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上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20:56:11

点击下载

作者:张姘,陈明华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读:

编者的话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全书由六个单元组成,学习重点分别为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品味语言、提炼主旨、把握文体特点和诵读古诗文。每个单元都由“阅读与欣赏”“

表达与交流

”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部分组成。“阅读与欣赏”部分包含课文、“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其中,课文分为必读和选读两类,以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选择性,“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旨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口语交际、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本书选文兼顾经典性和时代性,知识介绍注重实用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注重情境性、趣味性和可行性,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适应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我们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由张妍任主编,赵兴花、董传爱任副主编。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配有精美的教学课件和课后习题答案,读者可到北京金企鹅文化发展中心网站(www.bjjqe.com)下载。编者2013年6月

第一单元

单元导语

本单元“

阅读与欣赏

”学习的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即通读全文,梳理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从而把握课文整体框架,初步理解课文大意,为进一步赏析做好准备。本单元选取的《我的母亲》和《卖白菜》分别用纵向贯穿和截取横断面的方法,刻画了不同时代的母亲可亲可敬的形象,《好雪片片》通过流浪老人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给人温暖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绝品》围绕一幅唐代珍品刻画了三个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常先生、刘三爷和王商人。

本单元“表达与交流”的学习内容是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以及应用文便条的写作方法。

本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认识专业,树立信心”为主题,展开讨论和实践活动,以帮助同学们了解专业、树立专业认同感和学习自信心。阅读与欣赏一 我的母亲

老舍

课文导读

这篇散文的作者是老舍。老舍(1899—1966),字舍予,本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他的这篇散文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敬爱。作品行文流畅,语言朴素、亲切,富有表现力。[1]

母亲的娘家在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做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2]”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端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3]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做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4]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5]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6][7][8]”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9]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10]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11]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如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思考与练习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巡察 揣在怀中 撮土 筹划

二、联系上下文,品读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 (1)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2)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终年”?)

2.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软而硬的个性”具体指什么?)

3.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为什么连用三个“怕”?“失了根的花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三、课文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哪几件事?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母亲的哪些性格?说一说作者从母亲身上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

四、文章最后一段写道:“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这句分别从养育和教诲两方面说了母亲对我的影响。联系全文,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说说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二 好雪片片

林清玄

课文导读

这篇散文的作者是林清玄。林清玄(1953年出生),台湾自由作家,代表作有《清净之莲》《桃花心木》《生命的化妆》等。他的这篇散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禅意,让人感觉到感恩与善良,也让人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

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犹如木桶。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很少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一站,想买一些[12]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13]

我观察老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

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连[14]最燠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15]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不用装套子了。”我说。“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时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我想到伟[16]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的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思考与练习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臀部 燠热 厌恶 奖券 禅师

二、联系上下文,品读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1)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肢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2)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小心地”“慎重地”表现了老人的什么心理?)

2.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的落下,落

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好雪”“明净之雪”象征什么?)

三、课文中写道“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触?你想起了身边的哪些人和事?把它写下来,以“感动”为主题,进行小组交流。三 卖白菜

莫言

课文导读

这篇散文的作者是莫言。莫言(1955年出生),原名管谟业,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蛙》等。他的这篇散文用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描写着重表现了母子二人对于卖白菜的不同心理感受,讲述了特殊年代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

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17]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在一年的三个季节里,我和母亲把这一百零四棵白菜从娇嫩的芽苗,侍弄成饱满的大白菜,我们撒种、间苗、除草、捉虫、施肥、浇水、收获、晾晒……每一片叶子上都留下了我们的手印……但母亲却把它们一棵棵地卖掉了……我不由得大哭起来。

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18]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撅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小时被牛犊或是被孩子踩了一脚,所以它一直长得不旺,当别的白菜长到脸盆大时,它才有碗口大。发现了它的小和可怜,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19]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但第二天它就打了蔫。母亲知道了真相后,赶紧将它周围的土换了,才使它死里逃生。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母亲让我帮她把白菜送去。[20]我心中不快,嘟哝着,说:“我还要去上学呢。”母亲抬头看看太阳,说:“晚不了。”我还想啰嗦,看到母亲脸色不好,便闭了嘴,不情愿地背起那只盛了三棵白菜、上边盖了一张破羊皮的篓子,沿着[21]河堤南边那条小路,向着集市,踽踽而行。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篓子落地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22]巴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我看到那棵[23]白菜的根折断了,但还没有断利索,有几绺筋皮联络着。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也许[24]是看到我哭得真诚,也许是看到了我黑黢黢的手背上那些已经溃烂的冻疮,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只是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但母亲的身体是永远也不能再站直了,过度的劳动和艰难的生活早早地就压弯了她的腰。我跟随在母亲身后,听着她的喘息声,一步步向前挪。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

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25]

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畋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白菜,眼前出现了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心中感到阵阵忧伤。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

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思考与练习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抽噎 木橛子 蔫 踽踽 黢黢 箢篼

二、联系上下文,品读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颠着”“乍着”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心情?)

2.只是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强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温暖的腔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3.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伸”“沾”“数”这些动词表现了什么?)

三、对于卖白菜这件事情上,作者和母亲的心情有什么不同?课文最后写道“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四 绝品

谈歌

课文导读

这篇小说的作者是谈歌。谈歌(1954年出生),原名谭同占,当代作家。他的这篇小说明写画作为绝品,实写常先生、刘三爷、王商人的人品为绝品,赞扬了他们为正义献身、为真理舍命的高尚品德。

民国初年。保定城南有一家装裱店。店主姓常。三十几岁,穿长袍,很斯文,人叫他常先生。

常先生没有雇佣伙计,自己装裱字画,手艺很神,一些样子容貌落魄的旧字画到了他的手里,一经装裱,便神气崭新。

常先生是外地人。几年前到了保定,开了这店,常先生无有家室,经常一个人到保定看湖楼来饮酒。常先生善饮,久之便与刘三爷相熟了。

刘三爷是保定富户,三代经营绸缎,颇有些家财。闲来也做些收藏生意。

三爷是看湖楼的常客,保定的酒楼茶肆是富商们谈生意的地处。三爷来看湖楼是奔生意而来。三爷不饮酒,上楼只喊一壶茶。有时没有生意,三爷便与常先生闲聊神侃。常先生学问大,善谈。三爷考过秀才,饱学。两人渐渐谈得入港,由此熟了。三爷就经常到常先生店里购些字画收藏。常先生也偶然推荐一些字画给三爷。三爷爽快,凡是常先生推荐,一概买下,且从不斩价。三爷的娘子马氏放心不下,瞒着三爷,让下人拿着字画到京城找行家鉴定。皆货真价实。如此几次,马氏也就不再疑。三爷后来知道,就讥笑:“妇人之见。”

那天,三爷又与常先生在酒楼闲侃,侃了一会儿,三爷就问:“我真是不懂,今天冒失地问一句,先生目力老到,辨得真伪优劣,如何不做些收藏生意?”

常先生呷一口酒,笑道:“凡事依性情而定。三爷是聚财的性子,我是散财的脾气,好东西到了我手里,只怕是日后嘴馋挨不住,要换了酒吃的。”说完,就笑。

三爷也笑了。

常先生左右看看,凑近三爷。低了声音道:“我手上现有一张古画,主顾要大价钱。我劝三爷吃进,三爷可否有意?

三爷笑道:“先生替我看中,买进便是。但不知那边开价多少?”

常先生道:“三千大洋。”“三千?”三爷倒吸一口气,就有些口软。

常先生笑道:“我仔细看过,此画实为无价之宝。唐代珍品。委实是主顾急着用钱,才忍痛抛出。三爷不可错过机会。”

三爷点点头:“既然先生已经认定,我明日凑足银子就是。”

常先生又道:“三爷若收下此画,万不可示人。若是有人开价,出多少也是不能卖的啊。”

三爷看常先生一脸郑重,点头说记下了。

三爷回家告诉了马氏,让马氏去凑足大洋。

马氏听得呆了:“什么宝贝?值这么多?”

三爷道:“常先生看中,断不会错的。你莫要再多言了。”

第二天,常先生携一布包,来到三爷家中。三爷摒去下人,又关门闭窗,常先生才打开布包,里边又是布包,如此四五层,最后取出一幅画来。打开,那纸已泛深黄。但托裱一新。

三爷埋头看画,却看不出名堂。抬头淡然一笑;“刘某眼拙,还看常先生指点。”

常先生笑了笑,就把画卷好,重新包裹严密,双手交与三爷,郑重说一句:“三爷啊,关于此画。我不再多说,此画价值连城,悉心藏之啊。”

三爷也庄重接下:“刘某记下了。”就喊进马氏,取来三千大洋的银票,交与常先生。

常先生就告辞。

第二天,三爷刚刚起床,下人来告,说常先生的店展被官府抄了,已查封,常先生也不在店里。

三爷惊了脸,半晌说不出话来。

常先生从此失落,保定街上便传常先生原是江洋大盗,犯了重案,改名换姓,来保定藏身。三爷听过,无动于衷。

又过了些日子,马氏终是放心不下那幅画,差下人到京城请来一位古董行家,鉴定那幅画。

那行家认真看过,一阵无语之后,长叹一声:“此画不假,可惜是揭品,便不值几文了。”

三爷一怔,忙问作甚揭品。

行家道:“所谓揭品,即一张画分两层揭开。这非是一般做假者能所为之。此画更为厉害的,是将一张画揭为两张,且不露一点痕迹。这张是下边的一层,不值钱的。但此画揭得平展,无痕,均称,也算得上世上罕见的装裱高手所为了。”

三爷听得发呆,许久,点头称是,就送走了古董行家。

马氏忍不住心疼地骂起来:“姓常的黑心,坑了咱三千大洋啊。”

三爷登时沉下脸:“不可胡说,我与常先生非一日之交,他坦荡爽直,怎么会哄骗我。千虑一失,或许常先生走了眼。即使常先生知此内情,也或许另有难言之隐。不可怪他。”

马氏就不敢再说。

这年冬天,常先生竟又回到保定。夜半敲动三爷家的门。三爷的下人急忙来报。

三爷大喜过望,披衣起床,忙不迭喊下人摆下酒席。

二人相对坐下,刚刚要举杯,马氏进来,讥笑道:“常先生果真走了眼力,卖与我家老爷一张好画?”

常先生一愣,旋即大笑起来。

三爷怒瞪了马氏一眼,也笑:“不提不提,吃酒吃酒。”

常先生喝了一会儿酒,叹道:“我与三爷相交多年,甚是投缘。或许就今夜一别,再不能相见了。”

三爷道:“常先生何出此言?我观先生举止非凡,将来或许能成大事啊。”常先生哈哈笑了:“多谢三爷夸奖。”就大杯痛饮,十分豪气。

喝罢酒,天已微明。常先生就告辞。

三爷依依不舍:“常先生何日再回保定?”

常先生慨然一叹:“三爷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说罢,重重地看了三爷一眼,拱拱手,大步出门去了。并不回头。

三爷急急地送出门去,在晨雾中怔怔地呆了半晌。

再一年,三爷店展中的伙计到京城办货,回来后战战兢兢地告诉三爷,说亲眼见常先生在京城被砍了头,罪名是革命党。临行前常先生哈哈大笑,面色如常。

三爷听得浑身一颤,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泪就匆匆地淌下来,直打湿了衣襟。

马氏听了,一声冷笑:“真是报应,那次被他坑去了三千大洋。”

三爷暴喝一声,直如猛虎一般。

马氏一哆嗦,不敢再说,静静退下去了。

入夜,三爷独自关在房中,把所有常先生帮他买下的字画,其二十余幅,挂在房中,呆呆地看。看久了,就含了泪,叹一声。直看到天光大亮,才逐一摘下,悉心收起。

又过了几年,战祸迭起。三爷的生意便不再好做。后来军阀在保定开战,一场大火,三爷的店展皆烧尽。灾患丛生,又一年,三爷又让土匪绑了票,索去很多财物,一个大大的家业就败落下来。三爷也就病倒在了床上。

这一年冬天,保定来了一个姓王的商人,收购古董字画。马氏就瞒着三爷,把三爷的收藏拿去卖了。下人偷偷地告诉了三爷,三爷大怒,让下人喊来马氏。三爷黑下脸怒问:“你怎么敢去卖常先生帮我买进的字画?”

马氏便落泪哀告:“家中已经败落到这步田地,我拿往换些钱,也好度日啊。”

三爷看看马氏,许久,长叹一声,无力地摆摆手:“你也不易,我不再多说了。”就让马氏取来卖字画的钱,颤颤地下了床,拄一根拐杖,顶着细细的雪花,到客栈去寻那姓王的商人。

王商人听了三爷的来意,皱眉道:“已成交,怎好反悔?”

三爷摇头叹道:“好羞惭人了。先生有所不知,这些字画,都是一位朋友帮我买进,说好不卖的。”就把常先生的事情细细说了一遍。

王商人听得呆了,愣愣地点点头,就把字画退给了三爷。

三爷谢过,把钱退了,让下人提着一捆字画告辞。

王商人送到客栈门前,忍不住叮嘱一句:“刘先生,这些字画大多是国宝,还望您悉心收好才是啊。”

三爷一怔,回转身笑问:“敢问其中一幅唐代珍品,不知真伪如何?先生慧眼,请指教一二。”

王商人笑道:“那幅画为宝中之宝,实为揭裱后倒装置了。”

三爷忙问:“何为倒装置?”

王商人道:“所谓倒装置,即把原画揭为三层,后倒装裱。我猜想装裱者担心此画被人夺走,才苦心所为。此画装裱实为特技,天下一流。论其装裱,更是绝品。古人云,画赖装池以传。果然是了。”

三爷听得迷了,就问:“先生可能复原?”

王商人摇头叹息:“若复原,怕是要有尽代高手才行。我家三代做收藏生意,父辈只说过有倒揭两层者的特技,不曾想还有倒揭三层者的。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三爷点点头,又问一句:“王先生做收藏生意,不知收藏可卖?”

王商人正色道:“不敢。祖上有训,饿死不卖收藏。”

三爷微微笑了,赞叹一句:“好;”就让下人把那捆字画交与王商人:“这捆画,我送与先生了。”

王商人停住:“刘先生此为何意?”

三爷郑重地再说一句:“我送与先生收藏。”“如何使得?使,使,使不得啊。”王商人惊了脸,口吃起来。

三爷叹道:“我自知不久人世,已无意收藏。这些都是国宝,我恐家人不屑。送与先生收藏,我终于算是对得住常先生了。”就唱一个诺,转身走了。

门外已经是满天大雪。

王商人追出门来,呆呆地看刘三爷由下人扶持着一路去了。

雪,哑哑地落着。

四野一时无声。

问题与讨论

阅读课文,思考“绝品”指的是什么?

语文学习方法

文章阅读方式(一):精读和略读

精读和略读是人们常用的两种阅读方式。

所谓精读是指深入细致地研读,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文字意义等彻底通晓。叶圣陶曾说过:“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精读的具体方法是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一般来说,精读适用于专业书籍及名篇佳作的阅读。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略读的具体方法是在阅读时,先把文章粗略地浏览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然后了解这篇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以便运用相应的阅读方法。一般来说,略读适用于读者没有充分的时间,而且所读文章又不需要深层次理解的情况。

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选择精读还是略读,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要视不同的阅读目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环境而定。

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

优美的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一、汉字的形体

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的甲骨文,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是一种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通常是依照实物描绘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所指事物的形貌特征。之后,汉字逐渐演变,主要产生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不同形体的汉字,大致的形体演变过程如右图所示。

二、汉字的结构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独体字来源于图画式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如:人、手、山、水、刃、旦。合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础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如:尘、休、森、集、悟、匍匍。其中,形声字占汉字中的绝大部分,形声字的结构是一半形旁,一半声旁,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形旁和声旁组合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左右排列的形式,一种是上下组合的形式,一种是内外组合的形式。三种形式构成以下6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左形右声。如:组、语、提、忙、鲤。

→左声右形。如:放、鸭、视、剂、救。

→上形下声。如:简、花、覆、冕、露。

→上声下形。如:裂、盟、婆、斧、密。

→外形内声。如:匡、衷、痕、闺、街。

→外声内形。如:闻、闷、辨、问、赢。

三、汉字的读音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的读音由它的音节和声调(见表1-3)决定,而音节由声母(见表1-1)和韵母(见表1-2)组成。表1-1 普通话声母表表1-2 普通话韵母表表1-3 普通话声调标记示例

四、汉字的艺术

汉字和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书法和篆刻,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使一个个平实的方块字灵动起来。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楷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行书)、颜真卿的《多宝塔》(楷书)、怀素的《自叙帖》(草书)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多宝塔》

查字典

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汉字,或者某些汉字不知读音或意义不明,这时就需要查字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书。查字典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音序查字法。即根据一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在“汉语拼音音节表”中找到这个字的拼音音节在正文中的页码,再按照这个字的声调到那一页中去找。这种方法适用于知道读音而不知道写法或意义的字。

部首查字法。即首先确定一个字的部首,然后从字典的“部首目录”中查出这个部首在部首检字表中的页码,再按照这个字除部首以外部分的笔画数,从检字表中找到它,从而根据页码,在正文中找到它。这种方法适用于知道写法而不知道读音或意义的字。

笔画查字法。即数准一个字的笔画,然后按照起笔的笔形从“笔画查字表”中查到这个字在正文中的页码,就可找到这个字。凡是不知道读音和部首的字都可用这种方法进行查找。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的共通语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四种官方语言之一、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不仅可以清晰地表达个人意图,协调人际关系,而且可以提高个人修养和自信心。

案例1-1

一日乘车,人多拥挤,最后一个上车的人勉强把头和脚挤进来,屁股却在门外,结果售票员关门时不小心夹住了他的屁股。只听那人高喊:“夹住我腚了,快开门!”售票员虽不知腚是什么,却看到那人的屁股被夹住了,赶快打开了车门。

过了一会儿,售票员问那人:“腚是什么?那叫屁股。”“屁股?俺那儿就叫腚。”那人理直气壮。售票员也不甘示弱:“你现在是在北京,不是在老家,你说腚谁听得懂?以后记住:腚就是屁股。”那人不作声了,大约过了三站地,车到了安定门,售票员喊:“安定门到了,下车的乘客请您换出来。”话音刚落,那人便凑上去对售票员说:“你说错了,刚说完腚叫屁股,那安定门为什么不叫安屁股门?”售票员和全车人哗然大笑。

练一练

朗读下面45个词语,时限为2.5分钟,注意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朗读。

此刻 亲戚 损伤 奶牛 云雾

鼻梁儿 总结 所以 屈服 权威

语文 吆喝 肆虐 寻常 迥然

念头 茶叶 仍旧 快乐 狭窄

石油 光滑 家属 名牌儿 学制

铁路 儿女 老百姓 笑容 敏感

烟卷儿 外行 法规 跑道 夸张

否认 摸黑儿 判断 村庄 冰川

悲哀 翱翔 身体 尊重 佛经

底版 恶作剧 层出不穷写作记叙文写作:立意与选材

立意是记叙文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文章的骨肉,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以载道”,这里的“意”“道”就是文章中心。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白“为什么要写”的问题。记叙文立意的要求是准确、深刻、新颖。

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也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记叙文选材的要求是切合中心、富有新意和真情实感、从小事入笔。

案例1-2

作文题目:

在成长过程中,你会邂逅许许多多个性鲜活的面孔,他们的一颦一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举手投足让你铭记在心,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亲友抑或同学、师长,甚至是擦肩而过的路人。请撷取其中的一个人,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立意和材料示例:

1.《我的潮流妈妈》

立意:我妈妈是一个年轻漂亮、美丽时尚的潮流妈妈。

材料:妈妈上班前喜欢精挑细选心仪的衣服;下班后喜欢看书、看电影;妈妈年过四十,仍乐于追星。

2.《拾荒老人》

立意:拾荒老人是一个外表丑陋、心地善良的人,值得我们尊敬。

材料:开学之初第一次看见脏兮兮的拾荒老人,心生排斥;拾荒老人用双手翻动垃圾桶中的垃圾,同学们极其反感。拾荒老人帮同学捡课本,我十分诧异。拾荒老人自食其力,赠送扫帚给一些班级。

练一练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是因为他对熟悉的地方缺少观察和好奇心。其实,风景无处不在,请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为题,写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应用文写作:便条

便条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向有关人员说明某种情况或理由的一种应用文,主要是用来联系、沟通的。便条按内容和用途可分为请假条、留言条、托事条等。便条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1.标题

第一行正中写明便条的种类,如“请假条”、“留言条”等。

2.称呼

第二行顶格写称呼,加上冒号,如“妈妈:”、“XX先生:”等。

3.正文

开头空两格,简洁明了地写清便条的内容。例如,“请假条”中应明确说明请假的要求、请假的理由及起止时间;“留言条”中一般要将所要说明的事情的各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和何事讲清楚;“托事条”中要把所托之事的有关情况写清楚。另外,有时正文之后要加上敬祝语,一般是正文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

4.落款

正文后右下方署名,另起一行写上年月日,有时还要写清上午或下午几时几分。

案例1-3

1.请假条

请假条刘老师:

昨天晚上气温突然下降,我感冒发烧,今天不能上学,请准假一天。

此致敬礼!学生:李明2012年6月4日

评析:这是一份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请假条,该请假条格式规范,将请假的原因和请假时间交代得很清楚。

2.留言条留言条

张XX:

校团委王老师来电话,通知你明天上午10点到校团委办公室汇报工作,请你带好纸笔,准时参加。李X5月5日

评析:这是一份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留言条,留言条是当有事情要通知对方或有事情委托对方办理却没见到本人时,用来告知对方用的。该留言条格式规范,将要通知对方的时间、地点、事件都写得很清楚。

练一练

李明今晚(5月3日)7点40分到王新家。王新不在家,李明给他留言说想约王新第二天早上一起去看望生病的张老师。他第二天早上8点来,请王新在家等候。请写一张留言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助我点燃信念的灯

开展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树立学习自信心的主题活动

一、活动的目的与任务

1.培养学生选择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和听话、说话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培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活动流程

学生分成十人小组,采取查找资料、对特定对象进行访谈等方式进行信息搜集,重点了解专业的定义、课程设置、就业出路、学习资源等,并做好访谈记录。具体要求如下:(1)小组成员每人负责一项表1-4所示的调查任务,拟写访谈提纲,编制问卷调查表。表1-4 专业调查任务表续表1-4[1] 北平:北京的旧称。[2] 家谱: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3] 铜活:在器物上各种铜制的物件。[4] 份礼:对办喜事或丧事的人表示祝贺或慰问时所送的钱或物。[5] 洗三:旧时小孩出生后第三天洗澡的俗称。[6] 姥姥:接生婆。[7] 刮痧:民间治疗某种疾患的一种方法,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减轻内部炎症。[8] 绞脸:把一条线两股相交,用手扯住两头,通过有规律的抖动,绞去妇女脸上的细毛。[9] 拳:义和团运动。[10] 联军: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为侵略我国组成的军队。[11] 七七抗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2] 便当:盒饭之类的简易食品。[13] 家当(jia dang):家庭的全部财产。[14] 燠(yu)热:炎热、闷热。澳:暖、热。[15] 券:读作“quan”。[16] 庞蕴:字道玄,号庞居士,唐朝五代时期衡州衡阳县人。[17] 抽噎(ye):抽搭,一吸一顿地哭泣。[18] 木橛(jue)子:短木桩。[19] 蔫(nian):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缩。[20] 嘟哝(du nong):连续不断的自言自语。[21] 踽(ju)踽: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22] 乍(zha):伸开、张开。[23] 绺(liu):量词,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24] 黢(qu)黢:很黑或很暗。[25] 箢篼(yuan dou):竹篾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第二单元

单元导语

本单元“

阅读与欣赏

”学习的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即通过梳理作品中的材料,诸如生活画面、场景、人物、时间等,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索作者感情不断深化的脉络,进而全面地把握作品。

理清思路,一般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入手。本单元选取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分层次写了小屋和小屋所处的环境;《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篇情理交融的散文,作者以红柳为线索,写出了红柳的品格、红柳被掘净烧光及作者对红柳灭绝的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哲理散文,分别写了“人的思考”和“山的思考”两种价值观及两者的冲突;《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中紧扣“清”“静”“悲凉”这些文眼,把北国秋天的意境写得引人入胜。

本单元“表达与交流”的学习内容是听话与说话,以及记叙文的写景状物。

本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我们热爱大自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体验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的情趣,陶冶情操,抒发情感。阅读与欣赏五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课文导读

这篇散文的作者是李乐薇。李乐薇(1930年出生),台湾当代散文作家。他的这篇散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作者好像一个画家,挥动着自己彩色的画笔,以小屋为中心,通过福射式的笔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尽情地描绘着自己心爱的小屋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全文的描写分为三个层次:景物外观(小屋的位置,小屋周围的环境)——景物性状(小屋的神)——景物描写蕴含的感情(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的自然景物融入诗一般的朦胧境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姻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2]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3]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4]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5]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6]

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7]树也缥渺。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思考与练习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寂寞 婀娜 憩于枝头 宁谧 阡陌 绽开

二、说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2.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3.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三.课文标题“我的空中楼阁”有什么含义呢?细读课文,找出文中关键语句。

四、你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划分依据是什么?本文的思路是纵向还是横向?

五、与《陋室铭》进行比较阅读,分小组讨论两者的相同之处。[8]六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课文导读

毕淑敏(1952年出生),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代表作是《红处方》。她的这篇散文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反思。作品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讴歌了红柳这一高原精灵,呼吁人们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和保护生态环境。

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