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23:51:31

点击下载

作者:陆卫明 郑冬芳 宋永平 等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研究试读:

前言

“新常态”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战略判断,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新常态”首要指向的是经济新常态,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新常态”首要指向的是经济,但经济发展与包括政治、社会、生态等在内的整个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调整和变动必然影响和扩展到其他维度,经济新常态也必然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态势。

进入新常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形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它的提出开启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全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从目标、路径、过程方面实现了意识形态到实际操作的思想转变。

为了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常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我国实施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习近平指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因而,党中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处于核心地位;协调是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必须坚持的发展道路;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发展的基本保证。“四个全面”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五大发展理念”则为“四个全面”具体推进指明了思路和方向,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路径展开,“破解了发展难题、增强了发展动力、厚植了发展优势”。

新常态下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城市问题,又有农村问题;既有政治、经济问题,也有文化、价值观问题,还有社会、生态问题;既有国内问题,也有国际问题;等等。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既需要对系统中每一个问题进行研究,也需要对系统的整体进行研究。

自鸦片战争之后,怀揣复兴中华、重振国威的仁人志士开始探索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但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均以失败而告终。毛泽东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国家命运有了根本转机。回顾历史,我们能够取得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党和国家对社会治理、社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虽然在前进的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作者2016年10月▶▶第一编经济新常态呼唤治理新思维第一章 新常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首次系统阐释“新常态”,他认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战略判断,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2014年12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要求各项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首要指向的是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与包括政治、生态等在内的整个的社会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调整和变动必然影响和扩展到其他维度。经济的“新常态”也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态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发展将处于什么样的总体态势,又应该如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是本研究要重点回答的问题。一 新常态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公开文章和讲话中,“新常态”被提及了160余次。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认为,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并全面阐述了新常态的特点、机遇和挑战。2015年5月,习近平在浙江调研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需要广泛探索。6月,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认为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8月,在中南海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新常态是“十三五”时期最主要的新问题,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2016年1月,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因此,深刻理解新常态的哲学内涵、新常态的发展过程、新常态的社会影响是研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常态是指正常状态或者事物固有的状态,常态显示了事物所具有的合乎规律性和发展必然性的一种状态,是事物发展应有的状态。非正常态则是偏离事物发展规律和必然性的,已经脱离事物固有的性质,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经历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常态-非常态-新常态”发展的主线,是事物发展的本质与规律。从辩证法的视角看,人类总是在经历事物的正反面发展、总结反面经验,经过感性-知性-理性、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后,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与本质。

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是对事物发展非常态的纠正,更是对过去事物否定之否定后的发展和超越,新常态本质上是事物经历正反面发展后,符合事物规律和本质的一种发展状态。例如,“经济新常态”,由于有一个“新”字,那就一定是相对于“上个时期或阶段”经济运行的状态而言的,或者是相对于“历史时期或阶段”经济运行的状态而言的,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从以往不可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转为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结构由以往不平衡向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的方向发展,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非常态向新常态的转变,要建立的一定要是合乎规律的、有必然性的、符合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未来的状态。非常态向新常态转变是非常艰难的,中国30多年的改革已经把相当一些非常态的东西固化为常态,像经济领域以追求速度为核心,以粗放发展为手段,以投资要素驱动为动力,以及社会领域的潜规则、权钱交易、官员腐败等都已成为常态。在此种情况下,新常态就必然是一个将以往非常态、不正常的东西加以纠正,并逐渐转向合乎规律的、有必然性的、符合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状态。

从经济发展角度讲,经济新常态是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经济新常态不是不需要经济增长,而是把GDP增长放在发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同时,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境下,经济发展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我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毕竟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文化等是密切结合的,经济发展是中轴维度,经济发展的调整和变动也必然影响和扩展到其他维度。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就指出,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二 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新阐述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重大决策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社会发展也做出了新的判断,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因此,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新论断、新思路,对于推进新常态下社会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2015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将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提高到当前国家工作全局的位置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也指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人,但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这带来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

因此,习近平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并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二)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201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谈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时强调,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要深入调研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要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

2015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要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理顺各部门职责分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落实责任主体。并提出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理顺各部门职责分工的要求。除此之外,城市基层治理还应该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坚持协调协同,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三)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面对当前社会矛盾形势依然严峻的状况,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讲话中强调,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地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提出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法治社会,并且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法治社会建设的途径。首先,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次,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再次,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最后,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重视民生问题,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大任务,也是“十三五”时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因此,保民生、促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是这个关键时期关键规划的关键课题。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早在2012年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就指出: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当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总体就业压力大和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人才匮乏的突出矛盾。我国劳动人口众多,又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如果就业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