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初探:走向本真的语文教学案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2:38:58

点击下载

作者:项香女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初探:走向本真的语文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初探:走向本真的语文教学案例试读:

前言

语文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清楚地知道,我的语文是父亲留下的发黄的书卷熏的,是母亲连年几分几毛钱的“小人书”垒的,是奶奶工作的学校图书馆浸泡的,是大学校园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告白警示的,由此我明白读书、做人、学习、生活的全部便构成语文。从我做教师的那一天起,我希望逐渐让学生懂得语文课本只代表了语文极少的一部分,但它浓缩了语文的精华,它展示人性、呈现人道、传递人情,它弘扬人文、倡导人本、尊重人权,语文是可以给人灵魂的学科;同时语文又是需要体验的学科,真正的语文课本是生活,真正的语文课堂在社会,这需要领会与品味,又岂是教师的喋喋不休所能代言?有学生告诉我,读语文似乎是在读历史,苍凉之情难抑,沧桑之感顿生,却又不知从何而来。于是我的脑海中泛起的是河姆渡遗址上苍黄的落日下逐渐黯淡的茅屋与杂乱破碎的陶片,是高昌故城内迷蒙的风沙中凹凸不平的古道和驳蚀风化的泥墙,是乡间田垄上四合的暮霭与屋宇边袅袅的炊烟,是城市上空不散的浓烟和震人心魄的噪音,是十朝古都逐渐黯淡的王气,是一位老人果敢圈划的新城,这需要积累与想象。于是,让学生自己走近诸子百家,阅读西汉鸿文,鉴赏唐诗宋词,说话本,演话剧,与曹雪芹一起构筑《红楼梦》,跟李伯元一同观看《官场现形记》,同时,穿越时空隧道,拂去历史烟尘,让学生用慧眼看荷马,携手但丁历练人生三境遇,走向新世纪,不管是莎士比亚还是雨果,不管是巴尔扎克还是托尔斯泰,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不管是浪漫还是现实,不管是被物欲浸染而失去生命本来面目的众生,还是因理想追求而涤尽尘垢的自由灵魂,所有这些都是语文。立足于中国当代的课堂,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嗅着优秀的文化酿成的滋养心灵的空气,让他们敞开胸怀,练就敏锐眼力,察看世界,读懂尊重和包容,兼收与并蓄,在中西文化的高炉里锻造感谢生活热爱生命的情趣,完善自我欣赏他人的胸襟,这需要感悟与反思。语文教学纵有千般迷茫,万般无奈,仍要不忘鼓动学生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不忘给自己的课堂一份激情,一份洒脱,一份独树一帜的灵气,一份陈言务去的锐气,一份冲破框架的勇敢,一份积极面对的反思。可能,我的课堂因为缺少模式而少有章法,因为彰显文化而忽视知识,幽默有余而严肃不足,轻松过分而深思缺席,但我知道,“从心所欲不逾矩”仍是我教学的追求。这种追求,让我保存了“乘物以游心”的自然,让我探求“知其性,则知天矣”的奥妙。我清楚地知道,我所做的既超出了语文本身——真正的语文课是不可以这么宽泛的,又少于语文本身——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何止这样的语文,但我坚守着一点:有利于学生知识拓展、能力提高、精神成长、灵魂丰满、人格健全的语文就是好语文。因为荣格有语: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

所以,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从阅读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开始,追寻《教育究竟是什么》([英]乔伊•帕尔默主编),深悟《人是怎么不见的》(黄玉峰著),想凭着一本《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美]安妮塔•伍尔福克著)《走进高中语文教学现场》(吴冰心等编著),却发现缺乏《历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学》(杜普伊斯、高尔顿著)仍很难《解读语文》(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著),很难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张秋玲著)。于是,我们去北大大课堂,听《中国文化十一讲》(庞朴著),再回到《语文的原点》(黄厚江著),慢慢地,我们懂得了《教学生活得像个人》(黄玉峰著)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同时,许多大师走进我们的视野,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聆听讲座,开展深度对话,我们确信语文的育人功能非其他学科可比,高中语文教师在学生终身成长中的作用非一般人可比。由此,我们首先利用语文教材,筛选教材中的文化因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印章》已交付出版,根据教材中的文化因子,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渗透文化教育,并将我们的尝试编辑成册,或许我们的尝试很幼稚,很非语文,但我们的课堂却是学生最活跃、最开心、最轻松、最有收获的课堂。学生说,语文课是我们的福利课,我们既是享受者又是创造者,我们在博大精深的文化海洋里徜徉,又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中理解了许多社会现象,使我们不惧过去,不惮未来。学生让我们有了神圣的感觉,于是,我们把教学也当成了神圣的事业,我们把编辑出版《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初探——走向本真的语文教学案例》当成是神圣事业的一部分,愿我们的尝试能得到读者的指点,更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尤其期望得到行家的斧正。

本书共有案例20篇,按照新版苏教版教材编排,必修一由洪方煜、江海老师完成,必修二由徐美珍、马驹老师完成,必修三由姜忠勤、陈梁飞老师完成,必修四由高飞、吴辉平老师完成,必修五由王葱琼、詹潇潇老师完成。三年时间,弹指一挥,衷心感谢这些年轻优秀的语文老师,他们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充实了我的教学内涵,丰润了我的教学生命。成书过程中,得到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的大力支持,不辞劳苦为我们作序,在此,衷心感谢他;感谢台州市委组织部、台州市教育局对我们工作室的资助。由于时间有限,成文仓促,唯待指正。项香女2015年夏于台州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

现在谈文化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话题,其实这也是由“文化”本身造成的。而我自己断定,我不是一个追求时髦的人,那么,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话题?

理由一: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与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在中国古代,文与化是对举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干宝解释:“文为文明,化为教化”;孔颖达疏作“文指礼乐,法则,制度,化则为教育化成”,可见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比较集中于乐礼制度的文治和迁善的教化;古罗马时代,西塞罗则从拉丁语的“种植”、“崇拜”这一单词上转释为“性灵培养”,所以,罗梭在《爱弥尔》第一卷中写道:“我们栽培植物,使它长成一定的样子;我们教育人,使它具有一定的才能。”可见,文化与教育是连接在一起的,文化给教育以内容,教育使文化得以传递,而且文化上的诸多形式是纵横交错地编织在教育活动中的,而教育上的每一个方面都蕴含着多方面的文化意义。

理由二:我是一个教师。是教师,就得直接进入课堂,有直接的育人的责任。学生作为人,将来会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公民,他们通过课堂、教师、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惯和其他能力(泰勒语)都直接会烙上学校教育的印痕,他们的品质与习惯会显示学校文化教育的相关性。当教育的繁华落尽,留在学生身上的只有文化,文化对人有控制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怀特语)。那么,作为学校教育,作为教师,面对将成长为人类未来希望的学生,要以文化的观点来看待教育的目的和手段,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制定课程的方法、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并且要以文化财富来陶冶学生。

理由三:我是一位语文教师。语文的学科性质注定语文教师是要与文化结缘的。语文课程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它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汉语言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从对文化继承和传递上看,学语文就是学文化,语文教师也就是文化教师。所以,语文教师要有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要激活与弘扬珍藏在民族语言中的文化元素,对学生进行文化影响,文化浸润,文化熏染,文化陶冶。有人说,教师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假如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曾经遇到过一个好教师,那么即使他坏,也坏得有限;相反,如果不曾遇到过一个好教师,那么,他可能是这个社会的危险分子。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近年来,连续多起学生弑师事件,尤其是山西朔州二中的生弑师,没有任何冲突,只是他要杀老师,“我就是一个坏学生,还坏到家了。我恨老师,更恨学校——我要杀老师”。当然我们并不希望这样的事件再发生,但是,假如有一个学生在他的一生中只遇到过一个好老师,我也希望是我们语文教师,因为我们最有文化。虽然我们的影响力有限,也很难改变时下教育的诸多弊端,当然也无法改变这个社会中许多不合理的事,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无为,至少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可以影响我们的学生。

所以,当我组建了这个工作室,我就把语文教学与文化教育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三年时间,我们的课外阅读,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课题研究,我们的论文著作,都围绕着这个主题。所有这一切,让我们觉得: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老师,他的文化意识应该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

首先,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体现在理解和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中。道家的始祖老子曾言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从“人”的角度看,应该是完全平等的。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其中有“无歧视原则”。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秉承孔子的“有教无类”原则,教师眼中的学生,就是学生,不分贵贱、贤愚、美丑、贫富、亲疏,没有强弱尊卑、高低之分,尽管他们的文化背景千差万别,教师要了解并理解、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并且要一视同仁。

有一年暑假,一个家长向我们学校提出孩子转学的申请,我问及原因,这位家长说:“我孩子在这个班一年,语文教师竟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叫‘××’的孩子,可见一直以来对他的漠视。我想,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孩子是得不到尊重的。”事后我问这位教师,他说,课堂上他一直是叫学生号次的,因为这样可以公平对待学生。这事引起了我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叫学生号次也是很正常的,但我认为这不应该发生在语文教师身上,因为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是最强的,语文教师不能以公平的名义忽视学生承载有家庭乃至家族文化的符号。我们知道古人的名、字、号都是非常讲究的。比如王维,字摩诘,明显取自《维摩诘经》,与王维“诗佛”的称号是偶然的相合还是必然的暗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当今社会,家长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在给孩子起名时都是非常慎重而且考虑周到的,所以学生姓名显示了父母、家庭乃至家族的文化背景,同时寄托了他们的期望还有学生自我期待或自我暗示(如我校一位名鸿儒的学生,进入复旦千分考的面试。教授问,你父母给你取名为鸿儒,知道父母寄予你多少期望吗),叫学生学号难以传递教师称名道姓时那种特有的感情,因为数字是冷的,是国际通用的,根本没有汉语言的那种特有的韵味,而且,叫数字会容易让人联想起医院的几号床,监狱的几号囚房与囚犯,还有叶圣陶先生《夜》中映川夫妇被杀害时只剩下十七、十八号等等,叫学号,掩盖了汉语言的那份温情与韵味。再说,叫学生号次,貌似公平,却难以与学生的个性、学习的相应水平对应,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不能以公平的名义消解教学的针对性与教学的有效性。一个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不仅这位学生心知肚明,其他学生也会感同身受,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漠视会导致其他学生对相关同学的漠视。所以,长期只以号次代替学生姓名,至少你失去了解读学生姓名、个性、自我期望、特有文化背景的许多机会。当然,我们也不能拿学生的姓名开涮。有一位语文教师,对着他班的一名叫夏冬的学生特不满,因为这位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卫生习惯也差,还长年挂着两条鼻涕。于是,这位可爱的语文教师就对这位学生说:“夏冬,你不如回家算了,去娶一个老婆叫春秋,开个四季粉丝店!”应该承认,这位语文教师有一个语言的敏感力,夏冬对春秋,刚好四季,粉丝指鼻涕,于是给店名也命好了,但文化意识不够,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是不可以这样以自己的知识伤害学生的尊严的。教师必须要把学生当作具有文化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不管是语言还是行为,甚至是有隐性特点的内心感受等,都要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要意识到“身教重于言教”,更应该“行不言之教”。 正如一个社会怎样对待处境最为不佳的群体能反映出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一样,教师对待学生,尤其是对待落后生的态度,最能折射出教师的文化素养。其实只要一个期望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次欣慰的点头,一个赞同的手势就足以传递教师的尊重、信任与期望。教师良好的文化素养通过良好的行为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浸染,并内化为行为。所以,有人说,教育是以尊重换来尊重,以生命唤醒生命。

其次,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要体现在课程的构建之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对课程的内涵有了扩充,它既包含了教材、学生、教师,还包括了学校社会中一些对教育有用的资源,语文教师在重新构建课程时,要有文化的意识。

因为我是高中理科快班的语文教师,我的教育对象将来都会选择大学中的理工专业。面对这样的学生,语文教师要有一个未来的意识:这些学生到大学后很难有机会接触语言文化,高中语文教师要为他们未来立身铺垫一点文化的根基,因为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于是,我为他们设计了三年课程。除了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外,高一从文化文学知识层面以成语积累为主,并匀出一定时间梳理中外文化、文学发展史,让学生对它们的发展有一个大概了解;高二从文化素养积淀层面设计了唐诗宋词中的文化意象,分背诵、鉴赏、整理三个阶段;高三以即兴演讲为主,既让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也考察他们理性思辨能力。三年的课程自主设置部分均以文化为主要内容,安排在课前5-8分钟,让学生受益,算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温儒敏语)添点底色。此外,我对教材内容作了大胆的处理,进行重新整合。现在浙江新课程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教材选文以人文性见长,教师可以按人文专题加以拓展和重组,以专题形式给学生一个较为全面的文化积累,如屈原的忠君文化、陶潜与隐士文化还有李白专题、杜甫专题、苏轼专题等,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化名人的生平了解、作品解读、个性品评,丰富自己的积累,丰满自己的心灵。学生学习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面对繁多的信息渠道,语文教师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要利用网络渠道、阅览室、图书馆等给学生获取文化知识以更多机会。尤其要倡导学生读书,以古典心态,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每一轮我都会给我带的教学班的每位学生送一本20元左右的书,或文化的,或文学的,或励志的。每三年,其实我付出的只有1000多元,但在为学生购书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会浮现这些学生的个性,而且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会特别珍视教师“无歧视”赠送的书。除了课内外打通之外,语文教师还要有一个大语文的观念,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世界,打通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的渠道,要把生活引进教材,要把社会当作课堂。杜威有言: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则说:生活即教育。目前的语文教学,课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面对此状,语文教师要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把学生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学习孔子把社会当课堂,相机而教,并且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的目标。如结合教材中孝悌内容,利用节假日或传统节日走访养老院和孤儿院,或趁着学校和国外学校结对交流的机会放眼世界,做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国外文化的学习者,或利用学校是台州市唯一的一所华文学校机会积极探索对外有效的文化交流方式方法等。

新课程标准要求,当代学生既要关注民族优秀文化,又要能够主动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多样文化,要做到这些,语文教师就得有文化意识。

第三,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体现在具体教材的处理中。教材是课程的组成部分,现行的语文教材(浙江省采用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多以选文为主,选什么样的文章入课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进行一种文化的选择。例如,《氓》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认识“氓”的行为有多么不负责任,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对弃妇产生一种同情。孔子因周游历国之后,晚年修《诗经》,想要通过《诗经》达到诗教的目的,“不学诗,无以言”。而儒家学派诗教的原则是“温柔敦厚”。从弃妇被弃后的“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可以看出,弃妇是无奈的,而这种无奈恰恰传递了儒家的“发乎情,止乎礼”、“怨而不怒”的要求。也正因为此,此弃妇成为儒家诗歌理想中的弃妇形象,也成为男权中心社会认可的理想女性,以她为标准,后代的弃妇也绝不可以有过激的行为。所以后来的刘兰芝、秦香莲、杜十娘作为弃妇的形象,都秉承了这一格调,其实体现的是一种弃妇文化。

教师在处理《氓》这一篇文章时,既要顾及“氓”产生的背景,又要考虑《氓》中体现的文化价值,并要作适当的拓展,甚至中西文化的比较,比如与《美狄亚》作比较,这样既让学生知道《氓》不只是“氓”,还让学生明白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产生自己的判断。

我在教学杜甫的《登高》(苏教版必修四)时,从“登高”出发,师生一起讨论了三个方面的文化元素:关于重阳;关于登高及习俗;关于我国古代诗人有关重阳的著名诗句。然后安排了一节网上阅读和图书阅览课(八个小组各一半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在查找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重阳节及登高习俗不同记载的不同说法,尤其是曹丕关于重阳节“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与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 九日登高》“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及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中的记载,日月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登山是为了避免灾祸等说法相矛盾,然后再经过深入查找、考证,再引了古代许多诗人的著名诗句,认为应该是“佳节”说法较妥。学生通过这一过程的阅读、思辨,古人诗句的积累,对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从文化层面作了较全面的把握,对登高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杜甫登高时的感情有了较准确的理解。完成了诗歌的学习后,为了将重阳这一传统节日与地方文化、当下生活联系在一起,我再设置了一个社会调查:走访调查当地(台州)重阳节的习俗。学生在课堂上学、在网上学、在走访中学,这样的语文课或许会被人认为这不是语文课,或者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但我始终认为,过分地强调语文的性质或语文课的范式,都会忽略学生发展的需要,忽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文化元素。当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传统文化的因子时,我们不必为它们是不是语文课所需要而作刻意应景或回避,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我们都应该尝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语文教师在享受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很辛苦,当前的语文教学比较无奈,但语文教师于辛苦无奈中仍要有自己执着的追求。当我们的生存状态处在逼仄之中时,我们的精神状态仍然可以自由。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仍力图通过有限的课堂传递无限的文化,使学生更有教养,更富有情趣,更懂得尊重与宽容,这些统统可以概括为更有文化,愿我们的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意识。(台州第一中学 项香女)江山如画,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构想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救国救民的宏伟抱负。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的作文题目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一批志趣相同的同窗好友,经常在一起谈笑风生,相互激励,以天下为己任,他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我们不说谁说;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干谁干。”气魄何等之大。他们常引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激励自己,立志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在长沙求学期间,毛泽东与他的同窗好友经常去湘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毛氏宗祠的一副对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胜神。”《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这首词。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需理解毛泽东所处时代的中国进步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设计时可通过诵读、拓展、讨论等环节,达成这一目的。诵读方面。《沁园春•长沙》格调昂扬豪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把握作品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揣摩语音、语调的高低、停连、快慢、轻重,找到恰当的声音表现形式,把作品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看”、“怅”、“问”、“忆”领起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拓展上,可补充相关诗词,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毛泽东的情感、思想、精神,进入毛泽东的内心世界。讨论环节,可就意象选择与诗词的关键词句如“独”、“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展开。二、教学环节设计(一)预习

要求学生登录相关网站,搜索有关毛泽东以及毛泽东诗词的背景资料。(二)导入

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缔造了共和国;他是军事天才,继孙武与孙膑之后,创造了军事史上的神话;他是革命家,从出道的历经磨难,历经坎坷,直至走向中央,领导人民几十年,结束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屈辱;他是思想家,敢向伟人挑战,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他以自己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势,指点江山,俯仰天地,独步古今,将中国的旧体格律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梅花瑞雪,战地黄花,漫漫雄关,苍茫暮色,如血残阳,都留下了他伟岸的背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诗歌天地,走进他的《沁园春•长沙》,领略他那崇高的精神和他笔下那壮丽的山川。(三)视听、诵读

1.播放录音,欣赏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手迹,听读全词,请学生谈谈自己听读和欣赏后的感受。

明确:“少年心事当拿云”“青年壮志可摩天”,面对万类勃发之景,毛泽东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伟大疑问,喷薄的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凌云壮志。其书法笔势飞动,迅疾便捷,疏朗流畅,尽得自然之美;筋骨老健,肥瘦合宜,气韵贯通,耐人寻味。一腔宏愿诉词间,万马奔腾行书中,“人风”“词风”“书风”三者合为一体,这便是书法艺术,诗词魅力,词人胸怀!

2.学生自由诵读,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读出气势。

诵读提示:朗诵是鉴赏古诗词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一个故事。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轼。苏轼还没有打开诗卷,郭祥正自己开始摇头晃脑地朗诵诗歌。读完征询东坡的意见:“我这些诗能评几分?”东坡回答得相当干脆:“十分。”郭祥正大喜,又问:“为什么能有十分?”东坡笑着回答:“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板书:三分诗,七分读)。这个小故事说明对古诗词来说,朗诵是相当重要的。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明确节奏: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四)自学质疑

学生自主深入研读课文,针对自己难以理解的做记号,为全班交流讨论作准备。(五)交流探讨

问题:“自古逢秋悲寂寥”,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呢?为何与众不同呢?(在此环节教师出示相关的古人诗句,具体如下: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 《红楼梦》)

生: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因为他们当时的感情不一样。

生:毛泽东当时意气风发,参加革命,眼里的景物自然是充满生机与活力。

生:更主要的,还与人的胸襟抱负有关,换成是林黛玉,哪怕心情高兴,也写不出这样的句子。

生:确实如此,毛泽东胸中有一股豪气,或者说是霸气,这是一般文人所无法相比的。

师:刚才大家谈得都很好。毛泽东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有博大的胸襟,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问题:词作开头“独立”的“独”字能否换成“伫”“站”“直”等字?

生:肯定不行,具体理由说不上来。(老师插入:请大家查词典,“独”分别有哪些含义。学生翻阅词典,思考3分钟)

生:独,常见的含义是一个人,独自,如古典诗词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令》),“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等等。

生:“独”字应该还涉及许多精神与人格方面的意思。老师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些古诗词相关方面的句子。(老师补充自己编写的一些资料。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明人黄周星在《唐诗快》卷二评此诗末两句曰:“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十二字,真可以泣鬼。”后人更对末句的“独”字津津乐道不已。这里的“独”字,与前两句相呼应,进一层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辛酸,深化了意境,又突出了诗人卓然特立的孤傲,强化了诗的风骨。这种强烈的情怀,也代表了封建时代众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曲,具有令人一唱三叹的感染力。

南宋故臣郑思肖的《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独立疏篱,自甘寂寞,不求虚荣,不屑与“百花”为伍。一个“独”字写出了菊花坚持节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穷。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种神韵,而菊花同时又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相对应的“百花”则是影射那些屈节仕元的故宋臣属。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全诗描绘了纯洁空灵、纤尘不染的白雪世界,从中我们可以体察到作者那种超然脱俗、向往纯洁高尚的理想世界,对污浊现实的不满的感情世界,一个“独”字写出了作者的孤傲与坚守。

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全诗营造了一个令人悠然神往的意境。它不仅给人“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境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又是如此悠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这里的“独”字写出了诗人的清新脱俗,清淡悠远。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孤鸿即写幽人,孤鸿有恨无人知,幽人也有恨无人明白,孤鸿与幽人都一样地不愿随流俗,特立独行,孤芳自赏。这背后正是词人自身形象的写照。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一首超群脱俗、格高韵绝的咏物杰作,堪称写梅的夺魁诗词。全词以托物言志的形式,以极其圆熟而凝练的语言,层层具现了梅花凄苦困厄的处境和高尚坚贞的品性,“独”字鲜明地寄寓了词人忧国伤时、坚守节操的情志,不啻是爱国诗人坎坷一生的自我写照。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叫诱人的黄鹂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官世态,寓意显然,清楚地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生:确实,“独”字还有诸多涉及精神与人格内涵层面的意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是李白的清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是陈子昂的世无伯乐的悲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的坚守。“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是陆游的失意。“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是郑思肖的坚贞。“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那是苏轼的孤傲。“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王维的清远。“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那是王安石的耿介。“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那是鲁迅的孤独。

生:当然,“独”还可以是“一枝独秀”,可以是“独当一面”,可以是“宁静独处”,也可以是“特立独行”。换言之, “独”既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人格操守、人生境界。

生:综合大家谈的“独”的意思,我觉得,毛主席这里的“独” 既表明独自一人,更显示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具有一种伟人式的孤独感。

生:具有这种孤独感的人往往眼界高远,一如《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因没有了对手而感到了一种孤独,具有一种开阔的胸襟,并非常人所能理解。

生:正因如此,寻常的秋景,在毛泽东的眼中,也就变得色彩斑斓,充满生机。

生:不错,这些内涵正是“伫立”“站立”“直立”所无法承载的。

问题:“粪土当年万户侯”对词人的形象有何作用?

生:这里的“粪土”应该是意动用法吧?整句话的意思是“以当年万户侯为粪土”“视当年万户侯为粪土”。

生:我查过资料,万户侯,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享有食邑万户。

生:不错,后来万户侯泛指高官贵爵,这里应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生:这里作者蔑视权贵,笑傲王侯,豪情万丈,显示了一种少有的豪迈气概。

生:在行文上,与开篇的“独”字相应;在抒情上,与前文的绚丽多姿的秋景相呼应。

生:而且,在主旨上,与青年毛泽东的远大抱负也是一致的。(六)深化总结

自古文人多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以叹时运不济,人生的艰难万苦。而壮志凌云的青年毛泽东则以如椽大笔,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秋景,借以显示自己的博大胸襟与远大抱负,成为古往今来写秋诗词的一朵奇葩,也给了我们无穷的启迪。三、分析反思《沁园春•长沙》处在的“向青春举杯”专题“吟诵青春”这一板块,根据教材安排,在这一板块的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围绕“朗诵”与“理解”两个要点展开活动,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在理解环节,考虑到学生易受政治化、概念化的毛泽东的影响,在导语的设计与资料的拓展上做了些工作。另外,为了加深学生理解,在课堂教学上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引入一些诗词,让学生在比较、辨别中对毛泽东的抱负、胸襟有一定的认识。

从课堂实际来看,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提供的材料,认识也能随着讨论逐步深化。不足之处也明显:一是拓展过多,学生主体作用有所弱化;二是学生讨论过程中有几次冷场,老师对学生认识存在不足。(台州中学 洪方煜)何为君子,君子何为?——由《劝学》中“君子”的文化因子谈开去“劝学”,这个词是什么结构?动宾结构。劝,什么意思?劝阻。肯定不对。劝告。仿佛是对的。“劝”字后再加上一个“学”,解释成“劝勉”的意思最好。“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荀子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就是勉励人们要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说理性很强的文言文,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但《劝学》这篇课文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就在于它的比喻特色,荀子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

生接力说比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两个比喻,论证事物经过变化,可以有所发展。“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有所改变。由此,荀子顺理成章地推出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可见,“终日而思”,闭门空想,不去学习,会有收获吗?“登高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几个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尝跂而望”是利用提起脚跟增加高度看得远一点,但太有限了;于是“登高”,爬上更高的地方,境界就大不一样了。站在高处,见到的较“尝跂而望”就广阔多了;站在高处,再把手臂举起来, 手臂没有增长,但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增大,但听的人却听得很明白、清晰。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十分普通,但其寓意却说明学习的显著效果——通过学习接受前人知识,增长才干。学习就像人登上高处,见多识广;而知识渊博的人就如“登高而招”的人一样,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他 ,也像顺风呼喊一样,使听的人清楚明白。

为了进一步强调学习的重大作用,作者又用了“假舆马”、“假舟楫”比喻来说明“善假于物”的妙用:“非利足”、“非能水”,却能“致千里”、“绝江河”,其原因就在于借助外物的作用来帮助自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君子之所以有学识、有修养,就在于能借助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自己的品德,使自己不犯或少犯错误。“善假于物”正是君子较常人高明的地方。

学习既然有那么大的功用,谁还不愿意借助它来帮助自己呢?愿意借助学习丰富自己的人,谁又愿意停止学习呢?

因此,“学不可以已”已呼之欲出了。 但是,仅仅“学不可以已”还远远不够。要想学有所成,还得积累、坚持、专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两个正面的比喻,又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个反面比喻,都是为了论述学习要积累。一正一反,既生动又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当然,积累重要,坚持不懈也不可忽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习有了积累和坚持不懈,已经是成功的一半。还缺一样:“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两个比喻说明专一的重要了。

整个文章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这样,文章的内容结构图示如下(见下页图)。

君子何义?“君子”,如“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君子生非异也”则是泛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是作者用虚拟法发表议论,用以增强观点的权威性,加强观点的说服力。

在搞清了文中的君子之义后,为了更进一步明晓君子的内涵,我们向课外延伸。

我们古代文化典籍中,君子出现频率最高的恐怕要算《论语》了,让我们走进《论语》,梳理君子的相关章句,细细品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12 子曰:“君子不器。”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18•10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19•4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9•20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0•2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在《论语》20 篇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 次。从以上章节中,我们来看看《论语》中的君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从以上的描述中撷取一下,大致可以看出君子是怎样的人:

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喻于义,文质彬彬,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怀德、怀刑,坦荡荡,贞而不谅,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不忧、不惑、不惧,病无能焉,不病人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