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禅:心是莲花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5:36:14

点击下载

作者:寒江雪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试读:

序:拈花一笑万山横

两千五百年前,西方乐土,灵山之上,佛陀开坛讲法,在座者皆屏息凝神,满怀虔诚,希望从佛陀的教诲中获得证悟。佛陀看着众人,一言不发,默默摘下一朵金婆罗花,众人不明就里,默然相对,惟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会心,将衣钵传于迦叶尊者,并作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天。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见《传灯录》)迦叶尊者成为禅宗始祖,许多人想破头也没想明白,佛陀为什么拈花,迦叶又为何微笑。拈花一笑万山横,对于明心见性的高僧大德而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电光火石一般,刹那闪过,便成永恒。

一千五百年前,一位印度托钵僧只身穿越丝绸之路,逃过一次次劫难,像他的先驱鸠摩罗什一样,风尘仆仆来到建康(今南京)。他秉承师祖的遗志,要将佛法传遍中土。他踏上中华大地,从北向南,一路上,战火肆虐,百姓嗷嗷,他到了南方,谒见礼佛甚崇的梁武帝,他并没有选择留下,虽然那里有优厚的供奉。他离开南京,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彻底悟道。这位印度高僧,便是达摩祖师。两百年多后,中土高僧玄奘沿着达摩的来时路,往印度求法,用坚毅和信念书写了另一段传奇。

玄奘取经归来几十年之后,在广东某个小镇上,一位僧人在集市上讲《金刚经》。听众中,一个放牛娃听得心旌摇动,在他的生命体验中,从来没听过如此震撼的声音。他走向讲者,问道:“您讲的是什么,从哪里能听到更深入的道理?”讲者告诉放牛娃:五祖弘忍是当时的大德,他讲的这些,都是从五祖那里听来的。这次偶然的际遇,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禅师。他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放牛娃就是六祖惠能。正是六祖惠能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转变,从此,禅宗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给困顿、绝望中的人们带来平静和慰藉,也给诗人们更多灵感,热衷于禅理的苏轼,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等不朽的诗句。

唐代中叶之后,禅宗传入日本,并为日本文化奠定了淡然、超脱的基调,日本的高僧大德徜徉于山水之间,看淡风云。若认真回顾日本的文化史,我们会发现日本禅宗贯彻了六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精神。与近代日本令人瞠目的现代化过程全然不同,古代日本,更为关注人内心的宁静。在《徒然草》中,作者写道:“细思之,人身不得已而为者,乃食、衣、住也。人间大事不过此三者。不饥、不寒、不畏风雨、闲适度日,人之乐也。然而,人皆有病,罹病则其苦难耐,不可忘医疗。前述三者,加上医药,则为四。此四者不能求得,是为贫。四者不缺,即为富,要求四者之外即为骄。以此四者俭约为生,谁曰不足!”

2005年,笔者在厦门南普陀寺第一次近距离聆听禅音。一位法师在大殿内讲道,笔者坐在槛外静静听着。他说修行当破执,即破除心中执著的念头;还说人要惜福,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当时我正处在人生中的迷惘期,觉得他全说到自己心坎中去了,就那样静静地在门外呆坐三个小时后,起身走下山门。从此当遇到不顺心甚至是挫折时,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位法师的道场,心绪就逐渐平静下来。

从那以后,遇有不顺心的事情,便拿出本子,一遍一遍抄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来奇怪,抄着抄着,心情很快便得到平复;偶尔在音像店听到梵乐佛音,心底不由生出舒畅开阔的境界,就像《杂阿含经》中描述的三禅之乐:那是从心底生发的喜悦心情,妙不可言,这种情绪贯穿全身的每个细胞,深入到每个毛孔,这种快乐让人五体通泰,怡然自乐。又好像石头中的泉水,从泉源流出,汩汩奔流,填满每个需要滋润的地方。(从内心而发,心乐美妙,不可为喻。乐遍身时,身诸毛孔,悉皆欣悦。尔时五情虽无外尘发识,而乐法内出,充满诸根,五根之中,皆悉悦乐。譬如石中之泉,从内涌出,盈流于外,遍满沟渠。三禅之乐,亦复如!)

三禅之乐不是获得金钱或权位、学位的那种快乐,而是心灵世界的满足与愉悦。从物理空间上说,世界是既定的、外在的,人们不得不依靠物质的世界获得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们也通过攫取、征服获得额外的报酬。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处处高人一头,竭尽全力,做工作狂、做劳模。这样是否真的得到快乐和解脱了呢?如果可以通过征服世界获得心灵的宁静,为什么还会有成功之后的空虚感,欣赏生活心境的缺失以及失去目标的焦虑感……另一方面,功业属于少数人,得不到者的自卑、不平衡、失落感,又该如何排遣……更遑论每个人都要面临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为此,我们是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呢?

一沙一世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亩田,可是我们似乎太忙,没有办法停下来关照蒙尘的心灵世界,任由心灵的田土干涸荒芜。我们追求幸福,却常常假道于外,结果是缘木求鱼。读《六祖坛经》,便是清静性情、滋润心田的工夫;破除执念、珍惜福缘,便是禅修。《六祖坛经》说:“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自在解脱,名无念行。”由于修禅,由于时时清心见性,历代在禅宗大师们真正做到来去自由,自在解脱,于他们而言,即便是生死大事,也如此简单、随缘。

其实,清心修禅不需要特意去山清水秀、渺无人烟的地方,更毋须拜名师访高僧,真正的禅就在日常生活中。一天,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去拜访弘一大师,吃饭时,见他只吃一道咸菜,夏先生问道:“难道您不觉得咸菜太咸吗?”弘一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饭毕,夏先生见弘一大师只喝白开水,又问:“没有香茶,每天都喝寡淡的开水,多没滋味?”弘一大师笑笑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您有没有认真品味生活的百味呢?编著者

一沙一世界,青蛙落池间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威廉·布莱克(英国)

一粒尘埃,多么渺小,多么不起眼。一个世界,那么广大,那么光焰耀人。

俗人看不见尘埃,只看到世界,一如求佛之人,认为佛在天外,仰望星空,渴望得到佛的回应。

六祖惠能说:“佛不在遥远的西方,佛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佛就是红尘俗世上的芸芸众生。一粒尘埃找到自己的佛性,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丢了佛性之后,就是尘埃。”

六祖惠能圆寂之前,诸弟子惶惶然,不知师尊故去后,本门家法如何传承。六祖惠能安详如故,他指点众弟子说:“当世人陷入迷惘的时候,若能知道佛就在自家心中,便得解脱;如果脱离自家,即使经历许多磨难,亦不可得。永恒的佛不在别处,就住在众生的身上,佛不是有意要让世人迷惑,而是世人看不透。”

他还说:“佛陀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众生切不可看轻了自己。佛陀又不是普通人,因为他在菩提树下参透空空大道,破除执著的念头,找到内心的平和。若佛陀没放下,那他就是众生。”

地上的小草、水中的蝌蚪、飞翔的麻雀,众生在自然界自在地生活。惟有人在焦虑和烦恼,常常会感到迷惑,寻求解脱。六祖说:“没有得道的佛陀也曾如此困惑,直到他发现本心中的佛性,从种族、阶级、性别、贫富等等人为设置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用慈悲的心关照世人,如黑暗中一束光明,为众生暗黑的心灵点燃一盏烛火。”

众生是变化的,而佛性是永恒的存在,不仅仅是佛陀一个人的高尚品质,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灵根。因为有佛性,短暂的生命可以得到永恒;因为有佛性,霎那可以变永恒。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宗白华译)

齐天大圣纵身一跃,十万八千里,仍在如来手掌中,如来轻轻一翻手,沙漏走过五百年。对于不生不灭的猴儿,五百年只是一瞬,这期间沧海桑田、花开花谢,而他仍停留在生命的一个层级上,时间之于孙大圣,没有意义。俗人渴望永生,却忘了生命价值恰恰在于其有限性,佛陀将其发现,消解个人对死亡的恐惧,平缓人们的焦虑。花朵就是世界,尘埃即是天国,当向外的迷惘转为内在的洞明时,人就能够在时空中自由穿梭,你不信,那就试试吧。

法演禅师的《吕中升座偈》云:

白云相送出山来,满眼红尘拨不开。

莫谓城中无好事,一尘一刹一楼台。

出家人要修行,自然得躲避万丈“红尘”,所以步入深山修道。“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佛陀起初也持此念,离开王宫,来到荒无人烟的地方,独自思考。后来他获得证悟之后,转回红尘,一些弟子不理解,暂时离开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只有在这“拨不开”的“红尘”之中,才能找到自己修行的道场!“一尘一刹”——既是尘世,也是净土,更是自己修行成道的场域!

日本俳句圣手松尾芭蕉说:“古池冷落一片寂,忽闻青蛙跳水声。”(罗传开译)古池,是历史的存在,当下的青蛙,扑通一声,跃入古池,激起水花点点,一响之余,复归于“寂”。青蛙与古井,冷落与水声,与禅有什么关系?说到底,禅就是解决生之有限与欲之无限的心结,当青蛙落水那一刻,二者得到和谐圆满的解决。参禅若看不透这一关,后面也就无从谈起了。

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

如果问题解决得了,

何必担忧?

如果问题解决不了,

何用担忧?——寂天菩萨

人们为什么需要参禅,用参禅的时间见个客户、看会儿报表、和朋友喝个酒什么的多好,何必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没用”的参禅上呢?在社会上成功人士的时间表上,工作早已排得满满当当,甚至一两年之后的时间都已经预订好了;还有都市中的时尚人士,白天在办公室里忙碌,午夜则在酒吧中流连。在现代人的生活范畴中,忙碌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无所事事的人多半会被人看作没用和没有价值的人。

每个人都在忙着,寻找自己的人生理想、寻找飞黄腾达的捷径,所有的公司也在忙着,为了业绩、为了绩效,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地解决方案,看上去前途一片光明。现代化、娱乐化,也为的是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可果真如此?

如果人们在现代化的生活中过得更加惬意,为什么心理专家的预约电话响个不停;如果人们因为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变得幸福,为什么自杀率依然高居不下;如果人们因为忙碌获得了更多的满足感,为什么还有人贪心不足、铤而走险锒铛入狱?

我们生活在焦虑、压力、郁闷、紧张的氛围中,同时也在制造者更多的焦虑、压力、郁闷、紧张。想想就觉得可怜,为什么会这样?人生苦短,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更多的权力,留下更多的印记、拿走更多的东西、解决更多的问题,我们拼命地改造外部世界:高楼大厦、钢铁森林、香车美女、珠光宝气……

看上去繁花似锦,好像问题获得了解决,而担忧的情绪却一直困扰着人们,怕问题解决不了;问题解决了,又怕出现新问题……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青丝变白发,问题依旧存在,担忧盘桓难去。

寂天菩萨说:

如果问题解决得了,

何必担忧?

如果问题解决不了,

何用担忧?(《心灵神医》)

禅修也许不能帮你解决具体的问题,也许还会花去许多时间,不过如果你能转个念头:我已经花了许多精力和时间在向外索取上,也该适当照顾一下处在黑暗状态的灵魂、一直饥渴难耐的内心。

当我们自净其意,停下身形,检讨一下自己浮躁不安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会发现当身体不健康或者无意中受了伤时,身上痛,心情也不好,这就很容易生出怨天尤人的心来,如此一来,原本的疼痛更加疼痛,让郁闷的心情愈发郁闷。

这时,慈悲的佛陀说:“请珍惜你现在的拥有,对身边的所有的人生起感恩的心情,试试看,心情会不会有所改善。”禅宗还有更直接的方法,即以简单的办法处理复杂的事:办法就是“放下”。放下什么呢,放下自己的贪婪、嗔怒、愚痴、傲慢,提醒自己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有错则忏悔,对别人有份感恩的心肠。如果能够坚持这些观念,把它们纳入日常生活中,就是为自己的心灵点燃一盏佛灯,这灯火穿越黑暗风暴,为我们的生命带来微弱的光明,这份光明,虽然少,却足够照亮人生。

破执、惜福:无事的人最幸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禅宗《红楼梦》里,贾宝玉被称为无事忙,意思是宝玉每天看上去忙忙碌碌,其实一件正经事没做。而在宝玉看来,自己做的事情非常重要,这正是所谓“此一是非,彼一是非”。

什么是正经事,什么是正常的生活?我们生活在无数条条框框规定好的世界中,身边有无数好生活的样板,媒体上也充斥着各类品味生活的广告与时尚,这些广告和宣传很大意义上左右甚至支配着我们的生活。为了买双名牌的鞋子,不得不加班到深夜,买了鞋子后,发现需要一件风衣来搭配,于是又要熬夜赚外快……

这是标准的现代生活,每个人都在努力获取物质生活的最大化,房子要大,最好住别墅;车子要新,最好超过隔壁阿三;学位要高,最好是常春藤的博士后;权力要大,最好是至高无上。人们的价值被标以数字,人们的快乐建立在损伤身体的所谓生活方式基础之上。为什么会这样,成功格言告诉人们:执著的追求是通往成功彼岸的惟一路径;为了将来打基础,今天吃点苦,明日享清福。果真如此?很多功成名就的人,对自我意识和权力控制有特别强烈的敏感度,他们通过不断的成功,证明自我的存在。成功者毕竟有限,那些能力一般或者能力很强却缺少机会的人,也有证明自我价值和寻求永恒的心理需求,然而世俗的评判标准让人们证明自我的道路如此曲折,怎么办?《华严经》说:“万法唯心造。”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态发生变化,观察事物的角度发生变化,感受也会相应发生改变,生命的方向也会不同。佛祖说的其实很简单,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种让自己满足安乐的方法,不仅仅是华山一条路。在惯常的现代思维中,有钱有权是成功的标准,而在佛祖看来,钱、权不过是人们制造出来奴役自己的工具!

想想看,我们上学、工作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好生活就是占有更多钱财,好生活就是不断努力,在执著的追求中,我们的生活失去了快乐,最后只剩下执著本身以及由于执著带来的心理压力、负面情绪。当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扩大,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身边人的幸福时,我们会停下来检讨一下自己的执著吗?

许多人认为:“如果我现在认真做某件事情,将来某个时刻就会享受这件事带来的好处。”其实这个想法往往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姑且不说我们做的事情本身是不是好事,即使我们怀着良好的愿望,努力的作某件事情,事后的发展未必如愿。每每面临这种情形,想着自己的努力化作一江春水,几人能够平衡。

所以禅悟关键一条就是破执,破除心中虚妄的追求。人的痛苦往往不在痛苦本身,而在于你太在意,所以痛苦的感受才会加倍。比如追星,在不追星的人看来,觉得追星的行为特别好笑幼稚,而在追星族看来,觉得不喜欢明星简直不可思议。对于追星族而言,明星的小事也格外重要,而对于局外人,大概压根儿就不会知道这些事。同样,我们对自己的亲人和对别人的亲人关注必然不同,陶渊明说亲人过世,“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可见感受从来就不是平等的,而是非常微妙和个人化的。如果我们能够放下执著的念头,换一个角度面对伤感、痛苦、欢喜,心灵就不会那么痛楚,也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的种种。

禅宗的破执不是要人们作麻木不仁的石头,为的是要人们懂得惜福。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我们所拥有的仅仅是今天。如果执著于对过去的悔恨和怀想,那么我们永远无法享受今天的花开花落;如果执著于明天的美好图景,那么我们可能享受今天的努力过程。生命之喜,应日日品味。要知道,我们从出生到跌跌撞撞活到老,须经历多少磨难。每天有那么多的交通事故,每天有那么多人死于不知名的疾病,而我们还在活着,能呼吸、能感受、能品味。与所有的经济奇迹、个人成就、科技成就相比,生命本身的奇迹更值得颂扬。

没有豪华的汽车,没有宽敞的房子,没有丰厚的存款,没有令人羡慕的工作,也没有足以傲人的学历资历,同样可以活得潇洒快活。

有一个富豪,驾驶自己漂亮的游轮到海边打鱼,他看到一个渔夫懒洋洋的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心里十分不平衡,他走上前去,对渔夫进行了励志及成功的教育,大概是开会作报告做惯了,富豪一连说了好久,怎奈渔夫眼皮都不抬,一直无动于衷在被疲劳轰炸许久之后,渔夫终于开口了,他问富翁:“先生努力这么多究竟为了什么?”富翁说:“到海边晒太阳、钓鱼。”渔夫懒洋洋地说:“您看,我现在不是正在晒太阳、钓鱼吗?”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怎奈现代人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把自己弄得很忙碌,结果往往是忘记做事的目的,只满足于忙碌。

无事的人最幸福,其实也不简单,无事并不是鼓励人们变得懒惰,而是说做人做事不必绕大弯兜大圈,该放手时及时放手,努力体会当下的快乐,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不要忘记“我”才是主体。

栽菜莫叫根生,识得现前三昧。

化贪婪为恬淡;化嗔怒为宽容;化愚痴为醒觉;化傲慢为谦卑;化疑心为信心。——禅宗

从小我们被教育说先有物质世界,然后才有精神世界,物质为先,乃为唯物主义,此理至关重要。长大之后,读书渐多,便开始起了疑心。明代心学泰斗王阳明,人号之为“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花开花谢,是因为人的心里有花开花谢的观念,如果没有人的认识,花自去开,果自去结,正是有了人的认识,才能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联系起来。西方人康德说得更为干脆:人为自然立法。

禅门公案《指月录》中有一则故事,讲了关于药山惟俨的一段公案:“园头栽菜次,师曰:栽即不障,汝栽莫教根生。

曰:即不教根生,大众吃甚么?师曰:汝还有口么?”

药山禅师苦口婆心要点悟种菜的僧人,怎奈这个小和尚不识师傅的一片苦心,才有了上面一段类似鸡同鸭讲的对话。药山见小和尚种菜,便说:“种菜很好,只是不要让根长出来。”小和尚觉得师傅的话有悖常识,说:“师傅,如果菜没有根,长不成,大家都要饿肚子了。”这话给药山禅师兜头一盆凉水,禅师没好气地喝道:“你还有嘴啊。”

药山禅师本想借着种菜的由头对弟子进行一番教导,根并不是具体的菜根,而是被世俗常规想法牵累而造成的妄念,说得明白一点,药山禅师的意思其实是你切莫陷入执著的念头,留在某处,落地生根。常人喜欢斤斤计较,处处留心。《金刚经》说“应无所住”,人的念头很容易被花花世界所吸引,漂亮的衣服、流行的时尚,一旦念头停在这些地方,便是停滞,停滞就是妄想,妄想弄处,什么都留心,什么都想得到,对什么都执著,这便是生了根。

有一部美国电影叫做《时尚女魔头》,根据一本畅销小说改编,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自己如何被时尚所改变、所塑造,而塑造这一切的幕后操纵者,看上去拥有控制别人的权力,实际上,她本人的生活与内心世界,也完全被妄念所操纵,为了她的事业,她不惜牺牲家庭、个人时间、忠心耿耿的部下。结尾处,女主角应聘到另一个公司,负责招聘的人说:“你一定作对了什么。”不错,女主角在关键时刻选择放下,斩去业根,这是她的智慧之处。虽然她可能会陷入其他的业障,起码她知道及时抽身、莫教根生的道理。而那位时尚女魔头,妄念之根深种,误己误人,悲哉。

药山禅师最后的棒喝需要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汝还有口么”绝不是常识世界的范畴,在禅宗看来,万物皆空,口之存在如根一样,是人们意识作用的结果。小和尚执迷于口,执迷于自己种菜的意义,忘记修禅的根本,被药山禅师没好气地抢白一番,也算是现世报了。

被意识迷惑的修禅者大有人在。一次,资严长老问惠明:“如何是现前三昧?”惠明反问:“还闻么?”答曰:“某甲不患聋。”惠明叹道:“果然患聋。”“三昧”用白话说即是禅定,是指风云而不改颜色的定力。说起来,定力这样素质实在难求,有多少人因为缺少定力功败垂成。《天龙八部》中天龙寺之所以能够化解鸠摩智挑衅的危机,全靠枯荣禅师高深的定力。

鸠摩智来时,气势恢宏,吐蕃国师,多大的身份,多硬的后台,鸠摩智本身武功高强,还带了少林寺的武林秘籍,软硬兼施,非要抢得六脉神剑剑谱不可。天龙寺的老和尚听说可以得到少林寺的武功秘籍,便动了心,枯荣禅师问道:“外敌来时,用看家本领还是外来的武功?”答曰:“看家本领。”枯荣禅师又问:“你的看家本领完全掌握了吗?”答曰:“尚未。”这一问一答好像是世俗的道理,也包含了深刻的禅理:生命的意义从外证明还是由内证悟?

资严长老希望获得禅定功夫的法门,但他对外部世界依然热衷,当惠明问他还能听到佛法时,他满不高兴,说:“我听力很好。”惠明很温和,不像药山禅师那样棒喝,却也点明资严长老的问题所在,他在禅修方面无知无识。

众生总是迷在现象之上,现象如何产生,常由灵敏的感官而来。故《般若多罗蜜多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意思是人的感官反应皆是虚幻,所以我们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都是虚空。如此就不会被意识所迷乱,不被妄念迷惑,才不会陷入永无止境的欲望中去。脱离了欲望的苦海,便能达到禅定的境界。

六祖说:“若见诸静心不乱者,是真定。”如何识得现前三昧,首先要做的功夫便是栽菜莫教根生!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惠能

禅修是一个发明本心的过程,六祖在《坛经》中时时提醒众人顿悟的妙蒂,《波罗蜜多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万事万物都是虚空,只要把握了这层意思,照见本心的佛性,人人都可成佛;照见本心的佛性,现象界的妄念自然远离修行者。

六祖的这些洞见一方面源自与生俱来的天分,另一方面也是因缘际会的结果。六祖本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没读过书,靠放牛、打短工为生。一次听人读《金刚经》,忽有所悟,他听说弘忍大师是当时的大德,便不远千里,历尽千辛万苦,从广东来到湖北,拜见弘忍。

弘忍禅师每天都会见到很多仰慕者和求经者,当他第一眼看到惠能时,并没有在意,还拿惠能的长相和出生地开了玩笑:“你生在教化不兴的广东外藩,长得又和大猩猩一样,也来学法?”

惠能毫不含糊,说:“佛性无南北,我长得丑,但不妨碍我学佛。”

弘忍禅师听后,大喜。世间良师固然难求,天赋禀异的徒弟也很难得。对于良师而言,有人继承衣钵比自己生了儿子更安慰。

弘忍禅师非常喜欢惠能,但当时寺中情况复杂,他深知如果表现出对新来弟子的优崇,必将给心爱的徒弟带来嫉妒、诽谤甚至杀身之祸。佛门号称清静之地,可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权力之争,弘忍禅师的大弟子神秀羽翼已丰,弘忍禅师为惠能安危考虑,便打发他做舂米的粗使活。

到了选接班人的日子,弘忍让寺中弟子做偈语,以此考察弟子们的修行程度。这里有一个细节一定要注意,寺中的和尚都说神秀已经是内定的人选,其他人不必认真做了。可见当时神秀的势力有多嚣张。后来他不惜派杀手追杀六祖,弃佛门戒律于不顾,也难怪北派日渐衰落。其根不正,苗又怎么能长茂盛呢?

神秀作了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看见此偈,只说依此修行也有大益用,仍没有参悟佛的真谛。神秀满心欢喜等着师傅夸奖,不想碰了一鼻子灰,只得闭门造偈。弘忍鼓励其他门人做偈,可是大家都慑于神秀的势力,无人认真应对。

神秀本来以为会通过这场不公平的竞选比赛轻松地得到师父的衣钵,谁知惠能从斜刺里杀出。惠能听了神秀的偈子,反应和弘忍一样,他恳请别人代笔,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看到大喜,为了保护惠能,他若无其事地表示这个也不怎么样。另一方面,他三更半夜叫来惠能,传他《金刚经》,还将象征正统的袈裟传给惠能。《西游记》中有一个情节,孙悟空学艺也是在三更天,他的授业恩师敲他头三次,聪明的猴子马上明白师父的意图。很明显,这个情节借自六祖学佛的典故。弘忍托付衣钵之后,又是在三更天,亲自送惠能下山过河。

在船上,弘忍亲自把桨,经此一别,师徒恐怕再无见面之期。惠能坚持要摇橹,弘忍说:“我来渡你。”惠能答曰:“我已经得到您的衣钵,您已经渡过我了,现在应该是我来渡您。”弘忍欣然,过河后,师徒坦然相别。

其后,神秀的爪牙果然来夺袈裟。惠能遵从弘忍的安排,隐姓埋名,甚至脱下僧衣,留起头发,远离湖北,回到广东,多次遇险,侥幸逃脱,才将禅宗一脉传承。

后来,惠能烧掉象征权力的袈裟,从修道而言,他比弘忍更为通脱,悟道更深。本来无一物,万相皆是空,有没有袈裟又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也避免了弟子为夺法器而互相陷害,乃至杀戮。“五蕴山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逢。无量劫来赁屋住,到头不识主人公。”世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最后空落落死去,一头一尾映照出生命的本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平静的接受自身的有限性,好运歹运在因缘际会时光临,不必太过在意,当它们离你而去时不带走一片云彩,如果你念念不舍、紧抓不放,便堕入妄念,失去珍惜当下的心境,迷失本心,掉入尘埃中。

学佛的最高境界在见佛灭佛,万物皆空,把佛当作宝珠,心心念念去求,你要那个宝珠做什么?所以六祖才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佛性就在每个人的身上,只是你的眼睛盯在哪个方向?

生死自在,死亡本身是一种深刻的治疗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六祖惠能

东杜法王仁波切著的《心灵神医》告诉人们,一切生命的本质是心,而心的本性则是清净、安详、圆满的。心就是佛。我们都知道,心只要不受外界环境和情绪的压力,就可以变得安详、开放、睿智、空灵。身体是生命往来的一间客栈,我们暂时住在客栈里,最后一定会离开。不管科学多么昌明发达,我们都会走向死亡。

平常人对死亡十分忌讳,家里人故去,不说死,说走;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也要说些吉利话,生怕说什么应什么。然而,死亡这件事并不是不说就可以避免的,对所有生物而言,死亡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每过一天,我们便向死亡迈近一步。

佛说,死亡本身其实可以是一种深刻的治疗。即使导致死亡的状况备受煎熬或有肉体上的痛苦,但安详仍然是可能的。生命中的一切,包括死亡在内,都可以是一种放下。但不要因此放下生命,凑合过活!珍惜你被赐予的宝贵生命,只要还有存活的机会,就要十分坚信你可以、也将活得更好。在自然的法则里,死亡之神终究主宰着我们的身体。当死神召唤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走。这是事实的真相。不过有时候,我们可以骗一骗死神——我们不必立刻回答它的召唤。

即使只有几个月或几天的时间可以活,也能够把末期疾病看成是机会。知道自己即将去世,或者明确自己终会走向死亡,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必灰心丧气,换种观念,将死亡的过程当作一种真正的加持,因为那时侯我们能够完全为自己而悲伤和开放,这是在我们生龙活虎时很难办到的事。我们可以告诉亲爱的人,我们多么爱他们,修补可能已经变得紧张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仅存的短暂时间内发现价值。(《心灵神医》)

中国古代高僧,都能在生死之际往来自在,对于一般人来说,大病以来,平常所用功夫都帮不上忙,连念佛的力气都没有了,而那些得道的高僧就不一样。据《指月录》记载,遇安禅师临终前,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干净的衣服,自入棺内。过了三天,弟子们想念师父,打开棺盖,见师父已经死去,大家都叫着师父,失声痛哭。这时遇安禅师忽然坐起身来,众人还来不及惊讶,他走到堂上对众人说:“如果谁再开启我的棺盖,就不是我的弟子。”语毕,自顾自走入棺中,圆寂了。

更为传奇的是隐峰禅师。隐峰禅师圆寂前,一点也不伤感,也没有痛苦,还与弟子们开着玩笑,他问大家:“天下有各种各样的死法,有人坐着死去,有人躺着死去,这些我都见过,不知有没有人站着死的?”弟子说:“有的。”隐峰禅师又问:“那有没有人倒立去的呢?”众人说没有见过,隐峰禅师倒立而化。隐峰禅师的妹妹也是一位修行的高人,见哥哥倒立而化,感慨道:“老哥从前就有点顽皮,死的时候还能玩花样。”说完,也静静的去了。

在生死关头,还不忘开开玩笑的人,已经接受了死亡的治疗。

无常是好消息

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梦窗禅师

人们因为生命的有限性,积极追求价值的永恒,中国传统的三不朽为立功、立言、立德。在有限中追求无限,在短暂中寻求永恒,是人类的渴望。因为外部世界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人们便开始努力寻找保障。从房屋到家庭、社会、法律等等,我们总是想法设法在无常的世界中寻找一根浮木,帮助自己度过无边的苦海。我们没有办法预测明天会不会发生不测,所以今天拼命赚钱;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所以拼命加强营养、锻炼身体。看上去,我们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说到底,我们都是逃避现实的胆小鬼,因为我们不敢正视无常世界。

无常的概念并非预言世界末日,它也不是对人类罪恶的惩罚。它没有本具的正面或负面,只不过是事物和合的过程之一部分而已。我们通常只想要无常的一半过程,如只要生而不要死,只要得而不要失,只要考试的结束而不要它的开始。真正的解脱来自领受整个循环,而不是紧紧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谨记因缘的变异与无常,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我们就能善用它们。财富、健康、和平、名望,和它们的反面一样,都是暂时的。而且悉达多当然不会偏好天堂美景或天堂经验,它们也都是无常的。(《正见:佛陀的证悟》)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聚就有散,有生必有灭。在生命过程,人们都要饱受出生成长的痛苦,我们不得不承担受他人支配的苦,学习不能如愿的苦、参与社会竞争的苦、贫穷且衣食不足的苦、遭遇突如其来灾祸的苦、年老多病的苦……

在我们生活的当下,彼此之间建立了父母子女或互为朋友敌人的关系,与亲密的人,我们希望永生不分离;遇到讨厌的人,我们希望再也不遇见。然而,父母会离开我们、爱人会离开我们、儿女也会离开我们。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离别、思念的苦。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新鲜商品等待购买,更加威风的权位等待争取,财富、健康、和平、名望,这些都是我们渴望得到的美好。然而美好总是那么稀缺,需要个人努力,更要有恰当的时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不是悲观者的哀叹,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佛把所有苦的现象归纳为八种,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其中生老病死是所有人无法逃脱的生命现象;怨憎会苦是指和自己有怨恨的人相会合的痛苦;爱别离苦实质和自己亲人离别的痛苦;求不得苦是指自己的愿望达不到,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五取蕴苦是指色、受、想、行、识五种积聚而产生的种种痛苦。

禅修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生命的困惑,剖析无常的价值。直面人生、直面本心,平静地接受生命的负面,无常纯粹是一个简单实在的事实,不可能有一天,某个突发的和合事物会突然变得恒常。

被害怕和迷惑笼罩的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来日一直都是有限的。即使理智上知道有生必有死,但我们时常更愿意相信世界上某个地方存在着恒常的完美,不愿去想事物相互依存性,任何过于完美的东西总是显得那么不真实。这种习气会给我们带来各种负面的情绪,像是偏执、寂寞、罪恶感等等。我们会觉得被欺骗、被威胁、被虐待、被冷落,仿佛这个世界只对我们不公平。如果我们能够把无常当作一件平常事接受,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不完美,抛弃过分执著的念头,心灵就会感到平和快乐。

如果我们能够接受人与人之间的聚散无常,明白不论相处多么融洽,每段关系最终都会结束,即使不是别的原因,也会由于死亡而终止。那么我们就会更珍惜与理解身边的挚爱亲朋。抛开“天长地久”的幻想,反而有意想不到的解脱:我们的关怀与爱心变得没有附带条件,而欢乐常在当下。当另一半来日有限时,我们会更自然、也更满愿地付出爱和支持。

无了禅师临终前作偈曰:八十年来辨西东,如今不要白头翁。非长非短非大小,还于诸人性相同。无来无去亦无住,了却本来自性空。

承认无常是好消息,需要勇气、担当和智慧。存命之喜,应日日况味之。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六祖惠能

六祖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意思是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佛。你自己不自信,还要问,“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依然是凡人,佛祖依然是佛祖呢?”六祖说很简单,是由于众生“心迷”,自己颠倒了,看不到自己的伟大,不敢承认自己本来是佛,结果上天入地,万水千山,硬要在外面去求法。对此,六祖强调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禅宗的修行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不然顿悟成佛就失去了依据。历代真正的祖师,常作狮子吼,点醒迷失本性的弟子,根源就在本门重在直接转身。

当有人问六祖如何评价梁武帝,六祖明确指出梁武帝并没有真正悟道。南朝梁武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佛寺捐助者,在他当政期间,不但广修寺院,大力赞助佛寺发展,还曾几次出家,要大臣们拿出大笔钱财替他赎身。结果到了惠能这里,一点都不领情。或者有人说,惠能忘恩负义,梁武帝白捐了那么多真金白银。惠能本来就是化外之人,又怎会在乎俗世的品评。惠能看来,梁武帝捐再多的金银财宝,如果没有顿悟,依旧只是门外汉。

一日,归省禅师给众僧讲法,说:“此宗门中,亦能杀人,亦能活人。杀人须得杀人刀,活人须得活人句。作么生是杀人刀、活人句?道得底出来对众道看。若道不得,即辜负平生。”时有僧问:“如何是和尚四无量心?”师曰:“放火杀人。”僧曰:“慈悲何在?”师曰:“遇明眼人举似。”

粗一看去,感觉佛门便是梁山泊,法堂就是十字坡。细细琢磨,确是佛法妙谛。杀人刀不是杀伤人命的凶器,而是斩断一切妄想执著的决心,有了它,便可无所住,无所恼。《金刚经》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何故?如果离开这四项,证得法身,宝刀必常露。惟此,不会迷惑、不会假道于外。活人句是“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的修为。杀人刀、活人句两厢配合,抛却妄念,一心持修。

有僧问长沙景岑禅师:“亡僧迁化后什么处去也?”长沙景岑作了一首偈子说:“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十方真寂灭,谁住谁复行。”景岑认为,问者只是从现象上谈谈缘生法而已,没有了解禅修的真谛。如果真正达到了寂灭大定的境界,缘起又在什么地方进行呢?十方本来寂灭,法性动也没有动一下,本来就在涅之中,何来处去?

当阿难请教佛陀如何修行时,佛说:“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楞严经》)意思也很明确,当你找到自己的佛性时,是从你自己的身上找到,而不是我这里。当佛性充盈之时,除了你自身的证悟,没有其他。千万不要怀疑自身的佛性,汝本有家珍,反不敢认以为真,却来求佛加以证实?!

佛陀的意思很简单:你是自己的老师。

见如来只在刹那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六祖惠能

怎样进入禅道?六祖说:“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意思是,禅要我们当下认识自我,不要去攀缘其他,走遍千山万水,若无顿悟,也是徒劳,那里没有佛,佛只在顿悟的霎那。”

顿悟的佛性又是什么呢?佛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是至诚心、深情心、回向发愿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是真实究竟圆满觉悟的心;是怜悯一切众生的心;是自己的真心、本性。

菩提心真诚到极处,一个妄念都没有,众生皆平等,社会地位、美丑妍媸、贫富贵贱,在菩提心中没有一丝差别,甚至超越仇恨冤愆。

一次,屡次陷害佛陀的提婆达多生病,很多医生都没能把他医好。身为他的堂兄弟,佛陀亲自来探望他。佛陀的一个弟子问他:“您为什么要帮助提婆达多?他屡次害你,甚至要把你杀死!”佛陀回答说:“对某些人友善,却把其他人当做敌人,这不合乎道理。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想幸福快乐,没有人喜欢生病和悲惨。因此我们必须对每一个人都慈悲。”于是佛陀靠近提婆达多的病床,发愿说:“我如果真正爱始终要害我的堂兄弟提婆达多,就像爱我的独生子罗侯罗的话,我堂兄弟的病,立刻会治好。”于是提婆达多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六祖坛经·顿渐品第八》记载着六祖惠能宽容度人的故事。惠能与神秀分别在南北二地各弘宗法,北宗门徒惟恐五祖弘忍传法给六祖惠能之事广为天下人闻知,遂买通侠客张行昌前往暗杀六祖。六祖劝谏刺客说:“以正剑任侠者,不应该有邪心。以邪心用剑者,必无正当的侠行。我只欠你钱债,并未欠你命债!”张行昌有所悔悟,便向六祖忏悔,并希望立刻随六祖出家。慈悲的六祖先将黄金送给他,并安慰他说:“你暂且回去吧!我担心身边的徒众若知道这件事,必不肯容纳你。日后等你变装再来,我会接受你的!”

行昌秉承六祖指示,连夜遁逃而去。后来在其他寺院出家受戒,法名志彻,精进修行。尔后,因对《涅槃经》经义不解,而再度就教于六祖。六祖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我一直都挂念着你,你怎么这么晚才来?”

志彻感愧交加,立志追随六祖弘法利生,以报师恩于万一。

真心跟镜子一样,我们笑,它也笑;我们哭,它也哭,我们笑哭有心,它笑哭没心,它表演的虽然逼真,却没有心,它是高度圆满的智慧。

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将一口痰吐在佛像身上,管理的纠察师看到以后非常生气,就责骂他道:“岂有此理!怎么可以把痰吐在佛身上呢?”

这位吐痰的禅师又再咳嗽了一下,对纠察师说:“请您告诉我,虚空之中哪里没有佛?我现在还要再吐痰,请问那里没有佛?”

这位禅师已经悟到“佛性遍满虚空,法身充塞宇宙”的道理,而那位纠察师仍在迷惑中,惑于对佛像的执著遵从上。前者看似撒野,心底却是一片澄明;后者看似庄严,心底依然黑暗。

佛菩萨有真感情,真感情叫慈悲。真感情决定是清净、是智慧。慈悲心就是对人、对己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积功累德多少其实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以真心去做,以真心积的小功小德,也能往生。只要有一个众生,你不喜欢他、讨厌他、嗔恨他、不想度他,你就没有菩提心。念念想众生,念念想社会,菩提心就现前,念念想自己,菩提心就没了。

佛慈悲一切,神爱世人,那个爱是平等,没有差别。平等决定没有傲慢把一切众生都看成诸佛如来。关怀、爱护、全心全力帮助四方众生,这是菩提心发扬起来了。

日本著名的禅僧良宽禅师除弘法外,平常就是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过着简单贫苦的生活。一天夜里,他从外面讲经回来,正好撞见一个小偷光顾他的茅庐,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没有露出嫌恶生气的表情,只是和悦地对双手空空的小偷说:“没找到可偷的东西吗?你这一趟大概要白跑了,嗯,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看到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的说:“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美丽的月亮”,象征着我们的自性,每一个人自性中都有无限的宝藏,假如能识得自家宝藏,何用偷窃他物?禅师惋惜不能将美丽的月亮送人,不能度化小偷。人人都有佛性至宝,何必沦为窃盗?

喜怒哀乐的本性就是菩提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肠肚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布袋和尚

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是许多学佛人背得烂熟的话,说来容易,真正实践的人并不多见!佛法就在我们生活的烦恼之中,觉悟与世间不能相离。没有世间,我们到哪儿去求觉悟呢,哪儿去找菩提呢?

佛经上说:“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以第一义不二故。喜怒哀乐的本性就是菩提。”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有回头时,胡作非为是张三,回头后,安分守己、助人为乐的还是那个张三。回头做好事的那个力量,就是他以前干坏事的那个力量。切莫小看回头这件事,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很多人的修行和顿悟都在回头那一瞬。《五灯会元》上记载了五泄禅师悟道的过程。婺州五泄山灵默禅师向南岳石头希迁禅师问法,与其他学僧不同,他不问佛法,也不问达摩禅,只问一句话:让我领悟佛法的真谛,我就留在这里;若不能,马上就走。希迁禅师听闻此言,就地一坐;灵默拔腿就走,还没走几步,希迁喊道:“和尚!”灵默回头,希迁道:“从生至死,只是‘这个’,回头转脑做什么?”灵默的回头,便是佛性的灵转,自性的发见。灵默留下,后来也成为著名禅师。

有人一说修行,总想找个清净地方,或隐居起来闭关。若没有证悟的根子,闭关便是东施效颦,“不是菩萨不坐山,没有开悟不闭关”。佛法就在人世间,没有半点火候,就去闭关,往往烦恼一来,想老婆了,想酒肉了,想朋友了,想热闹了,结果是闭不了几天。还有一些人,倒有勇气,强撑着,结果弄出病来。

有了证悟,当下就出世;如果见地不正,甚至还有邪知邪见,不论你修什么法,也不论你躲在哪儿修,都是没有出离世间。

六祖还怕人们在正见上起执著,就进一层开示说:“正邪俱打却,菩提性宛然。”要知道,真正见了性,就入了不二法门,那时不但邪见不要,正见也不要。有的人到这里害怕了,正见怎么会不要呢?你若未到这一步,正见当然要,但若真的见了性,恰恰是你自心本性全体现。学问会了以后,须要丢掉;一切境界来时,一切妄想来时,不用怕,那个妄念碰不掉你圆满自性佛,不理它。希迁禅师说“长空不疑自云飞”,万里晴空从来不会在意天上那点白云,白云也不在乎空洞的天空只有自己这一片云彩,关键是“不疑”。

有一次,苏东坡到金山寺打坐参禅,打坐过后,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佛印禅师道:“禅师!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笑笑,竟无以为答。苏东坡以为赢了佛印禅师,回家后便向妹妹苏小妹夸耀,苏小妹听了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禅宗的话头,不是巧辩,是灵慧。

喜怒哀乐即是菩提。我们是否真的对禅有深刻的认识,扎扎实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苏东坡的话头。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放屁。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打开一看,见“放屁”两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呵呵大笑说:“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听后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真正开悟的人,真正有见地的人,不会把现世生活抛在一边,相反,他对工作,对生活的考虑更周密,做得更好、更巧、更高明,可以“遍周法界”、“了了分别”,而且“应用便知一切”。

主人翁在何处

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六祖惠能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意即任何推理,必须有个根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是无须证明,就是“我”的存在。我正在思维着的这个存在是无须证明的,所以一切推论都必须从这儿开始。《六祖坛经》云:“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

开悟见性是大事,但不要从外面去寻觅。洞山禅师开悟时就说:“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殊。”从外面求,永无结果。禅宗的证悟过程中有一个前提非常重要,即了解自己才是证悟的主体,即知道主人翁的根基,外在的因缘,师父的棒喝只能是辅助力量,只有明白心中有一亩佛田,愿意转身耕作,才有可能获得丰收。

丹霞天然禅师把人的佛性比作明珠,作诗曰:般若灵珠妙难测,法性海中亲认得。隐现常游五蕴中,内外光明大神力。此珠非大亦非小,昼夜光明皆悉照。觅时无物又无踪,起坐相随常了了。罔象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伪。

佛性就如灵珠,藏在人的内心之中,时隐时现,有了它,便能洞明世事轮回。灵珠无形无声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却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只有通过感悟才能体会得到,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骗人的东西。

丹霞禅师未出家时曾一度追求功名。有一天,有人对他说:“做官还不如做佛。”于是他就来到了马祖那里,请求他收留,可是马祖禅师不肯收留他,对他说:“每个人都有因缘,你的因缘不在我这里。”就把他介绍到石头禅师那里,石头禅师收留了丹霞,命他每日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一做就是好几年,丹霞从无怨言。有一天,石头禅师命大家锄草,让大家都回去拿锄草的工具,可是丹霞却拿了一把剃刀。石头禅师看他已经开悟,便为其剃度。

过了一段时间,丹霞去见马祖,他直接进入大殿,骑在祖师的圣像上,众人大惊,急忙向马祖禀报。马祖出来看到他这样,十分欢喜,为丹霞取名天然。

严冬的时候,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寺中没有足够的木材了,丹霞便把大殿上的木雕佛像丢入火种取暖。众僧纷纷斥责丹霞对佛大不敬!丹霞淡然道:“我是在烧取舍利子,而不是在烧火!”众人厉声斥责说:“木刻的佛像里怎会有舍利子?”丹霞说:“既然是木头,拿来烧火又有何妨?”众人哑然。

再看的丹霞《玩珠吟》: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醒。百骸虽溃散,一物镇长灵。惘象先天地,玄泉出杳冥。本刚非锻炼,元净莫澄渟。瑞光流不灭,真气触还生。

禅宗的修行就是不二法门,你若在外面去找什么修行的方法,就是浪费功夫。所以,六祖鼓励后人应相信自己,相信万法就是自己,烦恼是我自己,菩提还是我自己。这一切,都是自己本来具备的,不是外来的。六祖说“著境生灭起”、“离境无生灭”,我们若放下对外面世界的执著念头、利害得失,把烦恼打破了,便是“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所以六祖又说:“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这一念,就是我们现在虚灵不昧的一念,就是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依据,也是万法的源头。

证悟禅宗,须知此岸即是彼岸。

放下:禅的智慧,人生的智慧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了庵清欲

佛说,无论我们认为美好或是丑陋的事物,无论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都有生有灭,不会永存。美丽的衣服、可口的美食、华丽的房子、高级的轿车,常会让人怦然心动,没有得到的时候,怅然若失;真正拥有之后,又变得患得患失。如此,便作了心爱之物的奴隶,无法随缘安心。所以,禅说“放下”,不仅仅是修禅证悟的智慧,也是日常生活中让我们获得快乐的智慧。这不但是一个禅者应有的风度,即便是普通的人,也应知道顺应事物的变化,让内心世界保持平静圆融。

一次,有僧前来求法,因为来时匆忙,没有准备礼品,有点尴尬,开口便说:“我空手而来,请您不要见怪!”

赵州禅师说道:“既是空手而来,就请放下来吧!”

此僧不解,反问:“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立即回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这个僧人还没有明白,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此僧还不明白,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此僧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

赵州禅师也很无奈,说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佛性本是人的自性,但需要参悟,如何参悟,便要放下俗念执著心。宋人张紫阳的《悟真篇》写道: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耀,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憔枯。试问堆金成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人生虽有百年期,夭寿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欺。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炼是愚痴。

功名利禄、长寿富贵、男欢女爱,都会给人带来满足和快乐,但是如果完全被这些事情控制,把所有的经历和心血都花在这些上面,获得固然心满意足,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成功或失败,得到或失去,从来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放下自己的执著之心,可能非但不能做好事情,反而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尽的伤害。

美国电影《知更鸟不唱歌》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故事梗概是小女孩卡蒂被心理扭曲的父亲囚禁八年(从4岁到12岁),在这八年中,她被自己的至亲残酷的伤害着:打骂、恐吓、与世隔绝,可怜的卡蒂因此失去了语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当她懦弱的母亲在警察的帮助下将卡蒂救出来的时候,卡蒂就像一个饱受惊吓、不知所措的小鹿一样。语言学博士桑德拉介入卡蒂的生活,桑德拉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卡蒂走出阴影,学会自我表达。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和卡蒂过不去,有太多桑德拉和卡蒂无法左右的势力在影响他们的生活,卡蒂被自私的心理学专家朱蒂带走,朱蒂将卡蒂当作自己的实验工具,继续让卡蒂过与世隔绝的生活,她甚至找到卡蒂懦弱愚蠢又固执的母亲,将卡蒂从桑德拉身边带走。电影的结尾说,卡蒂被人收养,法庭根据卡蒂母亲的要求,严令桑德拉不准接近卡蒂。

据说知更鸟在英语世界有着神秘的意味,象征生命、爱等美好的情感,知更鸟有点类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杜鹃鸟,似乎又比杜鹃鸟更惹人怜爱。

至亲骨肉之间,除了有爱,还有伤害,其中很多伤害还是以爱的名义完成的,望子成龙、魔鬼式训练,凡此种种,究竟是爱,还是伤害?卡蒂的悲剧,全由至亲骨肉酿成。偏偏能够左右她生命方向的还是她那偏执的母亲,从这个可怜女人的立场来说,她也是为了女儿好,但她作出的决定,却是把女儿送入另一个地狱。好心办坏事,后果常常非常严重,有的可以挽回,有的不能。生活的悲剧绝大多数缘自于此,对于有爱心却缺乏认知和判断能力、缺乏承担严重后果能力的人来说,究竟是该原谅还是该谴责呢?

卡蒂对桑德拉来说,是一个需要格外关爱和保护的知更鸟,然而,知更鸟却无法选择自己依傍的枝头,甚至失去了歌唱的勇气和能力。她后来的命运如何,会不会遇上真正疼惜并有能力帮助她的人?她后来有没有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她后来还会用自我伤害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吗?反省一下自己,我是别人的生命中的知更鸟,也把别人当作知更鸟,会不会在某些时候因为我的愚蠢影响到我的知更鸟的歌唱?会不会因为某些因素,我在某天也会失去歌唱的能力?

爱的意愿很容易生发,爱的能力和行为却是一门大学问,需要用一生来研习、参详。为什么生命中有那么多涩味,是不是因为爱的意愿泛滥成灾,而爱的能力却如荒漠一般干涸?有人在高唱:“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这样的吗?除了有爱的意愿,我们是否也有爱的能力,如果没有,至少要有克制自己错爱的冲动,否则,会给身边的至爱亲人的生命带来无尽的涩味。

一个人究竟要有多少理性和知性才能从容应对生活,才能不让身边的人跟着吃苦呢?当看到有人没有能力爱人偏偏忍不住干预至亲生活酿成苦果显露出痛苦而无辜的眼神时,又该怎么办?

禅说,懂得放下,要学会及时抽身。

晋迨禅师雅好兰花,人们称之为“兰花和尚”。某日,晋迨禅师应邀去寺院外讲经说法。行前,他嘱咐弟子好好照顾兰花。弟子知道禅师钟爱兰花,因而他看护得很仔细,在给兰花浇水时分外小心。可是越小心就越容易出差错。一个不留意,这个弟子脚下一绊,竟将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