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发展突围与创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06:37:05

点击下载

作者:李克,郭江妮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地方发展突围与创新

地方发展突围与创新试读:

序 “互联网+”,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被认为正在引发一场继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前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像近百年来电力的普及一样,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全球也正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互联时代。

前几次工业革命可谓是释放了人类的“体力”;最新的技术革命则释放了人的“脑力”——梦想、激情、想象力、创新冲动……,所以它被认为是年轻人的时代,或者说年轻大脑的时代。“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已从试验室和专业领域中走出来,延伸、渗透到传统产业,快速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运行的核心理念,为人类搭建起一个全新的互联起来的数字化、智能化地球村。在互联网平台之上重构的经济运行模式,将是中国乃至世界在未来十年经济创新的主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不再仅仅被当作一种辅助性的工具,而是像电力的广泛应用一样,在整个社会起到如上所说的基础设施的作用。在未来,生产、生活都将基于互联网展开,人们将越来越体会到,“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互联网是万万不能的”。

就像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变革一样,互联网也是如此,它意味着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这势必对传统行业的经营模式、传统消费习惯造成颠覆式的冲击。

网上购物、即时通信、在线娱乐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新的日常习惯,从网络获取资讯越来越成为人们生产、生活趋向的指引。对销售、服务企业来说,电商的横行已然全面改写了传统零售行业、通信行业、广告媒体及出版行业的版图。互联网还将改变从制造到营销的各个环节。对制造业来说,互联网意味着由过去以效率和物质极大繁荣为终极目的的“社会化”大生产向“个性化”大生产转变,工业互联网通过将人、大数据、智能设备联结起来,将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全球化工业网络,同时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简化和优化运营环节。

就企业而言,一个深刻理解以“大数据”为核心和灵魂的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企业将会在未来获得重生和辉煌,而那些在新技术、新理念面前步伐迟缓的企业,将被以最快的方式无情地淘汰而成为历史。在互联的时代里,成功者往往只有行业中的前一、两名,所谓“数一数二”、“不三不四”。

世界经济“互联网化”的革命性变革,恰恰发生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亟需转型的时刻。在前几次划时代的工业革命中,中国都没有参与。而这一次的变革,中国正逢其时,经过几十年经济飞跃式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各方面都有了较为雄厚的基础,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际,可以说与世界各国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用“互联网+”改造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将是新世纪的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一些老牌强国会衰落下去,而一些新兴国家将会崛起。“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将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推动中国各方面发展的新引擎。

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个报告可以说把“互联网+”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究其根本,“互联网+”作为一场技术革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文化、观念,但改变不了人们的社会属性和对精神和物质产品的需求。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互联网新科技大潮中,只有真正有价值、有品质的产品才是可持续竞争力的保证。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还应该着重在自己的工业制造领域做出优秀的产品,建立更为规范的市场机制、对创新的激励机制,才能进一步摆脱廉价产品世界工场的角色,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赢得备受尊重的地位。第1章“互联网+”,加什么?怎么加? “互联网+”不是把互联网作为工具,而是把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设施,这才是“互联网+”的内涵所在。“互联网+”绝不是“加上互联网”。1.“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2015年3月5日,国家总理李克强在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政府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这被认为是“互联网+”首次在中国官方文件隆重亮相,意味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

于是,“互联网+”火了,它走到了“风尖浪口”之上,甚至,华丽丽地转身变成了“国策”。

等等,你还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这几个字眼不知何时起已经频频出现在你所触及的新闻、报表、商业计划上,乃至你不经意一抬头,马路边的巨幅楼盘广告牌上迎面向你赫然砸过来几个字——“互联网+”!但你摸了摸头,似懂非懂,感觉这个“+”有些高深莫测;又想,我上班用电脑、路上用手机,天天泡在网上不是看新闻,就是发微信、刷朋友圈,到淘宝上网购一些莫名其妙的鬼东西,可以说脑袋早都被互联网“夹”了。为什么还要“互联网+”?

有种说法是,不管你是谁,现在都应该知道“互联网+”是什么鬼东西。这个说法绝非言过其实。比如说,不管你是官员、民众、企业家、员工,不论你是搞电信、搞新闻、开矿办厂,你现在需要掌握开车的技能吧?需要会操作电脑吧?这些技能和你的身份就没有太大关系了。

有人曾经拿人类发明了电力,来比喻互联网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因为正如你知道的,你现在每天晚上回家进门的第一件事必须是,打开电灯开关,第二件事是,给你的智能手机赶紧插上电源,躺着刷微信、淘某宝。而没有电的生活是你无法想象的。假如在一百年前,电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你每天晚上回家的第一件事,是费劲巴拉地点亮你家昏黄的油灯,第二件事则是早点洗洗睡了,维持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更不用说对于那些生产企业来讲,电就是生命、生产力。一些电力没普及的地区、大城市电力不稳定的地区,即使人力成本再低,制造行业的投资商都不敢去。

如果电的重要性对你来说已经如此的重要,那么在今天,互联网的重要性也是如此。而且,就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你能想到的一切,早就被“一网打尽”。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从这个数据中大概可以看出中国人口互联网化的程度。

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和电力技术、蒸汽机技术一样,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人们把互联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革命与人类历史上的前几次工业革命相提并论,认为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时代正在进行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再换句话说,又一个革命性的时代早已到来,可谓形势激荡、风起云涌。对互联网的了解,以至于更深刻的理解,将成为你生活中的必要手段和基本生存技能。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更可能决定了你事业的未来。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曾经一段时间出现了“互联网思维”的说法。但是,互联网思维可以说是“互联网+”理念的初级阶段,是深刻认识互联网效能的一个热身和铺垫,很快就成了一个过时的提法。它号称新的思维,但人们很快发现仅仅靠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远远无法应付潜力无限的互联网时代。

无论情不情愿,我们早已不知不觉地活在了“互联网+”的时代里,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深深改变了。对一般人而言,这种改变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被动是因为互联网像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越来越不可或缺,主动是因为互联网带来的生命方式的革命、前所未有的便利,让我们主动选择它。

但是,互联网毕竟只是工具,尤其当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它的内涵,以及它可能带给人类生活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就能更从容、更主动地利用它,用智慧的火花,创造我们的未来。当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互联网+”,我们才能进一步运用它来建设我们的社会。“+互联网”和“互联网+”有什么不同

有人曾考证说,“互联网+”这个词是阿里巴巴的CEO马云发明出来的,造词的理念和编程有关,例如,C++。而在计算机编程领域,“某某+”意即为对“某某”的增强、升级、超越和集中。而西方人把“互联网+”称为“Internet Plus”。

好吧,我们姑且信之,也认为这个名字起得有水平,一方面很唬人,另一方面也确实很能说明问题。总之谁发明这个词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词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互联网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那么问题来了,“互联网+”这个高大上的词汇到底指什么?

最省事的解释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

对,就像上面这些例子。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互联网加医疗、加教育、加政务、加保险、加饮食服务业、加广告业……无限地加下去。

但是上面的例子还只能说是“互联网+”的初步形态,而且,“‘互联网’+传统行业”这个解释确实过于省事了,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比如,很多企业老板说,我们企业现在也上网了,也做APP了,也有门户网站了,也开始做官网了,也开始用互联网收集信息了,用互联网进行生产管理了,内部沟通往来不是电邮就是企信通、QQ等等,也用互联网招投标了,我们的楼盘也在网上营销推广了……总之,我们也“互联网+”了。

这叫“互联网+”吗?这顶多叫做“+互联网”。就比如,你不能因为家里买了一个移动电话,就说你是一个移动公司;或者路边卖烧饼的,买台电脑联上网开个烧饼网店,就叫做电商。这两个概念完全是不同的。“+互联网”的模式,确实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用户体验,拓展信息渠道、增加营销方式,等等。但这些也只能叫“+互联网”。究其根本,其立足点仍然是原来的生产、业务,只是增加了服务工具、增加性能、效率,你还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开展业务的补充角色,这还绝不是“互联网+”。

我们必须要明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互联网+”,它的立足点是互联网,而不是立足某一个传统行业。比如,不是立足于你的二亩三分地里出产什么就卖什么,而且还让互联网帮你卖,美其名曰电子商务,这是互联网思维,还属于“+互联网”。再比如说,传统出租车公司把自己的业务扩展到提供叫车电话,包括到现在做租车平台,也就是一个互联网平台,你可以在上面订车,也可以叫车,但是,这不叫“互联网+”,这叫“+互联网”。而“互联网+”是为乘客提供了一个服务的网络,是多对一式的服务,整合了整个网络的资源,而不是一对一式的服务。只要你能用手机上网,你就处在这个服务网络里,离你最近的交通工具就会随时响应你,不管你在哪里。这就是立足于互联网。“互联网+”将决定你的地里能产什么、需要产什么、怎么产、怎么卖、怎么被消费掉。乃至于,在“互联网+”时代中,我们大脑中所想的问题应该常常是,“我们还能利用互联网做些什么?”而彻底忘掉自己原本是一个农民,自家地里原来出产什么。也就好比,人们最初发明电、发明了电灯,随即用最快的速度扔掉了油灯,并常常在想,“我们还能用电做些什么?”

打个比方,“+互联网”是物理反应,是简单的相加。例如,金融互联网,就是金融加互联网。但是“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就是把互联网当作基础,这个“+”是化学反应,是深度的融合。

还可以再进一步说,“互联网+”,是把互联网作为基础,而不是作为手段。

再举些例子来说吧。就好比电,它是基础。基于电力能源的应用,催生出了多少新的产业和革命性的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多少生活形态?电灯、电报、电话、电视、电车,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生活方式、通信方式、生产方式。它不是意味着你出了门还是坐在马车上,但不再打灯笼照亮了,而拿着手电;而是,你坐在电车上、电气化铁路的列车在大陆上千里飞驰。它不是点缀你的生活,是颠覆你以往的生活。“互联网+”也是如此。

再例如“58同城”,它的出现是基于互联网开展业务。没有互联网,就没有“58同城”。以此类推,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淘宝、京东、阿里巴巴、当当,没有支付宝、微信、滴滴打车……他们不是传统行业的延伸,而是完全创造了一个新的行业形式。

所以,“互联网+”是什么?没错,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同时绝不是倒过来——传统行业+“互联网”。

为什么要加传统行业?那我们先要问,传统行业的背后是什么?传统行业的背后实际上是人们的需求,人们有这样的需要,就产生了这样的行业。

那么,再进一步把“‘互联网’+传统行业”的传统行业这几个字替换掉,“互联网+”就是:“基于互联网来满足人们的种种生产、生活需求”,乃至于制造出新的需求。有了“互联网+视频”,于是你习惯了在土豆、优酷、乐视上观看节目;有了“互联网+社交”,我们的生活里出现了微信、微博、QQ等等这些新老朋友;有了“互联网+阅读”,网络小说畅行市场,新闻客户端成为信息宠儿。这些都是基于互联网来满足人们生活的例子。

更不用说,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那些生产设备更加人性化,能基于网络而随时响应用户,生产出更加个性化的产品。

再确切地说,“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关系是,互联网吸纳传统行业;基于互联网,实现传统行业所实现的功能。

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很多传统行业在强大的互联网面前被彻底颠覆,这绝非是因为人们没有相应的需求了,而是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方式变了。乃至于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人们需求的内容、形态也发生了变革。这是后面会谈到的。

有人甚至极端地说:“互联网不是为了赚钱。做公司的时候,不是想怎么挣钱,或者从来没有想过走商业化,只是想到客户有这个需求,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实现这个需求以后怎么盈利没有想过,所以我们把这个称之为‘互联网+’。”

说不想赚钱是假的,但这个说法有道理的地方在于,它把互联网的重要性提升到基础性的地位。空气、阳光、风,有谁用这些来赚钱?再比如电,一个国家,可以不靠发电赚钱,但赔钱也要保证电力的充足供应,对于国计民生而言,它是多么必要和重要,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总的来说,“互联网+”可以加很多东西,但决不能加传统思维和既得利益。我们要做的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后者对于互联网的理解还处于初级层次上。换句话说,“互联网+”不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而是互联网深度吸收、融合、改造传统行业,乃至创造新的行业,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不是工具,而是未来社会的框架

对于“互联网+究竟是什么”这个话题,各路专家也纷纷抛出自己的观点。以BAT为代表的产业界大佬们迅速地抛出了各自对它的诠释,竞相引领“互联网+”的发展潮流。顺便说一下,BAT也就是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idu、Alibaba和Tencent。不过,求“新”本来就是互联网的原生价值,因而对它的边界做出“清楚”界定的同时便可能已经过时了。但是,至少在一点上人们已经能够达成共识,即互联网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基于互联网,人类世界正在形成新的社会基础框架。“互联网+”的基础当然还是互联网,因此仍然首先需要对互联网展开一些讨论。之所以说互联网超越了工具层面,是因为互联网成为人类世界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新的社会基础框架,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之所以使用“基础框架”这个词,是因为它可以包含类似基础设施、制度规范以及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等各类概念。

正如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人们所论述的,互联网实现了所谓时空的“穿越”。那些用来实现“穿越”的信息设备,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就如同嵌入在实体世界与互联网世界之间的“虫洞”,让人类在两者之间自由穿行。按照控制论的观点,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了人类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在实体世界要获得这三类要素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和传统实体世界有了重大区别。全球化在互联网时代才成为一种全世界可以真实体验的生存状态。正如同当年人类发现新大陆,互联网也开创了一个“新世界”,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财富。

而传统经济如何在互联网条件下转型升级?是另找“出海口”自谋生路,还是向那些早期“拓荒者”们缴纳过路费,或者是合作开发,这成为“互联网+”时代最先面对的问题。

伴随着对这个“新世界”的不断拓展,一种扑面而来的“新”文化也正在人类社会中迅速地蔓延。这场文化的“革命”,首先表现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休闲中行为模式上的改变。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少男少女,即使不懂技术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工作、消费、交友、娱乐、恋爱。人类的行为被不断地互联网化,同时也不断演化出各种互联网行为,它不仅利用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同时也碎片化了人们的生活。

如果说传统的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无论身处何方都可知天下事,而智能互联网则将实现无论身处何方都可知家中事;而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界限也已经被各种智能穿戴设备打通。这些行为模式的改变将带来与之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表现的改变。对“互联网+”的简单总结

首先,“+”意味着演进。

互联网正在从单纯的信息传递功能向价值传递、价值创造的综合功能演进。互联网的发展从20年前的新闻门户网站、娱乐游戏网站等以“看”为主的形式逐步向今天的消费领域、生产领域渗透。从“眼球”互联网向消费互联网、生产互联网方向发展是互联网自身优化升级的过程。这个过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其次,“+”意味着融合。

互联网作为一项通用目的技术已经逐渐全面融入到了经济社会的各领域。例如,互联网融入政府管理,电子政务支撑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互联网融入医疗卫生,远程诊断、在线医疗减缓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互联网融入教育科技,在线教育、大规模在线开放研究提高了教育和科研效率;互联网融入金融业,网络众筹、小微借贷降低了融资成本;互联网融入零售业,涌现出淘宝、京东等一大批在线商城;互联网融入传统工业,为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使传统工业焕发新的活力。

再次,“+”意味着延伸。

互联网将人类活动从线上向线下、从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延伸。社交APP促进线上论坛结合线下活动;O2O应用将虚拟网店和实体店铺连接。此外,互联网使生产和生活要素在国别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甚至突破了传统产业布局的空间限制,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和创新空间。跨境电商、网上自贸区、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互联网+”时代是怎么到来的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的经济运行、社会生活带来全方位的改变。为什么技术革命会引发这种深刻的变革?因为技术革命的背后本身就是思维、世界观在驱动,例如追求效率、追求对物质匮乏而带来的不自由的突破,等等。

如果说前几次工业革命释放了人的“体力”,而最新的技术革命则释放了人的“脑力”——梦想、激情、想象力、创新冲动。

自1960年代以来,全球计算机、信息与通信技术快速进步。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是一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划时代革命。摩尔定律[1]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社会的迅速互联网化提供了极具经济性的技术手段。在不长的时间内,推动了计算机硬件先后经历大型机、小大型机、小型PC/兼容机到桌面互联网时代,并正在步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时代。全球联网的设备数量已由百万、千万级上升至百亿、千亿量级,快速和高度数据化的互联网世界,其宽度、密度和复杂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1991年,出现了万维网;1994年起,互联网开始了商业化的应用,互联网开始从实验室进入公众的生活当中。中国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014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为39%。发达国家为77%,发展中国家为31%,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则达到了47.9%,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低成本的移动智能终端使得更广泛的社会人群具备了随时、随地、随心联网的机动性。

近20年来,互联网应用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WiFi的出现使移动互联成为可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推动人类生活进入数字化、智能化的“互联网+”时代。

顾名思义,“互联网+”是互联网功能的增强和应用的拓展。互联网的应用从面向网民个体到面向企业的拓展,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跃升,可以说“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演进和互联网化深入的新阶段。“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全社会的互联网化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初级的消费互联网阶段,网络是互联网发展的载体,网民是驱动力,互联网企业是主体。在包括产业互联网的“互联网+”阶段,O2O是载体,市场是驱动力,实体经济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是主体。

尽管在这之前,互联网已经在产业供应与销售的流通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核心制造环节的互联网应用仅仅处于入门状态,互联网尚未真正成为制造平台和工作平台。“互联网+”意味着互联网化进程开始向产业应用领域拓展。

基于互联网从IT(信息技术)到CT(通信技术)再到DT(数据技术)的发展,同时为了适应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变,近年德国和美国相继提出工业4.0和产业互联网的概念,美国GE公司预测全球产业互联网的增加值在2025年将占到GDP的50%,显示了产业互联网较消费互联网更宏伟的未来。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工商业、物流、金融业等领域,将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结合,破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减少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中间环节,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医疗、教育、交通、旅游等与人们工作、生活更加贴近的行业日益深深地受到互联网化的影响。总的来说,近20年互联网逐渐面向消费者扩展到各个领域。

麦肯锡公司以云服务渗透率和中小企业互联网使用率来比较中美两国产业互联网差距,2013年中国仅相当于美国的1/3到1/4。VMWare(中文名“威睿”)公司认为大约到2040年中国的产业互联网才有可能赶上美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由于经济的腾飞和基建制造业的强大实力,其经济后发优势造就了互联网在民生各领域应用的迅速普及。例如,目前中国网络销售占零售业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美国。按照美国VMWare公司估计,就面向消费的互联网经济规模占GDP的比例而言,2014年中国为4.4%,美国为4.3%。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也走在了美国的前面。

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行动中将发挥开拓者作用。但是,“互联网+”的时代更需要实体经济企业发挥主力作用,并且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中国政府在2015年出台了一系列围绕着“互联网+”的国家行动战略,先后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些行动计划既是顺应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趋势,也是打造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决策。“互联网+”体现出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向着网络化、智能化、互联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构建出了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生发出改写全球经济版图和重塑产业结构的新引擎和新机遇。对于中国来说,能否在未来抢占全球信息化的战略制高点,是未来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从IT到DT的跨越

就在人们渐渐熟悉了IT(信息科技)这个词的时候,IT时代已经悄悄地向DT(数字科技)时代快速跨越了。

在IT时代,互联网络、信息技术还只是大大地提升了企业管理效率、市场敏感度,DT时代则更加激发了大众活力,使信息传送得到了质的飞跃。IT时代,信息可以成为生产力,而DT时代能汇集和运用的信息内容更广、更深,运用的层次更高,更高维度的信息——数据成为了新的生产力。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不再是石油驱动,而由数据驱动。DT的能量可见一斑。

在互联网和所有的信息系统中,万物归一,一切皆为数据。大数据不是一种时尚,不只是一种规模巨大的数据集,其实质是一种从高度关联的数据中获取知识和价值的创新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本来就是大数据之网,互联网创新的真谛在于如何“玩转”数据。

大数据当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唯一技术,但却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互联网兴起20余年来,究竟哪些模式可以归为成功的范式尚不可定论,过去几年里不少传统企业曾经试图通过外聘IT方面的专业团队来为自己的传统业务构建电子商务模式,但最终却大多以失败告终。这说明,仅仅披上互联网“外衣”搞简单复制,其结果并不理想。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互联网的根本价值,实质上,也就是数据的价值。“互联网+”是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新世界,要迈入“互联网+”的宏大体系,首先要有数据意识,要善于从数据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其次要有数据分析的技术,要将其视为核心的而不是辅助的技术。

DT时代的生产模式将是C2B(Customer to Business)模式而不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未来的机器将不仅会生产产品,还会“思考”,与人“对话”,会自我完善。未来企业的关注点不再仅仅是规模、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占有率,而更会关注生产环节的灵活性、敏捷性、个性化,以及同用户的友好互动。在更高的层面上,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不再把竞争和对抗作为谋求生存的重点,而是在竞争的同时增加合作,同时,更加重视对整个社会的关怀和责任。

可以说,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都推动了世界的整合和全球化的进程。互联网的出现让地球变得更小、让世界更加一体化。新技术的出现让地球上每一个不同的个体都可以随时与另一个个体产生联结,面对越来越“小”的地球,人类携手共创梦想进一步成为可能。“互联网+”的时代精神

近代中国人总结出一种深刻的经验教训,叫做“落后就要挨打”。在“互联网+”的时代中,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且这种落后是不能靠任何“保护”来免于被淘汰的命运,而只能靠创新的胜利来获得竞争的优势。

如果我们说农业时代、工业时代都有其所对应的时代精神,那么“互联网+”时代同样如此。什么是互联网精神?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诸如“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等等。但要真正将互联网的力量释放出来,目前看来,在融入革新、融入“互联网+”的实践中这些精神还远远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有着各种各样的实践形态,但要想成功,就必须在“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理念引导下才能实至名归。

从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的整个经济格局、产业版图乃至整个社会运行都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新气象。20年之后,我们走向“互联网+”,这是一种基于历史之上的必然选择与新的出发点。它是一种行动的选择,更是一场观念上的深化与革命。

例如传统制造业领域,那种垄断、封闭的生产形态,轻技术附加值而靠拼规模、拼资源的时代,必将一去不复返。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中,制造业必须靠技术来提升品质与竞争力,方能赢得更大的天地。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这种结合,当然不只是简单的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而更需要植入互联网精神,对传统行业进行换代升级式的改造。“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通过信息技术连接,消解了以往各个领域间不必要的壁垒,让市场中的每个主体、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参与到平等的竞争与服务中来,也只有在这种平等之上才有真正的协作与分享。市场经济本来就是充分精细化分工的经济,每个链条之间若不能进行充分的协作与信息共享,受损的必将是整体市场的发育。在未来的相关改革中,如果不能深刻体会到“互联网+”的时代精神,不借此打通利益壁垒,延续那种条块化的僵化局面,则改革的推行就将事倍功半。“互联网+”时代开启一种全新“创业”模式,整个社会也迎来一场互联网价值理念的扩散与植入。无论是改革、打造中国的工业4.0版,还是助推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发展,互联网精神都堪称是“润滑剂”与新的精神指南。

事实上,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与成绩的取得,与互联网所代表的“开放”精神是深度契合的。它的生命力与成功,在过去已被证明并让中国受益,在未来,它必将庇佑我们找到并占据下一个发展的新风口。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创新2.0

创新2.0,简单地说就是创新1.0的升级。

创新1.0是指工业时代的创新形态,创新2.0则是指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如果说创新 1.0是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特别关注用户创新,是以人为本的创新,以应用为本的创新。

可以说,“互联网+”是创新2.0时代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与共同演化的高度概括。简言之,“互联网+”=新一代ICT[2]+创新2.0。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创新2.0模式的发展和演变,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区)、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客)、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Wiki(维基模式)、Prosumer(产消者)、Crowdsourcing(众包)等典型创新2.0模式不断涌现。

创新2.0推动了科技创新主体由“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转变。专业地说,即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它的应用可以让人了解目前由于信息通讯技术(ICT)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而引发的科技创新模式的改变——从专业科技人员实验室研发出科技创新成果后用户被动使用,到技术创新成果的最终用户直接或通过共同创新平台参与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全过程。面向知识社会的科学2.0、技术2.0和管理2.0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引擎。创新2.0是知识社会条件下以人为本的典型创新模式,其例子包括Web 2.0,开放源代码、自由软件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微观装配实验室等。创新是国家兴盛之源

人类的历史一再证明,创新从来就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没有创新的社会是不可持续的,创新是一个社会中实现效率的根源。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无论是企业经营、科技研发还是政府管理,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是国家和民族兴盛的源泉。

中华民族绝不是缺少创新智慧和开拓精神的民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是通过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的中国可以说是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层面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阶段后保持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李克强又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每到一地考察,李克强几乎都要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希望借此来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又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在政策层面上,2015年3月,中国国务院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此在中国社会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从国家战略指导方针的内涵来看,“互联网+”行动计划就是使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各部门的渗透、扩散和应用的过程,通过云、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将原本被局限和固化于某一部门或某一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释放出来,增强信息流动性。在这个局面下,人人都可能成为创业主体和创新单元,促进互联网共享共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国政府目前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2015年5月7日在北京考察创新创业时首先选择去中科院物理所,在那里他强调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国家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只有夯实这个“地基”,才能筑起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大厦”。创新让“+”不是“物理性”叠加

在“互联网+”时代,只有创新才可以让“+”不是“物理性”叠加,而是真正建立起一个互联网化的社会。“互联网+”的核心是“+”。从演化的角度来看,如果说物理性的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新的基础框架,那么无论是市场、社会还是政府都需要产生各种新的“变异”来适应这个环境。

这种“变异”的根本是创新:不是互联网与各行业的“物理性”的叠加,而是一种“化学性”的融合。把互联网作为新的元素加进去,实际上是丰富了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信息“剂量”,其结果并不是要在互联网上添加什么新的企业或者服务,而是要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基础上产生某种新“物质”或者新“能量”。也只有创新才可以让“+”不是加法的加,而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加”。“互联网+”的时代催生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态,并逐渐成长壮大为国家经济领域新的主导产业,推动着传统产业更替演进,带动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产业创新方面,由于互联网技术空间突破了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整合了政府、企业、协会、院所等优势资源,形成跨区域、多领域、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打破信息垄断,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新环境,使大批的小微企业成为创新的生力军。

在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方面,互联网深度融入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促进企业产品模式、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不断创新。网络众包、创客、生产消费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透明供应链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零边际成本等新理念在加速重构着各个产业的价值链体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生产手机的小米公司主要由研发人员构成,其通过互联网与合作伙伴共同生产、流通等业务环节,并通过互联网运营着庞大的企业网络。正是网络众包平台改变了企业的发包模式,这可以使企业对自身的优势精准定位,不同的企业间优势互补,极大程度上规避了传统生产企业“高、大、全”的弊端。“互联网+”还推动着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微观层面,“互联网+”使得协同制造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出现了只有运营总部而没有生产车间的网络企业或虚拟企业。新的企业管理组织形式表现为扁平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在宏观层面,“互联网+”深刻改变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在线审批推动政务服务模式由多门向一门、由网下分散服务向网上集中服务转变。此外,“互联网+”推动交通运输、城市运营等向高效化、精细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推动创新、创业,还需要做些什么

首先是在中国社会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信息基础设施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必要条件。根据统计,到2014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6.49亿人,全年新增网民3117万人,增幅明显收窄。互联网普及率的城乡差异达34个百分点。之所以出现网民增速放缓以及城乡数字鸿沟较大的现象,除了农村人口缺乏网络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原因外,更主要是因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在未来政府还需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资金投入上大力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基建建设倾斜,加快“互联网+”纵深推进,激活落后地区创业和创新潜力。

其次是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起“互联网+”思维,缩短政策适配期。

互联网迅速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催生出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总的来说,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就对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提出新的挑战。例如,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就经历了一个政策适配的过程,从高速发展到暂停业务,再到出台政策对行业进行规范。目前的商务专车服务也遇到了监管压力,面临尴尬困境。面对一些新兴领域出现政策真空的情况,政府相关的管理需要采取开放包容的心态,因应新的形势,拿出高远的战略思维,及时制定、出台与“互联网+”发展相匹配的政策导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时代营造健康、良好的政策环境。

最后一点是,还需要尽快完善相关领域的法律体系,并规范市场秩序。

最近几年,由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带动了互联网产业发展,其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在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的背景下,也存在恶性竞争和违约现象。例如,淘宝网的购物平台曾因假货泛滥而饱受诟病,小型互联网金融公司因破产而违约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应该说,在市场发挥对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也需要起到应有的引导监管作用。例如,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规范管理,从展业规范、防范误导、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更为严格的规定;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加强基础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强化互联网信息安全管控,为“互联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确保创新创业在中国全社会有序地开展。第2章“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云、端、网 “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云计算、大数据设施)、“网”(互联网、物联网等设施)、“端”(移动设备及相关软件)。对“互联网+”来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是几个关键性的概念。1.物联网物联网,物物相联的网络

什么是物联网呢?物联网的英文为“Internet of Things”,缩写为IOT,直译就是“物件们的联接网络”,通俗来说,就是“万物联网”。更正规的说法是,“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前冷冰冰、毫不相干的物品,现在成了一个有机的体系,而且,它还能主动响应你的需要。

物联网的正规定义是,“通过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早在2010年,“物联网”首次被写入中国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是这样定义的。

又早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将其定义为:“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这个解释与上面大同小异。

物联网被认为启动了一个“5A”新时代,即实现anyone、anyhow、anytime、anywhere以及anything(任何人、任何方式、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东西)的联结。在物联网时代,随时随地一切互联的现实正在到来。

理解物联网概念的一个关键就是,在物联网的世界里,在四处蔓延、无所不在的网络中,使用网络的不仅仅是人,还有无数的机器、设备、装置,它们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联接起来,互相之间“对话”、信息互换。也就是说,不仅是人和物的交流,也包括物和物的“交流”。例如,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小到手表、钥匙,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感应芯片,把它变得智能化,这个物体就可以自动“开口说话”,再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

随着传感器技术越来越先进,除了温度、湿度、气压这些环境数据,更多与人体相关的生理状态数据也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得。又随着多核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海量数据分析技术等手段的应用,数据处理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使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进一步成为可能。

总的说起来,物联网使得智能由人及物、由物及人,实现了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高度的扩容。物体联网之后可以把机器运作所有的状态信息反馈到网络空间,靠人来对它进行实时的分析和判断、仿真以及运营,从而对高度复杂联网的机器进行统一控制。

你应该看得出来,构建物联网络有一个核心技术,就是所谓的传感装置,它会对你进行“察言观色”,判断并及时了解你的意图和需要,再自动下达指令给你身边的设备、器具来满足你的需要。物联网中的惬意生活

当初一听到物联网这个词,我脑海中马上泛起的是像辛勤小蜜蜂一样在小区里到处飞来飞去的顺丰小哥和京东的送件小货车。这玩笑开大了,那个叫“物联”的东西和“物流”半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如果换一些词如“传感网络”、“智能家居”来表达物联网的含义,当初我的迷茫就要小得多。

未来的某个时间,你要从北京开车到天津,上车后只要设置好目的地,就可以随便睡觉、看电影之类的,车载系统会通过路面接收到的传感信号进入智能行驶模式。如果你生病了,不用去医院体检,只要在自己家通过一个小小的仪器,就可以让医生24小时随时监控你的体温、血压、脉搏。当你开着车出去的时候,突然刮大风了,而你的阳台上挂着刚洗好的衣服。没关系,你用手机发个指令,晾衣服的升降杆就自动降下来了,所有的衣服一件没丢。

物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物联网是“通人性”的。下班了,你只要提前用手机发出一个指令,家里的电饭煲就会自动加热做饭,空调开始降温。就像你下班的时候,你家的小狗会四蹄撒欢地扑过来,冲你叫着,欢迎它的主人。物联网也可以使我们集群里面每一件冰冷的设备都产生动感,都具有亲情,能理解你的意愿而自动响应你的需求。比如当你家里全面实现了物联网智慧家居以后,出门回到家后只要在沙发上一坐,你的咖啡机就会自动启动,煮上一杯咖啡,完成以后,它会提醒你,先生,咖啡煮好了,请您品尝。这时候,尽管屋里没有人,但是这句话会让你感到非常温馨。

上面的这些例子,至少让你对物联网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那些本来冷冰冰的仪器、家具、用品,现在好像都有生命了一样,知道你要干什么,需要哪些主动、贴心的呵护,这就是物联网的功用。这些案例都生动地说明,物联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会使我们生活更幸福、惬意。智慧地球——物联的世界

如果稍微扩展一下思维,聪明的你马上就能想到,物联网不仅可以应用到智能家居,还可以应用到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电力、智能安防、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智能建筑、智能水务、商业智能、智能工业、平安城市。总之你大脑慢慢也开始能接收“智慧地球”这样一个概念了。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美国已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并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如今,“智慧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该战略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人所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

自2009年8月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中国的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被认为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催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分析人士指出,如今智能硬件层出不穷,从智能手环到智能手表,从智能盒子到智能家居,无不是在强化硬件的远程操控力。智能化硬件之间的连接,让数据、信息、控制实现互通,而硬件本身提供的各种服务又帮助人们实现方便简单的智能化生活。这实际上就是物联网。

全球最大的IT行业分析和咨询服务企业Gar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260亿个联网对象(不包括PC、智能手机和平板),大约是2015年48.8亿个的5倍之多,物联网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总的来说,物联网产业应用无限、价值无限、潜力无限,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专家预测十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将广泛运用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就此诞生。

但目前来说,物联网应用的规模还并不大,整体物联网产业仍然属于新兴市场,需要逐步培育,既需要推出更成熟的产品、进一步培育用户作用习惯,也有待建立创新化的商业模式。物联网引发第四次产业革命

我们先来看制造业强大的德国,他们对于物联网的未来所提出的口号是,“让工厂不再有工人”。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在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位于凯泽斯劳滕的工厂开展了试点活动,该工厂所生产的洗发水和洗手液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测试中,人们通过网络下单,装配线上的空洗手液瓶贴着的射频识别标签会自动与生产机器进行连接,告知机器其所需要产品种类、香型、瓶盖颜色和商标。

在这样的装配线上,相邻的两瓶洗手液有可能是全然不同的产品。经过25年的数字化发展,目前该厂的自动化运作程度已经达到75%左右,其1150名员工主要是从事计算机操作和生产流程的监控。这一实验主要依靠的是机器与产品通过无线网络所进行的“对话”,而劳动力的付出则是提交样品订单

一篇《“工业4.0”,从微笑曲线到穹顶弧线》的文章指出,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与美国的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不同,德国人将18世纪人类在生产领域引入机械制造设备定义为工业1.0,把20世纪初的电气化定义为2.0,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信息化定义为3.0,而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宣告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德国工业4.0战略的关键就是将软件、传感器和通信系统集成于所谓的物理网络系统,在这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汇之处,人们越来越多地构思、优化、测试和设计产品。这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说法得到了普遍认可。

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联网或者说传感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也被认为是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力量。

回顾工业革命历程: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的生产,人类开始围绕机器工作,机器代替了人的手脚运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由电力能源为大规模的生产,生产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有了流水线。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开始渗透到工业中,开启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把信息技术渗透到工业的各个环节中。

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领域面临着新一代互联网和智慧处理新时代的变革,这个变革将是智慧的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使得物联网、互联网带来数据智慧的大汇聚和工业系统融合,引起工业界巨大的变化,引发全方位产业的变革,未来的工业将按照互联网的互联协同的组织方式进行生产。

物联网的“预见性维护”和“自适应分析”是推动产业革命的动力。

预见性维护的概念正在因为物联网而大放异彩,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生产线和工程通过更加智能化的网络来管理,从而大幅度降低整体成本。预见性维护可以带来双重利益。一方面是让设备正常运行的效能和时间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是缩短维修工的工作时间、降低其劳动强度。这些功效在许多行业的工业系统中都已经显现出来。

我们来看物联网提高预见力,降低运营成本的三个案例:(1)交通运输:对于拥有飞机、火车和大型运输车队的企业,设备的维护保养和零部件更换目前通常都是按照时间、里程等数据预估何时进行。预见性维护可以让这些关键性部件更精确地报告自己的状况,从而减少检测和计划性维护的时间。在这样的系统中,主要的部件都会自动预警何时需要工作人员的观察、检测或更换。(2)能源:发电机运转不顺畅,变压器过热,风力发电机效率降低,以及各种关键性设备的故障,运营者都可以在检测中心及时掌握。(3)楼宇建筑:楼宇的电器、机械系统中,例如照明、温度湿度管理、安全防护等,都可以植入各种传感器。任何部位发生问题,都可以随时通知工程师,解除了维护人员日夜值班的困扰,让他们专注于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自适应分析就是让装置、设备、生产线和工厂有能力自己去分析和解读大量的数据,从而随时对自己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调整。而且,在这些长期的实时自动调整中自动提炼出更深层的智慧,帮助企业从整体上改善业务流程。自适应分析让装置设备可以自我识别、自我诊断,及时、精确地报告出现的故障、问题,而且通常都或多或少可以通过对整个系统的闭环调整而具备一定的“自我疗愈”功能。

随着多核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与此相关的是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海量数据分析技术。所有这些,最终都会体现在新的商业模式,以及规模大小更加多样化的企业机构。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所带动的交通运输革命,工厂车间里更加智能化的自动化生产线,这些都是物联网典型的应用。

在这样的工业4.0时代,企业管理方式、生产模式、商业模式也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最浅近的例子是,淘宝现在不光开网店也开始收购工厂,而将来所有的生产要素都会在淘宝的阿里云中处理和调配;Google也开始组织生产无人机、汽车,将来的工业有可能是以网络为主导的组织工业生产、组织工业价值链的模式,而不是目前传统的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方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