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常见病中西医治疗调养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01:58:35

点击下载

作者:董立杰,赵君平,陈继红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基层常见病中西医治疗调养全书

基层常见病中西医治疗调养全书试读: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对基层保健日益重视,将政策和资金倾斜于基层医疗,为了让老百姓对一些常见病知晓明白,我们从基层卫生实际出发,组织长年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中医和西医医务工作者,其中不乏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编写了《基层常见病中西医治疗调养全书》一书,希望能为广大医学生、医务工作者和关注自身健康的读者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我们对基层常见病的治疗调养和预防水平。

全书内容分七章,包含了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等常见病的中西医诊断、病因病机、治疗、预防、调养等。中西医并存,作为我国特有医学现象,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将中医和西医的思路与方法贯穿于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中,各取所长,特色鲜明,内容系统全面,通俗易懂,既体现了国内外最新诊疗方案、进展,又阐述了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读者给予指正和提出宝贵意见。董立杰2015年2月于栾城区中医院第一章内科疾病第一节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炎、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本病属中医感冒范畴。一、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一)病因病机

1.中医病因病机:风、寒、暑、湿、燥邪独侵或杂合侵袭人体,肺卫失常所致。病机乃六淫外袭,肺卫失宣,营卫不和,初起以邪实为主,久则正气日虚,而呈虚实夹杂之势。

2.西医病因(1)常见病原微生物

①病毒:本病70%~80%由病毒引起,常见病毒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②细菌: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少数由细菌直接感染,其中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偶为革兰阴性杆菌。(2)发病机理

①诱发因素:受凉、淋雨、过度疲劳、老幼体弱,或有慢性上呼吸道感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低下,致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

②病理:可见鼻及咽部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少量白细胞浸润,浆液及黏液渗出。(二)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常以咽部干痒、疼痛为起病的早期症状,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体温在38℃左右,伴有乏力、畏寒、头痛、胃纳不佳、便秘等全身症状。随即出现喷嚏、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2.实验室检查:细胞学检查鼻咽部吸取物沉渣或鼻咽拭子涂片,采用姬姆萨或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检查可发现柱状纤毛上皮细胞坏变(简称CCP)及细胞浆或胞核内包涵体(嗜酸性或嗜碱性)。

血象:在急性期,一般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有减少,分类比例正常或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少数病人在病初1~2d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比例增高,数日内迅速降至正常或偏低。

3.鉴别诊断: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见表1)。表1 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的区别二、治疗(一)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1)风寒型

①主症:恶寒重,发热轻,身痛较重,头痛,无汗,鼻塞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清稀色白,四肢酸楚,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②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③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2)风热型

①主症: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有汗,口渴,咽干且痛,痰黄黏稠,小便短赤,苔薄黄,脉浮数。

②治法:祛风解表,宣肺清热。

③方药:银翘散加减。(3)风兼暑湿燥型

①主症:夹暑,除见风热及夹湿之症外,虽汗出而身热不解,心烦,尿赤,苔黄腻,脉濡数。夹湿,身热不扬,头晕目胀,四肢困倦,骨节痛重,苔白腻,脉弦滑。夹燥,除见风热之症外,鼻干唇裂,口舌生疮或干咳无痰,舌质赤红,苔黄少津,脉细数。

②治法:清暑,祛湿,润燥,解表。

③方药:风兼暑邪以藿香正气散加减,风兼湿邪以香薷饮加减,风兼燥邪以桑杏汤加减。(4)气虚型

①主症: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②治法:补气,疏散风邪。

③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2.单方验方(1)姜葱糖水。生姜10~30g,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5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盖被取微汗出,每日1剂。适用于风寒感冒。(2)紫苏叶茶。将紫苏叶16g,晒干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加红糖适量,代茶频饮。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3)藿荷饮。鲜藿香叶10g,鲜荷叶15g,冰糖适量,煎水饮。适用于暑湿感冒。(4)金菊薄荷茶。金银花15g,菊花10g,薄荷3g,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15min即可,代茶频饮。适用于风热感冒。

3.中成药(1)风寒感冒。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2)风热感冒。疏风解毒胶囊、莲花清瘟胶囊、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颗粒、柴胡注射液。(3)暑湿感冒。藿香正气丸(水丸)、保济丸。(4)气虚感冒。玉屏风颗粒。(5)其他尚有板蓝根冲剂、重感灵、通宣理肺丸等。

4.中医外治(1)针刺。风池、大椎、太阳、合谷为主穴。风寒感冒加风门、肺俞、列缺,气虚感冒加足三里,风热感冒加曲池、尺泽。(2)灸法。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

①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min,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2次,至痊愈。适用于风寒或气虚感冒。

②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为3~4cm,厚0.3~0.4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至痊愈。适用于风寒感冒。

特别提示:对于体虚易感冒者,可在夏季进行预防性治疗。在感冒流行季节可按上述方法预防性治疗1周。(3)拔火罐法。在颈椎、胸椎附近选取大椎、大杼、肺俞拔罐,拔罐后留罐10~15min起罐,或用闪罐法。适用于风寒感冒。(4)刮痧法。沿颈椎、胸椎两侧(风池、大椎、风门、肺俞部位)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各1~2min。适用于风热感冒。(5)小儿风寒感冒推拿。推三关300次,掐揉二扇门50次,拿肩井3~5次。(6)小儿风热感冒推拿。清肺经1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二)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1)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后以温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2)高热烦躁者可予解热镇静剂,如阿司匹林、苯巴比妥、安定等。不必应用糖皮质激素。解热药用量要适当,以防大汗淋漓甚至虚脱。持续高热或频繁呕吐饮食不佳者,应适当补充液体。(3)咽喉炎症较明显,或干咳较重时,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重者,在溶液内加入可的松20mg/100ml),3~5次/d,每次15min。

2.抗病毒治疗(1)利巴韦林(病毒唑)。有较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对各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可根据病情选择给药方法。

①局部用药:病毒唑溶液2~5mg/ml滴鼻每2~3h1次,或雾化吸入3~4次/d。

②全身用药:病毒唑口服,每日1000mg,分2~3次;静脉滴注,每日10~15mg/kg加入10%葡萄糖溶液内,分2次缓慢静滴。疗程3~5d,早期应用效果较好。(2)金刚烷胺和甲基金刚烷胺。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金刚烷胺每日200mg(小儿4~5mg/kg)分2次口服,疗程为3~5d。有口干、头晕、嗜睡、失眠、易激动和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甲基金刚烷胺抗流感病毒活性较金刚烷胺高2~4倍,不良反应较少,用量为每日100~200mg,分2次口服。(3)α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效应,可采取雾化吸入、喷雾或滴鼻等方法局部应用。

3.抗菌治疗:对未合并细菌性感染者,一般不予抗菌药物。急性渗出性咽炎,如不能排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及时留取咽拭子培养之后,可予以青霉素治疗,然后再根据培养结果和病情变化加以调整。

病情轻者,选用1~2种中成药或中西药复合制剂或以简易验方治疗。病情重者,按辨证分型服用汤剂,同时加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高热惊厥者加用解热镇静剂;咽喉炎症较重者,予以雾化吸入。合并细菌性咽炎或肺炎者,应针对病原选用抗菌药物。三、生活调养(一)生活调适

1.预防着凉:天气转凉,是易患感冒的时节。由于早晚温差大,感冒指数较高,大家要适当增加衣物,同时采取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平时,我们的鼻腔、口腔黏膜周围,都附着各种各样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但因身体有一定的抵抗力,这些细菌便无机可乘,不能危害身体。

2.调适方法:感冒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一次感冒会大大削弱人体的抵抗力,极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下面几个方面。(1)冷水洗脸热水泡足法。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这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御感冒于肌肤之外”便是这个道理。每晚用40~50℃的水泡脚15min,洗脚时记得多用手按摩脚底。双脚与人体五脏六腑的生命信息相互关联,洗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机体自我调节功能。(2)体育健身法。多运动,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要循序渐进,以身体发热、微觉出汗为度。天气好多在室外活动,天气不好则在室内,贵在坚持。(3)勤洗手。接触传染是感冒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不要怕冷,没温水就用冷水洗。(4)勤通风。封闭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病菌,而且更容易使病菌通过呼吸被人吸入体内。尽量少用空调,即使用,也要注意通风,适时关、开窗。(5)多吃水果蔬菜。维生素C有预防普通感冒的作用。(6)多按面部。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面颊部3min,再按迎香穴(位于鼻翼外延平行线与鼻唇沟外缘相交处)3min,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7)珍惜阳光。日光浴有助抗病毒,加热到一定温度感冒病毒将丧失活性。此外,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以依次破坏病毒感染力、血凝素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因此一定要珍惜冬天的阳光,好天气,记得多参加户外活动。(8)秋冬时节应在室外适度散步、打球、做操、练拳、习剑,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二)饮食调理

1.姜糖茶:生姜3片,红糖适量。上2味以开水冲泡。每日1~2剂,不拘时温服。此药茶可发汗解表,温中和胃。适用于风寒感冒,见恶寒发热、头痛、咳嗽、无汗,或伴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

2.葱头姜片茶:葱头10g,生姜3g,红糖适量。将葱头、生姜洗净切片,与糖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沸10min,取汁趁热饮用。饮后宜盖被取微汗。此药茶可发汗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见头痛、畏寒、鼻塞流清涕等症。

3.三花茶:金银花15g,菊花10g,茉莉花3g。将金银花、菊花、茉莉花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15min即可。代茶饮用。此药茶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热毒所致的风热感冒,见咽喉肿痛等。此茶除用于治疗外,平素“火气”盛者,常服有清热降火的作用。

4.五神茶:茶叶6g,荆芥、防风、苏叶、生姜各10g。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15min,然后放入红糖30g溶化饮服,每天两次。具有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见恶寒、身痛、无汗等症状。

5.芪术粥:生黄芪15g,炒白术、防风各10g,茶叶末5g。将中药3味水煎2次,每次沸后20min,合并滤液1000ml,加入茶叶末泡茶饮,1次/d。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适用于气虚感冒,见表虚不固、自汗恶风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6.糯米粥: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根,七片姜,熬熟对入半瓶醋,预防伤风感冒保健康。第二节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临床常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本病属于中医咳嗽范畴。一、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一)病因病机

1.中医病因病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病机乃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

2.西医病因: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骤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亦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二)临床表现

1.急性支气管炎(1)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在发病前无支气管炎的病史,即无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病史。而慢性支气管炎既往均有上述呼吸道病史。咳嗽病初,为短、干性痛咳。3~4d后,随着渗出物的增加,则变为湿、长咳,痛感减轻。咳嗽之后常伴发呕吐。两侧鼻孔流浆液、浆液黏性或黏液脓性鼻液,当咳嗽时,流出量增多。胸部听诊,病初肺泡音增强。(2)辅助检查。血象:在急性期,一般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有减少,分类比例正常或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少数病人在病初1~2d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比例增高,数日内迅速降至正常或偏低。胸片:肺纹理增多增粗。

2.慢性支气管炎(1)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白天咳嗽较少。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患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剧,日夜咳嗽,早晚尤为剧烈。(2)咳痰。一般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晨起较多,常因黏稠而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后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黏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剧咳而痰中带血。(3)气喘。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可以产生气喘(喘息)症状。病人咽喉部在呼吸时发生喘鸣声,肺部听诊时有哮鸣音。这种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类型,临床上称之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但其发作状况又不像典型的支气管哮喘。(4)反复感染。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容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此时病人气喘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呈脓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发热等。肺部出现湿性音,查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易使老年病人的病情恶化,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本病早期多无特殊体征,在多数病人的肺底部可以听到少许湿性或干性啰音。有时在咳嗽或咯痰后可暂时消失。喘息性慢支炎发作时,可听到广泛的哮鸣音,喘息缓解后又消失。长期发作的病例可发现有肺气肿的征象。

3.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相鉴别。二、治疗(一)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1)风寒袭肺型

①主症:咳嗽,痰稀白,可见恶寒发热,头身庝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表寒症状。

②治法:散寒宣肺止咳。

③方药:杏苏散加减。(2)风热犯肺型

①主症:咳嗽,痰黄稠,可见发热恶寒,咽喉红肿庝痛,鼻流浊涕,舌苔薄黄,脉浮数等表热症状。

②治法:清热宣肺止咳。

③方药:桑菊饮加减。(3)燥邪犯肺型

①主症:咳嗽,痰少而黏,难以咯出,或痰中带血丝,可兼有微恶风寒,口鼻干燥,脉浮数。

②治法:润燥宣肺止咳。

③方药:桑杏汤加减。(4)痰湿阻肺型

①主症:咳嗽,痰多,色白,易吐,伴有胸闷,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②治法:燥湿化痰,宣降肺气。

③方药:二陈汤加减。(5)肺阴不足型

①主症: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难咯,可痰中带血,伴有盗汗,颧红,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②治法:滋阴润肺止咳。

③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6)肝火犯肺型

①主症:咳嗽,痰黄黏稠与胁肋庝痛,烦躁易怒,善太息,舌苔薄黄,脉弦数。

②治法:清肝泻肺,降气止咳。

③方药: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7)肺脾气虚型

①主症:咳嗽日久,吐痰清稀,伴有少食,乏力,声低,自汗,易患感冒,舌淡,脉虚。

②治法:补肺健脾,化痰止咳。

③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2.单方验方(1)大黄3g,鸡蛋1个,香油50ml。

①服法:用香油把大黄炸焦黑,不用大黄,用香油炒鸡蛋食之,早晚各1次。

②说明:此方对风热袭肺型咳嗽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效果优佳。(2)桑白皮12g,菊花12g,杏仁12g,桔梗9g。

①服法:上药加水2000ml,煎1h,过滤,然后浓缩至500ml,每服6ml,3次/d。

②说明:适用于风热犯肺型咳嗽。(3)川贝10g,红梨3个。

①服法:将川贝研细面,把梨后端开三角口,挖出梨核,将川贝粉分别装在梨中,再把开口三角盖上,隔水蒸1h,3次/d。

②说明:适用于风燥伤肺型咳嗽。(4)茯苓30g,阿胶珠9g,甜杏仁10g,冰糖6g。

①服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晚睡前服4g。

②说明:适用于肺阴不足型久咳。

3.中成药(1)风寒袭肺型咳嗽。可选用杏苏止咳糖浆、小青龙口服液等。(2)风热犯肺型咳嗽。可选用止咳枇杷露、蛇胆川贝液、三蛇胆川贝露等。(3)燥邪犯肺型咳嗽。可选用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丸。

  4.中医外治(1)针刺。风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泽、肺俞、列缺为主穴。风寒加风门、肺俞、列缺,风热加大椎。(2)灸法。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

①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min,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1~2次/d,至痊愈。适用于风寒咳嗽。

②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为3~4cm,厚0.3~0.4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1次/d,至痊愈。适用于风寒咳嗽。(3)拔火罐法。在颈椎、胸椎附近选择大椎、大杼、肺俞拔罐,拔罐后留罐10~15min起罐,或用闪罐法。适用于风寒咳嗽。(4)刮痧法。沿颈椎、胸椎两侧(风池、大椎、风门、肺俞部位)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各1~2min。适用于风热咳嗽。(5)热敷止咳。适用于风寒引起的咳嗽。具体方法为选用不同型号的热水袋,内装60~70℃热水,用毛巾包裹后,放在患者背部热敷。2次/d,20min/次,持续3~5d。热敷时,喝足温开水,有助于痰液稀释排出。(6)足心贴膏止咳。将大蒜捣烂成泥,捏成饼状,敷于双足底涌泉穴,以胶布固定。每晚洗脚后擦干换药1次,7d为1个疗程。对风寒、风热、燥热咳嗽引起的咳嗽,均有很好的疗效。有人贴后脚底起水疱,是由于大蒜刺激性强的缘故。(7)蒸气吸入止咳。水壶内装少量水,置于火炉上,待水烧至冒出蒸气时,用口对着壶嘴冒出的蒸气,一口一口地吸入。20~30min/次,2~3次/d,对风寒咳嗽有显著疗效,注意勿烫伤。(二)西医治疗

1.急性发作期治疗(1)控制感染。视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2)祛痰、镇咳。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祛痰药及镇咳药物,以改善症状。痰多时,避免应用强的镇咳剂,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产生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3)解痉、平喘。常选用氨茶碱、特布他林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等吸入剂。若气道舒张剂使用后气道仍有持续阻塞,可使用糖皮质激素。(4)气雾疗法。气雾湿化吸入或加复方安息香酊,可稀释气管内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目前超声雾化吸入有一定帮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释剂。

2.缓解期治疗(1)坚持锻炼身体。在慢性发病期所采用的一些锻炼不但要坚持,而且因病人的体力有所恢复,锻炼的强度可以适当地增加。(2)重视感冒的防治。感冒可使缓解期的病人旧病复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至少1年),定期进行感冒的预防治疗是很重要的,可用感冒疫苗,或服用预防感冒的中草药。(3)继续药物。治疗一部分慢性发作期的病人,经过一个较短时期的药物治疗,可转入缓解期。这时,咳、痰、喘、炎等四种症状基本消失,但这不等于气管内的病理改变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还应连续服药一个时期。(4)扶正培本。气管炎在发作期,治疗是以攻邪为主,在缓解期则以扶正为主来培养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病情复发。

3.慢性迁延期治疗:在慢性迁延期,应按标本兼治的原则,去除外界致病因素的刺激,积极采用祛痰、止咳、平喘等药对症治疗,并适当应用抗菌消炎药以控制炎症,同时配合固本治疗,采用中医疗法和呼吸操锻炼,以求恢复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逐步修复病理损害。三、生活调养(一)生活调适

1.戒烟节酒(1)必须戒烟。古人已经认识到:“烟草服久则肺焦。”吸烟引起的呛咳是烟雾刺激和损害呼吸道的信号,气管、支气管的上皮细胞由于长期刺激就会使纤毛减少,失去其保护作用,还可因刺激和致癌物质的作用使细胞变性,形成恶性肿瘤。据调查,每天吸30支烟的青年人,患肺癌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高15倍,每天吸10支以下的则高3倍。吸烟直接危害肺功能,长期大量吸烟者,其肺功能比不吸烟者提早10年老化。吸烟不仅危害自己,还会祸及别人,在吸烟场所停留1h,等于本人吸完4支香烟。因此,吸烟者应戒除不良习惯,许多人在彻底戒烟后,咳嗽会明显减轻,痰量明显减少。(2)酒的利弊。少量饮酒可使人精神振奋,有助于消除疲劳。人体受凉之后,外感风寒乍起之时,饮用少量酒可以防治感冒。但是酒经胃吸收后,从气道呼出,可刺激呼吸道,并降低其抗病能力,从而诱发咳嗽。长期大量饮酒,伤脾积湿,聚湿成痰,可致咳痰加剧。故饮酒要有节制,切忌贪杯暴饮,避免饮用烈性酒。对阴虚火旺及伴有咯血的患者,则绝对要戒酒。美国专家指出,有气管炎、肺气肿,尤其是肺功能不全者切忌睡前饮酒,否则会影响睡眠呼吸,出现呼吸停止,危及生命。而平时饮酒也要注意,酒精刺激呼吸道,可引起一过性神志障碍,俗称“闭气”,医学上称“咳嗽晕厥综合征”。

2.起居生活:常年咳嗽的慢性气管炎患者,要积极预防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家人患感冒或流感要隔离,主动戴口罩以免被传染。夏季开始用凉水洗脸冲鼻腔,以减低对寒冷的敏感性。居室多开窗,保持空气新鲜和流通。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只受纳外界清气,而不容异物壅滞。污秽恶浊之气、毒气可严重影响肺脏生理功能。家庭厨房内油烟对咳嗽病人不利,若能安装换气设备以净化空气则更好。

冬春是慢性支气管炎好发的季节,急性发作时往往咳、痰、喘同时加剧。所以要注意衣着,随天气变化而增减,做好保暖防寒,特别是足部的保暖,减少发病。有实验证明,将脚泡在4℃的冷水中,只要3min就会出现流涕喷嚏的现象。中医经络认为,脚部受凉也会影响内脏,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因此,慢支炎患者要准备好宽松舒适而暖和的鞋袜。冬天最好穿布质棉鞋,选鞋时要注意鞋的尺寸,一般宜稍大为好,因空气有隔热作用,脚与鞋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可增强保暖作用。

临床报道,60%~90%咳嗽病人是由于受凉或者感冒而引起急性发作,积极防治感冒是保障咳嗽病人康复的先决条件。安装空调器时最好配备负离子发生器。

3.劳逸怡情:慢性咳嗽病程往往长达十几甚至几十年,患者年龄多偏高,体质较差。在发作期,轻型患者可适当劳动或运动,重型患者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逐渐加大劳动或运动量,做到劳逸结合,动静结合,以增强体质,抗御外邪。体育锻炼尽量选择不太激烈的项目,最好能结合运动需要,运气配合,如太极拳、慢跑等,在练体力的同时又可锻炼呼吸机能,增加肺活量。

精神情志的激烈变化,也可以引发咳嗽,中医有“木火刑金”的咳嗽,指的就是肝郁化火,上刑肺金致咳的病证。所以久患咳嗽,特别是素体阴虚,肺结核病者,病后切忌暴怒忧郁,免动肝火,引起咯血之变。应保持情绪安定,保精养神,才有利于咳嗽的康复。(二)饮食调理

1.玉竹粥:玉竹15g(鲜者加倍),粳米50g。将玉竹洗净,切碎,加水煎汤取汁去渣,用玉竹汁液煮粥(应添水煮粥)。每日早晚分2次温热服食。1周为1个疗程,停1周再行第2个疗程。

2.黄精粥:黄精15g(新鲜者加倍),粳米50g,冰糖适量。将黄精洗净,切细,和粳米一起加水500ml,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冰糖,再煮片刻,每日早晚空腹时趁热食服。

3.百合梨糖:百合10g(鲜百合更好,用量加倍),梨1个,白糖15g。将百合洗净,梨切片。百合、梨、白糖三者混合放入碗中,蒸熟,放冷后1次顿服,2次/d。第三节肺炎

肺炎指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肺部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本病属于中医肺热病范畴。一、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一)病因病机

1.中医病因病机:本病多由于劳倦过度,或寒温失调,起居不慎,卫外功能减弱,暴感外邪,病邪犯肺而发。肺热病属外感病,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病分虚、实两类,以实者居多。外邪内侵,邪郁于肺,化热、生痰、酿毒,三者互结于肺,发为本病。

2.西医病因:正常的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使气管隆突以下的呼吸道保持无菌。是否发生肺炎一般由两个因素决定:病原体和宿主因素。如果病原体的数量多,毒力强和/或宿主呼吸道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系统损害,即可发生肺炎。病原体通过下列途径发生肺炎。(1)空气吸入。(2)血行播散。(3)临近感染部位蔓延。(4)上呼吸道定植菌误吸。

肺炎可通过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胃食管反流)和通过人工气道吸入环境中的致病菌引起。病原体直接抵达下呼吸道后,滋生繁殖,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及细胞浸润。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可引起肺组织的坏死性病变易形成空洞外,肺炎治愈后多不遗留瘢痕,肺的结构与功能均可回复。(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等诱因,约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典型病例可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d后,有些患者可咳出黏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出现胸痛时,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可引起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影响气体交换,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出现发绀。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重症者可有呼吸频率加快,鼻翼翕动,发绀。肺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等,也可闻及湿性啰音。并发胸腔积液者,患侧肺部叩诊浊音,语颤减弱,呼吸音减低。

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如下几项:(1)起病急,有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出现脓性痰或血痰等症状。(2)血常规可以显示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和核左移现象。(3)X线检查。一例或两侧肺野炎性浸润阴影。(4)支气管分泌物培养判定细菌种类,如肺炎球菌、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如果具备第1~3项即可诊断,第4项可确定病原菌。

本病还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肺结核、肺癌、急性肺囊肿、肺血栓栓囊炎、肺感染性肺部浸润等。二、治疗(一)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1)邪犯肺卫型

①主症:发病初起,咳嗽咯痰不爽,痰色白或黏稠色黄,发热重,恶寒轻,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头痛,鼻塞,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②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③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2)痰热壅肺型

①主症:咳嗽,咯痰黄稠或铁锈色痰,呼吸气促,高热不退,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②治法:清热化痰,宽胸止咳。

③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3)热闭心神型

①主症:咳嗽气促,痰声辘辘,烦躁,神昏谵语,高热不退,甚则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而干,脉细滑数。

②治法: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③方药:清营汤加减。(4)阴竭阳脱型

①主症:高热骤降,大汗肢冷,颜面苍白,呼吸急迫,四肢厥冷,唇甲青紫,神志恍惚,舌淡青紫,脉微欲绝。

②治法:益气养阴,回阳固脱。

③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5)正虚邪恋型

①主症:干咳少痰,咳嗽声低,气短神疲,身热,手足心热,自汗或盗汗,心胸烦闷,口渴欲饮或虚烦不眠,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②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③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2.单方验方(1)薏苡仁100g,苇茎30g,蒲公英30g。水煎服,早晚各1次。此方适用于痰热壅肺型肺炎。(2)桑白皮12g,菊花12g,杏仁12g,桔梗9g。上药加水2000ml,煎1h过滤,然后浓缩至500ml,每服6ml,3次/d。适用于邪犯肺卫型肺炎。(3)川贝10g,红梨3个。将川贝研细面,把梨后端开三角口,挖出梨核,将川贝粉分别装在梨中,再把开口三角盖上,隔水蒸1h,1日分3次服完。适用于正虚邪恋型肺炎。(4)茯苓30g,阿胶珠10g,甜杏仁6g,冰糖6g。上药共研细末,每晚睡前服6g。适用于正虚邪恋型肺炎。

3.中成药(1)羚羊清肺丸。2丸/次,2次/d,用于热闭心神型。(2)止咳橘红丸。2丸/次,2次/d,用于痰热壅肺型。(3)养阴清肺丸。2丸/次,2次/d,用于正虚邪恋型。

4.中医外治(1)吸入疗法。通过雾化器将中药药液喷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目的。可用鱼腥草注射液、麻杏石甘汤雾化液等。适用于邪犯肺卫型。(2)刮痧疗法。取胸、背部脊椎两侧和肩胛区,用刮痧板蘸植物油或白酒,刮至皮肤充血,适用于热闭心神型。(3)灌肠疗法。麻黄、知母各10g,石膏50g,杏仁、甘草各10g。上药水煎后,待药温至30℃,灌肠,每次40m1,2~4次/d,可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痰热壅盛型者。(4)体针。可取尺泽、孔最、列缺、合谷、肺俞、足三里,1次/d。热闭心神型高热者可用针刺放血,取大椎、十宣穴。(5)耳针。可取肾上腺、肺、皮质下等穴为主穴。咳嗽配支气管、交感,喘促者配内分泌、胸,1次/d。(二)西医治疗

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前者主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后者则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此外,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是否有误吸、住普通病房或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长短和肺炎的严重程度等,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

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刻给予首剂抗菌药物。病情稳定后可从静脉途径转为口服治疗。肺炎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d,大多数患者需要7~10d或更长疗程,如体温正常48~72h,无肺炎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药物。肺炎临床稳定标准为:体温≤37.8℃,心率≤100次/min,呼吸频率≤24次/min,血压的收2缩压≥90mmHg,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0%或PaO≥60mmHg,能够经口进食,精神状态正常。

治疗有效的临床表现为体温下降、症状改善、临床状态稳定、白细胞逐渐降低或恢复正常,而X线胸片病灶吸收较迟。如72h后症状无改善,其原因可能有: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病毒等;出现并发症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抑制);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药物热。需仔细分析,做必要的检查,进行相应处理。

1.青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由于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故对该菌所致的肺炎不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对耐药肺炎链球菌可使用对呼吸系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2.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需要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氟哇诺酮类,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厄他培南,可联合大环内酯类。

3.医院获得性肺炎:常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

4.重症肺炎:治疗首先应选择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并应足量、联合用药。因为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足或不合理,或而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其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初始治疗正确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青霉素过敏者用氟喹诺酮类和氨曲南。医院获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联合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的任何一种,必要时可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三、生活调养(一)生活调适

1.平时注意防寒保暖:遇气候变化,应随时更换衣着,伴虚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之类药物,预防外感。

2.起居生活:戒除烟酒,避免吸入粉尘和一切有害有毒或刺激性气体。

3.劳逸怡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进食或喂食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笑,致食物呛入肺中。(二)饮食调理

1.玉竹粥:玉竹15g(鲜者加倍),粳米50g。用法:将玉竹洗净,切碎,加水煎汤取汁去渣,用玉竹汁液煮粥(应添水煮粥)。每日早晚分2次温热服食。1周为1个疗程,停1周再行第2个疗程。

2.黄精粥:黄精15g(鲜者加倍),粳米50g,冰糖适量。用法:将黄精洗净,切细,和粳米一起加水500ml,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冰糖,再煮片刻,每日早晚空腹时趁热食服。

3.百合梨糖:百合10g(鲜百合更好,用量加倍),梨1个,白糖15g。将百合洗净,梨切片。百合、梨、白糖三者混合放入碗中,蒸熟,放冷后1次顿服,2次/d。

4.花生煲冰糖:花生米100~150g,冰糖适量。将花生米洗净,加入冰糖及清水同煮熟,吃花生米饮汤,1d分3次吃完。

5.银耳羹:银耳5g,鸡蛋1个,冰糖60g,猪油适量。将银耳用温水浸泡约30min,待发透后,摘除杂质,洗净并分成片状,然后加适量水煮开,并用文火再煎2h,待银耳煮烂为止。将冰糖另加水煮化,打入鸡蛋,并加入清水少许搅匀后,入锅中煮开,并搅拌,将鸡蛋糖汁倒入银耳锅内,起锅时,加入少许猪油。

6.生姜柿饼:生姜6g,柿饼1个。将生姜洗净、切碎,夹在柿饼内放在火上焙熟吃,1~2次/d。

7.大蒜白糖汁:大蒜头15g,白糖30g。将大蒜头去皮,捣烂,加白糖和开水约500ml,浸泡5h即可服用。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4~5d。

8.蔗浆粥:新鲜甘蔗若干,粳米50g。将粳米加入400ml水中煮成稀粥,然后将新鲜甘蔗洗净切碎,榨取汁150ml左右,加入稀粥中即可服食。2次/d,早晚服。

9.松子仁粥:松子仁20g,糯米50g,蜂蜜适量,将松子仁捣成泥状,与糯米一起加水500ml,用文火煮成稀稠粥,然后调入蜂蜜,早晚分2次温热服食。第四节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五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本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一、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一)病因病机

1.中医病因病机:胸痹致病原因主要有年老体虚、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导致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心脉痹阻而产生本病。

2.西医病因:冠心病的病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二)临床表现

1.典型胸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射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脉痉挛所致,也称变异型心绞痛。如胸痛性质发生变化,如新近出现的进行性胸痛,痛阈逐步下降,以至稍事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甚至休息或熟睡时亦可发作。疼痛逐渐加剧、变频,持续时间延长,祛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此时往往怀疑不稳定心绞痛。

心绞痛的分级:国际上一般采用CCSC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分级法。

Ⅰ级:日常活动,如步行,爬梯,无心绞痛发作。

Ⅱ级:日常活动因心绞痛而轻度受限。

Ⅲ级:日常活动因心绞痛发作而明显受限。

Ⅳ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可导致心绞痛发作。

发生心肌梗死时胸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常常超过30min),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并可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甚至发绀、血压下降、休克、心衰。

2.需要注意,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仅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或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某些患者可能没有疼痛,如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3.其他临床表现: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等。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出现。

4.主要依赖典型的临床症状,再结合辅助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或冠脉阻塞的证据,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判定是否有心肌坏死。发现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常规心电图和心电图负荷试验、核素心肌显像。有创性检查有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等。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不能完全否定冠心病。通常,首先进行无创方便的辅助检查。约有1/3的患者首次发作冠心病表现为猝死。(三)鉴别诊断

1.隐匿型冠心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病人多表现为精神紧张和心率增快,在肾上腺素增加的患者,由于心肌氧耗量增加,心电图可有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服普萘洛尔(心得安)2h后心电图恢复正常化。(2)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病及其他心脏病,电解质失调、内分泌病,药物作用等均可使ST段及T波改变,但据其他临床表现不难排除。

2.心绞痛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心脏神经官能症。本病病人常诉胸痛,但为短暂的隐痛,病人常喜叹息,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与主尖部位附近,但经常变动,症状多在疲劳之后出现,而不在疲劳的当时,轻度活动反觉舒适,有时可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而不发生胸痛或胸闷。含用硝酸甘油无效或在10min后见效。常伴有心悸、疲乏及其他神经衰弱的症状。(2)肌肉、骨骼、关节疾病。如胸肌劳损、颈椎病、胸椎病、肩关节及周围韧带病变、肋软骨炎等,可表现为类似心绞痛症状,但这些病变都有局部压痛,疼痛常与某些姿势及动作有关,局部体检及X线可明确诊断。(3)胆管和上消化道病变。如食管裂孔疝、贲门痉挛、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胆囊炎等。食管裂孔疝可发生于饱餐后、平卧位,坐起或行走疼痛可缓解。消化性溃疡有与进餐时间相关的规律性,且疼痛时间较长,碱性药物可以缓解。胆石症及胆囊炎疼痛亦为发作性,疼痛时常辗转不安,有局部压痛及黄疸等表现,一般不易误诊。但要注意部分患者同时有胆管疾患和心绞痛,胆绞痛又可引起心绞痛的发作,必须仔细诊断。

3.心肌梗死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心绞痛。疼痛性质与心梗相似,但发作较频繁,每次发作历时短,一般不超过15min,发作前常有诱发因素。不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或血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无变化或有ST段压低或抬高。(2)急性心包炎。有胸闷胸痛、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的病史,但疼痛于深吸气时加重,不伴休克。心电图除aVR导联外,多数导联有ST段呈弓背向下的抬高,无异常Q波。血清酶无明显升高。(3)急性肺动脉栓塞。肺动脉大块栓塞时,常引起胸痛、气急、休克,但有右心负荷急剧增高的表现。右心室增大,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以及发热及白细胞增加。心电图示电轴右偏I导联出现S波或原有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波和T波倒置,aVR导联出现高R波,胸导联过渡区向左移,右胸导联T波倒置,与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不同。(4)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亦出现剧烈胸痛,似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性质,但疼痛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及下肢。两上肢血压及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少数患者有主动脉关闭不全,可有下肢暂时性瘫痪或偏瘫。X线、超声等可测到主动脉壁夹层内的液体,可资鉴别。(5)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消化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病人可有上腹部疼痛及休克,可能与本病疼痛波及上腹部者相混,但急腹症多伴消化系统症状,心电图及血清酶测定有助于明确诊断。二、治疗(一)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1)阴寒凝滞型

①主症: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者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因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症状,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

②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③方药: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2)痰浊闭阻型

①主症:胸闷如窒而痛,形体肥胖,肢体困重,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②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③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3)血瘀气滞型

①主症: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常伴有胸闷,经久不愈,可因暴怒而症状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多见瘀斑,舌下可见络脉瘀曲,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

②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③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4)心肾阴虚型

①主症: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舌红或有紫斑,脉细数或见结代。

②治法:滋阴益肾,养心活血。

③方药:左归丸合生脉散加减。(5)气阴两虚型

①主症: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失眠,口舌偏燥,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②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③方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6)阳气虚衰型

①主症:胸闷气短,甚者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②治法: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③方药:参附汤合右归丸加减。

2.单方验方(1)三棱、莪术粉各1g,温开水送服,2~3次/d,适用于血瘀气滞型。(2)延胡索、广郁金、檀香等份为末,每次2~3g,温开水送服,2~3次/d,适用于阴寒凝滞型。(3)三七粉、沉香粉、血竭粉(2∶1∶1和匀),温开水送服,每次2g,2~3次/d,适用于血瘀气滞型。(4)山萘、细辛、丁香各2份,乳香、没药、冰片各1份,共为末,温开水送服,每服1.5~2g,2~3次/d,适用于阴寒凝滞型。

3.中成药(1)冠心苏合丸。每服1粒,心痛发作时服。或2~3次/d,可常服。(2)地奥心血康胶囊。200mg/次,3次/d,连服2周后改为100mg/次,3次/d。主治血瘀气滞之胸痹、眩晕、胸闷、心悸、气短等症。(3)苏冰滴丸。2~3丸/次,2次/d。(4)麝香保心丸。l~2丸/次,痛时服用。(5)滋心阴服液。1支(10ml)/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主治心肾阴虚型冠心病。(6)速效救心丸。含服每次4~6粒,3次/d,急性发作时用10~15粒。用于冠心病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7)补心气口服液。1支(10ml)/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主治气阴两虚型冠心病。

4.中医外治(1)针刺。心痛发作时,心俞、厥阴俞、内关、通里、气海、关元,加灸。针用泻法,适用于阴寒凝滞型。(2)针刺。膻中、巨阙、郄门、太渊、丰隆。针用泻法,加灸。适用于血瘀气滞型。(3)针刺。膻中、期门、内关、太冲、阳陵泉。针用泻法。适用于痰浊闭阻型。(4)喷用

①救心气雾剂:将川芎210g粉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成分,红参芦头210g浸泡,与提尽挥发油后的川芎药渣共煎,滤液浓缩至150ml,加入95%乙醇,使含乙醇量达80%,放置后过滤,滤液中加苏合香35g,冰片56g溶解,放置后过滤,与川芎挥发性水溶液合并,加蒸馏水。至1400ml,分装于200个玻璃瓶中(7ml装),压泵压盖密闭,用时取下塑料盖,摇匀,将瓶口对准口腔舌下喷雾,每次1~2下,预防心绞痛每次2~3下,3次/d,10d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型胸痹。

②通脉液超声雾化吸入:通脉液由荜茇、细辛、川芎、香附、沉香经水煎制而成,每毫升相当于生药1g。每次取20ml,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阴寒凝滞型。(二)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1)生活习惯改变。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2)药物治疗。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减轻心肌氧耗(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调脂药)。(3)血运重建治疗。包括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后也要坚持长期的标准药物治疗。

对同一病人来说,处于疾病的某一个阶段时可用药物理想地控制,而在另一阶段时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需要将药物与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合用。

2.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心病死亡。规范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对于部分血管病变严重甚至完全阻塞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管再建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硝酸酯类药物。本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等。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规用药。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或皮肤贴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药。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可间隔8~12h服药,以减少耐药性。(2)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替罗非班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维持量为每天75~100mg,所有冠心病患者没有禁忌证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是对胃肠道的刺激,胃肠道溃疡患者要慎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坚持每日口服氯吡格雷,通常半年至1年。

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璜达肝癸钠、比伐卢定等。通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以及介入治疗术中。(3)纤溶药物。溶血栓药主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可溶解冠脉闭塞处已形成的血栓,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4)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既有抗心绞痛作用,又能预防心律失常。在无明显禁忌时,β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的一线用药。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和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阿罗洛尔(阿尔马尔)等,剂量应该以将心率降低到目标范围内为宜。β受体阻滞剂禁忌和慎用的情况有哮喘、慢性气管炎及外周血管疾病等。(5)钙通道阻断剂。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和冠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控释剂、氨氯地平、地尔硫等。不主张使用短效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地平普通片。(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醛固酮拮抗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发生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应当使用此类药物。常用ACEI类药物有: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如出现明显的干咳不良反应,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包括: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等。用药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压偏低。

3.调脂治疗:调脂治疗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在改变生活习惯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常用药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最近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及发病率。

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外周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

5.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恢复心肌血流的灌注,缓解胸痛和局部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人。三、生活调养(一)生活调适

1.居住环境: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注意季节的变化,中医认为冬季人体的阴盛阳衰,容易造成寒凝气滞,瘀血阻络的现象。总之应注意春季防风,夏季防暑,长夏防湿,秋季防燥,冬季防寒。

2.劳逸适度:发作期以卧床休息为主,不宜活动。平时,科学适度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根据病情适当运动,以不感劳累为度,有利于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木兰剑、毽子、跳绳以及“饭后百步走”等都不失为体育健身的好方法,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但要注意不要在饥饿,劳累时进行。

3.保证休息和睡眠:起居要规律,宜早睡早起,保证每天睡眠7~9h,午睡30min。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