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2:43:4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1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1.1 复习笔记

一、概述(一)教育技术起源的不同界定

1.以塞特勒为例的观点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过程,作为进行教育活动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当一种知识开始被系统地应用到教学中去时,便从早期的技术传统中浮现出来。赛特勒认为可以把教育技术的哲学基础追溯到古希腊智者的学术思想。根据智者们在教学中的做法,以及根据他们把“技术”理解为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可以把他们称为教育技术的鼻祖。因而有关学者把语言技术、直观技术作为早期的两个发展阶段包容在内。

2.美国教育技术界的观点

在美国教育技术界,更多学者倾向于把教育技术列为新的领域。美国教育技术界人士认为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的形成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影响的结果。教育技术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教育领域内兴起的视觉运动。

3.本书的定义

本书把美国教育领域内视觉运动的兴起作为教育技术发展的起点。教育技术,经历七、八十年的历史,从一个教学改革实践中的运动(视听教学运动)到形成一个专门的实践领域(运用教育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领域),进而发展为一门专业与学科(教育技术学)。(二)教育技术形成

20世纪60年代末,教育技术领域的形成并发展为一个专门的教育实践领域。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的《教育技术的领域:定义的表述》总结以往50年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基本情况,提出教育技术的形成与三种教学方法实践的发展有关。

1.视听教学的发展,推动各种视听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依靠教学资源来解决教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个别化教学的发展,促进程序教学的应用,推动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个别化教学思想和方法;

3.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推动系统理论的整体论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对教学过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思想和方法。

这三种教学方法大体均在20世纪初开始,先后各自独立地发展,到五六十年代逐渐相互影响和借鉴,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融为一体而形成教育技术领域。

二、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一)视听教学方法的含义

视听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它的实质是在教学中运用提供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视听媒体。它的发展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的思想和媒体辅助与传播教学的模式。(二)视听教学运动的渊源

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和杜威等人的著作中都反映出要求改革学校教学中“言语主义”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视听教学运动产生的渊源。

1.言语主义(1)含义

在视听教学领域,“言语主义”具有特定含义,它在教学过程中,用学生不很理解的言词进行教学,它要求学生记住书本上的一些一般规则和概念,而学生对这些规则和概念却无法用他们已有的经验来理解。(2)弊端“言语主义”忽视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作为学习的基础,只是片面强调词句符号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词句对他们来说,可能仅仅是一些缺乏意义的符号。许多教育家都希望对学校教育中的“言语主义”进行改革。

2.教育家改革“言语主义”的思想(1)夸美纽斯

①思想

a.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受到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唯物主义感觉论的深刻影响,认为一切实物受自然秩序所制约,倡导教学工作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

b.他从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提出直观性原则。他认为,人总是通过观察实物本身,从事物的本源去获得知识,因此,应运用实物和图形来补充口语和书面教学。

②影响

夸美纽斯为学校教学采用实物教学和视听手段进行教学奠定感性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在17世纪50年代,夸美纽斯写了第一套带插图的课本中的一本,即《直观的图画世界》。以他为代表的感性现实主义对17至18世纪课程的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2)裴斯泰洛齐

①思想

a.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试图根据心理学解决儿童教育问题,特别强调研究儿童心理特点的重要性。他的中心思想就是直观,认为感官印象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认知从感性的观察开始,通过对表象的加工而获得概念,因而观察应成为教学的基础。

b.他认为教学中语言、文字必须和实际经验相配合,而实际经验则是从对具体的观察领悟而获得的,学习应该由具体到抽象来进行。他提倡一种众所周知的直观教学的教学方法。

②影响

19世纪下半叶,裴斯泰洛齐等人的现实主义教育思想逐渐影响西欧和美国的教育方法。(3)福禄培尔

视听教学运动还可以追溯到福禄培尔的教学思想。福禄培尔基于卢梭的思想,主张一切教育都应是令人愉快的,教育中思想和行动两者不应相互割裂。(4)杜威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活动唯有在儿童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展开。他对传统学校中的形式主义教育不断地进行批判,他主张,教材的基本源泉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而又能构成知识内容的东西。他强调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强调课程的儿童经验化。

3.小结

上述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可以归结为: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学校教学中,必须重视使学生积累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克服形式主义和“言语主义”。(三)视听教学运动产生的背景

1.美国社会的转型

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技术现代化,美国成为以机械化农业和城市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农村和城市的生活起了激烈的变化。为适应工业化,国家急需大批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因而不得不重视教育的改进。

2.求学需求的增加

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人们越来越重视实用课程和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反对“书本学习”的做法。但是,学校的制度、课程和教学方法仍然沿袭欧洲旧传统,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与社会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从1880年到1920年,美国各级公共学校入学新生人数不断增长,而当时的学校规模和教育计划却无法满足求学的需要。

3.教育思想的影响

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是视觉教学运动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4.科学技术的发展

由于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新的科技成果如照相技术、幻灯机、无声电影等被引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教学送来新的技术手段。

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教育领域的视听教学运动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兴起的。(四)视听教学的初期阶段

1.视觉教学(1)背景

①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成果引进教育领域,深刻影响教育技术的发展。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等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向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教学获得不同以往的巨大效果,于是人们产生“视觉教育”的想法。

②1905年,美国第一家学校博物馆在圣·路易斯开办。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和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随即开办学校博物馆,学校课程有着较密切的结合。当时,一些学校博物馆通过销售先进教学设备而充当视觉教学中心管理机构。

③电影的发明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对视觉教学运动的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发明家爱迪生对电影教学异常热心,他在1911年就已开始制作一些供教室放映用的电影。他推崇教学电影的热情以及对电影的教学作用的宣传鼓舞许多视听材料制作商和教育工作者。人们深信电影能促进教学改革,同时能降低教学成本。(2)产生

①一战后,视觉教学作为一场正式的教学改革运动而开始。在1918年至1928年期间,这场运动称为视觉教学运动,标志着教育技术的发端。

②“视觉教育”的名称是自发产生的,它的正式出现是在1906年,美国的一家公司出版《视觉教育》一书,这是一本有关立体照片和幻灯片使用的教师指导书。随之,“视觉教育”一词在教育界广泛传开,吸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对新媒体应用的研究。(3)发展

在十年视觉教学运动期间,视觉教学已向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学术研究、专业交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深入。

①美国有二十多所高校为教师开设视觉教学课程,培养教师使用幻灯、电影、挂图等手段呈示教材、制作教材和操作各类设备的技能。

②由于学科建设的需要,一批重要的视觉教学教科书陆续出版;相继成立五个全国性的视觉教学专业团体;约有十几个大城市的学校系统建立视觉教育局;州教育局、高等学校和公立学校中出现首批管理视觉教学活动的行政机构。

③对视觉教学开展系统研究,首批研究报告发表。当时研究重点是师范教育中开展视觉教学情况,诸如所用设备的类型和数量、视觉资料的管理及使用、视觉教学的投资效益等。为促进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5种视觉教学专业刊物相继问世。(4)影响

①视觉教学是对长期以来盛行于传统学校中的形式主义教学方法,特别是所谓“言语主义”的改革。它旨在教学中推行视觉媒体的应用,为学生学习抽象的教学内容提供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②“视觉教育”一词出现时,引起争议。许多学者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提法甚为荒谬。但幻灯与电影技术的发展也使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视觉媒体用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潜力。他们中既有关心教学改革的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又有试图扩大产品销路的视觉材料制作商。

③对于视觉教育的宣传,进一步引起教育工作者参加视觉教育的研究和实践。1923年7月6日,美国成立全美教育协会(NEA)视觉教学部,即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前身。视觉教育工作者开始发展他们自己的学说,为发展视觉教育提供条件。学校开始将“视觉教育”列为正式课程。1928年出版第一本关于视觉教育的教科书《学校中的视觉教育》。

2.视听教学(1)背景

20年代末由于有声电影及广播录音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应用,原有的视觉教学概念已不能涵盖已扩展的视听设备介入的教育实践,视觉教学便发展为视听教学。(2)在不同国家中的实践

①英国

英国是开展播音教学较早的国家。

a.1920年英国马可尼公司剑佛电台开始播出教育节目,每日两次,每次半小时;

b.1923年成立“教育播音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地方学校代表、各大学代表、教育部各司司长、秘书长等人组成;

c.1929年成立“学校播音中央评议会”,每年评审教育节目1至4次。

②美国

a.美国在1920年建起第一家无线电广播台——匹茨堡的KDKA电台,并开始利用无线电广播进行大面积教育,开展广播教学实验;

b.之后,俄亥俄州、波士顿等广播学校相继成立,播放一系列广播课程,后来发展到用24种语言向30多个国家广播。

实践证明,无线电广播对教育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学校的范围,为扩大教育规模、发展社会教育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3)进一步的发展

1924年美国韦斯顿公司研制成功有声电影。具有视听双重特点的有声电影在提高教育效果方面显示巨大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与政府部门的特别重视。(4)评价

①视听教学的发展到1941年底美国正式参加二战时告一个段落,故把1918~1942年称为教育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视听教学对整个教育领域并未产生重大影响。

②值得指出的是,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如霍本等编著的《课程视觉化》一书反映了该时期视觉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堪称30年代视觉教学理论代表作。作者系统地论述视觉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并提出各类媒体分类的层级模型。(五)“二战”期间及战后十年的视听教学(1941~1945~1955)

1.背景

二战期间,学校中的视听教学由于缺乏设备、资料和专家而发展缓慢,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美国为应付这场全球性战争的需要,必须在短时期内迅速动员千百万大众,并快速而有效地把大批民众训练成为技术人员和战斗人员。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视听教学在工业和军队的训练中得到大力的发展。促进战时视听教学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1)工业和军队的训练部门制定大规模的人才培训计划。如果只依靠传统教学方法来实施这些计划,难解战时燃眉之急,从而迫切需要应用以战前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有效的视听技术。(2)工业和军事训练中强调绩效能力的培养,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也强调训练者的工作职责。当时这种观念归结为这样一句话,即“如果学生没有学好,那么原因是你没教好。”这些都是构成应用视听技术的观念基础。(3)美国联邦政府为实施教学技术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制作各类教材、广泛使用媒体。(4)美国联邦政府为实施教学技术而巨额拨款,据介绍至少1亿美元。

2.表现(1)战争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其“战争培训视觉教具部”生产工业培训电影457部。政府为军队购买5.5万部电影放映机,花费在影片上的投资达10亿美元。(2)利用电影培训技术人员获得很大成功,在短短6个月中,把1200万缺乏军事知识的老百姓训练成为陆、海、空各兵种作战部队,把800万普通青年训练成为制造军火、船舶的技术工人。(3)战争期间,军队训练中除大量使用电影外,还采用许多其他视听媒体,例如,军训中初显成效的投影器,主要用于识别航空器的教学的幻灯,用于外语教学的录音等。二战中,美国在工业和军队训练中发展视听教学取得巨大的投资效益。

3.影响

在战时工业和军事训练的条件下,传统的视听教学理论得到实践的检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并逐渐形成较系统的传播研究。战时的实践使学者意识到科学的学习理论能用以指导解决实际的教学与训练问题。媒体与视听传播专家在教学技术中的作用与地位得到明确。所有这些对战后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视听教学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①视听设备在战时人员培训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提高人们对战后在学校教育中使用视听媒体的兴趣和热情。幻灯、投影、电影、无线电广播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②战后在军队及电影工业界若干基金会的支持下,视听领域开展一系列的研究,重点探讨视听媒体的特性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战后十年是视听教学稳步发展的时期。从1955年起,视听教学进入迅速发展阶段。(2)“视听教育”概念的形成

在这一时期,“视觉教育”这一名称已不能准确反映当时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提出“视听教育”的概念。视听教育所指的不仅只是现代媒体的应用,它还包括直观教具以及参观、旅行、展览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凡是传授观察经验的教育活动,都属于视听教育。在此期间,全美教育协会的视觉教学部正式更名为视听教学部。(3)爱德加·戴尔的理论形成

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以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他依据各类媒体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抽象程度作系统的分类,并概括应用的原则。这个理论成为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和指导思想。(六)视听教学向视听传播教学发展(1955~1965年)

1.背景(1)苏联的影响

①由于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对美国震动很大。舆论界惊呼美国科技落后,对学校教育提出激烈的批评,强烈要求改革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方法。

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会于1958年通过《国防教育法》,给教育各种拨款,以保证培养出国际竞争所需要的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同时亦把许多研究人员带到教育媒体和技术领域,并促进更多的教师接受新媒体,使视听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和发展,视听教学快速发展。(2)十年的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即美国教育反省期)

①期间,要对学校教育的课程内容进行修订,并要对教学方法作相应的改革。在课程改革运动中,强调应用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提出学生的理想学习程序应始于直接经验,逐渐向图像经验和抽象经验展开。因此需要大量使用媒体来达到教学目标。

②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组织教材的模式与戴尔的视听教学理论中媒体的分类模型相吻合,所以课程改革运动对视听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教学电视的影响

①教学电视成为战后视听教学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教学电视开始大规模发展。由于部分电视节目质量低,以及投资转向公共电视的发展等原因,到60年代中期学校教学电视的发展开始降温。

②从总体上看,教学电视在正式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大,其潜力并没有得到发掘,所以未从根本上触动教育改革。到60年代后期,一些优秀教学系列电视节目出现。教学电视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

2.产生(1)“视听传播”术语的产生背景

在1955~1965年期间,语言实验室、电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先后问世并在教学中得到应用,使得原来以视听这一术语失去意义,来自属于视听或不属于视听领域的许多资源要求统一说明,同时由于传播理论的发展和对教育的影响,为此试图定义一个更广泛的术语和定义来概括这个领域。(2)视听传播理论的产生

①视听传播的术语是1953年在视听教学领域出现的。当时美国视听教学部出版了《视听传播评论》专业刊物,标志着视听教学论开始向视听传播理论发展。

②十年后有系统的视听传播论才得以形成。

a.传播理论、早期系统观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给视听教学领域引进了大量新鲜的理论观念,拓宽了视听教学理论工作者的视野。

b.为了将新的概念有机地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视听教学部在1961年成立“定义与术语委员会”,探讨从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的角度重新认识视听教学的理论问题。

这标志着视听教学向视听传播教学的发展,是视听教学理论上的一个转折点,由重点研究视听信息的显示转向视听信息的传播设计。“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的理论模型是视听传播理论的构架。

3.评价

由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发展,视听传播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影响不大。多数视听教学的作者对视听教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媒体”的层次上,仍以“经验之塔”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其原因有:(1)主要原因是视听教学论没有及时地在很大程度上将传播理论结合到自己的理论构架中。(2)教育机构及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使教师对新的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使用产生一种抗拒心理。(3)20世纪60年代初期,行为科学也开始向视听领域渗透,客观上冲淡了传播理论的影响。(七)视听教学的基本原理

在整个视听教学运动中,不同时期都对教学实践做出的理论概括如下(其中戴尔的视听教学理论影响最大):

1.视听教学论(1)初期视觉教学理论的核心部分

①视觉媒体能够提供具体、有效的学习经验。

②视觉教具的分类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为依据。

③视觉教材的使用要与课程有机结合。(2)二战中的视听教学理论的主体

尽管在二战后的十年中,戴尔的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在该领域中影响最大,但是,在基本概念上并没有超出早期的视觉教学论。视听教学理论的主体仍可以概括为三个相同的方面:

①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

②各类视听教材与方法应按其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性质——具体或抽象的程度来分类。

③视听媒体应与课程有机结合。(3)“经验之塔”

戴尔在1946年提出“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构成戴尔《教学中的视听方法》全书的基本构架,在1969年进行了修改。戴尔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经验之塔”内容如下:“经验之塔”(如图1-1所示)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最初为10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个层次。)图1-1  经验之塔

①“做”的经验,包括三个层次:

a.直接有目的的经验。指直接地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具体经验。

b.设计的经验。指通过模型、标本等学习间接材料获得的经验。模型、标本等是通过人工设计、仿造的事物,多与真实事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上应用比真实事物易于领会。

c.演戏的经验。指把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生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参加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人们参与重复的经验,而看戏是获得观察的经验。

②“观察”的经验,包括六个层次:

a.观摩示范。看别人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知道一件事是怎么做的。以后,他可以自己动手去做。

b.学习旅行。可以看到真实事物的各种景象。

c.参观展览。展览是供人们看的,使人们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d.电视。

e.电影。银屏上的事物是真实事物的替代,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获得一种替代的经验。

f.录音、无线电、静止画面。它们可以分别提供听觉的与视觉的经验。与电影、电视提供的视听经验相比,抽象层次要高一些。

③“抽象”的经验,包括两个层次:

a.视觉符号。主要指图表、地图等。它们已看不到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如地图上的曲线代表河流,线条代表铁路等。

b.言语符号。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符号。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

在“经验之塔”中,学习者由在实际经验的参与者,变为真实事件的观察者,再到间接事物的观察者(提供一些媒体来呈现这些事件),观察到的是真实事物的替代物,最后,学习者观察到的是一个事件的抽象符号。戴尔认为,学生积累了一些具体经验,并能够理解真实事物的抽象表现形式,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参加更加抽象的教学活动。

2.视听传播论(1)提出

①“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的理论模型(如图1-2所示)是南加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埃博克在其1962年的博士论文《关于视听传播领域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中首先提出的。

②后得到“定义和术语委员会”的采用,作为视听传播论的构架正式提出,发表于1963年的专著《视听过程在教育中的作用的改变:定义和有关术语汇编》。(2)内容

它以传播和学习的基本模型为基础,综合了早期的系统思想。简单解释如下:图l-2  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

从整体上看,该模型把教学过程视作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说明“视听传播设计”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传播过程的理论,信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法确定信息运行的起点。因此,在模型中不明确指出教学传播过程的起点,是合乎传播学原理的。为便于讨论,假设在某特定的教学情形下,第一步工作是确定教学的目标。其过程为:

①明确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②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

③进行视听传播设计。

a.如图1-2所示,视听传播设计指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所确定的学科内容,把信息、教师、媒体、方法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传播什么”(信息)、“由谁传播”(人员)、“通过什么传播”(媒体)、“如何传播”(方法)和“在哪里传播”(环境)等因素。

b.其中信息的设计以已选定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研究如何用图像和语言文字符号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同时又考虑到信息的载体——媒体工具选用的因素。

c.该模型把媒体与信息等放入一个系统中加以考虑,充分重视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关于“媒体影响信息”的理论。

d.视听传播设计的概念解释

第一,信息指教学传播中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及意义;

第二,媒体工具指运载所选定的信息的传递系统,包括材料和设备两个方面,如录音带和录放设备等;

第三,人员指控制或帮助信息传递或呈示所需要的操作者;

第四,方法指有效呈示信息所需要的具体规范和技巧;

第五,环境指教学情境中对特定条件的控制或对条件的要求。

④把视听传播设计的产物——教学系统投入教学情境中使用。

第一,这一过程是:呈示教学内容;学习者接受教材的刺激,做出反应;教师对学习者的反应进行评价。这是发生在教学现场的过程。

第二,其中,学习者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是一个内部的心理操作过程。模型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该心理过程视作学习——受传者系统。在这个环节上,学习理论与传播过程得到了有机结合。

⑤对评价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学习评价数据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反馈给视听传播设计者和教师的信息,说明所设计的教学系统在实际教学中试用的效果。

a.通过对反馈信息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能用于三方面改进教学。

第一,能够了解教学系统的设计中有哪些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改进,例如信息设计的缺陷或媒体选用不当等。

第二,分析的结果可能揭示学习者方面存在问题,例如:学习者缺乏学习准备,故对所呈示的教材做出不适当的反应,这种情况下,可进一步分析学习者特点,使之适应教学要求。

第三,反馈分析的结果也可能说明教学目标制定上存在问题,如不够明确具体,或要求过高等。

b.反馈分析的结果也可能说明这三方面均存在问题。通过反馈分析,进一步改进教学就有了依据。(3)评价

①上述过程反映现代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因此,有人认为:在教育技术史上,这是第一次把教学设计作为首要考虑的对象。

②该模型要说明的正是视听传播的设计——这是该领域所研究的对象——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联系,故称“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

③明确了该领域的研究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宏观联系,就需进一步了解“视听传播”是怎样一个领域。(4)正式定义

伊利下面这段定义是视听教学部(DAVI)1963年的正式定义:

①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的设计与使用。

②视听传播的任务

第一,对用于学习过程以达到任何目的的图像信息和非表象信息两者的独特的、相对的优点进行研究;

第二,对某一教育环境中人和器具发出的信息作结构上和系统的处理。

这些任务包括对系统组成部分和完整教学系统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使用。

③视听传播的实际目的的作用

视听传播的实际目的使有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能力的各种传播方法和媒体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伊利表述的这段定义说明了视听传播的目的、性质及研究对象。视听传播论把对提高媒体的教学效果的研究置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宏观框架中,完全改变了传统视听教学论对视听媒体进行孤立研究的方向。(八)小结

1.综观视听教学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亦可以看到它是与新的视听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和开发出的媒体以及传播手段密切关联的。

2.即使对教育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仍有不同看法,但从传播理论的角度来认识教学过程,媒体已成为教学传播过程基本要素之一,从而形成了促进有效教学的一种模式——依靠教学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的思想和媒体辅助与传播的教学方式。或称为大众传播的教学方式。

3.这种由视听教学运动发展而形成的依靠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思想和媒体辅助与传播的教学方式一直在学校教育中广泛运用。尽管媒体的形态不断地现代化,教学设计思想不断地发展,但它仍然是一种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

三、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一)个别化教学的定义

1.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学生个别地自学,在方法上允许学习者自定目标、自定步调、自己选择学习的方法、媒体和材料。

2.程序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形式,它的发展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应用并形成了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二)早期的个别化教学阶段

1.发展(1)个别化教学作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存在。在希腊和罗马时代,学生都是由家庭教师单独授课的。这个制度持续了数百年。(2)在19世纪初期的美国,许多学校采用了“导生”制教学。即由一名教师向大批学生“导生”提供教学,“导生”再依次向10名左右更年轻的学生提供这个教学。(3)作为一个真正的个别化教学系统则是在1912~1913年间伯克在美国一个师范学校试验的个别化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允许学生按他们自己的速度来学习由老师们编写的自学材料。(4)1919年,沃什伯恩在中小学创立适应个性教学的形式之一——温内特卡方案,其目的是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和才能,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5)1920年,帕克赫斯特在道尔顿中学制订道尔顿实验室计划,旨在废除年级和班级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自主动地在实验室内使用不同教材、自定学习时问和步调,以适应其能力、兴趣和需要,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

2.特点(1)教学目的明确;(2)试图使学习适合学生个别差异,打破传统教学固定步调模式,学生能自定学习步调;(3)采用掌握学习法(即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教学要求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学习);(4)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3.评价

由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这类个别化教学形式日趋消失。个别化教育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但真正在教育中有着广泛深远影响的个别化教学活动,当推50年代兴起的程序教学运动。(三)程序教学的发展

1.发展(1)1925年美国心理学家普莱西设计的第一台自动教学机

①特征

a.该教学机主要用于对学生的测试自动化,但也包含允许学生自定步调,要求学生积极反应和即时反馈等原则的运用。这种机器可以自动测验和记分。

b.机器有两种操作方式——测验和学习。在测验时,学生对某一项目只允许做出一次反应,反应之后再呈现一个新的项目,机器不提供正确性指示;在学习时,一个项目保留在呈现窗中,直到学生按下正确的按键,然后出现结果。

c.普莱西认为,他的机器在教新材料和练习的某些方面,比人做得还好。

②评价

其后,他和他的学生又设计了好几种自动教学机,并开展了相应的实验。但由于设计上的问题以及应用于教学上的客观条件不够成熟,普莱西的自动教学机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影响很小。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斯金纳发起新的程序教学运动,普莱西的早期贡献方为人们真正认识。(2)1930年,彼特逊设计的自己记分、即时反馈的装置。

①该装置后来被称为“化学板”。学生用一种特制的墨水作记号,如果答错了,记号呈红色;如果答对了,则记号呈黑色。

②虽然这种化学板以及普莱西的教学机器激起了人们对自动教学技术的兴趣,但是,多数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并没有准备接受这种有关教学的进步见解。(3)1954年斯金纳发表的《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

①观点

a.他指出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提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推动了当时的程序教学运动的发展。

b.在文章中,他强调“强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建议把教学机器作为一种手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强化。

c.他根据他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d.他的关于学习材料程序化的想法,后来发展成为可以不用教学机器只用程序课本的“程序教学”。

e.他进一步指出教学中使用媒体设备的目的和作用的变化,由视听教学中起呈示教材的作用发展为既呈示教材又强化学习者行为的作用。

②评价

a.行为主义从强化论的角度又一次为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确立了理论依据。

b.斯金纳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这个领域发展的主要催化剂,推动了当代程序教学运动的发展,被誉为当代程序教学运动之父。(4)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发展

①该时期是程序教学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程序教学运动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a.各种教学机器纷纷问世,从不具备信息显示装置的简单教学机器,直到克劳德分支装置那样能对数千个框面的信息进行随机提取的教学机器,各式各样。

b.程序设计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肯定的效果。

第一,霍兰得曾报导:他和斯金纳在哈佛大学行为心理学课程中运用程序化教材获得成功。当程序中的项目数扩展到1400至1800个时,学生对程序反应所产生的错误几乎减少一半,而学完教材所需用的整个时间却缩短了。

第二,也有的研究发现:在高级中学物理课程中,将程序化教材作为一种补充教材使用,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二年级学生学习拼音时,如果借助程序化教材或教学机器,会比用传统方法教的学生学得好些。

第三,此外,其他一些教学系统也随着进入学校程序教学的新领域中,几个主要的公司,都开始试行程序教学。

第四,同样,军事的、地方的以及国家的一些公共机构在他们自己的训练活动中,也证实了程序教学的优势。

②评价

a.尽管教育界有关人士开发出大批程序教材供学校教学、军队和工商企业的训练使用,一些出版商纷纷投资于程序化教材的制作,但总的看来,美国学校在采用程序教学方面步伐缓慢,学校系统并没有普遍对教师开展如何使用程序的培训,也没有全面引进程序教学。

b.程序教学也受到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的指责,主要是批评程序教学的机械性和不灵活性,认为它谈不上能通过学习知识而发展智力。

c.此外,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拥有模式功能的教学机器的设计已有穷尽之感,并且对于复杂的教学内容也难以处理。

d.程序教学的发展,在经历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一兴旺时期之后,一度停顿下来,到了60年代后期,程序教学运动开始衰退。原因有:

第一,要真正开发有效的程序教材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实验,这样会花费很高的代价,因此出版商纷纷退出这一领域。

第二,有关研究表明当时程序教材的使用效果不比传统教材好,学生反映程序教材缺乏趣味。

第三,使用程序教材对教学管理和教师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许多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对这种改革难以适应。

e.尽管如此,程序教学总结出的一套开发程序教材的方法,开发过程中综合了许多重要概念并得到具体应用,这都影响和促进了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推动了个别化教学的研究。(四)其他个别化教学形式的发展

1.凯勒制

凯勒制又称个人学习系统(简称PSI),1963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凯勒首创。这是一项管理教学的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强化理论的应用。(1)内容

①这种方法把一门课程分为一系列单元,每单元由书面教材(如教科书的一章)、书面学习指导(附要点提示和学习目标)及各种视听资料组成。

②各学习单元的顺序明确,学生必须达到单元教学要求才能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自定学习进度。

③单元测试由其他已通过该课程考试的学生(称“学监”)主持,但时间由学生按本人学习进度确定。

④测试后,“学监”立即告诉该学生成绩。如不通过,必须重新学习该单元的内容,直至掌握。教师视需要作些讲授,组织讨论,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个别化自学。(2)评价

①凯勒制自1963年在哥伦比亚首次启用后,很快推行到世界各国。

②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有5个特点:学生自定学习步调、采用掌握学习法的原理、启用“学监”、依靠书面指导、减少教师讲授。

2.掌握学习法

掌握学习法由布卢姆与他的学生在芝加哥大学创行,其核心是根据实际情况变动教学时间和材料,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每一项学习内容,故称掌握学习法。这是布卢姆1968年提出的一种教学系统。(1)内容

①此法虽强调学生对每一单元教学内容的掌握,但教学进度由教师定。

②教师先通过传统的小组教学方式进行一个单元的教学,然后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性质的测验以了解该单元掌握情况。

③对未通过测试的学生布置包括小组学习、个别复习教材内容等补习活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个别自学的方式完成补习任务,然后再次参加形成性测验。

④学生必须完全达到该单元的教学要求方能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

⑤学期结束时,教师再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性质的考试,了解学生对已学各单元的掌握程度。(2)应用

据统计,掌握学习法曾在美国几千所小学中推行,有的地方整个学区采用该教学系统。

3.录音指导法

录音指导法亦称导听教学,是普渡大学植物学教授波斯尔思韦特于1961年设计的一种个别化教学。(1)系统

系统也是一项管理教学的技术。一般由三方面构成:

①每周全班集中上课,或由教师介绍新课,或请客座教师讲课,或观看电影等;

②学生到学习室进行个别的、自定步调的学习;

③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提问、汇报学习进展、或相互交流。(2)该方法主要特征

学生在学习室里进行个别学习的阶段,教师用预先录制的录音带指导学生从事各项学习活动,包括阅读教材,观看小电影、幻灯或标本模型,进行实验,完成书面作业等。录音带也为学生提供有关练习答案,作为对学习的反馈。教师则在学习室现场进行个别指导或答疑。

4.评价(1)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公立学校还推行过个别化规定教学(IPI)、根据需要的学习程序(PLAN)、个别指导教育(IGE)等个别化教学系统。但这些都不能很好地得到推广应用,这表明在学校中进行变革的难度。(2)这种难度表现在需要考虑到社会、政治、教育的背景环境,考虑学校成员的兴趣及全体教职员的积极支持。(3)但通过这些系统的使用促进了教学中的一些改革。

①根据教学目标的层级关系来排列教学顺序;

②为了诊断目的而使用标准参照测验;

③教师的作用由信息提供者变为教学的计划者、管理者和辅导者;

④不强调年级水平的学校组织和使用计算机管理教学等。(五)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发展

1.背景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具有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教学机器的兴趣转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程序教学方法广泛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成了实现程序教学思想的高级程序教学机。

2.发展(1)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50年代末。英国的帕斯克于1958年试制出采用计算机的适应性教学机,用以训练卡片打孔技能。由于该教学机具有与学生交互作用,适应个别学生需要和反应的性能,所以有人认为帕斯克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领域的先驱者之一。(2)实际上开发出第一个命令语言并设计出用于学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的是IBM公司的研究人员。(3)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①CAI的产生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由于程序教学使用机器,因此人们把CAI视为机器教学装置的新发展,是程序教学的继续和新发展。

②由于CAI具有灵活性和人—机交互作用,弥补了原来教学机的不足。

③开始的CAI主要用于答疑、练习、个别指导、模拟教学测验、评价等方面,以后亦用于系统的学科教学。(4)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未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潜在能力。(5)60年代末,伊利诺大学开发出的自动操作的程序逻辑系统(PLATO)向大规模计算机网络发展。(6)CAI发展的新阶段

1972年杨伯翰大学研制的分时、交互、计算机控制的信息电视(TTCCIT)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大规模通信网络。

①特点

可以连接更多的终端,使不同地区共享教学资源,分时系统可以使许多学校同时共用一台主机,计算机容量的扩大和软件系统的改进,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积极介入教学过程。

②评价

这标志着CAI系统较好地体现与实现了个别化教学的一个新阶段。(7)70年代微机的发展又推动了CAI运动,因为这些设备相当便宜、结实,并能执行大型计算机的许多教学功能。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被吸引到微机上去。(8)到了80年代,学校里微机的使用迅速增长,许多学校把微机用于教学目的。但据调查表明,CAI在学校中的开展仍不能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六)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

1.“强化”理论(1)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与桑代克同属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他们创建了关于学习的刺激—反应(S-R)理论,把学习看成是某种行为的形成,并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实现。一个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方法,由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内容

①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大类:

a.应答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b.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则没有已知刺激,而是由有机体本身发出的,好像是自发的反应。

②存在着相对应的两类学习:一类是反射学习,另一类是操作学习。

③他把大多数人的行为,甚至所有人类的学习都看成是操作,在这种操作条件作用下,反应经诱发后,随即给予强化,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④成功的教学和训练的关键,就是分析强化的效果及设计精密的控制过程的技术,也就是建立特定的强化。(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延伸

①斯金纳提出,为了使学生对刺激做出符合要求的反应,必须将教材“程序化”;

②为了形成符合要求的刺激—反应联结,必须尽量避免不符合要求的反应,要将教材尽量细分为“小步子”,以便能在每个小步子中诱发出正确的行为来;

③为了最有效地强化学习者的反应,必须在反应发生后“即时强化”。

2.程序教学的要素

程序教学采用的是一个仔细安排组织起来的教材序列,它运用强化原则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或是未能掌握教材,那么,过错在于程序而不在于学生。一个好的成功的教学程序,应包含以下要素:(1)小步子的逻辑序列

教材被分解成许多片段,安排成一个逐渐增加难度的、有次序的序列。学生从程序的第一步开始,一步步地前进。这不仅使知识的获得简单起来,而且能减少学生出错的次数,因为前一步已为学生对新刺激正确反应做好了准备。小步子强调了教材难度增加的渐进性和从一个项目过渡到下一个项目的自然性。(2)积极地反应

程序教学要求学生和程序间相互影响。例如,在任何程序的开始几个项目中,通常对刺激的设计应使它们所要求的反应十分简单,如果学生正确地做出了反应而得到强化,那么,他便建立了“刺激—反应”相互作用的模式。他就会认识到,为了达到学习目的,必须积极地对每一个刺激做出反应,如果处于被动状态,他就不能前进。(3)信息的及时反馈

每当学生做出一个反应,程序就立即告诉他,是正确还是错误,这就是反馈。反馈出现得越快,强化或者消退也就越有效。即时的信息反馈能使学生避免一错再错。(4)自定步调

①通常的课堂教学都假定听课者是一个“中等”学生,而事实上他可能并不存在。学得快的学生常要被拖住,而学得慢的学生——虽然他也有可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学生,又要被向前拉得过快。

②程序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每一位学生以适合他自己的速度进行学习,允许学生在一个项目上要停多久就多久。这样,学生在以适当速度进行学习的同时,通过不停的强化,而得以稳步地前进。(5)减少错误率

①程序教材需要不断修订,以使学习者产生的错误减到最少限度。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但如果许多人都在程序的同一点上发生困难,那就表明这个程序需要修订。

②修订不全是在那些错误率高的框面上开始的,因为在某一框面上产生错误,可能是由于前一个框面有毛病。

③修订是必要的,即使只修订一次,就不仅能使错误减少一半,还可能加快整个程序完成的速度。

3.程序设计模式

程序教学的关键是编制程序化教材。程序不只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排列,而是要根据一定的学习理论,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材的排列顺序。(1)直线式程序模式。

直线式程序模式是斯金纳编制的,体现他的“操作条件”原理。

①直线式程序是把教材分成一系列连续的步子,每一个步子很小。每呈现一步,要求学生做出一个应答反应,学生答错后,机器就呈现正确的答案,加以核对,得到强化,然后再进入下一步。其模式如图1-3所示。图1-3  直线式程序模式

②这种直线式程序教材只提供一种掌握所学知识的思维途径,学生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规定的顺序进行学习;程序中也只提供对学生反应正误的反馈信息或呈现正确的答案,而不提供启发思考的补充程序。(2)分支式程序模式。

克劳德根据他自己在20世纪50年代为美国空军培训技术人员排除电子设备故障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的模拟教师指导作用的分支式程序模式。

①分支式程序教材是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采用一些补习环路来修正错误,以达到掌握教材的目的。其模式如图1-4所示。图1-4  分支式程序模式

②学生学完第n份材料后,如果答案正确,就进入(n+1)单元的学习,如果答错就被引导到n,或n。的分支补充材料学习。当确认已经掌握了第n份材料后,再转向(n+1)单元的学习。对于“快”的学习者,可按直线方式通过主程序;而对“慢”的学习者,则要通过子程序提供补充知识帮助学习,才能学完全部主程序。(七)小结

1.采用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个别化教学系统和掌握学习法这些个别化教学形式,正在许多教学环境中使用;

2.研究结果亦表明个别化教学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效,但仍不能说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主要的教学形式。

3.个别化教学时而在个别化教学系统(如凯勒制)方面发展,时而在个别化教材(如教学机和计算机呈示的教材)方面发展。

4.从这几十年的个别化教学实践中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应用,形成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是教学的目的和衡量标准的指导思想和个别化教学模式。

5.由于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强化论,这种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促进了对学习者的学习特性的研究。在程序教材的开发进程中,综合应用了行为主义的一些重要概念,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一起成为早期教育技术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

四、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一)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含义

系统化设计教学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过程的方法,亦称作教学系统方法。它的发展形成了整体设计思想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模式(或称为系统方法的思想和设计模式)。(二)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

1.系统设计教学的方法实质上是设计和改进教学的一种经验主义方法(实验方法)。这种经验主义的方法可追溯到17世纪的夸美纽斯,他从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提出应用归纳法来分析和改进教学过程,为系统理解教与学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2.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以科学研究指导教学实践,将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成为现代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3.20世纪初是教育科学的发端,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桑代克于190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首次开设教育测量学课程,成为第一位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处理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在学习理论、心理测量和个别差异方面的研究对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从而为发展具有较高科学基础和效率的学校教学模式做出重大贡献。

4.芝加哥大学的博比特和查特斯是20世纪20年代倡导用实验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代表人物。两人继承赫尔巴特关于重视制定教学目标的思想,运用斯潘塞的分析方法,成为研究学习目标和分析学习活动方面的先驱者。(1)博比特1924年出版了教科书《课程建设》,提出系统设计课程的功能理论及具体步骤。(2)查特斯在1945年发表了一篇经典性论文,提出“是否存在教育工程的领域”的课题。文章提出了现代教学系统方法的一些基本概念:

①第一步,教育工程师接受一个要开发的计划、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②第二步,教育工程师对问题做出逻辑的解释,问题明确以后,分析问题,以揭示应考虑的因素。

③他着手用已确定的方式执行计划,来设计项目。

④教育工程方法的最后阶段是评价。

5.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及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起,客观上阻碍了以实验方法为基础的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二战爆发,美国处于战时需要,招募大批曾经心理学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参加军训工作,研究提高军训效率和效果的课题。具体如下:

这些教育工作者从关于教学过程、学习理论和人类行为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并用以指导对训练的研究和训练教材的开发。现代教学系统方法中部分重要概念均来自这些战时军队训练中曾采用的一些原则。

6.二战后,于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程序教学是教学系统方法概念发展中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由斯金纳和其他人所描述的编制程序教学的过程是利用经验主义的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又一典范。(1)内容

程序教学对内容进行分析并将内容分解为具体的行为目标,设计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步骤,建立试行和修改这些步骤的程序,最后,根据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来验证程序。(2)影响

①通过运用上述方法,程序教学就能成功地创造一个小型的但是有效的自学系统——一种教学技术。

②程序教学运动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影响或决定学习效果的变量如此复杂,需要对教学过程作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才能获得有效学习,这是前提性的工作。(三)系统设计教学方法中若干重要概念的发展

有关行为科学的一些概念,如任务分析、行为目标、标准参照测试和形成性评价等,为“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任务分析(1)概念

所谓任务分析是一项分析学习任务的技术。它从特定的教学要求出发,逐步剖析达到该要求所需具备的从属(先决)技能,为测定训练(或教学)目标提供依据。(2)发展

①查特斯、博比特等是这方面研究的先驱者。

②20世纪50年代,米勒在军训实践中改进了任务分析技术,使之更加系统化。

③到了60年代,加涅进一步丰富了任务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他根据其学习结果的分类的思想,更加明确地提示了学习任务中从属能力之间的层级关系:

a.要求学习者获得目标规定的终点能力,他们必须具备哪些次一级的下属能力;

b.而培养这些次级的下属能力,又需具备哪些再次一级的下属能力。

2.行为目标

与任务分析密切相关的是行为目标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因为任务分析的目的是制定明确具体的行为目标。其发展如下:(1)早在20世纪初,博比特和查特斯等已提出使用明确目标的思想。(2)一般认为泰勒是当今行为目标之父。泰勒主要研究测试,于1932年提出,在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确定行为目标,而以行为目标为依据编写测试题。(3)布卢姆等人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研究发展了学习目标的理论,他们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发表在程序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4)此后马杰在1962年出版了《编写教学目标》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使用行为术语陈述教学目标的理论与方法。

3.教学评价

行为目标的提出则进一步要求教学评价的方法作相应配套的改革。(1)标准参照测试

教育心理学家格拉泽在他及合作者开展个别化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于1962年首次提出标准参照测试的概念,其基本原则是根据预先明确说明的行为来衡量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标准参照测试的做法符合一般系统理论的基本原则,是教学系统方法的重要特征之一。(2)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斯克里文1967年提出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构成了系统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形成性评价用以对处于开发阶段的教材(或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改进,而总结性评价用于对开发出的定型教材或教学方案作使用效果方面的评定。(四)早期的系统设计教学方法模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