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组织HIV快检服务实用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21:35:19

点击下载

作者:鲍宇刚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区组织HIV快检服务实用手册

社区组织HIV快检服务实用手册试读:

前言

自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提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2007年WHO提出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以来,艾滋病检测咨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全球仍有四分之一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并不知晓自身的感染状况。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报道,不知道自己感染状况的HIV感染者其传播能力是已知感染状况者的3.5倍。有研究显示,知晓自己感染状况的HIV感染者会有意识地减少约68%的高危行为。为提高检测服务的可及性,WHO通过在美洲、欧洲、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亚洲地区的实践,在2015年7月发布的《HIV检测服务统一指南》中明确提出,经过培训的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可使用HIV快检试剂提供检测服务,同时开展咨询、转介等临床相关服务。

目前,“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已被列为《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目标之一。同时,“十三五”行动计划要求创新检测方式,主动提供快检,方便有意愿人群接受检测服务。社区组织具有易于接触特殊人群、工作方式灵活等优势,在开展HIV快检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艾滋病健康基金会(AHF)在秉承“无论支付能力大小,都能享受最佳的医疗服务”理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北京、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浙江、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和云南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合作机构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组织专家和资深社区工作者共同编写了本手册,以指导社区组织提供规范的HIV快检操作与管理,提高开展HIV快检服务的能力。

手册共六章,内容包括社区组织开展HIV快检的基本原则与作用、不同类型快检与咨询服务、生物安全与个人防护、组织管理和督导评估等。适用于开展HIV快检的社区组织工作人员,也可以作为社区组织开展HIV快检工作的培训教材。希望通过本手册的使用,帮助社区组织掌握开展HIV快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促进HIV快检工作广泛、规范地开展。

由于编著水平有限,编写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广大读者在实际应用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今后修改完善。鲍宇刚2018年8月第一章 背景

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提出2020年实现“三个90%”的防治目标(90%的HIV感染者通过检测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90%已经诊断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9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抑制)。在扩大检测等艾滋病防治措施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自身感染状态知晓率已迅速增加,但目前全球仍有四分之一的感染者并不清楚自己的感染状况。在美国,25%并不清楚自身感染状况的“隐蔽”感染者导致一半以上的新发感染。为实现第一个90%防治目标,发现这些“隐蔽”的感染者是关键。

近年来,经性途径传播HIV已成为我国艾滋病(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每年新报告的HIV/AIDS中,经性途径传播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33.1%上升到2017年的95.1%。其中,男男性传播所占比例持续升高,从2006年的2.5%升高到2017年的25.5%。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的HIV感染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6 年3.0%上升到2017年7.3%。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是高危人群的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交友更便捷,更隐蔽、更私密、方式更多样,导致传统高危人群活动场所缩减,传统的线下检测已无法进一步触及更多的高危人群;二是新型合成毒品的滥用导致“毒”“性”交织,增加经性途径感染HIV的风险;三是青年学生人群感染人数增长较快,且该人群防范能力较弱,相关预防知识匮乏,社会经验欠缺,未来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四是肛交在异性性行为中越来越流行,加剧异性间HIV的传播。

为了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艾滋病疫情,并切实推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检测模式,最大限度提高检测服务的可及性。社区组织开展HIV快检是扩大检测和及早发现感染者的有效手段之一。社区组织工作人员,由于具有所在群体同伴间共通的情感、经历和经验等,其身份能够被迅速认可并凭借自身经验优势,为社区同伴提供可信的服务,对于社区同伴认同检测与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同伴服务”效应,以及以社区为基础的优越性。社区组织开展HIV快检与咨询服务,不仅满足当前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也能及早发现HIV感染者,特别适用于既往从未进行过HIV检测,以及有定期或不定期检测需求的人群。第二章 社区组织快检概述第一节 概念

社区组织快检,是指在知情同意和保护隐私的前提下,由社区组织提供的一种HIV抗体初步快速筛查检测和咨询服务。第二节 目的

社区组织快检的目的,是利用社区组织易于接触服务对象的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HIV检测服务的可及性。通过提高社区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改善检测咨询服务的质量,促使更多具有高危行为人群(以下简称高危人群)及时了解到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后能够及早自愿参与检测,主动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对于新发现的感染者,通过社区组织工作人员陪同转介、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关怀救助等服务,给予他们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与行为指导,促使其危险行为的改变,预防HIV二次传播的发生,进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第三节 基本原则

社区组织开展HIV快检服务的宗旨是维护个人与社会公共卫生利益,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保密原则

对检测者个人信息和检测结果的保密,是做好社区组织HIV快检服务的首要原则。开展HIV快检服务的社区小组应建立有效的保密工作职责和制度,咨询检测室空间的布置应做到独立、安静。在咨询、检测、转介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做好个人隐私的保密工作,将现场咨询记录保存完整,包括受检者的检测化验单等个人信息,做到专人专管,分级查阅,不使他人通过与快检服务有关的信息推测到检测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保密原则有助于社区组织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取得检测者的信任,获得检测者的有效联系方式,与检测者建立可靠的联系,以便提供HIV快检及后续相关服务。二、知情同意原则

HIV快检服务中的“知情同意”,是指检测者应在社区组织工作人员的说明和解释下,获得并充分理解有关HIV快检及检测结果的正确信息,了解HIV快检带来的获益和风险,自愿做出是否接受HIV快检的决定。三、不歧视原则

在检测咨询过程中,尊重、不评判、不歧视是促进检测者接受检测的重要因素。面对艾滋病,检测者的恐惧不只是疾病本身,还有来自于社会、家庭的歧视。特别是男男性行为者和男性性工作者,因为对疾病和身份的双重压力,不愿意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感染者也会隐藏自己的病情,拖延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势必增加同性伴侣或已婚配偶感染的风险。歧视的后果极不利于检测的普及和艾滋病的防治,平等对待每一位检测者,不因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性取向等区别对待。四、服务原则

以检测者的需求为中心,提供方便可及服务。对于检测前咨询,应简化或尽量不提供检测前咨询,不要求做危险评估,仅提供简单的艾滋病检测相关信息,如HIV快检是了解是否感染HIV的第一步,如需确认是否感染,还需做进一步确证检测;应加强检测后咨询。社区组织工作人员不应对检测者存在的高危行为进行评判,无论检测者是否同意做HIV快检,以及无论检测结果如何,社区组织工作人员都应在咨询服务中根据对方的需求,为其提供有关HIV快检、结果告知、预防感染和传播、改变危险行为、促进安全套使用、形成定期检测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及时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及转介服务,充分发挥快检服务在指导高危人群增强检测意识和形成定期检测习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五、安全原则

一是保证社区组织工作人员与检测者的人身安全。在检测过程中,社区组织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生物安全与个人防护管理要求操作,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如不慎发生意外情况,按要求进行应急处置,必要时立即联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专业处理。另外,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在开展快检过程中遇有寻衅滋事、干扰正常工作的事件,应尽量避免发生冲突,妥善解决。二是保证环境安全,对检测环境、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试剂、样本及检测产生的废弃物等,均应按照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消毒和处理,避免检测现场发生污染。六、坚持职业关系原则

在开展快检服务的过程中,社区组织工作人员与检测者之间应保持服务与被服务的单一角色与关系。应避免利用工作之便发生诸如性行为、变相索取好处等影响社区组织和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声誉的事件。七、合作原则

社区小组开展快检服务,应加强与当地疾控中心、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服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在后续确证检测、感染者关怀和治疗、性病诊治、HIV合并感染的治疗、机会性感染诊治、心理咨询等方面建立起密切合作的转介机制,并配合做好信息资料的收集上报、督导和专题调研等相关工作。为让每一位检测者都能享受到及时、全面和优质的服务,社区组织应定期举办或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不断改善服务的质量。第四节 社区组织快检能力一、HIV快检服务资质

社区组织开展HIV检测的人员,必须要经过县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部门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培训机构发给培训证书,方能开展快检及咨询服务,并根据需要接受复训。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社区组织工作人员,不得开展快检及咨询工作。

积极鼓励社区组织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立HIV快速检测点,以便于更加规范地提供检测服务,建立社区检测公信度。二、HIV快检服务能力

社区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到精的逐步发展过程。社区组织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和技术支持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开展快检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此外,快检试剂的多样性和便捷性让社区组织工作人员更易掌握HIV快检技能。

社区组织无歧视的同伴服务、确保个人隐私的保护、方便快捷的持续性服务及与转介关怀无缝衔接的服务等,是确保快检服务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有研究显示,社区组织动员检测的MSM人数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且HIV筛查阳性者中新报告病例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揭示社区组织能够深入MSM进行有效的检测动员,有效扩大MSM检测覆盖面,而不是简单地对易接触者进行重复检测。社区组织动员的检测可进一步扩大HIV快检方法的广泛应用,实现快检、结果告知及确证检测、转介和治疗服务。很多研究证实,与传统的ELISA检测方法相比,快检的应用有助于社区组织更好地覆盖有危险性行为的MSM人群(例如在浴池),并能够及时告知检测结果,降低初筛结果为阳性的MSM人群的失访率。而且,社区组织动员检测所发现的HIV感染者接受检测后相关服务的情况呈现相对较好的水平。三、快检人员基本条件

社区组织要开展快检服务,应培养与配备一定数量具备快检操作资质的工作人员。社区组织中从事快检服务的工作人员,首先要经过社区组织的遴选,上岗前,须经过医疗卫生专业部门的快检及咨询服务相关知识、技能、技术要求等培训,并考核合格。

从事快检服务的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参加上岗培训和在岗持续培训,并考核合格。

2.能够遵守快检工作的有关制度要求,心理健康,待人亲和、耐心,具有较好的语言交流能力,不评判他人行为,知识面较宽,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

3.了解艾滋病相关疾病知识,可以辨别对于艾滋病带有歧视性的、不科学的误解和传言。

4.掌握社区组织开展快检服务的目的、工作原则、操作流程与方法。

5.掌握艾滋病检测的基本知识,包括初筛检测和确证检测。

6.掌握常用的艾滋病咨询服务技巧,以及进行感染危险性评估、检测利弊分析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方法。

7.了解相关转介机构的名称、艾滋病或性病诊治机构的服务内容、地点、联系方式、工作时间、有关诊治项目的基本费用等。

8.填写咨询登记表并记录关键点。

9.掌握艾滋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精神。第五节 社区组织快检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

社区组织开展的快检和咨询服务促进了检测和咨询服务关口的前移,作为首次筛查,其意义将会影响到艾滋病预防、治疗、高危行为干预等诸多层面。社区组织能够提供及时、高质量的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对于艾滋病防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深入开展HIV快检的宣传动员,有利于减少对艾滋病的歧视。

2.帮助检测者了解艾滋病基本知识,促使高危行为者改变危险行为,减少HIV的传播。

3.帮助检测者了解HIV快检的意义,促进其检测以及时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并获得有关医疗服务的信息。

4.帮助检测者了解国家有关预防、治疗和关怀等方面的政策和信息,使其及早获得有关服务和支持。

5.根据检测者的需求,为检测者提供一对一陪同转介、绿色治疗通道及相应的支持服务。

因此,社区组织开展的HIV快检和相关信息咨询服务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疾控中心、医疗机构服务的有力支持和补充,是连接艾滋病检测、治疗、关怀和预防等各部门、各机构的桥梁和纽带。第三章 HIV快检与咨询服务

检测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切入点,只有通过检测,高危人群才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HIV感染状况,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和感染他人。鼓励高危人群每3~6个月进行一次HIV检测。第一节 快检策略及试剂类型

HIV抗体检测方法分为筛查试验(包括初筛和复检)和补充试验。通常第一次筛查试验称为初筛试验,在初筛试验呈阳性反应时,需要再次进行筛查试验,称为复检试验。HIV抗体筛查检测的方法很多,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CIA/IFA)、快检(RT)。这些方法既可用于初筛试验,也可用于复检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试验适合于一次性对大样本的检测,并需要特殊仪器,且获取结果时间相对较长,详细内容请参见《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版)》。快检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可随时根据检测者的需求开展检测,容易操作,15~30分钟内得到结果,并且可以直观地判定和解释结果。补充试验包括抗体确证试验(免疫印迹试验,WB),条带/线性免疫试验(RIBA/LIA),快检替代策略和核酸检测(核酸定性和核酸定量试验)。一、快检试剂原理

HIV快检试剂按原理不同,主要分为以下3类:(一)免疫层析试验

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HIV抗原线状固定在膜上,待检样品沿着固相载体迁移,阳性结果在膜上抗原部位显示出有色条带。有效试验的质控带必须显色。反应时间在30分钟以内。(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

是HIV抗体检测的一种简便方法。将HIV抗原致敏的明胶颗粒,与待检样品作用。当待检样品含有HIV抗体时,明胶颗粒与抗体发生凝集反应,根据凝集情况判读结果。PA试剂有两种:同时检测HIV-1和HIV-2抗体以及分别检测HIV-1和HIV-2抗体。有效试验的阴性和阳性对照质控,需符合试剂盒的规定。(三)免疫渗滤试验

斑点ELISA和斑点免疫胶体金(或胶体硒)快速试验,均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HIV抗原点状或线状固定在膜上,加待检样品,利用微孔滤膜的可滤过性,使抗原抗体反应。阳性结果在膜上抗原部位显示出有色斑点或条带。反应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效试验的质控点必须显色。二、快检替代策略(一)3种快检试剂替代策略

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版)》,可在高流行地区(HIV感染率大于5%),高危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吸毒人群)中使用快检替代策略进行HIV的诊断,即应用3种快速试剂的检测策略。一种策略是不限定试剂类型,即3种快速试剂既可以是血液检测试剂,也可以是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试剂;3种快速试剂至少应检测2种不同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口腔黏膜渗出液或尿液,且至少有1种血液快速试剂。另一种策略是限定3种快速试剂均为血液快速试剂,且至少应包含2种不同原理的试剂。快速试剂1 无反应报告阴性,有反应用试剂2 和试剂3 复检,若均有反应,报告“HIV 抗体阳性”;若均无反应或一种有反应,需进一步做抗体确证或核酸试验(图3-1)。图3-1 3种快检试剂替代策略检测流程(二)4种快检试剂替代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检测及时性和可及性,并规范艾滋病检测工作,2017年12月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了《云南省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试行)》,在全国率先将HIV快检点管理由审批制转变为备案制,率先明确在云南全省使用快检替代策略作为补充实验,将HIV快检替代策略推广用于所有人群的HIV诊断,具体流程如图3-2所示。图3-2 云南省快检试剂替代策略检测流程

选用敏感性高的筛查试剂进行初筛,结果无反应,报告“HIV抗体阴性”;结果有反应(快检在规定时间内反应区出现肉眼可见的条带),不能出具阳性报告,用原有试剂双份或双孔进行复检试验(或者原有试剂+另一种试剂复检),如均无反应,报告“HIV抗体阴性”;如均有反应,使用快检替代策略;一个有反应一个无反应,进行HIV抗体确证试验或核酸检测。

推荐4种快速试剂组合进行HIV抗体补充试验,其中进口快检试剂不少于2种(与筛查试剂与复核试剂相同的试剂无需重复检测)。若4种快检试剂均为强阳性反应,报告“HIV抗体阳性”;只要其中一种无反应或反应较弱,报告“HIV感染待确定”,并进一步做WB试验或核酸试验(图3-3)。图3-3 云南省快速检测试剂替代策略结果判定三、快检试剂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必须使用经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注册批准的快检试剂。目前通过国家CFDA批准的快检试剂有30余种,详细信息可登录CFDA网站(http://app1.cfda.gov.cn/datasearch/face3/dir.html)查询。

试剂须严格按要求条件保存,并严格控制在有效期内使用。

根据检测目的选择试剂。初筛推荐使用临床质量评估敏感性高的试剂,复检推荐使用临床质量评估特异性高的试剂。

推荐使用临床评估质量好并且近几年连续考评结果稳定的试剂,详细信息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http://ncaids.chinacdc.cn)。第二节 社区组织快检服务类型

社区组织应运用同伴的力量,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动员高危人群主动进行HIV抗体检测,倡导安全性行为,引导高危人群树立健康的性行为方式,坚持定期检测,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扩散,以期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一、社区组织检测点检测

社区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深入社区进行HIV检测宣传,动员具有感染HIV高危行为的人群到社区组织检测点进行及时检测。动员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利用社交网络媒体进行检测活动宣传、动员预约检测、结果告知及性伴动员等,利用个人人际关系网络进行滚动动员;对于检测结果阳性者,采用一对一陪诊形式,进行有效转介、尽早抗病毒治疗、做好治疗前服药依从性辅导、协助医疗机构做好随访及随诊服务,与医疗机构共同构建艾滋病防治一体化服务机制,有效提高初筛病例的确证率和确证阳性者的治疗率,全面落实我国以早发现、早治疗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建议工作流程如图3-4。图3-4 社区组织检测点HIV快检工作流程二、场所检测

场所检测是指在高危人群集中的工作场所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咨询、高危行为干预和艾滋病检测咨询,并根据检测结果提供检测后咨询。场所通常包括娱乐场所(如酒吧、浴池、茶室、录像厅、会所、发廊等)、公共场所(公园、广场、绿地、公厕等)、大型建筑工地、生产企业或厂矿、流动人口聚集的居住区等)。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应事先了解本地不同高危人群的分布和开展干预活动的现状、同一类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据此确定环境和条件都适宜开展检测的场所以及具体的检测咨询方式和内容。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他们往往没有主动参与艾滋病检测与咨询的积极性,需要在现场做更多的宣传动员工作,强调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重复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时间方面,为不影响高危人群的日常活动,需要根据高危人群的活动特点经常进行调整。在服务内容方面,由于现场工作空间有限,人员结构复杂,较难与服务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谈话,所以,在外展场所开展艾滋病咨询服务只能相对简化,以提供实用信息为主,有关进一步的个人行为改变的交流和情感、心理的支持等工作内容,可以在检测后告知结果时进行。建议工作流程如图3-5。图3-5 场所HIV快检工作流程三、流动检测车

流动检测车具有隐私保护、即时检测和即时优质咨询服务等优势,不仅易于被高危人群接受,而且能够有效扩大宣传干预和检测的力度,让更多人群受益。流动检测车可定期到高危人群出现的重点场所,也可以到偏远地区,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为有高危行为且易感染HIV的人提供自愿、方便和快捷的检测,以便及早发现更多的感染者。除高危人群外,流动检测车还可以宣传知识、提供信息、推进大众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的正确认识,从而减少歧视。建议工作流程如图3-6。图3-6 流动检测车HIV快检工作流程四、新媒体平台

对艾滋病的歧视、污名及担心隐私信息泄露是限制高危行为者主动参加HIV检测的主要障碍,部分高危行为者甚至选择逃避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检测服务。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6年12月发布《艾滋病自我检测和性伴告知指南》《WHO推荐艾滋病自我检测》,提出艾滋病自我检测(self-testing)可作为现有HIV检测服务的一种补充手段。《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提出,探索通过药店、网络销售检测试剂等方式开展艾滋病自检,建立健全与随访服务等工作衔接的机制。

HIV自我检测可以促进那些逃避HIV检测的高危人群获得及时的检测。艾滋病自我检测是个体在私下独自或在其信任的人陪伴下,按操作说明要求采集样本、检测和根据说明判断结果的过程。自我检测能及时了解自身HIV感染状态,尽早获得HIV治疗、关怀和预防服务,有助于保护个体隐私,提高艾滋病检测的主动性,增强艾滋病检测的可及性和方便性。

为提高检测服务的可及性,探索促进更多人群及早参与HIV检测的有效措施,越来越多的社区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放HIV快检试剂,为高危人群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HIV检测。同时,推动基于同伴教育员为基础的一对一陪同转介服务,以保证所有发现的HIV 感染者成功转介至当地疾控中心或定点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确证及关怀治疗等服务。建议工作流程如图3-7。图3-7 新媒体平台HIV快检工作流程五、高校检测

因传统的艾滋病检测方式在学生人群中较难推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在校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改变知行分离,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校园内传播和蔓延,社区组织可推动、协助高校社团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宣传。线上推广艾滋病感染风险自我评估,对有检测需求的高风险学生转介至线下校园固定检测点或巡回检测点进行检测,或通过校园自助售货机发放检测包,或借助网络平台发放自检试剂。建议工作流程如图3-8。图3-8 高校HIV快检工作流程第三节 检测动员

高危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害怕暴露隐私信息、无法面对阳性检测结果等原因,从未进行过HIV检测。例如男男性行为人群,因其规模庞大,活动相对隐匿,有自身独特的亚文化圈,传统的机构检测很难覆盖或触及这部分人群。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因主要来源于高危人群,易于接触到高危人群并能获得他们的信任,更容易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因此,鼓励社区组织在非临床场所开展HIV快检,能够有效扩大检测服务在高危人群中的覆盖面。非临床场所包括社区组织工作场所(其中有单独的房间用于开展HIV检测和咨询)、高危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例如酒吧、公园、浴池、KTV、桑拿房、茶室等)及高危人群可实行自我检测的地点(例如家中、车中、酒店、野外等)。社区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在高危人群中广泛宣传艾滋病检测知识,开展全面和深入的动员,充分利用其桥梁作用接触到更多高危人群,突破现有传统检测方式的瓶颈。一、设计制作适合当地高危人群的艾滋病宣传资料

根据本地高危人群的特点,制作相应的宣传资料。可向当地疾控、医疗或教育专业机构寻求技术支持,共同完成宣传资料的开发和制作。如对使用新型毒品(冰毒、零号胶囊、RUSH等)的男男性行为者(MSM),可以制作滥用毒品和助性剂危害的相关宣传资料,在宣传危害的同时,动员进行及时检测。二、利用同伴教育、外展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检测动员

结合高危人群同伴教育、外展活动等各项干预活动广泛宣传艾滋病检测的作用和意义,发放检测咨询宣传材料,检测咨询宣传材料上应包含咨询检测联系电话、联系人、工作时间、地址等信息;也可在高危人群相对集中的地点,如酒吧、浴池、KTV、茶社、会所、SPA馆、按摩店等摆放检测咨询宣传材料,由在场所活动的人员免费领取。有需求的检测者可以根据检测咨询材料中的信息就近选择相应的社区组织检测点接受检测和咨询。三、应用大众媒体及新媒体开展检测动员

充分发挥全社区参与优势,通过广播、电视、广告牌、海报、互联网和电子媒介等各种大众媒体参与艾滋病预防和检测宣传,是短期内快速推动HIV检测的有效方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进行交友和寻找性伴。社区组织可充分利用微信、QQ群、直播软件、网站、自媒体(如博客、微博、头条、公众号、豆瓣等)、交友软件、在线聊天室和电子邮件等宣传、推广HIV检测相关信息,动员高危人群定期进行HIV检测,并根据检测者的需求提供在线咨询交流、检测服务预约或通过网络发放HIV快检试剂等服务。四、发展社区关键成员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如采用推荐和自荐的方式,从高危人群中招募活跃的、有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同伴教育员和志愿者,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动员高危人群及时进行HIV检测。最优选择要求是:热心公益事业,沟通交流能力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亲和力、为人正直、诚实等。五、与场所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合作

社区组织可通过与高危人群聚集场所的经营者或管理人员建立联系与合作,使其支持和配合在环境和条件都适合的场所内开展相关检测活动,并在场所内固定位置摆放宣传材料、安全套、润滑剂、检测联系卡等,以便场所活动人员随时获取。例如在酒吧、浴池、茶室、俱乐部等推动或定期开展HIV快检服务。六、主题日活动宣传

根据不同亚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相应的主题宣传活动,如世界艾滋病日(12·1)、国际安全套日(2·13)、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5·20)、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5·26)等。活动内容以高危人群的需求为导向,吸引高危人群参与;活动形式以参与式活动为主,可以寓教于乐,如在宣传、干预的活动中增加一些竞赛活动或文化娱乐活动等。七、鼓励感染状态知情交友

感染状态知情交友(以下简称知情交友)是指在交友之前相互了解性伴的检测情况并告知检测结果,从而进一步加强性行为过程中的自我防护。这是一种性行为风险管理方式,该方法以激发个体的健康需求为切入点,将自身健康利益与性伴感染状态紧密结合,主观上有助于推动性伴之间相互积极引导,形成和强化检测意识,客观上有助于推动双方定期检测和安全套使用。研究表明,知情交友能显著降低HIV感染的风险。我国一项在MSM中的研究显示,知情交友是一种提高MSM自身安全意识,推动性伴间安全套的使用、HIV检测、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方法,有必要通过社区组织在MSM中广泛推广运用。第四节 预约和提醒检测

WHO推荐存在HIV感染风险的高危群体需定期检测HIV。为方便检测者预约检测,可开发检测预约平台,如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方便服务对象随时在线咨询和预约检测,提前安排检测计划,减少候诊时间。对于未完全排除窗口期的检测者,经检测者同意后可以通过检测预约平台预约下次检测时间,在下次检测前,也可通过检测预约平台提醒其进行及时复检。

因自检的高度私密性,很多检测者偏爱HIV自我检测。提倡使用正规快检试剂、进行正确、规范HIV自我检测操作。通过网络发放HIV快速自检试剂的社区组织,可鼓励检测者定期进行HIV检测,经检测者申请,可定期向其邮寄或快递HIV自检试剂,如每3~6个月向接受定期检测服务的对象邮寄一次HIV自检试剂。第五节 快检操作流程

HIV快检可以使用血液(指尖血、静脉血、血清/血浆、滤纸干血斑)、口腔黏膜渗出液和尿液,操作简便快速,一般可在10~30分钟内得出结果。本手册主要讨论社区组织通常使用的末梢全血(指尖血)、口腔黏膜渗出液、尿液和干血斑检测4种快检方式。

应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并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反应时间观察结果。HIV快检使用过的试剂条不能作为原始资料保存,必须遵照国家传染性实验材料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消毒和处理。一、采样前准备

根据试剂要求,确定采集样品的种类及样品处理的时限和方法,保持操作台面清洁、按生物安全要求进行操作。检查所需物品是否备齐,是否在有效期内,有无破损,是否足量。检测完成后,将使用过的样品等放入废弃物容器内。二、末梢全血(指尖血)(一)末梢全血(指尖血)采集过程

采血时要注意安全,应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部位要严格消毒,谨慎操作,防止刺伤皮肤和造成外界污染。

1.准备采血器材 采血针、吸管。

2.确定采血位置 中指、无名指或示指尖内侧、耳垂,半岁以下拇指或足部(可以用湿热毛巾或热水来温暖手指促进血液循环)。

3.采取正确姿势。

4.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然后晾干。

5.手掌向上,将采血针针头对准采血位置并刺破皮肤,擦掉第一滴血,收集50μl(1~2大滴血)血液,备用。

6.创可贴封好伤口。

7.所有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