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村环境保护对策与技术(农村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22:29:57

点击下载

作者:李兆华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湖北农村环境保护对策与技术(农村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丛书)

湖北农村环境保护对策与技术(农村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丛书)试读:

前言

跨入21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和发挥生态环境的比较优势,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然而在农业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的同时,农村环境存在恶化的趋势。首先,工业“三废”排放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污水灌溉面积逐年增加,达到500多万亩,遭受不同程度大气污染的农田面积达400万亩,全省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也不容乐观。其次,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弃和污水排放造成农村环境恶化。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大部分没有收集和处理,随意堆弃,成为蚊蝇孳生的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水多数随意排放,在一些地区成为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第三,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农业污染源指标从全省来看,COD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35.7%,总氮排放占全省排放总量的58.25%,总磷排放占到全省排放总量的67.7%。

为全面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进程,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合力推进农村生态环保工作,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湖北省环保厅组织了湖北省农村环境保护课题研究,本书为该课题的研究报告。作者2014年1月第一章总论一、研究背景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主要抓手,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污染减排考核、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把农村环境治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实施了“两清”、“两减”、“两治”、“两创”(清洁种植和清水养殖,化肥和农药施用减量化,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国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具有湖北特色的农村环保之路,得到环保部的高度肯定,成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重要模式之一。“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投入资金6.25亿元对901个村镇进行综合整治,在57个村镇开展了生态创建示范工作,组织实施了“四个万亩”(清水养殖、有机蔬菜、有机稻、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开展了畜禽养殖零排放、村庄生活污水湿地处理农村环保示范工程建设,受益群众达百余万人。2010年,湖北省被纳入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国家投入资金9.5亿元,惠及全省2 318余个行政村、370.9余万农村人口。“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大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突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划定了全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评估,对1 080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了监测和污染源调查,取缔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排污口34个、二级保护区排污口42个,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开展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环保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然而,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村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环保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及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十二五”是湖北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湖北省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二、研究目的

结合“两圈一带”战略,研究农村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充分利用全省环境战略研究、环境容量研究和污染源普查等重大基础性研究成果,立足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重点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村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围绕环境保护目标,针对突出环境问题,研究确定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环境效益明显的重大环境工程项目和适用技术。

通过制定实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安排项目、落实资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危及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新道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四、研究原则(一)防治结合,源头控制

坚持环保优先、预防为主,按照“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要求,切实加大现有环境污染整治力度,严格农村开发建设活动环境准入,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加快实施各项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促进农村污染减排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从源头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于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村镇生活污染、工矿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土壤污染、面源污染等问题,应区分污染类型和特点,重点建立污染的事前预防机制,通过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行综合治理。(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农村环境保护涉及面极广,要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农业污染防治与农村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调推进。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复杂,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必须进行近远期、区域间的统筹规划,优先解决影响面大、矛盾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特别是危害群众健康最为直接的饮水安全、工农业生产污染、生活污染问题。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治理经验与技术,选取典型地区,开展污染防治试点、示范,为同类地区开展农村环保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实现区域整体推进。(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按照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如平原、丘陵山区、偏远山区等)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在经济发达的乡镇,加大治污力度,实行环境优先战略,巩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成果,加大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力度,重点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在经济欠发达的乡镇,政府加大投入,采取分区分片统一配置和分散处置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与环保能力建设。(四)依托村庄,以奖促治

各类问题的治理以村庄作为基本单元,通过综合措施运用和资金集中投入,力求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村庄饮水安全、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问题,改善村庄环境状况。针对严重危及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集中进行整治,对经过整治问题得到解决的村庄,进行“以奖促治”、“以考促治”,逐步引导广大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展开。(五)依靠科技,创新机制

加强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重点开发低成本、有效实用的环保新技术,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治理技术与经验,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积极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优化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探索推广各种有效的社会资金投入机制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模式,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的运行机制。(六)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环保的支持力度,制定有利于农村环保工作的政策。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保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第二章湖北农村概况一、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

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简称鄂。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位于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6位。(二)地质地貌

在地质构造上,湖北省位于秦岭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的接触带上。荆山、大洪山以北主要属秦岭褶皱系的武当—淮阳隆起带,是省境北部武当山、桐柏山、大洪山和大别山形成的地质基础;其西北部与川陕二省交界处主要属大巴山褶皱带,构成了鄂西北的大巴山和荆山,这两个构造单元都属于古生代构造带。荆山、大洪山以南,自西而东分属于上扬子台褶带和下扬子台褶带,都是燕山运动形成的地台盖层褶皱带。前者是鄂西的武陵山、巫山形成的地质基础,其地质发育与贵州高原大体一致;后者是鄂东南幕阜山脉形成的基础,与赣北、皖南山地连成一体,连绵横亘于长江南岸。江汉断拗镶嵌于上、下扬子二台地褶带之间,是白垩纪以来的陆相断陷盆地,后经长江、汉水合力冲积成为江汉平原。

在地貌上,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5.5%,丘陵和岗地占24.5%,平原湖区占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 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全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全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

山地:全省山地大致分为四大块。西北山地为秦岭东延部分和大巴山的东段。秦岭东延部分称武当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群山叠嶂,岭脊海拔一般在1 000米以上,最高处为武当山天柱峰,海拔1 621米。大巴山东段由神农架、荆山、巫山组成,森林茂密,河谷幽深。神农架最高峰为神农顶,海拔3 105米,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荆山呈北西—南东走向,其地势向南趋降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地带。巫山地质复杂,水流侵蚀作用强烈,一般相对高度在700~1 500米之间,局部达2 000余米。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间,形成雄奇壮美的长江三峡,水利资源极其丰富。西南山地为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娄山和武陵山,呈北东—南西走向,一般海拔高度700~1 000米,最高处狮子垴海拔2 152米。东北山地为绵亘于豫、鄂、皖边境的桐柏山、大别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 140米,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 729米。东南山地为蜿蜒于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略呈西南—东北走向,主峰老鸦尖海拔1 656米。

丘陵:全省丘陵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域,一为鄂中丘陵,一为鄂东北丘陵。鄂中丘陵包括荆山与大别山之间的江汉河谷丘陵,大洪山与桐柏山之间的水流域丘陵。鄂东北丘陵以低丘为主,地势起伏较小,丘间沟谷开阔,土层较厚。

平原:省内主要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是水稻和棉花等作物主要分布地。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是比较典型的河积—湖积平原,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整个地势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大部分地面海拔20~100米。鄂东沿江平原也是江湖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嘉鱼至黄梅沿长江一带,是长江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三)气候特征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 100~2 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 000~2 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 100~1 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C,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气温多变,秋季气温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C;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C,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C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各地平均降水量在800~1 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 400~1 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 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季节。(四)河流水系

湖北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千米以上的有4 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 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千米,其中河长在100千米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 041千米。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江、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千米。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 983.5平方千米。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见图2-1。图2-1 湖北省主要河流水系分布图(五)土壤植被

湖北的土壤分布,大体以英山、新洲、天门、远安、神农架南麓一线为界,将湖北划分为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界之南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其地带性土壤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黄红壤;界之北为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其地带性土壤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棕壤。全省耕地土壤中,以水稻土和潮土为主,约占73%,这两类土壤质地适中,耕性良好,养分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丰富的土壤类型为湖北省发展多样化农业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湖北植被具南北过渡特征,是我国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神农架被誉为“华中林海”和“天然动植物园”。湖北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着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其森林资源对于湖北省乃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2的作用和意义。全省林地面积849.85万hm,占45.72%;森林面积713.8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8.40%(含岩溶地区石山灌木林覆盖率3.48%)。活立木总蓄积31 324.69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8 652.97万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91.47%。二、自然资源(一)土地资源

湖北省国土面积广阔,土地资源丰富,为全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现已形成了以粮食、棉花、油料、麻、淡水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基地,为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在不同地貌类型与土壤类型条件下,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呈现多样化与区域分异特点。鄂西山区地势高、切割深、坡度陡、起伏大、经济较落后,用地方式以林地居多,耕地发展受到限制;鄂东南低山丘陵地区,岭谷平行相间,山间盆地多,山丘多发展林特产品。河谷盆地灌溉条件良好,有利于发展以双季稻为主的粮食生产以及油料、麻类等作物;鄂东北低山丘陵地区山峦连绵,峡谷相间,水热丰富,具有发展桑蚕、板栗、茯苓、茶叶的优越条件;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平原、鄂北岗地、鄂中丘陵,自然条件良好,是全省粮、棉、油的主要产区,水产品也十分突出;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平原和鄂北岗地。(二)矿产资源

湖北省跨扬子克拉通和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具备较为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境内出露太古代-新生代的岩石地层单位167个,各类岩浆岩侵入体千余个,不同级别的变质岩150多种,它们赋存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根据区域位置可以划分为四个重点成矿区域(见图2-2)。图2-2 湖北省地质矿产图

鄂北区:为武当山—大别山成矿带分布区,分布有铁、钒、金红石、铜、铅、锌、银、金、稀土、萤石、磷、绿松石、重晶石及各类建筑石材、饰面石材等矿产。鄂西区:为湘西-鄂西成矿带省域部分,分布有金、银、铁、锰、铅、锌、钒、磷、煤、石墨、硫铁矿、菊花石、硒、耐火粘土等矿产。鄂中南区:为两湖断坳成矿区省域部分,主要分布有石油、岩盐、卤水、芒硝、石膏等矿产。鄂东南区: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南地轴东段成矿带的省域部分,分布有铜、铁、金、银、钨、锡、钼、钒、铅、锌、铌、钽、铍、煤和建材非金属等矿产。

湖北省已发现149个矿种、188个亚矿种,分别占全国已发现的171个矿种和237个亚矿种数的87.13%和79.32%。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92种(2009年增加锡矿),亚矿种105种(2009年增加化工用白云岩矿)。还有57种矿产(亚矿种83种,未列表)虽已被发现,并且有的已被开采利用,但均属尚未查明资源储量或未开展正规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矿产。按全国统一标准计算,我省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及每平方千米潜在总值分别为14 720亿元、791.41万元,均居全国第14位;人均潜在总值2.425万元,居全国第17位。(三)水资源

湖北省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水面宽广,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水力资源居全国第4位,地表水体积居第10位。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汉江全长的3/4流经省境,与源出边境山地的众多河流,共同汇注长江。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千米以上的有4 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 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千米。另全省过境容水量约用6 33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达3 308.1万千瓦。全省湿地总面积约161.6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8.5%。湖北省重点湿地20余处,其中包括洪湖湿地、梁子湖群湿地、网湖湿地、龙感湖湿地、沉湖湿地、长江三峡水库人工湿地、丹江口库区人工湿地、长江新螺段白鳍豚湿地、石首麋鹿湿地、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等。省内浅层地下水储藏量丰富,估计为2 650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约每年为355.7亿立方米,略等于全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的36%。地下水水质清洁,储量稳定,为农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四)生物资源

湖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共有维管植物243科1 466属6 177种,种数占全国总种数27 790种的22.23%,其中,蕨类植物43科111属527种,裸子植物9科31属100种,被子植物191科1 324属5 55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0种,占全国省总数275种的18.18%,其中Ⅰ级用8种,Ⅱ级有42种。全省共有脊椎动物851种,其中兽类118种,鸟类431种,爬行类52种,两栖类44种,鱼类206种,约占全国种类总数的19%。全省有258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属于兽纲(7目42种)、鸟纲(18目151种)、爬行纲(4目17种)、两栖纲(2目25种)、鱼纲(3目17种)、瓣鳃纲(1目3种)、昆虫纲(2目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7种),湖北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46种,包括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麋鹿、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等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

湖北省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野生动物共计410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头鹤、丹顶鹤、白鹤、大鸨等,占湖北省湿地鸟类总种数的5.79%;湿地高等植物共有82科、255属、671种,其中的莼菜、水蕨、野菱、野莲是国家重点保护水生植物种。(五)旅游资源

湖北广大农村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差异性大,许多景观资源品位高,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堪称旅游资源大省。

一是山水风光独特,自然景观异彩纷呈。湖北位于长江中游,祖国腹地,万里长江自西向东横穿荆楚大地,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构成了“水乡泽国”的绮丽景观。湖北自然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既有山岳型的神农架及九宫山、大别山、大洪山式高山风光,长江三峡及清江、九畹溪、神农溪式峡谷风光,腾龙洞、黄仙洞、金狮洞、隐水洞式溶洞风光,又有东湖及陆水湖、洪湖、木兰湖、漳河水库、梁子湖式湖泊风情,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低山型特色景观。

二是文化积淀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湖北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中华始祖炎帝就诞生在湖北。楚文化根基深厚,特色鲜明,楚文化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汉文化在湖北积淀深厚,是不可多得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在湖北发育充分,武当山九宫九观,堪称我国道教文化的宝库,禅宗圣地五祖寺也是香客热望之地。三国历史烟云陈迹,留在湖北土地上的就有140多处,以荆州古城、赤壁、当阳、隆中等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是湖北旅游文化的又一特色。中国红色革命在湖北留下了丰富的遗迹,以大别山、洪湖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国内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农村社会经济(一)行政区划

全省设有武汉、黄石、十堰、荆州、宜昌、襄阳、鄂州、荆门、孝感、黄冈、咸宁、随州12个省辖市,仙桃、天门、潜江3个省直管市,1个恩施自治州和1个神农架林区(图2-3);市辖区(县级)35个,市辖县(市)63个,其中22个县级市,39个县,2个自治县,省会武汉市。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湖北省人口6 175.9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 031.73万人。见图2-3。(二)工业

湖北是华中地区较大的工商业省份,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近年来各市州的千亿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小企业成长速度加快,工业增加值不断增大。2010年,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 136.51亿元,比2005年增长1.7倍,年均递增21.9%。

全省有13个市州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20%,其中黄冈(27.6%)、襄阳(27.6%)、荆门(27.5%)、咸宁(27.3%)、荆州(27.1%)、孝感(26.9%)、恩施(26.9%)、天门(26.3%)、仙桃(26.2%)等9个市州增速在26%以上。17个市州中,14个增加值超过100亿元,其中5个超过200亿,2个超过400亿,1个超过千亿。武汉增加值1656.1亿元,占全省的34.9%,增速18.5%;宜昌、襄阳增加值分别为570.4亿元、461.5亿元,增长24.9%和27.6%;荆门、孝感、荆州的增加值跨越200亿元台阶。图2-3 湖北省行政区划图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14 953亿元,增长21.5%。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电子信息、纺织行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 135、1 828、1 750、1 602、1 267、930亿元,分别增长27.9%、5.7%、8.5%、39.5%、20.1%、29.7%。从轻重工业结构看,轻工业受消费需求拉动,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464.4亿元,增长25.3%,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277.8亿元,增长18%,轻工业增速连续5年超过重工业,并连续4年增速超过20%,轻重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27∶71调整为2009年的30.9∶69.1,轻、重工业对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3%、62.7%。从重点行业结构看,汽车、食品行业增加值占全省的14.3%、11.6%,比上年提高3.9和0.9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为21.4%、21%,居于行业前列;电子设备制造、建材、纺织行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的5%、5.4%、6%,比重较上年提高0.6、0.9、0.2个百分点,对增长贡献率为9.9%、9.7%、8.6%;石化、钢铁行业占全省比重为8.8%、5.6%,较上年下降1个、2.5个百分点;烟草、医药行业比重为3.9%、2.5%,贡献率为4.1%、3%。(三)农业

湖北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既有山区丘陵,又有平原湖区,适宜种养的动植物品种繁多,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位于全国前列,淡水水产品产量位于全国第一,粮、棉、油、猪、禽、蛋、菜、果、茶、中药材、食用菌、魔芋等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0年,湖北农业增加值2 14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4.6%,是“十五”末的1.97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 501.9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7.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832.27元,比“十五”末增长88.19%。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 068.37千公顷,产量达2 315.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0.3%。这是自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第7年丰收,创下历史奇迹。棉花总产47.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5.81%,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产棉省;油料总产31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09%,其中油菜籽面积、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3 827.4万头,比“十五”末增长14.42%,在全国排第5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35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在全国排第1位。见表2-1。表2-1 2010年湖北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2005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 800多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 300多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8%和82%。水产集中连片板块达500万亩。2010年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47%,比2005年降低7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3.8%,油菜“双低”率达到95%,优质果率达到65%,名优茶产量占45%,优质棉占比超过70%,水产名特优比重达到75%以上。见表2-2。表2-2 2010年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

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 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71.23%。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 000家,比“十五”末增加66.5%,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分别达25家、3家,均实现新的突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3 750个,居全国前列。通过整合、推介,成功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奥星粮油等精品名牌,福娃、萧氏、国宝等1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0.8亿美元,是2005年的2.5倍。(四)新农村建设

农业科技的应用。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省有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县市有展示园、乡镇有示范场、村有示范户的四级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平台基本建立。2010年全省科技示范户达到36.8万户,是2005年的2.6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5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10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到3257万千瓦,是“十五”末的1.6倍,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收水平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全省经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 081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顺应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试点突破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1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朝着新农村建设“3年明显变化,5至7年大变化”的奋斗目标,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60个新农村建设驻点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了纵深推动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民生基础的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推进,全省建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县(市、区)共102个;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达到3 698.92万人,参加率达到91.6%,农村人口新农合医疗覆盖率达到100%,57个县市区开展了门诊统筹试点;80%的县市全部放开大病救助病种限制,全年城乡共救助8万人次,救助金额达3.9亿元;设置卫生室的行政村2.3万个,约占93%,药品供用、监督网覆盖100%的乡镇和96%的行政村。农村低保扩大到172.5万人,覆盖率达到4.3%;制定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办法,解决了4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问题。

农村能源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新进展。2010年,全省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30%,新建农村能源服务网点270个,总数达到4 568个,覆盖率60%以上。农村生活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推广,各类沼气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沼气为纽带构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用能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改善了农村用能结构,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不断提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科技教育的发展。湖北的高等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大学生人数达130万,其中武汉大学生人数超过105万,居全国第一;高等院校数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国家重点院校数目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研究生教育水平国内排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截至2009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近20万人,居全国前5位,其中,两院院士有54名;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 300多家,其中,代表原始创新实力的国家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1个,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获准立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北京、上海,还有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58个,国家野外试验台站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湖北科技进步指数排名全国第11位,居中部六省之首。第三章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主要问题

近年来,湖北省围绕构建“碧水、蓝天、青山、美村”的生态格局目标,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以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为龙头,以“三万”活动与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深入开展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农村环境现状

湖北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通过分析湖北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10年湖北省环境质量总体情况是:稳中趋好、局部明显改善。具体如下:(一)水环境质量

2010年湖北省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部分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有所好转。1.水源地水质

2010年,湖北省环境监测网络站在7条河流8个水库37个水厂以及3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监测。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评价,全省监测水源地年水质达标率为100%,比全国平均水平(76.5%)高23.5个百分点,而且连续5年稳中有升,从2006年的98.3%提高到了2010年的100%。见图3-1。图3-1 湖北省2006—2010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2.主要河流水质

2010年湖北省河流水质明显好于全国七大水系水质总体水平,长江、汉江干流水质总体优,长江支流水质显著好转,汉江支流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2010年湖北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良好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共计97个,占总监测断面数的86.6%,水质较差符合Ⅳ类、Ⅴ类标准的断面占8.0%,水质污染严重为劣Ⅴ类的断面占5.4%;河流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上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水环境质量状况有所好转。见图3-2。图3-2 2010年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构成比

2010年河流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比例为86.6%,在过去5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较2006年的73.7%有明显提高,而且在过去5年都比全国水平高,2010年比全国平均水平(59.6%)高27个百分点。见图3-3。图3-3 湖北省2006—2010年河流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比例3.主要湖库水质

湖北省主要湖泊、水库中,水质良好符合Ⅱ、Ⅲ类标准的占54.5%,水质较差符合Ⅳ类、Ⅴ类标准的占36.4%,水质污染严重为劣Ⅴ类的占9.1%;湖库的主要污染物是总磷、总氮和生化需氧量,主要湖库水质总体上保持稳定。见图3-4。图3-4 2010年主要湖库水质类别构成比(二)空气环境质量

按重点城市日空气污染指数评价:2010年湖北省1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为优良天数的平均百分率为92.7%,空气质量为优良天数的百分率比全国环保重点城市(91.2%)高1.5个百分点。

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综合评价:17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比率为76.5%;其中,神农架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占重点城市的5.9%;黄石、十堰、宜昌、襄阳、鄂州、荆州、黄冈、咸宁、随州、仙桃、潜江、天门十二个城市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占重点城市的70.6%;武汉、荆门、孝感、恩施四个城市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三级标准,占重点城市的23.5%,详见图3-5。图3-5 1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分级比例

2010年,湖北省17个重点城市中,41.2%的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较2006年下降,23.5%的城市二氧化氮年均值浓度较2006年下降,64.7%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浓度较2006年下降。重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均值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窄幅波动;二氧化氮均值处于较低污染水平,但浓度略有上升;可吸入颗粒物均值处于偏高的污染水平,但浓度呈下降的趋势。2006—2010年,湖北省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污染和扬尘为主,颗粒物是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为次要污染物。(三)声环境质量

湖北省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上保持稳定,城市区域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1.区域环境噪声

湖北省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阳、荆州、黄冈、荆门、鄂州、随州、咸宁、孝感、恩施、仙桃、潜江和天门等16个城市共设1 906个测点,各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范围在50.2(黄冈市)~57.5(恩施州)分贝之间。其中,恩施、荆门、鄂州、黄石、襄阳和武汉6个城市平均等效A声级范围在55.4~57.5分贝之间,声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其他10个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见图3-6。图3-6 2010年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程度分布2.交通干线噪声

湖北省16个城市共设了613个道路交通噪声测点,各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范围在65.8(随州)~74.0(恩施)分贝之间,其中黄石、襄阳、鄂州、荆门、孝感、天门、仙桃、荆州、黄冈、咸宁和随州等11个城市平均等效A声级低于或等于68.0分贝,声环境质量好;恩施、潜江、武汉、十堰和宜昌5个城市平均等效A声级范围在68.1~69.4分贝之间,声环境质量属较好;恩施平均等效A声级为74.0分贝,声环境质量属中度污染。路段超标率较高的城市是恩施市(90.9%)。见图3-7。图3-7 2010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程度分布(四)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以及《关于印发2008年生态评价归一化系数及有关事宜的通知》中的归一化系数进行计算,湖北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0.00,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其中,神农架林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最好,其指数为81.82,然后依次为恩施州(80.07)、宜昌市(79.79)、咸宁市(79.53)、十堰市(76.73),上述5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加上黄石市(71.73),共有6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值高于全省指数值,其余11个地区均低于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值。见图3-8。图3-8 2010年湖北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湖北省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的有5个地市州,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4.09%;等级为良的有10个地市州,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9.72%;等级为一般的有2个地市州,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二、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一)饮用水源地

湖北省农村水源地类型包括河流型、湖泊型、水库型、地下水四种,2010年,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为2 428.41万人,占湖北省农村人口的60%。由于农村多处偏远地带,经济生活条件都不发达,受地质条件影响的水源先天不足和农民对保护水源知识缺乏的后天影响使得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严重的问题。见图3-9。图3-9 农村被污染的白河水变成黑色

一是供水水源安全不容乐观。我省是千湖之省,虽然农村水厂供水水质中砷、氟和总硬度、溶解度总体固体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指标基本合格,水源选择基本合理,但目前工业废弃物、农业面源、养殖业及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日益严重,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构成威胁。一些工业生产废水未经过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排入河流、水库;一些水库在乡镇、村组的管控下承包给个人进行投肥养鱼或大规模的网箱养殖,或在水库周边建大型养猪、养鸡场,随意将粪便排入河流、水库中;农村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生活垃圾未经处理四处堆放等等,这些因素叠加,致使部分地方水源遭受严重污染,优质水变成了劣质水,严重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

二是供水水质不容乐观。2010年,卫生部门所监测的全省28个县(市、区)、858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水质监测报告表明,直取直供没有水处理设施的413处,占48.14%;没有消毒设施的613处,占71.45%;所监测工程丰水期末稍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为46.15%。水质综合合格率低,主要是微生物指标和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氨氮、铁等指标不达标,说明在饮水消毒和水质处理方面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供水量小的单村联户工程上。有的是建设就没有配套建设水处理和消毒设施,有的是水处理和消毒设施不是天天使用。特别是一些单村、联户小型供水工程的消毒工作基本是空白状态。此外,管理人员对投加消毒药剂量的控制不精确,化验检测不及时,也是造成水质来达标的重要原因。

三是水厂供水能力不容乐观。目前我省已建农村的水厂难以发挥规模效益。根据国家水利部《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农民用水量人均高于60升/日才算安全,农村水厂供水量一般按人均综合70~100升/日的定额设计。全省418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农民实际用水量47升/日人,仅占设计供水量的47%~67%,只达到农民安全用水量的78%;水厂年销售量仅占设计供水量的32%。造成农村水厂供水量过少的原因:一是农民用水安全意识不强。以往,我省农民一直使用塘堰沟渠水或井水,取水方便,又不交费,对身体的损害也看不见摸不着。现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水需要交纳一定的水费,农民从生活习惯和经济上一时难以接受,目前相当部分农民只是做饭和烧开水使用自来水,洗菜、洗衣、冲厕仍然沿袭过去的用水方式,惜用自来水的观念较为普遍。二是农民外出打工造成用水量减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按照户籍人口来规划设计的,而实际上目前农村大约用30%左右的农村人口在外打工,造成农民用水量减少。

四是水厂良性运行不容乐观。调查表明,全省418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目前近一半处于亏损状态,经营“划不来”,停供不允许,有的不得不限时供水,难以做到良性运行。现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于建设时期,维护开支尚少,今后工程将逐步老化,维护费用必然越来越多,水厂亏损也会越来越多。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水厂效益低。农村供水点多面广,供水管线长,供用规模小,建设投资大,维护管理难度大,单位供水成本高,工程的规模效益低。二是水价偏低。目前,我省多数县市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农村供水价格按照“略低于县城水价”的原则确定,约有30%的供水执行两部制水价,70%的供水执行单部制计量水价,但总体上讲,农村供水价格远低于供水成本。据调查,基本水价每户每月一般为5~10元(包用3~5吨水),计量水价一般为1~2元/吨;农村水厂的综合水价为1.47元/吨,而全成本为2元/吨,水价只占成本的73.5%。三是电费不堪重负。目前,农村水厂规模较小,大多执行0.915~0.945元/千瓦时的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而城市水厂因规模大,执行0.545~0.585元/千瓦时的大工业用电价格,比农民供水用电低近1倍。据测算,农村水厂每供l吨水,平均耗电0.6千瓦时,支出电费0.567元,占供水水价的38.6%。扬程高或者多级提水的,每吨水耗电2千瓦时以上,每吨水仅电费支出就达2元。农村供水用电价格优惠政策不落实,不利于农村供水工程降低运行成本,也直接影响这一德政工程长远效益的发挥。

五是工程维修财政补贴政策落实不容乐观。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准公益性公共设施。农村供水点多、面广,供水管线距离超长,跑冒滴漏严重,输水损耗大,农村居民自来水用量相对少,工程维护管理成本大,农民经济承受力低,单纯依靠市场行为——计收水费难以维持工程正常运转。目前,我省绝大多数农村水厂在未按规定计提折旧、大修的情况下勉强处于盈亏平衡,随着工程的逐步老化,维护保养费不断增加,亏损面将会逐步扩大。但由于各级财政困难,只有仙桃、宜都市和枝江、钟祥的部分乡镇,对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实行了财政补贴。

六是水厂监管体制不容乐观。属公共事业的农村饮水安全,政府必须实施强有力的监管。但目前我省运营监管机制不完善。一是监管机构不健全。省里尽管明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农村饮水安全的行政主管部门,但多数县市只开展了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运行安全监管没有启动。同时,城市水厂向农村供水,在现行体制下,水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对城市水厂实施监管的权力;乡镇水厂的行业监管暂时处于真空状态,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没有法规依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无投资支撑。二是监管制度不完善。在目前状况下,若检查发现水厂经营者未按要求进行水质处理,生产出来的水质不合格、或者发现水厂经营者放弃偏远供水户,水行政主管部门还没有强有力的手段进行处理。(二)工矿企业污染

农村工业化是湖北省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第二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在农村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内部结构不合理,企业生产方式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为主,使得农村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峻,直接制约农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能耗高、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特点,多数企业没有相应的环保处理措施,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导致污染治理难度大,乡镇企业每年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较大,直接污染严重,对农村群众健康危害大。见图3-1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