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所《认知心理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22:52:5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索尔所《认知心理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索尔所《认知心理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1章 认知心理学导言

1.1 复习笔记

一、认知心理学

1.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对于信息的知觉,理解,思考,答案的形成和产生。

2.认知心理学是关于思考着的心智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信息的获取、储存与加工,以及问题解决等。

3.认知心理学涉及心理过程的所有领域—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意识,学习,记忆,概念形成,思维,成像,回忆,语言,智力,情绪,发展过程——横跨行为的广泛领域。

二、信息加工模型

1.信息加工模型(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信息加工模型是一个得到普遍采用的认知模型,该模型假定信息加工分成一系列阶段,每一个加工阶段都只执行一项单独的功能。信息加工模型并不是唯一的认知模型,例如,另有一个神经科学模型(neuroscience model)则着眼于研究产生认知经验的内在脑功能。

2.信息加工模型建立的假设:(1)认知活动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2)每一个阶段都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独一无二的加工。最终的反应被假定为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结果。(3)每一个阶段都从先前阶段接受信息,然后完成其独特的功能。由于信息加工模型的所有成分之间都存在某种相互联系,一般认为这个序列始于输入信息。

3.信息加工模型两个重要的问题:(1)信息加工经过了哪些阶段?(2)信息在人类心智中是怎样表征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领域(一)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心理学家致力于为他们的发现寻找神经学的解释,而神经科学家也开始面向认知心理学家,向他们解释神经科学实验室中的发现。(二)感觉/知觉

心理学中直接涉及感觉刺激的检测和解释的分支,就是感觉(sensation)和知觉(perception)。感觉信息只有在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被知觉到。对于知觉过程来说,某些线索会显得更重要些,另一些显得无足轻重。(三)模式识别

环境刺激很少会被知觉为各个孤立的感觉事件;这些感觉事件通常被知觉为一个更有意义的模式的组成部分。我们感觉到的事物几乎都是感觉刺激的复杂模式的组成部分。(四)注意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自己所注意信息的类型和数量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我们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对于感觉和认知是有限的。如果同一时间出现的感觉线索太多,我们就会感到超负荷;如果我们试图在记忆中同时处理过多的事件,也会感到超负荷,进而造成行为的崩溃。(五)意识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当前对于外部或内部环境的觉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思想都是真实存在的。意识,现在已经成为现代认知心理学严肃对待的一个概念了。(六)记忆

记忆和知觉是协同工作的。记忆有两种类型:

1.第一种类型的记忆只能将信息保持有限的时间,信息保持时间短,旧信息随时会被新信息取代。信息的整个进出过程大约只有120秒,其中部分信息可以找到进入永久性的记忆的途径。第一种记忆阶段被称为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简称STM),在这里也可以称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2.另一种记忆类型为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简称LTM)。长时记忆是指永久性的信息存贮,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其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形成的。(七)知识的表征

人类认知的基础是知识表征(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信息是如何转化为符号并与已经储存在大脑中的其他事物相结合的,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心智中知识的概念化表征,以及大脑如何储存和加工信息。

1.没有哪两个人对世界的表征是完全相同的。尽管知识表征之间具有这些固有的差异,大多数人确实以相当近似的方式获得经验和描述经验。

2.人类的大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存储的方式。虽然人类大脑经历了千百万年的进化,但是个体间的大脑结构还是非常相似的。(八)表象

心理表象的形式是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这是一种对于周围事物的内部表征。根据认知地图提取重要的线索,将它们按照意义排序,并将这些表象转译成语言。(九)语言

1.语言知识不仅仅包括知道事物的正确名称,语言的句法同样重要。单词的顺序确实是可以用于交流的。

2.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不局限于说出的或写下的语词。最明显的就是手势语或身体语言在交流中的运用。

3.我们还应注意到语言的隐含特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语言和交流远远超出了语词本身的含义。(十)认知发展

对于认知能力的毕生发展和变化的兴趣使得认知发展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发展认知心理学的实验和理论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于认知结构发展的理解。对于具体客体的内部表征进行心理操纵的能力的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共同语言的发展等。(十一)思维与概念形成

概念(concept)是人脑反映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在抽象与概括的基础上,人脑形成各种不同的科学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结,人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因而它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十二)人类智力与人工智能人类智力

有时人们需要做出某些假设,假设包括理解共同语言的能力、遵照指示的能力、将言语描述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以及根据他们文化中的规则约束行为的能力。(十三)人工智能

计算机科学中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专业对认知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程序设计者需要知道人是怎样加工信息的。

四、认知心理学简史(一)关于思维的早期思考

经验主义者(empiricists)坚持认为,知识来自于经验;而先天主义者(nativists)则认为,知识的基础是大脑的先天特征。从科学的角度看,上述两个主义都无法完全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争论一直持续。(二)文艺复兴时期及其以后的认知心理学

1.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似乎都相信知识储存于大脑之中。

2.18世纪,科学心理学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英国的经验主义者贝克莱、休谟以及后来的米勒父子提出,内部表征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直接感觉事件(esse est Percipi——“知觉就是现实”);(2)知觉对象的模糊拷贝,储存于记忆中;(3)模糊拷贝的转译形式,体现于相关联的思想中。

3.19世纪,心理学家开始挣脱哲学的束缚,努力建立一个以经验结果为基础(而不是以思辨为基础)的学科。

4.l9世纪后叶,关于知识表征的理论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流派(1)由德国的Wundt和美国的Titchener领导,强调心理表征的结构;(2)由奥地利的Brentano领导,强调过程和行动。Brentano将内部表征看作心理学中无足轻重的、静态的实体,而把对于比较、判断和感受等认知行动的研究看作是心理学合适的对象。

5.1875年,James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于1890年发表了心理学权威著作—《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提出了一个关于心智的非常合乎逻辑的模型。James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经验。(三)认知心理学:20世纪

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理学的行为主义观体现在刺激-反应(S—R)理论框架之中,而格式塔理论则在同构性(isomorphism,指表征和现实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前提下建立了内部表征的精细概念系统:

1.对于行为主义者来说,内部状态属于“干扰变量”的范畴,应该定义为一种假设结构,可以看作是刺激对反应产生作用的中介过程;

2.Tolman观察到老鼠在迷津中学到的是迷津中的位置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一系列S—R联结,在迷津实验中动物逐渐勾勒出关于它所处环境的“图片”,该图片在以后寻找目标时可以派上用场。这种图片就叫做认知地图。这种“内部地图”实际上是老鼠表征环境信息的方法。

3.Frederick Bartlett写下了《记忆》(Remembering)一书。他反对用无意义音节就可以研究记忆和遗忘,提出只有在自然条件下使用丰富且有意义的材料,才会得到更为有意义的结果。他发现,人们回忆出来的故事内容是建立在故事创造的总体印象或故事的主题之上的。这样,Bartlett引入了图式(schema)的概念。图式理论在现代记忆理论中占据了中心地位。

4.在20世纪50年代,学者们的兴趣再次开始集中于“认知”课题,例如注意、记忆、模式识别、表象、语义组织、语言过程、思维,甚至包括意识这一曾最受无端冷落的概念。造成这场新认知革命的最重要的因素有:(1)行为主义的“失败”,行为主义主要研究对于刺激的外在反应,无法解释人类行为的丰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有些被行为主义者忽略了的问题其实与人类心理学是密切相关的。(2)通讯理论的出现,通讯理论促成了信号检测、注意、控制论和信息论方面的实验。这些领域对于认知心理学都有重要意义。(3)现代语言学,审视语言和语法结构的新方法被吸收到关于认知的看法当中。(4)记忆研究,言语学习和语义组织方面的研究为记忆理论提供了稳固的实证基础,导致了记忆系统模型的发展以及关于其他认知过程的、可以验证的模型的出现。(5)计算机科学和其他技术进步,计算机科学,尤其是它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使得我们重新审视关于问题解决、记忆的加工和储存、语言的加工和习得的一些基本假设。新型实验仪器的出现也大大扩展了人们的研究能力。(6)心理学家们发现了个体成熟过程中能力发展的次序关系。

五、概念科学与认知心理学(一)概念科学和认知模型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s)是科学概念的特定形式,与概念具有相同的目的。其建立在观察和推论的基础上,用来描述我们对信息的检测、储存和运用。和概念科学(conceptual science)的其他模型一样,认知模型也是观察的结果,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又是观察的决定因素。概念科学和认知模型都带有隐喻的特征,都是抽象的组织化的观念,并都是来自自然观察基础上的推论。

2.区别:概念科学是一个非常一般化的概念,而认知模型指的是概念科学的一个具体类别。(二)认知模型

认知过程可以分为三大成分:刺激的检测、刺激的储存与转译、反应发生。认知模型是建立在源于观察的推论之上的,其目的是提供关于观察对象的一个容易理解的表征,同时用于发展各种假设和帮助进行预测。

1.传统的记忆模型(1)早在1890年,James就扩展了记忆的概念,认为记忆包括了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James的假设是,初级记忆用于处理即时发生的事件,而次级记忆则负责经验中那些永久性的、“不会磨灭”的痕迹。该模型的结构是这样的:(2)1965年,Waugh和Norman借用James的两个术语,提出了两种记忆系统模型,模型中的初级记忆即指短时记忆,次级记忆即指长时记忆。两种记忆系统模型认为,记忆不是单一(长时记忆)的,存在着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记忆,二者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短时记忆通过复述进入长时系统,得以保持。但该模型仍然过于简单,不能准确地描述人类的一切记忆过程储存系统,如感觉记忆。(3)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Atkinson和Shiffrin提出了另一个模型,认为记忆有3种贮存:感觉存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外部输入通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登记(感觉记忆),信息在这里作短暂整合后有些进入短时记忆,有些马上丧失,也有一些可能直接进入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作用是一个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在这里以复述的方式可进入长时记忆中,得不到加工的信息很快也会丧失。短时记忆还可以从长时记忆中把信息提取出来进行加工。

2.传统记忆模型的特点

以上记忆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建立在序列事件的基础上。一个刺激出现后,人们通过感觉系统加以检测,在记忆中加以储存和转译,最后对其做出反应。人类认知的模型与计算机处理中的序列步骤有些相似;实际上,人类信息加工的模式就是遵循着计算机隐喻构建起来的。(三)计算机隐喻和人类认知

1.新隐喻的逻辑:只要计算机能够按照与人类心智相同的规则和程序进行操作,它们就应该能够与人类一模一样地完成同一功能。通过计算机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结合,认知心理学家可以提供人类进行知觉、记忆中储存信息和思维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而计算机科学家则编写程序来模拟这些功能。但人工智能毕竟不同于人脑,计算机做得好的那些事,人类相对来说往往做不好。而人类做得好的事,计算机却做不到。

2.第二代认知计算机科学家致力于制造类似于人脑的计算机。其方法是将“电子代理神经元”(electronic surro-gate neurons)分层次相互联结,包含相关的程序,以模仿有机体的神经网络功能。这些新型计算机被称为神经网络计算机,行为方式更接近人类,可以进行归纳,能够理解复杂的视觉模式,但做算术比较缓慢,会犯愚蠢的错误,并且仍然无法产生情绪。(四)认知科学

1.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汇聚起来,创建了一门新的科学,即认知科学。

2.认知心理学领域涌现出大量新模型,平行分布式加工(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PDP)模型受到了异乎寻常的瞩目,该模型也被称为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或神经网络系统(neural network systems)等。(五)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

1.Mountcastle(1979)发现,皮层细胞即神经元(neurons)之间的联结数目多过原先认为的许多倍。神经元的联结系统除了具有序列通路之外,还有平行排列式分布。平行神经联结网络似乎分布于广阔的区域,不同位置可以在同一时间产生不同的功能。

2.根据Mountcastle的发现,大脑运行的方式应该是:信息加工网络分布于整个大脑皮层,而不是局限于某几个部位。人脑的各个局部与视觉、言语和动作行为等等的特定关联,仅仅是指这些局部区域完成与上述功能相关的输入接收和输出产生。(六)平行分布加工(PDP)

David Rumelhart和McClelland对该模型理论建立的贡献最大,基本理论思想体现于其著作《平行分布式加工》之中。(1)平行分布加工模型是以神经活动为根源,涉及人类心智的加工机制。人类心智可能有两种加工类型:信息加工是以序列方式进行的;也可能是由广泛分布的、相互作用着的平行系统,通过神经元的兴奋和(或)抑制,同时进行各种活动,从而完成信息加工。(2)PDP者选择了后一种解释,模型假定,信息加工是通过无数简单加工元素的相互作用而进行的,这些元素称为单元,各个单元向其他单元发送兴奋性的或抑制性的信号。该模型的支持者们还提出,PDP模型可以用来描述认知活动中较大单元的内部结构,这些单元包括阅读、知觉、句子加工,等等。(3)PDP模型与神经解剖功能密切相关。人类思维是在大脑中进行的,大脑是由数以百亿计的相互联结的神经元组成的,这些相对简单的神经元,通过与成百上千的其他神经元的相互作用,成为复杂的信息加工的基础。(4)大脑不会在单个神经元中储存记忆,甚至也可能不会在某个局部储存记忆,但是它一定会将记忆储存于一整群分布于大脑多个部位的神经元中。如果两个神经元被同时激活,它们之间的联系就会增强;反之,如果其中一个被激活,另一个被抑制,联系就会减弱。这样一个系统中的记忆,就取决于分布于整个系统的、被激活的或被抑制的神经网络的模式,而不是定位于特定的子系统。(七)进化认知心理学

1.进化认知心理学(evolutionary cognitive psychology)的基础:认知只有放在人类生物和社会进化的背景中考察,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

2.进化心理学的主要前提是这样一个假定:存在普遍的人类认知特性,而且心智的这些常见的、广泛共有的特性不是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而是进化所得到的心理机制产生的结果。

1.2 课后习题详解

1.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答:参考本章复习笔记。

2.认知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组成部分?

答:现代认知心理学广泛吸收了来自12个主要的研究领域的理论与技术:认知神经科学,感觉/知觉,模式识别,注意,意识,记忆,知识的表征,表象,语言,认知发展,思维与概念形成,人类智力与人工智能。

3.认知心理学是怎样以心理学主力军的面目出现的?

答:参考本章有关“认知心理学发展简史”复习笔记。

4.什么是认知模型?怎样运用认知模型来理解心智?

答:(1)认知模型:认知过程可以分为三大成分:刺激的检测、刺激的储存与转译、反应发生。总的来说,模型是建立在源于观察的推论之上的。它的目的是提供关于观察对象的一个容易理解的表征,同时用于发展各种假设和帮助进行预测。(2)通过几个用来理解记忆的模型,我们来分析一下如何运用认知模型来理解心智:①早期关于记忆的模型。早在1890年,James就扩展了记忆的概念,认为记忆包括了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他的假设是,初级记忆用于处理即时发生的事件,而次级记忆则负责经验中那些永久性的、“不会磨灭”的痕迹。该模型的结构是这样的:

②Waugh和Norman(1965)提出了一个修订模型,这次修订使该模型满足了一个可接受模型的许多要求。它不仅可以理解,而且成为假设和预测的源泉。

③针对Waugh和Norman模型的修订与扩充模型出现了。其中新增加了一个储存系统和几条路径。不过,即使是这样一个模型,也还显得不太完整,需要进一步扩充。(3)这些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建立在序列事件的基础上。一个刺激出现后,我们通过感觉系统加以检测,在记忆中加以储存和转译,最后对其做出反应。

5.认知神经科学是怎样影响心智科学的?这种影响可能给认知科学带来什么新方向?

答:(1)认知神经科学影响心智科学:

①早期神经生理学以及相关学者似乎沉浸在神经系统的显微结构中,这与认知心理学中的主要课题,如,知觉、记忆和思维很少有重合之处。但是随着神经外科医生从对脑外伤的治疗中了解了大脑某些区域的特定功能和综合功能,认知神经科学开始影响着心智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争论的中心问题就是,大脑究竟是不是一个整体性的器官?对于记忆,思维等心智活动是整个基本组织共同作用完成操作还是不同的活动有着自己的神经定位,与特殊区域相联系?

②近年来,神经科学发现,皮层细胞即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数目多过原先认为的许多倍。神经元的联结系统除了具有序列通路之外,还有平行排列式分布。平行神经联结网络似乎分布于广阔的区域,不同位置可以在同一时间产生不同的功能。大脑运行的方式应该是,信息加工网络分布于整个大脑皮层,而不是局限于某几个部位。人脑的各个局部与视觉、言语和动作行为等等的特定关联,仅仅是指这些局部区域完成与上述功能相关的输入接收和输出产生。

③尽管知觉、记忆、语言、问题解决和思维等以及实验分析方法仍是认知故事中的中心内容,但是在21世纪对于认知功能的探究中,神经认知影像仍将会称为一个主要的手段。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促进心智科学的发展。(2)新方向:近几十年来,成像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它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更清楚地观察大脑,而大脑被认为是认知的引擎。接下来就是要发现认知的根源、理解认知的功能,回答人类如何进行知觉,如何在记忆中储存信息,如何在日常生活的决策中利用信息,记忆如何完成与思想相一致的行为。几乎每个人认知领域都可以用神经认知技术加以研究,不仅能够揭示认知的结构,而且能够揭示出其中涉及的加工过程。这一趋势很可能继续和强化下去。

6.进化认知心理学怎样影响我们关于认知的思考?

答:(1)认知进化心理学认为,认知只有放在人类生物和社会进化的背景中考察,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存在普遍的人类认知特性,而且心智的这些常见的、广泛共有的特性是进化所得到的心理机制产生的结果。深入考察行为和思想的潜在决定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其中,潜在因素包含在对恒定的环境因素的感觉、知觉、认知和情绪反应的长期进化中。恒定的环境因素则包括重力、反射光线、气温变化以及其他普遍经历的现象,它们构成了一切有机生命体的生活条件。(2)进化心理学对认知的影响:进化认知心理学为我们研究人类心理实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这一思路的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但是又超越了19世纪的图式,因为一切认知及其基础皆可置于生物进化和宇宙环境因素的框架下加以考查。从感觉、知觉、模式分析、语言、问题解决到思维等等,都可以用物种长期的生物史和进化史来解释,反对孤立地研究心理现象,因为我们人类自己都是亿万年来与宇宙的自然和环境效应共存的结果。

第2章 认知神经科学

2.1 复习笔记

认知神经科学是以脑为基础研究认知心理学的途径。在21世纪的开端,认知神经科学的进展已经改变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方式。

一、对脑的探索(一)心身关系问题

任何心理层面上的事件同时也都是神经层面上的。人类同时存在两个世界中:第一个世界是物理的世界,其中的事物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之中,这个世界关注的是物质的领域,或曰身体;第二个世界是由记忆、思想、观念、想象等构成的,核心是精神的领域,或曰心灵。身心关系是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1.二元论(1)柏拉图是“西方二元论之父”。他认为心灵独立于身体,不受宇宙规律支配,并对身体施以控制。(2)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第一个提出在人类心灵和脑之间存在一种联系。

①他认为人体的一些运动是自发的、非随意的,并将这类不需要心理的参与的反应称为反射。

②坚持身心二元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心灵,即不受宇宙规律支配的独特的人类属性。心灵控制身体的运动,而身体通过其感官提供环境中所发生的信息给心灵。他假设这种相互作用在松果体(位于脑干上方的一个小器官,埋在大脑半球下面)发生。

2.一元论

一元论认为心理是脑(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现象。(二)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之间关系的学科,尤其涉及记忆、感觉和知觉、问题解决、语言加工、运动功能和认知活动的关于心灵的理论。(三)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

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各自运用对方领域的信息和技术,原因在于:

1.需要为心灵的理论构想探寻物质的证据。

2.神经科学家需要将其发现与对脑和认知的更全面的理论模型联系起来。

3.临床上试图探寻脑的病理机制和行为之间的关联。

4.神经科学层面上的功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心灵的理论模型中。

5.一些计算机科学家试图通过开发与人脑的运行方式类似的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认知和智能。这种解决脑和计算机问题的方法有时被称为神经网络构造法。

6.技术的进步使得科学家能够深入探究人脑内部并揭示出先前闻所未闻的结构和过程。

二、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和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组成。中枢神经系统(CNS)由脊髓和脑组成;外周神经系统(PNS)由脑神经、脊神经和外周神经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神经元(neuron)。神经元是一种特异化的细胞,能够在整个神经系统中传递神经信息。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皮层神经元处于活动状态,通常认为知觉、思维、意识和记忆等认知功能,都是由于遍布于这一复杂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同时活动而产生的。(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参与信息处理与信息传递的物质。大部分神经元都具有以下四个结构或区域:(1)细胞体(cell body)

细胞体中含有细胞核以及其他一些为细胞生命过程提供保障的结构。(2)树突(dendrites)

形状像树一样,由神经元的胞体发出,负责细胞间信息相互沟通,从其他神经元处收集神经冲动。信息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一些特殊的突触能够双向传递信息),从轴突终扣传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膜。(3)轴突(axon)

轴突是一条又长又细的管道,负责把信息从细胞体传导到终扣。长的轴突外包裹着一层脂肪物质,称为髓鞘(myelin sheath),起到绝缘的作用。

神经冲动在轴突中传导的速度和轴突的大小成正比。(4)轴突终扣(buttons)

位于轴突末尾纤细分支的末端。它们位于与其他神经元的连接点(又称为突触的地方),紧邻其他神经元上具有接收功能的表面,能够向其他神经元传递信息。

2.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基本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突触(synapse)传递进行的。(1)突触

突触是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扣与另一个神经元细胞膜直接连接而形成的。突触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前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后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的神经递质。

在人出生之时,绝大多数神经元都已经存在了,但并没有发育完全。到成年期,所有的突触都已发育完全,所有适宜的细胞都已髓鞘化,突触的数目不再增加。(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一种作用于接收神经元的树突膜上的化学信号。一类神经递质具有抑制作用,使得下游的神经元更不易被激发;另一类则具有易化作用,使下游的神经元更易被激发。

在突触处,轴突末梢的一侧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树突的膜上。这种化学神经递质会改变接收神经元树突的极性或电位。(3)神经元活动水平的测量

脑内总是活跃地进行着电化学活动,神经元的发放冲动的次数越多,对突触下游细胞的作用就越大。这些发放冲动可以通过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的方法记录,测量脑的各个区域的电活动水平;也可以通过对动物的单个神经元的活动进行单细胞记录。(二)脑:从机能定位说到整体活动说

1.定位说(localization):运动行为、语言加工和感觉等等功能都各自与脑中一个特定的区域相联系。伪科学的颅相学家相信,可以通过检测颅骨外表面的隆起,对人格特点、能力和情绪等等加以测量。这一观点从神经科学家那里得到了早期的科学支持,因为他们发现一些脑功能与特定的脑区域相关。

2.整合场理论(aggregate field theory):法国神经科学家皮埃尔·弗劳伦斯(Pierre Flourens)认为,运动和感觉功能并不简单地定位于特定的脑区,相反,这些功能也分布于脑的其余部分。对脑部造成的创伤或损毁似乎同等地影响着所有的高级功能。

3.折中的观点:一些精神特性定位于脑内特定的区域或一簇区域,其中包括对运动反应的控制、感觉、视觉和一些语言加工过程。然而,很多功能诸如记忆、知觉、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过程被分为若干次级功能,遍布于整个脑内。(三)脑的解剖结构

1.概述

脑可以被分为两个结构相似的部分,即左右大脑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s),脑半球的表面覆盖着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脑以对侧的方式处理信息。来自脊髓的身体左侧的感觉信息通过会交叉换位进入右半球接受初级处理(嗅觉和味觉信息除外,直接同侧传递,不进行交叉换位)。同样,每一个大脑半球的运动区控制着对侧身体的运动。

2.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进化过程中最晚出现的脑结构。在人类身上,人脑皮层从事知觉、言语、复杂动作、思维、语言加工和生成等加工过程,使得人们具备了认知能力。(1)大脑皮层里密布着神经元胞体和短而无髓鞘的轴突。大脑皮层高度卷曲,极大地扩大了皮层的表面面积。高度卷曲形成的褶皱之间突起的脊称为脑回(gyri),凹槽被称为脑沟(sulci)。深而明显的脑沟被称为脑裂(fissures)。(2)皮层分区

①中央沟和外侧裂将大脑分为四个区或叶,按各自所在区域的颅骨分别命名为:

a.额叶:位于中央沟前方、外侧裂上方的皮层,具有高级认知活动的调节和控制运动的功能,如筹划、决策和目标设定等功能。因意外事故损伤额叶能影响人的行为能力和改变人格。

b.顶叶:位于中央沟后方、顶枕裂前方的皮层,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

c.枕叶:位于顶枕裂与枕前切迹连线的后方皮层,是视觉中枢。

d.颞叶:位于外侧裂下部的皮层,与听觉关系密切。此外在大脑外侧裂的深部皮层为岛叶,与味觉有关。

②根据大脑不同区域的机能,分为:

a.初级感觉皮层。主要接受来自躯体感觉系统的信息,包括三个部分:初级视皮层(枕叶后部脑区,接受视觉信息)、初级听皮层(颞叶上部脑区,接听听觉信息)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顶叶中央沟尾部的皮层,接受躯体感觉信息)。

除嗅觉和味觉以外,来自躯体或环境的感觉信息被输入对侧半球的初级感觉皮层。

b.初级运动皮层。位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的前方,直接参与运动控制,支配对侧身体运动。

c.联合皮层。包括感觉联合皮层、运动联合皮层和前颞叶皮层三个部分。

感觉联合皮层是接受来自初级感觉皮层信息的大脑皮层区。紧邻某一初级感觉皮层的感觉联合皮层只接受来自这一感觉系统的信息。

运动联合皮层位于初级运动皮层嘴端的额叶区,也称前运动皮层,负责控制初级运动皮层,因此直接控制行为。

前额叶皮层位于运动联合皮层嘴端的额叶区,参与计划和策略。

3.早期功能性神经病学(1)早期关于脑的特定功能的知识可以追溯到19法国神经病学家Pierre Paul Broca,他研究了失语症(aphasia),这是一种语言障碍,相应的脑区现被称为布洛卡区。1876年, Karl Wernicke描述了一种新型的失语症,其特点并非不能言语,而是不能理解。事实上,患者的言语是流畅的,但是毫无意义,相应的脑区被称为威尔尼克区。(2)联结主义认为复杂的认知功能可被理解为以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的形式发生。Wernicke进一步认为,一些功能是在脑部的不同区域以并行的方式进行的。(3)拉什利研究脑损伤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兴趣,提出了一个称之为整体活动说(mass action)的理论,该理论淡化了单个神经元的重要性,认为记忆可能遍布于整个脑。其观点的重要之处在于提示了脑的运作是以整体而非区域化的方式。(4)最近关于记忆和血液活动的研究表明,一些记忆功能可能与脑的特定区域存在关联。由此可以认为,脑中包含着与特定功能有关的区域,但是对此类信息的完全的加工处理也需要动用大脑的其余部分,其他的功能则似乎广泛地遍布于整个大脑:(5)现存的脑研究的一般结论及其推论:

①很多心理功能似乎定位于脑内的特定区域或区域集群,然而,除了汇集这些功能的特定区域以外,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可能发生于不同的地方。

②很多高级心理功能似乎涉及大脑皮层的若干个不同区域。对此类信息的神经加工过程是冗余性的,即此类信息遍布于整个大脑并在不同位置以并行方式进行处理。

③对脑的损伤并不总是导致认知功能的衰减。这可能由于多种原因:

a.损伤可能发生于那些与认知功能仅仅存在微弱关联,或者执行冗余功能的脑区。

b.认知功能也可能由于那些完好的联结可以接管原来的功能,或通过某种方式加以重整以完成原来的任务,从而不受影响。(6)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脑的模型成为可能,使人们能够清楚地观察脑的实体结构和内部运作。一个与现今的临床、实验和心理学知识相一致的神经加工模型提出,神经元以一种串行的方式来加工信息:

①在这一模型中,来自一个神经元的信息被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然后再到下一个,如此进行下去。

②另一种可能的模型是,复杂的、高级的、智能性的任务是通过一个并行网络中一系列功能性的链接而完成的。在这一模型中,信息的处理既遵循串行的方式,又遵循并行的方式。因此,如果通路的一部分遭到破坏,整个系统并不一定会完全中止,而是容许替代性的通路来接管一些功能。

三、神经生理学探测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脑扫描技术主要有:计算机辅助轴向断层扫描技术(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和脑磁图(MEG)。(一)CT扫描

1.计算机辅助轴向断层扫描技术,是采用计算机从平面(两维的)的X射线图像生成三维影像的方法。CT扫描也可以提供显示脑部结构的静态影像。扫描时,仪器围绕头部转动,用很窄的扇形X光束照射头部。在波束光源的对侧有灵敏的探测器记录。CT扫描将X射线波束进行180度的旋转,对同一器官摄取大量“图像”,并生成内部的断层,或曰“切片”。这种图像式的断层称为断层图(tomogram)。

2.一种更为精密的CT技术,即动态空间重构仪(the dynamic spatial reconstructor,DSR),可以用三维空间的方式显示内部结构。CT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它的普遍适用性,但是相对来说时间分辨率比较低。(二)PET扫描

1.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对脑部所消耗的葡萄糖进行扫描。脑部活跃的部分需要更多的血流,因而有更多的放射性示踪素汇集于脑部正在运作的区域。示踪素会发射射线,射线能够被转化为可视的图谱。计算机将有关葡萄糖吸收量的数据进行编码,在一张颜色编码的“脑地图”上显示不同的活动水平。红色通常表示该区域活动水平较高,蓝色则通常意味着较低的活动水平。

2.PET技术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结果但是难以进行广泛的应用,因为其代价高昂,而且记录影像的时间很长(目前约为20秒)。(三)MRI和fMRI

1.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MRI)(1)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MRI)可以提供脑结构的静态影像。MRI技术将身体置于非常强大的电磁场中,磁场使水中氢原子的原子核进行重新排列。通过测量,就能够推断氢原子密度以及它们和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的变化。由于氢反映了含水量,因此可以将MRI用于诊断和研究之目的。(2)这一技术的一个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采用MRI生成影像所需时间较长,过去只可用于观察静态的生理结构,而对于与认知有关的迅速变化的功能,其几乎毫无用处。

2.fMRl(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l可以检测脑部活跃区域血流量的增加,从而既展现结构又展现功能。(四)MEG

MEG,又称脑磁描记法(magneto encephalography),采用一种从头部外围通过探测脑活动所产生的微弱磁场的仪器,来测量脑部的活动。MEG可以产生脑的“活动地图”或“功能影像”。在所有的脑部扫描方法中,MEG对神经细胞活动的解析度最为精确(达到毫秒级)。(五)TMS

TMS是一种被称为穿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的新技术,可以与EEG或MEG结合使用,以估计脑电活动的改变对知觉和思维的影响。一个磁性电荷由置于头部的棒体在很短的时间内定位到脑部特定的部位。这一电荷会改变神经功能,这种对脑功能的影响可在EEG或MEG的输出结果中被观察到,同时也可以在被试当时正在进行的认知或知觉任务上的反应中体现出来。

四、双半球记

对侧性传导的临床证据最早是由古埃及人记录的,但是对于对侧功能的科学验证直到上个世纪才出现。功能非对称性的进一步现象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医生们对患有严重癫痫病的患者采用的疗法是切除胼胝体(corpus callosum)——连接两半球的粗大的纤维束。切断脑的两个主要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将癫痫发作的影响限制在一个半球之内。(一)裂脑人研究

1.裂脑疗法

20世界50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的Roger Sperry在动物身上研究了裂脑疗法的影响。该研究重点在于确定与每个半球存在关联的不同功能。研究表明,发育过程中的人脑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并且脑功能并不像人们当初认为的那样截然分开,而是由不同区域和半球共同承担的。

2.视觉的大脑半侧化研究

当前在大脑半球专门化的研究领域中,很多研究工作处理的是视觉。视觉有一套独特的处理对侧信息的系统。(1)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遵循交叉律,至少是部分如此。右侧的信息首先被眼球内的感受器神经元接收,从每只眼睛发出的神经纤维中,约有一半遵循交叉律,其余的神经纤维终止于同侧半球。视网膜右半部分所探测到的信息被传递到右半球,而视网膜左半部分所探测到的信息则被传递到左半球。右眼也遵循类似的传导线路。(2)如果胼胝体被切断,右眼的右半部视网膜上探测到的信息就被“禁锢”在右半球,因为胼胝体是两个半球之间的通路。类似地,左眼的左半部视网膜上探测到的信息将被局限在左半球。(3)在裂脑手术之后,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的信息整合的能力就丧失了,但是每个半球自身都具有整合能力(Gazzaniga 1998)。(二)以胼胝体完好的被试进行的认知研究

由于视觉加工涉及奇异的神经通路,可以对胼胝体完好的被试进行偏侧优势实验。总体而言,研究发现,左脑擅长处理字词,右脑擅长处理面孔和线条。关于大脑功能研究的总结  功能  左半球    右半球听觉系统   与语言有关的声音   音乐、环境声音空间处理   未知   几何形状、方向感、几何图形的空间旋转躯体感觉系统   未知   触觉再认、盲文识别记忆   言语记忆   非言语记忆语言加工   言语、阅读、书写、算术运算    有节奏的韵律视觉系统   字母、单词、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   几何图形、面孔、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运动   复杂的随意运动    具有空间模式的运动(三)认知心理学与脑科学

人类大脑功能既有专门化又有分散化的特点。神经系统仿佛是一个庞大的并行加工系统,这种系统在进行迅速、复杂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信息加工中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

脑科学领域的发现已经对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信息加工的理论也已经吸纳了神经科学的知识。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人们再度热衷于开发计算机模型,不仅试图实现具有人类特点的功能,也为了在结构上模仿神经网络。

2.2 课后习题详解

1.什么是心身关系?

答:参考本章复习笔记。

2.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认知神经科学是“对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之间关系的研究,尤其是涉及记忆、感觉和知觉、问题解决、语言加工、运动功能和认知活动的那些关于心灵的理论”。

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原则是联系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心理学中诸如记忆类型和语言加工之类的假设性的构想不再难以捉摸,而似乎与神经生理学具有特定的关联。此外,当脑的微观结构被看作神经网络时,它似乎与人类记忆、知觉、问题解决等认知活动中的重大成分存在关联。

3.为什么认知研究寻求神经科学相助?

答:参考本章复习笔记。

4.辨识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神经元,它是一种特异化的细胞,能够在整个神经系统中传递神经信息。(1)大脑主要包括以下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①脑下垂体:内分泌系统的首要腺体

②下丘脑:调节体温、进食、睡眠和内分泌

③胼胝体:在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

④大脑皮层:控制思维和感知功能以及自主运动

⑤丘脑: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

⑥中脑:网状激活系统,携带关于睡眠和觉醒的信号

⑦脑桥:在大脑皮层和小脑之间传递信息

⑧小脑:协调精细的肌肉运动,保持平衡(2)脊髓:在脑和身体之间传递信息,控制简单反射运动

5.描述脑的基本解剖结构和功能。

答:参考本章复习笔记。

6.早期对脑的研究如何使我们理解脑的功能与定位?

答:参考本章复习笔记。

7.当今采用哪些造影技术?

答:参考本章复习笔记。

8.对裂脑人的研究如何加深我们对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解?

答:(1)所谓裂脑疗法的研究重点在于确定与每个半球存在关联的不同功能。发育过程中的人脑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并且脑功能并不像人们当初认为的那样截然分开,而是由不同区域和半球共同承担的。(2)当前在大脑半球专门化的研究领域中,很多研究工作处理的是视觉,它有一套独特的处理对侧信息的系统。(3)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遵循交叉律,至少是部分如此。右侧的信息首先被眼球内的感受器神经元接收,从每只眼睛发出的神经纤维中,约有一半遵循交叉律,其余的神经纤维终止于同侧半球。视网膜右半部分所探测到的信息被传递到右半球,而视网膜左半部分所探测到的信息则被传递到左半球。右眼也遵循类似的传导线路。(4)如果胼胝体被切断,右眼的右半部视网膜上探测到的信息就被“禁锢”在右半球,因为胼胝体是两个半球之间的通路。类似地,左眼的左半部视网膜上探测到的信息将被局限在左半球。(5)在裂脑手术之后,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的信息整合的能力就丧失了,但是每个半球自身都具有整合能力(Gazzaniga,1998)。

总之,裂脑人为我们研究大脑左右半球各自的功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可以进行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对比研究,同时,也可以将裂脑人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有效的研究大脑左右半球之间是如何对信息进行整合,左右半球如何沟通等。

第3章 知觉与注意

3.1 复习笔记

一、计算式大脑

计算式大脑这一概念建立于这样的观念之上,即心灵是脑的所作所为,心灵对信息进行加工。由此假设人类进行“高级认知活动”时的信息加工可能是这样一个过程:位于人类察觉范围之内的物理能量刺激感觉系统,接受转换(变成神经能量),在感觉存储机制中短暂存留,继而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和编码,并有可能进入记忆系统以备加工。其结果可能引发行为反应,反应又成为进一步加工中的一部分刺激条件。过程如图3.1所示。图3.1  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其中体现了外部现象和内部过程的结构。

二、感觉与知觉

内部世界与外部现实之间的交接之处是感觉系统。研究外部世界物理属性的改变与相应的心理体验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称为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一)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使个体觉知到刺激的存在,分辨出刺激的个别属性。

感觉是对物理世界的能量的初始探测。对于感觉的研究一般是探讨感觉机制的构造和加工过程,以及刺激如何对这些机制产生作用。(二)知觉

1.知觉(1)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2)知觉涉及解释感觉信息的高级认知过程。在正常人的日常生活中,纯粹的感觉是不存在的,感觉信息一经感觉系统传达到脑,知觉便随之产生。(3)人类知觉来自外部世界的初始信息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既受到感觉系统和脑的最初构造方式的影响,又大大受制于个体过去的经验。即脑的构造决定了人们以特定的方式来感知这个世界,而过去经验则赋予刺激的初始感觉体验丰富多彩的意义。(4)知觉广度(perceptual span)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一个早期阶段,指在一次短暂呈现中能够感受到的信息量。早期的研究发现知觉广度为4到5个项目,这一结果错误的原因可能在于:知觉保持下来的内容可能多于4到5个,但是被试意识到(回忆到)的仅有4到5个。即知觉广度是受视像消逝的速度和报告视觉信息所需时间共同影响的。

2.错觉(1)错觉

错觉(illusion)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严格来讲,任何知觉都带有某种错觉。可产生于各种感知觉通道中和不同感觉通道之间。知觉具体事物时,外界背景的干扰和人的主观因素是形成错觉的主要原因。(3)经典事例

错觉中的一个著名例子是缪勒一莱尔错觉(the Mtiller—Lyer illusion),一条线段上相等的两段看似不相等。如图3.2所示。对这一错觉的解释是,知觉可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认为某些图形距自己较远,某些图形则较近。反过来,一些人认为这一错觉现象(以及更多类似现象)反映了深深植根于脑中的始终如一的构造。图3.2  缪勒-莱尔错觉A图中的线段长度相等;B图中的线段看似等长,实际上并不相等。(三)感知觉的整合

1.感知觉的有限性

由于只有被感受器所探测到的那些感觉才能够进行更高级的加工处理,而感觉系统的接收能力又是有限的,因而人类的知识也必然是有限的。这有可能导致人们过分强调了物质世界中能够被探测到的那些属性的意义,却低估了不能察觉,或者需要通过特殊的载体加以转换才能察觉的那些属性的重要性。

2.知觉过程

知觉过程包括了对现实世界的探测与解释。现实世界是由可感刺激、感觉系统与脑的结构,以及先前知识共同决定的。(1)感觉探测

的探测和解释取决于:

①感觉系统和脑所感知到的刺激能量

②先前存储在记忆当中的知识(2)知觉加工

存储于记忆当中的事物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抽象表征。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处理和认知解释的关键之处在于对信息的抽象化处理过程。在感觉的层面上,信息是非常具体的;而在知觉解释的层面上,信息通常是抽象的。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取决于其所知(在抽象的意义上)和所感(在具体的意义上)之间的整合。

三、感觉存储(一)视像存储

1.视像存储(1)视像存储(iconic store)又称图像存储,指对不连续的视觉意象以图像(表征某件事的视觉意象,通常类似所表征的事物)的形式进行快速存储的感觉记录。(2)视像存储本质上是视野内大量事物的快照,每一张快照大约持续1秒。这些快照的作用在于让大脑的加工赶得上眼睛接受视觉信息的速度。输入的信息准确地存储在视像记忆当中,但是如果不转入进一步的加工过程,则会迅速消失。

2.Sperling的发现(1)Sperling发现,采用整体报告法,即要求被试报告所有字符,被试只能回忆起4个左右。因此他发明了一种部分报告法,即被试只需报告所看见材料的一部分内容。通过部分报告法,研究结果表明,感觉存储器中应该至少可以存放9个项目。(2)Sperling通过改变字符呈现和声音信号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测量图像存储的时间。研究发现,如果在字符呈现之前或是之后立即出现声音信号,被试大概可以回忆9到12个字符;但如果声音信号的滞后超过1秒,回忆的成绩就下降到了全部报告法的水平;视像存储的持续时间约为250毫秒(1/4秒)。(二)声像存储

1.声像记忆

声像记忆(echoic memory)又称声像存储,指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声像存储可以持续长达4秒,但是在听觉刺激呈现1秒之内最清晰。(1)声像记忆与视像记忆的相似之处

原始的感觉信息都能在存储器里保持一小段时间,从而使得有关的特征能够被抽取出来并作进一步的加工。视像存储使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观察转瞬即逝的刺激,声像存储则使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聆听听觉信息。(2)短时记忆(STM)与声像记忆的区别

①声像存储的存储时间非常短(介于250毫秒到4秒之间),而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则相对较长(10~30秒)。

②听觉信息在声像存储中以原始形式存在,而在短时记忆当中则以部分受到加工的形式存在。

2.Moray的研究

莫瑞(Moray)等人的研究(1965)发现,除视觉通道外,听觉通道也存在感觉记忆。他们模仿局部报告法,在一个房间的4个角放置了4个扬声器,被试做在房间中间可以从4个不同的声源听到声音,并且能区分出声音发出的位置。实验时可以通过2个、3个、或4个声源同时呈现1~4个字母,刺激呈现后,被试要根据视觉提示报告出他所听到的字母。实验也采取了整体报告法和局部报告法,结果表明,局部报告法的成绩优于整体报告法,说明听觉系统中也存在感觉记忆。(三)感觉存储的功能

感觉存储的最大功能在于;对来自外部物理世界的信息提取遵循节省法则。

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限制,使其无法对短暂的感觉存储中所有信息都进行记录和处理。因此视像存储、声像存储和其他感觉信息的存储,使人们能够从感觉中抽取有意义的特征,同时摒弃那些无关紧要的额外刺激。这种短时感觉存储机制的发展可能是进化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使人们有时间提取至关重要的特征作进一步加工和做出行动。

四、注意(一)概述

1.定义

注意(attention)是指心理能量在感觉事件或心理事件上的集中。

2.前提

当前很多关于注意的观点都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信息加工系统处理信息流的能力受制于该系统的限制。

3.研究方面

注意研究一般涵盖五个主要方面:处理容量和选择性注意、唤醒水平、注意的控制、意识以及认知神经科学。

4.注意研究的新时代

注意研究的新时代是由英国心理学家Donald Broadbent于1958年开创的。他的基本观点是,世界上的感觉对象的数量远远大于人类观察者的知觉和认知加工的容量。因此,为了应对信息的洪流,人类只能选择性地注意其中的一部分线索,而将其他的忽略掉。其加工模型的基本原理可以暂用“管道”理论的概念加以表述。信息进入了一个通道(管道),并以序列化的方式从一个存储器或加工系统传递到另一个存储器或加工系统:从感觉存储机制到短时记忆系统,再到长时存储机制。

5.与注意有关的五个主题:(1)处理能力与选择性。即注意外部世界中一部分线索,而不是全部。(2)控制。即对我们关注的刺激施以某种控制。(3)自动加工。即对很多熟悉的日常过程不需要有意识地关注,而是自动进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