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花次第开:钱基博与钱氏家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2:25:42

点击下载

作者:高涛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学之花次第开:钱基博与钱氏家风

国学之花次第开:钱基博与钱氏家风试读:

总 序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性格。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气。这样一种看不见的风尚习惯、摸不着的精神风貌,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的诗中。与潘岳有“双璧”之称的夏侯湛,自恃文才超群,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成篇。潘岳为与友人唱和,写作了《家风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勉。“家风”又称“门风”,这个词语在西晋出现并在随后流行,显然和“士族”“世族”“势族”“大族”“世家大族”成为社会上的统治力量有关。无论是以宗族为根基、以武力为特质的地方豪族,还是以官宦为标志、以文化为表征的名家大姓,他们政治上累世贵显,经济上广占土地,文化上世传家学,垄断了全社会的主要资源。除通过九品中正制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之外,他们还自矜门户、标树家风,用以抵御皇权和寒人的侵渔。正因为如此,两晋以后,这个词语渐次流行。从发轫之初,“家风”就往往和“门风”互用。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作一个家庭的传统、一个家庭的文化。

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淀,就形成不了传统。在《论传统》的作者希尔斯看来,至少要持续三代人,才能成为传统。尽管世代本身的长短不一,但无论是信仰还是行动范式要成为传统,至少需要三代人的两次延传。家风作为特定家庭的传统,是该家庭长时期历史汰选、传统沉淀的结果,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在历史文献中,“家风”或与“世德”共举,或与“世业”并称,足见家风有别于时尚,而与“世”即很多年代、好几辈子紧密关联。在时间上持续的短暂性是时尚的特征,而家风则是历经延传并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孙后代身上一再出现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含对传统的继承。如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家风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家风。实际上,这只是说者的一种期许、一种渴盼,家风本身并不蕴含这样的意味。否则,“良好家风”就是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正如“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一样,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它完全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跋扈凶横。如同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风习我们称之为学风、班风,而学风有好坏之分,班风有高下之别,并不总是值得弘扬一样,家风同样也有不良的,并不都是传家宝。正因为如此,对家风或门风则就既有称誉,也有贬损。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

的确,家风的特征在前现代、在乡村社会、在大家庭中表现得十分鲜明,格外生动,而在现代城市家庭中却不那么明显。但是,只要一个组织存在,就会有这个组织的文化,特别是这个组织如果有历史的厚重,有传统的积淀,就更是如此。作为家庭的文化,家风是附丽于家庭而存在的,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风。家风并不必然会因为农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丧失,或者说,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情势的变化,家风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变化,但家风仍然会存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没有家风,本质上也是一种家风。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的当今社会,人们感叹“家风”的荡然无存,其实是指家庭所秉持的“只耕田,只读书,自然富贵;不欠债,不健讼,何等安宁”这样一些古典原则的式微,是指“耕读两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俭二字,勤能创业俭能盈”这样一些传统内容的沦落,是“志欲光前,惟是诗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传家”这样一些旧时理念的散淡,而不是家风本身的消逝。

此外,家风不同于家规。虽然这两个词都与家庭教育相关,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差异。

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仪、家教、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行于口头、针对性强的具体教诫,是见诸家书、目的明确的谆谆训诲,是载诸家谱、可供讽诵的文本规条。家规可以有多种分类,如: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教诫活动的家规和文献形式的家规两种;根据内容,则可以分为针对一人一事、起因明确、内容具体、结果显豁的非规范性家规和针对整个人生、涉及方方面面的规范性家规。有的家规,着重家庭子弟的道德修养,教授为人处世要法;有的家规,集中居家治生,以至是祠堂、义庄、学塾等的管理规条。但无论如何,相对于家风,家规一个总的特点是有形的,是可视可见的。

一个家庭的家风有别于这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历史文献中的“渐渍家风”,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家规看作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马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同。这一报道对于引导人们自觉省思,培植良好的家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夯实家庭这一社会的堡垒,进而培养全社会的良风美俗,疗治现今社会的乱象,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用心,寻根杂志社主编郑强胜代表大象出版社,约请我主编这套“名人家风丛书”。

由于时间关系,第一辑的十本书都是我的学生编写的,他们有的已经博士毕业,有的还硕士在读,水平不一。尽管我们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多次在中心的例会上讨论编写事宜,但由于时间仓促,特别是水平所限,其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读者诚挚地帮助我们,不吝指教,以便我们把后面的工作做得更好。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徐梓2015年1月第一章

第一章 钱氏的谱系

《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序目》

第一节 吴越武肃王钱镠

一、早年钱镠“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是《百家姓》的开篇语。随着国学的复兴,以《百家姓》为代表的蒙书再一次走进儿童的课堂。可是,《百家姓》的作者是谁?它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的?后人恐怕越来越难以知晓了。然而有的学者却根据文中的蛛丝马迹,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他们认为《百家姓》乃“宋初钱塘老儒”所作。何出此言呢?从《百家姓》的前四姓“赵钱孙李”就可以看出端倪。“赵”乃宋代皇帝之姓,故居其首;“钱”乃吴越国国王之姓,也是钱塘地区的最大姓,故居其次。本书主人公钱基博的家族正源于此,而且钱氏家族所共同追认的始祖也正是吴越国的开国之主钱镠(liú)。

唐朝末年是一个藩镇割据、英雄辈出的年代。唐宣宗大中六年(852),钱镠诞生在杭州临安一个寒微的农家。在历史上,但凡有大人物出世,都会有一些异象发生,钱镠的出生也不例外。据《十国春秋·武肃王世家》记载,钱镠出生时,红光满室,且伴有兵马之声,因此人们说钱镠是火神祝融赐给钱家的子孙。

钱镠七岁(注:本书年龄均用虚岁)时开始诵读诗书。但相对于读书,钱镠更喜欢习武,《新五代史·吴越世家第七》就称他擅长射箭、舞槊(shuò),又稍通图谶(chèn)和纬书。幼年的钱镠极为顽皮,但这时他的将兵才能已经初具。临安城里有一棵大树,钱镠经常和一群孩子嬉戏于树下,久而久之,钱镠就成了这帮孩子们的头儿。倘若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就会看见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不断地对这支孩子队伍发号施令。号令威严,且相当有章法,孩子们既怕他,又服他。十六岁时,钱镠放弃了学业,当起了盐贩子。要知道贩卖私盐是官府严令禁止的,但是钱镠却凭着惊人的胆量和强健的体魄干起了这个一本万利的营生。这为他日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武肃王钱镠

及长,钱镠与临安县录事钟起的几个儿子相交甚笃。这时,豫章有一个善相术的人,通过夜观天象,发现在牛宿(xiù)和斗宿之间有一团王气。牛、斗二宿所辖之地在哪里呢?就在吴越的钱塘。这人决定赶往钱塘一探究竟,他到达钱塘又占卜到王气就在临安城,后来善相术人终于在钟起发起的豪贤聚会上找到了王气的散发者。这个散发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传奇人物钱镠。善相术人望着钱镠说:“此真贵人也!”

二、建立吴越

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仅二十一岁的钱镠凭着一身的武艺开始了戎马生涯。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浙西裨将王郢(yǐng)拥兵作乱。面对汹涌而至的王郢贼寇,临安石鉴镇将领董昌开始募兵讨贼。董昌见钱镠武艺高强,便让他做了自己的偏将。钱镠虽然初出江湖,但绝不是等闲之辈,和王郢打了几个回合,就将其干掉了。这是他戎马生涯的开门红。

乾符六年(879),农民起义军黄巢部队进入浙东,眼看就要到达临安。当时黄巢拥兵数千,而钱镠手下的人马不过几百人而已。硬扛肯定是不行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智取。经过谋划,钱镠带着十几个剽悍的弟兄上路了,他们埋伏在道路两旁的山谷里,默默地等待时机。黄巢的先锋队来了,他们每人骑着一匹快马,打算迅速经过这里。但是,埋伏在山谷里的钱镠和兄弟们岂能错失良机!他们敏捷地举起弩,拉开弓,箭飞一般地离弦了。钱镠等不愧是射箭的好手,几乎每支都射中了目标,黄巢先锋队的首领当场毙命,黄巢的部队乱作一团。钱镠等乘机把许多大石头推了下去,当场又砸死了不少人。最后,黄巢的部队仓皇而逃,钱镠等斩敌军首级数百颗。

受到惊吓的黄巢部队飞奔到一个叫作“八百里”的镇子上,钱镠的第二计也就随之登场了。原来,钱镠已经做了安排,他对路边的一个老妇人说:“倘若后面有大军过来,问您临安部队驻扎在哪里,您就告诉他们‘屯兵八百里’。”黄巢的部队来了,由于人生地不熟,果然向这个老妇人询问,老妇人就照着钱镠的交代原话奉告。黄巢一下子惊呆了,心想:“刚才十几个人尚且把我打得落花流水,何况八百多里的杭州兵呢?那是多大的一支军队啊!”黄巢于是率军避开了浙江,直奔福建去了。身为北方人,来到陌生的南方,又没有做好情报工作,黄巢哪里知道“八百里”是个地名呢?

与王郢、黄巢交手后,钱镠的作战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唐僖宗广明元年(880),董昌联合杭州各县,组建起了八都兵,董昌受任杭州刺史,并任命钱镠为都指挥使。此时,越州观察使刘汉宏与董昌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后来董昌命钱镠消灭刘汉宏。经过数轮的搏斗,最终,钱镠率八都兵将刘汉宏全部消灭。刘汉宏死后,董昌取代了刘汉宏的位置,成为越州观察使,而钱镠则担任了杭州刺史。然而有时历史的结局是难以预料的,昔日的朋友,也许今天就成了死敌。董昌是钱镠的老上司,但自从主政越州后,他糊涂透顶,视司法为儿戏,遇民讼不能决断,竟然以骰子判决胜负。唐昭宗乾宁二年(895),董昌公然反叛大唐,自立为皇帝。钱镠被唐昭宗任命为浙江东道招讨使,专门负责征讨董昌。起初,钱镠感念董昌的提携之恩,犹豫不决,但在见证了董昌的残忍暴虐后,钱镠终于举起了讨伐董昌的大旗。乾宁三年(896),董昌被生擒,在被押往杭州的路上,他因无颜面对钱镠,投水自尽。

剿灭董昌叛军后,唐昭宗赐钱镠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尉、中书令,赐铁券。铁券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免死金牌!据说它可以免本人九死或子孙三死,真是神牌了。铁券图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钱镠被封为越王,这是他受封为王的开始。唐哀帝天祐元年(904),钱镠又被封为吴王。天祐四年(907),大唐为朱温所灭。灭唐后,朱温建立了后梁,年号开平,所以公元907年又为梁太祖开平元年。这一年,钱镠被封为吴越王,被后世称为十国之一的吴越国也就正式建立了。

三、经营吴越

吴越国建立以后,保境安民、励精图治成了钱镠的首要任务。开平四年(910)八月,钱镠动员百姓修筑钱塘江沿岸的捍海石塘。然而,天公不作美,汹涌的潮水一直拍打着岸边,昼夜不停,使得地基根本无法构筑。万般无奈,钱镠只得表告上天:“愿退一两月之怒涛,以建数千年之厚业,生民蒙福。”但是,老天爷没有理会钱镠,潮水仍然肆无忌惮地吞噬着民工辛苦兴建的工事。这该怎么办呢?有人告诉钱镠,伍子胥才是管潮水的潮神,祭天是不管用的。于是钱镠又到胥山祠祷告:“愿息忠愤之气,暂收汹涌之潮。”(《钱氏湖头宗谱上卷二·吴越王射潮记》)他还亲笔写了一首诗献给潮神爷:《致海神诗》

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

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

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

为报龙王与水府,钱江借取作钱城。

尽管如此,钱塘大潮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习武出身的钱镠哪能就此罢休呢?他见“文”的解决不了,于是就决定动“武”了。他亲自督兵,用山阳之竹做箭,用鸿鹭之羽做翎,用罡火炼就之铁做镞,制成了三千支专用箭。八月十八日早,三千支箭被均匀分至江边,五百名弓箭手列队完毕。只见他们每人手持一把弓,背负六支箭,静静等待吴越王钱镠的命令。吴越王射潮图

钱镠亲自登上垒雪楼,仔细观察海潮动向,以便指挥射潮。过了许久,远处传来了潮水的呼啸声。钱镠极目远眺,大呼起潮了,他传令弓箭手做好射潮准备。他一声令下,只见五百支箭齐刷刷射向钱塘江。江岸上锣鼓喧天,成千上万的围观百姓一齐欢呼。此时此刻,海潮的啸叫声,锣鼓的敲击声,弓箭的唰唰声,百姓的欢呼声混合交织,奏响了一曲惊心动魄的乐章。潮水涌上五次,弓箭手们射击了五次。令人奇怪的是,五次之后,刚才汹涌怒吼的海潮再也没来,而是如丧家之犬一般慢慢地隐去了。这样,工事得以继续,捍海石塘得以修成,江边的农田不再受潮水侵蚀,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因为钱镠对钱塘江和吴越的贡献,后世将其尊称为“杭州之父”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人。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吴越王钱镠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一岁。后唐赐钱镠谥曰武肃,这就是钱氏家族始祖钱武肃王的由来。

第二节 钱镠与钱氏家训

一、钱氏家训的力量

2009年4月17日,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举行。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钱复,媒体将这次会面称作“温钱会”。钱复是武肃王钱镠的第三十六世孙,会见一开始,温家宝就与钱复聊起了《钱氏家训》。温家宝说:“我了解杭州的钱王祠有《钱氏家训》,其中说‘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这与中山先生常引用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同一道理。”

据钱武肃王的第三十二世孙钱文选编著的《钱氏家乘》卷六记载,“钱氏家训”包括三个部分,即《武肃王八训》《武肃王遗训》和《钱氏家训》(《钱氏家训》是“钱氏家训”体系的一部分)。温家宝引用的“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出自《钱氏家训》,原文为“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钱氏家训》有600多个字,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但据学者考证,《钱氏家训》并非武肃王钱镠所撰,而是由钱文选根据先祖钱镠的意思整理而成。如今,《钱氏家训》已经被看作钱氏家族规范的一部分了,而且它也在深刻地影响着钱氏家族的后人们。

在浙江嘉兴,有一座钱氏清芬堂纪念馆,它坐落于古色古香的梅湾街一隅,“清芬堂”一名取自清高宗为钱家的题字“清芬世守”。纪念馆的负责人是钱武肃王的第三十三世孙钱霆,他热衷于搜集钱氏文史资料和书画作品,当《钱江晚报》的记者问他搜集钱氏资料的目的时,他说:“我想让子孙后代更多地了解钱氏历史,恪守《钱氏家训》,让好的传统世代相传。”钱霆特别重视《钱氏家训》,钱霆说:“听长辈说,以前钱家一有婴儿出世,全家就会诵读《钱氏家训》。”近代以来,背诵《钱氏家训》的传统断掉了,钱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后代领会《钱氏家训》的精神,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2012年是武肃王钱镠诞辰1160周年。是年清明,临安市首次在钱王陵举行公祭活动,以纪念这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人。参加公祭的著名钱氏子孙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钱煦、钱学森之子钱永刚、钱伟长之子钱元凯、钱三强之子钱思进、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等。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整个祭祀活动依次包括击鼓撞钟、贡祭品、奏祭乐、恭祭文、奉祭舞、敬清香、诵家训、献花篮等仪式。在诵家训环节,钱文忠满怀诚敬地带领500多位钱氏子孙诵读了《钱氏家训》: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

二、遗训与国家

在扩音器的助力下,抑扬顿挫的诵读声和着悠扬的韵律将《钱氏家训》的每一个字词传播到临安的上空。诵读的声音越来越悠长,闭上眼睛,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钱镠生活的那个时代:八十高龄的钱镠走进书房,摊开稿纸,握起毛笔,沉思着对子孙的教诲,一篇篇肺腑之言就形诸笔尖了。但是,钱镠写就的并不是《钱氏家训》,而是《武肃王八训》和《武肃王遗训》。《武肃王八训》与《武肃王遗训》内容一致,从行文和名称上看,《武肃王遗训》是在《武肃王八训》的基础上改订的。此时,年过八旬的钱镠已经重病缠身,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有很多心里话想对子孙们说。对于“国”,他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对于“家”,他又有许多忠告。在《武肃王八训》和《武肃王遗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铮铮铁汉无比细腻的家国情怀。

钱镠是吴越国的开创者,但是他从来不以吴越王自居。钱镠一生经历了唐、后梁、后唐三个朝代,但始终以臣子的身份效忠中原故土。他在《武肃王遗训》中说:“余固心存唐室,惟以顺天,而不敢违者,实恐生民涂炭,因负不臣之名。而恭顺新朝,此余之隐痛也。”大唐是钱镠心中的正统,不敢有违抗之心。后梁和后唐虽然是钱镠的“隐痛”,但他始终没有反叛。为了苍生社稷和黎民百姓,钱镠坚守着臣子身份,并要求子孙后代恪守臣子的节操。《武肃王遗训》第二、第三正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第二,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

第三,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人者存。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如违吾语,立见消亡。依我训言,世代可受光荣。

归顺中原是钱镠的立场和治国策略。据《资治通鉴》记载,临终前的钱镠对床边的钱元瓘(guàn)说了一句遗言:“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意思是说,今后的子孙们要亲善地对待中原,不要因中原统治者改朝换代而抛弃侍奉大国的礼节。钱镠为什么要留下这样的遗言呢?他想:与称帝相比,百姓的身家性命更为重要。为了使百姓和士兵免受干戈之苦,为了保持吴越经济的稳定发展,钱镠做出了英明的决策。

从907年封王立国到978年纳土归宋,吴越国共经历了武肃王钱镠、文穆王钱元瓘、忠献王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倧、忠懿王钱弘俶(chù)等三代五王,其中钱元瓘为钱镠的第七子,钱弘佐、钱弘倧、钱弘俶则分别为钱元瓘的第六、第七、第九子。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后世称为北宋。随后十几年,南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小国纷纷被大宋兼并。唇亡齿寒,与南唐毗邻的吴越在劫难逃。身为吴越国王的钱弘俶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与北宋抵抗到底呢,还是缴械投降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群臣的轮番争辩,钱弘俶最终还是服从了爷爷钱镠“如遇真主,宜速归附”的训导,纳土归宋。978年,吴越国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没有伤害一草一木,没有动用一兵一卒。此乃民之幸事也!文穆王钱元瓘忠献王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倧忠懿王钱弘俶

善事中原是钱镠的遗愿,善待百姓是钱镠的准则,“心存忠孝,爱兵恤民”准确地表达了钱镠的治国理念。要知道只有与百姓同甘苦、共命运,钱氏家族才能受民拥戴,福运绵长啊!为此,钱镠告诫诸子,不要欺负孤寡老幼,也不要伤害老百姓的利益,“多设养济院,收养无告四民,添设育婴堂,稽察乳媪。勿致阳奉阴违,凌虐幼孩”。为了能够使老百姓安居乐业,钱镠还告诫诸子,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教百姓开垦荒地,广种桑麻,但决不可征收苛捐杂税,以免造成百姓“增产不增收”的悲剧。百姓丰足,国家才会丰足啊!

三、遗训与家族

除了国事,《武肃王八训》和《武肃王遗训》还用很大的篇幅阐明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钱镠为什么特别强调家庭和睦尤其是兄弟之间的手足亲情呢?这就要翻一翻《钱氏家乘》了。据《钱氏家乘》记载,钱镠有三十多个儿子。儿子众多难免会发生兄弟阋于墙的不幸,这正是钱镠所不愿看到的事情。因此,钱镠在《武肃王八训》和《武肃王遗训》中花了大量笔墨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如他在《武肃王八训》第三中告诫诸子:

吾见江西钟氏养子不训,自相图谋,亡败其家,星分瓦解;又见河中王氏、幽州刘氏,皆兄弟不顺不从,自相鱼肉,构讼破家,子孙遂皆绝种;又见襄州赵氏、鄂州杜氏、青州王氏,皆被小人斗狯(kuài),尽丧家门。汝等兄弟,或分守节制,或连绾(wǎn)郡符,五升国号,一领蕃节,汝立台衡,并存功业。古人云:“妻子如衣服,衣服破而更新;兄弟如手足,手足断而难续。”汝等恭承王法,莫从骄奢,兄弟相同,上下和睦。

实际上,钱镠在这里指出了唐末军阀内部存在的两大棘手问题:一是在继承人问题上父子兄弟自相残杀,即“养子不训,自相图谋”,“兄弟不顺不从,自相鱼肉”;二是部将的势力超过首领,首领为部将所谋害,即“小人斗狯,尽丧家门”。在这两大问题中,前者强调了家庭关系,后者强调了上下级关系,相较而言,家庭关系的作用更是基础性的,因为一个组织的破裂和瓦解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的。在《武肃王八训》中,钱镠列举了江西钟传的两个儿子争夺继承权的故事,列举了河中王重盈的儿子王珙和王重荣的义子王珂兵戎相见的故事,还列举了幽州刘守光囚禁父亲刘仁恭并与兄长刘守文互相残杀的故事。这样残忍的事实不得不引起钱镠的深思,他唯恐自己死后诸子自相残杀,到头来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境地。因此,钱镠特地在《武肃王八训》和《武肃王遗训》中嘱托诸子要“兄弟相同,上下和睦”。

在写《武肃王遗训》时,钱镠已经年届八十,垂垂老矣,然而在他的众多儿子中,有的还很年幼,尚没有独立能力;有的已经去世,留下了孤儿寡母。因此,钱镠在《武肃王遗训》中专门对那些年长的儿子有一番嘱托。钱镠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说:“如今元琛、元璠(fán)、元禧等还很年幼,作为哥哥,你们不仅要细心照料他们现在的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而且还要替我操持他们将来的事业和婚配;元璲、元璛等已经逝世,但他们留下的孩子还很幼小,作为叔伯,你们一定要怜惜和教养他们,将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不要区分彼此。”总之,钱镠希望自己那些年长的孩子能够善待他们的弟弟和侄子,这样他就可以了无牵挂了。

钱镠还告诫子孙:“吾家世代居衣锦之城郭,守高祖之松楸,今日兴隆,化家为国,子孙后代莫轻弃吾祖先。”“衣锦”指钱镠的老家衣锦乡,“松楸”是松树与楸树,因墓地多植,故以此代称坟墓。整句话表达了钱镠希望子孙勿忘祖先、勿弃故土的热切心情。好好回顾一下祖先创业的艰苦历程吧,祖先的事业来之不易,世代居住在这里是对祖先最大和最好的回报。

在《武肃王八训》和《武肃王遗训》中,钱镠还特别强调婚姻的重要性。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两个家庭或家族的事情。为女儿选择良婿,为儿子选择佳妻很重要,而且夫婿或妻子的家庭背景也必须重视。钱镠告诫诸子:“为婚姻须择门户,不得将骨肉流落他乡及与小下之家,污辱门风;所娶之家亦须拣择门阅,宗国旧亲是吾乡县人物,粗知礼义便可为亲,若他处人必不合祖宗之望。”婚姻之幸福与门风之荣辱紧密相关,无论嫁女还是娶妻以本乡本土门风端正人家为宜,这就是钱镠的婚姻遗嘱。

家风是一个家族在世代延续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传统。钱镠非常重视钱氏家族的家风,他在《武肃王遗训》的最后一条中告诫诸子:“吾立名之后,在子孙绍续家风,宣明礼教,此长享富贵之法也。倘有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我家风,须当鸣鼓而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社会士人的共同信仰。钱镠希望子孙后辈心存忠孝仁义。唯有如此,优良的家风才能越传越远,富贵的家族才能永葆长久。

第三节 钱氏名人遍天下

自武肃王钱镠以来,钱氏家族犹如一株参天大树,其枝益繁,其叶益茂。钱氏后裔以吴越故地为中心,不断繁衍,遍及全国。如今,他们的足迹早已踏遍了世界各地。钱氏家族被人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千百年来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近代以降,钱氏家族甚至出现了人才“井喷”的现象,有人将这一时期的“钱氏人才谱”总结为“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一、一诺奖:钱永健

钱永健是美籍华人,钱镠的第三十四世孙,2008年10月以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奖之后,钱永健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对于工程师这样的职业,他说:“我注定了继承家族的血统,似乎生来就要做这样的工作,走这样的道路。”(《钱永健:我只是继承了家族血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钱永健出生在一个“科学家之家”,父亲钱学榘是美国波音公司工程师,堂伯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哥哥钱永佑是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二、二外交家:钱其琛、钱复

钱其琛,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区)人,钱镠的第三十三世孙,中国职业外交家,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钱复,浙江杭州人,有机化学家、教育家钱思亮之子。1949年,钱思亮应傅斯年之聘到台湾大学担任化学系教授,钱纯、钱煦、钱复兄弟亦跟随前往。20世纪60年代以来,钱复一直在台湾从事外务工作,并于1990年到1996年担任“外交部长”一职。1985年,台湾金融界发生震动,钱复的大哥钱纯临危受命,只身就职“财政部长”。他的二哥钱煦与钱永健一样,也是一位美籍华裔科学家,与钱永健供职于同一所研究院,还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第十一届院士。为此,有人将钱复与其大哥钱纯、二哥钱煦并称为“台湾三钱”。

三、三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

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钱伟长是中国力学之父,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他们三人早在1956年就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学界的“三钱”。钱学森为浙江杭州人,是钱镠的第三十三世孙。他的父亲钱均夫博学多才,曾东渡日本留学,后在民国教育部门任职多年。因此,钱学森从小就得到父亲良好的教育。晚年的钱学森亦非常重视教育,2005年,他面对前去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引发了所有中国人的深思。

钱伟长是江苏无锡人,钱镠的第三十五世孙。他的父亲是国学大师钱穆的长兄钱挚,钱伟长的名字即为钱穆所取。钱挚英年早逝,钱伟长从十六岁就待在四叔钱穆身边,受钱穆的影响极大,对古文和历史的兴趣很浓,后来改学理工科是因为受到了日本侵华的刺激。

钱三强是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钱镠的第三十五世孙。他的父亲是国学大师钱玄同;伯父钱恂是晚清出色的外交家;堂兄钱稻孙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从兄钱仲联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钱三强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在父亲的支持下选择了物理专业,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四、四国学大师:钱玄同、钱基博、钱穆、钱锺书

钱玄同,字德潜,号疑古,国学大师章太炎的高足、音韵训诂大家,他所著的《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学校最早的音韵学教科书。

钱基博,字子泉,国学大师,著有《经学通志》《韩愈志》《古籍举要》《国学必读》等著作。

钱穆,字宾四,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学宗师。他自幼熟读经典,博学多才,虽高中肄业,却写出《刘向歆父子年谱》这样的好文章,后得到顾颉刚赏识,获得大学教职。钱穆一生著述颇丰,《钱宾四先生全集》足有一千七百万字。钱穆之子钱逊是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著有《论语浅解》《先秦儒学》《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等书,可谓得父亲衣钵。钱穆之女钱易是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想必其理工专业的成长与堂兄钱伟长有着莫大的联系。

钱锺书,字默存,号槐聚,钱基博之子,中西贯通,堪称“文化昆仑”,著有《管锥编》《谈艺录》《围城》《写在人生边上》等书。

五、五全国政协副主席:钱学森、钱昌照、钱正英、钱伟长、钱运录

钱学森是全国政协第六届至第八届副主席。钱伟长是全国政协第六届至第九届副主席。

钱昌照,江苏常熟人,1899年生于官宦之家,母亲为清末诗人龚自珍的孙女。他自幼跟随母亲诵读经书,长大后到英国学习经济学,后来长期从事资源和财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钱昌照曾担任全国政协第五届至第七届副主席。

钱正英,女,出生于浙江嘉兴一个名门望族。父亲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对钱正英要求非常严厉,希望她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工程师”。然而在经历了汉江决堤、淮河泛滥等天灾之后,钱正英毅然选择了水利事业。1952年,年仅二十九岁的钱正英被任命为国家水利部副部长,1975年到1988年,她长期担任国家水利电力部部长一职,此后她还担任了全国政协第七届至第九届副主席。

钱运录,湖北大悟人,先后担任湖北省省委副书记、贵州省省委书记、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副主席。

六、日益增多的钱氏院士

据李承春2012年5月3日发表在《中国文化报》上的《钱氏家族与〈钱氏家训〉》一文,在当代,全球有一百多位有名的院士出自钱镠之后。在我国,至少有十八位院士为钱镠后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钱氏院士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中。据2010年鸿声钱氏家族写给梅村中学的一封题为“饮水思源万分感谢”的感谢信统计,我国目前有二十二位钱氏院士,他们分别为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崇澍、钱人元、钱易、钱锺韩、钱保功、钱临照、钱令希、钱鸣高、钱逸泰、钱皋韵、钱七虎、钱宁、钱志道、钱绍钧、钱正英、钱俊瑞、钱穆、钱思亮、钱煦。二十二位院士中有六位出自无锡湖头鸿声钱氏,他们分别为国学大师钱穆、力学与应用数学家钱伟长、环保专家钱易、物理学家钱临照、工程力学专家钱令希、经济学家钱俊瑞,此六院士并称为“鸿声钱氏六院士”。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关系也极为亲密,钱穆与钱伟长为叔侄关系,钱穆与钱易为父女关系,钱临照与钱令希则是亲兄弟。

第四节 堠山钱氏的源流

一、无锡钱氏分堠、湖

从武肃王钱镠开始,钱氏家族名人辈出、遍及全球,子孙繁衍千年、播撒万里,这简直可以算作中国家族史的一大奇迹了。据《钱氏家乘》记载,国内有迹可循的钱氏宗脉有一百多支,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杭州钱氏、嘉兴钱氏、湖州钱氏、嘉定钱氏、无锡钱氏、宜兴钱氏等,这从上一节钱氏名人的出生地就可以看出端倪。

钱基博、钱穆均属于无锡钱氏,然而他们却分属两个支系。钱基博为堠山钱氏,钱穆为湖头钱氏。而无锡钱氏正好包括堠山、湖头两支。在无锡惠山,有一座著名的钱王祠,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它是迁往无锡的钱氏子孙为祭祀先祖武肃王钱镠而建的共用宗祠。民国14年(1925),惠山钱王祠在军阀混战中被毁。民国17年(1928),钱氏后裔湖头支钱伯圭、堠山中丞支钱守恒等共同主持修复了钱王祠。其中,钱伯圭为钱临照、钱令希兄弟的父亲,也是钱穆在果育小学的体操老师和政治启蒙老师。钱王祠修复后,钱守恒为钱王祠拟就了一副楹联:

西临惠麓,东望锡峰,祠宇喜重新。吴越五王,亿万年馨香俎豆。

派衍梁溪,源分浙水,云礽欣愈盛。堠湖两系,千百岁华赀簪缨。

从这副楹联中,我们可以清楚知道无锡钱氏的源流。上联点明了惠山钱王祠的地理位置和修复之后的崭新面貌。惠山钱王祠供奉着以武肃王钱镠为代表的吴越五王,吴越五王享受着历代子孙的祭礼,这正说明了钱氏子孙的源远流长。下联指出无锡钱氏的来源、支系和作为。梁溪源于无锡惠山,北接运河,南入太湖,历史上曾为无锡的别称;浙水即浙江,是钱塘江及其上流的总称,它是吴越钱氏的发源地,也是武肃王钱镠发迹的地方;云礽原指远孙,后来比喻后继者;华赀簪缨是荣华富贵和达官显宦的代称。整句话是说无锡钱氏源于浙江钱塘,自迁无锡以后,子孙后代不断繁衍,堠山和湖头两支不断壮大,千百年来为无锡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也取得了显赫的地位。

武肃王钱镠有八房妻妾,三十多个子嗣。吴越创建后,钱镠的众多子孙被分封到江浙各地,并不断繁衍。这样,钱氏子孙便分布在东南各地。无锡堠山钱氏和湖头钱氏分别出自忠懿王钱弘俶和忠献王钱弘佐。据清代钱茂祥等纂修的《钱氏湖头宗谱》记载,忠献王钱弘佐有一个曾孙叫钱进,字晋宗,为承奉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钱进自嘉兴入赘到无锡沙头王家,是为迁往无锡的始祖。钱进的曾孙钱梓又入赘到新安乡湖头,新安湖头钱氏之称就出自这里。2011年4月6日,江浙一带的钱氏后人齐聚惠山钱王祠,共同纪念钱进迁锡1000周年。幸运的是,他们还找到了钱进的墓地,这对于追思这位迁锡始祖是一个莫大的安慰。

二、忠懿王钱弘俶之子钱惟演

民国37年(1948),钱基博整理出《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家谱分谱系、世表、行述和文征四个部分。钱基博对每个部分的编写用意进行了简要说明,他说:

谱系者,所以详吾祖宗之自出而溯其源;世表者,所以明吾子孙之繁衍而极其流。(《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世表第二》)

世表者,所以详吾祖父之世系、生卒;行述者,则以阐吾祖父之生平、志行。(《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行述第三》)钱基博整理的《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

盖行述以阐其实,章氏(学诚)所谓仿纪传正史体而有作,春秋之流别也;文征以博其趣,章氏所谓仿文选文苑之体而有作,风诗之流别也。(《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文征第四》)

在谱系中,钱基博追述了祖父榕初公之前的家族史,旨在说明本家族的由来。他认为,家谱有族谱、支谱和派谱的区别。“支者,族之所分;而派者,又支之所析。支大而派小。”钱基博细心挖掘出本家族的开族始祖、开支祖、开派祖和分派祖。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个规律,即开族、开支、开派祖的确定与居住地的搬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钱基博将自己的先祖上溯到传说中的黄帝,因为年代久远,难免失真,我们不妨从钱氏家族共同追认的始祖武肃王钱镠说起。更进一步说,钱基博乃钱镠之孙钱弘俶的后代。钱弘俶为吴越的最后一个王,其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纳土归宋。

钱弘俶有九个儿子,其第八子为钱惟演,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太平兴国三年(978),钱弘俶携吴越十三州归宋,于是年仅两岁的钱惟演便成了宋朝人。钱惟演一生奔于仕途,几度沉浮,政治上颇不得意,甚至遭人诟病。然而这却阻挡不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名,因为钱惟演雅好文辞,博览群书,文学造诣极高。在洛阳为官时,钱惟演曾对自己的属下说:“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谱系第一》)《宋史》第三百一十七卷也记载,钱惟演平时于书无所不读,家中所藏之书可与秘府相比。所谓秘府,即皇家藏书之所,藏书全国最丰,由此可知钱惟演的诵读量之大和藏书量之多。

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命杨亿、钱惟演、刘筠等编修有关历代君臣事迹的大型类书《册府元龟》,并下诏让杨亿和钱惟演分别为之作序。编修《册府元龟》之余,钱惟演等十七人常以诗歌往来唱和,后来杨亿将其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西昆酬唱集》在艺术手法上宗法唐代李商隐,取材丰富,用语考究,变化万千,一问世就风靡诗坛,引得大家争相模仿,后世称这一写作形式为“西昆体”。钱惟演一生著述颇丰,曾作《典懿集》《金坡遗事》《飞白书叙录》《逢辰录》《奉藩书事》等书。

三、堠山钱氏开族始祖钱迪

钱惟演有子十一人,其第六子为钱暄,曾担任台州郡守,任职期间,台州发生了严重秋涝。于是,钱暄带领台州百姓疏通水道,巩固城池,解决了百姓的生存危机。因秋涝,台州颗粒无收,无法交租,两浙转运使因收不到租税被关押入狱,钱暄特向皇帝上书,言明真相,解救了两浙转运使。

钱暄有子十二人,其第九子为钱景臻。宋神宗熙宁年间,钱景臻进翰林做侍读学士。此时,王珪为翰林学士承旨,负责起草制、诰、诏、令,可以自由出入宫廷。一天,宋神宗下诏说:“庆寿公主和承寿公主都是朕的姑姑,如今尚未出阁。爱卿可代朕选一两位出身高贵的有福之人,以做我大宋的驸马。”王珪谢主隆恩,诚惶诚恐地揣着诏书回家了。此后,他天天留意身边的小伙子,但是有的有福相却不高贵,有的很高贵却没福相。这可急坏了王珪,他真担心完不成皇上交给自己的重要任务。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王珪的长子王仲修在翰林院做侍读学士,和钱景臻同斋。当王仲修知道父亲遇到的难题后,便很有信心地向父亲推荐了钱景臻。他告诉父亲:“我有一个同舍生叫钱景臻,长相非凡,文采斐然,恐怕可以应诏。”急得团团转的王珪便立刻赶往翰林院,他置办了一桌宴席,叫儿子把所有的同舍生都请来同餐。餐后,他又请大家喝茶。借着吃饭、喝茶之机,王珪观察了钱景臻许久。经过观察,王珪觉得钱景臻是个可造之材。但他还不放心,又让儿子把钱景臻的文章偷了出来。看过文章,王珪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因为他可以交差了。之后,事情像想象的一样顺利,宋神宗和太皇太后对这位吴越王之后极为满意。最后钱景臻与太皇太后的侄子曹诗分别迎娶了庆寿公主和承寿公主。宋神宗还赐给两位公主每人一处宅第,宅第在当时的汴京(今开封),这样钱景臻就在汴京定居下来。一年后,宋神宗晋封庆寿公主为鲁国大长公主。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钱景臻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师、会稽郡王。钱景臻有四个儿子,其第三子为钱愐。靖康之难后,钱愐奉母大长公主,随从宋高宗南迁。高宗在台州临海赐给公主一处宅第,名为“一行宅”。钱愐后又辗转到嘉兴定居。死后,朝廷赐他为太师、咸宁郡王。钱愐曾撰有《钱氏私志》一卷,将自己的身世、经历与朝廷掌故融为一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钱愐有三子,其第二子为钱端瑀,官至江南东路转运使。钱端瑀生钱筠,曾任亳州太守。钱筠有三子,其第三子为钱显祖,以父荫,授承事郎。承事郎为文散官,与职事官不同,没有实际职务,是从八品上,但也可以算作一项名誉的象征。

钱显祖有二子。长子钱达,迁居湖州,开麒麟巷一支。次子钱迪,字尚父,在无锡梅里乡堠山之西有一座庄园,他经常偕家眷前往。久而久之,钱迪发现堠山是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相传,在商朝末年,岐山周部落逐渐壮大起来,年老的首领古公亶父也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他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季历非常贤明,且季历的儿子姬昌有祥瑞之兆,于是便想把王位传给季历及其子姬昌。他曾当着长子泰伯的面感慨道:“我的后代当中能成大事的,大概就是姬昌吧!”泰伯听到这句话,明白了父亲的想法,于是就带着二弟仲雍,连夜逃到蛮荒的吴地去了。孔子为泰伯的礼让精神所感动,并在《论语》中这样称赞他:“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据说,在南逃路上,泰伯曾在堠山停留,后来就移居到梅里。

此外,堠山的泉水非常甘甜,土层也很深厚,空气清新,花香扑鼻,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经过慎重思考,钱迪决定迁居到这里。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钱迪率家眷从吴兴迁居到无锡梅里堠山,是为无锡堠山钱氏的开族始祖。

在清代建立的惠山钱王祠,有专祠供奉晋宗公钱进和尚父公钱迪两位迁锡始祖。他们也分别是湖头钱氏和堠山钱氏的始祖。如今,堠山已改作吼山,20世纪90年代,吼山森林公园落成,无锡钱氏后人钱绍武为公园题写了匾额。吼山的风景很美,它见证了钱迪之后堠山钱氏不断奋斗的风雨历程。

四、城西开支之祖钱缶

钱迪有三子,其长子为钱致(án),曾任江东节度使。钱致有子二人,长子钱伯一,生于宋而死于元。钱伯一也有二子,长子叫钱正,次子叫钱缶。

钱缶曾官至江西铅(yán)山州学正。学正是一个学官,宋朝始设。元朝时,国子监,各路、州、县学都设有学正。学正位于教授、助教之下,学录之上,负责训导和学规的执行。身为学官的钱缶酷爱学习,一生潜心经学,对《易》研究尤深。《易》是一部讨论阴阳变化的奇书,通过六十四卦的周流运转阐释自然、人事的道理。后来,对《易》的解读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即为易学。自古以来,易学一直存在着易理派和象数派的区别。钱缶属于象数派,深明先天象数和后天象数的分别。

原来,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结合而成,但八卦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相传,先天八卦为伏羲所定,后天八卦为周文王所定。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xùn)、六坎、七艮、八坤。后天八卦的序数是: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乾、六兑、七艮、八离。因为对易象的精通,学者尊称钱缶为易象先生。易象先生在世时,将自己的家迁往无锡城西,是为堠山钱氏一大支系“城西支”的开支之祖。

五、安素派祖钱谦、永义派祖钱益

钱缶有子八人,其第三子叫钱均用,均用后人为西涯派,世居城中。第八子叫钱均辅,与无锡画家倪瓒互为好友。钱均辅有一子,名钱祐,字天锡。钱祐生四子,分别为钱德、钱敬、钱谦、钱益。其中钱德、钱敬到湖广为官,其子孙就定居在那里。而钱谦、钱益则入明不仕,携手归隐山林。

在古代,每当朝代更迭,总有一批不仕新朝的人,我们把他们叫作遗民。遗民对旧朝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情结,而对新朝有一种无力回天的抵触心理,所以他们只能通过与新朝的“非暴力不合作”得到心灵上的些许安慰。在中国历史上,元初和清初的遗民最多。因为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为严守“华夷之辨”的中原知识分子所不容。钱选,武肃王钱镠之后,是宋末元初著名的画家,与赵孟(fǔ)齐名,代表作有《八花图》《浮玉山居图》《山居图》等。他是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的进士,入元后从未出仕,可谓元朝初年的遗民了。

钱谦、钱益兄弟是明朝初年的遗民。他们两人归隐后,每日诵读诗书、把酒当歌,以吟歌赋诗为乐,以教育子孙为业,兄弟怡怡,以至终老,将美名传于后人。钱谦,字永谦,号安素,为安素派祖。钱益,字永义,是为永义派祖。

六、黄泥桥分派祖钱法曾

钱益有一子,名钱继。钱继生四子,次子叫钱浦。钱浦有两子,长子叫钱琰。钱琰生一子,名宪,字国章,号心斋。钱宪自幼聪明伶俐,还没有入学堂,就已经认得一箩筐的字了。父亲曾教他背诵整本唐诗,他竟然没有遗漏一个字,人们都称他为神童。可是等到去了学堂,他却像变了一个人,整日不务正业,嬉戏打闹,东奔西跑,满嘴胡言。尤其让人气愤的是,他对学堂里的先生很不尊重。一日,遭受戏谑和侮辱的先生气愤不已,扬长而去。这下,钱宪失学了,再也没有先生敢教他。

在乡间疯跑了五六年,他无聊极了。因为同龄人都去上学了,只有他一个人无所事事地玩着。父亲多次劝说他上学,可是他就是不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溜进了县里的学宫。只见那里的诸生穿着整齐的衣冠,摇头晃脑地诵读着“子曰”“诗云”,钱宪羡慕不已。从此之后,钱宪又像幼时一样用功读书了。经过几年的努力,钱宪对“四书”“五经”有了深入的理解,所有的圣贤道理也好像融汇到他的血液里。天道酬勤、水到渠成,钱宪荣获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甲戌科进士。

钱宪有一子,名至生。他早年为县学诸生,但在乡试中屡不得志,考十余次,仅列副榜。钱至生有子三人,其幼子名钱如玉。钱如玉有五子,第二子名钱法曾,字符先。钱法曾生在明末清初,与自己的八世祖钱益一样,经历了朝代更替。钱法曾不愿做清朝的顺民,以明朝遗民自居,隐居在无锡北门之黄泥桥,是为黄泥桥分派的始祖。在黄泥桥,他每日诵读孔孟之书,通过与圣贤对话来修身养性。他不问世事,与世无争,但如果有好友聚会,他会欣然而往,在诸友面前奋笔疾书,以展现他的文采,抒发他的情怀。钱法曾著有《求实斋文稿》一书,有四百多篇,其中部分文章被同郡瞿丽江选入《毗陵文征》前集。

钱法曾有子三人,幼子名钱林。钱林生四子,第四子叫钱照。钱照继承祖父的文化基因,喜欢著述,有《希天阁文稿》存世,部分文章也被选进《毗陵文征》前集。钱照有子二人,长子叫钱奎。他在家学的濡染和熏陶下,也撰有《北郭吟稿》和《规世格言文稿》。这两本书也有文章选入《毗陵文征》前集。从钱法曾到钱照,再到钱奎,先后经历了四代,有三代撰有文稿,并且都有文章收入同一种文献中,这的确说明了家学的重要。

七、丹桂堂祖钱维桢

钱奎有四子,其幼子名钱士镜。钱士镜自幼聪明颖悟,几岁时就能读父亲的书。但世事难料,父亲去世使得原本殷实的钱家开始中落,钱士镜不得不离开学堂,外出谋生。由于本钱很少,钱士镜只能从小贩做起。他不辞辛劳,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风雨无阻。几经辗转,钱士镜从无锡来到了江阴。江阴与无锡相隔只有100华里,是长江南岸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商铺林立,经济发达,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给了钱士镜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他很快就凭着自己的勤劳和谋略在江阴站稳了脚跟。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士镜从一个小商贩成长为一名大老板,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因为经历过家道殷实、中落、再复兴的转变,钱士镜对其中的五味深有体会。他懂得家庭贫困的艰难,也知道家业复兴的不易,因此他对自己的亲属特别眷顾。钱士镜的大部分族人都在无锡,所以他特意将自己的部分资财寄回老家,以供养那些无依无靠的钱氏子孙。尽管一辈子经商,钱士镜的内心仍对家学充满了温情,在经商之余,也潜心诗书。五十岁时,他画了一幅《桐阴听读图》,并自题“隔院书声听尚乐,芸编亲对乐何如”。“芸编”是书籍的代称,整句话的意思是听着隔壁院子里传来的读书声高兴极了,那么亲自面对诗书又是一种怎样的高兴场面呢?这句诗充分说明了钱士镜渴望诗书的急切心情。

钱士镜有两个儿子,长子叫钱若浩。《皇清书史》记载:“钱若浩,字观涛,金匮国子生,侨寓江阴,善书法,工大小米。”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无锡拆置金匮县,即原来的无锡县分成无锡、金匮两县,两县共用同一个县城,合称锡金。直至民国元年(1912),金匮县才被撤销。钱若浩的户口就在金匮县,他是金匮县的国子生,国子生即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在清朝,国子监是国家的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隶属礼部。国子生多从府、州、县学中选拔,他们是全国学子中的佼佼者。钱若浩能够进入国子监学习,说明他的国学功底在金匮乃至江南都是相当优秀的。钱若浩自幼练习书法,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有一次,他偶然临摹了宋代米芾(fú)、米友仁父子的字帖,自此便对“二米”的书法着了迷。几经练习,钱若浩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临摹的米体字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

钱若浩一直居住在江阴,但因为受父亲的影响,他对故乡锡金具有浓厚的感情。遗憾的是,由于家产和家业的牵累,他不能返回故土。所以,晚年的钱若浩制订了一份宏大的计划,即依照锡金的青山绿水,在江阴修建一座巨大的庄园。几经努力,庄园终于修成。新修成的庄园有嶙峋的假山、清澈的湖水、优美的亭台楼榭、鲜艳的花草树木,仰观有烟云之美,俯看有山水之胜,虽不是人间天堂,但也可以算得上江阴少有的胜境。钱若浩为其取了一个优美的名字——“似山居”。似山居是吟诗绘画、品茗会友的好去处。每逢春秋佳日,钱若浩必定会邀请众多好友前来聚会,他们为似山居增色不少,似山居也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创作灵感。比如无锡华翼纶、秦炳文曾作《似山居图》,吴县冯桂芬曾作《似山居序》,武进进士李兆洛则作有《似山居记》。

钱若浩有子二人,次子为钱维桢。钱维桢有五个儿子,第四子为钱福烔,钱福烔即钱基博的父亲。钱维桢特别重视教育,希望五个儿子都能考中科举。清穆宗同治六年(1867),长子钱福炜果如父愿,考中举人,这对钱维桢而言是一个莫大的惊喜。

就在获得喜讯的同时,激动万分的钱维桢想起了从小就背过的《三字经》里的一句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本名窦禹钧,排行老十,又称窦十郎。他是五代时期后晋人,与钱维桢一样,有五个儿子,而且五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赠给窦燕山一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椿树是父亲的象征;丹桂有人才之意,在这里特指中举之人。父亲虽老,但儿子们个个成才,考取功名,这是对窦燕山的真实写照,也是钱维桢的心愿,更是钱维桢对后代们的期望。冯道诗中的“丹桂”二字在钱维桢心中的分量很重,他特别以此来命名自己的处所,并将“丹桂堂”匾额挂在家里的正堂上。因为这个匾额,自钱维桢以下便是丹桂堂一支。钱基博编纂的《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世表第二》就从钱维桢开始。依照钱氏宗谱,钱维桢是武肃王钱镠的第三十世孙。钱基博、钱锺书父子则分别为钱镠的第三十二、三十三世孙。从钱镠到钱基博、钱锺书一支的家族世系表可以简述如下:

钱镠——钱元瓘——钱弘俶——钱惟演——钱暄——钱景臻——钱愐——钱端瑀——钱筠——钱显祖——钱迪——钱致——钱伯一——钱缶——钱均辅——钱祐——钱益——钱继——钱浦——钱琰——钱宪——钱至生——钱如玉——钱法曾——钱林——钱照——钱奎——钱士镜——钱若浩——钱维桢——钱福烔——钱基博——钱锺书第二章父祖的行状绳武堂第一节 廪贡生钱维桢

一、获取功名

丹桂堂祖钱维桢,字榕初,一字寄香,常州金匮人,清仁宗嘉庆十六年(1811)生于江阴,清德宗光绪十一年(1885)逝于无锡,享年七十五岁。因为父亲钱若浩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所以钱维桢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曾师事江阴孝廉陈良显和武进进士李兆洛,与他经常交游的有无锡孝廉张兰阶、善人余治、秀才沈莹、江阴解元郑经、吴县冯桂芬等。据陈三立在《钱榕初先生家传》中评价,在钱维桢的所有师友中,李兆洛和冯桂芬的名声最为显著,其他的则是擅长文学的笃行君子。

李兆洛(1769—1841),字绅绮,更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清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和藏书家。他曾担任凤台知县七年,主讲暨阳书院二十多年,精通舆地、考据、训诂之学,著有《养一斋集》《旧言集》,编有《骈体文钞》《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地理沿革图》《皇朝舆地韵编》等。李兆洛是养一学派的创始人,提倡通学,培养了众多的弟子,徐世昌在《清儒学案》中称他为“异于守一家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