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孝文化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21:55:11

点击下载

作者:包朗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少数民族孝文化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孝文化研究试读:

《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治理丛书》编委会

顾问 余潇枫

主编 安晓平

执行主编 谢贵平

编委会主任 王选东

编委会副主任 孙庆桥 于军 张传辉 张爱萍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艾比布拉·阿不都沙拉木 安晓平 程亚文

刘世哲 马大正 孙庆桥 田卫疆 王选东

王义桅 魏志江 谢贵平 徐黎丽 于军

张爱萍 张传辉

编者语

边疆安全治理是非传统安全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边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邻国众多,民族多样,文化多元,问题复杂,战略地位显著,在整个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深化过程中,“边安”与“安边”将是完善我国安全体制与国家安全战略需要重点考虑的重要内容。

近些年来,我国边疆非传统安全威胁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不同社会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叠合;二是不同安全场域中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三是非传统安全威胁越来越呈现复杂性、变异性与扩散性等特征;四是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不对称性越来越凸显;五是非传统安全威胁越来越需要多行为体在认同基础上的共同应对与治理;六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转型的深化,各种安全威胁越来越呈现不断增多与扩散的趋势。

边疆地区的安全治理涉及诸多敏感问题,情况极为复杂。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边疆地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相互交织、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相互交织、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的境况,使得边疆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日益严重地威胁着国家、社会与人的安全,乃至对国际安全与人类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加强非传统安全研究,探索边疆治理方略,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边疆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边疆安宁,则国家始可安宁,边疆不安,则国家难以安定。目前,应对边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难度与复杂性已远远超出传统安全的思维与手段,传统的安全理念与体制已难以有效应对种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新挑战。《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治理》丛书的主旨是:以国际的视野,重新审视边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明确边疆安全治理的现实语境;以科学的态度,全面分析已经显现或尚处潜在的各种安全威胁,探寻边疆安全治理的有效对策;以创新的视角,积极探索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之路,努力掌控因非传统安全问题而引发的各类常态危机与非常态危机;以理论的建构,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长治久安、实现不同行为体之间“优态共存、和合共建、共享安全”的现实蓝图,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治理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孝文化研究

百善孝为先。人最应感谢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成人。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求学、工作、婚姻家庭,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凝聚着父母无私的爱。正如孔子所言“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自己的父母,我们很难想象他会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感恩。感恩父母就要孝敬父母,不仅要体现在言语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中。从体恤父母尊敬父母,再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馈父母的爱都是感恩父母的表现。感恩父母的方式并不局限于物质层面,一句问候、一句关爱、一句贴心的祝福都会换来父母的心满意足。哪怕我们穷尽一生的力量都难以回报父母恩情的十分之一,因此不要再犹豫,孝敬父母从此刻开始。——题记

第一章 孝文化概说

第一节 汉族孝文化及其内涵

一 汉族传统孝文化

如果让您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您该如何概括?很难是吧。[1]且听听学者们的声音,梁漱溟说“中国文化是‘孝文化’”,肖群忠先生不仅指出了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孝文化”,更将其推广到传统中国社会,说它的根基也是孝文化,至于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区别,肖先生也归结于其是否具有或突出孝文化,其精辟的论断如下:“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2]明和印度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

学者不仅从中国文化的特质这个角度来强调孝文化,更有学者从国家层面来看待孝文化,认为中国这个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3]庭孝敬’”,由此而来的中国古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手段也是“中国的立法者……认为应该激励人们孝敬父母;他们并且集中一切力量,使人恪遵孝道。他们制定了无数的礼节和仪式,使人对双亲在他们生前和死后,都能恪尽人子的孝道。……这个帝国的构成,是以治家的[4]思想为基础的。”诸位学者的见解都是把孝文化摆在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国家的高度,可见孝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从诸位学者的论述中也可以看出,孝文化不仅是一种治家的道德规范,还是一种治国的策略。

事实上,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孝道的重要地位和人们对孝道的重视,均以中国为最。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即指出:“《孝经》所讲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5]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的这么完全。”王勇更是将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孝是中国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和出发点,孝道是使天、地、人、身、家、国、宇宙、社会结[6]为一体的纵向链条。孝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文化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孝文化呢?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孝”这个字。中国最早的训释字词的训诂学专书《尔雅》对“孝”就做了解释,其《释训》篇对[7]孝的解释是“善父母为孝”。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的专著《说文解字》也解释道:“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8]也。”“孝”为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为“子”字,据上述二书的说法,儿女“善事父母”即为“孝”。这个意义,在汉字早期的字形中可以得到验证,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青铜器铭文中均有“孝”的字形,在甲骨文中是标示祭祀祖先时有所奉献的形象,而具有现世伦理道德意义的“孝”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正式产生了,依照金文的写法,“‘孝’字上部像戴发佝偻老[9]人,唐兰谓即‘老’之本字,‘子’搀扶之”,而甲骨文、金文中“老”“考”“孝”三字相通。

可见,孝最初谈到的正是人伦关系,而人伦关系在中国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关于中国最著名的儒家经典《论语》的书名,有学者认为“‘论语’就是‘伦语’,也就是一本阐发人生伦理规则的图书。”[10]传统意义上,孝的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善事父母。这正如《汉语大字典》对“孝”含义的解释,其首要两点即“①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旧社会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汉语大字典》其余几个义项可以说是对“孝”含义的具化和引申:“③能继先人之[11]志。④指居丧或居丧的人。⑤指丧服。⑥效法。⑦畜养;保育。”其引申关系可大致见于下:“善事父母”就要继承父母的志向,帮助父母完成一些未了的心愿,这就是所谓的“孝”的“能继先人之志”的含义;起初,“先人”仅指自己的“前辈”,后来拓展到也指别人的先人,不管谁的先人,都应该效法他们,于是“孝”也指“效法”;“善事父母”中的“父母”不仅指活着的父母,也包括已死去的父母,“孝”也就相应地有了“居丧或居丧的人”的含义。居丧则要穿一定的服饰,于是,“孝”又有“丧服”义。至于“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则是汉代后由“三纲”思想中异化出的“孝”。《汉语大字典》里所讲的“旧社会”,就时代而言,主要是指从汉代至清代为止的旧社会。“孝”的上述含义中,最重要的是“善事父母”,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就是指为人子女者善待其父母的心理与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的良好社会态度,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孝道”;二是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的良好的社会行为,也就是中国人习称的“孝行”。孝道与孝行必须高度统一,相辅相成,那种迫于外力或基于某种利益驱动的与孝道脱节的孝行,只能是伪孝道。孝道与孝行的合一,是谓“孝文化”,亦时而统呼之为孝道。

至于孝文化的确切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肖群忠先生的观点较为符合“孝”字的最初意义,也较为符合我们的研究思路,他说:“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12]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对于为什么用“孝文化”而不用“孝道”这个概念,肖群忠说,孝不仅是一种伦理观念,还包含了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精神文化现象,并且对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衣、食、行等)及制度文化(政治制度、法律的制定执行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笔者认为肖先生的说法很有道理,这也是借用的依据之一,肖先生所说的孝意识,我们直接称其为孝道。当然我们还将对肖先生之说加以拓展,后文有论,此不赘述。

自古以来,记载孝子的书籍不胜枚举。《隋书·经籍志》载录有王昭之《孝子传赞》三卷、晋萧广济《孝子传》十五卷、南朝宋郑缉之《孝子传》十卷、师觉授《孝子传略》二卷。书皆亡逸。历代正史中,《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周书》、《隋书》、《晋书》、《南史》、《北史》、新旧《唐书》、《宋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都为孝子列有传记,称为《孝义[13]传》,或称为《孝感传》《孝行传》《孝友传》。

汉族孝文化,《论语》《礼记》《孟子》《吕氏春秋》皆有精辟论述,而集大成之书,则是《孝经》。《孝经》自汉代开始就被尊奉为经,后为十三经之一,成为中国古代最具权威性的典籍之一。唐玄宗还亲自注释过《孝经》,《孝经》因而成为十三经中唯一一部有皇帝注释的经典。

人们对《孝经》的评价历来是颇高的,汉代大学问家郑玄曾鼓吹《孝经》是“三才之经纬,五行之纲纪”,唐朝的薛放说《孝经》是[14]“人伦之大本,穷理之要道”,宋朝司马光也称《孝经》“其文虽不[15]多,而立身治国之道,尽在其中”(《再乞资荫人试经义札子》)。这些评价其实也是古人对孝文化社会功用的认识,换言之,孝文化也是三才经纬,五行纲纪,人伦大本,治国要道,孔子曰:“天地之性[16]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载“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衡”,《礼记》作“溥”)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后汉书·江革传》言“夫孝者,[17]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孝经·三才章》概而言之“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18]而民知禁”,而上述认识是我们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孝文化的思想渊源。

二 汉族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一种文化,不应仅仅是一种道理或理论,它还包括内化在人骨髓里(精神内核)的理论在社会上的外在表现,所以,孝文化应当既是理论的综合点,又应当是行为的践行篇。基于这样的一个认识,我们认为孝文化应当包含孝道和孝行两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孝行往往包括两个方面,一则养,一则敬。养,即赡养父母,《孟子·万章》指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19]也。”《孝经·庶人章》总结道“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法制社会,谨身自律就不会给父母带来烦扰;农耕社会,躬耕节用就能够使父母衣食无忧。

必须注意的是赡养并非仅指给父母提供吃喝。孔子要求子女对父母的孝要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关怀和尊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20]为政》)“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顺与?色不悦与?古之人有言曰:‘人与己与,不汝欺’。今尽力养亲而无三者之阙,何谓无孝之名乎?”[21](《孔子家语·困誓》)《礼记·祭义》也谈到比养更重要的是“养可[22]能也,敬为难。”要以最愉悦的心态去奉养父母,绝不能给父母脸色看。《孟子·离娄上》记载了曾子对曾皙之养,其可谓后世之楷模: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23]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曾子养曾皙日以敬,曾元养曾子以实,虽曾元经济状况不佳,然则事亲终究落得后人责备,因此孟子评论说事亲当如曾子。

在前面两个原则的指引下,古人提出了许多在当时来说具体而又瑕瑜互见的孝道规范。比如孔子强调,孝敬父母要“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丧事不可免”(《论语·子罕》),这些理论有其积极的实践价值。然而,孔子也罗列了大量限制儿女发展、盲从父母、父母包庇子女行为的不一定合理的规定,“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吕氏春秋·孝行览》列举了五种赡养父母的行为“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24]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臣轨》中转引《昌言》语道“人之事亲也,不去乎父母之侧,不倦乎劳辱之事。见父母体之不安,则不能寝;见父母食之不饱,则不能食。见父母之有善,则欣喜而戴之;见父母之有过,则泣涕而谏之。孜孜为此以事其亲,[25]焉有为人父母而憎之者也。”

总括起来,传统孝文化的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敬礼父母。《孝经·圣治章》引孔子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圣人因严以教其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司马光曰:“严亲者,因心自然;恭敬者,约之以礼。”唐玄宗注曰:“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故出以就傅,趋而过庭,以教敬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以教爱也。”“圣人顺群心以行爱敬,制礼则以施政教,亦不待严肃而成理也。”“本谓孝也。”“盖爱敬二字,为孝治之本。”

尊敬父母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这就要求子女及晚辈时时处处对父母祖辈的每件事情都要以礼待之。简单地要做到“冬温而夏[26]清,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就是要嘘寒问暖,记住父母的生日、年龄,让父母有生之年快乐健康,也使子女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伺候父母,让父母尽享天年。

第二,侍疾以忧。在父母生病期间,子女要能及时为他们延医治病,要亲自在旁侍候,“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曲礼下》)父母生病,子女要表现出忧心如焚的状态,“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切不可笑逐颜开,给人错觉,好像子女巴不得父母早死似的。

第三,追祭先祖。中国传统孝道重事生,更重事死,事死则当追孝,追孝的目的是要表达孝子对逝者的思念之情,是要生者明其家族渊源,承先启后,延续生命。孔子的观点上文已经有详细的论述。《礼记·祭统》亦云:“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何谓“追养继孝”,应氏曰:“追其不及[27]之养,而继其未尽之孝也”,严陵方氏曰:“养为事亲之事,孝为事亲之道。‘追’言追其往,‘继’言继其绝。”由此可见,儒家将祭祀作为祖先生命得以延续的象征,并强调养观其顺、丧观其哀、祭观其敬的孝道形态。

需要强调的是被孝敬的对象的“老”,不只是在世的父母,还应包括故世的先祖,对他们都应奉献、善事。《孝经·士章》说“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圣治章》也讲“严父莫大于配天”,“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古代汉族的孝,是配祀先祖,今天汉族的孝已经弱化或抛弃了配祀先祖于天的概念,但追祭先祖亡灵仍如古之初意。新疆少数民族同胞多信仰伊斯兰教,是不允许搞配祀的,但追祭先祖之意趣一如汉族。

第四,继志述事。孝敬父母,还体现在父母去世之后,能够记住父母生前事迹,继承父母的遗志,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和心愿,发扬光大父母的事业。“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怎样才能算是继志述事呢?孔子给出了答案“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就是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看子女的志向如何,父母死了要看子女的行事是否如其父活着时一样,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当然必须是正确的路线,是符合孝子最初的志向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

孝子这样做,古人认为需要三年,是以有守“三年之丧”的说法,一则使自己在继承先人遗志的基础上成人或更加成熟,二则也可借此报答父母三年的哺育之恩,据《论语·阳货》 记载,这样做的原因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就是要报答出生时父母对自己的怀抱之恩。按情理说,一个人的成长,父母远不止怀抱三年那么简单。父母对我们的恩情,一辈子也报答不完。守孝三年,将继志述事与追祭先祖沟通了起来。

第五,爱惜生命。《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祖宗生命的延续,是开启家族生命的基础。因此,“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爱惜自己的生命也就是对父母行孝。爱惜生命是行孝的前提,《孟子·离娄上》中说:“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朱子注强调说:“守其身,使不陷于不义也;一失其身,则亏体辱亲,虽日用三牲之养,[28]亦不足以为孝矣”,就是要每个人都爱护身体,珍惜生命,勿为非作歹,玷辱父母,至陷于不义,而枉费父母生育自己一场。荀子还从反面教育大家怎样爱惜生命,那就是反对与人争斗,认为“斗者,忘[29]其身,忘其亲,忘其君也”(《荀子·荣辱》)。

受此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向来注意善待自己的生命,不使它轻易受到伤害,更不会无端轻易自杀。

珍爱生命,不仅仅指不伤害身体,还要讲究保持健康的体魄。这也是继志述事的一种表现,因为“父母之爱子也,常祝其子之康健。苟其子孱弱而多疾,则父母重忧之。故卫生者,非独自修之要,而孝亲之一端也。若乃冒无谓之险,逞一朝之忿,以危其身,亦非孝子所[30]为”。

同时,爱惜生命并不等于贪生怕死,正义需要的时候,舍生取义又乃是孝子之必行者。

第六,显亲扬名。《孝经·开宗明义章》主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受此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一向将出人头地,建功立业,以彰显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作为行孝的重要做法,这是中国人向来崇尚自强不息精神的心理动力之一。

第七,劝谏父母。古人也认识到父母所说所做并不一定是对的,所以当父命与道义冲突时,则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如果“亲之过大而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实际是陷父母于不义,是不孝的。据《孝经·谏诤章》记载: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载:“父母之行,若中道[31]则从,若不中道则谏……从而不谏,非孝也。”《荀子·子道》也讲:“出孝入弟(笔者注:“弟”乃“悌”的古字,“悌”是“敬爱兄长”之意),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所以“父有争子(笔者注:“争”乃“诤”的古字,“诤”即“直言规劝”之意),则身不陷于不义”(《孝经·谏诤》)。劝谏父母是要有“度”的,就是要以礼谏之,以敬待之,“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礼记·内则》),切不可违礼而横加指责。

如果劝谏不成导致父母之失,古代的子女能做的也只能是“子为父隐”。当然,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人平等,今天的父母都很开明,专横武断而置子女意见不顾者少有。今天的诤子,做孝子很容易,因为父母是听得进劝谏的。今天的子女,如果父母有错而不进谏者,是真正的不孝之子。

第八,移孝作忠。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体制,使得国变成了家的推衍和扩大。在封建社会,与“父”相对应,“君”就变成了大“家”共同的“父”,对于每一个子民来说,尽孝就是尽忠,这才是尽孝的最终目的。“仲尼说孝者所以事君之义,则知孝者,俟忠而成之,所以答君亲之恩,明臣子之分。忠不可废于国,孝不可弛于家。”[32](《忠经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孝经·开宗明义章》)。“忠者,孝之本与!”(《曾子全书》)事君忠是“孝”的发扬,因此“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广扬名章》)。孝与忠在忠于家庭上达到一致“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身一则百禄至;家一则六亲和,国一则万人理。”(《忠经·[33]天地神明章第一》)忠孝达成一体。能在家做孝子,就能在国做忠臣,“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故封建社会“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孝忠一体被视为封建社会男子的最高德行。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孝文化及研究的相关问题

一 中国各民族“孝”词语音读及中国少数民族孝文化的概念

第一节已经论述,孝道这个概念在汉族早已深入人心,作为一种文化,孝文化的演变过程是中国道德文化演进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虽然“孝文化”这个词语是汉语词,但孝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却非汉族所独有,中国所有的民族都有孝道意识,由此而形成的孝文化可以说是人类精神情感的普遍反映。以新疆为例,这种体现尤为深刻,“孝”这个汉字很早就传到了新疆,在新疆喀什巴楚曾出土了约公元1600年的“孝”字(见图1-1)。图1-1 喀什巴楚出土的公元1600年左右的“孝”字

孝道意识,在新疆少数民族中是被反复强调的。仅以维吾尔文出版物为例即可窥一斑。亚尔买买提在其《道德书》(维吾尔文)中说:“在维吾尔族的礼貌中,尊敬父母是最重要的礼貌。父母是孩子心中最高尚的人。古代人都把母亲当作天。人们对孝敬的看法就是对父母[34]的孝敬,不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不会对亲友孝敬。”“维吾尔族人们心中感到越来越富足,成功的人是对父母孝敬的人。父母去世后,也要对他们孝敬,比如说实现父母的梦想,完成父母未竟之事业,热[35]情帮助父亲生前好友。”艾则孜在《言行叮嘱》(维吾尔文)中论证了孝敬父母的原则,并引用维吾尔族著名学者的话强调尊敬父母在维吾尔族品质中的重要地位:“做子女的如果要对父母尽责任和义务,当然在尊敬父母方面必须遵守以下规则,对此著名学者阿不都许库尔·穆哈买提依明这样说过:‘尊敬父母是子女体现人类品质的第一[36]道德意识,并且是它的一贯体现。’”玛合木提·艾山编的《道德花园》(维吾尔文)也一再劝告和申说:“每一位子女尊重父母和敬意父母以及相对的为他们展现自己的恩德和恩典是做子女的重要职责之一。不满足自己父母的要求的,惹他们生气的子女们无论做任何事都不顺利而且在众人面前没有任何的声望。聪明的子女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父母对他的恩情,所有子女做任何事之前首先要知悉父母,得到他们同意才行。要听父母的劝告,做任何事之前要跟他协商,任何时[37]候不能试图让父母感激自己。服侍父母是每一个做子女的义务。”

必须澄清一点,新疆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孝”这个词语,比如在维吾尔语中将孝称为“沃葩”或“沃葩达尔[]”或“娃h爬大耳[]”、“厄勒麦特[ələmæt]”、“胡尔马特里马克[]”;哈萨克语将“孝”称为“瓦帕力克(伊犁尼勒克hh县发音[uapalik])”、“瓦帕达尔力克[]”、“瓦帕乐h喝”(塔城地区发音[uapaləx])、“哈尔阿乐阿扎乐[]”、“胡尔马特里马克(尊敬[])”、“额帕h乐博鹿[əpaləplu]”、“哈伊尔乐博鹿[]”、“和吾尔特爹吾[]”;柯尔克孜语将“孝”称为“乌驲妈托[]”、“欧尔麻提[]”、“额扎提思依[]”;蒙古语将“孝”称为“阿其乐护”(特克斯县蒙古族发音[])、“厄勒博日乐[]”或“吉日沫[]”。“孝”的相关词语:维吾尔语中有:“孝服”是hh“卡尼雷克[knileik]”,“孝敬”是“塔格得木克尔马克hh[]”,“孝顺”是“瓦帕克雷西[uapakleix]”,“孝心”是“帕尔赞尼特雷克木哈巴特[]”,“孝子贤孙”是hh“萨德克阿吾拉特[satkaulat]”;哈萨克语称“孝顺”为“巴合吾[paxu]”、“阿策儿阿吾[]”,称“孝道”为“阿塔阿娜妮护尔莱特贴吾[]”,称“孝子”为“瓦帕乐巴拉hh[uapaləpala]”,称“孝妇”为“克吾也吾娥[ku iεuə]”、“吉我和阿依也乐[dʒiuox əaj iεlə]”,称“孝服”为“阿育乐克一目h[aylkjm]”。

孝敬父母尊重老人和长辈的柯尔克孜语为“乌鲁拉尔德乌尔玛特托,尅曲律尔德厄孜扎提托[]”。蒙古语说也经常说“奥吾额吉当坤德勒亚”([]汉译:孝敬父母尊重老人和长辈。奥吾是父亲,额吉是母亲)“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蒙古语是“奥吾额吉敏乌图拉斯那德措可曾娥日德敏德博乐[38]塔[]”。“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蒙古语是“叶热肯塔巴西素热思乐尔塔尼热尔善般努[]”。“在新的一年,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蒙古语是“新涅个极乐德奥吾额吉勉德赛哏[]”。“尊重”蒙古语作“坤德勒h[kundlə]”。

孝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疆少数民族中,“孝”及其同义词,用法略微有所不同。在维吾尔语中,“沃h葩[uəpa]”是专门用于子女对自己的父母词语,媳妇对自己的公婆用的是“沃葩达尔[]”。前文已经讲过,许慎定义“孝”就是“善父母者”,对象比较固定。而维吾尔族专词专用,是与汉族孝字相对应的。如果是尊重别人的父母,就用“胡尔麦提拉西[]”这个词语,比如维吾尔语把“尊重别人的父母”称作“巴西尅拉宁 阿塔-阿尼斯尼 胡尔麦提拉西[]”,“尊敬别人的老人”是“巴西卡 琼拉尼 胡尔麦提拉西[]”。“父母慈爱子女”是“阿塔-阿尼拉尔宁 巴力里日尕 波利干 米合尔班 力尅[]”,“老人关心非亲生子女”是“巴西卡 阿塔-阿尼拉尔宁 巴西卡 巴里拉尔尕 波利干 库伊尼西[]”。但孝作为一种文化,绝非仅仅指适用于自己的父母即可。在哈萨克语当hh中,“瓦帕力克[uapalikə]”既可用于对自家老人,也可用于对别人的老人。柯尔克孜语的“额扎提思依”表示客人来了后,主人把客人招待好。但乌驲妈托和额扎提思依都不能完整表达柯尔克孜族的孝道的含义。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一样,柯尔克孜族“孝”的含义是上面几个词语意义的总和。正如《逸周书·谥法》所讲:“五宗安之曰[39]孝,协时肇享为孝,秉德不回曰孝,大虑行节曰孝。”据《汇校》言“五宗安之曰孝”之下当有“慈惠爱亲曰孝”之语,陈逢衡作注:“宗安之则能敬宗收族”,“能承祭祀,不忘远矣”,“孝莫大于守身秉顺”,潘震注释:“虑,如托孤寄命,所忧者大也。”

为什么提到“父慈”,这不过是时代对孝的要求。当今社会,有极少数年轻人不赡养父母,不尊敬长辈,缺乏感恩意识。过去,我们一味指责这些年轻人。的确,这样的年轻人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我们就没有反过来想想,做父母的,做长辈的,难道就一点过失也没有吗?你们是不是把自己的子女当成了“小祖宗”,事事依着子女,娇宠溺爱?这是不是教子无方?就新疆来说,导致某些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的根源是不是与父母教育不到位有关?

父慈,是在子孝的基础上,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老人对年轻人的爱护和示范,我们不能仅仅要求子女晚辈幼者对父母长辈长者的单方面尊重和服从,我们还应该注重上对下的言传身教,长者对幼者的率先垂范。如果做不到这些,父母尊长留给孩子晚辈的恐怕就只有负面影响。所以,孩子一旦出现问题,我们除了从孩子自身找问题外,也应该考虑从根源上找答案,父母是否尽到了教子之责?父母的慈爱是给予了孩子正面的示范作用,还是会导致孩子滑向危险的境地甚至罪恶的深渊?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关于“孝”和“慈爱”的区分和综合是孝文化双向性的形象而又简明的解释,是对孝文化双向性的完整理解,它的基础是感恩和报恩,内容全面,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