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8选调生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08:56:37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8选调生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

中公2018选调生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试读:

中公教育核心研发团队

李永新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广大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张永生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与辅导专家,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深度辅导教材,教学风格既严谨深入又风趣幽默,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帮助众多考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邓湘树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教学辅导经验。辅导课程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张红军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授课深刻、系统、精彩,深受考生欢迎。刘辉籍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全国特级教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多年。长期深入研究国家公务员面试考试,并对面试教学做出重大革新,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受广大学员欢迎。史广帅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对各省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特点有深入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从小角度切入理论核心,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理论核心和框架,洞悉考试规律,并给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提高方案。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其他成员介绍详见:www.offcn.com

选调生录用考试综合知识考情综述

近年来,为完善从基层选拔干部的机制,培养造就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推进各省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组织部相关要求,各省市持续推进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选调生录用考试。

近几年,各省市选调生录用笔试考试中综合知识所包含的知识结构基本一致,主要考查的内容涉及国情社情、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科技与生活、人文与历史、农业农村基础知识等。在上述学科的考查中,政治、科技与生活、人文与历史等学科所占比重较大。本考试对于重点考查学科的内容也有其侧重点,如政治部分倾向于考查我国的时政热点、国家的大政方针,包括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科技与生活部分倾向于考查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人文与历史部分倾向于考查我国历史、中共党史、古代文学知识等。

总体来看,选调生录用考试综合知识部分的整体难度有所上升,不仅体现在考查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上,同时也表现在题目的时效性方面,试题密切联系当今社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这就要求应试者要关注时政热点和国家大事,并注重从中总结知识、提炼规律。

下面就选调生录用考试综合知识部分中涉及的学科内容及重要考点进行总结与分析。一、国情概况

国情概况部分包括我国的自然地理、民族状况与民族政策、传统节日等内容。

知识点的范围分布较为宽泛且细化,比较详细地考查了应试者对此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国情概况在考试中,所考查的知识点通常会与热点事件的社会背景及时政相结合,综合性、时效性较强。

备考策略:根据近年来的考查特点,应试者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积累,关注时政热点。

例题(选调生考试真题)

下列关于“中国之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是中国陆地最低点

B.华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C.洞庭湖是中国最深的湖泊

D.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

解析:此题答案为D。中国陆地最低点是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A项说法错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B项说法错误。中国最深的湖泊是位于长白山的天池,C项说法错误。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二、政治

政治部分考查的内容涉及时政热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政治类知识是对考生基本政治素养的考查,侧重了解考生对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和政治信息的掌握。这部分往往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基本国情、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精神展开考查。

时政一直以来都是选调生考试政治部分的重要考点,可以分为国内时政和国际时政两部分。其中,选调生考试更侧重于国内时政。

备考策略: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一直都是常考点,考生需要多加关注。

例题(选调生考试真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该全会审议通过了( )。

A.《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B.《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解析:此题答案为A。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故本题答案为A。三、法律

法律部分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商法、经济法和诉讼法,其中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是常考考点。

这样的命题特点充分体现了选调生考试,注重对选调生实际工作中所涉及知识的测查。

备考策略:近几年,国家对多部法律法规内容进行了修改,也有部分新法颁布。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应对此类法律法规加以注意。

例题1(选调生考试真题)

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宪法的制定程序同其他法律的制定程序一样

B.宪法具有其他法律相等的法律效力

C.宪法是根本大法

D.宪法的修改过程同其他法律相同

解析:此题答案为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严格。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例题2(选调生考试真题)

长沙市国家税务局依职权对甲公司的税务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甲公司不服,提出行政复议,本案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是( )。

A.湖南省人民政府

B.湖南省国家税务局

C.长沙市人民政府

D.湖南省国家税务局或者长沙市人民政府

解析:此题答案为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规定,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四、经济

经济部分考查的内容涉及市场经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等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此外,也包括国家经济政策以及当前国内外经济热点等问题。

备考策略:经济类知识的考查强调考生对经济学基本知识及一般原理的掌握,并能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同时,近几年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中有很多重大战略,考生在备考中应多关注。

例题1(选调生考试真题)

Iphone系列手机属于智能手机中的高端产品,其价格远远高于一般智能手机的价格,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 )。

A.质量好,受到消费者热捧

B.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C.功能多,使用价值大

D.消费者需求大,生产数量有限

解析:此题答案为B。价格由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Iphone系列手机价格高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故本题答案为B。

例题2(选调生考试真题)

宽松货币政策的直接效果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B.增加居民收入

C.增加银行收入

D.加大市场货币流动性

解析:此题答案为D。所谓宽松货币政策是指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A选项属于财政政策,故不选;宽松货币政策能使人们货币收入增加,促进消费,但并不是直接效果,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宽松货币政策其中表现之一为银行利率下降,所以银行收入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C选项错误;宽松货币政策就是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促进经济金融复苏,直接效果就是加大了市场货币的流动性,D选项正确。五、管理

对管理知识的考查主要涉及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相关内容,具体包括公共政策、公共危机管理、政府职能、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等知识点。总体来讲,这部分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经常结合具体事件进行考查。

备考策略:管理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管理知识相关概念的理解记忆能力,考生在备考中对这一部分应加强记忆。

例题(选调生考试真题)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通过对国内的动漫产业和影视剧内容管控的方式促进其发展。下列不属于行政手段的是( )。

A.规定各级电视台每日播出境外各类影视节目时间

B.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鼓励本土作家创作优秀剧本

C.国家出台“限娱令”规范娱乐节目播出类型

D.对每年引进的境外动漫作品同类题材数量设置上限

解析:此题答案为B。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A、C、D项都属于行政手段,B项属于经济手段。六、公文

公文部分主要包括公文基础知识、常用法定公文写作和公文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几种常见易混淆的文种间的区别是重点,比如公告与通告、通知与通报、报告与请示等。

备考策略:2012年新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对一些规定和要求的重大修改,使得对公文的考查又进一步增加了难度。比如原来要求公文的成文日期应该写成汉字,但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要求,现在公文的成文日期应该写成阿拉伯数字。考生必须对此高度重视。

例题(选调生考试真题)

以下关于公文抄送机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请示上级的同时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B.公文抄送机关可以再次将公文转抄转送其他机关

C.可以将公文抄送给与公文办理无关的机关

D.公文抄送的对象数量越大,说明公文的份量越重

解析:此题答案为A。《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七、科技与生活

科技类题目的考查主要倾向于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在近几年考试中,科技类题目所占比重在逐步增加,考查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生活类题目侧重考查生活常识、自然现象等方面的内容。

备考策略:科技与生活考查涉及面广,需要考生平日注意积累。

例题1(选调生考试真题)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是一种利用自身产生的负离子对空气进行净化灭菌的环境优化电器。下列关于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以负离子作为作用因子,主动出击捕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B.需要定期更换滤网和滤芯

C.产生负离子的时候会产生臭氧这一衍生物

D.具有低功率、零噪音的特点

解析:此题答案为B。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是一种利用自身产生的负离子对空气进行净化、除尘、除味、灭菌的环境优化电器,其与传统的空气净化机的不同之处是以负离子作为作用因子,主动出击捕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传统的空气净化机是风机抽风,利用滤网过滤粉尘来净化空气,称为被动吸附过滤式的净化原理,需要定期更换滤网,而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则无需耗材。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危害在于产生负离子的时候会产生臭氧这一衍生物,而当臭氧浓度超标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无风机、低功率、零噪音的特点是传统滤网式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系统望尘莫及的。故本题答案为B。

例题2(选调生考试真题)

结合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下列做法不能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A.将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集中堆放焚烧

B.将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氧化钯催化剂的排气管后排放

C.在燃烧前对煤进行净化,去除原煤中部分硫分和灰分

D.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代替普通汽油

解析:此题答案为A。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塑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八、人文与历史

近几年,人文与历史部分的试题所占比重也在逐步增加。考查的内容包括文化知识、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等。

备考策略:人文与历史部分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考生平日注意积累。

例题1(选调生考试真题)

下列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曾引用的经典古语与其出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蜀相》

B.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苏轼《范增论》

C.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汉书》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解析:此题答案为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的经典古语。

例题2(选调生考试真题)

下列与抗日战争相关的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百团大战

②徐州会战

③滇西反攻

④“九一八”事变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解析:此题答案为A。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指挥;徐州会战于1938年1月至5月间进行,最著名的是台儿庄战役;滇西反攻是1942年春夏之交的事;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④②①③。九、农业农村基础知识

在选调生考试真题中,山东、浙江的真题出现了农业农村基础知识相关的内容。考查的内容涉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宅基地政策、土地流转、基层组织建设等,主要测查考生对于农业农村工作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备考策略:考生应当注意与农业农村相关的时事变化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等,在加强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多注意我国农业农村方面的方针政策。

例题1(选调生考试真题)

下列关于农村土地(承包耕地)流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村土地可以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B.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C.承包农户可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

D.农村基层组织有权决定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流转经营

解析:此题答案为D。根据《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没有农户的书面委托,农村基层组织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

例题2( )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A.村民委员会

B.党的农村基层组织

C.党支部书记

D.乡政府

解析:此题答案为B。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具体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农村基层组织, B项正确。C项农村的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组成部分,A项是群众自治组织而非党的基层组织,D项是政府机关。故本题答案为B。第一篇国情概况第一章我国的自然环境一、我国的地势和地形(一)地势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经典例题 下列哪项不在中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 )

A.秦岭

B.呼伦贝尔高原

C.鄂尔多斯高原

D.巴颜喀拉山【答案】D。解析: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A、B、C三项位于第二阶梯上。巴颜喀拉山是庞大的昆仑山脉南支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阶梯上。故本题答案选D。(二)地形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五种基本类型:山岭、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二、我国的山脉三、我国的河流与湖泊(一)河流

1.基本特点

2.主要河流(1)长江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全长约6300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它流经中国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湿润地区。长江示意图(2)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中部,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约5500千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经中国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流经的干湿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区。(3)珠江

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东部,全长约2210千米。主要有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支流水系,北江与东江基本上都在广东境内,三江水系在珠江三角洲汇集,形成纵横交错、港汊纷杂的网状水系。

3.我国的河流分界线

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汉水与渭河的分水岭:秦岭。(二)湖泊

我国湖泊众多,分布范围广而不均匀,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为集中。

我国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我国的“湖泊之最”:

鄱阳湖——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青海湖——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青海察尔汗盐湖——我国最大的盐湖。四、我国的气候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季风气候显著,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大、地形复杂,故有多样气候类型。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分界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经典例题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全球各个地方的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有的地方却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有的地方缺水干旱,有的地方潮湿多雨。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分别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B。解析: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短暂。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故本题答案选B。

我国主要的气候分界线:

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他地区都比较干旱。

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五、我国的主要地理分区第二章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一、我国的资源(一)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不仅是世界资源大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二)水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①跨流域调水;②兴修水库;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三)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①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

②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3.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四)矿产资源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①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②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③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我国三大伴生矿: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甘肃金昌的镍铜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铁矿。④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2.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状况

经典例题 下列关于我国国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B.地区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

C.国土资源的开发程度较高

D.国土资源的利用率较高【答案】A。解析:我国国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人口与资源分布不一致,目前,经济基础较弱,科技水平较低,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够高。二、我国的能源(一)我国的地热能

总体概况:我国的地热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温泉有2000多处。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地热发电: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温地热流体应首先应用于发电。地热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所不同的是,地热发电不像火力发电那样要装备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热能。地热发电的过程,就是把地下热能首先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二)我国的太阳辐射能

总体概况:青藏高原日照时间及辐射量均居全国之冠。大西北的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一带因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是我国第二个辐射能量高值区。长江流域虽然纬度低,但降水多,雨日多,云雾、阴天多,反而成为相对低值区,其中云雾、阴天特多的四川盆地和有“天无三日晴”之称的贵州高原是我国辐射能低值中心。三、我国的自然灾害(一)我国的地质灾害(二)我国的气象灾害第三章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一、我国的疆域

经典例题 我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与邻国都有分界线,最西部的分界线是( )。

A.西藏喜马拉雅山脉

B.新疆天山山脉

C.新疆祁连山脉

D.新疆帕米尔高原【答案】D。解析:我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与邻国的分界线分别是: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故本题答案选D。二、我国的人口与行政区划(一)我国的人口

基本特征:①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②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地区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到全国的94.4%;而面积超过国土一半的西北地区,人口只占全国的5.6%。

少数民族人口: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有1700万人左右,而赫哲族只有4000多人。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二)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23个省,5个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广西),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三、我国的民族与宗教(一)我国的民族状况

1.概况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我国现有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其基本原则是:第一,它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第二,它建立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上;第三,它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指导;第四,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2.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二)我国的宗教

我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我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汉族以佛教为主,维吾尔族、回族多信奉伊斯兰教,藏族大多信奉喇嘛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

中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在中国,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第二篇政治第一章时政专题第一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要点)一、丝路精神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二、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的成绩

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经典例题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提出了以( )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B.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答案】B。解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路精神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A项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十六字方针。C项为我国外交政策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在国际关系中应弘扬的精神。A、C、D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三、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

1.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此外,要着力化解热点,坚持政治解决;要着力斡旋调解,坚持公道正义;要着力推进反恐,标本兼治,消除贫困落后和社会不公。

2.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产业是经济之本。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要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要完善跨区域物流网建设。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

3.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4.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要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要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场。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5.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要加强各国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各群体交流,促进包容发展。要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

经典例题 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需要着重关注( )。

①发展

②产业

③金融

④设施联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提出了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产业是经济之本;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故本题答案选D。四、中国做出的承诺

中国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

2.将推动同有关国家达成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项目(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早日启动、早见成效。

3.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

4.将积极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促进同各相关国家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网络,助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

5.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

6.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

7.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五、“一带一路”建设面向的范围“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第二节“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三、主要目标四、发展理念

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经典例题 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列选项对其关系阐述正确的是( )。

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内在要求,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B.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动力

C.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本质要求

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故本题答案选D。第三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四个全面”的内涵“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支撑,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是“一个战略目标、三大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脉络(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是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国情——“三个没有变”: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三、全面深化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脉络(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四、全面依法治国(一)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脉络(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五、全面从严治党(一)全面从严治党的发展脉络(二)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内涵

核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重点: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

目标: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党的五大建设(四)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之从严治党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概述

哲学是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它所涉及的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本质、存在方式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问题。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二、物质和意识(一)物质

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物质定义,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抽象程度最高、范围最广的范畴;第二,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看,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能够被人感觉到。

2.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是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3.运动和静止

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而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又是互相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总会在一定的时间里,不进行某种形式的运动、不改变与某一参考系的位置关系或保持质的稳定。但是,事物即使没有进行这种形式的运动,也在进行其他形式的运动;即使相对于这一参考系没有改变位置关系,相对于其他参考系也在改变位置关系;即使它的质的规定性保持不变,量的规定性也在变化。由此可见,静止只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静止不重要: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必要条件,也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二)意识

1.意识的含义、本质及能动作用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经典例题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所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活动本身可以改变客观世界

C.人们的精神动力依赖于物质活动【答案】A。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D两项说法错误。题干“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C项是在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故本题答案选A。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1)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多样性,事物的质也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2)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每一种质都有相应的量,因此,事物的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且是多种多样的。(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4)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质一旦失去,事物就不存在了;量和事物的存在并不直接同一,量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化,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质和量的统一就是事物的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在度中,质和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一定的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一定的量又规定着质的稳定性。质和量在度中的相互结合和规定,使质量双方处于统一状态。

2.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和量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阶段性部分质变,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次要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二是局部性部分质变,即事物全局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个别部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质变过程是一个新质因素不断扩张,直到占领全局的过程,具有量的特征。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良,要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理想的实现必须依靠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必须从眼前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良做起。

经典例题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将采取小步走、渐进式,并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的诉求,让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这体现的哲理是( )。

A.客观规律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C.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

D.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答案】B。解析: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我国延迟退休政策采取小步走、渐进式的方法,正是重视量的积累的表现。故本题答案选B。(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的结果。

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没有辩证否定就无法达到质变的目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辩证否定是“扬弃”,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继承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而抛弃消极的已丧失合理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做法。

2.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肯定自身出发,到否定自身,再到否定这一否定回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这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趋势。否定之否定与开始的肯定有着表象上的相似,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上升和前进,而事物实现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受到严重的挫折而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也不能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而忘乎所以。(三)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2.内外因关系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经典例题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答案】B。解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中的“腐”,即腐烂,指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这条古训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即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一位原因,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题干体现出来的哲理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故本题答案选B。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属于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则是事物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共性和个性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实践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二)认识

1.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2.认识的辩证过程(1)认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