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语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4:15:00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聋人协会编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手语1

中国手语1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手语/中国聋人协会编.-修订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2015年重印)

ISBN 978-7-5080-3005-0

Ⅰ.中… Ⅱ.中… Ⅲ.手势语-中国 Ⅳ.H126.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015811号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邮编:100028)新 华 书 店 经 销三河市少明印务有限公司印刷三河市少明印务有限公司装订880×1230 1/32开本 38.75印张 1482千字 插页62003年4月北京第1版  2015年4月北京第21次印刷定价:58.00元(全两册)本版图书凡印刷、装订错误,可及时向我社发行部调换修订说明

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相继出版的《中国手语》首集和续集,对规范和统一全国手语,促进聋人参与社会生活,提高文化素质,特别是对普及听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以及开展中外手语的交流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初步满足了广大聋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广大读者陆续发现手语书中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词目重复、绘图及文字说明不清或错误、有的词目手势动作不够文雅、有的词目过时、同字同义词的手势动作不同等等。为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中国聋人协会决定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组织进行全面修订。修订工作从2001年6月开始,历经约一年半时间。

此次修订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提高中国手语的科学性、系统性,适当增删词目,纠正错误,保持中国手语的稳定、统一和可持续发展,使修订后的中国手语更趋于科学、合理、简明,更便于聋人、聋人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学习、使用和全面了解、掌握中国手语制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为聋人实现无障碍交流创造有利条件。一、修订的基本内容

这次全面修订,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删除重复和过时词目,合并同义或近义词目,新增手语《国歌》,补充少量词目和加注英文解释。这次将原书中所有重复的词目只保留一个,同时将“油印”、“铁笔”、“蜡纸”、“投机倒把”,以及已不存在的“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过时词目删除。对同义或近义词目,选择使用频率高的常用的词作为主词,其他同义或近义词目列入括号内,附在主词后面,以避免人为地为同义或近义词目设计出多种打法的问题。修订版中国手语书特别增补了用手语表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对激发广大聋人群众的爱国热情,尤其是对耳聋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另外根据内容的需要,补充了表示人体器官组织的词目、少数民族名称的词目,以及个别新词,如“下岗”。为了便于对外交流,以2002年版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等工具书为依据对所有词目加注或修订了英文解释,并编排了英文索引。

2.纠正绘图或文字说明不清或错误的问题。包括:改正图文不符之处;在手势动作上以右手为主要动作手;有转动动作的手势普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个别的除外);仿汉字字形的手势一般以打手势者观看的正确笔顺为正方向;统一文字说明的表述方式和风格,例如,将常用的几个手型分别规定为平伸(即直伸)、横伸、斜伸、侧伸、直立、侧立、横立等。

3.本着统一基本词或基本动作的原则,精简同字同义或同字异义词目手势动作的多种打法。这是这次修订的一个显著特点。过去制定中国手语的动作时按照手势的形象化和同字异义手势动作有区别的原则,对同字同义或同字异义的词目,模拟实际设计了不同的手势动作。譬如“绘画”手势是一个基本动作,原考虑到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在绘画时使用的工具和画法不同,就分别设计了四种打法。类似的现象还有许多,如:“成功”、“成果”、“成语”、“成熟”中的“成”的打法也各不相同。这种设计虽然体现了形象化的特点,但是给使用者带来了学习和记忆上的困难,客观上也给中国手语的推广带来了障碍。实践证明,手势动作的设计既要体现科学性、形象性,也必须根据学习心理学的原理,从便于学习和使用的角度,尽可能做到简明和统一。为此,在这次修订中能统一的动作做了统一,能减少的动作做了减少,义异而字同的手势动作尽量不超过三种。

4.在精简统一手势动作的基础上,设计了若干新的规范手势,以区别词义,减少动作上的混淆现象。例如,原来“规律”、“规矩”、“规定”中的“规”的打法既本身各异又与其他基本手势重复,这次为“规”这个基本动作设计了“一手横立,由外向内一顿一顿移动几下”的新打法。这种打法保持了中国手语一贯用“一顿一顿移动几下”的方式表达有“规矩”含义的动作风格,只调整了手型和移动方向,却可收到统一基本手势、减少混淆的效果。

5.改动一些词目的原有打法。例如,“出租车”、“啤酒”的原有手势未被聋人广泛接受,聋人中有自己流行并被认可的手势。因此,在修订中这些词目改用了聋人的常用手势。另外从方便聋校教学考虑,对“电视”、“电冰箱”等词目增加了“电”的手势,同时也注明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省略。

6.重新编排了分类目录。修订后的中国手语书仍为15部分,但是词目的编排与原书有很大不同。例如,第一部分“人”,首先编排表示人的身体的词目,并把原来分散在许多处表示职称、职务的词目集中在一起;这次特别对原书第四、第六、第十五部分作了重大调整,将表示人的心理、品质、动作,事物的状态、性质、特点的词重新排列。通过这些改动,目录分类的线索更为清晰,逻辑性更强。当然由于许多词本身具有多重词性,而且按照不同逻辑,某个词可以排在不同的部分,如“刑警”一词既可以排在称谓部分,也可以排在法律部分,而实际上只能排在一个地方。因此,对这类词只按其一种含义来编排。

相对原书,修订版《中国手语》书新增加词目79个(含括号中新增词),删除词目106个,动作全部改动词目227个,动作部分改动词目881个,动作相同合并排列的词目150组。全书共计词目5586个(其中包括括号中的词目496个,34个计量符号)。二、修订的过程和组织

本次修订工作于2001年6月开始,2002年12月结束。修订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是研究制定修订方案的阶段(2001年5月~2001 年11月),由修订工作小组整理和提出修订方案,2001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修订方案审定会,讨论通过了修订方案。第二是修订实施阶段(2001 年11月~2002年12月),按照修订方案重新绘图、撰写说明。

为了保证修订工作顺利进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成立了修订领导小组和修订工作组。领导小组由教育就业部副主任杨文娟任组长,成员有李东梅、杨洋、肖非、黄伟、顾定倩;修订工作组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顾定倩任组长,成员有富志伟、闻大敏、宋晓华、于缘缘、孙联群、周国芳。

顾定倩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修订方案,并承担了全部文字说明的修订撰写工作。

孙联群负责组织绘图,并承担了全部图稿的修订绘制工作;参加绘图的还有王金、王威、吉星、杨艳。

汉语拼音索引修订者是宋晓华、于缘缘。

笔画索引修订者是孙桂芝。

英文索引修订者是江小英、孙锋、蔡练、杨希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殊教育处副处长周德茂对这次手语修订工作给予了关心和指导。

先后参加修订工作的还有钱丽霞、成海、赵锡安、朱菊玲、王琦、黄凤屏、孙巧玲、张跃武,靳占荣、李凯、佟文京、傅昆,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1999级部分本科生。北京第一聋人学校、北京第三聋人学校、北京第四聋人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华夏出版社对中国手语的修订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以上所有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手语作为聋人交际的工具和一种语言表达形式,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时俱进。尽管这次修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我们相信,经过这次全面修订,中国手语的表达更加规范和准确,并将为其今后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手语》修订工作组2003年1月原《中国手语》首集序言

手语是聋人交际的工具,它作为一种语言,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今日中国手语的单词手势远比过去要丰富得多,表达能力也有了提高。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流行手势很不一致,如同汉语有各地方言一样,手语也有各种不同的地方手势,这就很不利于聋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利于各地聋人之间的交往,不利于聋人工作的开展。而在学校,把手语作为教学手段已很普遍,这就更迫切地要求有一套统一的、规范的通用手语作为教学用语。因此,手语的规范化对于聋人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早在5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中国聋人手语的规范化工作。那时,中国聋哑人福利会为促进聋人手语的统一与发展,曾邀请各地聋人代表、聋人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等召开座谈会,整理、修订出一套《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四辑),共2000余个手语草图,经原内务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试行,这是我国聋人手语规范化工作的开端。

1979年,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恢复了因十年动乱而中断了的手语规范化工作,将原《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四辑修订为两辑,定名为《聋哑人通用手语图》,经民政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正式推行。以后,又陆续编纂了第3辑和第4辑,发至各地试行。这四辑通用手语图,总发行量达十几万册,受到了聋人及其亲属和聋人工作者们的欢迎。

随着形势的发展,原有的《聋哑人通用手语图》已不能满足广大聋人群众的需要,三、四辑已经试行了多年,也需要总结定型。为此,1985年底,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委托上海市盲人聋哑人协会组成编纂小组,对这四辑手语单词进行增删、修订。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提出了初步修改意见。1987年5月,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手语工作会议上,通过了编辑小组的工作报告,并确定将《聋哑人通用手语图》易名为《中国手语》。会后,由绘图小组重新绘制了全部手势图。《中国手语》对于广大聋人群众及其亲属和广大聋人工作者、聋人教育工作者们,以及社会各界与聋人工作有关的同志,都是一部重要的语言工具书。它的出版,对于帮助聋人群众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增进各地聋人之间以及聋人与健听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对于培训手语翻译人员,推广通用手语,开展聋人工作;对于发展聋人教育事业,特别是聋人手语的规范化和手语研究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宣传和推广通用手语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同推广普通话一样,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需要政府、残疾人组织和广大聋人群众,特别需要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只有这样,手语规范化工作才有成功的希望。《中国手语》一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前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领导同志的关心和帮助。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同志亲自为本书题词。这些都是对中国手语规范化工作有力的支持和鼓励。《中国手语》的分类目录,曾得到了《辞海》副总编辑严霜同志的指点。全部书稿经闻大敏、谭诤同志审阅。大量的整理、抄写工作得到了俞梧、胡本枚、毛康庄、张武明、王忠政、单培丽等同志的帮助,谨此表示谢忱。

本书编纂小组由富志伟同志任组长,戴目、郭日月任副组长,组员有李云霞、谢放、梅次开、王瑞兴四同志。绘图工作由傅逸亭、沈祖诒、谢洪宾、吴复兴四同志完成。由于编纂人力和经验所限,本书一定存在着不少缺点和错误,希望读者予以指正,以便今后再版时改正,使它更臻完善。编 者1988年11月原《中国手语》首集说明(节录)一、《中国手语》词汇来源《中国手语》收录的词汇,共计3330条,其中3/4来自原《聋哑人通用手语图》,其余为新增补的常用且又实用的词目,如“信息”、“开放”、“改革”等。限于篇幅,本版《中国手语》收入的新词数量不多,且不够全面,有待今后修订时补充。二、删改《聋哑人通用手语图》的原因《聋哑人通用手语图》原有3000多条词目,其中1/6因有如下原因之一者,即被删除。

1.不属常见、使用很少的词目,如“霸道”、“死灰复燃”等;

2.带有明显的过时的政治词汇,如“砸烂”、“四人帮”等;

3.方言土语和专业性太强的词,如“丝糕”、“草木灰”、“圈肥(厩肥)”等;

4.可以用基本词组拼的词(包括词组、短语),如“打篮球”、“人定胜天”等;

5.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姓名。《聋哑人通用手语图》另有200多个词目,有如下情况者也进行了修订:

1.手势动作不够完整。如“干部”,原图只有一个动作,即“干”的手势,本书增加了一个动作,即“B”的指式。又如“约会”,原图也只有一个动作,即“约”的手势,本书也增加了一个动作,就是“双手拇、小指分别伸直,拇指向上,小指向下,象征两个人,由左右两边向中间靠拢”。

2.手势概念含糊不清的。如“举行”,原图的动作是“双手上举”,容易被误解为“投降”,本书增加了一个动作,即“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腰两侧向上抬起”。又如“经理”,原图也只是一个动作,就是“一手拇指向上伸直,平转一圈”,这个手势动作与“安全”的手势相似,容易混淆。本书把它改成“(一)双手拇、食指分别捏成圆圈,在胸前前后交替运动;(二)一手伸拇指贴于胸前。”增加了上述这些动作,使手势既完整,又明确。

3.个别基本词动作不一致的。如“豆油”的“油”和“汽油”的“油”,是两种不同的动作:一种是“一手伸拇、小指,拇指向下转一圈”的手势;另一种则是“一手拇、食、中指撮合,三指指尖沿鼻尖转动”的手势。本书采用了前一种打法,把后一种动作改成大同小异的手势,即“一手先打‘Y’的指式,拇指向下微动几下,如向容器里加汽油状”。这样改了以后,两种原来不同的动作大体趋于一致。

4.手势不符合聋人习惯打法的。如“爸爸”,原图的动作是“一手拇、食指伸直,成‘八’形,两指分别在左右面颊处碰二下”,以“胡须”的形象表示“爸爸”,不够科学。所以,本书改用我国南方聋人习惯打法,即“一手伸拇指,指背碰嘴唇二下”。又如“聋人”,原图的动作是“一手伸食指,先指耳朵再指嘴巴”,这是不够科学的,大多数聋人也不赞同这一打法。于是,本书采用国际上的习惯打法,即“(一)一手伸直食、中指,两指并拢贴于耳道口;(二)双手食指搭成‘人’字形。”三、编订《中国手语》的原则(一)统一基本词的手势

各地手势不统一,主要原因就是基本词的动作不一致,因此必须统一基本词。例如,“自行车”的“车”,许多地方的打法是“双手半握拳,虎口相对,在胸前交替转圈”;而其它城市的打法则是“左掌侧立,五指并拢;右手食、中指叉开,插在手掌食指上,然后向前移动。”实践证明,前者的打法比后者较形象,且易明白,所以本书采用了前一种打法。又如“产量”的“产”,也有两种不同的打法:一种是“一手伸小指放于另一手虚握的拳内,然后向下拉出”;另一种是“左手弯曲成半圆形,虎口向上;右手五指撮合,从左手半圆中向上伸出,同时放开五指”。前一种动作是“生小孩”的手势,不适用于工农业方面的“生产”,而后一种动作达意明确,于是本书采用后一种手势。(二)保留手势的形象化

我国的聋人手语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因而表达能力较强。编订《中国手语》中,力求注意保持手语的直观性。例如“搬家”,原图是用“双掌搭成‘∧’形,然后由原位置向一侧移动”,由于这一形象的动作表现力强,所以本书予以保留;又如“洗衣机”,原来拟用三个动作来完成,后经研讨,简化成“(一)一手五指张开,微曲,指尖向下,然后旋转几下;(二)一手揪一下胸前的衣服”。这样,使打法既形象,又简洁,未必再需打“机”的手势。(三)同字异义动作有区别

在《中国手语》收录的词目中,同字异义的不少,如“文化”与“文明”的“文”,“学校”与“化学”的“学”等就是如此。对于这些同字异义的字,我们设计出稍有不同的手势。如“文化”的文”,动作是“一手作执笔写字状”,而“文明”一般是指风俗、习惯等,其“文”不能打成“一手如执笔写字状”的手势,否则,讲起“文明乘车”、“举止文明”等话来,别人就不易理解,甚至会被误解为“手执笔写字”。因此,本书改为以食指书空“文”字。连打“文明”的第二动作“双掌侧伸,置于胸侧向下一顿”,使人易懂。其余照此类推。(四)适量使用手指字母

编订《中国手语》仍然坚持以手势为主,以指式为辅,凡是难以用手势表达的词目,即借助手指字母来解决。例如“借”,原图的动作跟“要”的手势相似,容易误解,本书就把“借”的手势改成“一手打出‘J’的指式,边向里微移,边放开五指,掌心向上”。这就和“要”的动作有了区别。又如鱼类的“鲳”、“鲤”等,我们无法模拟它们的形状来表示,也就采用指式与手势相结合的方法:第一个动作分别给它们打上“CH”、“L”等指式;第二个动作一致用“鱼”的手势。总之,要合理使用指式,不可用得太多,否则,别人也就不易理解和掌握。(五)增加索引,提高检索力

为便于查阅有关词目,本书除在目录中按词义分类编排词目外,在书末还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和笔画查字索引。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次编订《中国手语》,由于人力不足、水平有限并又缺乏经验,书中难免存在诸如词目分类不够科学,手势动作不够准确,动作说明言未尽意等种种问题。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订中予以改进。原《中国手语》续集编纂说明

1990年5月出版的首集《中国手语》,受到了广大聋人、聋人亲属、聋人工作者和手语爱好者们的欢迎,并对统一全国手语、促进聋人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开展国际交流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发展迅速,首集《中国手语》所收入的词汇量已不能满足聋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此,中国聋人协会决定组织编纂《中国手语》续集。

这次编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扩大《中国手语》的词汇量,丰富其表现力,使聋人在掌握两集《中国手语》的词汇动作后,能基本满足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一、编纂原则

续集的编纂原则,包括选词原则和手势动作制订原则两个方面。

根据编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手语表达形式的可行性,在选词方面规定了以下四条原则:(一)常用性原则

要求新增词目应是日常生活中聋人经常接触或使用的词汇。例如,续集收入了几十个常用姓氏、近年来流行的生活用品名称、财政贸易术语、聋校各科教学中的常用词、表示语法关系的关联词,等等。

续集特别注意收入具有组词功能的基本词(或称词根词),并制订出相应的手势动作,以便读者掌握两集《中国手语》常用基本词动作后能举一反三,通过组合的方式,拼打出更多书中未收入词目的手势动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手语》工具书的效能。(二)通用性原则

要求新增词目应是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聋人能理解的通俗易懂的词汇。续集收入的各行业领域的词汇,也是该领域中的一般性词汇,不考虑行业特点很强、较难理解的专业术语。同时,从面向全国读者的角度考虑,不收方言色彩较浓的词汇,或一种物品在不同地区有不同解释可产生歧义的词汇,如食品中的“羊肉泡馍”、“煎饼果子”、“火腿”等。(三)规范性原则

为使续集新增的词目及其义项比较完善和规范,达到编纂续集的目的。这次特别将《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确定新增词目的主要依据。凡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有的,而首集《中国手语》没有收入,以手语形式又能比较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的词目,这次基本上收入到续集中来。此外,还依据了聋校课本、报刊杂志等其他资料。(四)易编性原则

实践证明,有些词汇尽管聋人生活中也用到或聋校课本中也讲到,如“矜持”、“鹌鹑”、“巍峨”等,但较难编出贴近词义的简练、形象的手势动作,又不能过多地用手指字母来表示。因此,这次选择和确定新增词目时还考虑到手势动作易编、易打、易懂等因素。

在制订新增词目手势动作方面,这次仍然遵循首集《中国手语》所确定的“统一基本词的手势”、“保留手势的形象化”、“同字异义动作有区别”、“适量使用手指字母”等原则,并补充一条“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手势动作要比较准确地表达或贴近词目的含义。科学性原则与形象性原则、同字异义动作有区别原则的关系紧密。例如,制订手势常常要选取被表达事物的特征,而事物的特征很多,有本质的或非本质的、典型的或非典型的、易被理解的或不易被理解的,等等。根据任何一种特征制订出来的手势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科学性原则更强调要抓住事物本质的、典型性的、易被理解的特征,依此制订出形象的手势动作。如“犀牛”的手势动作为“一手拇、小指伸出,指尖朝上,拇指背贴着鼻子”,就是选择犀牛角的典型特征来构思的。

用手势来表现丰富的客观和主观世界,本身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样在制订一些词目的手势动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难以同时贯彻几条原则的情况。如“鹿”是个基本词,手势动作为“一手拇、食、小指伸直,掌心向外,拇指指尖抵于太阳穴”,表现的是鹿角的特征。而这一动作用在“长颈鹿”一词上反而不科学和不形象了。以“一手食、小指向上直伸,其他手指相捏”(即“兔子”的手势)动作来表现长颈鹿的头部特征则比较形象。并且这一手势也适合表现“袋鼠”的头部特征。经反复研究认为,当科学性、形象性、统一性等原则难以同时兼顾时,以贯彻科学性、形象性原则为先。这样,长颈鹿的“鹿”和袋鼠的“鼠”均采用了类似“兔子”的手势,没有硬性统一到鹿和鼠的基本词动作上。当然,在能够兼顾的情况下,制订手势动作仍需注意同时贯彻各条原则。

这次还参考了世界聋人联合会编辑的国际聋人手语、美国手语、日本手语和香港地区的手语等书。如,续集收入的外国国名和大多数外国城市名的手势引用了国外手语动作。凡是部分或全部引用国外或香港地区手语动作的词目,本书均作了说明。《中国手语》续集共收词目2266个,其中在括号中表示的词或计量符号有152个。二、几点改动

续集保持了与首集《中国手语》相同的编排体例,但也根据首集在使用中所发现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改动:

1.文字说明力求将手的姿势、位置及移动变化、表情交待清楚,使读者阅读后能打出规定的动作,尽量避免因文字说明不全而产生多种理解和打法的现象。当然由于版面有限,有的词目的文字说明还不周全,仍需对照图示加以理解。

2.分类目录和音序、笔画索引的编排体例均有改动。分类目录的各部分词目都按每个词第一个词素的声母音序排列,即把同音字排在一起。音序索引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体例,按声母、韵母、声调音序排列。同音词或括号中的词也按音序位置占一行。笔画索引根据《辞海》的体例,词目第一个字按笔画顺序和笔画多少排列,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则只按笔画顺序排列。这些改动更便于读者检索。

另外,为了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续集增加了英文索引。

3.对首集《中国手语》部分词目文字说明或手势动作存在的问题,续集在引用时作了两种形式的订正。一是改说明不改图,如辩护的“护”,原说明为“左手伸出拇指,右手微曲,绕左手拇指半圈”,而图则是右手微曲,绕左手半圈。这次将原说明中的“拇指”二字删去。另外,也有作增字改动的,这类改动使得图文一致。二是说明和图全改。如“猫”的动作,原说明为“右手在左手背上自腕部向指尖处抚摸,边摸边撮合手指,模仿抚摸猫背动作。”该手势未从猫自身的形象特征去设计,缺乏典型性,并与国外该词的手势和健全人熟悉的日常习惯打法差异较大。这次在“猫头鹰”一词中,将“猫”的手势改为“双手拇、食指相捏,其他手指伸出,指尖相对,在嘴的两侧同时向外划动。”这个手势模仿猫的胡须特征,也类似于国外手势和日常习惯打法,更容易被聋人和健全人所理解。

4.仿汉字字形的手势一般以打手势者观看的正确笔顺为正方向,这便于实际运用。为避免聋人(特别是聋童)可能出现的对汉字字形的误解,打手势者开始可背向聋人打这类手势,并将手势与汉字相对照。

另外,续集的手势动作以右手为主要动作手来设计。三、其 他

满足聋人的交际需要,制订几千个常用词的规范、统一手势是必要的,但最根本的是要让聋人形成和发展语言,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有声语言的能力。学、用手语应该紧密结合口语(包括看口型),书面语等其他语言形式,结合具体事物或情景。对于两集《中国手语》仍未收入的词语,如人名、地名、物品名等,可以使用当地的习惯打法,但打地方手势也应遵循《中国手语》规定的手势动作的制订原则,讲求合理、文明、美观。还有一些未被收入的词,其词义相同或相近于已收入《中国手语》的词目,可以参照书中的手势来表现,如“诧异”可以打“惊讶”的手势,“满不在乎”可以打“无所谓”的手势。

本书编纂小组由富志伟任组长,顾定倩、刘立新任副组长,组员有闻大敏、钱丽霞、纳新、周健。

绘图者是徐聪、孙联群、吴静。

聘请戴目、谭铮、朴永馨、李宏泰为顾问。

参与本书编纂某一阶段性工作的人员有(按姓氏笔画排列):于缘缘、王俊国、王淑荣、王琦、刘中玉、刘虎生、李心清、李秀珍、沈伟俊、杜卓芳、吴永玲、邱丽君、陈燕萍、郑玉芝、苗永香、周德茂、武巧英、孟雯、胡光荣、徐扬、黄凤屏、梅芙生、裴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特殊教育专业91、92级部分学生和钱丽霞参与了本书目录、索引的编纂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北京第一、二、三、四聋校,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内蒙古、河南、江西、大连、广州等地残疾人联合会,南京、昌乐、营口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和华夏出版社对本书的编纂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各地还有一些聋人群众、聋校教师、手语翻译人员、残联工作人员为本书提供材料或参加手语动作的设计讨论,恕不一一列名。

在此,向以上单位和所有对本书编纂工作给予关心、帮助的人士表示感谢!

由于经验和水平有限,本书难免会有欠缺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编 者1994年4月汉语手指字母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布施行)

第一条 汉语手指字母用指式代表字母,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拼成普通话,作为手语的一种——指语。

第二条 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二十六个字母,用下列指式表示:

A: 拇指伸出,指尖向上,其余四指握拳。

B: 手掌伸直,拇指弯曲贴在手心,其余四指并齐,指尖向上,手心向前偏左。

C: 拇指在下,向上弯曲,其余四指并齐,向下弯曲,相对成C形,虎口朝里。

D: 手握拳,拇指搭在中指第二节上,虎口向后上方。

E: 中、无名、小三指伸直,分开不并紧,指尖向左,手背朝外,拇指和食指弯曲,拇指搭在食指上。

F: 食、中二指伸直,分开不并紧,指尖向左,手背朝外,其余三指弯曲,拇指搭在无名指上。

G: 食指伸直,指尖向左,其余四指握拳,手背朝外。

H: 食、中二指并紧伸直,指尖向上,手心向前偏左,其余三指弯曲,拇指搭在无名指上。

I: 食指伸直,指尖向上,其余四指握拳,拇指搭在中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J: 食指伸起带弯曲,其余四指握拳,拇指搭在中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K: 食指伸直,指尖向上,中指伸直跟食指成90度角,拇指跟中指交叉相搭,其余二指弯曲,虎口朝里。

L: 拇、食二指伸直分开,形成L形,其余三指握拳,虎口向上,手心向前偏左。

M: 拇指和小指弯曲,拇指搭在小指第二节上,其余三指并齐、向下弯曲,指尖稍向下斜,临空压在拇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N: 无名指、小指弯曲,拇指搭在无名指上,其余二指并齐,向下弯曲,指尖稍向下斜,临空压在拇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O: 食、中、无名、小四指并齐弯曲,拇指跟食指、中指相抵成空拳,虎口朝里,如O形。

P: 拇指跟食指相抵成圆圈,其余三指伸直并齐,指尖向下斜伸,虎口向外稍斜。

Q: 拇指跟食指、中指相捏,其余二指弯曲,虎口朝里偏左。

R: 拇指、食指伸出,拇指指尖向上稍斜,食指指尖向左,手背朝外,其余三指握拳。

S: 食、中、无名、小四指并齐弯曲,手指靠近手掌一节跟手掌成90度角,拇指向上伸出,手心向左前方。

T: 拇指跟中指、无名指相抵,成圆圈,食指和小指伸出,指尖向上,手心向前偏左。

U: 手掌伸直,食、中、无名、小四指并齐,指尖向上,拇指分开不贴紧食指,手心向前偏左。

V: 食指和中指伸直分开,成V形,指尖向上,其余三指弯曲,拇指搭在无名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W: 食、中、无名三指伸直分开,成W形,指尖向上,其余二指弯曲相搭,手心向前偏左。

X: 中指搭在食指上,成交叉形,指尖向上,其余三指握拳,拇指搭在无名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Y: 拇指和小指伸出,指尖向上,其余三指握拳,手心向前偏左。

Z: 食指和小指伸直,指尖向左,手背向外,其余三指弯曲,拇指搭在中指和无名指上。

第三条 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四组双字母(ZH,CH,SH,NG),用下列指式表示:

ZH: 食、中、小三指伸直,指尖向左,手背向外,拇指和无名指弯曲,拇指搭在无名指上。

CH: 食、中、无名、小四指并齐伸直,跟拇指相捏,手背向上。

SH: 食指和中指并齐弯曲,手指靠近手掌一节跟手掌成90度角,拇指向上伸出,无名指和小指弯曲贴在手心,手心向前偏左。

NG: 小指伸直,指尖向左,其余四指握拳,虎口向上,手背朝外。

第四条 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两个加符字母(Ê、Ü)用原字母(E、U)附加如下动作表示:Ê用E的指式,手指上下摇动两下。Ü用U的指式,手指前后振动两下。

第五条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符号,用书空表示。隔音符号·也用书空表示。

第六条 汉语手指字母完全用一只右手打出;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左手代替(方向作对应的改变)。汉语手指字母图HANYU SHOUZHI ZIMUTU手势动作图解符号说明

表示手势沿箭头方向移动。

表示手势上下(或左右、前后)反复摆动或捏动。

表示手势沿箭头方向一顿一顿移动。

表示手势沿箭头方向做波浪形(或曲线形)移动。

表示手上下抖动。

表示拇指与其他手指互捻。

表示五指交替抖动(或点动)几下。

表示手势向前(或向下)一顿,或到此终止。

表示握拳的手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伸出手指。

表示手臂或手指轻轻颤抖。

表示握拳或撮合的手边沿箭头方向移动边放开五指。

手横立,掌心向内或向外,指尖朝左或朝右。

手侧立,掌心向左或向右,指尖朝前。

手直立,掌心可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指尖朝上。

手横伸,掌心向上或向下,指尖朝左或朝右。

手平伸,掌心向上或向下,指尖朝前。

手斜伸,掌心可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斜上方或斜下方,指尖朝斜上方或斜下方。

手侧伸,掌心向侧上方或侧下方,指尖朝侧上方或侧下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人1.身 体

身体 shēntǐ body

双手掌心向内,贴于胸部,向下微移,表示身体。

头(脑) tóu(nǎo) head(brain)

一手食指指额部。

头发 tóufa hair

一手拇、食指相捏揪一下头发。

辫子 biànzi braid

双手由耳边向下做编辫子的动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