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业敬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3:37:07

点击下载

作者:张海君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业敬业

爱业敬业试读:

大禹治水

大禹(约公元前18世纪~约公元前17世纪初),中国古代传说中治理洪水的英雄。在远古时代,洪水泛滥,人们经常受到洪涝的祸害。在尧帝当政的时候,又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洪水灾害,大地上一片汪洋,房屋冲塌,田地淹没,死人成堆。人们扶老携幼,到处漂流逃难。尧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心里忧虑不安,就派鲧去治理洪水。鲧带领大家治水,采用挡阻的办法,哪个堤岸冲了补哪个,结果挡来挡去,这边的挡住了,那边的又冲垮了,劳民伤财了9年,一无所成。尧以后舜做了国君,他看鲧治水毫无起色,耽误了大事,就下令处死了鲧,又命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深知治水事关重大,治不好也会丢掉身家性命。可是,眼看着洪水如此肆虐,人民苦不堪言,禹就勇敢地接受了这个重任。禹认真总结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感到用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大胆地设想了一个与父亲背道而驰的治水方案——疏通河道,顺其流势,将水引走。方案制订后,禹决心走遍天下,查清地势,探明河道,引水下流。他带领大批助手,踏遍了闹水灾的9个州,测量好地势高低,分别竖立木桩作为标记。那时,大多数地方荒无人烟,禹风餐露宿,经常冒着大风大雨,在恶劣的环境中奔走。然后,禹根据调查得来的资料,从水灾最严重的地区开始治水。禹和大家一起,用石斧、石刀等简陋的工具挖河修堤。他的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长满了脚垫,脸也顾不得洗,经常蓬头垢面。由于长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脚指甲都脱落了,人们看了都感动得落泪。为了治水,禹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后来和一个叫女娇的姑娘结婚了,婚后刚4天,他就告别新婚的妻子,忙于治水去了。大禹治水13年,3次经过家门都没顾得上进门看一看。第一次经过家门口,他听到自己新生的儿子正在呱呱啼哭,妻子由于生产的痛苦也在呻吟,他的助手都劝他进去看看。禹也多么想进去看一眼啊,可是他有要紧的事要办,怕耽误工作,硬是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禹的儿子已经能叫爸爸了。小家伙在妈妈怀里使劲叫着爸爸,禹只是深情地向妻儿挥挥手就过去了。第三次,禹经过家门时,儿子已经十多岁,他跑过去要把爸爸往家里拉,禹抚摸着儿子的头,叫儿子转告妈妈,等治好水后再团圆,又匆匆地离开了。13年后,禹历经千难万险,开沟修渠,终于战胜了洪水的灾害,促进了农业发展,使百姓能安居乐业。禹因为治水有功,被舜立为君位的继承人,成了夏朝的第一位君主,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夏禹或大禹。大禹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从不贪图享乐,他不辞辛苦地到各地去巡视,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大禹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疏通河道,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人们来到绍兴,总忘不了去市东南的大禹陵瞻仰。

张骞开辟丝绸之路

张骞(约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14年),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为建立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毕生奔波。在古代,我国有一条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要道,这条路起自当时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朝西北方向,经过河西走廊,从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进入新疆,分为南北两条:一条沿着昆仑山向西;一条穿过帕米尔高原,远伸到中亚一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和伊拉克,最后到达地中海东海岸各国,直至罗马。这条交通要道就是“丝绸之路”,它绵延7000多千米,连接亚、非、欧三大洲,对人类文化的发展、经济的交流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提起这条路的开通,张骞功不可没。在西汉时,汉武帝刘彻发布一道诏书,招募愿意冒风险去寻找大月氏、开展西域外交活动的人。原来,当时住在我国北方的蒙古高原、黄河河套和阴山一带的匈奴人经常骚扰和威胁汉族边境,刘彻想彻底消灭威胁汉朝安全的心腹之患。当时,匈奴人杀死了大月氏的国王,占领了他们的家园,把他们赶到遥远的西方,因此大月氏人对匈奴恨之入骨。汉武帝决定联合大月氏从东西两面共同夹击匈奴。可是,大月氏人现在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诏书发布后,张骞挺身而出,勇敢地报名出使西域,甘心情愿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大月氏。张骞本是武帝卫队的武官,一向主张联合西域各国抗击匈奴,武帝一向信任他,当即封他为汉使。张骞选了100多名壮士,找了向导和翻译,踏上了西行的征途。出使西域的旅程十分艰苦,自然条件恶劣不说,还必须偷越匈奴人控制的地区。为避免被巡逻的匈奴骑兵发现,他们总是选择荒凉偏僻的地方走。那时还没有指南针,张骞一行只有靠观察太阳和星斗来辨别方向,阴雨天经常迷路。尽管小心谨慎,匈奴人还是发现了张骞一行。经过激战,张骞和同伴被匈奴人抓住后看管起来。匈奴单于想让张骞放弃去大月氏的念头,让他效忠自己,就把一个匈奴女子嫁给张骞,想软化他。张骞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住了一年又一年,表面上听从匈奴人,心里却时刻想着自己的使命。忍受了11年的屈辱后,张骞终于联络好同伴,在一个黑夜逃跑了。一路上历经艰难险阻,随行的人一个个死去,最后只剩下包括张骞在内的两个人。虎口逃生的张骞好不容易来到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大宛国,受到国王的热情欢迎。张骞去大月氏心切,无意在大宛国停留,马不停蹄地到了康居国,再到大月氏(今乌兹别克阿姆河流域)。大月氏女王盛情款待张骞,可女王对攻打匈奴已没兴趣。张骞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等待答复。这一年多,他在大月氏听到了许多海外奇谈,感到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萌发了要沟通汉朝与西域的联系的念头。一年后,张骞启程回国。他虽然没有实现夹攻匈奴的计划,但他结识了许多外国商人,建议他们与汉朝通商。回国途中,张骞又被匈奴人抓住。这一次,匈奴人对张骞看管得更严,可张骞却利用匈奴内乱的机会在一年后又逃了出来。回国后,张骞主管外交事务,负责与西域各国搞好关系,他毕生都在为此努力。于是,汉朝的使团商队源源不断地涌向西域,西域各国使团纷纷访问汉朝,战乱、荒凉、神秘的西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后来,人们把张骞开通的汉朝到西域的道路称为“丝绸之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正是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条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

诸葛亮鞠躬尽瘁

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自古以来,人们把他当做智慧的化身。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其中,刘备的兵力最初较弱,地盘少,时时处于挨打的被动局面。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作军师,采取联吴抗魏的正确策略后,才逐步发展壮大,终于以蜀为都,在三国中占了一席之地。后来,东吴袭取荆州,杀害了关羽,张飞又被部下杀害,刘备报仇心切,轻敌冒进,大败而归,从此病重不起。不久,刘备就去世了,临死前,他拉着诸葛亮的手说,如果皇儿可辅,请丞相辅佐,如不行丞相可为天下百姓而自己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表示,一定会尽心竭力,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当皇帝,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全面地担负起蜀国的军政事务。这时,吴、蜀联盟的破裂给蜀国造成了新的困难局面,诸葛亮不怕挫折,决心把统一的大业继续下去。他一方面从大局出发,立即派人出使东吴,重修盟好;另一方面着手整顿蜀国内部,加强法纪,劝民农桑,励精图治,为将来出师北伐做好一切准备。身为丞相,诸葛亮对国中大大小小的事务,件件小心,事必躬亲,一点儿也不懈怠,常常深夜不眠,蜀国被他治理得充满生机。当南中地区发生叛乱时,诸葛亮亲自带领军队,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擒获了叛军首领孟获。孟获是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豪强首领,是当地很有影响的人物。诸葛亮准备对他采取心战的办法,把他争取过来。所以,一共抓了7次孟获,头几次被抓时,孟获总是不服气,诸葛亮就一次次地放他回去。最后一次,孟获被诸葛亮的大仁大义感动,跪在地上服罪。诸葛亮知人用人,为加强蜀汉中央政权在南中地区的统治,任命孟获为蜀汉中央政权负责监察的御史中丞。诸葛亮还派人在南中地区积极推广汉族的先进耕作技术,派人教少数民族兄弟用牛和铁犁耕种田地,教当地人民兴修水利,灌溉农田。直到现在,云南的傣族人民还流传着诸葛亮怎样带来牛耕的故事;佧瓦族人民流传着诸葛亮如何教他们的祖先盖房、编竹箩的故事;在保山县城南约5公里的地方,还有三个能够灌溉几千亩良田的“诸葛堰”。当诸葛亮巩固了蜀汉在西南地区的统治以后,不是躺在功劳簿上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着手北伐曹魏,以实现《隆中对》中提出的一统天下的最终战略目标,实现祖国的统一。北伐之前,他向后主刘禅递上了《出师表》,说明现在“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并劝告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公平,推荐了许多贤臣,还进一步表示自己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章写得诚挚感人,成为传世名篇。诸葛亮一共进行了5次北伐,他指挥蜀汉军队夺关斩将,军威大振。诸葛亮讲究以法治军,第一次出祁山时,马谡丢失街亭,贻误战机,给蜀军造成重大损失,尽管诸葛亮跟马谡关系很好,还是按军法挥泪斩了马谡。诸葛亮还非常体恤士兵,在作战的困难时刻仍然想着战士的家人,因此,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出力。由于操劳过度,诸葛亮在最后一次的北伐中,病死在军营之中。虽然,诸葛亮没能统一全国,但他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全部的智慧和生命,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一生的实践,已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人格道德和官德理想的最高典范,而这些道德、官德典型如果剔除其阶级性,则可成为全人类超越阶级、超越时空、超越地域的人格道德、官德典范。他虚心纳言,严于律己,勇于自责;他心平如秤,公正无私;法不阿贵,赏罚分明;他以民为本,有仁德之心,且能以革新思维,创造发明不少新式生产工具和先进军事器具利民惠民卫民;他清正、廉洁、节俭,以及三代尽节、一门忠烈的家风等等,都是堪称为人格、道德、官德的典范,永远值得世代效法、弘扬。

祖冲之编《大明历》

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一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深夜,建康城(今南京)钟山脚下的一幢房子里,祖冲之在一盏昏暗的油灯陪伴下,坐在案前。案头堆着翻开的《黄帝历》、《颛顼历》、《周历》、《鲁历》、《元嘉历》,这些历代的历书,上面密密匝匝地写着批注,显示着主人是多么刻苦和博学。祖冲之研究这些历书,是为了编出一本新的《大明历》。在《大明历》之前,人们采用的是《元嘉历》。祖冲之发现《元嘉历》对日月的方位、行星的出没和冬至、夏至的时间,推算得都不很准确。那时把两次月圆之间的日子定为一个月,每月29天多一点,12个月为一年。这种计时法称为阴历。又把两次冬至之间的那段时间作为一年,这种计时法叫做阳历。阳历的天数比阴历的天数在一年中要多11天多。为了使这两种历法统一,人们采用“闰月”的方法,在19年中安排7个闰年,每个闰年为13个月。但祖冲之经过精确的计算,发现过200年阴、阳历还会相差一天。经过严格的推算,祖冲之把它改为每391年中有144个闰年。这个问题解决后,祖冲之又发现,一年中,太阳转一圈(实际是地球绕太阳转)并没有完全回到上一年的冬至点位置,而总是有一个微小的距离,他把它称作“岁差”。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了这个令人费解的问题,祖冲之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后来,祖冲之从一架古代的观星仪上受到启发,认识到:岁差肯定是由于太阳在转动时受到某些外力的影响,使它的运转速度产生微小差异而引起的。找到了岁差的产生原因之后,祖冲之日夜计算,终于算出了岁差是45年零11个月后退1度(古代把周天分为36514度)。后来,他又推算出了一个“交点月”(月亮从上一次到这一次经过太阳运行轨道的交叉点所需的时间)的日数为27.21223日,和现代值27.21222日十分接近。这对精确预测日食和月食有很大的帮助。《大明历》编成后,经过同保守势力的激烈斗争,在公元510年正式使用。在其他的领域,祖冲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天文学方面,他曾经连续十年,在每天正午的时候,记录铜表上的日影,根据观察结果,制成了当时最科学的历法《太阳历》,其中的测算结果,和现代天文学的测算结果相比只差50秒。祖冲之在世界上也非常有影响。在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就是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叫做“祖冲之山”。他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孙思邈妙手回春

孙思邈(公元581年~公元683年),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用毕生的精力研究医学,人称“药王”。孙思邈在少年时,对医学的重要性并不十分了解。那时,他对文学独有爱好,一心要写出流芳百世的好文章来。有一年,孙思邈的家乡瘟疫流行,死者不计其数。孙思邈不幸也染上了疾病。就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一位过路的郎中救了他。大难不死,孙思邈感触很深。他体会到,与人宝贵的生命相比较,功名利禄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如果能有一手高明的医术,那对挽救人的生命是太重要了。从此,他收拾起文章诗书,到处寻求医书药典,立志做一个有作为的民间医生。由于孙思邈能诗善赋的名声太大,在他立志行医后不久,朝廷让他去国子监当博士。这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官位。孙思邈毫不动心,谢绝了前来传令的钦差大臣。他也知道,违背皇上的圣旨会招来麻烦,就告别家人,开始了云游四方的行医生涯。孙思邈刻苦学习,很快就成为医术高明的医生。他一心一意用自己的医术为人们治病,只要病人有一丝希望,他是不会放弃的。有一天,孙思邈在路上看到四个人抬着一口棺材往野山走去,棺材底部的缝隙里滴着鲜血。他问道:“这里面的人是怎么死的,死了多少时间了?”人家告诉他说,棺材里是一个难产而死的产妇,刚死不久。孙思邈让他们把棺材放下,对大家说:“看血的颜色,或许还有救,快把盖子打开吧。”大家知道孙思邈医术精到,就一齐动手打开了棺盖。孙思邈摸清产妇的脉象,选好穴位给她扎针。没过多久,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产妇也醒了过来。孙思邈一针救了母子两条命。孙思邈在民间行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山区度过的。山里人容易得大脖子病,得病的人浑身没有力气,不能干重活,但吃起饭来却食量惊人,肚子还老是觉得饿。孙思邈以前也碰到过这种病,知道吃海生植物能治这病,可是山区离海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孙思邈就摸索出一种治病方法,用羊和鹿的甲状腺来治,治好了许多人。孙思邈发现山区老百姓还容易得另一种怪病,病人在白天看得很清楚,到了晚上或光线不足处,就像麻雀一样什么也看不见了。人们称这种病为“雀盲眼”。孙思邈发现有钱人不爱得这种病,这分明是穷人身上缺少什么而引起的。他多次试验,当用动物的肝脏治疗时,果然很见效。原来,雀盲眼(现代医学叫夜盲症)是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肝脏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所以能治这种病。孙思邈还用米糠、麸子等治疗脚气病,效果很好。孙思邈还提出预防为主的观点,主张讲卫生,勤锻炼,防疾病。他早就提出了不要随地吐痰,不要蒙头睡觉,饭不要吃得过饱等卫生要求。难能可贵的是,孙思邈还重视妇儿方面的疾病,认为妇儿疾病要单设一科,并亲手救治过许多孩子和妇女。过去,许多大夫不爱研究儿科疾病,因为小孩子不会配合,给他们治病费事。每年,孙思邈还要亲自去采药,年岁大了也不忘亲身实践。70岁时,他把自己长期行医的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加以整理,写出了《千金要方》;100岁时,他又把后30年的实践成果著就了《千金翼方》。这是两部药学巨著,共记载了6500多个药方。唐朝时期,年轻的孙思邈怀着救世济民之志,遍访名师,求学医道,学成回乡,以医为业,治病救人,造福桑梓。由于医术精湛,疑难病症,孙医生都能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更难的是他医德高尚,为人谦和,敬业爱民,扶危济困,被百姓赞为“妙手回春”的济世高人。

玄奘取经

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唐朝著名高僧,为弘扬佛教只身去印度取经,一生执著追求,也为我国的地理学作出了卓越贡献。《西游记》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男女老少几乎没人不知道。故事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保护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了真经。唐僧取经真有其事,唐僧就是玄奘。可实际上,他只是孤独一人,并没有什么齐天大圣来保护他。玄奘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人称唐三藏。他潜心钻研佛经,读遍了国内的佛经资料,觉得要弄通佛理,最好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学佛经。他一面学习梵文,一面向官府申请出国。当时正是唐朝初期,国内政局不太稳定,边境也不安定,政府严禁百姓出境,玄奘的申请未被批准。于是,他混在一群衣衫褴褛的饥民队伍中,离开了长安,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当他刚刚到达西北边境的军事重镇凉州时,一道公文十万火急地由长安直送而来,原来朝廷知道了玄奘要偷越国境的事。玄奘得知消息后,连夜逃出凉州关口,又逃过了瓜州关口,在荒凉的沙漠上策马西行,沿着一堆堆死人的白骨和骆驼的粪便前进。当他进入400多公里的莫贺延碛戈壁滩不久,失手打翻了盛水的皮袋子,把饮用水全部倒光了。他想起“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而生”的誓言,忍着极度的干渴,走了5天,昏倒在沙漠中。在生死关头,一阵凉风吹醒了他,他又骑马勉强走了5公里,幸好前面出现了一片绿洲,他又装满水袋继续上路。越过400公里沙漠,玄奘来到高昌国,高昌王听说来了唐朝高僧,苦苦请求玄奘留下来说法,答应给他优厚的待遇而不放他走。玄奘一连三天不吃不喝,高昌王深为感动,第四天送他上路了。之后,玄奘又翻山越岭,走了整整一年,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一路上,各地的自然风光,给玄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也有比沙漠更为艰苦的地方,凌山就是其中之一。凌山是天山的穆素尔岭,山高陡峭,经年不化的冰川在山谷中熠熠闪光,气候多变给旅途带来极大的困难,稍有不慎,就会被雪崩吞没,被冰凌滑下深渊,玄奘把自己和马联结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在羊肠小道上行走。到达天竺后,玄奘在印度度过了十几个寒暑,足迹遍及印度半岛。他参观访问佛教圣地,调查研究各地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潜心钻研全部佛经以及其他宗教流派的学说,成为那烂陀寺十大法师之一。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常年有僧徒一万多人,能成为那烂陀寺的十大法师中的一位,是很高的荣誉。玄奘通晓了全部经论的奥妙,声誉传遍了整个天竺。后来他被推举为那烂陀寺的讲席。玄奘声誉鹊起,许多国王和佛教徒恳切希望他永远留在印度,不要再回国了。有一个国王甚至许诺,如玄奘能留下来,就给他造一百所寺院。但是,玄奘心中怀念祖国,他带着650多部佛教书籍,再一次踏上迢迢征途,回到了长安。唐太宗被玄奘的顽强精神所感动,劝玄奘还俗做官,玄奘谢绝了。他又花了19年时间,翻译佛经,共译出佛经1335卷。他还和弟子辩机合著《大唐西域记》。这部书在地理、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世界上有多种译本。到了唐代初年,出现了玄奘西天取经的壮举。玄奘取经是了不起的事情,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经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别大,影响特别大,文化意义特别深远。经历了17个春秋,玄奘携带梵文经书357部回到长安。随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翻译佛经,译书75部、1335卷,并著有《大唐西域记》,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玄奘历尽千辛万苦赴西域取经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为求真理舍生取义的光辉典范。

敢于直言的韩愈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唐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一生从政。他为人品行端正,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一贯敢讲真话。在韩愈任监察御史的那一年,关中地区发生了大旱灾,许多田地的庄稼颗粒无收,很多老百姓被饿死。然而,当时的京兆尹李实(长安市长)为了自己的利益却隐瞒灾情,向皇帝撒谎说:“今年虽旱,庄稼却很好。”同时还加重聚敛。一时民怨沸腾,老百姓对京兆尹李实恨之入骨。韩愈在下面巡访时,看到百姓悲惨的情景,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准备上书朝廷讲明真情。李实是皇族宗室,又得到皇帝的宠幸,权势炙手可热,当时没人敢碰他。在几个月之前,李实还是工部尚书时,韩愈因为自己的文才而无端遭受妒忌者的威胁诽谤一事,曾向李实上书以求解谤。而现在,他反而要为百姓去得罪李实了。他上书给朝廷,请求免去百姓的徭役赋税,还批评了李实不顾百姓疾苦,向朝廷谎报灾情的错误。李实得知后暴跳如雷,拍着桌子大骂:“好啊,韩愈,我要你知道我的厉害。”李实便把韩愈上书中尖锐的言辞摘引出来,上书皇帝,说韩愈对朝廷不满,他在斥责朝廷。皇帝接过上书一看,上面果然有“此皆群臣所未言,陛下之所未知也”的语句,气坏了,以为这等于是骂朝中臣不忠、君不察。于是,就把韩愈贬出长安,到连州作阳山令。韩愈的忠谏换来了不公正的对待,是不是以后就该学“乖”一点,不再得罪权贵了呢?不,韩愈后来又掌管过与祭祀、寺观等有关的刑狱诉讼。有时遇到涉及高官的案件,连尚书都不敢管,韩愈却照章办事,结果又得罪了权贵,把他调到河南任县令。河南县、府都设在洛阳,同时还有更高一级的留守府。留守属下的军隶依仗势力骄横跋扈,府、县都拿他们没有办法,韩愈却对他们毫不客气。有一次,他抓了一个无理取闹的禁军,依法打了一顿板子。留守准备追究告发那个禁军的人。韩愈马上去信说明情况,并说:“我并不希罕这个乌纱帽,可以随时扔掉它,你看着办吧!”韩愈就是这样,为国家兴利除弊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反映出了崇高的人格力量。韩愈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文人。他的一生始终以天下为已任,始终奉行“达则兼济天下”,似乎从来也没有甘心“穷则独善其身”的地位。韩愈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种精神,可以说是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韩愈的政治品德,是儒家师徒的基本内容,使其成为一代师表。他在文学和哲学上的成就及才华使其教育思想大放异彩,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前导。他的教育思想流传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学习、研讨与借鉴。

包拯铁面无私

包拯(公元999年~公元1062年),北宋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不畏权贵,秉公办事,在民间享有盛誉。包拯在做专门给皇帝提意见的谏官时,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为国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京城里有许多皇亲国戚、权贵大臣依仗权势无法无天,别人敢怒不敢言,包拯却敢于冒犯权贵,甚至不怕惹恼了皇帝。有个叫张尧佐的人,没什么本事,可凭有一个侄女是贵妃,竟当上了四个重要官职,其中一个是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三司使。张尧佐有恃无恐肆意搜刮,包拯认为以张尧佐的才能,不适合担任这样多的要职,更何况张尧佐还为官不仁。包拯就向宋仁宗奏疏,弹劾了张尧佐这个既有权势又有靠山的大人物。奏章送上去后,宋仁宗不予理睬。包拯又接连上了四道奏疏,要求将张尧佐撤职。有一次,包拯和宋仁宗为了这件事在金殿上当面争论起来,包拯理直气壮地说:“张尧佐是什么人,配担任这些要职?还搜刮百姓,请陛下不要因为宠爱贵妃而有偏心,被天下人议论。”包拯说到激动处,竟然把唾沫星溅到了皇帝的脸上。宋仁宗对此有些生气,认为包拯失礼,可对包拯敢于直言相谏又不得不服气,最后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要职。还有个有权势的大官僚叫王逵,他在荆湖南路(今湖南省内)担任行政长官时,非常残暴,拼命剥削和压迫人民。有许多当地人被迫逃入山中,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后来,王逵又调任江西南路(今江西省内)任行政长官,继续变本加厉地残害百姓,包拯知道后,怒气填膺,接连上了两道奏疏弹劾,历数王逵罪行,让朝廷治王逵的罪。然而,皇帝并没有罢王逵的官,只是让他换个地方照样当大官。包拯再次奏疏,不久,包拯了解到王逵曾经蓄意制造一起冤案报复告发他的人,并株连到五六百人时,又接连四次上书皇帝。他责问说:“难道朝廷忍心听任王逵残害老百姓吗?”连续七次,包拯义正词严地弹劾王逵,列举种种事实。在不屈不挠的包拯面前,宋仁宗也包庇不了王逵,王逵终于被罢了官。包拯不仅对皇亲国戚犯罪不依不饶,对别人的不法行为严查到底,对自己的亲戚熟人他也一样照章依法,不讲半点私情。当包拯在庐州任知府时,有个堂舅父以为有了靠山而胡作非为,他抢占别人的良田,在乡里横行霸道,许多人把他告到了县衙里。县衙府的官吏想这事不好办,碍着包拯的面子没给处理。有人就把这事告到了包拯那里。包拯很生气,把县官批评了一顿,说怎么可以因为是我的亲戚而徇私情呢?他派人把这个舅父提到官府,严加斥责。一些亲戚知道后,纷纷赶来说情。包拯说,谁求情也不行,不是我无情无义,我执法不能徇私情。如果因为是我的亲戚犯了法可以不治罪,那我怎么能去管别人,怎么能让老百姓相信呢?包拯亲自审理这个案子,命令差役当堂打了舅父几十大板。后来,包拯还专门写了一条“家训”,告诉家人子孙不得利用职权贪赃枉法。由于包拯铁面无私,任何人休想从他那里走通关节,捞取好处。因此,当时老百姓中间流传起这样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说包拯办事和阎罗王一样,任何人也走不了后门。包公在政治方面也提出了不少积极的主张:他反对朝廷对辽和西夏屈辱求和的政策,要求整顿军队,选拔将才,训练士兵,积聚粮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他要求减轻赋税,救济灾荒。这些意见,都是切合实际和比较进步的。包公一生的行为和主张,虽然都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可是,客观上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所以,长期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公元1021年~公元1086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积极推行变法改革。他也是一个文学家,诗文流传后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从小才思敏捷,22岁就考中进士,开始在地方上做官。在长达20年左右的地方官生涯中,他接触和看到朝廷吏治的腐败。当时,北宋王朝对外处于积弱屈辱的局面,每年要付给辽国和西夏大量的银绢;对内由于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并对农民的剥削越来越重,农业萧条,赋税收入没有保障,国家财政越来越困难。王安石对国家的前途深为忧虑,深感“变更天下之弊法”的必要。他根据自己多年做地方官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察和体验,向宋仁宗写了一份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要强国富民、实行变法改革的主张。可宋仁宗对万言书只是赞扬了几句,说文章写得有才华,对其中的改革主张却未加理睬。王安石的一腔热情,虽被浇上了一盆冷水,但王安石并不灰心。到宋神宗时,他又满腔热情地提出了自己的变法设想。他在奏疏中说,现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国弱民穷,这种局面不能继续下去,希望自己能为国家施展才能,做一番事业。宋神宗正为国家积弱而忧烦,看到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深合心意,就重用王安石,把他提为宰相,让他全力主持变法。王安石专门成立了一个变法机构,叫做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切中时弊,制订新法,颁布政令。于是,全国上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运动就蓬勃开展起来了。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和保甲法等。青苗法使农民能在春天青黄不接时从政府那里以较低利息贷到钱或谷物,秋收后再偿还,免受地主豪绅的高利剥削;免役法规定服役的人家可以交免役钱,由政府雇人服役,这样农民可以多出时间生产,原来不需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此钱;农田水利法奖励开荒修水利;方田均税法由政府重新丈量土地,重新规定纳税的数目,官僚、地主不得例外……新法的推行,使农民得到了好处,国家也增加了财政收入。然而,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们抛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论,嚷嚷要遵循祖宗旧法。他们对王安石百般咒骂、万般攻击。当时,正赶上有个地方发生地震,保守派说这是因为王安石变法使老天爷发怒了。有的地方发生旱灾,保守派说只要停止变法,天就会下雨。王安石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认为自然界的灾变,不用畏惧;祖宗的立法,不适应时代需要的,理应改变;社会上的错误舆论,不能接受。可是,反对派大都是元老重臣,宋神宗经不起他们喋喋不休的反对,后来免了王安石的职务。王安石不气馁,他积极努力,一年后又争取到神宗的信任,重新执掌大权,继续推行新法。可是由于保守派的势力实在太强,他们在两个皇太后的支持下拼命攻击新法,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他悲愤地离开朝廷,寄情山水,可内心深处时时关心着改革的命运。当宋神宗去世,变法运动也随之以失败而告终的消息传来,又急又气的王安石饮恨而去世。王安石的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他变法图强的改革主张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沈括著《梦溪笔谈》

沈括(公元1031年~公元1095元),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注重实践,精研科学,一生到过许多地方,晚年把一生所见所闻和研究心得,写成了一部旷世巨著——《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和文化遗产中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它洋洋30大卷,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记载了许多发明创造的事迹,也记载了沈括在观测天象,研究历史、文学、音乐、美术、数学、物理、生物、医学,考察地质中获得的知识,是一部中外科学史上罕见的百科全书。《梦溪笔谈》的写成,充分表现出沈括的博学多才,而博学多才来自于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和认真求实的精神。沈括先是在地方上做小官,由于政绩不错,被任命到京城的昭文馆(相当于国家图书馆)担任图书编校工作。当时,有不少校书官对这项工作不太认真,每天只是敷衍一下,其余时间就去饮酒赋诗。而沈括一方面认真地校读自己应校的书,另一方面又利用昭文馆工作比较清闲的条件,开始研修天文历法。不到一年工夫,他就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提出了一些独立的见解。由于他爱好数学和天文,朝廷就派他到司天监做官。司天监是观测天象、制订历法的机构。沈括主持这里的工作后,把一些不懂天文历法的滥竽充数者撤了职,而把一个叫卫朴的人破格提拔到司天监工作。卫朴出身平民而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后来在天文方面作出了较大的成绩。经过沈括的整顿,司天监面貌一新。沈括积极参加王安石的变法运动,朝廷曾派他到各地去视察。他也曾奉命出使辽国和到西北一带抗击西夏军队的侵扰,每次出使,他都详细调查研究沿途一带的地理情况、山川道路和风土人情。他一生做官,但一有机会就结合实际进行科学研究。沈括读过很多书,但并不迷信书本。在少年时,他在书上读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就约上几个小伙伴,清早爬上高山,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因。通过实地体验,明白了桃花的开花时间和地势、气温有关系,山里地势比平原高,气温比较低,所以植物开花就比较迟。这种求知精神贯穿了沈括的一生。他在青年时代读《汉书·地理志》时,曾读到这样一句话:高奴(今延安一带)县有洧水,可燃。当时他不知道洧水是什么东西,后来任延州知府,高奴县正好属这个地区,他就特地进行考察,找到了这种“洧水”,了解了它是从沙石缝中渗出来的一种褐色液体,当地人用它做饭、点灯、取暖。沈括看到,它像很浓的漆,燃烧起来烟特别重,把屋子都熏黑了。他把烟灰收集起来,制成了墨,并给这种液体起了一个名字,叫“石油”。这个名字一直被沿用到今天,沈括当时还预言:石油这种东西,以后一定会“大行于世”。果然,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现在早已被广泛开采应用。沈括在记载科学成就时,比较客观公允。例如,沈括看到毕昇刻制的胶泥活字后,倍加赞赏,认为这是印刷史上的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他就把毕昇活字印刷技术详细地写进了《梦溪笔谈》第18卷中。要不是沈括的记载,毕昇这样一位有着重大贡献的平民发明家,恐怕在中国历史上连他的名字都留不下来呢!沈括是北宋时代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宋慈办案

宋慈(公元1186年~公元1249年),南宋时期著名的法医学家,他恪守职责,办案认真,依据科学道理治案,是众口赞誉的破案高手。宋慈无论办理什么案件,总是以事实为根据,从不马虎草率。他深知人命案子非同小可,稍微疏忽不慎就会误杀无辜而放跑真凶。所以,他除了严格规定刑法人员不得徇私枉法玩忽职守,在制度上严加管理外,还留心掌握各种破案方法,刻苦钻研验尸技术,摸索出一整套的检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破案经验。不管多么凶险狡猾的罪犯,在他面前也会原形毕露,难逃法网。有一次,人们在荒僻的小路上发现一具血淋淋的尸体,赶紧报告宋慈。宋慈来到凶杀现场,发现尸体上的伤口是用镰刀割的,又检查死者口袋里的钱完好无损,就断定这不是图财害命,而是一起报复杀人案。宋慈把受害人的街坊邻居都找来,让他们把自己家的镰刀拿来。大伙拿来的镰刀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一把有血迹。宋慈把镰刀摊在地上,不一会儿,有一把镰刀上落满了苍蝇。宋慈指着那把刀,问:“这是谁的?”有个人说是他的。宋慈立即命令差役把那个人拘捕起来,说:“这把镰刀就是凶器,你就是凶犯。”那人狡辩说:“你怎么知道我是凶手?我的镰刀不是和别人一样吗?”宋慈严正地回答:“不一样。你虽然擦去了血迹,血腥味却擦不去,苍蝇帮我找到了你!”果然那个人就是凶手,他为了一点小事恨邻居,把他杀了。但他瞒不过宋慈,最终得到了罪有应得的下场。宋慈在多年的司法工作中,深刻认识到要真正做到“雪冤禁暴”,就必须有能力查明案情,掌握确凿的证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过硬的检验技术,取得科学的检验结果。因此他常常亲临现场,不怕脏,不怕臭,仔细地检查死者全身的每一个细小部位,谨防有人弄虚作假。有个土豪,为了霸占良家妇女,谋杀了一个农民。为了逃避罪责,他在死人手中塞了一把刀,还花钱买通官府的吏役,把案子定为“自杀”。恰巧宋慈复审此案,发现死者手中的刀握得并不紧,伤口又是进刀轻而出刀重,不符合自杀身死的规律,应属他杀。经过调查,宋慈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凶手,为无辜者报了仇。宋慈办案的效率非常高,这也是他办案的一个特点。这一切都缘于他对工作是兢兢业业,非常认真。宋慈确实办案如神,但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刚直不阿、公平公正,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应具备的品格。

海瑞刚直不阿

海瑞(公元1514年~公元1587年),明朝著名清官,一生忠于职守,因而常常触犯贵族官僚,多次被奸臣陷害,可他从不因自己的私利而妥协。反映海瑞断案如神、清正公廉的文艺作品如《大红袍》、《生死牌》、《五彩舆》等在民间广为流传。有一次,海瑞被奸臣陷害,昏庸皇帝判了海瑞死罪。生死关头,幸亏宰相徐阶在皇帝面前据理力争,为海瑞说了许多好话,才使皇帝回心转意,让海瑞到南京去做官。几年后,徐阶被免官,要回松江华亭县去养老。海瑞听说徐阶路过南京,恭恭敬敬地赶到城外去迎接。两人一番嘘寒问暖后,徐阶说:“我的儿子来信说,松江知府为人奸诈,常对他们百般刁难。以后可得请您多多照应了。”海瑞也听说过松江知府蔡国熙惩办过徐阶的儿子,可华亭县不归他管,因此弄不清底细,就说:“老相爷知道我的脾气,如果蔡国熙真的无中生有,别人不敢管,我也会出来说话的。”正巧,不久海瑞做了应天巡抚,松江府正在他的管辖之内。他想起徐阶的话,想了解一下情况,就贴出告示,凡百姓有什么冤屈,尽可来告状。没几天工夫,海瑞收到了许多状子,里面有不少是告徐阶的儿子的。海瑞想,徐家的案子那么多,大家为什么不到蔡国熙那里去告呢?为什么徐阶还说蔡国熙难为他的儿子呢?当他和衙门里的官员商量怎样处理徐家的案子时,没有一人开口。于是,海瑞严肃地说:“各位不要因为我和徐阶有交情而有所顾忌,这事要公事公办,有什么事就由我来承当好了。”大家看海瑞态度鲜明,才纷纷亮出自己的看法,都认为徐家儿子太不像话,要办就办个彻底。而蔡国熙呢?他碍于徐阶的权势,把别人告徐阶儿子的案卷都压了起来,只挑几件芝麻小事来办一办,骗骗老百姓。徐阶还曾经亲笔给蔡国熙写过信,让他查办告发他儿子的人。原来徐阶教子不严,还压制别人告他的儿子,海瑞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亲自来到华亭县徐阶的家。徐阶的儿子开始满不在乎,他认为海瑞的性命是自己父亲救下来的,这回能不给点面子!可海瑞直截了当地对徐阶说:“老相爷救过我的命,我时刻记在心上。可我想老相爷救我是要我为国家和百姓再干点事,现在这件事我要秉公办理,这也是给老相爷报恩。”海瑞拒绝了徐阶的求情,把他儿子的案件一件件调查清楚后,依法治了罪,老百姓都很高兴。海瑞担任户部主事时,看到皇帝朱厚熜整天不理朝政,一心只求长生不老术,大臣们又一味迎合,争着报告所谓的吉祥兆头,人民的疾苦却无人过问,海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畏杀身之祸写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呈给皇上。此奏折言词激烈,直斥朝迁“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批语皇帝不关心太子,缺乏父子之情;不理朝政,弄得国贫民穷……在递上奏折之前,海瑞知道这次性命难保,就叫家人买了一口棺材,自己则到朝房等待治罪。果然,朱厚熜接过奏疏,越看越生气,叫人把海瑞抓了起来,定了死罪。只是朱厚熜还未下令处斩海瑞,自己先病死了,新皇帝赦免了海瑞,海瑞这才免于一死。海瑞备棺上疏的事,很快传遍了朝廷内外,百姓们在心里都佩服海瑞,称海瑞为“海青天”。海瑞是明朝人,“笔架博士”和“海刚峰”说的全是海瑞。他与宋朝时的包公一样,是一个敢于当面指责皇帝错误的直臣。刚峰是海瑞为自己取的号,我们从字面就能理解海瑞给自己起这个名字的用意——就是活得要像个直立的山峰。敢于直谏、刚直不阿、秉公断案的海瑞,永远活在人们心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

李时珍(公元1518年~公元1593年),明代医药学家。他继承家学,一生行医,更着重研究药物,著有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傍晚,夕阳给群山洒上了一层淡淡的余晖,崇山峻岭显得一片宁静,归巢的鸟儿偶尔啼鸣几声,空谷传来回声。一个身材瘦削、头发花白的老人背着小竹篓,提着小药锄,在山野崎岖的小路上快步走着。老人后面紧跟着一个20来岁的青年,也背着一个装满药材的药篓。他们的神色显得那么疲倦,可疲倦的脸上浮现着喜悦。他们为今天在山里找到了一种盼望已久的毒药——曼陀罗而高兴。回到住处,老人顾不上休息,急着要动手整理药材。青年赶紧把药袋拎到一边,催着老人去休息,然后自己去做饭了。等他做好饭,喊老人吃饭时,却无人答应。一看桌子上留着张纸条,上面写道:“我已服下曼陀罗,试试是不是真的有麻醉作用。怕你抢着试验,所以没告诉你。万一我中毒了,你要继续写完《本草纲目》。”青年哭了起来,扑到床前大喊老师,可老人一直昏睡不醒。青年急得出了一身汗。不知过了多少时间,老人慢慢清醒过来,看到青年惊喜交加的样子,急忙告诉他:曼陀罗确实有麻醉作用。那位老人就是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年轻人是他的学生庞宪。李时珍家几代行医,他从小耳濡目染父兄为病人治病时病人的痛苦和治愈后的欢喜,决心长大后也做一个医术高超的医生,为乡亲们解除病痛。他放弃了父亲为他安排的读书做官的道路,继承了父业。当他医术闻名遐迩时,被专门为皇亲贵族服务的太医院选中。可李时珍无心当官,他在太医院待了一年,抓紧时间阅读了在别处看不到的珍贵医书,第二年,就辞职回乡了。在行医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好些讲药物的书有错误,比如药书上说柴胡和麦冬可以治寒热,可以润肺,但实际上这几味药并没有这些效果;而黄芩可以治咳嗽发烧,而书上并没有讲。更严重的是药书上记载的有的药服下后会使人死亡,像狼毒和勾吻是毒性很大的药,药书上却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勾吻搞混了。李时珍深感不能再把错误的东西流传下去,他立下宏愿,要把古代的药书好好地整理修订,把错误的纠正过来,把新的经验补充进去。从35岁开始,李时珍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几十年中,他的足迹踏遍了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考察了各地药物,采集了许多标本;行程万余里,访问了千百个老农、渔民、樵夫和猎人,搜集验证了许多民间医病的有效药方;对前人留下的医药书中提到的草药一一作了核对,错误的作了改正,混淆不清的加以澄清。在确定一种草药有毒无毒,能治什么病,有什么作用时,他冒着生命危险品尝,尝遍了百草,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传说汉朝名医华佗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减轻了手术病人的痛苦。华佗被曹操杀死后,“麻沸散”失传了。为了能重新配制出“麻沸散”,李时珍一直在用各种药物做试验。他猜想,“麻沸散”里可能有曼陀罗。后来,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8月间采曼陀罗,阴干碾成末,用热酒调服3钱,便昏昏如醉,再行针灸或手术,病人不会疼痛。”经过27个春秋的风风雨雨,李时珍写就了凝结着一生心血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它被译为多种译本,流传到全世界,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李时珍呕心沥血三十寒暑,年已老迈,方成此书。此时,乡绅欲包揽刻印,为李时珍坚拒;田恒为刻此书,却被问罪入狱;直至李时珍死后三年,这本凝聚了李时珍三十年心血的伟大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终于被刻版印出,流传万世,造福于民。

曹雪芹著《红楼梦》

曹雪芹(公元1715年~公元1763年),我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他耗时数十年,用生命的血和泪写成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曹雪芹出身于江宁织造世家(江宁织造专门负责督造、供应宫廷需要的各种纺织品和衣着),幼年和少年时代过的是贵族少爷的生活,家长们满怀期待曹雪芹也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可是,曹雪芹虽然禀赋卓绝,却偏对仕途经济这一套不感兴趣。对读书做官者必须要读的“四书五经”等,他一拿起来就无精打采;可他读起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却如醉似迷,常常连饭也顾不上吃。他同家里的仆人们相处得很亲近,对他们的遭遇深深同情,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们的熏染。后来,由于官场上的斗争,曹雪芹的家族受到排挤。曹家没落后,曹雪芹更把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都看透了。家里希望他金榜题名,中兴家业,他却变着法儿琢磨一些新奇、高雅的玩艺儿,还因为和几个唱戏的人交朋友被家里关了三年。曹雪芹成年以后,住在北京西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里,家里穷得只剩下一张旧床,一只破板凳和一张桌子。这以前,他丢掉了在宫廷里担任右翼宗学教习的职务,因为他不习惯宗学的刻板生活。离开嘈杂纷乱的城市,曹雪芹一边靠卖字画过日子,一边细细地琢磨起自己家族的沉沦,悟出了社会已经从内部烂透了的道理。他对生活中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都有了更广泛的思索、更明确的辨识。在被关在家里的三年中,曹雪芹曾经写过一部《风月宝鉴》,随着艺术修养的成熟,他决定彻底改写《风月宝鉴》,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愤绝之情。虽说是改写,其实是重新创作。这是一桩艰巨、浩繁的工程。每天,曹雪芹独坐桌前,展开书稿,与书中人物为伴,展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活上,曹雪芹衣食不继,被迫过着投亲靠友的生活,经常得到冷淡的回答,饱尝了求乞告贷的辛酸。在这样困窘的情况下,曹雪芹不改初衷,继续写作。没钱买纸,就用废纸,甚至把旧历书拆了,订成本子,在背面书写。那时,如果曹雪芹要找一个当差的机会,还是比较容易的,但他没找。曹雪芹工诗善画,他的画和诗一样,奇想妙笔,不同凡响,名声传播京城。宫廷画苑曾向曹雪芹发出征召,请他去当宫廷画师。能当上宫廷画师,自然就会有比较丰富的俸禄。如果恰好中了皇帝的意,那更有特殊的恩赐。可是,曹雪芹尽管贫困,却对这一切没有动心。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他一直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正是因为《红楼梦》的继续写作,曹雪芹才觉得自己的生活充实,才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按照曹雪芹的构思,红楼梦可能有110回。当接近写完全书时,一个借去手稿阅读的亲友把后30回书稿给“迷失”了。这些稿子是曹雪芹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呕尽心血写出来的。曹雪芹当时正处于妻子逝世的悲伤之中,要再补回重写是何等困难。后来,他唯一的幼小爱子又在无钱医治的病痛中死去,曹雪芹心力交瘁,病倒了。在没有医药和治疗的情况下,曹雪芹想到了未完成的《红楼梦》。为完成未竟的事业,曹雪芹以病躯支撑着,他要把前80回补充、统一,要重写后30回。但不久,曹雪芹就凄凉地离开了人间。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耗尽了自己毕生血泪,给世界文学园地留下了一朵永远也不会凋谢的奇葩——《红楼梦》。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历经数十年,用尽了自己毕生心血。留下的长篇巨制——《红楼梦》成了诸多专家的研究对象,由此洐生出了“红学”。在古典文学的浩瀚长河中熠熠闪光。

詹天佑修铁路

詹天佑(1861~1919),我国铁路工程专家。他主持修建了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为我国自修铁路开了先河,做出了贡献。火车这个先进的交通工具在世界上诞生后,在清朝,这个庞然大物也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奔驰。可当时,中国的铁路公司是官僚买办依附于帝国主义开办的,公司的大权控制在外国人的手里,外国人通过修中国的铁路,捞了许多的好处。1903年,清朝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今京包线北京至张家口段),消息一传出,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扩大在华的特权,捞到更多的好处,纷纷争夺筑路权和经营权。尤其是英、俄两国互相争吵,抢着要派他们的人当总工程师,双方僵持不下,最后互相怄气达成协议:如果这条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才被迫决定自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任命为总工程师。詹天佑是广东南海人,他从小就非常聪明,特别在数理方面很有天赋。11岁那年,父亲带他参加清政府组织的官派留学生的考试,结果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他在美国学习了10年,学了土木工程和铁道工程两个专业。学成回国后,他决定大干一番,用自己的知识造福国民。詹天佑早就对清政府无视国家利益,肆意出卖铁路权感到无比愤慨,坚决主张中国铁路由中国人自己来修。当他被任命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时,外国人停止了互相间的争执,又把矛头对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说什么中国人哪修得了铁路,中国修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世呢,真是狂妄至极。面对帝国主义的蔑视,詹天佑决心为中国人民争气,把京张铁路修得让人心服口服。他带着工程技术队,投入到紧张的选线测量工作中。他们背着际杆、经纬仪,从北京出发,朝西北方向开始测量。塞外狂风怒号,风沙弥漫,环境十分恶劣。詹天佑和技术人员一起每天在悬崖峭壁上定点制图。为了寻找一段最佳的路线,他多方搜集资料,不厌其烦地向当地农民了解情况。对每一份图纸,他都要经过仔仔细细的计算和绘制。詹天佑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技术工作一定要精密,不能有一点的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话,不应当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后,1905年9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这个工程的复杂程度和艰巨性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少见的。特别是中段线路,地形崎岖,山峦重叠,地势逐步升高。要筑路必须开山填壑,要在山势陡险处开凿隧道,其中最长的八达岭隧道长达1000多米。那时没有开山机、抽水机、通风机等设备,所有隧道几乎都用人工来开凿。詹天佑穿着工作服,一有空就和工人一起挑水、运泥,一起吃住在工地上。经过艰苦的工作,4条隧道都打通了,可坡度大地势险的地段,怎样让列车安全爬上去呢?詹天佑采用“人”字形铺轨方法,像登陡山走“之”字路一样,让列车沿着山腰折返,又设计在车厢之间采用自动挂钩,使车厢不容易脱节,最终使列车爬到峰顶。1909年9月,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整个工作用了4年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我国第一条自建铁路的胜利通车,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我国铁路技术发展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深切地明白: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被外国人讥笑,而且会让中国的工程师丧失信心,这会导致中国永远落后的局面,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鲁迅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鲁迅(1881~1936),文学家,他以如椽的巨笔,写下了许多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反动政治,同情劳动人民的文章。鲁迅年轻的时候,曾经认为,要使中国富强起来,首要的任务,是改良人种,把中国人改良成强种人。因此,他选择去日本学习现代医学,以便回国后可以一面救治病人,一面用现代医学包括遗传学来改良中国人的人种,战争时还可以报名到前线去当一名军医。可是,他在日本学医的时候,亲眼目睹了有些中国人被奴化后的麻木,深深感到振奋民族精神、唤起民众意识、提倡文艺运动比学医更为重要。于是,他从医学专门学校转到语言学校,开始把他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学活动之中。鲁迅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以斗士的姿态,在文艺的荒原上奔驰、呐喊,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祥林嫂》等许许多多反映社会现实的战斗檄文;他以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孺子牛精神,从事着自己所信仰的事业。由于他呕心沥血地笔耕,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40岁左右,鲁迅的健康急剧直下,先是胃病,后来又患胸膜炎,变成肺结核。可是,鲁迅因为工作忙碌,要做的事情太多,从来不提自己的病痛,也没把这些放在心上。55岁那年,鲁迅多年的积劳终于爆发,气喘发烧,浑身无力,胸部时时作痛。但他当时有许多事要做:翻译《死魂灵》的第二部,出版珂勒惠支的版画,使希特勒德国禁止发表的作品,更多地出现在远东的天下,为柔石烈士遇难五周年留下战斗的纪念;将瞿秋白译文编成《海上述林》,在这位共产党人殉难一周年的日子里出版……怎么办?由于健康关系而偃旗息鼓,让疾病吞没一切,这样对革命、对死去的朋友,鲁迅怎能安心呢?鲁迅躺在床上,心里寻思着,烦躁着。他边喘气,边挣扎,几次想从床上起来坐到写字桌边去,可是没有成功。过了几天,当他勉强可以下床时,又马上投入工作,干得更起劲,更快速。医生提出警告,要鲁迅继续休息。老医生严肃地说:“你的右肺病变部位太多,一定要休息!”鲁迅也严肃地回答:“左肺受损不大,还可以做点事。”可不久,鲁迅病情又加重,朋友们请来了美国肺病专家。专家检查以后,被鲁迅顽强的精神折服,说,照目前病情,如是欧洲人,早在5年之前就死掉了。专家说鲁迅必须静养一年,否则活不了多久。鲁迅不答应,他像固守岗位的哨兵,无论如何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岗位。朋友们束手无策。宋庆龄劝鲁迅:“你的生命并不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国和中国革命的,你有保存、珍重身体的必要,因为革命需要你。”鲁迅很感动,他回答说:与其不工作而多活几年,倒不如赶快工作,少活几年的好。躺在医院里,静静地等待生命的消逝,我做不到!鲁迅硬是没有离开去上海静养,他又做了许多的事情,完成了一件件的工作,使前面提到的那些书都得以出版。可是,4个多月后,鲁迅就病情恶化,与世长辞了。这位坚强的斗士,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正如毛主席对鲁迅作了高度的评价,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一生,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