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传(传记袖珍馆·第5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03:27:36

点击下载

作者:蔡富强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摩根传(传记袖珍馆·第5辑)

摩根传(传记袖珍馆·第5辑)试读:

前言

一提起摩根这个姓氏,全世界都会为之震荡。1837年的时候,一位从美国来的商人乔治·皮博迪来到英国敦伦,开办了一家商号。16年后,另一个名叫朱尼厄斯的美国小伙子成为了皮博迪的合伙人。10年之后,年轻人将这个商号更名为自己的姓氏——摩根,从此这个姓氏为世人所熟知。

当“小伙子”朱尼厄斯老去之后,他的儿子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前进。在他的奋斗之下,摩根最终成为了一个刻在世界金字塔顶端的名字。

在皮尔庞特的面前,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曾“俯首称臣”;钢铁霸主卡内基曾遭受他几乎致命的打击;不可一世的罗斯福总统曾向他妥协。墨西哥政府向他借钱,阿根廷政府向他借钱,甚至法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也都向他借钱。他一统美国的铁路、钢铁、机械等数个行业,甚至连大西洋都成为了摩根家族的“游泳池”。人们称呼他为金融大鳄、世界的债主,或者说他是华尔街上的朱庇特——众神之神。他所取得的辉煌无人能敌,在他之后,华尔街上再无王者。

本书将带您回到那个美国刚刚崛起、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和荣誉共生的年代,一起见证世界债主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传奇般的一生。第1章抓住有利条件快速成长——慧眼识“机遇”1. 虽是富二代,但从不骄奢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是金融世界里的奇才,美国近代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巨头。他是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的幕后人物,是华尔街的“朱庇特”,民间的银行家,同时是公认的世界债主。在他晚年,半退休之际,还几乎以个人之力拯救了19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避免了国家经济的深重灾难。

皮尔庞特出生于一个富裕之家,其家族很久以前就发迹。到了皮尔庞特的父亲这一代,他们的家族又因为一个叫乔治·皮博迪的人而变得更加显赫。

1835年,美国正在经历“新经济泡沫”带来的债务危机,美国商人乔治·皮博迪来到伦敦,为美国的马里兰州寻求英国银行的贷款。乔治·皮博迪为高傲的伦敦银行家们摆上盛宴,将对方奉为上宾,以极为恭敬的态度说出了自己的请求。随后,在当时许多从马里兰州来的特派员都失望而归的情况下,乔治·皮博迪使这些银行家们相信只有向美国提供新的贷款,才能保证先前所欠债务的偿还,最后,英国银行不仅没有中断对马里兰州的贷款,还额外拨给了他们800万美元。

乔治·皮博迪何许人也,为何会有如此出众的能力?乔治·皮博迪是大名鼎鼎的摩根财团的创始人,著名慈善家,著名银行家,在伦敦经营美国国债、州债、股票等买卖,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皮尔庞特的父亲朱尼厄斯·摩根正是从他那里继承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

乔治·皮博迪一生没有子嗣,于是他很早以前便产生了挑选继承人的想法。他对继承人的要求很高,要求对方是美国人,擅长交际,已成家立业,并且还有外贸经验。之后,他在波士顿的合伙人詹姆斯·毕比,便向他推荐了朱尼厄斯·摩根。

1854年10月,朱尼厄斯成为了乔治·皮博迪的合伙人,在乔治·皮博迪退休以后,朱尼厄斯接管了全部生意,并将公司的名字改为朱尼厄斯·摩根公司。

1836年,朱尼厄斯与波士顿的一位牧师的女儿朱丽叶·皮尔庞特结婚。1837年,两人的儿子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出生。

摩根家族是美国巨富之一,早在19世纪早期就很富足,不但门第显赫,而且拥有极深的家族底蕴。17世纪初,新大陆的淘金热掀起了美国移民潮,皮尔庞特的祖先携家带口定居于哈特福德。等到了皮尔庞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时,这位极具经商头脑的商人靠着经营咖啡馆、旅馆等生意,很快致富,后来又购买了汽船业和铁路业的股票,从中赚了一笔。1835年,祖父成立了一家名叫伊特纳的火灾保险公司,这家公司后来令他获得巨额利润。

1835年12月,一场可怕的火灾发生在华尔街地区,这场大火烧毁了600多座建筑物。为了赔偿火灾,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陷入了困境。就在不少投资人见势不妙,撤股而去时,精明的祖父坚持让公司尽快将赔偿金付给客户,还全数购买那些不愿支付赔偿的投资者所持的股本。这一行为让伊特纳保险公司的声誉迅速提高,投保者们之后纷纷加大了火灾投保力度,而公司的保险金已提高到了原来的三倍。

到了皮尔庞特的父亲朱尼厄斯这一代,摩根家的家境已相当富裕。朱尼厄斯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成功商人,23岁时就有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干菜店。当朱尼厄斯接管了乔治·皮博迪的商业王国后,便成为了金融界令人另眼相看的风云人物。

皮尔庞特可以说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但是成长在这样富裕的家庭中的他,却从未染上过富家子弟身上常见的骄奢习气。

皮尔庞特是个精打细算的“经济家”,这点从他小时候就能看出来。他那时每个星期的零花钱是25美分,他会将这笔钱的用处都一一记在自己的小账本上,比如买糖果花了多少钱,买水果又花了多少钱等等;12岁时,他要求那些想看他的哥伦布登陆大型立体图景展的人交纳一定的费用。可以说,皮尔庞特很早就有了很强的经济头脑,以及富于冒险与投机的精神。

1858年,皮尔庞特的弟弟,12岁的小朱尼厄斯不幸因病而亡。自此,皮尔庞特成为了家中唯一的男孩,父亲朱尼厄斯将家族的全部希望都放在了他身上,开始对他严加教导。

朱尼厄斯曾将他送入过瑞士日内瓦的希利学院,两年后又将他送到入德国的下萨克森州格丁根大学就读。在读书期间,皮尔庞特的数学成绩特别好,他的教授曾建议他继续深造,但他似乎对经商更有兴趣。

1857年,皮尔庞特完成学业,在父亲的介绍下,进入美国邓肯-舍曼公司工作。在这里上班,皮尔庞特是没有工资的,说是来工作,其实是来实习,不过他的父亲朱尼厄斯还是会象征性地每月给他200美元。可以说,他是为别人工作,却向父亲领工资。

另外,皮尔庞特还有一份兼职,那就是做皮博迪公司的纽约方面的代理人,他主要负责一些非正式的信贷审查公司,同时在纽约的股票交易市场执行公司的指示,有时还会为合伙人或一些客户办理利息以及分红事宜。

皮尔庞特从不小看任何一份工作,不管是对待邓肯-舍曼公司的无薪实习工作,还是自己的兼职,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兢兢业业,极为认真。他的父亲朱尼厄斯时常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教导他,灌输一些经商理念,并想方设法培养他的责任感。

在皮尔庞特21岁时,朱尼厄斯很坦率地对他说:“当有一天我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时,你就是家里唯一能拿主意的人,你现在就必须开始准备承担这些责任。”这句话的分量可说是相当重的,让刚过20岁的皮尔庞特不得不正视自己肩头上的重担。

也许正是因为父亲的教导,皮尔庞特终其一生都不敢放松自己,而是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义务,始终将敬业、责任与拼搏放在第一位。

皮尔庞特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虽然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但他并不像其他纨绔子弟一样骄奢,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成为影响美国经济的大人物,开创了一个称霸的时代。他是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是财大气粗的世界债主,更是名副其实的生意王!2.  经济危机启示:必须要强大

皮尔庞特出生后三个星期开始,经济危机就接二连三地袭击整个美国金融市场,如经济膨胀、国内贸易逆差、英格兰银行限制信贷……不仅如此,农业方面也不断出现问题,棉花价格骤降,天灾导致农业歉收等。

皮尔庞特就是在这些危机中成长起来的,甚至有人说过:“皮尔庞特的出生真是意味深长,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经济危机了!”

皮尔庞特的童年生活虽然比一般人优越,有宽敞的房子,结实坚固的三层小洋楼,但是他并不快乐,因为父亲朱尼厄斯经常离开家乡,外出去讨债,皮尔庞特很少像其他孩子那样,享受父母陪在身边的温暖。

每次,皮尔庞特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父亲陪时,他都会拽着妈妈的衣角问:“爸爸去哪里了,为什么不陪我玩?他难道不爱我吗?”此时,妈妈就会笑笑,摸着皮尔庞特的头说道:“爸爸有工作要忙,你要理解他,他是为了让我们过得更好!”起初皮尔庞特还有些感动,但时间久了,他就对父亲萌生了一种埋怨之情。他宁可少吃些美食,少穿几件衣服,也想拥有一份完整的父爱。

朱尼厄斯是个商人,他非常忙碌,每次回家都像是“走亲戚”一样匆忙,最多也就是“小住”几天。然而,就算他在家,陪皮尔庞特的时间也是少得可怜。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尔庞特越来越懂事,他不再奢求能和父亲多一些接触,因为他知道像父亲这样的商人,是不会享有清闲的。更或许,他是早已习惯了这种好似没有父亲的生活,于是,对父亲的埋怨也逐渐消散了。尤其是在遭遇经济危机时,父亲所表现出来的愁容,更让皮尔庞特没有了埋怨父亲的理由。

经济动荡让全美国的商人,都感觉到了生意的难做,朱尼厄斯经常眉头紧锁,天生就很敏感的皮尔庞特看到父亲这个样子感到很难过。在他印象中,父亲一直是个拥有绅士风度,做事有条不紊的“好心态”商人,可在危机之下,皮尔庞特听到最多的却是父亲的叹息声。那时,他就开始暗下决心:一定要变得强大起来!好帮助父亲料理这些“疑难杂事”。

就这样,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皮尔庞特心里埋下了一颗想要变强大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种子也渐渐生长起来。在童真的面具之下,皮尔庞特的多重性格也慢慢凸显。

皮尔庞特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少年,但是他非常爱发脾气,这种情绪多变的性格直到成家立业之后,都让父亲朱尼厄斯担心不已。朱尼厄斯经常向他的朋友们抱怨皮尔庞特,说他是个非常难管教的孩子。也为此,他从小就给皮尔庞特灌输责任感,并让他做好随时承担责任的准备。还时不时给他肩上添加重量。

在平时,朱尼厄斯总是有意地跟皮尔庞特谈论现在经济局势是如何的,公司在动荡的经济局势下,又是什么样子的,并向他征求一些建议。

就这样,父子两个在一个又一个危机的影响下,好像达成了某种默契一样,互相促进着。当然,皮尔庞特在父亲的培养下,成长得更快了。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皮尔庞特确实很有能力,他不但能够扛起父亲给他的担子,甚至还能发挥出极大的潜力。这一切还要从1857年的美国经济危机说起:

1857年对美国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此时的皮尔庞特刚满20周岁,大学生涯刚刚结束,他已经成长为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了。不仅如此,他还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广泛的社交能力。和所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皮尔庞特朝气蓬勃,对未来信心百倍。只是没想到,刚要步入社会准备大干一场的他,居然赶上了国家几十年难得一遇的金融危机,历史上又称这次金融危机为“1857年大恐慌”。

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19世界中叶,资产阶级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一系列的改革让生产力发展得异常迅猛。但在这些“欣欣向荣”的背后,危机悄然而至。

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俄罗斯抢占了欧洲市场,导致欧洲对美国粮食的需求急速减少。而此时的美国经济,绝大部分都依赖海外市场和外国资本的注入。然而,英格兰银行此时突然大幅提高短期贷款利率,还将在美国的资本投资全部撤出。

美国在大量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将近5000多家企业和银行在一夜间破产。祸不单行,此时,美国又爆发了货币危机。这对于美国经济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整个银行系统陷入了瘫痪状态。危机下的纽约,共有63家银行,其中62家都失去了支付能力。

皮尔庞特目睹了这场灾难,童年的记忆再一次被打开。他又一次看到了父亲焦急不安的面容。父亲所在的乔治·皮博迪公司是这次危机最大的受害者,所以那段时间皮尔庞特的心情和父亲一样,为公司即将面临倒闭而寝食难安。

但是,皮尔庞特并没有被恐慌吓倒。

也许是已经长大的缘故,拥有远见卓识的皮尔庞特,不再像童年时只能看着父亲的背影无能为力,而是用他所学的知识和独特的眼光抓住了“先机”。皮尔庞特经过调查,得知那个时候刚刚修建的跨洋电话线,就控制在媒体手里,于是他心生一计,去了塞勒斯·W.菲尔德先生的办公室,找菲尔德先生进行商谈。

菲尔德先生了解到皮尔庞特的情况以后,欣然同意皮尔庞特的请求。于是,皮尔庞特利用这些越洋电话线,向英国银行贷款。果然,他的如意算盘达成了!英国银行同意给乔治·皮博迪公司贷款100万英镑。拥有了这些钱,濒临倒闭的皮博迪公司才安然度过危机。

面对经济危机,皮尔庞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选择和困难战斗。后来朱尼厄斯回忆,说自己历经商战几十年,1857年的危机至今都让他心有余悸。没想到,儿子皮尔庞特却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得十分镇定,颇有大将之风。

也许正是这次危机的考验,皮尔庞特在走出大学之后愈战愈勇,最终成就了皮尔庞特财团这样庞大的家族企业。“经济危机告诉我,必须要强大”,这是皮尔庞特的信念,也是他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3.  用“老板心态”做初级小会计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在20岁时大学毕业,参加完母校格丁根大学的毕业典礼后,他就奔赴英格兰,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中最为精彩和快乐的时光。

在英格兰的那段时间,皮尔庞特除了和家人待在一起外,还喜欢和朋友切磋棋艺,参加各种各样的舞会,娱乐的同时也让他具备了良好的交际能力。

短暂的休息后,皮尔庞特在父亲朱尼厄斯的精心安排下,离开家人,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开始他的职业生涯,进入纽约的邓肯-舍曼私人银行公司做一名初级小会计。

皮尔庞特拥有显赫的家世,并不为就业发愁。很显然,父亲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将来皮尔庞特能更好地接手家族企业。所以职位虽小,但对皮尔庞特来说,倒是一次不错的历练机会。

为什么会选择纽约呢?

1857年的纽约,繁荣程度远远高于伦敦,因为这里有一条名震世界的华尔街。至今,它依旧是金融界才子名媛们向往的职场中心。先不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是在华尔街宣誓就职的,仅仅是“金融中心”这四个字就足够让人心驰神往。

此时的纽约,已经没有了19世纪40年代时经济大萧条的惨状,相反,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朱尼厄斯父子都认定华尔街的前景会是一片大好。

随着越来越多人对铁路的需求,铁路证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成为金融市场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一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怀揣着发财梦纷纷拥向华尔街。华尔街的崛起和沸腾,牵动了朱尼厄斯敏感的神经,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在那儿“疯狂”过,只是最终以失败告终,只能远走他乡。为了锻炼皮尔庞特,同时,也希望皮尔庞特能帮自己弥补心中那份遗憾,所以朱尼厄斯决定将皮尔庞特送往纽约。

邓肯-舍曼公司位于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闹市区,皮尔庞特来到纽约后,就找到了父亲的商业合伙人沃兹·舍曼,他是邓肯-舍曼公司的高级合伙人,专门从事铁路理财服务,在纽约的商业圈,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因为朱尼厄斯的关系,沃兹·舍曼和皮尔庞特有过数面之缘,认为他将来会是个有出息的小伙子,所以非常愿意让他来自己公司进行锻炼。

就这样,皮尔庞特带着父亲的期许,来到这家公司,成为一名没有工资的“办事员”。生活中所有的花费,也都是父亲朱尼厄斯给他的。

皮尔庞特是个有梦想、有追求的少年,虽然他是靠着父亲的关系来到这家公司,但是他努力上进,他想得最多的就是怎样让自己进步。每天穿梭在人群中,奔波于住处和公司之间,日子虽然辛苦,但皮尔庞特的脸庞总是充满坚毅。

偶尔累的时候,他就会站在办公室里,悠悠地向窗外望去,看不远处那人潮涌动的纽约股票交易所,那里承载着惊人的、让人羡慕的数据和业绩。“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主导经济命运的人。”皮尔庞特在心底暗暗发誓。

每天早上,皮尔庞特都是第一个来公司,他从最开始打杂,之后到联络部抄信件,再跟随公司的财务主管学习管账,这一步步的进步,让皮尔庞特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皮尔庞特虽然是初级会计,但却有着很强的“老板心态”,如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事业心,所以每样工作他都做得有条不紊。

他充满活力,拥有年轻人的闯劲,在幽默风趣的同时,还有十足的自信心,很快就在公司站稳了脚跟。再加上自己数学方面的过人才智以及伦敦皮博迪银行提供的资源优势等,他绝对算得上是邓肯-舍曼公司的“超新鲜血液”。

皮尔庞特进步神速,一年以后,他在会计这个行业里已经表现得非常成熟,同时,他还具备过人的见识和魄力。这让他的上司都感觉到了威胁,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是如此不一般,现在就这样优秀,日后还了得?

但这些,正是皮尔庞特所期待的结果,他是个从小就有野心的人,绝对不会甘于平庸。他知道做会计最重要的是细心和耐心,而他本身就是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在他15岁时,这方面才能就已经显露出来。

皮尔庞特15岁时就读于波士顿高级英语学校,有段时间他患上了风湿病,家人便把他送到亚速尔群岛,在轮船上时,朱尼厄斯的朋友达布尼先生负责照顾、陪伴他。后来,皮尔庞特跟随达布尼先生到了法亚尔岛奥尔塔居住。

在法亚尔岛奥尔塔居住的那段时间,皮尔庞特给家人写信,描述他从美国乘坐轮船时的情景,信中这样描写:“船上一共有五位女士,除了我以外,还有三位男士。其中,三位女士和一位男士晕船了。不可思议的是,除了达布尼先生以外,其他没有晕船的人之所以没有晕船,其原因竟然都是因为以前没有坐船出过海。”

从这段文字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皮尔庞特对细节的重视。不仅如此,皮尔庞特给父母的其他信件中,哪怕是他描绘粉刷得雪白的房子、花园以及花园里生长的植物等这样的小事,他也会通过细心观察,注意到每一个细节,然后将内容记录在信件里。

除此之外,在皮尔庞特的日记里,早上起床、中午吃饭和晚上睡觉时,连温度他都会一一记录下来。甚至是那次他独自一人去英格兰时,每天下午到达的经纬度位置和当天所走的路程,他也会字迹清晰地记录下来。

正是由于皮尔庞特这些良好的习惯,所以他才会在邓肯-舍曼公司进步飞快,锋芒毕露,才能让他的上司感觉到威胁。

一个人的进步不是偶然的,这中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当然,能让上司感到威胁,这也充分说明皮尔庞特在会计这个领域上做得很成功。一个成功的人的背后,必然有着平常人没有的优势。皮尔庞特的优势,要得益于父亲朱尼厄斯的培养。

为了培养皮尔庞特,父亲朱尼厄斯可谓是煞费苦心,幼年时送皮尔庞特去哈特福德市一所专为小孩设立的私人学校去上学,然后又送他到一家公立的语法学校,后来又相继转到波士顿高级英语学校和瑞士沃韦市的一所私立中学,最后进入德国的格丁根大学。

皮尔庞特成绩平平,但在数学方面他却是个天才。格丁根大学毕业后,皮尔庞特的数学教授就曾说:“如果你选择从商,对你来说就是条错误的道路。”还劝过他留下来继续深造,做自己的副手,将来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数学成绩如此骄人,想来对会计这个行业的硬件基础算是打牢了,本来就天资聪颖,加上勤勉好学,又颇有见识,这点小小的成绩算得了什么?

这段“初级小会计”的经历虽然没让皮尔庞特经受过什么大的磨难,但却也足以让他受益终身。可以说,皮尔庞特日后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初级小会计”之职功不可没!4. “ 钱,面值再小也休想从我手里溜走”

皮尔庞特家境优越,他从未缺过钱,但他的个性并不是一个“富二代”式的纨绔子弟的个性。他爱钱,却从不挥霍浪费,这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皮尔庞特从小受家族传统的商业熏陶,又有良好的教育,他身上也具备了商人的品性和潜质。小时候,皮尔庞特每周有25美分的零用钱,每周末晚上由妈妈亲手交给皮尔庞特。

皮尔庞特很有主意,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拿到零用钱就随便乱花,而是每用掉一分钱都会一笔一笔记在账上,一美分都不会少。

有一次,皮尔庞特买了两块糖果忘记账了,晚饭吃到一半突然想起来,于是丢下刀叉跑回屋里记了下来。妈妈朱丽叶还以为是什么着急的事情呢,一打听,原来是这原因,还打趣道:“我们家的小经济人诞生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尔庞特身上的商人潜质越来越明显清晰,他对小朋友玩的游戏不关心,却热衷于数学,平时没事就喜欢分配财务。皮尔庞特不仅继承了商人节俭的传统,从不乱花一分钱,而且具有与生俱来的商业运作能力,小小年纪便有了赚钱的经济头脑,可谓是“天才儿童”。

说天才儿童一点也不夸张,12岁那年的生日,皮尔庞特玩得非常尽兴,他和表弟组织了一场表演,是当时很新潮的哥伦布登陆大型立体图景展。

原本这只是一场孩子的即兴表演,但皮尔庞特在这场表演中将自己的商业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让亲朋好友刮目相看,连朱尼厄斯都觉得孺子可教。

皮尔庞特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原来他的哥伦布登陆大型立体图景展是收费的。为此,他还特别制作了票本,并颇有见地地将票售给自己的家人和那些出手阔绰的朋友,对来观看表演的人收钱不说,还严格记下了这次图景展的收入、支出状况。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事后还制作出了一张非常精确,且堪称完美的关于整个活动的资产和财务支出统计表,并注明姓名、名称和时间。

哥伦布大型立体图景展进行得非常顺利,这是皮尔庞特第一次为自己赚钱,众人称赞不说,父亲朱尼厄斯心里也很意外。

的确,一个12岁的小男孩能有这样的意识和行为,说明在他的思想里已经具备了赚钱和商业发展的基本素质。无论是出于本能还是商业家族的熏陶、教导,相比其他人,皮尔庞特已经先一步走了进来,从这一点看来,皮尔庞特后来的成功也绝非偶然。

或许正是出于对商业的敏感和与生俱来的能力,皮尔庞特即使是在买糖果和橘子时,也不忘将花销一一记录下来,可以说,他天生就是一名“管家”。

这“管家”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管家,而是皮尔庞特有一个私人账本,上面精确记载了他平时的收入和支出,他就是这个私人账本的管家。

据说皮尔庞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即使是20年后,他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富翁,仍然随身带着小账本,还如往常一样详细记录着日常开支。

很多人都对那个账本很好奇,或者里面藏了什么秘诀,促成了皮尔庞特的成功?这是很多人猜测、研究的问题。

如果你打开那个账本,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4束花,24美金;邮费,1.40美金;面包,2美金;打车,1.50美金等等,诸如此类。

账本里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习惯,常常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成功的人和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成功的人有这样的意识,普通人没有。

皮尔庞特爱钱,也很会挣钱,只要是在他手上的生意,哪怕单子再小,钱的面值再小,他也会费劲心思弄到手、赚到手。有些商人对皮尔庞特的这种理论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只有大钱才值得花力气心思去挣。

其实不然,大钱就是从小钱一步步累积挣来的。真正成功的商人,他们是在乎每一分钱的。

而节俭是成功商人身上的另一大闪光点。是的,皮尔庞特不仅会挣钱,而且天生节俭。即使在他事业最鼎盛的时候,他也没有挥霍浪费过一分钱,一直是花销有度,有张有弛。

正是因为皮尔庞特的节俭,有人认为他是吝啬鬼,只知道敛财挣钱,却不舍得花,是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事实上,并非如此。

皮尔庞特有着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并且一生都不曾动摇过。虽然赚钱是他的主业,但在他心灵深处,信仰才是最可贵的。

他曾经这样祈祷:“我全心全意地把我的灵魂交到耶稣基督的手中。我完全相信,当我的灵魂得到救赎并在基督无比珍贵的血液中清洗之后,他一定会将我的灵魂完美无瑕地呈现在天父的面前。我恳求我的孩子们,不顾一切危险、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维护捍卫这神圣的教条。”

皮尔庞特每周固定去两次教堂,周末晚上还会和家人一起唱耶稣赞歌。他不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信奉的宗教信仰也不只是形式,他对耶稣有着崇高的敬意,对自己的信仰矢志不渝,这是他另一个闪光点。

其实,商业的成功也是如此。皮尔庞特能对信仰如此坚定,说明他内心是一个很踏实很懂得坚持的人。有时,成功就需要这样的执着。也许正是基于内心的这种信念,皮尔庞特才能在大风大浪中走下去。

皮尔庞特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名成功的银行家,还是教堂里一名出色的监察员。他虽然节俭,但也出资捐款修建了很多教区的房子,包括教堂的礼拜堂。

除此之外,他还广结善缘,教会的日常活动和捐赠行为他都是出资出力最多的一个,可以说他是一位对信仰甘于奉献的人。如此,你能说他是一个守财奴、吝啬鬼吗?第2章野心小子出尽风头——无“欲”难成钢1.  盼望你好久了,“咖啡事件”

在皮尔庞特22岁那年,胆大心细的他抓住一个“咖啡机遇”,成功地为自己未来的“摩根帝国”掘到了第一桶金。

那年,皮尔庞特去古巴哈瓦那采购砂糖,鱼、虾类等货物,在返回的时候,船只停泊在新奥尔良港口。那个时候,皮尔庞特肯定想象不到,这个港口就是他的“福地”。

出于无聊,他走到离码头不远处的“法国街”闲逛。在尽情地感受那里的“巴黎浪漫”的同时,搜寻着他所谓的“商机”。

走到码头时正值晌午,太阳炙烤着大地,他看到码头的另一侧停泊着两艘货船,是从密西西比河下来的,一些黑人船工正顶着太阳,忙碌地搬运着船上的货品。

突然,有人“啪”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问 :“小伙子,请问想买咖啡吗?”皮尔庞特条件反射式地转过身,看到一个仪表堂堂的白人,这个人冷峻的面容里透露出一份沉稳,但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他的眉宇间又不时闪烁着不安的情绪。

皮尔庞特看这个人一副“船长架势”,又听说是一单生意,顿时精神起来,两只本来就炯炯有神的眼睛更加明亮了。他开始询问“船长”到底是怎样的生意。“船长”看皮尔庞特很感兴趣,就把他请到附近的酒馆里交谈。

皮尔庞特是个有眼力的人,眼前这个人确实是个船长,但让他高兴的并不是猜对了对方的身份,而是对方所介绍的生意。

经过一番交谈得知,船长受雇从巴西往美国运一批咖啡,可倒霉的是雇主的公司竟然倒闭了,已经不再需要这批咖啡,无奈之下,船长只好在这里把咖啡处理掉。船长看皮尔庞特衣着、气度都不凡,很可能是个不错的买主,便主动上前攀谈。还向皮尔庞特表示,他可以以这批咖啡一半的价格进行买卖,希望皮尔庞特将它们买下,帮他一把。

一半的价格!皮尔庞特听到这几个字时心不禁跟着动了一下,他浑身想赚钱的细胞不安分地骚动着,是接着呢?还是接着呢?此时,他已经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他不想和钱过不去。

况且,这个船长十分真诚,他向皮尔庞特保证:这些咖啡百分之百是巴西原产的,质量绝对优质,并把样品拿给皮尔庞特看。皮尔庞特知道船长现在身处困境,如果这些咖啡销不出去,会赔得更多。

经过简短的思考,皮尔庞特答应船长买下这批“坎坷”的咖啡。他决定,用所在公司,邓肯-阿曼公司的名义进行收购,并在第一时间给公司发去一封电报。

当电报到了老板邓肯手里后,邓肯对皮尔庞特“先斩后奏”的做法非常气恼,先是对皮尔庞特这一鲁莽行为进行严厉的训斥,而后命令皮尔庞特取消交易,告知他绝对不能以公司名义进行收购。

面对这么“不开通”的老板,皮尔庞特也很气愤,因为他断定此次交易是稳赚不赔的,他心里暗骂邓肯目光短浅,但最终还是左右不了邓肯的决定,没办法,只得寻求父亲的援助了。

父亲朱尼厄斯得知此事后,对儿子大力支持,并用自己在伦敦户头里的存款,帮皮尔庞特偿还挪用邓肯公司的那笔资金。有了父亲这个坚实的靠山,皮尔庞特得意极了,他不仅买下了那位船长的咖啡,还在船长的介绍下,买下一同运来的其他船只的咖啡,他顿时就成为一个咖啡囤积大户。

后来回忆起这次交易时,有人问皮尔庞特就不怕船长是个骗子吗?皮尔庞特回答:“如果什么都怕,就什么都做不成。”可见他不凡的胆识与气魄。

没过多久,好运就来了,由于天气原因巴西咖啡大量减产,致使皮尔庞特手里的咖啡价格猛涨2~3倍,如皮尔庞特预料的那样,他大赚了一笔,顿时声名鹊起!金融大亨们无不叹服这个仅22岁的青年竟然这么有才干,还认为他对钱的敏感以及处事的决断,一点都不比已经拥有巨富的父亲差。“咖啡事件”过后,朱尼厄斯找到老朋友邓肯,希望邓肯能够继续和儿子合作下去,并愿意给邓肯的公司投资。他认为经历这次咖啡事件后,邓肯会对儿子刮目相看,可万万没想到邓肯断然回绝了他。理由是:“不需要皮尔庞特这种自作主张的合伙人。”

儿子被不屑成这样,让朱尼厄斯大为生气,他立刻给皮尔庞特发去电报,告诉儿子以后不要再和邓肯共事了。朱尼厄斯相信儿子的能力,纵然没了邓肯,儿子也能闯出一片天来!当即决定为皮尔庞特建立属于自己的公司——摩根商行。

就这样,经历一次“咖啡传奇”后,皮尔庞特开始了他的发迹之路。2.  研究商业之前,先琢磨透人

皮尔庞特毕业后去了美国的邓肯-舍曼公司做初级小会计,除了历练之外,他还是父亲朱尼厄斯在纽约的代理人,以父亲公司的名义在纽约销售汇票。

除此之外,皮尔庞特还有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父亲朱尼厄斯的“情报员”,专门为父亲提供纽约的政治和金融情报。

皮尔庞特来到纽约后,一刻也没闲着,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所以先去考察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生活。紧接着,看歌剧、听音乐会、了解新闻时政,又找当地人打听了一番风土人情。

做了这些功课,对纽约大致了解后,皮尔庞特便去了当时最兴盛的华尔街。华尔街果然名不虚传,很多国际财团和金融企业都在这里开分号,争地盘。

金融街上,人来人往,皮尔庞特细致观察了那些大大小小的证券产业和投资公司。看到那些成功人士满脸自信,浑身散发着成功者才拥有的强大气场,他更加坚定了心底的那个声音:要在这个城市生存下来,要成功,要体现自己的价值。

带着这样一份期望,在纽约安稳下来后,皮尔庞特广交朋友,并不忘父亲交给自己的使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各类信息,分门别类整理好寄往伦敦,及时将纽约的各种时事、政治、金融等消息,包括小道消息,传递给父亲。

皮尔庞特嗅觉敏锐,如果他改行做国家情报员,相信他肯定是最优秀的一员。也许是天生的能力,他能很快辨别出信息的价值和可靠程度。

皮尔庞特的鼻子直接触及的是政府融资和客户信贷方面的资料。众所周知,商人银行的发展靠的就是这些信息,皮尔庞特真是帮了父亲朱尼厄斯的大忙!

不仅如此,皮尔庞特还将美国的其他商业事务和新闻大事一一汇报给父亲。为了保证父亲及时了解到这些信息,他一周会往伦敦寄好几封信。

皮尔庞特是个很细心的人,所以信的内容条理清楚,重点明了。虽然内容较长,但是分得比较细,且信息价值很高,甚至包括一些高度保密的数据。

皮尔庞特文笔较好,字体也洋洋洒洒,看信的朱尼厄斯很欣赏儿子这一点。除此之外,他在信中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见解中肯、到位。最让朱尼厄斯欣慰的是:虽然只是几封信,但是从中可以读到儿子对事物细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状态。

同时,作为“情报员”的皮尔庞特除工作和搜集情报外,他也渐渐融入到了在纽约的新生活当中,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旅途。

皮尔庞特住在高档时髦的曼哈顿上城区,他和皮博迪的侄子乔·皮博迪住在一起,相仿的年纪,共同的追求,让两个年轻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于是纽约地区所有好玩刺激的地方均成了两人的游乐场所。

此时的纽约,虽然不及现在的奢华,但在当时来讲也是美国数得上的城市,繁华的都市生活深深震撼了皮尔庞特和乔·皮博迪。

在这里,皮尔庞特认识了很多美国的家庭,结交了很多当地的朋友,渐渐消除了初来纽约时的孤单。虽然他早年随父母住在伦敦,但是长时间相处,皮尔庞特似乎深深爱上了这里。或许是出于对梦想的执着,又或者年少时外出求学对乡土的疏离,总之相较于伦敦,纽约这座城市,更真切地走进了他的心里。

皮尔庞特喜欢在周末晚上去朋友巴布科克家里唱圣歌,赞颂耶稣及他拯救人类的决心。他是有信仰的,也是有野心的,他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成为华尔街的领导,挥一挥衣袖就能震动整个金融市场。

或许这对年轻的皮尔庞特来说不切实际,但是他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的能力和决心,他相信梦想有一天会变成现实,就像他相信自己对耶稣的忠诚一样。

时间比较充裕时,皮尔庞特还喜欢去哈得孙村庄散步,和那里的朋友结伴游玩,看风景,放风筝。或者和其他朋友一起参加聚会,吃饭,喝酒,畅谈未来和梦想,生活惬意极了!

这段时间,皮尔庞特是自由又快乐的,他幽默风趣,乐观开朗,交际广泛,很快便成为年轻人群里的焦点。同时,这个身份也为他在纽约搜集商业情报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皮尔庞特搜集的这些情报,除了自己工作参与的一部分机密外,很多都是从金融圈的朋友那里打听到的。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皮尔庞特渐渐摆脱了少年的稚嫩和轻浮,变得越发成熟,思想也更加老练,早已不再是那个动不动就发脾气,情绪说变就变的“问题”少年了。这段时间,皮尔庞特学会了很多东西,除了性格上的磨砺外,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长进了不少。

虽然皮尔庞特工作很努力,也做出一些小成绩,但是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常常会发生一些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例如当时的金融危机,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1857年大恐慌。

让人欣慰的是:当灾难铺天盖地涌来时,皮尔庞特没有被困难吓倒,也没有退缩,而是主动承担了这一切。

事实证明,皮尔庞特完全是有能力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灾难的。面对恐慌,他没有手足无措,而是用战略眼光看待问题,同时也用聪明智慧解决了问题。

皮尔庞特能成功,凭的就是这些小事情的累积。人生的路途中多一些绊脚石未必是坏事。这次历练,对皮尔庞特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也许小小的“情报员”在你看来无足轻重,但在皮尔庞特的一生中,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和这些“无足轻重”的经历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3.  “不就是摩根公司大老板吗?我能当好!”

继“咖啡事件”之后,老板邓肯对皮尔庞特这种行为很是不悦,皮尔庞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处处受人管制。邓肯在公司一直为他设置障碍,并且不允许他参与公司事务。所以在这里,他不仅才华得不到发挥,就连最基本的行事权力都被剥夺。

为此,皮尔庞特很是不解,也曾消沉过一段时间,但很快他又振作起来,并将此事告知父亲,说想离开另谋出路。

此时,朱尼厄斯已经看到了儿子身上潜藏的优点。他非常相信儿子皮尔庞特的工作能力,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只是缺乏机会而已。

思来想去,朱尼厄斯决定在经济上支持儿子,给他一个平台让他自由发挥。他知道日后自己打拼的血汗和家族的重担都要交付儿子,现在多一点人生历练还是好的。他所顾虑的是,不知道将儿子安排在什么位置上。

经过一番考量和观察,朱尼厄斯把眼光盯在了纽约的华尔街。他认为这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并且潜力无限。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华尔街确实是一个值得奋斗的地方。其实,他还有一点小私心,希望儿子皮尔庞特在纽约,可以持续不断地为自己提供金融情报。

对于朱尼厄斯这样的决定,妻子朱丽叶很不解,她不明白丈夫为什么一定要让儿子离开她,到外面受苦。事实上,当时的华尔街并没有今日的繁华,只是一个从事证券交易的简陋场所,朱丽叶当然不希望儿子放着家族的企业职位不做,去如此简陋的一个地方。

也许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差别,朱尼厄斯沉稳冷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希望儿子能在外面得到锻炼,将来有能力继承家业,或者是将企业上升到一个新高峰。而作为母亲,朱丽叶则是希望儿子能时常陪伴在她身边,及时享受天伦之乐。

不同的价值观,让这对原本就不是很般配的夫妻有了隔阂。结果是,朱丽叶的愿望没有达成。朱尼厄斯的决定是很难更改的,没想到儿子皮尔庞特也很坚持。

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母子谈心后,朱丽叶只好放弃这种想法,因为她明白了这不仅仅是一次锻炼,更是儿子皮尔庞特多年的梦想,自己没有理由剥夺儿子追求梦想的权利。

一切安置妥当后,朱尼厄斯便把眼光望向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附近。仔细权衡后,他看上了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经过多次的考量和揣摩,他认为这是个不错的地界,随后便和开发商谈价格,盘下了几间房子,于是摩根商行就诞生了。

皮尔庞特非常高兴,而且信心百倍,他拍着胸脯对父亲说:“不就是摩根公司的大老板吗?我能当好!”

带着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皮尔庞特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其实在当时,有很多朱尼厄斯的商业朋友和伙伴都不看好皮尔庞特,他们认为皮尔庞特刚刚大学毕业,又没有经验,怎么能撑起一个公司?

在这样的质疑声中,皮尔庞特用成绩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当然,事实上,皮尔庞特一开始就是有能力支撑起这个公司的:

皮尔庞特从小就具有商人的天分,他花的每一分钱都会做记录。除了保持商人节俭的传统之外,他还具有商人运作机制的能力,12岁那年组织的大型立体图景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父亲朱尼厄斯为了培养他花费了很多心血,皮尔庞特的求学路更是跨洲跨洋。比其他人幸运的是,由于良好的家境,他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多,也很广泛。况且,他的功课虽不是名列前茅,但在班上也是很不错的。

皮尔庞特除了天分和在学习上的优势外,旅行也增长了他的见识。早年朱尼厄斯几经搬家的经历,皮尔庞特也因此获益匪浅,可以放眼多看看这个世界。尤其是15岁那年的风湿病,让皮尔庞特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了一段时间。而之后的英格兰之旅和早年求学所经历的国家和城市,让他很早就有了国际化的视野。

除此之外,皮尔庞特还拥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和在邓肯-舍曼公司实习的经历。因为爱结交朋友,皮尔庞特拥有很大的交际圈,而这些条件就是皮尔庞特自信的原因。当然,坚定的信念和努力也是他成功的原因。

说起来也是天赐机缘,当时正值美国内战爆发,战争债券成了备受人们推崇的交易,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人员天天忙得焦头烂额,还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摩根商行便成了人们的第二选择。

摩根商行的老板虽然是皮尔庞特,但是并没有脱离父亲朱尼厄斯,实际上摩根公司只是朱尼厄斯在纽约的代理机构,资金由他出,公司发放信贷和选择客户最后的控股还是由他掌控。

朱尼厄斯没读大学就出来做生意,经历过几次经济危机,社会的磨炼培养了他对商业活动良好的判断力和掌控力。他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儿子,甚至还特意安排了比皮尔庞特年长30岁的达布尼在儿子身边,希望稳健老练的达布尼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皮尔庞特,让他的人生少栽一些跟头。

达布尼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一直替朱尼厄斯在皮尔庞特身边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用自己的经验启发皮尔庞特。

尽管父亲想得很周到,为皮尔庞特规划了人生,但是路毕竟是要自己走的,别人的搀扶都只能是一时的、短暂的。所以,皮尔庞特还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这上面,毕竟父亲朱尼厄斯远在伦敦,他是老板,这里发生的一切事情还需要他决策和处理。

摩根商行的证券交易虽然单调,每天只开盘一次,但背后却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皮尔庞特起早贪黑,凭着那股毅力和对父亲的承诺,他坚持了下来,用自己的头脑和智慧在华尔街有了一席之地。

虽然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遭受了很多挫折,但皮尔庞特已经能挑起这个担子了,他没有让父亲失望,更是用行动堵住了质疑人的嘴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不就是摩根公司的大老板吗?我能当好。”皮尔庞特再说起这句话的时候,依然自信满满。4.  黑市霸王克查姆,看我怎么搭上你

皮尔庞特自从成立摩根商行以来,他的好运气就接踵而至,不仅商行的生意日进斗金,居然还搭上了黑市霸王克查姆,做起了投机生意。

有人说投机生意风险太大,但是没有不投机的商人,只要是在法律的规范和许可范围之内都是可行的。《羊皮卷》中有一句话说:“即使是再坚固的城墙,也一定能找到突破口,人没有完人,所以由人制定的法律和契约也不会是完美的。”是的,再完善的法律里也会有漏洞,只要认真钻研,找出漏洞,你就可能从中发现黄金。

皮尔庞特深知做投机生意利益有多可观,所以他也一直在苦苦找寻和他志同道合的人。或许命运就是这样,有时给你伤害,有时也会让你惊喜。

24岁那年,皮尔庞特爱上了阿米莉亚·斯特奇斯,她是一个有着哈顿曼家族血统的女孩。阿米莉亚真诚善良,深深俘获了皮尔庞特的心。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两人迅速进入热恋,爱得难舍难分。

不幸的是,在1861年美国内战刚刚打响时,这位美丽的女孩就患上了肺结核。这年秋天,她已经病得十分严重了。皮尔庞特心如刀割,为了不让阿米莉亚有遗憾,同时也为了见证他们的爱情,他决定娶她。

这段婚姻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但皮尔庞特还是义无反顾地和阿米莉亚举行了婚礼。那天,皮尔庞特脸上挂满了笑容,他看到妻子阿米莉亚一袭白纱,被病痛折磨得快不成样子了,却仍旧笑容满面地站在他面前,顿时潸然泪下。

婚后,皮尔庞特将摩根商行暂时交给表弟吉姆打理,而他则遵从医生的建议带着妻子阿米莉亚来到了巴黎生活,据说这里的气候对妻子的病情会有帮助。

那段时间,让皮尔庞特终生难以忘怀,地中海温暖的气候让阿米莉亚脸上多了几分笑容。但不久,阿米莉亚就病发身亡,死在了他乡。皮尔庞特伤心至极,每天对着妻子阿米莉亚的照片以泪洗面,度过最难熬的几周后,皮尔庞特拖着疲惫的身体重回纽约。

看到儿子如此,身为父亲的朱尼厄斯比谁都着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儿子恢复状态。在大家的鼓励下,皮尔庞特渐渐走出失去爱妻的阴影,并重新振作起来。

之后,皮尔庞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结交朋友和工作上。此时,由于美国内战的爆发,摩根商行趁机慢慢崛起,不断壮大,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给了皮尔庞特很大的心理安慰,他不断在华尔街附近物色和他志同道合的人。

这天,皮尔庞特从商行出来,他看到对面的一家黑市商行生意很火。经过多方打听,他知道了这家黑市商行的老板是华尔街的黑市霸王,名字叫克查姆。

黑市商行这么火,想必这位克查姆先生肯定不是等闲之辈了。皮尔庞特为了接近他,着实花了不少心思,先是到他的黑市商行地盘悄悄打探消息,大致了解了克查姆的为人喜好,然后通过熟人联络。

功夫不负有心人,皮尔庞特的努力没有白费,短暂的接触,皮尔庞特和克查姆两人彼此都非常欣赏,价值观和共同的兴趣很快让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皮尔庞特和克查姆很快便联手,将目标锁定在投机黄金的生意上,为此,两人不惜和皮鲍狄合伙,最终三人大赚了一笔。

这次黄金的投机,多亏克查姆可靠准确的信息。对商人来说,生意就像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克查姆虽不是处于主导地位,但却是不容置疑不可忽视的高层力量。可以说,没有克查姆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其实从一开始皮尔庞特就看上了克查姆,不仅是想借助他黑市霸王的力量,更是看重他为人的胆识和义气。事实证明,皮尔庞特不仅智慧超群,而且看人的眼光也是不错的。这次黄金投机,确实让他们发了一笔大财。

搭上克查姆,是皮尔庞特识人和用人的才智。要想成功,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皮尔庞特善于用人,而这恰恰也是一名成功商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素质。5.  囤金“大计划”,成就“发大财”

成功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皮尔庞特自成立摩根商行以来,经历过短暂的婚姻,颓废过,沉迷过,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皮尔庞特立志要把摩根商行发扬光大,为此他从没有放弃过努力。他勤奋工作,积极考察市场,还不断寻求新的合作人。

要做成一件事情,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皮尔庞特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带领公司一步步从幼稚走向成熟时,他知道合作、互利互惠才能使公司走向更好的平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皮尔庞特便开始在华尔街转悠,物色有才能有胆量的合伙人。他深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也深信一定能找到这样的朋友。

当皮尔庞特看到黑市霸王克查姆时,他眼前一亮,心想:“离下一个目标不远了,这就是我要找的人!”经过一番接触,两人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

自此,皮尔庞特和克查姆两人经常一起喝茶聊天,还探讨战争。这天,克查姆无意中说到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北方的陆海军全面向南方进攻,但没想到却伤亡惨重。话还没说完,摩根就激动起来,抓住克查姆的手说:“我们要发财了!我们要发财了!”

克查姆一阵狐疑,不知道怎么回事。皮尔庞特稍稍平定情绪,这才缓缓说道:“林肯政府的军费严重不足,财政部长乔伊斯又实行赤字政策,加上他们发行高额的战争债券,所以一旦北方军战败,金子的价格就会无限上涨。”

克查姆这才回过神来,原来皮尔庞特是打的这主意啊!顿时,克查姆对皮尔庞特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他很佩服皮尔庞特的远见和投机眼光。

皮尔庞特也对克查姆多了几分赏识,他觉得自己交这样一位对信息掌握宽泛的朋友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因为克查姆是黑市老板,很多皮尔庞特不能做的事情克查姆完全可以办到。他深信如果两人联手,一定会成功。

是的,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听了皮尔庞特的建议,克查姆决定和他联手,争取抓住这次机会大捞一笔。

很快,战争的消息传来,林肯领导的北方军在布尔渊河大败而归,军费紧缺,加上财政赤字,军队的经费问题成了一个大难题。美国领导无计可施,迫于无奈,财政部长乔伊斯只能发行200万美元战争债券,想以此解燃眉之急。

不料,投机的商人大多持观望状态,他们都害怕担风险,因此谁也不敢购买。军费问题迫在眉睫,乔伊斯没办法,最后只好通过纽约的某家银行将债券卖到伦敦。

几经周折,战争债券到了皮鲍狄手中。皮鲍狄是个“生意通”,他多年经商,知道这将会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他财大气粗,于是将所有的战争债券买到自己手中。

克查姆听说战争债券被皮鲍狄买走了,于是立即将此事告知了皮尔庞特。皮尔庞特这才知道打战争投机主意的不只是他自己,还有皮鲍狄这个老狐狸。

皮尔庞特本来想趁这次机会自己多赚点,但是他知道皮鲍狄精明强干,肯定不愿意将更多的债券卖给他,于是他干脆放弃这种想法,连夜和克查姆赶到伦敦拜访皮鲍狄。

皮鲍狄是个老狐狸,他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但是,虽然他深信自己手里的战争债券稳赚无疑,却迟迟没有一个好的决策,又怕耽误时机,赔了夫人又折兵就难堪了。正当他为怎样将这笔债券出手赚一笔而冥思苦想时,皮尔庞特和克查姆心急如焚地来拜访了,这让他暂时放宽了心。

经过一夜密谈,三人最终达成协议,将战争债券平分。之后,三人又共同决定将债券全部买了黄金,囤积起来。随后,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到处都流传着皮鲍狄秘密买下大量黄金,一时间黄金的价格飞涨。但令人们疑惑的是:“北方军不止一处失利,而金价却莫名其妙地上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皮尔庞特的幕后策划,他就是导致黄金上涨的幕后黑手。当时轰动一时的《纽约时报》严厉批评了皮尔庞特的这种行为,但是却没有遏制住黄金的上涨趋势。

事实上,当时是不允许大量买入黄金的,但是他们很精明,开始买黄金的时候,不动声色,每次只买一小部分,所以并没有引起警觉。后来黄金囤积得差不多了,便高调将黄金运往国外,目的就是想抬高价格。

不仅如此,皮尔庞特还积极调动前线参战人员,收买人心,希望他们及时汇报战况,以便自己能够更好地把握购买黄金的量。如此心思缜密、不择手段,皮尔庞特、皮鲍狄和克查姆着实稳赚了一笔。

据当时某家报纸报道说,他们一共赚了16万美元的利润。这个数字在当时足以撼动千万人的心了。

皮尔庞特的囤金计划,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一笔阴险狡诈、趁人之危、投机取巧的生意,可能在道德方面会被人认为损人利己,甚至受到谴责,但不容置疑,它是合法的。

其实,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人来讲,不违法地追求利益,壮大自己的事业是可行的,甚至是合理的。

的确,这次的黄金买卖从一定程度上违反了道德标准,将本身就处在危难中的国家推向了更深重的危难,让它再次栽了一次跟头,甚至是贬低了国家货币的价值,但要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尤其是商人,想要成功,必须要付出代价。

皮尔庞特太想成功了,他的这种做法虽然不怎么光明正大,但是并不违法,也足以证明了他的掌控局面、运行市场的能力。

这次的囤金大计划成功了,皮尔庞特在实战中又一次增加并巩固了实力,同时也吸取了很多教训和经验,让他更加成熟、更有头脑。

南北战争结束后,皮尔庞特的摩根商行在华尔街已经很有名气了。而此时,一直在他身边的达布尼和他的表弟古特温作为高级合伙人加盟了他的公司。从此,摩根商行改名为达布尼-摩根公司。6.  跨越大西洋,给信息插上翅膀

在商界,信息二字几乎可以和商机画等号,无数商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对信息的良好把握。华尔街作为一条从木板墙下的便道发展而来的金融中心,在其崛起的过程中,信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当电报这种快速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诞生之后,华尔街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广它。

人类在很早之前便发明了借助电磁信号来传递简单声音的原理,但是长久以来,人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种技术,所以它被荒废了许多年。直到一个名叫塞缪尔·芬利·莫尔斯的不入流画家在业余时间发明出了“莫尔斯电码”,人类才实现了通讯电气化的梦想。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项发明能像电报这般,对华尔街乃至整个美国证券市场产生如此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在电报发明之前,由于通讯手段落后,虽然美国各州存在众多地区性证券市场,但是它们之间基本上处于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唯独纽约是一个例外,因为它是一个国际港口,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信息的集散地,对那时候经济严重依赖欧洲,或者确切地说依赖英国的美国来说,各地的经纪人都希望可以从纽约得到关于伦敦证券市场的信息。不过由于那个时代“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所以信息传递十分缓慢,外地得到的情报基本上是过时信息。华尔街之所以能够崛起,正是因为这里的商人能够率先得到来自伦敦的金融情报。

据说在电报发明之前,每当载着华尔街商人的公共马车出现在费城的时候,费城当地的经纪人们都会惶恐不安,因为这群纽约佬的到来,肯定意味着他们又得到了什么消息,然后来费城捞取商机。

直到电报发明之后,这种情况才得到了改观,当纽约到费城的电报线路架设起来之后,费城的经纪人拍手称快,终于再也不用害怕那群来费城捞钱的纽约佬了,因为这之后纽约股市的信息传输到费城只需几秒钟时间。虽然电报的架设使得许多经常去其他地方小赚一笔的纽约经纪人失去了财路,但是电报却扩大了华尔街的覆盖范围,使得地方性证券市场被迅速边缘化,华尔街由此成为连通内外的金融中心。

虽然电报线路的架设,最后使得华尔街成为了美国的金融心脏,但是那时候从纽约到欧洲大陆的交通和通信还是要依靠航海,一条信息的传递往往需要数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所以纽约得到的往往也只能是从欧洲传过来的过期消息,纽约佬们也经常像费城人害怕纽约的公共马车一样,害怕从欧洲开过来的客船,说不准那上面也装满了想要来美国捞一笔的欧洲佬。

直到横跨大西洋的电缆铺设完毕之后,华尔街才终于不用害怕乘船而来的“欧洲佬”了。因为横贯大西洋的电缆不仅改变了两岸的生活方式,也极大缩短了通信时间。从纽约发电报到伦敦,只需几分钟就能收到,而不是几十天了。就这样,大西洋海底电缆把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资本市场连接起来。对于华尔街来说,它已经获得了和伦敦几乎平起平坐的信息地位,日后从大西洋海底传递的一条条信息都将见证纽约是如何超越伦敦,成为全世界金融中心的。

不过可能许多人都不会想到,这项决定华尔街未来的庞大工程竟然会与摩根父子有着巨大的关系。事实上,皮尔庞特正是这一工程最早的倡议者,而朱尼厄斯则是工程的见证者、出资人,他不仅直接参与其中,还屡屡在关键时刻推动工程进展。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项浩大的工程,应该给摩根父子记下首功。

皮尔庞特在伦敦给父亲充当眼线的时候,父子之间经常需要信件来传递信息,这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令皮尔庞特感到苦不堪言,当他有一天给美国另一个地方的合伙人发去一封电报之后,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何不在美国和英国之间也架设一条电报线路呢?

在想到这一点之后,皮尔庞特便在下一次和父亲的通信中提到了这件事。当朱尼厄斯看到儿子的来信之后,觉得儿子的这一想法很有创意。虽然对电报技术一窍不通,但是作为一个业务娴熟的银行投资者,敏锐的嗅觉告诉他,这是一项富有前景的项目。

恰好这时候朱尼厄斯供职的皮博迪公司急需拓展新的业务,于是朱尼厄斯便把这一想法报告给了乔治·皮博迪。皮博迪也认为这会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