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经济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6:28:10

点击下载

作者:朱述斌,朱红根,蔡波,郑瑞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气候变迁经济学

气候变迁经济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气候变迁经济学作者:朱述斌,朱红根,蔡波,郑瑞强排版:KingStar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ISBN:9787302378914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 序

普罗米修斯在希腊神话中,是泰坦神族的神明之一,名字的意思是“先见之明”(forethought),是地母盖亚与天父乌拉诺斯之子伊阿佩托斯与克吕墨涅的儿子。普罗米修斯教会了人类很多知识。宙斯禁止人类用火,他就帮人类从阿波罗的太阳车里偷取火种,因此,触怒了宙斯。宙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生长。几千年后,赫拉克勒斯为寻找金苹果来到悬崖边,把恶鹰射死,并让半人马喀戎来代替普罗米修斯。但是,普罗米修斯必须永远戴一只铁环,环上镶一块高加索山上的石子。

在中国四大发明之后,自文艺复兴以来,在伏尔泰理性主义的旗号下,人类一直在寻找科学技术的火种,几次工业革命是人类的一次接一次的集体寻找,我们确实找到了我们想要的,诸如蒸汽机、电、磁、晶体管、电话、计算机、打印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都是培根和我们希望看到的——知识就是力量。在科技火光的照耀下,我们似乎提升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视力;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鼓舞下,我们的道路似乎一片光明,我们创造了“欧洲奇迹”、“东亚奇迹”和“中国奇迹”。

在工业化征程中,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我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道路上,企图控制自然和征服自然,于是,我们在“革命英雄一声吼,地球都要抖三抖”的自信中,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直至破坏自然。当地球真正开始“抖三抖”的时候,就是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的时候,就是地球报复人类的时候,极端天气频频出现,环境破坏问题令人担忧,能源消耗挑战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技术阴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就这样,我们从坚定的自信变为致命的自负,甚至从技术的祛魅倒退为技术的愚昧。

或许,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中,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太远,已经忘记当初为什么要出发,已经忘记我们将要到哪里去。本套丛书就是想给我们清晰的提醒——自然是我们的朋友,科技是我们的良师,切记切记!否则,我们会把我们自己推到悬崖边上,并把自己束缚在悬崖的岩石上。

实际上,从一定程度上,我们已经把我们自己推到了悬崖边上,已经把自己束缚在了悬崖上。本套丛书就是想尽力将我们从悬崖的岩石上解放出来,重拾普罗米修斯新精神,激励我们重燃科学技术的火把,以走准走稳一条新路——新兴经济发展的道路。在《气候变迁经济学》中,我们积极寻找走得通的“巴厘岛路线图”;在《低碳经济学》中,我们积极寻找走得通的“碳足迹”;在《新能源经济学》中,我们积极寻找更加光明的“太阳”和更加广阔的“海洋”;在《创新经济学》中,我们积极寻找本土的“企业家精神”及其未来之路。

本套丛书谓之新兴经济学,旨在提醒我们或许我们已经把自己束缚在悬崖的岩石上,鼓舞我们重拾普罗米修斯精神。

是为序。金志农前 言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自1985年奥地利“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及有关影响”的国际论证会议上提出全球变暖问题以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近十几年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和能源带来了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1988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与世界气象组织联合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迄今已连续发布了4次评估报告。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在1997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缔约方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做出了具体规定。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确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大会,把气候变化问题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甚至有人把2007年称为气候变化年。中国国务院于2007年首次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目前中国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中,发展阶段和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巨大差距;另一方面,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人均排放量已达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排放持续量增大,且增长速度快。从保护气候的层面来讲,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减排施压,我们也要担负起大国的责任。从发展的层面来看,要维护我国的发展权益,保障发展空间。气候变迁经济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分析,对我们寻求这一两难问题的正确解决有着重大的理论帮助,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于气候变迁问题,国内外学者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书是江西农业大学鄱阳湖流域生态工程中心和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基础,编辑而成的。全书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篇。主要包括气候变迁经济学的导论、理论基础与主要应用模型,这是全书的理论前提。主要介绍了气候变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剖析了气候变迁经济学的物理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基础,并重点介绍了气候变迁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应用模型。

第二部分是事实归因篇。介绍了国内外气候变迁的基本事实和发展趋势,剖析了气候变迁的经济归因。通过对气候变迁的事实与归因进行描述和分析,从总体上分析了世界各国面对气候变迁的减缓措施与经济适应策略,并论述了未来应对气候变迁面临的压力与形势。

第三部分为影响挑战篇。重点就气候变迁对中国农业现代化、中国工业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中,详细剖析了气候变迁对我国农业环境、种植业、森林、草原、畜牧业、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制造业、能源以及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第四部分为公共政策篇。首先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等进行了介绍;其次分析了中国应对气候变迁的主张和对策,提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迁的角色定位以及农业、水资源、海洋、卫生健康和气象等领域的适应策略;最后从产业结构优化、能源节约、低碳能源应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等方面提出了减缓气候变迁的对策建议。

本书是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成果基础上汇编而成,但仍然缺乏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气候变迁经济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掌握,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也加入了编写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与理解。编写组虽然尽力想让本书内容和结构相对完善,但其中肯定有许多不足或者错误之处,在这里恳请读者加以鉴别并予以纠正。编 者第1篇基础理论篇第1章导论1.1 气候变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1.1 相关概念1.气候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热量的变化而引起,主要受辐射因素、地理因素、环流因素的影响。

由于热量与水分结合状况的差异,或水分季节分配不同,或有巨大的山地、高原存在,同一个气候带内的内部气候仍会有一定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气候类型。例如,由于大气环流条件不同,同是亚热带气候带,亚欧大陆的东岸是季风气候类型,西岸是地中海气候类型。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气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气候、极地高山气候。

为了说明一个地区气候的具体情况,通常用气温、降水、风、气压等特征值来表述,称为气候要素。它包括多年平均值与极端值,前者表示多年平均状况,后者表示个别年份特殊情况。2.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气候变化对人类与自然系统有重要影响。由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适应今天以及最近和过去的气候,因此,如果气候变化太快使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不能适应的话,人们将很难应付这些变化。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对基本的人类生活标准(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对于所有的国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将会增大发生天气灾害的风险。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其中一些变化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负面影响。据统计,1950—2000年,特别是1990年以后,气象灾害造成的我国经济损失急剧增加,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另一个是总体经济体量增加,因此经济损失绝对值大幅升高。

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的发展而逐渐成形的。1992年,UNFCCC阐明了其行动框架,力求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从而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到目前为止,UNFCCC已经收到来自185个国家的批准、接受、支持或添改文件,并成功地举行了6次各缔约国参加的缔约方大会。尽管目前各缔约方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但全球气候变化会给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3.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人们常说的全球气候变暖,其实就是指地球的气候变暖,也就是这里所说的气候变暖。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人们焚烧矿物燃料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了大2量的CO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这就产生了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为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4.减缓和适应

减缓气候变化,是指通过减排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发展绿色能源等措施,以降低和减缓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气候变化,是指在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事实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以减轻或避免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口伤亡。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减缓是一项相对长期、艰巨的任务;而适应则更为现实、紧迫,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1.1.2 气候变迁经济学的兴起1.气候变迁经济学日益受到全球重视

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2月6日刊文指出,气候变迁经济学正越来越受到全球的重视,日益成为热门领域。

全球顶级气候学家们认为,人们对矿物燃料的依赖正造成一场全球变暖的灾难,最终可能会以牺牲地球本身为代价。面对这些威胁,理性的人们和政府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然而,却没什么人呼吁在短期内采取成本高昂的举措,以避开某种长期的威胁,特别是当这是一种天生就难以准确评估的威胁时。要说服个人和企业采取必要行动,以解决经济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这本身就需要经济学方面的论证,然而,应如何给全球气候及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灾难来定价呢?《京都议定书》将于2020年到期,填补这一政策真空的种种尝试,突然使得气候变迁经济学成为环境经济学科最热门的领域。目前的挑战在于,要找出能够最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的政策,并提供一个有利于达成国际共识的理性基础,以便在政治家和商业人士中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气候变迁经济学用了一段时间才逐步步入主流。尽管该领域的科学知识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经济方面的进步却相对缓慢得多。绝大多数经济学理论都是用来处理那些相对短期或本国的问题,即使是国际经济学,在应对跨国境问题时也是捉襟见肘。经济学家们发现,要想准确预测一年以后的事,已经非常困难,更不用说一百年以后的了。然而,环境经济学尤其是气候变迁经济学必须在一个长得令人生畏的时间跨度内,应对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科学和政治两方面的因素。

英国政府资助的商业咨询组织碳信托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格市宣称:“要领会有关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就像试图在没有牛顿力学理论支持的情况下,去理解宇宙大爆炸。”

牛津大学新学院经济系的迪特尔·赫尔姆补充说:“在如此规模的挑战面前,经济学家们的常用工具似乎微不足道。”他表示,正如20世纪30年代的失业经历要求重塑宏观经济学中的很多内容一样,气候变化也需要新思维。

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气候变化传统思维方式的缺点开始显现。当时,经济学家们受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委托,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来评估气候变化对环境的破坏。在分析中,对一个美国人生活的估价,是生活在欠发达地区人的15倍,此消息一出,抗议之声频起。

还有一个问题是,标准的经济学分析很少将环境商品纳入考虑范围,如清洁的空气和水、稳定的气候。为此,联合国开始推广“自然资本”的概念,将其作为一种环境商品的估价方式,以便将此种商品纳入经济学家的考虑之中。

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董事克劳斯·托普弗所描述的那样:“大自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包括大气、森林、河流、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其价值当以万亿美元计。当我们破坏自然资本的时候,我们不仅在破坏我们的生命支撑体系,同时也在破坏今人与后人的经济基础。从发展角度而言,针对这种自然资本的投资具有很高的回报率。”

英国宣称自己处于辩论的最前沿,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英国前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的一个决定,即对气候变迁经济学进行委托研究,该项研究由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领衔进行。尼古拉斯·斯特恩的报告将从全球角度研究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和潜在利益,并就解决这一问题之经济手段的潜力进行评估。从2006年起,联合国开始就《京都议定书》的未来进行讨论,而上述研究结果成为讨论的部分依据,由此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力。

尼古拉斯·斯特恩在牛津经济政策学会的一次演讲中首次公开谈论他的研究情况。他概述了对气候变化设置经济学解决方案的一些复杂因素,并表示:“这个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行动。”他表示,第一步是要让所有相关政府相信,有必要针对气候变化采取紧急行动。《京都议定书》的历史反映了达成国际共识的难度,该议定书遭到美国和澳大利亚政府的否决,而拖延和争执此起彼伏。

美国等国家认为妥协的代价过于高昂。正像赫尔姆所指出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公“害”,单个国家由此滋生了从他国减排行为中“沾光”的动机:如果一国减少其排放量,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该国竞争力的影响却意义重大。

剑桥大学应用经济系的乔纳森·克勒认为,没有必要为了在减排方面取得进展,而要求每个国家都在国际协议上签字。他指出,市场力量将会起到一些作用。“如果你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大问题,而全世界将不得不为此采取一些举措,那么从某个角度而言,将会出现巨大的市场和低碳生产技术的巨大出口机遇。”他援引了丹麦的例子,丹麦通过其对风力发电的早期投资,夺取了该领域的一大块市场。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要考虑到能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的科技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克勒表示,考虑到这一因素的经济模型显示,与无法回避的能源系统投资成本相比,向低碳能源环境转型的成本并不算高。目前尚不明朗的是,这种情况会以多快的速度发生,以及需要多少政府干预。克勒兼任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管,该中心总部设在英格兰的诺里奇。

可供政府运用的传统政策工具包括征收碳(排放)税,限制排放,并激励发展清洁燃料技术。多数经济学家喜欢将以市场为基础的解决方案作为驱动商业惯例变革及鼓励新技术发展的最有效方法。2005年12月,25位美国经济学家(包括3位诺贝尔奖得主)联名给布2什总统写了一封公开信,敦促建立相关机制,设定各国可排放CO量的上限,允许各国间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等,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赫尔姆认为,除了对特殊技术(如核燃料技术)进行补贴,另外一个减少碳排放的方法是拍卖长期碳合同。这种方案是,政府拍卖碳合同,以便在长期内(如20~30年)减少排放量。这样对政府的益处是,它们没有义务对业界有关哪种技术成本更低廉的说法进行评估,也没有义务做政治上不受欢迎的选择,如将核技术兜售给抱怀疑态度的公众。世界银行已开发了一个类似的计划。

然而,环境经济学这一学科充满高度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在尝试对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提供权威分析,并进而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经济手段时备受困扰。尽管有科学证据明确显示人类行为正对气候产生影响,但许多重要问题仍没有答案,例如,气温会平稳上升或跳跃上升至何种程度?“高影响”事件,如墨西哥暖流转向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尼古拉斯·斯特恩认为,他的考察将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他表示:“我们的关键任务之一是找出你是否可以使环保与发展并存。有很多论据表明这是可能的。”但他暗示,通往知识的道路并不好走:为了搞清楚问题,“你需要运用所学过的所有经济学知识,甚至更多”。2.斯特恩报告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经过一年调研,主持完成了《斯特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06年10月30日,英国政府公布了这份报告,英国首相布莱尔和财政大臣布朗当天都出席了报告的发布仪式。这份长达700页的《斯特恩报告》指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其严重程度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

报告指出:“迅速、有力地阻止气候变化的行动带来的益处将会远超过为行动所付出的经济成本。”从全球长远的利益来看,“我们现在的努力对将来40~50年的气候只会产生有限的改变。但另一方面,未来10~20年我们付出的努力将会对21世纪后50年和下个世纪的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斯特恩在伦敦的发布会上还提出了“乐观”的观点:“如果现在就采取行动,而且是全球性的行动,我们还有时间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政府、企业和个人需要携手共同应对挑战。强势且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是激发改变的基础。但是这项行动势在必行,不能延误,如果拖延10年或20年那就会造成难以扭转的危机。我们不能让这个机会溜走。”(1)如果现在就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我们还有时间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人类基本生活元素水的获得、粮食生产、健康和环境。随着全球变暖,数以亿计的人将遭受饥饿、水资源匮乏、沿海洪水的威胁。”

报告通过采用正式经济模型计算获得的结果做出估计,如果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的总代价和风险将相当于每年至少损失全球GDP的5%,而且年年如此”。如果考虑到更广泛的风险和影响的话,“损失估计将上升到GDP的20%或更多”。相比之下,采取行动的代价(也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避免遭受气候变化最恶劣影响的行动)“可以控制在每年全球GDP的1%左右”。

迅速、有力的全球性行动势在必行。行动必须建立在“共识之上,既有长期目标也有加速行动进行的框架协议”,而且必须在地区、国家和国际层面上建立起“相互支持的做法”。(2)气候变化可能对增长和发展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不采取任何减排行动,到2035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将上升到工业化之前的两倍。“我们将被迫接受全球平均温度上升2℃多的局面。”长期来看,温度上升5℃多的概率超过50%。“温度上升确实非常危险”,因为上升的温度“相当于从上个冰川时期到现在的温度的平均变化”。这将会导致“人类地理”的剧变,也就是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地点和生活方式。即使变暖趋势相对缓和,气候变化对生产、人类生活和环境仍然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洪水、干旱和风暴已经开始出现,而且将席卷所有的国家。“最容易受影响的群体是最贫穷的国家和人口。尽管他们对气候变化所负的责任最小,但他们将会最早且最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变化的冲击。”

斯特恩清楚地指出,适应气候变化是很关键的,虽然我们已经不可能阻止未来20~30年气候可能会发生的变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它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仍是可能的。比如,提供更好的信息,进行更好的规划,发展更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和基础设施”。虽然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会给已经很稀缺的资源带来更大压力”,而且仅发展中国家每年用于适应气候变化的花费就会达到几百亿美元,但是所有国家都应该加速适应的步伐。(3)稳定气候的代价很可观但是可以控制,而延误会非常危险且代价高昂。

如果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可以稳定在450×10-6到550×10-62的CO当量,那么气候变化可能产生最坏影响的风险就可以被大大降2低。现在的含量是430×10-6的CO当量,每年上升超过2×10%,要稳定这个上升值的话,2050年前就必须将现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25%,以期最终达到减少现排放量80%的目标。

斯特恩也表示“这是一个重大挑战,但是通过持续的长期行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而且不采取行动的风险远比这个付出的代价大得2多。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采取行动,将大气中CO含量稳定在500×210-6到550×10-6的CO当量,每年的花费估计约是全球GDP的1%”。而将来付出的代价将取决于效率提高的程度,共同利益的多少,若能降低空气污染,改革创新低碳技术,充分利用和降低排放相关的经济工具,付出的代价就会更低,而反之,代价就会更高了。”2“现在想将温室气体含量维持在450×10-6的CO当量已经非常困难而且相当昂贵。但如果我们迟迟不行动的话,就会失去将温室气体2含量稳定在500×10-6到550×10-6的CO当量的机会。”(4)抑制气候变化行动需要全世界的参与,但没有必要限制无论富国或穷国的发展愿望。

采取行动的代价在行业和世界范围内并不是平均分布的。“即使富有国家承担起在2050年前绝对减少排放量60%到80%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应该采取有实际意义的行动。”不过,发展中国家无须独立担负行动的所有代价,富有国家的碳市场已经开始提供资金支持低碳发展,《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资金的流动方式需要发生改变才能支持所需规模的行动”。新兴的低碳技术、低碳商品和服务市场正在形成,气候变化行动将会带来“可观的”商业机会。“世界无须在避免气候变化和促进增长与发展之间做出选择。能源科技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已经创造了一个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获得经济增长的机会,而忽略气候变化最终将损害经济增长。”

有利经济增长的长期策略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它的进行可以不影响任何国家的发展愿望。(5)减排的手段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有力且具针对性的政策来促进这些手段的实施。

提高能源效率,改变能源需求,采用清洁的电力、供暖和交通技术都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到2050年前,全球能源部门的碳排放至少要减少50%才能保证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550×10-6或者低于2550×10-6的CO当量,同时,交通运输部门也需要进一步的碳减排行动。

尽管目前可再生能源和其他低碳能源正在蓬勃发展,“到2050年矿物燃料仍然会占据全球燃料总供应量的一半以上”。煤炭仍将是世界能源供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收集和储藏需要广泛开展,以便于矿物燃料可以继续使用而又不对大气造成影响”。砍伐森林,农业和工业生产造成的非能源排放也要减少。如果采取了强有力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我们就可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气候变化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并和其他市场不完整现象相互作用。”积极有效的全球反应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碳的定价,可以通过税收、贸易或监管条例来实施;第二,制定政策来支持创新和开发低碳技术;第三,清除提高能源效率的障碍,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民众认识到自己应该怎样应对气候变化。(6)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反应,同时要求在建立长期目标和行动框架上达成共识。

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行动来减少碳排放,如欧盟及美国的加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京都议定书》及其他一些做法和一系列伙伴关系都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基础。尽管如此,世界各国仍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只是组成这个问题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设定共同的国际性长期目标,并建立一个国际行动框架以帮助所有国家在抗击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携手共进,完成共同目标。”

未来国际行动框架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扩大全球碳排放贸易体制并将它们联系起来;加强技术合作,新低碳技术的投入要增加最高达五倍;采取行动减少森林砍伐,因为天然森林的损失对气候造成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交通运输的排放;适应气候变化,这包括研究新型的适应力更强的农作物,使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援助政策紧密相连。《斯特恩报告》广泛评估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经济代价的证据,并且使用了一些不同的手法评估代价和风险。从所有这些方面来看,回顾所收集的证据,结论很简单:尽早采取有力行动的益处远远超过了不采取行动的经济代价,这直接催生了气候变迁经济学的产生。专栏1.1 联合国警告气候变化危及全球经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发布报告称,如果各国不采取果断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到2050年可能停滞或倒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今年的年度报告从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的角度研究了气候变化及环境退化。报告警告说,从现在到2050年,全球各地都有着各自独有的挑战,但这些挑战大多与气候变化造成的环境并发症有关。而且一旦最坏的情况发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可能遭受最严重的不平等待遇,许多非洲人仅仅依靠自然资源维持生计,对于空气和水的污染以及卫生条件的恶化等环境危害,他们缺乏应对手段。尤其水和空气污染以及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对农业造成灾难性影响。据预测,非洲南部的玉米和小麦产量到2030年将大幅下降。化石燃料在东欧和中亚地区的能源供应帖88%,而该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是全球最低的。即使欧盟已经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能源多样化以及在1990年的基础上将排放量减少20%的目标,在欧盟成员国波兰和捷克共和国,煤炭也仍是最主要的发电燃料。在阿拉伯国家,超过60%的穷人受到水问题的影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的水消耗率已经超过可持续水平许多倍。阿拉伯国家遭受的城市污染最严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对化石燃料的2依赖最高。其中,卡塔尔的人均CO排放量领先全球,9倍于全世界平均水平。不过,报告也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公众对气候变化有很高的认知度:95%的受访者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威胁,高于全球68%的平均水平。由于巴西是全球领先的蔗糖乙醇生产商,替代燃料已占据拉美主要能源供应的1/3左右。现在印度、中国、不丹和越南的森林规模不降反升。报告称,2009年巴西亚马逊森林砍伐率下降了70%。除了减少排放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还提出了发达国家可用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一系列方法,例如征收国际货币税,为发展中国家目前还没有用上电的1.5亿人口送去电力。资料来源:人民网,2011年11月18日1.2 气候变迁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1.2.1 气候变迁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确立气候变迁经济学这门交叉边缘学科,意义重大。(1)符合气候变迁研究交叉性、综合性发展的趋势。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不仅具有自然科学属性,还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角度系统地研究气候变迁问题是气候经济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行业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挑战。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探讨气候变迁经济学发展方向和基本路径,可以为我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3)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发展中的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可以促进全社会提高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加大社会物质投入,提高社会公众防范与规避气候变化影响的意识和能力,保障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良性循环发展。(4)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权益。当前,气候变化、碳排放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超出自然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畴,演变为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特别是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能够为国家在国际社会谈判中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1.2.2 气候变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气候变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1)规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是经济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规范分析法,就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对所分析的经济事物和经济现象做出定性的判断。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同样重要,因为它发挥着规定经济事物和经济现象性质的作用。以规范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称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2)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相对应,也是现代经济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所谓实证分析法,就是根据经济事物和经济现象产生的有关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利用计量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因果关系、时间序列、面板数据、聚类、灰色关联等分析,力图对经济事物和经济现象做出客观描述和分析,并根据客观事实进行检验。以实证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称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需要指出的是,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不是截然分开的。因此,在气候变迁经济学研究中,我们既要采用规范分析法研究相关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又要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相关事物和现象的数量特征。通过合理运用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力求对气候变迁经济学相关事物和现象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依此作为提供政策建议的科学依据。1.3 气候变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1.3.1 气候变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近百年来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了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自然现象发生,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人类正受到和正在影响着全球气候。气候的变化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为代表的世界上大多数学者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做了全面的研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影响也做了严峻的估计,提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保护我们的气候。气候变化和气候保护,必然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这些经济影响问题,就是气候经济研究的问题。从经济学来看,一方面,气候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这就引出了气候变迁经济学研究关注的对象不是企业或者经济个体的利润最大化,而是公共经济学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候是地球环境的部分,所以气候变迁经济学也具有环境经济学的特点。因此,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为理论指导,结合气候变化的内容和特点,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在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联系,成为气候变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由此,气候变迁经济学就是研究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因而,气候变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气候变迁的事实归因、气候变迁的经济社会影响以及人类应对气候变迁采取的减缓和适应行动。1.3.2 气候变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气候变迁经济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它以多学科交叉的思路和综合评估的方法来改进对变化的评价和决策研究,重点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影响及适应性评价。主要研究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温度变化、降雨变化和突发性灾害事件的经济评估理论和方法,并研究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对区域农业生产、水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开展区域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及适应对策的经济分析。(2)不同经济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技术和经济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循环经济、产品替代、重大工程和区域发展的环境和经济评估,新能源的综合技术和经济评估,经济政策对节能、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的影响。(3)国际减排协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巴厘岛路线图及其影响、UNFCCC/IPCC谈判、碳市场与清洁发展机制(CDM)、国际碳减排协作的经济分析及中国在减排协议中的建设性意见。1.4 气候变迁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与关注热点

气候变迁经济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新概念、新理论及新方法来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用多学科交叉的思路和综合评估方法对气候变化决策提供技术和经济依据。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显著的、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而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需要建立在对这种相互影响的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估的基础上,可以说,没有系统的气候变迁经济学研究,就可能不会有全面合理、科学的气候变化决策。我国在气候变迁经济学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1)当前气候变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探索气候变化机制并对未来做出预测,当从经济和技术层面进行技术和经济的综合研究不足时,就迫切需要解决与变化相关的技术和经济综合评估问题。(2)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和经济的综合评估需要强有力的教学工具和经济学模型来支撑,对于当前面临的气候变化决策的需求来说,学术界在相关技术经济评估的定量研究方面还缺乏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特点的理论、方法和模型工具。(3)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经济化加剧了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因此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技术和经济评估应当在变化的经济框架下经济学的视角下来进行研究,但当前这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亟待加强。(4)气候变化的问题不断升级,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如何应对该挑战,需要从变化的角度,从中国国情出发,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5)针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和履约,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一系列有关的重大技术经济问题,提供科学的支撑和对策,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2章气候变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2.1 物理学基础

短期气候变化一般是指时间尺度为两周以上至一季度的大气环境的变化,如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指数循环、阻塞高压的长期维持,在热带地区环流的30~50天周期的低频振荡,在南亚与东亚的季风活跃与中断,以及由季风所引起的我国江淮流域的梅雨等现象都是时间尺度为两周以上的环流变化。

近年来,由于世界许多地方发生了大范围的干旱、洪涝、严寒与酷暑,给世界人民带来严重的灾害,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而要预测短期气候的变化,首先必须弄清短期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所以在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中把研究短期气候变化的物理基础作为第一目标。2.1.1 短期气候变化的全球性

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进展是认识到气候系统。大气本身存在着各种空间尺度的运动,还受到太阳的直接辐射,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天空,而且大气处于地球海洋、陆地之上,在陆地上还有冰雪、植被、山脉,在大气中还有许多种微量气体,在海洋及陆地之下还有岩石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各种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从大气运动的动能制造和消耗两方面看,由大气的位能所转换的动能大约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就消耗尽了,所以时间尺度七天以上的大气环流的演变所需的动能靠本身的位能转换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由外界提供能量来补偿动能的消耗。因此,引起短期气候变化的原因不仅仅是大气内部的动力与热力过程(总称为大气的内动力过程),而更重要的是外部强迫过程,即受下垫面作用的过程,下垫面将补偿一部分能量。并且由于这样长的时间内,大气任何一部分变化都不能看成是独立的,它的演变不仅由它自身的状况所决定,还取决于大气所有其余部分的状况,因此,短期气候变化不可避免是全球性的,它应看成是全球大气环流的一种振荡过程。2.1.2 大气的内动力过程

短期气候变化最本质的物理成因是它的非绝热性,即外部对大气的加热或动力强迫作用。但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短期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大气活动中心的变化,产生具体的天气现象的高低压活动是与大气活动中心相联系的。从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就认识到这些活动中心的演变和异常与大气中波数为1~3的准定常行星波的变化和异常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短期气候变化与大气中的行星波动力学有着密切关系。1.行星波动力学

1)准定常行星波的形成

从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就研究了准定常行星波的形成原因,并相继提出了地形强迫在准定常行星波形成中的作用、热源在准定常行星波形成中的作用,及地形与热源在行星波形成中的共同作用。但是这些研究局限于两层模式。后来发现行星波在经向与垂直方向会传播,因此,行星波的传播与基本气流的垂直及水平结构有密切关系,这样到了80年代开始利用在垂直方向具有充分分辨率的模式来研究准定常行星波的产生。许多模式的计算结果表明了地形与热源在准定常行星波的形成中都是很重要的,但相比之下,热源作用更为重要。

2)行星波的演变

近年来,人们利用波包的概念来研究行星尺度扰动的演变规律。最近有的学者已提出在纬向非均匀时间平均气流上也存在着正压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同样也可以引起短期气候的变化,并且利用波包的概念来研究这种不稳定。

3)准定常行星波的传播

在研究准定常行星波形成的同时,许多学者利用波的折射指数与能量的方法研究了行星波在垂直切变基流中的传播。近几年,人们不仅研究了准定常行星波在球面上的传播,还利用波的折射指数及E-P通量矢量来研究准定常行星波在三维空间中的传播。指出了冬季准定常行星波在三维空间中传播存在着两支波导,而在夏季或冬季低纬度强迫源强迫所产生的准定常行星波可以准水平地通过对流层传播到中、高纬度对流层的上层,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短期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

4)行星波与基本气流的相互作用

行星波的传播会引起纬向平均气流的改变,近年来提出一个新的物理量——Eliassen-Palm通量,这个量可以较好地表征行星波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的量,不少学者已利用这个物理量来研究与短期气候变化有关的平流层爆发性增温、阻塞高压及指数循环的形成原因。2.非线性动力学

张洛伦(Loren Chang)指出,由于大气是一个强迫、耗散的非线性系统,因此在这个系统的解存在着分岔,混浊及怪吸引子的现象。他认为地球大气是一个准自动(Almost-Intransitive)系统,即便是外部条件一点儿也没改变的情况下,气候也可能产生变化,也就是说气候变化不仅受外部条件改变的影响,大气内部系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近年来不少学者利用低阶模式与WKBJ方法研究了在有强迫及耗散条件下大气的非线性运动,指出大气环流存在着多平衡态,即在一定外源条件下,大气运动存在着高指数环流与低指数环流的两种运动状态,并且状态的改变是突变性的,用此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阻塞高压的产生机制。3.外源强迫作用

1)地形的强迫作用

地形对大气的动力强迫及力矩作用对于短期气候环流系统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大气下垫面的热状况

短期气候变化的非绝性是近几年许多气象学家研究的结果。大气的下垫面不断向大气提供感热与潜热,它是短期气候变化能量的“储存器”与“调节器”,因此大气的下垫面热状况的变化将会引起短期气候的很大变化。

引起短期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下垫面是海洋,海洋混合层的海温发生异常增暖,如厄尔尼诺现象,则海洋向大气输送的感热及潜热大大增强,这将引起热源的异常,从而由于热源的强迫使大气环流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了不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会引起东亚短期气候的异常,热带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温异常造成的热源异常对东亚短期气候的异常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海—气相互作用是引起短期气候变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青藏高原是北半球夏季的最大热源,它的热状况是由多因素决定的,如冬春季的雪盖异常就会造成东亚大气环流的异常,还有陆地表面的热状况也影响着短期气候的变化。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在探索短期气候变化上做了大量工作,但都局限于单一因子,由于大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控制短期气候变化也是多因子,任何一个区域的短期气候的变化都是来自全球各种物理因子作用所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进一步研究多因子作用下短期气候的变化以及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弄清全球短期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2.2 经济学基础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自1861年以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明显升高,20世纪气温增长了0.6℃,20世纪90年代则是1861年以来气温最高的一个时期。地表平均温度的上升加大了全球尤其是北半球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尽管气候变化可能是气候系统内部因素的变化引起的,但气象学的调查表明,过去250年所观察到的大部分气候变化是由人类经济活动所排放的CO、4CH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经济行为,造成经济增长的巨大损失。为了揭示其中的内在机理,近年来,将气候变化纳入长期经济增长的分析成为增长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2.2.1 气候变化损失的经济评估

环境价值的货币化计量和评估是环境经济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气候变化领域,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气候变化损失的经济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当广泛,如直接财产损失(防御性支出、耕地减少等)、生态系统损失(湿地减少、物种灭绝等)、基础产业部门损失(农业、林业、渔业等)、其他产业部门损失(能源、水、建筑、交通、旅游等)、人类福利损失(人类舒适性、疾病增加、空气污染、迁移等)和灾害风险(洪水、干旱、飓风等)。这些影响大致可分为与市场有关的和非市场的两大类。前一类影响可以在国民账户中得到反映,后一类是间接的,如对生态系统和人类舒适性的影响等。气候变化损失的评价模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部分均衡法,对损失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计量并简单加总,也称列举法(Enumerative Approach);二是一般均衡法,在一个各经济部门相互作用的市场体系中综合考虑气候变化的损失,也称综合评价法。1.部分均衡法

威廉·诺德豪(William D. Nordhaus)是较早对气候变化损失进行经济评估的著名学者之一。他估算了农业和海平面上升的成本大约为GNP的0.25%,考虑到非市场的影响,损失可能达到1%左右(误差为0.25%~2%)。尽管研究的基础数据来自美国,但他相信估算结果可以推广到世界范围。理查德·托尔(Richard Tol)对其方法进行了改进,将世界主要地区区别对待。这些研究所考虑的影响范围虽有所2不同,但总的结果比较近似,当CO浓度相比工业革命前倍增(以2×2CO表示)使地球平均温度上升2.5℃~3℃时,发达国家的损失约为GNP的1%~2%。Nordhaus(1994)曾就气候变化损失进行了一次专家调查,对于2090年温度上升3℃的情况,专家预测损失在GNP的0.7%~8.2%(置信区间90%),中值为1.9%,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吻合。2.一般均衡法

一般均衡法更综合地考虑了与市场有关的损失,如农业产量的变化对食品、烟草或纺织工业的影响,克服了部分均衡法对各部分影响简单加总的缺陷,但往往忽略了非市场的影响。科科斯基(Kokoski M. F.)和史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抽象分析了两种法的差异,认为部分均衡法可能造成相当大的误差,随后,诺曼·罗斯伯格(Norman J. Rosenberg)和皮尔里·克罗森(Pierre R. Crosson)等将一般均衡法的思路应用于美国密苏里等四个州(简称MINK)的地区综合损失评估项目,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反映农业对经济的反馈作用,同时考虑了适应性问题。研究结论是气候变化对农业和水资源的影响较大,在2030年温度上升约1℃的情况下,对地区收入的影响约为GNP的1%。哈罗德·斯彻拉格(Harod A. Scheraga)等采用戴尔·乔根森(Dale W. Jorgenson)和彼得·威尔科克森(Peter J. Wilcoxen)开发的一般均衡模型,从农业生产、能源需求和海平面上升三方面就气候变化对美国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估。当采用2比较悲观的气候变化构想时,假设到2060年CO浓度倍增引起地球温度上升5.1℃, GNP较不考虑气候变化时将降低0.8%。

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只针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损失评估仍十分缺乏。米歇尔·格拉布(Michael Grubb)对诺德豪将以美国数据为基础的评估结果推广到世界范围的可行性提出质疑。人们从直觉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较低,且更多依靠与气候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损失可能更为严重,应在决策过程中受到更多的关注(Winter,1998)。山姆·弗兰克豪斯(Sam Fankhauser)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去苏联,发展中国家的损失将比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Z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60%, TOL甚至得出一些发展中地区的损失比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高4倍的结论。2

一些学者指出,上述对CO浓度倍增损失的研究只考虑了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Best Guess),没有考虑发生小概率极端事件的可能,如极地冰盖的融化、海洋传递带的中断、温室效应的正反馈或气候模式突然、非线性的变化等,若发生这些事件,人类社会蒙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甚至无法估量的,因此,损失评价不应是一个点,而应是整个概率分布。从诺德豪专家投票的调查结果看,损失评价的分布曲线明显呈现不对称,这说明了人们对小概率极端事件的关注。尽管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和规模都是不确定的,但从谨慎预防的原则出发,采取一定措施以降低风险是非常必要的。2

现有损失评估大多考虑CO浓度倍增的特殊情况,但它只是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点,既不是最优点,也不是稳定状态。气候变化影响的长期性要求将研究领域扩展到更长远时段,并找出系统的潜在阈值,即温室气体的危险浓度水平。威廉·克里尼(William R. Cline)(1992)是极少数曾尝试进行长期损失评价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损失可能以浓度的指数规律上升,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理论推测。诺德豪进行的专家投票调查在预测长期损失时很难取得结果,基本上仍趋向保持在GNP的1%~2%水平。

当代人几乎不可能预测气候变化对后代人的影响,正如托马斯·谢尔林(Tomas C. Schelling)形容1900年的预言者不可预测1992年气候变化对航空运输、电子通信和摩天大楼的影响一样。因此,即使能够消除气候变化的科学不确定性,损失评价也永远不能克服不确定2性的问题。目前,许多研究常常将CO浓度倍增放在与今天经济结构相同的状况下进行损失评价,并假设基准年损失与GNP按同比例增长,但这显然不能令人信服。2.2.2 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分析

许多学者认为损失的评估必须基于成本有效响应(Cost Efficient Response)的假设,即应通过适当的适应性措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谢尔林(1992)甚至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最好的适应性措施就是经济发展。实际上全球气候变化损失的成本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二是采取措施但仍未能减轻的损失成本。而目前,适应性问题仍未受到国际社会的应有重视,对适应潜力、影响适应的因素以及如何增强适应能力的政策等方面研究都很不够。由于数据限制,实际损失的计算往往难以考虑采用最优适应性对策的情况。实际上,采取适当的适应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损失程度,如威廉·伊斯特林(William E. Easterling)等人的估计,在其研究地区近60% 的农业损失是可以避免的。对于海平面上升,若不采取措施,中等的风险也可能造成严重的灾害。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保护也存在一个社会最优水平,它取决于充分保护的成本与不采取措施时的总损失之比。2.2.3 减排温室气体的经济成本评估

1988年多伦多会议提出减排目标后,经济学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重点从建立未来正常情况下的排放曲线(即假设不采取减排措施,Business-as-usual, BAU),逐渐转向减排温室气体的经济成本评估,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涌现了大量关于此项研究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目前,几乎所有OECD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减排模型,也有一些研究工作针对发展中国家或全球减排模型。

减排成本评估模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自下而上(Bottom-Up)”模型和“自上而下(Top-Down)”模型。其中,“自上而下”模型又可分为宏观经济模型和资源配置模型(又称均衡模型)。不同种类模型根据其研究对象,又可分为全球模型和国别研究模型。1.“自下而上”模型“自下而上”模型以技术为导向,以工程为基础,侧重单个能源供应技术的性能和可得性。现有技术可以用技术成本曲线表示,根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