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今庸黄帝内经选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7:53:26

点击下载

作者:李今庸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今庸黄帝内经选读

李今庸黄帝内经选读试读:

前言

李今庸教授对中医教育学的贡献

李今庸教授,男,1925年生,湖北省枣阳市人。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顾问及终身理事,全国李时珍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湖北省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委员及第五、第六、第七届常务委员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及第三、第四届常务委员,湖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二、第三届副理事长等职务。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并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部客座教授、荣誉首席研究员,长春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新中医》顾问,《中医药学刊》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全国李时珍学术研究会名誉主委,全国类风湿关节炎医疗中心网络及协作委员会高级顾问,文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1991年获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中华中医学会颁发的全国十大“国医楷模”奖,2002年获“中医药学术最高成就奖”,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先后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等最具影响力的会议四次,并都集体受到了中央首长的接见和合影留念。

李今庸教授先后在各地中医刊物和有关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出版和刊印的学术专著有《读医心得》《读古医书随笔》《金匮要略讲解》《金匮要略讲稿》《内经选读》《黄帝内经索引》《新编黄帝内经纲目》《中医辩证法简论》《湖北医学史稿》《奇治外用方》《论中医药学发展方向》《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古医书研究》《舌耕馀话》《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中华自然疗法图解》《古籍录语》《文字教育中医药文化有关资料选编》《中医药文化有关资料选编》(第1~5编)等20多部。

其中,《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古医书研究》《舌耕馀话》《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系近年来新版的独撰专著,另有集数十年心血的学术专著《金匮要略研究》和《黄帝内经研究》两部即将出版,表明李今庸教授在75岁以后仍然勤奋不已,耕读不辍。这在我国老一辈中医药专家里,是极其少有的。

李今庸教授是我国现代中医经典理论学科教育的先行者之一。他注重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强调经典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在中医学教育上,李今庸教授率先提出教育对象必须择人而教等中医药学教育思想,并以之形成了自己一整套适合中医药学特点的教育学方法。1962年他辅导高级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集体写作的《从藏府学说看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一文,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医杂志》等先后刊登,在全国中医界及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1.中医教育学思想和方法

李今庸教授在半个多世纪的中医学教育生涯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医药学特点的教育学思想和教育学方法。他认为,学习中医药学必须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否则就对中医药学中的很多具体问题难以正确理解,因而就难以学好中医药学。为此他除了要求青年教师和学生读好《矛盾论》《实践论》《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哲学著作外,还亲自主编有《中医学辩证法简论》刊行于世,以供学习。

对于教育对象,从有教无类到非其人勿教,经历了一个痛苦抉择过程。李今庸教授认为,中医药学是一门特殊学科,在教育对象上要有所选择,即“先应爬罗剔抉,而后再刮垢磨光,注意择人而教,因材施教”。决不培养中医药学的反对者。这就成为了他在后来招收研究生中“宁缺毋滥”的思想基础。从单纯地追求数量过渡到注重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培养出众多的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成为中医药队伍的生力军。

在具体的教育学方法上,李今庸注重师承教育和师资队伍的培养,注重学科教材的建设,注重经典著作的教学,注重经典指导下的临床实践。

①注重师承教育。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传统教育形式之一,是对当今院校教育的有益补充。1962年湖北中医学院采取师带徒形式教学,李今庸被选为带徒指导老师,指导了一名本科生,毕业时,在他的建议下,该生被留校任教。1991年李今庸教授被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又带了两名徒弟。经过三年的严格带教和悉心传授,圆满完成了师带徒任务,师徒并获传承大奖。

②注重学科教材建设。在学科教材建设上,他亲自编写或参与编写中医药教材。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中医本科教育中,他率先开讲《金匮要略》课程的同时,独立编写了《金匮讲义》。1963年代理主编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二版试用统编教材《金匮要略讲义》,作为全国中医学院统一用教材。此外,1974年协编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学基础》。1978年主编教材《内经选读》,编著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内经》。1994年编写光明函授大学教材《金匮要略讲解》。2008年该书更名为《金匮要略讲稿》,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发行。除亲自编写教材外,还多次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顾问委员会委员身份进行教材审稿定稿工作,并为中医药教材建设出谋献策。数十年来,李今庸教授为中医药院校教材建设,可谓倾注了满腔心血。

③注重师资队伍培养。在师资队伍培养上,他提出了“知识非博不能返约,非深不能至精”的主张,要求教师养成“读书习惯和写作习惯”,为教师创造必要的学习、工作条件,建立图书资料库,选派教师赴外地参观考察,通过编辑书籍及教学参考资料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教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培养出一批较高素质的中医教师队伍。

④注重中医经典教学。中医经典著作,是指《黄帝内经》(包括《难经》)及《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这几部经典著作可以说是中医药学的看门书。它们既奠定了中医药学理论的基础,也决定着中医药学的发展方向,所以学习中医药学,务必首先要学好这几部书。故而从上世纪50年代起,李今庸教授就非常重视中医经典课的教学。他首先在湖北中医学院教学中,积极开展和推动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工作。他给各种层次的班级讲授《金匮要略》《黄帝内经》(包括“运气学说”)及《难经》。如为58级师资班、本科生班、西学中班讲授《金匮要略》课程;为59级本科生讲授《难经》;为60级本科生班讲授《黄帝内经》及《黄帝内经》“运气学说”课程。李今庸教授这几门中医经典课程的讲授,不仅极大地奠定和提高了学生们的中医专业水平,而且还取得了极为可喜的成绩。

1978年李今庸教授又领衔恢复和发展了《黄帝内经》课程的教学。并于全国率先连续招收三届内经硕士研究生。90年代初,他指导的内经专业及内经教研室建设成为了专业重点学科和全国3个内经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使专业课讲授在层次上得以提高。

李今庸教授不仅在本学院开展和推动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且还不辞劳苦赴外省市区进行经典课程的讲授,作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主讲教授,除每年定期到北京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研究生班、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研究生班讲授《金匮要略》《黄帝内经》专业经典课程外,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还先后应邀到上海、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南、广西、福建、香港等地中医药机构及院校讲授《金匮要略》《黄帝内经》《难经》等,深受好评。

⑤重视临床实践。学好经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年来,李今庸教授非常强调经典对临床的指导作用,非常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他不仅要求重视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重视中医药理论的提高,而且也要求重视中医经典指导下的临床实践。20世纪50年代至今,历经半个多世纪,他不断地讲经典谈临床,手把手地教经典,教导青年教师和学生如何在临床实践中用好经典,如何正确运用经典指导临床医疗活动。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中医经典语言指导下的临床实践》等系列论文,著作有《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李今庸医案精华》。

2.辅导西学中班写作中医理论大篇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李今庸教授在为第二届高级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讲授经典课程的同时,专门辅导其西学中班学生集体写作“从藏府学说看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一文。经过两年的努力,文章不断修改升华,使之成为了一篇高质量的中医理论学术大篇。文章从“藏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藏府学说在临床辨证施治上的重要意义”和“藏府学说给医学科学提供新的研究内容”等多方面,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中医藏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全文共4万多字。这篇文章以湖北省中医学院第二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名义,于1962 年5月29日至30日在《光明日报》全文刊登,尔后《人民日报》摘要登载,《中医杂志》全文转载。文章发表后,当年在全国范围内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在中医药界从未有过的盛事。

52年过去了,但至今仍具有深刻影响,也具有启发意义。这篇文章的发表并引起轰动,有以下几方面意义:①老师是高峰。李今庸教授《金匮要略》《黄帝内经》《难经》等几门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质量很高,这早已得到了肯定。1962年5 月12日,新中国中医事业的奠基人、时任卫生部中医司司长的吕炳奎同志写给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的信“恳请保留各省中医学院”中曾提到:湖北省中医学院的中医教学质量已相当于甚至超过了四个老中医学院(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所中医学院)的水平。②李今庸教授所具有的深厚中医学术根底,辅导西学中班集体写作此文,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③写作此文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临时所为,而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打磨,不断地修改又不断地升华,才使之成为了一篇高水准、高质量的中医理论学术大篇。④早期的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学术氛围浓厚,在培养西医学习中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黄帝内经选读》一书,是对《黄帝内经》中理论性较强,指导意义较大的有关原文段落选取分类,进行了校注和释义。由于该书系20世纪70年代末作品,其中存在着某些问题,虽作了一定的修正,但为保持原有风貌,不作全面修订,故读者学习时当参阅《读古医书随笔》(人卫版)、《古医书研究·〈黄帝内经〉考义》(中医药版),以及新版《黄帝内经考义》(中医药版)等著作。湖北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室 李琳2014年12月30日编写说明

从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及有利于改革教学方法等原则出发,这本教材采用原文节选、归类分章为主,适当结合篇选;课堂讲授内容为主,适当增添自学内容的编写体例,将全书分为上篇、下篇和附篇三大部分。上篇选录了《黄帝内经》中理论性较强、指导意义较大的原文140段,分别进行了校注、释义,部分段酌加了按语。下篇依据上编所选内容,选录了《素问》9篇、《灵枢》2篇,共计11篇全文。上、下篇均属教学内容。附篇为学生参考阅读的材料。现将编写中对有关具体问题的处理说明如下,以便使用。

一、本教材所辑原文,《素问》和《灵枢》均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本,个别字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版影印本作了更改。节选原文中不相连续之处一般以另起一行别之,少数则以省略号标明。

二、上篇每章之首,简要地介绍了该章论述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有关问题。章末写有“小结”,对全章节选原文及下篇中有关的篇选原文加以归纳总结。

三、“校注”包括对原文错讹及疑难字句的校勘和注解两方面,其中,注解侧重于诠释字句本身的含义。“释义”部分,首先提示本段原文内容的要点,接着按原文的大致顺序进行语译,同时对其医理亦作扼要的阐发。“按语”部分,或说明有关原文的相互联系,或提示该段原文的指导意义,或介绍关于原文训释的不同学术见解等。

四、对下篇的篇选原文均全文照录,并酌加“题解”和“校注”,而没有“释义”和“按语”,意在培养学生对《黄帝内经》和其他古典医籍的理解、翻译、分析及归纳能力。下篇和上编内容,可根据需要穿插进行教学。

五、附篇由三部分组成,即《黄帝内经》“运气七篇”、《黄帝内经》记载的“十三方”和从刊物书籍中选录的现代研究《黄帝内经》的部分资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外阅读选用。目的在于开阔视野,活跃思路,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钻研兴趣。

六、编写本教材所使用的主要参考书目及其作者如下:

1.《脉经》 晋·王叔和

2.《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晋·皇甫谧

3.《诸病源候论》(简称《巢源》) 隋·巢元方

4.《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 隋·杨上善

5.《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唐·孙思邈

6.《外台秘要》(简称《外台》) 唐·王焘

7.《黄帝内经素问》释文 唐·王冰

8.《黄帝内经素问》新校正(简称《新校正》) 宋·林亿等

9.《十四经发挥》(简称《发挥》) 元·滑寿

10.《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明·马莳

11.《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明·马莳

12.《素问吴注》 明·吴昆

13.《内经知要》 明·李中梓

14.《类经》 明·张介宾

15.《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清·汪昂

16.《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清·张志聪

17.《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清·张志聪

18.《素问直解》 清·高世栻

19.《素问释义》 清·张琦

20.《素问识》 日本·丹波元简

21.《灵枢识》 日本·丹波元简

22.《素问绍识》 日本·丹波元坚

23.《读古医书随笔》 李今庸编者1978年2月绪  论《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较早的一部典籍。《内经》的多数文字写作于战国后期,在秦汉续有补充,汇编成册。它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而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经过许多医学家多次修订的医学巨著。《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两部分。它运用阴阳五行等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系统地收集和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经验,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理论原则以及各种诊疗方法,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内经》以后,中医学在医疗技术和医学方面已有不少新的成就和学派出现,但就其学术体系而言,基本上还是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渊薮。《内经》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医学内容。它以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为基础,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大量吸收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精华,创立了以五藏六府为中心,外与四时六气相应,内与五神、经络、五官、五体等相配,用以阐明人体的整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藏象学说;厘定了以十二经脉为主体,起着运行气血、联络全身表里上下作用的经络系统;它以六淫、情志、饮食、劳倦等外感内伤进行病因分类,以邪正相搏、阴阳不和、藏府失调作为基本病机;它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点出发,总结出望闻问切的多种诊断方法,并突出望神色、切脉及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它提炼出一系列能指导实践的治则、治法、针灸法及制方用药法度等,为后世中医治疗学奠定了基础;它还对百余种常见病证的或病因、或病机、或证候、或治疗等作了比较简略而原则性的叙述。此外,《内经》中也记载了一些古代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内经》是中医学一部伟大的著作,它所具有完备的医学指导思想和理论本系,是东方医学科学的重要体现。至今及后,继续指导着医学临床实践,保障着中华民族及至东方各族人民的健康和进步。一、《内经》的成书及沿革《内经》之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书目中,其成书年代和地点,《读古医书随笔·〈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和成书地点考》认为:《内经》的成书年代在战国后期,成书地点在秦国。《内经》不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一部经过许多医家多次修订增补的医学巨著,为秦汉以前医学之集大成者(秦汉年间亦有补充)。《内经》成书后,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等朝代的变更,加之连年战争,原本早已散失不全。现在通行的《内经》之《素问》是由唐代太仆令王冰重新编次、补注,又经宋代林亿、高保衡等人重新校正过而流传下来的版本。《内经》之《灵枢经》则是由宋代的史崧将家藏旧本重新整理而保存下来的。二、《内经》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创造了极其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中医药学就是其中的一项。《内经》作为中医学现存的第一部巨著,在中医学中居于突出的重要地位。它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都起了巨大作用。

1.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基本上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秦汉以前,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也获得了一些医学知识。但限于历史条件,这些知识和方法大都是零乱的、肤浅的、感性的认识,而《内经》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收集了这些医疗经验和医学知识,并以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阴阳五行学说为思想方法,对它加以总结和整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秦汉时期及其以前的医学理论、观点和多种医疗方法,基本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内经》的问世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指导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内经》成书以后的两千多年来,中医学无论在医学理论还是在医疗实践方面都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和新的医学流派。但就其学术思想和继承性来说,基本上还是在《内经》理论的棊础上发展起来的。如:《难经》对藏府、经络、诊法,特别是脉诊理论的论述,就是对《内经》有关理论的继承和阐发。《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在《素问·热论篇》基础上对热病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中藏经》是对《内经》中关于藏府虚实寒热理论的进一步发挥。《脉经》是对《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中脉学理论的汇集和发展。《针灸甲乙经》是对《素问》《灵枢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中关于藏府、经络、腧穴、针法等内容的汇编、阐释和发展。

其他如隋朝人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金元时期的刘、张、李、朱四大家和明清的温病学派等等,无一不是受《内经》的启发而对其中部分理论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渊薮,而被推崇为“医家之始”“医家之宗”。

3.将为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髙作出新的贡献《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渊薮,曾经指导了中医学的发展。由于《内经》中尚有不少宝贵的科学内容有待继续发掘和深入研究,因此,随着对其有关理论和内容的发掘、研究,《内经》将为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作出新的贡献。近年来,人们运用大系统理论、生物控制论、时间生物学、气象医学、环境医学等新兴学科的理论对《内经》开展了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事实证明:上述学科的许多理论和观点,都可以在《内经》中找出相同或相似的记载。这不仅显示了《内经》旺盛的生命力及其科学价值,而且还说明对《内经》的系统发掘和深入研究,必将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三、《内经》的基本内容及其学术特点和对医学的贡献(一)《内经》的基本内容《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两部各八十一篇共十五万余字。篇幅浩瀚,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仅阐明了阴阳五行、养生、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而且论述了病证、诊法、治则、方药、针刺、导引、按等中医临床医学知识,此外,还记载了一些古代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生物等与医学有关的知识。

阴阳五行,论述了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其临床实践运用;说明了阴阳五行作为思想方法,用以认识人体和人体与外在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藏象,论述了人体五藏六府、奇恒之府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人体精、气、血、津液的化生、输布及其功能活动;人之神气与藏府气血的内在联系。经络,介绍和论述了人体经脉、络脉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以及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络脉的分布规律及其对人体的作用。病因病机,论述了人体的病因、发病和病理,包括了病邪的性质、分类和致病特点,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及病理变化的规律和表现。病证,论述了上百种病证以及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法、针灸、方药及其预防。诊法,记载和论述了人体的察色视形,听声嗅气,病情询问,切脉按肤等,尤其重点论述了人体疾病诊察的望审与切肤之方法。论治,提出了论治的基本指导思想,论治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法的运用和针刺法的运用以及精神疗法和气功疗法等。摄生,阐述了人体顺应四时气候以调摄精神情志,食饮有节制,起居有常规,不妄作劳,使形体与神气保持协调一致而防早衰,并延年益寿的重要意义。五运六气,阐述了我国古代气象病理学说,讨论了气候反常导致人体发生的上百个病证,以及对这些病证的治疗原则。

总之,纵观《内经》全书,其内容丰富而全面,理论深奥而广博,这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每一个爱好中医学之人的必读之书。(二)《内经》的学术特点

1.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思想方法《内经》的作者,把当时比较进步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医学之中,借以阐明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概括病因、病性、病位以及发病的机理,指导诊断、治疗和养生等临床实践,成为中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整体恒动观作为基本观点,强调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这个统一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五藏一体。五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它们在生理上密切联系,互相配合;病理上则互相影响,互相传变。其二,人身一体。在人身这个整体中,一方面五藏通过经络与六府、五官、五体、九窍等构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每一组织器官又与五藏六府发生密切联系。其三,天人一体。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藏府气血等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界的影响而发生着适应性的变化,以保持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

②人体是一个恒动的生命体《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恒动不息的生命体,升降出入是这个生命体运动的基本形式。在人体中,藏府有升降出入的运动,气血有流行环周的变化,只有运动才有生命的存在,一旦运动停止则生命亦随之结束,故《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3.以藏象、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内经》中基本上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是藏象、经络学说。

①藏府、经络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

五藏化生并贮藏精、气、神,六府传化水谷、排泄糟粕,经络运行血气,沟通全身等,由此形成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故藏府、经络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

②藏府、经络是人体病理变化的根本

由于藏府、经络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全身的其他组织器官均受其支配和影响,因此,人体的各种疾病,都是藏府经络功能失调的反映,而藏府经络是人体病理变化的根本。

③藏象、经络学说是诊治疾病的理论依据

藏象、经络学说,揭示了藏府、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相互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为诊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藏象、经络学说的理论,审察疾病的病机,并施以正确的治疗,则病邪可祛,正气可复,疗效显著。(三)《内经》的医学贡献

1.初步建立了中医诊断体系《内经》讨论了疾病的诊断方法,通过人体色象、形体的观察和审视,二十余种脉象的描述和切按法等各种诊法内容,除了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医疗实践经验外,更是表明了古代医学诊断体系已得到了初步建立,为后世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确定了中医学重要治疗法则《内经》对诸般疾病的证治,包括药物、针刺、灸焫、按摩、导引、熏熨、贴敷等各种治疗方法的运用,无不表明了它的一整套完备的治疗法则,谨守病机、早期治疗、因时因地因人之三因治疗、标本逆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正治反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扶正祛邪等等。它深刻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辨证施治”之基本精神。

3.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观念《内经》论述了治疗疾病要在发生之前,“夫病已成而后药之”,晚矣!在具体论述针刺治疗疾病时,通过人体的面部色诊,病虽未发,但面色已赤,即当刺之以治疗,这“名曰治未病”;针刺当随人体气之逆顺,脉之盛衰,病情之变化,及时做到刺其病之未生,刺其未盛和刺其已衰,这即是“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种无病先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既病防变的预防思想观念,可谓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科学性,至今在中医学领域里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四、《内经》的学习方法《读古医书随笔》论述:《内经》一书,包括现今流传的《素问》《灵枢经》两部分,共有一百六十二篇(现佚七十二、七十三两篇,存一百六十篇),为我国现存的一部古老的医学著作。据我近年来的考证,它成书于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后期,在秦汉年间又有一些补充。

在《内经》一书里,有着非常丰富而又宝贵的医学内容,它论述了中医学有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发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诸方面的基本理论,它记述了中医学的“伤寒”“温病”“疟疾”“咳嗽”“湿病”“霍乱”“肠澼”“飧泄”“胕肿”“呕吐”“癃闭”“遗溺”“疝”“脾瘅”“胆瘅”“劳风”癲疾”“怒狂”“鼓胀”“喉痹”“鼻痹”“溢饮”“伏梁”“眩冒”“血枯”“石瘕”“肠覃”“痹症”“痿症”“厥证”“失精”“脱营”“失眠”“鼽衄”“心痛”“肉苛”“食”“解”“疠风”“偏枯”“风痱”“鼠瘘”“痈疽”“痔疾”“尸厥”“疝瘕”“隐轸”“浸淫疮”“消渴”“消瘅”等等各种疾病和有关治疗各种疾病的砭石、针法、灸焫、汤液、汤药、药酒、丸剂、必齐、膏法、浴法、熨法、熏蒸、薄贴、按摩、导引、行气以及手术切除等方法,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为了生存、为了维护健康,而与疾病作斗争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它为后世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医学的前进。两千多年来,中医学在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方面,出现了不少新的成就和学派,从理论体系上来讲,都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继承发扬中医学的今天,为了更好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为了给学习中医学其他古书打好基础,为了挖掘《内经》中的医学宝藏,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医学,《内经》就成了我们每个有志于发掘中医学宝库而修习中医学者的必读之书。然学习《内经》,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态度,必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实事求是,才有可能把《内经》学好。如果对《内经》抱有错误看法,缺乏学好《内经》的要求;或者在学习中自以为是,不懂装懂;或者在学习中囫囵吞枣,简单从事;或者在学习中不下工夫,见难而退,这都是无法学好《内经》的。这里我就谈谈对《内经》的几个具体学习方法。(一)忠实《内经》原文

学习《内经》,首先要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指导下,正确地对待《内经》,忠实于《内经》原文,努力探求出它的本义,不能够也不应该用其他任何态度来代替这一点。学习《内经》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发扬这份宝贵文化,为了指导临床医疗实践,只有忠实于《内经》原文,揭示出它自己的本来面貌,才能够真正做到正确地认识它、掌握它和利用它。因此,在对《内经》学习的过程中,自当以《内经》原文为主,参以历代《内经》注家对《内经》之书的注释,并适当地运用一些校勘方法和训诂学知识。

1.以《内经》原文为主

在学习《内经》原文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下面几点:(1)在《内经》一书中,有些内容的文字相同,其实质却不相同,如《素问·气穴论篇》中“肉之大会曰谷,肉之小会曰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的“大气”一词,是指人身的“正气”;而《素问·热论篇》中“……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的“大气”一词,则是指人身的“邪气”。还有《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中“大气举之也”的“大气”一词,则又是指的“空中大自然之气”。有些内容的文字不同,其实质却是一个,如《素问·诊要经终论篇》中“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的“卵”字,和《灵枢·刺节真邪》中“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而下流于睾”的“睾”字,均是指人的“阴丸”,今谓之“睾丸”者是也。因此,学习《内经》原文,必须深入到医学的实际内容里面去。只有深入到了医学实际,才有可能把握住它的实质,从而对它加以正确利用。(2)在《内经》的文章里,每句都有一定的含义,每段又有一个总的精神,而在每章之中仍然有一个总的精神。学习《内经》原文,既要一字一句地读懂,又不能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而必须掌握其全体精神,否则,是掌握不好的。如《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所载“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段,其“五藏受气于其所生……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三句为正文,“传之于其所胜”一句是借宾定主之衬文,而主要精神则是说:五藏受病气于己所生之藏,照疾病的一般传变之次,当传之于其所胜之藏,其不传其所胜而舍于生己之藏,死于其所不胜之藏,则为“子之传母”的“逆行”,其病子传母,三传至其所不胜而死,故下面混入正文的一句古注语称其曰“逆死”。若撇开整段的主旨,而把它分裂成一句一句的去读,是不能读好的。(3)《内经》一书,是一部古代医学著作,也是古代一部文学著作,故古代文学家多有研习《内经》者。《内经》文字流畅,文章结构严密,文句都有规律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一段,只要留心一下其中“上下”“男女”“道路”“征兆”的文例,就可发现其“能始”二字被王冰释为“谓能为变化之生成之元始”而把其“能”字作为“能够”之“能”是不正确的。能,在古代可借作“台”字,《史记·天官书》说:“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裴骃集解引苏林说:“能,音台。”司马贞索隐:“魁下六星,两两相比,曰三台。”可证。“台”读为“胎”,《尔雅·释诂》说:“胎,始也。”“胎”“始”连用,叠词同义,今谓之“相同联合词”,与上文“道路”“征兆”同例(上文“上下”“男女”为“相反联合词”)。所谓“胎始”也者,犹谓之“万物之根本”者也。(4)《内经》成书较早,限于当时的知识条件和思想水平与写作水平,其系统性不可能完全合乎现代学习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既按照原书的篇章段落进行学习研究,又要把原书中前后相关联的文字贯穿起来而把一个一个的基本理论系统化。否则,就会使人在读完《内经》后,对《内经》所载的各个基本理论仍然没有一个正确而又完整的概念。(5)《内经》一书,篇幅浩大,内容繁多,且其中有些部分与医学实际无涉或与医疗关系不大或临床使用价值不高,甚者还有目前根本无法读懂者。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权衡其轻重主次,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对其主要内容必须精读掌握,次要内容则当细读熟悉,一般内容只作粗读了解,至于历代《内经》学者至今尚未能读通的内容自可阙之以待将来,暂时不要去钻牛角尖。

2.参阅历代学者对《内经》的注释《内经》著作年代久远,文字古奥,旨义深邃,学习时自难避免遇到很多不易理解的东西,因而参阅历代医家对《内经》所作的注释,就有助于对《内经》原文的迅速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历代医家对《内经》一书的注释,都是在于阐发《内经》蕴义,但由于其各自的历史背景、工作条件不同,和对《内经》的理解、掌握的程度有别,以及治学态度、治学方法不同,从而对《内经》的注释也就不可避免地有所差异而互见得失。在学习《内经》的时候,选择一定的《内经》注释作为参考,帮助对许多《内经》原文的理解是有不少益处的,但对初学《内经》者来说,因缺乏判别能力,不宜参阅过多的《内经》注释,否则,就易于陷入莫知所从的境地。初学《内经》者可选用下面几家《内经》注释,作为学习《内经》的资助:(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释文

王冰生于唐代,去《内经》之时还未太远,文化特点和学术思想都比较相近,注语精练质朴,不尚华饰,亦得《内经》之本义为多,且在医学基本理论上具有不少新的发挥,足可补《内经》原文所未及。(2)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

马莳,明代人,其所著《素问注证发微》无所发明,然《灵枢注证发微》实有助于后学。《灵枢》之书,从前无注,其文字古奥,名数繁多,学者多苦于难懂,废而不学,马莳始为之注释,著《灵枢注证发微》,以《灵枢》本文为照应,而《素问》有相同者,则援引之以为释,其疏经络穴道,颇为详明。(3)张介宾《类经》

张介宾,明代人,深信《内经》之书,治病即以其为主,并犹恐其书资于自用而不能与天下共用,遂乃著而为《类经》,将《内经》之文予以拆开,打破《素问》《灵枢》之限,重新归类,使《内经》的原文分类相从,条理井然,门目分明,易于寻检查阅,颇有助于学者。其注亦殚精极微,鲜有遗漏。(4)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张志聪,清代人,集诸同学共同讨论,为集体注释,其中多为就《经》解《经》,前后互证,反复论述,说理深透,且每引古典临床医学著作之文相印证,对学者有极大的启悟作用。(5)高士宗《素问直解》

髙士宗,清代人,以《素问》一书的各家注释,非苟简隙漏,即敷浅不经,至张志聪《集注》则意义艰深,失于晦隐,乃更作注释,先诠释篇名,次及篇中大旨逐为拈出,一篇之中,分为数节,使学者易于领会,自诩其注释直捷明白,可合正文诵读。并曾对《素问》的不少字句文义,进行细致考校,确参订正。

3.运用训诂学知识

依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运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文化艺术(包括语言、文字),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内经》成书于两千多年以前,距今已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促使科学技术和语言文字都有较大的变化,如用今天发展了的或者变化了的语言文字的含义,去恰如其分地正确理解《内经》一切文字的本义是有困难的,这必须借助于文字的考证,利用与《内经》同一时期或者在其前后相距不远时期的文献加以研究,依据训诂学求得解决。例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土得木而达”句的“达”字,训其反义为“通达”之“达”是不妥当的,这里用的是其本训。《说文·辵部》载:“达,行不相遇也。”行不相遇,即阻隔之意。隔,才与上下文中的“伐”“灭”“缺”“绝”等义相协。又例如《素问·调经论篇》中“皮肤不收”句的“不”字,释其义为“弗”是不妥当的,这里是用为助词。杜预注《春秋·左成八年传》说:“不,语助。”不,语助词,无义。是“皮肤不收”,即为“皮肤收”。皮肤收,始与上文“寒湿之中人也”的起因,下文“肌肉坚紧”的证候相应。这说明在学习研究《内经》一书的过程中,忽视训诂之学,抛弃古代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知识,是不恰当的。

4.利用校勘方法

任何古书,经过长期流传,都逃不脱错讹的命运。《内经》一书也不例外。《内经》在战国后期以迄现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由于编绝简错、蛀毁刻落和辗转相抄的错写臆改,以致脱误错讹、亥豕鲁鱼者不少,如不加以校勘订正,是无法把它读好的。《内经》的错文,大致由下面几种情况所造成。(1)形误

因为字形相近而致误,如《灵枢·官针》中“凡刺有九,日应九变”的“日”字,在这里于理难通,当有误,《甲乙经》卷五第二作“以”,是。以,古作“”,因形近而误为“日”。(2)声误

因为字音相近而致误,如《灵枢·肠胃》中“广肠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的“叶脊”二字,实难读通,其“脊”字当为“积”字因声近而误,观上文“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的“叶积”可证。(3)笔误

因为书写潦草而致误,如《素问·五藏生成论篇》说:“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王冰注:“小络所合,谓之小溪也。然以三百六十五小络言之者,除十二俞外,则当三百五十三名。《经》言‘三百五十四’者,传写行书误以三为四也。”盖古字为三、四积画,古“四”字作“亖”,故传写行书而以“三”误为“四”。(4)坏文

或虫蛀简伤,或刻雕画落,以致字残文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汗……”这个“汗”字,乃“汙”字之坏文;汙,即“污”字。《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犹拔刺也,犹雪污也。”可证。又如《素问·刺要论篇》中“泝泝然寒慄”句的“泝泝”二字,考:水逆上曰“泝”。以“泝泝然”三字形容“寒慄”之证,是不大可通的。泝泝,当是“淅淅”脱去中间“木”字而成的坏文。(5)简错

古代无纸,古书是把字写在帛上,或写在竹、木简上。写在竹、木简上的古书,通常是用皮绳把这些竹或木简顺次编串在一起的。如果日久编绝,皮绳断了,竹或木简就易于脱落而造成错简文字,如《灵枢·本输》中所载“少阳(阳,乃‘阴’字之讹)属肾,肾(此字衍)上连肺,故将两藏”三句,夹杂于论“六府之所与合”的文字中间,与前后文例不合,也与前后文义不相协调,可能是他处文字错简于此的。(6)衍文

所谓“衍文”者,乃“沿讹多余之文字”也。古代在长期辗转抄写的过程中,常因涉上下之文或其他原因而抄剩,以致出现讹误多余之文字而成为“衍文”。如上项所引《灵枢·本输》所载“肾上连肺”一句中的“肾”字,就是涉其上句“少阴属肾”的“肾”字而衍;又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所载“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一段,据林亿新校正的意见,就是涉下文“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而衍。(7)妄改《内经》一书,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些内容一时难懂,就被某些研究《内经》者臆测而窜改,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肝者,罷极之本”的“罷”字,很可能原文作“能”,有些学者不知“能”字当读“耐”而徒以“能极”为不词,且又见古有“罷极”之词,遂于“能”字上妄加“”头而成“罷”。这种轻率改动《内经》原文的不严肃治学态度,至今犹有人在,如张志聪集注本《灵枢·经筋》中所载“足阳明之筋……上循骭,结于缺”的“缺”字,本是旁注,作小字,以表明此处缺少一个字,而在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重新排印这个张志聪集注本《灵枢经》的时候竟不详察其缺少之字为“膝”,遂想当然地于其“缺”字下妄加一“盆”字而使之成为“缺盆”,并改作同体字纳入正文,这就造成了更大的谬误!(8)注语误入

古代有些学者在阅读《内经》的时候,常把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写在其有关原文的下面或旁边,对《内经》文字原意进行注释,日久时长,辗转相抄,注语遂被误抄而致混入了正文。如《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所载:“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其中“命曰”“名曰”义同,则“名曰阴中之阴”一句肯定是古注语被误入正文的。又如《灵枢·寒热病》所载:“五藏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藏之腧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其中“腓者,腨也”四字为古注语误入,这是甚为了然的。

上述几种情况表明,在阅读《内经》过程中,校勘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古人说:“书不校勘,不如不读。”(见《光明日报》1963年3月10日“文学遗产版”)这话固然未免有些言之太过,但在阅读古书的某些情况下,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阅读《内经》一书也如此。如读《素问·痿论篇》中“……有所亡失,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一段,只原文照读是不行的,必须加以校勘。试观其上下文皆五藏平列,未尝归重于肺,此处但言肺痿之由,不能说五藏之痿皆因肺热叶焦而成;如谓五藏痿皆因肺热叶焦所成,则与下文“治痿者,独取阳明”亦不相吻合。这只要据《甲乙经》卷十第四之文予以校勘,即知“故曰五藏因肺热叶焦”和“此之谓也”两句为衍文,删去后则文义大通。因此,对《内经》中的某些内容,通过对原文的精心咀嚼和对注释的深入钻研之后仍不能读通者,必须利用校勘方法,利用其他文献加以校勘。在校勘《内经》的工作中,除其前后文可以互校(还有各种版本《内经》的互校)外,通常以晋代皇甫谧《甲乙经》和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二书为主要。因为二者是皇甫谧、杨上善二人就古代《内经》原文各自重新编撰成篇的,且均早于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和史崧出藏《灵枢经》。(二)理论联系实际《内经》一书,是专论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发挥着指导医疗实践的作用,且亦述有不少对疾病的具体治疗。学习《内经》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为了把古人的经验变为自己的知识,以指导自己的医疗实践活动,并通过医疗实践活动把它加以客观地检验,进而给以发扬光大,不是为读书而读书。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以老老实实的态度,认真钻研,刻苦学习,但不能读死书,死读书,成为古人的奴隶,而要把理论紧密地联系实际,联系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日常工作的实际。如《灵枢·邪客》说:“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人身的这个卫气,日充肌肤,外御贼邪,使人醒寤时在一定程度上不接受风寒的侵袭;夜熏肓膜,内温藏府,而致外无卫阳之用,故人卧寐不加衣被则易于感受风寒之邪而发病。这必须联系日常生活中寤寐的阴阳实际来理解。另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说:“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这必须联系临床医疗实际的婴儿病只有望络诊而无切脉诊,就可知道张介宾把“乳子”一词解释为“婴儿也”是不正确的,应用训诂学知识来解决。《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说:“主人方乳。”高诱注:“乳,产(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司马贞索隐:“乳,生也。”说明古代妇人生产(分娩)叫“乳”,这里“乳子”即“产妇”。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既可避免学习中的教条主义,又有助于对《内经》原文的理解,有助于对《内经》学习的巩固,有助于对《内经》理论的掌握和利用,使其牢靠地真正成为自己的活的知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特点,就在于辨证施治,对于具体的病人总是要作具体的分析,从来不容许千篇一律地对待各个具体病人。要做好这一点,缺乏高度的中医学理论修养是不行的。所谓高度的中医学理论修养,就是要具有丰富的中医学理论知识,且在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又具有非常高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因而,在学习《内经》过程中,不联系实际,不掌握其主要精神,不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抽象地学习,空空洞洞地学习,学会念得其中几个句子是无济于事的,而且是不牢靠的,不巩固的。必须在利用其他各种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运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学好《内经》。(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内经》一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医学专著,是一部自然科学书籍,有极为宝贵的医学内容,有较大的继承价值,然它编撰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又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于秦汉年间对其内容作了较多的增补扩充,于唐代王冰对其内容作了较大的增减修改,因而,难免有一些不纯洁的内容或者说是不实际的东西,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所载有关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理思想的“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就是一例。《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等记述了我国古代的一些具体历史事实,这或许是对的,但宣扬今不如昔,则是一种唯心史观的表现。因此,在学习研究《内经》的过程中,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弃其不合理的部分,把有用的部分接受下来,继承下来,用以奠定自己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并以待今后的发扬。但是,应该注意避免简单粗暴的方法,避免发生任意否定的情况。上  篇第一章 养 生“养生”一词,见于《灵枢·本神》,与《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说的“道生”、《太素》所说的“摄生”同义,都是保养生命、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意思。养生学,就是研究保持人体健康和延长寿命的一门科学。《内经》对养生的论述散见于各篇之中,其主要精神包括顺应四时气候、调摄精神情志、调节饮食起居、注意劳逸结合、提倡体育锻炼等多个方面。它主张养生应以维持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为基本要求,既强调“天人相应”的内外整体联系,又重视积精全神、强壮正气的决定性作用。这种防病抗衰的积极思想,为我国古代预防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1

一、《灵枢·本神第八》: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23456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校注】

1.智者:明智、聪明的人。此处指善于养生的人。

2.安居处:即使居处安定,有规律地生活作息。

3.节阴阳:阴阳,代表男女,此处指房事而言。节阴阳,意为节制房事。

4.调刚柔:调,调和也。刚代表阳,柔代表阴。调刚柔,即调和阴阳。

5.僻邪:僻,不正也。僻邪,即致病的邪气。

6.久视:《吕氏春秋·重己》高诱注:“视,活也。”久视和长生,都是寿命长久、不易衰老的意思。【释义】

本段简要地指出了养生的基本要求和目的。善于养生的人,必定要顺应四时寒暑等气候变化,调和喜怒等精神情志活动,适应周围环境,有规律地生活作息,适当节制房事,以协调人身阴阳,维持其相对平衡。像这样,病邪就无从侵入,便能保持健康,达到长寿的理想境界。12

二、《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345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6789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1011,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121314,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校注】

1.上古:指远古而言,即人类生活的早期时代。

2.知道:道,法则、规律。知道,即懂得养生法则。

3.法于阴阳:法,取法。法于阴阳,就是遵循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

4.术数:在这里主要是指古人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养生方法,如导引、按、吐纳等。

5.不妄作劳:妄,乱也。劳,包括劳力、劳心两个方面。不妄作劳,就是不要违背常规地劳作。

6.形与神俱:俱,偕也,在一起的意思。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神气协调,即“形神合一”的意思。

7.天年:天赋的年龄,即自然寿命。

8.度百岁乃去:度,通“渡”。此句是说渡过了百余岁的自然寿命才死去。

9.今时:指《内经》作者所处的时代。

10.以酒为浆:浆,泛指饮料。以酒为浆,即用酒代替饮料,是形容嗜酒无度。

11.耗:《新校正》:“按《甲乙经》‘耗’作‘好’”今从之。好,喜好的意思。

12.持满:保持精气充满。

13.不时御神:时,善也。御,用也。不时御神,即不善于使用神气。

14.逆于生乐:疑为“逆乐于生”之误。生,通“性”。“逆乐于生”即“逆乐于性”,义同上句“务快其心”。【释义】

本段以善于养生和违背养生作对比,说明长寿与早衰的基本原因。掌握了养生之道的人,能够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适当采用多种方法锻炼身体,饮食有必要的节制,起居作息有一定的规律,体力和脑力劳动都不超过正常的限度,因此,形体和神气能够保持协调状态,从而达到防止早衰和延长寿命的目的。不懂养生之道的人,往往违背养生的要求,以混乱的生活方式作为正常的生活方式,暴饮暴食,嗜酒纵欲,生活起居缺乏规律,不知道保持精充神旺的重要性,只是贪图一时的欢心,而经常过度地使用神气和过度地耗用精气,因此,必然导致形神皆亏,过早地衰老。【按语】

本段原文记载上古有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内经》作者所处时代有人违背养生法则,“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本篇关于“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的提法,则是非唯物史观的。1

三、《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234,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劳形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

5曰朴。【校注】

1.圣人:此处指上古对养生之道有高度修养的人。

2.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新校正》:“按全元起注本云:‘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今从之。

3.虚邪贼风:高世栻说:“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

4.恬惔虚无:恬惔,安静的意思。虚无,即无杂念。恬惔虚无,即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

5.朴:质朴、朴素的意思。【释义】

本段强调了外避邪气、内调精神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作用。古代精通养生之道的人,教导人们做到: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其他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同时,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从而使全身真气调顺,精神充实于体内,就不会发生疾病。因此,他们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