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寿的良方是开朗: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10:30:05

点击下载

作者:王爱莲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益寿的良方是开朗: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南

益寿的良方是开朗: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南试读:

写在前面

诗人惠特曼说:“当我坐在公园长椅上,男男女女从我跟前走过,年轻的很美丽,年老的更美丽。”中国民间抗击艾滋病的知名人物高耀洁,是一位79岁的老人,退休后的她,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十余个县市、数百个乡镇、村庄,她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向无数艾滋病人遗孤及艾滋病人撒播爱心。她是那样健康而快乐地生活着,丝毫没有感到自己已逾古稀之年,更没有让人们感到这是一个行走在人生暮年的老者形象。她的经历启示我们: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命的状态。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衰老夭亡的,莫过于不好的情绪和心境。生活中有些人未老先衰,其实不一定是身体或者疾病的原因,而是由于长期缺乏生活热情、悲观或者冷漠的心境使然。开朗快乐的心境可以使人的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使人的免疫抗病系统发挥最大效应,从而抗拒疾病的袭击。事实上,人体自身就是良医,85%的疾病可以自我控制。一项关于长寿的调查发现,长寿的主要原因是性情开朗,情绪乐观,热爱生活。那些人老心不老的人往往精力充沛,生活情趣盎然,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焕发出一股生机与活力。这其实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延年益寿的能力,只是有些人被一种消极的心境泯灭了而已。

开朗是一种优良的性格品质。一个开朗的人一定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豁达快乐的人。开朗的人在生活中带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富有生机、活力与朝气的。一个开朗的人看上去往往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所谓“笑一笑,十年少”便是这个道理。

当然,要保持积极、开朗、快乐的心境,唤醒延年益寿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违背生命走向的自然规律,去挑战非力所能及的事业、工作或者其他;也不意味着我们要逃避生活的变故或者抗拒那常常袭上心头的不良情绪。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我们接受自然生命的蜕变,接受社会和生活的转变,在身心状态和生活状态的改变面前,不否认,不畏惧,懂得开解与释怀,做一个开朗、豁达、快乐的老人。这样的老人懂得人生的真谛:生命是一个过程,他会对自己当前的过程满意,并满怀爱与热情,去展示这个过程里最好的生命状态。

透视老年心理

衰老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一个人从壮年、中年,逐步进入衰老,生理机能逐渐减退,生活适应能力下降,心理上也呈现出一些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变化。

记忆力减退。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现象,是由于老年人大脑功能下降所致。如老年人对于自己不理解的材料或无意义联系的材料识记能力下降;遇到过去熟悉的老同事,却想不起对方的名字;遇到明明查过几次字典的字,却想不起来是什么意思;这种能辨认却不能回忆的情况在老年人中相当普遍。另外,老年人注意力常不集中,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短时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近事记忆下降,远事记忆深刻,日常生活中联想与回忆增多,容易沉湎于旧事等。

智力水平下降。老年人思维缺少创造性,大脑反映迟缓,对于新事物、新观念的领悟和接受能力以及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逐渐下降,计算能力、言语能力和空间构图能力也明显下降,表现为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减退。

情绪控制能力差。老年人情绪易激动,容易被激怒,动不动便大发雷霆或者哭泣,经常产生抑郁、焦虑、孤独感,容易恐惧和担忧,对外界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对躯体的主观感觉增强,计较别人的言行举止,猜疑心重,不易被环境激发出热情,还经常出现消极言行。

个性执拗。老年人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在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已经养成了自己的生活作风和习惯,这些作风和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得到强化。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看待世态人生的眼光,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在生活里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这使他们对于人生的体验复杂而深刻。因此,他们在评价和处理一些事务时,往往容易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老年人社会角色发生改变,生活圈子缩小,他们可能一时难以认识和适应生活现状,容易将对外界事物的关心转向自我,一些曾经在工作上有过成就的老人容易变得高傲自大,自尊心强,说话办事以自我为中心;也有些老年人会出现“退化”现象,他们言语行为幼稚,害怕孤独,变成了需要细心呵护的“老顽童”,当儿女们工作繁忙而无人陪同时,便容易惶恐不安,失去生活的能力和信心。

渴望健康长寿。老年人从社会的主角赋闲下来,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也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经济承受能力以及谁来养老和照顾自己等问题而忧心忡忡。但他们大多数都希望看到自己从事过的事业蓬勃发展,看到社会进步与儿孙们茁壮成长。因此,他们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一旦生病了,则希望尽快痊愈,不留后遗症,不给后辈增加负担,尽量使自己延年益寿。

喜欢安静、少干扰的生活。老年人怕孤独,也怕劳累和忙乱;他们喜欢儿孙绕膝、家人团聚的热闹快乐,却又对喧闹的环境感到心烦意乱。他们不喜欢嘈杂、喧哗,愿意在安静、清闲的环境中生活,过所谓的清静日子。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平平淡淡、不受干扰、有规律、慢节奏的生活,习惯在安静的环境中,慢悠悠地做事,甚至看到别人快节奏的活动,也会感到眼晕,承受不了。

读懂自己的心理需求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在年轻人看来,人到老年,在家抱抱孙子、看看电视、享享清福,是一桩无比幸福的事情。其实,老人的心理需求并不这么简单!具体说来,老年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有:

健康的需求。人到老年,身体机能走向衰退,看身边同龄人生病、住院或者死亡,更容易触发老年人的恐老、怕病和惧死心理。因此,健康是老年人头等关心的大事。

安全的需求。对于老年人来说,安全的需求来自子女和社会的关心照顾以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会安定等。人到老年,精力、体力和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老年人甚至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他们希望得到关心与照顾,老有所依是他们的一大安全需求。

情感的需求。多数人到了老年都会有孤独的心理感受,特别是离退休人员,过去生活在群体之中,很容易满足交往、友谊和归属等方面的需要,现在离开了群体,和群体成员交往少了;另外,人到老年,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失去了配偶或老年丧子(女),家庭结构不全;有的子女结婚后另立门户,老人独居;有的子女不与老人来往,不赡养孝敬老人等,都使老年人在友情、亲情和爱情上出现缺失。如一些老年人情感生活不尽人意,为避免家庭冲突,隐忍自己的感情,一个人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虽子孙满堂,却晚景凄凉,他们或许物质生活丰富,但仍然期望得到家庭成员越来越多的关心、爱护、尊敬和信任;有的老年人丧偶或离婚后,仍然很希望找到一个能互相照顾、在情感上有所依赖的老伴。

被尊敬的需求。老年人,尤其是离退休的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能力衰退,行走不便,集体生活减少了,工作环境和职务发生了变化,忽然感到“门前冷落车马稀”,被冷落的感受油然而生,他们希望继续得到别人的肯定、鼓励和尊敬,否则便情绪低落,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引起抑郁和消沉。

交往的需求。多层次交往也是老年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老年人为排除生活中的寂寞感,喜欢在一起聊天;为了切磋某方面的技艺,也爱找一些有共同爱好的人交流;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老人们想要广交朋友,他们不愿长期呆在家里,非常渴望理解和交流。

另外,老年人大都沉着稳重,老练大方,阅历丰富,处世有方,因此干什么事都希望有自己的主张,这种心理上的自信和自主,是老年人的自主需要。

解析老年心理误区

我老了!我对他人、对社会已经没有用处了;我这辈子算是白活了;人走茶凉,人们都很势利,不把我当回事了!人老了,生活单调,人生很无聊……生活中,很多老人为此苦恼、感叹。其实这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误区。

衰老感导致无用感。衰老本是自然规律,老年人身心渐老,感知能力下降,青丝变白发,健步如飞变成了步履蹒跚,精神饱满变成了气力衰弱。这种衰老感往往使一些老年人认为,自己老了,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了,过去游刃自如的工作再也不能胜任了,生活中成了需要别人照顾的对象了,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没有什么作用了。

过度操心子女生活。有些老年人过度操心子女生活,他们一方面对于子女处理事务不放心,另一方面想对自己早年未尽之责进行补偿。因此,他们不顾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精心照顾子女的生活,为子女的大小事情操心忙碌。但身处其中的子女却未必领情,他们觉得老人的做法让他们感到压抑,觉得自己好像无力决定和处理家中的日常事务,如果老人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还可能让他们产生内疚,觉得老人的身体状况与自己照顾不周有关。

过高的孝顺期待。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有些老年人会有较高的孝顺期待,他们变得依恋子女,希望子女能够和自己住在一起,或者经常回来,隔三差五买些东西回家,每天陪着自己聊天散步,如果子女不能做到,就会觉得子女长大了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对自己的照顾和关爱越来越少,甚至认为子女越来越不孝顺了。

没有成就感,感叹白来世上走一遭。有些老年人常常喜欢回忆过去,缅怀往事,当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很多老年人会有一些遗憾,比如曾经想做的事没有去做,曾经深爱的人被错过,抑或觉得自己一生没有可圈可点的成绩,认为自己碌碌无为,白来世上走了一遭。

感叹人走茶凉,人心不古。一些老年人感叹人心不古,认为世态炎凉、人走茶凉是当前普遍的社会风气。以前门庭若市是缘于自己的权力和职位,现在离开岗位了,对别人没有利用价值了,大家就忽视自己了,因而郁郁寡欢,有被遗弃感。

退休了,别无它长,人生很无聊。有些老年人一辈子只从事一项工作,工作的性质也不要求有什么特长,加上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学习与自己工作联系不大的东西,更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退休后,有了大把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忽然感到无所事事,人生很无聊。

没有了工作,活着没有意义。有一些老年人年轻时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们将全部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突然从长期紧张有序的工作与生活状态转入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一时很难适应,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在哪里了。

总之,老年期身体健康的衰退,动人容貌、经济独立、家庭地位以及社会地位的部分缺失,都容易使老年人产生一些心理上的误区,只有认识误区,才可以走出误区。

自我调适不惧老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衰退不能单纯依靠医疗、保养和药物滋补,而是要从心理上加强自我调适,改善生命质量。

要学会掌控情绪。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对人的衰老有延缓的作用。不愉快的情绪即消极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恐惧、沮丧、悲伤、不满、烦恼、嫉妒等,可以刺激人体器官、肌肉或内分泌腺,对健康和长寿非常不利;愉快的情绪即积极的情绪,如快乐、开朗、恬静、和悦、好感等,能使人身心舒畅,仿佛一种良性的心理按摩,有利于健康和长寿。老年人掌控情绪要把握几点:①和忧郁诀别:悲痛时设法恢复平静的情绪,可通过散步、旅游、听音乐、看电影或者投身于工作之中,以冲淡不快情绪和悲伤心情。②清除情绪垃圾:把不愉快的情绪向可信的亲友诉说,也可以自己向自己倾诉,不要让不愉快的情绪淤积在心里,减少心头压抑;③万事当前,“静”为先,老年人遇事要保持冷静,学会理智分析,切忌怒气冲天,大怒大悲。

把握快乐原则。快乐是老年人的精神养分,乐观的情绪可以兴奋神经细胞,提高免疫能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保持身心稳定平和,延年益寿。但生活中的快乐不会从天而降,快乐往往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老年人要学会自己寻找快乐,培养快乐,创造快乐。快乐的五项原则是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与众同乐、劳动中乐。一个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善良幽默、情绪稳定的老年人在生活中一定是一个善于把握快乐原则的人。

助人为乐。助人为乐,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老年人可以利用自己在时间和社会实践经验上的优势,去指导和帮助年轻人,也可以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这样不仅解除了老年无所事事的空虚与无聊,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知足常乐。知足是一种心态。知足者,贫穷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知足常乐是一剂心灵的良药,知足常乐的老人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宠辱得失,平静合理地处理好老年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与众同乐。独乐乐不如与众同乐。老年人经历多了,喜欢淡泊宁静,但离开了工作岗位,社交活动日益减少,虽然心境平和恬静,但快乐却不能自给自足,快乐需要在群体中或者与朋友的分享交流中升华,老年人在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中,不仅减少了个人得失的计较,而且别人的快乐可以变成自己的快乐,别人的愁苦厄运,因为你而得到解决,也会成为你快乐的泉源。

自得其乐。自得其乐是指自己体会其中的乐趣。自得其乐的人能够在别人认为没有快乐、发现不了快乐的地方找到快乐,这需要淡泊的境界。老年人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人生道路,他们做事已经超越了功利和攀比,因此,更应该自己去寻找乐趣,这是一种非常有益健康的自我保健方法,可以从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如艺术欣赏、听音乐、跳舞、书法、旅游、写作等,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孤独感,而且可以提高情趣,活跃思想,怡情养性,锻炼身体,使自己乐而忘忧。

劳动中乐。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帮助子女料理家务,参加社区、街道的公益活动或者便民行动,或者寻找一份为自己所长的第二职业,这样不仅可以将自己从孤独乏味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而且有益于充实生活,获得更多的快乐。

走出孤独阴影。退休、家庭结构的改变等都可使老年人陷入孤独的心境。老年人走出孤独的阴影,最好的办法是积极适应新的变化,建立新的生活,要多与外界接触、联系,参加适合老年人的聚会,到公园里打拳、下棋、结交同龄的退休朋友,多与人交流,这样才能让生活和精神丰富起来,摆脱孤独。

学会自我解脱。大脑衰退是导致体内脏器衰老的重要原因,老年人除了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勤学习,多用脑,以延缓大脑的衰退、保持生命的活力之外,还要学会自我解脱。老年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凡遇不快之事,不要独自琢磨,可找个好心而明白事理的人倾诉自己的心事,以减轻自己的精神压力与痛苦;也可把情绪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对此,不少古人有许多自我排解烦恼、舒畅情志的方法。如“静坐第一,观书第二,看山水花木第三,与良朋讲论第四,教子弟第五”。另外,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也是一种良好的自我解脱方式。运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使身体各器官富有活力,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如运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营养和代谢,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预防动脉硬化。

除了上述基本原则,以下“多”与“少”的智慧也是快乐的源泉,请老年朋友细细体会。

多一些热忱,少一份执着。老年人退休后,重新应聘新的工作是一个发挥余热、寻找精神寄托的好途径。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想用出色的成绩来获得认可,是老年人的可贵之处。但在新的岗位上,还像年轻时那样做人做事、执着硬拼是不明智的。老年人对新工作的热忱可以多一些,但大可不必太执着,否则就会加大心理压力和形成心理包袱。

多一份坦然,少一份敏感。老年人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阅历,这是人生的财富。但许多时候,正是这些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会敏感多疑,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把别人的一番深情厚谊理解歪了,结果自己把自己推入苦海。因此,老年人遇事时坦然点,一切顺其自然,会少些苦恼。

多一份从容,少一份逞强。老年人最怕跟两种人较真,一是自己,二是年轻人。较真说白了就是不服老,老年人在心态上总觉得自己还没有老,这是难能可贵的。但老年人做事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体裁衣”,千万不要逞强。

多一份情趣,少一份枯燥。下班或赋闲在家时,可多做一些文体娱乐活动,让丰富的情趣来充实老年生活。如参加一些老年健身运动,养养花,练琴棋书画,定期参加一些京剧票友或社团活动,这些都是很高雅的情趣,既可以解除老年人生活中的枯燥寂寞,也可以焕发热情,舒缓压力。

作为老人,如何走出自然生命中的阴霾,看到生活里的无限阳光,做一个开朗快乐的老人,这是一个关乎人生基本生存智慧的话题。打开这本书,你也许能够找到部分答案。愿每个老人都能充分地享受生命,享受时光,享受人生的欢乐。

健康老年话心态

退休了,上网去!

退休之后,老年人从群体生活的大天地转向家庭小天地,从忙人变成了闲人,容易变得萎靡不振,意志消沉和情绪低下。他们常常坐卧不安,行为重复,往往犹豫不决,整日不知干什么好,有的人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还会有严重的失落感。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可能常做错事,性格变化很明显,特别容易急躁和发脾气,事事都不满意。有的老年人还表现出多疑,当听到他人议论时常会烦躁不安,猜疑其有意刺激自己,小看自己。以前很有素养的人,有时候也会一反常态而不能客观评价外界事物,常有偏见。有的老年人有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躁动。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离退休综合征。

战胜离退休综合征,最重要的是要调适心态,要消除“树老根枯”、“人老珠黄”等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坚定美好的信念,将离退休生活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平均每天上网不宜超过2小时,隔半小时最好休息10分钟。

战胜离退休综合征的办法有很多,比如培养一些个人爱好,扩大社会交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发挥余热的事情等。这之中,上网,不失为一个战胜离退休综合征的好办法。“活到老,学到老”。通过上网,不但可以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更重要的是,上网是一扇跟进时代步伐的窗口,它能够使老年人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与信息,与时代同步,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与社会交流的能力。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轻点鼠标,一切皆有可能!

在上网的过程中,老年人要注意勤于学习,保持快乐的情绪;子女要乐于帮助老人,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上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更快地熟悉网络。

值得提醒的是,老年人上网要掌握好度。尽量少看刺激性强的电影和视频,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防止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长期超时上网容易对眼睛、腰椎、肩膀、手腕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平均每天上网不宜超过2小时,每隔半小时最好休息10分钟,休息时可以喝水、吃水果,做扩胸和伸展运动。有手腕部位疾病和腱鞘炎的老年人,应经常活动腕部和手指关节。有肩周炎的老年人应常活动肩关节。老年人上网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更不要参与一些涉及钱财类的游戏。而且,老年人特别应提防网络骗子的引诱,避免上当受骗。

老年人上网,除掌握新的资讯外,有节制地玩一些电脑游戏,更可以怡悦性情,排遣寂寞。老年人选择的游戏,应以简单易行、趣味性强、刺激性不大为标准。这里推荐几款:

音乐方块《音乐方块》(LUMINES)是由鬼才水口哲也打造的音乐类型游戏,这是一款以方块作为基础的游戏,玩家需要把同样色彩的方块叠加成4×4的方式,这样才可以消除方块,而背景音乐也会根据你所消除的方块数量响起,该游戏有5种模式。

索尼狗

与《任天狗》类似,可以有许多种小狗用的衣物配件供玩家选购,打扮自己的爱犬。《索尼狗》有拍照功能,这一功能是《任天狗》所没有的,玩家可以利用这一功能记录下自己与小狗日常的点点滴滴。

超级泡泡龙

这是一款以可爱且逗趣的造型风靡一时的长寿益智游戏,《泡泡龙》系列的PSP版最新作品,不但有丰富的对战模式,高达300关卡“经典泡泡”、需一泡命中的“狙击泡泡”等一人玩模式更是趣味无穷。

老年人上网必备工具推荐1.百度老年搜索特点:字体大,无广告,有针对老年人的网址导航。2.无忧登陆:方便的上网门户特点:自动登录所有聊天工具、邮箱、收藏网址、摆脱记忆密码的烦恼。3.打字软件:12345快速打字法(惠邦五行码)打字原理是:1=横2=竖3=撇4=捺点5=折,例如打“王”字:(--I-)就打1121。

空巢后,去社团!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天伦之乐,可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逐渐淡薄以及工作调动、人口流动、住房紧张、年轻人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都造成子女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致使老年人盼望与子女一起生活的理想落空。

孤独的生活状态往往让他们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缺少交流和沟通更使他们产生被遗忘的感觉,他们感到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如果身体上又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时,上述消极情绪会更加严重,易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的状态,严重者甚至出现绝望,乃至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当心理上的不适应转变为生理上的不适应,这一系列空巢综合症状就成为各种生理疾病的诱发因素,最常见的症状如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消化不良等,严重者出现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空巢综合征。合唱队、舞蹈队、模特队、垂钓协会、秧歌队、健身队、登山队都是不错的选择。

抵御空巢综合征,需要亲情和社会的关注。作为子女,应尽量与老人一起生活,经常回家探视,多与老人交流沟通,关注老人心理状态,使老人精神愉快,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最好不要太远。在这一点上,日本人提倡“一碗汤”距离,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身在异地,与父母天各一方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

作为孝顺的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作为老年人自己,则不能采用消极的应对方法,如赌博,不正当的娱乐活动等。应该主动调整心态,顺应生活的改变,努力寻找新的快乐,适应家庭环境和离退休带来的各种变化。可请一些过得快乐而充实的老年人影响有空巢综合征的老人,引导他们参加一些老年人的活动,比如晨练、跳舞、打门球、郊游等,鼓励他们重新走入社会,开拓自己的人生空间。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居。”喜欢群体生活是人的天性。人不能无群,就像一滴水必须融入大海一样,人必须生活在社会之中,生活在群体之中。加入老年社团,将使老年人重新步入群体生活,抵御空巢状态所带来的被遗忘、被疏离等一系列不适应感。

参加老年社团后首先会让人“动”起来。因为每个社团都会有自己的定期活动项目,而无论是学习新的知识、排练新的节目,还是进行比赛,都是一种让手脚和大脑运动起来的活动,特别是体育类社团。这样通过不断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参与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能使老年人远离空巢带来的自我封闭,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如唱歌、跳舞等是一种主动型活动,老年人参与这些活动,不仅结识朋友,而且通过与活动中的他人相互沟通,交流信息,团体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帮助和鼓励,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的空巢状态,也增进了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加入老年社团,一般来说要做好如下准备:

万事开头难,想要参加老年团体,首先要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因为想要学习新知识或新动作并非举手之劳,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无论体力、记忆力都可能与年轻人无法相提并论,每个动作或技术练习次数会明显增加,这时就特别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其次是身体准备:各种团体都会定期或长期举办一些活动,参加这些活动都需要参与者运动功能良好,特别是一些体育类团体,需要有较好的体质。因此,在报名加入团体前最好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以全面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有慢性病者在选择团体时应慎重,最好请相关专家建议参加哪些团体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由于大多数团体都是非营利性的,因此其活动经费常靠收取会费来维护,如需要购买装备、服装等物品时,一般由参与者自己出资,因此,想要参加团体时应有一定的资金准备。

社团通常面向社会,讲团结,讲奉献。老年人加入社团必须承认和遵守社团各项规章制度,关心社团工作,爱护集体荣誉,团结友爱,尊师重教,服从指挥,互帮互学;积极为改进社团工作,活跃社团气氛献计献策;并能积极参加活动;完成社团委托的有关工作。

总之,老年社团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化的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目前,各类“以歌会友”、“以舞会友”、“以棋会友”、“以网会友”的老年社团活动日益受到老年朋友的关注。在参与这些老年社团活动时,建议老年朋友不要盲目加入,而应该选择自己熟悉或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热情。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所参加的社团活动必须是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不要盲目挑战一些生理的极限,当然如果对某项新事物确实抱有浓厚的兴趣,也未尝不可一学,但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与经济情况量力而行。最后,选择社团或者活动,切记要了解社团宗旨,分辨一些怀有不良企图的社团或组织,防止上当受骗。

老年朋友应根据自身兴趣参加合适的社团,常见的社团有:

合唱团

这是最多见的老年团体,适合所有老年人,特别是喜欢唱歌的老年人参加。唱歌是感情的抒发,它能舒解内心愁闷的情绪,合唱更容易让人产生集体认同感,合唱选择的那些经典老歌,也非常容易引起老年人的共鸣。合唱的成本很低,几张纸、一个录音机就可以了。据统计,北京现在登记在册的老年合唱团体就有3000多个。

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先生说,唱歌防病、唱歌治病,都是有科学道理的。特别是呼吸系统的疾病,通过唱歌,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另外,人们在唱歌时,身体多个部位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心理状态好,人际关系好。在唱老歌时,人们在歌声中回忆过去,追忆往事,更让人心潮澎湃,思绪翩翩。因此,唱歌的确可以从多个层面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参加合唱团不失为老年人一项明智的选择。

舞蹈队

舞蹈队是最常见的团体组织,交谊舞、拉丁舞、民族舞、扭秧歌等应有尽有,由于其运动量适中,因此适合大多数老年人参加。由于跳舞需要全身活动,因此它能加速周身血液循环,同时舒松关节肌肉,在消除体力和脑力的疲劳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各种舞蹈都必须挺胸收腹,头、颈、背、臂、腰、胯、腿、脚各部位联合协调运动,使动作挺而不僵、柔而不懈,从而达到美的统一。跳舞时的跳动扭摆,可使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加;腰臀的扭摆加强了腰腹肌的锻炼,增强了臀肌的弹性,提高了腰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自由的舞姿给人以创造的天地,大幅度的动作可以充分舒展身体的各个部分。

跳舞将运动融于音乐之中,音乐调配着运动。优美的轻音乐不但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精神愉快,还能增加食欲、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助睡眠,而且还有助于治疗许多疾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并有明显的降低血压、降低血糖及其他保健功能。

各种舞蹈中,民族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热情奔放,一般不需要固定舞伴,传授给大众的难度也不大,人多人少都能进行排练及表演,故其更加自由,因此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喜爱。

模特队

提起模特儿,人们会想到身材高挑、年轻貌美的女士、男士,衬着动感的背景音乐,行走在T型台上。而近年来许多由老年人组成的模特队也纷纷踏上了T型台,他们虽然年过花甲,却依然秀出了夕阳红的别样美丽。在舞台上,他们个个神采奕奕、仪态优美、步履轻盈、着装优雅,让人不禁感叹:原来老年人也可以这样美的!

练习模特步非常讲究姿势,要求“抬头、挺胸、收腹、提臀”,而这些良好的身体姿势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可起到有效预防颈椎病和腰椎病的作用;同时走步(特别是伴有音乐的、有节奏的走步)还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可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甚至达到减肥的目的,对于培养老年人气质也有好处。正如某老年模特队员所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美,我们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美。上了年纪的人也需要把衣服穿得大方、得体,展示自己的美,让老年人也赶上现代社会的步伐,有现代气息,洋气起来。”

垂钓协会

垂钓是一项很好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已经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开展的99个运动项目之一。

适于钓鱼的地方多在郊外,背上渔具远足至郊外,本身就是一种身体锻炼。垂钓的场所多处于青山相依、绿树环绕、碧波荡漾的环境中,那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环境宜人,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的完成。与此同时,因为在垂钓时,人的眼、脑、心必须专注于浮标的动静,不得不将一切杂念尽抛脑后,从而使垂钓者的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钓鱼还能磨炼人的意志,垂钓者不急不躁,但求“姜太公钓鱼”的意境,很适合脾气急躁的老年人培养耐心。

秧歌队

如今,在城市的各个街道都有老年人自发组织的秧歌队,你扭一扭,我跳一跳,你哼一曲,我唱一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使老年人的心也年轻起来,从而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烦恼,快乐而自在。

老年人在扭秧歌的过程中增大了身体的活动量,不仅加速了血液循环,还能改善睡眠和消化功能,使身心受益。

健身队

早晨,在小区的公园里,在广场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打太极、舞剑、做广播体操、打羽毛球的老年人群。

老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切磋,互相交流,互相鼓励,谈天说地,真是快乐无比。这时不管你曾有多么高贵的身份和地位,不管你的内心压抑了多少不愉快,你都要心平气和地加入到这个集体中来,与大家一起,忘记地位,多份快乐,多份希望,真正使自己轻松愉快起来。

登山队

登山可以使老年人变得坚毅、勇敢和自信,老年朋友们每天相约在一起,爬山赏景,在山川峡谷中穿行,虽汗流浃背,但在集体中,不仅孤独感没有了,忧愁与烦恼也不知去向了。

多劳动,少唠叨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生活中,有些老年人喜欢唠叨,如不厌其烦反复叮嘱儿孙吃饱吃好、多穿衣服、盖好被子,或者翻来覆去说起一些陈年旧事,凡看不上眼的事情都要说上几句,不该管的事情也要管,有事没事常常打电话,电话里絮叨起来更是没完没了。常被人们视为“人老话多”。

人老话多是一种回归心理的表现。所谓回归心理,就是迷恋过去,感觉过去比现在好,喜欢沉浸于对过去的回忆之中,不愿面对眼前的现实。老年人生理机能老化,社会参与性降低,心理状态和行为举止容易回归到过去的岁月,有时甚至会回归到儿童时代,表现出孩子般的心理。人老话多也是排除孤独的一种方式。老年人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生活的圈子缩小了,对于外界的关注也大大减少了,因而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日常“小事”上。人老话多,有时又是对晚辈过度关注的表现。老年人容易回首往事,因而感慨良多,喜欢对晚辈进行传统教育,对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寄予厚望,从而表现出过分关切,近乎 嗦。从生理角度而言,人老话多是大脑退化、记忆老化的表现。老年人的大脑总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和血管硬化。因而,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讲话和情绪,而且语言缺乏逻辑,主次不分,或者话题无中心。老年人对眼前的事情容易遗忘,于是,就容易总是重复同样的话。同时,老年人的远事记忆很好,对陈年往事记忆犹新,于是,容易津津乐道陈年旧事,因而不是炫耀,就是诉苦。虽然人老话多也许出于老年人对于家庭的热爱、对于亲人的关心或者是老人人生智慧的结晶,但如果一个老人整日唠叨,乱管闲事,影响到家庭的安宁,就需要引起重视了。专家发现,百岁寿星大多爱清洁、爱劳动。他们通过家务劳动锻炼身体。

解决人老话多的问题,作为年轻人首先要理解老人的心理,有了理解,就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份包容;其次要积极疏导老人,比如鼓励老人学画画,练书法,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同时,多给老人找些事干,使老人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最后要适当陪伴老人。而作为老年人,要对自己的心理有些自我了解,能对自己的人老话多有所觉察,这样就会主动自我调节。自我心理调节的原则是,想方设法充实自己的生活。比如可以每天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在忙碌之中感悟自己的存在,这样就不会像过去那样闲着没事而话多了,这叫做家庭作业法。也可以采取社会影响法,在自己又开始反复重提旧事的时候,由他人提出去散步的要求,到外面的世界放松。另外,还可以采取活动替代法。比如,参加一些社区的公益活动,或者去老年大学,看书,练字,打拳。总之,生活充实了,就没时间唠叨了。

专家们发现,百岁寿星大多爱清洁、爱劳动,他们通过家务劳动锻炼身体。有人曾对家务劳动与健康的关系做过专门研究,列出家务劳动能量消耗表:扫地15分钟约消耗60卡路里热量;手洗衣服1小时约消耗190卡路里热量;烫衣服45分钟约消耗180卡路里热量;擦玻璃30分钟约消耗150卡路里热量;用吸尘器吸尘30分钟约消耗120卡路里热量;洗碗15分钟约消耗45卡路里热量;收拾屋子10分钟约消耗30卡路里热量。如果每周通过做家务消耗2000卡路里热量,因患心血管病而死亡的可能性就会比不做家务的人低75%,寿命也可延长5~10年。

适合老年人的家务劳动有哪些呢?

买菜烧饭,清洁整理,照料小孩,种花养草,甚至洗涤缝补都是老年人可以进行的家务劳动。老年人在家庭中对第三代可以发挥重要的教育功能,尽管有时年轻父母会对老年人的一些习惯或做法不喜欢,但在小孩出生的时候,他们大多不知所措,因此老人们可以边养边教,教他们怎么抱、怎么喂、怎么给婴儿打包等。另外,“听奶奶讲家史”、“听爷爷讲故事”也是孩子们早期教育的重要形式,老年人可以在给孙子辈讲故事的过程中传授给孩子各种知识、智慧以及他们父母小时候的情形等。

不少老年人,尤其是肥胖、高糖的糖尿病人大都不爱运动,坐着看电视、和朋友聊天是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对于不爱运动的老年人来说,如何改变运动少、唠叨多的情况,饭后做一些家务是不错的方法。这样既能增加身体能量的消耗,又能使体内脂肪不聚集。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一边做家务一边巧锻炼的方法,帮助老年朋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洗刷碗时,边吐气边抬后脚跟,吸气落下。

洗碗或洗菜时顺便多运动一下腰,不要把洗好的东西就近放,双脚原地不动,通过转腰将洗净的物品放在身后的位置。

洗碗时若站立时间过长会使你的腰部肌肉感到疲劳。结束洗碗池边的工作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距池边有一大步距离,双手扶着水池边缓缓弯腰,拉伸腰背肌肉,下压5次。

擦地板时,边吐气边把脚叉开,边吸气边把脚收回。

买东西时,两手拿均等重的东西,呼气上举,吸气放下。

擦玻璃时,脚少许叉开,边吸气边弯曲,然后边吐气边伸直。

站立切菜时,将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侧迈出一步,脚尖着地,腿用力伸直,向侧面提起,保持20秒,换另一侧。

老年人从事家务活动有益于健康长寿,但要量力而行,劳逸结合,时间以身体的承受能力为标准。对于老年人来说,要适当减少强度,做一些轻松的家务即可,不要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揽来做,不要踩凳子登高,更不要搬移较沉重的东西。一般来说,进行搬运、抬举重物和推拉用力的劳动应该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如搬运重物应以不超过2.5千克为宜,抬举重物应以不超过5千克为宜,推拉重物也不宜超过5千克。

老年人不宜长时间俯身、下蹲或站立,避免腹部长时间处于一种增压状态,避免下肢较长时间站立而影响血液循环。在冬季,不要长时间接触冷水,洗衣洗菜要用热水,搓洗衣服时用力不宜过猛,晒衣服时动作宜轻柔,晒衣绳应低一些,不宜长时间停留在寒冷的地方,外出购物应注意路线、道路的选择,避免在拥挤和交通高峰时出行,安排购物计划不要过多、过杂,必要时可以分成几次购买。

最后,想靠做家务达到健身的效果,一定要心情愉快地去做。国外的专家对数千名中年以上的女性进行调查,发现每星期能做两个半小时园艺工作及喜欢经常散步的女性,充满活力,不容易发胖,静态时心率较低,比那些经常满腹牢骚陷于沉重家务中的女性身体更好。

家务劳动健身小贴士淘米时可用左右手轮流进行,带动肩部的摆动;以站姿为主的家务,可以有节奏地上下左右摆动腿部;以坐姿为主的家务,可以有节奏地耸动颈部、肩部;上街购物、倒垃圾时,尽量利用走路、上下楼梯的机会进行腿部锻炼。

“钓”离焦虑

每个人都会因为某个事情而产生紧张不安、焦灼惶惑的感觉,心理学上称为焦虑性体验。随着事件过去或情景转移,当事人内心自然复归平静,这是正常人的体验过程。如不能回复平静,反复出现焦虑体验,则成为焦虑情绪。焦虑情绪表现为:无明显对象和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过分思虑或忧心忡忡。通常焦虑情绪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所引起,恐慌程度与现实处境显得很不相称。患者在焦虑时常伴有心跳、气短等身体反应。

老年人焦虑通常较常人更为敏感,老年人遇事考虑周全,比较注重细节,当遇到超出自己判断和应对经验的事情时,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其中一部分人的焦虑源于自己的内心冲突。老年人身体逐渐衰老,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心身承受能力都在下降,他们对外部事件的感受和应对能力更为脆弱,容易担忧(心理承受能力差)而焦虑。钓鱼能改善人的肌体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使人放松心情,减少焦虑。

钓鱼是一种缓解老年人焦虑心理的有效方法。渔竿一甩,悠然自得,钓鱼这项休闲活动受到很多老年人的青睐。它不仅是一种有动有静、劳逸结合的活动,而且是一种脑力和体力的综合活动。“要使身体好,常往湖边跑。”这是人们通过长期垂钓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句名言。它深刻反映了垂钓促进健康长寿的客观规律。

首先,钓鱼能改善人的肌体功能。当你离开喧闹的城市,来到风景秀丽的江河湖海岸边时,会顿觉心旷神怡。清新的环境中,空气里含有大量负离子,负离子吸入人体后,可产生负离子效应,使血液中的氧增多,携带的营养物质增多,人们就会倍感舒服,精力充沛,使人耳聪目明,思维敏锐,手脚灵便等。

其次,垂钓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垂钓者养性移情,把疲劳、忧思消散得一干二净。尤其是通过装饵、抛竿、静守到鱼儿咬钩,使垂钓者的大脑皮层逐渐形成“兴奋灶”,从而达到放松心情,减少焦虑,治病健心的目的。

老年人钓鱼,经常早出晚归,在鱼塘边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也有的老人一听说钓鱼就兴奋,夜里睡不好觉,影响休息;还有的老年人带病垂钓。这些做法都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钓鱼应放平心态,不要和其他人比着钓,也不要因为鱼大鱼小心里不平衡。心里越急,越手忙脚乱,鱼越不上你的钩,甚至急得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头昏眼花。有疾病的老人应随身携带必需的急救药品,钓鱼地方不要太远,以防病情突然发作。

老年人钓鱼时间不宜过长,每次钓鱼时间要控制在6小时以内,更不能搞疲劳战术,夏季上午8时左右起钓,11时前后收竿为好。这段时间太阳光线不太强,温度不太高,既做到了有劳有逸,又享受了垂钓之乐。

出外钓鱼还要经常看气象预报,做好防雨防晒防雷防汛准备。夏季要带好遮阳伞、太阳帽等,以防中暑;如果有闪电雷鸣,一定要把渔竿收好,免得被雷电击伤。钓鱼中,长时间站或坐,都会使身体某些部位感到疲劳,因此,钓鱼过程中,应经常做一些辅助活动,活动一下腰身,按摩一下眼睛等。

老年人用的手竿,一般宜轻、短,轻渔竿使用时提竿不费力,时间长了也不觉太累;渔竿短离岸近,可以看清楚漂头的反应,及时扬竿获鱼。

漂头宜大,如使用“七星漂”,可选毛梗粗大一些的,如使用立漂也应选择漂头大一些的,漂头的上方应为红色,并露出水面6-8cm。这样,也可以看清楚浮漂的反应,及时扬竿得鱼。老年人最好用带响铃的海竿或甩长线进行垂钓。这两种钓具只要把钓钩抛出去后,就完成了,看见走线,就可扬竿得鱼。

怎样选择钓鱼眼镜

}bb}}bg}钓鱼眼镜应佩戴绿灰色或者灰色镜片为佳,且镜片具有UV400等偏光太阳镜应有的功能。钓鱼爱好者应尽量避免佩戴易氧化和腐蚀的眼镜,应佩戴板材镜框、铝镁合金、纯钛、钛合金等不易氧化及腐蚀的眼镜。}/bg}

“书”解烦忧

老年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许多令人不快的事时有发生,身体有病久治不愈、儿孙不常回家看望、别人待自己不太热情,特别是一些老年人退居二线或离开原工作岗位以后,“人走茶凉”的现实,更让他们产生悲观心理,搅得一些老年人忧虑重重,心神不安。

驱赶悲观心理,需要老年人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仁爱、平静、理智、乐观、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得开,想得宽,想得远,对名利得失采取超然物外的态度,一切顺其自然,处之泰然,乐观地对待不如意的事,就会烦恼自解,愁肠自消。

书法,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一种驱赶悲观心理、健身健心的有效方法。展纸挥毫,斟酌推敲,常使书法者全神贯注地构思,不仅怡情养性,忘记烦恼,使人心旷神怡,洞达通明,更使大脑得到相应的锻炼,起到调节肌体功能和抗衰老的目的,是人生自我保健和延年益寿的良好方法。正因为这个原因,古今中外的书法家大都长寿,比如,虞世南活到了81岁,欧阳洵活到了85岁,柳公权活到了88岁。通过不同字体的练习,可以修炼人的心性,改善一些性格缺陷。

书法养生并不要求个人要有多高的书法造诣,一个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技法,并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练书法,每天独自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之内为宜。身体不舒服或过度疲劳就应及时休息,不要勉强书写。

练书法多写大字,少写小字。写大字时人的手腕活动幅度要比小字大得多,更能起到锻炼的作用,而且写小字对书法技能的要求比较高,不容易写好,大一点的字则相对好写。

学习书法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听课、示范、与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互相讨论、共同切磋,在集体中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可使人开朗合群。一个人闷头写,时间长了容易失去兴趣。

练书法尤其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书法练习时应以养身为主,学艺为辅,不要操之过急,不应在短期内设立一定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要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善于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满足。

练习书法,字体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因为书法中字体众多,每一种字体都去练习,会分散很多的精力。中国书法的奥秘恰恰在于,字如其人。因此,不同字体的选择,实际上是习书者性格的折射,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字体的练习,修炼人的心性,改善一些性格缺陷。

一般说来,常见字体与心理和个性的关系如下:

楷书:字体端正工整,结构紧密,笔法严谨,沉着稳重,适合于焦虑、紧张、恐惧症、冠心病、高血压、心率紊乱患者练习。

隶书:书体从容,风格变化多端,形象丰富,对于调节焦躁不安、固执偏激的情绪有帮助。

篆书:严正安稳、行笔缓慢,尤适合于焦虑、紧张和躁动者练习,有利于调节心理,适合于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

行书:字体如行云流水,轻松自如,对抒发灵性,培养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很有帮助,适合于忧郁症、有强烈自卑感、手足麻痹、脑血栓患者练习。

草书:体态放纵,笔势连绵回旋,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如风驰电掣,一气呵成。尤其适合精神压抑、忧郁者抒情达性之用,而不宜于焦躁者练习。

现在,有一种地面书法在老年人群中颇为流行。地面书法的群体是以老年人为主的爱好者,大都是退休人员,也有工作之余的人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用书法与别人交流,用书法寄托一种思绪、一种情结,用书法消磨人生的晚年时光。他们把传统书斋里进行的高雅艺术,搬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书法艺术走向大众、走向民间、走向平民。

地面书法有更为广阔的地域空间,动作幅度也更大,能更好地活动身体,抖擞筋骨;由于用来书写的笔比一般的毛笔大了许多,书写时候的姿势也是完全站立并不断位移,更有一种运筹帷幄、行云流水的感觉,因而人的思路更开阔,能更好地培养性情。

爱打扮,不自卑

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老年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老化引起外貌改变以及生活能力下降,觉得自己形象不再年轻,生活小事料理不好,从而引起自卑心理;疾病引起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丧失,觉得拖累了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产生无用感;离退休后,角色转换障碍,特别是在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人身上常见;家庭矛盾,或者是家庭经济窘迫,觉得在街坊邻居面前没有颜面。

心理学家认为,化妆是一种有效应对老年自卑心理的方法。老年人恰当而适宜地修饰与美容,会给他们带来青春的活力,潇洒大方的仪容常使他们感到自己还很年轻。经常有“我还年轻”的心态,会给老人带来愉悦和满足感,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老年妇女常穿色彩鲜艳的服饰,打扮时髦,这种“我还年轻”“我要打扮”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极好的精神慰籍,可以鼓舞他们生活的勇气,有益于健康长寿。调查发现50~80岁注意打扮的老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而经过打扮后的老人整洁,大方,有风度,对老年人本身无疑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会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永远保持愉快的精神、欢乐的情绪,从而延缓衰老,远离自卑心理。注重打扮,不仅能摆脱自卑心理,还能防病治病。

注重打扮,不仅能摆脱自卑心理,还能防病治病。有研究显示,即使是已经患有疾病的老年人,如果适当注重自己的仪表,对其康复也有积极意义。几年前,日本东京就有一家医院尝试了一种新疗法——化妆疗法,经常给患重病的老人换穿西装、皮鞋,把头发梳理整齐,还给女性病人适当涂口红、薄施粉黛等。结果发现,打扮之后,89%的病人出现振奋感,27%的病人告别了依赖尿布的生活,27%的病人行动变得比过去更敏捷,24%的病人精神更安宁了。有学者曾对1438名60~80岁、平时讲究穿着打扮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其中90%以上的人比他们的实际年龄看起来要年轻,有的甚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10岁以上。研究者将这些爱美的老人与其他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注重着装、喜欢“老来俏”的老年人,患高血压、溃疡病、癌症等疾病的可能性比那些不爱打扮的老年人少30%左右。

老年人穿衣打扮有“四宜”。宜年轻:在穿衣打扮上,应参照比自己实际年龄小十岁的年龄段去努力,通过服饰给自己一个还年轻的心理暗示;宜舒适:老年人早、晚穿上一身运动装,既舒适休闲又有利于锻炼身体,显得健康、活泼、富有朝气;宜讲究色彩:如果你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在穿衣上应该选择鲜艳一点的;反之,如果性格外向就应选择色调暗淡一点的。宜注重整洁和搭配:老年人最忌邋遢,因此,服饰一定要整洁干净,同时还应注意一些装饰物的搭配,如帽子、眼镜、鞋子等物品的协调性,在档次上也应尽量统一才好。

改变老年自卑心理的方法还有很多种。

心理自卑的人通常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从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便可改变他们的心态。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能提高自信心。因此,自卑的老年人不妨改变自己的形象,穿着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等。

消除老年自卑心理,还应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寻找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帮助老年人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之一。

关于克服自卑的名言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我们的恐惧总较我们的危险多。(塞尼加)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麦修·阿诺德)价值产生信心,信心产生热忱,而热忱则征服世界。(华特·柯亭姆)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走”出抑郁的阴影

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境障碍,有抑郁心境的老年人总是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疲乏无力,记忆力下降,甚至觉得活得没意思。抑郁心境的形成跟当事人的个性特点有关,责任心强、做事认真、好强的老年人更易患老年抑郁,抑郁发生前有一定的精神诱因,如家庭矛盾、经济纠纷、夫妻不睦、子女不孝、身患重疾等,老年人离退休后,社会圈子缩小,心理有落差,如不及时进行心理调节,也很容易患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虽是情绪低落,但大多数老年抑郁症患者是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如睡眠障碍、头痛、胃肠道不适、食欲下降、心血管疾病或假性痴呆等。因此,很多老年人把这种躯体不适看作是衰老的表现或者往返于内科与外科之间,被误诊为其他病症,而没有意识到是抑郁在作怪。一些老年人在半年内就有了导致抑郁的外在因素,并出现抑郁的相关症状,却很少引起老年人与家人们的注意。当内外科能排除这些躯体症状非器质性病变或上述症状难用器质性病变解释时,才考虑抑郁症的可能。在众多老年抑郁症患者中,老干部群体尤其值得关注。相对于以前的前呼后拥、喧嚣热闹,他们的离退休生活会分外安静,社会地位、经济待遇也会相应改变,因此,更易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心情抑郁。治疗老年抑郁的关键是改变生活模式。

老年抑郁症与精神病、老年痴呆不同,它的理智是存在的,知道自己这样是没有必要的,是自寻烦恼,可是却摆脱不了,控制不了,被誉为“最痛苦的病”。因此,老年抑郁症要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家人要理解,而不是批评其“心眼小”、“犯傻”或是以为老人是中了邪,用一些迷信的方法来解决,这反而会加深其病症。另外,如果一位有抑郁症 的老人提到死,哪怕只有一次,也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出事。

预防和治疗老年抑郁症并不难。老年人首先要改变认知,改变原来的生活模式,要从以工作为中心转向以家庭为中心,以紧张为中心转向以闲暇为中心,要有心安理得享受的心态,要达到“悠然见南山”的境界,要服老,宽以待人的同时也宽以待己,并保持广泛的爱好,培养有益健康的兴趣,精神上有所寄托。抑郁是可以治愈的心理疾患,治疗上以心理治疗为本,药物治疗为标,必要时服药治疗。

专家指出,6种基本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抑郁:

1.良好的睡眠品质

良好的睡眠可以缓解不良情绪,使人精力充沛,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俗话说“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但是如果我们在睡觉之前,总是去安排明日的工作事项或反复思考生活中的不如意,因而感觉到生活中的压力,而产生担忧、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进而导致失眠、做恶梦等身心状况,会使得第二天情绪低落,思考能力减退。故建议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日定时入睡,培养睡前喝热牛奶或者刷牙(尽量不用凉水洗脸,会兴奋神经)、听轻音乐等习惯。

2.适当的休闲运动

想要有健全、强健的心理素质,除了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外,还需要有旺盛的体力以应付每日烦劳的工作和生活,每日适当的休闲运动,可以帮助老年人拥有强壮的身体与旺盛的精力,同时在休闲运动中,老年人可以放松紧绷的肌肉和神经,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从而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

3.保持良好的沟通意愿及多样的自我表达模式

在工作和生活中老年人也会遇到许多挫折、误解和人际关系问题,而这些挫折和误解往往是因为沟通问题而产生的,譬如说对方接收了不正确的沟通信息、你采用了错误或不适当的沟通方式、甚至将沟通的渠道封闭等。因此学习良好的沟通模式、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对于沟通者来讲,首先必须保有良好的沟通动机,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乐于沟通,这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根本。平时应注意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可以参与或组织家人的聚会和会餐等。注意加入他们的闲聊和活动,在加入的初期以聆听为主,逐渐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平时已经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在遇到挫折和误解时就可以及时求证,获得支持,而使许多心理问题消弭于无形之中。另外沟通的方式也并非只有语言一种,有时为家人开门、倒水等躯体动作也是很好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别人更加直接地了解你。

4.温和、扎实的生活态度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因为要求表现或急于求成,而采取快速非力所能及的方式,因而在无意间造成一些错误和误解的发生。

建议老年人在面临危机状况时,更要以温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来面对,坚信“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自己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要平静对待事态的发展,踏踏实实做力所能及之事。

5.适当地控制不良情绪

老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挫折时,心情总是相当糟糕、失望,脑子里所想的全是自我的错误与自责,并且危害最大的是总是反复思考这些“错误”,不能自拔,出现心理反刍。

特别是一些对自我要求高的人,常因为这样的情绪状态,而导致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因此老年人要学会适当的将不好的情绪及思考停止,随时对自己叫“stop”,避免对自我心理的损伤继续扩大,学会在生活中时时以新的态度去面对新的变化,发挥自我的潜能。

6.不断地自我充实,并保有一颗期待的心

如果老年人能将所有的状态都调整到最好的状况时,生活中的表现已经属于相当优秀的状态,但自我不能因为如此就满足,仍须不断自我充实,以一颗“有准备的心”面对生活中无法预期的不良状况,以对抗瞬间所发生的冲击。老年人最怕就是对自我失去希望,而导致颓废、沮丧、自卑、绝望的情绪产生,因此,老年人应始终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始终要对未来抱持无限的希望,自我勉励,以创造逆境中的光明,这样的生活态度将使老年人积极对待晚年生活,远离抑郁症的困扰。

在对以上六个方面的不断自我调节和训练下,老年人一定会提高对于生活和工作中种种不良事件的抗压能力,同时会提高自我的生活态度,改善生活质量,并将抑郁的初期症状防治于萌芽之中。

具体来说,旅游是缓解老年抑郁症的理想的办法。

大自然不仅慷慨地赐予人类所必需的空气、阳光和水,而且还以其美丽的千姿百态吸引、愉悦着人们,帮助人们祛病延年。因此,在大自然中畅游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旅游对于老年人来说,其兴味不亚于青年人。锦绣山河、历史文化、神话传说、民情风俗、地方风味、新鲜空气,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

旅游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游览名胜古迹、风俗民情,会使人耳目一新,感慨万千,这对于调节精神非常有益;其次,旅游可以锻炼体魄,促进健康,是一种使人健康长寿的手段。因为行走实际是进行了足底穴位按摩,也加强了骨骼与肌肉的力量,改善了关节的灵活性和柔软性,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第三,游览之时,精神振奋,烦恼、郁闷烟消云散,休息之时肌肉由紧张转为松弛,睡眠好,吃饭香,对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老年人外出旅游往往多与家人、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结伴而行,在旅游过程中,又可结识许多新朋友。老友新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可使老年人心情更加舒畅,对消除老年人的抑郁心理很有好处。

旅游可以选择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多,每一种交通方式各有特色,飞机团一般人数较少,导游、陪同以及陪同医务人员照顾得比较周全,且可以节省在交通上的时间,减少旅途的疲惫,不过如果患较严重的呼吸器官疾病、严重胃病等,最好慎重考虑采用搭乘飞机的方式。邮轮旅游也适合老年人,邮轮旅游强调舒适度和奢华享受,行程十分休闲,白天上岸游览,晚上在船上享受各种娱乐设施,加上这种邮轮线路时间长度选择较多,以2天1夜的短途到7天6夜的长途为主,适合老年人选择;火车游似乎一直以来是老年人的专利,许多旅行社都会定期开设老年火车游专列,且火车游时间相对宽松,安全性较高,对于那些喜欢在路上看风景、旅游经费又有限的老年人来说是最佳选择。

此外,如今一些观念新潮的老年人也喜欢参加自驾车旅游,他们不一定自己会开车,但一般都会跟着子女或亲戚一起驾车出游,不过老年人也不适合参加路途太遥远的自驾游活动。

由于老年人的时间比较空闲,因此出游的时间可以有许多选择。一般来说,老年人出游要避开旅游旺季和黄金周等高峰期,一来可以避免高密度的人流,二来淡季出游价格相对优惠。一般4~6月及10~12月是老年人出游的黄金时间。这时候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天气不会太炎热,也不会太寒冷。在这样舒适的天气下出游,老年人不容易生病,而且在这些时间段,老年人的季节病也不容易发作。

一般上了60岁的老年旅游者在国内不少景区都能享受到不少旅游优惠。比如国家规定国内景区门票对60岁以上老人一律减免,而其他一些商业景区也会有一些类似的规定,所以一定要带上老年证,可以节省不少开支。老年人到使馆签证也能得到特殊照顾,像申请美国签证时,满80岁的老人可以通过中信银行免面签,还有一些航空公司会针对老年人推出特别的优惠票价,各个航空公司的优惠方式和程度不同,不妨细心留意。

我国老年人大多比较勤俭节约,求实惠,一些单位便看中部分老年人贪图便宜的心态,组织各类活动,“补贴式旅游”就是近年来比较兴盛的一种。除了正规渠道(如街道、老年协会)组织的补贴式旅游外,还有两类补贴式旅游:一类由旅行社组织,一类由保险公司、保健品公司等企业组织。旅行社组织的大多是变相推广一些质量不高的旅游产品,或是在景点带领老年人购物。而一些企业组织的,则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保险产品、保健品、保健器材、滋补品等。由于70岁以上老人不能购买旅游保险,因此,那些没有旅游合同、非正规旅行社组织的活动,必然为旅行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建议老年人外出旅行遇到“低价”活动,可先请子女、社区干部、老龄工作者把把关,切莫盲目参与。

老年人旅行必备药物1.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带药。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可按自己的病情带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如消心痛片、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和降压药等;溃疡病患者可带胃必治等;哮喘患者可带喘息灵和氨荼碱等。2.防晕船晕车药。平时易晕车船者,可带胃复安片、乘晕宁片,于上车船前半小时口服1次(每次1片)。如长途旅行者,可在上车船后3至4小时加服1次。3.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片、去痛片以及银翘解毒片等,清凉油也是必带的,清凉油有清凉解毒、止痛、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