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茫中觉醒,用几个瞬间长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12:35:00

点击下载

作者:张仲勇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迷茫中觉醒,用几个瞬间长大

在迷茫中觉醒,用几个瞬间长大试读:

前言|PREFACE

生活是一条温暖而忧伤的河,希望总在若即若离的地方。

原以为,大人的世界是那般美好,可以随心所欲。等自己真的成年了,才发现,大人的世界竟然有那么多的哀愁,那么多的忧伤。因为什么?因为一些想得到而又不确切的期望,因为在众说纷纭的荒乱里寻觅不到出路的恓惶,因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心情……总以为,再多的言语也无法形容自己思绪里的荒芜,再丰富的表情也表达不了自己内心里的荒凉。

这就是迷茫吧,让我们迷失了自己,模糊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欲往何方。

那些因为迷茫而纠结在一起的情绪,仿佛一首凄哀的曲子,不断吟唱落寞的忧伤。那些延绵不绝的惆怅,恍若沾满毒液的蛛丝,肆无忌惮地钻入周身的每一个毛孔,继续生长、缠绕,束缚了心肺,勒断了肝肠,让我们痛不欲生,最终麻木不仁。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不容易走出去,别人也根本闯不进来;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自己最殷红的鲜血就在那里;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当初喝下的冷水,酿成了今天的热泪,自己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

因为,自己那么多年的付出,没有得到起码的回报,所以委屈;

因为,自己那么深情的倾注,没有换回一丝的欢爱,所以心悸;

因为,自己离梦想太过遥远,没有扶摇直上的翅膀,所以逃离。

于是整个人生,因迷茫而混沌,因混沌而徘徊。

于是,小心翼翼地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怕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内心的无力,渐渐地,快乐不再属于自己,梦想也没有了当初的模样。不是不想要,而是认为自己得不到,于是我们又对自己说:算了吧,就这样吧。

以往明亮的眸子,瞬间变得黯淡;以往激烈的雄心,瞬间土崩瓦解;以往尚留存于心底的一丝不甘,瞬间烟消云散。

最后的最后,当迷茫以一种姿态嵌入我们的生活时,甚至我们自己也分不清,究竟是生活辜负了我们,还是我们辜负了生活……

于是很多人,就这样,让自己在迷茫中慢慢死去。第一辑谁的青春不忧伤

当我们放肆地走过青春以后,总有一天会小心翼翼地回望自己留下的足迹和那些在我们青春路上烙下印记的人与事。

也许当时,我们还不知道生活不容易,而且此时的境况谁也无法预料,可我们还是要学会快乐。谁的青春能不忧伤呢?不忧伤的青春是不完美的,我们需要在这淡淡的忧伤中学会开心,学会坚强,学会生活。一、上天是公平的,因为它对每个人都不公平

世界就这么大,世界上的东西就那么多,你得到的多,别人就会少一点,别人得到的多,你就会少一点。无论谁多谁少,都不是绝对的公平。上帝对每个人都是不公平的,因为总有人在某一方面比另一个人好,上帝对每个人又都是公平的,因为它对每个人都不公平。所以,如果不公平找到了你,那么就让自己的心公平地接受不公平的“贺礼”。生活会平等地对待每个人

你羡慕别人的幸福,却不知道有人也羡慕着你的幸福。生活并不只亏待你一个人,活着,谁都不容易。

你认为自己一无所有,其实比你更一穷二白的人还有很多;你认为别人相貌比你好,却忘了有些人甚至没有手脚。其实,学会了感恩,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也是幸运的。

有两个一起长大的孩子从小就都失去了父母,后来都被来自欧洲的外交官家庭所收养。两个人都上过世界上著名的学校。但她们两个人之间却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其中一个30多岁就成了女强人,经营着一家颇有名气的企业;而另一个在国内某所学校任教,待遇不错,但她一直觉得自己很失败。

那年,在欧洲经商的人回国了,邀请亲友邻居一起吃饭,也包括在国内任教的那个朋友。晚餐在寒暄中开场,大家谈论着这些年各自的发展变化以及所经历的趣闻轶事。随着话题的一步步展开,教师开始越来越多地讲述自己的不幸:她是一个如何可怜的孤儿,又如何被欧洲来的养父母领养到遥远的地方,她觉得自己是如何的孤独。她怀着一腔报国的热忱回国,又是如何不受重视等。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表现出了同情。随着她的怨气越来越重,那位经商的终于忍不住制止了她的叙述:“可以了!你一直在讲自己多么不幸。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养父母当初在成百上千个孤儿中挑选了别人又会怎样?”教师直视着她的朋友说:“你不知道,我不开心的根源在于……”然后接着描述她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

最终,经商的说:“我不敢相信你还在这么想!我记得自己25岁的时候无法忍受周围的世界,我恨周围的每一件事,我恨周围的每一个人,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和我作对似的。我很伤心无奈,也很沮丧。我那时的想法和你现在的想法一样,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抱怨。”她越说越激动,“我劝你不要再这样对待自己了!想一想你有多幸运,你不必像真正的孤儿那样度过悲惨的一生,实际上你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你负有帮助别人脱离贫困旋涡的责任,而不是找一大堆自怨自艾的借口把自己围起来。在我摆脱了顾影自怜,同时又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多幸运之后,我才获得了现在的成功!”

那位教师深受震动。这是第一次有人否定她的想法,打断了她的凄苦回忆,而这一切回忆曾是多么容易引起他人的同情。

在不同人的眼中,世界也会变得不同。其实星星还是那颗星星,世界依然是那个世界。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就会发现很多美丽的风景;你带着满腹怨气去看,你就会觉得世界一无是处。

有句话说得好,“凡墙都是门”,即使你面前的墙将你封堵得密不透风,你也依然可以把它视作你的一种出路。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如果你一直沉溺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中,不停地抱怨,不断地指责,总觉得别人都比你过得好,总觉得生活错待了自己。这样下去,你的心境就会越来越沮丧。一直只懂得抱怨的人,注定会活在迷离混沌的状态中,看不到前头亮着一片明朗的人生天空。

请欣然接受生命中的事实,不管人生怎么样,总要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绚烂与光彩,不要总觉得谁都对不起你。人生有无限的可能,一切都在你手里。你没有自暴自弃的权利

一张白纸上画着一个黑点,有的人只看到黑点,那他就钻进了“黑点”这个死胡同,黑点被扩大化,因此全然不觉周围还有着大片的白纸。

很多年轻人,受了一点挫折和失败,就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怀疑人生,觉得“我不行”,或者“这世界太不公平了”、“我太倒霉了”。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黑点思维”。其实,当你抱怨买不起新鞋的时候,有的人连穿鞋的机会都没有呢!

有个穷困潦倒的销售员,每天都在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抱怨命运捉弄自己。

圣诞节前夕,家家户户热闹非凡,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唯独他冷冷清清,独自一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回顾往事。去年的今天,他也是一个人,是靠酒精度过了圣诞节,没有新衣、没有新鞋,更别提新车、新房子了,他觉得自己就是这世界上最孤独、最倒霉的那一个人,他甚至为此产生过轻生的念头!“唉!看来,今年我又要穿着这双旧鞋子过圣诞节了!”说着,他准备脱掉旧鞋子。这时,“倒霉”的销售员突然看到一个年轻人滑着轮椅从自己面前经过。他顿时醒悟:“我有鞋子穿是多么幸福!他连穿鞋子的机会都没有啊!”从此以后,推销员无论做什么都不再抱怨,他珍惜机会,发奋图强,力争上游。数年以后,推销员终于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成了一名百万富翁。

有时候,换个角度想问题,就能放下暂时的困惑。有时思维走进一个死胡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从圈子外来看待问题,这个时候视野开阔了,问题反而感觉不那么严重。

世界不就是这个样子吗?你想要求绝对的公平,肯定不现实,但你并不是最倒霉的那一个。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有可能会碰到一些倒霉的事情。当我们为此伤心、烦恼、唉声叹气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这世上还有人比我们更倒霉呢!尽管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够倒霉了,但是或许在有些人心里,如果他们能达到我们现在这样的状态,就一定要用最大的虔诚谢天谢地了。所以,请记住,你,不是最倒霉的人,所以,你没有自暴自弃的权利。命运掌控在我们自己手中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牌局,那么命运是庄家,我们是玩家。虽然庄家掌控着游戏规则,但我们也有选择怎样出牌的权利。命运看似无从改变,实则时时都在变化,命运最终掌控在我们自己手中。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母亲非常喜欢打牌,没事的时候常拉着子女们一起玩上几把。小艾森豪威尔玩牌有个特点,就是拿到好牌就得意扬扬,拿到臭牌就垂头丧气,有时甚至弃牌不玩。这个习惯总是让大家很扫兴,母亲对他的毛病也很担忧,决定找机会教育他一番。

有一次玩牌,艾森豪威尔连拿几把臭牌,便又开始抱怨起来,母亲趁机对他进行教育:“发牌的是上帝,不管什么牌你都得拿着,抓到坏牌抱怨也没用,你应该想方设法把它打好。”母亲的这番话,艾森豪威尔一直铭记于心。

1952年,艾森豪威尔参加总统竞选,当时形势对他很不利,他的得票率被对手逐渐拉大,竞选过半的时候,人们都觉得他没戏了,他的竞选班子也有人提出放弃。

艾森豪威尔对他的竞选班子说:“不管什么牌你都得拿着,抓到坏牌抱怨也没用,你应该想方设法把它打好。”他及时调整战略,利用自己“二战英雄”之长,集中攻击对手“逃避服兵役”之短,很快便扭转了局面。当时,美国民众正因朝鲜战场的失败而怨声载道,一旦证实另一个总统候选人是个懦夫,选民们立刻倒戈,艾森豪威尔由此翻盘,当上了美国第34任总统。

在人生的这场牌局中,抓到烂牌的几率很大,牌面的好坏有时不由我们选择,但我们可以用最好的心态去接受现实。即使你手中只是一副烂牌,但你可以尽最大努力将牌打得无可挑剔,让手中的牌发挥出最大威力。相反,如果上帝给了你一副好牌,但你总是四个二带俩王这么出招,那么再好的牌面也会被你糟蹋。

上帝只是负责发牌,玩牌的是我们自己。你的弱,是你自己造成的

看到过很多怨男怨女帖,内容大致都是以一副受害者的面目在诉说自己的悲惨故事。一再向人们强调,“你看,我没钱没势没背景,没个儿没胸没相貌,活脱脱的弱势群体,因为是弱者所以被别人欺负”。这条完整的论证链条,试图说服大家相信:“我”身上所出现的一切问题,都是弱势处境的外因造成的,不是“我”不想好好做人,而是生活不给我这个机会。

但事实上,你的弱,是你自己造成的。

约翰·沃尔走出办公大楼,身后突然传来“嗒……嗒……嗒……”的声音,很显然,那是盲人在用竹竿敲打地面探路。沃尔愣了片刻,接着,他缓缓转过身来。

盲人觉察到前方有人,似乎突然矮了几公分,蜷着身子上前哀求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看得出我是个可怜的盲人吧?你能不能赏赐这个可怜人一点时间呢?”沃尔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我还有事在身,你若有什么要求,请尽快说吧。”他说。

片刻之后,盲人从污迹斑斑的背包中掏出一枚打火机,接着说道:“尊敬的先生,这可是个很不错的打火机,但是我只卖2美元。”沃尔叹了口气,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

盲人感恩戴德地接过钞票,用手一摸,发现那竟然是张百元大钞,他似乎又矮了几公分:“仁慈的先生啊,您是我见过最慷慨的人,我将终生为您祈祷!愿上帝保佑您一生平安!先生您知道吗?我并非天生失明,我之所以落到这步田地,都是15年前迈阿密的那次事故所赐!”

沃尔浑身一颤,问道:“你是说那次化工厂爆炸事故?”

盲人见对方似乎很感兴趣,说得越发起劲:“是啊,就是那一次,那可是次大事故,死伤了好多人呢!”盲人越说越激动,“其实我本不该这样的,当时我已经冲到了门口,可身后有个大个子突然将我推倒,口中喊着‘让我先出去,我不想死!’而且,他竟然是踩着我的身子跑出去的!随后,我就不省人事,等到我从医院中醒来,就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谁知,沃尔听完以后,口气突然转冷:“詹姆斯先生,据我所知,事情并不是这样,你将它说反了!”

盲人亦是浑身一颤,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沃尔缓缓地说:“当时,我也在迈阿密化工厂工作,而你,就是那个从我身上踏过去的大个子,因为,你的那句话,我这一生都忘不了!”

盲人怔立良久,突然一把抓住沃尔,发出变调的笑声:“命运是多么的不公平!你在我身后,却安然无恙,如今又能出人头地,我虽然跑了出来,如今却成了个一无是处的瞎子!这灾难原本是属于你的,是我替你挡了灾难,你该怎么补偿我?!”

沃尔十分厌烦地推开盲人,举起手中精致的棕榈手杖,一字一句地说道:“詹姆斯,你知道吗?我也是个瞎子,你觉得自己可怜,但我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很多人喜欢扮演弱者的角色,目的不过是为了得到宽容和同情。而事实上,习惯装可怜的人往往得不到同情与认同,反而会遭到越来越多的轻视,到最后,连自己都会在这些负面的念头中彻底沉沦。

人!不要总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你抱怨再多,也不可能改变现状,唯有行动才能帮助你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你处境再难,也不是沉沦的借口,同情不可能将你从深渊中拉出。不要让别人觉得你可怜,无论我们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角色,但你必须是自己生命的主角。愿意付出,才可能有收获

有些人,嫉恨别人的所获,就刻意忽略别人的付出,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于世界的不公,给自己的不努力找理由。与此同时,将自己拉入自我欺骗的臆想当中,觉得整个世界都欠自己的,心中悲愤无比。

其实,这个世界不欠任何人的,它给了你存活的空间,这就是最大的恩赐,而你最终活成什么样,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不够努力,就不要抱怨别人比你得到的多,没有人抢走你任何东西,你的所获,一定程度上与你的付出成正比,而不是别人的错。

某一天,约克和汤姆结伴旅游。约克带了3块饼,汤姆带了5块饼。有一个路人经过,路人饿了。约克和汤姆邀请他一起吃饭。约克、汤姆和路人将8块饼全部吃完。吃完饭后,路人感谢他们的午餐,给了他们俩8个金币。约克和汤姆为这8个金币的分配展开了争执。汤姆说:“我带了5块饼,理应我得5个金币,你得3个金币。”约克不同意:“既然我们在一起吃这8块饼,理应平分这8个金币。”约克坚持认为每人各4块金币。

为此,约克找到公正的夏普里。夏普里说:“孩子,汤姆给你3个金币,因为你们是朋友,你应该接受它;如果你要公正的话,那么我告诉你,公正的分法是,你应当得到1个金币,而你的朋友汤姆应当得到7个金币。”约克不理解。

夏普里说:“是这样的,孩子。你们3人吃了8块饼,你吃

了其中的1/3,即8/3块,路人吃了你带的饼中的3-8/3=1/3;汤姆也吃了8/3,路人吃了他带的饼中的5-8/3=7/3。这样,路人所吃的8/3块饼中,有你的1/3,汤姆的7/3。路人所吃的饼中,属于汤姆的是属于你的7倍。因此,对于这8个金币,公平的分法是:你得1个金币,汤姆得7个金币。你看有没有道理?”

所得与自己的贡献相等,这就是夏普里说的意思。

你愿意付出,才可能有收获,这就是世界的法则。

当然,不努力也可以,不努力也是人生的权利,除了父母师长,没有人会一直督促你努力。做个平庸之辈也是自己的选择。但不要自己不努力,偏偏又愤世嫉俗,觉得别人的成就都是投机取巧得来的,就你一个人无辜遭受命运的作弄。觉得别人都不该享受他们的生活,都应该接受你的正义审判。

事实上,你只看到了别人的小蛮腰,却没看到她们挥汗如雨在健身房;你只看到别人出入高档场所,却没看到人家平日里的辛苦奔忙。

世界真不欠你的,也不欠任何人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自己通过努力创造的幸福,世上没那么多内定的成功,你没能出人头地,要怪你还不够努力。

如果你能全力以赴地去做事,没有人会否定你的优秀。别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一场考试或考核,无论程序多么公开,制度多么规范,落选者总是会说:“这里面一定有黑幕!”而且,这种猜疑总是能引起舆论共鸣。公司的晋升选拔,无论做得多么透明,总是会有那么一小撮人议论:“这个人就是靠溜须拍马上去的。”或者“肯定给领导好处了!”在有关穷人富人的舆论争议中,这种心态表现得更明显,没有多少是非原则的认知,充斥着受害者的情绪发泄。这样的情绪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受害者心理”。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问题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逃避心理。有了“受害者心理”,很容易通过不断肯定自己的无辜,把责任推给他人,而不去解决问题。就像歌曲《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中唱的那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到底我是做错了什么……”

有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卖场工作,其中一个已经在这里待了4年。他的朋友与他在柜台边交谈,他说,这家商店没有器重他,他正准备跳槽。在谈话中,有个顾客走到他面前,要求看看帽子,但这年轻人却置之不理,继续谈话。直到说完了,才对那位显然已不高兴的顾客说:“这儿不是帽子专柜。”顾客问帽子专柜在哪儿,年轻人懒洋洋地回答:“你去问那边的管理员好了,他会告诉你的。”4年来,这个年轻人有过很多的机会,但他却没把握住。他本可以使每一个顾客成为回头客,从而展现出他的才能,但他却冷冷淡淡,把好机会一个又一个地损失掉了。

另一个年轻人则是新来的。这天下午,外面下着雨,一位老妇人走进卖场,漫无目的地闲逛,显然不打算买东西。大多数销售员都没有搭理她,而那位新来的年轻人则主动过去打招呼,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需要服务。老妇人说,她只是进来避避雨,并不打算买东西。这位年轻人安慰她说,没关系,即使如此,她也是受欢迎的。他还主动和她聊天,以显示他确实欢迎她。当她离开时,年轻人还送她出门,替她把伞撑开。这位老太太向这位年轻人要了一张名片,就走了。

后来,这个年轻人完全忘了这件事。但有一天,他突然被卖场总经理召到办公室,总经理向他出示了一封信,是那位避雨的老太太写来的。老太太要求这家卖场派一名销售员前往英国,代表该公司接下一宗大生意。老太太特别指定这位年轻人接受这项工作。原来这位老太太是英国一位商界大鳄的母亲。这位年轻人由于他的热情、积极和平和的心态获得了一个极佳的晋升机会。

而那位在卖场工作4年的年轻人在得知有位新人获得这样一个大好机会以后,愤怒了,他逢人便说那人肯定是总经理家亲戚,说不准是他情人的弟弟呢,而他并不知道在那个年轻人身上发生了什么。

当然,这个年轻人之所以能获得这个晋升机会,有一点偶然的因素,但有一句话一直都在提醒着每个人——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些办事三心二意,干活投机耍滑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把机遇牢牢地握在手中。就如第一个店员,他每天都牢骚满腹,甚至对顾客恶脸相向,即使他碰上的是英国首相式的人物,也不可能平步青云,弄不好反而会丢了工作。

其实,导致人与人之间生存境况差异的因素就在这里,与其说是人人都和你作对,不如说是你在和自己作对。然而那些有“受害者心理”的人永远不会这么想,他们有一整套歪曲的逻辑——不是我的问题,是别人不好;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小时候没这个条件;不是我的问题,是这个社会不公平。他们把自己困在思想的牢笼里,认为自己永远是好的,错误都是别人和社会的。其实,觉得世界不公平,本质上还是你不够强大,你还没有做得足够好。

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点什么。谁没有痛苦,谁没有纠结呢?除非你让自己深深陷入抱怨与自怜之中。只要你愿意用一种掌控者的心态,去重新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很快就发生了质的改变。不要对这个世界太挑剔

一帆风顺的人生不会存在,坎坷一生的生活也不是最悲惨的,痛苦和快乐都取决于心。你要做的就是接受这一切,坦然地接受,大度地包容,哪怕这些是最痛苦的事情。

雅文拥有一切。她有一个完美的家庭,住海景洋房,从来不用为钱发愁。而且,她年轻、漂亮、聪慧。

和她一起外出是一件乐事。在餐厅里,你会看到邻桌的男士频频向她注目,邻桌的女士为她而相互窃窃私语……有她的陪伴,你感觉很棒。她让你由衷地认为做男人真好。

不过,当所有闲聊终止的时候,这样的一刻出现了:雅文开始向你讲述她悲惨的生活——她为减肥而跳的林波舞,她为保持体形而做的努力,她的厌食症。

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位美丽的女士真实地、深切地认为自己胖而且丑,不值得任何人去爱。当然,你会对她说,她也许弄错了。事实上,这世界上的一半人为了能拥有她那样的容貌,她那样的好运气和生活,宁愿付出任何代价。不,不,她悲哀地挥着手说,她以前也听过类似的话。她知道这话只是出于礼貌,只是一种于事无补的慰藉。你越是试图证实她是一位幸运的女孩,她越是表示反对。

或许是生活真的给了她太多,令她反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于是对生活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乃至于一点微小的缺憾都不能容忍。现在的她需要明白:生活并不完美,生活从来也不必完美。生活能否美如画,取决于你的活法。

许多人都听过“超人”克里斯托夫·瑞维斯的故事。他曾经又高又帅、又健壮、又知名、又富有。可是,一次,他不慎从马上跌落下来,使他摔断了脖子。从此,他不能再自由地走动了。现在,他坐在轮椅里……

不过,瑞维斯和雅文有所不同:他感谢上帝让他保留了一条生命,使他可以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为残疾人事业而努力。而雅文则是为她腹部增加或减少了几毫米厚的脂肪或悲或喜着。

生活并不完美,但是也并不悲惨。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享受生活或体验悲惨的。

不能因为有人说我们活着是为了享受的,所以遇到悲惨就不想活了;也不能因为有人说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体验苦、经历磨难的,所以好日子就被鄙视了。

其实,幸福与悲惨不都是生活吗?

如果人生的意义、目的,可以说清道明,那世界上的人不都一样了?如果每个人都做一样的事,都过一样的生活,那生活就过于单调了。

悲不悲惨,快不快乐是一种感觉,每个人在心里怎样告诉自己,就会拥有怎样的生活,或悲,或喜。抱怨并不能够改变结果

同样的生活,如果人们心怀抱怨的时候,他看到的一切都是灰色的,那么他的生活就总是不幸和冷清的;如果人们充满了满足、自信以及感恩,那么他的生活就是幸福和温馨的。这就是心态的不同所导致的不同结果。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在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时,我们会在脑子里抱怨给自己听。而正是这些抱怨,让我们彻底失去了改变生活的机会。

张凡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一家公司的策划部门工作,连主管在内,策划部一共5个人。因为张凡文笔好,很快受到经理的重视,公司的一些活动方案都交给张凡起草。一般情况下,张凡起草的活动方案,主管稍加改动,就会直接报给公司最高层,大多数都能通过审核付诸实施,但有时也会因某些公司领导的想法突然改变,重新进行调整。

有一次,公司要开展一次送温暖下基层的活动,起草方案的任务自然落在张凡头上。张凡先与对方进行了联系沟通,详细地了解当地的情况和对方的需求,然后再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很快起草了整个活动的方案。方案送上去后,得到了公司高层领导的好评,说不愧是一份既详细周到,又节约实用的好方案。张凡为此暗自得意了很多天。

可是,就在这次活动开始的头天夜里,张凡已经睡下了,朦胧中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是公司秘书小雯打来的。她告诉张凡,公司领导临时改变决定,那份活动方案需要修改,要张凡马上回公司。张凡一看,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哪有这样折腾人的!”张凡十万个不愿意,但又不得不拿起外套往公司赶,心里直抱怨公司的领导怎么会如此朝令夕改,并且完全不顾及员工的感受,还说什么以人为本。到了公司一看,主管也在。虽然很快完成了方案的修改,但大家都觉察出了张凡的不满情绪。

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这件事后,张凡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他的抱怨开始多了起来,一点小事都会斤斤计较,慢慢地,抱怨的情绪逐渐占据了张凡的内心。久而久之,同事们开始对张凡产生意见,慢慢地疏远了他。公司领导也不再让他承担主要工作,而是叫他配合其他同事。

不如意的人和事随时会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一旦事情发生了,我们就会不开心,会忧虑紧张,会感觉到各种压力,但是我们不要抱怨,要做的就是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理智解决问题,最终就能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飞。

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宽恕;抱怨环境的人,应试着用努力改变环境对待你的方式。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正视现实,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父母只负责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并在你没有能力独自生存的时候给予你照顾和教育。至于你以后能够活成什么样子,那是你自己应该负责的事情。你现在真正的问题也许不是出身在寒门,而是出身在寒门自己还不争气。生活,不在于你生得如何,而在于你如何活。

展鹏与陈诚是大学同学,在校期间他们所研修的都是美术专业。学习上,展鹏一直勤奋刻苦,精益求精,他设计的作品不止一次摘得省级比赛大奖,在学校时便有才子之称。陈诚则完全是另一副样子,他仗着自己家里有钱,整日吊儿郎当,甚至连毕业作品都是花钱请人代笔的。

不过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有才华的人确实会有怀才不遇的境遇。大学毕业以后,展鹏费了好大力气才来到一所中学当美术教师,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有1000多元,生活得有些拮据。而更让他愤愤不平的是,陈诚凭借家里的关系,竟然轻而易举地进入当地一家知名报社做了美编,每个月的薪水有4000多元!

现实带给二人的巨大反差令展鹏心中窝火,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偏激,每次只要在报刊上看到陈诚的名字,都会喋喋不休地数落世界的不公。渐渐地,展鹏心中斗志全无,他不愿意再努力——反正“有德有才”永远比不上“有钱有势”,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他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他开始消极怠工。

陈诚则截然相反,他的才华原本远不及展鹏,但在进入报社以后突然上进起来,也是由于在这里经常能够接触一些上层作品,使得陈诚的专业水平突飞猛进。

3年之后,展鹏的工作态度彻底惹怒了校领导,他丢掉了维持生计的饭碗,而陈诚却因为业务扎实、思维新颖,被逐步提升为报社的美编主任。这时的展鹏已经无法再小看陈诚了,因为就其作品而言,陈诚的美术功力显然已经超过了自己。

不可否认,生活有时确实存在着它偏心的一面,但人的出身卑微或外表平平甚至身体带有缺陷,都是无法选择的,可是内心状态、精神意志却完全由我们自己掌控。如果我们能够正视所谓的命运,正视你所必须承受的种种不快,对抗它带给你的伤害,你就有机会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而生活带给你的那些痛苦,其实只是为了告诉你它想要教给你的事,你一遍学不会,就痛苦一次,总是学不会,就会在同样的地方反复摔跤。环境好坏,在于人如何自处

无论你身处逆境还是顺境,消极被动的心态都会使你慢慢丧失活力与创造力。因此只有战胜消极被动的心态,才能让自己走向成功。

他的童年非常不幸。他的童年记忆中掩藏着一个深水塘。

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蒙冤入狱,几个月之后就凄惨地离开了人世。母亲为了营救狱中的父亲,四处奔走,吃尽了人间之苦,以致无暇顾及孩子。由于无人照料,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接连患了重病,不久相继死去。

他生命的天空阴霾密布。死神在向他召唤,他气若游丝,感觉自己也将要追随父亲而去。也许是老天觉得自己过于残酷,生了悲悯之心,于是一缕轻柔的阳光透过云隙,照到了他的身上,他又侥幸地活了下来。

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处于绝望边缘的母亲变得欣喜若狂。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变卖了嫁妆把他送进学校,以近乎残酷的方式督促他学习,希望他将来能出人头地,为屈死的父亲洗冤雪恨。

然而,他却不爱学习。他经常偷偷地溜出教室,追随着鸟儿来到野外,赏田间的野花,看天上的流云,捉河里的游鱼。他没有想到,有一天学校的老师竟然找到了他家,把他逃学的情况告诉了他的母亲,还严厉地责备了母亲管教不严。母亲无言,只在一旁默默地流泪。

他回家以后,母亲问他,今天的功课学得怎么样,他依旧像往常一样撒了几句谎话。母亲仍旧无言。晚上,待他睡熟后,母亲跪在丈夫的灵牌前痛哭了很久,顿觉万念俱灰,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脑海:既然活着毫无意义,不如一家人都到地下相会去吧。

母亲找出一根结实的麻绳,将酣睡中的儿子捆绑了起来。这时,他从睡梦中惊醒,看到了披头散发、面目狰狞的母亲,顿时吓呆了,可是他却动弹不了,他立刻知道了母亲的疯狂念头,他痛哭流涕地哀求母亲饶了他这一回,但是母亲已绝望至极,面对他的哭喊无动于衷。

他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夜晚,母亲将五花大绑的儿子死命地拖向家门前的深水塘。那个深水塘很深很深,曾经淹死过不少人,他感觉寒刀一般的恐惧霎时从脚底升腾而起,充满了他的整个心胸。他觉得自己正在坠入死亡的深渊。他拼命地喊救命。

直到周边的邻居们奔出来,把母亲推倒在地,才救出了他。

他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从那以后,深水塘成了他心底无比疼痛的深渊,母亲那绝望的面孔,成了一朵盛开在深渊里的花。

他再也不敢逃学了。不久,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大同大学附中。继而,母亲变卖了所有的家产送他去法国留学。他在学习上更加勤奋用功,不曾有丝毫的懈怠。他以极大的热忱进入了多种艺术领域,他对法国著名的作家作品进行了持久而深入的研究。每当有懈怠的念头时,他就会想起那令他疼痛的深水塘,想起那个被五花大绑的少年,想起母亲那绝望而又爱怜的目光。正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他才真正地触摸到了罗曼·罗兰的艺术灵魂,他才对莫扎特与贝多芬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才更加深切地体验到了一个伟大心灵的悲痛与抗争。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文学翻译事业。他翻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激励着他们追求艺术,追求理想;他翻译的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奠定了巴尔扎克在中国人心中的写实之王的地位。他将巴尔扎克、伏尔泰、梅里美的名作以完美的形式展示给了中国读者,他的译作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赞誉,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他就是傅雷。

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消极的习惯,那么处于顺境便盲目满足、放弃努力,遇到成功便自我满足、停滞不前,处于逆境便轻易退缩、灰头土脸,遇到困难便轻言放弃、怨天尤人。这就是消极的种子最容易破土发芽的环境。

一个环境,怎样算好?怎样算坏?标准并不在环境本身,而在于人如何自处:置身其间,不迷失自己,保持积极主动的精神,这样的环境再“坏”也是好环境,反之,再“好”的环境也是坏环境。环境对人确实有一定的影响,而最关键的还是人自身,顺境或逆境都不能成为消极被动的借口。二、只有感受过痛苦你才能真正长大

都说青年时代是最美好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还没体会到现实真正的残酷,所以能拥有最美好的理想,可以随心畅想未来。而事实上,只有经过痛苦,经历过风雨的人才懂得真正的美好。人生中的事故你也有责任

你生命中的疼痛,有可能是别人给你的,但大部分还是你自己造成的,就算是别人给你的疼痛,可你为什么要接受它?所以,你也有责任。所以你必须为自己的人生事故负责,而不是逃逸或者把责任推给别人。

有一个人从外地回家,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他车子的前方不远处是一辆货车,车上堆满了重物。很不幸,那辆车捆绑货物的绳子没有拴牢,货物在行驶途中掉落下来,他紧急刹车,但距离太短,为时已晚,车祸瞬间发生了。

这个人因此截掉了双腿,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他充满了怨恨。这个人的老师希望帮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于是来访时问了他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谁选择开车上路的?”“是我。”“是谁选择在这个时间回家?”“是我。”“回家的路有那么多条,是谁选择走这条路?”“是我。”“高速公路上的车子这么多,是谁选择跟在这部车的后面?”

他低下头,默不作声,若有所思。

老师看了看他,继续说道:“东西没绑好,掉落的几率很大,这是已存在的事实。但最后的结果是谁让它发生的呢?如果不是你选择在这个时间上路,不是你选择走这条路,不是你选择跟在这部车的后面,甚至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那么即使东西掉下来,也没有人会受伤,不是吗?所以,你认为你究竟该不该负责任呢?”

老师的话如当头棒喝,深深敲击他的灵魂。是的,是他自己做的决定,又有什么理由一直深恨、抱怨别人呢?

他想通了,决定扛起一切责任。而就在那一刻,所有的怨恨都不见了。他想,以前一直想写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可苦于奔波,无暇下笔,现在不正好有时间了么?他振作精神,用心撰写,竟然一鸣惊人——他的第一本书就很畅销。现在,他已经是一家文化公司的老总了。

你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也有你自己的责任,所以不要一味埋怨、抱怨,对别人的“过错”纠缠不休。多从自身找原因,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你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才能保护好自己以及自己想要保护的人。生命里的伤痕让人生更入味

生命中的磨难,其实比一帆风顺更有价值。因为“成功的滋味都差不多,但失败的滋味却有千百种。所以成功不能让人成长,失败才能让人成长”。这就好比茶叶蛋,外表完整光洁的茶叶蛋看着好看,但剥掉蛋壳就会发现里面其实一片惨白,尝起来没什么味道;表面龟裂的茶叶蛋色相不好,甚至看上去有点凄惨,但剥开蛋壳就会知道里面色泽美丽,吃起来回味无穷。

苦难,也许给了我们一身伤痕,但它同时也让我们更入味。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地长大。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

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传奇的经历及在保费方面带来的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现在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

不过,让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委托人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

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从而让他们明白: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人生的路途就是这个样子,颠簸在所难免,抱怨没有用,逃避不可能,现实的人生还需要现实的方法去处理。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拥有无限的潜能,并永远将精力放在探索内在的自我和开发自己无限的潜能上头,而不是去抱怨环境或抱怨无法改变的客观世界,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如果你受苦了,请感谢它

如果你受苦了,感谢生活,那是它给你的一份感觉;如果你受苦了,感谢上帝,说明你还活着。人们的灾祸往往成为他们的学问。

有位朋友前去友人家做客,才知道友人3岁的儿子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最近动过一次手术,胸前留下一道深长的伤疤。

友人告诉他,孩子有天换衣服,从镜中看见疤痕,竟嚎啕大哭。“我身上的伤疤这么长!我永远不会好了。”她转述孩子的话。

孩子的敏感、早熟令他惊讶;友人的反应则更让他动容。

友人心酸之余,解开自己的衣服,露出当年剖腹产留下的刀疤给孩子看。“你看,妈妈身上也有一道这么长的伤疤。“因为以前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生病了,没有力气出来,幸好医生把妈妈的肚子切开,把你救了出来,不然你就会死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妈妈一辈子都感谢这道伤疤呢!“同样地,你也要谢谢自己的伤疤,不然你的小心脏也会死掉,那样就见不到妈妈了。”

感谢伤疤!——这四个字如钟鼓声直撞心头,那位朋友不由低下头,检视自己的伤疤。

它不在身上,而在心中。

那时候,这位朋友工作屡遭挫折,加上在外独居,生活寂寞无依,更加重了情绪的沮丧、消沉,但生性自傲的他不愿示弱,便企图用光鲜的外表、悍强的言语加以抵御。隐忍内伤的结果,终至溃烂、化脓,直至发觉自己已经开始依赖酒精来逃避现状,为了不致一败涂地,才决定告别这颓败的生活,辞职搬回父母家。

如今伤势虽未再恶化,但这次失败的经历却像一道丑陋的疤痕,刻划在胸口。认输、撤退的感觉日复一日强烈,自责最后演变为自卑,使他彻底怀疑自己的能力。

好长一段时间,他蛰居家中,对未来裹足不前,迟迟不敢起步出发。

朋友让他懂得从另一方面来看待这道伤疤:庆幸自己还有勇气承认失败,重新来过,并且把它当成时时警惕自己,匡正以往浮夸、矫饰作风的记号。

他觉得,自己要感谢朋友,更要感谢伤疤!

我们应该佩服那位妈妈的睿智与豁达,其实她给儿子灌输的人生态度,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启示?人生本就是这样——它有时风雨有时晴,有时平川坦途,有时也会撞上没有桥的河岸。苦难与烦恼,亦如三伏天的雷雨,往往不期而至,突然飘过来就将我们的生活淋湿,你躲都无处可躲。就这样,我们被淋湿在没有桥的岸边,被淋湿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尽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明月,甚至你都感受不到生物的气息。于是,我们之中很多人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以为自己进入了人间炼狱,唯唯诺诺不敢动弹。这样的人,或许一辈子都要留在没有桥的岸边,或者是退回到起步的原点,也许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很没有出息。然而,人活着,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人,总不能被黑暗所吓倒,终究还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是要自己走完。是挫折让生命走向了成熟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付出了多少努力,忍受了多少孤寂,可不曾抱怨、不曾诉苦,个中心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可当日后说起时,他们自己都会为之感动。

成长的过程,必然要伴随着一些阵痛,这是高大和健壮的前奏,在这个过程中,或者经历过一些挫折或者百转千回又或者惊心动魄,最终总会让你明白:事实上,所有的锻炼不过是再次呈现我们还没学会的功课。所以说我们要学着与痛苦共舞,这样我们才能看清造成痛苦来源的本质,明白内在真相。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学到该学的功课。

杨帆高中毕业以后,就开始了人生的闯荡。初到广州,不但没看到想象中的“遍地黄金”,连广州的商场还没逛一逛,就被老乡接到了简陋的皮鞋厂上班。但杨帆这个人手不巧,做活儿不达标,老板对他非常不满意。一个月后,在老乡的抱怨声中,他拿着500块薪水离开了皮鞋厂。这次失败经历,让他学会了接受抱怨。

没有了工作,房租和生活费的压力逼得他在街头乱转。他看到一家皮包厂在招工,于是恳求老板留下自己。可是,笨手笨脚的他干了半个月就又被炒了鱿鱼。老板给了他300块工钱,他诚挚地道了声“谢谢!”老板问他:“我炒了你,你怎么还谢我?”他说:“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您收留了我,所以我应该感谢您。”第二次挫折,让他学会了感恩。

几天以后,捉襟见肘的他来到工地干起了苦力。他觉得自己挺强壮的,完全可以靠力气养活自己,但事实上,来到工地的第一天他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体力跟工地上的工人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半个月,半个月后,因为效率太低,他又被工头请了出去。这次失败经历,让他学会了吃苦。

这次以后,他拿着自己干苦力挣来的2000元钱开始批发蔬菜零卖。因为他已经能吃苦、能忍气并学会了感恩,做事老练,人缘也好,所以生意慢慢就好起来了。一年以后,他租了间门店搞起了蔬菜批发。又过了三年,他已经攒下了一笔足够回乡创业的资金。同时,三年的市场历练,也让他对市场有了较强的洞察力。

如今,杨帆在家乡经营的生鲜连锁超市红红火火。有人向他讨教经验,他说:“经历挫折,在挫折中学会宽容、学会吃苦、学会观察与思考,就会走向人生的成熟。”

所以感谢给你苦难的一切吧,感激我们的失去与获得,学会理智,学会释怀,不要消沉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更不能让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为你担心,因你痛苦。痛苦不过是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如果你没有走出痛苦,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成熟。最好的成绩往往出于最苦的环境

痛苦看起来有点像贝壳里的沙子,虽然会搅得人钻心的难过,但同时却可以磨砺出绚丽夺目的珍珠。

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那么正是这些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耀眼的彩虹。

在古巴首都大哈瓦那,一个7岁男孩每天跑去给在矿上做工的父亲送饭,早、中、晚各一次,每次需要30分钟左右时间,风雨无阻。

在他所经的路途中,有一个田径场,那是古巴简易的国家训练中心,那里有许多和他一样大的孩子在参加训练,他们的目标是参加国家大型运动会、美洲运动会,甚至奥运会。

他也希望和那些孩子一样,得到这种可以为自己争光的机会,但他家里实在太穷,他上不起学,只能利用每天送饭的空当儿趴在墙头看那些孩子训练。为了躲避保卫人员那带有轻蔑的目光,他找了一个墙里面种有苹果树的地方,果树可以遮挡他瘦小的身影。

每次从田径场回到家中,他都带着哭腔央求母亲,希望母亲可以让他去上学,这样他就可以和那些孩子一样训练了,他喜欢体育运动,他想成为体育明星。母亲难过地对他说:“孩子,你爸爸每天拼命地工作,挣的钱也只够我们一家人吃饱饭而已,我们没钱送你去学校。如果你想训练,那就跑步吧,你可以每天计算自己送饭的时间,如果你每天都能比前一天用的时间更短,你就会成功的。”

这个孩子照着母亲的话去做了,努力奔跑着,只是每每路过田径场,他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趴在墙头的老位置上张望,直至送饭的时间快要到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那些苹果树的枝条有一些探到了外面,但墙外的苹果总是还没成熟就被路人摘得精光,而那些墙内的苹果红得诱人,娇艳欲滴。

那一天,他意外发现墙外有一个苹果竟然没人采摘,也许,是因为它长得太丑了吧。他摘下来咬了一口,感觉格外香甜。于是,他想办法跳到了墙内,摘了几个漂亮诱人的苹果,准备让母亲也品尝一下。

母亲非常感动地接过苹果,放在嘴边咬了一口,微微皱了下眉头。小男孩觉察出了异样,忙问:“怎么了妈妈?不好吃吗?我吃了一个丑苹果,但很好吃呀!”母亲回答说:“挺好吃的。”

晚上,他好奇地拿起那些苹果中的一个咬了一口,顿时感到酸涩难耐。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墙外的苹果比墙内的甜吗?他想妈妈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

母亲语重心长地解释:“墙外就是马路,灰尘多,没有遮挡,经历的风霜雨雪也多,所以墙外的苹果学会了坚忍不拔,才更加香甜。”

他似乎从母亲的话里感悟到了什么。

从那天起,他不再留恋墙内的风景,每日坚持跑步,一直坚持着。

这个孩子叫罗伯斯,2008年6月12日,在捷克田径大奖赛的男子110米栏比赛中跑出12秒87的好成绩,打破中国选手刘翔保持的12秒88的世界纪录。2008年7月19日,罗伯斯跑出了12秒88的前世界纪录成绩,成为了该项目第一位亦是正常风速下唯一能两次跑进12秒90大关的选手,充分证明了他是世界第一的地位。

苦过了,才会懂得甜美的真谛。人们最好的成绩往往是身处逆境时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在那些曾经受过折磨和苦难的地方,最能长出思想之花来。让你受苦的人,是在逼迫你成长

惧怕孤独的人,容易在依附中丧失自我,独立的人虽然可能会孤独,但却能够活出生命的真意。

依附是将自我彻底埋没,在经营人生的过程中,它是一场削价行为。生命之本在于自立自强,人格独立方能使生命之树常青。依附他人而活,就算一时能博得个锦衣玉食,也不会长久安枕无忧,一旦这个宿主倒下,你的人生就会随之轰然倒塌。

依附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种生活的无奈,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所谓捷径,但无论如何,你要有自己站着的能力,否则就算有人真的愿意将你推向高峰,你也不可能在那挺立下去。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充实自己,磨砺自己。所以,不要一直幻想着依附他人,自己才是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时间无情的流逝里,我们所能保留、能永恒的莫过于自己。

17岁那年,父母很认真、很正式地找他谈了一次话。他们说:“明年,你就18岁了,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了。一个成年人必须独立。以后你有了工作,挣了钱,不需要给我们,我们不需要你养活,但你必须养活自己。”这一番话,一直深刻在他的脑海之中,时刻不敢忘记。

上了大学以后,他开始勤工俭学,自给自足,真的没有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那个时候,他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也认清了自己的能力。

他的第一份勤工助学工作是清扫楼道,这是宿管阿姨介绍给他的。每天,5点左右他便起床洗漱,然后开始接近一个小时的工作,当他第一次拿到300元的报酬时,他简直是欣喜若狂,钱虽不多,但毕竟是凭自己双手挣来的。

到了大一的第二学期,他的生活更加忙碌了,为了凭自己的能力攒足学费,他又向学校申请去牛奶部送牛奶。每天天还没亮,他就悄悄起床,赶在大家起床之前,将还带着温度的牛奶送到同学们手中。然后,他再去清扫楼道。

周末的时候,他要去做兼职家教,有时甚至要跑到离学校几十公里外的小镇上去。为了对别人的孩子负责,他非常认真和投入,也赢得了众多家长的好评和肯定。

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主要是为了支付学费,用在吃饭上,他就觉得有点舍不得了。于是,他又跑到食堂,向负责人求情,希望能在这里打一份工,而报酬就是免费的一日三餐。打这以后,他又像个家庭主妇一样,每次开饭,围上围裙,手拿铁盆,细心地收拾餐具,擦干净桌椅。一开始,他还有点难为情,总是千方百计躲避熟人,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3年多的时间,他硬是靠着扫楼道、送牛奶、食堂打杂、做家教以及奖学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并被学校评为“励志之星”,即将毕业的时候,有多家大公司主动来到学校抢他。如今,他已经在一家大型企业当副总经理了。

在人生的关键阶段,那些“逼迫”我们成长、成熟的人,才是真正为我们的前途着想、真正爱护我们的人。如果他们不向我们发出让我们自食其力的“最后通牒”,那么复杂的社会早晚也会向我们发出更为严苛的“最后通牒”。道理很简单,没有人可以替你支撑一生,你的一生只能由自己负责,而且是负全责。

如果一个人能够尽早懂得独立的道理,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紧迫感,并将之转化为一种动力,迫使自己不断地去学习、去进步,从而获得谋生的真本事。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有点痛苦,有点孤独,但却是成长的必要。正是那些批评,加速了我们的成长

批评的话的确没有赞美的声音顺耳,却能让人时刻警醒自己。倘若当年没有魏徵的直谏,或许大唐盛世就不会那么早来临。可纵然心胸宽阔如唐太宗,亦曾扬言要杀魏徵,可见接受批评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是,如果没有那些批评的声音,如果不论做什么别人都奉承你是“对的”,骄纵自满必然油然而生,人生的高度便不会再得到提升。所以,感谢批评你的人吧!正是因为有了批评的声音,人生路上我们才走得更稳健;我们才懂得取舍、学会理智、学会包容,也更加珍惜赞美。感谢所有批评你的人吧!因为他们指出了你的缺点和不足,因为他宁可伤你一时,不愿害你一生。

李婉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早上7时,公司的专车会准时等候在一个地方接送她和她的同事们。

一个寒冷的清晨,闹钟尖锐的铃声骤然响起,李婉伸手关了吵人的闹钟,转了个身又稍微赖了一会儿暖被窝。后来当她匆忙奔到专车等候的地点时,已经是7点5分,班车开走了。站在空荡荡的马路边,她茫然若失,无助和受挫的感觉第一次向她袭来。

就在她懊悔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辆蓝色轿车停在不远处的一幢大楼前。她想起了曾有同事指给她看过那是上司的车,她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她向那车走去,在稍稍犹豫后打开车门悄悄地坐了进去,并为自己的聪明而得意。

为上司开车的是一位慈祥温和的老司机。他从反光镜里已看她多时了,这时,他转过头来对她说:“你不应该坐这车。”“可是班车已经开走了,不过我的运气真好。”她如释重负地说。

这时,她的上司拿着公文包飞快地走来。待上司在前面的位置上坐定后,她才告诉他说:“对不起,班车开走了,我想搭您的车子。”她以为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说话的语气充满了轻松随意。

上司愣了一下,但很快坚决地说:“不行,你没有资格坐这车。”然后用无可辩驳的语气命令:“请你下去!”

她一下子愣住了——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到大还没有谁对她这样严厉过,还因为在这之前她没有想过坐这车是需要一种身份的。就凭这两条,以她过去的个性定会重重地关上车门以显示她对小车的不屑一顾,而后拂袖而去。可是那一刻,她想起了迟到将对她意味着什么,而她那时非常看重这份工作。

于是,她变得从来没有过的软弱,她用近乎乞求的语气对上司说:“我会迟到的。”“迟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的语气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

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机,可是老司机看着前方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蓄满了她的眼眶,她强忍住不让它们流出来。

车内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她在绝望之余为他们的不近人情而伤心。他们在车上僵持了一会儿。最后,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上司打开车门走了出去。坐在车后座的她,目瞪口呆地看着有些年迈的上司拿着公文包,在凛冽的寒风中挥手拦下一辆出租车,飞驰而去。泪水终于顺着她的脸颊流淌下来。

老司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就是这样一个严格的人。时间长了,你就会了解他了。他其实也是为你好。”

老司机给她说了自己的故事。他说他也迟到过,那还是在公司创业阶段,“那天他一分钟也没有等我,也不要听我的解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

李婉默默地记下了老司机的话,悄悄地拭去泪水,下了车。那天她走出出租车踏进公司大门的时候,上班的钟点正好敲响。

从这一天开始,她长大了许多。

仔细想想,能让你长久记住的,恰恰是那些真正批评过你的人,因为他们是真心地对你好,真心地想帮助你。所以,当别人批评你时,你应该为此而高兴,因为他无偿告诉了你现在正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你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对于这样一个收获,你难道不应该向批评你的人表示感谢吗?从远处看,人生的折磨还很有诗意呢

每一种折磨或挫折,都隐藏着让人成功的能量。那些折磨过我们的人和事,往往正是人生中最受用的经历。

生命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有了折磨它才能进步,才能得到升华。对于别人的折磨,我们应以一颗积极的心去看待,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折磨,他们是你生命中不断进步的动力,是提升你个人魅力的最佳拍档。

当年,莎士比亚曾在斯特拉福德镇做剪毛工维持生活。不过,虽然他有一双能写的手,但剪羊毛的技术却让人不敢恭维,因此他常常受到老板的责骂。距离斯特拉福德镇不远处,耸立着一座贵族别墅,它的主人是托马斯·路希爵士。有一天,年轻冒失的莎士比亚与镇上一些闲散人员带着枪偷偷溜进了爵士的花园,并在那里打死了一头鹿。很不幸,莎士比亚被抓了个现行,被关在管家的房中整整囚禁了一夜。这一夜里,莎士比亚可谓是饱受侮辱,他恢复自由以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写了一首尖酸刻薄的讽刺诗贴在花园的大门上。这一举动让爵士大发雷霆,声称要通过法律形式,严惩那个写诗骂人的偷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