡,从 15 度的缓坡到 75 度的峭壁,都能看见梯田;三绝级数多,最多的时候能在一面坡上开出 3000 多级阶梯;四绝海拔高,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 2000 多米的山上,可以到达水稻生长的最高极限(如图3-6)。图3-6 元阳梯田

此类乡村较易形成错落丰富的景观序列,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山地地形,重点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筑高度的控制,强化景观界面,使山、水、人完美融合,形成一种林在山顶、村在山腰、田在山脚的空间结构体系,将村庄有机地地融入生态环境之中。

总之,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全省包含缓坡型、平坝型、滨水型和复合型等多种类型的山地乡村空间形态,这些空间形态造就了云南省乡村丰富的空间景观特征。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村庄纳入规划,为了保护这些人类的杰出“作品”不被同质化,也为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和村民增收,村庄规划十分有必要引入空间景观设计的内容。第三节云南财经大学马关精准扶贫产业化自助建房模式探索

2015年11月,云南财经大学“挂包帮”转战马关,在云南财经大学党政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云南财经大学钟正山美术馆、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整合社会资源,联合云南强瑞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曲靖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昆明民用建筑设计院,组成设计、研发团队,选派优秀师生进驻马关坡角镇,为新农村建设打造样板。

立足村内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马关县委、县政府将小马固新寨村定位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并进行规划建设。主持该项目的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围绕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的主题,对新寨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设计团队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对新寨村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发现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对建筑和文化的重塑,而且是对村寨产业、人畜粪便治理、社区公共服务等的综合规划。这次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摸索出了一套有实际推广价值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随后,设计团队又对罗家坪、夹寒箐、都龙、马额等村庄进行了规划和设计。

设计团队着力打造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能够显著提高社会效益的试点村落。为试点村居民营造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环境。这进一步增强了新寨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并运用新技术、高科技来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例如CIGS薄膜玻璃光伏发电、秸秆有机肥、中科纳米节能灯系统、道路固化剂等技术的引入,均能有效地降低农村住房的改建成本,有效地将人畜粪便处理成有机肥,这种方式不但从根本上改变脏乱差的村庄样貌,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居民的生活生产问题。

设计团队针对乡村污水分散处理的现状,采用一些相对简单的生态化污水处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等。通过污水处理,可以实现对污水的生物处理,并生产出有机农业肥料,增加农户收入。这次规划,特别是在农村建筑新材料应用、成本控制和社区治理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项目的实施得到了文山州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15年12月22日下午,云南省文山州副州长、州委秘书长、文山州扶贫办公室主任以及各县负责新农村工作的领导来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小马固新寨村检查指导工作,并召开了全州的现场工作会,推广新寨村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具体实践模式分述如下。一 根据农村住宅建设特点针对性设计“互助建设模式”1.农户自行建房模式

在云南山地农村,农民收入不高、交通不便、自给性消费意识强。农户自行建房通常是农民作为投资主体,农民自请工匠,自己组织建房材料,完成从申请宅基地、资金筹集、房屋结构设计、施工至竣工验收的全部工作,这种方式至今在云南山地农村住宅建设中占主导地位,其特点是建房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民自身储蓄积累,或是亲戚、朋友的借款。农户宅基地选址一般根据生产、生活的方便程度来确定,以自身的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在家庭承包、小农经济的条件下,分散居住、占耕地建房、建路边店成为农户的必然选择。农户对传统的建设方式有一种强烈的依赖,并且这种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改造方式经过与农村的政策、制度长期“磨合”后,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率的。这是因为,一方面,自建方式己为农民所熟悉,传统的建筑程序、房屋结构、建筑材料的选择等已被农户了解,农民无须再为获得这些信息支付多余的资金;另一方面,大多农户建房会请工匠“帮忙”,并以口头契约的形式达成劳务支付协议,在农民注重信用的前提下,这种契约形成方式的交易成本很低。

如今,自建房不但是村镇建设的主要方式,而且是农民一生很重要的投资,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农民的自建房屋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房屋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此外,建房规模或是规格过高,也会损耗农民的经济实力,因此,云南农村出现大量“楼房林立、家徒四壁”的不协调现象。

考虑到云南农村未来的经济发展,自建房仍然还会是主要的建房模式,因此还要因势利导,需要政府在规划管理与消费上进行引导,完善村镇规划、控制建房规模等。此外,自建房在农村住宅研究上还是要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脱离了这个研究对象,整个村镇住宅的研究就不完整。这又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鼓励设计师参与的问题。在没有设计费用或者设计费用很低的前提下,设计师怎么参与,怎么去指导,是一户户的设计,还是编制图册作为农民的参考依据,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显然,目前一户户设计是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的,参考图集对于农民而言,是否具有真正的实用性以及农民是否愿意使用也是个大的问题。

在这方面,目前政府及一些有责任感的独立设计师也在对乡村住宅设计进行着探索。设计团队的师生对这些探索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分析了探索中的不足,结合云南山地农村实际,摸索出一套适应云南山地的“四位一体”农村建设、治理模式。2.新技术与自建房相结合

在“禁砖”的背景下,各地政府鼓励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体系的开发及应用,并对新时期下的农村建房模式进行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一些地方为使村民自愿选择新户型、新建材,政府给予新农民示范户一定的政策支持,并制定相关政策给予新农民示范户示范工程补贴,政府还免费提供推介户型的施工图纸和勘探、监理等服务。农民在自建房的过程中,若采用县、区推荐的新建材,选择新户型,采用太阳能发电和采暖热水技术,政府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指导,并在设计费用方面给予支持。此外,政府积极向村民推荐“合板镶嵌式集成节能建筑体系”“预埋轻钢、轻质混凝土结构体系”等新型建造体系。这些体系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住宅由一个个部件组成,部件在工厂生产,现场干式施工,各部件的物理指标良好、综合效益高。应该说,这是引导农民的自建行为从非专业化、粗放型建造向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建造的方向转变的良好的开始。同时也从推广新建造技术向新的建造模式上转移,鼓励政策的灵活应用,减轻了农民在采用新的建造方式时面临的建造费用增加的难题,也有利于建筑结构体系生产厂家增加建造数量以降低成本,使新建筑结构体系的价格能普遍适应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普遍推广,将农宅的居住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在个人实践方面,1999年台湾发生了“9·21”大地震。当时45岁的建筑师谢英俊,应邀前往灾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正是这次帮灾民重建家园的经历,让谢英俊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协力造屋”模式。他在台湾及大陆兰考进行了多项生态住宅实践,他尝试用木、轻钢作为支撑结构,草泥等当地原料作为围护结构的材料。他就地取材,并组织和指导村民自己动手盖房,推广“协力造屋”,通过村庄社员互相出力帮工,减少建造中人工费用的支出,同时还增进了村庄社员之间的感情。除了发动村民,他还与乡村建筑人员合作,以招收志愿者的方式,培养了一批适应农村建筑施工的施工人员,以便于这种住宅模式的推广(如图3-7)。图3-7 谢英俊“协力造屋”

又如浙江安吉的任卫中,他原本是交通部门的职员,因为对乡土建筑以及绿色环保事业的热爱,投身到具有当地特色的夯土住宅的研究中,自己出钱、自己设计、自己组织施工,最后完成四栋夯土住宅的建造。他在建造技术和建筑形式上做了一些更新,将技术要点和实践经验通过让村民参观、举办村民培训班的形式加以推广。任卫中的生态建筑主要有以下特点:建筑材料用的是最本质、最传统的夯土技术与材质,自然、朴素、从容。这种建筑方式,不用砖头却砌起了8米高的墙体,不用钢筋却建起了两层楼房,房间没装空调却冬暖夏凉。除了节能环保和冬暖夏凉,“造价低廉”也是“生态屋”的一大特点。只需三到四个月的时间,花费6万至7万元便能就地建起一幢“生态屋”。由废料改造的“生态屋”只需一个月,花费3万到4万元便能建成(如图3-8)。图3-8 任卫中在他的“生态屋”

从谢英俊和任卫中的实践中可以得出他们的以下几处共同点。第一,都提倡当地居民群体的参与,降低人工成本。第二,都以生动的建造实践作为展示过程,最后建成“样板房”。在农村,农民自建房在很多情况下不是根据图集,而是通过参观、模仿其他人家的住宅形式及内容来确定的,“样板房”的存在有助于农民有个现实的依照,以便做出判断。第三,传授的不只是简单的平立剖面之类的概念,而是系统的住宅的建造方法,通过建造方法的实践,避免农民在自建房时盲目建设。

因此,农民自建住房,提高农民自建的水平,探索新的建造体系已经成为趋势,各地因地制宜在摸索中获得不少经验。但由于我国各地差异较大,旧有的建设模式、旧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改变,彻底解决自建房过程中的问题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与探索。3.合作建房模式

实践证明,该模式适用于有大量农户联办组织的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者一些人口密度较大、自建活动较频繁的地区。合作建房模式是通过引导合作经济组织从事农村住房建设,实现农户住房建设合作化与规范化。合作建房模式的建设主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国家兴办、政府各部门兴办、社区性合作组织、农户自发组建。从合作形式看,可分为资金合作和劳务合作。

合作建房模式的特点是与自行建设模式相比较来说,合作建房模式易于实现统建、联建,有利于规范化管理。合作的原则是“自愿组合、自主经营、互助互利、公正平等”,个人与集体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合作建房模式的缺陷是因缺乏资金、信息、服务等,可能导致农房建筑技术层次低,产业规模小,合作社自我积累能力弱,组织体系不稳定。合作组织财产关系模糊,这可能会弱化合作组织内部的激励机制,损伤自身的信用基础,引发劳务合作中的消极怠工及一系列债权债务纠纷等问题。

在目前的合作建房的实例中,兰考乡村生态建筑实践和福建梅花镇新村建房改造代表着不同层面的操作。就谢英俊在兰考的实践来说,它最初是指导农民建房,算是农宅的自建行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引入了“协力造屋”的理念,鼓励社区之间的劳务互助,接下来的实践中更像是劳务合作。兰考乡村生态建筑推广的基础是当地的合作社,参与建造的最初两户户主都是合作社的社员,组建的建筑队也是由社员组成。这样的方式使乡村生态建筑的推广与合作机制联系起来,参加合作社,不但可以优先建造房子,成本也可以适当节省,而且可以在为其他住户建房的过程中,获得工作机会并可以依靠合作社的力量建造自己的房屋。最初的加工工具的获得还可以在合作社的担保下,租借到一些个人无法租借到的工具。这种合作完全是自愿的,是合作建房模式中的比较初级的一个方式。谢英俊还说,在后续的建造中,设立简单的建造加工厂,为合作社找出一条贴近实际的经济合作模式,这也是合作社作为经济合作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单打独斗的建造方式,不但增加建造的成本,也无法作为设计单位长期从事建造工作的模式,会浪费很多的精力。因此,在兰考的实践例子中可以看到从自建行为到初步的合作建房模式的转变,是由单纯的劳务合作向劳务合作与经济合作两种方式的结合的转变。

产业化建房模式是农村建房的必由之路,但目前该模式适合经济发达、农民收入较高的地区。产业化建房模式是通过培植各种形式的农村住房建筑企业,接受政府、集体等的委托进行农房建设,以承建或出售新建农房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住房建设模式。其特点是通过规范农村住房建设行为,实现农村住房建设的企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促进农房从设计、施工到装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的一体化,提高农村宅基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优化农房建设要素的配套,形成农村住房建设的良性发展机制。

目前我国农村住房仍以自建为主,多数地区谈产业化还为时过早。但是,农村住房建设产业化克服了粗放型农产自行建设模式的弊端,使多年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差、功能不配套、不便管理”等问题迎刃而解。二 应用体系化设计农村住宅

体系化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方法,是把设计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将体系化设计的方法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这种方法称之为建筑体系化设计。用体系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建造的建筑称为体系建筑。用体系化的设计方法进行建筑设计,要求设计者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层次及相互的联系,发挥建筑物标准化、重复性的特点,同时兼顾多样化和可变性。

目前,在我国城市住宅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体系化的设计和建造方法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其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特征,与体系化的设计和建造有契合的先机。

农村住宅建造存在众多问题,如粗放型建造、非专业、随意性等是比较突出的现象,若要根治这些现象,目前有三种途径。一是提高农民及施工队在自建住宅中的建造水平,通过设计及建造过程的标准化,减少其随意性,达到优化施工过程、减少浪费的目的。二是寻求专业力量的参与,鼓励更多的如建筑师等专业人士的介入。但是相对农村住宅建造的数量,建筑师的人数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可以用“标准化”的工业生产,用构件装配的方式来弥补,发展对应的“标准化”的施工技术。三是结合村庄调整,改变目前农村建房粗放、不专业、随意性大的状况,促进农村居住区域建设,以产业化运作的方式来操作。

结合马关小马固新寨、罗家坪、夹寒箐的村庄规划和建筑设计,从促进建造标准化着手,对目前农村现有的住宅建造过程进行优化,因地制宜地应用标准化部件生产的原则,对建筑部件进行标准化研究,工厂化生产,降低成本。三 农村推广钢结构住宅

创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式,探索适宜我国国情和农民生活特点的节能省地型住宅发展模式,加快新农村住宅的建设步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钢结构住宅体系具有便于实现标准化,部件化,便于组织进行工业化生产,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符合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特点。钢结构住宅体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建设中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住宅一般以简易的单层建筑为主,屋面为茅草或小青瓦,主要支撑结构为简单的木制框架。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木材相对短缺,钢筋混凝土开始取代木材,农村住宅中原来的木制框架开始逐步被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框架所代替。20世纪80~90年代,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住宅建设也从以单层的瓦房为主逐步发展成为以楼房为主,墙体主要为实心黏土砖墙,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技术逐步成为农村住宅中的主要支撑结构技术,黏土砖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由于烧砖而毁坏的农田数量不断加大,1999年国家出台政策,黏土砖于2003年6月10日起被严格禁止使用,这样一来,农民逐渐失去了用砖混结构体系建房的最基本的建筑材料,转而选择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是指由钢结构骨架、辅助板材、配套设置共同组成的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远优于传统的砖混结构建筑。钢结构农村住宅结构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以钢代木”,这也是国外钢结构住宅技术最初发展的基本思路。具体做法是借鉴传统木结构的形式,用钢梁柱替换传统的木梁柱,结构柱的位置基本落在网格的交会点上。将钢结构引入农村住宅,是因为钢结构有诸多优点。钢结构具备延性好、变形能力强等特质,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施工方便,建造速度快,所有主体结构均为工厂加工,现场拼装。单栋该类住宅的主体结构从加工到现场安装完毕仅需10天左右,从基础施工到新房交付可缩短至1个月,而同类钢筋混凝土住宅则需要2个月至3个月。由于支撑钢结构建筑的材料强度高,用料省,体型小,同时采用了新型屋顶及墙体,所以钢结构住宅自重轻,同样建筑面积的钢结构建筑自重约为传统砖混结构的1/2,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降低基础建设的成本。

当前,农村住宅建筑由于设计、施工、用材不当,建筑质量不佳,事故隐患多,关键时候难以抗震抗灾。因此大力发展和积极推广能够抗震抗灾的住宅建筑,对于我国国民抵御自然灾害、保障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农村住宅建设第一要确保质量安全,然后要逐步发展到世界先进人居水平。大力发展适用、舒适、科技含量高、现代化的钢结构建筑,能够有力地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1996年我国钢的总产量超过1亿吨,居世界首位,随着钢材产量和质量的持续升高,其价格正逐步下降,钢结构的造价也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现在市场上的钢材价格比较便宜,建一幢钢结构的建筑实为物美价廉。真正将钢结构住宅推向台前的是宝钢,在2008年汶川震后其为灾区人民提供了彩板房,在这之后,宝钢又承接了都江堰幸福家园逸苑小区的建设项目,这是我国西南地区出现的第一批钢结构住宅。认识到钢结构住宅优越性的灾区农民主动自建起了钢结构房屋来居住,钢结构成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新选择。[1] 本书中所涉的图片,若未给予特别说明,均为本项目组拍摄。  第四章 云南山地新农村建设钢结构住宅结构设计

根据云南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和推广钢结构建筑不是一步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首先应发展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适用性强的、经济性强的钢结构建筑,在此基础上,再不断进步。政府的政策导向更新与农民传统观念的转变是首要问题,农村不同于城市,政府作为管理者的观念和政策直接影响着农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农民的观念也深受他们的影响。农民建房主要是资金的问题,资金不充足将会严重制约钢结构农村住宅的推广。所以,银行应同钢结构农村住宅的生产企业联手,支持农民分期付款购买钢结构住宅。技术的支持是发展钢结构建筑的必要条件,设计、技术人员要搞技术下乡活动,为钢结构农村住宅的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作为建筑生产企业要先发展钢骨架、辅助板材,同时也要开发配套设施及装修项目。第一节钢结构住宅结构设计概述

钢结构具有许多优点。首先,重量轻、强度高。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1/2左右,可满足住宅大开间的需要,可将使用面积比钢筋混凝土住宅提高4%左右。一 结构体系

对低层、多层住宅,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冷弯薄壁型钢体系

构件用薄钢板冷弯成C形、Z形构件,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杆件间连接采用自攻螺钉。这种体系节点刚性不易保证,抗侧能力较差,一般只用于1~2层住宅或别墅。2.框架

目前,这种体系在多层钢结构住宅中的应用最广。纵向、横向都设成钢框架,门窗设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开间,便于用户二次设计,满足各种生活需求。钢框架考虑楼盖的组合作用,运用在低层多层住宅中,一般都能满足抗侧要求。但是由于目前框架柱以H型钢为主,弱轴方向梁柱连接的刚性难以保证,因此设计施工时须慎重处理。3.框架支撑体系

在风载或地震作用较大区域,为提高体系的抗侧刚度,增加轴交支撑或偏交支撑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这种体系为多重抗侧体系,梁柱节点、柱脚节点可设计成铰接、半刚接,施工构造简单,体形较小,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4.框架剪力墙体系

在低层、多层住宅中,可以应用传统的剪力墙体系,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或钢板剪力墙。目前正在研究的空腔结构板是一种理想的抗侧结构。空腔结构板是一种新型的轻质板材,是用黄纸制成具有众多等边空腔结构的板状基架,然后将该基架进行浸渍的方式形成的结构板材。该板材与钢框架可靠连接,便可形成新型剪力墙。另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还开发了交错桁架体系,也比较新颖。二 主要构件设计1.柱

钢结构住宅一般为大开间,框架柱在两个方向都承受较大的弯矩,同时应该考虑强柱弱梁的要求,目前广泛使用的焊接H型钢或工字热轧钢截面,强弱轴惯性矩之比是3∶10,这种情况势必造成材料浪费。因此,对于轴压比较大、双向弯矩接近、梁截面较高的框架柱采用双轴等强的钢管柱或方钢管混凝土柱是适宜的。对于方钢管混凝土柱,不仅截面受力合理,可以提高框架的侧向刚度,防火性能好,而且结构破坏时柱体不会迅速屈曲破坏。因此,在平面受力结构中,选用H型钢或工字钢还是合理的,总体上,箱形钢管柱尤其是方钢管混凝土柱应得到广泛应用。方钢管混凝土柱将是钢结构住宅发展的主要方向,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目前在住宅中应用的较少。尤其钢管砼梁、柱的连接较为复杂,不利于工厂制作和现场施工,在这个方面应加大开发研究的力度。2.楼盖

在多层轻钢房屋中,楼盖结构的选择至关重要,它除了将竖向荷载直接分配给墙柱外,更主要的作用是保证与抗侧力结构的空间协调。另外,从抗震角度来看,还应采用相应的技术和构造措施减轻楼板自重。常用的楼盖结构有: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以及钢—混凝土叠合板,第一种最为常用。目前,在进行多层轻钢房屋整体分析时,大多没有考虑楼盖与钢梁的组合作用,即使设置抗剪键,也会保守地假设钢结构承受全部荷载。这样不仅增加了材料用量和结构自重,而且会造成对强梁弱柱的不利影响。以一个六层住宅为例,考虑楼盖组合作用对梁的刚度以及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计算表明,组合作用后主梁的刚度大大增加,使梁的挠度和地震作用下柱顶的侧移大为减少,此考虑组合作用值得关注。为使楼层高度减到最小,提供更大的空间,组合扁梁楼盖也成为一种趋势。3.支撑体系

支撑分轴交支撑和近年发展起来的偏交支撑,前者耐震能力较差,后者在强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吸能耗能性能,而且为门窗洞的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国内普及率还较低,建议在高烈度区首选偏交支撑。剪切型耗能梁段,加劲肋按以下公式设计:a=29tw-d/5,(γp=±0.09rad)a=38tw-d/5,(γp=±0.06rad)a=56tw-d/5,(γp=±0.03rad)

其中,a表示加劲肋间距,d表示梁高,tw表示腹板厚度,γp表示塑性转角,弯曲型耗能梁段还需在梁段端点外1.5bf处加设加劲肋,钢结构组合详情如图4-1所示。图4-1 钢结构组合详情4.节点抗震设计

框架梁柱节点一般采用两种连接方法,根据“常用设计法”,即翼缘连接承受全部弯矩,梁腹板只承受全部剪力的假定进行设计。震害表明,这种设计不能有效地满足“强节点弱杆件”的抗震要求,在高烈度区隐患很大。改进框架节点设计,在梁端上下翼缘加焊楔形盖板,或者将梁端上下翼缘局部加宽盖板面积,或加大翼缘截面面积,具体情况主要由大震下的验算公式确定。公式中,为基于极限强度最小值的节点连接最大受弯承载力,全部由局部加大后的翼缘连接承担。三 钢结构住宅存在的几个问题1.一些钢结构住宅的设计不是以建筑本身为主,因此,开发出来的住宅居住不太方便

目前,在钢结构住宅的开发中,往往只重视钢结构的结构问题,以结构专业为主,不太重视功能的需要,这是一种误区。无论是何种结构的建筑,农民关心的不是用什么来结构,而是该结构的房子布局是否合理,住在里面是否舒适,该房屋是否实用,功能是否齐全。所以一栋钢结构住宅能否有市场竞争力,能否被用户(农户)所认可,最终取决于钢结构住宅是否美观、经济合理,即“质优价廉”。住宅应该关注的是人,设计要以人为本。钢结构住宅的侧重点是住宅,而不是钢结构。因此,农村钢结构住宅开发设计的核心是农户,设计师要以方便农户的生活使用为准则,要遵循建筑设计的规律,更多地关注其在建造价格、使用功能、建筑效果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完善措施。2.钢结构住宅的配套设施和围护结构的材料不完善

钢结构住宅体系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技术体系,它涉及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厨卫系统、管线系统等一系列配套体系。这个体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外墙结构体系。现有的墙体材料性能和安装方法很难满足钢结构住宅在防热、保温、通气、防渗以及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另外,连接的配件及方法也不完善,实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很难在农村进行推广。3.钢结构住宅要求应用大量的新技术,目前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缺乏

目前,云南专门研究钢结构住宅的人员较少,大多数设计和施工单位在传统结构体系方面比较专长,而在钢结构住宅方面相关的人才比较缺乏。由于我国钢结构住宅尚处于开发阶段,施工技术工人更是奇缺。培养技术人员是发展钢结构住宅的重要环节。4.全国没有统一、系统的推广钢结构住宅的方式方法

全国钢结构的研究工作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平台,经验不能很好地借鉴、传承,缺乏良好的经验推广机制。钢结构住宅总的发展规范力度还不够,比较乱,政府的相关部门在总结经验和规范推广方面做得很不到位。5.宣传力度不够,与地产商的联系不够

大多数人认为钢结构住宅要比钢筋混凝土住宅贵得多,不敢采用钢结构住宅。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钢结构住宅和其他住宅比较,一般情况下造价并不高,与混凝土结构基本持平,它的使用面积会增加不少,一般可增加5%,综合造价还是比较低的。

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工厂化生产,形成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因此设计上的标准化、模块化更能促进钢结构住宅体系的产业化。钢结构的结构构件、连接节点的标准化设计便于进行工厂化和机械化生产,模块化的设计又能促进安装速度的提高。构件不只是单柱、单梁的工厂生产、现场拼装,而是按模块化的设计形式,把住宅中一户或一个单元作为一个部件进行设计、生产,部件可以采用工厂化生产(采用零件工厂化生产、部件现场拼装),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工厂化生产的程度,农户只要按要求现场进行拼装就可以了。特别是在农村缺少钢材焊接的基本设备和条件的情况下,房屋的构件全部采用工厂焊接,由工厂进行工厂化操作,焊接质量容易保证,现场拼装全部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村不具备焊接条件和技术的问题,避免高空焊接造成的质量隐患,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住宅建筑施工、用材不当、建筑质量不佳、事故隐患多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工厂集约化生产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农村住房建筑成本较高的问题。第二节钢结构配套的相关技术一 砌块的设计创新——“高压生土卯隼砖”

国内引进小型硅空心砌块建筑技术始于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延安路建造了25幢别墅,采用厚的硅空心砌块与硅空心砌块复合砌筑,两墙之间用钢筋网片连接,至今仍然完好无损。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南方地区对此种形式的建筑推广较多,近几年除四川、广西、云南、广东以外,上海、北京、天津、沈阳也开始推广硅空心砌块。目前,研究开发轻质保温整体外墙板,可采用一个房间的外墙作为一块墙板,这样可以减少小块墙板拼装产生的接缝所带来的裂缝、渗漏等问题。

从节能角度考虑,硅空心砌块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不如实心黏土砖,小型硅空心砌块在炎热的南方要解决隔热的问题,在寒冷的北方要解决保温的问题,这一点尤为重要。目前,在国内推广应用较多的是轻骨料硅空心砌块,如在东北推广的浮石碱空心砌块、火山渣硅空心砌块、陶粒硅空心砌块、粉煤灰珍珠岩硅空心砌块等,只能应用在框架结构上,不能承重,墙的饰面必须用粉刷或贴面砖来解决,在应用过程中硅空心砌块的墙体易出现开裂和漏水现象。

砌块因为与砖构件有着相似的形态及施工方式,被认为是替代砖的较好选择,在农村住宅建设中与原先的砖混施工工艺类似,可以作为短期内的过渡产品来使用。但是因为砌体的物理指标,尤其是热工性能上与砖存在一定差距,砌体生产不像砖的生产那样门槛较低,对生产工艺有一定要求,要受产地原料的限制,所以砌块真正替代砖还需要一段时间。对砌体技术深化研究,增强其在农村的实用性是项目研究的重中之重。

我国广大西南地区的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先祖们在过去的千百年间,遵循当地的资源、气候、地理条件,摸索总结出一系列因地制宜、就料施工的传统住宅的建造方法。其中,遍及云南和四川南部农村的夯土农宅,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夯土农宅以木板作为模板,先在里面填灰石或者黏土,然后一层一层地用杵夯实修筑而成。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靠着土墙遮风挡雨,繁衍生息一直到如今。

冬暖夏凉是夯土农宅的最大优点,就地取材,造价低也是其一大优点。用现代的眼光看,这种房屋是很环保的一种建筑,其使用材料很天然,不像石头或者有些种类的瓷砖会有辐射。夯土墙的材料是黄泥或者稻田泥,夯土墙对泥土没有太高的要求,黄泥含量过高,墙壁容易出现裂缝,黄泥含量过少,黏性就会不够。还有一种补墙的泥叫细泥,为了改变其形状,建造时加入沙子以防止墙体开裂。为了提高强度,古代有人在泥土里掺稻草末、红糖水、石灰和糯米浆等,和红糖、糯米、石灰一起夯筑而成的墙称作三合土,其强度非常好。

夯土材料容易取得,便于施工。因为主要材料为泥土,所以夯土房屋的材料可谓用之不竭,可以灵活地建造成很多不同的形式,坚固耐用且造价低。因为材料来源丰富且易得,建造夯土房所需的投资仅为砖砌体结构民房的 25%~30%。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夯土房墙体的坚固性可以大大提升。

节能、绿色、环保、现代的砼砌块砌体、砖砌体结构,是以大量的能源消耗为代价建立起来的,这种砌体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将夯土材料和现代的砼砌块技术结合起来,不但解决了材料来源的问题,而且综合了所有技术的优点,云南财经大学马关设计团队经过反复论证实验,整合借鉴多项成熟技术,发明了“高压生土卯隼砖”(如图4-2),也就是利用农户建房平挖地基或老房土基拆下的生土,添加土壤固化剂,再加入辅助材料——卯隼结构和模具等,用物理加压的方式,形成卯隼结构的砼砌块砌体。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砌体强度、质量的问题,而且卯隼结构的砌块还解决了施工的技术问题,就地取材、就地加工,人人都能砌墙,成本只是传统砼砌块砌体、砖砌体的1/3。支砌时不需要专门技术,人人都可以进行,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图4-2 高压生土卯隼砖1.土壤固化剂的固化原理

国外先进国家如日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发出各种固化剂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大地工程及环境保护工程,使大地土木施工技术的革新及环境污染的防治都有了重大的突破。这种技术经济效益极高,长期稳定,无二次公害,从根本上减少了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无形的社会成本,是环境建设领域的发展方向。

一般土壤中除硅元素外,还含有金属化合物,如镁、钠、钙、铝等盐类,易吸收水且溶于水。这些成分渗入水泥中,发生水合反应时极易与水泥产生相互的“抢水”作用,破坏水泥应有的结晶规则,使水泥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如果水泥与土壤混合,那么必须控制上述“抢水”作用产生时所形成的化学干扰。

土壤工程固化剂就是依据上述原理发明的,类似一种触媒作用的产品。它可减弱土壤所含盐类中金属元素的正电位,使“抢水”作用消失,以保护水泥在水合反应中所形成的结晶规则,使水泥与土壤混合后发生水合反应,迅速生成钙钒石(3CaO·AlO·3CaS0·23432HO)。因钙钒石是一种针状结晶,可使土粒子间相互架桥,使土2壤固结。又因水合作用产生硅酸钙水和物(C-S-H),使钙钒石子的架桥更加强固。土壤固化前后对比情况如图4-3所示。图4-3 土壤固化前后对比情况2.土壤固化剂相关技术参数(1)固化工法参考配比。土壤90%~95%,水泥5%~10%,土壤工程固化剂 TON01%~0.3%,含水率控制在10%~15%。因土壤(或污泥)性质不同,上述材料的实际用量应以现场取样做试验时的用量为主。经固化滚压碾实的路基,依ASTM D1633试验,结果为:2

材龄3天,单轴抗压强度达1MPa(10kg/cm)以上;材龄282天,单轴抗压强度达3MPa(30kg/cm)以上;生土砖10cm×10cm×220cm,加压60吨,材龄17天,单轴抗压强度达8MPa(70kg/cm)以上。(2)固化处理添加量与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不同土壤性质在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经土壤工程固化剂固化处理后的固化试验(材龄7日,20℃)结果也有所不同,如图4-4、4-5、4-6所示。图4-4 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沙质土固化试验结果对比图4-5 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黏性土固化试验结果对比图4-6 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有机质土固化实验结果对比(3)固化处理土单轴抗压强度与CBR值的关系。以道路路基为例,不同条件下的对比结果如图4-7所示。

道路路基改良例①           道路路基改良例②33

土壤湿润密度:1.810t/m  土壤湿润密度:1.598t/m

土壤含水率为:29.80%         土壤含水率为:52.60%

土壤种类:沙质土           土壤种类:沙质土图4-7 含水量不同的两段路基,旧龄取样对比(4)固化处理土的耐冻结性。沙质土、含泥沙质土的耐冻性对比,如图4-8所示。图4-8 沙质土、含泥沙质土耐冻结性对比(5)固化处理土的透水性。土壤工程固化剂固化处理土壤的透水系数极低,不但可以充分满足建筑砌块的需要,还可作为垃圾掩埋场、人工湖或游泳池的不透水层。土壤固化剂处理后的沙质土、沙质泥土和黏性土透水性对比,如图4-9所示。云南省低丘缓坡建设开发综合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1。表2-1 云南省低丘缓坡建设开发综合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图4-9 土壤固化剂处理后的沙质土、沙质泥土和黏性土透水性对比3.具体实践“高压生土卯隼砖”砌体,不但充分利用农户建房平挖地基或老房土基拆下的生土,而且可以利用农村的天然资源,如塘泥、稻草、碎砂石等可再生资源,大大地降低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高压生土卯隼砖示范推广,如图4-10所示。利用土壤固化剂技术(土壤固化剂加辅助材料)提高传统夯土(生土)的强度,通过钢结构解决房屋整体的建筑结构和农村住房建造的无序性、质量无法保障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山地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传承传统民居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图4-10 高压生土卯隼砖示范推广二 小波纹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随着项目的实施,设计团队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与钢结构建筑相适应、能够采用工业化生产,同时又能适应山地农村住宅建筑使用要求的组合楼板形式——小波纹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具体采用0.4~0.6mm厚的镀锌钢板压成型,波纹肋高一般在5~10mm,这种压型钢板造价低,可作为施工模板使用,且不考虑结构受力,这种压型钢板与主体钢结构连接的整体性好。现浇板钢筋,根据使用阶段的强度要求,计算出配筋量,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将钢筋与压型钢板焊接成型,工地安装后,连续板支座处进行现场绑扎支座负筋。这种方式减少了现场绑扎钢筋的工作量,提高了工厂化的加工程度,满足了钢结构建筑施工速度快、有多层楼板需要同时浇注的要求,同时又降低了结构的高度,增加了建筑的可利用空间,钢筋与压型钢板的工厂化成型又满足了小波纹压型钢板在施工阶段的强度要求。楼面结构配置如图4-11所示。图4-11 楼面结构配置示意三 万能托架

普通现浇砼楼板常规施工方法与钢结构建筑的快速施工、多层同时浇注不相适应,为解决这一矛盾,设计团队实验开发了一种支撑模板采用的万能托架。这种托架的长度可以调整,两端与H型钢梁紧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