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会河抓主症经验方解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3:34:29

点击下载

作者:侯振民、王世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印会河抓主症经验方解读

印会河抓主症经验方解读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系印会河弟子将印老生前常用的“抓主症”经验良方40首,按照“提要”“药物组成及用法”“功能与主治”“辨证加减”“验案”“解读”等体例加以详细解说,间有“印按”,是印老对某些药物或相关证候等的详细说明。

本书在保持印老原汁原味学术思想的同时,弟子们加入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使用心得,有助于读者深入体会印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人员、广大中医院校学生、西学中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陈 序

我们十分敬重和景仰的印会河教授走了,渐行渐远了,但他那耿直的人品、深邃的学术水平,以及口碑极好的医疗业绩,却永远铭刻在我们大家心灵之中,很难用笔墨描绘出其全貌。

印会河教授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国学功底好,写得一手好诗词。对于医学经典著作,更能背诵如流,知故而又有创见,具独立思考精神,从不人云亦云,是以不免有所谓嫉妒者。印老倡导“抓主症”以诊疗疾患,实践中每奏奇效,实当今临床实际之一重大思维路径,得到广大医药学界的赞扬和推广应用,说明“一样的中医医生,可能有大不一样的技术水平”。“抓主症”少到只有三个字,但却“少即是多”,临床运用得当,多可应验,并可得心应手。

印老中医临床实践成功的心路历程,是业界的宝贵足迹。今印老之山西从学者侯振民、王世民诸医师结合各自学习心得和诊疗实际,就印老常用之40首方剂做出较系统的临床应用的医案记录,就其辨证加减及理法方药加以解读,实用性颇强,有很好的临床参考价值。这部著作实在很好地反映了印老的学生或从业者对印老深厚的情思,其情意跃然纸上,足以告慰他老人家于一隅了。

是以为序。陈可冀2012年2月于北京印会河教授简介

印会河教授 (1923-2012)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一个名医世家,其父印秉忠为清代名医、江南孟河学派创始人,费伯雄的第三代传人。他幼秉庭训,研读经典,奠定了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基础,掌握了临床各科技能。1940年独立开业后,疗效显著,不到20岁就被誉为“江南小名医”。

1955年入选南京中医学校的师资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南京中医学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教学业务组长兼金匮教研室主任。在此期间,由于教学需要而主编了《中医学概论》。该书首次系统阐述中医基础理论,不仅填补了中医学的空白,也奠定了他在中医界的地位。他的学术成就和才华早已被卫生部重视,并被卫生部选为中医骨干,1957年奉命带领江南一批中医人才调入北京中医学院 (今北京中医药大学)加强实力,组建内科教研室并担任主任。1958年任东直门医院医务部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1964年担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1978年担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并主编了第五版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1982年参与筹建中日友好医院,任副院长,主管中医医疗和教学;1983年出版了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之《中医内科新论》,多次重印,供不应求,后于2010年进行修订再版,在保持原风貌的基础上增添了新内容,重点介绍了其“抓主症”的40余首方剂,这是他家传、师承和行医70余年临床经验的心血结晶,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

印会河教授是中央保健医、首都国医名师,也是我国第一批中医教授,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曾先后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 “中国北京‘同仁堂杯’中医药工作60年特殊贡献奖”。曾到日本、美国、欧洲进行学术交流,受到高度赞誉,为中医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在学术研究方面,他强调“继承不泥古,发展要创新”。在临床上倡导“抓主症”的辨证思路,并将外感病、温热病重新科学地加以分类,完善了热病的辨治体系。他还主张西医的辨病和中医的辨证相结合,取长补短,提倡中医现代化。他治疗外感热病、内科疑难重病,屡创奇效。他无论在医疗、教学,还是科研上都硕果累累,享誉国内外,的确是一位理论功底深厚,学术风格独特和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家。长风扬万里(代序)

得知著名老中医印会河收弟子,中医界的不少年轻学者跃跃欲试,都想投在他的门下,无奈名额有限。

但印老先生不负众望。他不要国家多出一分钱,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从医50余年的经验传授给弟子。他说:“我不能将东西带入另一个世界。”

1957年,在有卫生部顾问和知名中医参加的学术座谈会上,32岁的印会河提出搞一部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的设想。他陈述道:“没有系统的基础理论,势必妨碍中医学的发展。”

与会的诸位前辈当即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汇报给卫生部,认为意见可取,遂将任务下达给他当时任教的南京中医学校,并由他出任主编。

一年后,一部50万字的《中医学概论》即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第一本中医教材。这不仅填补了中医学的空白,也奠定了印会河在中医界的地位。接着,他主编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一书,被列为中医药大学生必修课的教材。

印会河的医学得自家传。其父印秉忠受业于孟河名医黄理堂先生门下,悬壶家乡靖江,疗效卓著,名噪远近。自小受其耳濡目染的印会河,刻苦攻读医书。稍长,游学四方,终得真奥。及至他走上讲坛,才华横溢。

一直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研究的印会河,知识精深,见解独到,不拘泥于前人的陈规旧习,一心探索中医学的新天地。同行称赞“他是扛大旗的”。

印教授在他的寓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我这样世袭的中医,一般都喜欢用自己的模式来要求别人像自己一样。我觉得,咱们这代中医应该把前人的东西继承下来,还要发扬光大,向前看。”

当然,他的这种思想,并不是被所有的人都接受。有的人就主张向后看,而且认为中医越古老越好,把前人讲的话当作神明对待,明明错的也不能动其一字。“这是很可笑的,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印教授谈及此事,情绪不免有些激动,“你说两千年前的人懂的事情,能有我们今天的人懂得多吗?这是不言而喻的。”

1961年以来,印会河就不断发表文章,大声疾呼:“中医要勇于变革,敢于创新,才能有较快的进步。要有意识地吸收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剖析和验证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使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诊疗现代化,方能跟上现代世界医学科学发展的步伐。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

印教授不但有其言,也有其行。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极受中医界爱不释手的专著《中医内科新论》,就是其经验之结晶。自1983年问世以来,多少名老中医给予了令人折服的评价。

广州中医学院罗元恺教授说,此书内容新颖,不流俗套,“温故”之下,又有大量的“知新”。这一“新”字,不是标新立异,不是牵强附会,而是从实践中丰富了固有的理论。

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研究员说,本书发皇古义,融汇新知,遵古而不泥古,集作者家学、师承及本人从事中医临床四十年之体会,阐发辨证论治的精旨,并从实践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作出辨证分型归纳。它既是中医内科新论,也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中医内科临床手册。

北京中医学院中药学专家颜正华教授说,该书匡正时弊,不走人云亦云和唯古人马首是瞻的道路,在立方用药上颇具特色,有古方今用的加减内容,但同时也有独具匠心的经验良方,并采纳了民间验方和单方效药的有效部分,众流归海,汇成了四十余首“抓主症”之方,不但抓出了中医的主症,并连一部分西医的明确诊断,也被用作“主症”来纳入定方、定药甚至定量的治疗规律之中。

已故江苏盐阜医界耆宿、年逾八旬的王达夫先生说,印会河功底扎实,这本书完全由自己的实践总结出来,不是东拼西凑的抄书,抄书太容易了。

人生的道路往往是不平坦的,印教授也不例外。在他的学术思想未被理解的时候,也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但他为了中医事业,矢志不移,豁达大度,走着自己的路。

正如他在《中医内科新论》一书的扉页自题诗中所表达的那样:

闻鸡慷慨莅燕宁,

不习鱼虫不竞名。

只觉医林方殿殿,

欲凭爝火振明明。

从来科学无夷夏,

毕竟人才有古今。

原作长风扬万里,

好浮鲲翮上霄青。《人民日报》记者颜世贵[1](原载1991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1]颜世贵,时任《人民日报》记者站站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绪论【编者按】印老开创的“抓主症”辨治方法,是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以病人最痛苦的症状为线索,抓住疾病的规律和关键,针对证候特点,在诸多疗效满意的方药中加以筛选,定方定药。这些方药再经过临床反复验证,效果确实可靠,最终确定为“抓主症”方。在临床上只要见此症,就用此方,往往会收到满意效果。抓主症方部分源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另有部分出自历代名家医著,最具代表性的是印老自制方。这些“抓主症”方的最终形成,反映了印老继承创新、发扬进取的智慧和勇气,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精神。“抓主症”是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结合,便于医生在临床诊治疾病时,掌握辨证论治规律,定方定药,从而收到良好疗效。

印老“抓主症”的学术思想有一个相当长的形成、发展、成熟过程。早在1964年印老就曾给北京中医学院 (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讲过“从辨证论治到辨病论治”的问题。当时印老已经列举了崭露头角的咽白喉合剂治疗白喉、活血化瘀剂治疗宫外孕、大黄牡丹皮汤的加减方治疗阑尾炎和大剂量枳实治疗胃下垂等作为例证,虽然强调的是“辨证”和“辨病”的关系,但是已初具“抓主症”的思想雏形。1979年印老曾到山西讲学,在古并州讲授四篇文章,其中第二篇即《再谈从辨证论治到辨病论治》。文中已非常明确地将“抓主症”与“辨证和辨病”并列起来。此文略事调整后,以“略谈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到抓主症”为题,正式发表在1980年第3期的《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上。这篇文章,如今已成为“抓主症”医学理论的经典文献,现将其全文以“绪论”的形式置于书前,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略谈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到抓主症中医基础教研室 印会河

辨证是基础,辨病是方向。辨证和辨病是认识论的两个阶段。证只能解决疾病的现象问题,只有认识了病,才是抓到了疾病的本质。我认为中医西医都是辨病论治的,搞中西医结合,不但要辨中医之病,并且还要逐步做到辨西医之病而论治。1964年我讲辨证和辨病问题时,曾举了已经崭露头角的咽白喉合剂治疗白喉、活血化瘀剂治疗宫外孕、大黄牡丹皮汤的加减方治疗阑尾炎和大剂量枳实治疗胃下垂等作为例证,认为这是辨病论治的髙级阶段,尽管当时只是少数几个病的辨病论治,但是却体现着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类如这些,便可不必从头再辨证,而是直接加以对病治疗。当然在疗效问题上,还是应该继续发展的。至于不具备以上条件的那些疾病,则应抓紧中医固有的辨证与辨病,并不断地予以总结提高,以期能有更多的疾病做到用西医的明确诊断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对毛主席要求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是适应的。其后我又在搞辨病论治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抓主症”的问题。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一、辨证和辨病

一直都有人在说,中医是辨证的,西医则只是辨病论治。而我却认为,中医和西医都讲辨证,也都讲辨病论治。中医不讲辨病,则气、血、痰、火、风等等的治疗方法,便没有用武之地;而西医如果丢掉辨证,则可以断言,他们会连一张极起码的化验单都开不出来。不过二者用症来辨病的方法不同罢了。但二者的辨证与辨病又同是认识论的两个阶段:即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则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应该而且能够把西医的辨病和中医的辨病统一起来,把西医的检查结果和中医的辨证、辨病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把西医的诊断加入中医的辨证内容,我就是这样做的。例如,治高血压时我除根据中医的传统辨治疾病的方法以外,常加上夏枯草、青葙子、苦丁茶等以降血压。见心衰心跳达150次/分以上的患者,我敢于大量使用附子强心。这就是西医的诊断给了我力量。同时我也常利用西医的明确诊断,再加上中医的辨病分型进行治疗。例如,在治溃疡病时,我就把它分成酸多、酸少、胀甚、痛甚以及无明显体征等几个类型。酸多的就制酸健胃,酸少的就益胃建中,胀甚的就以治气为主,痛甚的以理血为先,无明显体征的就直接以消溃方等属于单方、验方之类的方剂治之。治疗方案定下来以后就坚持一个阶段,疗效也还基本满意。比起过去的治随症变,整天跟在枝枝节节的症状后面转,朝方夕改强得多了。我认为,中医的辨病和西医的辨病还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有些属于治疗法则上的不一致,例如治疗阑尾炎、肠梗阻等究竟需不需禁下,治疗溃疡病穿孔需不需绝对禁止饮食,这是学术上的争鸣问题,通过实践和总结经验,问题最后不难得到解决。本人工作做得不多,有待于继续积累和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二、抓主症

革命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来指导防治疾病的实践,我发现好多疾病都是矛盾重重的。抓不住它的主要矛盾,它就像狂躁的猛虎一样,很难驯服下来;可是一经抓主症,抓住了它的主要矛盾,它便又服服贴贴,一环松一环地缓下来了。例如在辨治高血压病人时,十余年前,我总觉得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抓起。因为它有实有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治虚碍实,治实碍虚等等。可是近年来我通过审慎地观察,抓住了它的主症以后,就又好像纺纱工人一样,万缕千丝,丝丝都能入扣。我是这样来抓住它的主症的:把它分成虚、实二型。实证多为肝阳上亢。见有耳鸣的我就主用龙胆泻肝汤清泄肝火;见头重便秘的就主用泻青丸通肠散火;但见头重 (昏胀)脚轻 (无力)、睡眠不实的,就用平肝潜阳的天麻钩藤饮加减治之。虚证常为肾气之虚,有阴阳之别。阴虚主用滋补肝肾,如六味地黄类方 (包括杞菊、知柏、归芍、麦味等在内);阳虚水饮不化,则常用温阳化水,轻则苓桂术甘,重则配合真武汤同用。我看这样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起码做到了自己心里有数。再如治泌尿系感染,看来事情亦不少,又是尿频,又是尿痛、尿不禁,又是腰痛、少腹胀满等等。可是,在西医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前提之下,只要认真抓起主症来,还是可以重点分为肾盂 (输尿管)、膀胱、尿道三型。病在肾盂 (输尿管)的主要抓腰痛,治疗以济生肾气丸加减。病在膀胱的抓少腹急痛、尿频或不禁,治疗用导赤散加味。有尿不禁者,大致是膀胱括约肌受了影响,再配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同用即可。至于尿时疼痛,属尿道刺激征者,一般病位即在尿道,有少数是前列腺影响尿道。这在中医统称为淋病,利水通淋,久有成法,八正散加味总不失为一个基础之方。顽固病例可以加柴胡、五味子。据现代科研证明,此二味协同使用,能杀灭混进泌尿系统的大肠杆菌,故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均可加入使用。我看这样一抓,把西医辨病和我们的抓主症结合起来,指标既明,决心更大,对提高疗效深感帮助不少。比过去讲的“五淋”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另外,在抓主症之中还有个一方多用的问题。比如:一个苇茎汤加味,就可以概治胸膜炎 (大量胸水除外)、支气管扩张感染、肺结核空洞吐脓血以及肺脓疡等等。一个大柴胡汤的加减,几乎把所有的胆道疾患统统管起来了。不管是胆囊炎、胆道感染,还是胆石症等,基本上都用此方。不仅如此,有好多的急腹症、肠道结核、胃酸过多等等,一经加减,即可取用。一个舒肝散结的主方,就可以概治乳腺增生、肋软骨炎。如再稍事加减,则又能用来治甲亢及子宫肌瘤,使其症状得以控制。这样做,就把脏腑经络学说有力地推进了一步,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起来,使之更加生气勃勃,生命无穷。

在抓主症时,另有一类病我是以抓西医的诊断为主的,实际上就是把西医的诊断作为主症来抓。除10余年前向外地学习的四个病的治疗 (前已提到)以外,我又琢磨了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肠梗阻 (有套叠、嵌顿者除外),用清咽解毒法治疗咽及扁桃体炎,以升阳散火法治疗颌关节炎,用温化寒湿法治疗妇科宫颈炎,用清燥湿热法治疗宫颈糜烂等等,基本上都是走的这条路子。目前还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用的益肾汤,这是我从山西的同志那里学来的,重点是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的合剂。我也想把它纳入这一条路子上来走下去,并有希望把它发展到治疗多种链球菌的变态反应,如风湿病引起发热、关节炎、心肌炎、心包炎等等。这工作还没有认真来做,但已有部分病例收到可喜的疗效。总之,路子是比较宽广的,只要我们认真地沿着马列主义认识论的道路走下去,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来的。前面有马列主义和毛主席的思想领路,方向明、决心大,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在医学科学上创新是完全可能的。

下面我就临床上常见的呼吸和消化道疾病方面如何抓主症的情况和做法,向大家作一汇报:(一)呼吸道疾病

整个呼吸道疾患,我重点就抓了一个“痰”字作为主症。莫看呼吸道疾患如此复杂,又是喘,又是咳嗽,又是这个炎那个炎的,你把痰的问题抓出来了,所有问题便都能丝丝入扣。

痰主要分有痰、无痰与白沫三种。从中医对痰的认识来看,痰是由水湿所化生的,“得阳气煎熬则成痰,得阴气凝聚则成饮”。饮即稀水或凉粉样痰,属有痰之一种,这部分总的属于湿的一类,属有形之邪,以实证为主,治疗需重在燥湿除痰。无痰为肺燥,是肺津不足的表现,是虚证,治疗须润肺生津。更有比干咳无痰还要干燥的,即有个叫“肺痿”的,它的主症就是咳喘吐白沫。这个病最易与痰饮混淆,因为它说是无痰又有痰,说有痰又不是痰,而且正好是痰的对立面 (湿与燥)。对这个,病人姑妄言之说成是痰,大夫也就姑妄听之,当作痰治。殊不知燥上加燥,正像火上添薪,含冤益疾,所以这个燥与湿一定得分明。

在分开燥与湿以后,还有类型可分。在燥类中,除开干咳喘与吐白沫以外,还有吐痰少而不爽和吐脓血腥臭的,基本上都属于干燥的类型。在湿痰方面,首分寒热二型:其中咳吐稀白痰液,量多而爽者为寒痰蓄饮,治重温化。治寒痰常离不开燥湿除痰之类。痰之稀者为饮,治宜温散水饮。痰之热者基本上是以吐黄痰为主,见黄痰即宜清肺除痰为主。痰黄而少的应清肺重于除痰;痰黄而多者,应除痰重于清肺。现将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症主方列后,可供对照:(二)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首先分胃和肠,胃肠同是六腑,主通主降,故六腑多以不通不降为病。其次,肝胆之病,也是与消化有关的,须并及之。再有,中医以脾胃相表里,故消化道病中之虚证,有以脾虚名之者。脾为五脏之一,主升主运化,故消化道之虚证又常按脾虚治之。这是消化道病的大体情况。

消化道病的主症如何抓?首先要了解有关脏腑的功能及特点。如:胃主降主纳,故见嗳气、呕吐 (包括泛酸)以及不饥纳少、胃脘胀闷、疼痛等症状。溃疡病、胃炎、十二指肠炎、胃神经官能症、胃痉挛以及各种食道病等,基本上都属于胃病范畴。大肠主排除粪便,故凡便垢不爽、便脓血、里急后重、便燥结、下稀水等等,包括各种结肠病、阑尾炎、痢疾、肠梗阻等等,基本上都属于大肠病的范畴。脾主升主运,故一般泻利、腹痛肠鸣、便粗糙等,则多由脾虚引起。肝胆病,基本上是指现代医学上的肝病胆病而言,包括了传染性肝炎、无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晚期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等等。抓主症就离不开以上种种问题。下表分述之:

总之,中西医结合的问题,有的病才开了一点头,有的还没有动窝;抓主症的问题同样是有的能抓上一点,有的还根本没有能抓上。像对普遍认为难治的病,如各种癌症、血液病、胶原病、心脏病等,我在治疗上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抓到一点,有的则根本一无所知。这对进行中西医结合和抓主症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课题。另外,在常见病中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怎么办?我想不外乎如下二途。一是多向西医及中医同志学习,努力提高治疗水平,争取中西医同志的协作,共同把这个工作做好一些。二是继续发挥中西医固有的辨证、辨病特点与作用,继续总结临床实际的疗效,争取加速在认识疾病问题上的飞跃,争取有更多的病能用上西医辨病和抓主症来进行处理。

不妥之处,请大家帮助。抓主症经验方解读清解表热方【提要】清解表热方为治疗外感风热咳嗽、咽痛者而设,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者。【药物组成及用法】

桑白皮9g 桑叶9g 菊花9g 黄芩12g 山豆根10g 鱼腥草30g 枇杷叶9g 芦根30g 生石膏30g(先煎)

水煎服,一日3~4次。【功能与主治】

清解表热。主治发热恶寒,热重寒轻,头胀痛,口渴思饮,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舌边尖红赤,苔白或微黄,脉浮数。可用于现代医学感冒发热及上呼吸道炎症明显者。【辨证加减】

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风、热、燥等病邪从外侵袭机体,伤于皮毛,属邪在卫分之证。人体卫气的“卫外”功能失司,不能适应外界气温与发挥人体调节寒温的作用,故而出现恶风寒;其次,正气起而抗邪外出,进行斗争的时候就出现以表热为主的发热;口渴系温热伤津的表现;肺与皮毛相表里,皮毛与肺的关系甚密,故病在皮毛为主,常见咳嗽、咽痛、咳痰等肺的症状。

本方实质上是桑菊饮、银翘散的合方。温热之邪在表,须从皮毛开散。桑叶、菊花既有开散皮毛、微发汗的作用,且性属凉润,力能散热,故用于清散发热;桑白皮、黄芩能清泄肺与上焦之热;山豆根、鱼腥草同为清热解毒之品,用以治上呼吸道感染,其作用似较金银花、连翘为优;生石膏本为解肌清热之药,但表热较甚时使用之,亦奏良效,因石膏能清肺热,而肺与皮毛相合;芦根、枇杷叶宣肺润肺,以兼顾肺与皮毛之间的关系。咽痛甚者加桔梗9g,牛蒡子9g;咳嗽甚者加杏仁9g;无汗恶寒甚者加荆芥9g,薄荷3g;身痛明显者加羌活9g,紫苏叶9g。【验案】

案1

杨某,女,28岁。中期引产后连续发热达10天之久,开始一二日体温高达39℃以上,以后便一直在37.8℃ ~38.5℃。身痛,汗出恶风,咽痛鼻塞,轻微咳嗽,痰少不爽。住院医生十分焦急,曾投宣肺、调营卫诸方,并配合抗菌药物等治疗,病情不减。因科研任务去该医院诊查病人,乃由该院病房大夫邀请会诊,根据病人表现的一派“上感”症状,如咽痛、鼻塞等,再加上脉数、舌红,有明显的风热在卫见证,乃决意撇却“产后宜温”之论,投以大剂清宣解毒之剂,以习用之桑菊银翘合剂作为基础,重加石膏及清热解毒药物。桑白皮9g,桑叶9g,杏仁9g,黄芩12g,鱼腥草30g,山豆根9g,生石膏30g(先煎),瓜蒌皮9g,桔梗9g,生甘草9g,枇杷叶9g,芦根30g。服1剂热退,体温已恢复正常,再服前方1剂,诸症悉解。至此病已痊愈,乃出院回家休息。(《中医内科新论》)

案2

陈某,男,26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52917。1989年8月21日初诊。主诉:高热9天。病史:9天前因受寒后发热 (38℃ ~40.2℃),咳嗽、吐黄色脓痰,伴头痛、咽痒、纳少。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住院。检查:血沉47mm/h。X线胸片示:右下肺炎性改变。其他如肝肾功能,肥达反应,冷凝集素,外-斐反应,嗜异性冷凝集试验,血、便、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均为阴性。虽经抗生素 (青霉素、氨苄西林等)治疗,但体温、咳嗽等症状均控制不满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辨证:风温肺热。西医诊断:右下肺肺炎。治法:宣降清肺。处方:桑白皮15g,桑叶10g,杏仁10g,黄芩12g,生石膏30g(先煎),橘红10g,清半夏6g,桔梗10g,紫菀10g,款冬花10g,生甘草10g,鱼腥草30g,山豆根10g,青蒿15g,地骨皮15g,枇杷叶10g,芦根3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1989年8月26日二诊:药后体温降至正常,唯仍咳嗽,吐白黏痰,纳尚可,小便黄,大便稠。舌红苔黄,脉滑数。前方显效,继服原方7剂,每日1剂。患者于1989年9月2日痊愈出院。(《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经验集粹》)【解读】

清解表热方是印老治疗风热感冒的自制经验方。感冒是临床常见的外感疾患,为外邪侵入人体所致。在证候表现上有风寒、风热之分,以及夹湿、夹暑、夹食、夹气等兼证。治疗大法遵《内经》“其在表者,汗而发之”,风寒应予辛温,风热应予辛凉,故以汗解法使邪气外泄而解。若病中便实不通,则需开肠通便,发热也随之而解。汗出便通使邪外泄而病症除,若汗畅、便通而病不除者,就应考虑使用清热一法。治风热外感,习有邪在皮毛与邪在于肺之分,在典型病例上,确有可分与应分之必要,但在临床多数病人身上,常常是既有邪在皮毛之恶风发热,又有邪重在肺之咳嗽咽痛、鼻塞等同时存在。见此,就不能再以皮毛与肺来区分,而要根据病情之相兼互见,遣用桑菊饮、银翘散之合剂。热重或久不能退者,则需重用石膏。案1患者伴有咳痰不爽,案2患者咳嗽、吐黄色脓痰,故加用杏仁、瓜蒌皮、橘红、半夏、紫菀、桔梗、款冬花之类宣肺豁痰,痰去而咳止。从痰论治咳嗽,亦为印老之常法。

印老临证中除辨证用药之外,亦注重辨病用药。中药书中所列清热解毒药有50余种,古以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为善剂,当时金银花、连翘较难购买,印老乃循金银花、连翘两药的药理作用加以发展,而选用鱼腥草、山豆根。印老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验证了鱼腥草、山豆根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抗炎作用,故诸如上呼吸道感染 (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甚至下呼吸道炎症及各部的炎症,在主方的基础上均可加用,以加强消炎之功。在使用过程中,又发现山豆根、鱼腥草用了较大量以后,其作用又远远超过了原来的金银花、连翘。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其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提高的,效果之快,亦远远超过原来的银翘散。中药书中记载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印老谓其远不止肺经,临床运用不必拘泥于肺经诸病。它可清热消炎,推而广之,凡热毒、炎症用之皆可。现代药理证实:鱼腥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十分强烈的抑制作用,在稀释至1∶40000浓度下仍能抑菌。另外中药书中记载山豆根味辛,性寒,清热解毒、利咽喉,用于咽喉肿痛等,与鱼腥草配伍应用于多种炎性病变。对山豆根的用量,印老在上世纪80年代前每剂药曾用至30g(指北豆根),未见过有毒副作用。据考,习用山豆根有两种,一为广豆根 (豆科),有毒;一为北豆根 (防己科),有小毒,北方习用。读者在使用本方时,应加注意。

编者临床根据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及古人“小儿有病皆热”,“小儿之病,唯热居多”的记载,凡发热少汗、山根色红 (小儿诊法以望诊为重,山根色红为心肺有热,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舌红者,或伴有咳嗽、咽痛咽红,即以原方投之,一般一剂知、二剂已。小柴胡汤加减方【提要】小柴胡汤加减方为治疗外感寒热往来者而设。【药物组成及用法】

柴胡10g 黄芩15g 半夏10g 生石膏30g(先煎) 鱼腥草30g 山豆根10g 生姜10g

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功能与主治】

两解寒热。主治寒热往来,寒后热作,热后汗出,频频嬗递,周而复始。甚者咽喉干痛,口苦胁痛,呕吐苦液或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苔白脉弦。可用于现代医学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辨证加减】

伤寒在表为寒,入里为热。邪在少阳,是在半表半里之枢。正气抗邪,拮抗方甚,邪被鼓而向表则阵寒,正被伤而邪向里则阵热,热已汗出,寒又来复,故形成了寒热往来。苦为胆之味,胆热气升,故见口苦;邪在少阳,已兼里热,故见咽干或咽痛;肝开窍于目,而肝胆互为表里,故少阳胆经病可见目眩;胆热常引起胃失和降,故见呕吐;足少阳胆的经脉络于耳,其直行者沿胸胁过季胁……故邪在少阳,常见胸胁满痛和耳鸣耳聋;邪在少阳,寒热参半,邪未尽入于里,故仍可见白苔;弦为肝脉,肝胆表里关系相互影响,故胆病亦多见弦脉。方中柴胡、黄芩,寒以清解少阳之热;半夏、生姜,温以发散少阳之寒;生石膏解肌清热,保津生液;山豆根、鱼腥草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可用于上呼吸道之感染。便实加大黄9g(后下),呕甚加竹茹9g。【验案】

案1

关某,女,10岁。感冒高热可达41℃以上,选用青霉素、链霉素及其他抗菌消炎药物多种,病情不但不退,且有加重趋势。查血沉100mm/h,医院已确诊为风湿热,进行阿司匹林抗风湿治疗。但体温仍不见退,且出汗日多,精神疲乏特甚。笔者前往医院会诊,见病儿消瘦面容,汗多面垢,自谓初起即自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身痛,头昏沉胀。腹满,大便不行已十余日。舌红,苔干而黄,脉数。按脐旁垒垒如积石。当时根据腑实不通情况,确定其所以羁热不解,端由大便不通,里热无由下泄引起。欲撤其热,当先通便。通便泄热,大黄力有专司,但此病除里有结热之外,在全身还弥散着肌热,故持续高热。根据热型往来寒热,势不能舍两解寒热而他求。故以小柴胡汤加减方治之。柴胡9g,黄芩9g,半夏9g,生石膏24g,鱼腥草24g,山豆根10g,生大黄6g(后下)。

服1剂,便行汗止,体温退到38.2℃。续服原方1剂,体温恢复正常。继以清络饮清解余邪,以善其后。很快患儿即恢复健康。查血沉一直正常,风湿热的诊断,似不存在。(《中医内科新论》)

案2

王某,女,53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824190。初诊:1997年2月25日。主诉:发热5天。病史:患者因感冒发热5天,体温38℃左右,伴有畏寒恶风,咳嗽,吐白色泡沫痰,流黄涕,有时带血,口苦咽干,不思饮食,大便干燥,两日未行,小便黄。检查:热病面容,语声重浊,咽喉充血,舌苔薄白,脉浮滑数,心肺 (-)。辨证:邪居少阳、阳明二经。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治法:两解寒热。处方:柴胡10g,半夏10g,黄芩12g,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0g,生甘草10g,枇杷叶10g,青蒿15g,佩兰10g,芦根30g,板蓝根30g,鱼腥草30g,生姜3片。3剂,每日1剂,水煎服。

1993年2月28日二诊:药后身热即退,唯仍咳嗽,咯吐白痰,口苦咽干,纳少,大便已通畅。舌苔薄白,脉滑数。余邪未尽,继服上方3剂。

随诊:服药尽后,咳嗽基本痊愈,余皆恢复正常。【印按】该患者患外感发热5天,邪已传至少阳,故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进而邪达阳明,乃见鼻流黄涕,带血,大便燥结,为阳明腑实之症。故予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滋补之味,加入板蓝根、鱼腥草清热解毒;以生石膏、知母、生甘草 (即白虎汤去粳米)泻阳明之火;芦根甘寒,养阴生津清热;枇杷叶润肺去痰止咳;青蒿、佩兰清热化湿;生姜温散寒邪。全方有清有散,有和有降,故用药3剂,发热退却,全症又3剂而愈。(《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经验集粹》)【解读】

小柴胡汤加减方是印老治疗感冒往来寒热的主方。《伤寒论》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和解剂,其主症有“伤寒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呕而发热,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等。印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上呼吸道感染,许多患者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见症,并且急性发病,实证突出,虚象不显,故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辨病,既辨西医之病,又辨中医之证,病证结合。治疗在原小柴胡汤基础上推陈出新,去掉人参、甘草、大枣三味蕴滞之品,加入生石膏、鱼腥草、山豆根三味清解之药,增强了祛邪的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通过临床多年观察,发现鱼腥草、山豆根等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远胜银花、连翘。

印老创制的小柴胡汤加减方,既不失和解少阳之性,又加强了调理表里的作用,同时,清解上、中二焦的作用显著增强,治疗疾病的针对性更强,广泛运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胆囊炎、肝炎等多种疾病。临证中只要抓住寒热往来之主症,即用此方,疗效甚捷。麻杏石甘汤加味方【提要】麻杏石甘汤加味方为治疗咳喘无痰或少痰伴有喉间痰鸣音者而设。【药物组成及用法】

麻黄9g 杏仁9g 生甘草6g 生石膏30g(先煎) 桑白皮12g 葶苈子9g

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功能与主治】

清降肺热。主治肺热咳喘伴有喉间痰声,痰少不易咳出;喘哮不能平卧,痰少者;高热微寒,胸满口渴,苔薄白或黄,脉浮数,甚者呼吸有声。可用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急性肺炎、麻疹并发肺炎、大叶性肺炎及高热属肺壅气热者。【辨证加减】

本方证系热壅于肺,肺气闭郁而使气逆不降,故发咳喘;热灼咽喉,呼吸不利,故喉间有痰声;热伤肺津,肺失清润,故痰少不易咳出。生石膏清降肺热,配伍麻黄、杏仁宣肺定喘,生甘草可清热润肺,保护肺津。高热加黄芩9g,连翘9g,以清肺卫之热;如麻疹合并肺炎,疹色暗红者,加紫草12g,赤芍9g,以活血清营;疹未透发加桔梗9g,薄荷4.5g,荆芥9g,牛蒡子9g,以散风透疹;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肺炎,恶寒表证未罢者,可于本方内加鱼腥草30g,山豆根10g,以清热解毒消炎,或加大青叶15g,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验案】

案1

郝某,女,32岁。咳喘无痰,春秋两季发作较重,咳逆倚息不得卧,喉间哮鸣音,恶寒不渴,四末清凉,苔少,脉细数,医药屡屡,未见显效。当根据其无痰、肺热现象,投用麻杏甘石汤加味,以清降肺热,亦可以达到保津润肺的目的。处方:麻黄9g,杏仁泥9g,生石膏30g(先煎),生甘草6g,桑白皮15g,葶苈子10g。

服3剂,咳喘皆退,恶寒肢凉亦解,从而悟出阴津与阳气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肺津虚则不能布阳气,使达于肌表及四肢末端,故见形寒肢冷等,但这不是阳虚,而是阳厥。阳厥者,热深则厥甚,故用清降肺热,热降则四肢厥冷等亦同时消除。(《中医内科新论》)

案2

李某,女,50岁。1998年11月30日初诊。患者宿患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经常咳喘。口服苦甘冲剂、清开灵口服液、阿莫西林等,效果不佳。近日又因感冒引起咳喘,现症见:咳嗽气喘,痰少而黏,甚难咳出,胸满,胸胀,喉间痰鸣,口渴,苔薄黄,脉浮数。证属痰热壅肺,治宜宣降肺热,以麻杏石甘汤加味。处方:麻黄9g,杏仁9g,生石膏30g(先煎),生甘草9g,桑白皮9g,葶苈子9g。4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甚佳,咳喘痰鸣明显减轻,胸满、胸胀亦有好转,痰量增多且易咳出,舌脉同前。效不更方,原方继服4剂,以巩固疗效。(《中医内科新论》)

案3

叶某,男,4岁。感冒3日,恶寒发热,鼻塞咽痛,咳嗽痰出不爽,经某公社卫生院门诊治疗,汗出热退。但6小时后续发高热,并见咳喘加重,喉间痰鸣,再经公社卫生院X线透视,确诊为大叶性肺炎。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注射治疗,效果不显。延经2日,仍是喘促痰鸣,不能平卧,烦躁口渴,舌红苔黄,唇面青紫,四肢转凉,体温高达40.6℃,咳嗽渐呈犬吠样,语音嘶哑,神疲嗜睡。根据中医治肺热咳喘引起马脾喉风之法,投以麻杏石甘汤加味,以宣降肺热。处方:麻黄9g,杏仁泥9g,生甘草6g,生石膏30g(先煎),桑白皮12g,葶苈子9g,金银花12g,连翘9g。水煎1剂,煎两次,分4次服。药后汗出热退,咳喘随减,痰鸣亦不复作,继用桑菊饮清理余邪,病情很快恢复。(《中医内科新论》)【解读】

本方是印老治疗痰热咳喘之主方,系由《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加桑白皮、葶苈子而成。凡症见咳喘无痰或少痰,喉间有痰鸣音,重者可见倚息不能平卧,均可使用本方,比伤寒所言“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使用麻杏石甘汤,更容易掌握和应用。历代医家曾因“有汗用麻黄,无大热用石膏”这个麻杏石甘汤的用药主症争论不休。印老独出心裁,明确指出无汗而喘为热闭于肺,毛窍闭塞引起;有汗而喘,则因热壅于肺,肺热炽盛,迫津外泄所致。此处痰黏不易咳出而致痰鸣,乃痰热壅肺,重在宣降肺热,解毒化痰。火清热除,其痰自消,咳喘自止。为加强泻肺之功,方中加用桑白皮、葶苈子以降肺平喘,疗效更佳。桑白皮甘寒清降,泻肺热,药性平和,且能止咳喘,在方中既除致病之因,又缓解症状,两善其功。《药性论》谓葶苈子“疗肺壅上气咳嗽,止喘促,除胸中痰饮”。根据印老的治疗经验,临证除用于外感热病的咳喘痰鸣而咳痰不爽者外,还可用于痰热壅肺之哮喘等证。临床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大叶性肺炎、感冒等疾病。凡症见咳喘不能平卧、喉间痰鸣、吐痰少,即可投用本方,效果甚好。千金苇茎汤加味方【提要】千金苇茎汤加味方为治疗咳吐腥痰,引胸作痛,甚或咳吐脓血者而设。【药物组成及用法】

桃仁10g 生薏苡仁30g 冬瓜子30g(打) 芦根30g 大青叶30g 鱼腥草30g

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功能与主治】

祛瘀清肺。主治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咳嗽痛甚,或呼吸不畅,睡卧时转侧不利,吐痰初为铁锈色,或为血痰,继则痰味变腥变臭,吐出脓痰。可用于现代医学的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脓胸等的咳吐脓血。【辨证加减】

本方证病机为痰热内盛,热壅血瘀,血败肉腐,酝酿化脓。温热动血,肺络已伤,故首先着眼于瘀血。古有“肺痈吐脓血”之说,肺络停瘀,痰瘀互结,则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咳嗽时痛甚;瘀停肺之一侧,阻碍肺气升降,故呼吸不畅,睡卧时转侧不利;痰腥带血,总是肺部有出血处;咳吐脓痰是肺部瘀血酿成,一般血与热结,则化为脓。方中桃仁祛瘀通络,薏苡仁、冬瓜子清肺排脓,芦根润肺清热,鱼腥草、大青叶清热解毒。胸闷加葶苈子9g以泻肺;表证不罢加金银花15g,连翘9g;热甚加生石膏30g,以清热保津;大量吐脓痰加桔梗10g,生甘草6g,以助排脓解毒;肺热甚加桑白皮15g,地骨皮15g,以清肺热;胸痛甚者加广郁金10g,橘络3g;胸胁痛甚加赤芍30g,丹参15g,以活瘀通络。【验案】

案1

高某,男,19岁。高热2日,寒热往来,胸痛窒塞,不能平卧,张口呼吸,息而抬肩,舌质青紫,苔如粉积,咳吐腥痰,夹有铁锈色血痰,脉数有力。诊断为肺络瘀阻,投以千金苇茎汤加味,以祛瘀清肺。处方:活水芦根30g,桃仁泥9g,生薏苡仁30g,冬瓜子30g,杏仁泥9g,广郁金9g,鱼腥草30g,橘络3g,降香9g。经服3剂,吐出大量腥臭脓血,胸痛减轻,舌苔消退。续用原方加生甘草6g,桔梗9g,以加强解毒排脓作用,病情很快即行消退。(《中医内科新论》)

案2

郝某,男,76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276751。初诊:1993年7月5日。主诉:咳嗽1月余。病史:1个月来咳嗽,咯白痰,兼夹黄痰,量多质黏,胸痛,胸闷气短,大便干结,1~2日一次,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史。检查:咳嗽频作,口唇发绀,端坐呼吸,心律不齐,时有早搏,心率84次∕分,两肺呼吸音急促,右下肺可闻及大中水泡音。X线胸片示:肺纹理粗重,右下肺部感染。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有ST-T改变。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细,律不整。辨证:痰湿瘀阻。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右下肺部感染。治法:祛瘀清肺。处方:芦根30g,桃仁10g,生薏苡仁30g,冬瓜子30g(打),橘红3g,桔梗10g,生甘草10g,丹参24g,赤芍24g,川贝母10g,鱼腥草3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1993年7月13日二诊:药后咳嗽减轻,咯痰明显减少,大便干结。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滑,间有不整,继服上方7剂。

1993年7月20三诊:咳嗽基本消失,痰亦甚少,胸痛已除,舌淡苔白,脉沉细。再服上方7剂,以期巩固。(《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经验集粹》)

案3

朱某,男,28岁,农民。突然胸痛,不能顺利呼吸,张口抬肩,时时大声呼叫,以缓解其胸中憋闷。自胸至腹强直,不能俯仰,躺坐均需他人扶持,不能侧卧。前医曾投用大黄附子汤类方,病情不但不减,且增阵寒壮热,大口咳吐恶臭黄痰 (实即吐脓)。邀余诊视,知为肺痈重证,舌暗红,苔厚腻,盖郁热脓毒已深,非急用开利大肠,不足以泄去肺之瘀热,故即投用千金苇茎汤加味 (加丹参、赤芍、郁金、鱼腥草等)。服后胸痛逐渐减轻,身体渐能转动及侧卧,唯咳吐恶臭脓液,骤不尽除。前后服千金苇茎汤加味达30余剂,始脓尽病已。但毛发枯瘁,皮肤干燥,渐至表皮成片脱落。数月后身体始日渐恢复,能参加轻体力劳动。因此,更悟出中医理论中“肺合皮毛”的重要意义。(《中医内科新论》)【解读】

千金苇茎汤加味方是印老治疗咳吐腥痰、引胸作痛,甚或咳吐脓血的经验方。《金匮要略》“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酝结壅脓,吐如米粥”,详细论述了肺痈的成因为外感风热毒邪,蕴热熏蒸于肺,致使肺失肃降,热壅血瘀,郁结成痈,血败肉腐而化脓。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立方苇茎汤,补充了治疗方法。方中苇茎 (现多用芦根)味甘淡,性寒凉,善于清泄肺热,《本经逢源》谓“其茎中空,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吐脓血臭痰”,为肺痈必用之品。冬瓜子清热化痰,利湿排脓,能清上彻下,肃降肺气,与苇茎配合则清肺宣壅,涤痰排脓;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二者可谓治疗肺痈之要药;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瘀血消则痈可散;“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通畅利于肺气肃降,与薏苡仁合用,可引邪从二便分消。正如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所说:“此治肺痈之祖剂……故苇茎之轻浮而甘寒者,解阳分之气热。桃仁泄血分之热结,薏苡下肺中之湿,瓜瓣清结热而吐其败浊,所谓在上者越之耳。”四药配伍,肺热得清,热痰得化,瘀血得逐,脓液得排。印老在此方中加入大青叶、鱼腥草。《本草正义》曰:“蓝草 (即大青叶)味苦气寒,为清热解毒之上品,专主温邪热病,实热蕴结,及痈疡肿毒诸症,可以服食,可以外敷,其用甚广。……凡苦寒之物,其性多燥,苟有热盛津枯之病,苦寒在所顾忌,而蓝之鲜者大寒,胜热不燥,尤为清火队中驯良品也。” 《滇南本草》这样论述鱼腥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两药均入肺经,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散热消痈,对肺痈之重症尤为适宜。是方专为治疗咳吐腥臭脓痰者而设,根据印老经验,本方能够治疗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脓肿、肺结核 (空洞)、胸膜炎等疾病,因此凡在临床上见到咳吐腥臭脓痰,咳引一侧胸痛者,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清燥救肺汤加味方【提要】清燥救肺汤加味方为治疗咳喘吐白沫不爽者而设,可广泛用于各种肺部疾病属燥证者。【药物组成及用法】

桑叶10g 桑白皮15g 杏仁10g 麦冬12g 阿胶10g(烊化) 生石膏30g 枇杷叶10g 沙参15g 黑芝麻10g(打) 芦根30g 生甘草6g 石斛10g 黛蛤散9g(包煎)

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功能与主治】

清燥润肺。主治咳喘无痰,或咳吐白色泡沫,质轻而黏,甚难咳出,常咳逆连声,状似顿咳,咽喉干痛,甚则引起干呕或咳血,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可用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肺癌以及小儿百日咳等病。【辨证加减】

本方证病机为燥热伤肺。温热在肺,灼伤肺津,久而导致咳喘无痰;咳吐白色泡沫不爽,质轻而黏,为“肺热叶焦,因而成痿”之肺痿,较之干咳无痰更为燥热,故甚难咳出,常咳逆连声,状似顿咳,咽喉干痛;无痰或吐白沫,常因病人自觉有痰,但咳之不出,故必连声咳嗽,咳甚则致喘,有时似小儿顿咳 (百日咳)作痉挛性的咳嗽;病属燥咳,而连声不断,又易咳伤咽喉,故致咽喉干痛,甚则咯血及干呕。方中桑叶、枇杷叶宣肺气透邪;杏仁、桑白皮、生石膏清降肺气;阿胶、黑芝麻养肺润肺;沙参、麦冬甘不碍胃,润能保肺;芦根、石斛增强清热生津除烦作用;黛蛤散 (青黛、蛤粉)有清热生津、散结润肺之功;生甘草调和诸药,兼有润肺止咳作用。若鼻塞流涕、咽痛,可加山豆根10g,鱼腥草30g,以清热解毒;如咳喘阵作,可加僵蚕10g,全蝎6g,蜈蚣2条,地龙15g(以上可任选一二味),以定风脱敏;癌症可加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8g,以解毒抗癌。【验案】

案1

张某,男,29岁。因感冒引起咳嗽已1年,咳吐白沫不爽,胸闷气短,口干,便调。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燥热咳嗽。治宜清热润燥。处方:桑白皮15g,桑叶12g,杏仁12g,沙参15g,麦冬12g,石斛15g,生石膏30g(先煎),阿胶10g(烊化),黑芝麻10g(打),黛蛤散15g(布包),枇杷叶10g,芦根30g,鱼腥草30g,山豆根10g。

二诊:服药7剂,诸症减轻,再服原方7剂。

三诊:诸症减轻,仍感咽部不利,原方加川贝母10g,玄参15g,继服10剂。

四诊:症状基本消失,苔少,脉细数。守原方7剂,以资巩固。(《中医内科新论》)

案2

张某,女,31岁。两个月来阵发咳喘,夜间及晨起时重,咳唾白沫不爽或黏痰,且不易咳出,气短。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肺功能检查提示气道通气障碍,双肺可闻及哮鸣音,未闻及湿啰音。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过敏性哮喘。舌苔微黄,脉细数。中医诊断:燥热咳喘。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治宜清热润燥。药用:桑白皮15g,桑叶10g,杏仁10g,沙参15g,麦冬12g,石斛15g,生石膏30g(先煎),阿胶10g(烊化),黑芝麻10g(打),黛蛤散9g(布包),枇杷叶10g,芦根30g,鱼腥草30g,僵蚕10g,全蝎6g。

二诊:连服12剂,病情平稳,咳喘明显减轻,但活动后觉喉间有痰,舌脉同前。原方去僵蚕、全蝎,继服12剂。

三诊:两周后病情好转,已不咳嗽,有时气短,大便干,两日一次,掌心热。舌红,苔局部剥蚀,脉细数。证属肺阴不足,再以前方加减。药用:桑白皮15g,桑叶10g,杏仁12g,沙参15g,天冬12g,麦冬12g,生何首乌30g,石斛15g,生石膏30g(先煎),阿胶10g(烊化),黑芝麻10g(打),瓜蒌皮 12g,黛蛤散 15g(布包),枇杷叶 10g,芦根 30g。(《中医内科新论》)

案3

孟某,男,52岁,军人,从事文化工作。连续高热7个星期,咳喘吐白沫不爽,口干咽燥,在某军区医院已检查出右肺大面积肺炎,5次痰培养都出现大肠杆菌,已确定为大肠杆菌肺部感染引起的肺炎。故转院到北京某部队医院,据该院介绍,他们建院20多年以来,一直以治呼吸道病为主,但始终没有见到过一例由大肠杆菌肺部感染而引起的肺炎。查遍国内资料,也确实无此记载。国外资料发现过几例,但治疗方法缺如,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且转院两周以来,发热和咳喘均有增无减 (发热每天高峰能达41℃左右,但汗出后热即减轻),不得已才急请去该院会诊。我发现其有咳喘、吐白沫不爽、口燥渴等症状,完全是一派肺痿的症状,所不同的是其有肺部的大肠杆菌感染和大面积肺炎而已。至于发热,在肺痿病中,亦常常有之。于是就在前清燥救肺汤的基础之上,加上了北柴胡30g,五味子9g,以杀灭离开大肠的大肠杆菌感染 (过去治疗过泌尿系、胆系的大肠杆菌感染,用这两味药相伍,收到较好的疗效),外加鱼腥草30g,以清解肺部的炎症。令服药10剂。服药后复诊,咳喘、白沫皆退,发热亦轻,其体温亦再未超过38℃。在复诊时得知,其病中曾出现过咯血及胸膜刺激征,故在前方中加入桃仁9g,生薏苡仁30g,冬瓜子30g,以肃肺祛瘀。服7剂,体温已基本正常,咳喘吐白沫继续减轻,口燥咽干、胸闷掌烫等情况不复存在,但有时出现黄苔,心率已降至80次/分,唯恶风、自汗明显,食欲恢复尚不理想,故改用益气固表之黄芪汤加味,以促进病后正虚之恢复。过后症状尽去,肺炎尚未全部吸收,继续住院观察数周,不但食欲增加,且体重上升甚快,痊愈出院。追访5年,从未复发。(《中医内科新论》)

案4

于某,男,54岁。17年前在国庆前后发作哮喘,迭经某地区中西医长期治疗,效果不显。最多一次由医院请过中西医70余人做大会诊。结果未能控制病情,乃来京就医。某医院明确诊断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曾于本市某医院经某中医大夫治疗,据病家所知,单麻黄一味,一剂药量达21g之多,但病情不但不减,且有加重趋势。病人来诊时自诉:咳喘日发数次,类似小儿顿咳 (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连声成阵,呼吸不续,痰出非常困难,咳久始能吐出少量状如肥皂泡之黏性甚大的白沫。连年来其咳喘发作仍以深秋至初冬为甚。每日发作则以晚睡前9时许的一阵为最严重。来诊时正值国庆节后上班伊始,病人处于发病的高峰阶段,每晚睡前总有一阵因咳喘而气厥不返,造成晕厥可达10分钟左右。由于咳喘时过度紧张,以致两眼白珠部分的小血管破损,造成“淤血贯睛”,眼球赤如朱状。当即根据“肺痿吐白沫”和“肺热叶焦,因而成痿”的理论,投用喻嘉言清燥润肺之清燥救肺汤。由于病人咳喘系阵发性的,故在方中又加入僵蚕10g,全蝎6g,以定“数变”之风。实际上,此两味药起的是与“脱敏”类似的作用。3剂药服毕,病人来复诊时面述,上药服毕1剂,当晚咳喘即轻,未见晕厥;3剂药服完以后,咳喘皆平,续用桑杏汤加减收功。经随访10年,其病迄今未再发。病人由长期休养转为全日上班,并能因工作而骑自行车日行一百余里,身体照常,不受影响。5年前闻该病人因肺癌而死亡。(《中医内科新论》)

案5

李某,女,82岁。病咳喘胸憋,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喉间有声,已逾半月,经某医院放射科透视,已确定为肺癌引起上列诸症。衰年患此,已排除外科手术治疗之可能性,乃延笔者出诊。诊得病人脉数,口干,咳吐白沫不爽,已历两载有余。初尚能料理家务,并协助家庭看管小孩及做饭等。近两周来因症状加重而不能下炕。根据其病情以咳喘吐白沫为主,确定其病属肺痿,由肺热叶焦、热在上焦引起,故亦投用喻氏清燥救肺汤为主的方剂。由于其病为肺癌,乃加用了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8g,令服5剂。据病人家属来云,药后喘平咳减,胸憋亦基本缓解。继用前方一月有余,病人自我感觉良好。后因突患感冒发热,致咳喘气憋复作,未及延医服药,即行死去。其死是因于肺癌抑或其他疾病,则甚不可知。总的来说,本方对改善肺癌的早期症状和取得近期疗效,还是较为可靠的。(《中医内科新论》)【解读】

清燥救肺汤加味方是印老治疗咳喘吐白沫不爽的经验方。清燥救肺汤是清·喻嘉言所创之治燥名方。《医门法律·秋燥论》谓:“病机(《素问》所论)之诸气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嗽(《内经》原文作喘呕)皆属于上,二条明指燥病。”印老师遵其意旨,以清燥救肺汤为主,加桑皮10g,芦根30g,石斛10g,黛蛤散15g,移治《金匮要略》所言的“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之肺痿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用药方面,常以北沙参代人参,且人参性温,易伤阴,故以养阴润肺的北沙参代之;桑白皮、桑叶一宣一清,宣中有清,清中有润,清热平喘止咳甚妙;入芦根、石斛,以增强其润肺生津作用;黛蛤散由煅蛤壳180g,青黛18g组成,可生津润肺,清肝肺郁热,化痰止咳,凉血止血。

印老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认为,清燥救肺汤的问世,对肺燥咳喘投下了苦海的慈航,纠正了千古医坛将“沫”做“痰”的弊端,并补充了《金匮要略》中麦门冬汤治疗肺痿之不足。印老所论更明确了痰是湿的产物,而沫是由燥所生,告诫后学冰炭之别、水火之分,千万不可混为一谈。关于“燥”,印老曾言“叶桂明之,喻昌倡之”。其意是说,叶天士明确指出《内经》病机十九条中的“诸气郁皆属于肺”和“诸痿喘呕皆属于上”,指的就是肺燥,其后喻嘉言著《秋燥论》,并首创清燥救肺汤。到吴鞠通著《温病条辨》时,就顺理成章地论为“诸气郁,诸痿喘呕,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喻氏认为,燥为津液阴血不足,是肺热叶焦造成的肺痿,咳喘吐白沫是肺津亏虚的表现,但燥又异于火,二者有虚实之分、天壤之别,治疗之法大相径庭。火可以苦寒直折,而燥必须甘寒濡润。临床应用此方,凡见干咳无痰,或咳喘吐白沫而不爽为主症,并伴有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均可使用,一般疗效较好。在辨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