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22:27:23

点击下载

作者:于言良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

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作者:于言良等排版:KingStar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5-01ISBN:9787205073183本书由辽宁无限穿越新媒体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上篇特色产业基地理论与实践第一章绪论

产业基地实质就是产业集群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国内外实践证明,以产业链为基础、相关配套产业高度聚集的产业基地,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兼有高技术、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多重特性的各类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针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

本专著是在辽宁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0年度重点课题)“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机理、发展规律、发展模式、管理模式等理论问题,以及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推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第一节 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向中国大规模袭来,产业集群的发展成为承接世界产业的关键因素。以地方特色和高新技术为特征的产业集群集聚区——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积极探索,催生了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创造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近年来,辽宁积极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取得显著成效,而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亟待理论指导和研究解决。一、产业集群的发展成为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世界产业转移是处于高产业梯度的国家,将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处于低产业梯度的国家转移,对于承接转移产业的国家来说,可以加快本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工业化进程。世界产业转移的基本趋势是从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地区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迄今为止,世界已完成了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世界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将其所淘汰的大部钢铁、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到日本等国,日本通过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迅速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

第二次世界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美、日等国为了加快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性质的产业,而将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亚洲四小龙”抓住这一机遇,完成了向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变,发展成为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第三次世界产业转移则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四小龙”,将其劳动密集型及部分低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抓住这一轮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和全球加工工厂。

几次国际产业大转移,都成就了世界经济的“奇迹”。其中,第一次产业转移造就了日本经济的强大和繁荣,第二次世界产业转移促成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奇迹,而第三次产业转移则带来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崛起。承接产业转移是后发地区实现加快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

与前三次世界产业转移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浪潮呈现新的特点。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国际分工的边界从产业和产品层次,转换为产业链条的环节或工序价值链层次。伴随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所转移的产业既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为发展中国家介入新兴产业、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条件。

正在进行的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还面对着非常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并导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溢出效应”迅速波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蔓延,各国实体经济受到波及,不得不选择加速将其部分生产环节、高新技术产业加工组装环节,甚至研发环节转移出去,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生产、流通、服务等多环节转移,加速了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的进程。可以说,2008年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同时也为中国承接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契机。

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及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制造为主向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转变,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我们应积极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接受先进制造产业和先进技术转移,有选择地承接适合我国工业发展实际条件、有发展前景和长期竞争力的产业转移,并借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利益。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国。20世纪末,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主要是耗能高、附加价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少量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21世纪,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变化,逐渐开始将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低端部分,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世界著名大型企业的生产网络都扩大到中国。

承接新一轮的世界产业转移,需要具备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比较成本优势,以及吸引世界产业转入的巨大市场需求。产业集群则是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最重要基础,它以市场化、高新化、产业化、规模化、自主化的现代产业组织形式,为承接转移产业提供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环境。二、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产业基地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以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为依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产业基地能够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吸引区外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资源向基地集中,同时分工协作关系的加强会有力地促进技术进步和扩散,带动相关产业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增长质量、增强经济实力。

采用产业基地发展模式,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实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基地在欧美和日本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近10年来,用这种方式进行生产,企业取得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其他方式17%。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设产业高度聚集的产业基地,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和选择。目前,全球知名的产业基地,如美国加州北部的“硅谷”、128公路的电子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等,德国的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业群等,印度班加罗尔的电子软件业群和路德海阿那的金属加工及纺织工业群等,韩国庆山南道的造船基地,中国台湾新竹科技园内的电子信息产业群,意大利的200多个服装、皮鞋、家具、瓷品专业基地遍布全国。这些基地拥有一批实力雄厚、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有着灵活的体制和机制,拥有突出的资本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其技术走向、产品研发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主导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沿海地区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块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自1980年代开始,首先在广东、浙江等地区出现一些产业集群,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例如,浙江乐清中低压电器、广东顺德家电、苏南地区的IT产业、晋江的制鞋业、山东寿光的蔬菜、福建石狮的服装、河北清河的羊绒和北京中关村的信息产业等,都形成了发展良好的产业集群,成为占有一定市场的产业基地。地区产业发展集群化,已成为中国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模式和发展趋势。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同年,原国家科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火炬计划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火炬计划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在全国展开。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积极扶持下,分散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产业集聚区,将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并不断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目前,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覆盖了电子信息、电子材料、光通信、生物医药、传感器、电子自动化、汽车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设备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各具专业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了区域优势产业的聚集,促进了网络化的产业联盟体系和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二,区域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后劲十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基地,以高新技术为支撑,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形成区域产业特色,提高了主导产品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江苏自1995年建设国内第一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以来,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重点建设了扬中电力电器产业基地、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江阴新材料产业基地、吴江光电缆产业基地、常州新型涂料产业基地等,以发展高新技术特色产业为主导,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创新服务于一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江苏能够参与国际分工的特色产业基地50多家,基地数量占全国总数的1/3。

实践证明,产业基地聚集了自身产业中的人才、技术、资金和市场,成为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发展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的重要载体,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带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三、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构建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发展现象,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战略方式。作为振兴中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研究产业集群理论,构建新型的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党中央在关于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决策中,提出了“两新”目标,即经过努力,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两新”不是量的概念,而是一个质的概念,关键是在“新”字上。所谓“质”已不完全是一个产品和一个产业的质的概念,而是一个区域经济的质的概念,即以新的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业态和定位,走集约、集成、集聚、集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整合、协调、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新型的现代工业基地,起点和目标都叫基地,但两者具有质的差异。调整改造的过程是一个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创新过程,也是一个以新的方式和机制进行产业集聚的过程。把过去的辽宁称作老工业基地,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个地方工业企业密集,而且这些企业在国家计划的组织下有着相对稳定的产业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产业联系已经不复存在。要把这样一个“基地”转换成新的工业基地,必须按照市场化的方式重建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实现产业集群。

建设以产业链为基础、相关配套产业高度聚集的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趋势。辽宁不缺大项目、大企业,缺的是产业集聚和产业集聚所能带来的竞争优势。辽宁要建成国家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必须遵循产业集聚的客观规律,努力推动和强化产业集聚,向产业集聚要竞争力、经济分量、经济效益。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尤其是第二产业竞争力的下降。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而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打造辽宁新的优势产业,是提升辽宁区域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目前,辽宁的产业集群、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沿海经济带崛起一大批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沈阳经济区五条城际产业带的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辽西北地区的五大特色产业聚集区和六大新型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省科技厅牵头与十几个市联建的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且发展势头迅猛,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正在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在辽宁,沈阳铁西新区的汽车零部件集群、法库的陶瓷集群、瓦房店的轴承集群、岫岩的玉器集群、大石桥的镁制品集群、辽阳的钢管集群、普兰店杨树房服装集群、旅顺的软件集群等都达到相当规模,本溪的生物制药集群、阜新的液压件集群和木材加工集群、铁岭的改装车集群等正在发展壮大。

虽然产业集群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相当完善,但绝大多数研究都是着眼于已基本成型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发展机理、竞争优势、创新网络及政府支持等,而对于通过政府规划和政策推动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吸引企业集聚构建的产业集群和发展成优势产业的相关研究并不多。

辽宁作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民间的市场力量和市场意识都比较薄弱,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发展产业集群和培育优势产业,其进程较之东南沿海会非常缓慢,需要政府在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的同时,正确认知区域相对优势,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优势产业。本书对通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进行研究,从而探索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成优势产业的一般规律,不仅对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意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产业集群理论。四、特色产业基地研究的目的

加强特色产业基地研究,既是我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基于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经济所处历史阶段、内外环境及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求。

在全球化背景下,核心技术和知识仍然由少数国家(地方)掌控,国家和地方竞争优势往往是在特色产业领域中创造的。跨国公司在进行海外生产布局时,常会与原供应网络的配套企业投资到同一地区,形成大规模的专业化制造中心,而东道国的当地企业却很难进入该专业化系统。为世界市场提供低成本的中间品制造或加工装配服务的某些特色产业区域,会受到高度专业化的制造业过程的限制,从而形成“路径依赖”,落入依赖于跨国公司的“陷阱”。由于跨国生产的片断化和模块化,本地供应商的知识被限定在特定产业领域的特定环节,而对其他相关领域了解甚少,如果不加强研发投入及核心能力的培育,仅使用廉价劳动力,这些区域就极易落入“陷阱”,或被其他低成本地区所取代。

随着国际部分产业向我国加速转移,我国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逐年上升。这种压力的核心问题在于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具备了包括控制成本在内的规模优势,以及企业所能依赖的市场优势。在几十年粗放式增长模式下,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已遇到诸多障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加速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工业化,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特色道路的重要战略举措。

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新型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的一项创举。鲜明的产业选择性和空间上的相对开放性、企业及产业发展的有效集聚性,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集成优势资源、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的重要载体。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地方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亮点。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和资源优势,通过统一规划和资源集成,使基地建设成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助推器。各地把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基地建设的关键内容,通过有效整合地方各类资源,集成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把基地作为各类科技计划优先支持的载体,显著提高了基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特色产业基地已经成为科技管理部门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重要工作抓手,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结合。

然而,目前我国关于特色产业基地方面的理论研究十分滞后,众多研究主要是基于产业集群,专门论述特色产业基地的学术文献很少。从实践上看,特色产业基地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政府行为的主导性过强,基地的规模化程度较低、区域分布不平衡,大多数产业尚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创新能力不足,经营相对粗放,对经济发展的整体带动性不强等。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亟待加强对特色产业基地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本书研究源于《2010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软科学研究项目“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研究基于辽宁经济发展的现实,在分析现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进行。

研究的目的:在全面了解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对省内外特色产业基地的比较分析,研究特色产业基地的基本内涵、发展阶段,总结出具有规律性、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及对策建议。五、特色产业基地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随着特色产业基地实践的深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研究中国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若干问题,以期得出一些具有政策指导性的结论。目前,这种研究正处于初级阶段,缺少针对性明确、系统性完整、理论性深入的研究成果,缺乏基于中国特色产业基地实践的深入分析。本书研究试图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及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对中国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律、发展特征、发展机理以及发展路径等进行理论探讨,丰富产业集群理论,尤其是丰富产业基地理论,为我国特色产业基地的现实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现实意义:分析我国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进程和现状,重点分析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现状,探索其发展的规律性、趋势性,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提供解决方案,为各级政府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并以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江苏南京高新区、辽宁(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为案例,以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产业基地与区域经济的多重关联视角,研究其发展模式,为我国其他特色产业基地提供可供参考的示范性研究。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的现状综述

特色产业基地的概念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是中国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产物,是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有机结合的一项创举。因此,在国际学术文献中没有直接对应“特色产业基地”的理论文献,而国内的有关文献资料则是实践性的多于理论性的。特色产业基地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理论是研究特色产业基地的重要理论基础,为此重点简述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理论。一、国外有关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产业集群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自从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对产业集群进行开创性的研究以后,在很长时期,企业聚集现象只受到区位学者的关注,而没有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重视。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局面才被打破,主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产业组织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纷纷涉足这一领域,由此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集群理论学派,如新产业区学派、空间经济学派、战略管理学派、创新系统学派等。

国际上关于集群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76)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书中提到了“集群”一词。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继承了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提出产业区形成的三个原因,即本地专业化劳动力的发展,大量增加的相关企业和生产服务活动,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角度不同,古典派代表人物韦伯、佩鲁和现代空间经济地理学派代表人物克鲁格曼主要是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

国外现代产业集群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他提出“钻石理论”。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著名的“钻石体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恩格斯托夫特(Engelstoft,2006)等通过对丹麦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集群内的企业在共同奋斗目标下能够实现风险共担、相互支持,这种竞争与合作使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和创造力更为便利,有利于集群及其企业获得比较竞争优势和占据市场垄断地位。

多视角的产业集群理论,有基于生产方式、分工和交易费用视角的研究,基于网络与社会资本视角的研究,基于知识溢出、信息和创新视角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伯卡蒂尼(Becattini)针对意大利的中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中小企业集中生产的现象,首先采用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进行解释,该研究揭示了这些产业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作为动力源的区域社会经济特性,由此新产业区学派产生。

从企业网络(enterprisenetwork)视角研究产业集群,是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网络理论认为,集群是某些相同或相关性很强的产业中大量中小企业在空间集聚的现象,它是一种基于社会关系、信任和共享互补资源等特别管理特征的网络。

对集群的形成机制或竞争优势,不少学者从知识扩散、信息成本和创新的视角进行了研究,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信息传播与集群形成的关系,企业聚集显然可以节约获取知识信息的成本,这既是企业聚集的动机,也是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二是知识溢出与集群学习、创新的关系。巴帕蒂斯塔(Baptista, 1998)认为,学习效应、公司网络和知识扩散是创新的最重要的因素。

21世纪以来,对集群知识溢出和创新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并注重实证和研究方法的精细化。库克和逊斯托克(Cooke, Schienstock,2000)认为,集群创新系统由具有明确地理界限和行政安排的创新网络与机构组成,这些创新网络和机构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相互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内部企业的创新产出,即系统中网络的各个结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商会或行业协会、银行、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把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其核心是通过区域治理,将增强本地内力与利用国际资源相结合。产业集群战略和政策得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提倡和推广。

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从理论上讲,更为开放的全球市场和更加快捷的交通运输与通讯系统应当削弱地理位置在竞争中的作用。而事实上“集群”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省城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不同学科关注的重点、研究的目的、使用的方法各异不同,理论之间存在差异实属正常。这种差异的优点在于为认识集群提供不同观察点,缺点在于缺乏理论的统一性和明晰性。但国外产业集群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是值得借鉴的,如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产业集群价值链研究、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产业集群外溢效应、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等。二、国内有关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我国地理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注重产业集群的研究,陆大道、魏心慎、周世宽、仇为之、王辑慈等结合国内实践撰写了有关论著。

北京大学王辑慈教授,对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探索较多,是目前研究得最系统、最深入的学者之一。1994年,王辑慈在北京举行的东亚工业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了《正在形成的中国新产业区:开发区现象》一文,分析了我国的新产业区发展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同年,她在撰写的《现代工业地理学》中专门论述了新产业区,从而将国际上新产业区的概念首先引入中国。此后她又出版了《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2010)等著作,评述了关于企业集群的新理论学派,介绍了新产业区理论并对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国内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成果众多,如尚勇等《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1999),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1999),魏守华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2002),吕文栋《产业集群中政府的作用》(2005),魏后凯《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2008),雷鹏《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关联机理分析》(2009)等,主要是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社会环境以及中国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规律和特征等作出论述。

从国内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看,我国关于集群理论的研究基本源于国外的理论。虽也取得一些成果,但研究时间很短,产业集群的研究往往侧重的是产业优化升级,而缺乏对产业集群升级机制和机理的研究。热衷于借鉴引用全球价值链类型、治理模式及其产业升级路径理论,实证分析研究我国的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及对策问题研究,缺乏对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影响因素、集群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互动等机理机制方面的深入探讨。

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关于特色产业基地的研究可分三种类型:第一种,对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全国或地区)进行总结介绍;第二种,针对某个地区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第三种,一般性理论的综合论证。在中国知网上,以特色产业基地为标题的相关文献几百个,但绝大多数是报道性、实践总结介绍的文献,具有理论深度的专业学术期刊很少。有关特色产业基地的研究专著极少,在网络仅搜索到2010年出版的弓志刚、高雷虹著《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研究》。该论著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研究对象,以山西省为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逻辑、路径及管理模式、支持政策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于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是极其有限。通过互联网检索结果:乔德波《加快辽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战略思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张天维《基地建设是辽宁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辽宁日报》, 2009),张今声《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环境与运行机制研究》(《辽宁经济信息网》2010),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以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辽宁日报》,2010)。

中国知网检索结果:王伟光等《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与政策支持研究》(《辽宁经济》,2011),赵明鹏《以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推进创新型辽宁建设》(《共产党员》,2010),谭冲《产业集群视域下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对策分析》(《科技成果纵横》,2011),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辽宁省科技厅联合课题组等《关于辽宁特色产业基地人才问题调研报告》(《辽宁经济》,2011)。

根据对国内及省内有关文献的检索分析表明,特色产业基地理论及实践问题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思路、框架及方法

本书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辽宁特色产业基地为例,基于中国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实践,从特色产业基地的基本理论涵义入手,探讨其形成机理、发展规律,分析总结辽宁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阶段特征等,对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旨在丰富特色产业基地理论,为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对策建议和解决方案。一、研究框架设计

本书研究总体框架为:一个理论支撑,两个层面探索,六个重点问题,五个案例分析。

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产业集群理论和特色产业基地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研究特色产业基地的基础理论,重点阐述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发展规律、集群效应等,对研究特色产业基地奠定理论基础。特色产业基地理论是研究特色产业基地的关键,重点阐述特色产业基地的概念和特征、形成条件、系统构成和运行机制等,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力求探索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和演进的规律。宏观层面,重点研究全国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进程、现状及问题,以及政府与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微观层面,重点研究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特征,以及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等。

研究将围绕六个重点内容展开,即辽宁特色产业基地的资源要素、技术创新、规模化、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十二五”发展重点。辽宁特色产业基地起步虽然较早,但发展相对沿海发达省份比较缓慢,近年来虽得到快速发展,但土地、资金和人才三大资源要素,已成为新、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特色产业基地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然而许多特色产业基地的实际能力与名称不符,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特色产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效应,首先表现在集群化、规模化方面,完善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链,做强集群核心企业,支持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培育信任、合作的基地文化,是提高特色产业基地整合性、竞争性和带动性的重要措施;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诸多社会资源,如各类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为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环境和产业基地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基地必须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进行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成为必然;特色产业基地的布局定位、发展方向和重点等,关系到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结构升级和发展进程,需要以前瞻性视角研究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推进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发展。

研究侧重实证分析,从不同角度选择了五个案例。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本运作,以研发外包为主、主打生物药、高附加值运营等,已建设成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医药产业聚集区,其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市场化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为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环境平台、研发服务平台、产业化发展(销售)平台。江苏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以软件产业基地为主体,园区管理经历了由产业园、楼宇经济、服务中心到产业城区化(园区与产业基地结合)管理,在集群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创新、社会化服务、人才引进和创业支持、员工生活配套服务、总部转移和生产布局调整等多方面,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辽宁(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是辽宁发展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对区域经济具有支撑作用的特色产业基地。辽宁(辽阳)国家芳烃及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虽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通过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组织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企业的关联度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和产业规模实力得到快速提升。辽宁(本溪)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是2008年以来辽宁省科技厅重点抓的特色产业基地,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发展成效显著。二、研究方法

1.多学科理论研究。根据本书所研究问题的特点,运用创新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为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揭示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关联规律。

2.多维交互关联分析。从多维视角,动态地系统分析特色产业基地形成的环境、发展特征、制度环境等关联性,为深层次研究相关因素提供基本思路框架。

3.典型分析与一般分析相结合。在对若干个辽宁已具备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基地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全省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既考虑到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一般性问题,又重点分析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中突出的共性问题,如特色产业的选择、基地中重点企业的成长、创新网络的建设、政府的职能作用等。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技术创新能力及在全国所处的水平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客观展现事物整体状况、运动规律及相互关联性,从而对影响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各种经济因素、制度要素等进行定性分析。

5.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结合。以实证研究为主,比较研究为辅,纵向对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横向将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水平、方式同国内其他地区同类产业基地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省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探索适合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途径和模式。三、本书研究的创新点

本书研究虽然侧重于辽宁省情,但在特色产业基地理论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较系统地梳理了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情况。研究成果在国家核心期刊、工程检索等发表(EI),多份对策建议被辽宁省委咨政内参采用,得到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研究视角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以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关联性、互动性,既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发展过程和特征进行研究,又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中资源要素、技术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而非局限于基地本身或某个地区。

理论研究具有原创性和规律性。通过总结我国和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发展进程,对基地的形成机理、发展阶段、基本特征、发展模式,以及政府的阶段性行为作用等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界定了辽宁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征,对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五种基本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特色产业基地理论。

实践研究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本书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注重对辽宁地区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特征及规律的总结,统计出目前辽宁全省范围内,由国家及省内几个主要部门认定并管理的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数量和各市分布情况。在全面摸清省情、掌握翔实数据、获取一手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有见地、有分析、有解决方案的对策措施,形成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和政策建议性的研究报告。

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省内外比较研究与国际比较研究同时采用,总结探索规律、吸纳借鉴经验、科学规划未来,形成对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具有全局性、指导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基本摸清有关省情。自1995年辽宁省有了第一个国家认定的特色产业基地至今,全省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的具体数字始终不清。本书作者目前基本摸清由国家认定并由省职能部门管理的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的数量,并列出清单(见附录2),为加强全省管理和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总结规律和研究问题。对辽宁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阶段及特征、特色产业基地类型及布局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论证,总结规律、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书中的许多观点如“辽宁省产业集群处于催化加速发展阶段”、“增强产业集群丰厚度”等,已被辽宁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采纳。

深化理论和省情研究。结合辽宁实践对特色产业基地进行深层次理论研究,如基本概念含义、阶段性特征、基地类型、政府行为、市场环境等,作了较全面深刻系统的阐述。许多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收录入中国知网。

提出对策和咨询服务。本书以辽宁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课题为基础,该项研究历时一年多,形成阶段性成果十几项,多项成果被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采用。项目研究总报告,可以说是目前辽宁省较全面系统地研究特色产业基地的调研报告。研究报告获得辽宁省委书记和省长、副省长批示,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第二章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研究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各类生产和创新要素最聚集的地方。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上都取得很大的进展,并且研究的视角不断得到扩展。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规律

自18世纪以来,随着欧美一些国家陆续进入并完成工业化,产业集群在这些国家大量出现并成型。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量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被创造出来的。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有限地域的特定产业或产品生产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顾客、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等),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的有利于产业组织协调的空间集聚体(马歇尔,1920)。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有效地整合了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已经在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认可,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各地政府也在根据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本地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张旭明、李辉、王亚玲,2005)。1.国外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

西方关于集群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中,首先提到了“集群”一词,但他未给出关于产业集群的明确概念(韦伯,1929)。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继承了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描述了产业区形成的三个原因:本地专业化劳动力的发展,大量增加的相关企业和生产服务活动,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地方性工业就是具有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马歇尔把这些特定地区称作“工业区域”。工业区域内集中的是大量种类相似的小型企业。地方性工业之所以能够在工业区域内集聚,最初的原因是自然条件和宫廷的奖励,而到了工业化时期,获取外部规模经济的好处则成为根本的原因。马歇尔将外部规模经济提供的好处归为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马歇尔,1965)。

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角度不同,古典学派代表人物韦伯、佩鲁和现代空间经济地理学派代表人物克鲁格曼主要是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古典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09),认为产业集聚的一般原因是因为多个工厂集中在一起与各自分散时相比,能给各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和节省更多的成本,所以工厂有集中的愿望。集聚之所以能够给工厂带来收益或节省成本,又有多种原因,如专门的机器修理厂、靠近的原料供应点、大规模的劳动市场、公用设施、道路等都有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

古典经济地理学界的另一代表人物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 F)在1950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的《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增长极概念,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现代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Krugman P,1991)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一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则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所以,中心—边缘模式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新产业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对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中小型企业分布区的研究。该研究揭示这些产业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作为动力源的区域社会经济特性。这些产业区的中小型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征与马歇尔所描述的产业区特征,在许多方面相类似。这就是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

据研究,这种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区域经济特性与当地社会共同体的功能特性分不开。这种共同体是指在分享价值和相同行为规范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共同体。也就是说在新产业区里,人们虽然在不同的企业里工作,但由于区域的一种氛围,人们都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由于这种共同体特征,新产业区具有很强的区域一致性、集体企业家、柔性专业化、竞争与合作的共存、信息的迅速扩散、经济和社会的融合、很强的集团一致性等特征。区内各行为主体通过中介机构建立长期的稳定关系,结成一种合作网络,共同形成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环境。这种环境不但促使企业不断创新,而且使区域的社会、经济、技术得到协调的发展。新产业区,不能单纯依靠外力(主要指外来资本和本地的自然资源禀赋等)来得到发展,也不能通过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来发展。它强调的是自立型发展而不是依附型发展(唐华,2004)。

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从理论上讲,更为开放的全球市场和更加快捷的交通运输与通讯系统应当削弱地理位置在竞争中的作用。而事实上“集群”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新竞争优势理论对集群的定义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集群在空间布局上赋予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一方面处于保持距离型的市场之间,另一方面又处于等级或垂直一体化之中。集群是组织价值链的备选方式,与分散、随机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市场交易比较,它使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相近性,它们之间的重复性交换有利于更好的协作和信任。因此,同一集群缓解了产生于“保持距离型”关系中的各种问题,而没有给垂直一体化或创造、维持诸如网络、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等正式联结的管理带来不便。一个由相互独立而又非正式联盟的公司和机构组成的集群,代表着一种富有活力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具有效率、有效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势(波特,1998)。2.国内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地理学界开始注重产业集群的研究。陆大道、魏心慎、周世宽、仇为之、王辑慈等学者,结合国内实践发表了有关论著,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王辑慈对苏联、日本等国的产业综合体规划理论和实践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认识到一些集聚规律。

1988年,张蕴岭和顾俊礼主编的《西欧的区域发展》一书,就对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等地的新产业区现象进行了初步的介绍。1993年南开大学马春龙在他的博士论文《企业发展战略——群落学的思考》中,引入了企业群落概念研究战略环境、组织与战略、战略与环境的关系。1994年北京大学王辑慈在北京举行的东亚工业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发表了《正在形成的中国新产业区:开发区现象》一文,分析了我国的新产业区发展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同年其在《现代工业地理学》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新产业区,从而将国际上新产业区的概念首先引入中国。

1995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庞效民以我国的乡镇工业区为例,在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的学术年会上发表文章,初步讨论了我国新产业发展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1997年,李小建博士在《地理科学进展》上发表了《新产业区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一文,就新产业区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初步的阐述。1998年,王辑慈和王缉宪在《环境与规划》上发表文章,以北京中关村为例,对中国新产业区的概念及其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999年尚勇、朱传柏在其著作《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中,探讨了企业空间集聚问题,认为创新是企业空间集聚的不竭动力,区域创新网络是空间集聚的有效载体,落脚点是企业空间集聚。1999年复旦大学仇保兴在《小企业集群研究》一书中讨论了技术创新在企业集群内部的扩散方式和由此带来的技术创新“集群效应”,分析了小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2000年胡志坚在其著作《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中,分析了产业群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把产业群置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探讨了不同类型的产业群及其创新模式。2000年12月,徐冠华院士在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上,发表“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的演讲,从创新的文化环境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作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的基本设想。

2001年,王辑慈出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书,对新产业区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域内的企业能够获得一种外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新产业区本身,也由于区内形成的创新网络整体功能的作用,不断保持竞争优势。

2004年,刘斌在其著作《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一文中以产业集聚具有超强竞争力为目标,剖析了产业集聚区域生产的产品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原因。对产业集聚的特质、演变规律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产业集聚产生的外部性主要包括市场的外部性、创新的外部性、外部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

2008年,魏后凯等在《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一书中全面、系统、深入论述产业集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分析我国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状况,并提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与政策。

2009年,赵强等在《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一书中建立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横向评价方法、纵向评价方法和灰色评价方法。

2011年孟韬在《集群创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选择》一书中,将老工业基地振兴同集群发展联系到一起,认为老工业基地经济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产业集群模式。二、产业集群的内涵“集群”或“簇群”(Cluster)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期,就有国外学者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内涵给出了不同的描述,但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产业集群的地理特征、产业联系特征、经济外部性特征或社会文化特征。目前得到众多学者公认的关于产业集群的定义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罗兰特(Roelandt)和赫托(P.Hertog)(1998)等学者从集群形成的动机和功能(即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效应)出发,将集群定义为“为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的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中介机构(包括经纪人和咨询顾问)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王辑慈,2001)。

第二类,比较权威的集群概念就是波特对集群的解释,波特从集群的地理聚集特征出发,以价值链为联系内容,将集群释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例如,它们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设施的提供者。集群还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最后,许多集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标准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等(波特,1998)。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既竞争又合作,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是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规格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集聚体。在这个集聚体中,除了企业外,还存在大量的组织和机构,如地方政府、协会、各类中心和研究机构等,这些单位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集聚体是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三、产业集群的特征

产业集群是大量专业化的产业(或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柔性集聚,它们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成熟的集群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地理集中性

产业集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产业集群表现为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接近,经济活动高度密集(范剑勇,2004)。

这种产业地理集中将能够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如共同利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包括提供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加工下脚料或废料以及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辅助企业;减少能源和原料损耗,缩短原料和产品运输距离,从而节约生产和运输成本;可以面对面地交谈,从而增进了解和信任,并互通情报,减少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可以增加本地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加快观念、思想和知识的扩散,等等。2.灵活的专业化

这是产业集群的另一个最重要特征。一般说来,在产业集群内,大量的中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企业间形成密切而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这种灵活的专业化,其本质就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

这种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可以使更多的功能操作实现内部规模经济。而且由于集群企业的联合需求可形成规模性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又为每个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外部规模经济。同时,集群内大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将随着外部市场和技术环境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和企业外部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也会随着外部技术条件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而具有伸缩特征(杨小凯、黄有光,1999)。这些变化都使集群更具有弹性,而成为“柔性生产”的地域系统。3.网络化的合作竞争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集中在一起,有着前向、后向和水平产业联系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代理商、顾客之间,企业与当地政府、大学或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相关支撑体系之间,通过长期的联系形成本地化合作网络,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

例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从而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也可以说,产业集群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和“经济生态圈”,使其中的企业都能从中受益,达到竞争、合作、交流、知识共享和文化共通。4.根植性

所谓根植性是指集群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的,具备对地方的归属性。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网络,具备极强的地域性社会文化特征。

集群内企业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企业的经济行为深深根植于或嵌入于共同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因而具有可靠性、可预测性,易于产生交往默契并交流“行业秘诀”,从而既有效地防止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又促进知识“溢出”。相互信任和满意形成的社会资本产生了“集群胶”,使众多企业黏结在一起,既增强了区域整体凝聚力,又使企业深深扎根于当地(庄晋财,2003)。5.创新氛围

企业的创新需要有一个适当的环境。产业集群是在相对较窄的领域内形成的高水平的专业化企业群,集群内各企业都能专注于核心活动,提高发掘新的低成本方案的机会,易于成为研发机构和供应商所需求的客户和伙伴,相关经验和能力的积累,都能够带来渐进性的创新,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

由于地理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可以面对面打交道,这样将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此外,集群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交换非编码知识和信息的机制。通过个人接触和交往,集群内企业可以获得一些隐含、难以编码的知识(魏后凯,2003)。6.自我增强性

集群一旦形成便能通过发挥其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优势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弥漫的“产业空气”,既促进集群内部新企业的衍生,又增强了对集群外部企业进入的吸引力,从而使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张、优势持续积累,体现出一种“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y)和“积累因果”的自我加强过程(金祥荣、朱希伟,2002)。正如波特(1998)所指出的:一旦一个集群开始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会促进它的成长。四、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

与其他经济组织一样,产业集群也有其产生、发展的规律。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一般要经历形成、成长、繁荣三个阶段。1.形成阶段

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必然表现为新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建立或迁入,这一般是由于市场、技术或制度的变化所引致的。由于新企业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