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之根:潮州文化特色与形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1:40:30

点击下载

作者:郭艳红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潮汕之根:潮州文化特色与形态

潮汕之根:潮州文化特色与形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潮汕之根:潮州文化特色与形态作者:郭艳红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ISBN:9787514323856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潮汕之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文明开化古老历史

潮汕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水。潮汕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潮汕一词见于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秦皇之遣戍揭岭一说。聚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潮汕地区的远古文化。

潮汕文化在长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中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成分,如中原地区的语言、文学、戏剧、音乐中的不少内容。潮汕文化是在南粤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不断融合和发展中形成的。从南蛮到百越的转化

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几乎都用“蛮”字来概称南方的远古居民,《礼记》就有“南方曰蛮,雕题交趾”的记载,意为刻画额肌,足趾相交。“蛮”字古时的写法,并不从“虫”,也并无褒贬之义。后来加入了“虫”部,则是寓有南人事奉龙蛇类为图腾之意。南蛮的势力范围很广,部属繁多。长江流域直至越南北部都是南蛮各个部族的活动范围,潮汕地区当然也不例外。■百越汉陶双头兽形器座

据南宋郑樵《通志》所载,除防风氏,夏、商的诸侯,没有一个是在江南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场景

周朝势力较为南展,但也只达到长江流域。而且,楚、吴、越等诸侯国也只不过给周天子一个宗主权,其属下人民仍都是南蛮人。

由于潮汕与闽南两地山水相连,所以民情风俗向来相通。正如《舆地纪胜》所说:

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

这种“无漳潮之分”的风俗,竟可一直追溯至史前时期。潮汕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有古人类的活动踪迹。象山人就是其代表。

象山文化距今约8000年,与略早些的漳州史前文化在石料选用,石器品类和加工工艺上都十分相似。图腾 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以陈桥,即潮安为代表的贝丘文化,则与闽南平潭县海坛岛壳丘头贝丘文化的遗物风格、特点极其相近,年代都在距今6000年左右。贾岛 唐代诗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19岁云游,因“推敲”结识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苦吟诗人”之称。

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从南澳东坑仔类型到饶平浮宾类型的演变,又与闽南的从云霄墓林山类型到南靖浮山类型的演变大体一致。

以上这些演变,被称为潮汕与闽南史前的三次文化融合和交流。由此可见,史前的潮汕远古居民应是同属闽南地区的南蛮人有更大的可能性。

春秋后期,由于勾践灭吴,振兴越国,称霸江东,为属于南蛮的越族人带来了极高的威望,因而南蛮人开始被统称为“越”。

勾践去世后的百余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于是越人大量流散到南方,直至翻越五岭,与原来已在南方的蛮越人汇合。■古代渔猎石刻图

这些散居在大江以南的诸越部族,究竟有多少支裔,不能确断。从战国时期开始,史籍则统称之为“百越”或“百粤”。■新石器时代人类打制石器场景

由于南来的和原来的部族之间不断相互侵吞,使零散的小部落日益减少,所以后来史籍主要仅记载了于越、东越、闽越、扬越、南越、骆越等几个大支族。

唐代杜佑《通典》在潮州郡条记载“潮州亦古闽越地”。《十道志》记载:“潮州,潮阳郡,亦古闽越地。”《太平寰宇记》也有相同记载。

宋代欧阳《舆地广记》则称春秋时的潮州为七闽地。而从南越拥有整个岭南地区来看,潮州又应属南越。秦汉时代的南越国还有揭阳令史定。

古越族有两种类型的文化遗址,一是长江中下游的稻作文化。它显然有别于黄河流域以栽种粟、黍作物为主的中原文化遗址。

二是东南沿海的“贝丘”和“沙丘”文化。它表明这一带的古越族主要从事渔猎和捕捞。

潮安陈桥、池湖、默林湖和澄海苏南内底等地都发现过贝丘遗址,从其工具与动物残骸,均可证当年潮汕地区先民的生活资源主要取自海上动物。

由于潮汕的海陆形势,在唐代,潮水还时或直达潮州城下。贾岛在《寄韩潮州愈》诗中就有“海浸城根老树秋”之句。

可见,后世的内陆地带,1000多年前尚处于大海之滨。无疑当年的潮汕正是古越族从事渔猎和捕捞之所。

另一方面,具有本地特色的大量青铜器的发现,说明整个广东地区的古越族,至迟在春秋战国之交就已有铸铜业。

而饶平浮滨墓葬发现的一件青铜戈,其年代为晚商至周初,是省内发现最早的青铜器,且具有地方特征,并非中原或长江流域所传入。揭阳云路发现的铜剑、铜鼎等,也都具有吴越文化特征。阅读链接无论是从史籍上的考证,还是从考古上的发现,都足以证明潮汕的远古居民,当为越族。史前与闽南地区同属南蛮的一个文化系统。春秋战国时期,也还与闽南同属一个文化系统。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潮汕地区的先民主要是越族中的闽越人。汉初,汉高祖曾立“粤之世”南武侯织为南海王。据清代全祖望所考,南海王国在潮、漳、汀三州一带,民人为“无诸之族”。无诸就是闽越国王。全氏之说与漳、潮关系一直较为密切和史前考古发现均可说毫无二致。当然,随着潮汕远古文化与外界交流的日益扩大,更随着南越国在整个岭南地区的不断拓展,潮汕也逐渐融进了南越人的文化血液,先秦至汉初以闽越人为主体的情况也就逐渐演变为闽越人与南越人的交融汇合。古越族的习俗及其融合

远古时期所谓的南蛮和百越,其实都只是一种泛称,实际上都并没有形成统一民族。史料记载的所谓“南蛮六国”,更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只不过是6个较大的部族。■原始部落生活场景铜鼓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打击乐器。铜鼓全部铜铸,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我国是世界上发现铜鼓数量最多、铸造和使用铜鼓时代最早、历史最长的地区。在古代,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曾以占有铜鼓的多少,作为代表自己统治权力大小的象征。

但是,南蛮和百越都是庞大的远古人类共同体。尤其是越人,他们的各个支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有着共同的族称:“越”或“粤”。

甲骨文中已有“戉”字。据考,当指越人,也有认为是指越人所制造的兵器,通钺;有一定的分布地域,即从长江一直到越南北部;很可能已有较共通的语言;善于种植水稻或习于水上生活。

特别是他们具有许多相似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如断发文身、喜用铜鼓、善用舟船、居住“干栏”、流行二次葬、悬棺葬和拔牙风俗。

在遗址中常见有尖石器、段石器、石铲、石钺、几何印纹陶器等,其中尤以断发文身最具广泛性,也最具特色。除南越人崇尚椎髻箕踞外,几乎所有的百越人,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的百越人都崇尚此俗。■南越国陶五联罐

所谓“断发文身”,就是剃光头发,刻画整个身躯,我国古籍屡谈及此,那是对中原华夏族的束发笄冠而言的。《逸周书·王会解》就说“…越沤,发文身”。

这种习俗,原是处于江湖海滨,多以捕鱼为生的百越人,在谋生中祈求避免蛟龙侵害的一种做法。蛟龙当指鳄类。《淮南子》说:

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象鳞虫。《史记》的注释者应邵说得更清楚。他说,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加害”。■岩画上的越族部落生活图

后来由此逐渐生发了对鳞虫类的图腾崇拜,才使断发文身带上了神秘色彩。

在古代,潮汕到处都有青龙庙,所祀皆蛇神,人们称之为龙,拜蛇之风甚古。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记》上载:

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日游大大帝。龛中皆蛇也。欲见之,庙祝必致辞而后出,盘旋鼎俎间,或倒悬梁椽上,或以竹竿承之,蜿蜒纠结,不怖人亦不螫人,长三尺许,苍翠可爱。二次葬 又称迁葬,原始社会的一种葬俗。即在人死后先放置一个地方,或是用土掩埋,待尸体腐烂以后,再迁到另一个地方,举行第二次埋葬。专门用来盛尸骨的陶瓮,有些地方称之为“金罂”;二次葬拣骨的过程也相应的被叫做“拣金”。墨子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鲁国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了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这正是由断发文身所生发的对龙、蛇这两种动物的图腾崇拜。

二次葬,也称迁葬、洗骨葬,这是古越族特有的葬俗。如《墨子·节葬下》就有“楚之南,有啖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骨而弃之,然后埋其骨”的记载。这里楚之南,就是指诸越。

在广东此类遗址发现不少。如潮安陈桥的贝丘遗址,发现过大量的染成红色的人骨。可证潮地的越族人也流行二次葬风俗。■古代越族文化遗址

公元前214年,秦朝派赵佗率领充军罪人遣戍越地。自此约100多年的时间里,汉族军队和随军家属一齐进入岭南地区,渐渐“与越人杂处”。史禄正是在那个时候为大军凿渠运粮后“留家揭岭”,成为有史所载的汉人移居潮汕的首创者。■古代越族墓葬遗址

根据揭阳梅岗、云路、埔田等地已分别有铜剑、铜矛、铜钺、铜镞等兵器发现,特别是揭西河婆内森的一把铜刀,器上镌有“秦”字铭文的情况,看来秦朝大军确实曾进入潮汕地区。史禄 即临禄,秦朝水利家。监即监御史,名禄,亦称史禄,姓失传。在秦始皇南定百越的统一战争中,他负责转运军需,曾在广西兴安附近开凿运河,沟通湘江和桂江的支流漓江,以便利军粮运输,后世称为灵渠、兴安渠或湘桂运河。

西汉元鼎年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大军征讨南越,使百越人中的南越支裔,随着东越、闽越之后也灭亡了,由于不断汉化的结果,百越人的各个部族大多逐渐融合到统一的中华民族之中。阅读链接自秦代以后,除三国时期的“山越”,以及590年尚有“巡抚岭南,百越皆伏”等偶尔的记载外,“越”字基本在史籍中消失。未被汉化的百越人遗裔,又重新被统称为“南蛮”。《后汉书·南蛮传》还将南蛮分为瓠蛮、巴郡南郡蛮、板蛮等三大部落。畲族正式融入潮汕地区

秦汉以后,越人虽大多为汉族所同化,但被统称为南蛮的百越遗裔,仍然部族繁多,遍布整个南中国。据史料记载,自巴蜀以东,数千里溪峒,有仡、伶、僚、瑶、壮之类,凡数十种,皆所谓蛮也。在这繁多的部族中,究竟是哪一支裔是潮汕地区的远古居民呢?向来有一种说法,视畲族为潮汕地区的远古居民,称之为潮汕“土著”。处在凤凰山区的畲族是潮汕地区唯一未被完全汉化的少数民族,加上闽浙畲族多认为其族起源于潮汕,凤凰山区就是他们的发祥地。“畲”字的本义是刀耕火种。这是畲族历史上惯用的生产方式。故■畲族服饰沿用以作族名。畲族之称虽较晚出现,但畲田之咏却较早见。

如唐刘禹锡有《畲田行》。北宋王禹有《畲田词》。潮安凤凰山区一直称山田为山畲,茶山为茶畲,这与畲族定居凤凰山区并实行刀耕火种不无关系。

畲族与瑶族一样,都认盘瓠是他们的始祖而加以崇拜,这在浙、闽、粤各省均相同。文化的闭塞,住地的偏远,使潮汕畲族一直流传《高皇歌》之类的传说。

畲族人民向来勤劳勇敢。他们在潮汕定居后,千百年来一直坚持在深山峻岭中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生产条件下,开发山区,与自然界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广韵》释畲为“烧榛种田”。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的《南越笔■畲族人物塑像记》中释畲为“巢居”。顾炎武则说他们:

依山而居,采猎而食,不冠不履,三姓自为婚姻,病疫则并焚其室庐而徙居。

清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也说:盘瓠 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远古高辛帝时,有畜狗,其毛五彩曰盘瓠。因戎吴将军作乱,高辛答应谁能斩下吴将军之首级,就把公主嫁给他。盘瓠咬下吴将军首级而归。帝于是把女儿配于盘瓠。盘瓠死后,蛮夷族都尊奉他为共同的祖先。范成大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澄海山中有户,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以为肥,曰火耨。

其实,畲族定居于潮汕,历史固然悠久,但却并不是战国秦汉以来潮汕最远古的先民。据考证,畲族迁入广东的历史,最早仅能追溯至隋唐之际,而且是以瑶族的一支进入广东的。

这样说来,潮汕畲族的源远或许为汉晋时代的“五溪蛮”。所谓五溪,就是湖南武陵的雄溪、满溪、酉溪、沅溪和辰溪。五溪蛮也称“武陵蛮夷”。

五溪蛮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所败,逐渐南徙,部分迁至五岭东端,成为瑶族祖先。南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瑶本五溪盘瓠之后。”

宋代叶钱在序朱辅的《溪蛮丛笑》中也说:“五溪之蛮,皆瓠种也。聚落区分,名亦随异”,“曰苗,曰瑶,曰僚,曰僮,曰仡佬。风声气习,大略相似。”《漳平县志·杂志》上也记载:“畲族祖出瓠之后,即……人也。”这就是说,畲为瑶的一支,瑶为五溪蛮之后裔。另外,畲族也可能源于会稽越族。■畲族乌米饭

隋唐时,山越演变为瑶,唐初逐渐南迁,入粤抵潮。故此,《高皇歌》有句:“蓝雷之姓好结亲,同是南京一路人”、“南京路上有祖坟”。

唐初,潮泉一带有雷姓、蓝姓之民,应为瑶族之入潮定居者,时与其他越族支裔一样,都被统称为“蛮僚”。南宋的刘克庄在《漳州谕畲》一文中所说:“畲族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被认为是首次提及畲族之称。

这就是说,瑶族的一支在隋唐年间进入粤东,并选择了凤凰山区为据点,至宋代逐步形成畲族。此后,畲族逐渐从潮汕往福建山区迁移,大约在明初开始进入浙江。所以,福建和浙江以至安徽、江西的畲族多自称其远祖出自潮安凤凰山,并视凤凰山为畲族发祥地。

明代心学家王守仁《平头碑》就有“畲族即殄”之说。在源流上虽有“五溪蛮”说和山越说的不同,但都认同于瑶族一支。■畲族人物画像王守仁 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畲族源于瑶族,还可以从其姓氏上得到印证。瑶族姓氏有盘、雷、蓝等姓,盘为大姓。畲族有盘、雷、蓝、钟四姓。此外,畲族在谱牒中还往往自称为“盘人”、“雷家”。可见,畲源于瑶。潮汕畲族分布曾经十分广泛。据记载,直至明清时期,潮安、揭■畲族图案阳、饶平、澄海、惠来等地区都有畲族。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记载:

潮州有山畲,其种二,曰平鬃、曰崎鬃;其姓有三,曰盘、曰蓝、曰雷。

地方史籍也有“澄海有户,揭阳有山”的记载。潮汕各地村庄,潮阳有内、外畲,潮安有畲岭、畲客村,揭阳有后畲、南畲、茅畲寨、饶平有新畲、头畲、桃仔畲,普宁有北畲、下溪畲、明畲等。普宁的西社,据考原也称西畲。阅读链接事实上,潮安畲族各村的创始年代,最早的也只能追溯到明代。碗窑村开基始祖蓝创裕,其墓碑碑文为“明始祖考创裕大一蓝公墓”;岭脚村是从碗窑迁去的,最早的为“钦”字辈,约400多年;山村创立时间也只有200年左右;石古坪创村时间约有500多年,俗谚有谓“没有饶平县,先有石古坪”;李工坑村则有400多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潮汕风骨

潮汕地区有着许多被称为圣贤的著名人物,比如潮汕八贤:唐朝赵德;宋朝的许申、张夔、刘允、林巽、王大宝、卢侗、吴复古等。

到了明代,又出现了被称为“后八贤”的辜朝荐、郭之奇、黄奇遇、宋兆禴、李士淳、梁应龙、杨任斯、陈所献等。

此外,还有大颠、翁万达、林大钦、萧端蒙、许国佐、罗万杰、林大春等人,也都是出自潮汕地区。韩愈治理潮州开辟文风

韩愈是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古文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在当时已享有盛名,因而他所到之处,自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关注与尊敬。

在韩愈未到潮州之前,他的文章就已流传到了潮州,潮人进士赵德就曾在“蓬茨中手持目览,饥食渴饮”,并为之“沛然满饱”。■韩愈谏佛骨事件■韩愈雕塑

韩愈原在朝廷做大官,因写了一篇奏章劝皇帝不要迎佛骨,以免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皇帝看后很生气,就把他从京城贬到潮州来做刺史。朝廷 指帝王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我国历代的中原王朝通常被认为正统王朝,属于中央政权,周边被征服的民族和部落,绝大多数臣服于中原政权,被封为诸侯国。中原王朝被称为“中原朝廷”。

韩愈上任时,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一片白茫茫。他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心想这山洪如果不堵住,百姓难免受害惨重。于是他骑着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便吩咐随从张千和李万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

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百姓听了十分高兴,纷纷赶来,传说人们一到城北,就见那些插下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

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了。百姓们纷纷传说:“韩文公过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被人们叫做“竹竿山”。潮州的一条大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佛骨 佛灭度后,火化所留下的遗骨、遗灰,称为佛骨。又称佛舍利,或单称舍利,或以佛身部位而称佛顶骨、指骨、佛牙。此等佛骨,在后世极受尊崇。■潮州韩文公祠

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皇帝 我国古时最高统治者称号。在我国,皇帝最早是皇、帝的合称。人们考量上古时的贤君,根据他们各自的功绩,将能够配得上皇、帝之称的八人合称为“三皇五帝”。但此时皇、帝还分别为两个称号,不同时用于一人身上。首次将二者合并,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则始于秦始皇,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说也奇怪了,从此,江里再也没有看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

后来,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当时,韩江里的放排工,又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时而跳下江,时而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得肚痛病和风湿病。于是他们做工时便索性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但每天要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放排工赤身裸体,感到很不好意思,就告到官府那里去。官府交涉下来,放排工只好照旧又穿上衣服。刺史 古代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13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韩愈来到潮州以后,这件事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跑到江边实地去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他想: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不闹出病来才怪呢!

回衙后,韩愈便作了个决定,叫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时,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做“水布”。

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出巡,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长得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颗长牙,更是使人害怕。

韩愈本来就是因为劝皇帝不要为迎接释迦牟尼的舍利过分劳民伤财,才被贬到潮州来的,早已对和尚没有好感了,一见这副“恶相”,更是讨厌,他想这绝非好人,回去要好好收拾他,敲掉他那长牙。

韩愈回到衙里,才下轿,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刚才有个和尚要送给老爷的。韩愈打开一看,里面非金非银,是一对长牙,正好和那和尚的两颗长牙一模一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

韩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找到和尚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声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问很深的人。韩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赔礼道歉。这以后,两人终于成了好朋友。

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而且韩愈据说从此也开始信起佛来。

韩愈在潮州一共8个月,他自出俸禄重建久废的州学,选拔当地进士赵德主持教育事业,注重农业生产,关心民众生活。自此潮州社会进一步发展,文风蔚起,英才辈出,赢得了“海滨邹鲁”的美誉。■韩愈草书■韩愈墓

赵德号天水先生,祖籍广东潮安。韩愈除请他为海阳县尉掌管军事之外,还请他主持州学,以督学风。韩愈离任后,赵德将平日所录韩愈的文章,共计75篇,整理编成《昌黎文录》。■潮州韩愈公祠

到了宋代,韩愈就被潮人请上了神坛,苏轼在《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中载: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999年,潮州通判陈尧佐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韩吏部祠”,供祭韩愈,而赵德也被附祀于韩文公祠中。连带所致,韩愈的侄孙因护送韩愈有功,也成了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并留下了我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通判 “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

关于此桥之修建,在潮州流传着这样一个优美的民间传说:韩愈驱杀鳄鱼之后,请来侄孙韩湘子与广济和尚,各从一边江岸向江心比赛造桥,佛道施法,工程顺利,不想工程快要煞尾时,因故停工待料,江心处未能垒石架桥。

广济和尚只好请来十八罗汉,迅速把桥墩筑好。韩湘子则叫来“八仙”中其他7位道友,施法相助。何仙姑先掰了几片莲花,撒在江上,顿时化做18只梭船;曹国舅拿出玉板,放在梭船上,当作桥板;铁拐李解下腰带将18只梭船串起,并系于东西两座石墩上,这样就造成了一座独特的桥。

韩愈不仅在士人农工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而且也成为商界奉祀的神灵。立于康熙初年的《潮州会馆记》云:“我潮州会馆……敬祀灵祜关圣帝君、天后圣母、观音大士。已复买东西旁屋,别祀昌黎韩夫子。”

尊关帝、祀天后、拜观音,到处皆然,而奉祀韩夫子,实为潮商所独有。可见,在潮州民俗世界中,韩愈已不复是历史人物,俨然已是一位神话人物。阅读链接韩愈任潮州刺史8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韩愈得到潮州民众的爱戴和尊崇,千余年来,久盛不衰。并使潮州文化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大颠终生苦修以弘扬佛法

大颠和尚,原名陈宝通,732年生于潮州,他是潮汕第二名刹灵山寺的开创者,也是中唐佛教盛行时期,禅宗曹溪教派一位颇有影响的高僧。他幼年好学聪慧,却喜居山林。他勤奋好学,潜心钻研佛学,博览经传,过目不忘。773年,陈宝通到南岳拜石头希迁和尚为师,石头希迁和尚乃一代高僧,见宝通性聪慧灵敏,颇通佛学,甚为钟爱,悉心教授。■唐代佛教壁画《十三和尚》■唐代佛教壁画《十三和尚》

陈宝通佛理更加精通,经师父石头希迁和尚介绍,785年,陈宝通到龙川瀑布岩寺任住持僧。致仕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做“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70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以何官称致仕,致仕后的俸禄数目及是否朝见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

陈宝通性刚强,不畏强权。有一日,他正趺坐参禅,适逢中丞张远凡来游,责怪未迎,竟欲斩之,大颠和尚却岿然不动,引颈就刃,张远凡迟疑了一下,但仍想以刀捅其胸。大颠就说:“中丞无端起杀念,其后果必自作自受!”

张远凡见状,慌忙弃刀跪地谢罪,羞愧地退出瀑布岩,下山而去。

789年,大颠由龙川瀑布岩寺回到潮阳,第二年创建白牛岩寺。在此期间,大颠常到县内各处云游,当他来到幽岭时,此处山青林绿,练江清碧,遂萌发在此建新寺念头。

但幽岭下大片田野已为致仕的潮州刺史洪大丁所有,大颠遂亲往拜访洪大丁,请求施舍土地建寺院,大丁为其真诚所感动,允诺施地,终于建成潮州府内第二大寺院灵山寺。般若 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正、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

灵山寺创建之初,大颠传法弟子千余人,弘扬曹溪法旨,讲授佛学真谛,其讲义先后被整理成书,流传后世的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义》、《金刚经释义》。亲手抄写了《金刚经》1500卷、《法华经》和《维摩诘经》各30部。

其著作之丰,为佛教界叹为观止,大颠和尚也成为岭南一代佛学者和高僧,其弟子三平、本空、本生等,后来也成为高僧。■ 古版《金刚经》布施 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

当时,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时称边远之地的潮州刺史,韩愈在潮不到一年,却与大颠和尚结为莫逆之交,由于大颠“颇聪明,讲道理”,与之交谈非常投机,而“非崇信其法”,这是历史上一段颇为微妙的儒释交往的故事。韩愈本不信佛,到任后却听说府内潮阳灵山寺有一高僧大颠,精通佛学、文学,遂致书邀大颠往府衙相晤,大颠欣然应诺,到潮州会晤韩愈,两人谈论佛学,虽观点不同,但话语投机,谁也说服不了谁,谈文学,却观点一致。《潮阳县志》记载此两次相晤:“谈论十数日,甚为投契”。此后,两人书来信往,读叙佛学、文学,于是灵山寺中便留存下了韩愈致大颠祖师信函的手迹石刻。韩愈也曾多次到灵山寺访晤大颠,一次,适逢炎夏,大颠命徒到山下买岭南荔枝让韩愈品尝解渴,韩愈却说:“寺院附近,皆为沃地,■韩愈塑像乃植荔佳土,师为何捧着金饭碗讨饭?”

大颠一听,甚觉有理,连称“韩公言善”,遂命众徒在灵山坡植荔枝,从此,大颠在一面事佛,一面劳动,推行僧人“一日不作”便“一日不得食”的“农禅并重”的修持方式。

大颠也以身作则,一面收徒弘法,从事著述,一面亲自参加耕山种果的劳动。他在环寺山坡上,亲手一棵一棵地栽上荔枝等,称之为千丛果。

每当盛夏,红荔压弯枝头,环寺果红叶绿之时,前来朝山礼佛的香客,一边游玩,一边可随意摘果尝鲜,但不能私带回家,若私带荔果回家,荔肉皆化为乌有。因此,潮阳民间有“灵山荔果,有食无‘帕’”的佳话。

后来,洪大丁又向灵山寺布施福田千亩,洪氏子孙累代也效法其先祖向灵山寺舍田捐资,有的甚至将陪嫁的妆奁田产,也布施入寺。寺僧为示纪念,于寺中建洪氏施主祠堂,勒石标榜大施主的善行。

819年,韩愈调任袁州刺史,临行前,到灵山寺与已88岁高龄的大颠告别,两人晤谈甚久。然后大颠和尚亲自送韩愈至山门,依依惜别之际韩愈脱下官服相赠。■韩愈画像

此后,大颠和尚一直将韩愈的官服带在身边,直至圆寂。后人在赠衣处建“留衣亭”纪念。

824年,大颠临终前,召集全寺僧众门徒,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老衲学佛行道六十年,苦心修行,命寿已满,羽化之后,宜将形骸筑石塔封藏……”圆寂 佛教语,指僧人死后升天称圆寂。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最初,这是可以称为一种境界的。后来婉言僧尼死为圆寂。

他告诫弟子不必落泪,又密嘱心腹弟子未来之事。各种后事安排停当,便择于三月十四吉辰,沐浴更衣,无疾和颜端坐圆寂,享寿93岁。

大颠禅师圆寂后,众弟子于后院建了一座钟型石塔,塔座边沿刻着莲花瓣纹饰,壁肚配上飞龙走兽及花卉织锦的图案,郑重地将祖师肉身端藏塔内,塔门刻上“唐大颠祖师塔”字样。

3年后,门人遵先师遗嘱,择日启塔门,只见祖师肉身端坐塔内,容颜如生,而且头发、趾甲、指甲都增长了,便虔诚地将塔门封上。

唐朝末年,门徒牢记先师遗嘱,再度开视塔门,又发现祖师肉身已化,塔内仅存一个金盆,盆中盛着清水和一个鲜活的舌头,门徒又将塔门封闭,并称为“瘗舌塔”。

据传第三次开塔是宋朝至道年间,距大颠和尚圆寂已170年,当时只见塔内唯有古镜一面,大颠的影像,映现于宝镜之中。大家深感诧异,便虔诚地将塔墓修葺封严,从此便不再开启了。

因此,后人便称此塔为“舌镜塔”,舌镜塔也从此笼罩上一层神奇的色彩。阅读链接大颠的影响是颇为深远的,历代对其评议者众。王安石《送潮州吕使君》诗中就十分推崇地说:“有若大颠者,高材能动人。”为他撰传的也不乏其人。民间还流传了不少有关他的法力神功的故事。历代朝廷也对他很为器重。早在882年,唐穆宗就赐额灵山寺为“护国禅寺”。潮州八贤彰显高风亮节

素有“吾邦文献”、“岭南名邦”、“海滨邹鲁”美誉的潮州,是一个人才辈出、英才荟萃的地方。其中以唐代赵德和宋代的许申、张夔、刘允、林巽、王大宝、卢侗、吴复古八者尤为突出,称之“潮州八贤”。

赵德,号天水先生,海阳人,祖籍广东潮安。819年,潮州刺史韩愈抵达这里,但知州学停办已久,致百余年来无士人赴京考取功名。于是,韩愈除请赵德担任海阳县尉、衙推官,并负责州学事务。在赵德主持下,乡校得到蓬勃发展。

这年,韩愈移官袁州,邀赵德同往。但赵德表示热爱桑梓朋侣,有意钻研乡土文化,婉言辞谢。韩愈深受感动,写下了《别赵子》一诗相赠,其中有这样几句:

诗中流露出对赵德的操守和学问的敬重之情;并赠以平生所作文章72篇。赵德将这些文章辑成《昌黎文录》,还为之作序。提点 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宋代各路有“提点刑狱公事”和“提点开封府界公事”,掌司法和刑狱。另设照管宫观的提点,宫观和提举宫观,同为“祠禄官”。元代中央和上都的专管机构,如管理皇帝饮食的尚食局,管理军器的■韩愈画像利器局,均以提点为长官,寓有提举、检点之意。明代置神乐观提点,掌乐舞;太和山提点,管理道士。清代废。

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

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

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

后人思慕赵德的功德,奉其为乡贤,配享于韩愈祠庙中。潮人崇韩,也因之了解了乡贤赵德。赵德是潮州第一位先贤,且是唯一的唐代名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