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四部医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8:53:53

点击下载

作者:宇妥·元丹贡布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四部医典

图解四部医典试读:

本书将告诉你

来自古老西藏的医学巨著、地道的原生态健康手册

西藏有一部神奇的医书,我们称之为《四部医典》,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中医的《黄帝内经》。

这部医典由杰出藏医学家老宇妥·元丹贡布于公元8世纪著成,后来为躲避灭佛运动而被长时间地秘藏起来,直到古格王朝时期才被发现并流传于世。此后历代藏医名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校注、阐释和补充。

16世纪该书随喇嘛教传入蒙古,并约在18世纪被全部译成蒙文,此后相当长时间,汉、英、俄、日等各种译本才相继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80幅国宝级的医学唐卡

为了使《四部医典》更加直观易懂、便于传习,17世纪末,第司·桑吉嘉措召集全藏著名书画家,以原著内容为基础,绘制了80幅医学唐卡,这些唐卡在国内绝无仅有,堪称稀世国宝。用原画图解原著

本书旨在将藏医的这两大瑰宝完美结合,采用图解的形式将唐卡局部逐一分解放大,使您在尽情欣赏难得一见的国宝之时获得智慧,并让古老而神秘的藏医文化为更多的人带去福音。药王及药王城 《四部医典》曼唐第一图 (药王城是药王门杰拉为众仙传讲医学的地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 《四部医典》曼唐第二图 (本图以树为喻表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 《四部医典》曼唐第三图 (本图以树为喻表现望诊、触诊、问诊三种诊病方法)疾病的治疗 《四部医典》曼唐第四图 (本图以树为喻表现饮食、起居、用药、外治四种治疗方法)人体胚胎发育 《四部医典》曼唐第五图 (本图详细描绘了胚胎的形成、发育以及生产过程)人体器官的形象比喻和物质计量 《四部医典》曼唐第八图 (本图形象描绘了人体器官的比喻以及各物质要素的计量)人体骨骼 《四部医典》曼唐第九图 (本图表现了人体全身骨骼和脏腑的形态)人体的连接脉 《四部医典》曼唐第十三图 (本图表现了人体由外到内的各种连接脉)起居 《四部医典》曼唐第二十二图 (本图描绘了各种有关起居养生的生活场景)矿物药物 《四部医典》曼唐第二十五图 (本图描绘了各种珍奇的矿物类药物)草类药物 《四部医典》曼唐第二十八图 (本图描绘了各种珍奇的草类药物)动物药物 《四部医典》曼唐第三十三图 (本图描绘了各种珍奇的动物类药物)医疗器械 《四部医典》曼唐第三十六图 (本图描绘了各种奇特的手术用具)病态诊治 《四部医典》曼唐第三十七图 (本图主要表现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原则和方法)养生方法 《四部医典》曼唐第五十四图 (本图将养生与修行结合起来,体现了二者相互促进的关系)

序一

媲美《黄帝内经》的藏医巨著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域环境和人文背景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藏民文化,藏医作为西藏神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200年前就已形成了完整的医学体系,被公认为世界医学领域内历史最悠久的医学体系之一。

公元8世纪,杰出的藏医学家老宇妥·元丹贡布在融合印度医、中医、大食医以及藏族传统医学等中外医学精华的基础上,著成了伟大的藏医巨著《四部医典》,此后历代藏医学家围绕这部经典进行不断的阐释和补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著作和典籍,将藏医学推向一座又一座高峰。可以说,《四部医典》是整个藏医体系的理论基础,它不仅构建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诊疗体系,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疾病的治疗经验以及防病养生的知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养生理论,《四部医典》非常重视养生,其养生经验丰富而独特,堪与中医最为著名的养生秘籍《黄帝内经》相媲美。事实上,如果将这两部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古医典籍进行比较,我们还会发现其养生思想的诸多相似之处。

首先,两部医著都十分强调掌握一定的医学理论对于养生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中曾经提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有子也。”《四部医典》更是在开篇部分就明确提出了“谁要想无病健在,谁要想治病救人,就请学习医学秘诀;谁要想长寿,就请学习医学秘诀……”可见,一个人活在世上,只有懂得一些医学知识,才可以有意识地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养生益寿的目的。

其次,两部医著都十分重视导致疾病的内在原因,强调防病养生要着重于精神的调养。《黄帝内经》中防病保健的主导思想就是通过调养精神来防御疾病,比如认为人们应保持“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从而使“真气从之”,达到“病安从来”的目的。《四部医典》在分析致病的原因时,也提到“百病总因归纳只一条,只因不解无我为愚盲。比如鸟虽展翅空中飞,总是不离地上其身影;众生虽然安居有行业,终因愚盲总难离病情”,这里将一切疾病的原因归纳为总的一点,即“不解无我为愚盲”,过分贪恋执着于外物,这种愚盲又产生出贪欲、嗔怒和愚痴三种差别病因,进而导致隆、赤巴、培根三种疾病的近因。这些观点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犹为具有启示意义,它提醒现代人,一个人如果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首先应该拥有健康的心态。

此外,两部医著对于导致疾病的外部原因也都做出了精辟的论述。《黄帝内经》在《素问》中提出“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的观点,并从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养生观。《四部医典》也在病之外缘章中指出,饮食起居、时令等外部因素时时作用于人体,如果这些外缘的寒热、温凉、轻重、糙腻、钝锐等性质与人体自身各大因素的状况保持平衡,就可以保证健康无病,相反,如果某一种因素过盛而发生聚集潜伏,就会诱发各种疾病。从这一观点出发,《四部医典》提出了诸如“冬夏赞热,季夏秋宜凉”的养生原则。

可见,《四部医典》与《黄帝内经》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民族,但其养生理论的精髓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

除了完备系统的养生理论外,《四部医典》中还收录了单科药材911种、治病配方3456种,被誉为医学临床百科全书。书中将这些纷繁芜杂的医学理论、养生知识以及临床治疗经验分为四部,采用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的结构方式,循序渐进,层次分明。我们在重新编辑出版这部医著时,将前两部《根本医典》和《论说医典》合并为《医理与养生篇》,将后两部《秘诀医典》和《后续医典》合并为《秘法与实用篇》,前篇侧重于讲述藏医特色的医学理论和养生知识,生动而且有趣,后篇则侧重于介绍藏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法,丰富而且实用。这样做既保留了原著科学的结构体例,又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便利。

在各种疑难杂症层出不穷,用常规方法已无力应对的今天,藏医神奇快速的疗效以及藏药纯天然的特性日益受到中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我们期待这套《图解四部医典》能够为您揭开藏医世界的面纱,让古老神秘的藏医藏药为更多的人带去吉祥和安康!

序二

诠释经典的最佳方式

您手中这本《图解四部医典·医理与养生篇》是紫图“图解经典”系列的第三本,无论您对于我们之前出版的《图解黄帝内经》和《图解西藏生死书》是否了解,但的确是前两本图解书所获得的成功以及读者对这前两本书的充分认可,给了我们继续将图解计划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动力。图解经典的初衷:

传统经典中蕴涵着无穷的灵感和智慧,它是现代科学无论怎样发展也无法脱离的源泉和根基,因此作为一名现代人,要想真正搞懂身边所发生的一切,首先还是要适当地了解一下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丰富遗产。然而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节奏中,很少有人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这样做,况且由于时间距离所造成的阅读障碍,要想真正读懂这些传统经典更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现实的困难永远是我们不断创新的动力。在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以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诠释传统经典的最佳方式——图解,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它使我们从线性的文字叙述方式进入到了一个三维立体的空间,让您仿佛戴上了一副3D的立体眼镜,通过一张张生动的图画与表格,使您能够既准确又轻松地掌握我们所要传达的知识重点。我们的图解原则就是:

一个图像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再用百字来说明。

一个流程图就可以说明的复杂过程,我们不再用冗长的文字来阐释。

一个表格就可以清楚的概念,我们不再用生涩的术语来叙述。

与图解经典系列的前两本书有所不同的是,《四部医典》作为藏医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本身已经拥有了一套相当全面的配套唐卡。这套医学唐卡是在17世纪末由第司·桑吉嘉措组织全藏著名书画家绘制的,共80幅,主要以《四部医典蓝琉璃》的文字内容为基础,又补充了《月王药诊》中的部分内容。

其中第一幅描绘传说中的药王城;第二至四幅用树喻图形象地表现《根本医典》中的人体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内容;第五幅是胚胎发育过程图;第六至十八幅描绘人体的脉络、器官、放血部位、要害部位以及生理特征的内容;第十九至二十幅描绘各种死亡征兆;第二十一至二十四幅描绘疾病的病因及患者的饮食起居要点;第二十五至三十五幅描绘了各种药物;第三十六至三十八幅描绘治疗的方法和原则;第三十九幅专门描绘医生应具的品德;第四十和四十一幅是人体火灸、穿刺、放血的穴位图;第四十二至四十八幅描绘患病的病因;第四十九至五十二幅更为详细地绘制了人体内部解剖构造图;第五十三幅描绘毒物的来历;第五十四和五十五幅为养生方法图;第五十六至六十九幅描绘诊断方法的详细内容;第七十至七十六幅描绘各种治疗方法;第七十七至七十九幅描绘藏医的传承和《四部医典》的重要价值。第八十幅记录了藏医历代的代表人物。

这种用图像辅助教学的形式在古代其他传统医学体系中是绝无仅有的,是藏医药学的一绝。80幅唐卡作品细腻生动,散发着浓郁的藏民族风味,既是珍贵的文物,又是直观的教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于多数读者来说却存在着如下问题:

80幅唐卡难得一见,虽然西藏人民出版社已经出版了一套汉文版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但是该书价格不菲,一般读者购买困难。

即便是见到了这80幅唐卡,又如何在欣赏的同时真正看懂它?怎样将线性陈列的一幅幅图片串联起来,在阅读简短注释的过程中领会到一套立体的藏医理论?

看来,在这两大现实的难题面前,“图解”正是最恰当最巧妙的解决方法。本书运用电脑绘图手段将唐卡局部逐一分解放大,采用图解的形式对原图进行重构,使文字语言与图像语言一一对应,可让您在阅读中欣赏,在欣赏中获智。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本凝聚了紫图主编、责任编辑、执行编辑以及绘图、设计制作人员心血,精心打造出的《图解四部医典》,定会让您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疾病治疗的树喻

本图用树的根、干、枝、叶作比喻,系统形象地表现了关于疾病治疗的饮食选择、起居调节、用药以及手术外治的方法。具体而言,在疾病治疗的树根之上,分出饮食、起居、药物、外治方法四个主干。饮食主干上有治疗隆病、赤巴病、培根病的食物和饮料等六个树枝,其中隆病的食物树枝有十片树叶,饮料树枝有四片树叶;赤巴病的食物树枝有七片树叶,饮料树枝有五片树叶;培根病的食物树枝有六片树叶,饮料树枝有三片树叶,总共是三十五片树叶。起居的主干上有隆病、赤巴病、培根病的起居树叶各两片,总共是六片树叶。药物主干上有十五个树枝,上有标示着隆、赤巴、培根疾病治疗药物性味的树叶十八片,攻药树叶二十三片,赶药树叶九片,总共是五十片树叶。外治方法主干上有治疗隆病、赤巴病、培根病的树枝三个,树叶共七片。整幅图共有一个树根、四个主干、二十七个树枝、九十八片树叶。(详细内容见PART2第六节)

如何阅读本书

第1章涉入一条伟大的河流之前:寻根溯源

我们在涉入任何一条河流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疑问,那就是:这条河从哪里发源?它已经默默地流淌了多久,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阅读这部光辉的藏医著作《四部医典》,就如同踏进了一条伟大的河流,它有着一千二百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伏藏——掘藏的传奇经历,历经几代名医的校注、修改,至今对于其理论来自于印度还是西藏本土,仍然有学者进行争论。因此,在正式进入本书主题之前,让我们来共同做一件既有意义,又让人兴奋的事,那就是对这部古老的医典寻根溯源。本篇图解

西藏历史上的名医及南北两大流派《四部医典》的历史沿革

藏医理论的奠基人

药王城全图1 辉煌的历史 西藏历史上的名医及南北两大流派

西藏的医药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学家和重要的医学典籍,它们共同铸就了藏医药学辉煌的成就。

藏医的发展历史可以一直往前追溯到大约公元前1世纪,根据西藏古代史籍《述臣语录》中的记载,那时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就已经认识到某些野果、野菜、动物、矿物可以解除身体的病痛,并且得出了“有毒就有药”的认识,懂得了药可以解毒的道理。到了公元4世纪,人们已经懂得用融化的酥油止血,用制作青稞酒时剩余的酒糟治疗外伤,对于饮食的益处与害处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意味着藏医药学已开始萌芽。但由于当时落后的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缺乏规范化的本民族文字,从藏民族形成一直到吐蕃王朝建立,藏医药学始终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了奴隶制的吐蕃王朝。他制定官制和兵制等各项法律,大力发展经济,并创造了规范的文字。藏文的创制促进了藏医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升华。8世纪初,藏医第一部综合性医书《月王药诊》问世。

不久,吐蕃王朝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赞即位,他继续推行鼓励各国名医入藏传授医术、编译医药著作的政策,大力扶持藏医药学的发展。在他执政期间应聘入藏,并荣获藏王赐名的唐朝名医东松嘎瓦最后定居西藏,为了使东松嘎瓦的医术后继有人,赤松德赞在全藏挑选出九位优秀的青年,追随东松嘎瓦学习医术。这九位青年在东松嘎瓦的培育下,最终成为吐蕃王朝中期的九大名医。而在这九大名医之中,宇妥·宁玛元丹贡布犹为著名。他跟随东松嘎瓦学医有成后,又曾到全藏各地及尼泊尔、印度等国游学,学成归国后,被赤松德赞任命为首席侍医。他广泛吸取《医学大典》《月王药诊》等前人医书及同代医学著作的精华,认真总结个人的实践经验,并博采各地民间医方,经过二十余年的辛勤劳动,终于著成举世闻名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为藏医药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藏医学从此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12世纪末,宇妥·宁玛元丹贡布的后裔宇妥·萨玛元丹贡布又对《四部医典》进行了认真的批注,并结合《四部医典》成书后三百余年里医药学的发展对医典做了系统的补充和修改。除此以外,他还编撰过多部解释《四部医典》的论著及《五行调和论》《本草大全》等十余种医药专著,对藏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3世纪时,西藏萨迦王朝归顺元朝,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重新恢复了统一局面。统一后西藏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日趋稳定,推动着藏医药学蓬勃发展。这一时期,萨迦王朝著名的医学大师嘎玛巴·仁钦多吉撰写了《药物总汇》,萨迦王朝世袭侍医昌狄·班旦措吉撰写了《辉煌医史》《解剖明灯》《药物蓝图》等医药名著。

15世纪,西藏社会逐渐从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转变。这种社会制度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藏医药学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空前活跃起来,逐渐形成南北两大学派。昂仁地方的名医强巴·南杰札桑首先创建了北方学派。该派擅长使用温热药物,方剂药味较多,精于艾灸、放血等外治方法和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北方学派的代表性著作有《药学宝箱》《甘露源流》《所需可得》《验方集成》等。索卡地方的名医索卡·年姆尼多吉随后创建了南方学派。该派擅长使用清解药物,方剂药味较少,精于草药的鉴别、应用和温热疾病的治疗。南方学派的代表性著作有《草药鉴别》《药方汇集》《千万舍利》《医学历史》等。两大藏医学派的竞相争鸣,不仅充实了《四部医典》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活跃了整个藏医药学术领域,促进了藏医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时至今日,古老神秘的藏医药学已有2400年的发展历史,它不仅是藏族文化的精华,同时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传统医药学宝库中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2 藏医理论来自于印度?《四部医典》的历史沿革3 本书的作者 宇妥·宁玛元丹贡布《四部医典》的作者是宇妥·宁玛元丹贡布,他不仅是吐蕃时期的杰出医学家、藏族医学理论的奠基人,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宇妥·宁玛元丹贡布公元708年出生于前藏堆龙吉那地方的一个医学世家,他从3岁开始学习藏文,5岁便随父行医,到10岁时,由于与吐蕃名医辩论获胜而得到了藏王赤松德赞的赏识,成为御医,并最终成为吐蕃九大名医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位。

为了广泛汲取医学知识,宇妥·宁玛元丹贡布曾三次到印度、尼泊尔求学,拜印度名医陀罗比、美旺和尼泊尔名医达拉释拉哈为师,系统学习了《医术十万颂》《医续晶鉴》《月王药物补遗》《仙人耳传》《医学八支心要略论》等印度医学名著。学成回国后,他又深入到阿里等地行医治病,亲身考察、研究民间的医术经验,并来到山西五台山向中医求教,吸取了汉族医学理论。

宇妥·宁玛元丹贡布以吐蕃医学为基础,广泛吸取印度、尼泊尔、汉地等各个地方的医学精华,历经10年的辛苦劳动,终于在45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753年,著成了影响深远的医学巨著——《四部医典》。书中总结了前人经验,并借鉴了其他民族的医学精华,将吐蕃的医学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为藏族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部不朽的医著,宇妥·宁玛元丹贡布创立了比较完整的藏医学体系,他将隆、赤巴、培根三因确立为藏医学的理论核心,并从这一理论出发,详细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因、病理以及诊断、治疗方面的问题。此外,他还强调医者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将病人视为自己的父母,因此被人们尊为医圣、药王的化身。

宇妥·宁玛元丹贡布毕生都在弘扬医道,著有《实践明灯》《脉学师承论》等30多部论著,门徒遍布吐蕃。他德高望重,寿享125岁,于公元833年逝世。300多年以后,他的第十三代孙宇妥·萨玛元丹贡布(也被称为新宇妥)又对《四部医典》进行了全面的校注和修订。根据藏医的历史传说,宇妥·萨玛元丹贡布乃是宇妥·宁玛元丹贡布的转世化身,因此在许多书籍中,通常都习惯于将两位医学家混称为宇妥·元丹贡布。藏医理论的奠基人

宇妥·宁玛元丹贡布是西藏吐蕃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藏族医学理论的奠基人,同时也是《四部医典》的作者。宇妥·萨玛元丹贡布是12世纪西藏著名的医学家,《四部医典》的全面校注、修订者。在藏医的历史传说中,宇妥·萨玛元丹贡布乃是宇妥·宁玛元丹贡布的转世化身,因此通常会将二者混称为宇妥·元丹贡布。宇妥·元丹贡布4 本书的诞生 从药王城的传说讲起

药王城是药王门杰拉居住的地方,他曾在城内为天神、大仙、外道、内道等四众传讲医学,这些内容流传到世间,便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四部医典》。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座药王城,那是一座用宝石、金银、白珍珠、红珍珠、蓝琉璃建成的正方形的无量宫。无量宫内装饰着各种珍贵的药物,这些药物能够医治四百零四种疾病,使热病转凉,使寒病转暖,并可平息八万魔类。望楼、房檐上还悬挂着五种用天上宝石制成的璎珞,五种用菩提宝石制成的金顶、佛幢和屋脊,熠熠生辉、光彩照人。整座无量宫的宫墙有五层,设有东、南、西、北四门,东门由持国天王把守,南门由增长天王把守,西门由广目天王把守,北门由多闻天王把守。

在药王城的南面是锥顶山,那里阳光普照,生长着石榴、胡椒、荜茇、小米辣等热性药物,药林里草木繁茂,气味芬芳,令人心神开朗,药香所到之处,一切寒病自可解除。

在药王城的北面是雪峰山,具有月亮一般的威力,那里生长着檀香、冰片、沉香、山豆根等寒性药物,药林里草木繁茂,气味芬芳,令人心神开朗,药香所到之处,一切热病自可解除。

在药王城的东面是香茅山,那里生长着七种诃子林,他们的树根能医治骨病,树干能医治肌肉病,树枝能医治经络病,树皮能医治皮肤病,树叶能医治六腑疾病,花朵能医治五官疾病,果实能医治五脏疾病,顶端有五种诃子成熟,具备十七种功效,可以医治一切疾病。

在药王城的西面是马拉亚山,那里出产着六种妙药以及医治百病的五种寒水石、五灵脂,还有五种药水,五种温泉。

药林之中群鸟翔集,歌声悦耳。山下大象、熊、麝等身具宝药的走兽也应有尽有,蔚为壮观。

在无量宫的正中,摆放着用各种琉璃宝石镶嵌的宝座,宝座由神狮、神象、天马、鲲鹏、孔雀驮浮,其上端坐着药王门杰拉——药师琉璃光佛。在药王的四周,天神、大仙、外道、内道等四众簇拥,各聚一面。药王城全图1 药王城东方出产的各种药物

a永胜诃子 b无畏诃子 c甘露诃子 d厚皮诃子 e皱皮诃子 f小黑诃子 g金色诃子 h长嘴诃子 i孔雀 j豹 k凤凰2 药王城南方出产的各种药物

a石榴 b荜茇 c朝天椒 d次朝天椒 e阿魏 f五味子 g桂皮 h生姜 i松 j木通 k小杜鹃 l云实 m迦陵频迦鸟 n鹦鹉 o杜鹃鸟 p孔雀 q象 r獐 s熊3 药王城西方出产的各种药物

a金、银、铜、铁、锡五种五灵脂 b雌、雄、子、女、中性五种寒水石 c草果 d白豆蔻 e草红花 f滑石粉 g丁香 h肉豆蔻 i五种温泉 j五种药水 k孔雀 l麋 m鹿 n猴4 药王城北方出产的各种药物

a葡萄 b木棉花 c金腰子 d马兜铃 e红檀香 f白乌头 g冰片 h甘草 i龙胆 j苦楝 k沉香 l槟榔 m白檀香 n熊 o犀牛 p羚羊 q同命鸟5 药王门杰拉——药师琉璃光佛6 天神、大仙、外道、内道四众(1)多闻天王 (2)迦叶 (3)声闻 (4)耆婆 (5)阿南 (6)观音 (7)普贤 (8)文殊 (9)持国天王 (10)达伊巧 (11)那索盖 (12)连赞拉巴 (13)米辛居 (14)格尼觉 (15)唐拉巴 (16)贾杰那 (17)君希普 (18)姆君宰 (19)卓君普 (20)鲁那巴 (21)玄珠盖 (22)增长天王 (23)盖圭达布 (24)塔嘎尔普 (25)帝释 (26)拉姆都孜玛 (27)梵天 (28)大自在天 (29)广目天王 (30)遍入天神 (31)六面太子 (32)维纳耶迦 (33)热玛那

导师世尊活命医圣琉璃光王为息除四百零四种病痛,化身为五位仙人,为塔嘎尔普等天庭侍医、君希普等众位医仙、梵天等外道诸神以及观音等诸菩萨传讲医学,所传讲的内容流传到世间,便成为《四部医典》。第2章土珠热白益西传讲:《四部医典》第一部 根本医典

药王门杰拉——导师琉璃光王为息除四百零四种病痛,即于入定后不久,从心间散射出千百条彩色光芒,普照十方,以解除众生心上的一切疾病过失,并祛除无明蒙昧所致的三毒诸症。此后那彩色光芒复又收于心间,化作土珠热白益西,驻于前方空中,面对众仙说道:“众友当知!谁要想无病健在,谁要想治病救人,就请学习医学秘诀;谁要想长寿,就请学习医学秘诀;谁想得正果,谁想具财富和安乐,就请学习医学秘诀;谁要想解除众生病苦、受人尊敬,就请学习医学秘诀!”

就在土珠热白益西作以上训诫时,导师琉璃光王的舌间也散射出千百条彩色光芒,普照十方,以解除众生语言的一切过失,并消除一切魔障。此后那彩色光芒复又收于舌间,化作松竹益来盖,礼绕导师后,作狮子顾盼之状,伏于导师尊前代众仙求问。

土珠热白益西的回答就是《四部医典》的第一部分——《根本医典》。《根本医典》主要从总体角度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一般知识。本篇图解

人体生理与病理的树喻

人体内的五种隆

人体内的五种赤巴

人体内的五种培根

三因协调,生命运行

人体内的七大物质基础

人体的三种秽物

七大物质的转化过程

导致疾病的内因

导致疾病的外缘

发病的途径

隆病的发病部位

赤巴病的发病部位

培根病的发病部位

不同年龄、地域、季节的发病规律

死亡的原因

三种疾病的十二种变法

疾病的归类

疾病诊断的树喻

各种疾病的舌相

各种疾病的尿相

各种疾病的脉相

隆病问诊的要点

赤巴病问诊的要点

培根病的问诊要点

隆病患者适宜的食物

隆病患者适宜的饮料

赤巴病患者适宜的食物

赤巴病患者适宜的饮料

培根病患者适宜的食物

培根病患者适宜的饮料

隆病、赤巴病、培根病患者的起居

治疗隆病的汤药

治疗隆病的药油丸

治疗赤巴病的汤药

治疗赤巴病的散剂

治疗培根病的丸药

治疗培根病的散剂

治疗隆病使用的灌肠法

治疗赤巴病使用的泻下法

治疗培根病使用的催吐法

隆病的外治方法

赤巴病的外治方法

培根病的外治方法1 提纲挈领 全书的纲目分类2 生命的三因 隆、赤巴、培根

隆、赤巴、培根被称为生命的三因,三者配合正常则身体健康无病,三者发生紊乱则疾病随之产生。因此,隆、赤巴、培根既指身体功能,又指疾病名称。用来指身体功能时,三者分别对应汉语的气、火、土和水;用来指疾病时,即是汉医所说的风类病、胆类病、痰类病。● 隆——五源之气

隆在汉语中所对应的是气,它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体的呼吸、肢体活动、血液循环、五官感觉、大小便排泄以及食物的分解和营养的输送都是由隆来决定的。隆可以分为许多种,它们各自处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并各司不同的功能。其中包括:

1.索增隆。主要存在于肉、骨、脑之中,功用在于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

2.坚久隆。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胸部,主管语言能力,增强人的活力;

3.恰布奇隆。主要存在于心脏,运行于全身各处,可以协调表情和运动;

4.麦娘姆隆。主要存在于胃脘下部,运行于五脏六腑之间,功用在于分解和消化食物;

5.吐塞隆。也叫做下泄隆,主要存在于肛门处,主管排泄和分娩。● 赤巴——五源之火

赤巴在汉语中对应的是火,它是生命活动的能量,其功用在于产生热能并维持体温,增强胃的消化功能,使人知饥渴、能消化、润气色、壮胆量、长智慧。根据所在部位和所司功能的不同,赤巴也可以分为许多种,包括:

1.赤巴久切。也称为主消化的赤巴,存在于肠胃之间,能够产生热能,促进消化;

2.赤巴当久。主要存在于肝脏之中,可以维持人体应有的气色;

3.赤巴朱切。主要存在于心脏部位,功用在于支配人的思想意识,使人产生胆量和气度;

4.赤巴同切。主要存在于眼睛及其所连接的脉管之中,掌管视觉;

5.赤巴多塞。主要存在于皮肤,可以使皮肤细腻、润泽。人体生理与病理的树喻

本图用树的根、干、枝、叶作比喻,系统形象地表现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人体内的五种隆

索增隆可维持生命;坚久隆掌管语言;恰布奇隆掌管表情和运动;麦娘姆隆可分解消化食物;吐塞隆掌管排泄和分娩。人体内的五种赤巴

赤巴久切掌管消化,产生热能;赤巴当久维持气色;赤巴朱切支配思想意识;赤巴同切掌管视觉;赤巴多塞可润泽皮肤。人体内的五种培根

培根登切可保持水分;培根尼牙切可磨碎食物;培根牛翁切主司味觉;培根次姆切可产生满足情绪;培根居尔切主润滑关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