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拖延症(全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21:42:17

点击下载

作者:索彦等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摆脱拖延症(全2册)

摆脱拖延症(全2册)试读:

前言

第一章 拖延并非小事

第二章 拖延的账单

第三章 拖延的代价

第四章 拖延的原因

第五章 活在当下

第六章 拒绝拖延

第七章 保持高效率返回总目录前言“面前一大堆文件需要处理,秘书刚进来说有一个会议需要马上去参加,可我还是咬着嘴唇对自己说:“稍等一下,只是一下下……”“桌子上横七竖八地堆满了亟待汇总的各类文件、表格,老板不久前还打电话来催要销售部上季度的业绩报表……可我还是起身走到办公楼的窗户前,看着下面川流不息的行人,为未能及时完成工作而焦虑。”“房间已经很脏了,衣柜里一片狼藉,有一份急待发出的电子邮件还没有发出……不时提醒自己该去做这些事了,可我还是不停地在网上浏览着网页。”“约会的时间眼看就要到了,我还没有准备好,一边安慰自己说:没关系,只要抓紧点,时间还是够用的,然后一阵子手忙脚乱,心里一边懊悔:早做准备多好!”“本来早应该在候车室等着,结果直到发车前几分钟,自己才匆匆忙忙地赶到火车站,一边马不停蹄,一边整理下需要带的东西带上了没有:天啊,车票和钱包居然落在客厅里了!”

拖延,还是拖延,总是在拖延。我们是如此痛恨拖延,可为什么我们却还总是拖延!有时真恨不得扒下自己这副拖延的躯壳,然后去投一个不拖延的胎。可就在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之后,拖延又开始了。

我们害怕一份完美的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担心一次美丽的邂逅就这样错过了,唯恐自己的一生就这么毫无意义地耗尽了!结果我们为此而做的,竟然更多的时候只是在拖延!每一天,我们都感到焦虑,因为一件事,也或者因为别的许多事;每一天,我们都在为拖延而焦虑,然后又在焦虑中拖延。

当然,毫无疑问,你不会一天24小时都处在拖延的状态中,你也做了一些事。只是让你感到纠结的是,这些时间本来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其实人生真正的痛苦,并不一定是痛苦本身,更多是因为拖延而产生的持续焦虑,是因为事情完成后的不尽如人意而产生的负疚感,是因为错失人生中许多美好之后而产生的深深悔恨,还有因为时间白白流逝而产生的一种后悔?

我们每个人都仅有这一次的生命,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过得自信而充实,活出自己的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可。可就是因为拖延——我们如此痛恨的拖延——让一切都成了泡影!想不明白的是,既然我们是如此痛恨拖延,可为什么还总是在拖延?是什么导致了我们行为上的拖延?我们在拖延中到底又损耗了谁?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再拖延?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让人们认清拖延这一人类的恶习,然后将它克服掉。另外,由于我的认识水平和个人能力的局限,书中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或许存在偏颇之处,至盼各界先进能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在此我深表感激。第一章拖延并非小事拖延并不是什么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偶尔的一次或几次拖延或许无可厚非,但若拖延成为一种常态,对生命的耗损就不可估量了。不要做一只鸵鸟

我们经常把做事喜欢拖延的人比作鸵鸟。关于这一比喻,鸵鸟一点儿都不觉得冤。鸵鸟是非洲土生土长的“原住民”,身高可达3米,体重可达160公斤,俨然就是鸟类世界的巨无霸。它双腿有力,奔跑如飞,眼神儿还挺好使,听觉也灵敏,能观察敌情于万米之外。

然而,让人扼腕的是,那么好的体型、那么快的奔跑速度,当发现万米之外的敌情后,它不是拉开架势准备战斗,也不是脚底抹油溜之大吉,而是把脖子伸长,紧贴地面而卧,然后还把头深深地埋进沙土里,再伪装成灌木丛或岩石状。

或许鸵鸟认为只要自己把头埋进沙土里,就可以躲过危险或猎人的追捕。然而结果却是,这下子猎人可省事了,只需站在那儿打“死靶子”就可以了,一枪打不中还可以打第二枪,打第三枪也行!

人类是万物之灵,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当然有资格笑话鸵鸟的愚蠢:怎么可以认为把头埋进沙土里就会没有危险,倒是把大把的求生机会给拖没了。可是反过来看我们人类自己,有些时候不也像鸵鸟一样,遇事总习惯性地拖延,觉得只要把头伸进“沙土”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就会否极泰来,遇难呈祥,什么问题就都不成为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有一位年轻人医科大毕业后,分酏到一家医院当实习医生,说起自己学的这个专业,其实并不是他想要选的。他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他想的是去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当初之所以报这个专业,完全是因为父母的意见。

为了他现在的这份工作,父母四处托关系、送人情,好不容易才把他安排到这家医院。可没当上半个月的医生,他就感觉自己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病房里四处弥漫着难闻的浓重药水味,整日里听到的都是病人痛苦的呻吟声和病人家属愁苦的叹息,还有亲朋好友间的生离死别。

有一天夜里他值班,手术室那头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原来是一个小女孩被车撞了,送到医院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看着小女孩的父母那副伤心欲绝的样子,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换一个职业,不做这行了。

可是此后又一想:自己好不容易才拿到医师的资格,而且这份工作也来之不易,医院的福利和待遇也很不错,不少人想进还进不来呢!再说,自己当初学的就是这个专业,如果现在转行去做别的工作,没有一定的人际关系不说,自己也没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于是他动摇了,迟迟不能作出决定。

就这样,过了几年,他认识了一个女人,两个人相处得很不错,他按揭了房子,不久便举行了婚礼,然后还去日本度了蜜月。一年之后,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然而,这一切一点儿也没冲淡他想要转行的念头。他还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医生,他的兴趣和爱好不在这里。

不久前他参加了一个同学会,发现一些当年像自己一样在单位上班的人,现在都辞职下海了,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都干得风生水起。

可当面临抉择的时候,他又犹豫了。现在的这份工作虽不能让他过上更富足的生活,也还是一个不错的职业,付了每月的房贷之后,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宽绰的。再看着一天比一天长大的儿子,也需要一个温暖而稳定的家。想想这些,他咬咬牙忍了,决定先再拖几年!

人生是如此的短促,美好的时光一晃而过,转眼他已经四十岁了。医生这个行当对他来说,已经轻车熟路,不用再费什么劲儿了。只是他并未因此而感到轻松,相反,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焦虑。前几天他在镜子里发现自己长了不少的白头发,突然有了一种“日已迟暮”的感觉。一想到自己有可能就这样老去了,却连自己想做的事还没有做,不是白白来这个世上走一遭吗?

这一次他下定了决心,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绝不能再拖了。可当他把自己的决定说给家人听的时候,却招来了一致的反对,而且还都说得很在理。他想一想也是,自己这几年虽然没作出什么成绩,可在这行也算是个老手了,若换个行业,一切还得从头再来,会是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纠结归纠结,最后他还是决定再干几年再说吧!

就这样,一直拖来拖去,他也到了该退休的年龄。看着镜子里自己花白的头发,苍老的面容,回想自己这一生就这么快耗尽了,却没做出任何成绩,只是庸庸碌碌地过着,感觉不到一点儿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懊悔不已。

可是面对这不尽人意的结果,他又能怪谁呢!是该怪命运对他无常的捉弄?还是该怪现实对他太苛刻,没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做喜欢做的事?其实最应该怪的还是他自己,他就像鸵鸟一样,把自己从一个年轻人拖成了老头,把梦想拖成了泡影!潜能提示:拖延的三个误区

1. 此时并非最好的时机:做事当然是要讲求时机的,所以我们才会说“做事要讲方法、讲技巧”。怎么讲?其实就是把不适合说的话更适合地说出来,把不适合做的事做得让大家都觉得合适。把话说得合适,事情做到合适,就没有比此时更好的时机了。

2. 时间还很长:时间确实是很长,可我们的人生却很短。“三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你的人生有几个“三十五年”可弹?因此,若不想让自己一无所成,最好不要跟时间去论短长,伤不起的!

3. 拖一拖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必须澄清一点,问题是不会因为你拖就会得到更好的解决,而只能是越拖越糟,“久患成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拖延总是悄悄地来

迈克今年二十岁,住在美国的一个小村庄。他的叔父是一个商人,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商店,就让迈克去他的商店里上班。每天早上,迈克都要搭乘驿车去店里工作,晚上再搭乘驿车回家。他的叔父是个吝啬的人,只付给他很低的薪水,每天却有忙不完的工作。他时常诅咒、抱怨这样的生活。

那是夏季里的一天,他没等来驿车,只好不情愿地迈着双腿往小镇里赶。从早上走到将近中午,他又累又热,心想:还是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来歇歇,如果能等来驿车更好!不一会儿,他在路边找到了一处地方,这里泉水涌流,树丛成荫。他跪下去,捧起沁人心脾的清泉贪婪地喝着,然后躺在柔软的土地上,头枕着他的小包裹。没多久,他就睡着了。

路上行人匆匆走过,步行的、骑马的,或者乘坐各式各样的车辆的都有。有人注意到了睡在路旁的迈克,也只是匆匆一瞥,就那样目不斜视地走过去了。一位中年寡妇走过来,停下来仔细瞧了瞧熟睡的迈克,自言自语地说:这小伙子睡觉的模样真逗人。一位极力反对酗酒的牧师看到他睡在路旁,认为一定是喝多了酒,决定下星期在教堂里布道时,将这位年轻人作为酗酒的反面例子。

过了没多久,一辆华丽的四轮马车从大路上驶过来,在他睡觉的附近停下。一匹马的脚伤了,车夫想让马歇会儿再走。从马车上走下来一对穿着考究的年老夫妇,打算利用这个时间在树荫下休息。他们看到了在泉水旁熟睡的迈克,就轻轻地走着,尽量不弄出声响,生怕会把他吵醒。“睡得可真香,呼吸多平静、多轻松!”丈夫说,“如果能像他一样睡的话,不用吃安眠药,真是太有福气了。想一想,我有像这样的睡眠,还是多久之前的事了。”“他还年轻,”妻子安慰丈夫说,“像你我这些上了年岁的人,当然再不会像他这样睡得香甜。”

老夫妇俩安静地对注视着这位安静地睡着了的年轻人,越来越感兴趣。“他的相貌有点像我,”妻子对丈夫说,“跟我们的儿子更是像极了,我们叫醒他好吗?”“为什么呢?”丈夫说,“我们并不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孩子有着善良的脸。”妻子平静地说着,“睡觉的样子如此天真无邪!”

老夫妇俩的谈话并没有惊醒迈克,他仍旧那样一动不动地熟睡着。他面部所有的表情,表明了他完全不知道身旁有这样一对老夫妇正以极大的兴致在观察着他。就是在此时此刻,幸运之神正站在他身旁,只要他不是睡得这样沉,他的命运或许就会因此而不同。

这对老夫妇很富有,可他们的儿子最近死去了。老来丧子的两人伤心悲痛之余,正准备找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他们的全部钱财。看着熟睡的迈克,两人犹豫着是否要叫醒他,认他做他们的儿子,然后让他成为他们财富的继承人。“我们还是叫醒他吧?”妻子再次询问丈夫。

就在这时,车夫叫道:“马歇过来了,我们可以走啦。”

老夫妇两停止了谈话,有点吃惊地对望了一下,然后起身走向马车。一坐进马车,认迈克做儿子的全部想法对他们来说立即变得十分可笑,他们为自己的脑瓜子里竟会产生出这种奇怪的念头而感到惊异。而此时的迈克,还在他甜甜的睡梦当中。

又过了一会儿,大约十分钟,一位年轻的姑娘从路那边走过来。她步履轻盈,体态婀娜,美极了。她也来到泉水旁,停下喝水,抬头无意间发现了睡在那里的迈克。起初,她感觉自己就像未经允许闯入了一位绅士的卧室一样,有点慌乱。正当她准备离开时,就像来时那样不声不响,忽然看到一只特大的蜜蜂在迈克的头顶嗡嗡叫着盘旋。出于好意,她用手帕赶走了那只蜜蜂。就是这个善良的举动,姑娘对迈克屏息凝视了一会儿。“挺帅气的一个小伙!”姑娘暗自心想。

迈克的脸上既没有露出笑容,也没有谢意的浮现。虽然这位姑娘,或许正是他梦中的姑娘,他只要看一眼,就会深深地爱上她,或许还会和她一起享受一生的幸福。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他仍旧熟睡着,哪怕连交谈几句话都没有。“睡着的样子可真可爱!”姑娘自言自语地说,然后起身离开了,看上去似乎若有所思。

这位姑娘的父亲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富商,最近正寻找一个像迈克这样的小伙子来帮他打理一家商店。只要迈克刚才不是睡得那么沉,醒了过来,结识了这位漂亮的姑娘,他也许会成为她父亲众多商店里的一名经理,甚至还可能与姑娘成亲——就这样,好运气又一次曾与迈克近在咫尺。

迈克睡了将近两个钟头,才见他动了动身子,慢悠悠地醒了过来。清醒之后,他马上意识到时间太晚了,赶忙起身赶路。就在这时,路上传来了马车轮子的巨大声音,驿车来了。迈克急忙跑过去,问车夫:“你好,车上还有位子吗?”“算你运气好,车顶上还有一个位子!”车夫答道。

迈克爬到车顶,坐到位置上,车夫重新催动了马车。马车在大路上快速行驶着,迈克想象着吝啬的叔父大发雷霆的样子,心里不免又抱怨起来,而对他刚睡过的地方,连回头瞧一眼都没有——他不知道,就是在那里,幸运之神对他微笑过;也就是在那里,他差点就拥有巨大的财富和不平凡的爱情。潜能提示:无意识拖延的危害

很多的拖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意识到那是在拖延,我们就像睡着了一样。可也正是这种拖延,悄无声息地给我们的生命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人往往因为一件事情微乎其微,而忽略其存在。这就是我们会有无意识拖延的原因。因为我们觉得拖延只是一个太微小的毛病。可就是这个小到可以无视的小毛病,悄无声息地扼杀了我们生命中的美好和憧憬,让我们越来越深地陷入生活琐事的困扰,却失去了挣脱出来的能力。

无意识的拖延,会让人像熟睡了一样,不知道周围现实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世界有人知道做错了,还是要错下去——可恨;有人明明错了,却固执地认为是对的——可怜;有人错了,却并未意识到是在做错事——可悲!

陷入无意识拖延中的人,无疑是属于可悲之列的。这样的可悲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更是思想上的。因为他自己并没认识到这是一种错的行为,所以终其一生他都会这样错下去!万事不可拖延

记得五年前,第一次被一个小男孩喊“叔叔”的时候,心里无缘由地感到很失落。回到家后,竟然像一个女人似的对着镜子瞅。自己确实是不再年轻了,眼角深浅不一的皱纹,已显露出将要光秃的头顶。

事后我瘫坐在沙发上想了很久:自己并不是怕老,毕竟这是人生必然的历程,只是“春来秋去老将至”,却仍旧是一事无成,这让我不寒而栗。其实自己也不是没有目标,只是大多时候更像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太多的时间白白浪费了,太多的事情拖而不决,直至再也无从入手。《老子》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只有战胜自己,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强者。可是要真正做到“自胜”这一点,显然有太多人不及格。人性是有弱点的,拖延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地爱惜自己的生命,可仍旧难以克制拖延这一人性的弱点。或许他们并不觉得拖延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或许他们也经常因拖延而焦虑不安。

很多年前,有个流浪艺人,刚四十岁,就已经骨瘦如柴,形容枯槁。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出他得了肝癌,还是晚期。他有过一次婚姻,没几年妻子就离他而去,只留下一个儿子。临终前,他把年仅16岁的儿子找来,叮嘱他说:“我走了以后,你要好好活着,万事不要拖延,不要像我一样,到老都没什么成就。我年轻时生活散漫,日夜颠倒,烟酒都沾,正值壮年就得了绝症。你要谨记在心,不要再走我的老路。”

说完,他咽下最后一口气,而他16岁的儿子,只是懵懵懂懂地站立一旁。

转眼间,他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像流浪艺人担心的那样,他生活散漫、拖延成性,还经常在酒家、赌场闹事。有一次与客人发生冲突,因出手过重而闹出人命,被捕坐牢。出狱后,人事全非,发觉不能再走老路。但是,自己无一技之长,无法找个正当的工作,只好下定决心,回到乡下,靠做一些杂工维生。

由于他年轻时无法体会父亲临死时为什么那样跟他说,以致终身一无所长,年近半百才成婚。现在年事渐长,逐渐能体会到父亲那些话的意思了,可似乎为时已晚。他的体力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面对着难以为继的家,想想自己之前白白浪费掉的时光,心里有着无限的忏悔与悲伤。

一天夜晚,他喝点酒,带着酒意回到家之后,把16岁的儿子叫到了跟前。他先是一愣,眼前仿佛有一面镜子,而镜子里不就是当年16岁的自己吗?此时,父亲临终前嘱咐的景象在脑海中浮现,他开始有些自责地喃喃自语:“当年,我怎么就没听父亲的话呢!”

说着,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儿子站在面前,懂事地安慰他说:“爸爸,您喝醉了,早点休息吧!”“我没有醉,我要把你爷爷叮嘱我的话告诉你,你要牢牢记住。”“爸爸!什么话这么重要呀?”“当年你爷爷临终时叮嘱我说:‘万事不可拖延’。我当时没听进去,也没听懂,结果费尽一生才体会出这句话的道理,可惜为时已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得啊!”“是很简单,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一定要趁着年轻时就学好,不然老了就像我一事无成。你一定要深深记住这句话,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不要让光阴虚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万事不可拖延,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得,却很少有人能做到。人生的遗憾和悔恨,大概也就是这样造成的。我们总觉得时间还很充裕,拖一拖没关系。其实,我们更应该多看看镜子里的自己,那岁月的流逝,那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有那不时涌来的空虚和无助,而只是因为拖延!潜能提示:你有多少时间

假如人能活70岁,而每天睡觉8小时,那么70年就会睡掉20440小时,合8517天,23年零4个月。这样,人还剩下46年零8个月的时间。

如果每天吃早饭用20分钟,吃午饭用40分钟,吃晚饭用1小时,那么一天吃饭吃掉了2个小时,70年要吃掉51100小时,合2129天,5年零10个月。这样,人还剩下40年零10个月的时间。

如果每天搞个人卫生的时间为2小时,那么又会用掉5年零10个月的时间。这样,人还剩下35年的时间。

如果每天用在走路、买东西上的时间为4小时,那么70年就会用掉102200小时,合4258天,10年零8个月。这样,人还剩下23年零4个月的时间。

如果每天用来和别人闲聊的时间为3小时,那么70年又聊掉76650小时,合3194天,8年零9个月。这样,人还剩下14年零7个月的时间。

如果每年用在看病吃药、特别护理等事项上的时间为12天。那么70年要用掉840天,合2年零3个月。这样,人还剩下12年零4个月的时间。

而一般的人每年都会有与别人发生口角、争端的事情,还有因不顺心而烦恼,以致不能做正事的时间。如果平均每年用在这种事情上的时间为10天,那么70年就要用掉700天,合1年零10个月。这样,人还剩下10年零6个月的时间。

如此算来,一个人活到70岁,大概只有10年半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事。“人生如白驹过隙”,真的是一晃眼就过去了。跟上脚步

2012年1月19日,有着131年经营历史的柯达公司,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走入了日落西山的境地。曾几何时,那句“分享此刻分享生活”的广告语,勾起了多少人美好的想象!那一张张薄薄的照片,承载着多少甜蜜的回忆!

还是在1879年,一个出生于美国农村的小伙子发明了一种乳胶涂布机,后来他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公司,并得到商人斯通的赞助,由此开始了摄影的胶卷时代。他就是乔治·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创始人。

在乔治·伊士曼心中,一直有一个“照相大众化”的梦想。因此他并没有松懈,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面向家庭的、便携式的家用照相机”的研发。那时,人们照一次相是很不容易的,照相器材得用马车来拉。1886年之后就不用这么费事了,有了乔治·伊士曼研制出的新式照相机,口袋里揣着就能出去照相了。

随着小型口袋式照相机的生产并推向市场,柯达公司很快享有了极高的声誉。一时间,杂志、报纸、商店陈列柜和广告牌上都布满了柯达标语。公司也从一家小型公司一跃成为在世界展露头角的跨国公司,在全美各地及其他各国都成立了办事处或子公司,其产品在“世博会”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柯达女郎”身着时尚服装,手持年年更换的相机,对着各方摄影师露出迷人的微笑,成了历届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历经70多年的发展,1962年,柯达已经成为在美国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的大型跨国公司。而到了1973年,全球雇佣员工人数更是超过了12万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柯达公司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1981年,公司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之后,随着各类产品的研发,柯达更加巩固了其在该行业的龙头老大地位。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至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

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逐渐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影像业也开始随之向数码相机转型,这给传统的胶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实,柯达对此也并非没有预见。早在1986年,柯达公司发明了第一台兆像素数码相机。遗憾的是,为了防止其对胶片生意造成冲击,柯达公司将这一技术雪藏了起来。因为那时,数码相机尚未普及,柯达是全球家喻户晓的“黄色巨人”,一度占据了全球市场的2/3份额。

21世纪初的几年,柯达公司,其实一直就是在做“传统模拟相机的胶卷生意,以及如何防止胶卷销量的下降”。虽然其也在2004年研制出了数码单反相机,但仍旧将重点放在胶片生意上。

可以说,柯达公司一直处于“一直在转型而又一直未转型”的尴尬之中。从而造成尽管有好的数码相机产品,却一直不能将其转化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将其真正市场化。因为害怕就此失去胶片生意,就在患得患失中,错过了最佳战略机遇。市场没有给柯达太多的犹豫时间,短短几年之间,昔日的老大就变成了追随者,并愈加举步维艰,直至最后不得不提出破产申请。

这家靠一盒盒胶片起家的公司,全球营业额一度曾高达128亿美元。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1966年,柯达公司的海外销售额达到21.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润居第10位;1975年,柯达垄断了美国90%的胶卷市场以及85%的相机市场份额。

然而时光流逝,时至今日不但风光不再,还因为难以为继宣布破产,股票或许也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黯然退市。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决策上的犹豫、拖延,造成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迟钝。一百多年积攒下来的声誉和号召力,也因为这一时的拖延付之东流了!潜能提示:不要犹豫

人总有因患得患失而举棋不定的时候。所谓“环肥燕瘦,各自千秋”,到底该选哪一个?的确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也确实需要好好考虑考虑。可是别忘了,就在我们犹豫的时候,时间仍旧在分秒流失,它会让我们拖延多久呢?就在这拖延的时间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损失呢?

事实上,没有谁可以一直举棋不定,还仍可以稳坐钓鱼台。时间会让一切都很快尘埃落定。只是那时,结果很可能并非是你想要的。人生经不起拖延,时机经不起拖延。因为一时的“拖”,则代表着延误!不要把问题丢给别人

1899年,在美国底特律,一个名叫塞巴斯蒂安·克雷斯吉的人开办了一家名为“克雷斯吉五——10美分店”。新店开张伊始,就广受欢迎。1959年,随着美国郊区居住热的持续升温,时任该公司总裁的昆宁·海姆经过冷静的分析,毅然决然地大举进入低价销售行业。

就这样,三年之后,第一家名为“凯玛特”的大型折扣店开业。该店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以“廉价、薄利”多销为原则,出售全国知名品牌或自有品牌的日用百货,并实行“不满意可以退货”的服务。此举更是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凯玛特”的名气也与日俱增,各地的分店争相开业。其他企业见状纷纷效仿,于是大型折扣店逐渐超越传统的百货店,成为美国零售业的主流业态。

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凯玛特”成为美国零售业高质低价的代名词,不仅创造了自己的辉煌,也改写了一代美国零售业的历史。同时,“凯玛特”也先后成为报纸广告、电视促销等营销方式的先驱。仅仅在此后的10余年时间里,销售额就达到了46亿美元。而现今世界零售第一巨头的沃尔玛,当时的销售额仅为1.67亿美元。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从辉煌到衰败,“凯玛特”也只用了短短的10年。当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如日中天的“凯玛特”就开始走下坡路。1994年上半年,销售额虽然达到了160亿美元,却首次出现了8200万美元的亏损。

同年7月,为了维持日常的开销,不得不以9.28亿美元卖掉了澳大利亚的科里斯麦尔的21.5%股本,两个月之后,又相继关掉了110家连锁商店。之后,又以9亿美元卖掉了两家专业零售店办公大楼和运动之家的大多数股份。也就是在这一年,为了节约开支,先后裁掉了近7000人。

到了本世纪初,拥有400亿美元资产、全球2114家分店、25.2万雇员的超级连锁零售商——“凯玛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到了2001年10月底,资产已经缩水到170亿美元的“凯玛特”,负债却高达113亿美元。于是,2002年1月22日,曾经辉煌的“凯玛特”向芝加哥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寻求破产保护的最大零售商。“凯玛特”的倒下,原因或许有很多。例如开太多的分店、一味把降价作为促销手段、公司人员众多等。但最能说明问题的,或许是一个被人们争相议论的有关“凯玛特”的故事:一次会议结束时,一位员工在总结时发现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于是就向正坐在身旁的上司请示如何解决。恰好,他的上司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又顺水推舟地把问题推给了自己的上司。结果,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这样一级又一级向上请示,最后摆在了公司总经理帕金的面前。对此,无奈的帕金说:“真是可笑,就没有人想着去解决问题,而宁愿将问题一直推到最高领导那里!”潜能提示:问题都是拖出来的

中国人用词很有意思,我们往往把拖延说成是推脱。总觉得把问题推给别人,或往后拖一拖,就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也就是说,我们不是很喜欢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而是愿意将其交给合适的人、合适的时间。

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一半一半,问题或许能得到更合理地解决,或许一直拖到小问题成了大问题,直至无法解决。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的人生就这样拖成了黄花菜。

我们每个人都懂得“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道理,却很少有人愿意这样去做。我们也清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原因,可看到之后还总觉得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蚁穴”,无碍于大局。于是结果似乎也就这样注定了。

任何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是拖出来的,这也就是积重难返的道理。拖延的是你的生命

1732年2月12日,有一个男婴出生在弗吉尼亚的一个奴隶主种植园里,他就是乔治·华盛顿——“美国共和之父”。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打败了英国殖民者,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民主、自由”的联邦政府,彻底根除了“君主制”。建国后,他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功成身退,辞去了总统的职位,回到了维农山庄园重新去过贫民的生活。时至今日,美国人谈起乔治·华盛顿仍然满是敬意,将他与亚伯拉罕·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乔治·华盛顿最杰出的就是军事指挥能力。在他就任大陆军总司令之后,把一支组织松散、训练不足、装备落后、给养匮乏的地方民军,变成了一支能与英军正面抗衡的正规军,并取得了特伦顿、普林斯顿和约克德等战役的胜利,其中尤以特伦顿战役最为关键。

这次战役发生在1776年12月。在此之前,3.5万多的英军在指挥官罗尔的带领下,一直把华盛顿指挥的美军追赶到了特拉机河南岸。此时的美军可谓是内外交困,河对岸的特伦顿城附近集结着占据优势的英军,外面天寒地冻,更糟糕的是,士兵大部分都没有过冬的衣服,而且粮食还不够吃。再加上刚吃了败仗,士气低落,几乎每天都有人开小差。与此相比,英军却过得很惬意,躲在屋子里烤着火炉、喝着酒,准备欢度圣诞节。指挥官罗尔也踌躇满志,早已作好了一切准备,只待河水一解冻,就带领部队渡河彻底消灭美军,就像捏死只蚂蚁似的。

正当美军处于绝境时,情报员给华盛顿送来了有关英军的兵力部署和正准备过圣诞的情报。据此,华盛顿当机立断,发动奇袭,一举扭转美军的不利局面。而此时的特伦顿城里,一片喜庆,除了站岗放哨的少数士兵,大多数士兵都在军营或酒吧里喝得烂醉如泥。指挥官罗尔正在和他的亲信打牌,期间有一个士兵给罗尔送来一张纸条,是侦察员送来的有关美军的最新动向。玩得正起劲儿的罗尔把纸条接过来,看都没看一眼,直接装进了口袋,心想玩完牌再看。然而令罗尔没想到的是,就是他这一拖延,换来的却是他再也无法收拾的局面。美军在华盛顿的带领下,很快就渡过了特拉华河,然后向英军的前哨据点发起了攻击。

正和亲信玩牌的罗尔听到从远处传来的枪炮声,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慌里慌张地骑了一匹马,立刻命人擂起战鼓召集军队,轻骑兵也吹起报警的军号。一时间,整座特伦顿城喧声震天。有些不明情况的英军从营房的窗口胡乱向外射击,还有些英军在大街上涌来涌去,乱作一团,半天也没列成队形。骑兵则是仓促上马,东奔西突,使局面变得更加混乱。

前哨据点此时早已被攻破,美军已经兵临城下。六门大炮已经卸掉前车,并且很快投入了战斗,华盛顿也下马和炮手一起作战。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美军,英军指挥官罗尔虽然是一个很有勇气和军人荣誉感的军人,却在急切之下召集不齐部队,组织不起有效的堵截,只好带着身边百十来人像个无头的苍蝇似的,左冲右突,希望能够力挽狂澜。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罗尔也只能是做最后一次的困兽尤斗。美军的战鼓和枪炮声在英军的四周震天响,中弹受惊的战马把骑兵抛落在地,旋即就被别的战马踩死了。步兵更惨,只恨爹娘少生了一条腿,没命似的四处狂奔。

战争的进程很快就明朗化了。尽管罗尔不顾枪林弹雨,高举着指挥刀冲锋在前,但也再难挽回败局,结果被一发子弹击中栽下了马。失去了首领的英军,更加溃不成军,见突围无望,很快就打出白旗投降了。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人们从罗尔的口袋里取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华盛顿军队已经渡过特拉华河,正向我处移动。”——正是玩牌时士兵递给他的那张纸条!潜能提示: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论语》里有句话说:“时也,势也;命也,运也”,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都不这样讲了。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事情的完成是与当时的时势分不开的。大凡人在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没有事情是做不成的。慢慢年纪大了,经历的多了,才会明白个人的努力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能不考虑当下的形势和环境。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为什么就没有民营企业,也没有民营企业家?因为那时的形势不允许,会被打成“走资派”,是要拉到大街上游斗的。所以,我们做事要讲求时机。什么是讲求时机呢?依我看来,就是在对的时间里做对的事,不要在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耽搁。

当官,就做当官该做的事;经商,就考虑生意上的事。当官如果整天想的是如何做生意,经商眼睛整天瞅的都是官场,这就糟糕了。很可能官商勾结造成腐败,最后锒铛入狱,官也丢了,生意也没的做了。工作的时间就应该工作,闲暇的时候就去娱乐。如果工作的时间里还想着去娱乐,结果只能是工作没做好,也没有闲下来的时间了。

所以,做人最要紧的智慧就是在对的时间里做对的事,在合适的时候有合适的举动,要控制好这样的一个度,掌握好时机。不然,只能是一团糟。人生经得起几次“滑铁卢”

兵败被放逐到厄尔巴岛的拿破仑并不甘心失败,再加上法国民众不堪忍受波旁王朝的残酷统治,愈加怀念拿破仑时代。于是在1815年2月的一个夜晚,拿破仑率领少数士兵,乘着夜色的掩护,巧妙地躲过了监视他的军舰,回到了法国南岸儒昂湾。

一登上法国的土地,拿破仑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士兵们大受鼓舞,热血沸腾,开始向巴黎进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人们欢呼雀跃地把拿破仑迎接进城。前来阻击的队伍,因很多是拿破仑的旧部,纷纷归附,加入到了拿破仑的队伍。就这样,几乎没费一枪一弹,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拿破仑就率军进入了巴黎,并在万千民众的欢呼声中重新登上了王位。此时他的部队已有1.5万人。

正在维也纳忙着大吵大闹,因分账不均还差点大打出手的反法联盟各国首脑,闻听拿破仑在法国复辟,一下子慌了手脚,再也顾不上争吵了,迅速集结兵力,联合英、俄、普、奥、荷、比等国约70万重兵集结在边境,准备分头向法国展开进攻。拿破仑也没闲着,一进入巴黎就开始抓紧备战,很快有将近20万人归于他的指挥之下。

面对反法联军强大的军事阵容,拿破仑经过认真的分析,决定化被动为主动,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集中主要兵力首先向位于比利时的英普军队发起进攻,打败威灵顿和布吕歇耳这两个老将。于是,拿破仑带领着12.5万法军悄悄移动到比利时边境。紧接着,他马上带领先头部队越过比利时边境,向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发起了猛击,并将其击败,使普军向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撤退。转过头来,拿破仑又刻不容缓地向威灵顿带领的英军猛扑而去。与此同时,因害怕被击败的普军赶来与英军会合,他让副手格鲁希元帅独自带领骑兵预备队去继续追击溃逃的普军,并让他保持与主力部队的联系。

闻听普军被拿破仑击败,头脑冷静的威灵顿命令英军在一个叫滑铁卢的高地上筑好工事,严阵以待。于是,随着拿破仑带领法军主力的到来,滑铁卢之战开始了。拿破仑仍旧骑着自己的白色坐骑,亲自在前线检阅了部队,随之向英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决定拿破仑命运的时刻开始了。

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英法两军在高地上展开了拉锯战,法军几度攻占了英军据守的村庄和阵地,又几度陷落。除了在泥泞的山坡上覆盖了一万多具尸体,双方并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都已疲惫不堪。双方统帅也都处于焦虑之中,仗打到这个份儿上,拿破仑与威灵顿各自的心里都很清楚,谁能先得到增援,谁就能击败对方,取得胜利。威灵顿等待着布吕歇尔;拿破仑盼望着格鲁希。

拿破仑的副手格鲁希元帅正遵照之前预定的命令,沿着既定的方向追击普军。突然,他脚底下的大地开始微微震动起来,远方传来沉闷的炮声。手下的将领纷纷建议他向开炮的方向前进,而他却迟疑了,拖延了,原因是没接到拿破仑的命令。于是部队继续向前行进。

此时的拿破仑,一面组织兵力向威灵顿的高地发起一次比一次猛烈的进攻,一面写信让格鲁希不惜一切代价向自己靠拢。战斗进行得一次比一次残酷,投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原本箍桶似的英军防线出现了松散。就在这时,在拿破仑急切盼望中,东北方向有一股黑色人流迎面奔来,并不是格鲁希的援军,而是分批赶到的普军。于是,战役的胜负就这样决定了。在英普联军的夹击下,法军溃不成军,原本一支赫赫有名的部队,一下子变成了任人驱赶的抱头鼠窜、惊慌失措的人流。因为此战,拿破仑被迫第二次退位,然后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直到1821年郁郁而终。

拿破仑为什么会在滑铁卢打败仗?其他原因或许也存在,但最主要的却是因为拖延。拿破仑就在看似不起眼的拖延中,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也决定了整个世界的命运。机会总是稍纵即逝,哪怕就是拖延几分钟,乃至几秒钟,事情完全就可能是另外一个结果。平时,经常听一些人埋怨自己抓不住机会,以至于自己碌碌无为,可现实中他们却总是习惯性地拖延,还并不以此为意!试问:若总是一味地拖延,你的人生又经得起几次“滑铁卢”呢?潜能提示:不要拖到最后一刻

毋庸置疑,尽管一些人也为拖延这个总也改不掉的习惯而懊恼,还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拖延着;还有一些人甚至很满足于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钟再完成,并为此而沾沾自喜。这似乎已经成了生活的常态。

我们总觉得时间还很长,拖一拖再去解决也未尝不可。可很多时候事实却告诉我们:只因为这一时的拖延,很可能就再没有机会去做任何事情了!什么叫“坐失良机”?就是不主动及时采取行动,而是一味地拖延,结果使大好的机会付之东流。

人生为什么会有悔恨、会有遗憾、会有不甘心?并不一定是因为做错了很多事,而更多是因为很多事没有去做。本来我们有时间,也有机会去做的,却只是由于拖延错失了,这才是让我们扼腕不已的原因。

因此,请不要尝试着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去解决,也不要以为事情拖到了最后一刻,你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千钧系于一发,而头发却硬是没被扯断,像这样的事情不是不可能发生,但却是奇迹。我们怎么能够奢望在自己的生活里,每天都会有奇迹发生呢?你是一个拖延者吗

①在工作中,我总是把困难的往后拖,而且越临近deadline,越想做其他的事。

A是

B否

C不确定

②每次开始工作时,我常常会先整理桌子、清理资料或倒杯茶水等。

A是

B否

C不确定

③每当静下心来准备开工时,总是先起身去冲了杯咖啡,然后等待一份“好心情”再开始。

A是

B否

C不确定

④无法容忍别人占用或浪费自己的时间,可自己却从不珍惜时间。

A是

B否

C不确定

⑤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不愉快时,总希望一些不可抗力或者意外出现,结果就真的出现了。

A是

B否

C不确定

⑥有时候事情被拖了很久,或者完成得很差,然后借着一次争吵,把事情随手推给其他人来做。

A是

B否

C不确定

⑦正在做着一项工作,可头脑里一有什么欲望和想法,就抛下手中的工作去干。

A是

B否

C不确定

⑧工作中出现了失误,或者完成的效果不如预期,往往会找机会迁怒其他人。

A是

B否

C不确定

⑨遇到某件困难的工作,或很繁琐的事情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批评或者讽刺。

A是

B否

C不确定

⑩总觉得工作本身太过无聊,就用老牛拉破车的速度来处理,虽然自己也不想这样做。

A是

B否

C不确定分析:

选择A(1~2个),你还不算是一个拖延者,只是有些小偷懒,或者说有拖延的倾向。小小的偷懒也可能演化为你的一种习惯,从而最终让你成为一个拖延者。

选择A(3~6个),可以肯定你是一个拖延者,你总把工作尽可能地往后拖,总会被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到工作的进度。

选择A(6个以上),你的拖延现象已经很严重了,这严重影响到了你的生活和工作,如果不果断地加以改变,你的前途和人生将是一片黯淡。

全部选择B,拖延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你要做的恰好相反:合理地把工作安排得宽松一些,让自己的身心得到适当的缓解。

全部选择C,拖延这一问题暂时不是你首要考虑的,你要考虑的是,自己是不是有健忘症。第二章拖延的账单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发生,导致的结果必然都会有最终的承受者,而且很可能就是促使事情发生的那个人。这就如同马戏团小丑手里抛出的回旋标,最后还是要飞回到他的手里。拖延的背后

刘小姐还记得大学刚毕业时,那时的她意气风发,很想在一份工作中大展拳脚,大干一场。后来她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被分配到某机关办公室做外宣工作。当时她认为机关是广阔天地,正是自己大有作为的时候。谁知,她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打电话和上网。

每天,如果有宣传任务,她要做的就是给媒体打电话通知,然后到活动现场发放材料,或者干脆直接把电子文件发给媒体就可以了。而其他的时间,就只有上上网、看看新闻、聊聊天。

虽然刘小姐工作才两年,可早已没有了大学一毕业时的那份激情,对工作也是能拖就拖,能少干的绝不多干。这样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尽管她也时常会心有不甘,可是在机关里,女性晋升的空间本来就很小,而工作又如此单调乏味,又能怎么办呢?

直到有一天,另一个和她一起进机关的女孩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升为副科长,也调去了新的工作岗位,她才清楚在这两年里自己失去了什么!

小南大学刚毕业,父母就通过各种关系给他在一家企业找了一份工作。这是一份很清闲的文员工作,每天在办公室除了打扫打扫卫生,就是跟原来的同学网上聊天。小南很不适应这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开始时他还想着父母费了那么大的劲儿给自己找来的工作,要好好干出一番成绩来。可不久就泄气了,他根本无法融入到现在的这份工作中,他更愿意开一家自己的服装店。

到底该何去何从?小南一直犹豫不决。结果四年过去了,他既没有开服装店,也没有真正地用心工作过,还是个很清闲的文员。

小华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在刚参加工作之时,他想着自己也算是“十年磨一剑”了,现在正是一试身手,大有作为的时候。可谁知结果却是,他每天做的只是整理档案、打印材料、接听电话等琐碎的日常工作,而且一做就是一年多。这让他很苦恼,想着自己一身的才华就这样一天天被浪费了,难免有种郁郁不得志的感觉。他开始消极怠工,开始混日子。

可每当想到这份工作自己有可能干一辈子,他还是心有不甘:自己一个大男人,活一辈子居然一点成就都没干出来……可现在工作难找,能有份稳定的也不容易,他想着还是先混一段日子再说吧!潜能提示:为拖延买单

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拖延的世界。据一份职场调查显示:约有20%的人认为自己有长期拖延的习惯。他们更多时候将拖延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尽管他们大多时候也觉得不应该,还经常会因为拖延而感到焦虑。

不过他们并不认为拖延是一件多么严重的问题,也并不觉得自己会因拖延而遭受多大的损失。他们经常忘了按时付银行的利息、经常望着散乱的衣橱发呆:工作经常被拖到了最后一刻才猛然警醒,然后挑灯夜战……

他们还是固执地认为这些都只是小毛病,尽管他们常常被搞得焦头烂额,尽管他们一天比一天老去,尽管他们现在做的还是十年前的工作。

其实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发生,导致的结果必然都会有最终的承受者,而承受者很可能就是促使事情发生的那个人。这就如同马戏团小丑手里抛出的回旋标,最后还是要飞回到他的手里。拖延的是时间

一次,我去听一位著名企业家的讲座,他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所有的竞争都离不开时间上的竞争,所有的拖延都可以归结为时间上的拖延。”

平时,我也经常能听到一些企业老总对自己的下属说:“你这种做法就是在浪费时间,难道你不清楚对于我们企业来讲,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吗!”

每听到那些老总如此说时,我总会更加关注他的下属脸上的反应。然而很遗憾,我从他们脸上看到更多的是茫然和无动于衷。一次我忍不住问一位老总:“你这样对着下属一顿训斥,能收到多大的效果呢?”

那位老总一愣,片刻之后说:“可这是事实啊!不然我还能怎么说!”

至此我们就有必要讨论一下人性。人性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呢?当然是利己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利己心理要多于利他心理。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发达之后,日子过得很富足而且有余,他才会想到其他人;如果自己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当然就只会考虑他自己了。

既然人性是利己的,如果拖延的只是时间,如果没有按时完成工作只是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如果这一切跟他们自身的利益根本就扯不上多大的关系,他们怎么可能不拖延!

员工为什么要到一家企业里面去打工,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二是为了寻求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有人或许会问:“我既满足了员工的生活所需,而且还绰绰有余;也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足够的平台,可他们为什么工作起来还是拖拖拉拉的?”

人是有惰性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明明在为拖延而感到焦虑,却还在焦虑中拖延着。明明知道这份工作不能再往下拖了,可还是会想再稍等一会儿,只是一小会儿:明明清楚只要不拖延、好好干,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可遇事还是会一拖再拖。惰性在拖延中滋生,而人往往又很难将惰性从自己身上彻底剔除掉,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有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那就是要做的事情越少,人们反而越觉得没有时间。一拖再拖,总认为时间还充足。他们心里有时会想:只要我想做,其实早就做完了——可就是根本不做。与此相反,有很多事要办的人往往却能抓紧时间,而且总能找到足够的时间来将事情做完。由此可见,事实上我们是在借着拖延时间来任由懒惰在自己的身体里蔓延,却把因懒惰而出现的拖延当成是对时间的拖延。

当我们拖延的时候,总认为时间还很长。我们总以为我们是在拖延时间,却没察觉到时间仍旧在这拖延中悄悄地流逝。时间是决不会被拖延的,就在这一刻,无论你是正在处理一份紧急的文件,还是正在网上浏览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网页:无论是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抑或什么也不做……时间依旧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没有丝毫的停顿。

我们无法拖延时间,如果有人说他拖延了时间,那他除非是《恐龙特级克塞号》里面的那个克赛,可以胡乱地比划几下就可以让时间停止。“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时间就是这样,一小时过去了,又是一小时;一天过去了,又是一天;一年过去了,又是一年。而我们却早已不复当年了。

事实上我们什么都拖延不了,更别说时间了。一千年前和一千年后,时间还是像现在一样地在分秒流逝,而我们因为拖延付出的最大的代价,只能是我们的生命。潜能提示:为什么在拖延时间

1. 并不认为拖延时间就是在损耗生命。此类拖延者并不认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或许他们也知道这一点,却并未形成觉醒的意识。

2. 时间有的是,拖一拖无所谓。此类拖延者尽管清楚“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却总觉得时间多的是,拖延时间对生命的耗损微乎其微,所以也就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你为何会患上工作焦虑症

一年多之前,张强可是公司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现在他也算是公司里的老员工了。当初刚进入公司时,他对工作满腹热情,任劳任怨。当时由于单位人员少、任务重,他一人包揽了手机信息、汇报材料、打扫卫生、跑腿打杂等所有杂七杂八的事,另外还要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那时候,加班对于张强来说是家常便饭。大多时候同事们都下班了,他还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和材料。就是每天中午休息的时间,他也从来没有休息过。公司发展得很快,人员也急速增长,一年之内增加了二三十人。他满以为老总会提拔自己当部门经理,结果只是让他做了个小小的主管,薪资也没有多少提高。

为此,有的同事就打趣他说:“干嘛那么拼命地工作,何苦呢?何必非得急着被提拔呢!”对此,他也只好苦笑着说:“没办法,也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过没多久,张强就真的开始过上了“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而对于工作,即便是分内的,他也是能拖就拖,能不做就不做,更不要说分外的事了!

就是因为觉得领导待自己不公,他对工作越来越爱搭不理,心想总有一天领导会发现自己的重要性。可谁知道,他没做的工作,领导很快就让别人接手了。他本来想借着拖延工作来体现自己对公司的重要,结果却是让自己显得更加无足重轻。潜能提示:工作焦虑症你了解多少

或许在每日的工作中,你也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绞尽脑汁也拿不出一份创意的策划、费了半天劲销售额仍旧停滞不前、财务报表总好像永远也做不完似的……越来越觉得工作是如此单调而枯燥,心里的倦怠和厌恶也一日比一日严重。

由此,相当多的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态度随之变得消极,也失去了耐心。情绪上开始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常常迟到早退。也想着跳槽或是转行,可又担心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于是一直犹豫不定。

这就是典型的工作焦虑症。相当多的人在工作中,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时期。人处于焦虑之中是最拖延的,当前的工作不想做,新的工作又不敢轻易去找!不少人因此拖延了一生!你拖延得起吗

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时,其实当第一波次的日军轰炸机接近港口时,美军雷达观测站就已经发现了。基地值班军官认为这是从美国本土飞来的己方机群,而他的上司对这一报告产生过怀疑,也想应该立即去核实一下,但最终他却没有立刻去做。这次拖延导致的结果是——日机扔下的航空炸弹证实了他的怀疑——飞来的不是己方的飞机。

在日本人的这次偷袭中,美方损失了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假如这一情况能够被及时查证,假如基地的战斗警报能够提前拉响两分钟、或者一分钟,情况或许就完全可以是另一番样子。

不少人总觉得拖延只是小毛病,可很多时候我们是拖延不起的。因一时的拖延,使很多时候失去的,往往是我们此后再努力也挽回不了的。战争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大学毕业后,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文华被一家大型国企看中,去了该企业所属的一个设计院做暖通工作,职位是助理设计师。一毕业就能谋到这样的一份工作,文华很兴奋,踏踏实实开始了他在设计院的工作,这一干就是三年。

设计院的工作很清闲,没事时文华经常和大学的同学聚一聚。慢慢地,他发现其他同学的工作虽然也不错,可他们却好像并不热衷“吃皇粮”,纷纷跳槽,有的还开起了自己的公司,干得风生水起的。本来他并没想过跳槽这件事,因为他觉得自己所在的这家企业薪资待遇很不错,福利也很丰厚。可每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其他同学跳槽,心里还是会有这个念头。

到底要不要跳槽去寻找适合自己创业的机会?文华一直犹豫不决,这件事也就一直拖而未决。就这样,工作也再不像以前那样用心了,而自己创业还只是个头脑里模糊的想法。转眼间,已过而立之年,可他的职位还是个助理设计师。

李阳以前在一家私营电子公司做行政工作,后来去MBA进修。毕业之后,很快就有一家猎头公司找上门来。不久之后,他顺利去了一家在深圳的合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出任行政副总,主管人事、行政、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公司的总裁是个美籍华人,也是单身一人在深圳打拼,下班后经常和公司里的几个管理人员一起吃饭、喝酒、娱乐,相处得很融洽。在工作中,相互间配合得也很默契。李阳觉得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工作,简直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由于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两年之中,公司的业务发展得非常顺利。就在这时,一家加拿大的上市公司看中了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要将公司收购的意向。同时,李阳所在的公司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也希望能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通过一系列的谈判,收购成功,且加拿大公司同意总裁及他的管理团队继续留任。

就在李阳和其他人都松了一口气,觉得美好前景就在眼前,准备放手大干一场时,意外发生了:公司被收购后不久,总裁就因为与投资方在业务方向上分歧很大,一怒之下辞了职,返回了美国。

不久,投资方又从新加坡派来了一位新的总裁,是一个对中国市场一点都不了解的加拿大人。初到公司,新总裁就开始在全公司内推行他的那一套西方管理模式,非常厌恶随意和灵活地处理业务及管理问题,致使大家的工作很难展开。对此,李阳好几次当面对新总裁的决定提出疑议,而新总裁对他也颇多微词。

跟领导的关系处得很糟,工作又难以展开,两难中的李阳想到了离开。可是去别家公司,是否能谋到自己现在这样的职位和薪资待遇?李阳犹豫了,心想还是再拖一拖,也许公司的情况会好转、也许会有更好的机会。

令李阳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新总裁正悄悄地通过猎头公司寻访适合他这一职位的新人选。结果,七个月之后,李阳就被辞退了,而当时的他还在犹豫自己是不是要离开!直到接到辞退通知,李阳才后悔不迭。若不是因为他拖延,早点离开公司或想办法解决与新总裁的误会,绝不会陷入现在这样的处境。潜能提示:拖延的代价

我们总以为把一些棘手的问题往后拖一拖,也许就能得到好的解决。实际上,越是棘手的问题,越往后拖越难处理。引发问题的各种条件和因素都没有了,要想解决问题又该从何入手呢?何况,拖延的成本是很高的。

首先是时间上的。假定一个人的寿命是80岁,除去20年的幼年、少年时光,以及60岁后的老年生活,真正用于实现自身价值的时间只有40年,算算你现在还有多少时间可用来拖延?

其次是精神上的。问题一天得不到处理,你的忧虑和困扰就会一直伴随着你,为此而造成的精神损耗,远比你去解决问题要多得多。

最后是物质上的。当问题一出现时,往往是解决的最佳时间,所消耗的物质成本也最低廉。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成本也就相应地会成倍增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