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中国产能过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19:07:28

点击下载

作者:徐滇庆,刘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看懂中国产能过剩

看懂中国产能过剩试读:

前言

学风浮躁是21世纪初叶中国的一个流行病。有些荒谬的事情,官员讲,企业家讲,媒体讲,讲来讲去就好像成真的了。譬如,产能过剩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在官方文件中多次明确地指出,钢材、水泥、平板玻璃、原铝和造船是产能严重过剩的五大行业。说产能过剩,很容易被民众接受。人们亲眼所见,近年来,许多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原铝、造船企业的设备闲置在那里,有些工厂几乎停工。2015年第一季度,许多工业部门的产出大幅度下滑。有人说,经济结构调整中最突出的任务就是化解过剩产能。

该如何化解过剩产能?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三番五次下令,凡是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一律不再审批新的企业。但年复一年,该批的批了,不该批的也批了,新冒出来的企业好像都拿到了批文。整治产能过剩,整来整去,越整越严重。实践证明,这帖药不管用。倘若一本经念了一百回还不顶事,多念一回就能解决问题吗?

到底产能过剩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这要求我们端正学风,从理论、实践上仔细推敲。

最近几年,每到暑期我都在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进行一些核算方面的研究,参与编写《国民核算研究报告》。国民核算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年轻有为,充满了工作激情。他们不辞辛苦,收集了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我开始琢磨产能过剩的问题。到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原铝和造船五大行业的产能过剩严重到什么程度?是怎么形成的?其实,只要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并不难发现产能过剩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谈起产能过剩就绕不开一个悖论:如果真的产能过剩,从长期来看,产量就一定会下降。可是,从2002年至今,钢材、水泥、平板玻璃、原铝、造船等行业的产出都翻了好多番,产销两旺,并未出现大规模库存积压的现象。哪里有这种道理?在产能过剩的状况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大力增加投资,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都卖掉了。从逻辑上讲不通嘛!究竟产能过剩是真还是假?或者说,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存在过剩产能,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过剩产能?这需要很认真地对理论进行推导,对事实进行推敲。

如果套用传统的产能过剩定义,很可能造成严重的误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多年份市场需求以两位数的速度上升,而旺盛的市场需求必然拉动投资。按照中国的国情,在计算产能过剩的时候最好采用下一期而非当期的市场需求。此外,不能把那些被淘汰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产能包括在下一期的统计中。采用创新的定义之后,能够比较客观地揭示产能过剩的变化。2008年以前,在钢材、水泥、平板玻璃、原铝和造船等行业基本上不存在产能过剩;恰恰相反,在许多年份产能不足,这是推动投资居高不下的最根本的原因。2008年,政府推行了4万亿元大投资,许多领域中的投资速度超过了市场需求。2012年,政府推行了“历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限购、限贷、限价压抑了房地产需求,误导了居民的理性预期,造成房地产大滑坡。政府干预破坏了经济体系的内部联系,导致系统功能紊乱。这很可能是当前产能过剩最重要的原因。只有找到产能过剩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对策,引导宏观经济走出困境。例如,只要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当前钢材、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必能迎刃而解。

在研究产能过剩问题时应鼓励百家争鸣。我的观点只不过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对。写成本书的目的就是抛砖引玉,如果有人指出书中的缺陷和失误,本人实在感激不尽。期待着在认真的学术探讨中让我们的认识更接近真理。

几乎所有的作者都会真诚地向家人献上他们的谢意,我对此深有同感。写作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要集中精力思考,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数百页来。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怎么可能全力以赴?多亏了夫人关克勤几十年如一日,朝夕相伴,为我创造了良好的思考和写作环境。对她的感激之情是难以言表的。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衷心地感谢张曙光、郑玉歆、姚洋、周其仁、卢锋、李玲、许定波、李稻葵、霍德明、茅于轼、汤敏、左小蕾、邱东、宋旭光、赵楠等人的支持和帮助。

刘颖是东北财经大学的青年教师。虽然她不是我直接指导的学生,但是自她来到加拿大作为访问学者跟我学习一年之后,我一直把她当作自己的学生。她勤奋好学,积极努力,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的贾帅帅、杜立新、蔡小芳、王辛睿、何宗樾、徐丽笑等同学帮助整理数据,查找资料,特别是贾帅帅掌握数据非常全面,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交给他的任务。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各方面的帮助,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本书的写作根本就不可能。

非常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提供的无与伦比的研究条件;非常感谢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的同事们替我承担了许多教学和管理工作,大力支持我投入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

我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多次,非常愉快,非常钦佩他们的高效率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郝小楠等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在此再次表示衷心感谢。徐滇庆2016年5月第一章用创新的定义评估产能过剩

导读

●治理产能过剩喊了十几年,效果不佳,事与愿违。

●很难把西方常用的产能过剩理论照搬到中国。根据以往有关产能过剩研究采取的对策似乎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部分解决一些问题之后留下了更多的困惑。

●企业提供的产能数据存在严重的歧义性和不确定性,可信度不高。

●不能简单地根据设备闲置、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减少、投资回落等现象就断定产能过剩。导致产能过剩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投资,若要治理产能过剩必须从过度投资入手。

●产能过剩的舆论源头是掌握着审批大权的官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前者有追求寻租空间之嫌,后者往往试图维持垄断、排斥竞争。

●传统的产能过剩定义没有考虑市场需求的时间序列,没有扣除必须淘汰的落后产能,很可能夸大产能过剩。

●采用创新的定义较好地解释了产能过剩的变迁过程。以钢材为例。在1991年以前,全国钢材产能和市场需求基本均衡;1992—1994年,钢材产能不足,刺激了各地加大对钢材的投资;1995—1998年,钢材产能基本合理;从1999年开始,钢材产能长期处于不足状态,钢材投资和生产高速增长。在2008年4万亿元大投资之后,钢材产能大幅度提升;在2011年受到房价调控政策的影响,钢材产能从不足转为过剩;在2013年钢材产能过剩6997万吨,钢铁行业一片萧条。

●产能过剩大致可分为短板过剩、局部过剩、周期性过剩三种基本类型。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属于短板过剩,原铝属于局部过剩,造船属于周期性过剩。针对不同类型的产能过剩应当采取不同的对策。一波又一波的产能过剩舆论

人们对产能过剩并不陌生。自2002年以来,产能严重过剩的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频频见诸各类政府文件和媒体。

2013年5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产能过剩将成常态,销售利润几乎为零,钢铁业:如何迈过生死线?”“多家权威机构都表示,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将长期持续,国内钢材市场也将长期供大于求。”文章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钢厂如何才能顺利越过盈亏生死线而生存下去?“政府之手”又该如何应对“市场之手”?

2013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又刊登了一篇文章:“水泥业:产能扩张必须急刹车”。文章声称:“2012年全国新型干法水泥实际产能已达30亿吨。产能富裕程度超过30%。”“更让人担忧的是,未来市场消化能力已经不容乐观。伴随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发展阶段,高投资拉动下的水泥需求高增长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下滑,从2010年的110.4%下降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7%。有人认为,产能过剩是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的逻辑是,由于产能过剩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企业利润下降,投资不断减少,拖住了经济增长的后腿。

国家统计局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钢铁、有色、建材、船舶等多个工业行业均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2012年年末,我国粗钢的生产能力超过10亿吨,水泥的生产能力超过31亿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超过2400万吨,造船能力占世界近50%,而产能利用率均未超2过75%。”“产能过剩导致工业经济效益下滑。产能过剩导致企业无序竞争加剧,利润水平下降、负债率和亏损面上升。2012年规模以上的工业利润比上年增长5.3%,增速比上年回落20.1个百分点,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增速。2013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率分别为2.22%、3.11%,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居倒数第三位、第四位。其中,产能过剩严重的炼钢利润率仅为0.87%,电解铝为-0.57%,明显低于整个3工业6.11%的利润率水平。”“严重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负增长。2013年10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指出,2012年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均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国家要采取各种措施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是主要措施之一。受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经营困难和国家严控新上项目的影响,2013年这五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投资均为负增长。钢铁行业投资在2012年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基础上下降2.1%,其中炼铁行业投资下降22.1%;水泥行业投资下降6.5%,连续3年负增长;电解铝行业投资下降13.2%;平板玻璃制造业投资下降8.5%;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4投资下降10.9%,其中金属船舶制造业投资下降41%。”

2015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大幅度下滑,产能过剩显得越发严重。受到建筑业衰退的影响,建筑业上游的水泥、钢铁、平板玻璃行业遭遇空前困难。水泥产量从2014年5月的2.34亿吨下降为2015年3月的1.61亿吨。2015年第一季度,水泥产量同比下降20.5%,平板玻5璃同比下降6.6%,生铁下降2.4%,粗钢下降1.2%。2015年前4个月,煤炭产量同比下降6.5%,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14.48%。2015年1—2月,全国国有企业利润下降21.5%。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面已经接近50%,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85%,许多7钢厂亏损累累;石油、建材、化工和机械等行业的利润降幅较大;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有色、煤炭、石化等行业全行业亏损;建筑业的下游行业也一片萧条;家用电冰箱产量下降9%,电视机下降82.4%。

产能过剩的舆论很容易被人们接受。放眼看去,确实有许多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炼铝企业由于订单不足而不能开动全部设备,经济效益不佳,叫苦连天。难怪有些人大声疾呼,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威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心腹大患。因此,一定要制止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治理产能过剩的效果不彰

治理产能过剩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自2002年以来,月月叫、年年叫“狼来了,狼来了”,喊得人们渐觉麻痹,习以为常。可是,治理来、治理去,效果不彰,事与愿违。产能过剩好像越治理越严重。9

于是,有人悲观地说:“产能过剩将成为常态。”

这句话无论是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都不合逻辑。

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各部门综合平衡,如果某个部门产能过剩,计委必然下令减少投资,要不了多久就会克服产能过剩的问题。事实上,计划经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属于短缺经济。无论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皇帝女儿不愁嫁”,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掉。除非乱指挥、10瞎折腾,否则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并不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某个行业的产能果真严重过剩,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困境。倘若产品卖不出去、设备闲置、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企业必然减少投资,致使产量逐步下降。只要市场机制能正常起作用,产能过剩的结果就必然是产量逐步下降,最后达成新的市场均衡,产能稳定在某个较低的水平上。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信息掌握的局限性决定了经济周期上下起伏。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交替出现。产能过剩绝对不会成为“常态”。无论如何,产能过剩只会是一个短期现象。

可是,在最近十几年里,按照媒体的报道,产能过剩就像幽灵一样,一直在困扰着中国经济。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一片产能严重过剩的呼声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产量节节上升。粗钢产量由2003年的2.22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8.13亿吨;水泥产量由2003年的8.62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24.19亿吨;平板玻璃产量由2003年的2.77亿重量箱增加到2013年的7.93亿重量箱;原铝(电解铝)的产量由2003年的272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2190万吨;2003年造船业完工量11为641万载重吨,2013年完工量上升为4534万载重吨。如果产能真的过剩,那么产出理应下降,为什么越整越高了?

在许多政府文件中反复强调:“国家要采取各种措施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其中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是主要措施之一。”究竟采取了什么措施?说穿了,除了加强审批还是加强审批。从200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在许多文件中三令五申,凡是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新建企业一个都不批。颇为吊诡的是,新建的钢铁厂、水泥厂一个接一个投产,它们都得到了发改委的批文。这是怎么回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正式文件还是网络上的帖子,经常把严肃的经济政策研究当作娱乐、儿戏。不管有没有根据,随便议论,任性瞎说,即使出现明显的失误,也很少有人较真。是听信“舆论”还是尊重基本事实、相信经济规律呢?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上确实需要端正学风,认真思考,探索究竟。

当前争论的焦点有:为什么市场机制解决不了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原铝和造船等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有没有必要扩大政府权力,用产能过剩为借口强行干预经济?产能过剩的理论探讨

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和文献中涉及产能过剩的内容并不多。

在经济周期理论里面谈到了产能过剩。经济周期可分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在经济繁荣期,市场需求旺盛,即使全部开动机器也难以满足需求,于是人们增加投资,添置机器设备,不断提高产能。可是,人们往往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从而导致过度投资。由于投资有滞后期,新建的企业投产之后才发现市场需求低于预期,一部分厂商拿不到足够的订单而闲置部分设备。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下降,迫使一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企业不得不退出市场。经济进入衰退期、萧条期,市场需求低迷,各行各业普遍地出现产能过剩。当经济复苏期到来时,订单纷至沓来,设备闲置率降低,逐渐迎来下一个经济繁荣期。

产能过剩既有浪费资源的消极面,也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在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期,设备利用率下降,被闲置的肯定是那些比较落后的设备。淘汰陈旧设备是经济周期低谷时期的必经之路,从而为技术、设备和工艺的更新换代创造了契机。人们逐步将产能过剩行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转移到生产效率更高的新兴产业,改善了资源配置。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过去有经济周期,今后还有经济周期。试图消除经济周期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周而复始、交替存在,天经地义、不足为奇。唯有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疏通信息渠道,做好对经济周期的预测,才能减少过度投资的风险,缓和产能过剩的冲击。

有些经济学家将产能过剩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1933年,张伯伦(Chamberlin)在《垄断竞争理论》一书中提出,由于垄断者具有操控价格的能力,他们获取最大利润的手段不是增加生产而是提高价格。在垄断状况下存在长期的产能过剩。Wender(1971)、Spence(1977)等指出,厂商的策略性竞争行为是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为应对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威胁,在位厂商有可能利用产能过剩构筑行业壁垒,使得潜在竞争对手面临无利可图的风险而放弃进入,从而维持其相对垄断地位。植草益(2000)指出,在市场博弈中,厂商会以过剩的生产能力向客户和合作伙伴显示其实力。毫无疑问,这些论述是正确的,但是并不完全适用于当前中国的现实。

Chamberlin(1947)给出了完全产能(full capacity)的概念。在给定资本存量和要素投入价格的情形下,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产量是企业希望长期保持的产出水平,即为完全产能。这一概念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产能的界定方式,获得了广泛认可(Hickman,1957;Johansen,1968;Berndt和Morrison,1981)。不过,这一理论是建立在成本函数的基础上的,很难付诸实践。即使把研究目标局限于一个特定的企业,获得长期成本函数的困难依然很大。在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几乎没有办法找到足够的统计数据以得到全行业成本函数的各项参数。上哪儿去找到这个“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呢?因此,有些经济学家毫无隐讳地指出,这种定义存在较大的缺陷(Demsetz,1959)。

有些学者把历史最高产出纪录称为潜在产能,把产能过剩定义为当前产出和潜在产能的差距(Klein,1960)。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直白,却隐含着许多内在矛盾。必须关注出现历史最高产出纪录的背景,也许来自外部市场的需求拉动,也许来自某种非经济因素;其结果也许是正面的,也许是负面的。在出现历史最高纪录之后,也许是经济繁荣,也许紧跟着就是供求失衡,库存大幅度上升,损失惨重。拿历史最高产出纪录作为潜在产能未必合理。

有些学者从生产方程的角度解读产能过剩。Johansen(1968)认为,产能是在可变要素的获得不受制约的条件下,利用已有的工厂和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许多学者不赞同这种定义,他们指出,怎么可能没有任何制约地获得生产要素呢?更何况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非常低,在各种能源、运输、市场、法规的约束下,最大产出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最大产出属于不可持续的短期概念,而讨论投资策略时须关注长期趋势,在研究产能过剩的时候不能过于抽象和理想化。

Shaikh和Moudud(2004)强调工程技术产能(engineering capacity)和经济产能(economic capacity)之间的区别。他们指出,技术上能够实现的最大产出未必是最佳的经济选择。有些学者进一步把产能分解为设计生产能力和有效生产能力。设计生产能力是指在理想状况下的最大可能产出;有效生产能力是指考虑要素和产品组合、设备维修、产品质量等多种因素之后的优化结果。虽然这些论述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产能过剩的实质,但是由于许多要素很难定量,相互之间的替代弹性不确定,因此在讨论治理产能过剩时没有多大的用处。

不难发现,上述研究都基于两个假设:其一,市场经济;其二,相对稳定的供求均衡状态。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这两个假设基本上都可以成立;可是这两个假设却与中国的实际脱节。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之中,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远远强于纯粹的市场经济。没有哪个发达国家有发改委这样一个强势干预经济的机构。迄今为止,许多国有企业负责人是有行政级别的政府官员,某些国有企业的目标函数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把中国假设为纯粹的市场经济,似乎过于理想化。如果说中国已经实现或者基本实现了市场经济,为什么还要深化改革?

西方发达国家的总需求相对稳定;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需求往往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由于需求高速增长,因此拉动了投资。假若投资增速高于需求,势必出现产能过剩。假若投资增速低于需求,很可能出现产能不足。

显然,很难把西方常用的产能过剩的定义照搬到中国。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具有中国特色的产能过剩。

第一,投资者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失误。在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周期。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交替出现,形成一个又一个周期。出现产能过剩是厂商信息不完全的必然结果。没有人对未来发生的事情估计得完全准确,因此产能过剩是不可避免的。

林毅夫等(2010)提出,单一厂商根据市场价格信号制定投资策略时是理性的,但是众多厂商可能同时涌向相同的产业,结果很可能是非理性的。如果全社会对某一行业的良好前景存在共识,就会引发大量企业和资金同时像海潮一样涌入一个或几个行业。在投资设厂过程中,各企业难以估计投资总量信息,彼此协调困难。等到形成产能之后就很可能供大于求,导致产能过剩。潮涌现象在本质上可以被解释为市场失灵。

第二,政府失灵。周其仁(2006)、祝宝良(2005)等认为,产能过剩问题之所以在中国特别严重,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失灵。由于在官员晋升考核标准中过多地强调经济增长率,使得各地政府具有强烈的干预投资的冲动。他们利用土地、财税等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热衷于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许多生产资料领域的投资具有地方政府的背景,往往投资过度。此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也导致政府失灵,最终加剧了产能过剩。

第三,扭曲的退出机制加剧了产能过剩。周其仁(2005)指出,完全由国有垄断、政府定价的行业(如电信、石化等),其产能过剩并不严重。基本上由市场竞争主导的行业,其产能过剩的情况经常发生,但是市场机制会很快起到调节作用,因此产能过剩的情况也不严重。发生产能过剩的行业往往是那些多种所有制并存、政府干预较多的行业,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占比较大、大企业较多的行业,其产能过剩往往比较严重。如果因产能过剩而必须让部分企业退出,那么各级政府从财税、就业和地方GDP增长率的角度考虑,就会宁可让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退出,也不愿意让大型国有企业退出。倘若效率较高的民营企业进入这个行业,而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在政府的保护下不能及时退出,很可能出现较长时期的产能过剩。如果政府继续给予国有企业信贷和财税上的帮助,产能过剩的状态就会久拖不决。

左小蕾(2006)也认为,“一些比较容易创造GDP增长且生产效率不高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的制造业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制造业领域,通常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效率不高,民营企业可在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方面与国有企业一争高下,获取这个行业的超额经济利润。只要还有利可图,民营资本就会蜂拥而至,增加投资扩大产能,争取更大的份额。国有企业面对民营资本的竞争,由于有政府扶持资金,因此不甘落后、不计成本地增加投资,扩大规模,与民营企业争利。比如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就是由于民营竞争者投资、新的产能参与,引来国有企业投资进一步扩大产能的结果。但是,在这个应该由市场调节供求均衡的最关键的环节上,‘看得见的手’干预了市场。行政干预一定对国有企业有利,包括信贷政策、产业整合政策。最近,国资委关于钢铁行业集中度的规定,不但不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还可能引发国有钢铁企业为了提升集中度而开启下一轮大肆扩大产能的投资,最终只是迫使民营企业退出市场”。

第四,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加剧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刘西顺(2006)认为,“大中型企业从事着石化、钢铁等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向全社会提供上游产品;部分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对大中型企业的生产资料进行深加工,形成最终消费品;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成为大中型企业的卫星厂、协作厂,提供配件、销售、服务等业务;它们都与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相当程度的、相互依存的正连接关系。大批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陷入歇业、停产或隐形破产状态,它们的生存水平明显下降,其‘消费’和‘传导消费’大中型企业生产资料的能力也在持续降低,使得大、中、小企业的正连接关系遭到损害,原本处于均衡状态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关系在生产加工环节出现了梗阻,进而间接影响了大中型企业的生存水平,最终演化成部分行业的生产资料的产能过剩。信贷集中是助推产能过剩的基本成因。大中型企业不再需要贷款,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又得不到贷款,大量资金就闲置在金融机构的手里。因此,银行的流动性过剩既是长期以来信贷配给的必然反映,也是信贷供需市场转换期间的暂时过剩,同时又是经济结构性过剩的具体货币表现”。“相对廉价而又源源不断的信贷供给,使多数大型企业产生了‘资金幻觉’,并激励其不得不为‘富余资金’寻找更多的投资出路,致使许多企业抛开市场、在内部自我延伸产业链条,抛开主业、在陌生领域盲目追逐热门行业,开展粗放式、多元化经营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是导致钢铁、汽车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动力之一”。

第五,生产过剩危机的发生缘于收入分配关系被扭曲。王建(2006)认为,由于收入向少数人集中,导致社会储蓄和投资倾向高而消费倾向低,由此放大了生产规模却缩小了消费。这种生产与消费的不对称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危机。

上述分析各有各的道理,相信国家发改委制定产能调控政策的人也注意到了这些观点。可是,按照这些分析采取的对策似乎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部分解决一些问题之后留下了更多的困惑。2012年以前,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部门(如钢材、水泥、平板玻璃、原铝、造船等行业)的投资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产出持续上升,产能过剩似乎越来越严重。久而久之,人们不禁对这些解释本身也产生怀疑。

例如,按照经济周期理论,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交替存在。产能过剩通常出现在经济下行的谷底。随着经济复苏,产能利用率回升,过剩产能将随之消失。可是,按照官方文件,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钢材、水泥等行业长期处于产能过剩状态。这显然不符合经济周期的一般规律。再如,潮涌现象表明,从长期来看,潮起之后必然潮落,怎么十几年来一直在“涨潮”?就算在某些年份存在企业投资的“羊群效应”,倘若没有草吃,羊群还会继续跟进吗?

在短期内,信息不充分可能导致投资失误;可是,只要时间足够长,人们就会源源不断地得到新的信息,如库存积压、利润下降、价格下跌等。这些信息很快就会纠正企业错误的投资策略。以信息不充分来解释企业投资失误只能用于短期。简而言之,几年光景,再笨的企业家只要亏了本,总会从市场上得到信息,发现此路不通。怎么可能在十几年内持续对“产能过剩”的行业大规模投资?显然,只要利润依然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在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迟早会得到必要的信息,调整各自的过剩产能。如果企业持续向某个部门投资,这个部门的产能过剩很可能是一个假象。

毫无疑问,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获得晋升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率,热衷于投资大型基础工业,导致钢材、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倘若果真“产能过剩”了,产品卖不出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改也得改。2012年以前,钢材、水泥等行业的投资持续增长。2012年以后,市场需求萎缩,很快就会让那些头脑发热的官员冷静下来,对这些行业的投资就会急剧下降。换言之,在2012年以后确实出现了产能过剩,那么,在2012年之前产能是否真的过剩了?

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嫌贫爱富”,把70%以上的贷款都送给了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充分解决。可是,只要市场机制依然起作用,银行的贷款行为就会受到约束。例如,在2008年4万亿元大投资的时候,银行主动上门,鼓励沿海各省投资造船。2011年以后,造船业陷入困境,产能严重过剩,哪家银行还敢大手大脚地给船厂放贷?

产能过剩问题上的种种悖论提醒我们,很可能在某个最基本的地方出了错。在讨论产能过剩的时候,通常人们假定产能和产出的数据都是正确的。如果产能过剩的数据错了,上述分析就很可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有必要从源头上理清产能过剩的定义和资料来源,客观地评定在什么时候真的出现了产能过剩,在什么时候产能过剩只不过是表面假象。产能过剩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众所周知,产出和产能是两码事。

产出数据或者来自市场交易和税收,或者来自抽样调查。一般来说,产出数据涉及税收和上下游的投入产出关系,比较准确,容易进行复核、验证。

产能数字是怎么出来的?

统计产能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宏观计量方法,例如峰值法、产出缺口法、企业投资决策模型优化法、资本存量法等;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调查统计方法,选择若干企业作为样本,定期调查其产能。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前提是原始数据必须可信。

统计部门要求各家企业自报产能,可是,企业报的产能数字是否靠谱?不一定。

第一,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统计产能的规则并不清晰。举个例子,一个饭店的产能是多少?能不能拿有多少饭桌、多少椅子,再乘上循环次数来计算“产能”?倘若如此,恐怕没有一家饭店的产能不过剩。饭店老板宁肯多摆几张饭桌也不愿意让客人转身就走。除了每天晚饭前后,饭店的椅子能坐满吗?

第二,能否完全利用企业的设备取决于许多技术因素。在企业内部很可能存在人员、技术、能源、原材料等短板,限制了全部设备的开动。企业统计自身产能的时候往往假定所有设备都能正常开动,其结果必然是夸大了企业产能。

第三,有些人把企业最高的生产纪录当作产能。其实,这很不靠谱。

有些历史纪录是不合理的。如果违背经济规律,在短期内也许可以创造一个高纪录,但很难持续下去。改革开放之前,只要一有什么“最高指示”或者召开什么代表大会就要搞“献礼”。为了创造高产纪录,破坏正常的生产流程,拼人力、拼设备,不顾工人安全,违章作业。在某些矿山,打破正规的采掘平衡,不抓掘进,不管维修,在富矿区乱开乱采,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蛮干胡来,往往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惊人的纪录,主管官员也会因此而得到晋升。可是,随后的生产难以为继,频频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得不倒退、调整,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付出昂贵的“学费”。如果拿这些最高产出纪录作为标杆,就只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未必讲实话。恰如巴曙松(2006)所指出,“在项目申报时,厂商尽量高报产能,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在实际建设和生产时,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产量,增加了自身的灵活性。很多厂商虚报自己的产能,既可能是为了预留发展空间而未必完全用足这些产能,也是防范在可能出现有保有压的调控中不但不被压而且能够获得兼并其他厂商、整合产业的发展机会。而地方政府希望新建项目的产能越大越好,不但代表着它们的‘政绩’,而且意味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高纳税能力。产能也代表了当地的经济实力,便于增强自身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吸引力。因此,在这次产能过剩行业调查中获得的数据存在很大的‘水分’”。

第五,在统计产能的时候,必须将技术落后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产能撇除。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设备,与时俱进。在20世纪80年代,大量乡镇企业一哄而上,其中有许多高污染、高能耗的小高炉、小水泥立窑等。在许多老企业中,许多设备早已过时,效率差、能耗高,或者污染严重。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必须不断地淘汰陈旧设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节能减排,新陈代谢。如果把这些老设备都计入产能,很可能夸大产能数据,得出产能过剩的结论。在企业上报的产能数字中是否扣除了高能耗、高污染、技术落后、即将被淘汰的产能?由于产能数据和实际产出没有直接的、确定的联系,很难复核与查证。

第六,产能数据是取自某一个时间点还是某一段时间的均值?正在兴建或者即将投产的设备算不算当期的产能?众所周知,在产出统计上有明确的规定,可是在产能统计上这个边界很不清晰。

诸如此类问题使得产能数据存在严重的歧义性和不确定性。

如果各个企业上报数据的口径不同、可信度不同,那么无论采取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统计方法,汇总之后都没有多大意义。毋庸讳言,产能数据中充满着各种问号,可信度不高。

仔细研究一下治理产能过剩的文件,不难发现这些文件所依托的产能数据存在着严重的偏差。非常遗憾,有关部门从来不公布产能数据的统计过程,很少召开认真的学术研讨会,很少见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于学术界的质疑,某些官员采取回避、躲闪的态度,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敷衍塞责,能拖就拖。显然,如果统计出来的产能数据的可信度较差,产能过剩的结论自然疑问重重,难以服人。

学风浮躁,使得治理产能过剩成了一出极不严肃的闹剧。产能过剩的基本特征

具体来说,产能过剩的基本特征如下:(1)闲置设备超过了合理的界限;(2)利润下降,经营困难;(3)供大于求,产品价格下降;(4)投资逐渐回落,产出增速下降;12(5)库存量上升。

不过,这些特征都是表面现象,能不能一看到这些特征出现就断定产能过剩?不一定。

第一,设备闲置。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很强,在一般情况下,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必须把生产能力保持在相当水平上,保留一定的产能储备。一旦取得市场订单,很快就能组织生产,按期交货。企业必须在闲置一部分设施的成本和错过一部分订单的损失之间选择一个折中点。保持产能机动性所支付的成本很可能低于错过订单的损失。在市场竞争中,顾客就是上帝,订单就是生命。保留一定的机动产能是企业拓展市场,谋求利润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企业的产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运行产能和储备产能。显而易见,必要的储备产能不属于产能过剩,企业设备闲置有一个合理区间。一般来说,企业的储备产能占20%,运行产能占80%。保留15%—20%的机动产能是合理的、必要的。从静态来观察,企业设备利用率在80%—85%内属于正常状态。倘若设备利用率超过85%就属于产能不足,超过95%就称为产能瓶颈。

落实到具体的企业,设备利用率的“合理”边界因时而异、因厂而异,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正如卢锋教授所述:“一定程度的闲置产能有助于调节和平滑需求波动,发挥类似于合理库存的调节功能。一定程度的产能闲置剩余,对于保证较高竞争程度、提升消费者福利、实现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具有促进作用,构成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一个因素。在宏观总量周期变动过程中,库存调节需要通过产能闲置程度的变动加以实现,产能闲置率对于库存调13节具有蓄水池功能。”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1995—2008年,钢铁行业静态产能利用率平均值为86.3%,1999—2008年为85.7%。按照中钢协数据,钢铁业产能利用率在2001—2008年全部高于85%。从静态产能利用率的14角度来看,似乎并不能得出钢铁业产能过剩的判断。

第二,企业利润。企业利润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竞争,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的因素很多,不能一看到利润下降就断定是产能过剩。1993—1998年,钢铁企业的利润率从每吨300元下降到几乎为零。在这个时期内并没有人大喊产能过剩。从1999年开始,吨钢利润率节节攀升,到2007年达到每吨340元。恰恰在这个时期,国家发改委连续下文要整治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由此可见,企业的利润高低和产能过剩与否并不一定相关。正如卢锋教授所指出:“数据显示除个别年份外,非国有企业资产和权益利润率都显著高于国有企业,说明钢铁部门非国有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企业还能盈利,可是有的企业亏损得一塌糊涂。利润数据仍不支持我国钢铁业持续大范围15存在严重产能过剩的判断。”

在市场竞争中,经常会见到某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货款收不回来,利润下降,资金周转遇到障碍,导致厂商不敢再继续开动全部生产线,叫苦连天。有人说这是“产能过剩”。这种说法并不确切。企业产品卖不出去的原因很多,很可能是由于这家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企业要从自身找原因,尽力提高生产效率,重新夺回市场份额。

在讨论产能过剩的时候要区别是在宏观意义上还是在微观意义上的产能过剩,是某个企业的生产能力闲置还是某个行业的生产能力闲置。如果是某个企业产能过剩,这是微观层次上的问题,属于市场竞争范畴;如果是某个行业产能过剩,可能是宏观层次上的问题,涉及政府政策。

第三,价格波动。价格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受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只要市场供求不平衡,价格很快就会上下波动。众所周知,从投资到形成产能有一个明显的时间滞后。调整产能的速度要比价格变化慢得多。倘若一看到产品价格下降就调整投资、缩减产能,也许调整尚未完成,市场价格又上升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穷折腾。例如,2003年,钢铁工业在工业总产出中仅占7%,可利润却占到22%,普通钢材价格在当年翻了一番。在价格和利润的刺激下,大批民营企业投资钢铁产业,民间投资几乎增长100%。但是,好景不长。2005年前9个月,钢铁需求增长了19%,与2002—2004年的需求增长率大体持平,钢产量却增长了27%。从2005年3月起,钢材价格暴跌,中厚板钢材跌到了线材价格,线材则跌破了成本价。有的时候,价格上蹿下跳,不能一看到产品价格下降就说产能过剩。

反过来,产品价格上升却能够证明这个行业尚未出现产能过剩。道理很简单,看到产品价格在上升,企业必然尽可能多地开动设备以谋求更大的利润。1995—2009年,钢材产能过剩的呼声从未间断;可是,线材、螺纹钢、中厚板、热轧无缝管、热轧薄板、热轧卷板等主要钢材品种的价格都在显著上升。显而易见,如果产能真的过剩、供大于求,产品价格理应下降。在这段时间内,钢材价格数据变化并不支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判断。

第四,投资。投资数据的变化对于判断产能过剩与否具有很重要的指标意义。众所周知,投资分为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政府投资受到各种利益集团和政府官员政策取向的影响,有的时候与产能过剩的关系并不密切。可是,民营企业就不一样了,它们的投资决策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判断产能是否过剩要比学者和官员更准确。1998—2011年,民间对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投资有增无减,民营企业在这段时间内获利甚多。我们不能排除在某些企业、某些地区确实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全国民间投资的总体数据不支16持钢铁和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判断。

第五,库存量上升是否可以作为产能过剩的判定标准?随着生产增长,库存量也必然增长。衡量企业存货是否合理的标准并不是存货的绝对值,而是存货的可销售天数。即使存货绝对数量增加了,如果可供销售的天数并没有增加,这种情况也属于合理库存。2008年以前的钢材、水泥和平板玻璃的库存数据都不支持产能过剩的判断。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

导致产能过剩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投资,在这一点上人们并没有异议。显然,产能过剩是果而不是因,不能因果倒置。若要治理产能过剩,则必须从过度投资入手。

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用了一二百年的时间,相对而言,其消费、投资、产出的变化都比较平稳,总需求增长每年不过1%—3%。可是,中国要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跨越这个过程,钢材、水泥、平板玻璃、原铝等工业产品的产出和需求都急剧上升。从2007年到2013年,最终消费增长率都在两位数;在2014年,还保持在9.1%的高增长水平。为了适应不断高速增长的需求,投资在中国GDP中的比重也远远超过西方各国。2010年,世界资本形成率的平均水平为19.9%,其中高17收入国家为18.1%,而中国的资本形成率高达48.2%。

从资本形成的变化速度来看,资本形成增长率在2007年高达24.7%,2008年为23.3%。近年来,资本形成增长率略有降低,但是2014年依然保持在7.6%的水平上(见表1-1、图1-1)。表1-1 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增长率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1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版,第34页。图1-1 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增长率

在2007—2010年,资本形成增长速度高于最终消费;可是在2010—2014年,资本形成增长率低于最终消费。从一般逻辑来谈,2011年以前,人们不断增加投资,很可能是产能不足;2011年以后,投资的增长速度低于消费增速,很可能出现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舆论源头

什么人最喜欢把产能过剩挂在嘴边?

第一,控制着审批大权的官员。只要不停地喊产能过剩,他们手中审批项目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大,寻租空间也跟着越来越大。只要大权在握,就不怕没有人来“跑部钱进”。实践证明,只要行贿到位,所谓加强审批往往流于形式。严格来说,产能过剩属于宏观经济范畴,纠正产能过剩的重点是规范政府政策,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把官员干预经济的权力关进笼子里;而绝对不是开倒车,扩大政府官员的权力,通过审批来进一步扰乱市场秩序。

有些人认为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滑坡的主要原因。治理产能过剩的措施主要是加强政府审批,严格限制投资新的企业。这在逻辑上似乎说不通。限制投资之后,经济增速更低,岂不是适得其反?

第二,国有企业老总。某些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以为只要不停地喊产能过剩,就有可能阻止民营企业进入,维持相对的垄断地位。打个比方,如果有家饭店的老板看到附近新开几家饭店,为了保证客源,立刻大叫产能过剩,主张限制别人开张。在饮食业,人们用脚投票,饭菜不好,顾客就跑。没人登门,不是人们不吃饭而是另有选择,不能责怪产能过剩。

某些官员和国有企业老总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很容易影响舆论走向。第一线的民营企业家很了解市场动向,只要他们断定尚有利润空间,就一定会努力寻找发展空间。在大多数情形下,他们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数据反驳官员们讲的“产能过剩”,也不愿意得罪地方政府,于是经常保持沉默。他们当中有些人虽然不讲话,却改头换面,打擦边球,不择手段,行贿送礼,千方百计取得许可证。只要行贿成本低于预期的市场利润,行贿就成为他们的“理性选择”。用创新的定义解释产能过剩

为什么对于产能过剩众说纷纭,乱象丛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家对产能过剩的定义不一致。在讨论产能过剩的时候,必须找到一个平台,让争论双方能够相互沟通、有的放矢。也就是说,要弄清楚产能过剩的定义;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白白浪费时间。

通常统计部门要求企业上报的产能中包括运行产能和储备产能。为减少因市场不确定性与厂商预期的不一致而造成的订单损失,厂商往往以一定的闲置要素投入来应对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有些文献称之为储备产能或者要素窖藏。显然,这是厂商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理性选择。

按照一般常见的解释,如果总产能大于本期的市场需求就称为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定义:

其中,S表示当期的产能过剩,Y表示运行产能(近似当期的产tt出)。Z表示储备产能,D表示当期的市场需求。由于西方各国的市tt场需求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在计算产能过剩的时候无论采用本期需求还是下期需求,区别并不大。

产能利用率=运行产能÷(运行产能+储备产能)(1-2)

例如,某个工厂有80台设备生产运行,还有20台设备处于检修、备用状态,该厂的产能利用率为80%。有的人说,产能过剩近似等于储备产能(即产能过剩20%),说明产能没有过剩。看起来,还是说没有过剩的更靠谱。比较准确的说法应当是,产能过剩等于运行产能减去市场需求,不能把储备产能当作产能过剩。

在没有产能过剩的情形下,如果库存量没有发生重大改变,那么市场需求近似等于运行产能,可以用产出数据近似表示运行产能。

仔细琢磨,这个定义看似简单却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关键在于:

第一,这个定义中的变量没有时间序列概念。也就是说,仅仅采用当期数据来说事。归根结底,研究产能过剩的目的是探索合理的投资策略。投资形成的产能在下一期投入生产,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我们必须动态地观察产能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相对关系,不能孤立、静止地讨论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决定是否产能过剩的是下一期的供求关系。也就是说,在讨论产能过剩的时候应当用下期的市场需求,而不是本期的市场需求。按照本期数据计算得出产能过剩的结论;可是,如果考虑下一期大幅度增长的市场需求,真实状况就很可能是产能不足。如果产能增长幅度高于需求就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如果产能增长幅度赶不上需求就会出现产能不足。倘若拿本期的市场需求判断下一期是否产能过剩,无异于刻舟求剑。因为西方国家的市场需求基本稳定,所以用哪一期的需求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市场需求急剧增加,这是在讨论产能过剩的时候不得不注意的差别。

第二,在讨论产能过剩的时候,不能把即将被淘汰的落后产能包括在内。尽管西方国家也有淘汰落后产能的事情,但是在中国,这项任务特别繁重。在20世纪80年代,成千上万个乡镇企业一拥而上,混杂了不少高污染、高能耗的设备。尽管在过去已经淘汰了不少落后设备,但是时至今日,更新换代的任务依然非常繁重。根据中钢协的报告,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小于400立方米高炉的产能约有4300万吨,小于30吨转炉的产能约有2000万吨,在轧钢方面也有近30%的18设备达不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大量落后设备亟须逐步淘汰。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很重。改革开放以来,遍地兴建水泥立窑,不仅能耗大、效率低,还严重污染环境。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用先进设备逐步取代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设备。

有人说,落后产能也是产能。没错,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把所有的落后产能统统淘汰。研究产能过剩的目的是探讨合理的投资策略。在新增产能当中,一部分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另一部分用于取代那些落后产能,逐步更新。因此,不能把那些理应被淘汰的落后产能全部计入下一期产能。

一般认为,合理的储备产能占总生产能力的20%左右。当储备产能超过总生产能力的20%时,产能过剩才出现(Corrado和Mattey,1997;窦彬,2009;钟春平,2014)。在本章中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合理储备产能占比选取20%。在具体分析产能过剩问题的时候,合理储备产能占比可以因行业、时间而异。

企业正常运行时,可以假定运行产能与市场需求相等,以保持企业库存水平稳定。若S>0.2×(Y+Z),则说明存在产能过剩;若Stttt<0.2×(Y+Z),则不存在产能过剩。tt

S=0.8×(Y+Z)-D>0tttt

因为Y=D,则公式变为tt

S=0.8×Z-0.2×Dttt

当储备产能高于市场需求25%时,S>0,产能过剩;当储备产t能低于市场需求25%时,S<0,产能不过剩。

显然,过剩产能受到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影响。当某段时间内生产能力增长快于市场需求时,产能过剩状况会有所恶化;反之,当某段时间内生产能力增长慢于市场需求增长时,则产能过剩状况会有所缓解。当市场需求增长明显地快于生产能力时,甚至会出现产能不足、供不应求的状况。

历经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善。无论从绝对量还是增速来讲,西方国家对于钢铁、水泥等产品的需求都比较容易预测,因而在评估产能过剩状态时无论采用本期需求还是下期需求,其区别并不大。

根据中国的国情,在产能过剩的定义中应当在运行产能和储备产能的基础上扣除落后产能,加上在下期形成的新增产能,再减去下期市场需求。产能过剩的计算公式应当表述为

S=0.8×(Y+Z-L+I+1)-D+1tttttt

产能过剩=0.8×(运行产能+储备产能-落后产能+

投资后在下期形成的产能)-下期市场需求(1-3)

其中,L表示被淘汰的落后产能,I+1表示下期投资新增产能,ttD+1表示下期市场需求。实际上,(Y+Z)是指t期产能,而[(Ytttt+Z)-L+I+1]是指t+1期产能。产能过剩状况的动态示意如图1-2所ttt示。图1-2 产能过剩状况的动态示意

注:t期总产能为100单位,其中运行产能为80单位,储备产能为20单位;运行产能中包括20单位落后产能和60单位合格产能。t+1期总产能增加至120单位,其中储备产能仍为20单位,运行产能为100单位;运行产能中包括10单位落后产能和90单位合格产能。t+1期较之t期新增产能30单位,淘汰落后产能10单位,合格产能净增30单位。

假设在t期总产能为100单位,其中运行产能为80单位(合格产能60单位,落后产能20单位),储备产能20单位。运行产能生产出来80单位的产品都销售出去,库存没有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需求等于运行产能,即80单位。

按照当前流行的算法,t期储备产能等于总生产能力的20%,企业处于产能过剩的临界点,没有必要投资兴建新厂。在有些文件中把这种状况称为产如果下一期市场需求增加为100单位,则运行产能必须达到100单位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此期间,淘汰落后产能10单位(还有10单位的落后产能留待以后处理)。在这种情形下,合格产能必须达到90单位。假定储备产能还保持20单位,则这段时间内需要增加投资30单位。也就是说,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在t期根本不存在产能过剩,而且产能不足30单位,必须投资兴建新厂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显然,两种不同的统计方法导致完全不同的政策建议。

有些人在讨论产能过剩的时候把未来三五年计划新建的产能都考虑进去,这种算法值得斟酌。由于投资钢铁、原铝、造船等行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生产能力,因此在研究产能过剩的时候只能考虑下一期新增产能,而不能把正在施工兴建的产能都计算进去;否则有可能高估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也要相应改为下期的市场需求。如果拿当期的市场需求来计算,也会高估产能过剩。

以钢材为例。2005年,全国钢材产能41143万吨,钢材产量37771万吨,也就是说产量近似于运行产能,储备产能为两者之差3371万吨。在政府文件和报纸上,有些人认为钢材产能过剩。事实上,如果扣除的落后产能数量比较大,下期的市场需求增加比较多,产能过剩就会减少,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值,即产能不但不过剩反而不足。

从统计资料中很难找到各年淘汰落后产能的数字。根据国家发改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报告,2006—2012年,总计淘汰落后产能1亿19吨,平均每年淘汰1666万吨。另外一组数据表明,在“十一五”期间总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7200万吨,平均每年1440万吨。如果钢铁行业不景气,淘汰落后产能的数量就会有所上升。例如,在2014年20钢铁行业很不景气,淘汰落后钢铁产能3100万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4年6月底出台《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目标是在这三年再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平均每年压缩2666万吨产能。大致上可以假定,每年平均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600万吨左右。

按照创新的产能过剩的定义处理粗钢数据,1989—2011年,粗钢一直处于产能不足状态;2006年,粗钢产能短缺5550万吨;2007年,粗钢产能短缺4548万吨;2008年,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