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必读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20:48:57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胎教必读手册

胎教必读手册试读:

内容提要

古人所说的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为有利于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而对母亲的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有利措施,以便使母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第一篇 胎教你可知多少

一、我国古代胎教学

古人所说的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为有利于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而对母亲的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有利措施,以便使母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古代胎教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调情志

妊娠是女性生理的一个特殊过程,孕妇不仅生理上要发生一系列变化,心理上同样也会发生相应的反应,这种心理反应的集中体现就是孕妇的情绪,或称情志的变化,凡有孕之好,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喜、怒、悲、思皆可命名气血失和而影响胎儿。祖国医学认为,胎借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有所逆,即致子疾。《增补大生要旨》中说;“除恼怒,凡受胎后切不可打骂人,盖气调则胎安,气逆则胎病。”就是说;孕妇要消除恼怒,不要动不动就大动肝火,怒火中烧,这样就会导致气不顺,气不顺则胎不安,久之,则孕胎必受影响。《傅青主女科》中亦有“大怒小产”的论述。可见,孕妇的情志对胎儿具有直接影响,故孕妇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

2.忌房事

房事,是指夫妻的性生活。虽然房事为受孕怀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受孕之后,则房事必须节制。《产孕集》说:“怀孕之后,首忌交合,盖阴气动而外泄,则分其养孕之力,而扰其固孕之机,且火动于内,营血不安,神魂不密,形体劳乏,筋脉震惊,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怀孕以后,首先应禁房事,特别是在怀孕头3个月和7个月之后。怀孕早期,妊娠反应常常给孕妇带来许多不适,恶心、厌食、嗜睡、疲劳、自身及胎儿的营养常常供不应求,哪里还会有闲情逸志取房事之欢?7个月后,孕妇腹大身重,行动诸多不便,而且胎儿即将入盆,阴道变短,房事会刺激宫颈而引起宫缩,加之在房事中有可能将细菌带入孕妇体内,严重者会造成感染,因而这前、后两期,应忌房事。否则“分其养孕之力”,“扰其固孕之机”。“形体劳乏”,甚而造成流产、难产,“生子多疾”。

3.节饮食

饮食是母体的重要营养来源。胎儿的营养来源于母体的气血。因而母亲的饮食,对胎儿的发育有着直接影响。《万氏女科》说:“妇人受胎之后,最宜忌饱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平和之气以养其胎则胎之完固,生子无疾”。就是说,孕妇的饮食以清淡平和为宜,鱼、肉可以吃,但不可过食。应有所节制,特别是不要饥一顿,饱一顿,甚至暴饮暴食。假如饮食失节,饥饱无度,嗜食厚味,皆可使脾胃运作失常而胎失所养。

4.适劳逸

人禀气血以生,胎赖气血以养,因而妊娠后的起居劳逸应该适量,既不可贪图安逸,也不可过于劳累、按中医的说法,太逸则气滞,太劳则气衰。若劳逸失宜,举止无常,攀高负重,其胎心坠,甚而导致难产。因此,“受胎之后,当宜行动往来,使血气流通,百脉和畅,自无难产。若好逸恶劳,好静恶动质卧养妖,使气停血滞,临产多难。”此当为忠告。正确的作法,大致为5个月以前宜稍逸,5个月以后宜小劳。

5.慎寒温

寒温即自然界冷热气候的变化。受孕以后,孕妇由于生理上发生特殊变化,很容易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尤其是风寒之侵,易感染疾病,甚至危及胎儿,“胎前感受外邪,感染伤寒诸症,郁热不解,往往小产堕胎,悠关性命。”故而注重胎前的摄养,慎起居,适寒温,甚为紧要。

6.戒生冷

怀孕之后,孕妇常喜欢吃一些生冷之物。中医认为,这是怀孕后由于阴血下注以养胎儿,致阴血偏虚,阳气偏旺、殊不知,生冷之物吃多了会使脾胃受伤,呕吐、腹泻、痢疾诸症会乘虚而入,既损孕妇,又伤胎儿,不可不慎。

此外,孕妇衣着还需宽大合体,腰带不宜紧束,以免气血周流不畅而影响胎儿。

二、胎教的起源学说

胎教的发源地是中国。许多古籍中均有记载。例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胎病”的论述。到了汉代,各种书籍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胎教内容的记载和论述,初步形成了胎教学说。这要比希腊学者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胎教观点早一千多年。胎教起源于中国,也得到了外国学者的承认。早在1987年,日本幼儿开发理事会的井深大先生和千叶大学多辉教授等人组成的访问团来我国访问期间,在北京的报告会上,谈到胎教在中国汉代已流传起来,并讲到在朱子的文章中就有胎教方面的东西。而且,井深大先生的一本论述胎教的专著《零岁-教育的最佳时期》一书中也是这样肯定的。

到了宋代,名医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就立有“胎教论”,对胎教进行了专篇论述。而到明代,胎教学说更进一步完善起来,成为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学说,并且在清代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清代的陈梦雷等人的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时,就把历代关于胎教说的内容汇集在一起,立为“小儿未生胎养门”,列入儿科分卷之首来给以强调。就连清代末期著名思想家康有为的著作-《大同书》中,也有建立胎教院,以培养聪明后代,提高人口质量的主张。

我国古代,除了一些统治者重视胎教之外,一些思想家。教育家、医学家也都很重视胎教。例如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伟大思想家,他的母亲说过这样一段话:“吾怀妊是于,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即:“我在怀孩子时,席子不正都不坐,肉切不方正也不吃,就是要对孩子实行胎教。”又如三国的魏文帝曹丕,也对胎教的重要作用有其独到之论述。他举例把周成王和汉昭帝在位执政时的政业功绩个人寿命的长短、作为等大小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强调“胎教”对于培养合格、理想君王的重要作用。

古代教育家重视胎教的记载更多,例如南北朝时的著名教育家颜之推,《颜氏家训》一书的教子第二篇中,就列有“胎教之法”。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嘉,在教育专著《小学中》,就以“胎孕之教”为首论,认为受教育应从内开始,“古者妇人妊子启不侧,坐不边,立不附不食邪味,割不下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香育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意思是:对孕妇的饮食。睡眠、坐立,所看所听的内容,都有一定的要求,就连晚上都要请那些说《诗经》讲历史的人来对孕妇实行教育,这样生下的孩子形貌端正,才能过人。这些实质上是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增强营养和提供良好的外界环境,使孕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对胎儿的发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具体要求,是属于现在优生学中的临床优生学和环境优生学的内容。

另外,中国古代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也对胎教有过分析论述。他通过对母亲心理状态好坏对胎儿的影响,以及母亲的道德修养、性格爱好对胎儿有哪些遗传作用等,提出了对胎儿实行教育的具体方法。

至于古代医学家、重视胎教的就更多了。例如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唐代“医圣”孙思近、徐之才,明代的虞博、郭子章。万全等人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说明了胎教的内容与方法。宋代名医陈自明在他著作的《妇人大全良方》一书中就强调:“胎教产图之书,不可谓之迁而不加信。”

关于胎教培养杰出人才方面的特殊事例,在很早以前我国史料就有记载,例如《史记》记载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对其子进行胎教的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史记》其中记载了“大任者,文王之母,……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一而识百。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这就是说:太任是周文王之母,她诚实庄重,讲究德行。到了怀孕的时候,她眼睛不看不正经的颜色,耳朵不听淫秽的乐声,口不出狂傲的话语,用此方法对胎儿实行教育。文王生下来就显得很聪明,太任教他时,他能“举一反三”,同时学到很多东西,人们说太任是善于胎教的。

三、胎教是一门艺术

1.如何认识胎教

胎教是指利用外界环境直接或间接通过母体的生理、心理变化,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使之达到有益于胎儿目的的一种手段。这种特殊微妙的教育是通过各种能刺激感官的因素如声音、光亮、震动等进行的,而母体的情绪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胎儿对外界许多变化的刺激有感觉,也能作出反应。胎儿的大脑在怀孕l-5个月基本定形,6个月时,对大脑皮层沟口增多,以后对子宫血管的血流声、肠管的咕喀声、外界的嘈杂声、猛烈的关门声,都会作出特殊的反应,其表现为胎动增加。奇妙的是胎儿可听到成年人听不到的极高和极低频率的声音。实验证明,低频率可抑制胎儿的活动,高频率则增加胎儿活动。

众所周知,孕母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胎儿,孕母体内的化学物质,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尤其是脑的发育。外国学者观察发现,胎儿2-3个月是聘骨发育时期。这一时期孕母过度焦虑不安、抑郁寡欢,有可能导致胎儿唇跨发育畸形;在妊娠后期孕母遇到强烈的惊吓、忧伤、严重的精神创伤等精神变化时,也可引起胎儿循环障碍、发育迟缓,甚至造成死腊,所以,对于每一位即将成为母亲的孕妇,要接受医生的忠告:

①创造一个安逸优美的环境,避免噪音和高频率尖锐的声响;多听和谐、柔美、节律性强的音乐。

②要避免污浊的空气,居室中禁止吸烟,同时要避免剧烈的颠簸和震动,如乘车经过坎坷的地段均不利胎儿的成长发育。

③孕妇应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避免忧虑,避免精神刺激和创伤。

2.中外最新胎教学

我们祖先对胎教的认识,是我国医学史上一笔宝贵的遗产。现代胎教是对古代胎教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现代胎教就是在古代胎教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探索新课题,旨在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类智力潜力,寻求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1)国外胎教科研和实施状况

国外重视服教的首推日本。日本的胎教可上溯到江户时代。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日本一些医学专家、教育学专家借助于现代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的帮助,从胎儿医学和教育心理学、超前教育学几方面,重新搞清了胎教的科学根据和施教方法,目前日本已成为世界上宣传实施胎教最为积极的国家了。日本有许多专家学者,都投入到胎教科学研究活动中,特别是著名的产科教授、小儿科教授做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从孕妇的体内传声到用强光照射,从通过母亲腹壁对胎儿的刺激,到用胎儿镜直接触碰胎儿手脚等方法,利用B超等先进设备从外面直接观察和记录了胎儿的听觉、视觉与触觉反应。

科学证明了5个月以后的正常胎儿,可以听到外面透入子宫内的声音;可以看见外面透人子宫内的光线和经羊膜镜直接进入子宫的光照,引起胎儿的闭眼动作。这些科学实验与记录,让人们大开了眼界,使科学家们进一步产生了设法观测判断胎儿有无学习能力和记忆认知表现的兴趣。

日本医学专家室冈一先生,证明了母体外的声音确实能传到胎儿耳朵,他把子宫内胎儿听到的声音-母亲的心音和血液流动声,用录音机录下来,让刚出生的婴儿听,婴儿会感到安心而停止哭泣。这种现象不仅表明了声音到达了婴儿的耳边,而且婴儿在母体内有了一定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日本厚生省(相当我国的卫生部)母子相互作用研究班,对出生3天的婴儿进行分辨母声的实验。结论是:出生3天的婴儿能够分辨母亲的声音。

日本的胎教研究,主要分三路。一路是专门实验和记录母腹内的胎儿,受到外界各种刺激(包括声、光和触刺激)后的反应。如胎心和胎动变化以及眨眼和握手反应等,证明了胎儿在母腹内是一个有感知有反应的生命体。为胎教提供了在出生前的胎儿,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活人施教对象的理论。室同一先生,在1982年的《妇产人科》(20卷)上发表了声音刺激下胎儿的心率观察记录的实验报告,还出版了《婴儿的感受方法》专著(日本青春出版社)。小林登教授在1983年的《围产期医学》上发表了“母子相互作用的意义”的文章等。第二路是研究外界的声音传入子宫内的实验,为胎教中将语音和音乐传给胎儿,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实验根据。第三路则是推广与开发的实践活动,这方面工作主要以并森大先生、千叶大学的多湖辉教授等人为首的,于昭和44年设立的财团法人幼儿开发协会的研究工作。参加这个协会的不仅有科学家、医学家、教育学家,而且还有遍布日本全国的热心于幼儿开发的各种专业人才。为了实施胎教,指导服教实践,他们写出了一些教课书。如日本的《胎教·母子直接对话》一书,已翻译成中文。

日本国内的一些专家不但参加胎教科学实验,而且奔赴世界各国参观有关胎教的科研和实验.接触那些国家的一些超常儿,观察和测试这些智力超常儿的智力水平。对于促进世界性的胎教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日本外,国外在胎教方面有较多贡献的就该数美国了。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妇产科专家几德卡教授,于1977年创办了一所专门对孕妇进行胎教指导的学校。他设计了一套胎教方法,系统地对胎儿讲话、放音乐,在孕妇的腹部适当地抚摸拍打肚皮上的一定部位等,促进胎儿的听觉和触觉神经发育。他还主张孕妇的丈夫参加胎教活动,这样既可以密切夫妻关系,又可以促使胎儿出生后变得聪明,能较快地认识父母,更易于理解语言和数字。这位专家介绍说,接受过他胎教指导而出生的孩子大多与众不同,有的婴儿刚出生时,就会用手轻轻拍打母亲的脸,有的孩子长到四个月时.已会说简单的句子。美国费城一生理研究所对200多名受过服教的4-7岁儿童调查发现,受胎教的儿童比没有受胎教的对照组智商要高20%-45%。

法国巴黎健康卫生科学院,在80年代也做过胎教方面的实验。我国北京医科大学胚胎学教授试管婴儿专家刘斌应邀观看了巴黎健康卫生科学院进行的这次实验。28岁的埃丽斯,从孕期8个月开始,隔日到健康卫生科学院做一次音乐胎教.一直坚持到分娩。实验是在孩子出生第三天进行,目的是检查孩子对出生前所听音乐有无记忆。实验时把孩子绑在试验椅子上,两手臂能自由活动,下颌用架托托住,使能吃奶。当放原先在子宫内听惯的音乐时,孩子就咬奶嘴发出有节律地吮奶动作,双手也随音乐的节奏发出规律的摆动。当停放这种音乐或改放其他音乐时,就不再吃奶,双手不再摆动或虽有摆动但不规则了。这个实验表明胎儿在出生前,可以接受教育,并有一定的记忆,出生后有再认的能力。

处在第四位的是英国。英国的心理学研究员奥德斯从胎儿能够分辨不同的音乐这个角度做了实验。他把耳机放在数名孕妇的腹壁上,送入高诺德的“浮士德”音乐,同时监听胎儿的心跳。发现有一些胎儿显然觉得这首华尔兹曲悦耳好听,因而心跳随音乐而加快,而另一些胎儿则没有什么异常反应。如果把耳机放在母亲耳朵上,胎儿就没有上述反应。研究人员的结论是,胎儿对某一种音乐有喜或恶的感觉。两年之后,胎儿对华尔兹曲有反应的那些母亲报告说,她们的孩子很柔和。

1985年英国《妇产科学杂志》有一篇评论“胎儿可以学习吗?”通过列举一些实验,论证胎儿可以听到母亲和体外的声音,胎儿有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不仅对声音有反应而且对光也有反应。认为胎儿是有记忆力的,在宫内是可以“学习”的。

此外,还有前苏联、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等国家专家学者也都做过有关胎教的科学试验。“胎儿大学”在国外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最早的“胎儿大学”(有的叫围产期讲习班),是70年代初法国里昂卫生研究所和美国生理研究所、休斯顿保健中心等优生优育技术咨询机构创办的。现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如英、德、俄、加拿大、日本都有“胎儿大学”或类似地对孕妇与胎儿进行培训场所。(2)我国胎教科研与实施状况

我国胎教的历史悠久,但由于种种原因,胎教在我国推行并不广。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国外有关胎教的科学研究情况和胎教儿智力超常的新闻,陆续报导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胎教才在中国大地上开始苏醒了。首先有些家庭,按国外介绍的一些胎教法,进行了胎教的尝试,并取得了成果。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医学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后,胎教在中国有了很大发展,有许多单位先后对胎教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研究;有关胎教的论文和著作也陆续问世;许多胎教音乐磁带接踵出现;各种宣传推广胎教的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涌现出一支由专家学者教师以及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组成的人数众多的胎教宣传和推广队伍,使我国胎教宣传和实施工作有了长久的进步和发展。现在有不少人重视用最新的科学方法进行胎教了,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北京人民医院、北医大第一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合作进行了实验,证明了胎儿可以听到外界声音,以及在听到外界吵闹和轻柔音乐等不同声音刺激下,胎儿能做出不同反应。

北京人民医院和北医大第一医院联合实验,发现强光透过腹壁进入子宫,胎儿会做出相应反应;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也做过类似实验。

中国环境音响医学研究协作中心在胎教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人体传声到胎儿对各种声波刺激下的反应等都做了科学实验和研究。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合作,对中期引产的正常孕妇、正常胎儿做了人体传声和实时测量实验。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环境声波医学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做了人体腹壁传声模拟实验。

先后出版发行的胎教方面的著作更是不胜枚举。接着出现的胎教音乐磁带越来越多,如《秋夜》、《小神童》《爱心胎教音乐》等。

各种形式的胎教宣传推广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有的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胎教知识、组织讲座,有的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班。

3.最新科学胎教的时间

无数的实验和临床经验告诉我们:胎教不仅要在生命形成后进行,还要向生命形成前延伸,包括婚前优生优育教育和指导,孕期生理、心理卫生营养和胎教训练。也有科学家实验指出:科学的胎教,是指正常孕妇,在保证充足的营养与休息的条件下,从胎龄5个月(即胎儿已有了听力的时刻)开始。美国“胎教大学”课程就是从妊娠第5个月开始的。

对胎教开始时间的判断不同,主要是由于对胎教有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意见是把服教与优生两者当作一个问题提出的,而第二种意见是把胎教与胎养两者作为一个问题来讲的。我们认为,优生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优选配偶;二是择时优孕;三是优境胎养。两胎教是从胎养阶段中间开始与胎养同步进行到分娩为止。我们之所以认为胎教应从妊娠5个月左右开始,是因为从胎儿发育过程看,5个月的胎儿,脑细胞已处于迅速发育的高峰,并且偶尔出现记忆痕迹,胎儿已有触觉功能。所以这个时候进行胎教是适宜的。

4.孕妇的情绪与胎教

孕妇的情绪可作为思维信息直接传给胎儿,母亲心情愉快或恐惧,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人试验,将怀孕的母猴放在椅子上,然后以目怒视,给以强烈的刺激,待母猴被激怒后,测量胎儿的血氧,结果发现,母猴越惊恐不安,胎儿的血氧越少,最后死亡。妊娠期孕妇若长期处于悲伤、忧愁、抑郁、焦虑的不良环境下,或者大怒、过喜、骤惊等强烈的刺激,都对胎儿不利。长期焦虑不安、惊恐,可使胎儿生后形成不稳定的性格和脾气。怀孕第7-10周。孕妇的过度不安易导致自然流产。妊娠后期,过度惊吓、恐惧、忧伤或刺激,可使胎儿的生长受到很大影响,无形的心理因素对胎儿的影响也是如此。为了生一个健康、活泼、聪明的宝宝,母亲应在孕期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愉快的情绪,避免悲伤、忧郁等不良情绪产生。

1976年唐山大地震给当时孕妇带来巨大的刺激,恐惧、悲伤是可想而知的。10年后对胎儿期度过地震灾难的孩子进行测定,他们的平均智商明显低于其他同龄儿的平均智商。人的不良情绪可使人体产生有害物质,相反,愉快的心境会产生有益物质,因而良好的情绪使胎儿避害趋利。我们相信,人体科学必将揭开这个谜.那么,父母怎样做好情绪胎教呢?

①应胸怀宽广,乐观舒畅,多想孩子远大的前途和美好的未来,避免烦恼、惊恐和忧虑。

②把生活环境布置的整洁美观,赏心悦目。还应挂几张健美的娃娃头像,孕妇可以天天看,想象腹中的孩子也是这样健康。美丽、可爱。多欣赏花卉盆景、美术作品和大自然美好的景色,多到野外呼吸新鲜空气。

③饮食起居要有规律,按时作息,适当劳动和锻炼。衣着打扮、梳洗美容应考虑有利于胎儿和自身健康。

④常听优美的音乐,常读诗歌、童话和科学育儿书刊。不许看恐惧、紧张、色情、斗殴的电视、电影、录像和小说。

⑤未来的父母在情绪胎教中负有特殊的使命。丈夫应了解怀孕会使妻子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应加倍爱抚、安慰、体贴妻子,做她有力的心理支柱,尽可能使妻子快乐,多做美味可口的食物。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使生活恬静,谈吐幽默诙谐,双双憧憬美好的未来,这是做父亲给自己孩子的第一份美好的礼物。

四、胎儿在聆听世界

1.科学家的深思

出生几天的婴儿,哭闹是常有的事。如果母亲把婴儿抱在左胸前,婴儿会很快安静下来,歇息人睡。这也许并未被年轻妈妈所注意,可是却引起了科学家的深思,这是因胎儿在母亲体内时,就已习惯了母体血流的声音和血管的跳动,出生后,婴儿的耳朵贴近母亲的胸脯,这种声音和跳动,把婴儿带回昔日的宁静的日子和安全的环境中,这种早已体验过的安全感,是任何优美的催眠曲无法比拟的。

这使人们自然联想到胎儿的感觉器官和功能的发育。胎儿的眼、耳、鼻、皮肤等感觉器官,在妊娠早期就已形成,但功能的建立和发展则是妊娠中后期的事。这也和感觉的怀念部-大脑的发育有关。妊娠4~5个月,脑的结构已日趋完善,胎儿的各种感觉就逐渐发挥了作用。譬如,妊娠中期,胎儿对声音已相当敏感。这声音既包括母亲体内的声音,如大血管的搏动,其节律是与心脏相同的,这也许是胎儿出生后对母亲心音亲昵的缘故;子宫动脉和脐带血管的搏动以及肠蠕动等;另外,也包括母亲体外的声音,如外界的各种响动。有人发现,孕妇的一次大声喷嚏,也会使胎儿为之一惊。这说明,母亲与胎儿已建立起一套信息传递系统,形成一个母子统一体。

2.子宫内的“小窃听者”

据最近的研究结果得知,自妊娠6个月起,胎儿就开始不断地“凝神倾听”。妊娠期间,母亲的腹内(子宫)是一个非常“嘈杂”的场所,因此,有大量的声音传入胎儿耳内。在传入胎儿耳内的声音中,最为嘈杂的是母亲胃内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另外,即使是父母比较微弱的谈话声,胎儿也会全神贯注的倾听。

然而,支配胎儿所处环境的声音,毕竟是母亲那富有节奏的心脏搏动声。如其节奏正常,胎儿就会知道一切正常,即胎儿会因感到所处环境安全而无忧虑。

何以见得呢?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借助于B型超声波诊断仪,人们已能观察到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活动情况,以及吞吐羊水的有趣模样。胎儿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当胎儿听到音响时,胎心音会变快;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时,会出现频繁的胎动。用光照射孕妇的腹部,胎儿会有眼球活动。

在聊天中,作母亲的也常常讲起自己的亲身体会:猛然一下关门声,腹中胎儿竟会缩成一团;置身于车水马龙的街头,嘈杂声与喇叭声常会引起频繁的胎动。

有人还作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孕妇妊娠期间,让父母给胎儿起一个小名,并让父母常常向腹中的胎儿呼唤他的小名。胎儿出生以后,当他听到呼唤他的小名时,会突然停止吃奶或在哭闹中安静下来,有时甚至会露出似乎高兴的表情。这项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胎儿不但具有听力,而且有一定的领悟。

据数年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生儿室内给一部分新生儿播放入心脏跳动的录音时,听到这种录音的新生儿比没有听到这种录音的新生儿表现得活泼,饮食和睡眠状况良好,体重迅速增加,呼吸能力不断增强,不爱哭闹,不易生病。

专家们认为,胎儿在宫腔内被羊水包围,是生活在一个水环境中,而水对声音具有选择的过滤作用,它能除去一部分低音而对高音则有较多的保留,故而胎儿对高音具有更强的敏感性。

究竟哪种解释更为合理,或二者兼而有之,这里并不想下结论。重要的是胎儿对母体及母亲的声音具有依赖性与敏感性,这是与胎教直接有关的问题。

3.听觉在胎教上的重大意义

听觉系统是胎儿与环境保持联系的主要器官,也是进行听力训练即音乐胎教的物质基础。因此,近年来人们对胎儿听觉机能研究越来越重视了。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胎儿听力进行测定,除证明胎儿有完整的听力外,进而提出胎儿在子宫内能接受教育“进行”学习“并形成最初的”记忆。这种新的认识,为胎教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对胎儿听觉系统的研究,胎儿患先天性耳聋在子宫内就能得到诊断,当他出生后,可进行早期听觉训练,为避免部分儿童失去听觉提供了可能。

五、一个有趣的实验

现代胎教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国际性。当今世界上许多学者都对胎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潜心研究,并精心设计了一些实验。

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汤普森,曾作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试验场所是一只大箱子,中间用一道门隔开,试验对象是5只雌性小白鼠。试验的第一步是把5只母鼠放在一道隔门内;按响蜂鸣器并通上强电流,同时打开隔门,让母鼠们跑到无电击的另一间内躲避。如此训练多次,直到母鼠产生条件反射,即使不通电,只要蜂鸣器一响,母鼠们也争相躲避。然后进行第二步:实验交配,使5只母鼠妊娠。第三步,将受孕母鼠放回曾受电击的隔间中,把通向安全间的门关闭,以后每天3次给母鼠放蜂响声,但不击电,使5只母鼠在怀孕期间始终处于惊恐不安的情境之中,一直持续到小鼠出生为止。

这项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妊娠期间长期情绪紧张对后代的影响,它是美国心理学家汤普森在1950年首创的。实验结果很有意义。汤普森对上述实验组母鼠所生的30只小鼠与未受过这种实验的对照组母鼠生下的30只小鼠做了比较测验。测验分为两次:第一次是在生后30-40天,将以上两组小鼠放在空地上,按移动距离来计算它们在同一时间的活动量,结果发现实验组小鼠呆板,不活泼,活动量也小得多。第二次测验是在生后130-140天,把小鼠放在一条巷道的一端,在另一端放上食物,记录小鼠沿巷道取食的时间,结果是实验组走走停停,左顾右盼,时间比对照组长得多。

汤普森的实验表明,母鼠怀孕后持续情绪不安,将使后代胆小脆弱,情绪易于激动,行动呆板、畏缩。

人也许不会胆小如鼠,但人的生理条件和情绪状态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心情宁静、舒畅的母亲怀的胎儿和一个心情紧张、忧虑的母亲怀的胎儿,是生活在两个大不相同的天地里。两者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激素水平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都不相同,这一切都取决于心理状态。因此,这些伴随孕妇情绪状态而出现的生理反应,必然会对她的胎儿造成影响。

据国外一项研究发现,怀孕后焦急不安的母亲比不那么焦急的母亲更容易在分娩时发生问题,甚至生出异常的婴儿。

六、记忆从胎儿开始

日本井深大先生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请播音员录制了小林一茶的徘句;“秋风扶杖摇,疯疯落叶遍地飘,猫儿追逐跳。”并将录音带交给孕妇,请她每天听录音2次,每次3分钟。这种徘句有一种日常讲话和音乐所没有的独特韵律,这样一来,使深居子宫内的胎儿反复受到这种声音的刺激。婴儿出生后2-6天,对在母亲体内听过此徘句的婴儿和未听过此徘句的婴儿进行测验,即让他们听上述徘句、其它徘句和普通讲活三种录音带,看两组婴儿听后产生什么反应,观察指标是记录婴儿的心脏跳动次数。结果发现了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在胎儿期从未听过徘句的婴儿,听了这三种录音带后都表现出相同的反应;而在胎儿期反复听到上述徘句的婴儿,再听到此徘句时反应比较稳定,而听到其他徘句时则显示出强烈的反应。可见,婴儿能够把在母体内一直听过的徘句同其他相似而又不同的徘句准确地区别开来。确定了20多年幼儿教育的井深大先生认为:“婴儿在母亲体内听过秋风徘句以后一直把它记在心头,当他听到这首韵律相同但内容不同的徘句时,作出反应,也许认为”这是啥呀?

已故的苏联著名提琴家列昂尼德·科根曾讲过他的自己的一段有趣经历:

他决定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奏苏联作曲家创作的新乐曲,在他妻子的伴奏下曾短期练习过这首乐曲。当时,正值他的妻子临近产期,不久生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到4岁便学会了拉提琴,有一天,他突然奏出了一支从来没有人教过他的乐曲旋律,正是那次音乐会上演奏的乐曲。那支乐曲仅在那次音乐会上演奏过一次,后来未再演奏过,亦未灌制成唱片。他的儿子出生以来也没有听过那支乐曲,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记忆。还有不少类似的报道,都从不同的角度反应了胎儿已具有惊人的能力,不仅有感觉,而且有“记忆”。

西德医生,催眠疗法的先驱人物保罗·比库博士,最近治疗过一位男性患者。这位患者的情况,清楚地证明了胎儿期的潜在记忆对人的一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位患者遭受剧烈不安时,全身常出现暂时性发热感觉。

为查明原因,比库博士将患者引入睡眠状态。于是这位患者渐渐回忆到胎儿时期,回想起当时发生的重大事情。他在讲述胎儿7个月以前的情况时,语调平缓、神情自若。当开始讲述其后的情况时,突然嘴角僵硬,浑身颤抖,身体发高烧,露出惊惧的神色。显而易见,这位患者回忆起了导致他出现这一症状的胎儿时期的体验。然而,其原因何在呢?数周后,博士走访了这位患者的母亲。据患者的母亲说,当她妊娠7个月后曾洗过热水浴,试图堕胎。

在出生前数月内,胎儿的行为渐趋复杂、成熟。这是因为迅速增大的记忆储存促进了自我形成,并开始引导胎儿行为的发展。

在某一阶段内,人的对立情绪皆起源于记忆,不管这一记忆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譬如说,比库博士所治疗的男患者,在他的记忆中并未储存不安的发生源,但从其发生源中产生的恐怖却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因为20年来,胎儿期的深刻记忆一直潜在地支配着这一患者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忘却的记忆。而且这种记忆,正在无意识地对人们一生产生着巨大影响。

七、胎儿有视觉吗

胎儿的视觉如何呢?胎儿的视觉比其他感觉发育得缓慢。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即子宫虽说不是漆黑一片,却也不适于用眼睛看东西。然而,胎儿的眼眼,并不是完全看不见东西,从胎儿第四个月起,胎儿对光线就非常敏感。母亲进行日光浴时,胎儿就可通过光线强弱的变化感觉出来。

对母亲腹部直接进行光线照射,有时会使胎儿感到不快。这时,即使胎儿不背过脸去,也会显出惊恐不安的样子。现代医学利用B超观察发现,用电光一闪一灭地照射孕妇腹部,胎儿心搏数就会出现剧烈变化。

刚刚生下不久的婴儿,视觉并不特别敏感。而且其视野比较狭窄,但不至于把一棵树看得象一个足球场那样大,这只不过是个比喻。其实,树木也好,球场也好,都不是新生儿所关心的东西。如果把一样东西放在新生儿眼前,新生儿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到那件东西。而且,新生儿还能够在离自己15-30厘米处分清自己母亲表情的变化。甚至还有报告说:新生儿能够在离自己3米左右的地方,看清手指的轮廓。

艾伯特·赖利博士从理论的角度精辟地论述了这一点。据博士讲,新生儿视觉上的缺陷,至少还部分地残留着胎内生活习惯的痕迹。如果说新生儿只关心30~40厘米以内的物体,那是因为这一距离与他所刚刚脱离的子宫长度相等。

八、胎儿的性格

胎儿和新生儿的区别仅在于是否经过分娩这一过程,作为一个具有能力的人来说是一样的。在母体内有爱动的胎儿,也有不爱动的胎儿,一旦出生之后立即就会发现他们在个性上的差别,有光睡觉的婴儿,有睁着眼睛张望的婴儿,也有手足乱动的婴儿,还有低声长时间哭泣的婴儿,随母体内环境和母子组合的不同,而各有所异,理应有个性。

布拉泽尔顿博士研究出一种叫作“新生儿行动评定法”的独特观察方法。他利用手电的光,哗嘟棒(玩具)或通过抱、哄等各种行动来观察婴儿的反应快慢、强弱、注意力的持续程度,以及适应能力和精神稳定状奖品等有关个性的基本行动特征。

从博士的检查来看,即使在出生当天,有的婴儿就能紧紧盯住博士的眼睛。当博士上下左右转动自己的面孔时,他也用眼睛进行追踪,有的婴儿看了一下马上就不追踪了。有的婴儿很快就习惯于听那些令人讨厌的声音而昏沉入睡,也有的婴儿对外部的刺激十分敏感,总在哭泣。有的婴儿,安抚一下就立即停止哭泣,有的婴儿若不抱在怀里摇晃一会儿就安静不下来……,各有很大差别,令人吃惊。

另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前,一直将雌激素、黄体酮与雌激素的化合物用于防止流产。但现在,这些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受到怀疑,因此,已被禁止使用。在此以前,有流产征兆的孕妇,通常要摄取远比自身体内含量多得多的雌激素和黄体酮。禁止使用的原因是这些药物对身体有害,而且这些药物还具有给精神上造成不良影响的危险。

研究报告证明;如若对孕妇投以雌激素和黄体酮(或是其中之一),那么,所生的孩子具有明显的女性特点,如是女孩子,其特点更为明显;如是男孩子则比普通的孩子懦弱,具有女性特点。

另一有趣的事实是,由于所服药量与行为有密切联系,所以,同时注射了雌激素及黄体酮、雌激素化合物的孕妇所生的孩子,与只注射雌激素孕妇所生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具女性特征。即胎儿过份接受母体的特定激素,就会引起器官上的变化,使胎儿特定性格上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胎儿出现先天的性格变异。

这种先天的异常,不仅表现为行为上的异常,如心神不宁,性格变异,而且还表现为缺乏男子气质或缺乏女子气质。

黄体酮和雌激素均为孕妇血液中常见的激素,其分泌量的多少取决于孕妇植物神经与中枢神经互换信号的平衡状态。而控制信号的是孕妇日常精神状态,即孕妇的思维、感觉、行为、言语。

这样看来,婴儿出生之后就应有个性。而这个性与母亲妊娠期间的环境、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九、胎儿通过母亲的梦与母亲“讲话”

梦,即非随意所为的,也非自然行成的,而是因某种原因而产生的现象。妊娠女性的梦,大都是因本人无意识地畏惧分娩而形成的,梦见过自己遭受不安的孕妇,往往分娩时间较短,分娩顺利。据最近的调查表明,梦是孕妇处理不安的一种便利方法。

孕妇的有些梦,与我们通常所做的梦一样,往往同其觉醒状态下的情绪或思维活动有关。妊娠女性做梦时,常梦见自己与胎儿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

现举一个我们负责诊查患者的例子。据这位孕妇说。她在自然流产的前一天晚上,曾梦见自己在梦中喊叫:“我要出去!让我出去!”那一夜,她感叫了许多次,而且每次喊叫都从梦中惊醒,她确信那一定是由于腹中的胎儿通过自己的躯体在向她呼喊的缘故。

另举一个患者的例子。这位患者与前一位患者的所有情况均不相同。

据说这位孕妇在进入妊娠后期时,曾做过有关阵痛的梦。她妊娠期间,躯体和精神均正常。而且从其病历以及心理学的诊断结果来看,也无早产症候,但此后她又多次做过有关阵痛的梦。于是,她觉得一定是有什么原因,便开始做分娩准备,以备万一。结果,两周后她就分娩了。

有关生产前的梦的情况介绍到这里,下面似乎该就其结论问题做种种设想了。我们认为,这是胎儿对母亲的一种知觉感的信息传递形式。在科学界,这一现象正在引起注意。

十、胎儿的习惯

据瑞士小儿科医生舒蒂尔曼博士的研究报告分析,新生儿的睡眠类型,是在怀胎后数月内由母亲所决定的。博士在此项研究中,以极其简单的事例证明了这一事实。

博士将孕妇分为早起和晚睡两种类型,然后分别对她们所生的孩子进行了调查。结果,不出所料,早起型母亲所生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有早起的习惯;而晚睡型母亲所生的孩子,一生下来则有晚睡的习惯。

新生儿能与自己的母亲“协调一致”是十分幸运的。但协调一致却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然而,常使我们发生兴趣的是,母亲和新生儿最初阶段保持协调一致并不太困难。

据最近研究表明,母亲产后会本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如果事先未经“排练”,即使有这种本能,母亲和新生儿也绝不可能演出如此技艺精湛,配合默契的“双簧戏”。

据舒蒂尔曼博士的研究表明,在胎儿出生前的数月内,母亲和胎儿就已经把这一节律和情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

从这项研究结果中,可直接得出下述结论,即出生后母子间的“感通”,是出生前就早已开始的那一“感通”过程的延续。

十一、克里斯娜为何会拒吮母乳

有一位名叫克里斯娜法国婴儿出生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但不知是何原因,每当母亲露出乳房喂她奶时,她总是转过脸去拒绝吮吸。一般说来,在胎儿期与母亲建立“感通”的婴儿,总是迫不及待地去含吮母亲的乳房。

费雷贝克尔教授起初怀疑克里斯娜患了什么病。但后来,在保育室里看到克里斯娜拼命地吮吸恳瓶里的牛奶时,又认为拒绝吮吸母乳是暂时的现象。然而,出乎教授的意料,翌日,母亲在病室给克里斯娜喂奶时,她仍然拒绝吮吸,而且其后一连数日都是如此。

教授对此现象既担心又感兴趣,于是想做一项实验。他对一位女性说明了克里斯娜的异常行为,希望她给克里斯娜喂奶。当熟睡的克里斯娜被这位女性抱起时,克里斯娜不但不拒绝,反而含住乳房拼命地吮吸。

教授见此情景,大为惊讶。第二天,见到克里斯娜的母亲时,对她说明了这一情况,然后又寻问了原因。但克里斯娜的母亲说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问她在妊娠期间患过何种疾病时,她回答从来未患过任何疾病。于是教授又直截了当地问她当初是否愿意怀孕。她回答说不想要孩子,并曾想过堕胎。但丈夫执意不肯,才勉强生下了她。

费雷贝尔克教授是初次听到这番话。但对克里斯娜来说,却不是这样。她在胎儿时就已痛感到母亲不希望生下自己。克里斯娜由于在出生之前未能求得母亲的“感通”,所以,克里斯娜在出生后也拒绝母亲向自己寻求“感通”。也就是说,克里斯娜由于知道母亲在她未出生时拒绝生下她,所以,她出生数日后,仍对母亲存在戒心。

十二、胎儿的“思维路线”

现在有各种样的说法,但无论如何不应忘记胎儿6个月过后,意识必会萌芽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很有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当然,胎儿6个月以前,所受到的影响,虽然不能说是全部,但大部分都是躯体上的。在这一期间,胎儿的意识很少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这是因为胎儿的大脑尚未成熟到将母亲的情感信息转换为情绪的地步。

譬如说,发怒是原始的情感。这一情感,只有当胎儿在大脑更为高级的中枢神经中,捕捉到鲜明表象和特征之后,才会转换为复杂的情绪,若想产生出复杂的情绪,胎儿必须首先感知母亲的情感,并对其加以分析,然后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

也就是说,欲把情感或感觉转换为情绪,需要有一个感知过程。而且要求大脑皮层具有复杂的心算能力。胎儿在6个月以后,开始具有明确的自我,并能把感觉转换为情绪。这时,胎儿的性格才逐渐通过母亲的情绪信息得以形成。

随着胎儿识别能力的提高,理解情绪的能力也会不断增强。胎儿就象一台不断被添加程序的计算机,最初只能解开极其简单的情绪的方程式。但是,随着记忆和体验的加深,胎儿渐渐会解开极其复杂的“思维线路”。

例如:在胎儿3个月时,胎儿几乎不会受到“双重型”、“冷淡型”母亲复杂的情绪信息的影响。但可认为胎儿会在原始的水平上感受到不快,而且这恐怕会对今后产生极为深刻和影响。

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生物是由简单向复杂进化的。胎儿的躯体也是如此。在长达9个月的胎儿期内,由原生质这种小得几乎无法辨认的“点”,演变成具有复杂的大脑、神经组织以及躯体的人体。与此相同,胎儿的精神也是由无意识的存在,发展为能够记忆和理解错综复杂的情感与情绪的存在。

十三、理解母亲感情的胎儿

日本幼儿开发协会理事长井深大先生曾经利用B型超声波观察过令人吃惊的胎儿活动,井深大先生同一位开业30年的妇科医生夏山英一先生一起看了两组显示胎儿行动的B型超声波图像:

一组是有一个人每个月都到医生这里来,利用超声波同胎儿见面,并以此作为乐趣。她怀孕17周时,发生了异常,护士说“羊水破了”,其实羊水还很充分,根本用不着担心。由于护士说破了,这位母亲惊慌失措地哭了起来。她说:“不,不,连胎儿的脸都见过了,名字也起好了,可别让它流产……、医生,请您想想办法吧!”医生告诉她:“这是假羊水,没关系!”,其间一直利用仪器监视胎儿的动静。从映像来看,胎儿活动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开始时,动作比较缓慢,接着是吃惊般的动作,后来动作越来越奇怪了。头部、胸部和腹部抽动着,出现了奇怪的动作,也曾出现了轻微的痉挛,最后全身抽搐起来,动作是突发性的,没有连续连贯性,各部分还有微小的活动。

另一组是母亲哭泣时胎儿的图像。但是,这位母亲是因为高兴而哭泣的,她是一位37岁的妇女,一直想要孩子,经过10年,好不容易怀了孕。当她利用超声波装置第一次看到胎儿活动的情景时,激动得哭了起来。这时,胎儿总是缓慢而不停地活动着。脉搏逐渐加速。随之,胎儿的脉搏跳动也逐步加速,但却没有出现痉挛或其他特殊的动作,一直是比较舒畅的大动作。

据观察,母亲哭泣后心跳加速,它虽和横隔膜摇荡状态相同,但是,胎儿活动状态却有着戏剧性的不同。

关于连接母亲与胎儿的复杂的神经激素的“通路”问题,人们现已获得大量的有关知识。

母亲与胎儿,在生理上并非只有一个大脑和植物神经机构,而是分别有其独自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机能。所以,这些神经激素的通路,是母亲与胎儿交流情感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手段,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于行为和思维的指令机构,那当然是人的大脑。但其下达指令的过程却是在大脑的表层-大脑皮质内进行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大脑中所感觉所思考的事情在与大脑皮层直接相连的下丘脑本身的作用下,在下丘脑内转化为情感,继而转化为躯体的感觉。

目前关于胎儿的神经系统在何种情况下最容易接受母亲应激反应时分泌出的剩余神经激素问题,尚不清楚。而且由这些神经激素引起的变化也未查明。但是,从最近的研究结果中获知,胎儿的下丘脑以及受此控制的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最易受到影响。

由于这方面例证太少,作为胎儿理解母亲感情变化证据来说,当然不能说已充分。但它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

十四、胎儿能否啼哭的争论

近年来,一些报纸和杂志先后披露过,胎儿在孕妇子宫内嘤啼泣。例如,上海某报曾报道过,某孕妇怀孕7.5个月时,从自己耳朵内传出体内胎儿的微弱哭声,时长时短,持续了1~2分钟。医生为了验证此事,还收她入院,结果医务人员从孕妇右耳听到了胎儿哭声;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生理仪器研究室的科研人员,还将孕妇宫内的胎儿哭声用仪器记录下来,并拍了照片,曾轰动一时。

更有趣的是专业医学刊物报道,1980年山东莱阳中心医院报道一例,系第一胎过期妊娠,作催产素及人工剥膜引产,剥膜时胎膜似已破,剥膜后胎儿啼哭,其声宛如蒙在被内之新生儿哭泣,哭声休止时站在产妇床旁可清楚听到胎儿呼吸声息,手触宫体可感觉气管响鸣振动。阴道检查,宫口容一指,取出手指,有一股气体自阴道内逸出,宫内儿啼长达3小时左右才停止,但痰呜如故。经4小时顺产一女婴,苍白窒息,抢救无效死亡。

胎儿在子宫内真会哭吗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胎儿生活在母体羊膜腔的羊水内,肺内充满液体,不能进行自主呼吸,它的呼吸是依靠胎盘进行着气体交换,不可能哭出声来,那么孕妇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呢?专家们认为,这可能是某些患过中耳炎或耳鸣的孕妇,由于鼓膜松弛或听骨链松动等原因,致使鼓膜振动而发出的某种音响所造成的错觉。

但持有相反意见专家则认为,胎儿在宫内啼哭并非罕见。在祖国医学中,很早就有这类记载,并依据胎儿在宫内所发出的声音特点不同,分别称为腹内钟鸣、子鸣、子啼等。9世纪,唐代妇科医学家殷咎,在《经效产宝》一书中,就解释了宫内儿啼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治疗方法,他说:“腹中脐带上疙瘩,儿含口中,因孕妇登高举臂,脱出儿口,以此作声。”此时可让孕妇“曲腰就地,如拾物状”,使脐带上疙瘩复人儿口,其声即可停止。后人又进一步完善了“曲腰就地”的治法,如清代医学家沈尧封说:“腹内钟鸣,即是儿哭。今人治此,撒豆一把在地,令孕妇细细拾完,即愈。”他们认为,古医籍所载并非怪诞不经的传说,可用现代科学方法解释,认为宫内儿啼可能与宫膜破口,空气逸入宫腔,刺激胎儿声带有关。并认为胎儿在宫内的哭声有两种类型:一是轻柔的呜咽,多发生在临产前及临产早期,胎儿无窒息,对胎儿无害;另一种大声喘息哭声,多见于生产晚期,常伴有胎儿窒息。另一种可能是胎儿的哭声。是由于高级神经中枢缺氧而引起的。

胎儿在宫内到底会不会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谜一定会揭开的。

十五、从计算年龄所想到的

人在母体内的这一段时期是很重要的。“哇”的一声,从离开母体时则为诞生。人们常常认为这是一生的开始,但并非如此。我们的生活是在母体内时就已开始。因此,我们寄宿于母体的一刹那才是真正的诞生。所以,准确地说来,人的年龄应把母体内280天计算在内,这样,宝宝一出生已经是10个月了。这10个月是在母腹内渡过的。

按照佛教的概念,受胎之时就是诞生之日。因为从人的形态逐渐形成的胎儿时起,已经承认他是一个人。实际上,承认不承认胎儿是一个人,是研究零岁教育的一个关键。

目前,人们了解到婴儿在母体内就具有一些能力,已经能够基于这种认识进行细心的观察和研究了。

十六、从唐山地震对儿童智力的影响看胎教

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国唐山市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这个意外灾难的降临,给该市的孕妇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刺激。10年后,为了考察这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当时正在母腹中的儿童有无影响,华北煤炭医学院医生李玉蓉从市内几所小学中挑选了350名出生于1976年7月28日至1977年5月30日的儿童进行研究,其中206名儿童作为地震组。该组儿童的母亲在孕期均遭受过震灾。另外144名是同期出生于外地,后来在唐山定居的,作为对照组。这批儿童的母亲在孕期身体健康,婴儿分娩时无产伤,以后也没有患过影响智力的疾病。

医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身体检查和智力测验。体检结果两组没有大的差异,智力测验的结果以地震组偏低些(地震组平均智商86.43,智商90以上者占36.4%;对照组平均智商91.95,智商90以上者占50.7%)。

又从两组中选出性别、学校、年级、父母职业及文化程度相同的24对儿童,对比结果,地震组平均智商为81.7,而对照组为93.1。从对比中发现,地震组与对照组的智商差别比较明显,这说明这场地震确实影响了胎儿的智力发育。

地震对人们的影响无疑是综合性的。当时,顷刻之间天崩地裂,房倒屋塌,亲人伤亡,财产损失,满目皆是凄惨景象。在地震组206名儿童的母亲中,有87%以上在地震中失去了直系亲属。这种突然的、从未体验过的非常事件,给当时的孕妇造成了心灵上强烈的震撼和创伤,就必然会导致心理状态失衡,引起高度紧张和应激反应。时至今日,只要一提当年的大地震,仍会触痛这些母亲的心灵,由此也可以想见这种精神创作创伤严重与持久的程序。悲痛与忧伤长时间的影响,不但会直接成为对个体心理的致病因素,而且还能间接地影响胎儿的发育和成熟。因为受孕后胚胎即开始不断发育,尤其是大脑,从受孕到生后一段时间内都处在发育之中。受孕2周时神经管开始形成,8周脑细胞开始增殖,28周时主要的脑沟、脑回基本形成并继续发育至细微结构的成熟。所以母体在孕期内无论何时受到损害,尤其是精神上的创伤,都会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胎儿在妊娠期间,当然不可能受到母亲直接教育,但是通过母亲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状态。间接的给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影响,这已为现代科学和实践所证实。

孕妇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对胎儿的智力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孕妇的子宫好比是胎儿的天堂,未出世的胎儿不仅享受着最优惠的物质生活,而且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有人曾用微型集声器从母腹中测到,子宫的旋律与母亲的心律相吻合。这就是说,胎儿在这“音乐之乡”里,一面吮吸着生命的美羹,一面又在音乐的熏陶下开放着智慧的花朵。因此,母亲的心境是很重要的。

当母亲在美好的大自然里赏心说目,或是倾听优美的音乐演奏,这时她心情愉快、情绪和谐,其心律是正常的,胎儿在子宫里接受到的便是动听的“音乐”。反之,孕妇的精神忧虑,心境郁闷,其心律就不正常,胎儿在子宫里接受到的就是“噪音”,就会影响胎儿心理和智育的正常发育。

孕妇如能经常听到音乐,会提高胎儿对音乐的感受性。澳大利亚堪培拉产科大夫曾让35名孕妇每天按时来医院欣赏音乐,胎儿的神经系统得到良好的发育,这些胎儿出生后,都显得体格健壮,智力优良,在气质上表现敏感,10年后,7儿童获得儿童音乐奖,两名成为舞蹈演员,其他学习成绩均为良好,无一人有不良行为。所以,母亲在怀孕期间,优良的环境和健康的情绪对未来婴儿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加血液中有利健康的化学物质;而消极的情绪则可能会使血液中有害于神经和其他组织的化学成分增加。孕妇在情绪紧张的情况下,如在应激状态或焦虑状态中,能激发植物神经系统翻译出一种叫乙酸胆碱的化学物质,从而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而这种激素也随着血液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也产生与母体一样的情绪特征。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胚胎的发育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阻碍胚胎中某些组织的联合,特别是怀孕早期(在3个月以内)正是胚胎中某些组织发育的敏感阶段,往往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而引起胎儿的唇裂、跨裂等发育的畸形。目前,大量的科学资料表明,孕妇在恐惧、愤怒、烦躁、哀愁等消极情绪状态下,身体的各种机能都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以致影响胎儿的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现代心理学认为,妊娠期间,孕妇应保持平静的心情、安定的情绪,并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来迎接新生儿的诞生,这对胎儿期的心理卫生是十分重要的。反之,如果孕妇焦躁、忧虑、心情烦乱,或因撒娇而激动,常常会造成血压升高而带来妊娠期的呕吐,有时因情绪的急剧变化而加速子宫的收缩,造成流产或早产。即使是正常的分娩,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贪食、多动、好哭闹,并常常出现呕吐、腹泻等病症。

十七、养成正确的胎教心理

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心理状态,对胎儿的身心发育具有很大影响,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不良心理的困扰,往往会造成妊娠和分娩合并症,严重者会造成高危妊娠。有严重焦虑心理的孕妇经常伴有恶性妊娠呕吐,还会导致早产、流产产程延长或难产。科学家们发现,孕妇在妊娠期间若有过度紧张心理和焦虑心理,胎儿出生后往往表现为多动,容易激动,好哭闹,长大以后又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焦躁,激怒。重庆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儿童在胎儿期,其母亲都曾有过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过程。

良好的心理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为此,孕妇要积极调理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孕妇心理调理过程,也就是胎教过程。下面我们就孕妇在妊娠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加以分析和调理。

当我们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那已是怀孕的第2个月了。在这1个多月的时间里,腹中的小生命从无到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快速的发育,调整的分化,这个生命处于惊人的衍变过程中,这时,孕妇的内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孕妇的心态是影响内环境的直接因素。因此,怀孕之始,孕妇保持良好心态十分重要。

我们说,胎教应该始于生命之初,胎教为一整套内容,应该始于孕前。如果没做好孕前准备工作,从意识到受孕时起开始胎教不为晚。(1)孕妇的求教心理

初次怀孕的妇女,初知自己怀孕很自然要就妊娠方面的知识读读书或求教别人。为此我们觉得孕妇首先要做好迎接妊娠的心理准备。妊娠反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正确对待,保持心情舒畅,采取一定措施,就会减轻妊娠的不良反应。其次要听听产科医生对妊娠知识的指导,了解对胎儿的孕育过程,尽量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还可以经常与做了母亲的人交流思想,做了母亲的人对妊娠都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也就为胎教实施做好了总体上的心理准备。(2)孕妇的烦躁心理

怀孕初期,多数孕妇会有程度不同的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等,同时还会有气闷和腹胀、腰痛等不适感觉。妊娠反应大多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往往会弄得孕妇心情恶劣,烦闷不堪。而对于那些没有思想准备就怀孕的妇女,心清会更加恶劣,甚至会对怀孕产生不良心理。如果是刚刚建立的小家庭,经济还不宽裕就怀孕了,会让妻子倍感恼火,以致对丈夫产生埋怨心理,向丈夫发一些无名之火,弄得丈夫莫名其妙。(3)孕妇的担心心理

做为初孕妇,对孕后发生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对将要发生的事有一种担心和恐惧的心理。孕妇担心孩子会不会有缺陷,担心自己过去接触过有毒物质会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患过病的妇女担心自己服过的药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孕妇担心怀孕会加重自身的病情同时影响到胎儿的健康成长。高龄的孕妇则担心会生个畸型儿,同时又担心分娩时会难产。如此类的担心,常使孕妇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中。

由于担心、恐惧、思虑都会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如果长期处于担惊受怕,精神持续处于高度紧张之中,通过神经分泌机制的调节,肾脏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因体内肾上腺素堆积过多,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

如果孕妇有了担心的心理,要及时消除。这主要是依靠科学手段,分析症结,及时解决。有遗传病史高龄的孕妇要随时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尽快处理。如果孕妇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则应按时到医院就诊,随时听取医生的建议,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担心心理,孕妇通过咨询,就可达到放心。(4)孕妇的忧郁心理

有的孕妇怀孕后,情绪会变得异常低落,总感到烦闷,神情沮丧,打不起精神。如果忧郁情绪持续一段时间,会造成孕妇失眠、厌食、性机能减退和植物神经紊乱。有忧郁心境的人往往缺乏活力,神情处于懒散状态。忧郁心理又会使孕妇心情压抑,体内血液中调节情绪和大脑的各种功能的物质含量偏低,直接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受母亲的影响,这样的孩子出生后好委屈,长时间啼哭,长大后,又多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感情脆弱,郁郁寡欢。由此可见,忧郁不利于胎教,不利于胎儿的发育和发展。为此,有了忧郁心理的人,一定要积极自己的心态。积极的人生观是克服忧郁心理的基础。同时孕妇要努力跳出个人小圈子,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参加社会活动,出外游玩。随着精神的放松,心情也会随之变得开朗起来,平日里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多做一些适当的文体活动,如下棋、唱歌、欣赏优美轻松的音乐,这些活动都十分有助于调节人的情感。多和乐观开朗的人接触,多与人交流思想,敞开胸怀,开阔视野,有助于消除内心忧郁的症结。(5)“喜怒无常”的心理

有的妇女怀孕后,有时性格很坏,好发脾气,易动怒,喜欢和丈夫和他人找茬吵架,弄得与丈夫、与他人关系紧张。孕妇发怒,这不仅有害于自身的健康,而且殃及胎儿。孕妇发怒时,血液中的激素和有害化学物质浓度会剧增,并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直接受害。发怒还会导致孕妇体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减少,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使后代的抗病能力减弱。如果母亲在胎儿口腔顶和上颌骨形成的第7-10周时,经常发怒,会造成胎儿胯裂的兔唇。因此,孕妇发怒,贻害无穷。

为了孩子,孕妇一定要息怒。十月怀胎,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期间难免遇到让自己气恼的事。当遇到令人气愤的事情,先不必急躁,一则发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再则,发火伤害自身,危及胎儿。为此,发火之前,还是先克制一下,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分散分散注意力,这都会使气闷的心理得到缓解。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散散步、做做操,都会使精神放松,头脑冷静。能否保证遇事不怒,这与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品德修养密切相关。在孕期的妇女尤其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优秀品质,完善的人格来影响腹中的胎儿,进而提高胎儿的日后心理素质。(6)孩子性别是否如愿心理

腹内的胎儿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这是夫妻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双方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这就会给孕妇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孕妇会想:孩子的性别会如愿吗?不如愿怎么办?

其实,在孩子性别上的多虑是最没有意义的事,孩子是男孩女孩,早在精卵结合的生命之始就已经确定了的,无论你想与不想,这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猜想也好,想象也好,不是什么坏事,关键看你怎么想,想什么,积极的、美好的遐想会给胎儿的生长发育以良好的鼓励,消极的、悲观的乱想,却会给胎儿以不良影响。因此,在孕期,孕妇不能毫无节制地胡思乱想。

孕妇要把不必要的猜测换成有意义的想象,这也就是想象胎教。我国自古就有“欲子美好,数视璧玉”之说。现代科学论证,“想不是毫无意义的,想本身是一种念力,这种力会作用于自身,也能作用于他人。因此有人总结:看珠宝玉器,欣赏书画,可使胎儿有美感;音乐可融和人心,观看军人队列,听雄壮的乐曲,可有秩序感等,这也就道出了妻子的感受都会影响到胎儿。胎儿心智方面的发展,更有赖于孕妇本身文化素质、道德情操的提高和深化。”

妻子对未来孩子的猜测与幻想,是孕妇的一个美好的愿望,也是妻子的一个美丽的梦。对此,丈夫可以加以正确引导,让孕妇多想一些对胎儿有益的事,消除那些对胎儿不利的想法。对于胎儿性别,不能造成孕妇的心理负担。(7)实施胎教勿心切

有的孕妇实施胎教,有时期望过高,心太切,使得物极必反,收不到好的效果,比方有的孕妇在进行语言胎教时,长时间将耳机放在腹部,造成胎儿烦躁。胎儿生下来以后,变得十分神经质,以至对语言有一种反感和敌视态度。听音乐时,也不能没完没了地听,连孕妇本人都感到疲惫不堪,那胎儿的感觉也绝对不会好。正如某些父母盼子成龙心切一样,想把胎儿培育得更出色一些,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一旦过度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不仅达不到预定的目的,而且会导致不良结果。同样,胎教的每项内容都会使胎儿受益,如果不能适度地对胎儿实施,恐怕胎儿不但不能获益,还会受害,因此,孕妇对胎儿进行胎教,不能热情过度,心也不能太切。

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一位孕妇的心愿。胎教正是帮助孕妇实现这一心愿的方法。为了正确实施胎教,使胎儿真正受益,孕妇必须认真学习胎教内容,准确掌握胎教的正确方法。在实施胎教过程中,严格按胎教的方法去做,不要认为什么方法比规定的多做一些,就会更有效。孕妇生活要有规律,这既是胎教的一项内容,也是对每位孕妇的起码要求。每项胎教内容,需按一定规律去做方能成功。如抚摸胎教,一天两天不足以和胎儿建立起联系,需坚持长久地,有规律地去做,才能使胎儿领会到其中的含义,并积极地响应。母亲和胎儿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乐趣无穷。在这种乐趣中,胎儿的发育得到激励,胎儿的心智发展得到激励,孕妇的信心和持之以恒,是胎教的成功保证。

十八、自己怎样拟定一个胎教方案

(1)孕妇的自修课

胎儿在母体内可以感受到母亲的举动和言行、孕妇在怀孕期间所作所为都可以直接影响到胎儿出生后性格、习惯、道德水平、智力等各个方面。传说中有一个神童,看到几篇从未见过的文章,马上可以倒背如流,究其原因,原来这些作品都是他母亲在怀孕时经常朗诵的,可见孕期的行为对胎儿的影响之大。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蒂斯认为,胎儿并不是像白菜那样仅靠营养生长发育,它对来自外界的某些感官影响十分敏感。因此,孕妇应在学识礼仪、审美、情操等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①读一些优美的文学著作

一位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精神高尚的人在谈话,那精辟的见解、分析、丰富的哲理、风趣幽默的谈吐,都会使人精神振奋,耳目一新。”读书不仅可以使孕妇本身得以充实、丰富,同时也熏陶了腹中的宝宝,让他也感受到这诗一般的语言、童话一样美的仙境。而且这会刺激胎儿快速地生长,使其大脑发育优于其他胎儿。由于这种教育使胎儿事先拥有股脱美的意识,出生后较其他婴儿聪明、活泼、可爱。

②欣赏一些除读书外,孕妇还煤炭医学院医生李玉蓉从市内几所小学中挑选了350名出生于1976年7月28日至1977年5月30品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一些自然风景画中,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从一些人物画中,可以感受到人类世界的美的心灵。

③感受大自然的美

大自然不仅可以开阔母亲的视野,对于母婴的身体也大有益处。只有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才可能让人赏心悦目。大自然中清新的空气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益处,对孕妇更是如此。孕妇早上起床后,可到有树林或草地的地方做操或散步,呼吸清新的空气,节假日可与亲朋好友一起郊游,欣赏秀丽的大自然的田园景色。大自然的美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带来欢乐,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丰富。

多欣赏大自然的美,不仅可以使人得到休息、娱乐并伴以幽静、清爽、舒畅之感,还可以使人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增添青春的活力,极有利于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2)胎教课程

孕妇怀孕第七周时,胎儿就开始有活动了,到第五个月,就有明显的胎动。胎动是胎儿自主性的运动。八个月后,胎儿可能会睁开眼睛,打几个呵欠,吸吮拇指。到最后的几击,胎儿的感官功能表现明显、当播放录音时,胎儿会转脑袋、使耳朵靠近声源。有时胎儿在听到母亲与父亲谈话时,会停止吸吮拇指。在感到母亲休息时,胎儿调皮地在母亲的腹部蹬几下,如果母亲拍几下蹬的部位,胎儿还会回蹬几下。可见,母亲的一举一动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胎儿也会积极地做出反应。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蒂斯认为,未来的父母可以通过言语、动作等与腹中的宝宝交流信息,增加彼此的感情。通过轻柔的动作和呢喃的语言可以使腹中的胎儿得到安全感、愉快感、促进胎儿心理及生理的发育。

①帮助胎儿做操,增强胎儿的运动协调能力

有一个曾在母腹中进行专门锻炼的胎儿,出生后两三个月便可以流利地进行翻身、爬、坐、抓等动作,还可以自己转动袖珍收音机的旋钮,由此可见胎儿期体育锻炼的意义。

如何帮助胎儿做体操呢?下面介绍一套简易的方法:首先孕妇仰卧在床上,头部不要垫高,全身尽量放松,然后用双手捧住胎儿,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抚摸胎儿,反复10次后,用食指或中指轻轻触摸胎儿,然后放松,坚持几周后,胎儿就会有明显的反应。给胎儿做操应注意:

a.定时,一般在晚上九十点钟胎儿活动频繁时。

b.循序渐进。开始以每周3次为好,以后可依次增多。

C.每次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以5分钟一10分钟为宜。

d.如配以轻松、愉快的音乐,则效果更佳。

②跟胎儿讲话,培养胎儿的语言能力

实验表明,与胎儿的语言交流,能促进其出生后语言乃至智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胎儿的语言能力呢?培养胎儿语言能力的捷径便是在胎儿期即进行语言诱导。这种诱导包括日常性的语言诱导和系统性语言诱导。

日常性的语言诱导指的是父母经常对胎儿讲一些日常用语。这些谈话的内容较随意,口吻轻柔,例如:“小宝宝,你的手在哪里?”“伸个脚给爸爸妈妈看看吧。”父亲与婴儿讲,不仅能增加夫妻的恩爱,还能将父母的爱传到胎儿那里,对胎儿的情感发育也具有莫大的好处。

系统性语言诱导指的是有选择、有层次地给胎儿听一些简易的儿歌等。这些歌谣趣味性较强,而且容易上口。如:茶杯歌:喝开水,用茶杯,我和茶杯亲亲嘴,眼睛歌:小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

不倒翁:不倒翁,眯眯笑,推一推,摇一摇,推来推去推不倒。

大象歌:长鼻子,像钩子,大耳朵,像扇子,四条腿,像柱子,高大的身体像房子。

如果爸爸妈妈配上背影音乐进行配合教育,则效果更佳。

③欣赏音乐,培养胎儿的音乐能力

音乐是胎儿不可缺少的精神乳汁。一般来说,胎儿的听觉器官的发育比其它感官更快,信息需求也多。另外,胎儿在智力情绪行为等方面处于发展的启蒙时期,胎儿的一切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刺激,而音乐无疑是最有益的刺激。研究还发现,父母唱歌比放录音机的效果更佳,胎儿出生后对歌的记忆保持得更持久。

音乐对胎儿的智力开发有积极意义。音乐能刺激胎儿大脑皮层,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及脑功能的发展,人的大脑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侧重于逻辑思维,右半球侧重于形象思维,在大脑尚未发育完善的胎儿时期,用音乐开发其右脑,使左右脑半球平衡发展,对出生后的智力发育有极为特殊的意义。

音乐也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绪。对胎儿来说,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兴奋与抑制过程不甚协调,胎动增多。因此要善于用音乐调节胎儿的情绪,使胎儿获得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

但是,音乐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如何选择胎教音乐呢?首先要选择噪声较小的乐曲,如配器简单的音乐小品、儿歌等。噪音太强,会损害胎儿的听觉,产生不安情绪,引起异常胎动,甚至造成胎儿出生后生理心理上缺陷。放乐曲时,要适当控制音量和高低音,对胎儿来说,以中下音量为宜,而过量的低音也会导致胎儿出生后对高音的迟钝。此外,胎儿听音乐的时间也不宜太长,以免造成胎儿“听觉疲劳”。

十九、胎儿具有惊人的潜能

说起胎教,有人很容易地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东西,认为胎儿在母体内什么感觉也没有,就连产科医生在五六十年代也认为刚出生的孩子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至多认为不同于胎儿的是可以作为一真正的人来到了人世间。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特殊检查记录设备仪器的发展,如B型超声扫描仪、胎心监护仪、胎儿镜的发展,使原先一无所知的有关胎儿的感知觉问题、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和受刺激后胎儿心跳和呼吸与胎动的变化乃至胎儿在于宫内喝羊水撒尿与吃手的动作,都被观察并记录下来了。尤其有趣的是近几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所属的北京人民医院、北大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用各种仪器设备实验与观察记录到胎儿可以听到外面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并且在吵闹声音刺激下胎儿心跳加快,胎动增强,甚至生气地踢腿;在轻柔舒缓的音乐下又由烦躁转为安静,胎心由原先的增快而渐渐减缓到原先安静状态下的胎心率上来,胎动也由受吵闹时的增强而减弱下来,直至安详地人睡。所有这些实验结论,和近年来日本的夏山英一先生及小林登先生的同类实验的报告相同。夏山英一是日本京都府某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十几年来他就一直用25000赫兹的超声波电子扫描器观察胎儿的活动。其中有两组胎儿图像给人以很大启示。

4个月末或5个月开始的胎儿不仅有了听力,能对传入子宫内的各种声音产生感觉和其他反应,而且对视觉刺激或触觉刺激也有灵敏的反应。几年前日本的小林登教授用强光照孕妇的腹部,发现胎儿闭眼。近几年间北京人民医院和北医大第一医院联合实验,发现当摄影灯突然打开发出强光透过躺着的孕妇腹壁进入子宫内后,胎儿马上活动起来,要等几分钟的适应,胎动才减弱下来。为了避免因强光的热效应刺激了孕妇腹部而引起的胎儿反应,北京天坛医院产科主任宋维炳教授等人,在实验中把白炽灯泡浸人装水的玻璃槽内,光线透过装水的玻璃照在孕妇腹壁上,然后光线再透人子宫内,同样发现受光线突然照射,引起了胎动增强。

胎儿对触觉的刺激也有灵敏的反应。对人工流产的研究发现,2个月的胎儿即可对细发尖的刺激产生反应活动。胎龄4-5个月时,触及他的上唇或舌头,就产生嘴的开闭活动,好像是吮啜的样子。用胎儿镜还发现,如果用一根小棍触碰胎儿的手心,他的手会握紧手指,碰他的足底,他的脚趾可动,膝和髋还可屈曲。

国内外的实验报告,均说明了胎龄在4或5个月以上的正常胎儿,已经具备了人的一些感觉能力,特别是听觉。视觉与触觉已经初步建立。1989年,英国一个叫洛卡亚的胎儿,仅仅5个半月的胎龄,由母亲贝丽夫人早产出来。经过温箱、换气机。输液各种护养而存活下来,在1989年的圣诞节由贝丽夫人抱了出来和亲友们见面。这样,从前属于一无所知的胎儿能力范畴内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被人们发现和得到正确的认识。

二十、胎教须遵循科学的原理

科学的胎教指的是什么呢?科学的胎教,是指正常孕妇在保证充足营养和适当的休息条件下,从胎龄满5个月后开始,对胎儿实施每天定时的声、光、触摸的刺激,借此使胎儿的听觉神经通路。视觉神经通路和触觉神经通路,产生并向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传送感觉的电脉冲。这样经常的电脉冲传送,会促使电脉冲所通过的许多神经元增长树突或树突棘,建立更多的神经元之间的、叫做“突触”的信息传递结构。因此,人脑是负责传递信息、储存信息的神经网络,会变得更加丰富。孩子出生长大后,在学习、记忆活动中,会表现出感觉灵敏,思维敏捷,记忆力强且记忆容量大的特征。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一种天生的良好的大脑物质基础。

对胎儿的听觉感觉通路的刺激,有两种方法:一是听胎教音乐,另一是听说话声音。听胎教音乐的方法是每天定时给胎儿听十几分钟的胎教音乐。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传声器听,用传声器放在孕妇腹壁上传送给子宫内的胎儿听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内容:一是音乐本身所含低、中、高频声波,它们各自的声压大小(各自的音量大小)应有合适的比例;二是胎儿的内耳神经细胞,在同样强声压下,对高频声波的刺激容易受到损伤,即《耳科学》所讲的,对人耳的内耳神经细胞来说,3000-4000赫兹的频率是易造成损伤的“易损频率”。同样是优美柔和的乐曲,最好选用那种在演奏乐器的配器上,做到音乐的声波成分中所含高频(2000赫兹以上)声波的声压(音量大小)比所含的低。中频声波低,最好低20分贝。这样,当音乐控制在60-65分贝大小时,其中低、中频的声压在此范围内,而高频却在40-45分贝以下,对内耳的神经细胞就不会有刺激了。关于这方面的实验,国内外的医学界、声学界,早已做过多次实验,发表过许多科学论文。国内特别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与北大医院,都做过多次这方面的孕妇与胎儿实验,发现和进一步证实:只要音乐中的高频成分,它的声压大小比音乐中的低频。中频成分低20分贝,在B超下都观察到胎儿很安静地听着音乐,没有像其他一些不符合这种比例特点的音乐,所引发的胎儿躁动不安和胎儿心率明显加快及呼吸变得不规律等异常表现。正是所含高频成分声压较强的音乐,易引起胎儿躁动,有时为了检查胎儿有无耳聋,医生就用一些没有注意到低、中、高这些频率比例特征的音乐,用传声器放在孕妇腹壁上传给胎儿,尽管音乐声音音量并不大(60-65分贝),然而胎儿听了还是出现心率加快,胎动增多甚至躁动不安。借此判定胎儿听力正常与否。由于市场上各种音乐很多,一般的非声学研究单位,没有仪器做频谱分析检测,使一些孕妇不敢用音乐来促进胎儿大脑和听觉器官更好地发育。其实不必太多忧虑因为你可以选用经医学研究和追踪多达几千例胎儿后,证实其音乐声波成分确实符合以上要求的,诸如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爱心胎教音乐全集》、《奇奇童胎教音乐》。如选这两种之外的其他音乐,只要不用传声器,改用普通录音机、VCD放音乐,音量不超过70分贝,孕妇距音箱2米左右,也就不会因音乐中有较强高频声波对胎儿产生刺激性的影响。因为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实高频声波经空气传入体内后,高频成分声压衰减20分贝甚至还多,其减弱后的高频声波,就不再对胎儿耳朵有不利影响。

听说话声音的方法是,胎龄满6个月后,准妈妈或准爸爸,每天说一些“小宝宝听话”,“小宝宝睡觉啦”,“小宝宝吃妈妈奶啦”,这样一些简单的、孩子出生后会首先经常听到的话语。准爸爸的语音,其中所含低频率成分的声压较强,更容易透过孕妇腹壁传入子宫内被胎儿听到。所以,准爸爸们应参加到胎教活动中来,发挥积极的作用。除了说话给胎儿听以外,还可以哼唱一些优美的歌曲。如果能说一些日语或英语等外语,也可以经常说给胎儿听,虽然胎儿不会听懂,但是这些外语的语音可以在胎儿大脑留下痕迹。如以后生下来继续听外语(不需听懂),到幼儿园学外语时,会出现外语的发音较准,学外语比一般孩子快和易产生兴趣。

如果准爸爸和准妈妈不会说外语,或说的外语在语音上不够准确,也可把发音较准确或较标准的外语广播节目,如中国的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日语广播、法语广播节目,用一盘盒式录音带录下来。然后,到胎儿胎龄满6个月,每天晚上屋子较安静的时候,如9-10点钟且胎动较明显时,用录音机放这盘磁带,用《爱心胎教音乐全集》附赠的无磁传声器放在孕妇腹壁上传给胎儿听。这样做的优点是,所放出来的外语广播的每一句话,传入子宫后都非常清楚,语言非常清晰。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和北大医院的书超“室,曾在孕妇子宫内放入微型话筒,收录子宫内接收到的说话声,收录出来后听语音非常清晰,每个字都极清楚。如不用传声器仅是经空气传入子宫的语音,收录出来后听像隔着墙听邻居讲话那样含混不清,断断续续。所以,为了孩子将来学外语时比一般孩子易产生兴趣、发音更准确,建议准爸爸和准妈妈们采用语言胎教时,最好是自己收录一盘外语广播的盒式录音带,然后在怀孕已满6个月时,每天晚上9-10点钟,用”随声听袖珍录放机或单放机,播放这盘磁带,用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的《爱心胎教音乐全集》附赠的无磁传声器,放在孕妇的腹壁上(紧贴肚皮,不要放在肚脐上,不然传音效果减弱)传入子宫给胎儿听。每天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以免胎儿听觉疲劳。凡是这样做过胎教的孩子,出生后每天在孩子醒时,放1-2次录有外语的录音带,给孩子造成一种外语的语音环境,对孩子出生前在大脑皮层上已产生的外语的语音痕迹加强加深。这样坚持下来,日后在到孩子学外语时,一定会有惊喜的。

除了用说话和音乐促进胎儿大脑、听觉器官的生长发育外,还可以用手在孕妇腹壁上轻轻叩打或抚摸、触动胎儿的身体,使胎儿身体被触摸部位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感觉的电脉冲,向脊髓传递再经脊髓向上传入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这样,促使胎儿的体感神经和中枢神经元发育,有利于胎儿体格生长发育,更有利于胎儿的感觉中枢的发育和成熟。将来孩子出生后,在感觉综合功能的发展上,要比一般孩子好,不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情况。

再有,就是用手电筒的光照孕妇的腹壁。把电筒光罩紧贴孕妇腹壁上,向子宫内透人光线,使羊水由暗变红,经国内外的实验发现,胎儿爱看这种颜色。这种颜色可使胎儿视网膜上叫做锥体细胞和杆状细胞的神经元产生视觉电脉冲,经视神经传入到大脑枕部的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经常产生这样的电脉冲和向大脑视觉中枢传递,对孩子视觉功能的建立和发展有极好的促进作用。孩子出生后,耳聪、目明,体健又聪慧,记忆力也比一般孩子强。如此,加上生后充裕的营养和继续科学的教育措施,为孩子的发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帮助,尤其为智力上的开发准备了物质基础。“正常孕妇”与“正常胎儿”是胎教的先决条件。要保证是正常孕妇和正常胎儿,这里就要求首先对孕妇在结婚前做好婚前检查,对孕期做好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和诊断、围产保健、分娩监护、新生儿保健,这些都是临床优生学的工作内容。在孕期给孩子语言和音乐的反复刺激,又属于环境优生学的内容。所以,胎教是临床优生学和环境优生学相结合的实际具体工作之一。又由于它的目的在促使体力与智力优秀的个体的出生,所以,胎教也是积极优生学的具体工作之一。这就不难看出,科学的胎教,在优生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十一、16种胎教智能训练法

胎教主要通过母亲对胎儿进行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记忆……等方面的训练,激发胎儿的大脑神经细胞增殖到最佳的数目。因为脑神经细胞一旦完成,再也不会增殖,因此对未出世的胎儿进行最佳的训练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同时又可以使胎儿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合理的训练和发展。

目前随着胎教学的深入研究,出现了各种各样对胎儿进行训练的项目,综合各类目前主要有16种,现概括介绍如下:

1.听力训练

胚胎学研究证明,胚胎从第8周开始神经系统初步形成,听神经开始发育。当胎儿发育进入5-8个月时听力完全形成,还能分辨出各种声音,并在母体内做出相应的反应。有几个有趣的实验研究:(1)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新生儿吸吮一个与录音机相连的奶嘴,婴儿以某种方式(长吸或短吸)吸吮就可听到自己母亲的声音,而且他们通过辨别声响,表示出对自己母亲的声音特别的敏感。(2)还有人选择在怀孕的最后的6-5周时让孕妇给胎儿朗读《戴帽子的猫》,历时5个多小时,当胎儿出生后进行吸吮试验。先准备两篇韵律完全不同的儿童读物,一篇婴儿在母体内听到过的《戴帽子的猫》,另一篇是婴儿从未听到过的《国王、小耗子与奶酪》,婴儿通过不同的吸吮方法才能听到这两篇不同的儿童读物,结果发生了让人非常惊喜的事情,这些婴儿完全选择了他们出生前学过的《戴帽子的猫》。(3)还有一个曾经引起世界轰动的年轻人,他叫布莱德·格尔曼,当他从医生那里知道了5个月以后的胎儿能够具有听力,并可以进行学习时,他就开始设想他自己怎样才能够同他的未出世的孩子建立联系,后来他发明了“胎儿电话机”。这种电话机有点像收录机,它可以将录下的声音通过母亲的腹壁传递给胎儿,并可以随时记录胎儿在子宫内对外界各种声音刺激的反应,把这些微弱的声音放大,就可以了解胎儿对声音的反应。他相信通过胎儿电话机可以使他和胎儿之间的关系同他太太和胎儿的关系一样密切,因此布莱德·格尔曼每天不间断地将其放在妻子腹部子宫的位置。有时通过话筒直接向胎儿讲话和唱歌,他逐渐发现当胎儿喜欢听某种声音时他会表现得安静而且胎头会逐渐移向妈妈腹壁,听到不喜欢听的声音时头会马上离开,并用脚踢妈妈的腹壁,表示他不高兴。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训练,布莱德·格尔曼已经知道了他的宝贝喜欢听什么声音和不喜欢听什么声音了。格尔曼常常很兴奋地对他的朋友说:“我的孩子生下来不久,当他一听到我的声音就会掉转头来对着我,我简直无法形容他这样做使我多么高兴。”格尔曼发明的“胎儿电话机”的消息传开以后,世界各地许多人打电话给他感谢他的贡献。以上这些事实说明了胎儿在未出生前已经具备了听力。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如果胎儿在母体内患有先天性耳聋,通过听力训练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到胎儿出生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2.运动训练“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得更好。早在第7周开始胎儿就可以在母体内蠕动了,但这时由于活动幅度很小,因此只能借助B型超音显像仪才可以观察到,当胎儿发育到16-20周时活动能力大增,表现多种多样。如吸吮手、握拳、伸腿、眯眼、吞咽,甚至转身、翻筋斗等。运动中胎儿逐渐强大,这时母亲也感到了胎动。

胎教理论主张对胎儿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激发胎儿运动的积极性,促进胎儿身心发育。我们可以通过对胎动的观察来了解胎儿的健康。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胎动的强弱和胎动的频率可以预示胎儿在母体内的健康状况。有人曾对胎动强者和胎动弱者进行观察,直到出生后发现在宫内活动强者出生后在其动作的协调性和反应的灵敏度上均优于出生前胎动弱者。凡是在母体内受过运动训练的胎儿出生后翻身、爬行、坐立、行走及跳跃等动作都明显地早于一般的孩子。因此说胎儿的运动训练确实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胎教手段。有些孕妇对进行胎儿运动训练表示担心,认为锻炼会伤害了胎儿,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胎儿在4个月时胎盘已经很牢固了,胎儿此时在母体内具有较大的空间,而且羊水环绕着胎儿对外来的作用力具有缓冲的作用,可以保护胎儿。所以母亲对胎儿进行运动训练时并不会直接碰到胎儿,这一点孕妇可以放心。

3.记忆训练

对于胎儿是否有记忆这一问题曾经引起了不少国内外学者、专家们的许多争议,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研究。西班牙萨拉戈萨省一所胎儿教育研究中心对“腹中胎儿的大脑功能会被强化吗?”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胎儿对外界有意识的激励行为的感知体验,将会长期保留在记忆中直到出生后。而且对婴儿的智力、能力、个性等均有很大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胎教是教育的启蒙。由于胎儿在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