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研究·第6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0:49:50

点击下载

作者:王周伟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融管理研究·第6辑

金融管理研究·第6辑试读:

前言

《金融管理研究》(Finance and Management Research)是经济、金融和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领域的系列专业学术丛书。每年出版4辑,国内公开发行,每辑20万字左右。本丛书秉持学术性、创新性与前瞻性,努力为经济与管理研究搭建一个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金融管理研究》主要内容为经济、金融与管理领域内,原创性强、高质量的规范、实证的学术论文,也可以是案例分析、文献综述、调研报告等。

本辑包含经济管理类学术研究论文共18篇,大部分是关于金融人才培养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的内容:“

高等教育功能视角下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定位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转变探析”、“新科技革命背景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人力资源系统柔性熵值量化决策模型探析”、“风险管理技术培养体系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视角下的教学方式创新研究”、“应用创新型金融投资人才的培养与实践”、“美国大学金融类本科专业建设的经验”、“澳大利亚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对国内商学院发展的启示”、“非财会专业会计教学探讨”、“浅析《金融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资产评估专业培养模式改善的探讨”、“资产评估专业《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财经类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金融市场》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思考”、“我国高等院校商学院全英语教学问题探析与对策研究”、“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对策”等。高等教育功能视角下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定位

郭红玉(注:郭红玉(1963—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学。) 张运龙(注:张运龙(1983— ),男,湖南常德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货币政策。)

摘要:用高等教育功能观和精英教育理念来审视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的人才培养会给现阶段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更好的解释,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只是满足服务社会功能,应坚持和重视人本取向和知识取向的高等教育功能观,培养学生个人素质和对知识的探索。另外,文章认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是精英教育,在这样的定位下创新培养模式,创造应用型金融精英人才成长的环境。根据这两种教育理论的观点对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功能 精英教育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未来大国博弈的重要平台,也是转移风险的重要机制,无论从国际经济、金融背景看,还是从金融自身演变趋势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发展角度看,加快培养现代金融人才都具有战略意义(吴晓求,2012),因此,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金融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在2010年1月通过了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从2011年起全国共有75所院校从应届生中招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随着这几年探索式发展,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规模、人才培养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也引起了很多学者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现有研究在充分肯定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必要性基础上对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普遍的观点包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院校金融硕士项目经验,区分与传统学术型硕士的差别,注重人才应用型技能培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封思贤,2012;潘慧峰,2013;程瑶,2010)。应该说这些看法和建议确实能够对症下药解决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但不能完全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指明发展路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长远发展问题。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无法达到社会、行业发展要求,对于我国金融领域未来发展会产生阻碍。到底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框架来发展,如何用教育理论来指导人才培养过程?这个问题对于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乃至整个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现阶段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高等教育功能和精英教育理念两方面来重新审视,从教育理论上为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一、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制定的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向着该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定位模糊化

吴晓求教授将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理念概括为中西融合、知行合一,目标是具备卓越的实践能力(吴晓求,2013)。参照这一标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应该定位于培养与金融职业相吻合的具备相应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但国内高校培养过程中还局限于普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只是进行课程安排上的小修小补,并没有从理念上、定位上将其与普通硕士研究生区别开来,表现为就业方向不明朗,职业技能不具备,职业资格不达标等,将实践能力培养与要求学生在金融领域的实习经验等同起来,并不能按照金融领域职业特征来进行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反观国外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的比较透彻。国外的金融专硕项目一般设置在商学院下,职业目标明确,如MBA in Finance(工商管理硕士—金融方向)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金融职业经理人;MFE(金融工程硕士)是金融硕士中技术性最强的一类项目,对数学功底要求很高,目标是培养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MSF(金融硕士)目标是培养金融领域通才,在美国的前50大高校中只有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少数几家院校独立开设并进行招生,并对学生有工作经验要求。

2.招考模式“机械”化

由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刚成立不久,为防止管理混乱,教育部采取了统一的招考模式,即应届毕业生参加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一般为数学三、外语、政治和金融学综合,有的学校用经济类综合来替代数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从业人员进入高校接受金融专业的高层次教育。而国外的金融专业项目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报考者需要有金融领域工作经验,并且一般是采取申请制由各招考单位根据报考者申报材料进行择优录取。可以看出我国的金融专业硕士在内涵上还是一种教育层次,读金融专业硕士更看重的是学历的提高并不是技能的培养,而国外更注重学生背景,挑选适合培养成金融领域应用型人才的报考者。

3.课程体系空洞化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国内高校侧重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更专业、更高级的金融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缺少与现实金融市场的实际联系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的一个通病,课程内容没有涉及更实际的实践知识,大多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市场实际情况脱节严重,与普通金融专业研究生相比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差异性也不明显。以国内和国外某高校金融专业硕士课程体系进行比较来说明。国内高校课程设置中必修课中有金融英语、政治课、应用经济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宏观金融分析和专业实习,选修课分为银行管理模块、资本市场模块和金融工程模块,显然仍然以通识性、全面性为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偏理论,与金融学硕相比教学内容区别对不大,同一门课只是换了个名称由同一个老师进行讲授。国外高校如牛津大学,课程体系的由4个核心模块组成,分别是资产定价、公司金融、金融实证和微观经济学,辅以根据资本市场的实际和学生需求而每年变化的十几门选修课程,教授学生最实用的金融专业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并且课程设置都是学术界和业界人士共同讨论而开设的,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4.教学方法传统化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中重应用型的目标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吴晓求认为要建立系统的实践实验教学体系,组建一批教学实践基地,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应占相当的比重。从国内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受困于真正“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教学方法上依然以传统的老师讲授为主,软件操作、案例分析、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形式运用并不多,而国外金融专硕项目极为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比如康奈尔大学要求所有学生参加工程设计项目,客户一般是工业、金融业和政府部门。学生需要在项目中处理客户关系,处理真实的数据,并在客户面前做报告。

5.毕业考核单一化

因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属性,在对待毕业考核上各高校本着维持研究生培养的品质标准,毕业考核的重要一项是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尽管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但基本还是完成具备学术规范要求的硕士毕业论文。而国外的金融专业硕士项目为了培养实践型人才,很多大学不要求金融硕士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而是提交实践报告。

综上所述,现阶段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还明显存在着一些缺陷,如何挖掘这些缺陷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优化人才培养成为开设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院校要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从高等教育功能和精英教育理念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二、从高等教育功能观视角分析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功能现在公认的有三个: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其起源是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美国教育学家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前者认为对知识的探索和真理的追求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以纽曼的知识传授、洪堡的知识发现和赫钦斯的智性涵养为典型代表;后者认为高等教育目标应定位在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何文晓,2013)。因此,有学者将高等教育功能归纳为人本取向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知识取向的高等教育功能观和功利取向的高等教育功能观三种类型(张国强,2011)。我们也以这三种功能观来审视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的人才培养。

人本取向的高等教育功能观强调高等教育应该基于人的需要而不是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是育人,即通过知识的教与学发展人性、增进智慧、修养品德,以培养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尽善尽美的人。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大学的真正功能只有一个——人才培养,其他功能都是服务于这一功能的。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中这一功能尤为重要,并且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的目标是吻合的,进一步地比培养金融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自觉,追求高雅趣味和精神自由的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生基本会从事金融领域的工作,创新、诚信、理性等是需要具备的素质,因此人文精神、创造力、德行的培养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中应该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在课程设置中加入能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创造力,并且在教学环节能够脱离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推崇记忆力的学生评价方式,更多的注入书本外的知识、课堂外的经历、专业外的能力,这也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是一个具有广博知识的人,是一个对自我完善具有不断追求的人,能为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提供指导和启迪。我们考察了全国几所财经类排名靠前的学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注: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发现除了个别院校设置了1-2个如职业操守、职业发展战略等课程以外,并没有更多能够体现人本取向、更重视“人”的培养的课程。如果借鉴国外经验会发现国外的课程设置中也同样没有类似课程,但国外金融硕士以商学院模式培养,因为生源、培养目标与我国有很大区别,人本取向的功能观在这一阶段已经被淡化。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做法,高等教育育人的功能在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中应该予以重视,这也是贯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教育理念的有益做法。

知识取向的高等教育功能观以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为基础,强调高等教育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授、探究和创新功能,力求了解自我生存的世界,知识本身即为目的,并不给知识外加其他的目的。蔡元培(注: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M]//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在就任北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也”,后面在北大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的核心是强调学术在大学中的至上地位。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职能:其一是对科学的探索;其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中,知识属性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刻意降低课程中的知识性,或降低难度或减少内容,以实践性操作或案例分析取而代之,尽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和传统金融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实践性、应用性要求方面存在差别,但不代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要完全仿照国外MBA的形式进行案例教学。知识的把握、体系的建立对于了解今后工作内容、行业趋势、开拓创新十分重要,而且在金融产品定价、金融工程等对数学和金融知识要求较高的课程中,知识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重视知识取向功能对于培养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科研能力也有重要意义。

功利取向的高等教育功能观以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为基础,按照这一哲学观点,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和社会有实际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坚持这一功能观的人认为高等教育应该通过培养人才和探究文化科学知识,为国家和社会贡献人力、智力和知识资源,发挥政治、经济、科技等功能。美国教育学家克拉克·克尔(C.Kerr)在《大学的功用》中提出大学要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作为社会的服务站功能,主张学术要与市场结合,大学要为社会服务。这个观点遭到了坚持高等教育认识论学者的反对,“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要的。”在当今功利社会中,“大学向市场投降并出卖灵魂”(Deresiewicz,2015)的事情比比皆是,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中这一个功能体现得也最为明显。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金融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无可厚非,但如果在金融类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打通应用型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培养路径,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可能更为合适体现这一功能。在现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培养模式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功利取向的功能观导致的可能结果是降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在社会的认可度和含金量,以及学生就业的短视和困难。

用高等教育的功能观重新审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会让我们找的问题的根源并通过理论去解释,对于解决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有所帮助,对今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方向提供指导,使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更好体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但仅靠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还不足以解决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长远发展问题,接下来我们用精英教育理念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三、从精英教育理念出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这几年国家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范围和规模,专业硕士2015年全国的招生计划达到252272人,比2011年刚开始招生时上涨了69.7%,而同一时期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计划只上涨了15.9%,按这样的速度下去大概3年后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规模就能持平,并且专业硕士扩招而学术型硕士缩招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从招生人数上来看专业硕士呈现出去精英化的趋势,但我们认为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精英教育。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生教育普遍被划分为精英教育,是在大众化平台上的高层次教育;二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是“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从“质”上面来说是旨在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三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学校以211和985高校为主,是属于担负起精英教育的研究型大学开展的教育项目。

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定位于精英教育后,应该用精英教育的理念来准确把握发展方向。现代的精英教育不应该仅仅看作与大众化教育相并列的教育阶段,而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方式方法,旨在充分发挥优秀的教学传统并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精英”潜质。在大众化带来的高等教育“量”的扩张基础上,精英教育应该按照大众化“质”的变化特征和学生身心潜质发展的需要,实施多元需求人才培育而不是单一追求整齐划一且仅局限于少数精英的优质教育。因此,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应该确立并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形成各大学自己的精英人才培养特色;与人本取向教育功能观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等精英意识;增强大学师资管理的灵活性,努力打造出一支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职并存的开放性精英教育师资队伍;为精英人才培养创造优质教育过程,创新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包括以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营造自由环境,以过程性考核改革评价制度,以重视人才、多维度的方式改革选拔机制等。另外,为了保持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精英教育特性,国家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有序扩张招生规模,限制可招生院校的范围为研究型大学,以此保障精英教育“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

以精英教育理念把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创新人才、精英人才,也能够以此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四、结论和建议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的重要教育举措,但在这几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人才培养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定位和理念不清晰,无法用教育理论指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我们通过高度教育功能观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应重视高等教育功能中的人才培养功能,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自由发展,坚持知识取向的功能观,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意识,在招生模式和制度不能改变的阶段降低功利取向功能观的影响。另外,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属于精英教育这一角度出发提出用精英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选拔机制、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和试验,创造应用型金融精英人才成长的“土壤、空气和水分”。为此我们提出相关具体政策建议:

一是以人本取向的高等教育功能观改进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加入必要培养学生个人素质、创新意识的课程,教学方法上改进灌输式教学,以培养学生主动意识。

二是以知识取向的高等教育功能观改进教学内容,不刻意回避基础经济金融知识普及和知识难度,以提高应用金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培养、以小组讨论、专家研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三是建立专、本、硕全面的职业教育体系,以金融人才技能培养体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以所学金融技能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是以精英教育理念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精英意识,坚持在研究型大学中进行专业学位的精英教育,提升知名度保证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Clark,Kerr.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2]William,Deresiewicz.How Colleges Sold its Soul and Surrendered to the Market[J].Harper’s Magazine,2005(1).

[3]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研究,2010(4):7-9.

[4]封思贤,范存斌,肖泽磊.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比较及优化[J].江苏科技信息,2012(11):51-53.

[5]何文晓.高等教育合理存在的哲学基础——兼论高等教育哲学的政治论与认识论[J].教育观察,2013(8):5-7.

[6]潘慧峰.国外知名金融专业硕士项目的特色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9):55-58.

[7]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1-5.

[8]吴晓求.发展金融专业硕士的战略思考[J].中国金融,2013(17):69-70.

[9]吴晓求.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位和研究生教育,2012(1):48-51.

[10]张国强.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历史脉络[J].现代大学教育,2011(4):27-31.

Position Master of Finance Training Mode Using Perpective of Higher Education FuntionHongyu Guo,Yunlong Zhang

Abstract:Examining master of finance’s Training mode using perspective of higher education function and elite education will find a better explanation and solution to problem.During the training of master of finance should not only to meet the service of social function,but adhere to and pay attention to people-oriented and knowledge-oriented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higher education,which could culture students’personal qualities and the ability of searching for knowledge.Moreover,we consider using elite education to improve master of finance’s traning mode and create growth environment for the financial talents.And then,we propose concrete proposals for the master of finance training mode with both educational theory.

Keywords:Master of Finance Training Mode Theory of Higher Education Funtion Elite Education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转变探析

罗春婵(注:罗春婵(1982.2— ),女,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微型金融,金融专硕教学。)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不仅对金融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导致对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从而造成人才供给的巨大缺口。金融实践的转变和人才市场的超额需求推动以实践为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发生变化。通过增加互联网金融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和扩展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和实验基地,重视互联网金融的案例教学,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双轨制师资队伍,培养单位应该逐渐转变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具有“金融知识+互联网知识”特征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实践导向 金融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一、引言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了第27次会议,该会议通过了金融专业硕士的设置方案,标志着我国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由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向学术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并重转变。5年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日益完善,以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知行合一”的专业人才为理念,以“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的精神和进取的品格,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为目标,“是否具有卓越实践能力”成为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标准。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紧密相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及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我国金融业的内部结构,改变着传统的投融资方式、服务方式和支付方式,金融实践的变革必然会对“以实践为教学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产生影响。本文在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使我国金融实践发生变化的基础上,探讨实践转变下的金融人才需求转变,进而与目前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状况相结合,提出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转变的建议。

二、“互联网+”下的金融变革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注: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来源于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07.18.http://www.gov.cn/xinwen/2015-07/18/content_2899360.htm.)。金融业的互联网化转变促使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一)金融业的互联网化转变

1.传统金融机构的网络化

伴随着网络渗透性的不断提高,传统金融业利用互联网对其业务进行营销、组织和技术化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平台和渠道的利用。证券业是金融业中较早利用互联网优势的部门,网络交易商通过网站发布证券交易行情,并提供通过互联网直接在其网站进行证券买卖的服务。另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设立自己的网站,宣传自己的金融产品,并提供金融产品交易。根据《中国网上银行年度监测报告》(2012—2013)显示,2012年中国电子银行交易笔数高达896.2亿笔,电子银行替代率提高到72.3%;中国网银交易规模为820万亿元,增长率为17%。并且,一些商业银行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城平台。例如,2011年,交通银行推出了“交博汇”,包括企业馆、金融馆和商品馆,当客户在线购买商品时,交博汇可以提供包括贷款支付在内的多种信贷支付模式(梁璋,沈凡,2013)。

第二,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的深度融合。在保险方面,2013年2月,我国首家试点的网络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被保监会批准筹建,突破国内现有保险营销模式,不设分支机构、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和理赔;在银行方面,2014年9月,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被批准筹建,其中,浙江网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是腾讯公司旗下的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这两家民营银行均借助互联网来进行业务创新、经营和管理,发展成为互联网银行;在证券方面,阿里小贷与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推出了1-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方正证券与顺网科技合作打造P2P投融资业务平台,91金融获得了海通证券全资子公司海通开原的战略投资;在基金销售方面,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深度合作,余额宝迅速发展,其对应的天弘增利宝净资产规模名列全球货币基金第三名。

2.新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伴随着传统金融业通过互联网平台扩展业务,互联网企业和平台也开始向金融业扩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支付。互联网支付是指通过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转移货币资金的服务,主要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并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账、要求发货;买方收到货物,并检验商品进行确认后,通知第三方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上。至今为止,我国中央银行为20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颁发了业务许可证。

第二,网络借贷。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网络小额贷款以及互联网供应链金融。P2P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主要包括非盈利的公益性信息平台、单纯中介的盈利型信息平台和复合中介的盈利型信息平台三种形式;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是指互联网企业基于大数据技术,在放贷前可以通过分析借款人历史交易记录,迅速识别风险,确定信贷额度,借贷效率极高;在放贷后,可以对借款人的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实现持续闭环监控。

第三,股权众筹融资。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股权众筹融资必须通过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平台(互联网网站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进行。与向少量的成熟投资者(如VC、PE和天使投资人)的筹资不同,众筹融资立足于向一大群投资者筹集资金,每个投资者只需投资少量的资金(Belleflamme,et al.,2011)。并且众筹融资不需要银行或承销商等中介机构,任何人只要能够通过社交网络说服公众相信其理由和想法,均可以直接从投资者处实时获取资金且无需承担其他中间费用,单个投资者提供少量资金,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形成筹资者所需资本(Bradford,2012)。(二)实践导向下的人才需求转变

1.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强大的人才基础

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社会的多方面支持,更需要百千万的不同层次的互联网金融人才投身到这场变革中,发挥聪明才智,贡献创新理念和专业知识(胡显章,2015)。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不仅具有先导性,也具有战略性,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互联网金融的众多企业中,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人才不仅是金融产品的设计者和创造者,也是降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重要基础,也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现有互联网金融人才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

目前,互联网金融人才市场存在严重的超额需求。由智联招聘发布的2014年《中国银行金融业薪酬趋势和人才留任》报告中显示,互联网金融人才在市场上十分稀缺,互联网金融行业收入水平较高。为了吸引高级管理人才,一些企业甚至开出双倍薪水。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行业基础员工的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以宜信为例,其在智联招聘上理财经理的薪水已经开到每月8000元以上。

较高的收入水平体现出互联网金融人才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严重失衡。从人才供给方面看,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较短,社会公众缺乏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我国高校侧重于对传统金融行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因此,具有“金融知识+互联网知识”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储备相对较少;从人才需求方面看,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猛,以P2P为例,全国共有P2P平台6500多家,投资人数350多万,借款人数150多万,单月行业成交量高达到1500多亿元,截至2015年10月31日,P2P总成交量已突破万亿,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导致人才需求极度旺盛,未来数年,我国互联网金融人才缺口将达300多万(注:数据来源:http://money.163.com/15/1120/14/B8SDVQ4400253B0H.html。)。

3.互联网金融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互联网金融要求其从业人员既要精通传统金融,又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张宁,2015)。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人才需要熟练地掌握金融知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投资融资的对接和匹配、对投资项目的审核、对风险的控制都需要金融知识的实践操作,对微观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把握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企业也会受到经济政策、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影响,因此,也需要其从业人员能够对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进行明确解读,能够理解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导和风险控制;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人才需要具有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数据计算和信息处理,打破传统金融行业的思想壁垒和运营惯性,突破时空的限制,具备创新精神,通过差异化经营,更好地为投融资客户服务。

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转变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推动着金融实践变革和人才需求变化,以实践为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也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方面相应地变化。(一)增加互联网金融的教学内容

目前,金融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类。其中,公共基础课包括外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业必修课包括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学、公司金融、衍生金融工具;选修课包括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金融监管、金融企业战略、行为金融学、金融服务营销、金融机构经营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产品与服务流程创新设计、财富管理、基金投资与管理、企业并购与重组实务、金融数据分析、量化投资、固定收益证券(注:其中,各培养单位在6门专业必修课中任选4门;在14门选修课中至少选择8门。)。从上述课程设置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没有将其与金融机构、基金、证券等内容同样对待。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在于契合金融实践的发展现状。由于全球资本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国外金融专业硕士的课程注重契合资本市场的实际(潘慧峰等,2013)。而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火热程度远远高于国外,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储备也十分匮乏。因此,应该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看到互联网金融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对人才的长远需求,对互联网金融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一,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互联网金融方面的课程。不同学校对专业选修课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和各个培养单位的不同特点形成多个不同模块和“课程组合包”(吴晓求,2013)。将互联网金融方面的课程单独列出,围绕互联网金融设定模块和“课程组合包”,既可以弥补知识结构的不足,课程的设置和审批也较为容易。

第二,建议金融专业硕士选修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与金融学精髓的结合,融金融业务、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法律等多门知识技能于一体(莫易娴,刘仁和,2014)。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议学生选修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大数据等相关课程,促进人才跨学科培养。(二)强调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是金融专业硕士的基本教学方式,实践实验体系的建立和教学实验基地的组建是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手段。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已经成立了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或者实践基地,例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2012年12月成立了清华大学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在2014年9月与阳光保险集团共同创建了清华大学国家金融学院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在2014年12月与芒果财富进行校企合作,在2015年8月与久融金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互联网金融研究基地,等等。

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平台的配合。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相关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一方面,对于已经存在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院校,充分利用既有条件,满足本科生、研究生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尚未存在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院校,充分利用现有的金融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是跨学科、跨专业的,需要注重不同实践基地之间的协同。

第二,开拓和建立新的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企业不断出现,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不同推出。学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托于互联网金融课程的模块设置,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企业进行沟通,积极推进长期合作,构建长期的人才实践基地。而且,专业学位教学应该服务于行业订单式的人才需求规划(黄晓勇,张菀洺,2012),通过学生实践,可以优化课程设置,进而形成有效地人才培养反馈机制。

第三,推动互联网金融模拟大赛的开展。在许多院校,股票操作模拟大赛已经日趋成熟,应借鉴股票操作模拟大赛的经验,积极推动P2P、众筹等模拟大赛的开展和推广。(三)扩展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金融专业硕士主要采用教师讲授、案例讨论、团队作业将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单位而言,即使不打算将互联网金融列入培养计划的单位,将互联网金融问题纳入案例教学和讨论中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第一,互联网金融案例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特征。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构成自成一类的案例;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案例具有透明性,通常在网络上能够找到其发展状况和脉络,案例可得性较强。而且,互联网金融可以与银行业务、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相结合,也可以和资产证券化、打包放款等业务相联系,便于在不同课程下开展互联网金融案例教学。

第二,在案例教学中强调互联网思维的培养。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金融业务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更需要以独特的互联网思维指引相关工作。互联网金融人才应当具备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大数据思维,等等。

第三,在案例教学中重视金融职业伦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是对金融硕士的基本要求(杨斌等,2014)。2015年,我国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不同类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了明确指导,但是,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受到的监管仍然较为宽松。这不仅导致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相对活跃,也可能导致利益驱动下的负向外部性。因此,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肯定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作用和创新精神,也要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思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和收益,运用开放式思维,考虑案例对经济、法律、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四)完善双轨制的师资队伍

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提倡高校教师和实践人员共同担任导师的双轨制。聘任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共同导师是金融专业硕士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金融专业硕士和金融学术硕士人才培养的重要区别。互联网金融的人才培养也需要双轨制的师资队伍。

第一,加强互联网金融方面实践型导师的团队建设。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平台合作,遴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实践经验丰富和学术水平较高的人员担任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导师,有针对性地提升导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和水平。

第二,促进校内外导师定期合作交流机制建设。一方面,选派青年教师到互联网企业和平台挂职锻炼或参与实践教学,进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以座谈会、报告、会议发言等形式邀请互联网金融的从业人员来校演讲,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人才需求动态,优势互补,实现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机衔接。

第三,推动实践型导师授课或报告的互联网化。如果实践型导师在高等学校专职任课,那么,必然会脱离互联网金融工作的第一线,无法把握最新的互联网金融实务的发展状况;如果实践型导师一方面在高等学校任职,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工作,那么,可能产生时间、精力、交通等方面的成本。授课或报告的互联网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具有有实践经验的互联网金融专家、企业家和监管人员通过互联网开设讲座及进行授课,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共赢。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推动着我国金融内部结构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金融不仅充斥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行业,也通过互联网支付、P2P贷款、众筹等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互联网金融在改变金融行业的同时也引发了对“金融知识+互联网知识”的人才需求。但是,鉴于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社会公众对其了解较少,我国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人才储备不足,从而造成人才供给的巨大缺口。金融专业硕士作为实践导向型人才的培养产物,必然在培养方式上对互联网金融产生的金融变革作出反应。通过增加互联网金融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和扩展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和实验基地,重视互联网金融的案例教学,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双轨制师资队伍,以互联网金融实践为导向,培养单位注重培养过程中的跨学科、融合性、体验性、应用性与前沿性,逐渐转变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胡显章.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意义[EB/OL].http://finance.c-hina.com.cn/money/efinance/special/2015hlwjrgflt/20150109/2896889.shtml,2015.01.09.

[2]黄晓勇,张菀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研究——以金融专业硕士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11):11-15.

[3]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新金融,2013(7):49-53.

[4]莫易娴,刘仁和.论我国“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J].金融教育研究,2014(6):66-68.

[5]潘慧峰,丁志杰,余俊洋.国外知名金融专业硕士项目的特色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9):55-58.

[6]吴晓求.发展金融专业硕士的战略思考[J].中国金融,2013(17):69-70.

[7]杨斌,姜朋,钱小军.专业硕士学位项目与职业伦理教育二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6):5-8.

[8]张宁.人才匮乏成互联网金融恶性肿瘤[EB/OL].http://www.sootoo.com/content/543019.shtml,2015.01.04.

[9]Belleflamme,P.,Lambert,T.and Schwienbacher,A..Crowdfunding:Tapping the Right Crowd[R].Center for Operations Research & Econometrics,Discussion Paper No 32.,2011.

[10]Bradford,C.S..Crowdfunding and the Federal Securities Laws[J].Columbia Business Law Review,2012(1):14-27.

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Training Mode on Master of Finance under Internet plus EraChunchan Luo

Abstract: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not onl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but also leads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Internet financial talents.However,due to the short ti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relative shortage of talent reserves occurs in China,which causes the huge gap in the supply of talents.The transformation of financial practice and the excess demand in the talent market lead to the change of training mode of Master of Finance which is practice-oriented.By increasing the content,taking advantage of and establishing the laboratory and experimental base,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ase teaching,improving the dual system of teacher of Internet finance,the training unit should gradually change the training mode,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financial knowledge plus internet knowledge”.

Keywords:Internet Finance Practice-oriented Master of Finance Training Mode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注:本研究得到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2014年度规划课题《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ShsgeG201405)的支持。)

张震(注:张震(1974— ),男,博士,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王周伟(注:王周伟(1969— ),男,博士后,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摘要:本文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研究中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变革,聚焦教育质量保障。论文在梳理学界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信息化、分散化和知识化是新科技革命给未来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传统金融业态明显受到新科技革命的影响,金融业现有的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了,从业思维也发生巨大变化。相应地,传统的金融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外部的改变加以变革。纵观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现实,在教育质量保障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但是明显的分割依旧存在;依旧以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式主导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教育培养过程中功利主义现象比较突出。而在国外的金融学教育中虽然也存在培养模式之争,但是商学院模式作为主导培养模式是不可否认的,尤其对于面向市场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而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商学院模式中,商学学术和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后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材体系、第二课堂和跨学科互通五个方面阐述了提升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保障措施。最后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核心观点,并展望了中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变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科技革命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经济学院模式 商学院模式

一、导言

与西方国家对金融学科的定义相比,中国的金融学科内涵更为广泛。在西方研究中被认为属于“货币经济学”内容的部分被定义为“宏观金融”,并在中国各个层次的金融学教育中居于主流地位。因而中国各个层次的金融学教育更多采用“经济学院模式”,侧重对学生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和经济政策分析的培养,体现了金融学与经济学的融合。目前设有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单位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黄达(2003)提出“大金融”概念,主张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的有机结合。陈雨露(2012,2013)秉承和创新了“大金融”的概念,界定了“大金融”的基本内涵,使得金融学与经济学、管理学、数学、信息科学、心理学、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交融而呈现“学科群”特征。与科学研究的“学科群”交融特征相比,中国各个层次的金融学教育模式则略显发展滞后,“经济学院模式”的主导地位未有显著改变,突出面向市场特征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也未能脱俗。

而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对传统金融形态和思维产生了巨大冲击,相应的传统的金融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必将顺应时代进行变革。

二、新科技革命颠覆了传统金融形态和思维

对当前愈演愈烈的这一次新科技革命,学界还存在不同看法,有人称之为20世纪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延续,有人则称之为即将风起云涌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但是不管怎样,大家的共识是本次新科技革命将极大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国外学者对这次新科技革命的专门论述还不多,但是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刻。如果考虑到本次新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之间的紧密联系性和延续性,因此有必要首先梳理此前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研究。

贝尔(1973)首先概括了后工业社会的五大特征:大多数劳动力以从事农业和创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从事专业和技术的工作人员将在职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科学家、工程师构成了关键性集团或心脏;理论知识成为社会的战略资源,大学、科研机构和智力机关是未来社会的中轴结构;未来的技术发展是有计划、有节制的,技术价值占重要地位;制定各项政策都有赖于智力技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