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移动设计:iOS、Android、Windows Phone用户体验设计最佳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9:33:50

点击下载

作者:赵大羽,关东升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品味移动设计:iOS、Android、Windows Phone用户体验设计最佳实践

品味移动设计:iOS、Android、Windows Phone用户体验设计最佳实践试读:

前言

对于大多数移动应用的开发者来说,三大移动应用平台的App商店中成千上万个已经存在的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压力。此外,各大移动应用平台以及移动产品制造商陆续推出的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观念和新创意,也不断地更新着移动用户的使用方式和购买趋势。单靠开发人员,恐怕很难设计制作出更加吸引人的移动应用产品。在这里,我们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与大家分享如何塑造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以及充满个性和创新的应用。

本书特点

本书由从事了多年移动应用设计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与移动开发技术专家联手编写,针对目前最主流的移动应用三大平台(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的特点以及时下最普及的两大类移动产品(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规格和需求,为大家系统地阐述了设计移动应用的方法、步骤以及其中的诸多细节。

同时,为了使大家在阅读本书时更加简单、有条理,我们以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流程为线索,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为大家逐一阐述做好各个环节设计工作的方法、要点以及规范和禁忌,使大家在设计自己作品的时候,不但明确设计思路,而且清晰自己所处的设计环节,做到统观全局、有的放矢。大体上,用户体验设计流程可以分成原型草图阶段(低保真阶段)、中保真阶段和高保真阶段。保真度这个术语实际上描述的是你的移动产品完成的详细程度。

低保真阶段包括了项目的前期规划、市场定位、需求分析及个性方向等。由于这个阶段以完成应用的原型草图为目的,我们也称之为应用设计的原型草图阶段。

中保真阶段是使用软件把充满了各种思路和丰富创意的原型草图在电脑上完整地呈现出来,并通过可用性测试不断地进行调整和细化,达到功能完善、布局和跳转合理的目的。

高保真阶段是中保真阶段不断调整的结果,达到了可以交付编程人员进入编程阶段的标准,同时加入了界面上的个性化处理以及包括图标在内的所有细节设计。

无论处在设计流程中的哪一个阶段,都会有很多相对应的设计环节和规范要点,这对于我们合理地规划项目进度和制订项目计划很有帮助,也能使设计思路更加清晰、合理。

本书读者对象

本书面向所有准备进行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的人和团队,以及所有想要改进和创新移动应用的人或团队。针对不同岗位的读者,我们做出如下解释。

移动设计初学者。本书可以帮助你从零开始逐步成长为专业、全面的用户体验设计人员,或是移动界面设计师。书中包括如何把握自己的成长方向,收集自己的工作素材和资料,应该继续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以及进行哪些训练。

企业家。当今,移动设备已经逐渐取代电视机、收音机和平面广告,成为最重要的媒体平台。能否通过完美的用户体验设计为你的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意义重大,而我们的书可以帮助你组建更加专业的用户体验团队。

设计师。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和工具书,专业的设计人员可以从中了解最全面、最科学的用户体验设计理论和方法。同时,本书还可以帮助你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中迅速转型,拓宽你的设计业务范围。

开发人员:学完本书以后,你将不再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技术类的开发人员。本书中的知识将有效地帮助你开阔视野,增进你与设计人员和规划、领导层的沟通、协作能力。同时,你的工作领域也会得到扩充,成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产品经理。本书会有效地提高你对移动产品的个性要求和审美格调。在与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一起工作的时候,你的建议将更加有说服力。同时在项目讨论中,你可以参与的范围将更加全面且更具原则性。

质量保障人员。对已经成型的移动应用进行评审或测试时,你会发现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销售与客服。了解用户体验设计中的专业要求和用户需求分析,将会使我们的工作更加专业,以及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同时,本书还有助于我们在产品讨论会上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本书网站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我们专门为本书建立了一个网站http://www.uebook1.com,大家可以从中查看相关出版进度,并对书中内容发表评论,提出宝贵意见。

勘误与支持

我们在网站http://www.uebook1.com中建立了一个勘误专区,及时地把书中的问题、失误和纠正反馈给广大读者。如果你发现了问题,可以在网上留言,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到2005bigfish@163.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你。此外,你也可以在新浪微博中与我们联系,我们的微博为@大羽bigfish 和@tony_关东升。

致谢

在此感谢图灵的王军花责编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感谢智捷iOS课堂团队的李玉超和贾云龙参与内容讨论和审核,感谢我们的家人容忍我们的忙碌,以及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使我们能抽出这么多时间投入全部精力专心编写此书。赵大羽和关东升2013年5月于北京第1章做好准备了吗——了解移动平台和移动应用

我们要做的,不是传统的设计;我们面对的,不是平常的用户;我们想要成为的,也不是普通的设计师。很多人询问过我:我想设计一个移动应用,应该怎样入手?用什么软件?看些什么资料?……面对这些问题,我确实有些犯难。并不是我没法回答他们,而是这些问题反映出他们对移动应用设计实在是一无所知。我们要清楚,为移动平台设计应用程序,绝不是心血来潮、想做就做的事情。如果仅仅是为了填补一下自己的设计业务领域的空白,或是满足一下自己“IT时代”的时尚情怀,那还是省省吧。

真正地面对一个成熟的应用设想或一个实实在在的项目时,我们需要考虑的绝不是上述的这些问题。你的应用将要在什么平台上运行?在什么设备上安装?面对什么样的用户群体?这个应用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我们所面对的工作,绝不仅仅是针对视觉和感官上的设计,而是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想要得到完美的设计结果,也绝不是普通的设计师能够做到的,我们将要成为的是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

你做好准备了吗?1.1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

每当我们打开手机或平板电脑,看着一款款精美时尚、高效实用的应用产品的时候,心里不免会感慨:这要是我的作品该多好啊!然而,每个精彩的移动应用背后,都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经历烦琐的步骤,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单靠一个人的工作几乎不可能,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个甚至多个团队的合作。在本节中,我们系统介绍一下用户体验设计的工作。1.1.1 UI、ID、UE和GUI,这些都是什么

在网页和应用设计领域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用这些英文缩写描述设计工作,那么它们各自代表什么含义?具体的工作、方向和区别是什么呢?

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它们的英文全称和基本概念。

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设计,是指对应用软件的操作逻辑、人机交互、界面的整体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起,用户界面设计成为了计算机科学的正式学科。在设计理念上,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味,还要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

ID(Interaction Design)。交互设计,又称互动设计,它考虑的是人、环境与设备的关系和行为,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元素的设计。这个解释有点难懂。简单地说,我们进行交互设计,就是为了让产品更易用、有效,让人使用产品时感到舒适。同时,它需要了解用户和他们的期望,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以及“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交互设计还涉及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以及与多领域人员的沟通。

UE(User Experience)。用户体验设计,它要求设计师能够全面地分析和体察用户在使用某个系统时的感受。他的工作从开发的最早期开始,并贯穿始终。目的是保证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有正确的预估,了解用户的真实期望和目的,并对功能核心设计进行修正,保证功能核心同人机界面之间的协调工作。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是指针对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操作环境用户接口进行设计。其实就是界面美工,只关心界面的美观和有关视觉方面的设计工作。

从上面各项设计工作的概念来看,UI的概念比较广,包含了软硬件设计,也囊括其他各项设计的部分内涵。而GUI设计比UI设计稍窄。目前,国内大部分UI设计师其实做的是GUI,他们大多出自美术院校。简单地讲,ID设计只是指人和电脑之间的互动过程,目前一般是软件工程师在做。而UE设计从简单理解上,关注的是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感受,就是琢磨人会怎么用软件或者硬件才觉得得心应手。但是,有关用户体验这一课题的确切定义、框架及其要素还在不断发展和革新。

下面我们通过一则国外的UE设计师招聘要求,看看现在的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处理的工作内容(如图1-1所示)。图1-1 UE设计师招聘要求

面对这份招聘启事,我和大家有同感,它的业务跨度相当大,条件也近乎于苛刻,不是吗?我们不但要了解编程工作,还要善于图形设计;不但要有组织和测试能力,还要善于沟通;不但要掌握各种图像软件,还得是个绘画、制图的高手。看来,想要成为真正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比想象得要难一些。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未来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就是要具备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图形美术设计及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型和体验设计于一身的全能型设计人才。这也是我们为本书选题的原因,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从零开始伴随大家逐步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1.1.2 了解成功的用户体验设计案例

无论你是否真的做好准备成为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现在我们都需要先放松一下,深吸一口气,用心地观摩几款成功的移动应用用户体验设计案例。这对于我们加深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提高我们研究它的兴趣,以及对它设计理念的深入理解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我们先为大家介绍iOS平台的Passbook,如图1-2所示。图1-2 iOS平台的Passbook

自从iOS 6一发布,Passbook就以它独特的支付功能和超凡的用户体验设计博得了大众的眼球。它是苹果公司于2012年6月12日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宣布的,并在iOS 6系统上提供操作的一个全新应用。这是一款可以存放优惠券、会员卡和电影票的移动应用。它整合了来自各类服务的票据,包括电影票、登机牌、积分卡和礼品卡等。这些票据将被显示在锁屏屏幕上,当用户走到相关商店或场所附近时,通过定位功能,对应的票据将会自动显示。在这个大多数印刷品都开始数码化的年代,使用电子优惠券或电子机票其实是很平常的事。

Passbook的另一个独特功能在于,它能够自动显示附近商家的会员卡和优惠券等信息。例如,当你经过必胜客时,Passbook就会弹出一条信息,提醒你必胜客就在附近,你可以使用相关的必胜客优惠券和礼券等。此外,它还支持各种信息的实时更新,如果登机牌上的航班出现延迟,它会自动通知你。如果你不想使用Passbook管理某一种电子票券,那么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这些电子票券从PassBook里“销毁”。

我们为大家介绍的第二款应用是著名的微博服务应用——Android版的Twitter,如图1-3所示。图1-3 Android平台的Twitter

Twitter作为著名的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网站,从2006年创建起就已经家喻户晓。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推文的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由于Twitter最初计划就是在手机上使用的,并且与短信的形式比较接近,因此,所有的Twitter消息都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之内,每一条消息都可以作为一条SMS短消息发送。这也是Twitter的一个迷人之处。

2011年12月,Twitter对页面进行重新设计,目的是让用户能够更加轻松地查找Twitter信息和流行话题。用户使用新版Twitter提供的新型工具,可以更轻松地浏览视频、图片、被转发的Twitter信息以及其他内容。用户还可以查看自己关注的人和被关注粉丝的数量,以及自己所发布的Twitter信息被转发的情况,并查看根据自己兴趣或所在地理位置的Twitter信息排列结果等。此外,新版Twitter还允许所有用户查看Twitter品牌页面。

在图1-3里,我们分别可以看到Twitter在Android平台上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用户界面设计,其布局合理、色彩大气、字体清晰、操作流畅,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案例。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是著名的美国彩色对开日报《今日美国》在Windows Phone平台上的移动用户端,如图1-4所示。图1-4 Windows Phone平台上的《今日美国》《今日美国》于1982年9月创刊,至今为止一直保持着彩色版面、消息集中、多用图表、重视体育报道、便于读者迅速获得所需信息等特点而吸引着读者。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今日美国》仍然保持着各方面的领先优势。归纳起来,作为全新的移动数码报纸,《今日美国》主要有4大特点。

涵盖面广。专门开辟了 “美国各地”和“世界新闻摘要”专栏,便于读者从这一份报纸上了解美国各地及世界上的重大新闻。

动态天气。仿效电视气象预报形式,首创了用彩色气象图表报道美国50个州、100多个主要城市3天天气的趋势。

界面美观。独创了使用生动的图片和图表为主的新闻报道,图文并茂,形式美观,提高了读者的读报欲望和兴趣。

文字精炼。它注重使用简洁明快的报道文体,偏爱使用短句、短字来浓缩文章,有时,一两句话就构成了一条新闻,这样就充分节省了篇幅,便于登载尽可能多的信息,以突出其综合性大报的特点。

在图1-4中,我们可以分别欣赏到《今日美国》在Windows Phone平台上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移动用户端上的界面设计。它把Windows Phone平台矩形磁贴的界面元素,以及水平移动的布局观念和扁平化设计风格运用得出神入化。这是一款精彩的、带有浓郁的Windows Phone平台味道的用户体验设计。

上面我们向大家分别介绍了三大移动平台上风格各异的三款经典的应用设计,目的是让大家对移动应用、用户界面以及用户体验设计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和了解,那么作为本书的主线,移动应用的三大平台到底是怎样被创建形成的,它们的特点和区别又是什么呢?1.1移动设备的三大主流平台

所谓移动平台,就是移动设备上的操作系统,它是安装各个应用程序的载体。由于最初主要是建立在移动通信功能的基础上,因此又称为移动通信平台,它一般由移动终端、移动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组成。移动终端主要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等,移动通信网络包括电信通信网络和移动互联网,数据中心一般由信息平台、用户管理平台和中心数据库组成。

目前,市场上的移动平台种类很多,但最主流的主要有3个,也就是苹果公司的iOS平台、Google公司的Android平台和微软公司的Windows Phone平台,我们将其统称为三大平台。1.2.1 iOS平台

iOS平台是由美国的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苹果公司最早在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会上公布了这个系统。它最初是设计给iPhone手机使用的,因此当时命名为iPhone OS,后来陆续套用到iPod touch、iPad以及iPad mini等苹果移动产品上,在2010年6月7日的WWDC大会上宣布将其改名为iOS。

iOS平台的发展是三大平台中最成功、也是最稳健的。2011年10月4日,苹果公司宣布iOS平台的应用程序已经突破50万个。2012年2月,应用总量达到552 247个,其中游戏应用最多,达到95 324个,约占17.26%;图书应用排在第二,总量为60 604个,约占10.97%;娱乐应用排在第三,总量为56 998个,约占10.32%。2012年6月,苹果公司在WWDC 2012上宣布了iOS 6(其标志如图1-5所示),提供了超过200项新功能。图1-5 iOS 6的标志

iOS 6拥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应用和功能,比如说以全新角度呈现的地图应用,可以通过语音来发送信息的Siri功能,带有iCloud超强分享功能的照片浏览应用,高效管理和使用各种票据、卡片的Passbook,FaceTime视频电话,全新的邮件功能和Safari网络浏览器等。更多的应用程序、影音文件及书刊报纸可以通过iOS官方的应用商店iTunes Store、App Store和iBookstore购买和下载安装。通过iCloud,你的预览历史记录会在你所有的设备上保持更新。因此,你可以在 iPhone上开始购物,然后在iPad上继续而不必退出使用中的应用。

iOS的用户界面非常严谨,同时带有创新精神,如图1-6所示。在界面上,我们可以使用多点触控直接操作。控制方法包括滑动、轻触开关及按键。与系统的交互包括各种手势,如滑动、轻按、挤压及旋转。此外,通过其内置的加速器,可以在竖屏和横屏之间切换,这样的设计使iOS平台的移动设备更便于使用。在屏幕下方,有一个主屏幕(Home)按键,屏幕底部则是苹果操作系统特有的Dock应用启动平台,用户可以将经常使用的程序的图标在Dock上固定4个(iPad上可增至6个)。屏幕上方是状态栏,能显示时间、电池电量和信号强度等相关数据。其余的屏幕面积用于显示当前的应用程序。启动iPhone应用程序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屏幕桌面上点击该程序的图标,退出程序则是按屏幕下方的Home键(在iPad上,可使用五指捏合手势回到主屏幕)。当第三方软件收到了新的信息时,苹果的服务器将把这些通知推送至iPhone、iPad或iPod Touch上,不管它是否在运行中。在iPhone上,许多应用程序之间无法直接调用对方的资源。然而,不同的应用程序仍能通过特定方式分享同一个信息。图1-6 iOS平台的用户界面特点,左图为iPhone 5,中图为iPad 4,右图为iPad mini

iOS是三大平台中拥有应用程序最丰富的移动平台,几乎每个分类中的应用都有数千款,而且每款应用都很精美。这是因为苹果公司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API,从而让他们设计的应用能充分利用每部iOS设备蕴含的先进技术。所有App都集中在一处,只要使用你的Apple ID,即可轻松访问、搜索和购买这些应用,如图1-7所示。iCloud可以存放照片、应用、电子邮件、通讯录、日历和文档等内容,并以无线方式将它们推送到你所有的设备上。如果你用iPad拍摄照片或编辑日历事件,iCloud能确保这些内容也会出现在你的Mac、iPhone和iPod touch上而无须你进行任何操作。图1-7 在iTunes Store上购买并安装应用1.2.2 Android平台

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当时只是针对手机而开发的,2005年8月被Google收购并注资。2007年11月,Google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发手机联盟,并共同研发改良的Android系统。随后,Google以Apache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了Android的源代码。2008年10月,第一部Android智能手机发布。如今,Android已经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如电视、数码相机和游戏机等。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因此它的logo是一个全身绿色的机器人。此外,绿色也是Android的标准色。Android系统的标志如图1-8所示。图1-8 Android系统的标志

在竞争力上,Android可以说是超乎想象。2010年10月,谷歌宣布Android系统达到了第一个里程碑,即在电子市场上获得官方数字认证的Android应用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万个。2010年12月,谷歌正式发布了Android 2.3操作系统Gingerbread(姜饼)。2011年1月,谷歌称每日的Android设备新用户数量达到了30万部,到2011年7月,这个数字增长到55万部,而Android系统设备的用户总数达到了1.35亿,此时Android系统已经成为智能手机领域占有量最高的系统。2011年8月2日,Android手机已占据全球智能机市场48%的份额,并在亚太地区市场占据统治地位,终结了Symbian(塞班)系统的霸主地位,跃居全球第一。2011年9月,Android系统的应用数目已经达到了48万,而在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系统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43%。继续排在移动操作系统首位。之后,谷歌发布了全新的Android 4.0操作系统(如图1-9所示),这款系统被谷歌命名为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图1-9 安装在Android移动设备上的Android 4.0操作系统

作为普及性最广的移动平台,Android系统的优势很多,具体如下所示。

开放性。Android开发平台允许任何移动终端厂商加入到Android联盟中来,而这个优越的开放性可以使Android拥有更多的开发者。

不受束缚。我们知道,在移动通信早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在欧美地区,手机应用往往受到运营商制约,使用什么功能接入什么网络,几乎都受到运营商的控制。自从2007年iPhone上市后,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连接网络,运营商的制约减少。随着2G至3G移动网络的逐步过渡和提升,手机已经完全可以随意接入网络而不受运营商的约束。

丰富的硬件设备。Android平台拥有丰富的移动设备硬件产品,这一点还是与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相关。由于Android的开放性,众多厂商会推出造型规格丰富、功能特色各异的移动产品。功能上的差异和特色,却不会影响到数据同步、软件兼容以及资料的转移。

方便开发:Android平台提供给第三方开发商一个十分宽泛、自由的环境,不会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阻扰。可想而知,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将会诞生多少新颖别致的移动应用软件。当然,Android也有自己的官方应用发布平台“Google Play”(如图1-10所示)。图1-10 Android平台官方应用商店“Google Play”里的Android应用1.2.3 Windows Phone平台

Windows Phone是微软公司2010年发布的一款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它将微软旗下的Xbox Live游戏、Xbox Music音乐与独特的视频体验整合至其中。2010年10月11日,微软公司正式发布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同时将谷歌的Android和苹果的iOS列为主要竞争对手。2011年6月21日,微软正式发布最新的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8,它采用和Windows 8相同的内核。Windows Phone 8平台的logo如图1-11所示。图1-11 Windows Phone 8平台的logo

相比iOS和Android两大平台,Windows Phone的个性更加明显且独树一帜,出现了桌面定制、图标拖曳、滑动控制等一系列前卫的操作体验。它的主屏幕通过可以反转的磁贴来显示新的电子邮件、短信、未接来电、日历约会等,让人们对重要信息保持时刻更新。此外,它还包括一个增强的触摸屏界面,更方便手指操作;以及一个最新版本的IE Mobile浏览器,凸显出微软在用户操作体验上所做出的努力。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也表示:“全新的Windows手机把网络、个人电脑和手机的优势集于一身,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想要的体验。”

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在2010年2月首次亮相,并正式向外界展示。2010年10月,微软正式发布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第一个版本Windows Phone 7,简称WP7,并于2010年年底发布了基于此平台的硬件设备。2011年9月27日,微软发布了Windows Phone系统的重大更新版本Windows Phone 7.5,首度支持中文。2012年6月21日,微软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全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8(简称WP8)。Windows Phone 8放弃WinCE内核,改用与Windows 8相同的NT内核。此外,Windows Phone 8系统也是第一个支持双核CPU的WP版本,这宣布Windows Phone进入双核时代,同时宣告着Windows Phone 7退出历史舞台。

动态磁贴(如图1-12所示)是出现在Windows Phone系统的一个新概念,也就是界面上可以动态反转的矩形图块,你可能会想起家里冰箱门上的那个磁性贴牌。在Windows Phone系统里面,你会发现它们无处不在,而且在操作中也离不开这东西。Metro UI是一种界面展示技术,和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界面最大的区别在于:后两种都是以应用为主要呈现对象,而Metro界面强调的是信息本身,而不是冗余的界面元素。它的一大亮点是在每一个页面上会显示下一个界面的部分元素,这个功能巧妙地提示用户“这儿有更多信息”,同时在视觉效果方面,这样的设计也有助于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该界面概念首先被运用到Windows Phone系统中,如今同样被引入到Windows 8操作系统中。图1-12 Windows Phone平台界面上的动态磁贴和Metro界面

当然,移动设备的系统操作平台绝不仅仅这3种,我们熟知的还包括“黑莓”、“Palm”、“塞班”和“Windows Mobile”等。但是在上述的三大平台面前,它们的市场占有率和设备的保有量相对较低,甚至已经被淘汰出局,因此本书中我们就不再另行介绍。本书之后的内容,都是基于这三大平台的移动应用进行分析的,这是本书的主线之一。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正题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针对这三大平台的应用进行用户体验设计。第一步,我们必须清楚这项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各个环节的目标及关系。1.1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流程

对于传统的设计师(包括用户界面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来说,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是一个全新的设计领域,你在其他形式的图形设计中积累的经验很难应用到移动设备界面上。也就是说,即使你在网页设计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对于移动应用的界面设计来说也只能算处于入门阶段。

现在,我们就通过移动应用用户体验设计的工作流程,了解一下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经验要求。这对移动应用设计的初学者也极有帮助,可以更加明确、系统地规划自己的知识体系,积累一定的经验和素材。1.3.1 创意和原型草图阶段

这部分工作主要是对设计进行前期铺垫,以及对应用的概念和功能进行规划和设想。

1.市场调查

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很多事情。首先要确定你的创意还没有人做过,如果你发现已经有类似的应用(这当然很难免),那你需要比它做得更好,而且具有更多独特的优化设计。最好的调查方式是到各大平台的移动商店上搜索已有的应用程序。iOS应用一律在iTunes Store上搜索(如图1-7所示);Android平台由于其开放性,造成了网络上出现各种五花八门的应用商店,我推荐大家还是在官方的Google Play(如图1-10所示)里搜索,因为它的内容比较全面,分类也比较系统;Windows Phone的应用可以在Windows Phone官网的Apps+Games里搜索(如图1-13所示)。图1-13 Windows Phone官网的Apps+Games

2.应用的定位

我们还需要对自己的想法有个明确的定位,这对后续的设计工作很重要,它决定了整个应用的设计要点。图1-14是iOS平台的《人机界面指南》中归纳的应用设计的定位方法,它把应用归结为5个设计方向,距离图中坐标原点越远的应用,特点越明显,越能够与其他竞争者明显区分开来;而距离原点越近的应用越兼顾其他性质和功能,比较实用和全面。图1-14 iOS平台的《人机界面指南》中归纳的应用设计的定位方法

我们通常推荐大家在定位时尽量有所偏重,也就是距离中心坐标较远,这样的应用比较容易做出自己的个性而吸引用户,具体的描述可以参看第2章的内容。

3.用户分析

这里主要通过对应用的用户及用户群体的分析和了解来确定应用的核心功能。这一步对于整个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来说是极端重要的。在应用设计的前期阶段,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对功能取舍的争论,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会提出各种功能需求设想,也很容易陷入到某一个具体功能中去。我们通常推荐大家借助“头脑风暴”的方式来解决,具体可参看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

4.绘制原型草图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考虑清楚后,我们就可以打开电脑进行图形界面设计甚至编码了。在进入具体设计之前,需要先在纸上勾划出应用的原型草图,示例图如图1-15所示。目的是通过铅笔在纸上把应用的功能点、操作流程、界面布局以及交互元素进行一次实际的演习。去除多余或不合理的因素,加强应用的核心功能。图1-15 手绘原型草图1.3.2 原型的中保真阶段

中保真原型就是在电脑上进行应用的图形界面设计,而不需要过多的细节修饰,只是把你纸面上的草图数字化,以便于在电脑上不断改进和补充。

1.选择布局和导航方式

在把应用设计从纸面上移动到电脑软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几个重要的环节进行细化,第一个就是选择好界面的布局以及合理的导航方式,这直接影响到应用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页面跳转的清晰、流畅和调理性。我们将在第5章里详细介绍三大平台处理相关问题的思路和规范。

2.设置控件和界面元素

界面的布局得当后,就要对界面上的细节元素进行细致的设计、排版和调整了,这个过程对设计师的图形把握能力和构图能力要求比较高,它可不是简单地把这些元素拼凑在界面上就完成了,而是要考虑很多的相关问题。包括上一步的导航和布局在内,我们都要对应用的交互方式、人体工程学以及视觉的整体协调感进行反复的调整。

3.可用性测试

这是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将设计好的应用原型输入移动设备的相册里,或者使用软件制作成可进行简单页面间跳转的动画。寻找一些团队以外的人员尝试着使用一下,观察他们的使用情况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此来测试应用布局、导航和控件位置的合理性和操作的体验感。示例图如图1-16所示。图1-16 应用的可用性测试1.3.3 高保真原型及设计的完成阶段

虽然我们得到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设计结果,但是中保真原型依然是一个中间状态,它不美观、没个性,无法吸引用户来尝试和使用,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创意和修饰。

1.个性化设计

我相信这是大部分设计师最喜欢的步骤,我们在中保真原型的基础上对应用的界面进行色彩、图形细节、字体和特效上的修饰和创意。发挥你天才般的想象力,充分展现应用的个性和魅力,使用户一打开应用,就会爱不释手。在第7章里,我们会由浅入深地和大家一起探索应用界面个性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2.图标设计

这是最后也是画龙点睛的环节,发挥你超长的造型能力和软件技巧,为你的应用设计一幅既迷人、又有视觉冲击力的面孔。让它无论在移动桌面上还是在应用商店的货架上,都能够吸引用户的眼球。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应用界面上工具栏图标的设计。

3.交付开发人员

最后,我们把高保真的个性化设计结果细致地分类,保存成相应的图形或动画文件,连同完整的界面设计效果图一起分别打包、保存好,做上清楚的标注,发送给开发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还要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还需要单独保存或分割某些图形。

以上就是移动应用用户体验设计的全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并没有阐述,比如讨论、修改和测试的过程。当然,在之后的章节中,我们将更加系统详尽地进行描述。同时,有些步骤并不是一次完成的。在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经常会把设计推翻或反复一个甚至几个步骤。而且对原型的可用性测试,我们推荐大家在每个环节完成后都应该简单地进行一次,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因此,以上这个流程只是作为大家在设计过程的一个参考和依据。

同时,我们推荐大家在进行设计之前,无论针对的是哪个移动平台,都应该详细阅读相应平台的《人机界面指南》,千万不要认为这只是给初学的菜鸟看的“使用说明书”,它对你设计的规范化和合理性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关于三大平台的《人机界面指南》,可以在它们的官网上找到中文版。

在之后的章节里,我们会按照上述流程的顺序,按部就班地对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逐一讲解和论述。与此同时,我的朋友杨洋老师,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委托我设计一个“艺术品收藏”应用平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包括她在内的一些当代知名画家的作品,并能实时发布新作品。我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并且很高兴可以以这个项目为线索,与大家共同分享整个设计过程。我们以实例的方式实时呈现每一个步骤,让大家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体会用户体验设计的真实过程和具体处理方法。

到这里,我们把移动应用用户体验设计的概念、移动应用的特点、三大移动平台以及相关的设计流程向大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现在可以开始我们的设计了,你做好准备了吗?第2章一切从服务用户开始——市场定位和产品目标

他们朝三暮四,而且非常喜新厌旧;他们缺乏耐心,而且总是得不到满足。他们漫不经心地瞟一眼屏幕,扫过大量的图标,凭着自己的直觉或者听了别人的介绍下载了一个应用,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他们摆弄了一小会儿就无情地把它拽进了垃圾桶。

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用户群。

有些设计师(包括曾经的我)总是天真地认为只要把应用界面设计得好看、华丽、可爱,用户就一定会买账。从项目构思的第一时间开始,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能把它弄得有视觉感,能够吸引眼球。可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精心设计出来的图标只被他们飞快地瞟了一眼,精美的界面根本没有被打开。

怎样才能设计出受用户青睐的移动应用?这需要我们在确立项目的同时,能够冷静地分析自己的设想,理性地定位自己的市场目标及产品用户,深入地了解你所面对的这个庞大的用户群体,针对他们的需求、习惯和欲望,做有价值的、能触动人心的应用。2.2是移动产品,不是电脑软件

我们从分析整个移动用户群开始我们的设计之旅。在这一节里,我们讨论的是如何让你的应用成为一个移动应用产品,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比如电脑上的软件或是遥控器。它必须建立在对移动产品性能的了解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基础之上。简单地说,有些事情人们愿意在移动产品上做,而有些事情则不适合,大家更愿意在电脑上或其他设备上完成。

那么,移动应用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2.1.1 不为外表华丽

华丽、丰富的视觉效果可以成为游戏的界面、网页上的个人空间、杂志的封面或者是随时都可能会弹出的商品广告,但是并不一定适合你的移动应用,尤其是手机应用的界面,原因有如下3个。

本末倒置。丰富的色彩变化或者是过多的特效容易弱化应用的主体功能,分散注意力,让视线很难集中到主体事件上,使用户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浪费空间。过多的装饰和特效会使本就不大的屏幕变得拥挤,增加了用户使用的难度。当然,过多的装饰也会加大应用的体积,减缓下载和打开的速度,得不偿失。

成本上升。华丽的效果会给程序员增加很大的工作量,不但延长了开发时间,而且收效甚微。“收音机闹钟”(如图2-1左图所示)是iOS平台上一款很有风格的应用,我第一次打开这款应用的时候着实对它的界面设计折服了一番,厚重的复古设计、精致的仿真细节,我甚至都能闻到古旧的家具上散发出来的沉香味,这绝对是设计高手的杰作。可就在我晚上睡觉前打算用它设置闹钟的时候,却在这个华丽的界面上困惑了半天,因为这些精致的按钮总让我感觉必须认真精密地操作才能成功。最终,我放弃了这个“精美的艺术品”,毫不犹豫地打开了iPhone系统自带的闹钟功能(如图2-1右图所示),原因是我当时已经很困了,而iPhone的闹钟用起来很直接,不需要动脑子。图2-1 iPhone设备上的“收音机闹钟”(左图)和iOS上的系统闹钟(右图)

成熟的设计师不应该把视觉创意和视觉效果作为衡量设计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在用户体验设计领域里,你的界面设计是亲和体贴的服务用户还是在用户面前急功近利地炫耀自己的特技,这之间的差别是很容易识别出来的。

当然,外表不华丽可不意味着我们的应用不美观、不时尚、没创意,我们要在设计图形和图像之前建立完整的设计目标,即搭建一个合理的、人性化的框架,确定好应该突出什么,弱化什么;该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千万不要用浮华的效果喧宾夺主,要将所有的东西融入到你先前构建的这个框架整体中去。Tapbots公司的“Convertbot换算机器人”(如图2-2所示)就是一款既美观大方又简单好用的应用。可以感觉到,平庸无奇的功能经过了人性化的设计和物理真实的细节处理(单位换算时还带有马达声),可以带来高享受的用户体验。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设计要能够与移动设备和使用环境相适应,同时,还要适应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多个移动应用平台的移植,这才是完美而专业的设计。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会针对上述这几个方面分别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方法。图2-2 iOS平台的“Convertbot换算机器人”2.1.2 不为功能强大

外表不用那么光鲜可以理解,毕竟用户使用我的产品是因为它的功能,所以,我要用强大的功能来弥补,使我的应用能够处理更高难度的事情和拥有更加全面的功能。这样的想法在项目初期是非常合理而且也是值得提倡的,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放开思路,用头脑风暴在白板上画得满满的。当然,风暴过后我们终究要面对现实:你的应用好用吗?

现在我们来看看用户是怎样使用移动产品的:他们通常会在一边逛商场的时候,一边拿出手机迅速地在网页上查看网店的报价;会在服务员端上一份菜肴的时候,赶紧用手机拍下来,然后发到微博上去;会在超市收银台前排队的时候,趁机打开新闻中心看看今天的头条;会在银行营业大厅等号的时候,拿出平板电脑看看股市或者比较一下汇率……发现了吗?他们做的事情好像难度都不大,除非迫不得已,谁也不会愿意在移动产品上完成那些高难度的工作。问题的关键是,他们需要一边看着手机屏幕,一边还要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可别过号了!),所以他们对应用程序的直观需求除了美观之外,就是最好直接完成或打开,既不愿意等,也不愿意想,更不愿意找。

我们都知道,小小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又轻又薄,硬件高度集成。虽然各大生产厂商不断地在升级硬件配置,但是系统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屏幕大小更有限。每增加一个功能点,都是在抢夺这些有限的系统资源和屏幕位置。功能是强大了,应用的体验却降低了。为了打开应用,我们的用户们需要等更长的时间;由于功能增多,他们需要更加耐心地去寻找和选择;由于按钮增加,他们需要更加细心地去操作小小的界面……而且,我们的用户通常不会按照我们给他们安排好的路走,他们只会在我们的应用里寻找他们需要的和可以利用的东西,一旦发现没有想要的或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会无视我们精心为他们打造的强大功能,毫不犹豫地抛弃。

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我一直在挑选一款适合我的音乐播放器。起初,Android上原生的音乐播放器(如图2-3左图所示)让我很满意,清晰的歌曲进度、醒目的字体和按键、功能齐全分类有序。不过随着我对功能要求的增加,我选择了功能更加强大和多样的“天天动听”(如图2-3中图所示)。它不但分类更加详细,而且还支持在线播放、搜索和下载。和大部分音乐迷一样,我在手机里下载了成千上万首歌曲,时间长了会喜新厌旧,我就得不停地挑选歌曲和专辑,“下一曲”和“播放列表”就成了我点击最频繁的按钮。“天天动听”那拥挤的页面、清秀的图标和纤细的字体弄得我总是误操作,有时候要离得很近才能看清楚。后来,我选择了界面并不算美观的“QQ音乐播放器”(如图2-3右图所示),因为它不但布局合理、手指点击很舒服,而且选择歌曲的时候很有效率,只需要瞟一眼屏幕就不会点错。图2-3 Android平台的“音乐播放器”(左图)、“天天动听”(中图)和“QQ音乐播放器”(右图)

现在我们理解了好的用户体验应该是什么感觉,就是要勇敢地舍弃冗余的功能,突出主体功能,并且善于把辅助功能“藏起来”。所以,设计一款好的移动应用,不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也要善于克制。认真地分析、调研和测试,看看什么样的功能真正抓住了用户所需、所想,什么样的功能可以延长应用的寿命,什么样的功能属于画蛇添足,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保持应用的简捷、高效。“The Typography Manual”(字体排版手册,如图2-4所示)是一款专门针对设计师的字体排版速查手册,界面简洁大方,操作快速便捷。关键是抓住了设计师们的工作习惯,里面的“字体大小计算器”和“字体标尺”虽然功能非常简单,但很实用。无论是印刷排版还是网页、界面排版,我都会随时打开这款应用进行参照。如此操作简单、方便好用的工具,我怎么舍得把它从我的系统里移除呢?图2-4 iOS平台的“The Typography Manual”2.1.3 别让它“大而全”

你的应用为什么是移动应用?作为开发者、设计师或者程序员,我们都应该在开始工作前认真地想一想。无论你的应用是拥有强大的功能,还是出奇的内容,或者是高科技的花样,首先,它应该是在移动平台中使用的。当我们到达办公室或回到家里,我想不管是工作、上网还是看视频、玩游戏,都会有比移动产品更合适的选择。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我们的应用做得能和相应的产品相媲美。比如我们不可能用照片美化应用代替Photoshop,也不可能在移动产品上输入文字的时候找到敲击键盘的感觉和速度,更不可能拿窄小的移动屏幕和液晶显示器相比。

那么,移动设备的优势是什么?智能、随机、不受环境和空间的约束,便捷地处理简单任务。

在开发移动应用产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它的优势和局限。有些应用是针对移动和户外活动而设计开发的,那么它们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比如,Android上的“车载屏幕”(如图2-5左图所示)就是方便用户在驾车时拨打和接听电话、播放音乐及查看地图和GPS的应用,功能很简单,就是把相应的控件或按钮变得很大、很醒目,就算是不仔细看也不会误操作,使用户在驾车时不会太分散注意力。iBird Explorer Plus(鸟探加强版,如图2-5中图所示)是为鸟类爱好者在野外观察鸟类、识别羽毛和叫声的指南。当然,这也是直接针对特定用户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想一想那些常年在野外工作的动物研究者们,这样的应用是多么的贴心。Star Chart(星图,如图2-5右图所示)是目前日本和法国销量最佳的一款教育应用程序,只要将你的移动设备指向天空,应用将准确地指出你正在观看的天体。它采用了最先进的GPS技术,加上精确的三维宇宙图,让所有的天文爱好者和喜欢对着星座许愿的女生们体验到了名副其实的高科技生活。图2-5 Android平台上的“车载屏幕”(左图)、iOS平台上的“iBird Explorer Plus”和Windows Phone平台上的“Star Chart”

上述这些应用只能在移动平台中使用,它们就像是为移动平台而生的,重点在于想法和创意。而有些应用,与电脑软件或其他产品的界限就不是那么明显,它们很像是电脑软件的微缩版或是简化版,比如微博、内置网页浏览器、记事本等。那么,这一类应用如何能够体现出移动应用的优势来呢?那就要看看我们在移动设备上做的事情与电脑上有什么不同了:在路上、在运动中、在超市里排队的时候,我们处理的不可能是复杂或精细的任务,只会处理一些简单的、临时的或者说是微任务。因此,在设计移动应用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摒弃那些不适合在移动平台上使用的功能,保留那些适合单手操作或者简单的双手操作的功能,而没有必要把电脑软件中所有的功能都做出来。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也清楚了,过多的功能只会增加使用的难度,降低使用效率,大而全的应用是非常不可取的。

我们需要对电脑软件进行提炼、瘦身和重新搭建,使它不但能够在移动平台上运行,还要适合在移动平台上操作。当然,这里只进行简单的或初步的操作,深入或高难度的还是留给电脑来完成吧。我们不能在移动设备上作图,但是可以对图片进行修剪和拼贴,然后发到互联网上;我们不能指望在手机上长篇大论,但可以发表简短的微博和评论;在小小的移动屏幕上浏览门户网站很费劲,我们可以下载各大门户网站的移动客户端……所以,我们要为移动平台量身打造相应的产品,而不是把电脑软件照搬上去,变成无所不能、大而全的应用。

Quickoffice(如图2-6所示)就是一个修剪和瘦身做得很好的例子。这个在电脑上功能强大到无所不能的Office,在这里被打造得相当精悍。比如,由于你的手指无法在小小的移动屏幕上修改复杂的表格和排列图片,所以在Quickoffice上表格和图片只能显示,不能编辑。同时,对于简单的文字和格式的编辑,Quickoffice则设计得非常人性化,操作简单、易于修改,比如粗体、斜体、项目列表、文本对齐等。然而,比起一般的移动应用来说,它的结构也算比较臃肿的,但是作为一款能够对文本进行阅读、创建、编辑和保存的应用来说,它已经非常完美了。图2-6 iOS平台上的Quickoffice

在多如牛毛的移动应用之中,每一个移动用户都在挑选自己需要的那一款,就像从满满的一箱工具里挑选最顺手的一把工具。所以,不能指望你的应用是全能的。其实我们都明白,越是全能的工具,往往用起来越不顺手。应用更是这样,完美的应用只专注于一项工作或一种任务,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你越是增加应用的功能点或者是任务的覆盖面,你的用户就越搞不清楚你的应用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使用它。

现在,我们明白了我们的方向——设计一款移动应用产品。那么作为一名专业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我们应该怎样使我们的移动应用既简单、又好用、又好看呢?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会按部就班地针对移动用户体验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依次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方法。这里的关键是分析用户和对移动产品进行定位。2.2做有价值的应用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离不开移动产品和应用平台了,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渐渐取代了书刊、报纸,取代了收音机、电视机,我们用它买东西、订餐馆,用它聊天交友,甚至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有时候我觉得,我的生活就是从一个应用切换到另一个应用中去。而作为一名移动应用开发、设计人员,我们恐怕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应用:它是不是在移动商店里,是不是受人们关注,功能是不是很稳定,是不是比别的同类产品好用……梦想着有一天,全世界的移动平台只提供自己应用的下载,全世界的人都在使用自己的产品。可惜,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移动应用了,因为移动应用的真正魅力所在就是它的多样、丰富和无穷无尽。

因此,在这一节里,我们谈谈如何面对和立足于这个庞大而开阔的市场,也就是做好应用的市场定位,既要定位你自己的角色,也要定位你的用户。2.2.1 它只是成千上万个应用中的一个

如果移动应用平台是一座摩天大楼,那么我们的作品只是一扇小小的窗户。只有使用了,人们才知道你的产品多么好用。当然,我们可以用精美的图标吸引用户。不过想要真正地抓住用户,我们除了要个性鲜明,也要使自己的作品能够融入到这个移动平台大家庭里去,所以在设计应用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它的功能点,明确它所在的分类以及任务方向。确切地说,那就是找到应用所扮演的“角色”。

在上一节里我们谈到了,聪明的设计师不会去做那种“大而全”的应用,因为你越是想覆盖更多的功能,越是适得其反,使你的用户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你的产品。因此,我们要精心地打造一款只针对一项工作的产品,集中精力,不断地改进和简化,尽量做得完美。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用户记得它,在想要做同类事情或者遇到相应任务时想到它。

我们必须面对事实,你的应用不是孤立的,它只是成千上万个应用中的一个。你要允许你的应用和其他应用共同工作、和谐相处。在用户的移动设备上,它与众多的其他应用为邻,它们各司其职,共享着移动设备的资源和空间,有时候相互传递信息,有时还要相互竞争。那么这时候,如果你的应用能够少一些封闭和独断,多一些亲和力、融入大众,用户会非常欣赏和认可你,认为你的应用是大家默认而且可靠的选择。尤其是在你设计系列应用的时候,更要注意它们的统一性和关联性。

我非常认可Windows Phone平台的“音乐+视频”功能组合(如图2-7所示)的做法和设计理念,这确实是经典的用户体验案例。它把所有的与音乐和视频相关的应用及功能集合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强大应用的组合,自成体系,这称作“主面板菜单应用程序中心导航”。它不但让用户在选择播放视听文件的时候非常快捷、顺畅,而且让应用与应用之间形成了更加明了的相处与竞争机制,同时提供了视听应用下载商店窗口,使用户的选择更丰富、更快捷。图2-7 Windows Phone平台的“音乐+视频”功能组合

我们的很多工作、任务和娱乐都不是单一的一项应用就能完成的:如果你的微博里需要加入图片,应用会引导你跳转到照片浏览功能里;我们在记录朋友电话号码的时候别忘记给他拍一张大头照,所以把号码存入名片夹的时候可以顺便跳转到拍照功能;我在浏览网页的时候,会把有价值的文字或图片复制下来,粘贴到记事本里或者直接打开电子邮件,发送到我的邮箱里,以便日后在电脑上继续编辑。我不可能傻到设计一款应用既能浏览网页,又能存储照片,还能收发电子邮件和充当记事本。因此,好的应用不但专一而且开放,能够和其他应用打成一片,尤其是系统原配的功能,把它们的功能为我所用,也慷慨地贡献自己的功能去给别人当配角、打下手。我们虽然可以寄希望于我们的应用能够自成体系,但绝不能让它们自我封闭、大权独揽,更不能要求用户们对你的应用绝对忠诚。

所以,我们要踏下心来,脚踏实地地把应用里的关键功能做专、做精。善于从系统原有的应用中吸收信息和材料。同时,次要功能如果和其他应用的主体功能重合,那完全可以放弃,设一个控件直接跳转或链接过去(不过,有些功能实在难以割舍,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另开发一个应用,使它们成为应用系列)。我觉得这方面做得比较不错的应用有很多,比如iOS平台的 “Fotolr相册”(如图2-8所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是一款很实用、也很精美的应用。虽然相册类的应用非常多,但是它能够在设备之间批量地传输照片,加上极具个性又细节精致的界面设计,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移动用户无法抗拒。通过图2-8可以看到,软件功能强大而全面的背后,是iOS平台的一系列功能和应用的支援和衬托。图像和照片的导入是依靠移动设备的拍照功能、剪切功能和图片浏览器,而图片的输出依靠了蓝牙功能、Wi-Fi功能及iOS邮箱,它同时还具备不可或缺的文件加密功能以及利用App Store应用网上更新的功能。从表面上看,我们是在使用一款单一的图像管理应用,而事实上是它与多个应用共同工作的结果。因此,在开发和设计应用产品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它们太封闭。打开围墙,才能让它们更丰富、更有活力。

当然,我们的应用仍然是独一无二、充满个性的,它可以和其他软件和睦相处、互通有无,但是它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这样才能凸显出它的价值。接下来,我们谈谈如何才能够让我们的应用脱颖而出,成为成千上万个应用中最耀眼的那一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