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战略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9:19:55

点击下载

作者:赵元铭,高南虎,边洁英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战略研究

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战略研究试读: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在国际贸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国际贸易方式受到了极大冲击,推动了国际贸易向无纸化方向发展。电子商务为国际贸易发展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WTO和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双重挑战,变挑战为机遇,不仅关系到中国外贸企业自身的前途和命运,同样关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因此,探讨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对促进我国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旨在通过对各种贸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更好地说明在当前发展趋势下,该如何选择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战略。本书共分为五个篇目、二十个章节。第一篇为国际贸易原理,主要叙述了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这些理论对于今天的国际贸易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篇为国际贸易实务,主要叙述了国际贸易的流程与注意事项;第三篇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本篇主要阐述了在信息时代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应用;第四篇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主要讲述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其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第五篇为国际商务与国际贸易,重点在于讲述国际商务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第一篇国际贸易原理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对外贸易的产生

对外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有可供交换的商品。第二,在各自为政的社会经济体之间进行产品或商品交换。

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生产力极度低下,人民只能依靠集体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料,然后按照平均的原则,在公社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因此,在那时,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和国家,也就不存在对外贸易。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产品开始有了少量剩余,出现了剩余产品交换的可能。之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的出现,便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商品流通的扩大,使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商品流通超出国界,产生了最原始的对外贸易。

在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生产中微不足道,进入流通中的商品数量非常小。同时,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使对外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此时,对外贸易中的货物,主要是奴隶和奴隶主阶级所追求的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香料等,当时欧洲希腊的雅典是贩卖奴隶的中心之一。奴隶社会时期的贸易国家,在欧洲主要有腓尼基、希腊、罗马等。我国在夏商时代已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各诸侯国。在奴隶社会,对外贸易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扩大。

封建社会时期的对外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封建地租采取劳役和实物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不多。封建社会中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封建地租由劳役和实物形式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孕育生长。

在封建社会,奢侈品仍然是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中世纪欧洲,一些国家以呢绒、酒等换取东方国家的丝绸、香料和珠宝等。此时,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非洲的象牙,中国的丝绸,远东的香料、宝石等成为贸易中心的主要商品。公元11世纪以后,随着意大利北部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内部的迅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较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我国就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通往中东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茶、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输往欧洲。明朝郑和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又扩大了海上贸易。通过对外贸易,我国把四大发明传播出去,同时把欧亚各国的物产输入我国。二、对外贸易的发展(一)对外贸易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

一般认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促进了基本的原始积累。具体表现在:

1.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货币资本和市场

在15世纪前后,英国发生“圈地”“清地”运动,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被赶走,沦为雇佣劳动者。耕地被改建成牧场,生产羊毛,出现“羊吃人”的现象。其重要原因,是因为羊毛与毛织品是当时英国的主要出口商品,生产羊毛比生产粮食可以取得更大的利润。耕地变为牧场,兼并农民土地的过程,就是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劳动力的过程。

从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一些强国从世界各地运回的黄金达200吨,白银12000吨,其中大部分在欧洲转化为货币资本。此外,对外贸易还开辟了市场。欧洲殖民主义者先后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不仅扩大了殖民统治,而且扩大了商品市场。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都卷入到世界市场中来,既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又成为他们的原料产地。

2.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决定着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对外贸易。对外贸易能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燃料、辅助材料等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以使生活资料变得便宜;通过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可以使生产规模扩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一部分来自于他国的劳动生产率,一部分来自市场的垄断;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占有国外市场。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需要国外市场。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国外市场的三个可能:一是对外贸易,是超出国家界限的商品流通的结果;二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较为发达的工业,需要开辟新的国外市场;三是经济发展的规律,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一自然趋向使它需要开拓国外市场。

3.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国外贸易中,在商品款式、包装等一致的情况下,价格在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在国外贸易中取得高额利润,资本家及其企业总是面对着世界市场,并且把其成品价格不仅同国内的市场价格相比较,而且同全世界的市场价格相比较,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打败竞争对手。

对外贸易,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战后,日本和德国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结合本国情况,大量引进美欧国家的先进技术。日本在战后工业生产的增长中,约有1/3来自引进的先进技术。

4.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贸易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商品形式的生产具有普遍的、世界的性质;对外贸易的扩大使货币变成世界货币。对外贸易,不仅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互相联系起来,而且还把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也卷入到世界经济中,使价值规律逐渐支配了他们的生产。

随着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流通发展,并成为普遍的、全世界的商品流通,作为一般商品的货币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发挥更加充分,黄金、白银除去具有货币一般购买手段之外,还被用来作为国际支付、国际清算和国际信用的手段。这样,它又推动了国际生产的进一步扩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离不开经济增长与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经济增长与发展,对外贸易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1.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是实行对外开放的要求,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是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发展和国际分工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要求。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和交换日益从一国或地区向全世界范围扩展。一方面,生产规模和能力的不断扩大,要求提供日益广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另一方面,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和原料供应,又要求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因此,社会分工和国内市场必然突破国家的界限,形成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对外贸易,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社会主义应比资本主义更加国际化。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使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国际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的、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求得发展。即使是一个资源最丰富、实力最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使自己置身于国际经济的联系之外。闭关自守,就势必陷于落后和挨打的局面。因此,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所决定的客观要求,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趋势。

对外贸易,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和参与国际分工的需要。商品生产是个历史范畴,它存在的最一般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社会主义存在这两个条件,就必然存在着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国家要想迅速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大力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只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分工的深化和交换的扩大。这种扩大不仅使国内各地区、各部门及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而且必然超出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参与国际交换。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

国际分工是国际经济联系的基础。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国家参加国际分工,能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拥有现代化生产的各种要素,不可能从最佳规模生产出现代化产品,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专业化和协作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分工越要扩大,越需要参加国际分工。

2.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是巨大的(1)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协调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进口贸易,解决工农业和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所需要的物资,保证社会主义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通过出口贸易,扩大国外市场。(2)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越,就在于它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发展,比旧社会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可以争取时间,节省资金,少走弯路,加速经济的发展。(3)可以为社会扩大积累,可以提高利润率。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不仅表现在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活劳动的减少,而且更多地表现为以高效率的机器体系代替低效率的机器,可以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使工业发展从外延走向内涵,更有效地使用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和利润率。(4)可以增加商品数量和使用价值多样化,可以节约社会劳动。通过对外贸易,可以把国内产品转换成使用价值不同的外国产品,可使商品数量增多,使用价值多样化。价值规律要求国际商品交换的比例必须以商品的国际价值为基础。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各国在商品交换中的地位也不同。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可以以较少的本国劳动换回较多的别国劳动,获取额外利润;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则要以较多的本国劳动换回较少的外国劳动。即使如此,它由此得到的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因此,与本国生产该项商品相比,是节约了社会劳动。(5)进口国内需要的物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一个国家的产品,是由它的物质资源和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决定的。一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无论在产品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通过对外贸易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繁荣国内商业。(6)带动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部门,不仅促进国家经济的综合发展,而且可以结合自己的业务,积极参与生产,指导生产,促进和带动经济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可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国际贸易定义(一)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国家间的商品、劳务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必须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因为,这种商品、劳务与服务的交换活动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又称世界贸易,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出口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主要是阐述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等内容,揭示其中特点与运动规律的学科。

国际贸易是泛称,它包括对外贸易和海外贸易。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他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服务交换活动。一般认为,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当人们从世界范围的角度看这种交换活动,可称它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当人们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劳务和服务等交换活动,可称为对外贸易。海外贸易,是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英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等就对外贸易活动的泛称。

一般认为,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是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的关系。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都是空间贸易的不同形式,它们是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从本质上讲,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都是商品、劳务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商品从生产者、销售者向消费者转移,劳务和服务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通过商品交换和劳务、服务转移,供给需求双方的价值以及使用价值得以体现;经营者获取经济利益和利润的目的得以实现。对外贸易是建立在国内贸易的基础上,是国内贸易在国外空间上的延伸;国内贸易是一国或地区社会发展的主要经济活动。对外贸易存在着与国内贸易明显的不同(见表1-1):表1-1 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不同之处

由此可见,对外贸易活动不同于国内贸易的特点,正是从事国际贸易实践与业务的人们所要关注的。(二)国际商品

贸易,是离不开商品的。在国际贸易中,通过国际市场上进行的商品交易以及提供的服务,称为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按国际商品的生产要素构成比重划分,国际贸易商品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种类型。

1.劳动密集型贸易商品

劳动密集型贸易商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开支与原材料投入占据较大部分的商品,如纺织品与手工艺品等。从目前看,广大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具有相对优势,因而上述商品成为发展中国家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

目前,在我国对外贸易商品中,制成品的数量虽已经上升到85%以上,但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比例,有相当一部分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范畴。以纺织业为例,2014年我国出口创汇1160亿美元,实现利润约660亿美元,但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布匹和中低档服装。由此看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对外贸易效益相对低下,基本上仍是靠廉价劳动力,或是靠拼资源、拼能源,以量取胜。

2.资源密集型贸易商品

资本密集型贸易商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资金和机械设备投入占据较大部分的商品,如钢铁产品等。商品资本密集型程度,可用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或资本与产量的比率来衡量,比率较高的称作资本密集型产品。

一般来说,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贸易,在劳动力资源缺乏、劳动力价格相对昂贵的国家占有相对优势。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出口的大部分都是此类商品。

3.土地密集型贸易商品

凡在生产过程中土地投入占据较大比重的贸易商品均称作土地密集型贸易商品,如农副产品等。例如,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比较充裕,畜牧业产品在该国对外贸易商品中长期占据较大比例。近年来,我国每年亦向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上述产品,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如,我国江苏镇江出口的鳗鱼,创汇在逐年增加,尤其2015至2016年,其烤鳗产品在日本市场已经占有一定份额。

4.技术密集型贸易商品

凡在生产过程中,技术和知识要素投入占重要部分的贸易商品,均称作技术密集型商品,如,汽车、家用电器、电脑等。这些商品是发达国家及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的商品的主导产品。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此类商品的国际市场将成为各国竞争的主要领域。

总之,国际贸易促进了各国的专业化分工,扩大了国际贸易商品的数量,提高了国际贸易商品的质量,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薪资、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加深了国际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二、国际贸易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国际分工的纽带,是推动全球范围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主要手段,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下面所述的国际贸易主要分类,可以看出其在内涵上和外延上均已发生巨大变化。(一)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依照货物移动方向,国际贸易可以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及过境贸易,具体内容见表1-2。表1-2 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二)一般贸易和专门贸易

依照国境和关境划分进出口,对外贸易可分为一般贸易和专门贸易。

一般贸易,又称总贸易。许多国家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贸易进出口。凡进入本国国境的商品一律为进口,称作总进口。凡离开本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作总出口。

专门贸易,有的国家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贸易进、出口。凡进入本国国境的外国商品,只要存放在保税仓库,并且暂时不进入关境,一律不视作进口。只有进入关境的外国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并进入关境的商品,方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对于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未经加工便复运出关境的商品统统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三)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依照商品的物理形态,对外贸易可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指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进出口交易。根据1974年联合国制定的国际贸易分类标准,国际贸易商品共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1942个基本项目,几乎包括了所有国际贸易商品。现将上述10大类商品分类介绍如下: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物油脂及植物油脂;未列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待分类的其他商品。

国际贸易统计,通常把上述0至4类商品称为初级商品,如食品和矿产品等;把5至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如机械产品等。9类商品属于待分类商品。目前,上述分类法已为绝大多数国家采用。

我国于1981年实行的商品分类标准,就是以此为基础,并结合我国进、出口货物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我国商品统计目录编号现采用6位数。数位组成是:一位数为“类”,二位数为“章”,三位数为“组”,四位数为“分组”,五位数为“项目”,六位数为“子目录”。

服务贸易。除前述货物贸易外,其他的交易均划为服务贸易。在国际交易商品中,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劳务的提供与接收等统称为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主要区别是:货物贸易出口与进口均须经过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海关,接受海关监控,且进出口额均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表上,并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收支的主要部分。服务贸易则不需经过海关,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表上,但构成一国或地区国际收支的组成部分,并反映在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四)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依照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对外贸易又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具体内容见表1-3。

从技术上讲,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系同一性质的贸易,区别在于分析的角度不同。从生产国角度来看,有关商品是通过第三国销往进口国的,故称作间接贸易。从中间商角度看,本国既不是生产国,又不是进口国,只是从事有关商品的转口贸易业务,故称作转口贸易。表1-3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通常情况下,转口商以较低价格购买有关商品,有时还辅以一定程度的加工或包装,尔后以较高价格转手出售,以赚取手续费和加价利润。由于这种贸易非但不受本国国内经济周期影响,而且还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和汇率风险,因而很受某些大型贸易公司和跨国公司的重视。间接贸易是各国用以对付有关国家贸易限制和歧视政策的有效手段之一。(五)自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依照清偿和结算工具的性质,国际贸易又分为自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自由结汇贸易,指可自由兑换货币作为清偿和结算工具的交易,又称现汇贸易。目前,绝大部分国际贸易以这种方式进行。在国际贸易中,普遍接受的、可作为支付工具的货币主要有:美元、英镑、马克、法郎、日元等。1999年3月1日欧元启用后,通过近年来的表现可以发现,到2016年度时,欧元已逐步取代英镑、马克和法郎等成为重要国际支付工具之一。

易货贸易是指在换货的基础上,把等值的出口货物和进口货物直接结合起来的贸易方式。易货贸易大多发生在缺乏硬通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这些国家由于外汇储备短缺,无法完全以自由结汇方式与他国进行贸易,因而只得采用此种方式。

易货贸易的特点是:把贸易进出口业务直接联系起来,双方有进有出,进、出口基本平衡,互换货物品种相当,因而无须支付外汇。易货贸易的主要缺点是,一旦双方所生产的货物失去互补性,这种贸易便难以为继。三、国际贸易的有关概念

在国际贸易的重要概念中,涉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总额、贸易总量、贸易平衡状况及贸易条件等。(一)贸易总额

贸易总额是指用货币单位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目前,大多数国际的对外贸易以美元表示。因此,若有关国家公布的对外贸易额以其他货币表示,应首先设法将之换算成美元或其他相同的硬通货。在对外贸易总额统计时,有两个指标须加以区别:

对外贸易总额,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出口贸易额之和。对每个国家来说,进口和出口相加构成了本国当年对外贸易的全部内容。如某年A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5亿美元,其中,进口65.4亿美元,出口59.6亿美元。

国际贸易总额,从全球范围看,指各国在特定年度内所发生的出口贸易之和。如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表明,2016年世界货物与商品服务贸易总额约为21.83万亿美元。(二)贸易总量

贸易总量是指以数量或重量等计量单位表示的一国当年实物贸易总规模。如,2005年A国出口汽车75万辆。同年,B国出口原煤3082万吨。在统计有关资料和建立数据库时,亦须注意收集总量数据。这是因为,统计一国对外贸易总量有效地排除了汇率、价格变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有助于对相关产业的生产规模及总量进行国际比较。(三)贸易顺差、逆差与贸易平衡

分析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

贸易顺差,指在特定年份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一般认为,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贸易逆差,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贸易总值,又称“入超”,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样,一国政府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贸易逆差将致使国内外储备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贸易平衡,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或地区政府的对外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见。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四)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是指在特定年份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该指标是衡量一国进出口贸易形势的主要指标之一。其中包括一国进口商品与国产同类商品的比价;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比率等。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在分析一国对外贸易条件时,需计算该国当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以分析和判断有关国家对外贸易所处的状况。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根据上述公式,只需将有关国家当年公布的相关指数进行计算即可。如果计算出来的比价指数大于100,说明有关国家的贸易条件改善了,因为该国用同样多的物品可换回更多的东西,计算方法是用当年的贸易条件指数减去100。

如,假设A国2001年的进口价格指数为100,出口价格指数为105,套用上述公式计算:(105-100)÷100=5%。

通过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2001年A国的贸易条件有5%程度的改善,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比较明显。

进口商品与国产同类商品的比价。进口商品与国产商品的比价,是同一市场、同一时期内某种进口商品与国产同种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为保护本国民族工业,或为节约外汇,许多国家政府通过各种措施适度调高有关进口商品的价格。一国政府在制定关于进口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政策时,通常依据产业政策与该商品生产国的双边关系,并对有关进口商品与本国同类商品比质比价,一般以国产商品价格为基础来作价,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进口商品与国产商品的比价=进口商品销售单价/国产商品销售单价。

假设,某年我国天津夏利牌TJ7100型小汽车市场零售价格每辆8万元人民币,而同期在其他国家进口的同类汽车,每辆市场零售价只需约4.5万元人民币。套用上述公式计算:比价为4.5/8=0.56。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出两点思考:

1.我国汽车行业与国际同行业相比,企业规模没上去,生产率相对低下,生产成本较高,因而只得相应提高产品售价。

2.我国汽车市场价格存在严重的扭曲现象,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汽车工业实施了关税保护的政策。(五)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当年对外贸易总额在本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及对外开放程度,同时也反映该国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程度。具体计算可采用下列公式:对外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如,某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367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4.38万亿人民币。如按当年12月份的平均汇率8.561元人民币折算,套用上述公式则可计算出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创纪录的46.3%。

一般认为,一国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并非越高越好。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的上述指标大多在20%~30%之间,其中美国和日本两国分别为9%和12%左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国内市场的吸纳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本国的综合国力。一个国家如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即使外贸受阻,国民总体消费水平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仍可望得以为继。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近日发布《2005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运行情况及全年走势》报告,报告称2005年中国全年贸易顺差将接近1000亿美元。1000亿美元这一数字,将创历史新高,远远超过历史上顺差最高年份1998年的434.75亿美元。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1~8月,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8917.3亿美元。据中国出口和比总额少0.1亿美元,进口和比总额少0.1亿美元,累计实现进出口顺差607.8亿美元。

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了37%。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称为世界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国内消费应占经济发展促进因素的主导地位,达到70%左右。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二、我国对外贸易特征

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当代世界,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已从进口与出口发展成为多元化的经济关系,从商品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从提供满足人类物质享受的产品,到开展满足人类精神享受的旅游服务等。对外贸易成为国际经济相互影响的重要渠道。“相互影响”是指一个国家经济的盛衰如何对另一国产生影响,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靠,各国经济的增长或衰退都会影响其他国家。世界经济中,相互影响的过程有:世界市场价格变动,影响国内开放部门价格变动,再影响国内非开放部门价格变动;国内市场价格变动,影响产量与就业变动;产量与就业变动,影响整个经济的变动。一般认为,相互影响的因素包括: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一国进出口在世界总进口值与总出口值中的比重;一国对某些世界性商品的供求,在该种商品的世界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中的比重;双边贸易关系;各国经济政策。从我国对外贸易特征可以找到世界经济相互影响的整个过程。(一)加入WTO的积极效应和全球生产力转移的加快,推动了外贸发展进入新阶段

首先,加入WTO后,我国贸易环境明显改善,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的限制明显减少,扩大了我国的出口空间。近三年来,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各月出口增长速度保持在30%以上,月均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可以说,我国外贸出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其中,一般贸易出口的迅猛增长更是体现出加入世贸组织效应对外来冲击的抵御能力。其次,加入WTO有力地推动了跨国公司加速向中国转移生产力。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直接拉动了中国外贸出口快速增长。我国外贸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以外资企业为主。作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链的一个环节,更多从事的是集团内部的贸易,遭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最小。当前,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均已超过半壁江山,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只要中国吸引外资增势保持不减,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浪潮将继续为中国扩大对外贸易提供机遇。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将为促进出口快速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加入WTO后,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非国有经济部门的出口潜力得以释放,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已成为我国外贸进出口中的最活跃因素。目前我国集体、民营及其他企业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扩大出口,外贸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二)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技术密集型产品比例迅速提高

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比例迅速提高。加入WTO后,我国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出现快速增长。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这些行业加速与国际接轨,迅速融入了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外资企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较大型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分布在机电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企业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首先获益,而它们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快速增长。当前,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被誉为出口的火车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未遭到“非典”冲击,对促进整体出口的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三)外贸进口快速增长,“大进大出”新特征初步展现

目前我国外贸进口呈现高速增长的特点,其有多种原因。一是随着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断提高,加工贸易进口及外资企业进口实现了较快发展,外资企业进口在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已超过50%。同时,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生产力进程进一步加快,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将成为保障进口快速增长的稳定性因素。

二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先进技术设备和短缺原材料进口的比重上升。以2015年一季度为例,GDP增长9.9%,增幅达到近6年来的最高水平。经济的较快增长,既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也拉动了进口快速增长,尤其是对短缺资源和先进设备的需求转旺。第二章国际分工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分工产生、发展的历史。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且又相互联系的工作。马克思认为,分工就是“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际分工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机器生产了丰富多彩的制成品,但同时也对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提出需求。机器在将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合为一个新的产品的同时,又因机器“永无休止”的转动而滋生着对市场扩大的占有欲。市场的扩大本身表现为对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需求的国际延伸,于是机器大生产在地理意义上得以扩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超越了国家的界限,通过国际贸易而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相联系。同时,这种生产国际化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分工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国内社会分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展而趋向于外向型的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作用,演变为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劳动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分工,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和形成的基础。

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但只有在国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形成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

从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产生的萌芽阶段。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差距不大,因此,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到了14世纪,西欧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工厂手工业,由于发展到一定程度,客观上要求不断地扩大市场,因此刺激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航海热潮,极力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144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由西班牙出发经过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1492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道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国际贸易开始迅速扩大,这些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社会经济状况。意大利北部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扩展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伦敦等先后成为繁荣的国际贸易港口,他们的贸易范围远及亚洲、非洲和美洲。

在贸易发展的带动下,分工也开始跨越国界。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除了原来的那些欧亚国家以外,还包括美洲、大洋洲、亚洲和非洲的大片地区,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展到世界各大洲。世界市场开始出现,贸易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多。除了金银、香料、丝绸、茶叶等源源流入欧洲外,一些原来未曾到过欧洲的新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咖啡,印度的棉花等,甚至以前欧洲人很少食用的蔗糖、大米等开始大量进入欧洲市场。

当时欧洲一些国家执行殖民政策,运用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建立种植园,开发矿山,并将这些国家作为其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的来源地以及国内产品市场的延伸,形成早期资本主义国际专业分工的萌芽。

这段时期,是西欧各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依然处在较低水平,但是它发展了国际贸易的规模,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从产业革命开始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结束,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

这个阶段英国最早开始了产业革命,接着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突出代表为纺织业的先进技术、设备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最终使英国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得以确立,英国率先完成了产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了机器大工业生产。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它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

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是:

1.在机器大工业内部分工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又获得了新的发展(1)受地域条件或自然环境的限制,大规模生产所需的日益增多的原材料已非本国生产的原材料所能满足,这样就迫使工业发达国家不得不向国外寻找和建立原材料产地。(2)先进的工业国家,由于机器生产,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这种迅速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所提高的产品也非本国的市场所能容纳。而且,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也为这个阶段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提供了可能。(3)机器大工业建立为改革运输与通信工具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使国际分工成为可能,把原料生产国家和工业品生产国家联系在一起。

2.国际分工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

这个时期形成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亦即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是以英国为中心。由于英国最早完成了产业革命,成为当时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和世界工业中心,号称“世界的工厂”,并且垄断了世界贸易。当时世界上其他绝大多数国家还主要是农业生产国。马克思描述道:“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转。”

3.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

那些满足地方贵族阶级和商人阶级需要的奢侈品,在国际贸易中减少。工业品特别是纺织品贸易显著增加。煤、金属和机器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谷物、棉花、羊毛、木材等原料成为大宗商品。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世界,国际贸易具有了世界性,成为世界贸易,世界市场也初步形成。(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特点。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电力的发明应用以及其他一系列新技术的革新,诞生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比如钢铁业、化工业和汽车制造业等。这些新技术和新兴工业一方面增加了社会生产,对原材料和市场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同时带来了电信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过去,亚、非、拉美国家只被卷入国际商品流通,而现在则被纳入WTO界资本主义生产,从而使宗主国同殖民地、工业品生产国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形成了国际分工新体系。这个阶段,国际分工的特点主要有:

1.原来的工业国中,重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原来的农业国中,燃料和采掘工业有了发展。工业生产集中在欧、美、日本,食品、原料生产集中在亚、非、拉国家。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各国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

2.19世纪末美国和德国在经济上发展迅速,而英国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英国原来所处的“世界工厂”的地位日益受到美国和德国的挑战,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个国家变为一组国家,这些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各有侧重,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主的国际分工。例如,美国专门从事电气化生产、汽车制造和谷物的生产,德国主要从事染料、药品等化工业,比利时专门生产钢铁,挪威专门生产铝,芬兰专门生产木材和木材加工产品等。

3.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进一步扩大。社会分工的发展造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工业国的农业人口占劳动人口数的比重不断下降。(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从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和原子能等新兴产业,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际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非殖民化过程开始,各殖民地纷纷开始独立。它们往往不甘心做发达国家的附庸,而以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为主要任务,这使它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这个阶段,随着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国际化的不断加强,跨国公司发展迅速,资本输出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另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并参加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发生了变化。经济一体化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

这个时期,国际分工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工业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一二百年间以经济结构不同、技术水平不同的工业国与农业国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才是经济结构相似、技术水平接近的工业国间的分工。但是,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比较缓慢,而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比较迅速,它们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在战后世界贸易中,发达国家的出口约占世界贸易量的3/4,而其中的3/4是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这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国际贸易是在发达国家之间以工业品贸易的形式进行的,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工业品交换初级产品的贸易,只占世界贸易的1/5以下。这说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形成了以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格局。

2.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国家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各国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战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细致化,原有生产部门又进一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国内市场的有限性已无法容纳无限的生产细分,于是在一国国内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分工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次部门开始走向世界,形成国家间的部门内部分工。

这主要是由于科技进步使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级差化不断加强,不仅产品品种规格更加多样化,而且产品的生产过程也进一步复杂化。这就需要采用各种专门的设备和工艺,以达到商品的特定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而一般来说所需要专用设备的数量不多,但要求精度较高。同时,为了达到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实验和研究,这就需要大量的科研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进行大量生产在经济上才能有利。但这些往往又与一国有限的市场、资金设备以及技术力量发生了矛盾,这就促进各国部门内部的生产专业化迅速得到发展。产业内部国际分工主要有3种形式:(1)产品专业化。这是指各发达国家的相同工业部门,对同一类型,但型号、规格不同的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例如拖拉机,大体上美国着重发展大功率的轮式和履带式拖拉机,英国发展中型轮式拖拉机,德国生产小功率的轮式拖拉机。(2)零部件专业化。这是指发达国家把某种工业产品的零件、部件或配件,分别配制在不同的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把各种零部件集中到某个国家进行总装配,完成最终产品。例如美国波音飞机上的零部件由许多国家生产等。(3)工艺过程专业化。这种专业化过程不是生产成品而是专门完成某种产品的工艺,即在完成某些工序方面的专业化分工。以化学产品为例,某些工厂专门生产半制成品,然后将其运输到一些国家的化学工厂去制造各种化学制成品,例如德国的拜耳公司,把它所生产的中间产品提供给世界各地化工厂。(4)国际分工的领域从以有形货物的生产与贸易为主向服务业发展,并且彼此间相互结合、渗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服务业在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国内就业人数的比重均超过50%;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也在其国民经济内部发展较快。因此,国际分工的广度也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3.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性经济一体化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并存,在世界性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集体化的进程也明显加快,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现称欧盟)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一般说来,这些经济集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向性和排他性。对内逐步降低和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促进了集团内成员国之间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对外采取歧视性的关税与非关税等排他性措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经济集团与非成员国之间分工与贸易的发展,其结果导致了经济集团内成员国之间分工和贸易发展趋势的加强。

4.在分工类型上,从垂直型分工日益向水平型分工过渡

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不同来分类,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1)垂直型国际分工是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对称。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形态,如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一种产品从原料到制成品,必须经多次加工。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密,产品越复杂,工业化程度越高,产品加工的程序就越多。加工又分为初步加工(粗加工)和深加工(精加工)。只经过初步加工的为初级产品,经过多次加工最后成为制成品。初级产品与制成品这两类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垂直联系,彼此互为市场。另一种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际分工。从历史上看,19世纪形成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垂直型的国际分工。当时英国等少数国家是工业国,绝大多数不发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农业国,工业先进国家按自己的需要强迫落后的农业国进行分工,形成工业国支配农业国、农业国依附工业国的国际分工格局。迄今为止,工业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情况依然存在,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仍然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2)水平型国际分工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当代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的。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前者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它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内部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部门内部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种加工工艺间的分工越来越细。这种部门内水平分工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后者则是指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方面的国际分工日趋重要。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工业制成生产之间的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国际分工。(3)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德国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对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向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而对发达国家则是“水平型”的。在进口中,主要是机器设备和零配件。其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发生变化

从国际分工产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殖民主义宗主国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而殖民地、附属国和落后国家则主要从事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或矿业的生产。战后的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某些工业产品的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加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扶植民族工业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工业部门分工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1)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土地密集型产业国,它们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更细致的分工。(2)高新尖的复杂加工工业与简单的加工工业(如食品工业、胶合板工业、工艺品工业、农矿原料的初步加工工业等)的分工。二、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少和社会经济结构;二是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进步是国际分工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一)生产力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在生产力因素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上。迄今为止出现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改善工艺技术、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随之发生变革。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英国是最先完成产业革命的,其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国际分工中居于主导地位。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继英国之后,欧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产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与英国一道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与支配力量。二战后,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努力发展民族经济,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它们过去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已在逐步改善。生产力的发展还导致国际分工日益多样化和细分化。生产力的发展将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卷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并促成分工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混合型”的过渡。生产力的发展还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构成。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产品构成从最初以初级产品为主,发展到战后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高精尖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强,中间产品、技术贸易和劳务贸易更多地出现在国际分工中。(二)自然条件因素

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