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新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2:47:41

点击下载

作者:王荣泰,王琳涵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课外新知

课外新知试读:

史海魅影

我国历史上的国歌

丁修茂 丁恩昌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清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外交特使,出访西欧和俄罗斯。各国驻清使节向清廷索要国歌曲谱,用在欢迎仪式上演奏。清政府临时找来一首适合清廷口味的七绝诗,改编并配上古曲。歌词为:“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因为是李鸿章最早使用此曲,被改称为《李中堂乐》。这是旧中国最早使用的国歌。

出于外交的需要,1911年(宣统三年)清政府效仿西方列国宣称“立宪”,并以法律条文颁布了国歌《巩金瓯》。歌词为:“巩金瓯,承天帱,民物铁凫藻。喜同胞,清时兴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国歌颁布不久,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临时革命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由沈恩孕作词,沈彭年作曲,歌词为:“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用保。”曲调昂扬流畅,歌词通俗凝练。

1915年,袁世凯篡夺了中华革命临时政权,启用《中华雄踞天地间》为国歌。歌词为:“中华雄踞天地间,廊把蜒,华宵从来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捐开尧舜天,亿万年。”歌词虽短小精练,但宗旨是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摇旗呐喊。

1920年,段祺瑞政府的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国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作曲家肖友梅,将《尚书》中的《卿云歌》谱上曲:“卿云灿兮,纤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并由教育部下令,于1921年7月起在全国传唱。

中国历史上的第六首国歌,是1930年国民党政府将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训词用作歌词,并由程懋铭谱曲的《国民党党歌》。歌词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先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由于歌词主题突出、内容厚重,故广为流传。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它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歌词由田汉1935年在上海监狱中疾笔而成,人民音乐家聂耳饱蘸激情谱的曲。

大事与小节

朱辉

在我们小时候,秦始皇一直被作为反派人物,原因在于他是暴君,曾经焚书坑儒,修长城造成了无数老百姓家破人亡。秦始皇的坏名声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渐渐被洗刷,时至今日,他老人家基本上是个正面人物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国人“大局观”的提高,是秦始皇被“平反”的主要原因,与他统一中国的业绩相比,杀多少人都只是“小节”。

相对于嬴政,蔡伦是个小人物,然而,他发明了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造纸术。在美国畅销书《影响世界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名人》中,蔡伦排名第七,在中国名人中仅次于孔子,远在秦始皇之前。蔡伦并非大人物,他的生平事迹不像秦始皇那样清晰,于是秉承“君子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的原则,蔡伦历来都被当作正面人物,可柏杨先生在史料中发现蔡伦其实是个坏东西。

蔡伦十五岁就入宫当了太监,或许因为智商较高,很快成为主管,继而成为宫中实力派窦皇后的亲信。窦皇后虽然有势力却没有生儿子,宋贵人的儿子被立为太子,窦皇后生怕日后宫内一把手的地位被宋贵人取代,便策划了一起“巫蛊”案,诬陷宋贵人诅咒皇上。此案由蔡伦主审,结果蔡公公对宋贵人姐妹严刑拷打,终于让她们认了罪。蔡伦还在“起诉书”中建议皇上判处宋贵人姐妹绞刑。最后,宋氏姐妹含冤在牢里服毒自尽。蔡伦的人品不好,这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人们的“大局观”又一次发挥了作用。许多人觉得蔡伦堪称中国第一发明家,冲着他发明造纸术的历史贡献,区区冤杀两个女人实在只是“小节”。不少文人甚至很理解蔡伦,设身处地替他考虑,不顺从窦皇后会怎样?多半会被杀头或者流放,那么蔡公公就无法完成发明造纸术的大业了。如此一分析,蔡伦不仅无过,而且很明智,的确是个能成大事者。“中国人宁可永不用纸,也不要有这种丧尽天良被阉割过的酷吏。”柏杨在书中这样说。言论似乎有些偏激,但有道理。蔡伦不发明造纸术,自然会有张伦或赵伦发明,中国人不可能没有纸用,顶多是晚几年而已。而视丧尽天良为“小节”,那么即便我们有再好的纸用,也写不出锦绣文章。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装备不逊于日本海军,却一败涂地。没有先进的人文思想,再大的“业绩”也终究会被历史淹没。

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节?许多人的误区在于用最简单的生物进化论去理解,而没有考虑到人文思想的重要性。除了造纸术,蔡伦还造出了中国第一把尚方宝剑,可是剑再锋利,它本身并不能判定人间善恶,只有持剑主人正义的思想才能保证尚方宝剑的正义。与最起码的是非观相比,决策修长城、发明造纸术都应该只是“小节”。

皇帝用膳防毒招招有道

倪方六

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好的不同而有异。目前知道比较多的是明清皇家的吃法。

皇帝并不都是一日三餐,有的多,有的少。如清朝皇帝,一般每天只吃两顿饭,即早膳和晚膳。

皇家自称孤家,吃饭时也是自己一个人吃,在专设的桌子前单独进餐,民间称为“吃独食”。虽然皇帝喜欢吃独食,但吃饭时不会就他一个人,旁边会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监,还有宠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时高兴,就会把美食赏赐下去。被赏的人只能在另设的桌子前,站着吃完。因为是皇帝赏的,即使不饿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极了”。

早期,帝王吃饭时还会有乐队助兴,后来的皇帝只有寿诞或庆典活动的餐会上,才会用乐队。但吃饭时摆谱,却一直被发扬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此。

清末代皇帝溥仪在其自传《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讲到了这一点——

关于皇帝吃饭,另有一套专业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已经走出了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明殿里,由套上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各一桌,咸菜一小桌。

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一百二十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

称皇帝吃饭时摆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么,掌勺的大厨是谁,在盘子边都要标得一清二楚。这样一是保证饭菜的质量,显掌勺的手艺;二是万一饭菜出了质量问题,比如有毒,追究起来也方便。

除了食物讲究,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讲究的。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如果改用其他质地的器皿盛饭菜,会惹主子生气的。

除了金器,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占有很大比例。如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十一月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所记的餐具如下——

金羹匙一件、金匙一件、金叉子一件、金镶牙箸一双、银西洋热水锅二口、有盖银热锅二十三口、有盖小银热锅一口、无盖银热锅十口、银锅一口、银锅盖一个、银饭罐四件、有盖银桃子六件、银镟子四件、有盖银暖碗二十四件……

从这份档案中可以看出,乾隆所用餐具中,绝大部分都是银器。如果说皇家喜欢金,那是为了显示气派和高贵,而使用银器,则有很多实际功能。

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乏皇帝被人在饭菜中做手脚而毒死的事件。所以,皇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过去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在皇帝用膳前让别人先尝,如果有毒,皇帝就可躲开毙命的危险;二是餐前验毒,常用工具就是银器。

过去清宫盛装御膳的器皿外会挂一个小银牌,在拿开盖罩后,太监会当着皇帝的面,把银牌放进汤菜里试一下。

原来,如果有毒,银牌立刻就会变黑。因为银碰到硫化物会起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过去常用的毒药,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提取时往往含有硫化物,所以银器测毒很灵验。

他们和谁耍把戏

含辛

民国初年,当时有“文有杨士琦,武有陈宦”的说法。帝制运动发动后,陈宦向袁世凯表忠心:“但知效忠元首,不知其他……伏乞大总统俯顺舆情,毅然裁断,早定大计,以幸天下。”他自告奋勇请求出镇四川。在离京赴川时,陈宦伏地九叩首,膝行而前,当众吻袁世凯的鞋子,大呼:“大总统如不明岁登基,陈宦死都不回来!”

事后,在座看到此丑行的曹汝霖忍不住说:“陈宦居然在大庭广众中如此露骨,实在是官僚所不为也。”章太炎得知后说:“谄佞之人,事出常情,大事既去,必生反噬。”

果然,陈宦就任四川将军没多久,便宣布独立并发表通电,并让袁世凯“即日宣告退位,示天下以大信。我不能不代表川人,与项城告绝”。

袁世凯对陈宦可谓恩重如山,一而再、再而三地提拔,还将所收养的义女许配给他。袁世凯在接到陈宦的电报后,当场气晕。醒来后,袁世凯两颊红如炭火,双眼噙泪,半天说不出话……

隋朝时,在没有被叫作隋炀帝之前,杨广可谓是父母心中的孝顺儿子、大臣眼里的优秀青年、下人眼里的模范皇子。隋文帝不喜奢侈,杨广也就一身布衣打扮,规规矩矩,室内摆设用具都很简陋,还故意把乐器弄得破破烂烂后撒上一层灰尘。母后独孤氏不喜欢丈夫和那些三奶、四奶、N奶亲热,杨广就表现出一副不好女色甚至坐怀不乱的样子。他有事没事就到宫里磕头,爹娘有点儿小病更是一日三问安,有时候整夜守候,很是让爹娘欢心。他不但在皇帝皇后面前如此,对于王公大臣,他也是恭恭敬敬,不但不接受他们的拜礼,而且口必称先生或老师。并且他对身边的宦官侍女也很体恤,不打不骂,常有赏赐。

杨广的表现极大地蒙蔽了杨坚的眼睛。开皇二十年,有人诬告太子杨勇有谋位之意。杨坚就废了杨勇,立杨广为太子。

独孤氏死后,已经60多岁的杨坚像脱缰的野马扑向了嫔妃、宫娥们,终因纵欲过度被撂倒。杨广藏了几十年的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他不顾父亲病重,公然调戏父亲的妃子,并与杨素合谋准备继位登基。隋文帝得知,悔恨交加,再想召杨勇时,无奈诏书已经走不出宫殿。他最终被气得暴吐鲜血而亡。

史上记载还有两位具有卓越的表演天赋的演员,一个是安禄山,一个是朱棣。

安禄山为讨得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欢心,拜小他18岁的杨玉环为母。野史载,这位身体超肥的胡人竟极其下贱地从杨玉环胯下钻过来完成这一象征,给后人增添了无穷的想象力。一次,唐玄宗问他腹垂过膝的肚子里都有什么内容,安禄山回答:“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深得玄宗开心。尽管他自称腹重三百斤,但在皇帝面前跳起胡舞来,却旋转自如,“其疾如风”。

朱棣在得知他侄子朱允炆要削藩时,迅速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疯子的形象。为了争取起兵时间,快40岁的燕王乔装打扮成乞丐。他一身破衣烂衫,在北平大街上狂呼乱走,抢人酒,夺人食,脏臭不拒一股脑儿往嘴里塞;一会儿躺在地上学驴打滚,一会儿又蹦着高学马嘶鸣。盛夏时节,他竟披着厚厚的棉被在火炉子前烤火,还做出瑟瑟发抖状。

这些表演的后果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将开元盛世葬送,大唐帝国从此日薄西山,风雨飘摇。靖难之役,让建文帝不知所终,开创了诛杀十族的先例,成就了史上最有所作为又最残暴荒淫的永乐大帝。

章太炎说得好:“事出常情,大事既去,必生反噬。”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如果一个人表现得过于谦卑、过于谄媚、过于下作,寡廉鲜耻得超出了正常人的道德底线和心理承受标准,那么就要对这个人抱以足够的警惕了。

御膳并不美味

青青李子

您也许会跟我抬杠:皇帝是天下最富有的人,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天下都是他的,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怎么会吃得不好呢?的确,历代皇帝在吃方面的花费,简直是个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举例颇为节俭的崇祯和他的皇后,每年的日常伙食费是16872两白银,按粮价折算超过52万美元,其他皇帝就更不用说了。

可是,花了这么多钱,浪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怎么还是吃不好呢?原因很多。

首先,烹饪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古时烹饪技术远不如现在,一些重要的调料还没有被发现或传入中国。比如商纣王时代,还没有发明可以炒菜的铁锅,调味料也只有盐和梅(起到醋的作用),他那酒池肉林,酒也不过是淡酒,肉也只是烤肉——你想,没有孜然等调料,那烤肉能有什么好滋味?

其次,皇帝不能随便吃时鲜蔬菜和果品。因为供膳的太监们担心皇帝一旦食髓知味,随时要吃,比如夏天要吃冬笋,冬天要吃新鲜蚕豆,供奉不周,那可是大罪,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同样道理,民间的一些美食也不能让皇帝吃到。乾隆下江南时,盐商精心烹制了一桌酒席。结果乾隆吃了毫无反应。盐商们大为诧异,于是花钱探听消息。太监说:“你们的菜好是好,只是万岁爷要吃惯了你们这菜,回宫后我们怎么办?所以每道菜端上去时,我们就一律给放一大勺糖。”

你又要奇怪了。宫里的厨子那是万里挑一选出来的,手艺还不如江南的厨子?这是因为宫里规矩太多,一道菜怎么做、用多少原料、放哪些调料,都要记录下来,厨师只能按菜谱做菜。这样一来,即使是一流的厨师,也很难发挥水平,皇帝自然吃不到最佳菜肴了。

皇帝吃得并不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宫廷进餐礼仪的限制。我们都知道,许多菜肴在刚出锅时才能品尝到最鲜美的味道,凉了以后不仅不鲜美,口感也很差。但皇帝用膳讲究啊,要先摆好桌子,再把与他身份相符的菜肴一起端上来。厨师只好在半天前,甚至在一天前就把菜肴做好,或煨在火上,或焖在大蒸笼里,这样的菜只能是中看不中吃。

清代宫廷礼仪还有规定,皇帝除个别时日外,皆单独进餐。中国人的饮食除了满足口腹之欲外,还有亲友欢聚、交流感情的重要功效。但皇帝不行,他享受不到饮食中的天伦之乐,即使召来后妃陪膳,她们也要谨遵君臣大礼,一本正经地吃饭,多没意思!

更可怜的是,皇帝就是遇到了自己喜欢吃的菜,也不能尽兴多吃。宫廷里有规矩,所有的菜,皇帝都只能吃一口。如果喜欢上了,吃第二口,这道菜在几个月内就不会再上餐桌。如果皇帝吃了第三口,那他这辈子就别想再吃到这道菜。您问为什么,因为怕被人知道了皇帝爱吃什么菜,在里面下毒。

同样原因,为了防止被人下毒,每道菜送来之前都要让一个小太监先尝尝,这叫“尝膳”。换个角度想,端给皇帝的其实是小太监吃过的剩菜。这样一想,其实是挺恶心的。

最后,皇帝们普遍缺乏饥饿感,而饥饿感是美食的最佳佐料。曾经有这么一个民间传说,某皇帝吃遍了山珍海味,却从来没觉得好吃。他下令厨师给他做一道最好吃的食物,否则就杀头。厨师无奈,只好对他说,最好吃的食物不在宫里,要皇帝和他一起出宫去找。于是,该皇帝饿了整整一天,厨师才给了他一个馒头。他狼吞虎咽吃完,叹道:“这真是天下最好吃的美味啊!”

历史上的那些“不正经”

阿甘

李渊总担心李世民抢他沙发,掐半拉眼珠子看不上小李。一次把李二叫来训斥:“你以为耍点小心眼儿就能当皇上?皇上是天上派下来的懂不?”正想再骂,信使冲进来说突厥打过来了。老李马上像小孩屁股一样变脸,亲昵地拍着李二肩膀说:“算了,商量下怎么打突厥吧。”这是啥爹啊!

1896年尼古拉二世加冕,5月18日在霍顿卡广场发小礼品,人挤人发生了大惨案,一共踩死4000多人,伤者无数。这天李鸿章也在,他觉得俄国官员幼稚极了,这种事情怎么能跟沙皇报告?瞒下去得了!

太平天国考试,只要填空满了就有名次,中了举人给套衣服,哪儿来回哪儿去。有一傻小子得了举人,半年没见动静,去官府问怎么安排他。大人哈哈笑答:“那次考试是为了祝寿举办的活动。”

张学良的常年舞伴是唐在礼的老婆沈友琴,小沈含情脉脉地问少帅为什么总找她跳舞,老张说:“跟你跳舞我老婆放心。”把小沈气得差点成小沈阳。

坐前排的学生说:“听马先生上课,必须撑雨伞。”这是说马寅初讲课一激动就唾沫星子满天飞,跟花洒似的。没带雨伞的就出去买沐浴液,脱光了蹲老马脚下咔咔洗。

胡适他爹胡铁花,在江西翻船,不死。在俄罗斯大雪迷路,不死。在黑龙江五常跟胡子火并,不死。在海南三亚遇瘴气,不死……在台湾得了脚气,死啦!

郑和回来就给朝廷发快报,说寻找到传说中的麒麟了。成祖高兴坏了,看过之后还让人画了下来留作纪念。500年过去了,再看那头麒麟——原来是长颈鹿。“烽火”是统名,分指烟及火。《墨子·号令篇》:“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白天放烟晚上点火,我挺担心白天值班的小子,一不小心就煤气中毒。而“狼烟”这个词,唐末才在文献里出现。段成式说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又说因为狼的肠子是直的,所以拉的粪也是直的,烧的烟也是直的。这些鬼话忽悠了一代代人,搞得戚继光都信了,他抱怨说南方狼少,找不到狼粪点火。

你以为皇上跟电视里一样都说文言文吗?故宫清点时发现一奏折,内容是大臣进呈了10张米芾的字帖。乾隆很重视,朱笔御批写道:“是假的,不要。”

民国时出过“一折八扣”的特价书,也就是说打一折再八折,定价1元的实际卖8分。卖得正火,谣言就起来:这种书用的是日本纸,鬼子在纸里下了药,中国人边蘸唾沫边翻书,看完就药死。

刘海粟说徐悲鸿是他的不肖弟子,徐悲鸿说刘海粟是汉奸、是骗子。两人从年轻时就打,一直打到死。跟两口子似的。

徐志摩这个名字是21岁出国前他爹给起的。因为他小时候有个叫志恢的和尚摩过他的头,他爹想了想,就叫“志摩”啦,真正无厘头。更无厘头的是他有个笔名叫“删我”,嗯,可以给网站做编辑。

辜鸿铭在电影院里装黑社会,他想抽烟,火柴没了,于是用烟斗敲前排外国人的脑袋。老外回头问他干吗,老辜说:“帮我点烟!”那老外居然真帮他点了烟。

戊戌变法梁启超名声大噪,于是皇上接见,怎奈他的粤语光绪一句都听不懂,改口的普通话比粤语还难懂。两人就愣着互相瞅,像初次相亲的男女一样尴尬无言。

齐白石家吃螃蟹前小保姆必须先让他数清楚有几只蟹脚,不然他就认为保姆偷吃。是的,他确实抠门到了极致。他家待客的月饼都是长白毛的,无数人被招待过。李可染说的。

俞平伯的书房叫“古槐书屋”,还以书屋的名义写了3本:《古槐记梦》《古槐书屋词》《槐屋梦录》。后来自己发现认错了,那是榆树不是槐树。情何以堪呀情何以堪。

古代食堂飞出成语

张曼轩哄堂大笑

古代官员在工作中,都严格按照品级尊卑行事,丝毫不敢逾越礼仪,即便在吃饭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过,如果上司不摆官架子,那么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所谓“(食)堂之作,不专在饮食,亦有政教之大端焉”,说的就是食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而且是官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进相互了解和化解彼此间芥蒂的场所。

唐代史料《因话录》中就有一篇专述唐代御史台三院食堂会餐的情景,说当时每次吃完饭后,都要有一个“知杂事”的御史(称为“杂端”)站起来点评工作,当他严肃地批评属下在工作上的过错和不足时,食堂内往往气氛紧张,此时若有官员言笑,则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而当他就某事集思广益地听取众人意见,或者与同僚联络感情的时候,食堂的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有时候,杂端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忍不住地“失笑”,底下的官吏也会随之大笑,称为“烘堂”,意思大概是轻快活跃的气氛让整个房间都暖意盎然。后来的成语改为“哄堂大笑”,形容满屋子的人都大笑起来,却少了一些快乐的暖意。溜须拍马

成语“溜须拍马”中的“溜须”也同样跟古代的食堂有关。

据《宋史》记载,丁谓在北宋宋真宗时,为了迎合皇帝心意而大肆营造道观、假报“祥瑞”,劳民伤财。但丁谓却因此被皇帝擢升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当时,正宰相寇准是丁谓的顶头上司,因此丁谓也对他毕恭毕敬,百般讨好。

一次,皇帝召集朝会,中间休息时两人与其他官员一起在食堂用工作餐。席间,寇准在喝汤时弄脏了胡须。丁谓见状,当即站起以衣袖为之揩拂,也就是所谓的“溜其须”。寇准于是笑着批评他说:“你身为参政,是国之重臣,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地为上司做擦拭胡须这种事呢?”意思是说他有失体统。

之后,丁谓巴结讨好的“溜须”之举,便被人们定格为了阿谀献媚的典型。

可见,古代机关食堂不仅是官员们聚餐议政之所,也是一个浓缩了历史传统和文化的妙趣横生的舞台。

皇帝有多少“私房钱”

宗承灏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传统,就是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很多时候还是分开的,皇家的归皇家,国家的归国家,不过,因为天下是私家的天下,皇帝免不了常常要把手伸到国库中,把国库的钱财窃取到皇家的小金库中。

先拿西汉来说,当时国家规定的田赋、14岁以上成年人的人头税、卖官鬻爵的收入、盐铁专卖的收入都归国家所有;而土贡、山泽园池的出产、关税酒税的收入,都归皇家所有。有意思的是,14岁以下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作口钱,每年23文,其中的20文归皇家,3文归国家。就是说,皇帝及其老婆孩子潇洒挥霍的费用中,有不少就来自3-14岁孩子的人头税。

历史记载,有些人家因为交不起孩子的口钱,孩子一生下来就被掐死了。按理说,一个孩子一年23文钱好像并不多,至于把自己亲生的孩子活活掐死吗?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么简单,原来每个孩子每年23文只不过是上面的规定,而下面实行起来却成了一年中多次重复征收,再加上地方还有种种附加,数额早已经是规定的数倍。汉武帝把孩子的人头税从7岁提前到3岁,下面征收的时候,常常是孩子落地就要缴税。因此,孩子人头税造成了民间大量的杀婴现象。可见汉朝皇帝的小金库,是如此的罪孽深重、血迹斑斑。

即便到了如此地步,历史上那个臭名昭著的汉灵帝还不满足,总是打创收的主意,于是,开了个大商铺,专门批发官帽,并毫不客气地把卖官鬻爵的收入划拉到自己的小金库里。一个叫崔烈的名门望族花500万钱买了个司徒,问儿子人们怎么看他买官的事,儿子实话实说:“论者嫌其铜臭。”卖官铜臭难闻,但是比起征收口钱而逼得穷人杀婴,好像还不算是最邪恶的。

宋朝的皇帝尽管很不情愿,有时还是会拿出小金库中的钱财资助政府。到了明朝,皇帝则反其道而行之,不再从自己的口袋里往外掏钱了,而是想方设法勒索政府,把国库的钱财弄到自己的口袋里去。

大臣们除了增加税收没有别的法子可想,就只好向老百姓加征三饷:练饷、辽饷、剿饷。李自成入京后,发现崇祯皇帝小金库中财宝山积,多达3700万两,于是组织数千骡马、上万的骑兵,浩浩荡荡地押运这些金银财宝回陕西老家。崇祯皇帝辛辛苦苦一场,不过替他人蓄积私藏而已。

到了清代,区分了“国家”财政和皇室“私家”财政,也就是说皇帝的“小金库”充公了,这也就结束了明代及明代以前的中国历代王朝皇室财政和国家财政没有区分的历史。皇帝的“小金库”充公了,当然这并没有影响到皇帝的日常开销。皇帝要花钱,随时可以向户部支取。这样户部在管理国家财政之外,又成了皇帝的私人财库。当一个皇帝花钱如流水,或者皇室人员太多而又奢靡浪费的时候,国家财政就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很容易变形乃至瘫痪,导致社会混乱。

清代皇帝想了很多招数,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让地方督抚大员交“议罚银”,所得除少数特例外,均汇入内务府财政。“议罚银”少则万两,通常三万两上下,最多的一例,是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两淮盐政全德被议罚交银达到了38.4万两。

另一个办法是特派内务府人员主管盐政和税关,从商人那里榨取钱财。从清代皇帝的思维来看,农业是“本”,商业是“末”,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不能随便加重农民的负担,但向商人伸手,关系不大。所以,清代征收盐税和关税比较多的地方,大多是皇帝自己特派内务府包衣(清兵入关以前投靠的汉人)去管理。

皇帝可以让地方大员交“议罚银”,又可以通过委派内务府人员掌控盐税、关税而获得好处,这保证了内务府财政的有效运转,但地方官吏从国家财政中所取得的正式收入极其有限,他们必然要想方设法谋求灰色收入及贪污受贿,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征税时的浮收现象以及司法不公等问题,不仅使基层运转不正常,也加剧了官民冲突。

假如他们不当皇帝

宁健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被称为“昏君”的皇帝,有的的确昏庸无能。不过,有些人本有才华,如果不当皇帝,而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施展才华,历史或许会赐给他们一顶桂冠,而不是一个“昏君”的骂名。

就说唐玄宗李隆基吧。他精通音乐舞蹈,是个行家,且勤于创作,一生编导创作过不少歌曲舞蹈,最为著名的是流传至今的大曲《霓裳羽衣》,既是一首大型交响乐曲,又是一首优美的大型舞曲。

就凭这支名曲,唐玄宗就该享有“著名作曲家”的尊称;若是评职称,也至少得评一级吧;或许,还得授予“有特殊贡献的艺术家”称号。

宋徽宗赵佶在历史上的评价是比唐玄宗更低的。不过,赵佶却擅长书画,尤以“瘦金体”书法著称后世。他书写的行书“结体修长,笔姿瘦硬挺拔”,自成一家,别有风格,为中国古代书法中的珍品。现在,连他亲书字体的铜钱“大观通宝”也被列为古钱币中的珍宝。如果他不当皇帝,那么,大概他会与王羲之、怀素等人的名字一起,排列在“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名单上。

那位以词名世的南唐后主李煜,在皇帝宝座上,也是多有微词的。既不能任用贤能,又不能整军经武,最后当了宋朝俘虏,鸩毒而死,也属昏君之列。不过,史书说他“善属文,工书画”、“精究六经,旁综百氏”、“洞晓音律,特别雅郑”,看来是个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家。的确,他写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等名篇名句,至今犹脍炙人口,叫人赞绝。将他称为“著名诗人”是当之无愧的。

终日踢球的唐僖宗李儇,还有一心唱戏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在皇帝位置上都没干出什么名堂,倒是不错的运动员和戏剧演员。

如果他们不当皇帝,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或许会为中国的文学艺术增添更多的不朽的财富。

可惜,历史却将他们推上了皇帝宝座。

末代帝王的命运下滑线

张宏杰

如果把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命运做成一张图表,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明显的下滑曲线:虽然偶有波动,但基本上是越来越惨。

秦代以前,亡国之君虽然失去了国家,但不会失去尊严。商汤俘获史上第一个亡国之君夏桀之后,将他流放于南巢。在流放地,夏桀身边还有几个侍臣陪伴,基本上保持了贵族的生活待遇。和夏桀比起来,商纣王性格比较刚烈,于鹿台之上自焚而死。如果不死,他的下场和夏桀应该一样,将被流放而已。周武王叹息之余,将纣王的两个儿子武庚、禄父封为诸侯,让他们分邦建国。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虽战乱重重,不断有诸侯被灭国,但是胜利者对亡国之君一般都以礼相待。就拿著名的吴越恩仇来说,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吴国之后,并没有想杀掉夫差。他的计划是迁夫差于越国东部边陲,封他一百户以养老。倒是夫差自己羞愧难当,自杀而死。

之所以如此优待,是贵族政治的风度使然。在秦始皇以前,中国社会一直是贵族社会,“礼”是政治的最高原则。对贵族们来说,胜利是重要的,风度更为重要。考诸世界历史,欧洲人也是这样做的。欧洲政治中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做过国王的人即使被从王位上推下来,也会受到必要的礼遇。

虽然秦始皇的后代基本都被杀光了。但秦代之后,善待亡国之君的政治传统又一度恢复。比如汉代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下场就比较有面子。曹丕称帝之时,识时务的刘协亲自“劝进”,明智地配合曹丕完成所谓“禅让”仪式,让曹丕避免了篡位的恶名,顺利当了皇帝。过后他被封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仍然可以用汉天子礼乐,甚至行汉正朔。刘协太太平平地当了十四年山阳公后,得以善终,终年54岁。死后他不但被谥“孝献皇帝”,还被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他的儿孙刘康等人相继继位,山阳国存在了八十九年,直到永嘉年间被少数民族所灭。对一位亡国之君来说,刘协可谓功德圆满。蜀国末主刘禅和吴国的末代君主孙皓命运也与此大致相类。

曹丕导演“禅让”大戏之时,肯定不会想到,四十五年之后,另一位权臣司马炎以几乎同样的手段,从他侄孙曹奂手中夺取了皇冠。曹丕代汉的成功演出,为后世树立了范本。在这之后,西晋、宋、齐、梁、陈、北周、北齐、隋、五代的梁朝及大宋王朝,都依葫芦画瓢,将“禅让”剧本上演了十次。

开始几次,大家都是上演旧本,规规矩矩,亡国之君都得到了善终。对亡国之君首开杀戒的是南朝宋主刘裕,本来东晋末帝司马德文也很懂事,十分识相地在禅位诏书上签字,又不等刘裕“三让”就搬出皇宫。刘裕也按历代规矩,封了司马德文一个爵位。然而,中国历史的内核在此时悄悄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皇位的争夺者由平民阶层转向了流氓。刘裕是市井无赖出身,根基太浅,士族并不真心拥戴。何况称帝之时,刘裕已经年近七十,司马德文正是年富力强的三十六岁。司马德文的存在,让刘裕不能安枕。即位不久,他派兵将司马德文杀死,接着又对司马一族痛下杀手,几乎夷杀了全族,开后世之君屠杀逊帝及先朝宗室之先河。

从那之后,中国改朝换代的模式发生变化:新皇帝逼旧王朝末帝禅让后,先封前朝末帝为王,然后再找机会暗杀并灭族。南朝的齐王萧道成逼刘裕重孙子刘凖逊位,萧道成的后代萧宝融禅位于梁王萧衍,萧衍的后代萧方智禅位于陈王陈霸先,都是这个做法,一丝不差。陈霸先封萧方智为江阴王,全食一郡。一年之后,陈霸先派亲信前去诛杀萧方智。这种先封后杀的把戏足足玩了八次,到了五代时期,那些末代皇帝才算回过味儿来。五代时期的末代皇帝中有两位是自杀而死,免得受二茬罪。后梁末帝朱友贞是国破后自刎而死,后唐末帝李从珂是国亡后自焚而死,都算是比较明智。

不过,被直接杀死,还算不上末代皇帝中最惨的下场,最惨的是像北宋徽、钦二帝那样在无比屈辱的流放中受尽折磨后死去。被流放到北方边地后,赵氏父子倒是“经得住打击”,选择了顽强地活着。他们被关押在一座小院里,在朔风沙尘中吃着不堪下咽的食物,靠回忆往事度日。徽宗在恶劣的环境中患了重病,双目失明,忍受了九年俘虏生涯后凄惨去世。而赵桓在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里足足受了三十五年的罪,才在绝望中死去。

扭转乾坤的饭局

宗禾“食、色,性也。”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吃饭更重要的了。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以飨读者。最伤不起的饭局——鸿门宴

出席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

秦末,刘邦与项羽系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首领,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了咸阳,项羽勃然大怒。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酒力,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璧,气得范增拔剑将玉斗撞碎。最给力的饭局——煮酒论英雄

出席人物:曹操、刘备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入府。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望梅止渴”之往事,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到地上。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他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心刘备了。最坑爹的饭局——群英会

出席人物:庞统、诸葛瑾、黄忠、周瑜、诸葛亮、蒋干、吕蒙、鲁肃

周瑜在帐中正与众将议事,闻蒋干来访,当即命众将依计行事。蒋干打扮得像个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一见面,蒋干问道:“公瑾别来无恙!”这一句既是问候,又道出蒋干与周瑜原有一番旧谊,而装出一副非说客样。之后,周瑜大摆筵席,并禁止在席间谈论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只是在座上觥筹交错,大笑畅饮。接着,周瑜领蒋干参观了东吴军营的精兵强将。饮至天晚,周瑜装醉。蒋干被周瑜刺激得够呛,倒也丝毫不敢提及游说周瑜投降曹操的事。但为了有所收获,好向曹丞相有个交代,于是他剑走偏锋,就有了晚上偷听、盗书等宵小行为。后来曹操果然中计,斩了水军首领蔡瑁、张允。于是乎,一个劝降不成,便试图以鸡鸣狗盗之术盗取敌方机密,另一个则将计就计请君入瓮。这赤壁之战,蒋干也算为东吴立了大功!最文艺的饭局——贵妃醉酒

出席人物:杨贵妃、高力士、裴力士

贵妃醉酒,是唯一以女子为主角的名局。

却说这天傍晚,皇宫院内凉风习习,皓月当空。唐玄宗与杨贵妃本来相约在百花亭品酒赏花,届时玄宗却没有赴约,而是移驾到西宫与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虽然景色撩人欲醉,杨贵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闷闷独饮,喝了一会儿不觉沉醉,边饮边舞,万般春情,此时竟难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肠,竟至忘乎所以,面对高力士等一干太监宫女,杨贵妃频频做出种种求欢猥亵状,倦极才怏怏回宫。《贵妃醉酒》是一出著名的京戏。《贵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昆曲。原曲目中杨贵妃大醉后自赏怀春,轻解罗衣,春光乍泄。后来梅兰芳同志亲自出手,以霹雳手段对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处理”,所有少儿不宜内容统统被切掉了。最神马的饭局——杯酒释兵权

出席人物:赵匡胤、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锋、赵彦徽、王彦超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著名的酒局,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话说北宋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一直担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当年的作为。于是在961年,赵匡胤安排了一次酒局,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饮酒。酒席上赵匡胤唉声叹气个不停,众人问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担心他们手握重兵日后会造反。他们只好告老还乡以享天年,并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他们的兵权从此被彻底解除了。969年,赵匡胤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等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这也开启了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

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三军统帅常常是个文官,武人比文人低一等。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大大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最滋润的饭局——乾隆千叟宴

出席人物:乾隆及千名老者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

乾隆五十年(1785年),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3000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作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咽。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最炫苦的饭局——东晋新亭会

出席人物:王导、周顗

西晋末年,中原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纷纷举家南迁,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称“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虽一时安定下来,却经常心怀故国。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名士周顗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为首的大名士王导立时变色,厉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人听王导这么说,十分惭愧,立即振作起来。后世咏叹国破家亡的诗词歌赋里常常见到的“风景殊异”、“新亭会”、“江河”,就是来自此次新亭会。最鸭梨山大的饭局——渑池之会

出席人物:秦襄王、赵文王、蔺相如

赵国得到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襄王得此消息,派人送信给赵文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蔺相如毅然承担出使秦国的重任并“完璧归赵”。

不久,秦国攻打赵国,杀死赵国兵士2万多人。诡计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上当,又不敢不去。蔺相如为了祖国荣誉,不怕牺牲,决定亲自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宴会上,他与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国群臣向赵国要十五座城,蔺相如寸步不让,提出用秦国的国都咸阳作为交换条件,使秦王理屈词穷,毫无所得。

皇帝不是好当的

罗满元 罗梅

考察中国历史上皇帝命运的生死沉浮,我们说:皇帝是最幸运的,皇帝是最不幸的。

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按照正史,中国从秦始皇第一次称皇帝到清宣统皇帝退位,一共历经2132年,共有皇帝493位。

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庞大,但放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和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这样的历史背景上,放在每朝每代每个人都有一个“皇帝梦”的人心世态的基础上,这些皇帝都是幸运的!这种幸运是一种偶然,一种阴差阳错,但同时又是一种必然,一种历史规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确立了所谓“一帝系万世”的皇位继承制。不过,由于很多皇帝娶了很多老婆,生养了很多儿子,加上很多临时发生的特殊情况和皇位传承制度的一些修改,谁能继位当上皇帝,就看谁更幸运了。

譬如,历代皇朝中,就产生了许多非“正统”继位的皇帝,或者虽然“正统”却没有“竞争”的继位。清同治皇帝载淳,是个“独生子”,其父咸丰帝本不想让载淳继位,因为这个唯一儿子的母亲慈禧已让他隐隐感到某种不安,可惜一根独苗没有选择,残酷的现实让6岁的载淳幸运地得了皇位。诚然,更幸运的是慈禧太后,因为同治只活到19岁,在位13年,前12年是在慈禧太后垂帘的情况下虚坐龙椅的傀儡皇帝,最后只亲政了一年。而康熙皇帝玄烨,其父顺治帝生有8个儿子,他是第三子,他的两个哥哥都文武双全,按说皇位怎么轮也轮不上他,可当时天花闹得厉害,顺治怕天花怕得要命,为保证皇位传承不出现意外、不旁落,便只好把皇位交给了曾经得过天花对这种病有终身免疫力的三儿子玄烨。于是,一场天花就这样诞生了一位千古一帝。

虽然秦始皇为皇位传承定下了世袭规矩,虽然“正统”继位的皇帝一代接一代,但秦始皇嬴政只传到秦二世嬴胡亥,就被陈胜吴广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一声质疑和一声呐喊给废了,天下从此不再专姓嬴,皇帝的产生有了一种新的选择,“打倒皇帝做皇帝”成了新的历史格局,许多平民皇帝、草根皇帝应运而生。

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中,竟石破天惊地把心高气傲的项羽逼得走投无路自刎乌江,我们的祖先自此便姓汉,几百年的汉朝盛世也就此拉开序幕。武周皇帝武曌,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跟李家皇朝没有一根毫毛的关系,太宗死后她还出家做了尼姑,但她最终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这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男权社会中,毫无疑问是一个奇迹。明太祖朱元璋的发家也是一个奇迹。一个曾经的叫花子、穷和尚,最终坐上了皇帝宝座,朱元璋的即位堪称又一部传奇。

不过,历史事实又告诉我们,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有人调侃说,中国皇帝无论学识如何,他们一生都在做着语、数、外三科的作业。“语”者,话也,就是用一套超漂亮的话,包装自己,哪怕穷凶极奢也要包装成亲民爱民,哪怕是个跳蚤也要包装成龙种。“数”者,数学也,常用的也就是加减法。为了收买人心,对臣下封官许愿,可谓加法;一旦感觉到部下对自己的位子造成威胁或疑似威胁,必除之而后快,此谓减法。至于“外”,当然不是外语的“外”,而是“外人”的“外”,就是说,这世界上,除了自己之外,别人都是“外”人,哪怕父母兄弟、战友同学,也一概不可信任。

皇帝这样“做作业”,身心一定时时俱疲,同时也让自己时时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因此,皇帝自然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

皇帝的平均寿命最短。历代皇帝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他们的平均寿命仅为39岁。中国古代人口的平均寿命为57岁,皇帝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要少18岁。

皇帝的非正常死亡比率最高。中国正史中共有基本上一统江山的皇帝493位,如果把偏安一隅的小皇朝的皇帝一起算上,共有611人,正常死亡的339人,非正常死亡的272人,非正常死亡率为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其中为争夺皇位的杀戮是一大看点。大家知道,皇帝拥有绝对的生杀大权,但是为了皇位,他自己的脑袋也时常在别人的算计之中。近臣杀、宦官杀、子杀、叔杀、父杀、母杀、妻杀、兄弟杀、祖母杀、外公杀、岳父杀、兵杀、俘杀等,历史上有超过60位大大小小的皇帝就是这样被杀掉的。

皇帝的事业成功率也低。能够较好履行职责的皇帝只占一小部分,基本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圣君”也是极少数的,为后世所纪念和敬仰的好皇帝则更是凤毛麟角了,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十余名,而90%以上的皇帝则是庸君、昏君和暴君。由于皇帝大多事业不顺利、不成功,体会到的多是挫折感,所以历史上便出现了许多“不务正业”而更专心生意买卖、信佛信鬼、养猫养狗、下棋打牌、骑马斗鸡、琴棋书画等的“怪癖皇帝”。

皇帝之于中国,意味着至高至尊至上。权力过于巨大,是造成皇帝不幸和无奈的根本原因。皇帝是天下最自由的人,因为他的权力没有任何限制;皇帝又是天下最不自由的人,同样因为他的权力没有边界,他的工作也就没有衡量标准,不管怎么勤勉都在“分内”。为了保持自己的至高尊荣,皇帝必须牢牢把握住权力,一丝一毫也不能放手,因为普天之下有多少精英人物在日夜垂涎、掂量、窥测、谋划着他的大位。为了让天下人成为自己的奴隶,皇帝自己成了权力的奴隶。被剥夺权力的恐惧使皇帝们的神经长年高度紧张,甚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呈现精神的病态。同时,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了成就功名,又不得不把自己变成牛马,担负起沉重的工作负荷。秦始皇每天规定自己必须看完120斤的竹简文件,才能休息;朱元璋说自己“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洪武十八年九月的8天之内,他阅读奏折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平均每天要阅读奏折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雍正皇帝在位期间,自诩“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在位13年,留下了1000多万字的朱批。“改朝换代”的诱惑,是造成皇帝不幸和无奈的现实原因。中国的皇位有两种神奇特质:一是法力无边,一瞬间就可以使人成为上帝,可以满足人这种生物的一切生理欲望和尘世梦想。二是流动性强,可以用武力去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民谚之所以深入人心,就在于人们看到了乞丐、流民、和尚、士兵、权臣、异族等各色人等,都有机会成为皇帝的活生生的现实。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精英的全部焦虑都集中在两点:如何保住皇位与如何夺取皇位。这两种努力都使中国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造成了皇帝非正常死亡率居高不下。

皇帝不仅奈何不了历史规律,也决定不了历史的走向。历史最终抛弃了封建帝制,也不再需要皇帝。不过,让远去的皇帝在尘封的历史中略感欣慰的是,今天,“做皇帝”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还时隐时现;可是,更让皇帝灵魂绝望的是,人们对那些有皇权意识言行的人,已经普遍地不再接受,还会弱弱而又恨恨地骂上一句:你简直是个土皇帝!

黄帝不是“一个”人

孙剑舞《山海经》里有一个神仙,外形像一个黄布口袋,六只脚四个翅膀,虽没有眼耳口鼻,但却能歌善舞,这个像黄布口袋一样的混沌之神就是以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共同祖先——黄帝为原型的神话人物。黄帝的功绩

黄帝是我国上古时代最重要的部落联盟共主,最初他是有熊氏部落的首领,因此被称为有熊氏,又因为居住在轩辕丘故号轩辕氏,还因为生长在姬水边上又姓姬。而黄帝这个称号是因为他是以五行中的土德成就伟业的,而土是黄色,所以他就是黄帝了。

据传说,黄帝在位一百年,期间这位远古时代的英雄创建了数不尽的丰功伟绩。黄帝用武力制约了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的暴虐,平定了南方蚩尤部落的扰乱,统一了远古的中华三大部落,成为中华民族第一个共主;他亲自参与各种劳动,与臣民们一起播种谷物草木,还做衣冠和各种劳动工具,大力发展本部落的生产,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的变化,也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与臣民一起开始发明和创造,命仓颉造文字,伶伦作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大挠作甲子(中国古代计时方法),容成造历(法),隶首作算数,黄帝自己与岐伯、雷公探讨医学,作《黄帝内经》;在官制和制度方面,黄帝也很有建树,他定下了尊卑有别的制度,创制礼乐,还创建了官制以及财产、嫁娶和丧葬等制度,正是这些制度把远古的先民从蒙昧带入了文明的门槛。

据史料记载的相关内容统计,黄帝一生的发明创造涉及包括衣食住行、农工矿商、货币、文字、医药、婚姻丧葬、历数、阴阳五行等近30个方面,鉴于黄帝在开创文明方面的巨大贡献,黄帝还被称为人文初祖。黄帝不是“一个”人

黄帝以一己之力立下了如此之多的丰功伟绩,这可能吗?有些学者指出,史料记载黄帝所做的那些事,实际上并不是黄帝一个人做的。黄帝生活在上古时代,其真实情况并没有确实可考的文字史料。历史学家曾经说过但凡器物不知道是谁创制的就都纳入到黄帝名上,因为普通人的发明不容易为人们记住,而圣主贤臣则能被人们永远铭记,因此上古时期十之八九的发明创制都挂在了黄帝的名下。

黄帝被抬高到华夏始祖的地位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社会上奉行一种“尊古贱今”的风气,认为只有上古圣主贤臣才有发明创造的能力,而黄帝作为始祖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发明创制新事物的集大成者了。

其实远古时代的很多发明创造并不是黄帝所做的,以在黄帝大战蚩尤中大显神威的弓箭为例,考古学家已经证实我国古代使用弓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8万年以前,比黄帝时代早了2万多年。此外,关于货币的出现,那就是一部历史漫长的演变史,据考古证实我国最早出现物物交换的是北京山顶洞人,他们生活在距今1.8万年前;等到距今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又出现了珠玉、海贝(以及仿制的石贝、骨贝)等原始货币;真正意义上的金属货币是距今约3000年的殷商时期。货币的发展变化,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如果说货币是在黄帝时代横空出世的,那么就会造成历史的断裂。

汉字是象形文字,它的起源不会是单一的,而应该是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逐渐成熟起来的。专家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画符号,认为中国最早的刻画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大概在进入夏朝之后,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所以汉字的形成也是凝聚了汉人祖先无数心血而逐渐形成的,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短期内能造出来的。

关于黄帝到底是不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民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当黄帝活到很大年岁的时候,天上的神给他托了一个梦,大意是你为人民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劳苦功高,可以回到天上享享清福了。黄帝一觉醒来,觉得自己决不能贪图功劳,明明各种文明制度是众人协力一起创造出来的,怎么能都记到他一个人的功劳簿上呢?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铸了一个青铜大鼎,把凡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发明创造者的名字全都刻在鼎上。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假托黄帝之名的发明创制很多都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不是黄帝一个人的功劳,他不过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虽然,“人文初祖”称号是个集体荣誉,黄帝是个“集合性”人物,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尊他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