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斗太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3:27:36

点击下载

作者:祁连休,冯志华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智斗太守

智斗太守试读:

前言

机智人物故事是世界各国民间故事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门类。这一门类的民间故事,是由一个特定的富有智慧的故事主人公贯穿起来的故事群的总称。这些故事群的主人公,有的有生活原型,有的并无生活原型,而是出自艺术虚构;有的属于劳动者型,包括奴隶型、农奴型、农夫型、村姑型、牧民型、渔民型、雇工型、仆役型、工匠型、矿工型、游民型等,有的属于非劳动者型,包括官吏型、文人型、才媛型、讼师型、艺人型、衙役型等。无论属于何种类型,这些故事群的主人公都机捷多谋,诙谐善谵,敢于傲视权贵,常以机智的手段调侃、播弄、惩治邪恶势力,扶危济困,并且嘲讽各种愚昧落后的现象,为民众津津乐道。这一类人物形象,往往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广为人知,成为民众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有的甚至在全球传播,被誉为民间文学中的“世界的形象”。各国各民族的机智人物故事,尽管内容比较庞杂,瑕瑜并存,但大多数作品是积极的、健康的。它们大都以写实手法再现社会生活,富有喜剧色彩,蕴含着人民群众的幽默感,洋溢着笑的乐趣,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中国的机智人物故事源远流长,蕴藏极其丰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出现过晏子这样的著名机智人物。晏子的趣闻逸事,至今仍然让人感到饶有兴味。此后的各个时期,也有不少机智人物故事流传。到了现当代,中国的机智人物故事更是层出不穷,迄今已在汉族和四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发现了九百五六十个机智人物故事群。这些机智人物故事群,少则十数篇、数十篇,多则一二百篇、三四百篇,其中不乏影响较大的故事主人公,不乏精彩的、耐人寻味的篇什。从历史渊源的久远,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从故事主人公艺术形象及其广泛的代表性诸方面来考察和衡量,中国的机智人物故事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多见的。

除了中国以外,机智人物故事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亦有流传。就地区而言,以亚洲较为突出;就国家而言,以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日本、朝鲜、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较为突出;就机智人物形象而言,以阿拉伯的朱哈、阿布•纳瓦斯,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中亚细亚的霍加•纳斯列丁(毛拉•纳斯尔丁、纳斯尔丁·阿凡提),印度的比尔巴,印度尼西亚的卡巴延,泰国的西特诺猜,哈萨克斯坦的阿尔达尔•科塞,蒙古的巴岱、日本的吉四六,朝鲜的金先达,德国的厄伦史皮格尔,保加利亚的希特尔•彼得,罗马尼亚的帕卡拉等较为突出。

我们编选的“中外机智人物故事大观丛书”,旨在全面介绍世界各国的机智人物故事,借以引起读者对这—一类民间故事的兴趣。此套丛书共有十册:《捉弄和珅—中国古代机智人物故事选》《奇怪的家具——中国汉族劳动者机智人物故事选》《智斗太守——中国汉族文人机智人物故事选》《反穿朝服见皇上——中国汉族官宦、讼师机智人物故事选》《国王有四条腿——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佛爷偷糌粑——中国东北、西南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巧审“大善人”——中国云贵川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教国王的黄牛诵经——中近东、北非机智人物故事选》《巧断珍宝失窃案——亚洲机智人物故事选》《教皇中计——欧洲、美洲机智人物故事选》。本书即其中的一册。

倘若读者通过本书,通过这一套“中外机智人物故事大观丛书”,能够增进对于古今中外机智人物故事的了解,并且从中获得艺术欣赏的乐趣,我们将感到无比欣慰。编者2012年冬于北京

丁月豪的故事

(汉族)

丁月豪是一位文人型机智人物。其原型丁月豪,字子常,系清末安怀中县的一位私塾先生。他聪明博学,足智多谋,专门跟官府豪绅作对,替贫苦乡亲排忧解难。他的故事在怀宁一带不胫而走。

看风水

早春天寒,丁月豪在家无聊,便带了平日省吃俭用积下的一点儿积蓄,远走他乡,四处游山玩水。但没俩月,几两碎银便用得精光,他只得一路为人家算命,靠卜卦看风水得来点儿微薄收入勉强回家。

这一日傍晚,他正走在山上,心想自己不冻死,也会饿死在这里。于是他站在风中,向四处搜寻着能安身的目标。从薄雾中他隐约看见一个大宅院,想必是一个大户人家,丁月豪决定上那里去住宿。他紧跨脚步,向那大宅院走去。

果不出所料,如菩萨般坐在堂屋的财主,见来人衣衫褴褛,一副狼狈相,连理也不理,正要发令“送客”。丁月豪并不惊慌,他环顾四周,目光从门里转到对面房里的鸡埘时猛地心中落定,他故作神秘地说道:“老爷,我看你家公鸡清晨不叫吧?”

这一说不要紧,那财主倒着着实实地吃了一惊。他见来人还真的有点儿本事,还能算到他家的事。他家几只大公鸡天亮时确实不叫,他还怀疑是什么风水不好,正四处找地师哩,今天这个寒碜的人倒送上门来了。哎,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既然来了,你说他怎么不高兴?财主忙站起身,拱手作揖让座,家里人见老爷都恭恭敬敬地对待此人,哪还敢怠慢,连忙端茶递烟,忙得不亦乐乎。

丁月豪刚坐定,财主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先生真不愧是位知识广博的江湖之士,敝人家中的公鸡每天早晨确实不打鸣,不知是何原因?”

丁月豪见他已入圈套,心说道:告诉你没那么容易,得叫我牵着你的鼻子转几圈。于是他故作神秘地说:“这……我想想看。”

这一下又灵验了。那财主更坐不住,忙叫家人烧饭烫酒,饱吃了一顿。当夜又在热烘烘的炕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财主叫人早早烧好饭菜,设宴款待他,还送他十两银子。丁月豪再次吃饱喝足。财主见他很高兴,便趁机问:“先生,不知现在考虑得怎么样?”

丁月豪早已做好了准备,便说道:“做改很容易,把瓦匠找来,将鸡埘从东边移到西边,用石子在底下砌上五寸,还用原来的砖砌上,长五尺,宽三尺便行了。”

财主一听,忙吩咐家人找来瓦匠,经过一阵忙,终于按吩咐做好了鸡埘。财主怕他撒谎,又留他住了一夜。第三天黎明,奇迹出现了,几只大公鸡果然啼鸣了。

财主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天不亮就起床,对丁月豪的神仙本领赞叹不已,左一口先生,右一口先生,又厚待了他一餐,才让他走。那十两银子足够他做回家的路费了。

其实,这鸡埘并不是什么风水不好,只不过是做得矮了,公鸡叫时伸不直头,当然叫不出声。经过他用石子垫上五寸,自然也就行了。所以出现了这个并非奇迹的“奇迹”。

捉盗贼

一个寒风呼晡的傍晚,丁月豪来到一个村庄。村前几棵几抱粗的参天枫树,一看便知这是一个大村庄。他又冷又饿,想进村投宿。可是,天尚未黑尽,村里却没有一个人活动,家家关门闭户,无鸡鸣狗叫。他好生奇怪,连敲几家门,里面人却大气也不敢出,足有半个时辰,他才敲开了一个长者的门。他问村里人为何这般?长者告诉他,最近夜里常闹土匪,村民们又恨又怕,只好早早地关门以防不测。

丁月豪看到这个大村子一户挨一户,形成了几条相互交错的幽深狭长的巷子,便问长者,强盗夜里进来,怎么不会迷路呢?长者道:“贼有贼点子,他们从进巷子时起就在墙壁上几丈路插一支火香头,一直插到巷子里边,回来就看标记。”丁月豪心里一动,又和长者提着马灯到几条胡同里走了几趟,便对长者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长者脸露喜色,连声叫好。

人夜,长者派几个后生预先潜伏在村外。四更时分,十几个强盗蹑手蹑脚地摸进了巷子里,在墙壁上插了燃着的火香。后生们也蹑手蹑脚地闪进去,将火香全部拔起,依次插在另一条巷子的墙壁上,便迅速躲进巷子口的暗处,等着看好戏。

半个时辰后,强盗们顺着火香摸到巷口,只听“扑通扑通”,一个个强盗全掉进了一个又冷又臭的茅坑里……

斗盐商

一天,丁月豪回到自己家乡的小镇上,看到一家店铺门口围着一群人,他们个个义愤填膺,咒骂着掌柜的。他走近一看,一个老奶奶被推倒在地上,一个装盐的小盆摔在地上,盐撒得满地都是。他很快问明了缘由:原来这个老奶奶用自家鸡下的几只鸡蛋来换盐,这掌柜的不仅克扣了她的两个鸡蛋,盐买回家一称还少了一两。老奶奶气愤不过,端了盆回来,要掌柜的补上一两。掌柜的拒不认账,还将老奶奶推倒在地上。

众人见是足智多谋、爱打抱不平的丁月豪,便纷纷向他诉说掌柜的一向克斤扣两,要想办法治治这黑心的掌柜的。

丁月豪早就气得头上冒火,大步跨进了铺里。掌柜的见智多星丁月豪怒容满面地进来,心里有点儿慌,忙客气地招呼他。丁月豪不予理睬,要掌柜的赔老奶奶的盐,并保证今后不再克斤扣两。

掌柜的心里骂丁月豪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但碍于众人在场不好发作,只得强打笑脸,对丁月豪说:“你离家多日,好长时间不见你露几手了,今天光临寒舍,真让我太荣幸了,就让我开开眼吧!”丁月豪道:“就请你出个题目。”掌柜道:“你要是有点子把我从柜台里骗到柜台外,我就保证送十斤盐给老奶奶。”他又指指围观的人:“他们这么多人我送每人一袋。”

丁月豪笑道:“此话当真?”掌柜的一拍胸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绝不食言。”

丁月豪点点头,脸上又现出为难的神色,抓抓头,叹了口气,对大家说:“我真想替大家出口气,无奈我确实才疏学浅,无能为力。”大家显得很是失望,掌柜的得意地冷笑起来。“不过,”丁月豪话锋一转说,“把你从柜台里骗出来我不行,但我能把你从柜台外骗到柜台里。”掌柜一听,不屑一顾地一笑,便走到了柜台外面。

丁月豪哈哈大笑,众人也笑得喘不过气来,掌柜的方才醒悟,脸上一阵儿红、一阵儿白,只好自认倒霉,赔出了上百斤盐。

以上三则李东讲述观飞采录

对联惩歪才

新岭处有一家药店,药店的主人姓王。他为人阴险狡诈,贪图钱财,与官府素有勾结,是个“头顶上长疮,脚底下流脓”,坏透了顶的家伙。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背后都叫他“王疮脓”。

但这个王疮脓读了几年私塾,有一点儿歪才,常常恃歪才欺侮人。丁月豪听到这件事,决定来教训一下王疮脓。

这天,丁月豪假装来抓药。王疮脓一看来了生意,立刻皮笑肉不笑地说:“客官,您老抓药啊?”“嗯,不错,老夫正是来抓药的。”“请问,要抓什么药啊?”“听说你这人有点儿才,我想出一副对联,请你按对联抓药,切勿抓错,否则……”

王疮脓心里喜滋滋的,迫不及待地说:“请出联,我按联抓药,如果抓错,我这店就……就关门,不开了。”“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丁月豪心内暗自高兴,“你听了,我就出对联了。”

看女贞子配玉桂戴银花滑石阶前步步叫连行熟地,

听白头翁弹黄芩喝神曲沉香亭畔声声色板颂灵行。“好,请你按联抓药吧。”

王疮脓一听,立刻吩咐伙计们道:“快按对联抓药给这位先生。”

丁月豪一听,就说:“请老板自己抓药,伙计们我不放心。”“这……”王疮脓万万没有想到,要自己抓药。他虽是药店的主人,知道药名,却不知道药的形状。但这小子仗恃自己有点儿歪才,不想就此认输,眼睛转了几转,想了个鬼主意,就说:“客官,我……我没有抓药这个本事,我认输,但我这有一副药对联的上联,请先生对出下联,也必须和我一样要对称。这样我就彻底认输,怎么样?”

丁月豪料到有这么一着,坦然地说:“请吧。”“好,请听了。”

宝炉炼丹大王知母救前子。“对吧。”“哈哈!关门吧。不用对了,你输了。”

王疮脓得意了,以为丁月豪对不上来,故意吓唬他的,就越发地催促说:“快点儿啊,对不出来了吧!嘿嘿。”

玉竹熬膏使臣远志夺丁香。“立刻关门!快!快!”冷不丁地丁月豪冒了一句。“啊!这……”王疮脓一听,目瞪口呆了。

李东讲述丁筱欢采录

千里盲子的故事

(汉族)

千里盲子是一位文人型机智人物。其原型周千里,浙江省长兴县人,生平不详。因他为人正直,不但好打抱不平,而且足智多谋,人称他闭煞眼睛也知千里之事,故有“千里盲子”的绰号。他的故事在浙西一带广为流传。

争地盘

老虎洞有一块南低北高的地盘,南头属有权有势的吴家,北头属周家。吴家仗势欺人,每逢翻地总把界石往上移,占了地马上就种上树,年复一年,霸占了周家许多好地。

周家不能眼睁睁地受人欺侮,他们找到千里盲子,请他用计治治吴家。千里盲子淡淡一笑,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年山洪暴发,周吴两家地里的界石被冲下三十多亩的样子。千里盲子把周家的众人叫拢后说:“机会到了,你们几个去摸几斤螺蛳回来,用蜜糖搅拌好,晚上乘黑去埋在冲下来的界石下面,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然后,千里盲子又在周家家谱里添了几笔。

那天,千里盲子带了人,把界内的那片树砍的砍,锯的锯,放倒了就背回家。吴家闻讯,前来阻止。千里盲子拿出家谱,指着一行文字不慌不忙地说:“白纸黑字,我周氏家谱清清楚楚地记载着这块地盘的东南西北,谁也争夺不去。”吴家理亏,却气势汹汹地说:“同去见官,让官府来判!”千里盲子心想,长兴县、湖州府都有吴家人,不能在这些衙门打官司!于是,写状子直告南京。不想南京不予审理,千里盲子犟脾气上来,接连上书,三四个月之后,总算来了一名官员。

这位官员来到长兴后,即令开堂办案。他大声问:“周千里,是你们强占他人之地,为何还要上告?”

吴家心想自己权势大,又在那个官员身上花了钱,这场官司十拿九稳,不禁扬扬得意。

千里盲子说:“启禀大人,地盘确实归属周家。”“有何证据?”“大人请看,我周家家谱里记载着:界石下面是螺蛳壳垫底。四十年前,周家一老人去世,葬在界石旁边。因生前爱吃螺蛳,临终时叫家人在其坟边埋了许多,不信可以去看。”

南京官员命人挖开界石,只见界石底里全是被蚂蚁爬出来的条条横横,再看挖出来的螺蛳壳个个歡塞泥土,螺壳泛白。南京官员心想:如果界石移动,不见得螺蛳壳也会移动,再说界石底螺蛳壳个个泛白,没有几十年是不会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看来这块地盘一定是周家的。想到这里,他又看看吴家的人,心里说,虽说我接了你们的钱,可你们又拿不出一件证据,也就怪不得本官罗。就判道:“周家证据确凿,此地就属周家所有。从今往后,吴家不得再无理取闹,借此挑起事端,违者严惩。”吴家看看界石和螺蛳壳,明知是千里盲子使计,却又想不出话来反驳,只好服输。

原来,螺蛳被蜜糖一拌,蚂蚁就成堆成堆地爬来拖肉吃,没过三四个月,螺蛳肉吃光,连螺蛳壳也被啃得泛白,看上去像在地底埋了几十年一样。

麻袋套头破奸计

千里盲子常和官府作对,官老爷们恨透了,想方设法要治他的罪。

一天,县衙内抓到一个强盗。知县叫牢头把强盗带到内室,问道:“大胆强盗,你是要活还是要死?”“要活,要活,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待乳儿女,望大人开恩啊!”强盗磕头如鸡啄米般地答道。知县一听,暗暗高兴,又说:“要开恩,那好办,只要你供出与千里盲子是把兄弟,和你多次分赃,并医好了你的伤,我就放你回家,赦你无罪。”强盗心想:周千里我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同我又无亲无故,说他是我的把兄弟也无妨,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过堂那天,两个捕快来到周千里家里,气势汹汹地喊道:“周千里,有强盗供出你是他的把兄弟,坐地分赃,还治好了他的病。奉知县大人之命,前来拿你。”说完就把铁链往他头上一套。

千里盲子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我家世代书香,知书达理,怎么与强盗同伍?定是那知县想加害于我。好!既然这样,我就来个将计就计,叫你这个狗官下不了台。想到这里,千里盲子对两个捕快一揖手,说:“两位公差,待我拿条麻袋就跟你们走。”“那好,快点儿!误了时辰休怪爷们不客气!”

三人来到县衙门外,堂上正在审那强盗,随着捕快一声喝:“周千里带到。”千里盲子急忙把麻袋往头上一套,遮去了半个身子,走上大堂。这麻袋上下是孔,从里往外看是一清二楚,从外头往里看却不容易了。知县一看千里盲子头上套着只麻袋走进来大惑不解,把惊堂木一拍:“周千里,大堂之上,何以麻袋遮身?两旁衙役给我除去!”“慢着,我有几句话要问大人。我同哪一个强盗同流?”千里盲子问道。

知县一指,说:“旁边跪着的就是。”“这位兄弟,你认识我吗?”千里盲子突然转向强盗问道。“当然认识,那年我俩不是学桃园结义,拜了把子嘛。”“那好。我且问你,我周盲子瞎的是左眼还是右眼?”

强盗没见过他,这时又看不清,只能乱猜:“右眼。”“我蓄连鬓胡须还是蓄山羊胡须?”

强盗想,书生都喜欢山羊胡须,准没错,就答:“山羊胡须。”“我是长脸还是圆脸?”“是……圆脸。”强盗招架不住了,结结巴巴起来。“哈哈哈哈,”千里盲子大笑起来,边笑边除去头上的麻袋,“看看清楚吧,我周千里眼睛一只没有瞎,也没蓄胡须,更不是圆脸,而是长脸。你说我们是拜了把子的,怎么连我的相貌都不认得呢?”强盗一下瘫倒在地。“知县大人,此事怎讲?”千里盲子又盯着知县发问。“这……”知县想不到自己精心计谋的几招,被周千里三言两语就捅破了。

以上两则周淦讲述高柏耀郑觉理采录

王二戏官的故事

(汉族)

王二戏官,本名王岩,清代丰润县城关的一位文人,以善于词绘闻名。他的故事,有不少关于抨击官府、作弄財主的内容,滑稽有趣,在河北丰润、唐山一带广为人知讲述者既有知识分子,也有农村、城镇的劳动群众。

王岩告王岩

丰润的七品县官,枉为黎民父母,从不为百姓办事。民间有啥冤枉事前来打官司告状,他都推托公务繁忙,不理民词,交地方处理。别看他平常除了吃喝玩乐任啥不会,一到傍年背节,可就忙活起来了。那些溜须拍马的势利小人,为了向上巴结,纷纷给他送礼。他为了笼络这些摇钱树、聚宝盆,就打着“体察民情”的幌子,到送礼的人家拜访。

王二戏官虽然天性谵乐,可从不会顺着当官的屁股沟子放响屁,不但向来没有给县官送过东西,还经常戏弄县官,给他来个下不来台。

大年初一,刚响过开门炮,王二戏官就到衙门口擂鼓鸣冤。县官听见鼓响,不知出了啥事,赶忙更衣升堂。“来呀,带击鼓人上堂!”县官惊魂未定地吩咐着衙役。

衙役们鬼哭狼嚎般地吆喝着:“带击鼓人上堂!”

只见王二戏官头顶状纸,口喊冤枉,抢门而进,跪在堂下,低头等候问话。

县官见是个平民百姓打扮的人,“啪”的一声敲响了惊堂木:“嘟,大胆刁民,姓甚名谁,哪里人氏,有啥冤枉,状告何人?快快讲来!”

王二戏官改变了原来说话的声音答道:“回禀大人,小民姓王名山石,城里人氏,状告王岩!”“啊?”县官早就恨透了王二戏官,这回一听有人告他,心想犯在我手里了。立刻改变态度对堂下之人说:“王山石,你告他何来?慢慢地讲。”

王二戏官照旧变着声音低头说道:“辞旧岁,迎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放鞭炮、贴对联。小人见王岩门前冷冷清清,问他却是为何?他说没钱给大老爷送礼,哪有钱过年?说着说着他就骂大老爷是个认钱不认人的赃官、贪官……”

县官本想拿住王二戏官的把柄,可这个王山石大不该当着班头衙役揭他的老底。“嘟”的一声止住了堂下之人。

堂下低头跪着的王二戏官假装害怕,继续变着声音说:“大老爷,他真是这么说的,不信有诗为证。”

县官一听有诗,证据在手,比当着人说他强得多。因此吩咐衙役:“呈上来!”衙役从王二戏官头顶上接过状纸递给了县官。县官不看倒还罢了,刚一念完,“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好像椅子上突然钻出个钉子扎了屁股似的,脸上的汗“唰”地也冒出来了。原来诗里写道:

知县把年拜,

绕过王岩宅。

只因没送礼,

借金到府台。

县官本来做贼心虚,接受贿赂之事又让王二戏官知道了,还要捅到府台那里去,这下子吃不了还得兜着走哇!要说县官也算是在官场混事多年的老手了。只见他眼珠一转,大牙一龇,就来了个缓兵之计,似笑非笑地说:“王山石,你代本县转告王岩,就说本县即刻登门拜访。这有铜钱两吊,赏你跑腿费用,下堂去吧!”

王二戏官接过铜钱,恢复了本人说话的声音:“多谢大人!”

县官刚要回后堂,一听这个人说话的声音咋变了?扭头一瞅,原来是王二戏官。不由“啊”了一声说:“你?你为啥冒名告状?”

王二戏官不紧不慢地反问:“大人,我咋冒名了?”

县官理直气壮地说:“你明明叫王岩,为何谎报王山石?”“大人,‘山石为岩,此木为柴’,前人造字,讲的明白。大人乃当朝进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难道连这还不懂?”

县官本来丢了面子伤了财,气堵嗓子眼儿,火顶脑瓜门儿,又让王二戏官这几句抢白,不由恼怒地说:“大胆,放肆!”

王二戏官见县官生气了,就势嬉皮笑脸地说:“大人息怒,常言说得好:‘气是无烟火炮,色是刮骨钢刀,酒是穿肠毒药,财是惹祸根苗。’大过年就发这么大的火,可不吉利哟,不如我给你唱个拜年歌消消气吧。”王二戏官也不管县官爱听不爱听,自个儿只管唱了起来:

大年初一头一天,

王岩告状赚了钱。

咱们大家下饭馆,

我请客,你花钱,

肥吃肥喝用不完哪呀呼嗨。

王二戏官连唱带比画,把衙役们逗得眼泪都笑出来了。县官气得不知咋好,但又怕王岩上府台告他,不敢发作,只好暗气暗憋,凉锅贴饼子——蔫出溜了。

衙役们一见县官退了堂,阎王不在,小鬼造反,呼啦一下子围了上来,这个“恭喜”、那个“发财”地给王二戏官拜起了年。“走,下馆子去。”王二戏官把手中的两吊铜钱掂了掂接着说,“这就叫吃孙喝孙不谢孙。”

徐长春讲述 郑文清搜集整理

囤满尖流

王二戏官对门住的是本家的老叔,叫王守忠,为人老实厚道,经常在外打短工,很受人们信任。这次他被南台财主张大脑袋雇去看粮仓,还没到期限就回来了。王二戏官知道后就过去问是咋回事。他老叔说:“张大脑袋是个头上生疮、脚下流脓的家伙,坏透顶了。在他那儿干活,没有干到头的,到我这都换了六个了。他用大价码把人糊弄去,到那儿以后满不是那么回事。他说给他看粮仓,仓里的粮食越看越多才能照数给工钱。可天长日久,风吹日晒,虫子咬耗子拉的也没个多呀。他自个长小手往外鼓捣粮食,还反拍巴掌诬赖人。活白干了不说,还落下个贼名,你说损不损?”

王二戏官一听,这个张大脑袋是够缺德的。就和老叔商量说:“老叔,您说赶明儿我去中不中?”“咳!你去也白搭。在人家那一亩三分地上,那胳膊还能拧过大腿去?”王二戏官听他老叔这么一说,还上来了别扭劲儿:“我就不信,不光把大腿给他拧过来,就连他的粮仓我也给他翻个个儿,让他底儿朝天!”

没过几天,王二戏官真的到南台给张大脑袋看粮仓去了。张大脑袋把规矩说了一遍,王二戏官点头答应后说:“东家,你不就是想让粮食多起来吗?这好办。不瞒你说,我从小跟随师父学了几年法术,专供黄仙。半夜子时,只要我一掐诀念咒,几百个大小黄鼠狼都听我使唤。你那个小粮仓,不出一个月,管保给你倒腾得囤满尖流。”

张大脑袋本来就迷信,妖魔鬼怪啥都信,听王二戏官这么一摆划,心想遇上了活佛,福分不浅。

王二戏官接着说:“咱把丑话说在头里,一个月内不许你进粮仓半步,不然,法术就不灵了。”

张大脑袋问:“那我在外边看看也不中?”

王二戏官一本正经地回答:“那得我啥时候让你看你再看。还有,事成之后,除我的工钱照付外,从前那六个看粮仓的工钱也得归我,要不我就不干!”

张大脑袋只顾粮食多起来,大脑袋如同鸡啄米似的点头:“中,中,中。”说完吩咐家人好酒好菜伺候王二戏官。

王二戏官吃饱了喝足了,往后一侧歪就呼噜呼噜睡大觉。等到夜深人静之时,他把事先预备好的一根一寸多粗的竹竿子从囤顶上插到囤底,然后就顺着竹竿子灌起水来。七八天后,囤底的粮食让水泡得开始升发,把囤顶上没经水的干粮食顶了上来。王二戏官认为到时候了,就拽着张大脑袋每天在粮仓外边看一回。张大脑袋一看囤里的粮食天天往上长,把他乐得一个劲儿地向王二戏官作揖,口称:“活佛,小民肉眼凡胎,多有慢待。”从此,王二戏官被另眼相看,每日肉山酒海。一月之后,仓里的粮囤,果然个个囤满尖流,王二戏官按当初立的字据,领了工钱就走了。

王二戏官走后,张大脑袋就进了粮仓,闻到有股发霉的气味,他把手插进粮食囤里一摸,里边热乎乎的,知道是粮食受潮发了霉,说了声“不好”,赶紧命家人拆囤晒粮。家人们把席子拆开一看,囤底的粮食全生了一寸来长的芽子,就囤尖上有一层好粮食。把个张大脑袋坑的,如同那莴苣荬菜熬鲶鱼——苦了大嘴了。一下子扑到粮囤上,大声哭叫着:“我的粮食啊……”

王二戏官呢,早找那六个给张大脑袋看粮仓的人送工钱去了。

周虎桩讲述 郑文清、徐秀艳搜集整理

班头雇工

该刨花生了,县衙里的班头独眼龙想雇几个做活的给他们家刨,可是因为他办事刁滑,忒能算计人,所以总也雇不到人。今年,独眼龙大嚷大叫着说:“谁要是上我们家来刨花生,我每天烙饼,白菜粉管够,还另给五文钱。”

四门贴帖,总有不认识字的人。尽管独眼龙心黑,可还有上当的。第一天前半晌,雇工们干了半天活,吃晌午饭时烙饼却不是白面的,而是掺了玉黍面的。再看看菜,连个粉丝都没有,就只有几片白菜叶子在浮头儿漂着。雇工们又挨了独眼龙的算计,但知道他仗着县官的势力,也不敢言语。

事也凑巧,正赶上王二戏官来到这里,雇工里有人认识王二戏官,就把这事跟他学了。

王二戏官听后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个独眼龙办事也忒缺德。因此就对雇工们说:“他算计你们,你们不会也算计他?”

雇工们说:“谁算计过他了呀,半天刨不完一块地,连玉黍面饼子也不给吃。”

王二戏官说:“我有法儿,你们刨花生的时候,抄拐(蔓)。”

后半晌,雇工们按着王二戏官说的法儿办,将大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擦着地皮刨,又省劲儿,干得又快,不到半天工夫,就把一块地刨完了。可是每撮秧子只挂着几个落生角儿,大部分丢在地里了。

王二戏官后半晌到雇工家里,告诉他们傍晚去捡花生。

雇工们把花生连秧带角儿用车拉到独眼龙家里,独眼龙一看就问道:“这车花生角儿咋这么少哇?”雇工们回答说:“准是这块地没长好呗!”独眼龙不信,寻思着准是雇工们耍了花招。第二天,雇工们前脚往地里走,独眼龙后脚就跟了去看着雇工们干活。临走前还告诉家里人,晌午饭给雇工们贴饼子吃。

王二戏官又知道了,心想:好你个独眼龙,平常总干些扒绝户坟、踹寡妇门的勾当,哼,今儿个咱就给你来个一不做二不休。说话他就来到街上,看见有个人在那儿蹲着卖王八呢,旁边还放着几个王八蛋。王二戏官一看卖王八的是个熟人,就把王八买了下来,借了块破包布裹巴裹巴,往胳肢窝里一夹又来到了独眼龙家里。看看四外没人,偷偷地将王八放在了盛面的缸里。

晌午雇工们回来吃饭,一看饭菜还不如昨天,个个嘴噘得能拴头驴。其中有个人实在忍不住了,问道:“我说鲁班头,咱们事先讲好了,每天给我们白面烙饼白菜粉吃,为啥总给我们贴玉黍面饼子呀?”

独眼龙皮笑肉不笑地说:“说是这么说的,可是家里的面吃没了,现轧又不赶趟儿,总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干活呀。”

独眼龙话还没说完,只听他老婆“哎呀哎呀”地叫唤着从后屋跑到前屋,手里还提溜着一个浑身沾满白面的圆东西。到跟前一看,原来是让王八咬住了手丫子,直滴巴血,疼得独眼龙老婆直咧嘴。王二戏官见状假装着急地说:“快摔!快摔!”独眼龙的老婆使劲将王八往地上一摔,王八受疼,还真松了口。独眼龙忙问:“你咋让它给咬了?”他老婆说:“我到面缸里树:面烙饼,一看面缸里有个沾满了白面的圆东西在动,就用手一抠,谁知被它给咬住了……”

王二戏官还没等独眼龙的老婆把话说完,接过说:“我说鲁班头家里昨没面了,原来是让王八给吃了。”一句话,逗得雇工们哈哈大笑……

独眼龙知道又遭了王二戏官的暗算,只好吩咐他老婆和面,给雇工们重新烙白面大饼。

谢连庆讲述 艺锋搜集整理

洞房逗趣

王二戏官娶媳妇的那天,有几个人跟他说:“咱们这块有个例儿,洞房里谁先说话将来谁就先死,今晚上你可别先说话呀。”

王二戏官冲大伙笑了笑说:“谁先死那可没准,到时候就会知道。要说今夜里我不先说话,那可有把握。”

其中有一个人说:“别看你现在说得好,到洞房里一见新媳妇的面就该忍不住了。”

王二戏官说:“你们不信,咱们嘎个东儿咋样?”“嘎啥的?”大伙一齐问王二戏官。

王二戏官说:“从今晚上到明儿天亮,你们在窗外偷偷地听着,要是我先和新媳妇说话,明晌午请你们一顿馆子;要是不是我先说话,你们几个请我吃一顿咋样?”

这几个人听了后便到一旁合计。其中一个人说:“跟他嘎东儿中,他平常爱说爱笑的,一会儿不说话就怕把他当哑巴卖了。”另一个说:“头一天,女的害臊准不先说话,我看跟他嘎这个东儿准赢。”几个人商量定了,便跟王二戏官拉钩定下打赌之事。

晚上闹洞房的人渐渐散去之后,屋里只剩下王二戏官两口子,还有窗外那几个打赌听声的人。只见王二戏官一言不发,脱衣上炕,头冲里,脚朝外地一躺,拉过被子,将被里朝外、被面朝里反盖着,还故意把腿和脚露在被子外边,来回折腾,招拜媳妇说话。谁知新媳妇出嫁的那天,娘家嫂子也告诉了她,洞房之夜有例儿,千万别先说话,谁先说谁先死。所以新媳妇坐在八仙桌前等着王二戏官跟她先说话,或者叫她上炕睡觉。可王二戏官自己先睡了,还故意把被子反盖着,知道是招拜自己先说话。所以抿着嘴地笑,也没吱声就上炕睡觉了。

那天正是三九的末一天,天冷得要命,窗外几个听声的人,虽然喝了酒,但时间一长,还是冻得浑身发抖,离开这儿又怕王二戏官先说话听不到,只好强忍着。

鸡叫三遍后,王二戏官翻了个身,把新媳妇碰醒了。新媳妇以为新郎要说话,便合着眼听着。

新媳妇等着王二戏官跟她先说话,从鸡叫三遍等到天蒙蒙亮,也没听见他说话。忽然听到王二戏官下了地,又听到穿衣声,偷偷用眼一瞅,王二戏官正伸直两条胳膊,胳膊套在裤腿里,脑袋在裤裆里左一钻右一钻地乱钻呢,便忍不住说了话:“你穿的是裤子。”王二戏官听了,急忙穿好衣服说:“一吊!”媳妇被闹悟迷了,忙问:“你说啥一吊哇?”王二戏官接着又喊道:“两吊!”媳妇更加奇怪了:“咋这么一会儿又两吊了?”王二戏官喊得更响了:“三吊!”

这一连气的喊声可急坏了在窗外听声的那几个人,赶紧冲着屋里喊:“别说了,我们上礼就趁这三吊铜钱了!”

李先章、杨金明讲述 刘作民、王雪梅搜集整理

接丈母娘

王二戏官的媳妇想家下妈了,有心看看去吧,一来道远不方便,二来炕上地下的活计忙得抽不开身。打发人叫了几次,都因为家下爸爸讨厌王二戏官不让来,所以想得总掉眼泪。

王二戏官见状便对媳妇说:“你打发去的人都是废物,明儿个我套车去接保准来。”他媳妇说:“快算了!就因为你平常喜欢搞恶作剧,他姥爷才不得意你,你去接更不来。”王二戏官上来了拧劲儿说:“我就不信,我不但能把他姥姥接来,而且还得让他姥爷送来!”媳妇听了王二戏官一番话破涕为笑地说:“你要真能那样,我天天烧三炷香,祷告你长命百岁。”王二戏官说:“那玩意管不了事,往后只要你听我的就中了。”说完转身出屋套车去了。

王二戏官来到老丈人家,一进门就连哭带嚷:“不好了,不好了,孩子他妈上吊了!”老丈人和丈母娘趿拉着鞋跑出来忙问:“他姐夫,你说啥?”王二戏官对着俩年纪人说:“你闺女上吊了!”丈母娘一听,身子晃了晃就背过气去了。老丈人赶紧上前扶住,瞪着王二戏官问:“你说,咋回事?”王二戏官装扮着结结巴巴地回答:“我,我和她……说了句笑话……她……”还没等王二戏官说完,老丈人抽出一只手,照着王二戏官的腮帮子“啪”地就是一个大巴掌,打得王二戏官火烧火燎地疼。老丈人嘴里骂道:“我早瞅你小子不是个好枣,给我把他梱上送官!”俩小舅子在旁边早就憋着一肚子气,听年纪人吩咐,噼里啪拉就把王二戏官按倒在地,找了根麻绳梱了起来。这时,丈母娘醒过来了,哭着说:“看闺女打紧。”老丈人琢磨着也对,就吩咐儿子把王二戏官扔在了车上,又让儿子搀扶丈母娘上车后,老丈人自个儿赶着王二戏官那辆小毛驴车到王二戏官家中来了。

老丈人赶着车来到王二戏官家门口,还没进院,丈母娘便哭嚎起来:“我可怜的闺女哟,你死得好惨啊……喔……喔喔……”丈母娘捂着脸哭着往里走,没注意撞在一个人身上。“妈,你老这是……”闺女奠名其妙地问。丈母娘一看,正是自个儿的闺女,愣了。“你没死……”然后瞅了瞅被梱在车上的王二戏官。

王二戏官的媳妇听妈一说,明白了一切,上前解开了王二戏官的绑绳。

国福恩讲述 郑文清、周淑琴搜集整理

劝架

丰润县城里有个外号儿叫“鱼鹰子”的人,整天在还乡河里捕鱼摸虾,养家糊口。有一天,两口子不知为了个啥吵起了架,鱼鹰子赌气跑到河边来打鱼。可是打架气晕了头,忘了带渔网,本想回去取吧,又怕再惹老婆笑骂。咋办?鱼鹰子正蹲在河沿上,左右为难,赶巧王二戏官蹓蹓跶跶地走过来。鱼鹰子想:人们都说王二戏官脑瓜子画圈圈儿,头头是道儿,今儿个何不利用他把渔网替我拿回来。说话间,王二戏官已经来到跟前,他就上赶着近乎地叫了声“王二先生”,然后又接着说:“人们都说您老计谋多,来得快,今儿个求您老给我办宗事儿咋样?妥了之后,我请您吃冰糖葫芦,管够!”

王二戏官从小就爱好打赌,一听就上来了兴头,忙问:“真的,说话算数?”“谁要是糊弄你,谁就是那个!”鱼鹰子一边用手比画一边说着。“好,一言为定!你说是啥事儿吧?”

鱼鹰子说:“刚才我和我老婆打了一场架,这时候说不定她还在家里骂我呢。如果您老能够让她消了气,把渔网给我送来,就算您老赢了。”

王二戏官琢磨了一会儿,“啪”地一拍大腿说:“好咧,你就在这儿等着瞧好吧。”说完转身就走了。

且说鱼鹰子的老婆正在家里骂骂咧咧地没完没了,王二戏官就推门走了进来。鱼鹰子老婆道:“您老有啥事啊?”“嘻,你不知道?”王二戏官故意装作很神秘的样子,接着又说,“你们当家的正在河边上叨咕着说啥呢。”

鱼鹰子老婆赶紧问:“他说啥来着?”

王二戏官接着告诉她说:“他嫌你长得丑,还总给他气受。他还说凭着他手里那张渔网,找个又俊又美的大闺女,吃香的喝辣的,啥也怕不着。人家俩还要远走高飞呢。”

鱼鹰子老婆强压着怒火问:“那个闺女是谁?”“哎呀,这我哪知道哇!你不信,自个儿问问去嘛!”

鱼鹰子老婆听到这儿,肚子都快气崩了,啥也不顾了,抄起门后的那张渔网就向河边跑去。王二戏官也紧紧地追了上去。

鱼鹰子老婆气呼呼地来到河边,老远儿看见自己的老爷们蹲在那儿像等谁。就把渔网朝那儿一扔,嘴里骂着:“没脸的玩意儿,给你渔网,快找你那个又俊又会臭美的小老婆去吧!”“啥,找小老婆?”鱼鹰子又瞅了一眼王二戏官,“咳!你上当了,我们俩在打赌!”

王二戏官走到鱼鹰子老婆跟前说:“待会你们当家的买来冰糖葫芦,咱们俩一人一半,就是不给他!”

鱼鹰子老婆一听心里就明白,准是王二戏官知道我们两口子打了架,用这个办法打和儿,不由“扑哧”一声笑了。

张庆祥讲述 郑文清、张立查搜集整理

王八吾的故事

(汉族)

玉八吾是一位文人型机智人物,其原型王少怀,字十三,号八吾,系清末秀才,武强县贾圹村人,一生怀才不遇,他机捷滑稽,嫉恶如仇,皆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与社会抗争。其故事包括惩治贫官污吏,戏谑富豪奸商,嘲讽腐儒庸医,调侃亲朋好友等内容,流传于河北省武强、深县、衡水、辛集、安平、武邑、饶阳一带。

卖“我”

有一年,武强县衙门里新调来一个知县。这个狗官对百姓敲诈勒索,横征暴敛,无恶不作。他还有个古怪刁钻的恶习:专爱吃世间稀罕之物。他经常派衙役们往百姓家去搜寻让他解馋的东西,可把老百姓害苦了。王八吾决心捉弄捉弄这狗官,给大家出口恶气。

这天,那县官到一个财主家赴宴,酒足饭饱之后坐着轿子优哉游哉地往回走。路过十字街时,一人提着竹篮高声叫卖:“卖‘我’喽!卖‘我’喽!肉鲜味美,滋阴补肾,尝上一口,一辈子不算白活哎!”此人便是王八吾。

那县官正闭目养神,一听这叫卖声,急令落轿。他掀开轿帘,扯着嗓子

喊道:“何人卖‘我’?拿来看看!”

王八吾不慌不忙地递上竹篮,掀开上面的盖布。县官见是一只大王八,不由脱口而出:“这就是‘我’呀?”

左士杰讲述  张振峰、李久旺搜集整理

戏请馋官

光绪末后几年,深武饶安一带,头一年淹、二一年旱、第三年蝗虫赶成蛋。老百姓把树皮草根儿,连炕上枕头里的秕子,都吃了。可县官还派人来完钱粮催税银。

这天,武强衙门派来个姓贾的税官,骑着大耳朵秃尾巴灰毛驴,得哒哦喝,颤悠颤悠来了,老百姓都饿得一挂肠子闲着半挂,有气无力地不愿应酬。

王八吾自告奋勇说:“看我的!”就迎了上去。接过驴缰绳,拴到槽上。这贾税官是城北贾庄人,和王八吾认识,为了套近乎,连称“老乡”。王八吾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有话你就说,有屁你就放。”贾税官也不客气:“我大老远地来了,有事也得吃了饭,再办呀?”

王八吾两手一摊,叹口气说:“唉,老百姓都揭不开锅了,让你吃嘛呀?”

贾税官说:“那就有嘛吃嘛吧。”“好,有嘛吃嘛,你歇着等着吧。”王八吾说完转身走了。

贾税官骑驴颠了一上午,腰酸腿麻,又困又乏。歪在椅子上,打起臆睡。

一觉醒来,已过半晌。王八吾端着半盆香喷喷、热腾腾的驴肉进来,吆了不伤。”

贾税官饿极了,接过盆子,就大吃大嚼起来。快吃饱了,他才懵懵懂懂地问:“这是什么肉哇?还挺香。”“驴肉哇?”王八吾回答。“宰的谁家的驴?”“你的呀!”“谁让宰我的驴呀?”贾税官气急败坏,哭腔怨调。“你不是说‘有嘛吃嘛,吗?俺夹圹村,树皮草根儿都吃光了,还有什么吃的?”王八吾理直气壮地说。

贾税官无言答对,只好烙饼卷大拇哥——自吃自了。

赵世锦讲述 傅新友搜集整理

送礼

一天,县官过生日,提前就通知了各处乡绅、名流,名义上是请客吃酒,实际上是敲诈礼物、钱财。王八吾从不爱讨好官府,这回却一改常规,破例送来了礼物。他送的是四节食盒:第一节是一块方肉,第二节是两个鸡蛋,第三节是三个红枣,第四节是四个面梨。见到食盒,县官好不欢喜:王八吾一向不把知县瞧在眼里,历任知县都怵他一头,今儿个他竟送来礼物,足见我治县有方,人心皆服。顿时觉得脸上有光。

这时,王八吾慢慢摆开食盒,拿起礼单念道:

县太爷生日大吉,

武强县少层地皮。

无奈何筹礼一份,

敬送你肉蛋枣梨。

县官听罢,把鼻子都气歪了。

宋欢乐讲述 李久旺、何重仁搜集整理

没人味儿

王八吾很爱讲故事。一次,他到县衙闲坐,县官和一些小吏、差役纷纷要求他讲个故事。他略一思索,说:“好吧,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有两个蚊子整天在乡下咬人喝血。这天它们飞进了城里县衙门,一看里面的人都胖乎乎的,就商量说:‘咱不走了,这里的人比乡下人肥,今儿晚上咱就在这里找食吧。’晚上,它们这个屋里看看,那个屋里瞧瞧,都没人。其实它们不知道,衙门里的人都在蚊帐里睡觉呢。它们飞来飞去,终于找着了有人的地方一后院的祭庙。其实那几个人都是泥胎,他们咬咬这个,没血;咬咬那个,没肉。于是俩蚊子说:‘咱快走吧,这里待不得,看着衙门里的人都胖乎乎的,其实他们没血没肉没人味儿。”’

县官和小吏、差役们还支棱着耳朵听呢,听到这里,才知道王八吾是在转着弯骂他们。

焦明亮讲述 李久旺搜集整理

劝架

有一回,王八吾的爹和娘吵了架,两口子都挺有气,在炕上一头一个躺着怄气,连饭都不做了。王八吾劝爹爹不理,劝娘娘不听,于是,拿了条湿毛巾在灶膛口抹了抹,就又跑回屋里,先到爹身边说:“爹,别生气了,先擦把脸,快起来吧。”边说边用毛巾给他爹擦了几下。又跑到娘身边说:“娘,别生气了,擦擦脸起来做饭吧,我饿了。”说着,又给娘擦了几下。然后他跑出来放下毛巾。见娘还不起来,又爬到炕上嚷:“娘,你看,爹怎么了?”说着拽起娘的胳膊就拉。他娘不知道他爹出了什么事,忙就势坐来起一看,他爹脸上黑一块白一块,像戏台上的小丑,忍不住笑了。他爹一看他娘:脸抹和得乌漆麻黑,一笑露出两排白牙,那模样儿真够十五个人瞧半月的,也忍不住“哧哧”地笑了。

王玉良讲述 李久旺搜集整理

卢曰书的故事

(汉族)

卢曰书是一位文人型机智人物。其原型卢曰书,系清嘉庆年间济源县(今竚南省济源市)的一位举人。他才智过人,道大清俾,经常替人写诉状,惩治治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深得民心,他的故事流传于河南南省济源、新安、孟津、灵宝一带。

黏牙秀才

卢曰书考中秀才不久,发现县官趁修济渎庙贪赃枉法、坑害百姓,就约了两个举人,写份诉状,到怀庆府去告这个贪官。

三人进了府衙,把堂鼓一敲,知府立时升堂。两个举人并排跪下后,卢曰书退后一步,跪在他们后边。知府接过状纸一看,“啪”地把惊堂木一拍说:“三个大胆的举人秀才!不等皇上封官,就先告起你们的父母官来,成何体统?”两个举人吓得低头不语。卢曰书跪着向前挪了两步,正要说话,知府惊堂木又连拍几下说:“两个举人不讲,小小生员还有何说的?若说错一句话,重打四十大板!”卢曰书说:“请问府台大人,父母有过,该不该禀与祖父母得知?”一句话把知府问得张口结舌,愣了半天,才说:“起来!起来!秀才说得有理,待我査个虚实。”

知府派人一査对,诉状上所列县官的罪行件件属实,就禀奏皇上,罢了济源县官的官。卢曰书从此落了个“黏牙秀才”的外号。

睡马槽

临近年三十儿,有个叫卢红根的穷人没钱办年货,找着卢曰书想借点儿钱。

卢曰书手里也很紧,见他可怜,就给他出个主意说:“你今儿黑到驿站马棚里,看哪个马槽闲着,就躺哪个槽里睡觉。冷了,弄些干草盖在身上。驿卒咋撵你,你也别出来,等驿丞来了,你就说是卢曰书叫你睡在这个空槽里的。这样,他就会给你银子。”

卢红根按照卢曰书的交代,跑到驿站马棚里一看,有十来个空槽,就躺到了一个空槽里。驿卒来撵他,他只装没听见,翻翻身只管睡。最后驿丞来了,吼他:“大胆的穷鬼,竟敢躺在马棚里,拉出来给我打!”卢红根揉揉眼说:“卢曰书说,这儿有马槽闲着,叫我来睡的。”驿丞一听到“卢曰书”仨字,慌忙改口说:“原来是这样。请起,请起,快到客房安歇去!”

第二天,驿丞请卢红根饱吃一顿,临走又赠二十四两白银。卢红根这年过了个肥年。

驿丞为啥对卢红根恁好哩?原来,驿站的钱粮都是按马槽号数供给的。这十来个空槽,就是驿丞吃空名用的,他怕卢曰书抓住他的短处告他,丢了驿丞这个美差,就给了卢红根些好处。

粮行放驴

有家粮行,用出九进十一的斗坑害穷人。卢曰书跟朋友闲谈,知道了这事,就说:“我来治治他,叫他把斗改过来。”

这天后晌,卢曰书牵了朋友家一头小叫驴,来到粮行门口,缰绳一松,把驴放了。他蹲在墙角望着。驴跑过去,吃笸箩里的米。粮行掌柜的看见了,拽住缰绳喊:“谁的驴?谁的驴?”卢曰书也不应声。掌柜的就把驴拉到他家后院了。

第二天早上,卢曰书去粮行掌柜的家里寻驴。掌柜的问:“啥时候丢的?”卢曰书说:“昨天后晌。”掌柜的说:“你的驴吃了我的米,得赔我米钱。”卢曰书说:“我的驴能吃你多少米?”掌柜的说:“吃二斗米。”卢曰书当即开了二斗米钱,跟着掌柜的到后院去牵驴。一看驴,卢曰书说:“我的驴是头大草驴,咋会变成了小叫驴?你一定给我换啦!”掌柜的不承认换了,并叫来小伙计做证。卢曰书说:“既然我的驴一顿能吃你二斗米,自然个头儿很大。这头驴半斗米也吃不了,咋会是我的哩?你不还我的大草驴,我非去县衙告你不可!你开粮行,出九进十一坑害人,今天竟敢换我的驴,这还了得!”这话敲到了掌柜的麻骨上。

这时,看热闹的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人认出了卢曰书,忙对掌柜的哺咕哺咕。掌柜的马上软下来,赔着笑说:“卢先生,消消气。我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屋里坐!屋里坐!”硬把卢曰书拉到屋里,酒菜端上,一再赔礼道歉。末后还了驴,又退了二斗米钱,卢曰书临走时说:“你把出九进十一的斗改了。如不改,咱县衙说理。”

第二天,粮行掌柜的麻利地把斗改了,再也不敢坑人了。

以上三则翟旺宪讲述翟作正翟向阳采录

卢四运的故事

(汉族)

卢四运(1765—1810),清代黄安县(今湖北省紅安甚)八里塆卢家寨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考中秀才,后弃学归田,以农耕为生。他常济困扶危,為各种恶势力作对,深受群众爱戴。他的趣闻逸事至今在湖北省红安一带广为流布,影响颇大。

挖树

有个穷人,全家只有唯一的一丘“活命田”,这丘田的周围四转都是地主的田。这个地主是个杀人不用刀的“土地蛇”。他几次用心思打这丘田的主意,都被穷人识破拒绝了。于是他就在自己的田埂上栽了一些树,将穷人的这丘田团团围住。穷人田里的庄稼都被树荫遮住了,照不到阳光,又接不到露气,一年四季总是长不起来。田埂上的树一年比一年大,田里的庄稼一年比一年差,穷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这胳膊扭不过大腿,穷人心里怄得再狠也没得办法。

有一次,卢四运打这里路过,听这个穷人诉说了情由,就说:“这还不好办,你扛个锄头去把那些树挖了桫!”穷人连连摇头说:“唉!卢先生呀,他家有钱有势,我怎敢太岁爷头上去动土呢?”“不怕,你只管去挖,要打官司我给你写状子。”穷人见卢四运要帮自己写状子打官司,顿时腰杆子就硬了起来,果然扛起锄头去把那田埂上的大树小树一气子挖了个精光。

地主见穷人竟敢挖了他的树,那个气呀!差一点儿把肚皮都涨破了,连忙跑到县衙去告了状。过去,哪一个当官的不护着有钱的?县官接了状子,立即差人将穷人抓进衙门,将惊堂木一拍,喝道:“你好大的狗胆,为什么把人家田埂上的树都挖了?”穷人也不吭气,只将卢四运帮忙写的状子递了上去。只见状子上写着:

树长他坎,

荫遮我田。

五谷不收,

年复一年!

树不交税,

田要纳捐。

若不挖树,

国课难完!

县官这一段时间正为收不齐粮捐而头痛,看了穷人的状子,觉得蛮有道理,心想:“是呀!我只能收粮,不能收树,哪能要树不要粮呢?”想到这里,就提笔判了两句话:

树遮良田,

该挖该砍!

卢言福讲述

万事大吉

黄安有一个恶棍,养了四个儿子,个个如狼似虎,一向胡作非为。老百姓见了他们的影子,老远就得弯路。唯有卢四运不但不怕他们,反而经常跟他们作对,替穷人说话。这个恶棍见卢四运会打官司,心窍又多,不好对付,就设法去拉拢他。

这一天,恶棍亲自领着四个儿子,带着礼物来找卢四运,要儿子拜卢四运做干爷。卢四运看透了恶棍的用意,可他还是满口应允了。

有一次,恶棍来找卢四运,说是四个儿子打了两条人命,人家告到了县衙,求干爷想个法子。卢四运对恶棍说:“你奠担心,我保你万事大吉。”恶棍以为有卢四运担保,儿子就没事了,所以就没有像往常那样再去给县衙塞银子,他哪里晓得卢四运连县衙门檻都没去踏一踏。县官见恶棍这一次不但没有送银子来,连个求情的话都没有一句,一气之下,就将他两个大儿杀了抵命。恶棍闻讯跑来找卢四运,吼道:“你怎么说话不算话?”

卢四运反问道:“我说话怎么没有算话?”“你说保我万事大吉,为什么还是让我儿子被杀了?”“哈……我问你,你有几个儿子?”“四个。”“杀了你几个呢?”“两个。”“是啊,打死人,你四个儿都动过手,今天却只拿两个儿子抵了命,这就算是万事大吉了呀!”恶棍一听,只气得白眼直翻,哑口无言。

过了两年,恶棍的两个细儿又打了两条人命,人家又告到了县衙。恶棍上一次交了乖,这一回就费了许多银子去塞给县官。可他又怕卢四运去帮助苦主打官司,只好又去磕头求情,说这一次要再不搭救他的儿子就要断子

绝孙了。卢四运将恶棍扶起,说:“放心,放心,这一次我真正保证你万事大吉!”说罢就匆匆往县衙而去。恶棍满以为这一下放心了。谁知卢四运到县衙不是为凶手辩护,而是极力替死者申冤。县官虽然得了恶棍的银子,无奈卢四运唇枪舌剑驳得他无话可说,只得又将两个凶手杀了!

恶棍又痛又恨,跑到法场跟卢四运扯皮,卢四运说:“你的儿子杀人偿命,与我何干?”

恶棍说:“你说这一次真正保我万事大吉,为什么反而还告得我儿送命?”

卢四运哈哈一笑说:“你这样的四个‘拐儿’,做尽了坏事,害苦了百姓,今天被杀光了,岂不是真正万事大吉了吗?”

恶棍一听,气得当场倒在地上死了。到法场看热闹的百姓们见了,个个拍手称快说:“这才真正是万事大吉呢!”

徐绪承讲述

一文钱祝寿

大塘湾有个富豪过生日,四乡有名望的人都纷纷给他送礼祝寿,唯有卢四运分文没送。到了下请帖的时候,富豪可有点儿为难啦!请他吧,他不来送礼,自己为什么要请他的客呢?不请他吧,又怕他生法子来闹豁子。于是就在请帖上打了个主意,写道:“淡酒薄肴,请客今朝,来了是好吃,不来是好高!”

酒宴摆好,还没有看见卢四运,主人以为他不好意思来了,正要举杯祝酒,却见卢四运来了。他一进大门,就将一个红纸包递给主人,然后就坐在席上大吃大喝起来。主人拆开红纸包一看,只见红纸包里包着一文钱,纸上还写了四句话:“送钱一文,庆贺寿辰,收了就爱礼,不收就嫌轻。”

卢言新讲述

教书

有一个财主家要请先生,别人看他太刻薄,出的价钱太低了,都不愿到他家里来。卢四运听说,却找上门去。

财主与卢四运讲定,除了管饭以外,每年只给八文钱的工钱,卢四运又满口答应了。

一年到了头,财主拿出八文钱交给卢四运。卢四运说:“我给你教了一年书,你怎么只给了一个月的工钱呢?”财主说:“跟你讲好了的,一年八文钱,你怎么说是一个月的呢?”“分明是讲的一个月八文钱,你怎么说是一年的呢?”两个人你说是一年的,我说是一月的,扯来扯去争不下地,就跑到县衙去打官司。

二人扭到县衙,已是深夜时分。县官刚刚断毕四起案子,桌上那支蜡烛都快点完了,这时又见两个人来打官司,心里有点儿不耐烦,就对二人说道:“现在天气太晚,我出一个对子,你们若在蜡烛点完之前能够对得上来,我就给你们断案;若对不上来,那就明天再来。”说罢就出了一个上联:“一支烛断四案,难照东西南北。”卢四运随即对道:“八文钱教一载,怎度春夏秋冬?”县官见卢四运对子也对了,状也告了,连声说:“好!”又转身向财主道:“人家这好的学问,给你辛辛苦苦教了一年书,你只给八文钱,叫人家怎么过日子?赶快按八文钱一月付款。如若不然,加倍重罚!”财主听了,哪里还敢说个“不”字呢?

卢言海讲述

抬腰磨

黄安有一任姓柳的知县,早就听说卢四运不好管,想一上任就给他来个下马威,借个由头好拔掉这颗“眼中钉”。

上任的那天,柳知县写了一张传票,吩咐两个衙役去传卢四运到县衙。他心想:卢四运是黄安有名的人,见我一上任就拿传票去传他,他必定不肯来。到时候,我就定他一个“抗拒衙门,藐视命官”的罪名,将他抓起来问罪。

两个衙役来到卢家寨找到卢四运,见面就吆五喝六地吼道:“卢四运,老爷传你有事!”卢四运见两个衙役如此无礼,就问:“柳老爷刚刚上任,传我何事呢?”两个衙役哪里晓得柳知县的用意,只得将传票一伸,搪塞道:“不要啰唆,我们是照书行事的。”卢四运接过传票,装作蛮认真的样子,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说道:“哦……这点儿小事,好办,好办!”两个衙役都是睁眼瞎子,见卢四运这么一说,就问:“上面写的什么?”卢四运问道:“柳老爷是北方人吧?”“是呀!”“怪不得他喜欢吃面,传我去给他弄一副大腰磨,交给二位抬到县衙去。正好,我屋里现成的就有一副,二位就把他抬去吧。”两个衙役听说是老爷要腰磨,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乖乖地抬着往县衙去了。

卢四运等两个衙役走远了,自己却抄小路先到了县衙。县官见他先来了,心里一惊,问道:“你怎么来得这么快?”“老爷,我是来告状的。”“你状告何人?”“状告本县知县。”“呸!胆大的刁民,本县刚刚上任,你告本县何罪?”“你身为朝廷命官,为何刚上任就强抢民财?”“哼!你诬告本县强抢民财,有何为证?”卢四运往衙门外面一指,说道:“你派衙役抢我一副腰磨,人赃俱在,还能抵赖?”知县抬眼往衙门外面一看,果然见两个衙役抬着一副腰磨,满头大汗地回衙来了。他瞪着眼睛再也无话可说,只得一面向卢四运求情,一面不分青红皂白,将两个衙役拖下去,各人重打了四十大板。

艾申成讲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