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阵风吹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18:57:43

点击下载

作者:张楠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那阵风吹过

那阵风吹过试读:

内容提要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难免淤积于胸,块垒难消。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有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编辑同志:

今天,我们特投书贵报,向你们反映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的环境污染太严重了。

我校附近有一家前进化工厂,天天向外排放有毒的气体和废水。广大师生和附近居民长期处在被污染的环境中,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工作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几年来,学校和居民多次向工厂领导提出意见,要求尽快和妥善解决污染问题,可是厂方却以生产任务繁重、技术力量薄弱和经费开支太大等为理由,一再拖延,至今不予解决。我们希望贵报向社会呼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为广大师生和附近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大家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作为中学生,我们打心眼儿里为祖国的兴旺景象感到骄傲。但是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长期以来,不少工厂的领导特别是前进化工厂的领导,只强调完成生产任务,忽略了对“三废”的处理,不重视环境保护,造成极大的危害。就拿我们这里来说:由于前进化工厂的废水流经我校的澄溪里,严重污染了水源,鱼虾已经不见踪影,河岸的绿草和树木己不断发黄枯萎,快变成不毛之地了;废水的毒性更大,据调查,我校师生和附近居民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去年已比建厂前高出了三四倍,真使人怵目惊心啊!党和政府近年来非常一定要解决好污染问题。遗憾的是,前进化工厂的领导对此充耳不闻,继续毒化环境!这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不正之风决不能任其泛滥!

我们要求解决污染问题,前进化工厂领导竟以“技术力量薄弱”来搪塞,这说明厂方是鼠目寸光,只顾眼前,不看长远,只抓物质生产,不管人才培养。企业要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就需要大批人才,人才从何而来?大多从学校培养出来,像前进工厂这样天天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和废水,致使学校教育工作不能下沉进行,我们被弄得身体虚弱,掌握不了科学技术,培养不出实际能力,影响所及,恐怕决不止一个前进化工厂的技术力量雄厚不起来了。

前进化工厂的领导同某些工厂的领导一样认为把经费用于治理污染是亏本生产,有损经济效益。其实,环境治理好了,既有利于国家和人民,又能给工厂本身带来很大的效益。因为洁净良好的环境能使工人身心愉快,生产干劲倍增。试想,成天生活在废气、废水、废渣包围的环境中能心情舒畅吗?工人们能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吗?如果重视“三废”的处理,废水可净化,废气可以利用,废渣可以派上新用场。所以处理“三废”不是“亏本生意”,而是一举多得的事。前进化工厂把“经费开支太大”当作不治理废气、废水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编辑同志:以上是我们的意见和看法,希望你们公诸于众,督促前进化工厂明确办工厂搞生产的目的,认识污染环境的严重危害性,以对国家对人民切实负责的态度、尽快解决废气、废水的问题,保证我们——祖国的未来能健康成长!

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成长时期,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如何在这一阶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

俗话说:文如其人。文章像是心灵的一面窗户,透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精神世界。一篇内容充实、催人奋发的好文章,与其作者的思想、情操应有密切的联系。很难想象,一个思想消沉、心灵空虚的人写出的文章会铿锵有力。罗曼·罗兰说得好:只有点燃自己心头的火,才能照亮他人的心。某些中学生之所以作文时“无话可说”,关键在于他的思想境界不高,因此就难免要说空话、套话,甚至编造材料了。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应首先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班上很少有人对作文感兴趣,写出的文章内容陈旧,缺乏生气。但是通过语文老师举办爱国主义讲座,进行人生意义的讨论,同学们渐渐打开了思路,从狭隘的自我中走出来,面对未来、人生,写出了一批较好的文章。我也深深感到,一个人只有对生活有了明确的目标,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地贡献给人类的时候,他才会感到充实,他的文章也才会有内容。

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是重要的,但平常写作素材的积累,大量的阅读、练笔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学生尤其应该如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家,无一不是勤奋阅读,在生活中不断积累材料和不倦写作的。要想使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就要不断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并从中汲取营养。其次,还要细致地观察生活。我与班上的同学都曾为素材而苦恼,后来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有选择地汲取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把感想或经过记下来。时间久了,胸中的东西多了,文章也就不再东拼西凑了。

写文章不易,但总结经验则更为重要。一些同学拿到老师批改后的作文往往只看分数,而不注意文中的问题,这也是写作水平提高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只有总结才会有提高,也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取得进步。

总之,中学生的作文不应是孤立的,它应和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这是我对中学生作文的一点看法。

捕捉生活的闪光点

我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某班50个同学做了一次作文,题目叫《放学路上》,结果第二天交来的50篇作文里竟有30多人写的是捡钱包的事情,老师哭笑不得,说:“路上真有那么多钱包供你们捡吗?”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也说明了目前中学生作文的一个普遍现象:没有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瞎编一些材料,说空话、套话,结果适得其反,作文无长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这就是说,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发现、捕捉,才能充实你的头脑,美化你的心灵,随时写出一些脍灸人口的文章来。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陈粤秀同学,她能细心观察周转的一切,并时时记在心中,写作文的时候信手拈来,笔下生花,写出了众口交赞的文章。曾荣获“国际少年书信比赛”金质奖章的赵爽同学,善于观察她所处的环境,在她的《一个邮政职工的一天》的作文里,不仅描写了山川草木,还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把那旖旎的草原风光、风土人情表现的活灵活现,使人感到象真的进了那暖烘烘的蒙古包、吃着香甜的手扒饭一样。这都是由于她们善于观察生活的缘故。

诚然,中学生得视野不太广,他们所能涉猎的活动范围有限,特别是现在抓教育质量的时候,多数的中学生都是两点连一线,从学校到家里,从家里到学校,很少接触社会。但就是这样,也是很好的生活素材,家里、学校里也有很多的闪光点,这就要看你怎样去发现、去捕捉。有的同学说:我每天都在观察,但总觉得没有值得写的。可我说,那是由于他不会观察。善于观察的人,每一件小事情都是他的写作对象、赞赏对象。我曾经看到的作文里有写小路、小草、溪流、野花,甚至写路上的小石子和鞋底的……难道这些写作的素材不可以成为赞美的对象吗?

我的爸爸妈妈也是中学语文老师,他们经常在饭桌上或休息的时候谈论到学生的作文,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学生写作的范围太窄,联想不开,甚至编造材料,不真实。他们也为这些苦恼过,也探寻过一些教育方法,但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提高不快。

由此我想呐喊,中学生们,用你们的眼睛去捕捉生活吧!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你讴歌。捉住了生活中的闪光点,你们就再也不会为作文而苦恼。

雄心和毅力

有人说做人最重要的莫过于雄心大志,我说做人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毅力。

记得我曾见过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志大才疏的挖井人,由于缺乏毅力、浅尝辄止,终于失败的经过。此君在地上掘了不少的大坑、小坑,但没有一次能坚持到底。甚至当他渴望的水就在眼前的时候,却弃之而去,终使功亏一篑。

这幅漫画寥寥数笔,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道理:雄心大志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还在于行动,在于行动中有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中,雄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那就会变得鼠目寸光,甚至变成奥勃洛摩夫式的废物,但是雄心毕竟还只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要把它变为现实还要靠顽强的毅力。人世间没有平坦的路,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经过血与火的斗争。如果我们只有远大的理想而不以巨大的毅力从事“韧”的战斗,当岁月流逝,你会发现,理想仍然是理想,它还是天幕远景上的海市蜃楼,你就像那个挖井人一样终于一无所获。如果我们在树立雄心壮志的同时,不忘刻苦努力,以顽强的毅力去拼搏,用一种不达目的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向困难冲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而不会像那个挖井人那样费尽气力两手空空。挖井如此,学习亦如此,人世间的一切奋斗莫不如此。

中国古代的史圣司马迁矢志修史,在漫长苦难的生活道路上,他以超人的毅力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不朽的杰作《史记》;化学家诺贝尔的炸药实验曾使自己负伤,亲人丧命,但仍坚定不移地工作;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更是雄心和毅力结合的典范,在伦敦图书馆他的座位下,竟有他读书时跺脚留下的沟痕!

成功和毅力永远是不可分的。当我们在困难面前想要退却时,我们要想想画中的一事无成的庸人,更要想想马克思的名言: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干劲·恒心·效率

——从一幅漫画中得到的

有这样一幅漫画,题为“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画上有一个嘴刁香烟,左手拿铁锹,右臂搭着毛巾,裤腿挽得老高的人,正迈开步子向前走去。在他的身后留下四五个深深浅浅的水井,但它们离地下水面总有那么一段或长或短的距离。而最靠近他身后的那个,只挖了几锹,就感到这下面没有水了,要现换个地方挖。他迈开步子正向未开发地带继续“挺进”呢!

看了这幅漫画,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干劲、恒心和效率这三者的关系问题。

要干成任何一样事情,首先需要的是干劲,缺乏干劲什么事也做不成。然而这十足的劲头该如何使用呢?假如你一会儿干干这个,一会儿干干那个,结果会一事无成。这个道理小学生也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一篇寓言《白头翁的故事》。说的是林中有一只小鸟,看到黄莺鸟唱歌唱得好,就跟她学唱歌,看到燕子会做巢,又去学做巢……结果头发白了,本领一样没学成。就得了“白头翁”这个名字。

由此可见,干任何事情不仅要有干劲,还要有恒心,确定目标,持之以恒,才会获得较高的效率。这就好比做人工呼吸,只要存在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不断进行下去,直到病人恢复呼吸。如果你按了两下,无所所应,就放手不干了,这样,一个本来可以挽救的生命就会断送在你手里。

因此,要取得较高的效率,必须把干劲和恒心相结合。光有干劲是不行的。而那个挖井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他挖了一连串的“旱井”,而且还准备继续挖下去,干劲应该说是不小的,然而他缺乏的正是恒心,要是他能坚持下去,别说一口井,就是两口也早就挖好了,效率该是很高的。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要切忌犯挖井人那样的错误,要注意干劲和恒心相结合,以取得高效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应把大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二位,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大众的利益是分不开的。如果国家衰败,生灵涂炭,那么个人利益又从何谈起呢?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个人才有幸福可言。因此,一个人应该有为国家、为大众谋利益的理想,为人民着想,在天下人尚未感到忧虑之前就为之忧虑,直到天下人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才谈自己的个人幸福。优秀的共产党员周文雍和陈铁军,他们生前尽管爱情的种子已经在心中扎根、发芽,但是他们都把它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们顾不上谈个人的爱情,而是积极地为党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才举行了刑场上的婚礼,把一腔热血洒在黄花岗上。他们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品德,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今天,我们的祖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为了实现“四化”,振兴我们伟大、古老的祖国,让五千年文明发扬光大,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应该树立起伟大而崇高的理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四化”而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美好青春。在这一伟大的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的青年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谱写着一曲曲壮丽的青春赞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也有那么极少数的青年人,胸无大志,整天只顾自己个人的利益,忙忙碌碌为的是个人的小家庭。他们碌碌无为,虚度年华,有的人甚至为了个人私利走私贩私、盗窃行骗,成为青年中的败类。我们应向这些人击一猛掌,使他们明白:只有抛弃个人主义,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四化”,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凡华夏子孙怎可无爱国之心?是中华儿女安能无报国之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牢记范仲淹的这一名言,为伟大祖国,为天下大众,为“四化”大业而贡献青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史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世界之大,人口之多,事物纷繁复杂,对于幸福的看法就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路易十五这个暴君不是说:“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言外之意,就是唯我独尊、及时行乐,哪管人民的悲苦、后代的幸福、他人的快乐。但裴多菲却这样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裴多菲的幸福观。他把对自由的追求看作是幸福,而把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当然,各人对幸福的解释是不同的,但从这些解释中不难归纳出一个道理,不同阶级的人,为不同目标奋斗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而且无非是两种:一个是为自己,一个是为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为人民,也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这和路易十五的唯我独尊、及时行乐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一个是为广大人民以至人类的幸福,一个是为渺小的个人的所谓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具有了这样高尚的幸福观。他说:“我的幸福属于全人类。”他就是以此为目标,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为共产主义贡献了一生。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是以天下为己任,从小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他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受到人民的无比爱戴。马克思、周总理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榜样。

在新中国的青年中也有许许多多以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幸福的人。杜芸芸是一个平凡的女工,生活朴素艰苦,但她把继承的十万元遗产全部交给了国家。有人说她太傻了,现成的福不享。可是她说她把钱交给国家支援“四化”建设,等到“四化”实现了,人民都富裕了,这就是她的幸福。这是多么真挚的话语,表达了她美好的心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她高尚的幸福观。她是真正懂得幸福的人,而那些以为自己不傻的人,想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财富而享清福的人才真正是傻子,是庸人。他们只想到个人的享受,是一种可怜的、唯我的、自私的幸福观。

我也是一个新中国的青年,我应该像杜芸芸那样,把自己的幸福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人民。

雨果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这心灵就是伟大的心灵,它装着人类的幸福。我要有一颗这样的心灵。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我曾经在枝叶婆娑的杨树林中漫步,以躲避炎炎烈日的暴晒;我亦曾在杨花飘飘的季节低吟着“春城无处不飞花”,然而,我却从未思考过杨树的“毁”与“种”的道理。今天,一篇寥寥数语的短文促我沉思起这个似乎再浅显不过的道理来了。

不错,“

毁树容易种树难

”。记得有这么一篇报道,一位勤恳的农民,花费了10年之久,把家乡的荒山秃岭换上了绿装,然而,一场浩劫却使得那郁郁葱葱的山林毁于一炬,老人痛哭流涕。尽管“四人帮”粉碎后,他又栽下株株幼苗,若要成林,却又需10年之久。人生能有几个10年!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国古代在封建统治的桎梏下扼杀的人才何止千万!“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可谓才华盖世,然而却终生郁郁不得志,遍访九州,报国无门,终于客死他乡。不然,他的成就不止是在诗文上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岳飞,这位有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气概的铮铮铁汉,竟被“莫须有”的罪名轻轻断送了性命。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统览历史,封建制度便是窒息人才的罪魁!龚自珍曾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那个时代,他的话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因为即使人才经过严师砥砺和自己的奋斗,饱受磨难而终于脱颖而出,又哪里禁得住封建统治者的大棒的砍杀呢!

林彪、“四人帮”不仅为自己黄袍加身不择手段,在对待人才上也忠实地继承了封建统治者的衣钵。在他们的淫威下,张志新们在枝青叶绿的青春年华中倒下去了;陈景润们正当生命力旺盛的时期,亦被折磨得伤痕累累,贻误了大好春光。至于那些先天不足的在大跃进年代出生又恰逢文化大革命的风刀霜剑的青年人,又有谁不是被他们“培养”得枝残叶损?

不错,毁树容易种树难!

我们常常在艺苑、文苑、科学的百花园中流连忘返,惊叹于满腹锦绣才,一身绝妙艺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横溢的才华、鬼斧神工般的技艺,却很少想到他们在结出硕果前所经历的以艰辛,以及园丁剪枝、浇水的苦心培育,也更少想到他们可能遇到的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捧杀的厄运。实在的,居心叵测的“毁树人”远远没有绝迹,也许,有的人也清楚地懂得毁树容易种树难的道理,却仍在自觉不自觉地扮演毁树人的角色。不是吗,以学历、资历压人的教条主义,在人才归队的问题上的本位主义仍旧阴魂不散!

为了祖国的四化更早地来到,让“种树人”再多些吧!毁树容易种树难《毁树容易种树难》这篇小文,篇幅不长,却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掩卷深思,令人回味。

一棵树,从它的种子播进土壤,到长成参天大树,要走过多么不平凡的历程啊。风霜雨雪,虫袭兽侵,三灾九难,才见成果,要想种活一棵树,使它成为栋梁之材难哪!

可是,要想毁坏一棵树,却颇容易。不晓事的孩子们在“激战”中常常使小树苗骨断腰折;家庭妇女们晾衣服的架子也要劳动小树苗承当;恋人们在“相对无言口难开”的时候,树便大遭其劫,搞得满地落花,枝零叶败了。即使是很易成活的小杨树,横着种,倒着种,折断再种都可以活的,在此种种人祸下,恐怕也难保天年。“毁树容易种树难”,确实是这样,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成就一件事情要比毁坏一件事情困难得多。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珍视成就,切不可以为树已栽下,万事大吉。须知“毁树容易种树难”,多年努力,可以毁于一旦,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由此,我又想到,一个青年人不正像棵树吗?从幼年到童年,从童年到青年,艰难地长着长着,人们培育他们,想让他们成为栋梁之材。而这又是何等艰辛的工作呀!相反,一个青年人的堕落却是那样容易,令人难以置信的容易,令人痛心的容易。

我在初中时有个同学,上高中后便很少来往了。不料前些日子,有人告诉我,他竟被劳教了。我不禁愕然,细询其详,原来是他重点高中没考上,父母很不满意,说他没出息,将来考大学也没戏,还揍了他几下。偏他脾气又倔,一跺脚烧掉了书本离家而去,在社会上结交了些坏朋友,越学越坏直至犯罪。听到此,我模糊地忆起他的面容,白白的脸宠上闪着一双和善的眼睛,这双眼睛怎么可能长在一个罪犯脸上呢?但这确实是事实。

哦,可爱的青年人,当“毁树容易种树难”的法则应用到他们身上时,事情不就变得有些可悲吗?

每一个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要做“栽树”人,而不要做“毁树”人。这就是读了《毁树容易种树难》后应该考虑的问题。

只要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都去栽树而不去毁树,我们的祖国就一定会花满枝头,绿遍山川,充满生机。

愿良师涌现愿芬奇辈出

《画蛋》这篇短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任何事都应该从最基本的做起。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易被忽略而又是最重要、最应当掌握的东西。学习做某件事情,都应从最基本的做起,否则,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常言说,“熟能生巧”、“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达?芬奇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就是因为老师教导有方,使他的基本功练得很扎实。

说到基本功,我倒想起了小学时练琴的事情:

当我第一次去请教老师时,他说:“你不要急于拉曲子,要先把音阶练好。”

于是,他给我上了第一课——音阶练习。而且只教了“哆来咪”。

我想,这还不容易?“哆来咪”谁不会?于是捡起提琴就练起来。“哆——来——咪”练了一个下午,我觉得挺不错,便又跑去找老师,得意洋洋地显示了我的“成绩”,并请他教我“哆来咪”后面的音阶。“你连这三个音还没有掌握好,就想学下面的了?”老师严肃地看着我说。“……嗯……”我不服气地低下头,小声嘀咕:“我觉得差不离了。”“不是差不离,而是差很多啊!”老师稍缓口气道。接着告诉我:音阶练习是音乐中最基本的一环,只有掌握了它,才能练习别的东西。

就这样,第二课还是“音阶练习”,还是“哆来咪”。“哆来咪,哆来咪,哆——……”这乏味的声音搞得我烦得要命。老师却仍旧要我练下去。

练呀,练呀,一直练到每一个音符都准确无误,老师才教我接着往下练。

经过7个月的苦练,我的琴技提高较快,已能演奏难度较大的曲子了。又过了5个月,老师在全校乐队队员的集会上,授给我一张“学校乐队首席小提琴证明卡”。并且奖给我一本书——《艺术家的故事》,其中就有芬奇的故事。《画蛋》这篇短文,是我从小就很喜爱的短文。我感谢出题的老师,出了这道好题目。

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青年,每一个有志之士,都能像达?芬奇那样学习本领,苦练基本功,我们的祖国不就会涌现出千百个芬奇吗?如果我们的每一个老师,都像芬奇的老师那样,像我的音乐老师那样,不就会使祖国的百花园结出更多的桃李吗?

我相信,《画蛋》能给每一个人以有益的启发。我也相信,每一个有志于献身祖国的人都能像芬奇和他的老师那样。

陈伊玲的故事

只要听见那银铃般的歌声,你就会猜到歌唱者准是个活泼热情的姑娘。是的,陈伊玲——这个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到工厂工作的女孩子,朝气蓬勃,性格开朗,爱好音乐,更热爱工作。她不仅有一张逗人喜欢的脸,一副委婉动听的歌喉,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要不人们怎么会说:“有事找陈伊玲准没错”呢?

在她愉快的生活中,发生了这样一个平凡而动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漆黑的晚上,突然狂风大作,台风袭击了这个城市。更可怕的是,伊玲住的弄堂里由于电线走火,引起了一场火灾。为了安置灾民,这整整一夜,伊玲的眼皮没合上一分钟,她奔波于断瓦残垣之间,忙碌在废墟焦土之上。由于过分劳累,那住日清脆圆润的声音也变得嘶哑了,那一对明快单纯的眼睛也显得有些默然无神了。“啊,今天还要去参加复试!”清晨,当她在倾塌的城垣边,烧焦的梁柱旁坐下歇息时,突然想起了这件重要的事。

说到复试,不能不想起上次考试的情景。上星期,伊玲怀着兴奋的心情去参加音乐学院的考试。在一间古色古香的考试大厅里,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就连平时一向以严格要求闻名的老教授也颔首赞许。

今天要复试,伊玲知道,这将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事业,何况是她如此热爱的事业啊,她捋了捋纷乱的头发,不禁说了声“糟糕”!

果然,当她再度站在考场唱起那几支歌时,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她从人们惊异的目光中看出了询问和疑惑,但是还需要说什么呢?她只能对大家抱歉地笑了笑,飘然离去。后悔吗?后悔昨天一夜的辛苦所带来的后果吗?不,她只是感到心中十分坦然……

当然,亲爱的读者,听了这个故事,你不必为伊玲着急。这次复试并没有使这位年轻而有才华的姑娘落选,相反,当人们了解到事情的全部经过后,只是更坚定地认为:她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不仅在于她优美的音色,更在于她那高尚的品格!

陈伊玲的故事

天亮了,陈伊玲踏着碎砖和积水回到了自己的家。

嗓子在隐隐作痛,一夜不曾感觉到的睡意向她袭来。她疲倦地靠在自己的床上。她的头脑中还在不停地想着:房子被台风吹倒了的人家基本上都安排了住处……还有几家的房顶需要修补……今天还要……噢,今天!陈伊玲一翻身坐了起来。今天是音乐学院复试的日子呀!“糟糕!”她急忙洗了脸去吃饭,然后匆匆地向音乐学院走去。

复试还是在那间大厅中进行。轮到陈伊玲唱了,她看到主考人苏林教授向她投来鼓励的目光;看到其他几个一起参加初试的考生在低声地议论着她——从他们的神色中她可以看出这一点;看到了坐在旁听席上的一些人——她认出里面有不少是本市甚至全国著名的歌唱家和乐团指挥,她在剧场中和电视荧光屏上见过他们;她还看见了担任钢琴伴奏的那位女教师的笑容和钢琴上映出的自己的身影……她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走到了大厅中间,开始演唱冼星海的名曲《二月里来》。

怎么回事?几位主考人面面相觑,因为陈伊玲的歌声与她在初试演唱时简直判若两人,完全失去那甜美、圆润的音色。陈伊玲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尽管她用了最大的努力来调整自己的发音,却仍然无济于事。当她好不容易唱完了自选的第二支歌曲——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时,汗水已经快要把衣服湿透了,嗓子也更加疼痛了。陈伊玲知道,自己今天的歌唱连拿到车间的业余晚会上都不会受欢迎,更不要说是在音乐学院的考场上了。她向板着脸的苏林教授抱歉地笑了笑,离开了考场。

考试委员会认为,陈伊玲这样情况是一定有原因的,苏林教授决定第二天到陈伊玲家中去了解了一下,他是不愿埋没这样一个人才的。通过了解,他很快弄明白了,原来陈伊玲不仅是一个有着声乐才能的姑娘,同时也是一个有着高尚的思想,乐于助人的人。他心里真高兴极了。

晚上,陈伊玲回到家里之后,从弟弟口中得知自己的复试已被录取,她不禁感到一阵难言的激动和喜悦……

滚滚奔流吧,大庆的金泉

——《大庆见闻一则》读后感

世界上有一种壮观的景象,是大海,还有一种更大的景象,是天空,然而还有一种更大更壮观的景象,那是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境界。读了《大庆见闻》一则,人们所看到的正是这种伟大的精神世界。

不同阶级属性的人,具有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正是不同的世界观,导致人具有不同的精神境界。资产阶级的思想轨迹是盘旋于尔虞我诈,纸醉金迷,如何多干坏事之上的。而我们无产阶级革命者脑里装的,心腑里划的,则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这几个金光闪闪、光华灼灼的大字。唯其如此,他能为革命事业赴汤蹈火,无所畏惧,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而且即使地位高了,誉满天下之时,他也能做到谦虚谨慎,兢兢业业,心里想着如何“少做点低水平的事”。《大庆见闻》一则所记叙的诚然是一件小事,一件在大庆,在铁人身上是极其平常而又经常发生的小事啊!然而从这件小事里岂不看到了铁人那一整颗燃烧的心,那不含一点杂质的崇高思想。

到过大庆的人,不,所有的全国人民,都晓得大庆有一股金色的泉。这金色的泉,不单是指滚滚流淌,哗哗喷射的石油,而且是大庆的人,铁人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请念念铁人说的这句话吧:“我一想起这些同志,想起这些活着和死了的无名英雄,我就问自己,你能达到这些同志的要求么……你不能少做点低水平的事么?”自己是英雄而不以英雄自诩,思想境界高了,还时时事事寻差距,找不足,力求登上更高的山峰。试想一想,这是何等闪着强光、发着巨热的精神!从而,我们岂不十分清楚地懂得,为什么大庆的金泉有那么大的能量,她流向哪里,哪里就生气勃勃,日新月异。她流向工厂,马达放大喉咙高声欢唱,她流向列车,列车风驰电掣,拔地如云,她流向各个企地单位,竞赛栏上的红色箭簇如焰火喷放!

俗话说:一滴水能映见太阳。从《大庆见闻》中,我们同样能看到铁人身上很多的东西。从这里,我们还看到无产阶级的英雄是怎样成长起来,高崛于人类史册之上。正是我们有托儿所大嫂那样千千万万无名英雄和千千万万其他的英雄,在这基础上,就必然产生铁人这样的顶天立地的无产阶级英雄,正是因为我们有毛泽东思想,有如此广大的无产阶级英雄的队伍,因而我们就能摧毁腐朽,在胜利的大道上迅跑。

青松赞

夜渐渐深了。

狂风驱赶着乌云,发出呜呜的叫声,卷起黄沙和尘土,向着大地狠狠扑来。树木弯着腰,唯有那棵高大的青松迎风挺立,纹丝不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带着劳动后特有的松驰和疲倦,陆续进入了梦乡。

我习惯地铺开日记本,思索着一天工作和学习的收获,一股胜利的喜悦心情充满了心头,我兴奋地挥动笔,笔尖在纸上飞快地移动,发出沙沙地响声……“今天,我又夺得了全连割草最高工效,这已经是我夺得的第四个全连最高工效了。贫下中农能做的我都能做了,那么,今后我还应当向贫下中农学习些什么呢……”“哗!”一道雪亮的电光夹着震耳的轰雷,打断了我的思路,雨点敲打房顶的声音响成一片,不知什么时候暴风雨已经来临了。“咚……”响起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我惊异地打开门,一个水淋淋的人闯进我的屋里,原来是老支书老欧。“下大雨牛圈可能要出事,赶快去看看。”我感到事情严重,抓起手电跟着者欧冲进雨幕中。天,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狂风呼啸着,仿佛要把人刮到天上去。我借着微弱的手电光困难地摸索着,向着牛圈方向一步一步移动。关着几百头水牛、黄牛,役用牛的牛圈建在一条小河边,河水把堤坝冲开一条缺口,正凶猛地灌进牛圈里,国家财产正受到严重威胁。等我们赶到,水已经淹到石砌墙基了,情况紧急。我们拖着一捆捆甘蔗叶,搬起一块块石头,拼命去堵那缺口。雨水太急,缺口无论如何堵不住。时间一分分地过去,危险一分分地增加,我心急如焚,怎么办?只听见老欧大叫声:“快拖几捆甘蔗叶来I”他奋不顾身地纵身跳入齐胸深的激流中。我一时呆了,这么大的水,这么冷的天,老欧五十多岁年纪了,腿上还残留着战争年代的枪伤,每逢天阴下雨,病痛总是折磨着他那瘦弱的身体,他受得了吗?我急得大喊大叫:“你受不了了!赶快起来!”一个声音盖过风雨声:“不要管我,牛圈要紧,快去!”“哗’一道闪电把天际照得透亮,我看见了卷着旋涡的激流,看见了从老欧的身体与缺口的夹缝中冲出的汹涌的水柱,更看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无畏的坚毅面孔以及向着我的忿怒的责备的表情,顿时,我被一股巨大的激情冲击着,沸腾的血液在全身奔跃着,我全身的力量好像一下子增添了许多倍。我拖着几捆甘蔗叶好像拖着没有份量的干稻草,一次又一次地奔跑着。桀骜不驯的河水终于失去了威风,水柱渐渐小了,缺口被我们堵住了。河水咆哮着,不甘心地按照我们的意志顺着河边吼叫着奔去。我们仔细察看了牛圈,好险!水已经淹满了石脚墙基,再晚一步,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我这才发觉,老欧那瘦弱的身体似乎在哆嗦着,走路也一拐一拐的,我紧紧地握着老欧那冰凉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只听见老欧那低沉的声音:不要紧,明天再挖条排水沟,就保险了。”微弱的手电光下,老欧的身影在我眼前突然高大起来,这高大,就像那傲迎风雨、笑指苍穹的生命力永远蓬勃旺盛的青松。我赞美老欧,这无私无畏,勇敢坚强,忘我而献身的精神不正是千千万万青松的象征吗?

雨停了,风住了,只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在“吱吱”地叫着,皎洁的月光又洒满大地,给那棵不老松披上了星星点点的银装。我不禁低声吟起陈毅同志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谈革命与学习

火车开动,得有蒸汽作动力,轮船远航,得有舵轮把方向。学习也是如此,缺乏动力,就不能持之以恒,方向不明,就会茫然如坠雾海。

那么,努力学习的动力是什么?刻苦读书的方向又是啥?

这个问题难于笼统地回答。因为,它打着阶级的烙印,涂着时代的色彩。让我们先看看古人读书的动力和奔逐的方向吧。相传封建社会里多数读书人的座右铭是:“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就赤裸裸地宣扬了封建社会个人主义的读书观。在这种读书观浸染下的书生,多半成为反动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或者本身就是反动统治者,他们又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多更大的祸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读书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与旧社会迥然不同了。今天认真读书,刻苦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干革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和这个动力的推动下,人们都要努力学习,因为作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总得对革命作出贡献,而贡献的大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学习得怎样。学习得好些,贡献得多些,学习得少些,贡献得少些。刘少奇同志说过:“满足于一知半解,自以为懂得很多而懒于学习,就是对人民革命事业缺少责任心的表现。”这就一语道破了学习与革命的关系。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在谈到马克思怎样成为科学的共产主义的创始人的时候,曾这样说过:“马克思虽然深切地同情工人阶级的痛苦,但引导他信仰共产主义观点的并不是任何感情上的原因,而是研究历史和经济学的结果。”事实确实是如此,马克思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发愤读书,刻苦钻研。最突出的表现是在《资本论》的写作上。他写这本书,整整用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过一千五百多种的书籍和刊物。为了追求真理,马克思除了亲身参加革命斗争,领导工人运动之外,没有一天离开过书本。甚至当他生了重病,辗转病榻的时候,还是手不释卷。由于刻苦学习,马克思知识异常渊博。凭借这许多知识,马克思深刻地分析和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为共产主义所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并在这种信念支配下,矢志不移地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之所以能成为科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除了他的天才和其他条件之外,与他一生勤奋学习、刻苦读书,是完全分不开的。这就说明,革命和学习不是两码事,而是相辅相成的:读革命书可以促进革命世界观的形成,革命世界观形成后,又可以促进自己自觉地为革命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

如果没有革命的立场和观点,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祖国,而是为了个人,那么,一遇到挫折,就难于坚持下去。这样,想在学术上取得成就,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若能确立革命理想,一切从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就会不怕任何困难和挫折,披荆斩棘地坚持学习下去。在这方面,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有一次,列宁被捕了。他从监狱中寄出第一封信就是要求将他的全部书籍立刻寄给他。他把监狱当作特种“学府”,每天按照严格的计划读书和工作,一直到夜晚。这样,列宁在监狱14个月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三年中,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关于党的建设的书籍,为指导以后的革命斗争,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这就证明,一个抱有远大的革命奋斗目标的人,他的学习动力是无穷的。

今天,我们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担。需要的决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丰富的知识,实际的本领。因此,我们就必须为革命学习,学习、再学习。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扬起革命的风帆,驾着勤奋学习的快船,驶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读报有感

——关于《干莱的故事》

干菜,是一种普通的咸菜。表面看,它干硬咸涩,慢嚼后,却味香甘美。在特定的情况下,干菜还有着不寻常的作用哩。《干菜的故事》中的“干菜”便洋溢着六十年代初的时代气息,是我们时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又一曲共产主义风格的赞歌。

当年轻的新中国刚跨进六十年代时,国内外敌人和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就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党把人民组织成一支坚强的队伍,他们同心同德、自力更生、休戚与共、互相支援,去战胜那亘古未有的灾难。《干菜的故事》就是在这背景下演衍成章的感人故事。故事写的是支援灾区物资征集部门的同志,在汇集,清理各地的捐献物资时,发现了一袋干菜里居然藏着干肉。他们深受感动,然而又无法查明干菜的主人,故只好借助报纸来表彰这种克己助人的行为。干菜的主人对素昧平生的灾区群众这点心意,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试想想看,在那“瓜菜代”的艰苦日子里,恐怕连他们自己每餐能有一碗糙米粥就算不错了,哪里还指望吃肉呢?毛泽东同志在三年困难时期,提出机关干部不吃肉,与群众同甘共苦。这事足以说明肉类在当时的缺乏。显然,干菜中的干肉,是来之不易的,是多么的珍贵。是啊,这干菜里藏的不是一块普通的肉,而是一颗金子般的诚挚之心,它蕴蓄着极其崇高的阶级友爱。这种支援,不是旧时代“义士”扶危济困的举动,也不是削剥阶级那种虚情假义的布施,而是出自对祖国的拳拳之爱,对人民的绵绵之情。因为,他们深知,目前国家有困难,作为新中国的主人翁,人人应为党分忧。因此,他们非但自己在困难面前不叫一声“苦”,而且自觉发扬克己助人的精神。他们慨慨解囊。向灾区群众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使得灾区人民不仅在物质上得到帮助,而且在精神上得到温暖与鼓励,并因此而振奋起来,喷发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能源”。

细读《干莱的故事》,我思绪万千,在我们这个共产主义精神高涨的新时代里,人们都把“互相关心、互相援助”当成自己应尽的天职,作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在内外忧患,妖灾泛滥时期,类似《干菜的故事》的事迹,是屡见不鲜的。一九五九年,由于山洪爆发,我家乡的许多房屋被冲垮,田园被吞没,整个县城被洪水围困。消息传开,各兄弟单位组织了抗洪抢险队,不计报酬,不讲条件,不远万里,赶来救助;来自各地的援助物资,用直升飞机空投,及时送到家乡群众手里。那时候,连我们这些尚未独立生活的中学生也不例外,一听哪里发生灾害,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身边仅有的,最心爱的衣物捐献给灾区。因为,人人都把“助人为乐”作为崇高的信念。愿与人民共患难的现代著名作家柳青,在1960年,为了帮助群众度过灾荒,他“何惜捐输一滴甜”,把《创业史》第一部的稿酬一万六千元捐献给农业社。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啊J像这样的事迹是不胜枚举的,是平常而又平常的。但是,正是这数以千计的“平常”事情告诉我们:只有发扬“一人有事,万人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精神,才能早日改变“一穷二白”的旧貌。回想起这一切,我怎能不由衷地唱“社会主义好”的赞歌呢?又怎能不为这样高度的共产主义风格所深深激动呢?我以生在这充满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而自豪!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忘我无私的人民而骄傲。

说不怕鬼

一提到鬼,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那些蓬头垢面,似人非人的怪物。这些怪物面目狰狞,乍一看,可能使人惊得六神无主。其实,鬼怕人,比人怕鬼更甚,人不怕鬼,鬼必怕人,这番道理在《不怕鬼的故事》一书中说得很多。这里不妨举一例;古时候,有个身强力壮的介某,喜欢居住“不祥”之地。一天半夜,有“鬼”用巨石将他的小桌砸碎,又将磨石推下,企图先发制人,步步为营,得寸进尺。介某恼怒异常,面带愠色,高声叫骂:“鬼狗奴,你敢砸碎我的头颅,我才顺服你。”说罢,昂首挺胸,毅然离席而立,准备打鬼。终于寂然无声,鬼怪永世不敢出没了。可见,鬼怕人要命,只要人不畏死,就什么也不怕了,敢于拼命的人,即使是“恶鬼”也只好退避三舍。

当然,作为封建迷信所宣扬的鬼久已为人识破。早在东汉时期,著名思想家王充在《论衡·订鬼篇》中就精辟地指出:“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可见,鬼这一“异物”是幻觉造成的,它决非“实体”。

然而,现实生活中类似鬼的东西不乏其例。如极端个人主义形成的自私自利之“鬼”。此鬼口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鬼经,干着贪污盗窃,假公营私,损人利己,到处捞油水的鬼勾当。嘴馋手长的个别领导干部,见“鬼”就束手无策,不敢理直气壮地揭“鬼”打“鬼”,这种护鬼干部之所以伯鬼,就是因为自己心中有“鬼”。诸如妄想以阴险狡诈的行径,到处攫取财物,满足其无餍的贪欲而恐不遂,企图用卑劣手段求得高升晋级,如此等等。这号人“鬼”迷心窍,其行径必然是鬼鬼祟祟。心中有“鬼”的人,若钻进干部队伍,就会不择手段,滥用职权,蒙上压下,行鬼术而到处渔利。国内有鬼,国外亦然。当今世界,最大的“鬼”当推美帝国主义,“阎罗王”则是肯尼迪政府,它集“鬼术”之大成,在国际事务中大跳鬼舞,以“攀亲”、“援助”为名,行控制和征服之实。大凡是“鬼”,就不分领导与被领导、国内与国外,它们的共同伎俩都是“迷吓”术。鬼们有时把自己装扮成花枝招展、妖娆妩媚的美女,使心中有“鬼”的人神魂颠倒,丧失了理智而被征服。有时阴谋彻底暴露,则杀气腾腾,凶神恶煞地向人们扑来,进行百般威胁和恐吓。请看有关吊死鬼的一段描写吧:“鬼无奈,长啸一声,变作披发流血状,伸舌尺许,向之跳跃。”犯罪分子的畏罪自杀,不是在以其尸体吓人吗?前不久,美帝国主义的头目肯尼迪不是亲自出马,发出扩军备战的狂妄叫嚣吗?

革命者从切身经验中识破了鬼的“迷吓”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学会了打鬼术,决心以革命的战略战术对付鬼的“绝招”,以“揭打”法同“迷吓”术针锋相对。“迷”么?揭穿它。“吓”么?以“打”回击它。只要敢于斗争,而又善于斗争,任何“恶鬼”都可以战胜它。要“敢”字当头,就得公正无私,光明磊落,这充分体现出无私才能无畏的精神。“要善斗”,就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用革命理论武装大脑,才能用“照妖镜”照出“鬼”的原形。此外,还要在三大革命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运用战略战术的水平。这样,手中才能掌握战胜鬼妖的“宝莲灯”。

总之,“鬼”是欺软伯硬的。你弱它就强,你强他就弱。说到底就是一句话归总:对“鬼”屈膝投降,就休想在胜利面前点头微笑,敢于掌棍打鬼,又善于打鬼,便有资格举起红旗,迎接成功。

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随着雄浑激昂的旋律,我们齐声唱起了气势磅礴的《国际歌》。啊,《国际歌》,你是无产者心中的歌!

今天,当我唱起《国际歌》时,我不由热血沸腾,心中犹如大海卷起了狂涛巨澜……《国际歌》是不屈的战歌。听吧:“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在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塞纳河畔,卢浮宫前巴黎公社的勇士们殊死奋战的壮烈情景;在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波罗的海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愤怒的炮火;在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爬雪山,过草地,嚼皮带的工农红军,看到了在中原大地歼灭日本侵略者的八路军,看到了百万雄师渡大江,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解放军。在歌声中,分明看到了不甘当牛做马,不愿披枷戴锁的人们唱着《国际歌》站立起来,拿起武器,投入战斗。他们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将“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国际歌》是胜利的凯歌。一位身经百战、戎马倥偬的老将军曾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红军长征途中,翻越大雪山时,由于饥寒交迫,人疲马乏,不少战友掉队了,倒下了。他率领的连队被阻滞在狂风呼啸的雪坡上,如果再不走,严寒就会无情吞噬战友的生命。在这危急时刻,他振臂一呼,唱起了激越的《国际歌》,歌声犹如火把一般,给战士们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力量。他们又振作精神,互相搀扶着,齐声唱起了《国际歌》,战胜了重重困难,跨越了皑皑雪峰,走过了茫茫草地,继续向陕北进军。看,《国际歌》就是这样激励着“无产者”不屈不挠地去和敌人作殊死的斗争,从而夺取一个个胜利。《国际歌》又是团结之歌,友谊之歌。列宁曾这样盛赞它:“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里,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个国度,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我的邻居——一位援外的工程师,有一次,在异国的野外勘探中,不慎只身误入莽林被野兽咬伤,就在他精疲力竭时,他发现了一处村庄,可是由于当地居民饱受外族强虏的压迫,对他产生了怀疑,他急中生智,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哼起了《国际歌》。终于,当地的居民化疑为信,热心地为他治好伤,并殷勤地款待了他……啊,《国际歌》,你是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共同心声,共同语言,对于异邦他国的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国际歌》使他们更感到亲切呢?

今天,我们又唱起了《国际歌》,在激扬的歌声中,我感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肩上担子的分量。我们将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开拓出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我们还将唱着《国际歌》,让共产主义的旗帜插遍世界,让“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一位革命前靠的事迹鼓舞着我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每当我捧着书本攻读时,不禁要以这句格言自勉。与其说这句名言是书上学来的,不如说是地委宣传部长谢同志教给的。

谢部长勤奋好学,他常引毛主席的话来勉励我们:“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五四年他调来地委工作时,行囊里几乎都是书,许多还是名著哩。如《资本论》、《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还有《鲁迅文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社会发展史》,等等。政治的,文学的,历史的,几乎无所不有。书本上还盖着“XX藏书”、“有书大家读”的印章。这些书,同学们争相传阅,并亲切地称它为“启智图书角”。后来,“启智图书角”随着谢部长的革命征程日益丰富了。每本书上都留有他的圈圈画画的符号和眉批。有的他反复读,写心得,记笔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他几乎能背诵。他藏书丰富,读书认真,广采博闻,尤其是学以致用,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经常连夜勤读,一再自勉:“不抓紧时间读点书,会难以胜任工作的。”

正因为他抓紧时间学习,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成为德才兼备的革命干部。他虽出身于贫寒的农家,却学识渊博,讲话旁征博引,著文辞畅意达,被同志们赞为“红秀才”。

后来,我被送到工农速成中学学习,谢部长的形象还一直留在我的心里,令我崇敬,促我自勉……

一天,速成中学的吴老师布置了几道高考总复习的数学题,我很快做完了前面的题目,剩下最后一道题却把我难住了,我将作业簿啪地摔在桌上,心里嘀咕着:“选做题,可做可不做嘛!”正在收拾文具打算出去玩玩的时候,看到谢部长赠我的那支钢笔,我眼前蓦然一亮,谢部长读书,爱书的事迹又在我脑际浮现。“不抓紧时间读点书,会难以胜任工作的。”谢部长的声音在我的耳畔回响……越来越严厉,越来越激昂。我望着那一道数学难题,脸发热了。谢部长在百忙中还抓紧时间学习,而我离职进速成中学求学,却在困难面前低头了……

我终于重新打开作业簿,认真地思索着:“能不能用别的方法解这道题呢?”我再把数学课本中的有关的章节复习了一遍,终于发现,我刚才只用三角函数解法。现在我再深钻一步,试着用几何法来解这道题,我心灵的火花终于点亮了。

高考临近了,每当我在复习古文遇到“拦路虎”时,就想起跟随谢部长深入基层调查的情景,他常常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或凝神默读,或高声朗诵,或蹙眉思索,或欣然命乏。当夜深人静,他终于困倦得伏案迷蒙小盹时,我悄悄给他盖上大衣,却不想又把他惊醒了……就这样,送走深夜,迎来黎明,旭日临窗之时,他舒展展肢,那慈祥的笑容好像在示意: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我对古人那种“头悬梁,锥刺股”,以及借书“手自笔录”的治学精神固然起敬,但对谢部长如饥似渴地读书更为敬佩。他不为科举及第,富贵荣华,为的是祖国富强,民族振兴。在谢部长刻苦学习的事迹鼓舞下,我面对古文难关自勉:对着困难低头叹息,就无权在胜利面前点头微笑!

科学家高士其说:“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乏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乏了知识,头脑就会枯竭。”这句名言使我进一步懂得“知识就是力量”。而谢部长用他的事迹启迪了我:勤奋好学,能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博学和有理智的人……

大跃进中的新事物

由于准备高考,我在学校里苦战了一个学期,直到前几天,才请假回到了我所深深怀念的故乡……

故乡的路

一坐上开往故乡的客车,我的心情就不能不激动,因为我已经觉察到,故乡的脉搏在急遽地跳动。

这是怎么回事呢?刚解放,故乡只有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下乡的工作组同志常常把自行车扛在肩上,办高级社的时候,故乡修起了不大的“大路”,自行车和四轮车可以畅通无阻了,前年公社大炼钢铁,因为要运铁砂,故乡修起了可以并排走两辆板车的小马路,而今年,技术革命一掀起,故乡就通汽车了!过三年、五年,说不定还有林荫大道、柏油路呢!

望着车窗外灿烂的阳光和碧绿的原野,我心里说:“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故乡的路,越走越宽敞了!”故乡的水回到家,“门前一把锁”。从信里知道,妈在养猪场,姐主田里开“铁牛”,我放下行李,便往绿色的田野跑去。

多醉人啊!清冽的水在新筑的水渠里静静地流着,两行新裁的垂柳在轻轻地摇曳着绿枝。纵横的阡陌不见了,崎岖的小丘失踪了,面前是一片平层层的稻田,夏风掀起层层金浪,一阵阵幽香沁人心肺……

姐姐从西边一片新开的田地里跑来,她摘下工作帽,把辫子一甩,乐呵呵地说:“怎么,看呆了,难怪,变得太厉害啦!春天时候,公社平整土地,咱队大伙连连九夜掀掉了九座小土丘,填平了十条小旱沟。开渠引水,东张水库的福水流到了咱们这海边小村。往年要是这样子百日大早,两条腿踩水车怕早踩断了,今年,嘿,屁股坐拖拉机坐疼了!”姐姐快乐地笑起来,我也笑了。“要不是大跃进,咱村怎能夺得今年夏季丰收呢!”我无限感慨地说。

水渠里的水在悄声欢唱,谷穗儿在频频点头,看,它们都赞同我的意见啦!

故乡的山

故乡啊,水绿,山更青。前几个月,各地大规模开发了万宝山,故乡的后山也变了样,你看,那层层梯田直达山顶,新铲出的“花果山”三字在阳光下闪光,你看,那满山浓绿的花生苗给后山披上了翡翠的新衣,丛丛的芭蕉在给后山摇看绿色的大蒲扇,也许是太美丽了,连山顶的白云都恋恋不舍地缠着不走呢!故乡的后山依旧有一股瀑布,瀑布下依旧有一株榕树,但榕树下古老的水磨不见了,那多年来咿咿呀呀的“催眠曲”也听不见了,代替它的是树下新建起的一座红色砖房,上写“水电站”三个大字。

中队李书记对我说:“你回来得正好,咱这水电站,说不定今晚明晨,就发电!”

我吐了吐舌头:“真是跃进!”“这还不算什么,你看!”李书记拉着我,往海上一指。

故乡的海

啊,海滩,广漠的海滩!潮水退了,你又袒露出褐色的胸脯,那么空旷,那么辽阔——不,不,我看见了,东南西北,出现无数把标杆。红旗,就像绿原中的点点星火……“告诉你,公社党委决定了,从下个月起,调来几万民工围海,要把这几千亩荒滩变成上好的肥田!”“这是真的?”我惊喜地跳起来。“我们要叫海滩变成甘蔗园林,要在咱村边建起大糖厂。大纸厂!”李书记豪迈地说。

我赞叹道:“这才叫跃进再跃进,更大的跃进还在将来,好好学习吧,将来是你们的了!”李书记拍拍我的肩膀。

我面对着大海,挺起了胸脯。

故乡的人

晚上,我参加了一家贫农的婚礼。

新郎叫李文原,是开发万宝山的一等功臣,新娘叫许雪花,是邻村著名的女插秧手。仪式很简单,但很热闹,全村除了在水电站加班的工人外,差不多都来了。人们不住地拍手,笑,要新人介绍恋爱经过。新娘很大方,她首先讲了话。她说他们俩是在去年水库工地上大竞赛时认识的,曾经争夺过高工效红旗。她接着当众宣读了她婚后的生产决心书,并且向新郎提出挑战,她的话赢得了满屋掌声。

新郎可一点儿也不示弱,他早就准备好了。你听,竞赛条件一念就是十几条。

他们的爱情在跃进中诞生,在跃进中开花,也将在更大的跃进中结出累累的硕果!

新郎的话说完了,回答他的又是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不早不迟,正在这个时候,洞房里的电灯突然间大放光明,于是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欢呼声响彻在夏夜的山川田野……

我朝窗口一望,哈!天上的繁星,一颗颗都坠到了故乡的头顶,那么光,那么亮,那么朝气勃勃!

啊,不夜的故乡,沸腾的故乡,你已经跨上了大跃进的骏马,正风驰电掣般地向着更光辉灿烂的明天飞奔!

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侯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红色电波通过根根银线,传到祖国城乡,传到了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鼓劲大干的亿万军民心中。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沸腾起来了,我们的校园岂能例外……

随着悦耳的《东方红》乐曲声送进了正在甜睡的同学的耳朵里,寂静的晨空立刻沸腾起来了。看,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成群结队的同学已经在操场上赛跑了,宿舍门口的高三同学排着整齐的队形,一起—伏地做着广播操了。看!单杠旁边还站着一些爱好技巧的同学呢,只见一位同学纵身一跳,双手立即握住单杠,身子突然在空中划了一个圆圈,接着,也把脚倒挂在单杠上,身子在半空中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有时好像张开翅膀的燕子一样地滑翔下来,有时又恰似流星一般地从天空中闪落下地……其他的同学也做着蹬足起,“前振起”、“后回环”……

早自修的时间到了,操场上立即鸦雀无声。除一部分同学在桃树下、广场中念俄语外,其他的同学都进入教室安静地自修了。

向教室一望,每个同学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摆在面前的教科书或是笔记本。整个教室静悄悄的,就是连掉下来的一枚针的声音也可以听得出来。只见坐在椅子上的xx同学,右手拿着一支钢笔在纸上划来划去,左手托着下巴,从他那紧锁着的两道浓眉,可以看得出他正在钻研难题。一会儿,两道紧锁着的浓眉解开了,他嘘了一口气,嘴角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