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相互伤害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12:56:22

点击下载

作者:(日)加藤谛三 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相互伤害吗?

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相互伤害吗?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相互伤害吗?作者:(日)加藤谛三 著设计:上官雅弘排版:狐辛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ISBN:9787559407351本书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作者序你给的是爱还是害?

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爱护子女的父母。

其次,是不爱子女自己也意识到这件事的父母。

最坏的,则是并不爱自己的孩子,却认为自己深爱着子女的父母。

当然比最坏更恶劣的就是,在情绪上虐待子女,却深信自己是爱着他们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常常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实行情感暴力。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称这样的人为善意的施虐者。著有众多精神分析著作的卡伦·霍妮称这种行为为虐爱。在现今的日本社会中,这样的父母为数众多。

类似这样的情感暴力,并不只局限于亲子关系,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乃至公共场所中随处可见。

这就是这本书要讨论的主题——情感暴力。有情感暴力倾向的人常常会站在“我都是为你好”的道德制高点上。“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就像一把心锁,会束缚对方的内心,成为控制对方的武器。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常常会认为自己正在做一件道德高尚的事情,实际却是在折磨对方的身心。他们一边满足自己施虐的冲动,一边自诩为圣人。

他们认为自己即正义,是因为这种施虐的行为披上了“爱”的外衣。他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并非出于爱,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欲。

无论是父母、夫妻,还是上下级关系,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都是出于对自己的绝望,想让对方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而已。

最难分辨的是,他们用弱小去包装这种暴力的时候。比如,当他们说:“只要我多牺牲一点,就可以了吧?”

虐待如果以虐待本身的面貌示人反而比较简单。但是,当虐待伪装成了道德观念,问题就变得复杂了。施虐者、受虐者、旁观的第三者都会很难分辨其真伪。所以,他们才会像白蚁一样,在旁人不知不觉中腐蚀了日本社会。

现今的日本,不会因为经济原因或是遭受外部攻击而倒塌。但是,被这些如白蚁般的施虐者侵蚀,从内部崩坏的可能性却极大。

弗洛姆曾这样评价会实施精神虐待的父母:他们戴着以道德为名的面具,束缚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日本现今的年轻人非常没有朝气,缺失了对生活本身的追求,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序章我们都是情感冲突的局中人什么是“善意的操控”

人与人的关系,有时单纯,有时复杂。

有一种人,表面上并没有做什么冒犯别人的事,也没说什么冒犯别人的话,甚至看上去很有礼貌,做事也周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并不会心情愉悦,反而会觉得很累。

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和人起正面冲突,但是话语中总是透露着批判、攻击、控制、要求等等。这就是所谓的间接性攻击,也称防御性攻击。

他们总是说:“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可以接受。”实际上,却在默默地用这句话控制对方,给对方的心上上枷锁。有时候,这句话的背后还隐藏着满满的敌意。

表面上是“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可以接受”,但是背后隐藏的是“只要我幸福,你变怎样我都无所谓”。

但是,无论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件事,只是常常会觉得无法和对方坦然相处。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总会觉得很沉重。

这里说的“善意的操控”就是这么一回事。以善意为名,控制对方的内心。被控制的一方明明是受到了对方的“攻击”,却往往难以抗议。弗洛姆称这样的人为善意的施虐者,卡伦·霍妮称这种行为为虐爱。

这就是本书要说的情感暴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书所说的情感暴力是指拥有迎合型人格障碍的情感暴力,亦即隐藏自己的敌意和攻击性,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对方,包括善意的操控、情感威胁、虐爱、神经性的爱情渴望等。

攻击型人格的情感暴力会直接攻击对方,所以很容易理解。而善意的操控因为隐藏了敌意,从外表上很难分辨。

在本书中,我们将善意的操控视为情感暴力的最根本特征。

善意的操控虽然常常难以反驳,却会在被操控的人心里留下深深的不愉快感。

如果父母是善意的施虐者,那么他们就会在向子女施虐的同时,希望被子女尊重,希望在子女眼中保持成功的形象。在夫妻之间、上下级关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人际关系常常会变成错综复杂的善意的操控。

简单来说,本书的主题是“看不见的束缚”、看不见的“心锁”。渐渐无法理解自己的感受

孝是一种美德。如果父母直接对孩子说:“你应该更孝敬我一点。你必须更珍惜你的父母!你简直就是个不孝之人!你这样是会遭到报应的!”孩子很容易就从中感受到支配或束缚,像这样会直接表达控制欲的父母一般都是攻击型人格的人。

但是,拥有迎合型人格障碍的人,无法直接说出这样的话。因此,会滋生出虐爱。他们在表面上会说“什么事情都由着你,我怎样都可以”。但是,其中却隐藏着另一层含义:“一定要照顾我啊,不过这可不是我要求的,是你想孝敬我才这样做的,你想要成为孝子吧?那就绝对不可以离开我。”

美国著名精神科医生弗瑞达·弗罗姆-瑞茨曼有一句名言:自我牺牲型的献身来源于强烈的依赖心理。看上去像是为了对方竭尽全力,实际上是在用这种行动去束缚对方。看上去像是为了对方可以牺牲自我,实际上却在慢慢折磨着对方,最终同归于尽。

被束缚、被掌控的那一方,如果想逃离这种掌控,反而会产生强烈的自责,于是渐渐地对逃离掌控、获得自由这件事怀有负罪感。这就像蝴蝶跌入了蜘蛛的巢穴,苦苦挣扎却毫无办法。

给对方强加上负罪感,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的目的。这样被掌控的一方会渐渐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愧疚感,只能一直小心翼翼地活着。

因为总是受到隐藏的威胁,所以他总是畏首畏尾,身心都无法得到舒展。虽然自己并不知道原因,但是总是不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常常感到很沉重。

喜欢以恩人、施舍者自居的人就是如此,他会频频展示自己的付出,让对方因此而怀有负罪感。让对方时常怀着内疚的心情,在亏欠感中生活。

也就是说,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会被讨厌的人所操控。然而,这种“讨厌”常常是无意识的,甚至在浅层意识上会产生喜欢对方的错觉。

明明是讨厌,却因为被“善意”地操控,而不自知。长此以往,就会变成无法理解自己真实感受的人。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想要做什么事、不想要做什么事,最后会变得踟蹰不前,对生活绝望。为什么人际关系变得这样复杂?

被脸上写满敌意的人说:“我最讨厌你这样的人。”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人际关系。说的人很直接,被说的人也可以直接反击:“我也很讨厌你这样的人。”

但是,当面对别人说“我都是为你好,只是希望你幸福而已”的时候,是没办法用“我也很讨厌你这样的人”这种话来回答的。

用强调爱的方式来束缚对方的时候,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极为复杂。如果是单纯的、直接的人际关系,对方会说:“求求你别离开我!”但是,有些女性会一边哭泣一边说:“你是要我的命啊。”更有甚者会加上一句:“好啊,我怎样都可以。”

这其实是一种感情上的威胁手段,只是用强调自身遭遇的方式攻击对方,把威胁隐藏起来了。说自己“心如死灰,痛苦难当”其实是在要求对方“更爱我一点”。

但是,隐藏对对方的攻击性,就使人际关系变得非常复杂。

将枪口指向对方的威胁方式是简单的人际关系,“你是要我的命啊”这句话背后隐藏的威胁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深藏在“人生倦怠”背后的因果

歧视、侮辱也有单纯与复杂之分。

有一位年过四十的母亲,小学六年间一直受到其他人的霸凌。那种霸凌很直接,比如去卫生间的时候,被人泼冷水;遭到全班同学的无视等等。

十六岁的时候,她曾离家出走。她的所有行为都十分单纯,容易理解。

她一度学坏,所以常常被父母殴打,继而时常会离家出走。偷盗摩托车被警察抓住,父母也不去警察局接她,甚至还对警察说:“随她去吧。”

她曾经跟着坏人出去打架反而被人打。于是,就渐渐觉得,要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强才行,不然无法生存。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她只是一个特例吧?确实,在肉体折磨方面,她可能是一个特例。

但是,从心理层面考虑的话,她并非个例。像她一样被欺负的孩子还有很多,只不过欺负变换了一种形式,隐藏了起来。

被美德绑架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生出“我一定要变强”的想法,比如向往英雄主义、精英主义等。于是,就会导致职业倦怠、人生倦怠、过劳死、工作狂、权力上瘾等等。

上面那位少女对力量和强大的渴望,和在知名企业就职的职业精英追求精英主义时的渴望如出一辙。追求精英主义的职业精英,也一直在追求让别人觉得自己很优秀。

换句话说,总是离家出走的少女内心深处是理解自己的问题的。但是,一定要追求精英主义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离家少女曾故意跑到别的学校打架滋事,她的目的不过是要显示自己的强大,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因为曾被老师打到眼膜出血、小学的时候就曾考虑过自杀,她变得非常具有攻击性,走上了弯路,但是她的性格没有扭曲。她所承受的殴打、霸凌一直是“堂堂正正”的。但是,披着爱的外衣的情感暴力却是隐藏起来的。

长期接受情感暴力的人,并不觉得自己受到了欺凌。实施情感暴力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正在施加暴力。

但是,长期接受情感暴力的人会一直处于焦虑之中,没有办法保持良好的心态。自卑到底从何来?

自卑到底从何处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被“隐藏的虐待狂”所虐待,即前文中提到的弗洛姆所说的善意的施虐,以及卡伦·霍妮所说的虐爱。虽然是虐待狂,却披着爱的外衣。虐待狂本人以为自己是好心的、善意的,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欺凌。

这种时候,深藏的动机一般都是憎恶。虽然将动机藏得很深,效果却是相同的,只是引起的表象会不同。

被直接虐待的孩子可能会反抗、会误入歧途。被隐形虐待的孩子一般表现为拼死学习,但是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的话,就会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在没有爱的家庭长大,谁都会变得异常自卑。自卑的原因多来自家庭。虽然同是没有爱的家庭,但是表面上却截然不同。实际上,应该是将憎恨伪装成爱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管是名门望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同样存在。

离家出走的少女即使被虐待也只觉得是没有办法的事。和被隐形虐待的孩子相同的是,他们都会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究其原因,都是来自父母的憎恶及不关心。

离家出走的少女,时常会觉得自己是不被需要的人,曾经尝试自杀,服药后变得神志不清。但是,她有一位喜爱的外婆,小时候外婆常常背着她,神志不清的时候她会回忆起在家里和外婆玩的那段时光。只是没想到,外婆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于是再也没有人保护她了,她开始觉得自己必须要变得强大。

正如神经症患者那样,这种人会将所有人都视作自己的敌人。因为得不到任何人的保护,所以会认为自己和周围的所有人都是敌人。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会失去求生欲

束缚他人有几种形式,除了在身体、行动上束缚他人,还可以用美德、道德、理想去束缚他人,或者用不愉快的感情束缚他人。

用不愉快的感情束缚他人,在心理疗法中被称作代用感情(racketfeelings)。

简单来说,像是操纵男人的女人的眼泪。如果总是用眼泪去操控男人,便被称为代用感情,而且这里还隐藏了想要改变对方的企图。她们用这种不愉快的感情让对方觉得愧疚。比如,表现出非常凄惨的样子,促使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行动;用哭泣去争取对方的同情或注意。常常有些狡猾的女性会用这一招来制伏优秀的男性。

在两种情况下,人会夸大悲伤,一种是间接地表现敌意的时候,另一种是要从别人那里夺取什么的时候,其目的无外是博取同情和注意。

实施情感暴力的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会直接在孩子面前表示失望或叹气。虽然什么也没做,但对孩子来说这是最可怕的威胁。“你这样子我真的非常失望”,用这样的话实施隐性威胁。

会这样施加隐性威胁的人,其实是对自身没有什么自信的人。能够很直接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的人,不会沉浸在这种慢性的不愉快感中。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大多是心理上比较脆弱的人。但这种隐形的威胁更容易让人崩溃,会使受害者变成只会察言观色、畏首畏尾,对生活不抱希望的人。需要注意亲子职能反转“你怎么可以这么不孝?我养育了你二十年,你要怀着感恩的心啊!你如果不好好工作,将来我们老了以后要怎么办啊?”有个人总被这样质问。“要孝顺、要心怀感激,你现在这样像什么样子,赶紧努力工作。总是被这样说我简直要神经衰弱了。”如果有人这么对你说,大多数人都会理解他吧?“为了你的父母其他都抛弃吧。”总被这样说的人变成了神经衰弱者,大概是谁都可以理解的事。

但是,如果是被父母这样说呢?“只要你幸福就行,只要你幸福我变怎样都可以。”

总被这样说的孩子变成了神经衰弱者,是不是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反而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样自私任性?

承受着父母的情感暴力,还要被别人说成是不孝的人,这样的人着实可怜。

茶杯打碎了,有的家长会说:“小心一点!”这很简单,谁都明白。但是,有的家长却会说:“为什么把茶杯打碎了呢?”会这样问的人,常常会继续说些和打碎茶杯无关的抱怨,美其名曰为教导、教育,其实是在利用这个机会向孩子撒娇。

这就是英国著名精神科医生约翰·鲍比所说的“亲子职能反转”。简单来说,就是父母会间接地向孩子撒娇。直接撒娇的话,孩子也许会轻松许多。不是争吵的争吵

将暴行、欺凌正常化,也是情感暴力。说着“我希望你能幸福”,却将对方置入网中,进行操控。

有一些母亲会特意强调自己身为母亲的付出,以此来束缚自己的孩子。有一些供养型的女性,会用强调自己的爱和付出的方式束缚对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对意志力强的人有如下解释:“虽然不能对别人有感同身受般的关心,但会经常帮助他人,除了心,可以给予任何物质上的帮助,毫不含糊。”

这样的人提出需求的方式也总是间接的。因为情感暴力是用美德来支配他人,所以通常不会产生争吵。

不会变为争吵的争吵也是情感暴力。

母亲对孩子说:“随便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但是,其中隐含的意思是“快去学习”。孩子只好去学习。结果,过一会儿母亲又对孩子说:“想玩就玩呗。”听到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会产生不满,但是又没办法对母亲说什么,只能默默消化心中的不快。这样的母亲是在逃避责任。

虽然嘴上说着“随便你”,非言语性的信息中又包含了“快去学习”。孩子不管选择哪边,母亲都不承担责任。

母亲害怕来自孩子的责备,所以不会明说“快去学习”。孩子自己选择学习了,反而还会说“想玩就玩呗”。这是母亲的虚伪。母亲会根据场合变换立场。所以,与孩子间的关系只能变为不是争吵的争吵。

之前讲到的小学六年级就被欺负的女生,长大结婚后,她的丈夫自小也常被父亲虐待。夫妇俩都有被虐待的经历。这样的案例很容易判断。

两人性格上都有怪癖,同是受过伤的人。夫妇俩在一起总是会打架。两个人的孩子也是,生起气来会去掐母亲的脖子。所有的情绪都表现在表面。

但是,会施加情感暴力的母亲从外表是判断不出来的。因为她们总是把羞辱藏在友善的外表下。

吵架是吵架,开心是开心,这是健全的反应,也是正常的亲子关系的表现。虚假的亲子关系,不满的时候会表现得满意,但会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让其承担责任。

如果被家长说“赶紧学习”,孩子可以说不愿意。这不会变成情感暴力。因此,在这时候会被臭骂一顿的孩子是幸福的。

情感暴力是没办法说“不”,不会变成吵架的吵架。如果想要反驳母亲,母亲会说:“是不是我道歉就可以了?”被这样一说,孩子就没办法继续责备母亲。

会使用情感暴力的父母非常狡猾,父母的这种狡猾会让孩子的内心变得不正常。孩子看起来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但是无论如何也幸福不起来。让对方怀有负罪感的人

不动产商想要卖掉一块卖不掉的土地。只要破坏掉这块地旁边住户的一小部分土地就能将其卖掉了。

这时候,不动产商对旁边住户说:“我只希望你们能邻里和睦,只要这样而已。”然后,破坏掉旁边住户的一小部分土地,把地卖了。旁边的住户如果因为自己的地方被破坏了而不开心,不动产商会说:“您不能和邻居好好相处吗?”

这是在情感上恐吓对方。

情感威胁是一种让对方产生负罪感的方式。受害者会觉得“我对别人的不幸负有责任”。于是,施加情感威胁的一方会利用他人的负罪感让自己获利。

情感威胁是会逐步升级的,最开始只是要求破坏掉1米左右的围墙,但是最后可能演变成破坏掉整座房子。

如果拒绝被破坏掉这1米的围墙,对方会用“只是1米都不行吗”这样的话来威胁。受到这样的情感威胁,无论是拒绝或者接受都会觉得非常不愉快。

情感威胁在让对方觉得有负罪感的同时,还会引发不愉快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会在下文做详尽说明。

被这种恐吓纠缠住的话,必定会消耗生存的能量,让很多事都变了味儿,失去了乐趣。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最需要的东西

其实,容易分辨的欺辱和不容易分辨的欺辱应对起来并没有多少不同。

首先,一定要时常肯定自己:“一直以来坚持反抗的自己真的很了不起!”

然后,将要保护的东西和要舍弃的东西找出来。比如,丈夫经常对自己施加情感暴力,那么你最想要保护的是什么?一定要好好想清楚。

如果不能和丈夫离婚,那么,一定要想清楚不能放弃和他在一起生活原因。想清楚以后你会重新认识自己。

经常有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会说:“一提到离婚,丈夫就会暴怒,很可怕。”但是,如果有“要是被刺伤了,那就同归于尽好了”的觉悟的话,就会明白,自己一直说的无法离婚的理由全都是借口罢了。

如果被有情感暴力倾向的丈夫威胁了,适当加以反抗就是了。有情感暴力倾向的丈夫或许就会一改之前的威风,变成受惊的小羔羊。

还有,经常受到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喜欢说:“还不如死了算了。”但是,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谁能帮帮我?救救我?”

比别人更想活下去的人才会说“还不如死了算了”。所以,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想的一定是“我想活下去”。

总而言之,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不管是已婚还是未婚,是父子还是母子都不重要,只要坚定“我一定要离开他、一定要和他分开”的信念,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实在不能分开,那么就算用尽全力也要确认自己到底有什么问题。“一提到离婚,丈夫就会暴怒,很可怕。”这种话绝对是假的,只不过是隐藏自己胆小的借口罢了。施虐者的无意识和执着

一些有良好家庭教养的人,结婚后对妻子家暴,这种案件经常出现,让整个社会都很震惊。又或者是有一些职业精英突然就成了抑郁症患者,优秀的企业职员突然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公众都不明所以,发出“为什么会有这种事发生”的疑问。究其原因,这些人大多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家里的情感暴力。他们很多都在孩童时期受过欺负,没有构建出自己的心理界限。

肉体虐待的影响谁都能看到,但是情感暴力的影响却无法从表面看出。

外表看起来非常优秀的家庭,内部发生情感暴力时,加害者本人往往不会注意到,受害者、旁人、社会也不会注意到。但是,像上述那样让人摸不着头脑,不明所以的事情却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深信自己在爱着孩子,但是,那却是卡伦·霍妮所说的虐爱。“虐待狂会使用各种手段让他爱的人变成自己的奴隶。这源于伴侣的神经症构造。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受虐待的一方觉得两人的关系是有价值的。然后,虐待狂会开始孤立他的伴侣,一边声明他对伴侣的所有权,一边贬低伴侣的价值以施加压力,最后将他的伴侣逼入完全依赖他的状态。”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不会承认自己正在虐待孩子或者妻子、丈夫,也不会承认自己执着于支配自己的孩子或者妻子、丈夫。

有些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和权力骚扰者、性骚扰者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抓住一个目标不放。

这个世上没有比来自父母的伤害更可怕的伤害了。

法国精神科医师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情感暴力》一书中所讲的情感暴力也包括了权力骚扰和性骚扰,是更综合性的概念。

这里所说的情感暴力基本上是道德上的欺凌,是善意的支配,是卡伦·霍妮所说的虐爱。第一章有一种病叫“情感习惯”虚有其表的爱最可怕

有些父母会在心理上束缚自己的孩子,阻止他们独立。他们往往会让孩子觉得,离开父母是一种不孝,让他们因此怀有负罪感。

为什么要这样束缚自己的孩子呢?大概是出于父母对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有些父母会这样对孩子说。这句话看起来是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爱,但却隐藏着深深的束缚。

这就是这本书中所说的“道德绑架”。我通常把这样的人叫作“隐藏的施虐者”。隐藏的施虐者就像家中的白蚁,一点点腐蚀家庭的同时,让日本社会也随之腐坏。

这样的人释放出来的气场,实际上是冷漠的,对社会、族群完全没有归属感。实际上,这些人所散发的,是冷酷的利己主义气场。“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看似充满爱的话里,隐藏着的是憎恨。这样举着爱的名义的憎恨和恐怖主义所怀的憎恨有共通之处。

总而言之,会说这种话的父母,有施虐倾向。话说得再好听,也只是为了隐藏施虐的意图。

会用道德绑架别人的人其实是在追求权力。一面说着充满爱的话语,一面掌控对方。这种行为用卡伦·霍妮的话讲就是:“爱,是施虐者的伪装。”“爱”只是为了支配对方而找的借口,是为了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奴隶而做的伪装。但让人感到更畏惧的是,这些伪装者本人并非有意而为。也就是说,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将孩子变成自己的奴隶。“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让“我”幸福,希望孩子觉得能有“我”这样的父母是何其幸运。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孩子要求什么,实际上却给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锁。“情感习惯病”对心伤害最大

父母对孩子做出这种神经症的要求就是情感暴力。“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稍微有点难以理解。我什么都不需要,这样说着却束缚了被说的人的内心,给对方的内心扣上了一把枷锁。

因为看到孩子的表情并不幸福,所以父母会说这样的话。父母的内心深处是明白孩子此刻并不幸福的,所以才会说这种话。如果是一般的关系的话,不会说出这种话。对方的不幸的原因可能是自己,无意识中意识到了这一点。

一般来讲,自己觉得高兴的话会认为对方也很高兴。然后会说:好开心啊,是吧?

母亲知道孩子现在并不幸福,所以会无意识地说:“不要离开我。”

就算有什么不得不离开的理由,在要离开的时候,如果是真心认为“只要你们幸福就好”的话,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只会说:“明天我就走了。”

虽然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却不会直接说我要走了,而是说“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种话的父母,在心里的某处是希望孩子一定要待在自己身边的。

但是,不说“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种话的话,孩子有可能会离开自己,所以要用这种给对方负罪感的话,将孩子留下来。

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沉重,不知该如何是好。总是听到这种话,孩子会渐渐失去生活的勇气。

然后,曾经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对身边的人怀有敌意,但又因为有负罪感,而去压抑敌意,出现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与小时候父母在精神上施加的暴力有重大关系。这种状态会造成各种影响,如总是没办法高兴起来,总是害怕别人说的话,就算是真的出于好心的话也会倍感压力,就算对方没有向自己施加压力,也会感受到压力等等。

于是,不管谁说的话都会感到害怕、畏惧,就算是来自善意的人的话也会觉得害怕。这就变成了这个人的情感习惯。这样的话,他和谁在一起都没办法放松,和谁在一起都觉得不愉快,进而让生活本身都变得不愉快。

我把这个称作“情感习惯病”。对身体不好的是生活习惯,对心不好的就是这种情感习惯。有过度依赖心理的父母

正常的恋人之间,如果是真心要分手,一般不会说:“只要你幸福,我都随你。”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说这种话?如果是父子或母子关系的话,一定是在心里觉得,不这么说的话,孩子就要离开自己了。因为有这种感觉,所以会说这样的话。

如果真的要分开,一定是已经下定决心的,所以不会说这种话。一般在要分开的时候,不会没完没了地�唆。

说这种话的母亲的心理和爱以恩人自居的人的心理很像。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掌控欲和自我缺失”:两者都是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都拥有隐藏的“支配欲”;两者都是自我缺失的人,都没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就算为人父母,仍然残留着孩提时代的强烈依赖心理。“我怎样都可以呀。”会说这种话的人绝对是“我怎样都不行”。真的“怎样都可以”的人不会说“我怎样都可以”。

一个人说“我怎样都可以”的时候,一定是不想放任对方的自由。“我怎样都可以”之下隐藏的信息是“按照我的期待去做”。

说出的话虽然是非利己主义的,隐藏的信息却绝对是冷酷的利己主义。卡伦·霍妮评价神经症患者时说,虽然是冷酷的利己主义,却表现出强烈的非利己主义,正是如此。

他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非利己主义呢?那是因为害怕别人觉得自己是利己主义者。“我随便啦,大家觉得呢?”这样说的人,这个时候绝对不是“随便”的。这样说的人,只是因为害怕别人认为他任性而已。相反,他心里想的大多是“大家的意见才无所谓呢”。

作为父亲如果说:“我怎样都可以,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这样的父亲一般是胆小又软弱的人。他只是想用这样的语言把小时候的屈辱体验消除罢了。

父亲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作为儿子如果说“那我决定不学习了”。胆小又软弱的父亲一定会陷入恐慌。陷入恐慌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怎样都可以,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这句话是一句负气的话。“对生活的不满以道德的假面登场,这正是神经症性质的非利己主义。”用道德绑架对方

父亲对孩子说“我怎样都可以,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在考虑孩子的事情,只是在考虑自己的幸福而已。

他所说的“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只是把虐待正当化的借口罢了,只是想把小时候的屈辱体验消除罢了。因为胆小又怯懦,所以说不出“把我受的屈辱都还回去”这种话,所以只能用“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这样的话,间接消除心里的屈辱。

这就是情感暴力。用“我怎样都可以”这种“美德”来束缚对方。用“我只是担心你的幸福”这种借口来让对方变成自己的奴隶。“我怎样都可以,只是担心你罢了。”这种话,在表面上看是一句充满爱的话,但是下面掩藏的是“按照我期待的去做”这样强烈的自我执着。“我怎样都可以,只是担心你罢了。”说这种话的父亲,当然是神经症性的非利己主义者。而且,“非利己主义的正面形象下,是巧妙隐藏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性。”

总是说“我怎样都可以”这种话的人,有强烈的自我中心特征。强烈的自我中心性的反向作用就是“我怎样都可以”的叫喊。

有的人因为无法判别“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背后的真实动机,所以,才会成为情感暴力的受害者。

但是,为了从情感暴力的加害者身边逃开,对这种话的理解就尤为重要。

孩子因为情感暴力,在心理上变得古怪的时候,有的母亲只是沉默地看着父亲这样对孩子继续施加情感暴力。她知道孩子的父亲一直在精神上对孩子进行伤害,但是,对自己来说,和丈夫的关系更为重要,所以会装作视而不见。因为情感暴力丧失享受生活的能力

像这样遭受父母的情感暴力的孩子,会渐渐丧失社交能力,就算长大成人也没办法从这种阴影中逃离出来。为了不被人责怪、责难,他总是处在紧张状态。

如果孩子没有直接接受父亲的那句“我怎样都可以”所表达的表面意思,就会受到惩罚。因为父亲不会承认这句话之下隐藏的自我中心性。

但是,社交能力需要能够正确识别对方没有在语言上表达出来的东西。遭受家长情感暴力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算拼死努力,也很难变得幸福,也没办法和人真正亲近起来。

这样的人会“失去爱人的能力、失去享受生活的能力”。并且,由此变成一位施虐者。

对自己的人生感到绝望的时候,“想要杀人”的冲动会随之而出,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当自然的事情吧。这就是令社会震惊的无差别杀人事件出现的原因。

失去了爱人的能力、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能力,对所有的事情都会感到厌倦。害怕与人相处,心中的不安和紧张感总是如影随形。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感到愤怒。即便和恋人在一起,也无法感到快乐。

忧郁症患者总是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部分原因就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难以发觉的恨意。一般人如果觉得生活是有趣的,那么多少的忍耐是可以做到的,做事情也会有干劲。但是生活中没有什么乐趣的话,就算给自己打气,也没办法真的加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心中的恨意大于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失意。”憎恨最善于伪装

弗洛姆说,失去了爱人的能力、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能力是施虐者成长的条件,对此,罗洛·梅也曾有过类似的观点。“逃离不安的办法,一般不是和他人保持亲近的关系,而是通过支配他人、打击他人,又或者让他人变成自己的奴隶而获得安全感。如果我们觉得,只有让别人听任自己的掌控才不会感到不安,那么逃离不安的办法,就一定会带有控制及攻击欲。”

也就是说,奥姆真理教这样的邪教集团,最初的本质就是极富攻击性的。

邪教集团在社会上引起负面事件时,常常有人会问:“为什么声称是要救人的宗教集团会去杀人呢?”正是因为邪教集团所称的“救人”不过是表面现象,本质其实是绝望与攻击性。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无论说什么,本质上都是憎恨和攻击性。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大声叫嚷的美德,实际是憎恨伪装后的样子。就像奥地利精神科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的那样,憎恨最善于伪装。学会用心去看

容易变成情感暴力的受害者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在交谈过程中,不要只专注于对方的语言,还要关注对方的表情,换句话说,要训练自己学会注意别人传达出的非语言性信息。

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出现矛盾的时候,真相一定隐藏在非语言信息之中。极端地讲,说出来的话其实都可以不听。对方想要传达的东西,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眼睛去看。然后再思考:“这个人到底想传达什么?”

权力骚扰、性骚扰和这本书所要说的情感暴力的不同点就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找到特定的人,持续实施情感暴力。所以,无论是夫妻、父子、恋人,想要逃脱都需要花费相当的力气。

想要逃离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就一定要学会用心去看,并养成习惯。

母亲说想要喝啤酒,父亲虽然也想喝啤酒,但是今天感觉累了不愿意出门去买。于是,父亲就说:“我今天不喝了。”于是,母亲跟着说:“爸爸不喝的话,那我也不喝了。”

听了母亲这番话,自我轻视的孩子出去买了啤酒回来,第二天和学校的班主任说:“都怨我父亲。”这样的孩子,容易变成情感暴力的受害者。

父亲虽然不愿意出门买,母亲如果想喝的话其实自己是可以去的,但是母亲为了减轻自己不去的罪恶感,才会说“爸爸不喝的话,那我也不喝了”。母亲如果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想出去买,但是好想喝啤酒啊。”那么,孩子只要说“自己不想买的话,就不要喝好啦”就可以了。

母亲利用了孩子的弱小,从一开始就打算让孩子去买。

如果这样的话,不如直接对孩子说:“×××,去买点啤酒回来。”但是,不直接拜托孩子去买,而只是说自己想喝。

母亲的这种行为十分狡猾,尽管这样孩子会认为母亲很可怜。其实,是因为孩子没有用心去看。用心去看的意思是,透过表面的语言、行动,来观察那个人的内心。

像这样总是间接让孩子做事的父母,表面上常常是友善的样子,内在隐藏的是自私的个性。更有甚者,会指着远处的报纸说:“那是今天的报纸吗?”话中的含义却是让孩子把报纸拿过来。

易被感情恐吓、容易遭受情感暴力的人,不会用心去看事物的本质,只是肤浅地理解语言表面的意思。

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就要求他只接收表层的意思,禁止他去理解对方言语中的本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会完全丧失与人沟通的能力。

为了避免变成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就要养成用心去看周围事物的习惯。情感暴力引起的深刻绝望

卡伦·霍妮在和一位知性又有魅力,但是却没有爱的能力的女性接触后说:“我们在她强烈的无趣感之下看到的是深刻的绝望。”

对这种强烈的绝望感的认知尤为重要,因为“虐待倾向最容易在这种土壤中成长”。

抱有这种绝望的人最容易变成震惊社会的“无差别杀人狂”。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会感到愤怒。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但是总觉得不愉快,然后找无辜的人发泄。“绝望的痛苦会把这个人变成有毒的人。”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最容易感染这种绝望。一旦感染上这种绝望,所有快乐的事都无法再唤起他的快乐,他会渐渐失去感知快乐的能力。他会因为一些极小的事情而感到不愉快,并且很难从那种不愉快的感情中脱离出来。

总之,情感暴力的受害者的心中留下的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受到的伤害无法用肉眼看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容易陷入忧郁的情绪中。他也会逐渐变成对身边的人有毒的人。

生活的乐趣需要由自己创造,这也是人们生存的原点。

但是,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会渐渐失去“生活的乐趣需要由自己创造”这一生存原点。

大概,人活着的最大义务就是让自己幸福。无差别杀人事件的凶手和一般人的区别就是丢掉了这个义务。无法理解的事件背后隐藏的秘密

对孩子说“赶紧睡觉”的母亲,有时只是自己想要早点休息。母亲对孩子说“不用学习也可以”的时候,孩子一旦停止学习,母亲反而会感到为难。孩子间接感受到母亲的用意,不希望母亲为难,只好继续学习。

母亲虽然在嘴上说:“不去学校也可以啊。”但是,孩子知道母亲的意思其实是希望自己去学校。“为了你,我们才去海边的。”父亲这样说。但其实是父亲自己想要去海边。“为了你,我才建立了这个家。”父亲这样说,但其实是他自己想有个家。

如果孩子总是被动接受这样的话,会渐渐不明白自己的需求,失去认知自我需求的能力。

也就是说,孩子如果认为“我不想去”就会被惩罚。或者孩子认识到是父亲自己想去也会被惩罚。孩子为了不被责罚只好说服自己去理解:“父亲其实并不想去海边,是我想去,为了我才去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仍然无法正确理解别人传递的信息,只能成为没有社交能力的大人。

如果母亲总是对孩子说:“可以吃糖呀,不过不要长出蛀牙才好。”从小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变得讨厌与人接触也是正常的。到底是能不能吃、能不能做,这些事变得无法判断。

就算活着,不知道为什么总感到不愉快。总之,活着本身就很无聊,做不做事都无法顺心。

活着失去了乐趣会怎样?只好一个人躲进内心的世界里。

现今的日本社会,有很多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就是情感暴力。不光是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现今的日本社会还有很多让人不禁会想“为什么会这样”的事件发生,也与情感暴力有关。“巨婴”这种悲剧

当然父母用来束缚孩子的话还有很多。比如总是说“咱家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这种话,孩子会很反感,但是“家有家规”常被人视作美德。

这是因为“咱家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这种话里隐藏着“家有家规”这种让人无法逃避的道德,会对人形成道德绑架。也就是说,父母潜意识里在用这种道德上的东西束缚孩子。

这种常被“咱家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这种话束缚的孩子,一般会想在长大后马上离开这个家。

但是,却不那么容易能离开。这是因为,这个孩子在心底已经被家族这个“伪装的连带意识”所绑架了。并且,在这类人里,没有意识到自己被“伪装的美德”绑架的人占大多数。

这样的孩子,在意识上对父母充满了感激。但是,在潜意识的世界中却对父母充满了仇恨。渐渐的,他就会在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的矛盾中患上神经衰弱。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无论被外界如何优待都不会幸福。无论踏上怎样的精英之路,也都不会幸福。

和“咱家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同理,“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也是在束缚孩子的意志。

但是,对此,母亲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只是在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束缚。会说这样的话的母亲,怀有强烈的依赖心理。但是,对于这种强烈的依赖心理,她自己也常常是无意识的。

也就是说,在父母的理解上,自己是在为孩子的幸福而自我牺牲。但是潜意识里,却在不断束缚着子女。

奥地利精神科医师沃尔夫有一句名言:“人会因对方的潜意识而行动。”所以,孩子会随着母亲的潜意识而做出反应。

所以,在这句“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下长大的孩子,迟早会在心理上摔跤,无法正常地长大成人。无法意识到伪装的爱必定会陷入圈套

最大的问题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控制别人、拒人于千里之外,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去束缚对方、去伤害对方。自以为维持着一张善人的脸却一直让对方怀有负罪感。

这样的人最初会用善意的热情束缚对方。实际上,这种善意的热情是一种贿赂,是要掌控对方、引诱对方跳进地狱的手段。然而,他本人会认为自己是好人。

如果受害者想要逃离这种束缚,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到自己以为是“爱”的部分,其实并不是“爱”,只是伪装成爱的圈套。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把这种圈套当作是爱,所以才会有负罪感。

很多人都不会直面自己内心的纠葛,而是试图将别人一起卷进来。卡伦·霍妮曾在“爱的关系中常见的虐待倾向”中这样说过。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正是不小心让虐待卷入了爱里,把自身的问题带入到和别人的关系中,才毁掉了两人的关系。

施虐者一般会怎么做?“把对方的其他关系都斩断,让其孤立,逐渐养成对自己完全的依赖状态。”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用和对方的关系来解决自己心中的问题,就像前面那个会说“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这种话的母亲一样。

这种人擅长让自己享受安乐,而夺取别人的成果。会说“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的母亲,绝对不会允许孩子离开自己。这和放纵丈夫的酒精依赖症,自己不主动离开的妻子的心理是一样的。为了治愈自己的心病而需要对方

新闻中常对酒精依赖症、药物依赖症有这样的记述:妻子助长了丈夫的药物依赖症。对这样的妻子,有人会说她们太纵容丈夫了,所以丈夫的依赖症不可能被治好。

但是,这样的妻子其实并不是在纵容丈夫。与其说是助长丈夫的依赖症,不如说妻子的依赖症更严重。当然,并非所有的依赖症都源于伴侣强烈的依赖心理,也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依赖心理会比别人更强,且自我轻视。妻子并不是在纵容丈夫,由于妻子善意的支配而让丈夫患上依赖症的例子也很常见。

更直接点说,妻子隐藏的虐待倾向是丈夫患上酒精依赖症的原因。妻子以“丈夫没有我不成”这样的想法支撑着自己的内心,并且从心底庆幸,丈夫是个患上了药物依赖症或酒精依赖症的没用的人,以此来维持自己病态的自尊心、治疗自己心中的伤口。“因为自己情绪上的问题,虐待狂看到对方的痛苦才能感受到活着的意义。”

当然,这样的妻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虐待狂。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装作是在帮助对方,其实是在掌控对方,而且他本人也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对方。“没有什么比利用别人让自己的世界变生动或救赎自己更有效的办法。”

治愈自己心中创伤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这样去控制他人、伤害他人,尤其是找没有防备的人去控制、去伤害。

被控制、被伤害的一方会在无意识中积压憎恨。因这种积压的憎恨而选择自杀的也大有人在。可能有人认为,这有些夸张,但是情感暴力有时就会将人逼入绝境。“加害者会攻击受害者的自我认同,抢夺对方的个性。这正是所谓的精神破坏行为。结果,将对方逼至精神失常或自杀。”这样的说法绝对不是夸张。虚有其表的善意实际是憎恨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把自己身边的人都变为依赖症患者。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善意的支配”“善意的施虐”。“披着爱的外衣的善意的支配,常常是虐待狂的表现。善意的虐待狂会希望自己的所有物变得富有、强大、成功,但是他绝不会允许自己的所有物有独立、离开他的想法。”

这里引用巴尔扎克《幻灭》中的一段对话作解释。罪犯伪装成想要救人的僧人对企图自杀的年轻人说:“我只要做一个无名英雄,看着你成功就可以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快乐就足够了。”

弗洛姆指出,这里揭示的并不是一种爱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关系:互相牺牲了自主性。

乍看之下,善意的施虐者,都是非常心善的人。除了亲近的人,很难有人会发现、理解他心中隐藏的憎恨。

但是,善意的施虐者的特征是憎恨和不成熟,而且他本人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憎恨和不成熟,不承认自己的憎恨和不成熟,始终认为自己是好人,所以最后会酿成悲剧。

他们内心无法安宁。不会听取别人的话,因为他们执着于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患有彼得·潘综合征的母亲

和这个僧人一样有情感暴力倾向的母亲,会为了孩子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倾尽全力。母亲也做一些事情,向孩子推销自己,比如一直等着孩子下学,就算自己没有新衣服也要给孩子买衣服等等。

母亲认为自己非常优秀,同时也希望让孩子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她会说:“只要你幸福,妈妈怎样都可以。”“她一般会无视别人的尊严,认为自己是非常优秀的人,并用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

不管到几岁都无法在心理上成为大人的彼得·潘症候群,一般都会有一个喜欢说“只要你幸福,妈妈怎样都可以”的母亲。提出彼得·潘综合征的心理学家丹·凯利曾这样说。

但是,子女能感受到母亲的孤独和不幸,并且认为母亲掌控自己必有其原因。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在压抑对对方的不满。于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会感到幸福。“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可能是“好吧,只要我当那个恶人就可以了吧”,或者是“是母亲做了不该做的事,是吧”,或者是“我真是傻啊”。会说这样的话的人,和喜欢以恩人自居的人一样,都没有自我。

嘴上说着“只要你幸福就可以”,但是当自己变得不幸,就会变成“都是因为你,我才变这样的”。也就是说,本质上和喜欢以恩人自居的人的心理一样。

都是因为你在那吵闹,我才没做好。都是因为你让我着急了,工作才没做好。到最后,就会演变成“行了,只要妈妈忍着点就好了吧”。

从“只要你幸福就好”开始,到“行了,只要妈妈忍着点就好了吧”,都是因为这位母亲内心深处的空虚感、不安、恐惧、依赖心、自我价值感缺失等问题滋生的虐待倾向所致。

说这样的话,是为了抑制自己意识中的虐待倾向。不承认自己真实的内心,还非要让孩子承认自己是优秀的母亲,所以说出这种话。其实,这是母亲在将心中的恐惧、不安合理化。“只要你幸福就好”,被这样说的孩子什么也无法反驳。“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其实是在表达“我没有什么想做的”。这句话背后其实是她对自身的绝望。“只要你幸福,妈妈怎样都可以”,说这句话的时候,这位母亲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潜意识。无论如何理解不了孩子受到的挫折

以为自己在做着极好的事,实际上是在伤害着对方。一边满足自己内心的冲动,一边自认为是圣人。作为母亲虽然是极不合格的,但是有时又很努力。这是最难以分辨的。

如果这位母亲一直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顾,每天都和朋友在外面玩乐的话,很容易判断她是不合格的母亲。没有为孩子做任何事,谁都看得出来。就连她自己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合格的母亲。

最坏的父母,不管是孩子、父母本人,还是周围的人都很容易分辨出来。

但是,这位为了孩子而努力的母亲却不是这样。“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会说这种话的母亲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了,但却不明白,自己没有为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而努力。

这种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不容易分辨出来,而这才是最恶劣的父母。

这位母亲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孩子为什么会受到心理挫折。她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已经拼尽全力了。为了孩子倾尽了所有,为什么最后是这个结果,她完全想不明白。

如果自己总是在外面和朋友玩乐,孩子受到心理挫折的时候,可以坦率地反省“我做得不对”。如果自己总是去做美容、按摩,孩子受到心理挫折的时候,可以坦率地反省“都怪我自己总是想着自己,想让自己变漂亮,只为自己花钱,我做的真是太失败了”。

但是,有情感暴力倾向的母亲并没有只为自己花钱,她一直在为孩子付出。

这样的母亲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卡伦·霍妮所说的虐爱,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自己以为的爱,其实是虐待心理伪装后的样子,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自己其实并没有爱着孩子,而是出于虐待心理想要掌控孩子罢了。向孩子兜售自己的父母最恶劣

自己虽然努力了,但却并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努力的,如果父母不明白这一点,他就会开始责备孩子,会滋生出“我明明都这么努力了,你为什么不领情”这样的怨恨。这个时候,他们其实是对自己感到失望,希望把孩子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哪怕用强迫的办法。“自己无法完成非现实的高度期待,所以认为对方应该满足这种期待。不管是什么样的错误都无法容忍。对方感到痛苦会让自己得到某种满足。”

孩子想要的是来自父母的主动、积极的关心。孩子想要的并非是母亲辛辛苦苦赚钱然后支付自己高额的补习费,也不是父亲过劳般地赚钱来支撑这个家。“日常生活中他们完全没有界限感,向周围的人提出非现实的要求。”

父亲过劳般地工作,向孩子要求的会是什么呢?期待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希望他能在世界500强的公司中工作吧。“没有界限感地向周围的人提出要求。”“他们正在将他人变为自己的奴隶。”

他们期待孩子做到的是,从名校毕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之后在精英之路上不断努力。所以,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职业精英常常会患上抑郁症,精英官员们有时会出现自杀行为。

有情感暴力倾向的母亲希望孩子认为自己是合格的、优秀的母亲。所以,总是向孩子兜售自己,却常常让孩子产生心理挫折,孩子有可能会因此学坏。“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将责任推给孩子。然后,母亲会觉得自己“好辛苦、太不容易了”,会对孩子说:“看着你这样,我实在是太难受了。”

这么说是因为觉得孩子变坏的原因不是自己造成的,进而继续逼迫孩子:“求你了,变回原来的你吧,妈妈我只要原来的你就满足了,我只是希望你能心地善良啊。”把过去的事拿出来讲会形成双重威胁

但是对孩子来说,却得不到像是“要这样做”这种实际的建议。逼迫孩子的母亲只会用漂亮的话打击他的心灵。这就是情感暴力的表现。

狡猾的母亲一般会用这种说法:“那个时候你要是和我说了,我就会帮你做了呀。”而不去讨论现在发生的事。总是说已经不可能反悔的事。这其实会变成两倍甚至三倍的威胁。让孩子认为是自己的不对,因而心生负罪感。

变成这样的话,问题会接连不断地发生,随着身体的成长,孩子心理上也慢慢会染上疾病。

通过孩子开心确认自己存在感的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其实是单薄的。如果孩子不表现出高兴的话,这样的父母就会感到不满。

因为爱着孩子,所以看到孩子高兴自己会感到幸福的父母,对孩子不会有什么要求。孩子表现出不高兴,这样的父母也不会心生不满。失去自我的父母,如果不能让孩子保持高兴,自己就会变得不安,甚至是不满。

因为爱着孩子而想看孩子的笑脸,和看到孩子的笑脸自己才能感受到存在感,这两种人在心理上完全不一样。

前者是心理上成熟的父母,后者是心理上未成熟的父母。

就算不是父子、母子关系,没有自我的人也会抱有这种心理。第二章看不见的伪装:情感暴力的N种表现以他人的不幸为乐的人

骗人的人其实还可以接受,有的人会以他人的不幸为乐。而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所以,写名人丑闻的杂志会卖得非常好。

曾经有位杂志记者和我说:“老师,你知道吗,不幸的消息最好卖。”总之,只要是写名人或成功人士的不幸的文章,就会有很多人买。就算是花钱也想知道别人的不幸。看到别人的不幸可以稍稍缓解自己心中的伤痛。

现实中,有很多人是靠着嘲笑别人的不幸而生活的。原来还有一首歌这样唱过:“人生哪有什么乐趣可言,不过看到邻居家贫穷的样子还是可以乐一阵子。”

像这样喜欢看他人不幸,以他人不幸为乐的人,缺少活着的正能量。看着邻居家贫穷的样子傻笑,不如自己去工作。但是,缺少正能量的人,不会愿意付出汗水去工作,更没有毅力去工作。他们没有那种去工作的能量。往大了说,神经症患者普遍都没有生产的能量。“人生哪有什么乐趣可言,不过看到邻居家贫穷的样子还是可以乐一阵子。”这种话,应该如何解释呢?

首先,他说人生没有什么乐趣。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如果能够感受到快乐,人会变得比较正面、积极。但是,现实社会中,没有这种正面、积极的能量的人非常多。没有正面能量的人,会从“被憎恨燃烧着的人”逐渐转变成只剩下绝望的人。失去乐趣即代表失去能量,逐渐变成“以看到或听说别人的不幸为生存乐趣的人”。

如果清楚知道自己是看到别人失败、贫困而感到快乐的人,那还好说。最麻烦的是,无意识中以别人的不幸为乐,但自己却不承认,还要披着爱的外衣来表示关心的人。

这样的人常常以“出自家人的爱”“出自关心的爱”“出自朋友的爱”等等为借口,用美德来绑架别人。如果被这样的人所绑架,自己都会变得很奇怪。有人会让自己的没毅力、依赖心、自卑感披上爱的外衣,也有人会让自己的憎恶披上正义、道德的外衣。这样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说着“都是为你好”却去用情感绑架别人,说着“我只是想让你幸福”去控制别人。

或者对没有什么亲密关系的人说“你这种行为简直不是人”或者“作为一个人,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以此来伤害他人。这样的人无法正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用刺痛别人的办法为自己疗伤。因为用刺痛别人的办法治疗自己心中的伤口,所以不会简单地罢手。因为停手的话,自己内心的伤口就无从治愈了。和这样的人相比,揍你一顿,然后永不相见的人反而比较好,至少比较爽快,痛苦当场就结束了。披着伪善的外衣绑架别人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把自己的愤恨完美转化成美德,被其伤害的人会非常难堪。他们总是装作轻松地说一些最刺痛对方要害的话。然后,看到对方被刺痛而感到快乐,绝对是品行最恶劣的人。

这样的母亲会对学校的老师说:“请严厉地批评我家的孩子。”“请严厉地批评”是想要展示自己是一位负责任的好母亲。

有些母亲会对批评自己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请您多批评批评他。”母亲让自己成为好人,但实质上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孩子。

喜欢用道德伤害别人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会伤害无关的人,一种喜欢伤害自己亲近的人。

不管是哪种,施虐者都会戴着善意的假面登场,所以被缠上的人会感到非常难堪,而施虐者的纠缠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执拗。受害者受到的心理影响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严重。

如果虐待以虐待本身的样子登场,尚有应对的办法。但是,虐待如果是戴着善意的假面登场,就会比较难以应对。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或是没有注意过善意的施虐者的心理活动。所以,只看到他们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善意。然后,认定被其伤害的人是坏人,而善意的施虐者却常常被认为是好人。

还有很多正在精神虐待别人的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虐待行为。而旁人也没发现虐待者的本意,误以为他是好人。于是,被虐待的人想要求救都无处可去。被善意的虐待者所虐待,还被旁人认为是坏人,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所受的精神折磨简直无法想象。情感暴力为何如此难以分辨?

瑞士著名哲学家卡尔·希尔逖所说的“在外如羊羔,在家如豺狼”也是如此。在外面对谁都很友善的样子,在家中却是会施加情感暴力的人。

如果社会上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可以向周围的人求助。但是,包括律师、法学教授或者警察在内,大多数社会上的人都只会看到事情的表面。所以,常常会弄错到底谁才是恶人,大多数人会认为:“他总是说着为别人着想的话,不应该是个好人吗?”

被善意的加害者折磨的一方,只能默默忍受其折磨,无处申诉,渐渐地由于压力过大而累积成疾。

而现实中最可怕的也不是纯粹的恶,而是戴上假面的恶。

甚至连戴着假面行恶的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戴着假面在行恶,还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爱。

而现实中最可怕的也不是写满了仇恨的脸,而是戴着微笑的假面的仇恨。社会上的人如果能正确地分辨出来那就不是问题。但是,现实中却往往难以分辨。像这样的人犯了罪,连很多新闻上都会出现疑问。

一般人无法理解,总是微笑着的、看上去很老实的人其实心中深藏着满满的憎恨。老实和诚实是不一样的。现今社会中,有太多的人不理解老实的人和诚实的人有何区别。

现今世界中最缺乏的是对“变装后的愤怒”的理解。正如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愤怒很善于伪装”。所以世人常被欺骗。因此,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想要向周围的人求助都没有办法,而且常常得不到帮助,只能独自坠进情感暴力的加害者营造的地狱中去。用负面情绪控制他人

在心理上没有成熟的父母,会向孩子要求无止境的忠诚,会向孩子要求排他性的尊敬。孩子如果更尊敬外人,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愤怒。于是,就会通过虐待孩子的办法来感知自己的力量。

也就是说,如果家长是善意的虐待者,一般会因为自己向孩子要求的东西没有得到满足而去虐待孩子。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有时候也会试图说些让对方高兴的话,但实际上却是希望借此掌握更多的支配权。让对方高兴只是一种手段,本质上还是掌控。

不管表面上看是怎样的,掌控对方才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的重点。因为他们非常善于使用技巧,所以很少会看到他们先身败名裂,但经常会看到被掌控的一方先身败名裂。

如果被说“快点做”,至少会因为反感而反抗。但是,情感暴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