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与跨界: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可持续设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17:10:42

点击下载

作者:董治年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共生与跨界: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可持续设计

共生与跨界: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可持续设计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从当今世界全球化对环境设计的冲击入手,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梳理、探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共生”自然观、中国传统环境营建中的可持续设计思想。同时,以“跨界”的大视野,考察了包括当代建筑、当代艺术、当代数字科技在内的多学科与环境设计的关系,倡导当代环境设计向研究型设计转变。本书的核心是将以“物”为核心的设计观向以“环境”为核心的设计观转换,最终形成当代中国需要的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面向环境的可持续整体设计体系。

全书内容图文并茂,理论系统而切合实际,适合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行业的设计师,以及各高校、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版权页

书名:共生与跨界: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可持续设计

作者:董治年著

CIP号:第135709号

ISBN:978-7-122-24355-3

责任编辑:王 斌 孙梅戈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http://www.cip.com.cn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文前页非序言

想一想,我和董治年认识也已十年有余。在他攻读硕士研究生时,由于教学之缘故,彼此有了初步接触与了解。毕业后他留校做起了老师,我们也就成为了同事。随后,学校诸多事情自然都会由我们这个大的团队共同去面对: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创新、设计教育与社会实……践、学术交流与未来期盼作为年轻的一代,热情、冲动、理想等属性他当然也具备,而敏锐甚至带有些批判意味的个人色彩则更显突出,也成了他不断寻求变化的支持。

4年前,我发起创建了一个主题为“设计的可能性”的不定期学术沙龙,董治年就开始了与我的进一步合作。该沙龙旨在创造一个无疆界的场域,聊任何可能与艺术设计相关或无关的话题,形而上与形而下均有之,后来衍变成了一个论坛。邀请了国内外从人们称之为大腕的人物,到我们自己的优秀毕业生参与。沙龙主题涉及面十分广泛,氛围轻松自在,一直持续到现在。活动也得了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ABBS、非常设计网、中华建筑英才网等媒体,以及德国海福乐、MAD、LCD、PENDA等单位的协办与报道。在这几年的活动中,小董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从策划到细节落实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同时,他还为自己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在职博士学位的事而不停忙碌,实在不易。

前些日子,董治年说起,希望我能为他即将出版的新书写点东西。这部书是以他在清华美院答辩通过的博士论文为主体,补充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反复斟酌修改而成。其实本应由他的导师周浩明教授来写序言,只是去年,我正好应清华美院之邀,作为他论文的评审人和答辩委员,参与了整个过程。加之我们从师生到同事共处十多年,有较深的了解,也就答应下来写这几句。关于这部书,读者会去慢慢读解,其中会发现许多新的主张和见解;对于作者这个人,不知用“执着的新设计教育理想模式的实验者”来表述我对他的印象是否妥当,也不知小董他自己如何看待?

诚然,这就是几句大白话,而非序言。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教授 博士2015年初夏于北京望京花园Ⅰ 设计是混沌的吗

人们将自然逻辑输入机器的同时,也把技术逻辑带到了生命之中。——Kevin Kelly《Out Of Control》

传统意义上的“设计”被认为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纵观人类历史,人们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其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就是造物。我们从自然那里获取食物、衣着和居所,而人类也从自然的生物圈中提取原材料来学习它的自然造物内在逻辑。从这一点而言,在早期的中国设计教育中,曾经在很大程度上把设计与工艺美术做过混淆或尝试作为合并,即设计是对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因此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本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基于“物”的设计观念。

思考一下,一只普通的杯子,源于容器的需求,源于一种物理形态,在人类的手上创造出无数种外形,由各种材质组成,这种演进被认为是设计。然而,真的是人类主导了杯子吗?你又何尝清楚,是否是杯子正利用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进化出了自身的文明?

似乎有种莫名的力量在催动着人类向大自然致敬,并学习它的生长逻辑,从而创造新的事物。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激发自然进化的力量从何而来,往何处去。

我们曾一直以为设计是人类能力的衍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方法与力量。然而,反观人类造物设计的历史,我们发现,人造物和人类其实一样,与我们共同身处在进化之中,他们创造的是另一个维度的文明。人类是他们的发现者和受益者,但并不是他们的神。这一类思想从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到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再到“盖亚假说”已经绵延了数百年,而老子,在上古时期用四个字便概括了这类思想的基本形态——“道法自然”。图1.1 赫伯特·斯宾塞(左)、德日进图1.2 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和“雏菊世界”模型、黑白雏菊的平衡演变。(图片来源于 nathankindcurrier.com)

宇宙是一部进化的历史,进化贯穿宇宙发展的全过程。进化使物质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设计在当今所处的时代背景正是这样一种挑战与尴尬并存的状态。图1.3 宇宙的历史

处于全球化带来的如此复杂的变化之中,设计发展的本质是每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升级对“设计”概念的重新定义及其所涵盖范围乃至研究方法的一次反思或批判。可以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消解地域、消解专业化领域、消解本本主义后即将或正在产生剧变的时代。一切以“后”为标榜的文化转型与文化批评——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现代思潮到后现代思潮,从机器时代到后机器时代,从物质社会到后(非)物质社会等等,无非都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当今的世界从科学到技术,从社会到观念,从建筑到城市,形成的远远不是以往那种线性的一维视域,而是不断在推动中趋于自我完善的网状发展结构。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概念。时空尺度彻底颠覆了工业社会时代设计哲学指导的设计范围、设计内容、设计意义,设计已经或正在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及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信息社会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刺激,以形式和风格探讨为主的各种流派和思潮先后出现,形成了标新立异、各树旗帜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福柯(Michel Foucault)、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德勒兹(Gilles Deleuze)等后现代哲学家的思想在设计界日益受到重视,也正是因为他们从不同角度对现代主义的一元论宏大叙事的权威性进行不留情面的反驳与颠覆,揭示了真实世界的多元复杂性以及长期被主流文化忽略压制的非主流亚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图1.4 由左至右:福柯、德里达、德勒兹

后现代设计哲学思想将对以现代主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导向进行以下几点批判性的设计反思:反思排除主观因素介入设计的完全功能主义客观一元论;反思将生动真实的世界万物归结为简单的设计法则与机械秩序;反思将简化归纳的结构秩序等同于设计本质;反思否认客观世界的复杂多元性与生态协调性;反思过度强调人为设计经验主义等等,并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对这些弊病进行无情的鞭挞。后现代主义意味着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及生活观,当今环境设计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复杂、多元化、全球化、领域交融、在新的体系下探索共生并将在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新范式的时代。

作为一种趋势,环境设计日新月异的发展正是让我们在传统物质设计为对象的基础上,去探究设计价值观层面更为深入的内涵动力。然而,这种设计概念特征的归纳成果却不是静态的,而很可能是一种动态的状态。网络信息社会消解了原有空间概念,信息和图像化更需要非物质化的虚拟生存、虚拟社区的发展来体现设计作为改变了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未来途径,当然,这也引发了原有艺术设计概念中规定的空间场所与人关系的进一步变异。

20世纪中叶开始,非线性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突破了线性科学对人类的束缚,人们对欧几里得几何体系产生了怀疑,影响到人类产品制造业,则表现为产品形态的非标准化。其实,追溯我们的设计思维历史,我们发现:人们往往忽视最普通的自然现象,比如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非规则的形状便是一例,无论植物还是动物,包括人本身在内,其形状没有一个是规则状的。1972年12月29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E. N. 洛伦兹(Edward Norton Lorenz)在美国科学发展学会第139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蝴蝶效应》的论文,提出一个貌似荒谬的论断:在巴西一只蝴蝶翅膀的拍打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产生一场龙卷风,并由此提出了天气的不可准确①预报性。在非线性科学中,混沌(Chaos)指确定性系统产生的一种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依赖性的回复性非周期运动。它的外在表现和纯粹的随机运动很相似,即都不可预测,但和随机运动不同的是,混沌运动在动力学上是确定的,它的不可预测性来源于运动的不稳定性。或者可以说,混沌系统对无限小的初值变动和微扰,也就是参数也具于敏感性,无论多小的扰动在长时间以后,也会使系统彻底偏离原来的演化方向。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牛顿确定性理论能够充分处理的是多维线性系统,而线性系统大多是由非线性系统简化来的。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在这里可以解释非线性系统的重要性: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图1.5 自左上起依次为混沌理论、协同学理论、分形理论、突变理论、自组织理论

上世纪60年代的非线性科学理论,受到混沌学、耗散结构理论、模糊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启发。在哲学思想上,则如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所说的“哲学是道,建筑是器,道与器有关系,②但那关系曲折、微妙、隐讳”,体现了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去中心学说及“褶皱”的哲学思想。1997年,查尔斯•詹克斯应邀作为英国《AD》杂志129期的客座主编,该期杂志的序言标题为“非线性建筑:新科学=新建筑?”,詹克斯在文中简述了科学界新的复杂科学(即非线性科学),称其已经取代了发源于牛顿经典理论的旧的现代线性科学。文章认为,尽管科学家们对非线性理论还未达成一致的看法,但是,非线性科学所揭示出的关于宇宙的事实让人类认识到,宇宙其实要比牛顿、达尔文及其他人设想的更具活力、更自由、更开放、更具自组织性。接着,文章指出了新的非线性科学在建筑界已有相对等的新的建筑形式,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辛辛纳提阿罗诺夫中心、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扩建部分,并预言,非线性建筑将在复杂科学的引导下,成为下一个千年的一场重要的建筑运动。由此,设计界的非线性创作终于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非线性科学理论(如混沌学、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分形理论、自组织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20世纪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等人的去中心性、异质性、无标度性、偶然性、开放性、反权威、反二元对立的思想为武器,开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的对设计创作思维、过程和方法进行的一次现代主义以来最重要的变革探索。图1.6 由左至右:欧几里得、柏拉图、笛卡尔空间坐标体系

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与柏拉图的理想主义相结合,在当代环境设计空间中的应用是与笛卡尔空间坐标体系结合起来以后才形成的蔚为壮观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观念。从包豪斯教学体系下引进的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作为环境设计中思考空间设计的一种训练方式,其本质是对如方形、圆形、立方体、三角锥、圆柱体等纯粹的几何形状或形体的一种理想化抽象。或许我们可以从现代主义设计先驱弗兰克•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上看到有些非线的映射:参观者在层与层之间没有刚性的变化,不存在阶梯带来的隔断感,没有明显的界限,人在浏览陈列品的同时,视觉所能感觉到的是一面延绵不绝的展柜,展品与观赏者存在着一种持续的关联,这些都体现了非线系统的存在。图1.7 弗兰克·赖特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中可以看到非线的映射

著名先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自从设计德国魏尔维特拉家具厂消防站以来,其动态构成语言就一直被学术界关注。这种有别于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不仅带来新的建筑形式和空间体验,更为现代主义建筑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探索道路。本世纪以来,哈迪德不断发展、完善了这一设计语言,其作品开始向随机、流动、自由、非标准、不规则的非线性、动态建筑方向转变,更加注重对建筑复杂性的关注,通过整体控制反映建筑与场所的共生、对话,体现为非线性流体式整体设计。(图1.8)图1.8 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歌剧院体现了“非线性流体式整体设计”

RUR事务所则通过对社会、文化、建筑等各种因素的综合研究和实践,在建筑复杂性和建构表达方面形成了丰富的建筑理论,其作品和著作正日益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O-14商业大厦坐落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境内,共22层,建造在一个两层的基座之上,包括30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大厦的混凝土外壁提供了一个节能的结构外壳,能够让建筑核心免受侧力影响,并为建筑内创造了高效、无柱的宽阔空间。在材质逻辑下进行合理的物质材料论证与实验,也就是在物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将以前的几何形体作为一个抽象的控制器,转变成在对几何形体操作中具体的包含和体现物质与材料属性的模式。所提倡的非线性设计思维的新模式是认识到物质与材料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涌现设计的过程,并注重物质材料内部与外延之间相互的作用关系,避免彼此脱离地发挥在设计中的作用。图1.9 RUR事务所设计的O-14商业大厦

FOA很注重建筑表皮,认为表皮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包装和衬里,内部和外部,重力和失重。将表皮作为包装可以“消解外包的表皮作为内外空间之间对立产物的固定模式”。FOA在日本横滨市国际海港总站景观建筑设计中使用折叠的表皮作为自我组织的工具,并使用拓扑学的方法,使建筑表皮呈现出空间张力并且像褶子那样让时间和空间内在化。这改变了表皮作为内外空间分界的传统角色,使之成为花园与港口、横滨市市民与外来参观者之间的交融结构。建筑的整个屋顶成为基地所处的Yamashita公园的一个部分,城市景观渗透到建筑中,结构与表皮、表皮与空间极好地交融在一起,可以说是德勒兹“褶皱”理论的绝佳注释。图1.10 FOA事务所设计的日本横滨市国际海港总站景观建筑

建筑师Ben van Berkel和艺术史学家Caroline Bos共同创立的UN Studio更像一个导火索点燃了数码建筑在形式和物质层面的广泛思考。图解性地阐释“流动性”和“灵活性”成为UN Studio的标志。韩国天安市Galleria百货公司建筑与室内设计中,UN Studio避免风格上的先入为主,在一个框架下研究组织结构的重要问题。当一个项目发展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后,由计算机生成图形和三维模型。这些模型元素被路由和程序审查和选取,得出建筑物所需要的连贯空间、逻辑结构等物理形式,经过对建筑设计进行整体综合考量,将建筑的时代性、功用、发售、建造等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综合评估,最终形成一个有机完整的设计。

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图1.11 UN Studio设计的韩国天安市Galleria百货公司室内外非线性空间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概念将发生的转变其本质是每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升级对“设计”这个概念的重新定义及其所涵盖范围乃至研究方法的一次反思或批判。值得关注的是,在2011年随着艺术学成为一级门类、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正式更名为环境设计。作为设计学这个大学科下的一个子项,思考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环境设计学科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环境设计学科的可持续设计发展之路,并尝试探索环境设计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研究方法体系,将是本学科在第三次产业革命即信息社会到来之际研究的重点和希望达到的结果。对当代中国环境设计的启示而言,非线性设计思想所强调的并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基于对设计形体造型创新为目的的简单形式化模仿,而是一种对创建环境设计程序的有机思想认识基础上的创造。这种思想影响下的对环境空间建构的重新认识,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折叠、展开和再折叠而形成完全不同于以往欧几里得几何传统三维空间概念的体验。在新的空间建构中,物体是在由内向外及由外向内的双向折叠中形成的,因此物体本质上没有内外之分,展开的是一个完全处于动态运动中时空共存的流动世界。在我国,虽然设计界关于非线性设计、混沌理论与分形几何的研究论文亦陆续发表,但多停留在概念探讨层面。不过,早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就有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景点时会有不同的空间体验等追求,这种移步换景的感官模式早已经出现了非线性的环境设计思维萌芽,非线性系统本身也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中国古典名著《易经》所阐述。

反顾设计发展的历史,无论是赖特在美国有机建筑中体现的建筑的整体性与自然的融合,还是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芬兰式的注重材料真实性与形态有机性的结合,甚至是门德尔松(Eric Mendelsohn)代表的表现主义的拟态式有机性,可以说其本质都是通过打破机械的几何盒子构成的突破而对线性思维设计空间观的一种批判式实践,其设计的方法都是以非线性建构思维去考虑设计建构的程序如何与自然环境的整合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环境设计生成的过程中如何将非线性设计不仅仅作为一种连续流动状的形体加以运用,而更应当明确这种形体作为结果是对于周边自然环境因素的分析与对自然有机体的形成逻辑的借鉴。也正是因为各种影响因子的复杂性,才形成一种动态的整体“过程设计”产生的不规则形体,而这种建构外观则是来自物体非线性自组织的体现。

 混沌理论揭示了从简单到复杂之间的关系,进化所遵循的不是我们常规的因果论,简单的因最终产生的,可能是无尽的复杂。进化这种不可测的特性,使得人工对进化的“控制”笼罩上一层浓雾,如何解开这个答案,是人类在未来获得技术飞跃必须要逾越的门槛。

无可否认,数字化时代对设计概念内涵的拓展与学科的跨界融合背景下,艺术设计的这种由基于物的设计到基于策略的设计转向,正在将多元价值观作为设计的探究对象,而远远超越了艺术设计学科原先对功能、空间、材料、构造、色彩等传统物质对象的内容范畴。参与性、动态、可视性、多视点性、共同性等全新的特征都协助环境设计本身有效地完成空间交流的目的、创造良好的环境体验。当然,这种体系的构建需要来自建筑学、环境设计、数字媒体、工业设计、传媒学、管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体验设计、虚拟设计都为人们创造出超越空间维度和时间,增强人与环境的交互性,增加个人意义和情感脉络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意义,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例如:可以交互式地探索全新生活方式的智能家居,可以随意漫步的博物馆跨时空虚拟模型,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官与情绪与周边环境互动等。

中国环境设计正处于行业成熟期的前夜。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高等院校设立第一个室内设计专业,到20世纪80年代扩展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高速发展,再到2011年正式更名为环境设计,中国环境设计走过了50多年的坎坷历程。如果说,成立之初的室内设计专业是顺应当时时代对建筑装饰需要的话,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并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人居环境改善共同发展的。而到了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乃至世界一个必然的中心问题,环境设计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必然要担当起以生态文明为理念,运用本专业技术与科学学科交叉的背景,运用全新的以当代环境伦理为指导的处理人类、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的学科优势的学科发展责任。

当今中国的艺术设计文化现状是特殊的,是以往任何国家都没有遇到过的,现代设计的课尚未补完,后现代设计已经粉墨登场了,二者共同拥挤在中国这个广阔的大舞台上。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探索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新理念与面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型设计体系建构,尝试提出一系列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未来环境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和梳理,将对未来有所展望并具有非常重要和切实的意义。环境设计作为一门在上世纪就被定义的边缘性综合学科,在新世纪来临后,在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日益成为时代特征的今天,在环境意识觉醒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发展方向的今天,其必将建立在系统性的科学与艺术合为一体的学科交融的框架下,从一种机械时代基于“物”的设计观念转化为生命时代基于“科学研究”的设计观念。

任何生命个体的根源都是不稳定的自然力量,而多样性又催发出内循环的生态系统,生物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生,从而最终达成一种摇摇欲坠的平衡。而多样性其实是另外一种数量上的扩张,也是进化趋向复杂性的动力。试想,那我们与环境之间,是否也存在着共生的关系?图1.12 自然界中生命体的自组织形态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贯穿于整个设计活动的始终。从某种意义来说,创造的意义在于突破已有事物的约束,以独创性、新颖性的观念或形式体现人类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开拓新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目的性活动。而“设计研究”是在一个大的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行动、思考、选择,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设计问题制定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如果对物质施予精确地控制,你可以获得1+1=2的结果,但如果能催发出物质自组织的特性,那么你可能会使系统自发趋向于复杂的特点。这种自发是进化赋予物质本身的力量,进化催生出一系列自发的演进。

设计也是如此。

混沌,将是全球化浪潮下,设计所必然面临的一个复杂、多元、领域交融、在新的体系下探索共生,并将在设计的各个方面自组织涌现新范式的新时代。

① 混沌学词条[DB/OL].百度百科.2013-07-01.

② [美]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M]. 周玉鹏,雄一,张鹏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5.Ⅱ 从原点开始的重新审视意义之上:为了什么去设计

今天的环境设计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人口、住宅、交通、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能源和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失衡等,正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设计学系统下属的一个子系统,同时也受学科自身发展内在动力的驱使,环境设计必然具有所有设计学下属学科的共性,即艺术与科学、生产与生活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实用的综合学科。环境设计①作为一门为人类生活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学科,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建立的第一个室内设计系。20世纪80年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新兴专业,也从一开始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20世纪末,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与恶劣的生存环境并存,人们对环境的反思日益深刻,因此如何以新技术和自然材质创造出优良的人工环境,成为了环境设计学科的当务之急。

然而,进入21世纪,环境设计以什么样的风格与特征能够反映时代的精神?环境设计怎样满足当今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提出的各种复杂的要求?在第三次产业革命背景下,环境设计对人与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是怎样的?应当怎样处理当前文化继承与科技革新带来的诸多矛盾?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环境设计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了……什么样的可能性这些问题都促使我们对既有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进行重新的审视与研究。在西方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是建立在古希腊以来的“理性”和“逻辑”思想上的,这两个概念经过中世纪,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以培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以笛卡儿为代表的逻辑哲学是现代西方社会启蒙运动的两块基石,也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基石。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在上述思想基础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过程。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感受到现代文明的不足,包括大机器生产批量化、程式化与人性的相互盾,同时感受到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同感丧失,绝对价值观和信仰丧失。在这种环境下,回顾20世纪的后40年,世界设计领域经历了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喧嚣场面,这些流派与运动最终也只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某些例如人文关怀和个性特色方面的缺失进行修正和改良。这些没有实质性突破的表征描述了社会的时代性变化,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认识、思维等,共同演化成一种时代的思潮性变化。

考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史,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不但是当今西方艺术文化发展的真实折射及描述,同时也潜存和萌芽于中国当下的复杂文化背景中。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即全球化背景下来考察环境艺术设计的既有概念及其近期呈现出的新特征,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对未来有所展望就具有非常重要和切实的意义。“物”为核心的设计观

广义的“环境”涵盖范围非常大。行为学上的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一般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设计角度来看,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环境是个相对的概念,总是相对于某个中心事物而言,所以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在设计方法论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由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协调而形成的整体环境如同自然界的所有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结构精巧、相互联系、有机融合的整体客观层。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的构建到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再到具体的诸如光、色、质、绿化、陈设等环境设计的微观层次,无不体现出整体设计、彼此渗透的共生思想。(图2.1)图2.1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成系统(张绮曼、郑曙旸. 室内设计资料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 )

尽管环境的“艺术意识”由来已久,然而,从现代文明的高度,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去探索环境和艺术的关系,并在不同范围内付诸于创作实践,这还只是20世纪初现代建筑运动展开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从达•芬奇、黑格尔到20世纪美学名家,在他们的艺术分类说中,从未提到过环境艺术设计。只是当人类在向生态环境厄运挑战的今天,我们才有可能以不同于过去的立足点和视野去重新认识艺术设计生产的基本组成及其在现代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提出则更进一步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当代许多艺术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美国著名环境设计理论家理查德•多伯(Richard Dober)指出:“环境设计是比建筑范围更大,比规划的意义更综合,比工程技术更敏感的艺术。这是一种实用的艺术,胜过一切传统的考虑,这种艺术实践与人的机能密切联系,使人们周围的事②物有了视觉秩序而且加强和表现了人所拥有的领域。”英国规划师戈登•卡伦(Gordon Cullon)在其名著《城镇景观》一书中把环境艺③术设计称作“关系的艺术”,英国杰出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专家F. 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一书中称环境艺术设计为“整体的艺术”,认为环境诸多要素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时,会产生比这些要素简单甚至更④多的东西,即A+B+C=X>ABC,新生成部分即为环境的美价值。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吴良镛教授在《对1999年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宪章”的诠释》的第三部分中,也⑤明确提出“整体的环境艺术”的概念。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好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环境为目的的整体设计,随着设计学科的日益成熟,设计内涵的广义化与纵深化,以及人们对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一体化的整体思考认同,逐步形成了对室内外环境做总体设计的思想。由此,以“环境艺术设计”取代之前的“室内设计”专业名称,应当可以看做是现代设计思想由传统的零散设计分类走向整体设计思想观的产物。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科,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在中国的现状,正如郑曙旸教授所言:“尽管目前国内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教科书已有不少,但⑥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涵和定义仍然很难统一。”因此,关于它的学科对象和理论范畴以及工作范围,包括概念的界定都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说法。这里先引用清华大学李砚祖教授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中的定义:“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环境艺术不是纯欣赏的艺术,是人创造的、人类生活的艺术化的生存环境空间。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广义建筑学的一部分。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将建筑学定义为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条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艺术,即环境艺术是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既边缘又综合的学科,它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泛,主要有建筑学、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人类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环境美学、社会⑦学、文化学、民族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等方面。”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基本厘清环境艺术设计所具有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图2.2)图2.2 环境设计的构成(娄永琪,勒巴,朱小村. 环境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随着“十六大”报告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走生态文明之路的方针政策,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子项,环境艺术设计以其学科发展的前瞻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等优势在时代发展中扮演起重要角色。郑曙旸作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历史见证者之一,在《环境艺术设计》一书的前言“从产品观走向环境观的艺术设计系统”一文中给出了“环境艺术设计”更为全面清晰的定义:“广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是以环境生态学的观念来指导今天的艺术设计,就是具有环境意识的艺术设计,显然这是指导艺术设计发展的观念性问题。狭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是以人工环境的主体建筑为背景,在其内外空间所展开的设计。具体表现在建筑景观和建筑室内两个方面。显然这是实际运行的专业设计的问题。应该说狭义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在今日的中国遍地开花,然而⑧广义的环境艺术设计观念尚未被人们广泛认知。”

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已不再仅仅作为狭义的具体专业领域的设计而存在,而正在成为如郑曙旸教授提出的“中国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支持系统”而存在,其对于当代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为核心的设计观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是令人惊叹的。以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设计,体现了20世纪的时代精神。同时,它对意识形态的各个层面及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当代艺术、文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面貌,对技术发展、商品流通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许多证据表明,这种信条在使科学和设计等同起来的同时,既没有鼓舞人们的生存热情,也未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安宁和满足。在西方发达国家渐次进入后工业时代之后,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日益富裕,消费成为影响社会运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计算机、新材料技术、互联网以及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加速,能源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危机的全方位思考,福柯、德里达、德勒兹等后现代哲学家的思想广泛传播等都促进了新的设计思潮的滋生。20世纪60年代以后设计所逐渐呈现出的全面多元化的局面,在内部自律发展的驱动力之外,正是这些变化外在地影响或制约着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代主义发展历史的反顾以及环境设计以人为中心,对单一社会结构的承认与重视带来的设计一元化理性价值论,都是建立在单一人类价值的基础上。20世纪西方经历了几次深刻的技术变革后,人们的科学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使以前被理性“阳光”所照耀的仁慈、善良、博爱等口号,都在战火中灰飞烟灭,旧有的思想传统日趋崩溃,理性与崇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变化多端的环境设计当中,人们不仅使用科学的方法来作分析、作判断,还必须具备更重要的条件——生活方式、创造力的无限态度及开放的意志。此时的设计师对自己所坚信的信条不像以往那样确信不疑了,当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成了最大的教条主义者时,便明白在这个真实可靠的世界上是不需要教条存在的。后工业社会、信息技术、环境问题和种种社会问题都向设计文化提出了要求,世界从此进入了对现代设计运动反思的大潮中。(图2.3)图2.3 建筑从与大地环境相冲突的形态逐渐趋向于融于大地的共生柔和形态(Peter Cook作品)

传统意义上的“设计”被认为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纵观人类历史,人们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其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就是造物。从这一点而言,在早期的中国设计教育中,曾经很大程度把设计与工艺美术做过或尝试作为合并或混淆,即设计是对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这是一种典型的基于“物”的设计观念。然而,我们正处于全球化带来的复杂变化之中,其本质是每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升级对“设计”概念的重新定义及其所涵盖范围乃至研究方法的一次反思或批判。从设计历史角度而言,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无不是以革命性的先锋批判作为转折点的。设计在当今所处的时代背景正是这样一种挑战与尴尬并存的状态。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消解地域、消解专业化领域、消解本本主义后即将或正在产生剧变的时代。一切以“后”为标榜的文化转型与文化批评——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现代思潮到后现代思潮,从机器时代到后机器时代,从物质社会到后(非)物质社会等等,无非都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当今的世界从科学到技术,从社会到观念,从建筑到城市,已经远远不是以往那种线性的一维视域,而是不断在推动中自我完善的网状发展结构。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概念。时空尺度彻底颠覆了工业社会时代设计哲学思想指导的设计范围、设计内容、设计意义,设计已经或正在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及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信息社会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刺激,以形式和风格探讨为主的各种流派和思潮先后出现,形成了标新立异、各树旗帜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福柯、德里达、德勒兹等后现代哲学家的思想在设计界日益受到重视,也正是因为他们从不同角度对现代主义的一元宏大叙事的权威性进行不留情面的反驳与颠覆,揭示了真实世界的多元复杂性以及长期被主流文化忽略压制的非主流亚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后现代设计哲学思想将对现代主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导向进行以下几点批判性的设计反思:反思排除主观因素介入设计的完全功能主义客观一元论;反思将生动真实的世界万物归结为简单的设计法则与机械秩序;反思将简化归纳的结构秩序等同于设计本质;反思否认客观世界的复杂多元性与生态协调性;反思过度强调人为设计经验主义等等,并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对这些弊病进行无情的鞭挞。后现代主义意味着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及生活观。当今环境设计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复杂、多元化、全球化、领域交融、在新的体系下探索共生并将在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新范式的时代。作为一种趋势,当代环境设计日新月异的发展正是让我们在传统物质设计为对象的基础上,去探究设计价值观层面更为深入的内涵动力。然而,这种设计概念特征归纳的成果却不是静态的,更可能是动态的。德勒兹的思想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状态,他以开放性、增值性的思想观念阐释世界的多元和生命的混沌,有意挣脱和抵抗旧有的社会文化束缚,提倡充满活力的差异、流变、多元的后结构主义观念,这正符合对环境设计当前所处状态的解析。他借助“块茎”“高原”“褶子”“游牧”等概念诠释他的思想。“褶子”象征着差异共处、普遍和谐与同旋叠合,有无限延展、流变和生成的开放性和可能性,是统一与多元性共存的平台。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数字化的时代,“褶子”导致人类转向开放空间,从而产出新的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游牧”指由差异和重复运动构成的、未结构化的自由状态,事物在游牧状态下不断逃逸或生成新的状态。“块茎”是非中心、无规则、多元化的形态(区别于树状结构的中心论、规范化和等级制)。所以,环境设计最终的设计成果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物质空间作品,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共生、相互平衡的动态可能性。当前环境设计概念呈现出的新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环境设计当前呈现出的概念新特征的设计文化背景而言,消费社会和图像化时代、后工业时代的基本逻辑是人们能够通过消费的对象定义自身的个性和身份地位,这种情况下,人们消费的主要是设计的“物”作为标示差异的符号意义。各种潮流与风格(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等)对于环境设计主要涉及的作为消费对象的空间,其空间形态的识别性和差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信息和图像作为设计传播媒介的趋势下,环境设计所涵盖的室内外空间形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众的关注,设计师要用个性鲜明的作品来获取大众社会赋予的成就与名声,其本质正是设计作为一种符号消费的体现。一些有影响力的设计作品,早已超出设计领域而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话题,使得设计师也像娱乐明星一样风光无限。这种对外观形象的重视在数字虚拟、高速计算机和图像信息传播技术的支持下更显出先声夺人的优势,形态和表皮语言也就成为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的热点。同样,网络信息社会对原有空间概念的消解,信息和图像化更需要非物质化的虚拟生存、虚拟社区的发展来体现设计作为改变了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未来途径。当然,这也引发了原有环境设计概念中规定的空间场所与人关系的进一步变异。无可否认,环境设计的这种由基于物的设计到基于策略的设计转向,正在将多元价值观作为设计的探究层面,而远远超越了环境设计学科原先对功能、空间、材料、构造、色彩等传统物质对象的内容定义。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借助于后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帮助。在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的驱动和互促中,伴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衰退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人类对生态危机的觉醒与可持续设计思想的到来,终于成为现代设计学中最活跃的应用学科之一。从功能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如郑曙旸教授在《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的:“以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工业文明的对立走向生态文明的和谐,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出发,环境艺术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诸多战术层面的一条可供⑨选择的道路。”(2)从环境设计当前呈现出的概念新特征的可持续社会伦理背景而言,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是对人类近两百年毫无节制滥用能源和自然资源所导致的恶果在近几十年中集中显现出来的亡羊补牢。面对今天世界日益显现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人口发展等诸多问题,作为对人类的生存危机的一种应对,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超越民族、文化、国家的全球性普世伦理。环境设计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伴随着工业革命一起发展起来的现代设计也必然在对原先审美为设计价值观的体系下,开始全面对环境设计如何提高综合循环利用,减少原生资源的使用量进行反思,并探索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设计的绿色可持续性。环境设计应朝着生产过程的环境协调化与节能、高效、高性能化和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环境设计的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应朝着信息化、交互化、多功能化等节约型可持续方向发展革新。正如吴家骅在《环境设计史纲》中论述到的:“21世纪世界将面临环境问题的更为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方法已经很难应付眼下日趋复杂、综合化的环境设计问题了。传统设计专业的前途是什么尚未可知,然而,一个以生态美学为指引,以环境科学为基础、以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为目标的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立是必不可⑩少的。”(3)从环境设计当前呈现出的概念新特征的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设计思维方式而言,国际设计界对环境设计在当代信息化为背景下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在认识和观念上都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现代主义设计普及到中国以来,传统思维指导下的环境设计一贯遵循着经验式的线性思维方法,依靠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在头脑中设想内外环境形态和空间关系,以二维的图纸或三维实物模型表达设计成果。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环境设计中的时空概念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信息化设计综合了艺术、科学、工学等多方面新领域,作为一种不只是眼睛看得见、手指接触得到的传播方式直接参与到环境设计的实际空间中,时间、信息、网络界面等新因素也综合在原本以研究单一空间形式语言的环境设计空间范畴里面。参与性、动态性、可视性、多视点性、共同性等全新的特征都协助环境设计本身有效地完成空间交流的目的,创造良好的环境体验。(图2.4)当然,这种体系的构建需要来自建筑学、数字媒体、工业设计、传媒学、管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体验设计、虚拟设计都为人们创造出超越空间维度和时间,增强人与环境的交互性,增加个人意义和情感脉络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意义,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例如:可以交互式地探索全新生活方式的智能家居,可以随意漫步的博物馆跨时空虚拟模型,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官与情绪与周边环境景观互动等等。今天,借助于计算机的数据和图形分析技术、虚拟技术和数字化控制技术,自由的、流动性的形体和空间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人的想象力。环境设计中的有机非线性形体也可以轻松地设计并通过计算机控制程序输出和制造出来。计算机技术不仅是环境设计进行形体设计及成果表达的手段,它作为一种在信息化时代对设计观念和方法论影响至深的思考方法,已经远远超越了作为一个普通工具的价值。环境设计从注重作品本身的经济、技术、艺术价值扩展到新材料、新技术在环境设计中对人与社会产生的影响,从注重最终产品的建造过程转向注重产品在其所处的环境下发挥影响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将原先封闭的设计思维方式转变为多学科、多领域、多团队、多模式的交流与交叉,从而产生出全新的、整合的、以可持续环境理念为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思维系统。图2.4 人的感知遍及全身

如果说我国的环境设计从单一的室内设计拓展到层次丰富的外环境设计是一次学科壁垒突破尝试,那么21世纪环境设计学科将会面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质性飞跃,即以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构建可持续⑪发展的结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基于艺术与科学整体观念的交叉学科,要在中国实现设计学的科学发展,也⑫就必须使艺术与科学在可能的领域从分离走向统合。作用之下:冲击与异化

环境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次大战以后引发的建筑史上最具颠覆性的变革——现代建筑运动的发生,使得人们对于建筑功能、建筑美学、建造技术、材料科学乃至对于整个建筑价值层面的理解都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这场运动控制世界建筑领域达半世纪之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萌芽与发展都是在现代主义设计框架下建立起来,当然,其本质从一开始就得益于全球化文化带来的现代主义设计观的普世性。

然而,以现代建筑运动发轫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虽以集中、爆发的方式在全球化浪潮下,以洗牌的姿态将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由发达国家迅速普及到第三世界国家,但现代主义设计的酝酿时间却在百年以上,并综合了工业革命以来政治、经济、科技、哲学、人文、艺术等各领域的优秀成果才得以实现。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建筑需求量,也给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极其肥沃的实践土壤,随着由赖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密斯(Mies van der Rohe)、柯布西耶(Le Corbusier)、阿尔瓦•阿尔托等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到晚期现代主义几代人的努力,其影响才达到如此深远的程度。在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在高等院校设立第一个室内设计专业,到20世纪80年代末正式扩展更名为环境艺术专业,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高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并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断演变、进步、发展。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所面临的状况是复杂而混沌的,要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赶上西方走了上百年的历程,这本身就是一种必须自我实践才能体味的痛苦和艰难抉择。

今天回顾百年前的现代设计运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任何时代设计的发展状态与变革本质都是与社会、经济、文化息息相关的。进入21世纪,在价值和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后现代社会里,我们又一次站在了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带来的新设计变革的转折点上。当然,我们或许再也不能期待出现一种像现代主义那样放诸四海皆准的途径,去处理当前城市、社会和自然环境面临的纷繁复杂的问题。20世纪末期出现的全球化浪潮,在经济力量这个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就作过预测: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大工业开拓了世界市场,推动了商业和交通的发展,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因此,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形成世界性的整体文化氛围,即文化全球化,最终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圈。环境设计作为设计范畴内的大分支系统,必然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生态环境。随着信息通讯和网络的普及以及交通的日益发达,我们已经完全无法像中国古人那样心无旁骛地闭门就行设计实践及文化营造与构建,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全球化的大市场,或者说是一个“地球村”。在这里,设计面对的局面将是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去面对每一个拥有相似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对现代性高质量生活渴求的消费者。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就明确指出:“在新的世纪里,全球化和多样化的矛盾将继续存在,并且更加尖锐。如今,生产、金融、技术等方面的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全球意……识成为发展中的一个共同取向”全球化在经济、文化和城市环境中已表现得非常明显。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和策略来面临冲击和挑战是中国现代设计文化不可回避的迫切问题。借用费瑟斯通(Featherstone)的说法,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接触与交流愈加频繁的结果是,当地族群逐渐意识到存在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界限,其引发的反应是本土文化特质的再发现,而不是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⑬帝国主义的同质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更像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上世纪80年代在西方报纸上出现的。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按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David Held)的说法:“全球化是一个体现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此过程可以根据其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来衡量,并产生了跨大陆或区域间的流动与活动、交往与权力实施的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Ghali)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一词被广泛地引用到各个领域,与此相关的概念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也随之而来。同时,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扩大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日益加强,全球化不仅在经济领域,它渗透到思想、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人类⑭生活和地球面貌。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全球化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和研究热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术动态课题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研究现状》一文中对全球化的理解有以下四种: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第二,全球化也即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第三,全球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都从各自的领域作出解释。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第四,应当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描述的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深刻变化,这样的变化并不是新现象。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全球化的表现。⑮

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三个发展阶段。所以,全球化从来不是到了21世纪才出现的现象,就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而言,1492~1800年就是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以西班牙发现美洲、英国殖民印度为代表,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上。世界从一个庞大的尺寸,变成了中等尺寸。全球化第二阶段从1820年或182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00年。市场和劳动力造就了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公司的层面上。世界从中等大小缩为小尺寸。 第三个阶段开始于2000年,世界变成迷你型。这一阶段全球化的主要元素是个人,世界上各种肤色的个人拥有着各自的机会参与全球化,与其他人竞争,整个世界被竞技场夷平了。科技进步是一切社会变迁的原动力,从古至今,每一次全球化的阶段无不依赖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交通的进步促进人员和物质产品全球化,通讯的进步促进精神产品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我们不妨将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称之为“全球化文化”(Globalized Cultures),对全球化文化特性的认识就是对文化全球化的把握。学者鲍宗豪在《论文化全球化》一文中认为:当前,在学术界普遍关注全球化的同时,对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的看法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对全球化概念的泛用;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趋同化趋势”,或者说是文化的同质化;第三种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殖⑯民化”;还有一种认为,文化全球化正在消融着民族文化。

以上几种观点都是建立在探讨全球化与地域化的对立冲突或者融合共存的语境下的,由此,就产生出两种针锋相对的在文化上应对全球化的对策:一种认为应当舍弃一切去寻求全球的同一性,即认为全球文化一体化是未来的趋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另一种则认为应当以自己的传统特色去抵御全球的趋同倾向,即面对来势汹汹的全球化浪潮,地域与民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应当奋起还击。从某种意义上说,众多文化全球化的支持者坚信的是一种基于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识形态,认为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对众多文化全球化的反对者而言,反全球化则是一种基于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识形态,反全球化就是反对文化霸权。意识形态倾向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这里,俞可平先生对“全球化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的论断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他认为:“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包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⑰如果不能明确全球化的两个方面,就会对其产生误解。重新理解地域性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当代设计文化背景下,“地域性”及“全球化”的概念进行重新的梳理。

首先,要探讨一下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全球化的“统一性”。

当前的全球化主要是由通讯技术与交通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现代主义的先锋旗手柯布西耶就在其纲领性的宣言《走向新建筑》中对远洋轮船、飞机、汽车有过激动人心的讴歌:存在着一种新精神,这是建设的精神,由一个清晰的观念指导……⑱的综合的精神一个伟大的时代刚刚开始。柯布西耶作为现代设计的先知,或许在当时就已经对作为全球化重要手段的现代主义设计与新机器时代的到来有了足够清晰的认识。在书中他还从黄金分割和模度的角度追溯“基准线”伴随人类从原始人造屋的诞生,到人体度量产生模数,到建筑遗迹的立面几何分析。他通过阿盖美尼亚人穹顶、巴黎圣母院、圣德尼门、罗马市政厅、小特里阿农和柯翁自己设计的别墅等进行几何分析,强调了计算设计美学,这些从本质上讲都是柯布西耶希望以现代主义的分析与设计法则给地域化的设计遗存以全新的全球化的逻辑解释。工业革命以后,机器的广泛应用与以钢铁、玻璃、混凝土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出现使得现代主义设计成为20世纪初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一场对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同时成为20世纪设计的核心。设计师为找寻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设计观念,开始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密斯说过:“技术远不止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就别有天地”,“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建筑艺术”。这就把建筑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并把技术的手段性转化为目的性,为专注于建筑技术指引下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提供了依据。德国的包豪斯、俄国的构成主义和荷兰的风格派都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进行试验并取得了惊人成就。这种在设计上体现出来的现代主义革命体现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二战期间,欧洲大批设计家流亡美国,从而将欧洲的现代主义理念与美国丰裕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在战后造成了空前的国际主义风格高潮,现代主义也逐渐变为了形式化的外壳,走向了形式主义的道路。

由此可见,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全球化统一性一开始就是由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动的,对设计长期服务于权贵阶层的一种反动,其具有的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特征一开始也是弱小的,但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加之其自身不断努力革新,才在二战后期定型为国际主义风格而形成主流,最终成为设计界的全球化统一性典范,波及到全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域,并在大量的现代主义国际风格设计实践中成为至今仍然影响全球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的统一性标准。这种国际主义的标准设计范式主要体现为:①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中心;②反装饰,不再以形式为出发点;③标准化原则,讲究效率、科学性;④中性色彩计划。晚期现代主义设计中轰动一时的建筑流派——高技派,就是以现代工业为基础,以其不受或少受地域限制的特征,使模仿变得容易,为全球性的模仿提供可能。

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普及的现代主义设计教育真正传入到中国,并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生根发芽,还是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由“工艺”走向“设计”阶段的事。中国人在五四运动以后,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改用西方人的、或者说代表全球化文化潮流的生活习惯: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并以加速认识全球化世界变革为目的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梁思成、童寯、杨廷宝、刘敦桢等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启蒙者,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锋派理论之译介、宣扬不遗余力。从这一角度而言,五四的文化启蒙精神,当然也包括现代设计的引入,都是在主动或被动的全球化过程中实现的。然而,我们需要清醒看到,全球化或许并不意味着一元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对地域性的完全否定,全球化并不一定是全球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全部价值体系走向单一化的过程。同样,设计的全球化应当不仅意味着全球设计必须遵循某种统一性法则,更为重要的是,有关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地域性,在对民族性与地方性尊重的基础上如何探索一种共生的价值观,应该有多种解决方案在等待着我们。这正是中国设计界最应当关注的问题。

其次,要探讨一下对地域性概念的狭义理解。

关于“地域性”(Regionalization)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通常的理解是:反映特定地域的特点,包括自然特性、材料技术特性、形式⑲文化特性、经济特性等。在与全球化概念的对比(表2.1)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概念从属性来讲既有矛盾又有交叉:表2.1 地域性和全球化概念解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