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盘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22:26:58

点击下载

作者:周奇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这盘棋

人生这盘棋试读:

自序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这是一本随感录,里面的文字都是读书读报时有感而发的。我是做编辑工作出身的,半个世纪的编辑工作养成一种习惯:读书读报,读到妙处,便记下要点、箴言或故事,同时随笔写上自己的感言,名曰“随感录”。久而久之,随感录越积越多,成了我的精神财富。岁月匆匆,不觉到了耄耋之年。重温数十年积累的随感录,觉得并不陈旧。里面的许多言论、故事和随感依然鲜活,依然值得细细品味。于是,从中挑选了有关人生的文字,加以整理和补充,分为做人、幸福、立志、惜时、读书学习、爱情与婚姻、事业、处世、孝顺、修身、咏物寄志等十一章。又花了一年时间,终于集成161篇,形成这本“人生感悟随笔”。一方面为了自己随时翻阅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也希望它对后来人有点儿启迪。

关于书名,初稿名为《人生感悟随笔》。“感悟”是内容,“随笔”是形式,表示本书不是关于人生的宏论,只是一些关于人生的随感。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审读了书稿之后,建议改为《人生这盘棋》。我觉得这个书名改得好,用“博弈”(下棋)比喻人生,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记得朱光潜说过:“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有100个人就有100部人生作品,就有100种人生精彩,就有100样人生感悟。这本随感录,记录的是众多名家和非名家的不同的“人生作品”的精彩片段,以及我读后的感悟。人生作品是抄袭不了的,必须自己用一生的心血去创作。但是,品味他人的人生精彩和人生感悟,对于自己创造人生作品会有借鉴作用。甲午写于怡然斋,时年80有2一章做人

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宋·苏辙《服茯苓赋叙》躯壳与灵魂

1980年第2期《革命文物》上,刊载了瞿秋白烈士在汀州狱中的一张相片,相片上有瞿秋白的亲笔题词:

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

这里说的灵魂,是指人的理想和信念。瞿秋白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从容就义,舍弃了躯壳,升华了灵魂,虽死犹生。而出卖他的叛徒,躯壳虽在,却是没有灵魂的。人是有躯壳的。但是,有了躯壳就是有生命的人吗?不尽然。古人说:体乃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人的躯壳必须承载知识和道德,才会是有生命力、有益于社会的。不能承载知识和道德,如同没了灵魂,徒有一副躯壳又有什么用处、什么意义!所以,人更应该是有灵魂的。

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仁人志士,像瞿秋白那样舍生取义,南宋文天祥就是其中的代表。文天祥兵败被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元军攻打崖山,遭遇宋将张世杰的顽强抵抗。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致书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提笔写了《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面对山河破碎,选择了以身殉国,舍弃躯壳,留取丹心。“死了”与“活着”

由瞿秋白的狱中题词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想起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名诗《有的人》,诗的开头四句是: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这四句诗,从生理意义上是讲不通的。活着的人,偏偏说他死了;死了的人,偏偏说他活着。诗人故意违背概念同一的逻辑规律,赋予“死”与“活”全新含义,即精神意义,借以表达诗人的人生哲学。一个人活着,如果对社会、对他人没有意义,甚至有害,那么他等于“死了”;而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做出了贡献的人死了,他却在人们的心中“活着”。

一个人活着,有没有意义,自己说了是不算数的,而要由社会来评价,由历史来论定。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诗人却轻蔑地指出: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而对那些“情愿做野草”的人,诗人却饱含激情地讴歌: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诗人在诗中对人生的这种评价,用的是“道德天平”。人不是一般动物,人不是为了活着才活着的。正如雷锋说的,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活着就是为了吃饭,那就和一般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人活着,要为别人活得更好,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活着就有了意义。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名义生命”与“实际生命”

有一本讨论人生的书,书名《时间与人生》,作者在书中提出两个很有意义的生命概念:名义生命,实际生命。何谓名义生命?即活到多大岁数。何谓实际生命?即活得有意义的生命。前者表现为生理年龄,后者表现为人生价值。

记得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贤者对于生命,正如同他对于食品那样,并不单单选多的,而且选最精美的。同样的,他享受时间也不单单度量它是否长远,而是度量它是否合意。”长寿当然是人们追求的,但是,寿命长短并不是生命价值的体现。这里涉及人生观和时间观。人生观和时间观是有内在联系的。人生观中包含对时间的态度,反映人怎样生活在时间中;时间观中包含对人生的态度,反映时间中的人怎样生活。一位哲人用诗的语言,这样阐述他的人生观与时间观:“只要有生活的愿望和对自身力量的自信,那么整个一生将会是一座最美好的时钟,一座洋溢着精神力量、以其崇高的业绩震撼人心的伟大时钟。”人的生命时间是有限的,人的生命中具有创造活力的时间更是有限的,所以要珍惜有限的生命时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生命时间,创造超越生命时间的社会价值。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句话是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论断。他说:“只要我们全面考虑一下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就马上看到,几乎我们的全部行动和愿望都同别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我们吃别人生产的粮食,穿别人缝制的衣服,住别人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所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由此,他得出结论:“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爱因斯坦的这个论断,对于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鲁滨逊漂流记》里的主人公,漂流到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似乎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但是,不要忘了,他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是从人类社会学来的,正是他在过去学到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帮助他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奇迹。人是由别人的帮助而得以生存的,别人的劳动成果使他得以生存和成长,使他获得知识和技能。人也应该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他依靠社会、依靠别人,自应回报社会、回报别人,为社会、为别人做出自己的贡献。挺起你的胸膛

从报纸上读到一则小故事: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来到法国,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但是主考官却没有录取他。此时,他已经身无分文,只好在学院门外的街道旁边拉琴求助。悠扬的乐曲声吸引了过往行人,人们纷纷掏出钱币放在他的琴盒里。人群里走出一个无赖,鄙夷地把几枚硬币扔到他的脚下。他看了看无赖,弯腰拾起地上的硬币,递给那个无赖:“先生,您的钱掉到地上了。”无赖接过钱,再次扔到地上,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他又看了看无赖,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的钱掉到地上,我弯腰替您拾起。现在我的钱掉到地上,麻烦您也替我拾起来!”无赖无奈地弯腰拾起硬币放入琴盒里。围观的人群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地注视着这位青年,被他维护尊严的举动震撼了。那位默默注视他的人就是音乐学院的主考官。主考官把他带回学院,录取了他。那位挪威青年就是后来的著名音乐家比尔撒丁,其成名作《挺起你的胸膛》,主题就是人格的尊严。

这个小故事发人深思。人应该是有尊严的。比尔撒丁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保持人格的尊严:接受人们善意的救助,但坚决抵制无赖的人格侮辱。人难免遭遇逆境,即使身处逆境,也应“挺起你的胸膛”。走出“自我”的误区

时下,“自我”成了很时髦的词,尤其是年轻人,都很喜欢“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但是,人真的能够不受任何制约而随心所欲地“自我”吗?

讲“自我”讲得最绝对、对当代青年影响最大的当数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人要成为什么人,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

应该说,萨特把选择当成超越时空、不受社会条件制约的纯粹个人的事情,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错误的。

首先,不能把“自由”理解为不受任何限制、任何制约的随心所欲。任何事物都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只能认识客观规律,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和制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自由。比如,熟练地掌握驾驶技术,并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汽车司机是自由的,反之就不自由。熟练地掌握冶炼技术,并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炼钢工人也是自由的,反之也不自由。不受客观规律制约而随心所欲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得更明白:“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其次,人是社会的人,是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虽然人在任何条件下都有选择的可能性,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绝对的选择自由。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谁都不能脱离客观条件和社会需要,谁都不能摆脱社会条件的制约,谁都不能无条件地“自我选择”。

马克思认为:“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做出决定的那种能力。”“自我选择”也罢,“自我发展”也罢,“自我实现”也罢,都必须建立在适应社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之上,从而把对自己负责与对社会负责结合起来。青春的“双曲线体”

青春的“双曲线体”,是一位作家在参与“什么是完美的青春”讨论时提出来的。他说:“处于人类青春时代的年轻人,理应使人类青春的勃勃生机借助自身的聚敛获得最生动的体现。青春的机制再不能只是满足于自然显现的那些特质,而是应该主动地、富于节奏地使它发育成为完善的‘双曲线体’。”

何谓“双曲线体”?照我的理解,“曲线”本指人的形体美,在这里表示“青春美”。“双曲线”即两条曲线的完美结合。两条曲线,一条是体现人类青春自然属性的曲线,即上面说的自然显现的青春特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赋予青年的潜能素质,包括健全的体魄,敏锐的感觉能力,超强的记忆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等等。另一条是表现青春社会属性的曲线,即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意志、气质、责任,以及学识和才能,等等。两条“曲线”的完美结合,能动地开发自身的潜能素质,使之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推进自我完善和社会进步的因素。这就是完美的青春的内涵。高潮与低潮

大凡有所作为的人,一辈子都在高潮或低潮中浮沉,只有庸庸碌碌之辈,生活才如同一池死水。其实,人生不似歌,风风雨雨难悠扬;人生不似诗,坎坎坷坷才自然。高潮和低潮,都是人生应有的经历,都是对人的考验和磨炼。

那么,应当怎样对待高潮和低潮呢?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在《傅雷家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只要高潮不过分紧张、低潮不过分颓废,就好了。

高潮时要有自知之明,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平常心态。作家铁凝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在这样的荣誉(当然还有权与利)面前,她冷静地提醒自己:“你以为你是谁呀?”正是这份冷静与清醒,使她保持一个普通作家的心态,保持一种宁静和淡泊,认真做好新的工作。有些人却不这样,一旦成了名、升了官、得了势,便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是谁。遇到了低潮,受了挫折或者犯了错误,也要有自知之明,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改正错误,跌倒了爬起来再前进。有些人也不这样,一旦受到挫折、摔了跟头,便一蹶不振,消极沉沦。高潮,对强者来说,是新的起跑线,前方是更高更强。低潮,对强者来说,是锤炼意志的熔炉,经历锤炼之后会更加坚强。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高潮和低潮,实在是做人的必修课。

古人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生活的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如同“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都要放得下,保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那样的淡定和潇洒。积极对待“人生低潮”“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对待“人生低潮”采取超然态度,不失为一种潇洒,但似乎又不够积极。台湾佛教大师星云说:“被人冷落,正是韬光养晦的时节;不受重用,亦是沉潜自修的时机。”把“人生低潮”看作一种“难得”时机,不悲观,不气馁,韬光养晦,沉潜自修,提高自己。这种态度就不仅潇洒,而且积极。“励志橙”的启示《光明日报》副刊“周末”,有一篇题为《“励志橙”的启示》的文章,说的就是一个人跌入人生谷底后重新崛起的故事。兹摘要如下:“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用这句话来形容昔日的“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十分贴切。这位曾执掌玉溪卷烟厂的著名企业家,上世纪90年代末因贪污被判入狱,人生从顶峰跌入谷底。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垮掉。出狱后,他承包了2000亩荒山,带着妻子进住荒山,用汗水和才智把荒山变成了果园。他种植的冰糖脐橙,香甜味美,皮薄易剥,被誉为“褚橙”,极受欢迎。尽管价格高出一般脐橙几倍,在市场上仍然供不应求。京城几位商界巨擘,听了褚时健的崛起故事,不禁为之折服,称“褚橙”为“励志橙”。

作者在叙述了这段故事后,不无感慨地写道:“褚橙只是副产品,就算褚时健不种橙,也必定会做点别的事,因为他没有放弃人生价值的追求。”

褚时健曾经是成功的企业家,创造过企业的辉煌。遗憾的是,他在人生高潮时没有把握好自己,结果把自己送入人生谷底。但是,褚时健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汲取教训,重新做人,在荒山上重绘人生新图。他的跌倒和他的崛起,对人们都是启示:高潮时不要忘乎所以,低潮时不要颓废沉沦。两把尺子

评价人生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另一把尺子是为人处事的道德品行。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成功和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个尺度。”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指出:“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培根和爱因斯坦是对的。

优秀人物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对社会的进步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雷锋是个普通的战士,他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才智方面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却成为全国人民的道德楷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周作人和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影响很大的兄弟俩。但是,周作人在民族危亡之时背叛了民族。周树人即鲁迅,用毛泽东的话说,“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之可贵,不仅在于文学上的伟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一生所体现的伟大道德价值,他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没有奉献就没有历史

著名作家刘白羽,用诗一样的语言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就没有历史。”这句话是真理。

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的水平,决定着社会文明的水平。而物质资料生产的实现,依靠人类改造客观自然物质使之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的有目的的活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有时还需要以生命作为代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没有奉献就没有历史。

相传上古时代,中华大地是一片洪荒巨泽,大禹率领治水大军,艰苦奋战13载,终于治服了水患。大禹抛却妻儿13载,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何等地自我牺牲!假如没有大禹们的自我牺牲,中华大地岂不还是洪荒巨泽!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是一位伟大的奉献者。他为修《本草纲目》,参阅了800多种医书、药书,还进行了广泛的观察和实验。而且不畏艰险,上山采药,下乡搜集民间偏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历经长达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出版时,他已辞世3年。李时珍没有听到人们的颂扬,也没有得到分文“稿酬”,却留给后人一座医药宝库,造福万代子孙。

哥白尼、布鲁诺和伽利略,是举世闻名的三位天文学家,都是为人类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伟人。哥白尼首创“日心说”,反对地心说,动摇了封建神权统治的基础。哥白尼死后,布鲁诺高举哥白尼的旗帜,发展了“日心说”,提出宇宙无限的科学论断。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被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布鲁诺就义后,伽利略又挺身而出,捍卫并发展“日心说”。他也遭到教会迫害,死于幽禁中。正是哥白尼们前仆后继,用生命创立了先进宇宙观,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纪元。

古往今来,可歌可泣的奉献者不胜枚举,人类社会的辉煌历史,正是千千万万奉献者用生命书写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有道是:付出太少,可能会失去一份做人的尊严;付出太多,可能会失去一份做人的乐趣;多点尊严,少点乐趣,正是人生的价值。成品·次品·毒品·废品

国家行政学院某教授在谈及德与才的关系时说:“有德有才是成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无德无才是废品。”这个比喻既形象又贴切。

德才兼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前后呼应,阐述了才与德的对应关系。天指自然,其运行刚强劲健,不可阻挡。君子应效法天,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地即大地,其气势厚实和顺,能容载万物。君子应像大地一样,有容纳万物的美德。两句话合起来,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德才观:不但要有济世之才,还要有能够包容万物之德;不但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还要有无私奉献的品格。

德与才,缺一不可。德才兼备,应该是我们做人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所以说“有德有才是成品”。有德无才,徒有济世愿望而无济世才能,无私奉献只是一句空话。所以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才能”越大对社会危害越大。所以说“有才无德是毒品”。无德无才呢,只能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所以说“无才无德是废品”。做人要做成品,不要成为次品、废品,更不能成为毒品。斗士·商人·看客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人生比作奥林匹亚竞技,说竞技场上有四种人:一显身手的,兜售商品的,喝彩的,观看的。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

毕达哥拉斯说的四种人,我看实际上是三种人:斗士,商人,看客。

第一种人:斗士。在竞技场上,他们不惧强手,敢于挑战。在人生道路上,他们总是追求更高、更强,并为之顽强拼搏。胜不骄,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败不馁,虽百折而不挠。他们不慕虚荣,不逐私利,时刻把社会责任记在心头。“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好。”“即使是一颗流星,也要给人间留下闪光。”这是他们的人生信条。

第二种人:商人。他们把人生视作经商,时时刻刻盘算着个人的得失。在他们看来,为别人做好事“太傻了”,舍己救人“不值得”。他们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工作中,在与人交往中,总是斤斤计较,讨价还价,一切以个人得失为中心。

第三种人:看客。在人生竞技场上,他们不下赛场,冷眼旁观,看到好处喝几声彩,不满意时骂几句娘。他们置身于社会之外,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常常表现出对社会弊病的愤慨,却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增添社会弊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他们的人生哲学。

做人就要做斗士。斗士多一些,商人少一些,看客少一些,社会才有希望发展进步。人生如棋局

台湾《网络小品文》,有篇小品文把人生比作“棋局”。面对棋局,人们的心态各不相同: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心里早有谋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甚至走一步看一步。有的人看到胜券在握,便扬扬得意,落子如飞,终因一着不慎酿成败局;有的人眼见败局已定,却不乱阵脚,步步为营,终于起死回生,转败为胜。说“欲”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欲”成了社会流行词。那么,应该怎样对待“欲”呢?这得从欲字的含义说起。

欲,是个会意字,从欠从谷。《说文解字》云:“欲,贪欲也。”清代学者段玉裁解析说:“从欠者,取慕液之意;从谷者,取虚受之意。”后人对段说有如下解释:“喜怒哀惧爱恶为六欲,人常贪而求其遂一己之意,足一己之望,此贪心即欲。贪取之源,盖起于欠少,故欲从欠;又以水注溪曰谷,由是谷有虚受而不易满之意。”欲如深豁,永远满足不了。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儒家、道家、释家,都把“欲”视为贬义,都主张“寡欲”。

西方人性论认为,欲是人的本性,也是行为的初始动力,不应一概贬斥。这种观点不无道理。欲有“想”“愿望”“羡慕”等含义,人是应当有想、有愿望、有羡慕的,这样才能思变,才能进取。在这里,东西方的文化发生了碰撞。

我以为,可以搞一点儿折中,搞一点儿东西方文化融合。人还是应该有“想”、“愿望”和“羡慕”的,但是要有所控制,把握一个度——不贪,过度了就会沦为“贪”,跌进欲的深豁而不能自拔,这叫作贪得无厌。托尔斯泰认为:“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所以要自觉地控制欲望,学会豁达、大度、知足。有人说:在学习上要不知足,在事业上要知不足,而在生活上要知足。这是对待“欲”的正确态度。在学习上要永不知足,虚怀若谷;在事业上要常思不足,不断进取;而对待生活,却要知足,切戒贪婪。不要放大痛苦

在网上,读到一篇短文,作者在文中提出一个观点: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作者写道: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的泪,继续坚定地往前走,终有一天,天空会云散日出。

人的一生,难免遭遇挫折,乐观的人不会因挫折而失锐气。精彩的人生,往往是在不断遭遇挫折的境遇中造就的。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唐代诗人刘禹锡,他就是一个屡遭挫折而不失锐气的典范。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但一生豁达大度。他21岁中进士,随后当了太子校书,几年后擢升为监察御史,成了朝廷重臣。后来,他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遭到守旧势力联合反对,失败后,多次被贬。50岁时,第四次被贬,到和州挂个闲职。州官见他失势,故意羞辱他,把他安置在江边一间破屋里。他不计较,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上书: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州官得知,把他迁到小河边一间破屋内。他依然不计较,又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上书: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州官得知,气疯了,又把迁到城内一间斗室居住。刘禹锡哈哈一笑,提笔写出千古佳作《陋室铭》。他身居陋室,胸怀大志。将斗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刘禹锡屡遭贬谪,长期身处逆境,却不改豁达大度。他写过一首诗,很说明他的人生态度。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秋。晴空一鹤排云上,直引诗情到碧霄。”古代文人逢秋悲寂寥,刘禹锡却把寒秋当作阳春。“晴空一鹤排云上,直引诗情到碧霄。”这是何等豁达的胸怀!人生三戒

香港《成报》有篇短文,题曰“悟透人生三戒”。作者在文中提出,做人有三件要警惕:年轻时,要警惕玩物丧志;中年时,要警惕争强好斗;老年时,要警惕保守贪婪。诚哉斯言!

不过,根据我的人生感悟,这“三戒”似应略作修改,改为:年轻时,要戒玩物丧志;中年时,要戒声色贪婪;老年时,要戒不满抱怨。

青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是为一生打基础的时期。所以,年轻时,要切戒玩物丧志,把精力用在学习和事业上,保持奋发进取。人到中年,事业有成,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容易贪色、贪钱、贪权,一旦失控就会掉进欲豁。所以,要切戒声色贪婪,坚守清心寡欲、淡泊宁静。人到老年,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言,犹如湍急的河流汇入大海,要有辽阔、平缓、包容的胸怀,要切戒不满抱怨,保持宽容和知足。抚一抚前驱者的伤痕

恽代英烈士就义前,给中国青年留下如下遗言:

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理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实现之时,世界多么美妙!也许那时年轻人,不易领会我们走过的令人难以设想的崎岖道路,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代则可享受福中福。为了我们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

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很有必要重温恽代英烈士的这段遗言,领会革命先烈们走过的令人难以设想的崎岖道路,和为了崇高的理想而舍得付出代价的革命豪情。“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这句话说得实在深刻。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好了,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往往不知道过去。他们“享受福中福”,却不知道前辈“吃尽苦中苦”,不知道今天的幸福是怎么来的。时代不同了,这一点不能责怪他们。《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讲了孙权宴周泰的故事:孙权被曹操军马围困,周泰为救孙权,三次冲入重围,身被数十枪。孙权在庆功宴上,当众抚周泰之背,指一处伤口,敬一巨觥酒。这回书写得实在好。生活在“福中福”里的年轻人,实在有必要抚一抚前驱者的伤痕,受一点革命传统教育。这样,当他们举起生活的酒杯时,才会知道幸福来之不易,才会知道前驱们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才会更加珍惜它、保卫它,为它继续不懈地奋斗。二章幸福

鸟飞天外山如镜,人到云中海似杯。——清·徐元文《登屴崱峰》幸福是什么?《北京青年报》载:中国哲学家周国平和德国哲学家威廉·施密德,在北京大学就“幸福”问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很遗憾,报纸上没有将对话的全部内容刊出,读者无法了解两位哲学家的思想碰撞。

报道里对周国平的幸福观有所涉及。周国平说:“幸福是一个抽象概念,从来不是一个事实。相反,痛苦和不幸却常常具有适时的坚硬性。”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就是说幸福是人对境遇和生活的内心愉悦感受。因此,说幸福是一个抽象概念是对的,它没有实质的具体的硬性内容。因为是个抽象概念,所以每个人的“幸福”内涵是不会相同的。

周国平说他自己的幸福内涵是两条:一条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能靠这个养活自己”;另一条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他们也得到快乐。”我很欣赏这两条,这两条很实在。有一个自我发展的境遇,既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又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使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自己身心愉快,家庭和和美美,岂不幸福!

施密德的幸福观也很实在,他说:“有一点儿财富就可以了,不能太多。”为什么财富不能太多呢?施密德解释说:“如果你特别有钱的话,往往后面的结果仍然是不幸福的。”他举例说:“你有钱之后你会去跟比你更有钱的人比较,而他们也会找一个更高的目标。”对施密德的说法,周国平表示赞同,他说:“一个人的欲望超过了你的自然需要,超出以上的那些部分就是你痛苦的根源。”可见中国人和欧洲人的幸福观还是有相通之处的。没有钱当然不行,因为为温饱而忧虑,幸福无从谈起。但是一个人为钱而活着,也谈不上什么幸福。不仅如此,财富太多,家庭往往不得安宁。澳门赌王死后,子女为了争夺遗产而反目成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记得托尔斯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对他说:“明天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路插一面旗,只要你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插了旗的土地都归你所有。”第二天天一亮,那人便往外跑,一边跑一边插旗,直到太阳快落山才往回跑。因为拼命跑,一天不曾歇脚,结果累死在回来的路上。人们就地挖坑埋了他,牧师在祈祷时指着坟头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就这么大。”

中国有两句俗话:一句是“知足者常乐”,另一句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说的都是对生活的企求要适度。这两句俗话是相关联系的。如果对生活没有奢欲,只求满足“自然需要”,就会时时心情舒畅。反之,追求财富,向往权势,贪图享乐,总是不满足,就会总是不幸福,自然会“身在福中不知福”。幸福辩证法

法国哲学家阿兰写了一部随笔,书名叫作《论幸福》,凡92篇,20余万字。因为是随笔,所以不成体系,不过综合分析全书,可以看出作者贯串全书的主导思想:

幸福并非没有许多恐惧和烦恼,不幸并非没有许多安慰与憧憬。人人都渴望幸福,但又恐惧它的短暂;人人都害怕不幸,但不幸能让人不断希望。幸与不幸,各有魅人之处,无论我们接过的是什么,都不须张狂与沉沦。这样,你面前的灰色会变得明朗,你面前的明朗会变得辉煌。

幸福与恐惧、烦恼并存,不幸与憧憬、希望同在。幸福与不幸是对立的,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早就指出:“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幸福与不幸,福与祸,是对立的统一。暂时的幸福,并不能保证永远幸福;暂时的不幸,也不会一定永远不幸。幸福与不幸都是可以转化的。幸福向不幸转化,不幸向幸福转化,当然有外因的作用,例如环境和机遇。但转化的主要动力还是内因,即人对生活的态度。幸福者如果张狂,不珍惜幸福,得到的幸福就会失去;不幸者如果沉沦,不求进取,就会更加不幸。反之,幸福者如果冷静,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面前的明朗会变得辉煌”;不幸者如果乐观,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前的灰色会变得明朗”。这就是“幸福辩证法”。常想一二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一篇散文里,讲了自己给好友赠字的往事:一位好友要他题赠一幅字,希望字不要多,一句话足矣,但这句话要让他每天看了有用。林清玄沉思良久,提笔写了四个字:

常想一二

朋友看了不解其意,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呀?”林清玄解释说:“人们都说‘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是起码还有一二如意事啊!你就常想这‘一二’吧。”

这句赠言,虽然仅仅四个字,却值得人们天天看,细细品。人生活在世间,不可能事事如意,如果脑子老是想不如意事,成天处于烦恼之中,就会失去幸福感。林清玄告诉我们另一种活法:“常想一二。”生活中总有如意事,即使是一二件如意事,如果常想它,放大它,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心中的阴霾就会消散,幸福感就会萌生。学会放下

近读一本书,书名《选择放下,就能活在当下》,作者是台湾静心情绪管理中心创办人赖淑惠。

何谓放下?放下就是放下挂碍。作者认为:人生是学习放下的旅程,右脚放下,左脚才能前进。任何人在一生中,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挂碍,犹如负重远足,一路上步履艰难,走得很累。因此,作者提出:适时地一件一件卸下,走得轻松愉快,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这挂碍,这重担,指的是心灵负担,包括已有的成就和曾经的失败。放下是一种心灵自我减负,是一种心灵自我解脱。只有不断减负、不断解脱,才能轻松地走完人生旅程。没有刻度就没有幸福《今晚报》上有一篇短文,题曰“生命尺”,短文大意如下:

一个女孩自杀,被一位老人撞见了,未遂。女孩哭诉了好多自杀理由。第二天,老人拿了张“一句话设题答卷”,设题是:如果可能,你所要的最大的幸福什么?答卷上有5个答案,分别是:有个家。有爱我的爸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听一听鸟儿歌唱。能站起来走一走。女孩看不懂,老人便带她去见5个答题人:孤儿,弃儿,盲人,聋哑人,瘫痪者。女孩见了5个答题人,抱着老人哭了:“我错了!”老人对女孩说:“幸福的尺子要有刻度,没有刻度就没有幸福。”

女孩为什么知错了?因为她一下子拥有了5个人的“最大的幸福”:她有家,有爱她的爸妈,有明亮的眼睛,有灵敏的听觉,还有健壮的身体。5个人向往的幸福指数,女孩全都拥有了,她为什么感觉不到幸福反而绝望呢?老人说得对:女孩心中缺了一把有刻度的“幸福”尺子,因而“身在福中不知福”。幸福的两个层次

从网上偶读周国平的“青年与幸福”讲座。他在讲座里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幸福有两个层次,生命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他说:人不但应该享受生命,还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人是有精神属性的,应该享受自己的精神属性,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能力的生长和发展,是人生幸福更加重要的源泉和方面。”我说周国平的幸福观“与众不同”,就是因为他提出了“幸福”的两个层次。当今时代,人们都比较看重金钱和物质享受,以为那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周国平说那只是低层次的幸福。他认为,快乐要成其为幸福,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这个快乐必须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只是肉体欲望的满足,是单调的、低层次的,不能称作幸福。第二,这个快乐还必须是长久的、可持续的即可生长可发展的。只图眼前的快乐,实际上埋下了今后痛苦的种子,这种快乐当然不能称作幸福。所以,他主张追求精神的快乐。

什么是精神的快乐?我认为“精神的快乐”的内涵应该有三:一、有理想,有志向;二、有知识,有才能;三、有情感,有爱憎。这样的“快乐”,才是丰富的、长久的、可生长可发展的。追求幸福的人们,可以从周国平的幸福观得到某些启迪。不是说金钱、物质不重要,而是说人不能丧失精神追求。深陷物欲,就会成为精神的“植物人”。时下许多“土豪”和“阔少”,腰缠万贯,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快乐倒是快乐,但是精神空虚,不知道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的人生有什么幸福可言!阳光与幸福

看了这个标题,人们会莫名其妙:阳光与幸福扯得到一起吗?

此阳光非彼阳光。这里说的“阳光”,指的是心灵的乐观,是跟心灵的悲观相对的。乐观与悲观,是对待人生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当代科学巨匠霍金,年轻时不幸因重病导致肌肉萎缩,全身只有3个手指头能够活动。一位女记者问他:“病魔把您禁锢在轮椅上,您不觉得命运对您很不公平吗?”霍金用还能活动的3个手指头叩击键盘,在显示屏上回答女记者:“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霍金终生瘫痪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语言表达也有障碍。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却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心灵的乐观,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证明了奇性定理,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缩小,发现了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完成了《时间简史》《时间简史续编》《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等一系列科学论著。霍金为什么能够创造如此奇迹?根本原因是他心灵里充满阳光。他没有把苦难放在心上,他心中只有理想。

乐观者也会遭遇挫折,但不会因为挫折而悲观,而会感受乌云遮住的阳光;悲观者也会获得成就,但往往快乐不起来,沐浴着阳光却感受不到温暖。乐观者事事往好处想,缩小挫折,坚信希望就在前头;悲观者事事往坏处想,放大挫折,因而看不到希望。所以,幸福是属于乐观者的。安于清贫

古人主张“安贫乐道”。安于清贫,坚守信念,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说,能够安贫乐道也是一种幸福。

我家对面的一家小吃店,十几平方米的店面,摆上四五张小桌子,墙上张贴着各种面食、炒菜价目。一碗面、一盘菜,少则五六元,多则十一二元,可谓大众价位。因为味美价廉,天天食客满座。一到夏天,食客多了,屋里坐不下,老板便在店门外人行道上摆上小桌小凳。你看,一张小方桌上,一盘煮花生,一盘煮毛豆,一盘拍黄瓜,还有一盘猪头肉,4位食客一边饮酒,一边聊天,谈笑风生,怡然自得。

北京算得上国际大都会,这里有五星级乃至七星级大饭店,但更多的还是不沾“星”边的小面馆、小吃店。大饭店顾客盈门,小吃店也食客满座。这叫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乐趣。安于清贫,也是一种活法、一种乐趣。你看,坐在人行道上谈笑风生的“穷食客”们,乐得那么自然,那么自在。“安于清贫”的“安”,是“直面”的意思。“安于清贫”,不是消极的活法,而是积极的活法。不因为清贫而郁郁寡欢,不因为清贫而丧失人格。而是面对现实,保持乐观态度,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清贫,这才是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孔子的3000弟子,家境有贫有富,可他最赏识的却是家境贫寒的颜回。为什么?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颜回的可贵,正在于他安贫乐道,不为物欲所累,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宁静,始终保持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钱财多未必是福

许多做父母的,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总想给子女多留些钱财,以为那样会给他们带来幸福。给子女留下大量钱财,真的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吗?

林则徐给出的答案是:否。为什么?他在一副“教子联”里这样回答: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副“教子联”,很值得玩味。林则徐设想了两类子孙:一类“贤”,“如我”,另一类“愚”,“不如我”。他认为:假若子孙“如我”,是“贤者”,就不必给他们留钱财。因为给他们留下许多钱财,反而会“损其志”,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假若子孙“不如我”是“愚者”,就更不要给他们留下钱财,因为“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所以,子孙是贤是愚,给他们留下大量钱财,其结果往往跟父母的愿望相反。

清代流传这样一则《治家格言》: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这则格言,和林则徐的“教子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子孙的幸福,要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躺在父辈创造的财富上,往往会不思进取,甚至花天酒地,胡作非为。古代的许多纨绔子弟,如今的许多富二代,他们的放浪奢靡生活,证明林则徐的“教子联”和清代的“治家格言”的正确。生活好比一面镜子

英国作家萨克雷在他的名著《名利场》中写道:

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这句话朴实无华,却充满哲理。

人的一生中,如同在江河行舟。有时顺风顺水,有时险滩暗礁;有时风平浪静,有时风高浪涌。一帆风顺,只不过是美好的企望。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时顺时逆,时喜时悲,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此事古难全”,是人人都必须面对的生活规律。所以“不应有恨”,而要笑对人生。笑,是自信、自强的表现。

你对生活笑吧,生活就会对你笑!幸福与道德

亚里士多德说:“道德是幸福人生最稳定的必要条件。”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得到世界上多数哲学家的认同。因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整体的、长远的思考,应该把合乎道德作为生活实践的底线,不苛求完美人生,但至少是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人,以违反道德为代价,换来地位、财富,幸福吗?如果东窗事发,必然自毁前程,得来的是无尽的悔恨。侥幸逃脱了,但整天提心吊胆唯恐恶行败露,心灵永远不得安宁,又有什么幸福可言!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为什么能够坦荡荡?因为他做人合乎道德,所以能够心地坦然。一如元代马致远所说好:“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幸福与温度

偶读《中国妇女报》,发现一篇文章的标题很新颖:幸福就是过有温度的生活。作者在文中写道:“现在大家都重视‘深度’‘高度’,往往会忽视生活的‘温度’。”遗憾的是,“生活的温度”的含义是什么?为何强调“生活的温度”?作者却没有展开阐述。

我想,作为幸福指数的“温”,是一个精神范畴的概念,其内涵应该包含温暖、温和、温情、温馨,是跟“冷”如冷漠、冷淡、冷酷、冷冰冰相对立的。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存在着家庭关系、亲友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这些关系都与人的幸福息息相关。如果家庭不和,夫妻离异,兄弟反目,亲友疏远,邻里不相往来,孤家寡人,能有幸福可言吗?所以,向往幸福的人,要追求生活的温度,营造温暖、温和、温情、温馨的生活环境。构建心灵小康《北京青年报》“心理养生堂”专栏,有篇文章题曰“幸福在哪儿转了弯”,读罢觉得颇有新意。文中说,美国经济学家麦耶斯在分析了1991年世界人均国民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后,提出一个“拐点理论”。他发现,个人的财富与其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一个拐点:在贫穷国家里,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比较大。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超过一定水准时,财富与国民幸福感的相关就消失了,钱挣得多的人却未必感到幸福。因为财富的考虑靠的是客观数据,幸福的拥有靠的是主观体验。作者联系我国当今社会,认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的小康离人们越来越近了,但是非物质因素对人们的幸福感的影响却越来越大。据此,作者别出心裁地提出“构建心灵小康”的论题。遗憾的是,关于“心灵小康”的具体内涵,作者没能展开论述。

照我的理解,心灵小康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生活信念。其内涵应是:对事业要有进取精神,而对生活却要有淡泊心态;对美好生活要执着追求,而对现实生活却要豁达大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流行的网络语言说,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淡定。三章立志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唐·李贺《致酒行》志向—工作—成功

志向—工作—成功,这是巴斯德概括的走向成功的基本规律。他说:“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他把“志向”比喻为“事业的大门”,把“工作”比喻为“登堂入室的旅程”,把“成功”比喻为“旅程的尽头”。这三个比喻十分形象又富有哲理。志向,就是选择事业的方向。方向选定后,就要坚定不移地去奋斗,当到达终点时事业就成功了。不选择好“大门”,盲目东蹿西突,永远不能“登堂入室”。但是,大门选定了,如果不能坚决地、不动摇地去实施“登堂入室”,徒然望门兴叹,那就永远不能走上成功之路。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哲人荀子就指出:“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悟悟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没有明确的志向,永远没有明确的方向;不肯专心致志地工作,永远没有成功的希望。性痴则志凝《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痴”是个多义词,《现代汉语词典》列出的含义有四项:(1)傻,愚笨;(2)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3)极度沉迷某人或某件事物而不能自拔;(4)变傻了,精神失常。蒲松龄说的“性痴”,指的应该是⑵,即“极度迷恋某种事物”。凝,本义“凝结”,即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引申为“固定不变”。蒲松龄说的“志凝”取“固定不变”的引申义:坚定不移。有了“极度迷恋”,志向就会坚定不移,这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说,“性痴,则其志凝”。

蒲松龄的“性痴则志凝”和鲁迅主张的“韧性的战斗”,有异曲同工之妙。鲁迅认为对事业要“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这就是对事业的“性痴”。只有“性痴”,才会矢志不移,坚定而执着,坚持“韧性的战斗”,攻书则“文必工”,攻艺则“技必良”。志凝、文工、技良,都来源于“性痴”。一个人对某种事物达到痴迷程度,就会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摆脱个人得失,一门心思去实现目标,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没有这股痴劲,什么事都不可能做成,所以蒲松龄说,“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本人就是一个“性痴”者。据《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瓷罐),中贮苦茗(茶水),具巴菰(烟叶)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苇席),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身旁)。见行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创作)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蒇(完成)。”为了搜集创作素材,天天坐在大道旁,听过往行人讲述奇闻异说,如此坚持20余年。这段描述可能出于传说,实际上,蒲松龄20岁开始创作,40岁初具规模,此后又不断修改和增补,直至暮年才成书。他是倾注一生心力创作此书的。此期间,他家道衰败,又屡试不第。为了生活不得不做幕僚,寄人篱下,四处漂泊,“途中寂寞姑言鬼,舟上招摇意欲仙”。在极其艰难的境况下,耗尽一生心血完成《聊斋志异》。其性之痴,志之凝,由此可见。没有人替你奋斗

2013年新年伊始,央视开辟了一个新栏目《开讲啦》。开讲者是各方面的成功者,其中一位是赫赫有名的影视巨星成龙。成龙没有炫耀他的成功,而是讲述自己曾经的“卑微”。成龙当初进入演艺圈时,扮死尸,跑龙套,遭遇羞辱。他说:“曾经也有抱怨,但是我选择坚持,因为没有人能替你奋斗。”回顾这段“卑微”经历,他深有感触地说:“要相信奋斗的力量,让梦想不凋零。”

抱怨是没有志气的心态,总想不付出而获取,获取不得便怨天尤人。抱怨没有“好爸爸”,抱怨没有“好机遇”,抱怨没有“好条件”,曾经的梦想在抱怨中渐渐凋零。成龙的奋斗史,给了我们改变命运的钥匙。那就是:选择坚持,自己奋斗。无志者常立志

有一种人,常立志,朝立夕改,始终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总是生活在虚幻中。人们说“无志者常立志”,说的就是这种人。

常立志而终无志,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脚踏不到实地上,生活在虚幻之中;其二,缺乏坚韧精神,浅尝辄止,不肯持之以恒,不肯深入研究。

立志,要从实际出发,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愿望,使之经过努力可能实现。志向一经确定,则要努力践行,像鲁迅说得那样,执着如怨鬼,纠缠如毒蛇。志·气·能

志、气、能,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它们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古人云:“气者,体之充也;志者,气之帅也。”这里说的“气”,是我国古代哲学概念,即物质实体。我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气”是形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实体。《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孔颖达疏:“‘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王充在《论衡》中指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又说:“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气”又指人的元气,包括人的体质和意气。人有了“气”,才充满活力,这种活力就表现为“能”。能:才能,能力。能的大小表现为“能量”。何谓能量?能量本义“表示物体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常用来比喻人显示出来和尚未显示出来的活动能力。能量有正负之分,正能量对社会有益,负能量则对社会有害。人发挥正能量还是发挥负能量,和人的自我导向有关,这个自我导向就是“志”。所以说,“志者,气之帅也”。黑夜还有星星

报载:某中年人,32岁,生意失利,妻子又离他而去。他心灰意冷,憔悴不堪。母亲得知儿子的遭遇,劝他回老家散散心。他终于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到宁静的山村。吃完母亲做的红米饭,夜幕渐渐降临。父亲唤他拿着凉席,去屋顶睡觉。像儿时一样,父子俩铺好凉席,并排躺在凉席上。在黑夜的笼罩下,山村一片死寂。父亲说:“孩子,别怕黑夜,还有星星呢!”他仰望星空,银河斜横,北斗闪烁,散发着淡淡的清辉。他心里突然一亮:是呀,黑夜沉沉,天空还有星星在闪光!老爸朴实的话语,点亮了他心中的灯。他决心像星星那样冲破人生黑夜。白天黑夜轮回,是自然规律。人生也一样,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黑夜。关键在于:在黑夜里要认准北斗,不要迷失方向,不要丧失斗志。印度哲人泰戈尔说得好:“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目标:下一个

有人问球王贝利:“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答道:“下一个。”贝利踢进1000个球后,有人再问他:“你哪个球踢得最好?”他的回答还是:“下一个。”

贝利的回答,耐人回味。无论是成名之前,还是成名之后,贝利总是把目标定在“下一个”。贝利精神的可贵,正在于他永不停止在“这一个”上,而且努力踢好“下一个”、“再下一个”,永远向新的目标前进。记得鲁迅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永不满应当是一切有志者的必备品格,“下一个”应当是一切有志者的奋斗目标。自古名人多磨难

中国有句老话:“自古名人多磨难。”名人如此,凡人亦如此。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经得起磨难。成就与磨难,是一对双胞胎,不肯付出艰苦,不愿承受磨难,成就就会离你远去。名人之所以能成为名人,大都是由于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能够承受住一般人无法承受的种种磨难。他们面对事业的挫折,情场的失意,身体的疾病,家庭的困苦以及其他种种不幸,乃至遭遇诽谤和陷害,都能够不沮丧、不动摇、不退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终于取得卓越成就,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上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文如其人。司马迁也是一个伟大的强者。他因为替李陵说了公道话而惨遭宫刑,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忍辱苟生”,发愤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不朽著作《史记》。英国哲人培根说过:“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创造的。”厄运既可以摧残和毁灭弱者的肉体和生命,也可以激起强者的生命巨浪,成为创造人生价值的催化剂。一个人最出色的成就,往往是在逆境中实现的。挫折、贫穷、困苦、悲伤等等的痛苦和磨难,都可能磨砺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成为不折不挠的内驱力。贤圣如此,凡人何尝不如此。四章惜时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时间的哲学

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在小说《查第格》里出了个谜语:

世界上有种东西,最长又最短,最快又最慢,最能分割又最广大,最不受重视又最受惋惜。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失,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猜猜看,它是什么?

伏尔泰给出的谜底是:时间。

世间一切事物,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无穷无尽,人们将它比喻为“历史长河”;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稍纵即逝,人们把它比喻为“过眼烟云”。作乐的人,时间过得最快,在不知不觉中匆匆流逝;而等待的人,时间的脚步又迈得最慢,简直是“度日如年”。时间,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人们常常不重视,让时间白白流逝,过后又惋惜不已。然而在叹息中,时间又离他而去。没有时间,什么事都做不成。想要成就大事,更须争分夺秒。渺小的东西,时间会抹去它的痕迹;伟大的东西,时间却会让它永恒。

这个谜语多么富有哲理!它告诉人们一条生活真理:你若珍惜时间,时间就属于你;你若浪费时间,时间就离你而去;谁掌握了时间谁就掌握了人生。

伏尔泰的谜语,其实就是他的人生经验。时间对他是很苛刻的。因为反对暴政,伏尔泰两次被捕入狱,一次被逐出国,两次逃离巴黎。在他一生中,许多时间是在监狱和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他虽然失去了许多宝贵时间,但由于他充分利用了可以利用的分分秒秒,他的时间反而比一般人长。他是剧作家、小说家、哲学家,在戏剧、小说、哲学诸方面,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而其中不少作品就是在监狱里、在颠沛流离中创作的。伏尔泰之所以伟大,除了他的天赋以外,主要在于他的勤奋,在于他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时间。

我青年时代读过一首诗,诗的题目和作者的姓名都记不起来了,但是那些令我叹服的诗句,却至今一字不忘。诗中说:

我知道,时间有虚实短长,

全看人们赋予它的内容怎样。

纵然我们每天的时间完全一样,但是当你把它放在天平上,就会发现:

有些钟头异常短促,

有些分秒竟然很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